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要】城市化曾经被当作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之而来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的二元结构、城市“漂流族”引起的犯罪等问题,让其饱受诟病。当前,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出现,将使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面对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生产率低下以及农民普遍贫困的难题,中国政府曾长期把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不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的出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望进入新阶段。
1957~1978年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15.4%增长到17.9%,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6%。到2004年,城市化的比例达到了约4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5%。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城市取得显著成效,仅靠城市人口的力量无法带动城市人口的增长,因此农民工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导因素。
农民工进城
实际上,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直是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官方统计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数超过9000万,但实际人数可能高达1.5亿。
定居模式
虽然农民工的进城对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决不是所有民工都向往大型中心城市。实际上,农村――城市间的流动模式,已形成了以小城镇的兴起和大都市的持续膨胀为特点的独特的城市化建设模式。
目前,中国660座城市中,大约三分之一城市的正式居民不到50万,仅有33%~35%的城市人口超过200万。因此,尽管从80年代以来城市化高速发展,但以国际标准衡量,大都市的人口集中程度实际上很低。
政府面临的问题
奇特的中国式城市化进程,使政府面临二元结构问题及城市化建设格局不均的问题。
1.小城镇。小城镇一般是由农村乡镇发展起来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从这一点来说,小城镇的发展缓解了农业的经济和社会压力。然而,大量证据表明,与小城镇的企业相比,大城市的公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要求更高,城市规模扩大形成的规模经济提升了工业效率,其主要表现为成本的降低。由于约40%的中国城市还没有发展到最佳规模,在发展更多大城市为目标的前提下,减缓城市化速度,必定会使城市化的功效优于简单地将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大程度地转移出去。
2.大城市。尽管政府致力于鼓励以中、小城市发展为城市化建设核心,但大都市对民工仍有很强的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工流入这些城市对于缓解农村压力要比农村区域的城市化更为有效。在沿海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的汇款保证了其留在农村的家人的消费水准。更难得的是,他们的积蓄促进了农村的投资。
不过,从其他方面讲,民工涌入给已不堪重负的城市管理和社会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农民工无计划地大规模涌入城市,也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在上海表现的最为突出,由地表水储存枯竭引起地面下陷,正威胁着上海的高层建筑。此外,大量背井离乡、居无定所、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民工,可能会走向犯罪,这对城市的社会安定构成潜在威胁。
深圳
大规模城市化发展最显著的地方是珠江三角洲。78年以前还是小城镇的东莞、佛山、潮州、汕头现已是名副其实的超大型都市。
深圳的发展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许多年来,深圳一直以经济改革成效显著的典范形象示人,但现在越来越受关注的则是因为高速城市化引发的问题。去年8月,深圳市政府决定暂停办理入籍申请,以解决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
在西方国家,城市人口从300万增长到1000万通常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深圳仅用十年时间就超速完成了城市化转变:深圳80年代可容纳80万人,预计“十五”期间容纳480万人,现在总人口已接近1200万;这些人中获得永久居住权的不到200万人,超过1000万人为流动人口;此外,约一半的深圳人口属于在深圳居住时间不到一年的“漂流族”。
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出台了限制性措施,以防发生下列情况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日渐减少;用水及能源供应枯竭;人口过多;环境条件日益恶化。
政策影响
深圳不是唯一面临这些问题的城市。其他的沿海大城市,诸如上海、北京、天津,为了控制城市膨胀,被迫出台了对民工的限制性措施。这种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人们不禁会对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产生质疑。已经确定的城市化具体目标,例如到2050年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5%,是否会重新调整还有待观察。
多元化投入:新农村建设的长效保障
投资主体――多元化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重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财政资金应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提供领域担负起主要投入主体的职责,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政策设计引导其他主体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农民自身的投入特别是在农业生产、农村工业化等领域的自主投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但由于我国区域农村农民收入水平的客观差距,在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自身的投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农民的投入主要应该体现为劳动等非货币化投入形式;商业化金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政府要针对农业的弱质性、基础性等特点,以经济手段引导商业性银行加大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支持,鼓励、支持商业银行的相关金融创新;合作性金融是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基础力量,要鼓励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政策性金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引进外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补充,外资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成效在东部地区一些比较发达的农村已经比较明显,但对于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而言,引进外资数量极其有限,增长非常缓慢,但引进外资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农业保险机构是分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基本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2002年,中国农业保险收入仅占农业增加值比重的0.043%,平均每个农户缴纳的农业保险费为2.6元,获得的保险赔偿仅为1.8元,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结构调整的需要。
