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网络安全管理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管理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安全管理计划

第1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安全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024-01

从当前形势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国民经济信息化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各领域的经济运行都需要依靠于网络来实现增长,而计算机网络安全并不仅仅是经济安全的某一层面,更涉及到国家信息以及个人信息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问题。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探索则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信息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最终成败。因此,我们需要审视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根源,积极探索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1 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分析

1.1 网络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首先,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开放型的网络无疑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计算机应用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没有阻碍的畅通感,然而一旦人们在日常操作中所使用的各类软件、系统以及硬件等都缺少限制,那么就无法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通过这些缺少限制的媒介,各种危险因素就可以随之潜入网络,电脑程序将遭到破坏,网络危险时刻伴随用户,并且没有地域性的阻碍,所以其破坏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衍生出了大量的网络黑客,对于网络的攻击也日渐增多,这些黑客无论在技术或者是攻击对象方面都更加趋向于平民化和简单化,不定时就会出现,是网络安全的一大难题;最后,网络本身在设计方面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尽管网络技术更新较快,但是由于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认同问题,优越性无法在朝夕之间体现出来,鲜少的用户很难产生辐射效应。

1.2 用户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当人们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与快乐的同时,更多的人缺少必要的网络应用安全知识与意识,往往会对于网络的安全性漠不关心,甚至有人始终对网络安全在心侥幸心理,以至于由于自身的不良网络应用习惯而使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产生安全隐患。同时部分网络经营者对于网络效应过于看重,缺少对于网站安全性的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在网站建设方面无法满足安全性要求,一度导致互联网持续处在被动的“封洞堵漏”状态,这也是导致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1.3 电脑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计算机操作系统肩负着整体程序运用环境的支撑,应用软件均要依靠于操作系统得以实现其功能,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涵盖着大量的管理功能,因为系统开发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致使操作系统存在危险因素,给网络埋藏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举例来说由于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内存、CPU以及外设管理等多个部分,每一管理体系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程序问题,一旦这些程序出现安全问题,那么操作系用就会出现管理弊端,甚至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

1.4 应用层服务存在安全隐患

网络黑客可以通过Finger、Login、Whose、WWW以及FTP、等服务性应用层从而得到必要的安全信息,进入相应的IP层,取得密码权限,从而攻击用户的电脑系统,这是因为通信系统的易欺骗性所导致的,因为IP或TCP自身就存在缺陷,使得IP 数据包不需要认证便能随意侵入,结果导致了安全漏洞的出现。

2 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有效发挥存储介质的功能

管理存储介质事实上是要对于硬件进行加密,重点是要对于制度加强管理。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管理平台是通过信息保密、审计以及访问控制等相关技术手段,对移动存储设备做相应的安全保护,其属于一个软件系统。通过该平台的保护,可以使得用户的信息、信息资产等重要资料不会非法流失,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移动存储设备信息安全的五个不原则:进不去、拿不走、读不出、改不了以及走不脱。“进不去”是指在计算机设备中限制或不允许外部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拿不走”指的是内部存储介质即便是应用于外部,也不能有效使用;“读不出”则指的是没有经授权的用户不能够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信息,也就说仅有授权人员在能够读取信息,从而规避泄密的安全风险;“改不了”则指的是存储介质中的信息文件不能够被任意更改,仅有授权的人才能够对于信息进行编辑,同时会保留必要的修改和编辑的记录;而“走不脱”则指的是系统具备后期审计的作用。

2.2 确保网络的实时监控

必须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设置抵御系统,确保网络的时时安全,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实施监测和控制。而防火墙这种监控技术主要立足于人工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一种网络入侵检测手段,可以把干预处理和识别进行有机地结合,确保动态安全技术的有效发挥,对网络内外的安全危险行为做出主动监测和控制,对网络活动进行连续的跟踪记录,并对入侵的相关罪证情况进行捕捉。

2.3 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网络用户与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作为网络的操作与理人员,必须要在网络应用中明确自身的角色和权限,数据程序进行依法处理,根据规定禁止违规操作、越权访问以及不良网页的浏览等等。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安全软件的使用,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质量,还可以确保网络应用的基本安全;其次,必须要积极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根据网络的发展而更新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

综上所述,当前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越来越的人开始关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在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加紧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提升,群策群力,积极研究新技术和新理论,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净化计算机网络的环境,才能确保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家和个人信息的真正安全,并最终推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良性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睿睿,徐巍.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0(12).

[2] 杨朝军.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的几点思考[J].硅谷,2008(22).

第2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6-0091-02

变电站的电力自动化是一个利用微机技术来重新组合变电站控制设备、测量设备、信号设备等设备功能,使其系统结构得到优化,并对变电站进行监视、控制和测量的自动化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通过集成传统变电站各个分离的自动专装置设备集,来实现监视、记录、分析、统计、制表等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功能。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为电力自动化系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工作量,同时也对系统的实用化水平和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建立相关质量规范和客户服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网络信息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很自然也必然会存在着一些潜在的,或者是明显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威胁自电力自动化系统产生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会一直存在。因此,必须重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

1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网络信息系统,因此,在系统建立的初期就必须要考虑到其网络的安全问题,并根据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原则做出相应的防范规划。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了PAS功能、DTS功能、SCADA功能、WEB服务以及系统接口等功能,而随着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应用也在逐渐增多,这就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隐患。虽然很多地方的系统管理都认识到这点,并且都采取了相应、必要的系统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但这并没有完全解决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由于系统的防火墙规则比较多,用户觉得太麻烦,因此就直接关闭了系统防火墙,造成电力自动化系统防护体系比较薄弱。

