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制度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创新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变革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教育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体制需要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与社会转型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相适应,作为民生和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同时,教育发展由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艺术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跨入新的世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促使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正在步入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教育又在社会资源配置和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也必然引起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特别是近些年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各学校特别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任务,也给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艺术教学和训练,并对部分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艺术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基础艺术教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艺术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其对教育培养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艺术专业教育体制着重于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再加上部分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导致艺术教育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却感到步履维艰;在学科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也长期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形成,文艺团体走上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轨道,也打破了过去表演团体依赖于政府的拨款来维持生存的局面,多数表演团体却仍然都面临着生存、发展的挑战。而艺术教育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虽在艺术师资人才需求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由于各事业单位定岗定编的因素,因此,无论是文艺表演团体,还是各类事业单位所需的人才,一是高、精、尖艺术人才;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在文化事业单位体制与经营机制的改革的大潮中,基础艺术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
2.机构设置不健全,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从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多数学校的教学机构存在管理的盲点,特别是对于艺术教育方面,多数高校没有设置艺术教育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等机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部门形同虚设,只是在教育管理部门评估检查时临时挂牌应付,艺术教育的日常工作和大型文艺活动仍然依靠校团委组织进行。调查中还发现,多数高校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指导思想理解不准,这主要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从而导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安排的随意性大。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要求,所以教育的效果也很难取得有效的评价,继而影响教学内容的连贯和深入。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评价和监控。据调查,当前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普遍数量不足,多数高校的公共艺术课授课教师学历、职称偏低,从教学结构来看,主要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但是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开设的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公共艺术课一般安排在课外时间,客观上也使教学质量的监控难度增加。对课程不能很系统地进行安排,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公共艺术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公共艺术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我国现有的综合类专业艺术院校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些年来,根据教育部“拓宽办学渠道,提倡社会办学”以及“国办民助,民办国助”的办学思路与精神,在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内综合大学也相继建立了各种类别的艺术学科。这些因素使得专业和非专业化的艺术教育形成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艺术类招生和报考持续升温。然而,在积极探索适应国家改革与转型的时期,也应考虑艺术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的问题。如果各院校不加限制地盲目扩招,势必会出现人才过剩,从而导致供需失调的状况。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讲,人才培养越多越好,这样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要追求质量,否则必然形成资源浪费。当今社会中出现艺术专业教育的“泡沫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势必会形成愈演愈烈的现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过多和缺乏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二、对艺术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建议
艺术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艺术教育要向高标准、高层次发展,发挥好艺术教育在开发智力、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作用。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快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步伐。要改革教育体制,首先要转换学校运行机制,这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设立专门的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改变学校的内部传统运行模式,资金和教学设施上对艺术教育给予支持,培养更多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艺术人才。
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对艺术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仅是对传统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修补和完善,也要从根源入手,要敢于改革学校的相关管理体制,这样才能真正地摆脱束缚,可以利用领导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来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盘活学校内部动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责、权、利统一的学校运行机制。
3.加强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艺术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也是最尖锐的,是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教师素质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同时要配备合格的艺术师资队伍,这是学校开设艺术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高校应适当地放宽艺术课师资的配备比例,加强对艺术课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加强在校艺术教师的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思想觉悟,使之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4.规范对艺术类课程的管理。教务处和艺术教育主管部门既要鼓励教师多开课,又要对教师开设的艺术课程注重质量监控。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不同年级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要区别对待。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艺术课程的考试和考查上,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注重教学过程的控制,通过艺术教育的课题,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性认识,把他们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在这样富有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更需要众多具有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的艺术人才和“一专多能”的综合性艺术人才。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各艺术院校以及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应更积极地探索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达到供需平衡。
[参考文献]
[1]穆兰.艺术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论改革开放30年高校艺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J].新闻界,2010(3).
