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人才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高职会计专业 一体化 问题 机制
知识经济的兴起加速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内部技术结构的转型和调整,一些新型的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正在不断涌现,社会急需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中职毕业生很难涉足这些领域,而高职教育由于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能满足现代职场需求,这就形成了相当一部分岗位人满为患,另一部分岗位“一技难求”的局面。因此,必须整合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目前,全国有部分职业院校开始中高职对接培养试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研究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机制,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等角度对中高职对接过程展开研究,努力探索适合现代教育体系的中高职一体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现状
会计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办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都强调以职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技能的锻炼,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中职教育属于基础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它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比中职更高、更全面,教学内容也更广泛更深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时间较长,开设该专业学校众多,开设的专业课程务实性较强。随着各地中高职衔接的推动和发展,对会计专业中高职阶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受到各院校的重视。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教育部年报统计,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 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 000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教育部门提出要提高中职生升学继续深造的比例。目前,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一贯制、对口升学和直通制等衔接模式。然而,具体到各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来看,中职生占高职院校生源比例仍然非常小,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是以高中毕业生作为培养对象而制定,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
二、目前我国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专业非对口衔接
目前高职学生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完成高中教育作为高考大军进来的,文理科学生兼有,另一种是中职毕业生通过升学考试而进入更高阶段学习,前者是以学生升学教育为主,学生主要学习中学阶段的文化基础课。后者以就业教育为主,以会计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学习为主,公共课为辅。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源在专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高职学习阶段吸收文化知识和实践动力能力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交差重复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而中职生招收的比例较少,人才培养方案更多的是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专业基础。所以,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专业零起点这一前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主干课程中高职院校同时开设,且教学内容差异度较小,未体现层次的差异性。课程设置的重复造成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仍然要学习一些基础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学生也无法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职业资格证书错位断层
职业资格证书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途径。中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认定的重要途径都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但这种认定的前提是中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生源都是无专业基础的普通中学毕业生。对于会计专业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已经具备会计专业基础能力,会计从业资格证便无法体现中高职衔接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途径的职业技能认定。
(四)实验实训脱节、专业技能倒挂
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几乎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升学通道问题,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几乎是以高中毕业生作为主要的生源渠道,这样便造成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政”,专业衔接基础无法关联。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更符合实际会计岗位的基本需求。高职院校虽然多数也是从原来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来,但走的高等教育的模式,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没有中职院校那么具体、务实,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业务处理的专业技能,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的零散造成其专业技能不如中职学生掌握的那么全面,进而出现专业技能倒挂的现象,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的重新界定
(一)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基层生产服务一线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统计、开票制单、管理(领班、主管)等方面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会计专业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培养具备精通会计核算、掌握纳税筹划、分析财务信息、参与组织决策的能力,能够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预测和预算等方面工作,具有团队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发挥引领作用。
(二)制订贯通的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重复是中高职课程问题的“顽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统筹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打破院校壁垒,打破专业设置各自为政的状态,由教育部教指委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进行顶层系统化设计,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制定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体系,合理采用课程衔接模式、分层确立课程目标,为课程设置明确划线定界,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另外,积极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保证中高职课程对接畅通。
(三)提高中高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契合度
目前,我国各中职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高职院校则应要求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与助理会计师证相衔接的制度,匹配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岗证合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选择的参加社会上认可度比较高的其他会计类资格证书,如: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 应用资格认证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涉外会计岗位证等,给就业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四)实验实训相挂勾、提高专业技能
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确定相关能力领域。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应突出对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则应突出对会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如通过建立财务管理、ERP沙盘等仿真模拟实训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索联合行业企业开展会计专业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打通学生由中职到高职阶段会计专业技能提升的通道,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会计专业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五)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以组建职教集团为依托,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加强校企实质性合作,培养不同层次的具有职业标准的人才。近年来,部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部分对口中职院校共同参与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一方面,集团内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除了部分就业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历提升去向,同时,高职院校扩大了生源渠道,将集团内中职院校毕业生纳入到招生体系,使得生源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推动实施中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定位中高职院校在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职责,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接受高端技能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就会计专业来说,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会计工作岗位层次对人才能力的不同需求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比重,建立立体化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使会计职业教育真正实现“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打造会计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
(六)以自主招生、技能高考等创新形式实现中高职通道衔接
