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第1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柳江县壮校附小——龙素扬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首要目标。笔者认为:

(一)关注人的发展是数学课程发展的时代要求

以前,数学课程过分重视或片面化地理解了数学自身的学科课程而相对忽视了数学学习中人的发展。当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已成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为主线,这就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注认人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根本思想。基于此,数学课程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它不但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认知上,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三)关注人的发展的几项具体实施措施

1、关于“发展性目标”的设立

2、关于“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课程模式

3、关于课程学习评价的新认识

第3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生理 心理 协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47

当挥手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和无忧无虑的少年,青春的脚步已悄然来到。中学阶段,是人生黄金时代的开端,是人一生中非常关键而又富有特色的时期。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地发展、变化和成熟。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学生的生理特征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处在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生理的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特别是处于外形剧变、机能增强和性成熟的"三大巨变"中。

第一,身高体重增加迅速。中学生正处在第二个生长高峰期,身高、体重、肢体的增长都很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高增长迅速。中学生在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每年可增高6―8厘米,甚至可增高11―12厘米。2.体重急剧增加。男孩体重平均增长31公斤左右,女孩体重平均增长24公斤左右。每年体重增加5―6公斤,突出的可增加8―10公斤。3.骨骼和肌肉迅速生长。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骨骼生长急速,肌肉随骨骼的变化而加大加粗。各种资料都表明,人到了青春发育阶段,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

第二,身体机能逐步健全。青春期中学生的体内机能,尤其是作为生理基础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迅速地发育健全起来。

第三,三大性征的出现和性的成熟。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的生物钟催动脑垂体及生殖腺开始活动。第一性征的变化是指生殖器官接近成人,第二性征的变化是指体态上出现的新特征,如男生喉结突出,嗓音变粗且低沉,长出胡须,女生发育,出现月经现象等。在性成熟方面存在着时代差异和性别差异。在我国,现在男女青少年性成熟比50年代要提早1―2年。女性的性成熟比男性早1―2年,女生从十一二岁开始进入性成熟期,男生十三四岁才进入性成熟期。中学生不仅在性别上存在着生理发育时间的差异,而且在同性别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第一,智力迅速发展。中学生的感觉、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思维抽象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开始思考并提出有关“生活理想”“人生意义”“人生目的”等一类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和不安。

第二,言行趋于完善, 情绪,情感趋向成熟。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安。他们办事积极、富于热情、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他们要求像成年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独立行事,摆脱成人的干预,但是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容易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集体荣誉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明显提高。

第三,自我意识增强。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体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的评价自己和别人,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的进行自我教育。

第四,性意识的发展。性意识的出现,意味着性机能成熟,心理上性意识觉醒,并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性的问题感到害羞、不安和反感,到男女之间产生情感吸引,互有好感,对异性表现关心,愿望彼此接触。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矛盾。中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发展迅速并走向成熟,但其心理发展相对落后于生理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水平,性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可以说是这时期最突出的矛盾。

第二,反抗与依赖的矛盾。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一方面,他们希望跟成年人一样获得平等的独立生活权。另一方面,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又难以摆脱对成人的眷恋和依赖。

第三,封闭与开放的矛盾。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渐渐少了。但与此同时,心理发展的封闭性又使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由此又产生希望被他人关心和理解的强烈愿望。中学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第四,勇敢与怯懦的矛盾。中学生常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表现,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表现为冲动性,不顾后果。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中学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

四、促进中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第一,学校要更新育人理念,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力争引导学生去积极实践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心理和身体都能健康地成长。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

第二,家庭要更新成才观念、改变教育方式。科学的家庭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中要树立新的人才观、亲子观、评价观、教子观等新观念,家长要认识到应该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

第三,中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为使自己能够健康发展,中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了解自己,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同和坚强独立的自我意识。

第4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规定: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目的就是争取在儿童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识字量的暴增,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影响着识字教学的发展。