投入保障――多层次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多元化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必然是多层次的。从财政投入的角度看,要有效界定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与范围,形成规范的多层次财政投入机制。从金融保障机制看,必然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性商业银行、农村地方性商业银行、社区合作性金融以及农民自办金融机构的多层次格局,并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有机结合。必须在进一步完善间接融资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对农村优势骨干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上市、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外资、发展商业票据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对于个体民营经济,要坚持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相结合的原则,在引导正规金融积极增加贷款的同时,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是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不可或缺。农村经济的特点,是必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合力。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要强化分工、加强合作、探索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具体投入――多类型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多元化投入保障长效机制的核心是有效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并使之持续投入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中。由此具体投入的多类型成为其内在的客观要求,而不仅仅表现为货币资金。韩国“新村建设”之初政府投入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水泥。在我国财政支农的具体投入形式上,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项目制宜,努力提高投入的实际成效。农民的投入尤其是落后地区农民的投入更主要的应该是劳动,通过劳动积累、劳动投入,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的作用。
直接着眼点――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资金聚集的长效机制,其直接着眼点是真正形成农村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政府的角度看,在财政政策与制度方面,政府要将财政支农政策连续化,将财政支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在农村金融建设方面关键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此,应努力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构筑金融环境的制度基础。各级政府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正透明的司法环境,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要坚决把配置资源的职能交给市场,把投资项目的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农户,切实尊重企业、农民自主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人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赋予农民发展权与自由选择权。以农村文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农村信用建设。
农村金融“边缘化”:新农村建设必须突破的瓶颈
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 农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普遍,存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如商业保险、汇款、证券投资、银行卡等业务欠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导致农村银行网点大幅度收缩,其主要业务也由农村转向城市,对农民的信贷支持明显减少;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式、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信用社对农户贷款手续繁琐,提供资金有限,一些农民用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合理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三农”相关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类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 在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市场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处于农村金融供给的垄断地位。但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历史包袱沉重、信贷质量差等问题,亏损面和亏损金额大,55%的信用社资不抵债,存在较大的支付风险。2005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达514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7%;农业银行也面临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问题。国家曾采取过包括发行特别国债充实资本金、剥离不良贷款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无论金额还是比例仍然居高不下,持续经营能力受到限制。农业发展银行则由于自身组织结构以及政策贷款的影响,贷款损失较大,亏损严重,严重束缚其政策的发挥。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导致金融失血严重 农村资金外流、农村金融失血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其原因更多的是体制性的。例如,在商业化改革过程中,农业银行收缩经营范围,撤并大量的基层分支机构,把经营的核心转移到城市,将业务对象放在开发大城市、大企业上,对农村的放款也限于大型基础设施、国债配套资金和生态建设等大型项目,对农户农业生产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处于萎缩状态,使得农村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大量外流。邮政储蓄利用网点多、深入乡村的特点,大量吸收农民存款并转存人民银行,也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尽管从2003年8月开始,邮政储蓄对新增存款开始自主运作,但由于资金全部上收总局,在缺少有效激励的情况下,很难回流到农村地区。2004年,邮政储蓄新增存款及其他各类资金1807.54亿元,其中50%以上来源于县及县以下地区,与之相对的是98.63%的资金用于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趋势明显,经营趋于以利润为导向,资金运用出现了非农化特征,有的甚至通过证券公司国债委托理财投向股市。
农村保险业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分散风险的需要 我国对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经,即民政部门主管的灾害救济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由政府主导、各种金融机构参与的农业保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的风险也很难分散。
