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护理教学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教学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教学制度

第1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学校中职护理专业2009、2010级学生,她们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授课学科、内容和授课教师相同。

2.研究方法

学校分别于中职护理专业2009、2010级学生入校后的第3个学期,开设药理学课程。2009级学生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按照2:8的比例进行药理学教学评价;2010级学生采取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实验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按照3:2:2:3的模式进行评价。课堂表现的考核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勤、听课纪律、语言表达及礼仪情况、回答问题、参加课堂讨论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阶段测试主要以口试和开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最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及三甲医院、基层医院临床常用药进行命题。自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主要就课堂纪律、学习热情、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3.统计与结果分析

结果采用均值及均值±标准差表示,SPSS 13.3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见下表。

表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年级 课堂纪律 学习热情 基础知识 动手能力 学习能力

2009 34.5±9.5 45.5±7.2 36.5±2.2 31.5±2.7 62.4±4.6

2010 76.3±8.1 78.4±5.3 52.6±4.7 60.6±6.2 66.2±5.9

二、讨论

1.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3:2:2:3模式分析

2010级学生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了3:2:2:3的模式,与2009级学生相比,形成性评价的百分比提高到70%,而终结性评价的百分比下降到30%。这种高度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们看到了顺利修完本课程的希望,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很多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急剧下降,他们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自我约束力非常差,没有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很多时候,脏话随口而出,毫无顾忌,课堂上想睡就睡,旁若无人。学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现状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在学校所沿袭的2:8考评模式下,期末总评成绩不合格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原因是期末总评成绩取决于期末闭卷考试,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即使平时成绩满分,期末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能通过学科考核,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一部分学生搞考前突击,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良好,即使平时成绩零分,也同样可以通过学科考核。其结果是:这两部分学生都不在乎平时成绩,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这也让教师感到无奈和彷徨。本次教学改革中期末闭卷考试的比例降低到30%,并提高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而且把课堂礼仪和语言沟通能力引入课堂表现的考核项目之中,并进行量化赋分,从外在因素约束学生,逐渐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学生也清晰地认识到平时成绩(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实验考核)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在药理学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护理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2.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3:2:2:3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采取“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策略最为适宜。阶段测试就是最适合的教学评价手段,它作为期末学科考评成绩的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以口试(师生一对一护理情景对话)和学习报告为主,这种方式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阶段测试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只要她们重视课堂学习和进行课后复习,就能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这样学生容易看到自己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愉快的学习情绪,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阶段测试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口试过程中,教师随机应变,调整内容,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甚至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引导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新的教学评价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学习能力是职业人员必备能力之一,也是中职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抄笔记和死记硬背复习题的习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科考试考核中,我们通过提高课堂表现的考核分值比例,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在保证学生能够坐在课堂里不睡觉、不玩手机的情况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完成,达到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并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和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虽然药理学教学评价适于采用3:2:2:3的模式,但是我们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评价可以侧重某方面的进步,多一些鼓励性评价,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多元性、发展性评价新模式。

参考文献:

第2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在跨国经营情境下,制度距离的三个维度,规则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都将对企业海外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制度距离越大,绩效越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组织学习则是削弱这种负面影响的有力工具,即呈现与制度距离的交互作用。从跨层次的角度,组织营造的良好学习导向,即组织拥有高水平学习的承诺、开放的思维、共享的愿景,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在跨国经营情境下克服制度距离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制度距离 学习导向 跨国企业 绩效

引言

无论是在组织行为领域,抑或国际商务领域,对跨国公司行为的相关研究中,文化和跨文化的视角,以及文化差异的议题都备受关注,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从大量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关于文化差异对于国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绩效的影响的各种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一部分研究提出,文化的差异对跨国公司投资及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但另一些研究发现文化的某些维度,可能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甚至有正向的影响。第二,虽然关于文化差异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了跨国经营情境下的组织行为会在一定程度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文化与国家并不等同,在同一国家可能存在迥异的亚文化,而与国家相关还有很多非文化的因素影响着管理实践。

因此近年来,制度理论显现了很大的潜力,在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研究中体现出重要而直接的贡献(Xu、Shenkar,2002)。但大多数研究将目光集中在组织行为的宏观层面,例如Hilmersson、潘镇等探讨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周建等研究制度距离对跨国经营公司治理的交易成本会产生影响,魏浩等讨论了制度距离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的影响,潘镇进一步研究了制度距离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相对应的,郭苏文等探讨了制度距离对中国外向FDI的影响,Davis和Xu等研究了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东道国选择及进入模式选择以及对跨国公司合法性的影响等。但极少有研究以微观组织行为的视角,探究制度距离这一重要构念对低层次的团队行为和个体行为及结果的影响。一方面在理论上割裂了组织行为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缺乏对管理实践的支持,使得对制度距离的关注停留于较宏观层面。

制度距离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 North,1990) 。Scott(1995)提出,制度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规则(regulatory)、规范(normative)和认知(cognitive),其中,规则维度是指维护社会稳定性和秩序而存在的规则和法律;规范维度是指特定国家内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认知维度是指一个特定国家中人们广泛共享的认知范畴。Kostova(1999)基于Scott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制度距离,是指两个国家在制度的规则、规范和认知三个方面的差异。

可见,制度距离是一个更广泛且充分的构念,用以研究国家层面文化差异以外的其他差异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意义。对置身于跨国经营情境下的企业组织而言,制度距离将会对组织的各层次产生影响。

制度距离与海外员工绩效

(一)规则维度与海外员工绩效

规则维度包含了与我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的情况,主要决定了在该制度环境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can or can’t do)(Scott,2008)。在规则维度上的制度距离会影响到海外子公司的具体行为,如众多关于企业合法性的研究表明,规则维度距离越大,企业想获得内部和外部合法性的困难越大,这势必造成企业员工在适应环境时有更高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其绩效。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法律法规这类最为显性的规则制度时常成为制约企业海外发展的因素,尤其对于外派管理者而言,缺乏东道国法律法规知识将严重影响其工作的基本任务绩效,甚至容易直接造成海外投资和经营的失败。例如众多中国企业都曾遭遇的“公会关”,正是由于我国与东道国在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巨大差异,在试图跨越这种差异的过程中,如果不充分了解和学习这种差异,将无法有效激励东道国当地员工,抑或无条件满足当地员工,却使得外派员工尤其是外派的管理者无所适从。