一、识字教学策略单一,不适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打开课本就是大量抽象的归类识字,无疑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教材在编排上就安排了许多形式来识字,比如在韵文中识字、查字典识字、看图识字、读名言警句识字,编排丰富内容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在课堂上仍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而适时运用游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字形,有效防止生字回生。如在教学生字时,可以做猜字谜的游戏,根据一些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例如,“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另外遇到难写的字,背顺口溜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例如“来”字,“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这样,学生把顺口溜背熟了,就会掌握写字的笔画了。

复习生字时,更可以运用游戏的形式,经常用的形式有:

送信: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一一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

找朋友:要求学生把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以此了解学生是否记住了字形结构。

配对子:如把“禾”和“火”合成“秋”,把“日”和“生”合成“星”,把“女”和“也”合成“她”等等。另外还有贴树皮: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干上写着拼音,请学生把写有生字的小卡片贴上去,不准贴错。游戏改变了识字教学单一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二、随意扩大书写范围,违背儿童生理发展规律

为了达到让学生识记生字的目标,教师经常会随意扩大书写范围,结果事与愿违,导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识字、写字的兴趣。一年级孩子不愿意多写是识字教学的现状,但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不想多写,而是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来说,刚入学的儿童神经抑制机能还很差,不能过久地抑制自己的行动;在知觉方面,常常表现出笼统、不精确的特点,他们较难区别相似的文字;在手的运动感觉方面,儿童手的骨骼肌肉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程度,手部关节骨化过程还没有完成,手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差,不能胜任需要持久用力的握笔动作。

在教学中,科学的做法是“认写分开”。新课标、新教材对识字明确提出“会认”和“会写”两种要求,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降低难度。这样安排,体现了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获得阅读的能力。由于知觉整体性的作用,儿童对汉字一般是先知觉其整体轮廓,再细辨个别笔画。所以,笔画的多少与认字的难易无关,只与写字的难易有关。对儿童来说,“橡皮”、“欢迎”这些字,虽然笔画较多,结构复杂,但和笔画少的字比,认起来难度并无多大差别。由于刚入学儿童写起字来很困难,所以教师读写不同步的要求很重要,“写”只要求学生写课后生字表里的字,并且严格要求把这些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熟练。这样学生写的负担减少了,虽然识字量的要求有所加大,但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识字教学任务的完成应该比较轻松。

三、脱离阅读,单纯识字

很多年轻老师在课堂上单纯为识字而教识字,其实,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进而大面积提高我国儿童日渐削弱的阅读能力。而现实是,汉字作为交流的工具,其阅读工具的作用孩子们通过识字教学却远远没有体验到。要知道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我们应当在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以后,从词语、句子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当儿童的识字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就会有阅读的愿望和阅读的冲动,此时,准备一些浅显的故事,使孩子体验到识字和阅读的快乐,会进一步激发孩子识字和阅读兴趣,起到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作用。

四、只注重写字的结果,忽视写字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少数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写字的结果,对过程毫不过问,学生写错了、写差了,就让他们再写,再错再差就再写,如此重复,结果还有可能再错。《新课标》中写字的要求和地位大为提高,特别强调写字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达到这个要求,提高孩子写字的质量,就必须坚持一个“少”字。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字不在多,只在精。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多”,而是要坚持“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好”。