[2]殷玉静.多元化高等艺术教育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3]王东兴.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力中的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关键词:职业教育分级制度 教育改革 生物技术及应用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方案[1] [2]的提出,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基础上,采用5级架构为基础,纵向可以发展的“5+X”职业教育分级结构模型,形成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与人才评价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对接学历制度、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能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或社会组织对于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的首批试验专业,目前已经完成了分级、标准、课程、评价、学习制度等方面的方案设计,并开始在2011级、2012级两个年级中进行教学改革试验。
构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仓”
职业教育是从实际存在的职业需求出发设计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组织教育资源开展的人才培养活动,从职业中来到职业中去,源于职业又高于职业[3]。职业仓提供了一个从职业到教育的分析模型。通过对某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或企业中的众多职业进行分析,按照职业类型、结构、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建立起行业或企业的职业结构模型,并按工作的难易程度合理划分层级,从而形成与专业对应、分类有序、层级明显的行业企业典型职业的集合,即职业仓。职业仓从职业调研分析入手,解决职业教育能不能分级和怎么分级的问题。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有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27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800多家。经过调研发现,在这样的高技术企业中从事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的人员不足10%,大多数的人员从事科研或研发助理、产品生产和检验等工作,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
为了调查清楚生物医药产业职业岗位特征和人才需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企业和科研单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实地调查了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73家企业,摸清了这类企业职业岗位设置情况。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国家职业大典中与生物医药相关的职业,并对人才招聘网站中北京地区生物医药行业的1,277个职业岗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研发类岗位214个、检验类岗位240个、生产类岗位532个,未包含在上述大类内的岗位291个。据此,课题组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划分为产品生产、产品检验和产品研发类,确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初次就业岗位)主要是从事生物医药行业产品生产、质量检验和研发助理等工作。
在充分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为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还需要提炼出典型职业,并将其合理划分出层次,作为建立职业仓结构的依据。下面是在分析北京地区生物医药行业的职业分布和职业能力要求之后,构建的职业仓模型(详见表1)。在这里,每个典型职业都对应了不同的职业教育等级。
表1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仓模型
教产合作拟定职业教育分级标准
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方案明确将职业教育目标分为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发展能力3个领域、8个次级目标和若干个3级目标[4]。依据这个基本框架,学校和行业企业等联合开发职业教育分级标准,从而建立起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职业能力目标体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依托生物药物生产和检验两大岗位群,结合国家职业和行业企业技能标准,解构相应的岗位能力目标,形成职业教育分级标准。例如,该专业4级的标准分3个领域进行描述(详见表2~表4)。
表2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教育4级“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
道德责任 安全环保 沟通合作
①具备严谨细致、详尽如实地记录生产和实验数据能力,对产品质量负责的职业道德。②熟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规范和法规,具有法律意识。 ①熟悉生物制品生产等产品生产和检验岗位的质量、安全和劳动保护要求,并能对他人的工作行为和产品质量承担有限责任,具有健康安全意识。②能正确处理生物产品生产和检验中出现的三废,确保生产环境及相关环境的安全及卫生,能按照6S要求对工作环境进行整理和规范,并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①具有沟通交流能力,对自己或他人发现的生物产品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技术问题,能够通过协商后独立解决。②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能够根据合作合同或清单要求,与他人共同制定并完成生物产品生产或检验过程。
表3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教育4级“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
专业能力 通用能力
①具有理解和执行药品化验员、高级药物制剂工、生物制品工、基因工程产品工等岗位的企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能力。②具有认识和使用无菌操作设备、药物制剂设备、仪器分析设备等专属生产工具的能力。③具有完成发酵原料药的生产、生物制剂生产、免疫制剂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等生产任务的能力。④具有完成生物药物原辅料、半成品和产品检验的能力。 ①具有使用衡器、量器等基本工具,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等通用技术能力。②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解决生产和检验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③具有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数字应用能力。④能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具备自我学习能力。⑤能够借助专业词典,熟悉常用进口设备的仪器使用说明和标准操作规程,具备外语应用能力。
表4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教育4级“发展能力”
学习能力 信息能力 创新能力
具备及时了解制剂、基因产品、生物制品及药物检验相关领域的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具备能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媒介收集制剂、基因产品、生物制品及药物检验的相关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能力。 能对市场需求较新的一些生物产品、药物剂型和药品检验方法提出可行的生产程序或方法,具备一定的战略思考、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制定面向人人的学习制度
职业教育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走向职业,面对的是学习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只有超越学校教育、学龄教育、学历教育的固有模式,建立面向人人的弹性、灵活的学习制度,职业教育才更有意义。分级制度打破了传统学历教育框架,丰富了教育层次,使面向人人的教育理想成为现实。表5是以本专业职业教育4级为例,建立的5种人才培养路径以及多元化的入学通道、学制安排和学习形式。
表5职业教育4级招生对象、入学要求、基本学制和学习形式
完成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规定的学习任务,经过评价合格获得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职业教育等级证书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学历证书有对应关系,2级与中职学历、4级与高职学历、5级与本科学历相对应。由于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和原有的学历标准不同,因此职业教育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虽可对应但不等同。
课相开发与教学设计
实施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对职业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课相就是在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中提出的课程新概念。它是以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为依据,以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组织模式[3]。由于课相开发的依据是分级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完成一组课相教学就意味着可以达到职业教育分级标准要求,为此,本专业职业教育4级共开发了“原辅料检验”“发酵原料药的生产”“生物药物制剂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生产”“免疫制剂生产”和“制剂单项检验”6个课相。
课相教学设计与传统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不同。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思路,按照难度递进的方式进行设计,而分级制课相的设计是从职业岗位出发,以生物药物的生产和检验流程为逻辑主线而设计。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不同。传统课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生物药物生产的专业知识,而课相教学是以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过程中贯穿讲解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例如,“原辅料检验”课相以4级分级标准提出的生物药物理化检验相关的能力目标为依据,以枸橼酸等6种生物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的原辅料为载体,按照实际的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融入传统教学体系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6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培养了职业综合能力。再次,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同。传统课程教学基本上是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课相教学是采用“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相教学是由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教学载体来源于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考核评价。
建立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为建立完善的分级制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成立了由骨干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负责4级课相考核标准的制定。
课相评价分数由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50%)、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50%)组成。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每一个课相的评价由任课教师(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成。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操过程、证明材料、出勤考核等给出评价成绩;学生根据任课教师给出的评价表给出自己的分数;学生互评分数是由小组长根据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给出的分数。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教师评价(70%)+学生自评(15%)+学生互评(15%)
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每一个课相的评价包含理论评价和产品评价。主体评价即理论评价,由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客体评价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生的产品进行评价。
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理论考核成绩(50%)+产品考核成绩(50%)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已试点两年,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了该专业的分级制改革和考核评价。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原辅料检验”等4个课相的开发与实践,企业非常认可“从职业出发进行教学设计”的分级制改革思路,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教会了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按照企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教会了学生如何遵守药典等行业技术规范和法规,把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AJA110003);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研究”(MAA11001);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孙善学.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基本问题[J].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22).
