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候变化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气候变化教育是应对当前气候变化风险的必然选择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风险之一,近些年来高温、强降水、干旱、台风、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据统计,2000年至2013年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增加,平均每年达2500多亿元,2010年超过5000亿元。青少年是受气候影响最大的群体,因此,增强青少年的气象灾害应对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教育,带领青少年关注气候变化,将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二、加强气候变化教育是对传统教育与学习机制的重新思考
气候变化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要求在教学中纳入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如气候变化的现状、影响、适应与减缓措施、国际形势等,同时也需要参与式的方法来激励青少年,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气候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潜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并且取得实实在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成效。气候变化教育可以改善教育、教学与学习,它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它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对于今天的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它是优质教育的重要元素,不但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国民教育体系能够应对气候变化及全球治理的其他环境危机所带来的挑战。
三、加强气候变化教育、提升青少年气候素养的多重途径
加强气候变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气候素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并需要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设计。对学校而言,则意味着要对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校园管理、社会协调等各方面做出全面的部署。
第一是丰富教学手段,将气候课堂落到实处。要将气候变化教育落到实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已有课程设置和学习教材,特别是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实践课等与气候变化有关联的课程,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渗透一些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理念,特别是对教材中与气候变化和低碳等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挖掘梳理和讲授。二是加强教师的气候变化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气候变化教学能力。三是编写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知识读本》《气候变化教育案例库》等科普读物和气候变化教育系列丛书,作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课外必读物,而在大专院校设置气候变化选修课。四是开设专门的气候变化实验课堂,设置丰富有趣、形象直观的节能减排小实验,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试验中不仅增长气候变化知识,还能增进自主创新的热情和能力。
第二是加强观念传播,使低碳行为遍及校园。一是可以通过开设气候变化或低碳的主题活动或学校低碳日活动,让学生通过低碳宣传栏、黑板报、绘画大赛、知识竞赛、创意大赛等活动形式,引发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积极性。二是在主题教育活动中,针对气候变化应对和低碳生活方式,召开专题研讨会,收集典型活动案例,交流和分享可持续生活方式教育成果,推广一批青少年中的“气候典型人物”或“气候榜样”。三是学校要加强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低碳行为,如进行垃圾分类、尽量少使用空调、尽可能节约生活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制备或餐具、不用照明时随时关灯等。四是鼓励青少年组织相关社团,形成校园内有影响的气候变化应对或低碳组织,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宣传环保理念。
第三是发展校外合作,加大科普实践活动力度。一是要加强与气象、水资源、海洋、地理研究等气候变化相关部门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走进学校当老师。二是加强与气候变化科普基地的合作,积极组织青少年去参观访问气候变化或低碳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三是要加强与气候变化、低碳或环保类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合作。四是要加强与家庭与社区的合作。
第四是鼓励国际参与,传播青少年的气候声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一直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参与,而中国青少年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机会相对较少,应该多鼓励并创造机会让中国的青少年走上联合国舞台,去传递中国下一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声音。这将向全世界表明中国青少年在威胁全球生存的气候变化议题上,拥有自己的看法和知识,愿意承担气候治理的责任,并且他们正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准备。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54-02
气候变化已经吸引了国际以及各国的关注,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需要站在国家利益、全球化的高度来应对,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气候变化的预测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的,负面和正面影响并存的。
一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二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 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三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各地也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8]。其次,要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实行不同作物差别农业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藏粮于国”和“藏粮于民”相结合。最后,要改变消费观念,做到节约和珍惜粮食。
总之,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和作用复杂多样,并且未来农业生产不仅受到播种面积、技术贡献程度等的影响,更系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摸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是正确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及早研究、及时正确应对气候变化,可缓解、适应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郑菲,孙诚,李建平.从气候变化的新视角理解灾害风险、暴露度、脆弱性和恢复力[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2).
[2] 郭书田.中国粮食供求与国际贸易[J].中国农村观察,1997,(3).
[3] 翟虎渠.粮食安全的三层内涵[J].t望新闻周刊,2001,(10).
[4] 姜勇,庄秋丽,梁文举.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07,(2).
[5] 张启慧,马庆一,刘晓雨.简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5).
[6] 蒋乃华.价格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8,(5).