市场化:农村金融制度整体创新的核心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以市场化为导向、通过整体性与系统性改革,建立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的基本取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靠政策诱导和制度创新。通过政策诱导,例如改变过去实行的金融利率抑制政策,在利率市场化的诱导下,把已经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大型金融组织和资金再吸引回到农村金融市场,修补农村金融市场单一主体结构的缺陷,形成多主体竞争格局。通过制度创新,改革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多样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例如,根据中央已出台的文件精神,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为此要给民间金融正名,借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民间金融的试点工作,或者让民间金融参与地方超小型金融的组建。最终形成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金融、中型地方股份制商业金融、小型民间金融互为补充和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主体。通过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与互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加快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培育步伐 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取向改革,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方针。
第一,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职能。
作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太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现在的主要业务仅限于发放粮棉贷款,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主要应发挥财政作用,借鉴其他国家通行的做法,今后要适当调整组织结构,主要承担各种类型的政策性贷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第二,用经济手段引导农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
作为商业银行,靠中国农业银行自我主动加大支农力度不现实也不合理,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其商业追求和政策性诉求是不能两全的,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盈利有限,不断从农村地区撤出也是符合其商业利益的。要商业性银行增加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一是地方政府应给其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剥离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减少地方政府干预;二是政府可以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引导农业银行向农村投放资金。
第三,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走商业化道路。
农村信用合作社站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最前沿。截止到2004年8月份,全国第二批农信社改革试点扩大,增加21个省市自治区,加上2003年第一批参与试点的8个省市,改革基本在全国普及。各地区选择不同产权形式的改革试点,2005年7月到10月,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其余各省市自治区,目前大多选择成立省级联社的改革试点模式。目前,中央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方向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银行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上指出:“除少数经济很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问题需要研究外,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要坚持走商业化道路,既要建立正向激励,又必须有防范道德风险的市场退出机制。”
可以预计,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将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性融资力量。
第四,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为了将邮政储蓄的资金留在农村,将其从农村吸收的资金通过贷款的形式再回流到农村,必须尽快启动对邮政储蓄的改革。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邮政体制改革的方案,《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标志着酝酿多年的邮政储蓄银行终于初现曙光。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应该从面向农村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起步。
第五,民间金融市场准入。
农户和农村企业由于经济活动内容和规模不同,其金融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但我国以农信社为主力军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上,且资金规模有限、金融产品创新少、结算手段落后,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农村经济的需要。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一般具有小型化、合作性、社区性等三个显著特征,更贴近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更知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果能通过组织创新,发育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使其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将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所以应当允许给予一定的政策和制度空间,由农民自己成立和发育真正社区合作型的金融组织。要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使亲友之间的信贷、农户之间的资金融通和民间私人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地下转到地上。放开对民间金融的利率管制。民间金融本身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并且一般没有抵押,其利率相对较高也是正常的。另外,利率的浮动也能有效地吸引资金投向农村,引导“农转非”的资金回流到农村。
第六,适时引入外资银行。
在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强大的资金需求面前,外资银行必将对其作出及时反应。进入我国入世后过渡期,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全面展开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适时引入外资银行,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发展提供必要的融资服务。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以下简称仙洪试验区)洪湖片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从2008年仙洪试验区成立后,洪湖片经历了两次扩增,截至目前为止,洪湖片共有16个乡镇,431个村,人口75.71万人,面积大2042平方公里,所涉村镇、人口和国土面积均占到洪湖全市总量的80%左右。在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后,试验区洪湖片已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20.8亿元,其中上级政策性投入13.5亿元,引导农民投入5.1亿元,带动社会投入2.2亿元。该片现已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从整体上看,洪湖片抓住了政策及资金上的条件,在农业上培育了一批主导产业,开辟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机械化、市场化及农产品的深加工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面貌也有了较大的改观,对比省内其他农村地区而言,洪湖片的发展状况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经验很多。
二、新农村的含义及如何建设
由于至今学术界对新农村及其建设内容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内涵十分丰富,在此,笔者结合洪湖片谈些浅显的看法。
1.新农村的含义
