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德育培养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培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培养方法

第1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一、明确思想教育目标

1、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大力加强领导、教师、职工的思想教育,为人师表,做好本职工作,以严格、宽慰、期待、鼓励去感化学生。发起宣传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学生常规、自主管理强化教育系列活动,对学生开展系列养成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逐渐将良好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准则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2、为进一步在班级、校内掀起“抓行为规范,展良好风貌”的热潮,校“校委会”在全校开展“优秀学生”、“校园优秀小主人”、“留守儿童好榜样”等评比表彰活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人翁感。

二、丰富特色内涵

“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内容可慨括为五个方面,它们是: “行为自我约束教育”、“生活自我管理教育”、“学习自我激励教育”、“活动自主组织教育”、“人格自我完善教育”,依次按“日常行为规范层――基本道德准则层――做人做事能力层――自我教育发展层”来深入对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教育”。

三、创新推进措施

1、创新培训机制

学校构建校、年级、班级三级网络,分层培训、具体指导。每周“校委会”工作例会更是发挥其引领、督导作用。工作例会都定时、定点进行,并认真作好记录,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开展“学校工作大家监督”的活动。评选“星级工作组”,为各工作组工作情况打分。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使例会不仅仅停留在培训的层面,而是提升到教育的境界。校领导要试先表率,大公无私并有远怀,主动倾听教师的建议,乐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教师也要做学生的榜样,带头示范,为人师表,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全校上下,同心同德,生活在和谐、快乐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创新基层建设

(1)为加强对各班工作建设,学校开展了班级工作小组评比活动,分别对各班的学习组、卫生组、纪律组、生活组的工作情况开展了工作汇报评比表彰活动,各班各组对工作制度、工作情况与工作效果作了详细的汇报,不仅促进了各组的总结与反思,更促进了各班之间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提高,加强了班队建设,有力夯实基层建设。

(2)同时,为促使班级基层各工作组间的竞争,从而推动班级整体均衡发展,“校委会”开展“最佳工作组”的评比活动,促进班级、学校各工作组进一步发挥应用的作用,增强各工作组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肯定和激励“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创新评价机制

(1)每周校“校委会”对参加值勤班级的工作做等级评定,就“出勤情况”、“检查力度”、“反馈效率”、“总体评价”等方面分ABC等级平定,并公布于校通告栏中。

(2)各班“班委会”都制定了适合自己本班情况的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量化评价办法,对班级各组的日常工作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以激励为主,促进同学们参与管理、参与平价,体现共同进步、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3)除了量化评价以外,各班“班委会”还开展着有针对性的质性评价。学校各班都有一本《校委会班级工作日志》,各工作组分头要将每天的工作情况及班级发展问题作好记录,在每周的德育量化工作小结会课上,各班都要有部署地对一周工作情况、班级今后发展作有效点评。

4、创新特色活动

(1)每周的校工作例会上,大家会对一周来的工作作一汇报,并对学校发展上存在着的问题作如实的反映、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并以在,《学校例会参政议事本》的形式,在学校行政办公会议上实现学生“参政”、“议政”。

(2)各大型集会学生唱响主题。每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的选定、培训教育及讲话主题都由校学校统筹安排、全面负责;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已启用学校小干部主持各项策划、组织、彩排等各项工作,收到很好的反响,让学生乐于参加,并认为是自己的事去办。

(3)常规主题教育活动添加新元素。开展“生命教育”系列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寻访各地古迹,感受城市巨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校组织观看实现“大国梦”、“复兴之路”等爱国视屏资料,精心策划、认真部署、有效推进,追求活动实效、致力提升内涵。

第2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1、选择种球:水培的时候种球要选质量好的,大小均匀的且还要经过低温处理的,这样的经过养护后期才可正常开花,开的花色也会更艳,更美。

2、准备盆水:选好种球要根据种球的大小来选择大小适宜的盆,水培管理最好是用浅盆,利于种球生长。水质要保证清洁,要是用自来水要先晾晒几天,种球可更好的生根,生长。

3、进行水培:水培的时候直接将种球放在花盆内,加入适量的水分就行。注意水的深度,能浸到种球根部才行。之后将其放在通风温暖的环境中,大概一周就可生根,发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教师的引导教学作用,给学生充分、全面的讲解课程的内容,同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两者相互影响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学中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兴趣是该门课程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讲到:“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明确思想政治课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为提高学生兴趣打下基础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理论,任何兴趣都是在一种重视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就是指,人们对待任何外界事物的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不断的接触、具有某种需要的时候产生的。[1]因此就要求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首先向所有的学生明确该门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明确。

