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系统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本管理;管理理论;发展
管理科学是人类社会和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和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需要日益迫切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也与之共同前行。迄今为止,人本管理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和确立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于20世纪初开始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在这一阶段,以泰罗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思想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理论学派为主。1911年美国人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科学管理”,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他本人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尽管“科学管理”学派意识到了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待工作中的人,因而也没有出现泰勒所说的“完全的心理革命”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古典管理理论是把人看作“经济人”来管理的,过分地强调物质刺激,忽视了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是对人的一种“物化”。“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和“实利人”,指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人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是为了经济报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对人的看法及“经济人”假设称作X理论。X理论中将人看作是天生懒惰、愚蠢、胸无大志的,因此,管理者必须对这样的员工实施强制管束,以惩罚为主要手段。
虽然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就是已经开始重视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管理中的作用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但是,该理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着客体至上的偏颇,本质上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924—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等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和对人的激励,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但仍把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这个阶段,管理理论是建立在把人假设为“社会人”的基础上的,梅奥是“社会人”假设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人际关系理论”便是“社会人”假设的基本理论。“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不在于经济利益,而是工作中的社会关系;物质刺激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而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才是激发工作的动力。他们把这种重视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而看轻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的人称之为“社会人”。后来,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顺延着“社会人”,或对“经济人”的批驳展开的。
3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管理理论有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学派,分别是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与群体行为学派。此时许多新的管理技术的出现推进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精确化和科学化水平。在这一阶段,各个学派对人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本管理理论的研究也逐渐趋向完善。
由于行为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而易见,从而产生了“自我实现人”假设。以人的需求与动机研究为出发点,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归为5大类,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需求模型,即“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麦格雷戈基于马斯洛的理论,针对“X理论”的人性设定提出了“Y理论”:人性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主动承担责任,并能够以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方法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因此管理就是要给被管理者创造一个能发挥其才能的工作环境,以工作本身的挑战性来激发被管理者的潜力,使人们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人的假设也出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弥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及“自我实现人”假设“过于简单化和过于一般化”的缺陷,在充分考虑到人性、工作性质、组织情境等管理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后,沙因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复杂人”假设。以“复杂人”假设为基础,莫尔斯、洛希于1970年提出了超Y理论。正是这种多角度的对人性的剖析和透视,丰富了管理学对人性的认识,为有效的管理提供了人性依据。
4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最终确立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进入80年代后,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文化引入了管理中,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导向为根本的管理手段,突破了传统的人管人的管理模式,消除了管理中主客体的对立矛盾,开启了西方人本管理的新境界,使管理思想的演进趋向于真正的人本管理,是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由于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一些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要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并于80年代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在1981年,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提出了Z理论,认为各种文化赋予人以不同的特殊环境,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可以积极地融为一体。Z理论指导下的人本管理方式主要是长期雇佣制、员工参与管理、对员工的全面培训、对员工全面长期考察培训基础上的稳步提升、创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员工忠诚于企业等。到了90年代之后,西方的管理学者对人本管理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企业愿景与共享型价值观,并将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人际关系的本质等问题融入管理理论中,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管理理论,使人本管理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人本管理不能仅仅是在理论上的探讨,而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人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自主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人才管理、民主管理。在企业中利用情感管理融洽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利用自主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良好的完成本职工作;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是使职工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从而达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结果;人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提高全员素质;推行民主管理,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在实践中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人本管理不是管理的又一项工作,而是把人本管理的理念渗透到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中。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所有的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都是首先对组织中的人作一个基本的倾向性假定,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管理途径和手段,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主题开展管理活动。真正的人本管理必须符合复杂的人性,而不是脱离客观现实或人的本性,提取人性中的某一个侧面,片面地对人做一番假设,并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制定管理方式,人本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思想的是,人本管理不再对人做特别的假设,而是把人看做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抓住人的本能,以人为出发点,充分了解人性,并按人的需要,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有序和谐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人本管理的这些特点并不是说排斥以前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使管理更符合人性。
参考文献: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D.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P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Bertalanffy、TalcottPar-sons和JamesE.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M.Gaus。其追随者FredW.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Gary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在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划界问题”,如何选择属于公共、私人领域抑或公私混合领域,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没有纯粹的公共组织,也没有纯粹的私人组织,构成了所谓的“模糊状态”。公共与私人边界移位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公共部门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权力与个人自由,资源配置问题、分配问题、所有制问题、官僚制问题等。公共部门管理创新,运用私人部门管理来提高效率、提高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减少的问题。
关键词:B/S;装备信息管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4.016
The Design of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 Mode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research equipment management business, analyze the status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user needs, propose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function modules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conduct database selection and data table structure design.
