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

第1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唐  燕

(金坛市薛埠中学,江苏  常州  213245)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课标改革后,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且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应当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和思维。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待教师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设计各种探究活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措施,加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掌控着课堂的节奏与教学时间,教师占有着数学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学生作为被动承受教师教授知识的客体,只是知识的求学者,并以教师为中心,被动的去学习,通过教师的课堂教授来获取相关的数学知识。许多数学教师为了赶超进度,抓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采取题海战术,安排大量的数学题给学生,但是有的数学题已经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知识范围结构,许多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机械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薄,仅仅只是为了做题而去学习。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各方面:⑴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缺乏创新。⑵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太笼统,不具针对性。大多初中数学教师并不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程序,长期的发展下去,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听课效率及教学质量。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却缺乏相应的引导与启发,致使学生无法及时的消化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而只是机械、被动的紧跟教师的步伐,导致学生缺乏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⑷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设计的数学问题往往难度很大,学生学习起来力不从心,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序进行[1]。

二、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存在,而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教学时除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判断、感受以及观察等能力,还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作为学生的向导,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的去探索,使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2]。

如,在进行正方体平面图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单纯的讲解或演示,学生思维得不到扩展,仍无法理解其展开的平面图数量,这时,就需要教师充当学生的向导,让其自己动手做一个正方体,再将它展开,如此反复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创设初中数学学习的环境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问题的提出到解决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时,需注意把握好问题的价值及层次。如在进行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同学生周围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呢?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会是圆的,而不是正方形或椭圆呢?再比如,讲解圆锥时,教师可以问学生:陀螺是什么图形?同学们有谁玩过陀螺?等问题层层递进,这样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能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环境的创设,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归纳和探索日常生活中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物体,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关键,它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推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课堂才会变得有趣,充满激情。同时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课堂教学情景的创建,使得数学课堂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呆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3]。

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将学生按照不同的8 行6列排的排序方式坐好,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问答,如,我找某某同学,但假设我不认识它,请哪位同学们将他的位置告诉我?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会反思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一种思想方法的渗透。目的使学生明白,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是自身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而不是呆板的照抄照搬。其次,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反思的习惯,即通常我们所说的逆向思维。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极其重要。另外,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即学会举一反三。这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题目中丰富内涵的挖掘。如教师课后设计专题探究活动,或加大对一题多解、原题变式等作业的布置,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中的奥秘,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定祥.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07(07):572.

第2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教学创新;必要性;方法;意义

一、为什么要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近年来,要求中考、高考改革的呼声不断增多,中考作为人生转折路上的重要一步,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作为中考中重要考试科目的数学,对中考的成绩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数学的逻辑思维性强,它的学习方法特别,知识结构和其他科目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学起来也相对的困难,这一点是全国莘莘学子深有体会的。所以,只有从教学方面进行创新,才能让初中数学有一个新的生命力。

二、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也不能把它想得过于困难和复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去探讨创新的方法,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在这里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为例,进行一次数学教学的创新。很多人都以为早读、午读只要读一些文科书就好了,但是在我看来,数学也是要读书的。众所周知,在初中数学“方根”这一章中,总会有一个很简单易懂的例子:“一个数的平方根的平方就是这个数,如果a的平方为b,那么a就称为b的平房根,在实数范围内,正数有两个平房根,负数没有平房根,0的平房根为0等等。”学生在刚一开始学习这个内容时总会感到混乱,但是只要多读几遍,朗朗上口以后,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三、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如果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那么说明学生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并且具有转化思想的能力。在考试中,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只有自己真正理解,才能拿到这个知识点的分数。

其实,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广大学术专家以及奋斗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的园丁们已经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只有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才能使老师和学生共同受益和进步。我们为什么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进行探讨呢?目的就是希望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够助学生一臂之力,希望学子们在求学的道路上能够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刘超.人教版初中、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J].基础教育,2011(2).