(二)规范维度与海外员工绩效

规范维度是指与我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经营相关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和行为规范,主要决定了在该制度环境下人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should or should not do)(Scott,2008)。当东道国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和行为规范与中国距离较大时,容易产生海外子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冲突,如员工处理与客户关系,外派员工处理与当地员工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将影响方案选择、决策执行等实践活动,最终影响到绩效。

在海外经营的情境下,规范维度较规则维度更容易影响员工层面的个体行为。例如,海外员工通常主要由外派员工和当地员工共同组成,不同制度背景的员工对于工作的行为规范、与客户相处的行为规范的心理设定差异巨大,将使员工间产生非建设性冲突,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工作表现。例如典型的“关系”问题。很多在国内利用“关系”获得大量资源的管理者在走出国门之后,并未改变自身行为,在市场行为更加规范的环境中仍然以寻求“关系”为主导,最终顾此失彼。

(三)认知维度与海外员工绩效

认知维度是指与我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经营相关的社会共享的认知体系,主要决定了人们在该制度环境下通常会怎么做(typically do)(Scott,2008)。

如果东道国在该维度与中国距离较大,例如两国对于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的认知差异较大时,海外子公司员工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工作无法达标,影响其内外部声誉,从而影响绩效;又如不同制度背景员工可能有语言差异、信仰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甚至上下班等基本工作行为的差异等,如果没有对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将陷入混乱。

可见与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相关的制度三维度均会影响企业的海外员工绩效,当东道国与中国在相应维度的制度距离越大时,员工面对的挑战也越大,绩效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也越大。在这样的差异环境中有效克服制度距离的影响,将提升海外员工的适应性,有效提升员工的绩效。

学习导向与制度距离的交互作用

组织学习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导向是一类组织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影响着企业创造和使用知识的倾向(Sinkula等,1997)。它的三个核心组成包括:学习的承诺、开放的思维、共享的愿景。本文所使用的学习导向构念与目标理论中的学习目标导向(Gong,Huang和Farh,2009)是不同的构念。前者强调在一个范围内,如组织或团队的价值观倾向,后者是基于动机理论的个体行为动机。当制度距离对于一个特定企业和其员工已经给定时,即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在现实中面对这种制度距离时,一个组织的学习导向是否能对企业和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基于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组织学习是否是一个有效方法,调节员工所面对的困境与绩效的关系。

(一)学习的承诺与制度距离

如果组织认为学习的价值很小,那么学习可能出现的就少。因此,组织对于学习的态度,是学习导向非常基本的元素。

当中国企业处于海外经营的情境中,组织内学习的承诺能使海外员工真正重视学习,尤其关注东道国在法律法规、行为规范、认知体系的距离对于海外经营带来的差异,更加主动地反思过去的经验,总结成功的方法,反思失败的教训。组织内高水平的学习承诺促使个体积极地将获取的知识用于指导自身行为,进而改进自身对海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整体对学习的重视,是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员工学习和了解制度距离的有力保证,员工处于对学习异常重视的氛围中,更有倾向抵御来自规则、规范和认知各维度的制度距离,学习相关知识,改进个体行为,从而获得更好的调试结果和个体工作绩效。

(二)开放的思维与制度距离

心智模式将人们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思想和行动中。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模式可能并不再适用,但却会一直运行下去,除非组织有开放的思维去质疑它。开放的思维则是打破固有心智模式的重要前提。当组织可以具有前瞻性的质疑一些长久以来形成的制度、假设和信条,才是真正的走上了变革的道路。

在海外经营的情境下,开放的思维可以帮助组织中的个体不再固守原有的心智模式,暂时遗忘仅适用于母国的知识。如果整个组织具有开放的思维,员工将不再被限制在制度距离造成的不熟悉性和不适应性当中,利用开放的心态面对遭遇的规则、规范和认知的差异,迅速获取新的知识,改善绩效。开放的思维将促进身处海外的个体打破常规,敢于采取在海外环境中改进的方法,获得绩效的改进。

(三)共享的愿景与制度距离

学习的承诺和开放的思维影响学习的热情,而共享的愿景则在影响学习热情的同时,还影响学习的方向(Sinkula等,1997)。如果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奋斗的方向不认同,学习的动机也会随之减少。如果没有共享的愿景,组织中的个体可能不知道组织的预期是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所使用的理论又是什么。在制度距离较大的环境中,即使个人有学习的动机,也很难知道应该学什么。

在海外经营的情境下,共享的愿景使组织内的个体凝聚起来,朝着组织的预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有了学习的动机,还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因此,本文认为共享的愿景可以激发员工通过自我实现而克服制度距离的不良影响,促进个体往组织预期的方向发展,即获得组织期望的高绩效。

结论及展望

海外经营情境下的中国企业将会在规则、规范和认知三个维度上受到母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对于海外员工而言通常是负面的。由于个体存在于组织和团队之中,因此,个体的行为将受到组织和团队层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每个组织内部个体交互频繁,无论是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互相之间影响更直接。组织成员共享着相同的价值观,有接近的思维方式,因此对学习导向的感知在组织内部趋于一致。学习导向在学习的承诺、开放的思维及共享的愿景三个维度上的良好体现,将有利于海外员工克服制度距离的不良影响。

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探讨了海外经营情境下制度距离对海外员工的影响,为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跨层次视角,为未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包括:海外经营情境下制度距离对员工调试及员工绩效的实证研究;海外经营情境下学习导向与制度距离的交互相应的实证研究等。

参考文献

1.Gaur A.S., Delios A. and Singh K.,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Staffing Strategies, and Subsidiary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7, 33(4)

2.Kostova T. Tansnational transfer of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A contextual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2)

3.North D.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0

4.Sinkula J. M., Baker W. E. and Noordewier T. A framework for market-base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Linking valu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 25(4)

第3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教育,护理;台湾;大仁科技大学

2014年4~6月,笔者有幸赴台湾大仁科技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研修,期间参与了护理系的日常教学、学术会议、参访医院等活动。现将台湾大仁科技大学护理教育的状况介绍如下,并与同行们共享研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台湾护理教育层次现状

台湾地区护理教育的院系设置、学历层级以及学分要求划分细致,目标明确。教育体系分高等教育体系与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两大类。高等教育体系院校设大学护理系,以大学教育为导向,学制4年,要求修满128学分,获学士学位;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专科学校学制的“五专”和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学制的“二技”与“四技”,偏重技术教育与应用。“五专”招收初中毕业生,修满202~210学分,授予副学士学位。取得副学士的“五专”毕业生再接受2年制的技术教育即“二技”,修满76学分后授予学士学位;“四技”学生修满140学分获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采取弹性学制:硕士2~4年,最低需修满36学分(包括硕士论文6学分);博士4~8年,学位论文12学分,再至少修满36学分,才授予学位[1-2]。