新农村的一个新字即体现出了新农村的核心:先进。结合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就可推知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屋、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新制度。这五者互相补充,不可或缺,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新房屋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地方或民族风俗的住房,同时房屋建设要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能展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新型农村的特征,目前在我国个别农村富裕地区出现的"农民豪宅",看起来讲究气派,从节约的角度看有土地和资源浪费之嫌,而在仙洪试验区的引农上楼、建设农村社区的模式则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所以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能的新技术;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集中规划和建设,如大规模的推行“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厩)。同时也要注意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建设的基础瓶颈,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之一;新农民,有了新的房屋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要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和文化卫生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据统计,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将农村多年积存的封建迷信的生活观逐步扭转,同时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建全新的农村社会风尚;新制度即应提倡政府政策主导与基层民主自治相结合,在仙洪地区盛行的“五民工作法”,即实行“民议、民决、民筹、民建、民管”就是很好的一种民主制度,这种制度既保证了政府对农村的影响力也兼顾了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如何建设新农村笔者结合自身在洪湖片调研的实际以及参考部分学者及有关部门的观点综合认为建设新农村要搞好以下四个方面:
2.1“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是建设新农村的标准。该二十字方针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基本涵盖了新农村的各个方面,与新农村的内涵是统一的,这就为政府如何建设新农村提供了一个标准,建设的各方面都要按照以上五个标准来进行,缺一不可。
2.2科学规划,长远着眼,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整体推进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新农村并不仅仅只是家家户户有新房,家家户户门前有庭院,这仅仅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新农村的农民们的幸福感问题,只有让农民对自己的家园感到满意幸福才能调动农民建设和维护新农村的积极性,通过农民的主动创建,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推动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待遇一体化;二是缓解大面积留守老人儿童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状况
2.3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工程,政府的资金不可能仅仅集中在这一项事业上,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为农民建家园,也不该由政府来大包大揽,应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鼓励农民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在这个大项目中,资金的需求量是极其庞大的,充分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既可以缓解建设的资金问题,也可促进资金的流转和增值[1]。
2.4集中投入,建好班子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保证。在资金的投入上,分配越广,效果越差,不如集中投资,各个击破,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新农村的决策都是人的谋划,领导团队的决策决定了新农村发展的方向,因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乡镇领导班子才能狠抓落实,更好地带领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三、推广仙洪试验区经验尚须注意的问题
从新农村的含义上看,洪湖片农村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的农村过渡到一个新型的城镇的转变阶段,总体方向是对的,但从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发展的角度上看,洪湖片农村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并得到纠正,从而既可以实现洪湖又好又快的发展,又可以避免其它地区盲目套用经验、机械的模仿。
1.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的问题
仙洪试验区是全国第一个跨区域的、较大范围的、综合性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尤其是打破行政区划跨洪湖、监利、仙桃,三县市建制是其他实验区所没有的特点,由省委省政府专班挂帅统一协调调度,但是实际上省委省政府无法对具体的发展操作进行实施,所以具体事宜是由试验区各县市各自实施,由各县市的新农办来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仙洪试验区还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专班来领导的,这就为地方本位主义的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不难得知要想把仙洪试验区的跨区域优势体现出来,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并解决[2]。
2.关于城乡结合部、县域交界处农村发展的问题
城乡结合部、县域交界处的发展是中国城镇发展的痼疾,容易被忽略,但仙洪试验区之所以要打破建制跨区域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解决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县域交界处“三不管”的状况,笔者认为仙洪试验区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应该远高于其它地区,该问题不解决,不仅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空想,还会恶化该地区的干群关系,易发生群众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与新农村建设要义背道而驰。
3.关于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最终目的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并不仅仅只是决策者所要考虑的问题,一定要包括政策的实施者,如果实施者不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就无法很好的把握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容易误读新农村建设的要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者和实际操作者一定要清楚新农村并不是住房和外观上的新,更深刻的内涵是要让新农村的村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使他们达到幸福感上的城乡一体化,这才是新农村真正建设完成后才能到到的效果。
4.政府公信力丧失及干群关系问题
在仙洪试验区内由于建设的规模大项目多,因此干部与群众联系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农村地区和以往的,由于部分政策实施者的错误方式导致群众对政府不满,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有政策实施者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较低,另一方面也与政府官员对自身的定位偏离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原则有关,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选好人,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培训,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和风俗状况,要充分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进行引导而不是走向对立面。