[2]李鑫,张士勤.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史的讲授与学习[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

第3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活动的结果,有效的师生互动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师生互动低效是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强调教学中师生交往,对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进行构建,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师生互动作用

从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其不仅要求促进学生数学验算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要求在教学中对学生智力进行充分开发,引导学生对各种难题进行解决。而这些,都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要展开良好的互动,只有在师生交流与合作中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数学教学成果的形成。但在初中数学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较少进行互动,互动形式多为单一的课堂提问方式,较难激起学生互动兴趣,也难以调动课堂互动氛围,导致互动教学效果较差。

有效的师生互动,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师数学教学针对性,强化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其次,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与教师数学课堂配合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学科魅力,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此外,合理的师生互动环节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还有利于学生自由讨论,促进学生对数学题解题效率的提高。

二、师生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托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师生互动情境

有效的互动教学情境,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具有重要激发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托生活实际对师生互动情境进行创设,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准社会生活经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切入点,将其与学生发展要求和师生互动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实例来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氛围,强化学生通过所学数学知识对生活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如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定特定的生活场景,对一名学生随机抽取,由其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设定。教师可指导学生与自己一起在不同的速度下从教室两端相向而行,并由其他学生来计算两人相遇所用时间,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根据两人相距的距离、时间计算两人的速度等,使数学应用题可以分解到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具体生活中,不仅使初中数学知识点有效地与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而且能够增强师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与学生解题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强化。

(二)以有效的问题为引领促进师生互动

数学思维的拓展,往往以思考问题为开始,对于学生的思维启发来说,课堂提问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还能够促进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必须以有效的问题为依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插入启发性与吸引力较强的数学问题,以该设问为引领,提高学生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互动积极性,有效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数轴概念是学生接触的一个陌生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新概念融合到旧知识中,并利用巧妙的设问将这一新概念引出来。教师可根据对两个有理数大小进行比较的问题向学生发问,学生通常会联想到已经学过的比较法。在回忆了以往所学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出一种更为直接的对两数大小进行比较的方式,设置悬念后,教师可在黑板上绘制一条数轴,让学生分析在数轴上对有理数大小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设问,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新课知识,加强学生与教师在新知识方面的互动。

(三)通过科学的小组活动带动师生互动

在当前教学中,小组学习是一种已经得到证实的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小组讨论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增强,而且有利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交流有效性的增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科学的小组互动来带动师生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建小组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身责任进行明确,鼓励学生履行自身解决数学问题的责任。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与学生就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交流与探究。不过,教师随时对各个小组进行巡视,对每个小组一视同仁,掌握每个小组情况和学习问题,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小组的学习问题,确保教学活动平等性。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学生对不同的轴对称图形进行研究,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各个小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与学生一起对各种轴对称图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和性质进行总结。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方便了教师对各个学生的指导,可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 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氛围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值得广为提倡。

【参考文献】

[1]卞静.教学贵在师生互动――浅析互动式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3(4):15-16

第4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教学 有效性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内容的不断变化,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较好地满足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而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比较低,因此,各个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才能确保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一、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进行课程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课堂是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场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予高度重视。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意识性、目的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知识、习惯、技能以及智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在农村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培养,因而采取科学、合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

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重视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农村中,初中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观念,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就要重视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来刺激学生的数学求知欲,以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及乐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讲课时要以相关教学内容为依据,采用学生喜欢及能够接受的形式如幽默的数学语言、饱满的激情、轻松的教学环境以及发人深省的问题等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梯形性质及判定的时候,倘若只是单纯的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能不大,但是如果教师先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如防洪堤坝等入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梯形知识的重要性,再讲解梯形的性质及判定,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2、有机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

要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从学生周围的事物入手,帮助其较好地学习、理解数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 有效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并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作用、趣味及魅力,从而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课堂之中。例如,教师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先举奥运五环的例子来说明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让学生举一些自己生活中看到的相关例子,以此实现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3、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高给予重点关注。(1)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重点体现其人文性,以便在加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师生人格的健全及发展。在管理课堂时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确保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及适用性。(2)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要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以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特征等为依据进行教学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提升。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注意问题的辐射面及针对性,并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还要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4、高度重视学生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培养

