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

第1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对策

前言

在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会对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而传统的高校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学生对知识探索的需求,也同样无法适应我国高校教育行业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拥有多方面的教学优势,其可以将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较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展现,使教育心理学变得更加生动。因此,应将现代教育理念充分有效的应用在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能力,优化学习体验,促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现代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1.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育心理学的选择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强化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兴趣。高校教育心理应不断拓展延伸,发挥出教育心理学的实际作用,但由于教育心理学知识较为抽象,且难点较多,加大了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大多数学生觉得教育心理学知识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现代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意义随着当前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在向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高校教育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不仅需要让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知识,还需要以现代化观念与心理学理论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在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中,运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综合能力,打破传统教育心理学学习壁垒,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现代教学技术将所学知识具体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教育心理学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课堂活跃度,深教育心理学学习水平,使学生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知识有效应用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

二、心理学评估标准的构建

1.建立自我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之一,在当前阶段,教育心理学以自我评价为根本,因此应不断提高心理学评估标准,使自我评价体系从根本改变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片面性”,进而提高教育心理学对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作用。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应发挥出自我评价体系的实际作用,以监督机制为主体部分,其次,应完善自我评价体系中互评要素,通过实施互评使学生认识到目前自身心理发展状况,以此提高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价值。心理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校完善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其不仅可以产生积极的推动性作用,还可充分体现出教育心理学在当前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特点。

2.使心理评估标准合理化心理评估标准合理化主要以教育心理学发展为基础,使整体评估过程及评估对象合理化。高校教育心理学评估主要针对学生内心意识及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教育心理学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可以从内心进行转变。同时,心理评估标准化应突出评价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作用,激发评价个体自身的潜在动能,进而使教育心理学评估价值不断提高。评估标准合理化是当前心理学评价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心理学评估标准转变的基础,因此高校应以合理化不断完善心理评估标准,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提供保障,进而促进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心理评估标准合理化提高了评价价值,并且为高校后现代教育心理学发展提供基础,使高校教育心理学满足自身发展要求。

三、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1.教育心理学教师现状在当前后现代主义时期,多数教师都是以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教育心理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教育心理学内容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但大多实践教学不够规范,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多数是以讲授的形式为学生授课,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无法对教育心理学充分认知。因此,若不创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途径,将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知识储备不足在当前的教育心理学中,应将横纵向知识穿插,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储备不足,且教龄偏低,导致无法深化教学内容,降低了教育心理学质量。同时,教育心理学知识较为复杂,教师如果缺少知识储备很难将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只能凭空想象。在当前后现代主义时期,教师应将现代化教学理念应用在教育心理学中,改变传统培养模式,使教育心理学更加多元化,使学生可以借由现代化教学设备及网络设备生动的学习所需知识,进而促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同时,部分高校的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态度消极,单纯以教科书的内容作为培养目标,导致教育心理学无法发展创新。

3.引导程度不高现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制约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使得教育心理学知识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独立的理解模式,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程度不高,使得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无法深化,从而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下降。如长此以往的持续下去,学生就会对教育心理学失去兴趣,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引导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教育心理学深度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当前学习方式,进而使高校教育心理学不断发展。

四、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策

1.整合教育心理学框架,明确培养目标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实际需求出发,使教育心理学能够切实发挥出实际效益。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现今社会需求,只有不断创新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高校才能在当前后现代时期立足。因此,在制定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目标时应加强能力培养,整合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设置个性化发展目标,进而使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出实际作用。高校在整合教育心理学框架时,必须以当前后现代时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从高校及社会的整体需求出发,准确把握当前时代中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具体需求,并进行相关的调研,将调研信息加以收集,以用来研究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应具有哪些必要条件,进而使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目标变得更加明确。