②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建立,特别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立,是需要逐步分批进行建设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其在建设规划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存在规划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设置失去了本应该发挥的作用。

③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设计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安全防护的覆盖率不够全面;④部分电力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操作水平也偏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关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几点思考

2.1 网络构架

根据相关的网络安全防范规范,在规划建设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构架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

2.1.1 注意物理层面的安全

物理层面的安全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对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的电磁干扰、操作失误、设备遭窃等这些安全因素,都属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在物理层面的重点。因此,要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首先就要注意系统的物理层面安全,对于系统的各个设备的选择安装、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要符合相应的规定标准;对于机房的环境,要将其湿度控制在10%~75%之间,同时采用静电地板;对于服务器的网线,要使用屏蔽双绞线,而且要使用双机冗余的服务器。

2.1.2 注意系统层面的安全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主要是在于如何有效保障各个主机系统的安全,而要保障主机系统的安全,就要注意系统层面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对于目前的主机体统来说,比较常见的主机系统有Windows、Linux以及Vista等操作系统,这些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系统漏洞和安全方面的隐患,容易被黑客或者木马病毒等入侵,从而给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系统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在选择安装主机的操作系统的时候,可以利用NTFS格式来进行主机的分区,同时要及时更新系统的漏洞补丁,安装杀毒软件等,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系统被病毒木马或者黑客入侵,保障主机系统安全,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

2.1.3 注意网络层面的安全

网络层面的安全也是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这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基础。因此,要重视对于网络结构、系统结构以及路由器的优化工作,对于网络的结构体系,要尽可能使用分层的结构,鲤鱼可以考虑冗余链路作为网络的拓扑结构,而如果电力调度网络的规模比较大,则使用双网结构最为合适。

2.2 杀毒软件

杀毒软件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具有很好的保障作用,通过在系统中安装防护杀毒软件,在病毒的进出口处设置好系统防护,从而可以避免木马病毒对系统文档、电子文件、电子邮件等的破坏、盗窃或者串改。通过对硬盘、光盘、软盘以及网络、文件、邮件和单利服务器等进行检测查杀,从而实现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全面保护,同时还要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以及病毒库,以避免网络新病毒成为病毒查杀的“漏网之鱼”。

2.3 系统防火墙

系统的防火墙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它是保障系统网络安全的一个最基础的设施,能够过滤限制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网络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和传输。从逻辑上来说,系统防火墙是一个网络信息数据进出系统“门口”的控制器,可以有效控制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外部网络之间的所有活动,对于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用户不能因为怕麻烦而关闭系统的防火墙。系统防火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硬件防火墙,另一种是软件防火墙。而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内嵌式硬件防火墙,例如东方电子的DF—FW系列防火墙,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往往还会使用到芯片硬件防火墙。系统防火墙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作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通过接受下级传来的信息数据,然后再转发到上级,实现上下级专网的调度。二是在MIS网对SCADA网Web服务器进行访问时,防火墙可以拒绝Web服务器对于MIS网的访问,但允许MIS网对Web服务器进行访问,也即是允许单向的访问。在这两个方面中,系统防火墙各自发挥了调度和限制的作用,这些功能需要用户在开启防火墙时进行设置选择,才能使系统防火墙为用户的需求而工作和服务。

2.4 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主要是对系统的操作系统以及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比较可疑的行为进行检查,并会对此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例如将行为记录下来,然后及时通知网络的管理员,或者切断可疑行为的入侵来源,从而避免系统被破坏,以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而目前,有许多的研究机构都在大力研究开发IDS,以实现其在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应用。IDS包括两种入侵检测方法,一是以规则为检测基准,又称滥用检测;另一种是以行为为检测基准;又称异常检测。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多是东软入侵检测系统,东软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和东软防火墙互相陪护,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的实时性、主动性、动态性安全防护。

3 结 语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系统、综合性的安全工作,它涉及到较多较复杂的区域,包括了系统的平台、各种物理设备以及许多的应用程序等,而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各个区域的安全防护手段和方法也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这就大大增加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的复杂程度。因此,除了要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我们还要重视对系统的日常维护以及管理,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网络的安全,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可以安全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保义.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2] 张千里,陈光英.网络安全信息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邱茵.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数据分析及处理[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4] 张莘茸.探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安全[J].科技咨询,2011,(2).

[5] 吴国威.数字化变电站中信息处理及网络信息安全分析[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06.

[6] 冯德满,姜凤兰,李凤平,等.有效解决网络安全的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8).

第3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很多医疗信息系统都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优化,大大推动了医疗诊断技术水平的提升,使诊断工作更为精细化,有效提升了员工绩效水平和医疗工作的整体品质。与此同时,其复杂性也在日益提高,使得医院安全问题凸显,同时面临多种恶意软件入侵,对医院网络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技术水平达标的同时,还需要人工操作来确保网络的安全。2018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推进互联网在线医药卫生”发展的意见》,提出各类医疗机构今年要逐步完善和继续完善“互联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在线医疗,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国务院关于推进“推进互联网在线医药卫生”发展的意见》宣告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安全时代的正式到来。以国家标准2.0级网络防护工程为指导,遵循“一个中心、三个防护”防护工程的基本理念,从安全信息管理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工作开始,并初步构建了医院网络安全三级防护管理体系,以有效迎接新网络时代的安全管理挑战,确保“互联网健康”,医院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1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探析