[2] 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研究课题组. 职业教育分级制度[R]. 2010.
[3] 孙善学. 从职业出发的教育[J].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22).
一、“互联网+”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十分迅速的速度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运用、融合,并逐步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传统行业与新兴信息技术的和谐共存,这种和谐状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但同时,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也必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种挑战可以说十分明显。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的信息时代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许多大学生的“三观”并未得到有效稳固,互?网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更加新鲜的世界,部分学生极易受到不良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三观”,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二是思想政治教学方式面临新的挑战。从高校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传统性,与新事物的融合过程比较漫长,需要克服的困难也比较多。互联网的充分运用,使得思想政治教学不得不进行创新与调整,包括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水平。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措施
1.培养优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所谓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指教师不仅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还应有充分的互联网思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将两者充分结合,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影响,进而养成正确的“三观”。第一,学院可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互联网相关讲座,促进思想政治教师对互联网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交流和沟通。第二,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才能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
2.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适应能力,调整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相关教育部门可根据当下互联网的运用程度,以及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进行调整与改进,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其自身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学院也应逐步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力度,积极开展与互联网相关的思想政治讨论活动等,以引导大学生更加客观地理解与运用互联网。此外,学院还可设置严格的监督机制,以保证相关措施的充分落实。
3.创新思想政治教学
【关键词】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公平
为了改变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扩大高校自、探寻多样化选拔方式、探索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途径,自主招生作为高校一项新的招生考试制度应运而生,高中生作为自主招生的参与者和受益方,其对自主招生制度的认同对该制度的推行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选取了山东省某市高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访问,以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对自主招生政策的了解情况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和改革建议。
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及其认同度的内涵
(一)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内涵
本研究所指的自主招生制度,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条件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独立自主拟定招生计划,拿出一定比例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进行选拔,考生通过参加高校组织的测试来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活动。
目前中国实行的高校自主招生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模式,比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校拿出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自主招生,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全国统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二是部分省市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模式,高职院校享有极大的自,参加这些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需要再参加高考;三是完全自主招生模式,主要在江浙沪地区实行,由面试决定录取与否,已被自主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山东省某市地区的考生主要参加还是第一种自主招生。即考生自荐或是中学推荐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高校审查合格后,考生可参加高校的选拔考试以取得自主招生资格,在取得资格之后还需要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依据,但在录取时会享受到60分左右的降分录取。因此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是很高的。
(二)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
浙江大学的李江源认为所谓的教育制度认同是指“公民对这一教育制度框架体系在价值上的承认与肯定,认为它是基本正义的,自己愿意遵守与维护这一教育制度体系。”它包括价值上的认同、对其发生原则的认同和情感认同。充分反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教育制度获得服从者信仰和自愿遵从的必要条件。
自主招生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其直接的受益者是高中学生和高校。因此该项制度应该得到高中学生的认同,那就必须要反映高中学生的利益。我国的自主招生考试制度目前还正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针对自主招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很有必要了解高中生对于这种新的招生模式到底了解多少,对这种招生模式的期望是什么。
二、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概述
本研究对山东省某市的四所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一所是省级规范化重点学校,其他三所是普通中学,问卷发放机构的原则是尽量保证所选中学层次水平有所差别,有高、中、低之分,调查对象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考虑,除了与自主招生直接相关的高三学生,还选取了高一、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本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四所中学的三个年级里共抽取28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80 份,回收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男生共96份,女生121份,最后经过数据处理、归纳分析得出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1.对自主招生制度了解及认识程度不够
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认识程度上,126人表示仅仅知道有这回事,28人表示比较了解,1人表示非常了解,而62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占总人数的28.5%(如表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时间不是特别久,各单位、机构的宣传力度也不是特别的大,目前高中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认识程度不足,调查中还显示对于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大多数高中生也表示出漠视的态度,这是值得深思的。
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只有千军万马挤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才能上大学,“唯分论”导致了应试教育下高中生只能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学习中,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也就不可能了解新的招生制度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实施的原因,社会及学校对于自主招生的关注度并不高,导致自主招生只是存在于广播、电视新闻之中,它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仍旧是遥不可及的。