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是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唯一途径,保证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参与实施三校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等形式使更多的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但范围和深度还应继续加强,原有的中高职院校均以普通初高中毕业生作为最主要的生源来源渠道,这种招生形势将随着生源的不断萎缩而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由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联合招生,实行注册入学,打破招生模式自说自话的状态,扩大高职院校生源构成中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通过中职、高职对接,使进入中职院校就读的初中毕业生提前建立学历提升的通道,在具体实施中可先由中职院校负责对这类学生进行中职阶段的录取、培养工作,学生完成中职阶段学习任务后,经考核合格转入高职院校接受后两年的教育,由对接的高职院校负责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素质人才;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2015年5月18日《中国制造2025》。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其本质都是要实现“互联网+制造业”的智能生产,形成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网络。未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机器设备是否我完善功能;是否能在网络化的未来产业链中实时监测、追踪各类数据,并归纳分析和利用。谁掌握了世界制造的脉搏,谁就将决定未来世界制造业的格局。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集中反映在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上。本文基于《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广厦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内涵与特色,提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对广厦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基于“中制造2025”电气自动化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庄西真在职教论坛2015年10月中的《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科技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在今后的智能化制造过程中,整个生产模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大量应用电子、软件等新产品新技术,对在一线的生产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客观上需要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合格人才。
为进一步地了解企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状况,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教研室对浙江和上海10多家企业单位(以校企合作单位为主)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调查显示企业的工业生产线、数控设备的使用、维护、故障诊断,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需要大量的电气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一)工业自动化装备设计人才的需求
随着企业新一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嫁接改造的完成,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成为现代设备控制和工艺过程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整个生产线的连续生产工艺控制,还是单机生产控制,无论是单个工艺指标的检测调整还是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PLC、DCS、FCS、工控机等技术与设备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一些重要的生产环节和生产线,没有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整个生产就无法进行。
智能制造是关键。近几年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对合理组织销各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地竞争力产生了极大地推动。PCSMESERP的紧密集成,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的实施,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及相关的各层数据的网络传输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当今的自动化已经不仅是单一的控制功能,同时还将控制参数的采集、变换、传输、存储和管理溶为一体。
(二)企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从事的岗位能力要求
随着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在迅速发展。企业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一是在现代企业中,设备更新、管理方式现代化、工艺流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岗位群的构成发生变化,新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型的技术技能劳动者逐步取代岗位操作者;二是由于企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原有技术岗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劳永逸的就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从业者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较快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新生行业或职业的需求。三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产品的不断问世,企业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转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既懂产品设计又熟悉生产工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高素质、高技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是现代企业迅速发展不可缺少的。
我们还对其它地区和其它行业进行了调查得到的信息是:大量事实证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集约化、生产技术的精密化和高度化、生产设备的复杂化和信息化,更依赖于大批高级生产过程自动化人才。一些国家和地区,正是由于培养了大批自动化高级技术人才,为运用科技成果,引进、吸收世界先进技术,最终为形成自主技术提供了人力条件,才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企业劳资部门普遍反映,由于行业背景和国有用人体制的束缚,能适应高技术含量工作的各类、各层次毕业生极为短缺,特别是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生产适应能力,拿得起、留得住的人才更为难求。
二、应对“中国制造2025”,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的趋势
对比《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高职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对接地方产业的升级发展,行业用人标准、企业岗位技术领域任职要求的实际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市场为导向,与行业紧密融合。有效实现专业与地方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课程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接。
(二)对接中国制造2025,优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
在制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先进行与电气相关的行业、企业调研,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提升基础课程水平,整合和优化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创新课程结构,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职业基本技能实训与“岗、课、证”融合,探索并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项目化、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制定课程标准,确保基础核心课程质量,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对接智能化制造产业,加强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对接智能制造企业,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主动谋求与企业合作,积极推进教学实践条件建设,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工程教育和工程训练,熟悉和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比如与浙江图维技术有限公司实现校企合作为期一周的实训,有企业派出校外导师和提供相关的实训设备,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工程教育和工程训练,熟悉和掌握行业的先进技术。
(四)对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事“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推进项目化、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先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线上+线下”为路径的融“教学做考”为一体的数字课堂建设模式。
1.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的意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学生真正称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自主设计项目,对项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相互交流研讨,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接触时间。
3.拓展课堂教学宽度,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注意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精品课堂工程。积极推进幕课、微课、在线课堂,手机课堂等课程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三、结语
对照“中国制造2025”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出的新的要求,改革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入手,到课程标准的制订,到课堂教学改革,校企深度合作,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把树人育人和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目标,促进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西真.“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准备好了吗?[J].职教论坛,2015(10)
[2]严伟民.刘贵云.《中国制造2025》的支撑技术和人才需求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
[3]吴晓蓓.《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8)
[4]蔡泽寰.对中国制造2025,高教育的趋向――坚守高职教育本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J].时代汽车,2015(11)
[5]周海银.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关键词: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文化