患者只需在线注册、就诊、付款、入住和离开医院即可完成医疗流程。此外,信息化体系建设还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患者及时提供便捷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从各级医院的财务角度看,医院财务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各级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密切各直属科室之间的协作关系,为加强医院医务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工作创造条件,降低医院的商业保险和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广泛指负责管理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策略、安全动态计算网络环境、安全网络区域活动限制和安全网络通信等网络安全防护机制的管理平台或服务区域。过去,医院率先采取了“被动防御”安全战略,并针对安全网络威胁不断采取了安全防护控制措施,缺乏安全统一规划和安全集中管理。安全信息资源综合使用管理效率低,对安全威胁的监测反应慢,难以建立形成有效的安全威胁防护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医院安全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医院互联网服务的不断普及,医院必然需要自主开发一套能够适应当前网络健康管理时代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2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

2.1缺乏统一标准和依据

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对医院进行统一规划,明确每一步的建设目标。但是,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对医院的实际发展缺乏重视,在投入之前没有充分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目标。另外,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则,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对新项目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2网络安全性较低

医院的网络安全的问题往往是高度复杂动态的,将对医院领导和安全系统运营人员产生重要直接影响。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网络安全病毒和一些黑客在网络安全应用方面的潜在问题。虽然很多大型医院都已经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手段来彻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但由于医疗软件技术能力较差、技术水平不过关等因素,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网络安全上的问题。

3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从医院建设安全网络管理信息中心的总体目标要求出发,在国家标准2.0级网络防护的技术指导下,结合自身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医院首先明确了以下网络安全管理原则:①安全管理与网络技术支持并重,同时合理规划医院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技术支持能力,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导网络技术支持能力体系建设,用网络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②集中控制安全能力和分散安全管理权限,整合安全人力资源,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注重员工建立准确识别和有效消除快速安全网络威胁的管理能力;通过集中的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和权力控制,分散对上级行政部门权力的管理限制,以及通过依靠集中审计行政能力控制来有效降低医院员工违法越权的安全风险。基于上述安全原则,医院已已经开始对公司现有的医院网络安全保障管理能力系统和网络技术支持管理能力体系进行不断改造和升级完善。

4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标准

建立安全管理中心的前提是医院应有一套合法、兼容、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验证基本2.0级防护要求,结合医院自身的安全管理经验,并将实施能力作为重要标准考虑在内,建立2.0级安全管理体系框架,以确保管理体系的管理方向和可行性。为便于实施,医院将管理体系文件分为4个层次。一级安全文件根据有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相关安全行业政策法规和公立医院安全管理要求,确定医院总体上的网络安全保障政策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公立医院第三级安全网络管理体系,定义全球安全要求,并在安保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安保大楼管理和维护以及应急支持管理的组织中建立安全标准。辅助文档中的信息总量,更新和调整物理安全要求、政策和政策,以应用于特定领域。二级安全操作和维护系统,规定了适用于文件安全系统维护和维护管理第一级操作和操作的安全要求,并规定了操作和禁止规则。三级规范文件要求是具体的企业工作人员操作管理规范,以便于确保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管理效果能够满足您的预期,并减少故障和其他行为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例如,确定您的服务器安全技术增强(windowsserversecuritymanual)的项目操作步骤和项目实施经验效果,并及时制定技术要求以便于确保您的服务器安全满足特定项目安全要求,并制定安全增强管理体系安全增强基础的各项相关技术要求。四级文件是用于数据筛选、跟踪和分析的安全操作管理记录,为了减少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时尚管理的效率,节省纸张,医院开始尝试非常规检查表。四层文件管理体系四级文件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人民医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工作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第一层体系决定了整体网络安全政策和策略以及其他体系制定的方向。二级管理体系手册侧重于对个别具体管理问题的有效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定,具有较强的基本相关性和实际适用性,确保一级管理体系的基本灵活性和实际适应性;第三方操作手册特别注重管理细节和长期实施,可根据长期实施管理效果反复迭替换代,这些都是我们确保一级管理体系长期实施管理效果的最终重要目的;四级注册表格针对医院在建立管理体系时,特别注重对人员安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建立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能力。成立了“网络和信息安全委员会”,作为主要决策机构。根据网络标准2.0要求,管理员职位分为3个职能:系统管理员、审核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医院和外部员工通过一系列系统文件进行标准化。合同检查员工的安全日常行为,并初步确定合同员工的安全和财产保密管理责任;同时提出关于修订企业管理体系目标评审和上层建筑管理要求的具体要求,建立促进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改进的长效机制,确保稳定性,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能力,并明确各级修订和审查体系文件的要求。

5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建设

在安全维护管理体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医院已经开始研究建设安全技术管理能力,以便于满足安全维护管理系统中心的要求。医院作为一个安全系统管理区域,安全维护管理系统中心负责系统的安全管理操作、维护和监督管理。因此,建立安全维护管理体系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具有高度完善集中控制管理能力的安全维护管理域。安全维护管理区域主应负责执行包括收集和管理综合安全管理数据、运行安全设备以及安全维护和监督管理整个医院网络的安全任务,为整个医院网络过程提供必要的医院网络安全基础硬件设施和安全维护服务,以及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以确保自身在网络中的安全,避免对重要的安全、审计和管理服务造成损害。由于原有医院网管区域具有一定的集中控制能力,医院在现有网管区域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式完成安全管理建设技术能力。

5.1终端网络保护

前端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网络终端担保是整个网络敏感区域的一个核心。其终端主要是连接内联网和连接外联网之间的网络连接,负责从敏感区的核心节点发送数据,仅易受攻击。因此,通常可以为每个主机66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系统部署一个安全网络管理文件系统。为了提高主机服务器系统的网络安全级别。可以从根本上对来自网络连接终端的安全攻击进行免疫,并在它们已经进入安全下一阶段之前预先阻止。

