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成人教育管理理念的特征

“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新型管理理念,它具有如下特征:

1.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因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标”。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管理要从“制度化”向“人本化”转化,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除可能限制人的自主性和不恰当的管理约束,使每一个人的心智和创造才能都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发挥。

2.注重人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有机结合。成人实际上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以此为立足点,深化了对人的认识,使教育管理活动既调动了人的理性因素,也发掘了人的非理性因素,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由于成人教育对象的社会阅历更复杂,感情生活更丰富,教育管理就更应该注重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结合,这样教育管理才更能够符合人性规律和科学规律。

3.注重民主化的管理。在管理方式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员工上下级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价值的提升,强调人个性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共同的价值观。它注重处理学员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个人与学校的关系、知识层次不同学员之间的差别。同时“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一种整体的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的现实因素

社会发展是成人教育管理人本化价值取向产生的一个重要现实因素。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型社会这一教育思潮正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再教育理想中的理论表达和实践设计。为此,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教育活动的第一因素等,现已成为整个国际教育管理界的共识。成人学生与青少年学生的区别在于成人教育有着自己成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阅历,他们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主体需求,也更加渴望实现个性化的人生价值。因此,成人教育管理不仅要满足成人的多元化需求,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提供有助于释放人的“自由能量”和挖掘人的潜在智能的个人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成人学员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欲望,是成人教育管理走向“以人为本”的又一个现实因素。成人教育“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第三个现实因素是终身教育理念被普遍认同与逐渐被广泛实践。成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主要基地。由于终身教育追求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注重来自于人性意义的自我完善,体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它必然蕴涵着以人为本管理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旨趣。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管理与“职业”的适应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也必须是以人为本,把弘扬“人本”精神当作是第一要务,从而为人的终身进步奠定基础。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成人教育管理理念,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办学体制和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从传统的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传统教育思想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请技能、重知识灌输轻社会需求,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是相悖的。

2.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的设置宜以专业性为主,基础性、文化性为辅,减少文化类课程。基础类课程以必需为限,多开专业性课程,以扩大专业知识面。在教育环节组织方面,以理解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与培养技能、能力的实践教学二者之间比例恰当。

3.在教学方法方面,一是教师的讲课力求少而精、突出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不应主次不分,旁征博引。二是教师教学中力求富有引导性,知识理论与实践、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员运用知识理论思考、分析实际,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三是教师教学中贯彻学习方法性,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不仅说明它们的内涵,而且在方法上给学员以启示,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4.在办学体制方面,成人高等教育要改变政府独立办学的局面,实行包括政府办学在内的多元办学主体并存的办学体制。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的同时,建立其他私办,民办或合作制、股份制等合作办学体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院系结构和专业结构。在专业设置上应突破传统教育的静态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动态系统。另外,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制。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必须确立“人”在教育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二)提高成人教育管理水平,正确处理好教师与成人学员、管理者与成人学员之间的关系,营造成教学员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

成人高等教育学员成分复杂,学习动机也各有不同,生活中矛盾较多。除此之外,在成人学员当中相当大一部分存有自卑感。一方面原因,由于成教学员自我评价不当,认为自己是以“优惠”待遇入学的,学习基础不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技不如人”之感;另一方面,受“成教文凭水分大”等不良社会舆论影响,许多成教学生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这种消极的心理使得成教生的自卑心理较重,学习的自信心不高。有77.7%的人认为,如果授课老师不划考试范围或重点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基于这些情况,教师一方面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塑人、以才育人、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其次还要优化成人学员的学习环境,倡导合理有序的竞争,组建高素质的成人教育教师群体,把一流的教师推向成教第一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供一个成教心理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消除成教生的不良学习心向。

【参考文献】

[1]韩庆祥,雷鸣.全面深入理解“以人为本”[J].伦理学研究,2004(05):5-10

[2]陈丽萍.教学管理中的人本化问题探讨[J].教育评论,2004(02):19-21

第2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易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易采用渐进式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易采用能动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应沉着冷静,分析缘由,全面考虑,恰当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技巧,恰当处理。通过给学生传小纸条、进行周记对话等书面形式,悄悄地批评教育学生;面对学生家长,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认为老师够朋友,心甘情愿地听从老师的教导,师生相处变得水融般亲密。

老师与学生要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进行角色换位,以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教育艺术。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老师与学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