2大仁科技大学的育人实践

大仁科技大学属于技术职业教育体系院校,招收“二技”与“四技”学制的学生。学校地处台湾南部,生源主要来自南部各县、市、乡。护理系学生未来的就业以面向基层医院、社区为主。

2.1教学资源

2.1.1硬件设施

①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里设施完善,配备有电脑和高清投影仪,能实现实时上网。学校有专门的多媒体学习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可直接进入该平台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操作录像,学生也可以进入该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还可通过该平台布置作业,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②实训中心配置:设备齐全先进,材料充足,整洁有序。人体模型功能齐全,如胃、膀胱等空腔脏器采用可卸装的塑料袋,根据教学需要盛放相应液体,学生在进行插胃管和导尿操作时有更直观的体验,可以训练和考查学生对胃排空异常、胃出血、尿液异常等病情观察判断的能力;气道异物模型可供学生练习并正确掌握气道异物急救技能;高仿真多功能模拟人可根据模拟病例设置各种情境:如通过声控可模拟不同患者的咳嗽、喘息、恶心等声音,通过监护系统可出现相应的异常数据变化等。学生练习用的耗材(手套、纱布、棉签、消毒液等)基本是全新用物。有些物品在不影响再次使用时(如纱布),会重新包装、喷印有效日期和封口,作为“合格”用物给学生实训练习。

2.1.2教材资料

观察学生所用的教材,可以归纳为:①版本各异,但都较新;②教材的编者以业界(临床护理)专家为多;③内容图文并茂,护理技术操作图解详细,多以临床的实景拍摄,也有模拟示教,但用物和方法都显示临床最新的现状。因临床护理不断进展,台湾地区对护理教材的更新普遍较快。大仁科技大学对学生教材的选用上,只是建议而没有统一或者指定哪个版本的要求,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购买、借用相应教材,或打印教师的上课讲义。学校同时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和更新,要求任课教师及时将最新的护理知识、用具以及技能进展等带进课堂,并提供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教材给学生。

2.1.3师资力量

大仁科技大学很重视护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招聘新的护理教师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同时必须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教师分临床带教教师和校内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在各家医院或社区负责本校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无带教任务时到学校协助学生实训课的教学和系里一些行政工作;校内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及行政工作,每年还须完成6~9周的临床带教任务。另外还常态化地聘请临床护理督导、主任和专科护理师参与校内授课。

2.2教学特点

2.2.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很像朋友。学生对教师用“名字+老师”的格式称呼,显得尊重而亲近。课堂上师生显得平等轻松、互动频繁,学生会随时举手发表自己就讲授内容的疑问和见解,实训课会不时和教师讨论操作方法、技巧等;课后教师和学生相处时间较多,学校无专门的教职工食堂,所以师生经常会共同进餐、运动;教师办公室也是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有需要随时可以找到教师。

2.2.2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自由灵活,理论课期间允许吃早饭、喝饮料,虽然无具体限制,但几乎没有因香味或声音等让人感觉到有学生在教室里进食。实训课学生穿系服上课,听课和练习时学生可以席地而坐,但听课和练习都很认真,很少有私下说话讨论跟课堂无关的话题以及玩手机等现象。

2.2.3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目标明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清晰,授课过程轻松活泼、注重互动,上课期间会不时问学生“这样可不可以?有没什么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全人照护”这个人文理念的灌输和言行引导。教学中大多采用临床情境模拟教学和客观结构式临床测验(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处置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等。实训课1名教师一般带教4~8名学生,课前学生自己先观看教学视频,课间教师就关键处做提醒和示范,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主,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差错缺点多予启发式的指导纠正,激发学生思考及正确运用知识。学生练习认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人文关怀方面做得非常好,与患者交流自然亲切。有些简单的操作项目或者学生掌握比较好了,教师就会随堂抽考学生,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2.3考试考核

采用学分制,要求清晰而严格,平时缺课、迟到、小考、期中、期末考试都会影响到学分。以基础护理学为例,共5学分,其中“学理”(大陆称为理论)2学分,“技术”3学分。“学理”考试有期中、期末考试,平时还有2~3次的小考,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总评合格才能拿到2学分;“技术”考核包括技能项目的适应证、注意事项、护理观察要点等相关知识笔试及仿真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内容,学习过的技能项目均在备考范围,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项目。考纪严明客观,考风良好,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周全细化,方式是按照临床护理流程进行,体现“产学”结合,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学生进入考场后,教师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快速做出分析并确定操作项目,核对医嘱并执行签名,核对患者并解释,用物准备,进行操作(中间会回答教师的一些提问或者对自己的操作无法体现的知识加以解释等),整理用物。教师根据表现逐项打分。期中、期末及平时抽考和相关知识笔试均合格才能拿到3学分。未通过的学生则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重修部分或全部,并需要交付不同数额的重修学费。

2.4学生实习

分基护实习、高护实习及“最后一哩”。学生在学完基础护理学后(大二暑假),会去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基护实习,即大陆的见习;高护实习即大陆的毕业实习,要求完成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精神卫生护理6站点,每站至少3周,学生根据实习要求和各家医院的特点专长进行选择,所以学生会到多家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主要由学校的临床教师带教,医院的护理人员(台湾学生统称学长、学姐)协助完成实习目标:包括病史采集、护理病历书写、医嘱处理、交接班、常见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考核由双方共同完成,分别占50%~60%、40%~50%;“最后一哩”又称专科选修实习,是学生自己选择就业的医院及科室,实习6周,由医院护理人员带教,相当于岗前培训和岗位适应。

2.5授帽仪式

有幸参加了护理系学生的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台湾称为“加冠典礼”,这是学生自己的盛会,全场由学生主持,隆重而活泼。最具特色的是:学校给在护理岗位取得一定成绩的校友颁发各类奖项,统称“大仁之星”,并由他们给学弟学妹加冠,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切实的身传言教式的勉励和影响。