参考文献:
[1]邱云生、王晓红.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J].农村经济.2007.2
处理及信息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地貌、建筑的三维模型虚拟、本土文化传承与生活习惯的传承、信息技术传输等。其中地貌信息系统作为数字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虚拟现实技术是实现数字新农村建设可视化的关键技术。作为数字技术可视化重要基础,运用前景广阔,从而使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成为热门。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以计箅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它融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生成的视觉环境和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巧是和特友好的。一改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巾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①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感、交互性、主观性、多感知性的特点。这就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逼真的视觉效果,也为大众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体验效果。
2、虚拟现实技术新农村建设运用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的建设与规划不仅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生工程,也是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对科学地规划村容村貌、传承地方文化、节约建设成本、保护本土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3、虚拟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3.1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行的建设规划设计中以沙盘模拟居多,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可视化,但是地貌数据准确度较低,推广起来难度也较大。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当地的地貌特征及地理测试数据,通过三维软件将地貌形体制作出场景模型,在根据本土的气候、风俗习惯等制作适合当地的建筑模型和材质,在计算机中生成具有互动性的沙盘,从不同角度来观看新农村建设后的效果,以此来推断它在建筑取光、绿化、格局布置的合理性。这样的规划设计具有直观性、互动性、便利性等特点,利用现代网络交流平台展示,有利于听取更多人的建议,修改起来也极为方便。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优势,将是其他展示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3.2 基于三维技术的形体实现
由于新农村建设虚拟现实应用是基于在VR技术之上,所以它具有一般计算机VR技术的特点,又要具备新农村的建筑、树木、地貌、景观小品等设计的特点。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电脑硬件基础之上,利用软件技术尽可能的还原规划设计场景的真实感。那么实现其场景真实的重要因素就是模型、材质的制作逼真度要高,可根据从不同角度实拍的地貌和真实材质的图片。在借助三维软件MAYA、3DMAX进行制作,模型制作包括多边形与曲面两种,曲线建模的优势是用较少的点控制较大面积的平滑曲面,以建造工业曲面和有组织的流线曲面见长,可以利用CV、EP、铅笔工具创建曲线,通过放样、布尔运算等方式做成模型,但是这需要很好的结构掌控、塑造能力,这样可以在制作地貌及圆滑的形体时可以运用。多边形制作起来比较便捷,多边形建模可以较好的塑造复杂的场景结构,但是Polygon建模得布线与结构处理时比较难的,多边形从技术角度来讲比较容易掌握,在创建复杂表面时,细节部分可以任意加线,在结构穿插关系很复杂的模型中就能体现出它的优势,比如在制作地域代表性标志和文化传统人的形象。材质就是物体的材料、质感,即物体本身的材料属性和纹理。模型创建完毕后,通过将材质的纹理、贴图、反射,高光和凹凸调整完毕,并且指定到模型上去,再添加灯光照明,生动的图像就呈现在眼前了。在运用3DS MAX中完成静态新农村建设的场景后,可以直接将做好的场景导出为VRML文件,采用VRML语言实现交互式操作的功能。
3.3 新农村建设的交互技术平台构建
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是指使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点范围的虚拟场景,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等同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2]互动技术作为虚拟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推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点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环保、构建符合本土文化发展的和谐家园。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有利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体。通过虚拟现实互动技术构建网络数字平台的来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地方民俗文化、建筑特色都显得尤其重要了。相信这将会极大的推动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这也是保持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结束语
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已经应用于建设规划、展示宣传、文化保护等方面,正在对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VR技术在心农村建设中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经典案例较少,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浩,郑隆成,陆亚琴,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贵州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我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只有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才有利于突出扶贫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有利于指引扶贫开发工作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推进;有利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扶贫开发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有效措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我省实际看,扶贫开发工作从1986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实施以来,绝对贫困人口从1986年的1500万减少到2007年的238.6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开始形成从制度上抑制贫困的新格局。但是实行低保制度代替不了扶贫开发,它只能解决贫困农户的生存问题。扶贫开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不仅为缓解区域、城乡差距扩大趋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要为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条件。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贵州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依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贫困规模大。2006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低收入人口占3.7%,两项之和是6%,而贵州高达21%,是全国的三倍多。二是贫困程度深。我省所剩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不高、自然灾害严重,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弱,脱贫难度大。三是减贫速度慢。2000年以来,贵州绝对贫困和低收入的发生率在全国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贵州绝对贫困发生率和低收入的发生率2000年分别占全国的11.3%和8.5%,到2006年上升到12.7%和12.8%。全省减贫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四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4.5:1,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比例的3.3:1。