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及见识都相对较弱,知识的学习全靠课本,学习方法更是不能和城市学生相比。所以,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正确、有效的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方法就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实时、有效地穿插一些有效思维和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的目的。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操作以及观察的机会来进行学生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并鼓励学生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思维方式开放、自由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如教师在讲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讲完直线和圆相交的情况以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直线和圆相离、直线和圆相切情况的探究,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及学习方法。

5、对先进教学手段给予充分利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在农村初中教学中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形象思维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仍存在一些比较抽象的规律、概念,这些抽象的规律、概念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或者从网上查阅一些有用的教学资料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图形的折叠时,如果只是单纯地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较好地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演示操作,将抽象的图形折叠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折叠过程,学生的理解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还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想要不断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积极进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措施的创新研究,才能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新军.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3,16(6):15.

第5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应用

1.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 新课程的要求和教学理念不相符。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而知识的获得必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对此次新课改,而新课程比以往的教学理念有重大的突出和创新,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原有的数学知识理论结构就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多数学教师从数学的学习到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一直受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影响,从而在心理上不能及时地接受新的数学教学理念,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

1.2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不明确。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制定好三维一体的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落实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然后初中数学教师还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适当地对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或者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最后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准确的对数学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估。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数学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师虽然在课堂中进行了很多教学活动,但往往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从而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教学时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明确的目的不能真正体现出数学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1.3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陈旧。目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任务式的学习,严重缺乏主动探索、积极参与的意识,即便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积极的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但他们通常表现得无所适从。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都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而采用通过学生活动进行探究性教学方式的数学教师大约占40%,其他的学生学习方式都是被动接受学习。通过听教师讲课、做习题、做笔记教学模式学习数学的大约占45%;通过做大量课外习题教学模式学习数学的大约占20%。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也很少,通常师生间的交流方式是一问一答的模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1)学生害怕数学老师;(2)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大多数时间用于备课和批改作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

1.4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定位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调查中发现,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分析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讲课也非常风趣幽默,讲得天花乱坠,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很差;有的数学教师在课前设置了许多的小问题,在课堂上为了能够解决问题,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师生之间有问有答,但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比较重点的问题,并让学生做一系列的课外数学练习,这虽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但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发挥。从表面上看是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实际上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没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应用

2.1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能够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探索出更多新的问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找到更多数学学习的快乐元素。在数学教学种,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特别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感兴趣的场所找出和数学教学有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数学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从问题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在数学规律中发现乐趣。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结合现学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出富有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诱发他们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2.2 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数学,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或者提供一些尝试性的数学研究活动,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方案或者教学观点。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出发,从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出发,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相统一。

2.3 要有目的、有重点、有方向的进行教学活动。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性的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探究的主体特性,积极地引导学生针对相关数学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推论,从而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假设性思考,同时通过讨论或者实验研究作出检验。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紧紧抓住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内容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假设,从而得出在一次函数中,函数Y取某一定值m时,就能够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典型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中,学生不难发现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一元一次方程就是直线上的纵坐标为m的点,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直线上的纵坐标为m的点的横坐标。

2.4 探索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归纳能力。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归纳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对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数学章节的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复习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如何通过已有的三角形知识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从这个问题中学生不难得出,解决多边形内角和问题就要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变成三角形进行求和。紧接着继续提问:怎样转化多边形图形为三角形的图形?学生可通过掌握的三角形知识想到利用画对角线的方法进行转化。然后继续提问:从三角形的—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最多能有多少条?—个多边形中总共应该有多少条对角线?一系列的提问后,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归纳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S=(n-2)*180°,而多边形对角线条数则为:N=n(n-3)/ 2。通过这些方法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归纳能力,锻炼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2.5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运用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机械生产过程、建设工程、城市建筑设计、商业运作模式等。数学知识的运用大到天文地理、科学研究,小到家庭收支、核算,数学知识在整个大千世界中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踏入社会实际生活中,带着相关的学习工具,走进社区,让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进行一系列的实地操作,比如:记录、编排、计算等,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真实的体验初中数学知识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社会经历和数学知识带来的成就感和趣味性。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于实际生活的方法和技能,而且奠定了学生以后融入社会生活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更加努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更加渴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灵活地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修正和总结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志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