【Keywords】B/S,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0 引 言
信息化建设己成为部队发展的重要方向,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也将成为衡量部队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新形势下,现有的装备管理方法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使得装备使用单位落后的管理方法与先进的装备完全不能匹配,主要表现为装备管理手段落后、规范性差、效率低下,很多基层单位长期以来对装备相关的业务管理都依然采用传统手工管理,因此时间一长,装备一多必然导致管理、统计困难,而且数据容易产生不一致性,甚至因保管不善而导致数据丢失的事件也时常发生。
而一套科学合理的装备信息管理系统能从装备的列装、安装使用、维护管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销毁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使装备整个寿命周期费用最为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的综合效能。因此通过科学的手段管理好现有装备的各类相关信息,能有效提高其在日常训练、管理维护中的效率和规范性,为已列装装备的后续保障工作和新装备的设计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系统设计原则
本系统在对装备全寿命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单位实际需求,以装备管理为主线,以装备管理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鉴于B/S模式相对于C/S模式在数据安全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实时性以及服务响应的及时性上都具备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本系统采用B/S模式进行设计。
本系统不仅在各子系统中对代码实现参数化管理,而且系统的主体结构采用模块化管理,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非常方便的扩展功能模块。根据装备管理系统总体需求,本系统设计方案以及技术路线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由于本系统所管理的信息涉及军事秘密,所以在安全性方面必须考虑周全,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本系统在安全性上主要考虑了网络安全性、系统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三个方面[2]。
(2)先进性。系统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技术和功能上,系统吸收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在应用上,充分分析了用户需求,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3)实时性。系统对装备使用单位各级官兵提供不同权限的装备信息管理或信息查询服务,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访问量和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为了保证数据处理速度,提供了历史数据备份处理功能,这样可以减轻数据处理量,提高响应速度[1]。
(4)易用性。该系统所面向的应用群体专业不一,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系统的业务流程简明、方便、实用,所表达的信息通俗、严谨、科学,界面简洁、清晰,同时提供必要的提示信息。
(5)可扩展性。扩展性是本系统在性能方面的基本要求,系统在设计中坚持模块化设计思想,即软硬件平台可以积木式拼装。通过将整个系统划分成不同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到系统中,而且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联及二次开发的问题。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1 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于系统用户的管理,对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为登录用户分配系统的操作权限,是用户使用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的基础。包括添加、删除用户,用户信息和密码的维护,以及用户权限的调整维护等。
本系统在操作级别上分为系统管理员、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各级别用户都具备相应的操作权限,系统管理员具备所有权限,高级用户具备部分数据的更新权限,而普通用户仅具备基本查询功能。
2.2 装备管理模块
装备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装备基本信息的维护(比如录入、修改、删除以及查询等),对装备分类的维护,对装备属性的维护等。系统管理员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各装备的管理和维护。
装备信息的维护主要是对于存在于各个部门的实际的物理装备进行维护,包括新增,发放以及状态维护,新增是指给一个部门配备新装备,发放是指系统管理员或高级用户向子部门配发装备,该操作是指由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的发放。维护包括修改装备基本信息,删除装备等。
装备可分为多个子类,装备分类的维护主要完成向系统中新增装备分类,修改已经存在的分类,删除不需要的分类等功能。
装备属性即装备具有的各类参数,装备属性的维护包括,添加装备的新属性,修改装备属性,删除装备属性,为某一属性添加子属性,修改子属性等。由于装备属性相对来说比较重要,而且该项信息一般来说修改频率较低,所以仅系统管理员才具备操作权限。
此外,本系统还设置了预设规则,对于不同种类的装备,到达一定的使用时间后自动转储到维修管理模块,该功能采用触发器在后台数据库实现。
2.3 装备查询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对系统所管理的所有装备、备件以及相应的使用、故障、维护情况进行查询,该功能针对所有用户开放。针对查询功能的特点,采用二叉树结构对查询条件进行封装,这样能轻松解决复杂查询条件的构造问题。
装备的查询采用的是可以有符合条件综合查询,条件是指对于装备的属性进行的约束,如要查询生产日期在哪一天的装备。符合条件指的是查询多个条见或是对于多条件进行逻辑处理(与、或、非,和与或非得逻辑编排)。这样的符合条件查询使得查询结果更加精确,符合用户对于查询得要求。
查询结果采用预设的模板来显示,用户通过这些预设的模板可以清晰的看到查询结果中的各个字段,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模板,使得查询结果能按照一定顺序显示自己感兴趣的字段。此外,本功能模块还提供打印功能,用户可对查询结果直接打印输出。
2.4 装备维修管理
装备维修管理模块主要记录装备的维修申请、实施、损耗等信息,并记录装备故障、处理方案、维修结果。该模块主要包括:维修申请,记录装备的维修申请和故障信息,包括维修申请单位、故障原因、故障发生日期、责任人等作为故障责任认定、计算维修成本的基本依据;维修确认:对于已提出的维修申请进行审核,以加强对装备故障的监控;维修记录:记录装备的维修时间、维修人员、故障处理方法以及该装备维修后的状态等信息;维修损耗:记录装备维修消耗的零部件、使用的备件等信息;故障信息管理:记录装备故障的综合信息,以确定故障类型、造成的最终损失等。
2.5 日志管理模块
日志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系统操作日志的管理。本系统的系统日志是由系统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时产生,比如向修改用户信息,添加新装备等。日志管理能帮助用户更清晰的掌握自己以及其他用户对系统的操作。
日志的管理模块包括:日志的生成,用户在对系统进行操作的同时即可生成对应的操作日志;日志的查询,系统为日志的查询提供多种方法,包括按操作时间,操作类型,操作对象,操作用户等;日志的删除,日志可以被删除,但该功能仅向管理员用户提供。
2.6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完成系统的初始化,系统的备份、还原,系统的锁定解锁等功能。
系统的初始化主要是完成建立系统后台数据库,添加必要的信息,给系统一个最初的运行环境,使得系统能够正常使用。
系统的备份功能主要用于保存一段时期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暂时不用的,这样能够提高系统运行速度,但在必要的时候可将这些数据还原,以供用户查询。
锁定系统是本系统的一项特色操作,由于系统某些操作比如数据还原,不能在网络上进行,只能由系统管理员在服务端操作,在进行这项操作的同时不能有其他用户连接访问,锁定系统功能主要是清除所有的连接,提示系统正在维护中。如果系统管理员操作完毕,则可重启服务器进行解锁。
2.7 短信息管理模块