严峻的贫困形势决定了我省必须把扶贫开发摆在全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最突出的任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来抓。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和提高
2003年,省委出台《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提出,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围绕帮助贫困农户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 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长期社会救助“三类扶贫措施”,大力抓好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以上三点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简称“三个三”),旨在全面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美好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然而,扶贫开发关键在开发农村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点是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部分领域的发展,还处于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新农村建设是扶贫开发的进一步丰富、深化和提高。
坚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一体推进
坚持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根本前提,整合现有的资源优势是基本手段。推进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具体来看,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给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扶贫开发有资金保障、有工作标准、有激励机制、有组织体系、有成功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新农村建设组织和动员的政治优势、经济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资源,也能助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实施。从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来看,将两者剥离或完全等同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当在既肯定同一性又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一体推进。
在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从整体上看,我省仍处在从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扶贫开发仍然是全省工作的“两个重中之重”,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特征,建设新农村更需要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很好地把握若干重大关系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基础,农民致富是前提,只有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有使农民得到实惠,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得到持久的动力支持。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把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加快以交通、水利、信息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使乡村面貌有新改变。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发展作保证,即便是基础设施建设一时搞上去了,也可能出现“盖了新房住不起、有了医院去不起、通了电话打不起、修了新路维护不起”的情况。因此,在统筹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要发展生产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持续增收来源,使得经济发展与农业基础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正确处理统一部署与分类推进的关系。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层次低,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统一部署、科学规划、分段实施、先易后难、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将统一安排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应在发展新产业、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树立新风尚和建设新村寨上下功夫;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应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目标,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贫困地区则应以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为重点,结合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近年来,迁安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努力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方面,他们积极发挥财政支持“三农”的导向作用,“转、免、补、投”多措并举,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逐年加大;另一方面,他们着力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先后制定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农业重点项目等办法,从税收、信贷、保险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二要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迁安把全市19个镇乡、534个村全部纳入中等城市发展体系,统筹规划和建设,抓住“全国县(市)域村镇城市化试点市”的机遇,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目前,已把100个村建成了文明生态明星村,有5个特色小城镇正在成为精品小城市,村村通油路率达到了95%,农村卫生所规范化率达到了100%,通自来水村达到了70%,市区与各乡镇之间已经建成光纤宽带通讯网络。
沉甸甸的建设成果有力地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制度,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制等等。
三要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在迁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成为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已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在迁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全部深入到建设一线,说给群众听、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制、分包镇乡村,面对面指导创建工作,而且建设新农村的工作绩效也被纳入了干部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当地鲜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是一条宝贵经验。