[2] 李俊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

第6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逻辑思维 培养能力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在初等数学学习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算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考虑到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基础、兴趣、接受能力,对部分学生给予个性化辅导,让学生具备逻辑思维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一、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分析思维指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是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推理的形式与方法上,分清命题条件与结论,推论时要有理有据,符合因果关系,掌握基本论证方法等。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是构成判断和推理至关重要的要素,没有概念就不能进行思维,没有概念就无法构成判断,也没法进行推理参照。概念教学的基础是要求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内涵和外延。其中适用于概念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叫这个概念的外延;适用于概念的所有对象共同本质属性叫做概念的内涵。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反之亦然,此种关系对从属关系的概念有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种有先决条件的反相关关系,避免造成学生概念混淆及以偏概全的逻辑混乱状况发生。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兴趣

哲学中,人与动物本质上的区别是制造和实用工具,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人类特有的意识,随着意识逐步强化,渐渐出现思维。人类一切重要活动都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逻辑思维已经跟随数学这一自然科学渗透到社会各处,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实际生活中涉及的逻辑思维现象、事件,并以此让学生自行推断,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并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并且具备逻辑思维问题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能积极投入事情中,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进而锻炼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如何在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教学不是填鸭式地一股脑把知识倒给学生,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在基础知识清晰明确后,才能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有目的地挖掘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但要注意的是,需要结合初中数学知识教学,同时明确数学不只是逻辑,结合初中数学教材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融会贯通。

(三)如何在思维基本训练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学会和掌握思考方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穿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其中数学大多数概念都需要理解、想象,是构成判断推理的主要因素,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其次,选择判断能力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先有直觉判定,并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之后才有策略。所以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判断能力的关键。

结语

良好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也是今后作为一个个体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素质。素质教育观下的素质教育应以育人为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2,05:89.

第7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创造性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65-01

自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以来,我国一直提倡通过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初中数学就是基于此教育目标而不断为之努力奋斗,因此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和数学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按照数学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引导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求新求异,以便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科目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数学的思考模式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要善于将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激发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和极大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施展自己的洞察力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模式,从而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通过互动教学、分小组进行研究探讨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构建初中数学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为了满足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实际生活案例,那么丰富的素材就是教师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教学的有力保障。同时,收集素材是保障教师应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关键和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或者备课期间多收集一些情境材料,将这些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将其归整到自己的教学数据库中,这样通过慢慢的积累和收集材料,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数学教师也可以和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互相交换教学经验,以便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等具体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素质情况选择一些合理恰当的素材或者是比较典型的素材,并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筛选以及整合,最终选择出适合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材料。将材料归整到数学教学内容中,使得材料能够应用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课堂中,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2.1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不同的方式解答问题的方法被称之为一题多解,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数学学习思维不是同一性的,对数学的学习要讲究灵活多变,一个数学问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析,那么就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答。因此,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对数学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2.2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能力、学习水平、学习态度等,还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恰当的串联并深化。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考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3.鼓励学生能够求新求异

只有求新求异才能有效的杜绝一味的墨守常规,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想要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养成,就必须以学生思想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为前提条件。简而言之,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舍弃一些不重要、无意义的因素,能够直击问题的本质,从而使得思维能够向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跃进,这就是学生思考问题时求新求异的最直接表现。

同样的,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这一内容上,从数学教材的题型中我们就可以得知。比如,学生在学习关于圆与切点的数学问题中,有两条平行直线是圆 P的两条切线,还有一条直线也是该圆的切线,并且和两条平行直线相交,交点分别为 A、B, 证明∠APB 是直角。通常遇到这种类型的数学题目,一般的解题思路就是利用切线定理去证明。不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他方式来解题证明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点,而且也使得自身的解题思路得到了加强。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将创造性思维方式发展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时,教师要把握好训练的方式以及范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考方式指明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数学学习的调整。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1.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数学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基础好的学起来就容易,基础薄弱的学起来就吃力。传统的一竿子教学已经不能改变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数学学科的学习期望,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把握教学的大方向,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必要。分层教学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进行分层,从而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老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总之,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学生自身,乃至长期教学,分层教学对于初中数学教学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化、规范化地开展。