如在布置工作任务或总结情况时说“我们、我们班”,学生会感觉到老师与他们是同一阵线的;在说明活动的原因、目的时说“根据、考虑”,学生听起来觉得很安全,不象听到“针对”那样紧张、充满火药味;教师叫学生时,只叫其名,他会觉得班主任与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在请学生帮忙前说“请、能否”,干完活后说“谢谢、辛苦了”,学生会倍感亲切。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对学生有着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也会慢慢地消失了。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教师还要用心来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性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成富有感彩的语言。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主人翁责任感。在教育方法上力求避免使用传统的命令、要求、任务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公众评价、公众道德管理、公众群体心理形成等手段来达到目标,树立起群体价值观,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每个人是群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这个班级。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广泛听取学生并及时采纳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当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并得以实施时,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样可以使管理学生的方式从“控制型”转向“参与型”。如让学生参与制订班级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及规章制度,由班干部带头与其他同学共同商议拟定班级公约,使规章制度具有群众性,形成共识而共同遵守。

第3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的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劳动者就业的重大举措,成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对策

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如何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4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的内涵 管理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变革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以人为人已经逐步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理性选择。人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对人的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也将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的不同。

一、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员工及贴心管理方式的对应

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个体,也是企业的重要组成要素,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的存在价值,在心中摆好人的位置,把人视为管理的起点,支点,同时也是终点,采取贴心的管理方式。贴心管理的本质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以合理的需求满足人,以有序的配置安排人,以科学的体制激励人,以高尚的文化教育人,以民主的氛围凝聚人,时时刻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创造热情,把人视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以实现企业盈利,社会受益,员工得到实惠为目标的全方位管理方式。

在企业中每一个人除了职责分工的不同外,每个人在人格上是都是平等的,所以企业管理中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不能有损员工的人格;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人所从事的活动背后隐含着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应该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安危冷暖,学会体察员工的情绪,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员工的事再小也要放在心上,深怀爱人之心,善谋富工之策,对员工的合理需求予以满足;在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大小,天赋有高低,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企业机器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部件,都是企业宝贵的人文资源,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天赋、实践经验的不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使人力资源不浪费,不缺位,整体结构优,效能大;企业中每一个人,除了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外,还需要有一个群体归属,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企业管理中除了薪水的涨幅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构建高尚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塑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使个人心情舒畅的氛围,增强归属感,凝聚人心。

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有自由选择度的产品使用者及服务管理方式的对应

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谁赢得了更多的消费者,谁才是最后的赢家。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是最有话语权、选择权和评判权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所以企业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应该强化服务管理意识,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

产品生产之前,做好消费者市场的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产品设计中,体现出产品的人性化,注重产品的质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产品销售中,提供不同层次价位的优质产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产品售出后,企业应有健全完备的维修服务体系,诚恳接受消费者的批评和投诉。现今时代,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已成为一个系统体系,高度集成化,所以一个真正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必定时时把消费者放在心上,处处替消费者着想。国内知名企业海尔集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海尔始终坚持以诚信务实的服务理念和质量过硬的产品来赢得顾客。在创业初期,有一次质检发现有76台电冰箱不合格,引起消费者不满。当时的厂长张瑞敏责令当事人当着全厂4000多名职工的面,把这批电冰箱全部砸碎。消息传出后,一个用金钱无法买到的对消费者负责、讲究产品质量的企业形象树立起来了,从此海尔牌电冰箱畅销全国,誉满内外。因此一个企业要长期生存的话,必须有较强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

三、以人为本中的“人”是“社会人”性质的企业自身及责任管理方式的对应

企业是在社会土壤中培育起来的一种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组织活动是在社会中展开的,社会赋予了企业以生命,使企业成为具有“社会人”性质的生命体,因此企业的正常运行应该在社会秩序的范围内进行。

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法治经济,因此法律已经对企业的运营规则做了边际的约束、界定。一个在法制环境中存在的经济实体,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在法律的要求下开展一切正常的经营活动,谁违背游戏规则意味着谁将被淘汰出局、罚下赛场。因此具有“社会人”性质的企业应该将自己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的要求统一起来,在管理中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学会懂法、守法,既维护好自己的正当利益,也不能损害其他企业的合法利益。

企业做为“社会人”,还应遵循相应的社会道德,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在隐形力量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应该注重诚信文化的构建,将经营管理与追求真善美结合起来,将企业盈利、维护市场秩序与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第5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一、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