2.健全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制度在当前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应不断完善发展制度,使心理学发展制度健全,这也是高校教育心理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当前整体教学中,健全教育心理学发展制度十分重要,高校在培养教师授课能力的同时也要使整体发展工作变得具有秩序性、客观性,从而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约束。在健全发展制度中应对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制度进行深化改革,进而使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制度得到有效优化。同时,高校相关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教育心理学发展制度,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能够符合实际需求。在健全制度时也应听取学生的意见,将学生的意见有效的融入到心理学发展制度中,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进而为高校教育心理学创新发展提供推动力。

五、结束语

第2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本文作者:王小燕 单位: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3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美术教育审美体验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而在各个阶段的学生当中,因心理发展以及青春叛逆期的因素,以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最不稳定。因此,本文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对我国社会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映射。虽然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并不在少数,但是却偏向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在中小学生这个阶段,学生处于叛逆期,一板一眼的说教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造成审美疲劳,降低学生心理素质,给心理教育带来阻力。因此,重塑学生心理审美和价值观的方式就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

二、教育心理学以及审美体验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项分支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适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科学产物,是能够有效帮助学校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以学生学习为目的,多角度分析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以及心理变化规律。这种分析学生心理的过程,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人生观的塑造,另外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来制约一些对学生不利的因素,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心理学的活动过程就是通过对個体的心理以及观念的变化进行记录,从而分析出能够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素。

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方式之一,同时审美教育也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现代美术教育当中,审美教育是让学生能够在精神愉悦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并且这种教育方式,对现代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美术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心理教育活动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的开展主要分为“教”和“学”两个部分,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对学生教育产生的心理规律也有所不同。在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当中,明确指出: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发展将学生学习分为认知性学习和技能类学习两种不同的模式。其中认知性学习又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学习和理解学习两种,而这两种学习状况下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区别。根据《教育心理学》中对机械学习的理解,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对事物进行机械性记忆,第二种是具有目的性的机械学习,如学生在启蒙阶段背诵唐诗、乘法口诀等。

举个例子: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美术绘画的专业知识,其中就有关于不同的绘画体系具有不同特性的知识点。学生在对这些不同种类的绘画的特性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往往要比死记硬背更加轻松。虽然这两种方式都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忆,但是其内涵和性质却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其记忆会相对深刻,持久保持,但是后者的记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两种记忆的结果,也可能会导致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不同。前者因为学习效果良好,因此在学习上更加具有主动性,乐于学习;而后者因学习效果不佳,会处于一种被动式的学习当中,最终可能会厌恶学习。当这种学习被运用到美术教育当中的时候,可以使用在对绘画的种类的认知上。比如教师对学生讲述油画、中国画、版画等的区别,这种认知性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如果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也是机械地学习,这将失去学习中国画的意义。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即使学生可以绘画出中国画,也仅仅是学到了绘画技巧,并没有领会到中国画的神韵。

如果教师采用理解学习的认知方法,对学生学习中国画的过程进行引导,将中国画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由工具到作品一一进行讲解和展现,将有效加深学生对中国画和中国画所要表现的中国气节和精神的理解。对中国画的讲解可以从中国绘画中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开始,国画是以毛笔线条的技法绘画而成,也可以是通过书法篆刻等技术结合,从而创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师在对这些中国画原始符号进行教导以及演示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含义,同时利用美术教育能将具体事物形象化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如此便能真正落实美术教育在我国现代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

四、审美情感体验活动的心理学条件

审美活动其实就是在对某一事物进行判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的规律,这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人们往往会受到来自外界或内在的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同样也和这个人的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很大的关系,并且这种影响效果会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不同的政治环境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发生改变。