3思考和启发

3.1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大陆和台湾相似也存在护理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包括人力数额不足及临床实践经验不够)现象。很多护理教师在任教前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甚少或者没有,在职期间根据单位规定定期进行的临床实践,也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只是临床护士的“跟班”或“助手”的角色,少有独立顶岗工作,以致难以深入掌握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情况。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学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临床实践整合连接、教学内容跟不上临床进展、与临床实际脱节等现象,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机会,拓展成长途径,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以更好地进行学校和行业的无缝对接。

3.2发展专科护理教育

台湾地区护理院校专业划分细致,课程设置针对性强,非常注意结合护理学自身的学科特点,重视专业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如针对妇产科的护理,大陆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一般仅开设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而台北医学大学护理学院则开设了妇女健康照护、产科护理学、孕产期照护3门课程,使学生对该专业的知识、技能可以掌握得更加广泛和精深。部分院校除护理学专业外还设置麻醉护理学、重症监护护理学等专业方向[3]。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尝试在学制、课程和师资3个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专科护理体系,扩大护理领域的专业面,以适应临床的发展及医院对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

3.3重视慢性病护理能力的培养

台湾学者提出:教育应注重配合社会的变迁,护理课程应多元化、全民化及务实化、护理教育训练应本土化[4]。目前大陆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临床常见病、急性病的观察护理及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疏于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护理能力的培养。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因而增加慢性病的护理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与患者、家属、社区或其他医疗团队人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健康教育、协助健康行为建立的技巧,提供连续性照护、护理质量改进、领导和管理能力等课程知识,会让护理教育的目标更符合社会及民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3.4避免护理知识的重复教育

当前大陆护理教育模式中的专升本都有课程或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这造成资源浪费且影响学生学习热情。针对这些学生,是否可以将前期学习过的课程改为选修课,另外增加充实新知识、新进展、未来就业的准备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等各方面都随着学历的提升,而有机会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和发展。

3.5增加实习单位的选择范围

目前,大陆很多护理院校在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上相对比较固定,以附属医院或者二甲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为主,而随着社会需求的更加多元化,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可以综合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今后的就业区域、方向等,打破自始至终在一所医院实习的模式,有几家特点专长不同的单位让学生轮转,包括社区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养老机构、特殊病种专科医院等。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缩短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距离。

参考文献

[1]李金磊,颜美琼.台湾地区护理教育及认证制度概况[J].中华护理教育,2011,8(9):416.

[2]台湾大学护理学系暨研究所.课程安排[EB/OL].[2011-02-01].http://mc.ntu.edu.tw/department/nurse.

[3]姜小鹰,曹枫林,林雁.开拓前瞻卓越:护理专业永续发展———台湾护理及护理教育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82-283.

第4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论文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能力。我院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护理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为了加强和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近来年我院在原有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变革求新,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进行不断规范完善,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l加强组织管理和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由于我院接受的护理专业学生的层次多且数量较大,要完成临床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架构是取得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前提,为此我院护理部成立了由护理部主任、护理部教学干事、各科主管教学科护士长、教学片长组成的临床教学组负责全院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每月召开1次教学工作会议,总结、研讨各层次学生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及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在原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不断完善,将管理制度装订成册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发放至每个教学病区。包括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的职责、带教老师资格、学生及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各种教学评价制度及评分标准、请假制度等,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

2规范教学档案的管理

我们根据教学特点及各层次学生特点,制定了统一的教学档案资料的内容和格式,并装订成册。如我们制定各教学病区统一使用的《临床护理教学记录手册》、各层次护生使用的《实习生手册》和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手册》。同时我们规范教学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分类,采用管理,建立教学档案数据库。如每月每个科室将护生的考勤、出科考核成绩、实习表现等以教学月报表版形式汇总后交教研室存档。并设专人负责,专人管理,登记造册,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

3.1加强总带教老师和各阶段带教老师的选拔

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做好总带教和各阶段带教老师的选拔相当重要。我们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要求,在相应层次的护士中选择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责任心强、乐于施教的护士担任各阶段带教老师。而总带教老师则选择综合素质好、教学及管理能力较强的责任护士担任。

3.2抓好带教老师的自身建设,改革传统培训方法,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

随着护理教育发展和进步,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带教老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因此我院切实狠抓护理带教老师的自身建没,除加强业务培训外,临床教学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老师特点进行针对性分层次的教学培训,使各层次老师较快提高本层次带教中常用的的带教技能,适应临床带教的需要。

4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4.1岗前培训

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概况,明确目标,减少护生无所适从感,在课堂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我院护理部在每批护生来院后下科室之前,均要举办岗前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护士的素质要求、医院概况、护理有关制度、护士礼仪与行为、护理文书管理制度等。请医院优秀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利用亲身经历和临例进行爱岗敬业。

4.2全院教学公开课及全院护生理论学习

由护理部教学组组织,两者均是每季讲课1次。全院教学公开课为各专科辅导小课的现场示范,全院带教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并对授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学技巧的应用进行现场点评等。全院护生理论学习则针对护生在实习中的共性问题如护理程序及其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差错事故及其防范等,组织全院护生共同学习。

4.3科区内教学活动 5完善临床教学质量评价

5.1建立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层层质控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是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为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落实,提高各阶段的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由各阶段带教老师——病区总带教老师—一区护士长—一科总带教—一科护士长—一教学片长—一护理部教学干事一—主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组成的管理体系,并进行层层质控,将各层人员设本记录。

5.2采用多维评价,全面评价教学质量

每科室实习结束发表调查学生对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情况的评价、上一级教学人员对下一级教学人员的评价。护理部教学组人员定期抽考学生的基础护理过关项目及病区带教老师的教学活动来评价病区教学质量。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会,如病区每2周1次、科每4周1次、护理部每8周1次进行总结评价。通过以上多维评价,全面评价教学质量,同时,将科室教学管理评价纳入护士长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内容,将每阶段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纳入护士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内容。

6效果与体会

通过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系列改革措施,使我院在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步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6.1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临床护理教学队伍

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院进一步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组织,建立了一支热爱护理教学事业、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临床护理教学队伍。教学总带教均为40岁以下的护理骨干,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教学师资队伍年龄更趋年轻化,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同时对各层次老师进行分层次教学培训,使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增强。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从90%提高至97.6%。

6.2提高了护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

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培养和提高了临床老师的教学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的能力,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使护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护生对教学活动满意度从92%提高至97.%。

6.3建立了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实行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教学老师增强了现代化教学档案管理意识,教学档案得到及时整理、分类归档;老师教学和学生实习的每个环节均能及时规范记录,促进了临床带教管理工作规范化,护生及带教老师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第5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社区护理;卫生保健;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79-03