1.该门课程在教学中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要且核心的课程

现代的中学教学要求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在德育教育中往往是通过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同时结合其他爱国主义教学实现的,这其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核心和关键。因为该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保障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在课堂上的讲课,使学生们充分理解的基本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觉悟,形成优秀的品格。

2.明确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的必修课程

该门课程所教学内容的根本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是人才的思想部分,也是指导学生未来选择道路的基本思想,其本质是德育教育。因此说,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明确,能够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该门课程对于其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学生在上课时就能集中精力听讲,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前面已经提到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充分明白其中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作用,比如通过一些录像或者多媒体技术进行直接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其中的内容,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之中,优化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内容时,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录像及产生的一些后果的图片或者片段,让学生充分明白当前我环境的现状,既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其共鸣,提高其注意力。[2]再如,在进行涉及到法律内容的教学上播放一些法制类节目,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焦点访谈》、《法制在线》等,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三、创新教学受到,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过:“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通过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这里所提倡的讨论方法不是简单的由学生主持或者策划的讨论,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制定一定的讨论计划,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3]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理解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社会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激发其兴趣,提高其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自觉性。比如在设计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城市或者农村,真切的感受到社会的变化。还可以让其自己制作调查问卷,获得其想要知道的答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而提高其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俊国、魏凤军、孙小利:《政治理论课常用教学方法例谈》,载《德育天地》,2011年第1期

第4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做法:

一、横平竖直写好字

写好字,实质是社会从素质发展角度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进而达到书写美观。在信息时代,许多文字书写工作被电脑文字输入所代替。但是,由于中国汉字书写除了满流需要外,还包含浓厚的艺术观赏因素,不宜以输入全部代替书写。美国学校近几年来作业实现微机输入,造成学生多项能力综合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也从另一方面促使我们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写美观的字,包含着审美的因素,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声情并茂诵好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语文课堂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语文课堂教学一种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在教学中,认真践行“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阅读教学理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能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还要在指导朗读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巧妙地渗透方法指导。具体做法如下:

(一)理解感受,披情入境

没有理解就没有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品析、背景的介绍、故事的插入、媒体的运用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字背后表达的情感。调动学生朗读前的情绪,激发朗读的欲望。朗读才能进入情景,这才是真正有感情朗读的到来。

(二)学习技巧,行之于声

朗读是一门艺术,有着专门的技巧,其中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节奏。在平时的教学指导中,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朗读的外部技巧,并适时地点拨、渗透,朗读指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巧妙渗透,潜移默化

方法技巧不能生硬地概念化地教给学生,因为,达到一定水平的朗读是看不出技巧的,是自然而不露痕迹的。情到深处无技巧,只有把技巧点拨与学生的朗读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妙语连珠说好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是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传统意义上的“说”,是教师的事,如果学生说,也只是课堂上回答问题。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说”,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技巧训练。因此,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讲科学、有计划,要划出说的时间,定出说的任务,给出说的环境,定出说的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开展课堂内“说”的训练,主要要求教师以“说”明理,引导学生懂得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如果进行课堂内叙述、说明等实践,可介绍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人和事等;若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实践,可以结合课文中诗、散文、剧本、小说的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从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

四、情真意切作好文

传统意义上的写,往往只是一种被动的应试训练。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写,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过程。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物、人、事,思考其中的情与理,表达时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仅靠传授写作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对学生的构思创新阶段进行科学指导,分层次扩充写练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批改办法,并及时加以讲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5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一、 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良好习惯

自由朗读培养良好语感。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谈到朗读,教师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读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来对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随机阅读提高正确率。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为了激发学生跟录音机读的兴趣,除了单纯跟录音机读之外,我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常让学生在读熟后,再以最好的状态录在磁带上,再挑出一些读的较好的录音,在早读时间里播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会想知道是谁的声音,自然而然就听得非常认真。而被播放录音的同学也会因此感到十分高兴。没被播出的同学除了羡慕之外,也增添了下次好好朗读、录音的动力。此时,教师再点拨播放录音的同学好在哪里,该怎样读可以更好。这就为学生下次更好的朗读指明了方向,效果也较好。