人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进行着审美,审美对象可以是一片风景、一盘菜肴、一位美女等,当这些对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时,人们在心理上和思维上都会下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虽然这种审美层次较浅,但同样也是在检验着人们的审美水平。因此,审美活动的内涵会因心理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审美过程是人们对于事物真、善、美的一种心理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因每个人的个体素质而产生差异。如果个人对文化艺术的认知积累不够,就会造成所谓的“看不懂”或“不理解”的现象。在美术教育当中,美术作品往往是曲高和寡,学生如果缺乏审美认知以及专业知识,就很难正确解读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涵义。因此,当代教学当中,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提供相应的审美教育,同时也对学生的知识库进行填充,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五、美术教育下心理教育动机以及反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外来因素的推动,将美术教育与教育心理学进行结合,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心理教育体现出当下美术教育体系的活性,为学生学习美术教育注入动机,并且这种动机必须具有激活性、指向性和强化性。在当代的教育当中,所谓的学习动机,往往就是指通过学习能够达到的某种目的或需求,而在我国,美术一直都被当作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类似于小说、画展、音乐、舞蹈等等,都是通过审美动机而推动人们的行为。学生通过美术艺术能够更加深刻地进行自然、社会、历史以及人生等方面的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高度,同时,学生在进行审美活动时,身心会获得一定的愉悦,从而增加学生对审美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审美的主观意识,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扩展奠定基础。

审美体验有正向和负向两种,但是由于人们审美认知的缺乏,也时常出现把假、恶、丑当作是真、善、美的现象,出现这类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了错误的审美观点。教师作为学生审美观点的引导者,应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加正确的审美体验。而审美体验又包括了悲剧的体验,没有“悲”,從何体现“美”?因此,这种体验在人们的审美体验当中具有重要意义。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人看,同样也是属于艺术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法。将人们痛苦的情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去进行审美体验,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美术教育当中,人们通过对美术的审美欣赏,获取心理以及精神上的愉悦,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的过程,即是审美体验。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发育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审美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个人环境、思想水平、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观念以及认知,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悲观厌世等消极观念的出现。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审美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理论,对学生产生的审美活动因势利导,比如说在学生进行社会考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美术展览、分析美术作品或观看影视作品后写出相应的观后感,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交流活动等。

六、结语

第4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初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引言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初高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 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初高中学生心理状况

初、高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 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与初、高中学生的教育密不可分。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加速学生心理成熟,使其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民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让心理学伴随着我们教师与我们的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施江玉,李辉.《对罗杰斯教育理念的再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第01期

第5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认知能力;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3-0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教育与心理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渗透教育心理学在各个学科之间的运用。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来建设高质量的数学教师队伍,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教育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的关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对教学的理性认识,即他的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也体现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的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教学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便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数学教学

1、运用心理学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杜宾斯根据皮亚杰的关于个体思维的反思性抽象理论,提出了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这个理论既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又注重学生的心理建构,这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他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需要进行心理建构,只有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才能达成理解。

例1对于“一次函数 ”的学习。

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一次函数的图像,以便学生直观感受一次函数形成的过程。再将绘图过程不断重复,学生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模式,并根据 和 的改变而观察图像的变化。以后,当一次函数再次出现时,学生在头脑中就会形成画一次函数的操作,知道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并且知道, 和 的变化影响着该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次函数的表象,并且逐步形成了理性思维,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提取和使用。随着学习的深入,也容易掌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2、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1)建构知识体系

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发展观认为: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认知发展是一个在已有心理结构即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反复、逐渐发展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中内在逻辑的递进产生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其内部数学知识体系的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当已有的数学图式结构不能解决面临的新的数学情境时,就会产生皮亚杰所说的不平衡状态。学生在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相互作用时,通过同化和顺应来达到对数学知识内化的平衡状态。

例2 在学习三角和与差的公式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错误的结论:

,但是,当 , 时, ,这就会与学生已有的认知观念发生冲突,即 。这时,教师可根据单位圆、等角旋转等方法,推出 的正确结论。

(2)正例和反例相结合

例3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元和次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 , , , , 等这样的正例和反例,引导学生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确定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学生就容易解决“若关于 的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

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正例和反例,在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以及二次函数时,都容易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最后解决问题,并逐步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强调总结复习

根据桑代克的练习律和斯金纳的强化原理,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后,就需要总结、复习,这对于学生理解、掌握与深化数学知识,并形成知识结构是有意义的。特别是数学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科,练习和复习的作用尤为重要。

3、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规律

学生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则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而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自觉的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教师应了解其规律,合理利用三种注意的利和弊,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例4 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先引入一个例子:一位统计学家遇到一位数学家,统计学家调侃数学家道:“你们不是说若X=Y且Y=Z,则X=Z吗?那么,想必你若是喜欢一个女孩,则那个女孩喜欢的男生你也会喜欢?”数学家想了一下,反问道:“那么,你把左手放进一锅100°的开水中,右手放进一锅0°的冰水里,想来也没事吧?因为它们平均不过是50°而已!”