近年来,肥东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方针的要求,深入实施“十村建设、百村规划、千户搬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清洁家园、绿化乡村等行动,相继实施了白龙镇长王村、八斗镇大张村整村推进项目,陈集乡陈集社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一大批新农村建设项目,在黄土地上描绘出锦绣文章,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加快推进、和谐推进的发展之路。目前,全县有3镇34村被列入安徽省“千村百镇”和合肥市“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先后被评为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渔业致富先进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
肥东县在新农村建设上通过科学布局来“起篇”,认真编制新农村建设“新规划”,明确了以县域为单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大思路,将全县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圈层,大力开展村庄布点和“百村规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水路电网规划、公共配套规划等。目前,首批村庄布点和“百村规划”已完成300多个基层(重点)村详规和30多个中心村详规,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年实施,确保新农村建设既符合“20字方针”要求,又能体现自身特色,形成层次分明、发展协调、统筹推进的良好格局。
有了好的布局,该县通过探索创新来“承篇”,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摸索和总结出城郊结合拆迁复建型、“缩村让地”项目带动型、产业支撑型、城镇辐射型、村庄整治型等5种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打造出白龙镇长王村、陈集镇陈集社区、牌坊乡牌坊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目前,已建成新农村安置点39个,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4549户农民搬迁入住;完成84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八斗中胡等7个村被授予安徽省生态村。另有陈集镇竹滩村、马湖乡沙河村等7个点800户10万平方米新村建设可在年底前完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面系统、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既需要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和社会广泛参与,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进者,是真正的“一线指挥员”,让他们正确认识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根据调查实践,我认为,当前乡村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要走出三大误区,强化四种意识。具体工作中,则要切实把握五条原则,突出六项重点。
——走出三大误区
一是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庄建设,就是拆旧房、盖新房、修别墅、建高楼,搞新村。二是思想上存在消极性。有的乡村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建设新农村必须有票子,没有钱就建不成。三是工作上存在盲目性。在具体工作上,急功近利,求急图快,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重点上突破轻整体推进,存在顾此失彼现象。“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脱离实际,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必将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进程。”
——强化四种意识
乡村干部走出在思想和工作上的三大误区后,还应该强化四种意识。首先是强化全面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的“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要把握关键,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其次是强化农民主体意识。建设新农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当前农业、农村薄弱环节很多,全靠上级支持和国家投入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再者是强化长期作战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必须克服求急图快的倾向,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最后是强化真抓实干意识。既要看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又要看到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的重要性。要按照总体规划,从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事情入手,从比较容易的项目入手,从短时间就可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群众收益面最大的事情入手,具体抓、抓具体,做到天天有事做,月月有项目,季季有重点,年年有突破。
——把握五条原则
乡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握五条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由于村与村存在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产业技术、交通条件、风俗习惯等差异。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在村镇建设上,要结合实际,做到依山就势,借山用水,顺乎自然,张扬个性,留住特色。在产业发展上,要立足于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引导农民培育新产业,让老百姓富起来。
二是规划先行。建设新农村,规划须先行。规划需要具备“四性”:一是全面性。规划要全面系统,既包括产业发展又包括村庄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又包括软件建设,既包括农村经济建设又包括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二是特色性。特别是在村庄建设规划中,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要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间农庄、农村社区;三是前瞻性。要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战略高度,根据村庄布局、经济条件认真测算投入成本,有效避免先建后拆和重复浪费;四是计划性。既要有五年甚至十年的规划,又要有一年的计划,明确长期干什么,近期干什么。
三是急事先办。新农村建设需要办的事情很多,不可能齐头并进,要从群众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抓起,做到群众盼什么就先解决什么,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存在上学难、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等问题的,就要先在学校建设、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卫生所建设上下功夫;存在生活用煤难问题的,就要先在开发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型能源上下功夫;存在脏乱差问题的,就需要先在村庄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功夫。