相互领读增强自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每天早读课都轮流由学生领着同学读。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的同学几乎能做到每课读熟、读好,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同学。

二、 大量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素材

背诵英语课文,也是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因此,我把背诵每周新教的英语课文作为每周的必备作业。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任务,我采取了“捆绑式’的方法,既有检查作用,又有帮助督促作用。我在每个班级都培养了8位背诵组长,背诵组长的职责除了负责检查本组的背诵情况外,还要负责对本组同学进行帮助,直到该组组员全部背诵。我对全班同学都作了具体的分组,每组的人数不是一样的,有的小组中组员较自觉,也能较快完成教师的任务,这样的小组人数相对较多一些;而有的小组中组员的自觉性较差,基础也不是很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熟读课文、背诵,在这种情况下,组员人数就相对较少些;情况较严重时,有的背诵组长甚至只有一位组员。为了鼓励每一位背诵组长,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每一周任务的完成都会给组长加分,每隔一段时间对背诵组长及组员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奖惩,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尤其是在课外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三、 脑口并用,增强学生的语感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背诵到表演,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加深感悟。学生有了大量的背诵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张口就说?因为大量的背诵还只是输入。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学英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在陌生环境中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仍可能是几个关键词,而不是整句话。所以在实际生活的自由表达中,会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于是,表演课文就成了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但从背诵到表演课文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表演课文之前,要让学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话的输出。如果能做到在任何情况都能“逢问能答”的程度,就为从“句”的输出到“篇”的输出奠定了基础,因为能做到在任何情况的“逢问能答”说明学生是真正理解意思的。

这就避免了某些学生背得很熟,却是有口无心的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按课文表演,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仅仅是表演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按其功能性创设类似的情景再次让学生表演,例如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有了前面这些大量的工作做铺垫,学生的表演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思想,但扩展还不是很大,而且整个对话的结构还是会受到课文的限制。尽管如此,这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搭建了一个台阶。 转贴于

四、 发挥想象力,灵活运用表达

在提问交流中扩展思维。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为基点,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填补信息差而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问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思想的参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现较多,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状态,学生的思维也就被定格在“你问我答”的形式中。我曾从一年级开始教三个班学生的英语,学生学完一年后,已经能听懂并回答以下这些问题: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但就是不会主动提问,只能在教师要求并作提醒时才能提问。所以在学完一年的英语后,学生只能交流一两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二学年一开始,我就将所有学过的问句整理出来,在两个星期内让学生背诵,当时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四到五个问题。于是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轮流由一位同学回答每组同学的问题。要求在同一轮提问中,各组之间不能出现相同的问题。每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提出几个问题就得几分。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连续几周都被同学们遗忘的问题,可以得成倍的分数,当然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心中也洋洋得意的,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往记得特别牢。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为了能在这个环节得到更多的分数,每一轮中每个同学的提问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会默默地记在心里,以备下一节课中用。还有的同学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出一些大家没提过的问题。当学生学会提问后,交流时的语言量就会多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模拟的交际情景,在教学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这两句话时,课堂中我是利用新学期开学学生们互不认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会后,我还让他们想一想什么时候也要问这些话,并表演出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为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又搭建了一个台阶。无论是教师创设情景还是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只有当学生真正运用英语多次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在自由对话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学生才会对所学语言有更深刻的记忆,才能做到真正的灵活运用。

五、 实践活动体验,营造学习环境

为了给学生语言环境,我要求学生生活中遇到,心里想到的千变万化的故事,编成小品。每周都安排两次表演。如果是按课文表演的就给5分,在课文基础上做改编的加8分,与课文完全不同,而是自编的故事,而且故事中有的语言是大家已经忘记的,就可加10分。同学们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而且看到别的小组得高分后,他们会课后去模仿,去积极开动脑筋将生活中的各种故事都搬上讲台。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己生活、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发展、主动地学习。当然,主动地去表达新感受、新思维,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远比听教师讲要困难得多。学生讲完后,教师予以简练、恰切地点评,点评时,以鼓励为主,决不埋没其闪光点;也婉转指出用词、选用句式和语法方面的不足。条件具备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教师作简要小结。

六、 改善评价机制,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6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则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1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必然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兴趣并未被激发出来,英语学习成了一种负担,成了一种不得不学的东西。

有研究表明,影响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为: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21%。由此看来,兴趣的作用仅次于学习习惯,居第二位。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自觉性的最好动力。