通过例子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自然转变到有意注意,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注意方向。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能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并为学生提供具有适当难度的内容,以便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潜能,使之达到下一个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4、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1)正确看待粗心,培养良好习惯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类现象:很多学生看似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了,但却很难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于是便会把问题归咎于粗心。比如,他难题都会做,而简单题却做错了,这显然不是他不会,而是粗心造成的。一般认为,粗心是态度问题,如果能把学习态度端正了,他就不会粗心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每个知识点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掌握好,因此,“粗心”的情况也不可能因态度的转变而彻底解决。

解决“粗心”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提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首先,需要教师分析学生对这道题为什么会在这里做错。若是从学生思考的过程来仔细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的话,就会发现:一些学生对某些题有时候能做对,有时候做不对,归根结底,便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太低。对待这样的学生,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效果并不好,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分析能力,才是解决粗心的有效方法。至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分析力,并不能单纯从学习上来改变,同时应该从生活中的训练抓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给学生足够的信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归因问题。如果一个女孩从小被灌输了这样的观点:“女孩的思维没有男孩的思维好,学习数学灵活性不够”,那么,该女孩将很难在数学上取得很高成绩;当某学生一次考试失败时,如果他认为是自己缺乏能力,那么,他很难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反之,如果他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将会更加努力,并在下一次考试中,其取得好成绩的几率便会大增。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而不是外部原因。

学生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不同,都会对他以后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则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则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认识到努力和不努力的区别。

现代教师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继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的不同言行对学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所接触的、越来越多的外界新鲜事物,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也分散着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多变的心理也更加需要教师的调节。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来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欧敏静.才智.ntelligence[J].私立华联学院,2013,17:69-71

[2] 周超,鲍建生.形成学生高水平数学思维的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12,08(1):

[3] 曾玉祥.APOS理论在高等数学概念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05(1):

第6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 迁移规律 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目前教学中存在着的许多问题,如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书包越背越重;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等等,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所以,近些年来,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优化课堂教学, 深化教学改革,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一直在探索教学改革,进行着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尝试。本文依据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知识,结合以前笔者的教改经验,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观点。[1]

一、利用学习迁移规律,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所学的知识经验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凡是学习都必然存在着迁移的现象。所谓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效果不同,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对某一种知识经验的学习能够促进另一种知识经验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的学习经验起积极作用,则称这种作用为正迁移;反之,如果对某一种知识经验的学习能够干扰或阻碍另一种知识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经验的学习起消极作用,则称这种作用为负迁移。例如,学生学习整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之后,就为小数的四则运算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小数的四则运算,则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就是对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的正迁移;而一个人孩提时代对母语(方言)的学习一定也会干扰日后普通话的学习,这就是学习中的负迁移。实际上,这两种迁移常常相伴而生,同时存在,只是两者的作用程度一般不同。如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就是对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即是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要求是末位数字对齐,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则要求小数点对齐。而在学说普通话方面母语为汉语的人要远比母语不是汉语的人要容易得多。关于知识经验的迁移现象,无论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阶段都存在,这就为我们进行优化课堂教学、进而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而且也提供了一种实际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把握其规律,进行有效地教改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过分数应用题后,就可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或自学后面的百分数应用题,而教师只需向学生说明分数与百分数的差别就在于百分数仅可以表示“率”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率”而且还可以表示“值”,而当它们在应用题中表示“率”时则意义相同,仅此而已。再如,在大学阶段,计算机语言课是当今学生的必修课,但当学生学习过Basic或C语言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学C++语言等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运用知识经验的学习迁移规律时教师要注意向学生讲清楚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即哪些方面属于正迁移,哪些属于负迁移,这样便于学生顺利而又正确地掌握新的知识技能。