由国际卫生组织灾难传染病学研究中心(CRED)和联合国国际减灾策略中心(ISDR)等共同的年度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07年,自然灾害的数量以每年8.4%的速度递增,主要是洪水、风暴等和气候相关的灾害的增加。国际红十字会气候中心的首席气候专家Maarten van Aalst也报告了同样的观测结果:1987到1997十年间,全球每年发生的自然灾难大约200起,进入21世纪,这个数字已然翻倍。
气候灾害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气候灾害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则往往是摧毁当地居民的基本生计。亚洲一直是受自然灾害(特别是由气候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打击最大的地区,2007年37%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亚洲(主要和强季风影响有关),经济损失占全球的46%,而受灾人口高达90%。亚洲的孟加拉国、印度和中国更居受灾人口、灾难死亡人数的前三位。
中国面临气候灾害加剧的挑战
而最近五十多年问,特别是最近十年间,中国经历的气候灾害的强度和频率也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升高;某些极端事件如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更大范围地区发生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
仅在2007年一年,我国就发生了众多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候灾害。2007年的夏天,我国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山东、福建、广东、湖南等地则遭遇了罕见的暴雨,个别地区的降雨强度超过了百年一遇,甚至二百年一遇。2008年初,中国南方18省区遭受了大面积冰雪灾害,2008年夏天南方各省又都经历了洪水、台风等众多气候灾害,“XX年不遇”的字样屡见报端。
作为世界上受自然灾害特别是气候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候灾害每年带给中国的损失是巨大的。根据国务院2009年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国70%以上的城市、7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2009年初,中国北方八个省份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近400万人吃水困难,河北、甘肃等十二省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特旱区达五十年一遇,1.43亿亩小麦受旱。
由于海陆温差形成的东亚季风偏弱,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引发了中国境内一系列大范围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包括1976年以后华北的持续干旱、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百年不遇的酷暑干旱和2007年淮河流域的洪水。仅2008年1、2月份波及中国南方20个省区的严重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516.5亿元,相当于2008年一季度全国GDP(61490.6亿元)的2.47%(胡鞍钢《汶川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区重建的报告》)。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认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拉尼娜现象(海表温度异常偏冷,是厄尔尼诺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和大气环流异常联手,是造成2008年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
进入2010年,中国水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更是出现历史罕见的持续干旱,值得我们警惕。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气候灾害中的参与状况
在气候灾害面前最脆弱的人,是那些居住在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生计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气候、本身欠缺资源和应对能力的人。世界范围内,生活在沿海地区或低海拔岛国、河流三角洲、城市贫民窟和旱灾频发地区的人更易面对气候灾害的考验。在中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两者在地理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2009年6月17日在北京共同《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甚至返贫的重要原因。95%的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人类脆弱性和气候变化影响交锋的最前沿,气候灾害正成为国内外关心气候变化的人士,尤其是公民社会组织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之一。但遗憾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缺乏在气候灾害领域的工作实践,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由于政策和国情等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国际上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民问组织的数量、规模和财力都十分有限,很多民间组织还处于接受外来“输血”的状态。而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论在研究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这让很多国内的民间组织常常感到无处下手,力不从心。
其次,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对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关注的程度还比较轻,时间也比较短,很多民间组织还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即便是国内的环保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并没有将气候变化列入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即使有的环保机构参与了气候变化工作,往往也专注于相对容易操作的倡导和宣传等方面,很少触及气候灾害这样具体的基层实践工作。
再次,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很难在一个区域内解决,而公民社会组织往往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一个区域内采取行动并不能立刻产生显著的效果,这也使很多国内的公民社会组织缺乏从事相关行动的动力和目标。
而且,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造成的后果相当复杂多样,而公民社会组织往往集中在某个领域开展工作(环保、扶贫等),这也增加了公民社会组织介入气候变化议题的难度。
最近几年,随着中外公民社会组织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包括国外民间组织在华的分支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这个议题,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尝试了一些联合行动,但是在气候灾害救助方面的参与还是不足。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在气候灾害救助的可行性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应对这些气候灾害的措施却往往属于传统“救灾”的范畴,而在中国的国情下,政府一直被认为是救灾的主力,而相对而言,中国政府也确实在救灾方面做得比较迅速、有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民社会组织就应该将气候灾害救助的工作完全交给政府,政府在救灾方面固然是主力,但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灾害正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常态化,而政府的救灾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在中国现行的救灾体制下,防灾与救灾还是相对脱离的,分别由民政部、农业部、商业部等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从整体上将防灾、救灾、灾后重建进行整合。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气候灾害的发生将越来越频繁,我国当前的这种救灾防灾体制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气候变化的本质就是它与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的问题上,中国的救灾体系也有必要尝试打破以前的领域划分,进行整体综合的规划。