所谓的学工结合就是指将学校与企业相互联系,通过企业来了解社会就业需求,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在当前的企业竞争中,企业文化是最主要的竞争力。中职学生能否适应企业文化要求,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学校的教职人员要不断引入各企业文化,换个角度来审视企业文化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积极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环境,进而确保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文化视角看现代企业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我国,中职院校主要培养各行业技术性劳动人才,其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无不体现着它与社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各企业的技术性劳动人才都要通过中职院校来培养。当前,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和企业凝聚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不断构建和发展,对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内容和模式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总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要求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
企业在用人方面,大都希望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和管理环境,以便毕业生能够将自己的所学所能迅速应用到工作岗位中,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尽早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大部分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虽然完全具备了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素养,但是,他们对企业文化环境、管理模式的适应能力较低,不能够快速适应,进而导致自己无法及时和高效地发挥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从而导致部分优秀毕业生惨遭淘汰。在中职教育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传统的中职教育过程中,中职教师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上,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而严重忽略了企业文化、精神对从业者的影响,这直接导致学生难以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领会到企业文化及其管理精神。
2.要求毕业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当前的社会发展速度极快,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在当前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企业只有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才能够确保企业的不断革新,才能够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积极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有效应对企业的变革。针对这种情况,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才会受到企业的极度欢迎。
3.要求毕业生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技巧
当前,社会早已远离以往的单打独斗的年代,现在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中的团队合作。只有具备良好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的企业,才能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降低内耗,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社会综合竞争力。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中职教育过程中,学校更加注重以应试教育为主,主张竞争教育,完全忽视了学校教育中的合作教育,进而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团队合作能力过低,这严重制约了中职毕业生的未来发展。这一状况亟待中职院校通过有效的培养来改善、解决。
二、文化的互相渗透、吸纳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意义
在中职教育中,推行校企合作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通过切实的企业实践活动领悟到企业的管理模式、感悟企业的优秀文化,同时,将自己感悟到的企业管理文化带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吸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身对企业管理文化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中职毕业生在职场中的竞争力。通过亲身的劳动实践和企业员工的切实交谈,积极学习高超的生产技艺,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同时,通过与社会企业的真实接触,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社会的真实性和残酷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此外, 通过有效的企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实践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中职院校应该认识到:当前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个文化不断激励着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着企业的高效、健康发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院校要加强对这一模式的学习、引入,这有利于在中职院校内部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有利于提高校园内部的和谐,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中职学校如何实现对企业文化的交流与吸纳
关键词:文化创意 设计艺术 教育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 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中职示范学校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核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企业岗位用人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因而,探索我国中职学校“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旨在为我国中职职业化教育办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中职教育 中职示范校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培养人才,因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也应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本质区别。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律,系统设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实习实训,使学生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实践证明,系统设计并能合理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得毕业生更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我国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职业人才一定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研究表明,技能的获得70%来自岗位实践。落实校企合作,一要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尽快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健全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二是要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实行“订单式”培养等,也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三要改革培养模式。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研发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职业学校广泛采纳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学院与实习基地共同组织实施的工学合作育人模式。教学内容按企业要求设置,教学环节按企业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并按企业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企业管理规范的教育。
(二)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办学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它是以行政指令为主,兼顾学校共同意愿,将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学校组成学校共同体(名校集团),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方面统一管理,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主要有三种治理模式:
一是理事会治理模式: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常务理事会为日常决策机构,秘书处为协调机构,专委会为执行机构。这一模式是我国目前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院校、行业或企业主导的职教集团多采用此类模式。
二是管委会治理模式: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行政区域内的职教资源,对接产业发展需要成立职业教育联合体,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管委会治理模式在北京交通职教集团、湖南湘潭职教集团的实践中已取得显著实效。政府主导的职教集团多采用此类模式。
三是董事会治理模式:职教集团不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而由各种社会力量运用股份制手段融合民间资本,投资组建而成,各投资者是职教集团的股东,并按照投资额来享受股东权利和承担有限风险。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股东决策制。股东主导的职教集团多采用此类模式。
集团化办学以龙头学校为引领,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覆盖,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品牌扩张和学校教育在办学机制、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变革,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高起点地解决了区域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实现了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赢,无疑是一个教育创举。
(三)其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地各行业探索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共同开展人才需求的研究与预测;二是共同制定实施专业教学标准与人才职业标准;三是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四是共同开展专业与培训项目建设,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建设教材、互聘教师等;五是共同建设产品开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六是共同开展订单培养、专项培训、学徒制教育、集团化办学等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
三、我国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和意义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效分析
2013年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持续向好,并且保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96.81%,是自2006年来第八年保持在95%以上。