第5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哲学基础

哲学作为人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现代教学方法提供更为一般的科学理论基础。哲学包括认识论、方法论等,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形成在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上起到支撑作用。(一)认识论与现代教学方法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哲学认识论坚持人的认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为现代教学方法提供主体及其认识的理论依据。1.学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主体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相对应而存在。主体是认识者,客体是认识的对象。现代教学方法是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完善和发展自身的主观世界的步骤与手段,因而,在现代教学方法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从表面上看,教师在用方法教学生;而从实质上看,则是教师指导学生用方法进行学习。所以,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方法使用的主体。坚持学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主体意义重大,这要求方法的使用必须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当然,坚持学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主体,要与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统一。教师的主导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主导。2.现代教学方法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哲学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把实践的观点放在第一,坚持实践出真知,实践检验并发展真知。这一观点对现代教学方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现代教学方法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重视结合职业特点和要求,投身于社会实践,获得直接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在现代教学方法体系中,有一些方法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教学;也有一些方法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例如讲解法、讨论法等,对这些方法也应尽可能坚持实践的观点,把书本知识拿到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去讲解,对照实物、对照实际过程,其教学效果会更好。所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做到坚持实践的观点。3.现代教学方法遵循认识过程的原理认识论坚持人的认识是经过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来完成的。这个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上升到更高实践的过程。从思维加工过程来看,认识过程经历着由具体到抽象、再到更高层次的具体的不同阶段。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人的思维起着创造性的加工作用。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启示现代教学方法要合乎人的认识的一般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从生动形象开始,先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之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加工活动,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在方法的具体使用中,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二)方法论与现代教学方法方法论是哲学的重要部分。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涉及一系列认识方式和方法,这些对现代教学方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就认识方式来说,马克思曾以当时的时代知识出发,提出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认识方式。[1]当今的哲学研究者从现时代的知识出发,进行认识方式的研究,提出正式的认识方式包括科学认识方式、技术认识方式、艺术认识方式、价值认识方式等。[2]这些认识方式的原理与方法对现代教学方法都有不同的指导作用。就科学认识方式来说,它所揭示的问题以及假设、探究、验证、推论等具体认识形式和方法,对于发现法、探究法、创造性教学法等都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就艺术认识方式来说,它所揭示的直觉的、领悟的、个性化的、风格性的认识形式和方法,对教学艺术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所以,认识方式对现代教学方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认识方法来说,它更是现代教学方法的基础。一般来说,认识的方法主要涉及思维加工的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行为与综合、直观与抽象、推理与判断等。这些方法经常是教学方法中所直接使用的,用于概念教学、原理教学、技能教学和职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等。所以,学习和使用现代教学方法,必须熟悉和掌握哲学认识方法,以使教学更为科学、有效。

二、现代教学方法的脑科学基础

大脑是人的心理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科学基础。(一)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一个全脑模型关于脑科学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先是斯佩里(RogerSperry)、波根(JosephBogen)等人进行的著名的“分离手术”,发现左、右脑结构与功能的区别,提出了左、右脑分工说。到7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健康学会的麦克连(PaulMclean)提出“脑部三分模型”,依照人类进化历程划分人脑的功能区:从爬虫类脑、哺乳类脑到新皮层。后来,赫曼在斯佩里和麦克连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综合的全脑四分构造模型,并认为这个四象限的模型可以当作大脑运作方式的一个组织原则:四大象限类型分别比拟人大脑皮层的两个半脑(斯佩里等的理论)和边缘系统的两个半脑(麦克连的理论)。这一全脑四分构造模型可以用图1描绘出来;而这四个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依存,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2。[3](二)全脑模型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与要求第一,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脑,左、右半边缘系统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和影响,并不是严格独立的,大脑是一个整体。这启示我们:现代教学方法在整体的体系构成上和单个方法的使用功能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全脑的参与和整体功能的发挥,任何单独训练和使用左脑或右脑的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不能奏效的。第二,人的大脑的四部分构成为人的心理的知、情、意、行四个部分提供了脑生理基础。所以,现代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充分调动并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使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协调作用,共同发展,产生出最佳效果。第三,全脑模型为使相关教学方法应用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全脑模型认为,人的大脑富有创造性,大脑各部分的工作运行程序和结果表现出非机械性和非重复性,因而为教学的创新性和学生发展的创新性提供了生理基础。所以,教学方法的使用不能机械重复,而应不断创新,使每堂课都有其独特的新意,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现代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