在使用本系统的过程中,用户往往需要一种类似即时通信的方式进行相互沟通,传送一些电子文档或文字信息;同时,系统中的其他功能模块也需要有一种信息提示手段提醒用户当前还有哪些待处理的工作。因此本系统加入了短信息管理模块以满足这些需求。该功能模块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在多个用户之间提供一种信息传送的方法,使得用户能及时掌握各种工作情况;发出的信息在5分钟内以自动弹出窗口的形式显示在收信人的电脑上,并提供发信箱与收信箱以便用户能管理发出与收到的信息。
3 后台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选型
目前SQL Server、MySQL和Oracle等都是比较流行的数据库产品,尽管它们在操作方法以及体系结构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应用环境上还是各有侧重的。作为一个应用系统来说,在选用数据库时,重点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和性能,下表列出了这3种数据库在价格和性能上的对比情况,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案。
根据国内软件应用现状结合本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系统最终用户的技术水平来看,SQL Server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2 数据表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以及功能设计,本系统后台数据库结构设计如下(限于篇幅,这里仅给出系统几个主要的数据表结构):
4 总 结
如今,装备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装备管理的范围从单纯的使用、维护和修理扩展到对装备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而成为部队日常管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改善部队训练效果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可以实现训练管理辅助决策、备件库存合理配置、装备性能状况监控、装备维护科学规范,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装备及备件基础数据,为新装备的计划、设计、研发、制造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李宗民.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75-78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备管理;实体关系图(E-R图)。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5-10ppp-0c
1 引言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党和政府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对企业而言,全面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近期不能回避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设备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
现在应用在中小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几乎都包括了设备管理模块。有些环境中是由作为大型ERP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引进的,有些是作为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是集防爆电气产品科研、检测、认证标准、信息行业管理等领域的检测机构。单位内设备较多,需要定期计量、维护、维修等等。原来的手工办公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工作需求。故要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就需要一个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在本单位一段时间的工作调研,结合单位设备结构状况和设备管理人员现状,确定实现本方案的要点和工作计划。本系统的实现的主要功能有:设备信息查询管理、设备信息录入、设备信息增加、删除、打印、档案管理等模块。
设计本系统从选题,调研,熟悉开发环境,实验关键技术,查找类似的相关系统的资料;系统概要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开发,功能模块测试,系统调试和系统试运行和修改到完成全部工作大约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下面的流程图反映了我们的基本的思路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开发流程图
2 ASP简介及程序开发环境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互联网飞速发展。有关网络的技术也层出不穷。从静态网页到动态网页的变化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在信息化的今天不论是什么行业,大多数关键数据都是放置于数据库中进行管理的,一来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二来其管理功能非常强大。随着网络的普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与内部的联系日趋紧密,需要频繁在Internet上进行数据交换和互访。这对管理信息系统(MI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将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移植到INTERNET/INTRANET上,如何能在网页上实现网络数据库的查询与管理呢?
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移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ASP是由静态的HTML和动态的ASP代码组成,它具备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用它可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ASP首先克服了客户机方处理的局限性,即Web浏览器必须支持在Web页面中调用的功能。如果在一个不支持VBScript的浏览器中使用VBScript,则其脚本就会被忽略,并由浏览器将脚本作为文本显示出来。使用ASP技术后,浏览器同服务器就会产生如下的交互过程: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以ASP为后缀而不是HTM的文档(ASP文档即为包含脚本制作语言的HTML文档),服务器读取文档,解释其中的VBScript,并生成HTML文档,传送给浏览器。所以,使用Active Server页面,所有的处理都在服务器上进行,只将标准的HTML传送给客户机,这样做就消除了对于Web浏览器的依赖性。ASP在安全性方面也作了细心的考虑,包括:设定虚拟目录访问权限;用户身份检测; 隐含脚本等措施。
本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三层结构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运行于服务器端,完全采用ASP+JavaScript开发,客户端只需安装有浏览器(如IE)即可使用本系统。运行环境:Win2000+IIS(推荐)或win98+pws即可,后台数据库采用Acsess2000。Asp程序制作可使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推荐)或其它网业制作工具。B/S模式突破了传统文件共享及C/S模式的限制,实现了更大程序的信息共享,用户只要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页面,从而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设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针对本单位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在实际设备管理工作体验,决定设置查询功能,信息录入功能,打印输出功能,修改、删除等功能。还设计一些附加功能,如增加了留言板功能等。
该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模块图
3.2 功能需求描述
3.2.1 录入设备信息
录入设备的设备名称、中心编号、出厂编号、型号规格等信息。
录入第一条记录后,系统会自动进入下一记录的录入页面(记录编号自动加一),减轻了手工劳动并避免了许多错误的发生。
若录入的设备名称或中心编号与数据库中的记录重复,则会自动转入修改页面。修改完成后同样也会自动进入下一录入页面。
此模块必须先登录后才能使用。
3.2.2 查询设备信息
可从设备名称、中心编号、下次检定日期、实验室名称等查询方法中任选其一进行查询设备信息。
支持模糊查询!