现代社会对卫生模式要求不再是仅仅针对疾病的救治,而是转变到对整体人的全面照护。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大力推及的背景下,社区护士成为卫生保健队伍中至关重要的成员。对于护理人才,社会对此有了新的定位:要求具有更高的素质,成为不仅能从事临床护理,而且能独立承担社区护理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广西南宁市近十年作为东盟十国的贸易中心,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更是要与国际接轨。这对我们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各个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医院已经无法容纳和培训庞大的实习生队伍,甚至出现了实习单位选拔实习生的情况出现。同时,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要求护生要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育实践模式,要充分利用社会广大资源,实习基地可以适当转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这对提高护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尤其对其人际沟通技巧,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所以,现在对南宁市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进行调查分析,为各大院校进行选择的时候提供有利的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10年5~7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6大城区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其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同时抽取176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2.方法和内容。问卷内容包括5个部分:(1)基本情况;(2)人力资源状况;(3)机构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其别包括社区护理教学实习带教情况;(4)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及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由问卷设计者统一发放,通过对机构负责人访谈和资料翻阅,由机构负责人填写。共发放36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3.统计分析方法。应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所得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果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对6个城区的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调查的机构有30家为政府举办,6家属非政府举办机构。其中12家举办单位为医院承办,7家属于三甲区级医院,4家为二甲市级医院,1家为城区卫生院承办。机构设置地址有2家在院内,其他的都在院外。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总数为60.71万人,平均服务人口约1.68万人。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793.24平方米。政府免费提供有5家,租赁10家,17家为自有用房。其中33家纳入医保。29家机构开展了中医特色项目服务。在基本设备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的配备相对较齐全,医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和健康教育设备都基本具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辅助检查设备方面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等基本康复训练和理疗设备缺乏。

2.社区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情况在调查的36家服务机构中,拥有全科医生132人,社区护士176人,防保医生30人,药剂人员45人,中医40人;其中护理人员具体分布情况见如下表所示:

3.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机构都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六大服务项目,其中像中医药服务、家庭病床、临终关怀与护理及康复服务方面的服务项目比较薄弱。尤其在社区护理教学实习带教方面,只有3家属于教学医院下属的机构开展了社区护理教学,所承担的带教学时也是很少,其他的机构均未列为教学点。

4.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度建立及实施情况调查显示,90%社区服务机构已建立起了规范化的管理及监督制度。如:社区卫生服务登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报告制度、院内感染防控制度、院内感染防控制度、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只有3家机构建立并实施。而在建立的这些制度中,真正实施得较多的有社区卫生服务登记制度、传染病防控报告制度及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其他的87%的机构都未实施

三、讨论

1.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的必要性。当前的护理实践教育参照临床教育模式,即以“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为课程体系结构。护理是一门以照护整体人为核心的学科,其学科特殊性并不适合这样的课程体系结构,过分强调与疾病相关的专业知识,反而疏忽了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人际沟通技巧等方面知识的接触与学习。所以,培养出来的护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与人沟通的基础与技巧。及时地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让护生有机会参与社区护理实践锻炼,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护生进入医院实习,尽快完成角色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现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①社区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带教师资力量薄弱。在调查的3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只有三家开展了实践教学服务。虽然各个机构的基本医疗配备都齐全,但从护理人力资源的结构来看,存在护理管理及培训体制不健全。调查显示,社区护士学历以大、中专为主,本科仅占15.43%,职称结构以初级为主,中高级仅占50%,大多数社区护理人员工作年限不足3年,年资尚浅。原因可能是岗位设置不具体;待遇低;岗位培训不规范[2];只有44.32%的社区护理人员参加过岗位培训,但培训内容与临床并无太大区别。②社区护理服务功能未能充分体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体现六位一体功能,即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3],调查中,大多数机构开展的服务仅限于预防(如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仍停留在简单的注射、输液等常规的护理操作项目上,很少走进家庭里。调查发现社区医护比例仅为1:0.71,与WHO提出的1:4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以及单一化的服务恐难能为学生的社区护理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4,5]。然而开展全方位的社区服务项目,实现服务和教学的双重职能社区护理是集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应同时具有教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6]。可通过社区护理教学和科研来拓展社区护理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还使居民享有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使得社区医疗服务单位赢得信任,使护士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渗透到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这样便能实现社区护理教育与服务的双重职能。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可以转变传统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对于转变传统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社区实践内容,教育部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全科医学临床教学基地,以及社区护士培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医院-社区”联合性质的实验基地[7]“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紧密联合型护理实践教育模式,可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对护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并为将来护生选择社区护理提前树立根基。一方面,有助于护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的全方位的服务内容,为培养护生全方位运用护理知识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开阔了教学者的思路,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对护理教育的需求,从而由现在的“学校实训+医院实习”转变为“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对现代护理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加强培养社区护理人,提高社区护士整体素质。为了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视,可以为实践基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社区护士工作评价指标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体系中。培训不能太单一,要针对社区服务的多面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六大功能培训内容。并请相关院校协助,编写适宜的教材,对原有的教学制度进行适当的创新和改革,以确保培训的效果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何国平,郭佳.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策略的探讨王卉,尚少梅.标准化病人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202-203.

[3]李春玉,金胜姬.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4]刘秀娜,周娟,张翠华,等.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社区护理服务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2A):309-310.

[5]荆亚茹,张永爱,周小兰,等.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及构建社区护理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全科护理,2009,7(9C):2534-2535.

第6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 创新型学校;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R19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a)-0128-03

Innov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ve school

DENG Yi-zhi

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Changsha 410100,China

[Abstract] Innovative school should have strong innovative ability in teaching,reasonable structure of innovative talents,advanced talents training mode,a good campus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create innovative school,the key is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therefore, carrying out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ve school backgroun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in our school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①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setting up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comprehensive"education,innovation education,implementation practice ability;②the innovation of talents cultivation concept,reflecting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market,the ability of intelligent and talents specialization;③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increasing course conformity dynamics,embodying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strengthen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courses,projecting the features of individuation,speci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④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develop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of happy teaching,PBL teaching and project driven teaching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⑤improve inno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perfecting practice system,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skills competition;⑥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practicing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diversified forms of examination,assessment content being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nurse licensing examination.