二、深入钻研教材,掌握编者的编写意图,弄清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作用,从而正确把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对于一些基本概念,要能给出其具体的例子(正例或反例),以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

一位教师只有正确地领会了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准确地掌握该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准确地把握该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大学阶段,由于一些概念特别的抽象,学生初学时就会感到难以理解,这时,如果教师能够给出一个恰当的例子,学生就会对该概念理解得既直观又深刻。例如,在大学《格论》中“完备格”,一般教材中都有下面的结论:“所有的有限格都是完备格”,编者为何要有这样的结论?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无限格都是完备格?”,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反例一般是不容易得出的。这时教师如果能给出一个反例,就会使学生清楚完备格与无限格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完备格的概念。如果没有这样的反例,那么尽管师生在课堂上下了不少的功夫,但结果必定是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仍是模糊乃至似是而非的。

三、精炼课堂语言,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即是人类借助于语言思维的。没有语言,便没有人类的思维。同样,学生也是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的,而这种语言主要来自于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就是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者。教师语言之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决定了学生能否正确地对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精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来将决定了学生思维敏捷性的优劣。敏捷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对所讲的内容进行钻研,而且要对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进行反复推敲,既要避免语言冗余,又要避免会出现歧义的语言,以防止学生出现惰性思维。笔者曾听过一节小学数学《年、月、日》的课,作课老师在成功讲授完该课主要内容之后,给学生口头出了一道思考题,“小明12岁了,却过了4个生日,请问小明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由于刚学过闰年这个概念,学生就立即回答到“2月29日”。其实这是不对的。这是一个不严密的思考题,教材上有这个思考题,不过是这样表述的,“小明12岁的时候,却过了4个生日,请问小明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而“小明12岁的时候”与“小明12岁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作课教师作课的那一年恰又不是闰年。所以,教师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语言,误将“小明12岁的时候”表述为“小明12岁了”,造成了学生的惰性思维。如果教师此时能发现这种现象,提醒学生“错了,请想一想错在哪里了?”,就会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严密审题的学习习惯。[2]

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是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改善这种状况的几种方法。小学、中学与大学各阶段教育尽管各有各的特点,但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应该是有共同点的。

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1世纪高职教育将发生的重要变革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主的教育转变,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从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入手,着重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亦称作“结构主义”,是一种哲学与心理学理论。

真正对建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m Piaget),他所提出的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Objectivism)完全相反的认识论,是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这一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建构主义理论加以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提出了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后来他倡导“发现学习”(1970),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发现,去建构;教师由传统的“教员”转变为“促进者”或“引路人”。另一位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subel)在1978年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即认知结构同化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所有这些都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已涉及教育理论的很多层面。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建构主义教学观无论在教学主体的确立还是在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方面,都构成了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

教学主体观的超越传统的教学观是以“教”为主,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与描述进行的,知识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学生的意识被看成是“一个空桶”、“一张白纸”和“一面镜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等待教师用理性的结论将空桶装满或将美丽的图画印到纸上。学生的学习不受个人头脑中原有认知图式的影响,仅取决于教师及教育环境的控制与影响。考试的结果被看成是学生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全部,而教学则是一种按既定步骤进行的固定程序,相应的教学效果是可以预期的,并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而建构主义教学观则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其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与被灌输的对象。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学生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与导航人,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认真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使要学习的内容尽可能落实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域范围内。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组合、批判与澄清已有知识和新信息之间的差异,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新事物的理解,进而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和体系。教师应当知道,不同的学生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理解的唯一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相互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加丰富与全面。