例如:在中心编号查询框中输入E,则查询结果为中心编号中所有包含"E"的记录;
3.2.3 修改/删除设备信息
首先使用查询功能查询出需要修改/删除的记录,然后进行修改/删除操作。
只能一条一条的删除记录。
3.2.4 打印设备信息
将查询结果以我们常见的表格形式打印出来,并可以自定义打印格式;
3.3目标系统要求
目标系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时间经济性。优化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使系统运行效率高,反映速度快。
(2)可靠性。能连续准确的处理业务,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3)可理解性。用户容易理解和使用该系统。
(4)可维护性和适应性。系统应易于修改、易于扩充、易于维护,能够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5)可用性。目标系统功能齐全,能够完全满足业务需求。
(6)安全保密性。保证系统的物理安全、数据存储和存取的安全与保密、数据传输的安全与保密,做好使用人员的授权管理。
3.4 系统平台选择
选择微软平台作为主导,一方面考虑目前微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规划内部网络时,将微软平台作为首选方案;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来讲,微软平台上的应用无论是在开发上,还是在软件的部署上都非常容易,而且性能优越。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开发工具与语言: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网页制作工具
3.5 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介绍
所谓数据库(Database)就是指按一定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有关的若干个数据的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就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简称DBMS,他们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其功能包括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建立和维护,于操作系统通信等。DBMS通常由数据字典,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操纵(查询)语言及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等部分组成。
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的数据库,是根据表、记录和字段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和访问的一种数据库,它通过若干个表(Table)来存取数据,并且通过关系(Relation)将这些表联系在一起,关系数据库提供了成为机构化查询语言(SQL)标准接口,该接口允许使用多种数据库工具和产品,关系数据库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数据库。
3.5.2 数据词典分析
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由下述两张数据表组成
(1)管理员注册表(表1):admin.dbf
表1 管理员注册表
(2)设备信息表(表2):shebei.dbf
表2 设备信息表
4 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4.1 设备信息系统管理模块编码设计
4.1.1 设备信息系统管理增删改功能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分为添加设备、修改设备、删除设备、用户管理等信息模块。设备管理系统管理页面如图3所示:
图3 设备管理系统管理页面
设备添加页面如图4所示
图4
具体编码如下:
“增加新记录”提交按钮主要源代码: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select * from shebei where id is null"
rs.open sql,conn,3,3,1
rs.addnew()
rs("中心编号")=request.form("中心编号")
rs("设备名称")=request.form("设备名称")
rs("出厂编号")=request.form("厂编号")
rs("型号规格")=request.form("型号规格")
rs("量程")=request.form("量程")
rs("分辨力")=request.form("分辨力")
rs("制造厂")=request.form("制造厂")
rs("单价")=request.form("单价")
rs("购入日期")=request.form("购入日期")
rs("zhuanyeleibie")=request.form("zhuanyeleibie")
rs("检定单位")=request.form("检定单位")
rs("检定误差")=request.form("检定误差")
rs("最近检定日期")=request.form("最近检定日期")
rs("重新检定日期")=request.form("重新检定日期")
rs("检定周期")=request.form("检定周期")
rs("操作者")=request.form("操作者")
rs("管理者")=request.form("管理者")
rs("备注")=request.form("备注")
rs.update
rs.close
set rs=nothing
%>
4.1.2 设备修改删除功能
设备修改删除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具体编码如下:
sub deleteannounce(id)
dim rs,sql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sql="delete from shebei where id="&cstr(id)
conn.execute sql
if err.Number0 then
err.clear
response.write "删 除 失 败 !
"
else
response.write "操作成功!
"
end if
End sub
%>
4.1.3设备信息查询、打印模块编码设计
设备查询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设备查询结果显示界面如图7所示
图7
设备信息打印界面如图8所示
图8
4.2 连编程序
各模块编制完成以后,要通过连编将项目资源,如查询、修改、删除、打印等项目通过一个完整的页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主页面,以方便使用者管理系统。
4.3 调试
整个系统全部完成后,要进行调试完全可用之后,在网上。服务器配置win2000server即可,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登录设备管理系统站点就可进行管理设备,达到自动化办公的目的。
5 结束语
在本项目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通过调研最终决定利用ASP语言编制管理系统,期间学习了很多有关的知识。这样的项目对把学过的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数据库,软件工程等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程序设计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另外还充分体会了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需要特别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一点都马虎不得。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必须十分的注意,如果不认真思考决策,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如果早期的错误隐藏下来,对后面的工作影响就会很大,甚至有时要推倒很多前面做的工作重来。所在在开发过程中应多查资料,多看书。要编一个优秀的软件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经验。
设备管理系统已经使用,在工作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的修改,完善,在实际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它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著.网页编程组合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石志国.ASP 动态网站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精锐创作组,著.ASP+网络与数据库整合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0.
[4]谭浩强.动态网页制作 ASP[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
关键词:短板理论;个人发展; 团队建设
一、短板理论的前世今生
1.短板理论的概念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提出著名的短板理论: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盛水量多少的决定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1】
如果把企业和人都比喻成一个木桶,是由若干块不同功能的木板所组成。但很少有一个企业或一个人是一个标准的木桶,所有的木板长度都是一样的,而是由长短不齐的木板组成。例如:有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这块木板较长,但销售推广能力这块木板却较短。另一个企业配送能力这块木板较长,但人力资源这块木板却较短。有的人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能力这块木板较长,而做事灵活变通能力这块木板却较短等。这就是企业或人的“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本文从“木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木桶理论”所蕴涵的现代管理学原理,即:系统管理、揭短管理和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木桶理论”的管理思想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实用价值。【2】
2.短板理论的应用
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板子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只要组织里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组织达成预期的目标。也就是一个整体,它的本质是通过部分与部分的联系体现出来的,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有意义而又实实在在的工作,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更注重对“长板”的利用,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如果企业将过多的精力关注于“长板”,而忽略了占公司多数的一般员工,会打击团队士气,从而使“长板”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而且实践证明,“长板”很难服从团队的决定。“长板”之所以是“长板”,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的起点不同,他们需要的是不断提高标准,挑战自己。
在加强木桶盛水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够把"长板"和"短板"简单地对立起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板"和“短板”,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赶他出局,不如把他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发挥他的作用。如何寻找各自的“短板”呢?每个员工通过每天的日工作总结寻找自身的“短板”;部门领导通过38个角度寻找本部门的“短板”,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成长中的短板”变成“长板。