5.2区域网络运维安全设计

(1)建立检测网络安全漏洞的系统。通过自动部署互联网络检测安全漏洞,检测中心系统人员可以24h时间扫描和自动检测指定区域内的互联网。对系统性能进行安全特性评估,实现技术、管理、安全防护的有效集成。为全球用户同时使用各种区域性的网络服务降低安全风险,并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支持。(2)创建审核和运维系统。通过对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应用管理系统、安全事件等网络日志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的网络日志相关信息分析收集和日志相关性信息分析,管理者不仅可以通过搜索和实时分析日常网络使用中的记录,正确维护日志数据,定义日志审核设备,方便员工随时查看,并随时跨平台监控整个数据中心的安全状态。(3)建立完整的微观分析和深度流量跟踪系统。通过自动建立完整的用户微观数据分析和用户深度风险流量检测跟踪分析系统,可以实时部署专门的高标准风险流量检测分析平台,准确快速收集用户流量,进行深度恢复和全面分析。为了在大量会话流量中快速发现这些隐藏的整个会话进程行为,挖掘这些可能使其隐藏的潜在危险,提供会话进程的所有数据审计处理能力,并不断提高其进程追踪和对攻击源的预测能力。

5.3整合现有安全资源

医院将在保障自身安全和区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转移现有的保障功能,包括资源,非病毒系统、维持和平行动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纳入安全管理领域。此外,通过研究在服务区内设立专用安全通道和具体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优化全市安全设施功能整合,注重安全设施综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安全设备,提高安全设备维护和安全系统运行效率,完成对全市现有安全防护体系的综合优化。

5.4优化集中控制

在完善现行安全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该院先后研发了航站楼和门诊部的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系统,为弥补医院现有综合门诊终端保障体系的不足,对医院基础设施进行集中控制和建设,以及医院管理系统的现有背景操作和系统维护,抗病毒防御系统与医院客户犯罪风险检查系统密切配合。因此,集中审计和宣传系统完成了建立集中管理和维护系统进行审计和宣传的任务。预防和控制覆盖整个医院网络的信息资源。

6医院构建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为有效适应未来最严峻的网络安全发展形势,医院还对各级应急保障体系进行了修订。新的应急支持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综合计划和专项计划。总体实施计划详细规定了医院应急救援支持的主要组织职能结构,确定了医院事件预警分类管理标准,并详细规定了事件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程序、物资供应支持、培训和其他一般工作规定:为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和医院系统的关键系统制定详细的应急和应急方案服务按照“目标选择、非目标选择、综合规划”的医院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可以确保,使医院应急系统人员在统一系统的技术指导下,能够有效应对网络上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安全网络管理中心为工作起点,对信息网络保护系统进行了升级,提高了风险信息的准确性,与公立医院安全信息网络资源管理、网络资源安全风险管理及威胁有关,建立安全网络。然后,在发展安全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响应性”完善安全运行体系建设,提高响应速度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在技术上,尝试将连接机制引入安全体系,开发建设“主动防护、动态防护、全局防护、精确防护”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紧跟医院信息“医疗卫生互联网”建设步伐在网络时代,促进了医院网络安全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列伦,李倩.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保护研究[J].中国宽带,2021(07):31.

[2]龚克.分析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保护方案设计[J].数码设计(上),2021,10(06):18.

[3]詹振坤.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0):25-26.

[4]巫新玲,李文侠.人工智能下医院网络安全信息化的建设路径探索[J].大众标准化,2021(11):182-184.

[5]廖文韬.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体系建构[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07):163-164.

[6]刘小洲,黄桂新,张武军,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探讨[J].现代医院,2018,18(03):368-371.

[7]姜涛.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集团信息化建设优化[D].银川:宁夏大学,2014.

[8]谢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9]张宇.医院信息化建设改革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第4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管理体制;网络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68-01

任何一个系统的安全,都包括2个方面,即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保护系统安全的各种技术手段,也就是人的因素和技术的因素[1]。系统安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各种安全技术和产品的使用和部署,都是通过系统管理员和用户来完成的。健全的管理体制是维护网络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2]。很多系统由于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因此常出现管理疏忽而导致严重的问题。

1 明确专门负责网络安全管理的部门

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是系统内部具体处理信息安全问题的权威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10个方面:一是研究和评估各类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推广适合本系统的技术。二是制定、监督执行及修订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规定。三是制订出适合单位内使用的各类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配置指南。四是指导和监督信息系统及设施的建设,以确保信息系统满足安全要求。五是各接入单位部门计算机内严禁安装黑客软件和病毒软件、散布黑客软件和病毒或攻击其他联网主机,建立病毒数据库自动更新和定时升级安全补丁,定期检测网内病毒和安全漏洞,病毒信息,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六是应做好网络系统备份工作,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恢复,对各种应用系统的配置规划和备份计划进行审查,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七是只允许网管中心工作人员操作网络设备、修改网络设置,其他任何人一概不允许;根据使用权限正确分配管理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并添加口令予以保护,定期修改口令,严禁任何非系统管理员使用、猜测管理员口令。八是对各类个人主机、应用系统和设备进行不定期地安全检查。九是定期对网络管理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保密意识,以便能够识别安全事件,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十是对各用户安全事件的日常汇报进行处理[3-4]。