(一)以人为本是时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逐渐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原有的工作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跟上读者的需求,亟待新型管理理念的出现来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水平。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读者需求的多元化及信息可获取途径的多元化,向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挑战。图书馆能否把握住读者,满足读者的需要,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现阶段,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是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机构。公共的文献、信息中心,创新的知识源泉,也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

(二)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方法。信息获取过程的主体是人,是人的知识能力及认知结构。人能够进行自适应学习,能够依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适应新的情况,从而产生新的认知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类公共图书馆有了一种严重的危机感。为了化解危机,有许多图书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硬件上,建立数字图书馆;软件上,实行人本管理。读者主体地位的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藏书利用率与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成了图书馆的主题。因为,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今天,图书馆与其它信息产业之间以及馆与馆之间竞争力的大小,已经不能单纯取决于信息的拥有量了

(三)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提供人性化服务,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当然,图书馆也不例外,对于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掘图书馆的服务潜力,改善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树立图书馆的崭新形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以人为本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作为文化发展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然要求图书馆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观。同时,图书馆对于经济基础的依附性也决定着图书馆只有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需要,才能有更大更快地发展。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

(一)加强馆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读者第一”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最终是离不开图书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服务能力,刚性管理往往让人感觉机械、僵化,忽略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程度阻碍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实际管理中要努力协调二者关系,以保证图书馆工作的健康发展,应尽量避免牺牲馆员的利益来成全读者,反之亦然。由于多方原因,很多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中,有部分文化层次还比较低,以前传统的手工操作,简单服务还能适应,但是现在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技术的大量使用,图书网络化、数字化,很多馆员就无所适从,因此加强馆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与时俱进,转变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图书馆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管理和服务理念,全面实行“大开放、一站式”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实施多年的半封闭模式,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人的尊重,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就是在现代化的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出发点,以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关怀。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以人为本”理念的统一。其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主动服务、专业和个性化服务的服务方式,实现了与“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契合。

(三)注重多种文化的融合,多渠道引进人才。采用人才内外聘任模式。外部选拔人才,为图书馆事业输送了新鲜血液,从根本上解决了内部人才补充普遍存在“近亲繁殖”的弊端。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充实馆员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对“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有全面的理解,使图书馆实现科学、和谐、全面发展。因此,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是体现图书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图书馆的未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人的发展。同时,坚持内部升补,从图书馆内部选拔人才,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人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6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 行政管理 理念

引言

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虽然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但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我国古代一些“仁治”、“民治”的管理理念一脉相承。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重新发现人,认可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则具体体现为以老百姓的利益诉求为主,在科学执政与维护百姓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地建设公仆型行政团队,真正转变政府职能。

一、行政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之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为了确保政府部门在具体行政活动中,能够深刻地体现出以人为中心,尊重保护人权的新时代政府发展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到最高位[1]。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行政管理模式,才能达到真正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完善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对策

1.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的个呢不能利益。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我们应当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对于群众的相关利益诉求尽可能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中与群众沟通。在个别因行政管理不善而发生的社会中,相关部门应及时协调,做好保障安顿群众的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端正姿态,纠正等不良作风

作风体现在无视群众利益诉求、粗暴执政、不作为甚至逃避责任等问题上。强化行政管理改革,就要从根本上肃清政府部门某些权职人员的错误心态和不良习气,做到高度重视群众需求,积极协调,和平协商,进一步拉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2]。

(3)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创建服务性政府、构造和谐社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政府转变职能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构建服务性政府,建立不断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的创新型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将行政管理的举措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政府部门改革、职能转换所带来的好处,从而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创新活动的发展。

2.以人为本与科学行政相结合

(1)强化科学决策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活动中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关键在于行政人员的科学决策。以人为本的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就是要在统筹多方要素之后做出正确的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对于行政管理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各级政府及人员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综合社会环境与群众接受能力,通过合理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行政策略,强化科学决策的能力。

(2)激发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不仅仅要以群众的利益诉求为本,同时也应当以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本。关键在于培养起行政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行政热情,引导行政人民发展主动维护群众利益的先进思维模式,体现出服务性政府主动为群众谋食事的强烈愿望和行政主体对待行政工作的饱满热情,大幅度提高行政水平,深化行政管理。

(3)坚持行政创新

坚持行政创新就是要不拘泥于常态,利用创新型思维模式在行政管理上进行新的有益尝试[3]。一方面行政人员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对于群众的一些有益意见、建议可适当进行研究采纳。同时,地方政府需注意,不能为了一味追求行政创新而偏离了科学合理的轨道,从而减低行政工作效率。[3]

三、结语

在行政管理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前转变社会职能的任务中一大重要课题,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维护好百姓利益、纠正行政不良风气,同时也要把以人为本与科学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在行政管理中不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衡量政府部门行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才能真正建构起服务性政府,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以地方政府改革创新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地方政府改革典型调研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6-27.