二、短板理论的局限性
很多国企和少数中小型民营企业,习惯于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脱离实际。他们认为,优秀的领导不必在乎过程,只要结果。于是乎“专家”向领导汇报我的研究成果――无需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就会增加水桶的成水量,这样就会节约成本,只不过需要稍稍加大一点注水量,我要的是结果,要出成绩,投入是必须的。
于是,“专家”将一水桶藏于隐秘处,只露出上边的一小部分,当然,箍桶的木板长短不齐。找来一水管不断向桶内注水,随着水面的升高,逐渐到达最短板处,此时“专家”的研究成果来了――轻轻地将最短板向上逐渐提高,直到与其他桶板持平,水桶被填满了,当然注水的动作不能够停下来。领导一看,果然不用现场投入成本,成功弥补了短板的缺陷,的确很好,热烈鼓掌并要求推广后走人,其实,他只需走下高台,看一眼水桶隐藏的底部,就会看到地上那一大摊水。
团队工作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颇受各类组织的重视。个人业绩再突出,团队的整体效能不佳,也不算优秀的团队。团队充其量也只是某些"强人"的个人"秀场"。因为"短板理论"早就告诉我们,团队的整体效能受制于团队的"短板",并非"长板"所决定。本文通过对"短板理论"在企业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探究,力图找出企业中"短板"存在的原因,探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三、适应新时代的理论建设
1.坚持创新、提高效率
短板理论虽然有功有过,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短板理论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代的经过发展,尤其是新时代的思想观念。在企业和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尤其要重视创新和提高效率。如果一位员工不能够符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而对其培养和培训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会大幅度增加的话,那么就要考虑把这样的以为员工换到其他符合其专业和性格的岗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才能,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效率。因为企业是盈利性组织,不可能把大量成本花销在一个不适合本职位的员工。
2.提升凝聚力是根本
短板理论在与强调每一位员工的能力齐平,这样不仅会忽视内部竞争,还会因为过于注重公平,导致效率底下。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即便团队内部所有员工都有齐平的能力,也就是组成木桶的木板之间有缝隙,那么这样的一个木桶里是不可能装进去水的。即便一个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如果每块木板之间都无缝隙的紧密,那么也可以装进去很多水。所以,团队更应该注重队员之间彼此的协调,提升彼此的凝聚力。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深入浅出的分析,可见,短板理论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企业内部团队建设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我们的企业必须在综合短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统的短板理论已经死亡,新时期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下,必须坚持团队管理理论的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注重效率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能因为个人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和团队的建设。当然,企业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为短板的员工考虑,为其提供适合的岗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井下;通风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管理是矿井生产过程中重要管理内容。通风状况直接影响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因此,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解决相关的矿井通风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角度出发,提高通风管理的整体水平。
1 加强通风安全管理
1.1 计划管理
在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预先的计划管理处于首要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划编制:编制计划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技术资料。计划可分为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月计划。
(2)计划落实:根据计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
(3)计划检查、总结和分析:每期计划执行中和结束后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对事故隐患及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措施。
(4)计划调整:如果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或设备不能到位,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可适当调整计划,但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1.2 技术管理
(1)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管理:图纸要齐全,反映实际情况。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和防尘管路布置图,对于有监测系统、煤矿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监测系统图、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技术数据要齐全。需要收集、储存的数据有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如长度、断面、风阻;煤矿中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自然发火期统计资料,煤层的最短自然发火期等;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各种报表应数据齐可靠及时。技术文件要齐全。施工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各工种有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各种报表应存档,各类台账健全,各种检查记录齐全。
(2)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办法,矿井和采掘工作面配风合理。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1.3 通风系统管理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1.4 通风仪表管理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其完好率应达90%以上,下井仪器、传感器的合格率必须达l00%。
2 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2.1 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
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和分析及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依据。通风安全数据库主要有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和防尘、煤矿的瓦斯管理等。
2.2 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及设计
借助DOS或专家系统,可实现对矿井灾害的救灾方案预演、优化和科学决策。在进行矿井通风设计、调整通风系统和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时,借助计算机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通风机优选、模拟各方案结果,对于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实现计算机绘制通风系统平面图、立体图和通风动态图等。现已开发应用矿井管理信息系统、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矿井救灾决策专家系统等软件,应用效果较好。
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的、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由人与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分析和利用的系统。
2.3 计算机技术管理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可包括如下子系统: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能有利于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全面提高矿井通风科学管理水平。
3 建立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的日常事务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停开工区域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目前,我国煤矿通风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区(科)长负责制。在进行具体决策时,由负责矿井通风和安全的通风区(科)长根据任务安排、通风调度的记录等进行。这种传统的通风管理方法的优点在于任务安排直接、决策快捷。但总工程师、通风(安全)副总工程师、通风区(科)长每天要做出大量决策,而对于某一具体决策,一般都是根据经验进行,由于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偏差。而通风日常管理信息系统,是将矿井通风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意调用,且带有系统分析功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协助总工程师、通风区长进行决策,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计算机通风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
(1)计算机图形显示。包括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在图上标明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流方向、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根据矿井最新情况加以刷新。利用计算机显示矿井通风有关图形,更新快且容易。