2 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为明确职责和责任,一般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应包括以下7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建设规定。用于建设专用网络安全设施以及描述建设各类信息系统应遵循的一般要求。二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用于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以及描述用户应遵守的一般要求。三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定义发生各类安全事件时相关人员的职责及处理流程。安全事件包括不明原因引起的线路中断、系统故障导致瘫痪、感染计算机病毒、硬件被盗、严重泄密、黑客入侵、误操作导致重要数据丢失等。四是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和系统使用指南。主管人员应制订相关应用系统的使用指南和安全注意事项,让应用系统的操作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各种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五是安全保密管理规定。定义网络系统内部对人员的一般要求、对各类信息的保密要求以及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罚措施。六是机房出入管理制度。由专人值守,出入时登记,从而对非管理人员进出中心机房进行管理。七是系统数据备份制度。规定对重要系统和重要数据必须备份,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作出不同的规定,包括备份保存和恢复、备份方式、备份周期等。

3 明确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一是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组织,设立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制度,负责全面领导本单位计算机的防黄、防黑、防不良信息、防毒等网络安全工作。二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制。三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保障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配套设施、信息、运行环境的安全。四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保障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五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对网络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和上级网络中心对其进行的网络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六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网络接入的用户,用防火墙技术屏蔽非法站点和保留日志文件,并进行定期检查。七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各种设备,确保网络畅通和系统正常运行,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仔细阅读记录文件,不放过任何异常现象,定期保养、维护网络中心交换设备。八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检测网内病毒和安全漏洞,病毒信息,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治。

4 结语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有害信息和不安全因素,为了加强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互联网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应当接受公安机关的检查、指导和安全监督,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安全保护的数据文件、信息、资料等,协助公安机关查处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5 参考文献

[1] WILLIAM STALLINGS.网络安全基础[M].4版.白国强,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MARK STAMP.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M].杜瑞颖,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5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系统工程;预警机制;安全管理;安全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9-0000-02

Research of the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Li Xia

(Network Center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Binzhou25660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ampus network environment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from the view of system engineering,the research 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bout technology, management,service and the other aspects of the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is given.With the security policy as the core,technology as the support,security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ervic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ans,It emphasizes the close cooperation in administrators and users,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training to enhance safety awareness,an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twork service.

Keywords:System engineering;Early warning mechanism;Safety management;Safety service

校校园网作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许多重要任务;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科技交流、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健全制度、形成机制、网络安全、职责划分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不断促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校园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已成为校园网络建设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校园网安全现状分析

要构建有效可行的校园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必须了解网络安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滨州医学院校园网为例,我校校园网络自2000年成立以来,形成了初步的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方面,根据校园网络现状,采用了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的分级管理、多重防护体系作为校园网络的防病毒管理架构,为我校校园网络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防病毒体系。为打造网络整体安全,如在滨州校区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口处采用了天融信防火墙,对Internet与校园网之间进行隔离。针对网络用户盗用IP现象,采用城市热点软件,进行IP绑定和账户维护。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做了必要的防御措施。

通过近几年的网络运行,随着网络数字化教学与办公的应用,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面不可避免的暴露了一些问题:硬件设施日趋老化,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而网络资金投入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如在安全角色的定义上,我们设立了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操作的安全维护和安全检查。但实际上因为人员明确但人员的任务不明确,造成了安全角色划分模糊。网络用户教师和学生网络水平不一,安全意识不够,基本防护措施掌握不到位等,被动攻击、亡羊补牢。

二、校园网安全预警机制模型

校园网中针对网络安全的预警机制研究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网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产品;还要有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校园网安全预警机制不仅考虑网管员的技术支持,重要的是网络安全预警机制的构建是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以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以安全管理作为落实手段,并通过安全培训加强所有人的安全意识,完善安全体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仅有安全技术防范,而无严格的安全预警机制相配套,是难以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必须制订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技术和安全设施进行管理。校园网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必然要求网络管理员、用户相配合,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诊断校园网络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防患、预后相结合。由此我们提出如图模型:

安全策略是整个校园网安全预警机制的核心,安全技术是整个机制的支撑。常见的安全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防火墙、安全漏洞扫描、入侵检测,重要数据的备份恢复,最基本的病毒防范等。这些工具和技术手段是网络安全中直观的部分,缺少任何一种都会有巨大的危险。这就要求单位必须加大相应的网络投入,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应用系统及常用软件进行必要的升级,做好网络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

安全管理贯穿整个安全预警机制,是落实手段。代表了安全预警机制中人的因素。安全管理不仅包括行政意义上的安全管理,更主要的是对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的管理。实现安全管理必须遵循可操作、全局性、动态性、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责权分明、分权制约及安全管理的制度化等原则。单位专门设置主管领导、专管领导和使用部门分级负责,按块管理的模式,逐步加强,步步落实。

安全培训:最终用户的安全意识是信息系统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校园网络用户的安全培训是整个安全体系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师生进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操作使用规程、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操作规程和保密制度等)。安排专人负责校园网络的安全保护管理工作,对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和用户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和用户的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

安全服务:这是面向校园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网络管理员对校园网各个网络用户进行技术解答、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得的问题及时解决,采取上门服务,问卷调查,定期回访等方式,取得网络用户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积极反馈,分别在系统级、应用级、用户级等各个方面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真正发挥校园网络服务教学的作用。

三、结论

一套可行有效的校园网安全预警机制必须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可能获得的设备和条件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析、诊断校园网络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管理、服务等几方面来来不断的验证并进行质量的提升。长期来看,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只有通过综合运用多项措施,加强管理,建立一套真正适合校园网络的预警机制,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防范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才能更好的给校园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冯登国.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编)[J].信息网络安全,2007,1:15-17

[3]王晓军.公共机房针对ARP欺骗的诊断分析与防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8(28):8,56

[4]刘钦创.关于高校校园网安全若干问题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1(2):30-31