[Key words] Innovative school;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 training mode;Innovation

十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决定因素就是人才问题,而高级护理人才目前被国家列为四大紧缺型人才之一[1]。本院为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摇篮,积极构建“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创建创新型学校。创新型学校应有较强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结构合理;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管理中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而创建创新型学校,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在创建创新型学校背景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期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近年来,许多院校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和完善,主要表现为专业化方向不明显,目前的培养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护理行业对多样化人才的现实需求,影响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2];护理教育国际化理念缺乏;职业教育培养特色不够突出;人文素质教育不够重视;重理论、轻实践依然明显等,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 号)、《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湖南省、长沙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创新为本位、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培养方向多样化、育人过程人性化、教学内容岗位化、护理教育国际化为专业特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区域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为目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 创新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创新:

2.1教育观念的创新

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先导作用,应从以下5方面转变教育观念。

2.1.1 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强调教育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发展性。

2.1.2 树立“全面”教育观念 教会学生岗位所需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认知、做人、做事,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素质性。

2.1.3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责任意识,强调个性发展,促进其特长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可以按照自我特点和意愿设计发展方向的愉悦学习环境,使其自主选择课程和发展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的创新性。

2.1.4 树立重实践能力的教育观念 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和专业化倾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岗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2.1.5 树立护理教育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护理教育国际化是护理教育三大发展趋势之一。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护理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引进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适应护理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形成护理人才培养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特色,体现职业教育的国际性。

2.2 创新人才培养观,确立培养目标

2.2.1 人才培养观 人才培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人为本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个人和职业的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观,根据护理专业发展专业化趋势,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特色化人才;体现能力本位观,将整体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整合能力,体现能力的智能化,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更重视对专业的发展和创新。

2.2.2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涉外护理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毕业后能在城乡医院、社区、预防保健机构、养老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紧缺人才,也为发达国家输送护理紧缺人才[3]。

2.3 课程体系的创新

2.3.1 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教学内容要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以应用为主。整合的原则是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基础课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专业课要突出“针对性”。增加新型研讨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精炼教学内容,删减重复的内容。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平时教学的融合,教学计划要增加“柔性”,减少“刚性”,丰富课程资源,提高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2.3.2 体现实践与理论并重 理论与实践比例达1∶1以上,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其次,课程设置体现能力整合观。课程设置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逐步与国际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接轨。

2.3.3 突出个性化学习 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模块,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体现全局性、适应性、精练性、可行性。给予学生自主确立目标发展方向、自主学习、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能力、兴趣、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时间,让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

2.3.4 增加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类课程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是21世纪护理学发展的需要。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时,培养科学与人文精神交融,善于与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护理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各院校增设的人文课程主要有护理礼仪、护理教育、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美学、护理与法学、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等。通过将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做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

2.3.5 突出国际化培养特色 将国际公认的外国护士结业委员会资格认证标准引进并融入课程设置中,作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为学生创造直接参与国际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护理教育及培养环境,以迅速实现本校的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4],提升本校护理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

2.3.6 专业化方向的设置 除开设内外、妇、儿、急救等专业课程以外,还可开展护理专业方向培训,如ICU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新生儿护理、老年护理、透析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美容技术、涉外护理等。

2.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科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快乐教学、PBL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从而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强调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辅导教学的重要性。

2.5 提高实践能力的创新

2.5.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包括综合实习、社会实践、课内试验、课间见习、教学实习、实习前强化训练、毕业实习等,院内开设护理技能操作流程,设置护理实践教学中心,设置专门的护理技能训练室,模拟病房、模拟ICU病房、模拟手术室、形体训练室等。

2.5.2 优化实验教学环境,开放实验室 创造一个宽松的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能进行自己喜爱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研学的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等,为学生创造自主研学的机会并能够获得达到毕业要求的相应学分。

2.5.3 健全实践教学制度 建立健全《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手册》《护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方式》《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活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5]。

2.6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

2.6.1 实行教、考分离 考试命题突破从学科到学科的观念,改革考试题目是教学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和简单重现。考试命题向记忆、理解、应用和综合分析转变,把大纲所规定的核心知识综合起来灵活运用,以测试能力为主,注重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改革以笔试理论考试为主的方式,实行教、考分离。

2.6.2 考核形式多样化 对学生考核采取“口试与笔试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常规考试和学期抽考相结合”的方式及采取“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多层次对学生进行考核。

2.6.3 考核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考试接轨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最易引起医院重视的证书[6],为让学生顺利通过,根据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应随时更新试题库、充实题库内容,加强考试考核组织的管理,保证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质量。

创新后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人才培养的终身教育、全面教育,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性、职业性、素质性、创新性、国际性。课程设置突出了选修模块、个性化模块,人文社科类模块,首次将护理操作大赛内容单独列入模块中,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加多样化,并在学校首次开展快乐教学法,在愉悦中促学习,在学习中促发展,更加凸显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实践与理论并重,突出对学生创业能力、自主研学能力的培养[7-8]。

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得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自主研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个性化得到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建萍,陈丽莲,牛建华,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71-173.

[2] 王宁,邢爱红.三年制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3):71-73.

[3] 罗玉清.“三突出一提高”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5):167-169.

[4] 张连辉.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护理研究,2012,26(10):929-930.

[5] 皋玉蒂.国际视野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1):9-11.

[6] 饶和平,徐旭红,吴忠勤,等.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30):2743-2744.

[7] 林永富,荣,颜晓星,等.构建护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3):5-7.

第7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23-03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随着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对护士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育模式从单纯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走向大专、本科及以上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转轨〔1〕,而临床实习是护理本科生向临床护士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也是形成未来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的关键,为培养现代医院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使本科护生进入实习医院后能较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现就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08年5月,我科共接收实习护生116人,其中男11人,女105人,本科护生36人,大专护生51人,中专护生29人。本科护生占实习护生总数的31.03%,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0岁。80%为独生子女。

2本科护生专业思想存在问题分析

2.1 入学前对护理专业不够了解,缺乏兴趣和动力

据调查大部分本科护生升学前填护理系的人几乎不了解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和要求,由于近年高校扩招体制改革,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多数家长认为,子女报考护理系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家长的紧张,新形势所迫,无疑为考生们增加了生存危机感,从而选择报考护理专业;另一部分是因为“非典”时期使护士这一职业推到了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对于激励优秀学生报考这个专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2 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护理学和护理技术为基础〔2〕,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本科护生不仅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还要学习护理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实习前普遍认为护理工作纯洁而平凡,“白衣天使”的形象是美的象征,满怀远大抱负志向走向社会、进入医院进行毕业实习,而护理专业实际工作琐碎,重复体力活动多,加上与患者沟通困难,从备受父母关爱的独生子女向护理患者的角色转换,虽然经过在校系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实践,不能很快进入护士角色,使她们感到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普遍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甚至认为最初的选择是盲目的。