人的身心,特别是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一门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现代教学方法要以心理学为科学理论基础。心理学涉及庞大的体系内容,限于篇幅,下面仅从两个方面概略论述它们对现代教学方法的作用。(一)发展心理学与现代教学方法发展心理学是探讨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如何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学科。从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和大学心理学以及成人心理学等。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使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好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学生心理学。所以,发展心理学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科学理论基础。(二)教育心理学与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美育心理、劳动技术教育心理以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等。职业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宗旨,其教学方法的使用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教学心理来说,涉及兴趣、动机、态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创造力的结构与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等等。这些方面的教学心理研究成果都对教学方法的使用产生着影响。例如,对于兴趣,心理学家吴伟士(Woodwodh)提出四种研究成果[4]:一是,兴趣与能力有关,对有能力做的事,人们就有兴趣;二是,兴趣与成功有关,经克服困难而获成功的事,人们往往有兴趣;三是,兴趣与事物本身有关,事物以其新颖、独特、有用等特点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兴趣;四是,兴趣与理想、追求有关,学生对所努力追求的事,作为一种要达到的事,有兴趣。这些成果用于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提出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学习任务,用不断获得成功来刺激和强化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新鲜、 独特的学习任务,吸引其产生兴趣,把学习活动与学生个人的追求与理想连接起来,强化其兴趣,等等。这些做法说明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指导。

第6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一、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努力使小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合格的小学生。并对孩子的学习有个好的支持作用。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相结合

三、具体工作内容安排

四、具体时间安排

周一至周五:中午12:50——13:50

第7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一、该模式的理论架构

这一模式从系统论和矛盾论的角度出发,要求以全体中学生的心理行为为主体,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求家长和教师处理好两翼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教者(家长和教师)紧跟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受教育者(子女或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取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更合理的两翼关系中健康成长(该模式的理论架构图见下图)。

二、该模式的确立依据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并得到健康发展,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它应面对全体中学生而展开。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认知评价能力低,因此,外界刺激易使他们产生不良认知,出现心理行为偏差;又由于缺乏心理调节能力,再加上性生理和性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往往情绪波动大,且负面情绪居多,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另外,学生在中学阶段,面临两个重大生活事件:一是初一和高一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二是初三和高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考试问题。这两大校园生活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波及整个中学生的三分之二,能不能得到有效疏导,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业成败,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绩效。如果只面向问题学生,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性特征和发展的忽视,也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吻合,况且,在暂未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中,一部分是心理障碍的侯群。

“如果我们对儿童的问题不做概全性分析,而是坚持从个体自身找病因的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走向末日”。审视学生的生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就是其中的两个重大外在因素。有研究表明,学生心理障碍80%的因素来自身边的长者。教师现存的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会引发学生焦虑、自卑、恐惧、悲观、厌学、抑郁及敌对情绪体验和行为;同时,部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佳、职业倦怠、缺乏耐心、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和等会使学生产生师源性心理障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是被动角色,他们无法回避或调适这种关系,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干预力度,确保教师心理健康的同时推动师生关系向平等、民主、和谐、温暖、互助、激励的方向发展,扫除中学生的师源性心理障碍,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另外,家庭对中学生心理素质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这种影响通过亲子关系发挥作用。亲子关系是一种动态的情感渗透和教育,动态性表现为由童年的依从到青少年的半依从,再到青年之后的独立的动态过渡。父母的情感渗透和认知、价值观教育及行为引导应该针对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应体现动态性,允许他们独立,鼓励他们独立,引导他们独立。而家长的实际情况是:不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也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而他们的教育策略和行为又成为子女(中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使学生出现抑郁、焦躁、对立、夜不归宿、甚至离家出走、自杀和杀亲等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帮助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尊重子女心理,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及时预防和处理因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氛围等方面的缺陷带给中学生的心理危害,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三、关于该模式的操作建议

在“一个主体加两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要求对全体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然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人文精神,因而生活在其中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就明显带有地区文化色彩;同时,由于社会新旧事物的交替和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出现,中学生的心理在个体性、阶段性、区域性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代性特征。因此,要对当地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本土化研究,进一步增强解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体问题的效力。