2.家庭资本好的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占优势
首先从学生的户籍情况来看,了解并希望、准备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学生的城市户籍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7.09%,而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仅为12.91%,这表明在自主招生考试制度中,了解并有兴趣积极参加的考生大多为城市学生,他们比农村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较丰富,农村学生则处于弱势地位。
其次从学生父母的文化背景来看,在调查的样本中,父母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有10.3%,初中程度的有33.7%,高中或中职中专42. 8%,大学或高职高专程度的有13.2%(如图1),从调查结果来看家长文化背景较高的学生对自主招生了解情况更多,更有兴趣,并且参加调查的学生在选择“您认为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受益学生是哪类”时,5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或父母文化程度较高”这一选项,可见拥有更多文化知识和社会资本的家庭的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优势地位。
3.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持不信任态度
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自主招生的公正性上,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表示自主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公正性,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73人认为基本公正,102人认为没有公平性,仅有6人认为很公正,其他表示不清楚,可见所调查学校的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的公正性存在质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大家对高考在选拔人才的公平性上认同度较高,而自主招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目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对自主招生制度了解的不深,人们容易对自主招生产生误解。尤其是目前自主招生对于招生对象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如生源所在地,成绩方面,获奖情况,学校推荐等等,这些条件限制使得很多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学生先天就比那些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学生落后了一步,导致了起点的不公平。因而自主招生制度本身的公正性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同时根据调查显示教育者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态度也不明晰,在对学校和老师是否支持自主招生的调查中,有109人不清楚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68人认为校方以及老师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29人认为学校和老师持反对态度,仅有11人认为校方及老师支持(如图2)。校方和老师对于自主招生的态度不明晰也造成学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了解不够,进而影响学生对自主招生制度公正性的质疑。
4.调查地区对自主招生制度总体期望值不是很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6.5%的调查对象不会选择在高考前夕参加自主招生考试;42.4%的调查对象认为参加自主招生带来的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经济支出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只有23.5%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可见所调查地区的高中生对于自主招生制度的总体期望值不是很高,由于所调查地区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虽然处于沿海东部地区,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无法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相提并论,而且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较大,而自主招生的考试点都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就使很多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对自主招生产生的各种费用望而生畏。并且在不同层次的高中调查的结果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第一中学属于省级规范化学校,拥有“中学校长推荐”的权利,因而学校学生直接参与自主招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其他三所普通中学,而且学生对自主招生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要高一些。这反映了目前自主招生制度中部分试点院校高校明确提出生源所在地中学为省、地区、直辖市重点中学,就使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学被拒之门外。对中学规格的限定,无疑向社会透露出一种“上重点大学,必先上重点中学”的隐含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中学生择校的不良风气,必然进一步带来教育不公。
三、提高自主招生制度认同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扩大自主招生影响,增加学生了解程度
教育制度首先应该被人们所熟知,才有可能被人们所认同,不被人认识的教育制度是不可能被人们认同的。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教育制度也是如此。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对于自主招生,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还仅仅停留在“仅仅知道有这么回事”。这体现了高中生对自主招生制度了解及认识程度不够。首先各高校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招生的宣传,其次学校和老师也有义务为学生传达最新的教育政策,使制度的最大受益者――高中生能够认识、熟悉、详细了解自主招生制度,使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再次在社会舆论方面,新闻媒体等也有必要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来保障自主招生制度的实施。最后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相应的宣传,在扩大自主招生影响力的同时引导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
(二)拓宽选拔范围,政策向不发达地区、弱势群体倾斜
目前我国各省的基础教育差异很大,各省内基础教育水平也有差异。自主招生的选拔范围应兼顾各个方面,尽量体现招生范围的公平。各高校的自主招生不应有地区和学校限制,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应该使外省、农村和非重点中学的学生获得与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同等的参加自主招生测试的机会。同时,还要考虑参加自主招生的费用给农村偏远地区考生带来的不利影响,给经济困难地区的考生适当的补助和倾斜。扩大招生范围和对象,使越来越多的考生参与到自主招生中来,有利于提高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质量,保证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增强弱势群体的认可度。
(三)强化监督机制,体现教育公平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日益认识到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传统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师教育的制度、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都在进行改革,推动了教师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创新,特别是教师教育的创新。因此,在新时期,教师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师教育概述
我国的师范教育自19世纪末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师范学院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5O年代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明确教师的培养主要依靠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此后,随着基础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师资水平的提高,师范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到20世纪8O年代就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完备、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从事全日制教师职前培训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还包括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对教师职业化的要求逐步提高,呼唤教师教育的改革。1997年后,我国将“师范教育”改称“教师教育”,改革封闭定向的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建立现代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由此我国的教师教育顺应历史的发展,又走向了新生。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教师教育”概念,作为对教师培养、培训、任用和进修等的统称。教师教育是指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人职训练和在职培训的统合教育,它体现了对教师教育的连续性、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源头工程,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加快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二、教师教育创新的主要表现