而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则应该发挥自己扎根本土的特点,在社区综合灾害管理方面进行先验性的探索,推动中国灾害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实际上,国际上已经有相关的经验。如孟加拉的很多民间组织就从事了很多构建社区灾害管理体系的工作,进行社区灾害管理的分析研究,并参与政府灾害管理机构的工作。在这些基础上,孟加拉政府部门和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从国家到各村级都建立了有效、系统的紧急备灾机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最近的几次严重的飓风灾害中,伤亡和损失都比以往大大减少。在国内,也有一些民间组织开始始尝试社区层而的灾害管理工作,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本土民间组织绿色流域开展的流域管理,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其次,在突发的灾害面前,政府的首要责任和工作往往是确保主要大城市安全、交通干线畅通,媒体的关注焦点也放在这些方面,而对于弱势群体和地区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这在2008年雪灾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而这正是公民社会组织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而原来就在弱势群体和地区开展工作的民问组织也应该联系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给各自所在社区带来的影响,将社区发展和扶贫与气候变化状况相结合,做好气候适应和灾害救助工作。
虽然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对于气候灾害,人们往往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制度惯性将之视为偶发事件,对其应对策略也往往纳入救灾的工作范畴,具有临时性和一次性的特点,缺乏可持续性和长期性,没有融人日常气候应对计划。实际上,不管是政府还是公民社会组织都不应该把气候灾害当作偶发事件或者额外的负担,而应将其作为更有效地减少贫困、促进发展、提升项目实力的机会,对于从事社会发展和扶贫工作的公民社会组织,应该将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产生的影响纳入日常的工作,而不是将气候灾害作为突发事件来应对。
环境司法公众参与的路径及制度保障
论生物技术生态安全风险的法律防范
域外环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发展与趋势
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司法的现状研究
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其立法设想
水污染事件索赔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气候变化下的农田水利政策与法律思考
程序框架: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特殊制度设计
构建和谐社会需进一步加强绿色法治工作
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及立法建议
海洋环境污染国家救济的权益与责任
环保议题的兴起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回应
行政公益诉讼:多维的功能未来的方向
环境公益诉讼的实体权利基础和序位
美国司法与行政在气候变化中的不同作用
第三届中欧社会生态与法律论坛综述
环境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的功能与局限
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亟待环境公益诉讼
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路径的动态维度思考
生态文明需要环境伦理与法制保障
对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
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则要点与制度衔接
环境公益诉讼与若干诉讼制度辨析
野生动物意外致害的国家补偿责任探析
欧洲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的反思
德国污染场地治理的法律基础及对我国的启示
对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两条司法解释的建议
重金属污染风险防范与应急法律机制研究
红绿环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种初步考察
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环境保护法》的修改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结合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与识别标准
气候变化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立法的影响
浅谈检察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监督职能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策走势分析及法律应对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与制度构建调查报告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及作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
周密谋划生态资源司法保护,着力推进生态省建设
能动司法与联动执法——昆明环境司法的创新与实践
环境法庭的运作:新南威尔士土地与环境法院的经验
云南省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结的现实意义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历史及其法律保障建议
自然资源损害救济体系: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从一起大气污染集团诉讼案件的判决看我国的环境诉讼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几乎影响到我们社会的所有方面,包括食物供应,并给食物安全带来严重后果。温度上升是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它直接从生理角度影响作物生长,并因此影响粮食生产的能力。例如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南非的主要作物玉米的产量到2030年预计会下降30%。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这将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素损失,加速土壤退化、侵蚀和碱化,减弱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环境变化还可能会加重植物病害、害虫和杂草生长的蔓延。
对食品和生物燃料的需求的增加,以及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全球作物产量和储量的减少,已导致全球粮食价格暴涨。气候变化可能会让局势进一步恶化。目前世界上有9.25亿饥饿人口,而由于气候变化,这一数字到2030年可能会再增加6亿。而随着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对食品的绝对需求量仍会逐年增加,因此面临的挑战将更加巨大。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系统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生态农业按自然原理进行生产,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应当地的环境并提供高度多样化的操作模式。与当前严重依赖于农业化学投入的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此外,由于其特性,生态农业更容易适应气候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确保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通过使用更多生态无害的方法可持续发展农业,为农民加强自己的土地使用并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可选途径。2011年3月,联合国食品方面特别报告员Olivier De Schütter了一份报告,呼吁全球转向生态农业,将其作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农村贫困状况的方法,以迎接未来我们将面临的气候挑战。
本文将介绍生态农业优势和发展现状,并列举一些先进生态农业理念的实例,以期对我国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思路。
生态农业的优点及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最早受关注是在20世纪60年代。1973年,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一词。20世纪8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一书,首次认真地、高调地试图将减少贫困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状况相联系。1981年,英国农学家M. 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并且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在会议的主协议“21世纪议程(Agenda 21)”中,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原则,即最小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达成了协议。