(2)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包括矿井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如风量、风压、风筒漏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各类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密闭的构筑位置及损坏程度;通风测量仪表的库存数量、使用、检测检修情况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包括工作风压、风量、耗电量、电机功率、效率等。
(3)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数据库。包括有关矿井通风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文件。信息收集的范围是与技术管理有关的、矿井当前适用及今后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建立可多条线索查询的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可准确、完整地检索到相关的内容。
(4)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包括通风风量测定及全矿风量综合分析、通风阻力测定及阻力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鉴定报告及性能评估分析、反风演习报告、煤矿瓦斯鉴定和分析、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和矿井火区分布定位以及各参数测定时间和数据分析等。
(5)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包括各类人员的工作、职位、素质等。计算机通风信息日常管理系统将全矿井与通风相关的基本情况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统一管理,然后通过网络使其在全矿或更大范围内资源共享,决策人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查询各种记录和状况,运用该系统能协助决策人员准确分析和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 通风 管理 系统 作用与效果
一、引言
煤矿通风管理,它是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通风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矿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程度。通风安全信息通过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传递到地面监视系统,实时掌握矿井下的通风动态数据,以便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及相关通风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进行。从系统安全角度说,他也是提矿井高通风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二、通风安全管理必须加强的几个环节
1.计划性管理
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将计划管理置于首要位置,以便其通风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有计划、有目标、有落实。主要包括内容有以下几点:①计划的编制。主要依据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矿井生产发展计划、技术装备、技术水平及通风安全管理等技术资料,编制发展规划、更新改造计划等。计划又可分为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月计划。②落实计划。根据计划要求,要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是各项计划得到认真地贯彻落实,在无特殊条件变化时应确保计划有效实现。③调整计划。如果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资金不足或设备不能及时到位等原因,通过采取措施后仍不能解决时,这是就要适当调整计划,前提是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④计划检查、总结和分析。在执行每期计划的前后,都要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针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计划存在的问题逐一及时的落实解决,并对下期计划进行全面安排,并要提出保证计划完成的主要措施。
2.相关技术管理。①加强相关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的管理。对相关图纸要齐全,反映实际情况真实。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和防尘管路布置图齐全,具有监测系统、煤矿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还要有监测系统图、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其中的技术数据要齐全。同时,需要收集、储存主要井巷的通风参数(如长度、断面、风阻;煤矿中煤层瓦斯含量,瓦斯相对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瓦斯地质资料,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等)数据;还要有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各种报表应数据齐,及时可靠;技术文件要齐全,并建立技术档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技术操作规程健全;各种报表和检查记录、各类台账健全,并要归档。②风量计算办法的制定要合理,并符合矿实际。矿井和采掘工作面配风要合理,并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并保持最佳通风状态。
3.加强通风仪表管理
煤矿必须配备足够的通风安全检查仪表,并定期进行检验、校准和维修,完好率应保持在90%以上;对井下通风测量仪器、传感器要达到l00%的合格率。
4.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对于井下的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等),必须设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以长期保持完好状态;随工作面的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确保通风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三、运用计算机实现通风安全的管理
1.通风安全数据库要建立运行
通过建立和使用好通风安全数据库、图库、模型库,也是利用计算机定期进行通风系统模拟、分析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依据。在通风安全数据库中,主要包含通风系统、通风报表、防火和防尘、瓦斯管理等内容。
2.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决策和设计
借助DOS或专家系统,可实现对煤矿灾害的救灾方案预演、优化和科学决策。矿井通风设计、调整通风系统和进行风量调节分配时,可借助计算机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通风机优选、模拟各方案的结果,对于优化方案,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又可实现计算机绘制通风系统平面图、立体图和通风动态图等。当前开发应用的矿井管理信息系统、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矿井救灾决策专家系统等软件,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推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的、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人机组成的系统,能进行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分析和利用。
3.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信息管理
运用该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建立煤矿瓦斯数据库、瓦斯突出数据库、防尘数据库、通风监测技术数据库、通风测定仪表数据库、矿井火灾数据库等子系统,全面收集、整理、贮存相关信息,能有利于煤矿通风技术管理,并能全面提升矿井通风安全科学化管理水平。
四、通风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在煤矿通风日常事务管理中,主要包括:人员的分工、停开工区域通风调整、通风报表、处理日常通风问题等。基本管理模式是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区区长负责制。决策时,由负责矿井通风和安全的通风区区长根据任务安排、通风调度的记录等进行。该传统管理法,优点是任务安排直接、决策快捷。但上层领导要每天做出大量决策,某一问题都是根据经验进行。因经验的局限性,可能出现偏差。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能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可以随意调用,且带有系统分析功能,能从一定程度上协助了领导的决策,有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其功能包括:①图形显示。主要有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避灾路线图,并标明了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流方向、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根据矿井最新情况加以刷新。利用有关图形,更容易、快捷。②利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施管理数据库。包括矿井局部通风机运行情况(如风量、风压、风筒漏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各类通风设施(如风桥、风门、密闭的构筑位置及损坏程度)状态;通风测量仪表的库存数量、使用、检测检修情况等;通风机运转情况(工作风压、风量、耗电量、电机功率、效率等)。③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数据库。包括有关矿井通风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文件。信息收集的范围是与技术管理有关的、矿井当前适用及今后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建立可多条线索查询的数据库系统。技术人员可准确、完整地检索到相关的内容。④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包括通风风量测定及全矿风量综合分析、通风阻力测定及阻力分布情况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检测鉴定报告及性能评估分析、反风演习报告、煤矿瓦斯鉴定和分析,以及各参数测定时间和数据分析等)。⑤提供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信息(包括各类人员的工作、职位、素质等)。
总之,计算机通风信息日常管理系统,能将全矿井与通风相关的基本情况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统一管理,通过网络在全矿或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决策人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查询各种记录和状况,运用该系统能协助决策人员准确分析和科学的决策。据调查了解,该管理系统在一些矿井中应用,在通风安全管理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中立.矿井通风安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138.
[2]徐瑞龙.通风网络理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6.
[3]傅贵,秦跃平,杨伟民,等.矿井通风系统分析与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23.