(一)教师教育的价值理念创新
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教师教育的使命与价值重新受到关注。教师教育是指向教师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应当执守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生命的高度关注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追求。教师是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整体的人,是既有职业使命又有舒展生命需要的人。指向教师的教育不仅要关注教师职业之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养,更要关注并尊重教师的生命意义的彰显与生命价值的实现。
教师教育对人的关怀就是要帮助教师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树立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
北师大朱旭东教授提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以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为条件的一套行为规则。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社会及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要求基础之上的,它具有专业性、标准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基础是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从事教师职业或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身份的一种强制性规定,是对教师实行的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件实施办法》。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许多综合性大学纷纷加入培养教师行列,保障了教师素质,使原有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体制受到挑战。
2007年我国又实施了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今年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要“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是党和政府在提高师资质量方面的一项重大举措,更是我国教师教育在新时期的一大创新。
(三)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封闭,局限在师范院校体系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够宽厚,创新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水平的基础教育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因此,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水平,教师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早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就开始了国内第一个“4+2”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生源以北师大本校非教育系本科生为主,主要从本科生三年级学生中选拔。所谓“4+2”教育学硕士,即将本科生4年学历与硕士3年学历打通,缩短学制,用6年时间完成两个学位所需要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前4年主要学习不同专业的课程,以达到普通大学本科生的专业水准。后两年集中学习教育类课程,学习期满、论文合格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4+2”学士后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师培育模式,为我国进行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华中师大在实践中也逐步探索出三个培养模式:一是“主修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模块”(“3+1”);二是“主修专业+教育类第二学士学位”(“4+1”);三是“主修专业+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4+2”)。‘三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安排、能力要求等方面呈梯级递进关系,形成以“3+1”为主体、“4+1”为纽带、“4+2”为高端,实现“本科——第二学七学位——硕士研究生”有机结合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2006年华东师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新式“4+1+2”师范硕士生培养体系,即“4年本科教育+1年中学实践+2年硕士培养新模式”。通过新模式培养出来的教师,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又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技能,从而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升。
(四)教师教育实习制度的创新
教育实践足培养教师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教育实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一般师范院校在学生毕业之前集中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为8周。但是在这短短的8周时间里,除去动员、准备与总结、结束工作,中间只有6周左右在校实习,每个实习生真正上课次数很少,起不到实践锻炼的作用。有的学校学生“放羊式”实习流于形式。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许多高校创新教育实习制度。以河北省为例:2006年2月河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5月开始,依托河北师大,在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开展教师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顶岗实习试点工作,每年4期,每期3个月。这种“顶岗实习工程”是一项“多赢”的活动,对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在实习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服务社会的本领,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被顶岗的教师来说,是一一次集中学习的机会,使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教师教育实习制度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与教学实践,缩短了师范生与教师职业的距离,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很快适应教师工作岗位。
(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
随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定终身的教师教育难以适应教师的未来发展需求。世界各国都相继拓宽了教师教育的范围,引进了“持续性教师教育理念”,将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使教师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职生涯。由此,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其一是创办“教师发展学校”,其二是实施“教师网联计划”。
“教师发展学校”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一种功能性建设,即由大学和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使中小学校具有拉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这是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模式,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产物。首都师大在国内率先倡导建立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19所,走进北京、河北等地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主体意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动中小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我国许多地市已建立起许多“教师发展学校”,这种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教师教育和教师培养的一体化、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教师网联计划”是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是教育部新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先行启动实施的一个重要项目。