学习主体认知结构的超越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加以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因此,学习过程就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与提取的过程。而建构主义学习观则认为,学习首先是学习者内化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经验背景。皮亚杰认为,人的学习过程即知识结构建构形成的过程,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认知主体内部两种相反的自我调节行为,即同化与顺应的互动得以实现的,两者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两个联系紧密的主要过程。同化是指个体将感受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或图式中的过程,随着认知的发展,同化形式会逐渐复杂化,会经历从再现性同化、再认性同化到概括性同化的转变。然而,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并不总是经历同化的过程,个体在接受新刺激、获取新信息时,新的经验常常会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总是试图调整或重建原有的认知结构以保持其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便是顺应的过程。所以顺应是指有机体通过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环境刺激的过程,包括反思、整合以达到对自我与客体的双重建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一方面是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形式的循环往复;另一方面是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往往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累加,而是包含新旧信息和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亦即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信息的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普遍缺乏综合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法从事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应试教学、轻素质培养的现象。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只能产生“满堂灌”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实践体验与巩固、缺乏师生互动、收效甚微的教学局面和效果。因此,必须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引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传统的以“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转变。笔者结合自身在高职院校从事英语教学的长期实践,认为引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高职英语教学应从“双边活动”向“多边互动”转变。传统教学理论只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建构主义将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认为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其中,教师与同学都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学生之间应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为更富于建构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高职英语教学应从“被动传输式”向“主动建构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与接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作用与共同实践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是通过新的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完成的。教师应承认学生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给学生“学”的主动权。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很少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逐词朗读、讲解与答疑,学生则被动地听讲、记笔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多,学生主动练习的时间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不要说创造性地学习了。要改变这一现状,高职英语教师应研究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自觉地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加以批判地吸收,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再次,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与学习环境,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为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利用外语的中介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其发展自我控制学习行为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自信心。教师要接受学生自己对学习的理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选择与自我责任感,实践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为出发点的“全人教育”,切忌一味地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而不考虑他们的主观感受。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境”、“合作”、“会话”与“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因素,教师的作用不应局限于提供任务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应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将使作为知识建构与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赵静鹏.大学英语的世纪走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2).

[3]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4).

[4]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3,(5).

第8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1 正确认识情感因素对人的思维具有激活、调节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智力将不仅仅包括自然智力和自知智力,现在已有人把情感划归智力范畴,称之为“情感智力”。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回答一个问题,情感调控好的学生表现得专心、细致,不仅回答圆满,而且始终很欢快;而情感调控稍差的学生就显得焦虑粗心,错误率高。自信心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可见。知识的教学依赖于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情感较为脆弱,又处在社会的转型年代,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求他们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具备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知难而进的精神、持之以恒的韧性和求异创新的闯劲,这是现代人适应环境、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

2 克服学科教育专业化的倾向,唤起学生对情感教育的领悟

智力需要情绪的唤醒和激活,情绪决定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和速率。众多事实表明,高智商者不一定就是事业的成功者。情绪低落的高智商者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往往一筹莫展,而那些虽智商平平但情商高的人却能急中生智。情商外在表现为一种悟性、一种处世技巧,较智力更能克服内心矛盾和协调入际关系,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只有高智商和高情商集于一身,将情绪与理性认识协调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的心智,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伽俐略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和挖掘生命的潜能,关键在于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需要原则、期望理论、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情商水准,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开发自己,并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自我激励能力。

3

自我激励能力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

上世纪30年代,一位声名卓著的人类学者认为,一个正常的健康人,一生只运用了其能力的6%左右。也有学者认为,人的一生发挥的能力平均起来只占其全部能力的4%,有的人发挥得多一些,有的人则少一点,之所以有多与少的区别,就是因为各人的自我激励水平不一样。人的自我激励最主要的是确立目标和接受挫败。目标依靠个人对自身和外界客体的正确认识,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一种体现。目标是人格的核心,没有目标的人,其需要的层次较低,没有使命感,缺乏内驱力和自我激励的萌动,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自由创造和较高的工作业绩。心理学认为,价值观念一经内化,便能产生内驱力和制约力。怎样实现内化呢?这就需要反复的自觉的内省。所谓内省,就是让学生在外界的帮助和督促下,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勒温借用几何学和拓扑学的观点,提出存在某种“诱发力”的假设,指出它以其强弱、方向和平衡等动力结构来解释人格品质在学习行为上的作用。就中学生而言,这种“诱发力”其实就是“自我之力”,它的产生和增强得益于自我激励。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