[4]王德明:矿井通风安全理论与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0.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监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工程建设的过程实行动态管理、量化和科学的系统管理和控制,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及时显示当前建设的实际现状(进度、质量、费用等)有无偏差,为监理工程师决策和指导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这样庞大的工作量,只有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才能完成。
工程项目监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网络,要在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合,要对各项工作流程和管理目标进行系统整合,以实现项目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也必须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工程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是工程项目监理的基础,而这些数据的建立、维护、更新都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主要监理信息的分类
投资控制信息。投资控制信息是指与投资控制直接有关的信息,如各种估算指标、类似工程造价、物价指数、概算定额、预算定额、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合同价 、施工阶段的支付帐单、原材料价格、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等。
质量控制信息。如国家有关的质量政策及标准、项目建设标准、质量目标的分解结果、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质量控制工作制度、质量控制的风险分析、质量抽样检查的数据等。
进度控制信息。如施工定额、项目总进度计划、进度目标分解、进度控制工作流程、进度控制工作制度、进度控制的风险分析、某段时间的进度记录等。
合同管理信息。如经济合同、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物资设备供应合同、工程咨询合同、施工索赔等。
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投资控制。概算、预算、标底的调整;预算与概算的对比分析;标底与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合同价与概算、预算、标底的对比分析;实行投资与概算、预算、合同价的动态比较;项目决策与概算、预算、合同价的对比分析;项目投资数据查询等。
进度控制。编制单代号或双代号网络计划;编制多级网络;工程实际进度统计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间动态比较;工程进度变化趋势预测;计划进度的调整;工程进度数据的查询等。
质量控制。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设计质量的鉴定记录、查询;材料、设备质量的验收记录、查询、统计;已完成工程质量的验收记录、查询、统计;项目实际质量与质量要求、质量标准的分析;安全事故处理记录、查询等。
合同管理。合同结构模式的提供和选用;合同文件、资料登录、修改、删除、查询、统计;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处理;合同执行情况报表;涉外合同外汇折算;经济法规库(国内、国外)查询等。
工程建设监理的信息管理是由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系统完成的。它是以计算机为手段,以系统思想为依据,收集、传递、处理、分析、存储建设监理各类数据,产生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 .它的目标是实现信息的系统管理及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一般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是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使用及存储、产生信息,提供给监理各层次、各部门、各阶段,完成沟通作用。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帮助决策者利用知识、信息和模型解决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人-机交互式系统,主要完成借助知识库帮助、在数据库大量数据支持下,运用知识,特别是本专业有关各学科专家的经验,来进行推理,提出监理各层次,特别是高层决策时所需的决策方案及参考意见,相当于给监理公司一个智能性极强的大脑。
利用监理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监理
1.规范监理,减少监理人员操作误差监理作为一种行业,它主要是为业主的项目建设提供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实施于项目建设过程,体现在项目最终目标实现的程度之中, 因而是一种无形的难以量化的产品。如何切实提高这种服务水平,使监理工作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软件发挥了很好的功能。
软件为监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操作框架。这种规范建立在现有法规和制度的基础上,辅助用户减少工作中不应出现的偏差和疏漏。它不只简单地提供一些文本和信息,指示用户如何操作,而是把这种规范融入到使用过程中。以文档管理为例,软件为监理可能使用的各种文件设置了标准格式或表格,并可利用计算机判断用户填入数据的类型,尽可能地防止错误数据的填入。这实际上规范了用户对监理文件的正确用法,并使生成的文件由系统统一归档管理, 从而根本上防止了保管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难以查阅的现象。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既不希望这种规范和框架限制住自己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也不希望它限制住不同公司的个性发展。在这点上软件也作了有益尝试,从文件代码到文件格式都允许用户进行改动,并引入自定义文档功能,使用户能在制订本公司文档标准时,在规范的系统支持下有很大弹性区域。
2.把握开发重点,简化监理工作繁琐事务软件把监理事务操作中最需要计算机处理或辅助管理的信息进行了全面归纳,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潜能,把人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前述的文档管理便是一例。还需值得一提的是质量评定模块,利用这个功能,监理工程师只要专注于收集数据,其它繁琐的数据统计和程序化的评定工作均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面对计算机的统计和评定结果,监理工程师也不处于被动状态 ,因为程序赋予他一定的修改权限,以适应特殊工程的评定。利用软件所节约的时间和人力,对监理公司来说就是一种效益;同时还可大幅度减少评定结果的误差率,对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水平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如果软件不体现监理业务与计算机功能的最佳结合,只是孤立地把各项事务电脑化,这样的软件就不是监理工程师的辅助工具了。软件开发者在这方面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路。如投资控制中的工程项目清单在初级版本中全部由用户自己输入,这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都有很大的工作量,使用也很不方便。究其根源,就是监理业务与计算机功能上没有找到最佳结合点,当前版本中一般都有“定额库维护”的“数据传输”功能,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带动了整个模块功能的使用。当然作为一个用心使用软件的用户,对软件还有更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一般来说就是潜在的结合点。软件的升级和功能改进就是不断地寻找最佳结合点的过程。作为用户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较适用的软件,并进行不断地升级和功能改进。
3.增强处理功能,开拓监理软件设计新思路当前软件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处理事务,而不是简单地收集、汇总和显示信息。以工程项目监理软件SRIBS-2.2版中分项工程工序质量控制为例,该模块表现出软件设计的一个新思路。计算机在收集施工数据的基础上,便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当质量数据不符合有关验收规范和标准时,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提供可能的原因分析,并自动生成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档案卡;当进度不符合常规情况时,同样会提示生成质量问题档案卡。最终对每个分项工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施工档案,用户可以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检索与查询,从而初步具备了专家咨询系统的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把监理人员从消耗在某些事物性工作上的精力有效地解放出来,专心于其它技术性工作或管理工作。
4.应用先进技术,推动计算机辅助监理软件把计算机领域先进的手段应用于监理行业,丰富了监理的管理方法。当前软件中的通讯网络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远程通讯的新功能,使得工地上的文件和数据能及时上报监理公司本部。公司通过察看这些数据,不仅可监督具体项目是否按规范操作,而且能起到宏观调控公司运营的作用,从而对合理安排公司人员、设备等资源都可发挥作用。目前软件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适应不同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管理功能,完善管理手段,对软件开发者来说都是新课题。
当前监理软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1.软件应用投入不足。由于许多单位的领导和项目决策者对监理软件认识的局限性和财力的限制,目前我国在监理软件应用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包括购买软硬件的投资、人员培训的投资都无法满足需要,加之使用软件所产生效益的滞后性和间接性,更加重了这一趋势。