[5]杨尚森.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J].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国网络用户已经超过6亿,手机用户超过14亿,而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式不容乐观,网络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既懂网络管理又懂网络安全的综合人才紧缺,这给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威胁也随影而至。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任何网络节点的薄弱环节都有可能会是网络攻击者的突破口。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的高级持续性威胁(AdvancedPersistentThreat)更是综合了各种可以利用的突破口对目标进行长期踩点,并在适当的时候对目标发动攻击。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密码学的理论与技术、掌握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编程技术,以及常见的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配置,尤其是对Web服务器的深入理解。但无论是信息安全专业还是信息对抗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在网络路由域交换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比较薄弱,无法满足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对相关知识体系的要求。因此,网络工程专业依托其深厚的网络知识体系,更适合建立网络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理论技术,更适合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才。

2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当前社会对于网络和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本校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历经10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下的三个特色方向:网络技术方向、网络安全方向、网络编程技术方向。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网络安全技术都离不开网络编程技术的支撑,缺少相应的编程能力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也注定会是瘸腿的技术,无法满足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这三个方向相互融合形成的高级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方向,形成了目前网络工程专业较为稳定的培养目标。次开课,经过十年的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本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建有密码学专业实验平台,形成了系统的教学与实践体系。课程设计64学时,其中48学时为理论授课,16学时为实验学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密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能够利用相应的密码算法研发安全信息系统或者安全通信系统。“PKI体系及应用”与“网络安全协议”是以应用密码学为基础的延伸课程。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密码学的技术研发密码产品的能力。“PKI体系及应用”以证书认证中心为轴心,详细介绍公开密钥基础设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公开密钥基础设施在现代密码产品中的应用研发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从密码应用系统业务逻辑层面的安全分析入手,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标准和典型的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安全协议设计及其安全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协议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背景设计对应的网络安全协议,研发安全应用系统。网络攻防类课程是在以“应用密码学”等信息安全类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国内网络安全形势的需要而开设的网络维护类课程。其中,“网络攻防技术入门”是在大一新生中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共16学时,分8次上课,以学生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安排技术资料研读和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对网络攻防技术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网络威胁防护方法。“网络信息对抗”综合讲授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网络渗透技术和网络防护技术。课程共64学时,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32学时,每个理论学时跟着一个实验学时,以边学边练的方式组织教学。实验教学通过专用综合攻防平台进行验证性训练。“计算机取证技术”主要讲述计算机取证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数据恢复技术、证据提取技术、证据分析技术,以及常见的计算机取证工具的使用方法。“信息安全技术实训”是在四年级上学期开设的实训课程,共计192学时,8个学分。该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实际的项目案例为驱动,训练学生对现代密码理论技术应用能力与程序设计能力,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网络安全软件系统。第二部分以实际的网络安全案例为驱动,训练学生对于目标系统的渗透能力与网络加固能力、以及对于整个渗透过程的取证分析能力。该实训课程与学生的实习相互结合,部分学生进入网络安全公司进行实习,提交综合实习报告来获得同校内综合实训相当的学分。通过三年的实践,效果良好。

3网络安全方向的人才培养分析

网络安全方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安全研究氛围。自发形成了保有数为20人左右的本科生兴趣研究小组,另外,通过每年一届的全校网络安全知识比赛,促进了全校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与人才培养,通过组织参加全省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比赛,选拔优秀本科生进入相关课题研究,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本文对近3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抽班级统计。每年的毕业生中都有近90%的学生从事与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相关的工作,继续考研深造的人数超过10%,其它无业或者情况不明者仅占4%。由此可见本专业基本达到了培养计划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4结语

第7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8-0041-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得到优化。在网络安全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具有突出优势。这一技术不仅能降低网络安全风险,还能净化网络环境,为网民提供便利。为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实效性,必须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必要的网络风险控制策略。

1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主要含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硬件系统的安全;第二是软件系统的安全。在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中储存了海量数据,只有确保海量数据的安全状态,才能对信息进行后期处理和利用[1]。网络数据在运输过程中会面临被恶意篡改、被黑客窃取等问题,一旦出现上述问题,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就会受到破坏,对局域网络产生恶劣影响。

从广义范围上来看,网络安全也指局域网络的安全。在登录局域网络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不法分子获取了局域网络的用户名信息和密码信息,就可以调取局域网络的资源。互联网具有突出的开放性特征,信息传递的速度相应较快。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网络安全控制难度非常大。为了降低风险损失,必须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维护网络安全。

2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2.1内部网络安全问题

想要控制网络风险,必须对互联网硬件软件设施进行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硬件软件保护不当、信息被他人窃取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几个。

(1)计算机网络管理者素质较低,会加大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者是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其个人能力直接关系着互联网安全管理的质量。许多计算机网络管理者专业能力欠缺,不具备必要的管理知识,致使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还有一些管理者虽然学习了管理知识,却缺乏实际管理经验,致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网络安全管理难以为继[2]。

(2)资源共享性日益凸显,会加大网络安全风险。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处在同一网络中的人可以获取共同信息。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主体距离不断缩短。对互联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交互,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也可以建立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互联网为黑客提供了便利,黑客利用共享信息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破坏。网络信息技术水平越高,网络资源的共享性越强,为黑客提供的空档机会越大。这些因素成为网络安全的隐患,对网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网络系统设计不够合理,会加大网络安全风险。为了优化网络系统,必须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方案,根据网络适配性选择合适的软件设备、硬件设备等。在选择设备之后,还需要对网络协议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纵观我国的网络系统设计,可以发现很多企业、个人都没有形成必要的顶层设计方案,对网络系统进行优化调试[3]。由于设计方案欠缺,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的挑选难度大大增加。网络协议对网络系统具有重要作用,部分网络协议不够合理,技术人员操作不当,使网络安全陷入危机。