四是量力而行。无论是经济强村,还是贫困村,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村,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树立样板,做出示范。对于条件差的村,发展不起大产业,可以适当发展一些适合当地发展的小项目、小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搞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没有实力搞村镇建设,可以讲卫生、搞绿化,让旧村庄有个新气象;没有能力建设高标准的文化娱乐设施,可以搞一些投资小、受欢迎的小型设施,适当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是尊重民意。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要把农民需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新村各项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内容要反映农民要求,过程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要让农民来评判,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突出六个重点
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入手?这要结合每个地方的实际来说,但总体上要突出六项重点。首先是抓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对于地下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资源优势做文章,依托优势创造新的优势。一是要挖掘资源潜力。积极稳妥地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煤炭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开采方 式,强化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能力;二是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培植非煤产业。依托煤炭资源开发积累的资金,积极发展地面优势产业,实现地下向地上转移,奠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要立足土地资源做文章,大力发展桑蚕、山萸、药材、红薯等种植业,发展猪、鸡、羊、牛等养殖业。对于荒坡荒地多的山区乡村,要大面积发展核桃、花椒、红枣等干果经济林,积极发展牛、羊等养殖业。对于资源贫乏、没有挣钱门路的偏僻乡村,要鼓励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挣钱。
其次是抓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是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农民群众人人都可感受到的工作。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从环境整治入手破题。对于经济发达的村,要搞好“八通六有七化”: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班车、通信息、通互联网;有幼儿园、有敬老院(或以乡镇办)、有卫生所、有文化大院、有健身活动场、有洗浴美发室;达到住房舒适化、饮水安全化、污水管道化、能源新型化、街道明亮化、环境整洁化、村庄园林化。对于中等村,要重点搞好“四化四改两建”: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改水、改灶、改圈、改厕;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和生态园林化新农村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村,可以从“两改两化”,也就是改圈、改厕、绿化、净化做起,做到房前屋后栽树,清除煤堆、灰堆、土堆,保持村庄整洁、卫生。
第三是抓农民教育。要以先进实用农业科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民夜校等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
“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以“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等为主题的群众性评比活动;要利用“五一”、“七一”、“九九”、“元宵”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第四是抓实事好事。要继续抓好学校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大力改善偏远乡村办学条件,让每一名农村孩子都能有学可上、上得好学;要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建好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医院,做到打针输液不出村、小病小痛不出乡(镇)、大病治疗不出县,让农民得了病能够就近得到及时治疗;要做好村村通公路的管理,同时要进一步抓好自然庄与自然庄之间的庄庄通,甚至户户通工程,方便农民出行;要继续实施饮水解困工程,让农民均能用上水质安全、水源稳定的饮用水;要认真抓好农村保障工作,搞好农村低保、医保、社保等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相关原则和措施
(一)以人为本。传统村落是一个非常灵巧的组织,其保护发展经不起硬手硬脚的尝试,村民的认识不足以维持的新的发展模式迟早会蜕形。以村落居民这一村落活的灵魂为灵魂,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保护好古村落风貌,让居民生活得更好;让传统村落里的居民居住得更舒适,让走出村落的居民生活得更殷实。培养并保持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利用的活力基础,加强区域团结,共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发展目标,加强区域绿网系统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布局,系统整合旅游发展资源,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使传统村落成为价值不断增值的新村落。
(二)以质为尊。以保护与更新和谐共处、新旧文化的交融为前提塑造高品质村落生活,因地制宜,结合村落经济现状、地貌地形、自然资源、建筑风格和文化历史传统各不相同的实际,积极利用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规划保护的新成果发扬创造村落新内涵和塑造与时俱进的村落新特色。不能在村落历史的长短与文化厚度高度之间画等号,凸显古村落的历史厚度和先锋态度。使村落既有传统的市民生活方式,也拥有与外界对话的可能性和对话欲望的先锋性,成为人才辈出的聚居地。“外壳”式的保护保证不了传统村落未来的光辉岁月,注重村落人居文化元素的发展性、完整性、原生真实性、区域协调性的综合保护发展,物质文脉双重一体化保护。塑造处处张扬着生活的精致的动静随人的令人心向往之的高品质古村落生活。
(三)因古而恒。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成效显著而呈现鲜明的地域差异。现有的中心村和农民社区建设、传统村落整治和传统村落保护、自然村里生态文明和区片联创等实践创新模式证实,新农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绝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城乡一体化非城乡一样化,因地制宜、模式多样、里力而行、长远规划、科学发展,诏示出我们思维中的理想村落的心理渊源,为了“为未来而怀旧”而规划,为后人建造能延续成百上千年的“古村落”,建设一批可代际传承、长盛不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既是预言又是记忆的富有永恒生命力的新村落,为城乡规划文明的进展探索出一种文化范式表达的方向,呈现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典范,让千年古树在未来开花!
二、实例
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不少因体现了前述相关保护发展原则和措施而与时俱进的服务于人们的传统村落,菊儿胡同和枫泾镇的保护发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一)菊儿胡同。历史人文内涵悠久博深的菊儿胡同,诗意栖居代表作。其在1987年还是暴霜露雨、杂乱无章的地方,由于在吴良镛“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的改建性保护自觉顺应了城市肌理,既保留了天井、老树,又增加了容纳更多住户之能,满足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不同高度位置都具备因高制宜的适合各种眺望的娱目之景;姿态万千的树种搭配使院落小景别致多趣;楼阁等建筑群的高差变化演绎着屋顶的韵律美;菊儿胡同的居民能够坐拥跨时空的景色,“故都的秋”味愈久弥香。(图3.1)
(二)枫泾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建筑、刺绣、花灯、泥塑、壁画、美食、民间故事、体育项目等组成的文化资源丰富纷呈,魅力无穷,具有“枫泾寻画”之美誉。在其保护发展过程中,原样原修,保留原材料、原工艺、原面貌,不增加什么新东西,保留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性。同时枫泾不是保留一座桥、一块碑、一个房子、一座店铺,而是一条街、一道河、一个古镇的整体保留,桥、房、街、廊等文化积淀的载体表现出浑然一体的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