2.3 从课堂到临床的心理失衡

在校学习期间、前期护理系学制、教材与医疗系相同,而在临床实习期间,医疗系学生开医嘱,而护理系学生执行医嘱,加之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偏见,因此感到吃亏、心理失衡,故不安心护理工作,觉得事业无奔头。

2.4 对前途缺乏信心

本科护生通过在校理论学习,对实习医院充满期待,认为医院会成立护理导师组重点带教她们,会帮助她们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实习,在医院充分发挥优势和才能,而事实上,目前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到临床后照样倒班,使用不分层次,起到了消极作用,加上毕业分配双向选择,就业并不像自己报考志愿时想象的那样容易,因此感到前途灰暗,从而影响了本科护生的积极性。

3对策

3.1 掌握护生的心理情况、施以情感干预

当护生进入新科室的时候,都会有陌生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护士长要热情接待,并与她们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要求、心理活动及存在问题,同时指导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要多与她们进行交流与沟通,系统了解她们的想法,要正确对待她们的心理问题,尽量满足她们的合理要求,这样才会增进师生感情,同时也可以消除护生的心理压力,让护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

3.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认识,稳定专业思想

护理本科生是护理学科的生力军,她们整体水平高,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毕业后人才流失的确可惜。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兴趣的产生可以通过教育和带教老师的正确引导提高认识,导师严格带教,掌握沟通三步曲〔3〕。第一步,爱兵如子;第二步,待人似春风;第三步,善意暖于布帛。带教老师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她们那种强烈的“失衡心理”感慢慢消失,在一种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带教老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从实习开始自己就是护士,从思想仪表到行为举止都应按护士素质要求。我院开展了美学与礼仪、人际交流与沟通、岗前培训等学习内容,提高护生整体素质教育,纠正护生不良的仪表、举止行为和习惯,并培养护生爱岗、敬业和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在我科实习期间,我们刻意安排本科护生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让其从实践中品尝昏迷病人苏醒后的喜悦,享受溺死病人转危为安的感激,以激发职业的使命感,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3.3 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传授,实习带教中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临床思路、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多观察、多思考、多收集临床护理资料,以“科学为主,经验为辅”,多动手参与护理技术革新与护理科研工作,以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创造型人才。同时带教老师对每一项技术操作都应耐心讲解、反复示教,在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要贯彻落实放手不放眼的教学原则,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4 倡导人文关怀,调控负性情绪

正性情绪起积极作用,有助于个体发挥积极性,产生较高的工作效能,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阻断作用,使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鼓励发挥个人的潜能,对护生基本护理技术与理论的考核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对优秀学生要鼓励其单独收集资料,做出护理诊断,书写护理病历,完成实习讲课等,对基础较差的护生不能歧视,而是以身作则“传、帮、带”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带教她们,使之尽快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人为本把护生当朋友,带教老师要对护生实施人文关怀,培养出来的护生才能对患者实施人文护理。在临床实习中,让本科护生找到被尊重以及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感觉,不断丰富、充实自我,以适应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

3.5 加强带教老师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在临床教学中,临床带教老师的自我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护生专业态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的培养是临床教学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①选择临床教师的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责任感,关爱患者,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师及以上职称,自我约束力强,为人师表,沟通能力强,业务素质强,教育理念新,改革意识强,且有团队精神,能吃苦耐劳。②临床带教管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4〕,我科建立了一系列带教管理制度,制定带教方案,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强调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都应重视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重视现代护理理论的学习,注意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和带教、重视教学。③培训师资,提高带教水平。选择教学骨干外出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师资培训班,学习兄弟医院的先进教学经验,以便对临床护理教师培训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并建立定期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制度,奖优淘劣,增强带教老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④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根据本科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在临床实习中,培养本科生创新、发展的能力,为日后现代化医院培养出更多临床、科研、管理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晓莉,马如娅,吕俊峰等,高职护生人员素质教育的需求分析及对策[5]•中华护理教育,2006,3(2):57~59

[2] 崔焱,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8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临床带教;护理; 护生;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91-02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理论和护理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护生的关键阶段。通过临床带教,既可以直观传授工作技能与方法,又可以言传身教,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作风,促使护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变,顺利走上工作岗位[1]。作者结合多年带教经验,积累了较为有效地经验和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是围绕目标,科学制订规范化培训计划。围绕培养目标,护理部根据护生实纲的具体要求,结合科室特点,制详细的带教计划和确立带教目标,具体安排护生到临床各科进行实习,科主任、护士长按计划安排带教老师。护生的自身特点直接影响临床教学质量,带教老师应首先全面了解护生的情况,通过提问、观察、书写、操作等方式,从护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的心理状态、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2]。评估每批护生需掌握的内容,了解掌握护生实际情况,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实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临床带教。

二强化岗前教育,注重“角色”转变。现在的护生大多都是90后,在家备受呵护,常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入科后,却要反过来呵护新生儿,如何帮助护生实现角色差异转变?临床带教中,我们十分注重护生的岗前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通过讲解医院文化、科室历史、科室传统、工作程序和流程、护理热点案例等知识,增强护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护生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通过关心、谈心,与护生进行思想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朋友关系,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和困难,消除不良情绪,使其尽快熟悉工作、热爱工作,实现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3]。

三是组建带教小组,发挥团队优势。科室每年都有大量的实习、进修、新生儿科专科护士培训以及新入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围绕不同层次护生的需要,选派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带教,充分发挥团队带教优势,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带教老师对自身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带教小组成员一起制定培训计划和要求,“一对一、手把手”带教。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专科护理的重点、难点及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护理安全的知识传授给护生,先分解练习,再综合训练,循序渐进地完成培训计划,使护生理论及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是重点突出、培训规范。护生刚从学校走出来,对临床实践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也是最容易进行塑造的,极易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理念和习惯。所以,培训必须规范,重点必须突出。临床实践中,我们对疑难重点,如消毒隔离、手卫生、查对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个步骤过程都做到统一示范,耐心讲解,反复操作,指正不足,使其尽快掌握规范化技术操作流程。注意规范流程,规范化培训,避免因不同的带教老师、不同的习惯而造成的操作方法不一致。