2.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分层教学的推行已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实施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但纵观现下的实施情况,分层教学的实施并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出现了各地实施程度不一,老师要求也不一的现象,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差异较大,甚至使得原有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加大。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分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分层的标准及学生的个人情况,致使学生中出现“攀比”心理,基础较好的学生中出现盲目自信的现象,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产生悲观心理,二者的反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教学不能健康科学地开展。再次,由于各地区的分层教学没有统一的大纲指导,分层教学大多是根据老师的经验实施,然而老师个人的意见是局限的,有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分层,在分层的指标划定上花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过于追求教学的“层次性”,譬如要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分层,要分班,分班结束后还要分教材等,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资源的不必要投入,且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学生不能在分层教学中得到很大的进步,现状不容乐观。

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适宜长期推广,但纵观当前的实施情况,分层教学的实施不容乐观。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的目标和分层教学的意义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加以探索。

3.1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是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即分层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目标的分层不是全部分层,而是科学地分清楚什么目标可以共有,什么目标需要分层,譬如在进行数学某一章节的教学时,共有的目标是学生要对所有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及基本运算能力的掌握,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深入就应该由层次性把握,譬如,对于几何教学中的一般知识点,就应该确定共有目标,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认识到基础好的学生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差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在实现目标分层之余增强层次低一级的学生的信心。

3.2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过程的分层是分层教学的主要核心组成部分,即分层教学的实施。教学过程的分层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有层次性,但不是说非要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不同的教室或是运用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而是教学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即可。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建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教室教学,在内容上可以由易到难地进行备课,上课过程中对于简单的知识着重进行讲解,重点关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也应对教学有知识上的深入,重点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问题的设置对于简单获取知识有平稳的过渡,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有听懂和掌握的机会。这样一堂课下来,不论是哪个群体都会得到自己的所需,同时也可以加深基础的巩固,拓展基础薄弱学生的提升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严格死板的分层带来的学生之间的“身份悬殊”,使分层教学更科学健康地发展。

3.3教学考核的分层

在目标的分层中要注意目标的共有和分层,教学中的分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且还不能失去造成分层带来的学生之间的“身份悬殊”感。在教学考核中的分层和目标的分层有相似之处,应采取统一考核、分层对待的方式。所谓统一考核指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最直接的是采取相同的一套试卷进行,分层对待则是对考核的内容进行层次性编排,在大范围内实行基础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所有学生都作答,同时还要体现小范围的难点知识掌握的层次性,设置一部分有难度的考题,当然考题的难度也应有层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挑战心和学习热情。

第9篇: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现状;对策

数学始终是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重要的一门科目,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数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及对于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水平,制约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前进步伐.

一、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生没有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学生在结束了漫长的小学生涯之后,进入到初中学习中去,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放松的心态,不重视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初中数学在他们学习生涯和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他们不认真学习,难以取得优秀成绩的现状.

而另一方面,初中生处于小学生与高中生的过渡阶段,认知能力和心理成熟度还不足,而初中学习的强度、压力等各个方面都要比小学学习更有难度,面对这种压力,初中生若调节不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旦产生抗拒的心理,是很难取得优秀的数学成绩的.

2.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

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普遍都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器,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环节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1].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求知的欲望,就会渐渐的对数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是不可能保证学生学好数学这门科目的.

3.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且课堂教学的形式、内容也相当的呆板和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大大减弱,提不起对数学的兴趣,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最终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心理态度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态度是影响他们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和心理态度,让他们了解学好数学对于他们学习其他科目的帮助,以及对于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将数学作为自己必修的科目来学习.可以说,学生树立了对数学的正确态度,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基础.

2.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若想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时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对他们加以引导,锻炼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整个“教”与“学”的环节中的主导[2].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使他们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同时带动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方法成为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并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它能够将声音、文字、图象等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体现出来[3].多媒体教学方法是一种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同单纯的教师授课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断的刺激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制作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好数学知识,最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更好的促进学生人生的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效果的实现,以及完成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月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05):33-34.

[2]卞正莲.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1,5(0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