解决“两翼”问题,就得从实际出发,通过培训、讲座、研讨交流等方式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再教育,帮助他们掌握中学生(子女)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最终形成全员参与格局,大力推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一个主体”和“两翼”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紧密联系,不容分割,“一个主体”是目的,处理“两翼”问题为更好地服务主体。

第8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所谓“育德育心,育心养德”,就是从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心理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充分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在培育学生健康身心素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育德育心,育心养德,让德育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

一、育德育心——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如何将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我们的实践思路是:

1.确立德育“心”理念

心理因素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了解其价值观念、气质类型、思维方式等,就必须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学识与行为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

从一定意义上说,要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就得首先解决道德“知”与“不知”的矛盾。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最后是“行”的问题。“行”就是通过活动,把教育的引导与受教育者的自主体验、感悟有机结合。因此,德育理念的确立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我校德育“心”理念的确立,源于对“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内涵的不断深化,对“人本关爱”教育思想的实践内化。起初,我们以“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师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在实践中逐渐发展为“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为了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功”的“人本关爱”教育思想。

在动态生成学校教育教学新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积极态度,良好习惯,健全人格,优良品德”为德育理念,将德育目标指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进行方向导航,这就为德育的每个具体过程渗透心理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2.建构德育“心”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常常依赖纪律、规范与制度进行知识灌输,期望将一种主流的、高尚的价值观传递到学生心目中,让其养成社会所期待的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严重地忽略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缺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心育亟待整合。

要将心育融入德育,需要建构德育“心”机制。在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我们建立健全了力促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新机制:一是建立了以华阳中学首席专家顾问为指导专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心理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德育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及下属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心理协会和各班心理委员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建立涵盖班主任、年级专职心理教师、年级兼职心理教师等的预警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以便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及时救助。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师德考核的重要指标,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四是建立学生心理协会,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出版《心育报》,开展心连心活动,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3.拓展德育“心”内容

学校德育与心理教育各行其道,导致不能很好地认识心理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德育的方式、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所以,德育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年龄,贴近学生心理。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广泛开展“人本关爱”教育活动。通过“人本关爱、铸造师魂”讨论和交流,将办学理念和师德建设相结合,促进教师知心、懂心,信任学生,理解学生,适度宽容学生;开展“知爱懂爱、感恩关爱”活动,让学生感受关爱,接受关爱,感恩关爱,进而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己,关爱生命。

(2)坚持开展心理教育。在对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各年级心理教育目标,确定各年级心理教育基本内容。

(3)将心理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将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落实德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三维教学”与“三维学习”实践,创建充满生命灵气与活力的高效课堂。

4.整合德育“心”课程

德育课程是指一切具有道德教育性质、意义和作用,对学生品德发展有影响力的那些教育因素。针对当前德育中弱化或忽视心理教育,不能有效地将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的现象,我校依靠现有2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7名专职心理教师、152名心理课程研修班毕业老师、100多名获得心理咨询C级证书的班主任等心理教育资源,编写《心路导航》校本心理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训练课,以预防不健康心理问题发生;举办班主任心理辅导培训班,使班主任拥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在德育中强化心理教育活动,以克服德育、心理教育两张皮现象;举办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心理教育课程学习班,以高级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心理课程学习班,让教师学习“育心”理论,掌握“育心”方法。

二、育心养德——内化品德,外化行为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内化过程,内化需要知行结合、知情结合、情行结合,这就决定了德育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研究重点应是如何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个人的思想品德,实践路径应是认识、情感、态度、行为以及习惯的培养、润养、习养和修养。

1.心理教育:培养心与德

第9篇: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范文

所谓德育学与心理学之相关性,是指德育学、心理学作为两门独立的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下面分别从德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考察二者的相关性。

(一)