黑客的恶意攻击,会加大网络安全风险。网络系统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一旦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就会给黑客可乘之机。黑客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在对网络系统进行攻击时,会找出网络系统的薄弱环节。黑客操作往往具有突发性特征,在没有防范的情况下,网络系统防御性较差,黑客可以轻易进入到系统中,窃取关键信息数据。

2.2外部网络安全问题

除了內部网络安全问题之外,互联网也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网络安全问题。与内部安全问题相比,外部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紧迫。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着巨大优势。计算机技术形成了完备的数据库,海量信息被储存在数据库之中,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化的交往环境。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功能也在不断健全,但是在计算机功能得到健全的同时,计算机泄密问题却屡次发生,给用户的经济效益带来重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加密技术更加完善,计算机解谜技术也处在完善之中。互联网以各种设备作为依托,在多元设备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人们的知识储备出现不足,用户的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非常薄弱。计算机设备越多,网络安全系统越复杂,系统问题越多。由于网络安全保护不足,计算机安全管理很容易陷入风险境地。

3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1评估安全风险

为了控制网络安全风险,必须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以此增强计算机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评估安全风险使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安全风险评估质量关乎网络安全防护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对网络风险进行精确识别,判断网络风险等级[4]。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形成网络安全问题档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分析每种网络安全问题的危害。在形成问题档案后,需要根据网络安全问题表征确定事故类型,并对安全风险进行精确评估。第二,应该对计算机网络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对计算机网络运行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第三,应该制定风险紧急预案,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治,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预防水平。第四,应该采用信息加密技术等对重要信息进行防护,避免出现网络安全风险造成财产损失。

3.2增强安全意识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安全诈骗问题,对互联网健康运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安全诈骗主体大多采用了高明的诈骗手段,骗取了网络用户的信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被骗的网络用户安全意识欠缺,警惕性非常薄弱。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相关部门必须对网络环境进行优化,发挥网络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对网络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第二,应该向全社会普及反诈骗知识,提升广大网民的安全意识。第三,应该定期召开网上安全教育课程,让用户掌握反诈骗的技能。

3.3构建管理模型

只有构建基础的管理模型,才能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模型是对用户所在的互联网进行分析,根据互联网特征架构网络安全管理模型。在构建这一模型时,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考察用户对网络环境的要求。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汲取国外发达国家网络环境保护的经验,制定计算机信息管理计划[5]。第二,应该设立相应的监测部门,对用户的用网环境进行监督。第三,应该采用大数据技术等构建动态网络安全模型,及时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

3.4改造防护系统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防护系统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防护系统的科学性,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应该优化安全防护软件,增加防护成本。第二,应该修复安全网络漏洞,改造防护系统。第三,应该严格互联网使用标准,明确网络权限,避免不法分子进入到互联网中窃取用户信息。

4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技术不算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加大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难度。为了净化网络安全环境,必须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

參考文献 

[1]杨曙光.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40-41. 

[2]崔小龙.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20):181-182. 

[3]刘睿.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71. 

[4]刘博.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5):138-139. 

第8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防御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208-0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在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计算机网络的联结形式具有复杂多样性、开放性及网络边界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使网络数据容易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网络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所以网络安全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策略就成了必然。

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1]。

2 网络安全的概述及要求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体系的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安全保护,网络系统资源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网络系统能够可靠稳定正常运行。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2.1网络安全的要求

1)数据完整性: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数据在网络中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不遭受任何形式的修改、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2)数据保密性: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者访问,数据不泄露给未授权者并进行利用的特性;

3)数据可用性:可被授权用户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在要求的数据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刻或时间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是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和真实性的综合反映;

4)数据可控性:是指数据的流向以及行为方式可以控制在授权范围内,并对数据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5)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3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包括网络系统本身的问题,如操作系统存在网络安全漏洞、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等;内部网络安全威胁认识不足问题,局域网内部用户未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导致来自于内部的网络安全事故逐年增加;网络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

1)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性,计算机网络的多样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性给网络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网络安全隐患,计算机网络是全开放的,这就致使网络易受来自多方面攻击,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或是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目前的技术难以对外部服务请求实现完全隔离,非授权者利用服务请求的机会很容易获取网络敏感信息;

2)防火墙的局限性,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它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它是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安全策略的一个部分,防止非法用户、黑客、网络破坏者等进入内部网络。禁止存在安全脆弱性的服务进出网络,并抗击来自各种路线的攻击。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内部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屏障,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它难以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侵犯,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它甚至不能保护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检测到的攻击,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3)网络中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传输设备、存储设备、防火墙、网络环境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易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每个环节设备出现问题,都会造成网络故障;

4)网络安全管理的缺失,网络安全意识不强,也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做到物理硬件的安全,逻辑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安全,还必须有人的配合、遵守和协助[2]。

4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策略

4.1网络安全技术防御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网络访问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入侵监测技术、信息加密技术、防火墙、认证的防范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网络访问控制。是对网络信息系统资源进行保护的重要措施,是网络安全防御和保护的主要策略。通过对IP地址段限制、授权访问服务控制体系,允许对限定资源的授权访问,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授权访问。访问控制不仅提供主动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而且还能维护网络系统安全,对网络资源起到安全隔离的作用。访问控制是对外部访问过滤的关键技术,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机制的主要手段;

2)计算机网络入侵监测技术。基于检测技术上的报警和监测系统,是一种针对计算机入侵的技术措施,按照报警的数据来源来看,入侵报警可以分为对事件入侵的报警、基于流量入侵的报警这两大类。在事件基础上的入侵报警的技术是通过分析网络中正在发生或者数次发生的入侵事件。通过对这些入侵进行实时而详细的监控和记录来发现入侵事件的规律性,然后进行报警并预测其未来发生的威胁;