第7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分析

以人为本就是在工作中坚持以群众利益为中心,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劳动力资源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且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只有工作人员受到充分的尊重,感受到工作环境的舒适,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工作人员集体才能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实际工作中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要尊重人才,为先进社会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进而才能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单位内部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时代所趋,且是企业发展创造内动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很多职工都下岗待业,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等。面对这些问题,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但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片面追求全面发展型人才,而没有重视每一个劳动者自身具有的特长,进而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很多劳动力资源也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重要性,也没有在实践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很多时候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自身工作特点,在工作中没有树立服务态度,没有充分尊重每一个人才,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都不够高。最后,随着现代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越来越严峻,人才需求成为企业发展必要解决的问题。而企业只注重追求和吸引人才,没有注重人才引进后的培养,最终使得劳动力资源背离企业而去。这些都是当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工作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来源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靠社会人力资源的支持,人的智力劳动是无法替代的,任何机械式生产方式其最终还是离不开人。并且从生产力三要素构成也可以看出,劳动力资源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决定的作用。其次,人际关系是生产的中枢纽带。每一项生产任务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配合,最终才能完成。由此可见,人际关系的融洽发展,才能更好的合作与参与工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再次,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并且工作内容繁多,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是比较难的工作任务。因此,任何一项工作的管理和建设都离不开人,如果离开人一切生产活动就会停止,企业发展就失去内动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积极的实施意义。

2、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并且逐步建立其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结构整合,提升管理能力。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要坚持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企业发展既要考虑员工切身利益,也要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所以,在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下,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要遵循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则,坚持正确理念为指导,全面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促进人力资源与企业协调、全面以及可持续发展。

三、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管理人员从实践经验以及相关先进思想理论中总结出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定推广的积极意义,并且能很好的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因此,工作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高度重视人的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工作人员要时刻关心和关注工作人员的需求,并且及时运用自身工作技能,帮助劳动力资源解决其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般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如物质、精神、社交以及尊重等方面的需求。其中,尊重需求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只有当人感觉到自己受他人尊重,那么,他也会懂得尊重他人。而在工作中,如果员工受到尊重,其对企业最好的回报就是积极努力工作,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此外,在满足工作人员受尊重需求外,实现工作人员自身价值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当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而得不到回报时,工作人员就会对企业失去信心,最终宁愿离去。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帮助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时,一定要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积极配合企业战略计划的实施。并且要帮助职工争取自身利益。

2、创新管理方式

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证明,基层职工人员都希望能参与到管理工作,愿意积极主动晋升管理职位,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方式,其主要就是要求工作人员发现职工这种心理特征,建立授权激励或者目标激励的晋升制度,积极鼓励职工工作人员参与到职位晋升工作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职工才会自身存在发展机会,并且能在工作中积极努力表现,且全面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成为有实战经验的管理层人员。授权激励主要是在管理层内部挑选优秀工作人员直接晋升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位置。在授权后,不要对其进行干涉,给与新晋升工作人员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得其能更好的胜任新的工作,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目标激励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帮助全体优秀工作人员树立工作目标,实现全体参与管理的战略目标。只有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且给与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工作人员不仅能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还能实现自身发展。 3、加强人才培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提升,而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培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要对员工基本管理知识进行培训,让员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其次,提升员工实践水平,实践水平的提升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耐心、细心的帮助员工多参与实践练习,尤其是在工作中要积极与其他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并且乐于帮助他人。通过阶段性的培训,全面考核员工表现情况,针对不足进一步加强培训,最终全面提升员工自身综合实力,在公平竞争中发展自己。