所谓情感调控,指有意识地进行情绪控制。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意识具有潜移性。意识可分为正意识和负意识。精神振奋、情绪高昂时呈现出正意识;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时则表现为负意识。情感调控就是让正意识压倒负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激励也是一种情感调控。情感调控还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气质,这一点易为学生所接受。所谓气质,是指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虽然稳定,但并非天生。气质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特别是在中学生时代。一般来说,气质优良的学生没有自卑情绪,也很少出现空虚、浮躁、压抑、自私等不良心理,他们的表情欢娱、性格开朗,给人一种信赖、诚恳和朝气蓬勃的感觉。这种气质的形成,靠的是较高的认识水准和成功的情感调控。情感调控将决定思维的定向并产生一种顽强的掘进力。学生津津乐道的名人故事很多,比如,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等。情感调控和自我激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不可或缺的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加以重视。

5 教师应当重视自身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

我们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除了自身素质和环境之外,还有一个“联系”因素。这个“联系”包括师生关系、教学形式等。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与否无时不在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和谐,友好、信任的心理环境为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自然产生愉悦感、责任感,学习积极性和成绩就会明显上升。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使他们提高能力并健康成长。

6 开展有利于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活动

第9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认知基础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在很多教师喜欢采用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把“探究性学习”视为医治百病的良药,一堂课中总要安排几个探究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探究学习的模式。如果运用不恰当,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没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案例1】一位教师在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一课中,创造情景引入新课。

师:中秋节,红红到兵兵家做客,有4颗糖,2瓶饮料和一块饼干。怎样平均分给2个孩子吃呢?

生:4颗糖,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吃2颗。

生:2瓶饮料,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吃1瓶。

生:1块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吃,每人吃半块。

师:半块饼干,也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二分之一就是分数。你听说过吗?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二分之一吗?

生写出: 21和2•1。

师:我们把二分之一写作 12 ,读作二分之一。

教师并没有评价前面学生写的分数对不对,只是出示了正确的分数书写形式,但由于学生开始写出的21干扰了学生的认知,所以有学生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写颠倒。比如把25写成 52。

在案例1中,由于教材是第一次安排认识分数,学生没有关于分数的认知基础,分数对于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前面的学生创造出的分数是分子分母颠倒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模式,所以直到课堂练习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把分子和分母写颠倒,需要教师花时间去纠正。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在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案例1中,学生获得的是错误的第一印象,虽然教师出示并讲解了正确的分数,但学生第一次见到的分数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案例2】在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出示了abc三块草坪,a是长方形,b是平行四边形,c是不规则图形,问:哪块草坪的面积大?

生:c草坪面积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差别很大,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师:a和b哪块面积大呢?

生甲:a大。

生乙:b大。

生丙:a和b一样大。

师:这次为什么你们的看法不一样呢?

生:它们的差别很小,我们猜的。

师:要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到底谁大,我们要通过计算它们的面积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生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独立计算a的面积。

师: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你会计算吗?

生:不会。

师:你能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甲:平行四边形面积=长×宽

生乙: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底

生丙:平行四边形面积=长×高

师:你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和方格纸,剪刀。小组讨论打算怎样使用学具,然后小组合作操作材料。并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公式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再把开始学生猜测的公式与正确的公式进行对比,加以区别。在课堂练习中,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案例2中,因为学生有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认知基础,所以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学生会想到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转化为长方形面积来计算。这样就由未知转化为已知,学生有了认知基础做支撑,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面积公式。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既要符合学科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探究不是盲目的猜想,一定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有逻辑的推理。

奥苏泊尔在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欲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逐渐养成探究的意识。教师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的进步,就能更好的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威华 给自主探究的“不良症状”把脉开方[j]基础教育研究 2007-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