“教师网联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学校为主体,高水平大学为核心,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服务支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系统、卫星电视网与计算机互联网相互融通,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国城市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
教育网联的任务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使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教育、非学历培训和教师资格认证课程培训,大幅度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家资格;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3-0082-05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操作者的需求,切实改变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割裂的局面,构建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与高等教育彼此沟通衔接的现代教育制度与教育体系,完善适应广大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彻底实现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方式的转变,梳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与实施历程,探讨其中的现代教育理念,总结其对我国国家资格框架构建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镜鉴价值,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资格与资格框架的基本内涵
“资格”,我国权威工具书将其界定为:“从事某种活动所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1]国内学者大多将其理解为一种学习成果或学习成果的标志,如将“资格”理解为“主管机关经过评估并确认个人达到既定标准的正式的学习成果”。[2]或将“资格”理解为:“个人具备的经主管机构评估并确认达到既定标准的学习成果的标志”。[3]关于资格,《欧洲资格框架》的界定是:在欧盟范围内获得认可的所有资格证书、学校文凭和职业经历。其中,“资格”为上位概念,“资格证书”、“学校文凭”和“职业经历”则属于下位概念。综合有关“资格”的界定,我们可以对资格做出这样几个层面的理解:作为一种个人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条件或身份的证明性文件,资格通常以书面的职业性证明、证书、教育性文凭和学位加以展现;作为一种学习结果的展示,资格应明确展示资格持有者应知、能做和理解的内容;作为一种评估和确认的结果,资格应依照评估工具和程序展示资格持有者所实际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种参照既定标准的结果,资格所展示的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的。
“资格框架”,则是指运用学习成果指标对资格进行认定和分类的工具,可包含全部或部分的学习成果和历程。国家资格框架往往体现出一个国家在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水平做出宏观判断的基础上,就各级各类人才质量规格所做出的规定性要求,是国家制定劳动力再生产和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根本依据。国家构建与实施资格框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在于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的沟通,在于实现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纵向衔接,最终为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流动的终身学习体系。部分国家构建与实施资格框架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研究充分证明:“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一个制度性的国家资格框架予以支撑,包括把基于认知规律的学历资格证书与基于技能形成规律的职业资格证书加以融合,一是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二是实现纵向的衔接与横向的沟通”。[4]
二、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发展历程
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在于科学技术和人才素质的竞争,并直接体现为教育质量和教育体系的竞争。为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部分发达国家在构建实施本国国家资格框架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进而为人们实现不同种类和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转换,实现在社会各职业门类之间的顺利流动提供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保障。可以说,构建实施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已成为国际社会教育发展日趋一致的选择。期间,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以其实施时间早和教育成效显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系统梳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发展历程,阐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总结其对我国构建实施国家资格框架的镜鉴价值,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199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澳大利亚知识经济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市场中的知识与技术含量逐步提高,传统的矿产冶炼、机器制造和建筑业日益萎缩,经济服务、电子网络、技术咨询和人力资源在国民生产总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政府、职业院校、社会企业与行业依照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协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并着手构建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框架。
1985年,一份有关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计划的报告――《科尔比报告》,报告提出是否构建一个完整的涵盖脱产正规培训和企业工作实习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直接决定能否为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发展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1992年,新成立的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署开始致力于国家宏观职业教育战略的制订和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框架的构建。国家培训署还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推进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培训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并引入相当于中学VET一级和中学VET二级水平的一级和二级资格证书。
在澳大利亚国家培训署的积极努力下,为适应20世纪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社会就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践发展的需要,适应加强各类资格证书之间衔接的需要,适应对各类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可的社会需要,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推进实施了包括“澳大利亚青年合同”和“全澳青年参与要求”在内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并积极构建实施将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纳入其中的综合性国家资格框架。1995年1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并于2000年开始在全国推行,具体内容见表1。
就层次维度而言,在10个层级的国家教育与培训资格框架中,一级资格证书复杂度最低,十级资格证书复杂度最高,其中每一资格证书又具体展示为概述、知识、技能和技能应用。“概述”在于展示不同级别资格的逐步递进要求,如1级资格证书的概述为“具有初级工作、社区参与继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知识”是指学习者需要理解的内容,可由广度、深度和知识类型加以表述,如1级资格证书的“知识”表述为“具有事实性、技术和程序性知识,掌握一些工作和学习具体领域的理论知识”;“技能”是学习者能够操作的内容,涉及技能类型和复杂程度,如1级资格证书的“技能”表述为“掌握一系列认知、技术和交流的技能,能够应用专门化信息、工具、材料和方法,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则主要是指学习者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和情境,一般可由自主性、责任感和义务等表述,如1级资格证书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表述为:“在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运用中展示自主性和判断力,且能够在已知的环境中承担责任。”
就涵盖范围而言,国家资格框架既涵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类教育,同时也涵盖中等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层教育。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国家资格框架体系中被置于重要地位,并分别表现为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资格”教育。