生态农业与自然合作而不是与之对抗,可以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而且,与今天的破坏性化学成分和化石能源集约型农业相比,生态农业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并从中生存。目前,有很多资源节约型的技术和做法,可以用来改善农田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供给和使用,例如综合虫害管理、综合养分管理、保护性耕作、覆盖作物、农地林业、干旱地区集水、农业系统中融入家畜和水产养殖等。增加水的利用效率、固碳以及减少农药使用这些事实,都证明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增加产量,也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做出了贡献(如减缓气候变化)。
通过生态农业实践增加作物产量方面的数据很多:在非洲,约1.25万户采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埃塞俄比亚家庭均表示,其农作物产量增加了60%;将池塘养鱼集成到低投入农场系统中的2000多个马拉维农民表示,其蔬菜产量从2700千克/公顷增加到了4000千克/公顷,同时每公顷鱼塘能产出1500公斤的鱼,成为家庭的新食物来源。在拉丁美洲,恢复传统的印加梯田导致秘鲁的旱地作物增产150%;水土保持和有机肥料已经使洪都拉斯的作物产量增加了三到四倍。在亚洲,参与式灌溉管理使菲律宾的大米产量增加了20%左右;采用农业生态使得尼泊尔农场的产量增加了175%;采用诸如地膜覆盖、免耕生产、在双挖床进行果树堆肥与种植等生态农业技术,巴基斯坦的芒果和柑橘类水果的产量增加了150-200%。
在生态农业中,通过增加耕地中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疾病可以通过不同的物种之间的自然竞争而被有效控制,从而大大减少对农用化学品的需要,进而减少污染。例如将莴苣与黄瓜共同种植、稻田养鸭和稻田养鱼系统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害虫和杂草,而农民的收入也会提高。同时,这些方法也有助于减少因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而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人为干预。连续四年的稻田养鸭模式可以控制99%稻田杂草,将水稻根系的稻纹枯病染病率降低56%、稻条纹叶枯病的感染率降低57.7%。
生态农业系统往往还具有一些景观和经济职能,它们在为农民和市场生产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同时,也会有一系列的公共贡献,如洁净水、有益生物的栖息地、土壤固碳、防洪、地下水补给、景观美化价值和休闲旅游等。稻田养鱼系统显示,它能改善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并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量。稻田养鸭系统表明,它能改善小气候领域并减少甲烷排放量。有机化肥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对含氮化肥的依赖,并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很明显,生态农业高产,并具有满足食品安全需要的潜力。此外,生态农业方法可以让农民以较低的成本和现成的技术及投入来改善当地的粮食生产,而不会造成环境破坏。
虽然当前目前有很多资源节约的技术和方法正在被使用,但全世界使用这些技术方法的农民总数仍相对较小,因为要采用它们,对农民而言不是一个不花钱的过程,农民要付出代价。例如,农民不可能简单地削减现有的肥料或农药的使用却希望保持同样的产出,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也不能在耕作体系中引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就希望它成功。另外,最近和当前的政策倾向于促进创新能力较低的专业化、非自适应系统,所以农民要花时间学更多的多元化的做法和措施,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在转变的过渡时期,农民必须做更多的尝试,并承担可能的错误以及获取新知识和信息所产生的成本。
先进生态农业理念案例
经过几十年探索和实施各种形式的生态农业,许多农场记录下了他们的经验。在此列举一些先进生态农业理念的实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自己与他们之前情况的不同,从而创造适合自己的特定地区和社区的生态农业模式。
【物种多样性】未来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恶劣的气候将需要超级强大的农业恢复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常年的粮食作物冗余性和互补性,即用多种作物物种解决每种食物营养细分,并尽可能解决更多的营养细分。在美国密歇根州13英亩的农场上,Ken Asmus的木本作物目录是生态农业的宝库。他种植、传播并销售各种各样的多年生木本粮食植物,并提供非常好的常年蔬菜和固氮细菌。不仅他的农场的物种多样性令人惊叹,每个物种内还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遗传多样性。在他的农场中,采用主食作物种植时补充一系列不同的树木和灌木的方法,这不仅能提供水果、坚果、可食用的叶子、燃料和纤维,而且还能保护土壤,采集雨水,并积累养分。、另外,他纳入了自由授粉多样性,虽然这意味着牺牲了产量最大化,但是能获取产量规律性和复原能力。而要让木本作物育种适应当地环境,并保证在未来古怪的天气条件下为家庭提供食物,这两点正是关键。
【混养】面对安装资源稀缺和气候不稳定,农田生态系统将需要更有效地营养捕获能力,同时需要更强的适应力来应对越来越频繁的中断。只有在地面上和地上都具有遗传学和结构上的高多样性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如果我们希望在以后的世纪继续有食物可吃,就需要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冗余性和互补性。作为永续农业创始人Bill Mollison的门生,Geoff Lawton可以说是“地球的园丁”。在他加盟的澳大利亚的农场中,模仿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适应性和功能,在多样性混养中为子孙后代生产粮食、燃料和纤维。
【在土壤中捕获雨水】在美国大多数地区,降雨变得越来越不均衡,经常是长热干旱中夹杂着短暂而强烈的降雨。虽然平均降雨量可能仍算“正常”,但农业和土壤的水分动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当雨水用这种奇怪的方式出现的话,我们需要让它放缓、分散并渗透。这样,更长的干旱都可以被安然度过,洪水会被最小化,溪流中的基流能被保持,山坡上的泉水会汩汩地起死回生,从而土地兴旺。Mark Shepard是一名工程师,他运用工程师的眼睛和生态敏感性处理在威斯康星州106英亩的农场上的降雨。通过相对较小但精心布置的土方工程,将轮廓洼地、底土翻地和集水池塘相结合,利用天时地利,Shepard能够捕获在农场的土壤中和池塘里的大多数降雨,并让雨水一直保持在它所属的农场,减缓其径流,将其分散出去,并在粮食作物、草、动物和家人需要时让它渗透到土壤中。该方法不仅只适用于大农场,因为水管理策略对0.1英亩的土地也同样重要。
【适应性的一年生作物】在向常年农业的必要过渡期间,具有弹性、适应地方特点的一年生作物是必要的。在某些地方,可能会有挑战性的时期,而那时只有一年生作物有效。例如,如果预期未来干旱变得非常严重,木本作物枯萎,则我们需要求助于短季的一年生作物,因为它们即使在短时间内也能茁壮成长。另外,如果气候灾害、社会动荡、战争或严重的污染事件迫使我们远离常年种植,我们可以使用并运送一年生作物的种子,从而确保食物安全。美国生物学家Carol Deppe发现,在她所在的地方,适应地方特点的作物品种大多已被人们遗忘,而留下的品种因管理不善,导致许多重要品质(口味、营养、存储能力等)逐渐下降。为此,她开始培育对太平洋西北地区弹性食物供应最关键的多种一年生作物,包括南瓜、玉米、豆子、和土豆等。这无疑是当地多年生作物的有力补充。
【农田池塘】低投入的农田池塘能够提供额外的食品安全,即在其他来源变得紧张时,能提供另一种补充的食物来源(植物和动物)。另外,当我们从沉重的工作中脱身回到家庭、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时候,池塘还可以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和社区乐趣。Gene Logsdon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32英亩的农场。在家人的帮助下,他在农场打造了一个小的低投入池塘。这个小池塘不仅带来了高产的粮食,对周围的生态系统和他的家庭也十分重要。池塘已成为农场扩展环境的一部分,在雨水管理和生态系统丰富性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农场只有在自我维持的动物和植物环境下才可能继续扩大,而供电和运作几乎完全依靠太阳。
【可食用和治病的真菌】真菌可以通过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效的药物特性帮助我们增强人类健康。它们可以通过建立土壤、协助植物生长、过滤水径流和土壤解毒来帮助我们增强土地健康。Paul Stamets是杰出的真菌学家,在华盛顿州的农场,Stamets正试图改变人们对真菌的看法。他用碎木片和原木生产食用菇和药用真菌,这两者正是以植物为基础的食物和药物的重要补充。他也开拓了用真菌来让土地恢复健康的方式,如使用菌丝过滤水并减少水土流失,使用菌根真菌再生森林,使用强真菌酶和超浓缩危险元素为土壤解毒,使用某些真菌威慑害虫侵蚀等。