2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我校学生基本上是农村的,小学根本没学过英语,家长不管不顾,全推给学校。而一次次的考试挫败,使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因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使学生依赖性增强,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枯燥单一的学习流程让教学暗淡无色,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仿若嚼蜡。

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滥用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3.1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将来应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

3.2建立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自信、教学热情点燃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表明,教师的教育心态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心态。作为教师对他们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对于后进生,让他们回答比较简单或直接出自课本上的基础问题,让他们也有参与的机会,获得成功的愉悦,真正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使他们克服自卑畏难的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让成功的喜悦化作进取激情,驱使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如果学生的做法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

3.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施教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教师的微笑和轻松的语言犹如剂,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会使教育活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情感对兴趣的影响及兴趣是需要挖掘的道理,不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还要做他们可亲的朋友,从而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要因材施教。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Well done! Great!Super! Congratulations!”等具有良好催化作用的话常挂嘴边。

在与学生交往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磁场,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3.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乐趣

(1)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下子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培养下逐渐形成的,而课堂活动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例如,教材里出现My favarite color is pink。可让学生互相询问:What’s your favarite color? 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喜欢的颜色。这样既复习了单词,又巩固了句子结构,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置疑问。猜测是广泛运用的活动,可以用于各个阶段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印象深刻。如,学到“There be ”结构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盒子,让学生猜那里面有什么东西。如:There is a pen in the box;There is an apple in the box;There is a hat in the box……

(3)自编短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每节课,可以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如课前,当天的值日生,先用英语说出: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表演他们课前编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设计游戏,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英语游戏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课堂上,笔者把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几乎每节课笔者都会设计一个相关的小游戏。例如:单词接龙、猜单词、抢板凳、贴烧饼等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第7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语感 语感教学 中学生

《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认为,培养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够熟练地感知英语的语法以及其他的语言综合运用。对此,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学生语感,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区域,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口语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灵活度

1.运用日常用语,激活学生的言说兴趣

现代语言教育学认为,运用一定的真实语言交际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缓解他们学习的紧张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对此,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语言交际环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地利用师生之间的问候(Greeting)、帮助(Helping)、交流沟通等途径予以训练。例如,在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时,不妨这样问道:Boys and girls,Can \\Do you understand?想要让学生完成一定的问题解答不妨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如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please try your best do it.这样的口语交际,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言说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真实的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能够更为充分地理解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内涵。

2.复述课文,增强学生理解记忆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地复述课文即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较长的课文。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允许学生头一天进行适当准备。不要限制学生一定不要写提纲,甚至允许是先写出来,因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密切相联的,只要学生口头复述时不看书面提纲或内容即可。为了让全体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标准,教师最好口头做一个示范,让学生有效地模仿。

例如,在学习“Let’s celebrate”中,对“Getting ready for Halloween”的复述时,笔者在教学中就运用了如下的步骤:(1)学生先阅读课文,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文章的大意;(2)运用如下的问题进行引导:①When is Halloween?② What do they do for Halloween?③ Do they dress up?④ What do they eat?(3)在此基础上进行连词成句,进而鼓励学生进行言说。学生通过复述课文,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鼓励同学辩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地选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展开争论。例如,在学习“Food”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辩论题目:(1)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2)Why do you like it?(3)How often do you eat them?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往往针对个人的喜好而进行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食物的名称以及句型的回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些表示频率副词,像never、seldom、sometimes,等等。

二、听力法――刺激学生的知识内化生成

听力法,即利用学生的听力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也就是在使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听力的同时,让学生的英语语感得到有效的培养。其实,这也是利用学生的语言神经中枢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这也是一种训练听力的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听力训练通常主要有:(1)跟机听力训练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录音机,进行播放听力材料。这种训练方法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对于单纯练习听力来说,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同时,边听还可以边检查学生听的效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反复的播放训练。(2)实战听力法。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往往依据以往的听力测试题目进行模拟训练,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近几年的听力测试题目类型;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解答听力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知识的内化生成。

三、阅读积累法,增强学生的语感长久性

现在,在学习英语的方法中有一种由李阳创制的“Cray English”,其主要的理路依据就是反复地朗读训练,以帮助学习者形成一定的语感知识积累。现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练习来刺激学生的听力神经中枢,然后,再激发学生的思维神经中枢,最终刺激学生的语言中枢。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通读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