五是强化主体意识,培养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让护生参加各个不同班次的工作,分管患者1~2人,使其自觉、主动、有创造性地学习。带教老师除常规护理操作培训外,还会进行专科的护理和急救演练培训,以提高护生对应急情况的处理;每天检查护理计划落实及护理病历书写情况,对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给予指导并纠正,帮助实习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工作中要鼓励护生做到胆大、 心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会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做好入院病人的护理体检;熟悉各项抢救技能,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护理操作技能;学会与家属沟通交流,回答并解决家属提出的问题能力;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带教老师带教过程中不能事事包办,要让护生多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六是注重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护理安全教育是护理质量的根本,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石。新生儿科无陪护的特点更是决定了安全问题要摆在护理工作的首位。在护理带教中,我们为护生讲解许多生动的安全护理案例,指出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防患于未然,培养其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执行安全规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七是以考促学,教学相长。临床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严格考核,以考促学。平时通过晨会交接班、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护理查房、病案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临床教学,随时提问和检查,如出现差错,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随时补充带教计划,增加讲授内容。出科前对护生进行严格考核,记录成绩,综合评定。通过教与学双向评定,征求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带教工作,建立真正的个性化、人性化的师生沟通口,进而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使护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逐渐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既培养了合格的新生儿专科护士,也促使带教人员的工作及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子恒.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22-141.

第9篇:护理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育

1.大健康时代的新形势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中还指出五年内政府会推动包括“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项目”在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并且重点强调了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和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中指出“要求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做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2015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后贵州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计划,大力支持发展大健康产业,包括了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健康医疗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六大产业,其中计划到2017年,三年共推进48个健康养老产业[1]。黔东南州建设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培育健康养生产业链为其重点任务之一,包括构建集休闲养生、健康养老、总部后勤服务等;将按照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标准建设侗乡疗养中医院及特色专科医院等[2]。

2.中医护理的优势

中医护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正如《灵枢•邪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辩证施护是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分析综合,辨别疾病的证型,据辩证的结果,应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原则制定护理计划。中医护理学的这一特点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不谋而合。中医护理技术,如艾灸、拔罐、刮痧等,操作简便、行之有效、费用低廉、毒副反应小。而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国家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中医护理技术特别适于在社区医院和家庭里操作,对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独到的优势[3]。中医认为“七情”当中某种情绪过激可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发生。情志舒畅对健康十分重要,因此,中医护理重视患者情志的护理。通过运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知识,帮助患者保持平和、安静的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保证医护工作顺利进行,确保疗效的充分发挥[4]。饮食不节也是中医病因学说中的又一发病因素,药食同源,疾病发生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中医护理十分重视饮食护理。重视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营养均衡。各种食物也各自有自己的性味和归经,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辨证结果,指导选择饮食,促进疾病康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及养生的法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起居护理要求“法于阴阳”,顺应自然的变化来调养身心。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进行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治疗、养生保健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优势,正契合当前人们追求健康的需求。

3.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现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经济发落后,2014年户籍人口46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79.9%。全州有省级医院1所,地区级医院2所,市、县级医院32所,中心镇医院85所,社区医院1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所,村卫生室2395所[5]。在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以中医护理为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以其简便、有效、廉价的特点,更适合在黔东南地区开展。2014年笔者曾参与由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组织的黔东南州居民社区护理需求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康复护理位于社区居民对疾病护理需求的第三位。可见黔东南社区居民对中医康复护理有较高需求。而近期笔者对黔东南某地区级医院护士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护理人员对各项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多数表示需要再接受培训。

4.黔东南地区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在改革开放以后,大专、本科、函授等各种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方式大量涌现[6]。谢红等对贵州省9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77.71%的在岗护士在学历教育期间学习过中医知识;60.33%的在岗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学习过中医药知识;82.82%的在岗护士在工作期间参加过中医基础操作培训[7]。笔者工作的学校是黔东南地区唯一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除此之外,黔东南还有贵阳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生学校,凯里市第一职校及部分县级职校等开设有中等职业教育的护理专业。在黔东南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工作的护士有85%以上是通过黔东南地区的护理职业教育培养的。在这些职业技术院校中,虽然开设有中医护理课程,但是由于学制短、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再加上中西医在基础理论、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及教学时数不足、理解难度大、学生认同度不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医护理教学效果大多不甚理想[8]。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多课时少。据了解,目前各职业技术院校护理专业的中医护理学时数从30多学时到50多学时不等,我校目前是36学时。而现行高职院校的中医护理教材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针灸学、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等诸多方面,由于内容多课时少,只能选讲部分的内容,学生很难在36个学时内掌握。二是理论多实践少。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由于总学时少,只能压缩实践学时,学生少有机会进行操作实践。三是授课方式老旧。学习中医理论需要有哲学的思维,学生普遍反映晦涩难懂,加上学时有限,授课方式仍旧以“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小结”为主,少有机会采用其他新式教学方法[9]。

5.总结

中医护理拥有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简、便、验、廉”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并且重视养生保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老年护理服务、疾病康复服务等方面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大健康时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包括懂得中医知识的护理人员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黔东南地区更需要懂中医的护理人员。黔东南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新形势下,以建设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为契机,中医护理人才紧缺也愈加凸显。作为为黔东南地区培养护理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中医护理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难满足社会需求,中医护理课程急需不断调整和优化。可以适当增加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更新教学模式,进行将中医护理融入到《社区护理》[10],或者融入到《老年护理》[11]的教学改革;同时可以在各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养生养老等机构的护理人员中开展短期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从而适应大健康时代对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提高黔东南地区居民健康素养。

参考文献

[1]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贵州医、养、健、管四措并举布局大健康[J].领导决策信息,2015,(36):18-19

[2]贵州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意见[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1):14-20

[3]王燕,王英.《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2008,22(8):2246-2247

[4]梁小琳.浅谈中医护理的基本原理和侧重点[J].陕西中医.2005,26(6):607-608

[5]杨燕玲.苗侗医药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调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0):19-21

[6]苗晓琦,王晓燕.浅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中医护理教育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94-95

[7]谢红,熊江艳,潘定举,冷毅,罗永红.贵州省9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现状调查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2):80-82

[8]董惠娟,陈丽华,齐晓红,等.从护理教学实践看西医院校中医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11):3095-3096

[9]高莉萍.高职护理专业中医教学面临的困境与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1-55

[10]王燕,王英.《社区护理》教学中融入中医护理的效果[J].护理研究杂志,2008,(24):2245-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