【养殖发酵物】我们可以与微生物结为盟友,改善食物的存储寿命、营养和味道等。目前使用的用于食品保鲜的能量密集型工业方法不久将不会存在。我们的食物将不再能根据需求,从冷库中直接转到烤箱,然后放到盘中。因此,我们需要能在室温下让食物保存较长时间仍可食用并保持美味的方法。用微生物发酵不仅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时还能提高食物营养及更好的肠道健康。Sandor Katz在他的小厨房里养育的微生物,它们的数量比全世界现存的牛、羊、猪和鸡还要多。Katz更像一个美食人类学家,将我们与工业化前的旧世界相连,在那时,大量的吃和喝的食物都是发酵的。发酵食品持续时间更长,口味更丰富,包含更多的营养物质。这种对食物的“控制腐烂”对门外汉来说有点可怕,一旦我们学会信任古人的方式,它的光芒将会展露给我们的味觉(甚至是肠道)。
全球契约助力企业参与碳交易机制建设
全球契约的工作重点一方面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证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范围内;另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全球契约在四个方面帮助企业发展:调查研究合理的碳消费价格;基于科学目标指导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关键是确立排放总量边界控制,确立了排放清单及五年承诺的排放规划;鼓励企业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气候变化;鼓励企业与政府密切合作,以负责任的精神实施全球范围内的相关政策标准。
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组组长夏青:
环保3.0阶段下企业的评价准则
所谓绿色生产力,一方面包括绿色设计要素,要求环保从设计入手,不断给产品活动全周期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包括绿色循环要素,要求将环保融入生产、生活、生态系统,形成低碳循环。
碳机制建设过程中可依托如下一整套评价准则:对产品生产流程进行系统管控与评价;比如水中的氨吹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氮的排放产生了污染源,这种行为应不被允许;很多案例表明,低碳产品既要有节能功能,还不能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低碳产品要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必须有数据和事实证明相关的成功案例能被有效复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
技术进步打开绿色高效利用之窗
目前,传统能源行业已进入瓶颈期,新能源行业方兴未艾,一些新能源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变藻类为宝、赋予藻类改善所在水域水质能力的技术已被研发出来。藻类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容易影响水域水质,还需花费精力清除打扫。该技术能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同时产生相应的就业机会。
技术进步打开了绿色高效利用之窗。人们原先认为煤炭单单只能拿来烧,但事实上不同煤质做成碳时,能使热效率从30%提高到80%左右。这意味着,煤炭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利用是有可能的。
中国石化能源环保部主任耿承辉:
石化企业应起到行业表率作用
中国石化2014年启动了“能效倍增”计划,预计2020年目标是提高效能65%,2025年实现中国石化的能源效率提高百分之百,同时超出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万元产值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
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石化连续四年对89家生产企业、2000多个炼化装置、3万多个加油站、100多个油田的技术站进行碳盘查。中国石化在7个试点省区市的26个企业开展了碳交易活动,前两个减排期内温室气体交易达到1.4亿元,交易量达到389万吨。要想真正达到温室气体减排,企业还须依靠工程化的实质性减排手段。
国际金融公司(中国)可持续及气候业务部亚洲区负责人、首席项目官员威廉・特兰特:
碳交易法规制定以公平市场为前提
相对于其他经济体,中国建设碳交易市场有很多优势,比如政府的执行力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机遇和前景广阔等。
建设碳交易机制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定价。只有做好碳定价,才能使私营机构广泛参与碳交易。且由于金融机构能反映市场动态,所以金融机构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目前,中国也在制定对碳交易的金融服务政策,这对金融服务业务来说很重要。
同时,碳交易法律法规的制定一定要简单易行,并且可将碳减排所增加的成本具体化。比如可计算搭建一座新建筑时选择单层或双层的窗户会增加或降低多少能耗,以及相应的成本增减。
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中国)气候变化副总监张晓晨:
碳市场中企业应建立自身内部系统
据调查显示,可口可乐等国际企业已制定了200多个企业措施,其中就包括碳定价、使用可再生能源、森林保护、温室气体等减排措施。此外,中国石化的内部碳排查工作也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建议企业创立碳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系统内进行碳资产管理、碳交易培训,有目标地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长远战略。
中国的碳市场规模巨大,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已设立的7个碳试点城市各自具有不同经济状况,区域个体化差异较为突出。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
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碳市场管理部副主任张昕:
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不断完善
目前,中国已经开展了7个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当前碳机制设计与相关法律制度处于完善阶段,预计2016年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我国碳市场的总量很大,目前的排放量大概是100亿吨二氧化碳。但由于全国30多个省区市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地区和行业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在碳交易制度的配额份额、交易规则、履约规则工作中需要精准化设计。
1、参考资料不同:第七版第三章增加了参考资料:“金融系统、市场、中介与2008年和2009年危机”,第九章新增了关于休谟的货币理论作为参考资料。
2、书籍可读性不同:第七版它以学生在前面各章节和以前课程所看到的所学到的思想作为基础,让学生见识到研究和政策前沿的思想,更加易懂。
3、涉及案例数量不同:第七版相对于第六版大幅更新了“新闻摘录”“案例研究”等专栏,例如增加了以碳税来应对气候变化、网络经济等新话题。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中医运气学;时间医学;相关性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中医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其根源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间医学属于现代医学概念,然而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研究的时间生理学与时间病理学与阴阳、五运六气,四时时令,时辰规律,人体生理,病理等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 中医运气
1.1 中医运气学简介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古代医家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以定“运”;根据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黄帝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统称为运气七篇,构成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古人云: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每年天干地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肾病、骨病较多为其特点。
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初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暮春初夏;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夏季;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暮夏初秋;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秋冬之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严冬。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
2 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的概念是现代医学根据时间的规律提出来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古人所谓“天人相应”等理论其实就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1]。