就高中教育领域而言,“资格证书”分为2级: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横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别等值于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
就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而言,“资格证书”分为6级:一级证书、二级证书、三级证书、四级证书、五级的文凭和六级的高级文凭。
就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而言,“资格证书”包括五级的高等教育文凭(HE Diploma)和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六级的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七级的研究生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八级的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九级的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和10级的博士学位(Doctoral Degree)在内的6个级别。这里的“高等教育文凭”和“学士学位”与职业教育领域的“文凭”和“高级文凭”等值。需要指出的是,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资格”教育的学校一般由前身为理工学院的大学承担。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1995年的国家资格框架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了积极的制度保障作用。
首先,199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构建起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和中等教育在内的综合性教育体系。1995年的国家资格框架为职业教育设定了六级证书:证书I、证书II、证书III、证书IV、文凭和高级文凭。其中文凭和高级文凭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证书持有者需具备从事某职业所需的技术分析、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证书I~IV,属于中等教育层次,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199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以行业制定职业能力标准-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开发实施相应课程,组织考核,向合格者颁授相应的资格证书的方式,明确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学制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第三,199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确保了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之间的同等地位,保证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同类”价值,而非层级上低于普通教育的“二流”地位,赋予职业教育与培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层次性,尤其是将对职业教育的认可(文凭和高级文凭)上升至高等教育的相应层次(文凭、副学士学位、高级文凭),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层次的高移提供了资格制度与教育体系保障。
(二)200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
为切实满足新世纪澳大利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层次高移化的需求,在1995年6级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的基础上,2005年澳大利亚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增至8级(见表2)。
200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包括14种资格证书类型:除高中教育证书外,还包括一级证书(Certificate I)、二级证书(Certificate II)、三级证书(Certificate III)、四级证书(Certificate IV)、五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文凭(VET Diploma)、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和高等教育文凭(HE Diploma)、六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级文凭(VET Advanced Diploma)、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和高等教育高级文凭(HE Advanced Diploma)、七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生证书(VET Graduate Certificate)和高等教育研究生证书(HE Graduate Certificate)、八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生文凭(VET Graduate Diploma)和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九级的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和十级的博士学位(Doctor Degree)。
就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而言,200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价值不仅在于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确定了8级资格证书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框架体系还基于提升职业教育学习地位与证书层次的目的,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划分为四级:职业教育与培训文凭(VET Diploma)、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级文凭(VET Advanced Diploma)、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生证书(VET Graduate Certificate)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生文凭(VET Graduate Diploma),其中职业教育研究生证书和职业教育研究生文凭分别等值于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文凭和研究生证书,相关教育与培训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和部分大学承担。
2005年的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实施的结果,使得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职人员和社会待业人员,能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以及未来就业愿望,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家资格证书课程学习,并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教育与培训轨道之间自由流动,在实现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和多层次发展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即高等教育表现为“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两种类型。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1.理解基本概念:对教育科研方法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一些概念本身就较难理解,死记硬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较好的方法是联系实际,将概念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
路桥工程属于我国现代重点行业,同时数量越来越多,而现代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路桥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文中概述了安全管理工作,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对策,望带来路桥工程的思考。
关键词
路桥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路桥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管控内容便是安全,只有确保了施工安全,才能保证所有参与到施工中的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同时保证路桥施工效果。现阶段,我国路桥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更需要提出建议,改善施工。
1、路桥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中,安全为第一要务,通过管理方式改善基本安全环境,进而保证全体投入到路桥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现阶段,路桥工程安全管理主要便是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同时保证基本的经济利益。通过统计安全管理,可以发现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流动性。当前,路桥施工队伍中,主要以农民工为主,而且其所带有的人员流动性较大,通常建筑项目转换时,施工队伍通常也会转换,进而不断转换施工环境,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现阶段主要分为装修队伍和施工队伍,而各种场景和环境不断变化,同样为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2)密集性。现阶段我国的施工队伍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建筑施工中虽然会应用到各类机械设备,但机械设备应用较少,同样可以施工人员仍然较为密集,也就是现代施工仍然需要依靠较多的施工人员,当人的基本密集程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而对其的安全管理便会成为问题。而且现阶段相关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进而更加带来了管理之中的难度,我国施工现阶段并不会组织施工人员上岗前培训,更是加重了该隐患[1]。(3)复杂性。路桥施工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繁多,此类问题都会导致安全管理工程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难题。安全管理属于施工现场的重点管理工作,其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涉及到一类外来人员的安全。