3)建立完善的备份及恢复机制。为了防止数据的存储设备异常损坏,根据数据本身的重要程度、保密性要求、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程度、更新和使用频率、面临的风险等等,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策略和备份计划,或者可采用由热插拔SCSI硬盘所组成的磁盘容错阵列,以RAID5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实时热备份,以保障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4)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通过对敏感数据信息实施加密处理,可以维护数据信息的安全,实现网上数据的安全传输[3]。常用的方针有线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两种。不同的加密技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情况,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5)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服务器和各客户主机上分别布设防火墙是网络安全防范的必要技术,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实现安全隐患的提前判断和拦截;

6)局域网内用户计算机IP地址、MAC地址绑定技术,在网络安全协议中,每一个网络终端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在局域网内将计算机IP地址、MAC地址绑定,防止IP 被盗用。

4.2网络安全管理防御策略

网络安全的关键在于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的保证依赖于网络安全技术[4]。技术与管理是网络安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必须依靠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来进行保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要防止外部入侵,也要防范内部人员泄密可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方面的体制,加大全面管理的力度,要对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管理是网络安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以防一些重要信息有意或无意的被泄漏。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网络系统管理员和网络用户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同时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应急事件出现时的详细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

5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增大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投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并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策略预防安全问题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使计算机网络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满昌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11-12.

[2]陈欣.安全网络体系[N].中国计算机报,2004.

第9篇:网络安全管理计划范文

【关键词】气象网络;安全防范;等级保护;入侵防御;审计

1.引言

目前,全省气象宽带网络系统采用SDH点到点专线和VPN组网技术,连接省级中心和17个市级系统、2个管理处及63个县级系统,通过主、备方式来保证线路的可靠稳定性。省局机关地理位置与气象科技园相距约6公里,两端网络系统采用千兆光纤直接相连。通过MPLS VPN和MSTP线路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信,将省级气象数据实时传送到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个宽带网内利用了多种网络技术,如OSPF、BGP、IPSEC VPN、VLAN、STP、策略路由等[1]。

电视会商系统、相关预报系统及其产品、雷达资料、观测资料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全省气象宽带主干网络系统中传输,随着气象部门各项气象业务的发展,宽带网络系统越来越多的承担着数据收集与交换、资料共享、电视会商等重要业务系统的信息传输任务。随着网络规模逐步扩大,网络信息在逐步开放和共享的同时也来越不安全,各种各样的混合型入侵越来越多,单一的预防模式很难抵御外来的威胁。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威胁业务的传输和数据的安全,影响气象为防灾减灾服务。

因此如何保护重要气象资料,保障气象网络与互联网、外部网络进行正常通信成为部署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设备的首要任务。

2.网络安全隐患综合分析及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隐患

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影响网络系统安全的原因主要有四种: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拒绝服务、病毒的危害。

现在气象网络规模较大,大量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全面安全管理较困难。网络中的计算机使用大量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或软件的漏洞会导致计算机成为气象网络的被攻击的后门和隐患。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网络环境下传播速度快,有着巨大的破坏性,防范查杀较为困难。内部用户对网络资源的滥用,特别是BT等P2P的下载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对正常业务的网络需求受到影响。

ARP欺骗攻击、移动存储设备传播的病毒与木马、新型恶意代码的威胁等,都曾严重影响气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2.2 网络安全现状

2008年,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省气象局启动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但目前仅完成信息系统定级阶段,安全建设现状与已确定的等级要求间也存在一定差距,这表现在物理安全情况多样;网络安全设施薄弱,网络安全防护不全面;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系统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组织机构尚不健全,安全管理能力有限。

目前宽带网络仅通过部署防火墙实现了最基本的访问控制,对于内部网络攻击、网络异常流量、资源非法访问和网络病毒传播等都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难以发现和追踪各类安全入侵事件,给整个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因此需要进行网络安全检测、评估、整改和加固,同时,还必须从安全管理要求出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等基本安全管理措施。

3.网络系统安全的防护策略

3.1 网络安全的需求分析

依照等级保护中要求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的三同步原则和安全技术要求,通过对省级网络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信息安全建设情况调研,根据省级网络结构,从网络的各层次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现状,有针对性地为省级信息网络系统提供安全保障,须加强环境、传输、网络、主机、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措施[2]。

3.1.1 物理环境安全需求

主要包括:机房选址、机房建设、区域控制、门禁措施、重点部位监控、电磁泄露发射保护等方面。

3.1.2 网络安全需求

信息系统的很多风险都来自网络,网络防护要求建设全面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能够对进出本安全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响应各种网络攻击与破坏行为等。

3.1.3 主机安全需求

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系统安全是深层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立病毒及恶意代码的预警和响应机制,能及时发现和响应各种病毒及恶意代码的攻击、破坏和信息泄露行为;需要提供技术手段实现操作系统漏洞的及时升级和补丁的安装;需要对用户终端采用技术手段,防治终端的病毒和恶意代码,防止违规外联;需要对安全事件的进行记录,实现对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的安全审计,并进行有效的责任认定等。

3.1.4 应用及数据安全需求

需要建立身份认证机制,保证系统敏感或重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抗抵赖性等,需要实现对系统的粗粒度的访问控制和应用的细粒度访问授权。

3.1.5 安全管理需求

信息系统的安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解决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不应只从技术方面着手,更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响应计划和应急状态下的安全保障措施等。

3.2 安全防护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