在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也有许多吻合点。研究发现某些与疼痛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在某一时辰总是有较多的表达,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把它运用于临床。
时间医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病理变化的关系。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总是集中在某些有规律的年份,集中在某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某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某日中的昼、夜或某时发生;有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总是在某个时间段效果要好一些;有些疾病的死亡率总是在某个年份、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较高。这就是时间病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病理学的基础则是时间生理学。
时间医学的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对于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时间医学的目的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在生理节律处于低峰期时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扰,同时主动地维系不宜破坏的自然节律,维护自身健康[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应它的变化并及时调节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不断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健康永驻,延年益寿。
3 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从上述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五运六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医学模式。五运六气学说以系统的方法,把人体放到天文(日月五星)、气象(风寒暑湿燥火)、地理环境(东南西北中)及物候(五谷、五果、五畜、五虫)的自然环境背景中进行考察,把古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生物、医学、数理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把疾病流行周期与天文历法统一起来,以时间为辅线,以五运阴阳调控运转机制为纲,建立了以五运六气历法、干支序列形式的系统控制程序,形成了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因此五运六气学属于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是时间医学不可分割的体系。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 王某,性别男,于1958年扭伤,1979年腰痛加重。
分析:病者扭伤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腰痛加剧时为己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容易产生因太阴湿化太过反施于厥阴,使厥阴风化,反施于太阳而致腰痛。因此可以初步得出腰痛之所以于1979年加重很可能与1958年的扭伤有关系。
4.2 案例二 白某,性别男,1950年9月20日午时出生,牙齿痛1年多,1985年加重。
分析:齿属肾,《内经》曰:太阴湿化施于太阳。此人出生于庚午年四之气,主气与客气均为太阴湿土。而1985年为乙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故更显太阴湿土太过,造成太阴湿化太过施于太阳,使太阳寒而湿,故齿痛。
5 讨论
在当代,时间医学在生物节律及其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产生这些节律的环境背景和生物节律与外部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的相关性缺乏探讨。时间医学在五运六气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五运六气无论是在丰富的时间内容方面,还是在具有系统论思想的独特的时间医学模式方面,都对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应当充分重视中医运气学的研究,借鉴其中的思想,探讨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的优点,从而逐步使自己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85―05
一 引言
随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活动理论等研究的兴起,知识建构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Scardamalia和Bereiter教授提出了知识建构这一概念,并开展CSILE/Knowledge Forum项目,对知识建构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知识建构的原则、协作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等方面[1]。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建构在国内的研究逐渐呈现蓬勃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涉足知识建构领域的研究,使得知识建构在国内有了迅速的发展[2]。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种学习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场所,人们学习的空间由实体的课堂开始向虚拟的网络转变。由此,虚拟学习社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开始展现在了教育的舞台。
1 虚拟学习社区
“社区”一词不是源自汉语词汇,而是伴随着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引入由英文Community一词翻译而来,而英文Community一词,作为学术概念,译自德文的Gemeinschaft,是指一个群体,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的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通过活动获得的,知识是在社会性活动中自主建构的[4],学习者的学习并非是简单的适应环境,而是具有社会性、积极主动性等特点,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积极的交互有利于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建构。由此,在教育领域,学习社区得以出现,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5]。
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学习开始有了新的变化。BBS、聊天室等开始成为人们新的学习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相继出现,网络学习逐渐兴起,有着相同兴趣的学习者自发式地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学习社区,处于这些学习社区中的成员,其原有经验背景、知识水平、个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6]。成员之间的交流处于一种虚拟的状态之中,完全是网络将这些成员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大家庭,即虚拟学习社区,它是指具有共同兴趣及学习目的的人们组成的学习团体在因特网上构建的虚拟学习环境。成员之间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动、讨论和协作以及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共享彼此的观点、思想、资源、知识、学习经验和集体智慧,从而促进知识建构和个体智慧的发展,达到学习目的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发展[7]。
2 协作知识建构
有关知识建构的定义,Scardamalia和Bereiter认为知识建构是对社区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的产生和不断改进的过程[8];赵建华指出知识建构是个体在某特定社区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任务、问题解决等),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假设等智慧产品 [9]。两者都指出个体的知识建构发生在社区之中。Scardamalia和Bereiter指出了知识建构社区的特征是:围绕问题进行会话,理解较为深入;非集中性的、开放性的讨论;富有成效的交互等[10]。