2.缺乏先进适用的监理软件。单纯依靠购买国外的商品化软件,不仅费用昂贵,而且由于应用环境的差异,许多国外的优秀软件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而国内自行开发的一些商品化软件和专有系统,却由于在管理理论支持、开发团队构成方面的一些原因,无法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需要。可以说,目前国内性能先进并适合现有工程应用环境的监理软件并不多见。
3.缺乏良好的数据环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原本用来进行工程数据处理的软件却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持。数据的缺乏、基层数据管理的混乱、项目参与各方数据传递过程的延迟等都是制约工程软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因素。
4.现有监理软件使用者的素质缺陷。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人员普遍缺乏使用软件所必须的计算机和外语基础,同时对工程监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也缺乏深刻的理解,这也影响了监理软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我国监理软件在应用推广中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用与不用的问题,表现在许多公司不愿在软件上投资;第二个层次是有与没有的问题,表现在缺乏先进适用的优秀软件;第三个层次则是如何用好的问题,表现在已经安装软件的公司如何充分发挥软件功能的问题,在上述问题中,第一层次的问题随着现代监理理论在我国的普及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必将得到解决。较深层次的问题则涉及如何依托工程监理软件来构建高效率的工程监理信息系统的问题。它涉及到对工程监理信息系统的认识问题。工程监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不仅应具备一套先进适用的工程监理软件和性能可靠的硬件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应建立一整套与先进的计算机工作手段想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工程监理组织体系。因此,解决困扰我国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层次的问题,必须提倡在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实施中的“四轮驱动”——同时建立完善的工程监理的软件、硬件、组织件和教育件体系。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 中国计划出版社
《建设监理》2000年第2期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
【关键词】内部审计 信息技术 审计 对策
随着央行金融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人民银行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之中,这些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给各项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信息资产和信息系统相关的风险,如数据被非法拷贝、删除、修改,破坏,计算机病毒感染、黑客入侵、使用人员违规操作等造成计算机系统故障或信息系统崩溃的风险日益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这就要求与之匹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也要有效地开展起来。通过审计,发现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并通过持续的改进完善来降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开展信息技术审计的必要性
(一)适应金融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为人民银行的业务实现全面信息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合理投资、设计开发和有效运行,及早发现系统在风险控制、质量保证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避免走弯路,防止出现浪费和损失,确保其应有的绩效,就必须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审计。
(二)满足内控安全管理的要求
计算机信息系统不仅涉及数据信息的安全和保护,而且涉及计算机网络的一致性和适用性问题。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在其立项、开发、修改过程中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如果开发的是涉及资金的应用系统(如“ABS”、“TBS”等),则可能直接引发资金风险。因此,开展信息技术审计,就是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满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三)符合审计工作转型的需要
信息技术审计作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一项全新的工作,为内部审计创新和实现内审工作的深化转型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理念和契机,开展信息技术审计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的监督”,都将使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将成为内审工作新的亮点。
二、当前信息技术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技术深度不够
从信息技术审计的含义及目标来看,信息技术审计不仅要对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还要对系统建设的效益性、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监督检查。从目前开展的一些信息系统审计项目看,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更多的是把物理环境、网络安全、制度管理等作为审计重点,很少对各个业务系统中内部控制的存在性、有效性及控制程序编写方法的合规性进行核实(即符合性测试),也很少对信息系统处理后的各种信息的合法性、正确性、真实性开展直接检查和分析性复核(即实质性测试),大大降低了对数据可靠性、有效性的审计要求。
(二)独立开展审计难度大
目前,人民银行的大部分信息系统是由总行统一组织开发的,各级分支行作为使用单位。各个业务系统在推广上线过程中,内审人员并不参与,对信息系统了解不够,无法独立开展审计,审计质量难以保证。例如,对业务系统操作控制中的合理性、完整性以及完备性检查,需要设计大量的模拟数据上机测试,专业性强,工作量大,要求时间长,基本上实现不了。对业务系统的灾难恢复计划的检查,只能检查其是否制定必要的应急措施,但对其适当性、有效性的审核比较困难。逻辑安全性审核中的访问控制,是由程序设计所决定的,内审人员都无法进行判断。
(三)审计手段较落后
目前,人民银行计算机审计软件尚未研发推广使用,不少业务操作系统也未预置审计数据接口,内审部门信息技术审计仍沿用传统手工审计方法、手段,不能利用现代化技术适时掌握各业务系统信息,从系统处理过程中发现风险苗头,例如,系统功能模拟测试、试探性操作测试、工具测试、实时监控等先进审计手段无法实施。其次是在信息技术审计中尚未引入风险导向性审计理念,审计中偏重于合规性,没有在对信息系统固有风险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风险点进行重点检查和检测。
(四)审计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
信息技术审计不是传统审计业务的简单扩展,而是在传统审计理论、信息系统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科学四个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对审计人员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目前基层人民银行信息技术审计的专门人才还比较缺乏,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和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评估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内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也使得舞弊行为有机可乘,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前移审计关口,拓展审计深度
目前基层开展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都是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属“事后”审计,如果系统存在建设必要性、功能合理性、程序内部控制有效性、业务拓展性等方面的错误,纠正起来非常困难,且成本较高。因此,要坚持“一开始就介入”的原则,在每个系统开发之初,开发单位就应抽调审计人员、计算机人员组成专家审计组,参与到程序的这个过程中,负责对系统需求、可行性、系统设计、编程、测试等环节进行审核,使信息技术审计关口向“事终”、“事前”移动,从源头把关,提升信息技术审计的层次。
(二)建立审计、科技部门协作机制
一是内审人员要积极参与业务系统培训学习、推广使用、换版升级等工作的全过程,力争全面熟悉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实施信息技术审计奠定基础。二是内审部门在实施信息技术审计中,可由科技部门提供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持与帮助,协助内审人员收集审计依据、提供审计线索,参与现场审计,提高信息技术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内审、科技工作信息共享机制、人才共享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
(三)设计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积极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审计平台的建设问题,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软、硬件系统环境,开发出能够与被审单位业务系统数据库文件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接口兼容性好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实现对有关应用系统的模拟测试、实时监测、记录和分析。其次,要建立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明确审计准则的目标、体系、法律效力及适用范围,制定信息技术专业审计准则和安全评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