第8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关键词:医院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是信息、知识的时代,也是人才的时代,人才是决定医院发展、竞争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改革,“以人为本”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管理理念,这是受到人力资源重要作用的影响,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医院管理人力资源,也应该以“以人为本”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才需求,挖掘人才潜能,进而增强医院凝聚力与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就是指将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首要因素,并强调对人才潜能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引进“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开发与利用人才,使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目标都能够与医院组织目标相一致,共同为促进医院发展而努力。

1.建立完善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是以人事行政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模式限制了人才潜能的发挥,是不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医疗事业,医院将“以人为本”理念始终贯彻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的全过程,从人才的招聘、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综合考虑人才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使每一个医院员工的才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在持续的实践与学习中,提高个人实力,发挥自身价值,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科学合理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医院绩效管理是针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配套实施绩效工资制,实现医院战略,有效落实执行力,建立医院公平竞争的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有效管理工具。将人本管理贯彻落实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是确保绩效考核实施的关键。绩效管理通过建立特定的考核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考核方法,量化奖励与表彰的条件,对员工设定合理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员工向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努力从而提高个人绩效,这样绩效管理的过程就变成一个增强共识、凝聚人心、促进沟通的过程,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3.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夯实人才发展基础。人才稳定是医院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人才管理工作中要处处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人才,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强选人用人、培养开发、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以营造适宜人才工作、学习、生活及创新的良好环境。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的优待制度,着力优化开放聚才、竞争择优的良好环境,努力使各类人才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使医院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确保人才队伍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会

《管子》中有言,“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最早出处。现代医院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个人需要,建立以员工为本的激励机制。人本原理的实质在于充分肯定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的高效益。医院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突出了人才在医院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将人才工作目标与医院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医院员工与医院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医院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员工自我实现的意识,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从思想与行为两方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坚持实施“以人为本”策略,从点滴细节入手,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实现人才工作新突破,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才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是激发医院员工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医院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科学地将人力资源与各个岗位的工作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使医院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余立娟.构建“以人为本”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协调发展[J].中国民康医学,2008,15

[2]戴立萍,郭杏雅,陈梅兰,徐超.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1

第9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范文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相应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以人类发展和需求为基础所展开的工作指导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理念。从广义角度来说,以人为本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以人为本的基础是人的发展,人本观念的中心思想也是人的发展。即无论在任何环境下、任何模式下,亦或是在不同经济形势下,人的发展是根本要求。因此,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人的发展。第二,以人为本的观念所涉及到人的发展和人的相关内容都是以“大多数”为基础,无论是发展还是进步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发展和进步为宗旨,另一方面也要相应地注重少数人思想及其他方面的进步。第三,从哲学角度而言,是研究人的本原问题,体现出了人的独立性和不同性,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人的本原、根本问题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本管理存在的理论依据

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本理念都有着实际意义和依据。第一,从以人为本的理论角度来说,关于人的本原问题进行了阐述,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需要研究关于人本质的问题,这一项内容是基础。从哲学领域来看,以人为本理念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年代有不同理解,但根本还是围绕着人展开,其根本是人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人本观念是人类发展的基础,而高效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对人的管理。第二,从实践角度来说,实践是检验理论发展的唯一标准。将人本观念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思想上的指导,更是实践上的监督,能够从实践角度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分析

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一个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十分高的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意义,不仅在客观上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共享观念,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意见。

(一)“以人为本”更新了管理思想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理念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呈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出了共享性,相互分享、相互服务的理念更好地渗透到了学生管理工作中。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规范纪律的管理,在更多层面是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做到了与学生分享,在管理理念上进行更新,以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为中心开展管理工作,切实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管理能力并积极利用,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如目前一些高校将学生管理重心进行转移,转变以往强硬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通过组织学生社团或者其他模式的管理进行学生对学生管理,也有一些高校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将学校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融合起来,共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本理念管理新思路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建立完善的实践检验标准

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本质上来说,一味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扩大和延伸不仅不能够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将学生在校管理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学生的管理效果。

(四)以文化为基础,完善学生管理

在高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以人为本的观念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熏陶和培养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积极地管理能力。从目前来看,许多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强,管理能力不高。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来带动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积极进行调整,使整个学校的文化特点体现人性化理念,真正做到学校文化以人为本,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五)建立全面的学生管理模式

要想建立全面的学生管理模式就要调动学校其他非学生管理部门的积极性,要求学校的其他部门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而体现出高校各个部门的合力,通过合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管理工作。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