个体知识的来源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外部信息的输入,个体通过加工信息,然后建构知识;二是通过内部知识的再加工和变化过程,建构新的知识[11]。知识建构认为知识不是通过简单接受或复制所获得,而是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个体对新信息的获得来源于个体的建构。建构,具有相互作用的性质,一方面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称之为个体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或经验的基础上,改组原有的知识经验或创造新意义。另一方面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人际互动中建构知识,称之为协作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12]。协作知识建构的目标是社区中的成员形成具有某种价值的公共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提高个体头脑中的内容,与个体知识建构不同,它关注的是群体知识的建构和改善[13]。
二 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
1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协作知识建构
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同一社区中的学习者有着共同的兴趣和学习目的,可以在社区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教师和其他社区成员之间进行积极的交互,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各样学习平台的出现,虚拟学习社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以其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由于虚拟学习社区是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之上,借助于各种通信工具,由各种不同类型和个体组成,通过教学、研究活动建立的一个虚拟的社会形态[14]。所以,相对于面对面的学习社区而言,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对学习者和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熟悉各种学习工具的使用
虚拟学习社区中借助的学习工具,如学习平台等需要学习者和教师、助学者有着熟练的操作。虚拟学习社区中利用了许多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人们通过Drupal、Moodle、BlackBoard等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要求学习者和教师、助学者对这些学习平台有着熟练的操作。一个不懂得怎样使用平台的学习者是无法通过平台与其他的学习者进行互动的;一个对平台操作不熟练的教师或者助学者也不可能及时地对学习者提供帮助和反馈。
(2) 有着共同的学习兴趣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成员因为相互之间具有共同的兴趣由此而形成一个共同的学习团体。因此,保持具有共同兴趣的特点对学习社区的良好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助学者对成员的兴趣点进行密切的关注,并予以积极的引导,避免学习者交流的无方向性和无目的性,收敛发散性的观点,形成共识和公认的思想,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3) 学习者的交互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与社区成员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知识不能独立于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而存在[15]。学习者和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学习目的和重点,彼此之间进行积极的交互。交互是指学习者为学习、解释和挑战一些观点进行的一种双向的交流,是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必然途径。协作知识建构注重各种形式的交互,学习者和教师、助学者之间、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通过积极的交互,进行知识的建构。
(4) 论坛中高质量帖子的重要性
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中,学习者的交互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论坛。学习者通过发帖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回复,可能是赞成,也可能是反对。论坛中帖子数量的多少不足以描述交互过程中的知识建构机制[16]。参与者在发帖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表示赞成和反对他人的观点,而没有提供自己的证据,或者只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将其他成员的观点置之度外,则是没有积极地对其他学习者观点进行有意义加工的表现。此时,教师和助学者应当给予学习者积极的引导,鼓励学习者在发帖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协商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2 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
活动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活动就是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其本质是人对活动的主动参与性,对工具使用的本质认识以及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等[17]。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是指学习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借助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各种学习工具,基于共同的目标或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协作,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假设等智慧产品的过程。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更多的是强调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学习者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积极的交互,通过协作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对知识的共享、协商、共识和应用四个阶段完成协作知识建构[18]。
本文以中加项目“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Climate Change”)中的活动设计为例,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大致如下:
三 虚拟学习社区中协作知识建构活动设计案例
中加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项目(climate.oise.utoronto.ca)是一个供来自世界多个地方的学生一起协作,鉴别并探讨气候变化问题的论坛,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所主持启动。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探讨,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进而促进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的
相互交流。该项目的参加者是在校教师和学生,助学者是负责此项目的各个国家的人员,学生的年龄在15-16岁之间,初三到高一的学生,分别来自中国、加拿大、瑞典三个国家。因为项目是探讨“全球气候变化”,涉及到相应的科学、化学、地理方面的知识,初三和高一学生的在校课程中均开设过科学、化学、地理方面的课程,所以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课题有着自己的见识和理解。该项目于2009年4月开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三阶段分别持续一周的时间,第二阶段持续2-3周的时间。各阶段的活动设计如下:
1 第一阶段:准备
(1)项目参与者
该项目的运行环境是Drupal平台。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来自于三个国家,彼此之间的交流主要采用英语。对于国内初三和高一的学生而言,已经具备利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进行参与者的选择时,要关注学生的自愿性,选择那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该项目中的学生,即对项目所研究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他们后期交流的关键,可以保证他们具备社区成员的责任。国内的参与者是40名在校学生,来自六所学校,每一所学校有1-2位负责教师,助学者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在校大三学生18名,平均分配到六所学校,负责项目的教师有2名。
(2)学习工具与环境