首先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考察。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过程中一般规律的科学。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德育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整个教育思想理论是同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则晚于教育学产生在近代。现代的德育学理论是传统德育思想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成果。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思想理论,还是近现代的德育学,从来都是重视研究德育客体的心理现象,注意吸收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

就我国而言,由于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德育思想异常丰富,构成了一幅以儒家为主干的各种德育思想交互作用的漫长画面。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对德育问题进行研究时,很早就已不自觉地涉足心理学问题。比如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又比如,贯穿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始终的人性论问题实际又是个心理学问题。德育要培养人,要教人怎么做人,必然要解决什么是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因此早在先秦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人性的构成加以分析,直到宋代产生较完备的心性学说,这是为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如果说在我国古代,德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还处于彼此交融的状态,二者的相关性还更多地为融合性所遮掩的话,那么到近现代,当德育学和心理学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以后,二者的相关性就更为明显了。下面仍然从德育学的角度来论述。近十年来,我国出版了不少德育学方面的著作,这里列举几部以说明这个问题。早在1986年全国六所院校教育系编写的《德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就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这对于德育学研究人的品德的心理基础,为德育提供心理依据,提高德育功能是不可少的。所以德育学要吸取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第3页)在1990年上海杨德广著《大学德育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又明确提出:“大德育的概念,……包括政治品德、思想品德、伦理道德、个性心理品质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页)该书还专门列出一章,应用心理学理论来论述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1993年南京大学张锡生著《高校德育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又提出:“随着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大学生中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第100页)该书还提出在德育塑造的方法上要吸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又比如,我国台湾七十年代由龚宝善编著的《德育原理》(国立编译馆出版)中也谈到了德育理论要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第40页)。

再就外国而言,德育学也一直注意心理问题。比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其所著《教育学》中专列了一章论述“心理的训育”,阐述如何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认识、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的培育。当代美国德育学是西方德育学的集大成者,它也继承了西方德育中注意心理因素的传统,当前美国大学德育实践中广泛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又比如,和我国有类似文化传统的日本,其德育学同样注意心理问题,在日本所列的中学16条德目中,有两条是与心理有关的(见崔新录《德育新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

(二)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我国心理学史上,品德的产生和发展问题一直为思想家们所关注。近代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后,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出现之后,更有许多心理学家专门致力于品德发展的研究,从而使心理学与德育学紧密关联。

早在1894年,英国的巴恩斯、美国的夏伦勃格就分别在英国的《教育论丛》杂志上发表《儿童心目中的惩罚》和《儿童的公正观念》两篇论文,标志着心理学家开始涉足德育学领域。进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这方面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英国有麦考莱和瓦金斯,在美国有哈兹霍恩和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930年皮亚杰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对以后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二次大战以后,又有一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专门心理学家,在美国有哈维豪斯特和泰伯,英国有斯温森,这期间比较突出而且对现今仍有影响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研究中心以柯尔柏格为首的一批心理学者。

以上简单的历史回顾表明,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心理学家们从来都是关心德育学问题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正随着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出现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德育心理学(辽宁师大韩进之、王宪清1986年编著出版了《德育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标志着心理学和德育学的相关性已在心理学领域结出累累硕果,从而以科学的力量证明了心理学和德育学两门独立科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规律。

(三)

上文从学理上论证了德育学和心理学之相关性,综合地看,二者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德育过程中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是二者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第二,德育学吸收和借鉴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既然德育学和心理学在理论上存在这么一种特殊的相关性,那么我们提出在高校德育中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育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那种认为心理素质培育与德育关系不大的论调显然是没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事实上对德育客体的品德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心理学要比德育学深入得多,为什么要将心理素质培育纳入到德育的体系中来呢?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理论和实践毕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应当加以适当区分。心理素质培育,落脚点是“育”字,显然它直接是个德育实践问题,虽然对于德育客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德育学比心理学要逊色得多,但心理素质培育的实践本质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将它纳入到德育体系中更顺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