2、路桥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1安全教育不足
伴随着各种先进技术以及机械设备进入到施工现场,路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得以凸显,例如安全教育工作的不足,一些施工企业不能正视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工作中不仅是不重视的
态度,甚至是缺少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工作中很多便是普及安全理念的过程,我国现阶段不仅施工现场不重视此类工作,同样规章制度中并不能体现此类规定,进而带来了严重的问题[2]。
2.2责任划分不明确
建筑工程属于复合型工程,其涉及到较多的各类环境和因素[3]。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责任划分尚且不明确,很多时候便会导致安全管理任务不能有效划分。笔者认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便是相关安全法规存在空白,不能明确施工方面的义务与权利,监督工作存在盲点,很多此类原因便是直接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缺陷的基本原因。
2.3制度不能贯彻
现阶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已经做出了一应的规章制度,例如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走动必须佩带安全帽等,但是此类制度实际中往往不能贯彻,一方面是由于施工人员不能正确认识此类制度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便是由于监督制度的缺失。进而很多利于施工安全的规定都被忽略,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问题。
2.4缺少安全培训工作
目前诸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工作量,在施工前忽略了安全培训工作,不能真正的落实安全教育制度,进而使得很多员工并不能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使得员工不能知道真正的安全理论,便会带来安全管理工作的困难。
3、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建议
根据以上问题,应当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展开,而且将安全管理作为信用的一方面,现阐述如下:
3.1制定法律法规
首先应该建设外部环境,立法部门应根据我国现阶段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而归类出我国实际施工现状,进而制定相应的的法律法规,完善基本的法律组成,当建筑工程想要开展施工工程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进而将一切归结于法律环境。法律法规的完善便可以指导一类施工企业在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法可依,进而根据法律法规将自我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升至新的高度。
3.2做好施工把关工作
现阶段施工现场往往需要各类材料基本入场,做好此类材料质量把关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很多施工质量的问题便会直接导致安全问题,一旦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重大安全问题。将影响安全的一类因素有效控制,进而将一类安全事故有效控制,保证建筑施工顺利开展。
3.3提升监督力度
为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提升职能,做好监督工作。需要明确政府并不是“保姆”的角色,其更应该做到的便是如同“双亲”的角色,一方面照顾现阶段的施工,另外一方面同样应该实行严格管理。政府做好外部监督工作,组织专门的管理型人才,继而监督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提升基本管理制度。并且不断的引进专业型管理人才,继而保证管理队伍的高素质,提高管理效果。
3.4制作问题档案
政府现阶段的监管过程中,可以将发现企业的问题整理成档案,现阶段的档案形式主要形式便是通过电子档案完成,进而可以有效记录施工企业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明确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如果企业并未按照相应的施工安全规范完成,可以追求其基本责任。同时可以指定安全信用制度,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归纳为信用总结工作,如果一些单位的安全信用已经成为“负数”,需要重点关注此类单位的工作。
3.5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施工企业在正式施工前,对即将参与施工的人员采取安全培训工作,实际培训工作中可以引入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是否具有基本上岗的能力。同时在施工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知识,提高队伍整体对安全的重视。此类工作同样属于施工企业的重点内容,继而真正的将安全作为生产中的“第一要务”。
4、总结
综上所述,路桥施工质量事关国计民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安全生产问题,做好把关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从多方面确保路桥施工的安全生产及顺利完工。
作者:周克元 单位:湖南省娄衡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邓文华.浅谈公路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J].公路,2014(9):26-28.
(一)传承方式
我国的民间声乐主要是通过多年的口头传承而流传下来的,在传承过程中加入我国人民自身的再创造形成了今天的民间声乐体系。我国民间声乐重视“口传心授”,通过口头传授获得技巧、音调、音色等基础知识,然后依靠内心的领悟能力去体会音乐的所表达的意境。因此,就形成了我国民间声乐独有的记谱形式。比如古琴谱、减字谱以及公式谱。民间声乐需要群众自发地在生活中进行传承和沿袭,但是现在的人普遍缺乏的就是自主意识,所以其传承在今天仍然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与学校古板的教育模式相比,自发地进行民间声乐的传承是较为妥善的,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并发扬区域文化。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民间声乐其实是民族自身状况的具体表现,代表着民族的特点与文化特色,所以说,它的传承对国家的各项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二)民间声乐传承的现状
传统民间声乐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以及人类的智慧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不同于其他音乐体系的独特魅力。不同时期的民间声乐能够具体反映当时的时代特色,民风民情等细节也会在其中得以体现。我国的民间声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推动了文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但是在今天音乐文化形式多样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民间声乐正在走下坡路,给我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难题,也是现代人们要解决的难题。文化想要谋求全面发展,就要进行创新。在民间声乐的传承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用保护的姿态让其发展,相反,要保护与放手相结合,任其合理地自由创新。
二、民间声乐传承与现代声乐教育相结合发展
(一)树立正确观念
目前社会呈多元化发展,各种文化在不断地交流中进行融合与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间声乐的教学也要呈现多元化的理解与传授。在进行声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融合他国的先进声乐教育方法,让学生在了解了本国音乐内容的同时,了解更多外来的优秀音乐文化,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声乐体系和其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传授者以及学生掌握好度,对于外来音乐文化要抱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决不能对其进行抄袭或是模仿,这样就失去了现代声乐教育的意义。
民间声乐在高校的教育中没有被重视,学生们对这一传统文化没有更深地认识,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传统文化的流失。所以高校要将民间声乐的教育纳入教程,对学生全面普及。首先,对当地民间声乐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将其应用到现有的声乐教育中,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限制,民间声乐教材还不完善,针对这一点,高校应聘请专业的音乐人士编写教材,将优秀的内容全部编入书中。新型的现代声乐教育教学,通过规范的教育课程的讲解与指导,使学生们对我国的民间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求知欲,主动学习,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教师提高自身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