由于项目的参与者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学校,在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中有一个确定子选题的环节,每一所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需要进行内部交流确定几个子选题,并把所确定下来的子选题添加到GMap上,目的是方便其它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浏览,最后负责项目的教师会从这些子选题中选择出公认的和主要的一些子选题。
在项目开始的试运行阶段,首先对参与者使用平台的熟练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者对于Drupal平台的使用熟练度不是很理想,有很多学生和教师不会使用Drupal平台。需要编写Drupal平台使用手册,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简单的Drupal平台使用的培训,尤其是针对论坛使用的部分。
2 第二阶段:协作知识建构
(1)子选题的确定
该项目的进行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样的一个大的主题下进行的,需要参与者根据自己国家和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并确定一些子选题,像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等方面,并将这些子选题添加到GMap上。国内最后确定的子选题有:水资源、森林和其它生态系统、城市化、烟火、温室气体等几个方面。
(2)针对子选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和交流
针对每一所学校所确定的子选题,负责项目的教师需要从这些子选题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子选题,并为每一个子选题确定一个页面,在子选题页面中包含有对子选题的内涵性描述、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科学性描述、子选题在其他国家是否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各个国家的项目小组成员通过浏览别的国家的主题页面,并与自己国家的项目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互动,讨论子选题对于自己国家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最后形成一致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编辑到别的国家的页面中,供该国家的项目小组成员进行浏览和交流回复。
(3)通过子选题引发不同国家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通过浏览不同国家的选题,参与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分别为:通过浏览选题所产生的疑问、引起气候变化的科学性(例如怎样引起气候变化的、子选题发生的科学过程等)。这一阶段是整个项目最为重要的一环。参与者通过浏览别的国家的选题页面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共同探讨子选题影响气候变化的科学过程,同时参与者还需要解答别的国家的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和助学者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尤其是在解答别的国家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探讨过程中,要积极地对其他参与者的观点进行积极的加工,不要简单地对别人的疑问和观点回复为是或不是,要阐明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有助于深层次的交流。
(4)对选题科学方面的交流
分析各个国家所提出的选题和学习者之间进行的交流,不同国家项目负责的教师相互讨论总结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科学选题,像气候模式、海平面的上升、入侵物种、全球相互依赖等几个方面,并为这些选题建立新的页面,项目小组参与成员分别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各主题的具体内涵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等方面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性。在这一阶段,仍需要教师和助学者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
3 第三阶段:评价
中加项目通过不同国家的学生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主题,目的是为了增强学习者对科学知识的认识,通过与别的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促使不同国家的学习者相互学习。项目最后设计了有关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对项目的整体感受和建议、不同国家的学习者相互学习的感受等方面的问卷对参与者进行调查。
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其中。由于不同国家所确定的全球气候变化的选题不同,别的国家的个别选题,对于中国的参与者而言是比较陌生的概念,例如,对于加拿大的“Alberta Oil Sands”主题,很多中国学生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指导教师就和学生们一起查找相关资料,并仔细地阅读加拿大的学生对选题的阐述,最后终于对这个选题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在不同国家的学生积极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例如有的学生给予别的参与者的评论是“Yes, you are right.”或者“I don’t agree with you.”,但却没有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就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次的阐述,例如,“You don’t agree, but can you tell us your reason?”而不仅仅是把阐述停留在表面上的同意或者不同意之上。
最为重要的还有语言的问题,在本次项目中,是通过英语进行交流的,因此,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也考虑到了参与者的英语水平,项目负责人也与别的国家的学生进行了沟通,以了解中国和瑞典两个国家的参与者的英语水平,从而保证交流和探讨的顺利进行。
四 研究结论
虚拟学习社区增加了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机会,协作知识建构活动增加了学习者之间交流互动和协作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交互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建构。知识的共享、思想火花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习者的创造性。在社区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积极地参与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也增强了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由于社区的虚拟性和各种技术应用的要求之高也给指导教师和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在虚拟学习社区的协作知识建构中,参与者应熟练平台等各种技术的应用,积极地、有意识地参与到协作知识建构社区中,营造良好的虚拟学习社区氛围,从而完成协作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9] 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
[2] 张华武.知识建构共同体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
[3] 姜振华,胡鸿保.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
[4] 张运卉,张丽.学习共同体: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培训,2007,(7):15.
[5] 张建伟.试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中国远程教育,2000.
[6][7][8] 甘永成,祝智庭.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的学习框架[J].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2006,(5).
[10] 刘黄玲子,朱伶俐,陈义勤,黄荣怀.基于交互分析的协同知识建构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
[11][12][15] 谢幼如,宋耐庆,刘鸣.基于网络的协作知识建构及其共同体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4).
[13] 谢幼如,宋耐庆,刘鸣.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研究[J].网络教育,2009,(2).
[14] 张锦.基于Web2.0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J].情报探索,2009,(3).
[16]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分析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