第8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一、借助多媒体

小学语文阅读材料图文并茂,主要以教导传授小学生基本的人文常识及传统文化的资料为主,但是基于低段学生的理解力较薄弱但想象丰富的特点,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现代技术,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Flas、PPT课件以及录音带等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阅读道具。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在一开始就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对声、光、色的体验,协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与阅读内容相结合,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

二、启发式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基于学生学会基本的生字拼音后,能够利用阅读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们的思维发展。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模式不固定,处于引导发展期,阅读这种在他们看来不算是学习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主动地去接触而非惯性地排斥。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为教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辅以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引导,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疑问便会被学生表达出来,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他们更有效、更深入地阅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兴趣与学习相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三、因材施教

第9篇:德育培养方法范文

【关键词】“2.5+0.5”模式 学制 数控技术应用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后首先应开发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组织实施教学的依据,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层次、手段等。随着省政府文件的出台,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将由“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开发和研制新学制下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现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谈谈“2.5+0.5”模式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发。

中等专业学校“2.5+0.5”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主要有:(1)专业与专业技能方向;(2)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3)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4)培养目标与规格;(5)职业能力结构;(6)课程结构;(7)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目标要求;(8)教学计划实施安排(教学进程安排表);(9)教师任职资格及要求;(10)专业实训条件及要求等。中等专业学校“2.5+0.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着重吸收近几年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成果及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教育教学文件。

一、专业及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和职业岗位群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专业(技能)方向是通过对某一既定专业的课程门类进行选择、调整和补充,而形成的针对职业岗位群当中某一类特定就业岗位的学业门类。专业名称和专业技能方向必须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确定,《专业目录》中未出现的专业或专业(技能)方向,可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本专业毕业生相对应的职业群和岗位群状况,由课程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研讨论证后确定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代码:051400,专业(技能)方向包括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加工中心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等。

二、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以往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仅考虑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完善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分类标准》等,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设定职业(岗位)面向,地方特色专业或特殊专业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亦可参照《专业目录》中列举的条目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内容,要求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应增添继续学习专业,为中职学生在职继续学习,对口升入高一级职业学校,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奠定基础。继续学习专业主要依据《专业目录》中所列举的对应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院校专业确定。

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要求见图1。

继续学习对应专业是:数控技术、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三、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目标应依据相应职业岗位劳动需求、发展趋势及人的发展要求与规律等要素确定。培养规格着重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基本素养、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着重陈述学生修完全部学业后在综合素养、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标准,避免以往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目标与规格笼统、不具体、无法测定等问题。

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数控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是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与能力(见图2)。

四、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胜任职业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含行业通用能力、职业岗位特定能力和跨行业职业能力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该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从而为该专业课程设置奠定基础。职业能力可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职业技能分析、知识领域分析等方法确定;通过对职业技能分析结果进行整合排序得出“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专业技能;通过对知识领域分析结果进行整合排序得出“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专业知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及知识技能整合排序过程见图3。

五、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如以往三段学科体系课程分为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等。“2.5+0.5”模式下课程结构不再有明晰的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分界线,更多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项目化课程融合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取而代之的课程结构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就课程的性质而言,仍然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分,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必修和选修内容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执行;专业平台课程应为必修课,专业方向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必修课内容应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其主要培养学生该专业行业通用能力和该岗位职业特定能力,课程结构与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见图4。

六、教学计划实施安排(教学进程安排表)

教学计划实施安排是对本专业各课程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学分制或学年制计划及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中等专业学校“2.5+0.5”模式教学计划实施安排的内容与要求除了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拟定,如每学年的教学周数、每周教学时数、总学时、公共基础课时与专业课时和选修课时比例,实施学分制的学校学分计算方法等,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学生在校教学时间

学生在校教学时间累计为2.5年即五学期,下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进行企业见习时间累计为一学期,实施时间可集中也可分散。

(二)每学期理论教学周数

中等专业学校“2.5+0.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应设置项目化(或理实一体化)课程,项目化课程根据专业性质或项目内容集中实施或分散进行。集中实施时,每学期理论教学周数将不再是20周,可能只有14周或15周,相应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应根据总学时数安排周课时。

(三)公共基础课程安排

中等专业学校“2.5+0.5”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将增加公共基础课时数,目的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公共基础课中必修课如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应开全四学期,德育教学时数应不低于120学时,语、数、外课时分别不低于240、210、210学时。此外,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适应终身发展需要,应将音乐、艺术等公共基础课列为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