2013年中职学生就业的五个特点:一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是主要去向;二是到第三产业就业占的人数最多;三是在本地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四是中职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城镇就业;五是加工制造类的毕业生最多,就业率最高。
2013年中职就业体现出三个新特点:第一,中职毕业生“求职有道,升学有门”的局面基本形成;第二,中职毕业生就业的起薪越来越高;第三,就业发展空间比较大,中职学生就业以后,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够在岗位上留下了,成为所在企业的骨干。
对270多所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2011-2013年改革的情况进行调研的结果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教材发生了变化,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发了8300多门课程。
第二,师资发生了变化,新增“双师型”教师5300多人,增幅达15%;兼职教师也增加了33%。
第三,教学组织上的变化,学校办的订单培养班有5040个。所谓“订单班”就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一起来组织教学工作。
第四,企业给学校更多的支持,2011年学校的合作企业给他们的投入只有3.5亿元,到去年合作企业给学校的投入达到9.1亿,是2011年的2.6倍。
第五,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学校通过社会服务获得的经济效益2011年是1.1亿,到去年是2.4亿。
第六,国际合作更加活跃,学校通过国际合作举办专业225个,合作开设课程687门。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1.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离不开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学校。
2.校企合作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
校企合作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它突破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3.校企合作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和终结点
校企合作将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新平台,只有输出端的职业学校与输入端的企业紧密衔接,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受到企业欢迎;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职业学校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因此,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能够使职业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我国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
2.中职学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中职学校校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主要原因还是职业学校自身实力不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1)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2)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3)实训条件仍需改善;(4)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3.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其理由有三:(1)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2)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3)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而且当前多数学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
[2] 姜大源.论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方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5.
[3] 中国职业教育信息网.职教形势和发展思路.2011.11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就业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两大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一线的工作者,为了满足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职业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化建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
一、为何要实施中高职—体化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然后进入高职或大学,另一个则是进入中职,接受相应职业能力培养,步入社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正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20年,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要达到3900万,人才需求的旺盛,必然失去职业教育的发展。
2.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高职一体化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公民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何建立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研发、创新形成的,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是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院现有的条件,制定可行的、高效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要保证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序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首要问题需要保证中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3.教学计划要满足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中、高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验条件,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又要努力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实现课程衔接的逻辑性、连续性、可学性。使学生成为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三、保障机制如何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1.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培养出合格人才保障之一,因此对于中、高职业院校而言,应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能充分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的双师型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2.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从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因为无法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都有不是很足,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给了这部分学生再学习的机会,使中职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空间,这对于充分调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向更高目标奋斗的信心,也用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3.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中高职一体化是中、高职两所学校教学的对接,为此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也就是从招生开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内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环节上要环环相扣,密切协调。这就要求合作学校,协调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的监控体系与监督机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促进一体化教育有效运转。
4.把好出口,保障就业。就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就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人才市场看,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需求旺盛,缺口很大,然而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有稳定可靠的就业保障。因此在进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合作时,应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进行合作,保障招生和就业的畅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保障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探索出一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构建怎样的理论指导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如何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最大的发挥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潜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随着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家的贡献率,存在的问题都会逐一得到解决,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得到完善,真正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杰.《中高职一体化模式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8)
[2]张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12.(9).
[3]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中职物流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12)01-0118-03
物流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已成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物流业新一轮的突飞猛进正蓄势待发,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据有关调查表明,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作为担当此项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教育资源分散、专业定位不明确、师资匮乏、软硬件教学条件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对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迫在眉睫。
1 我国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继续教育多层面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中职物流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存在诸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匮乏、教学条件参差不齐等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落后
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短,物流教育专业开设的时间更短,物流专业教育在中职院校才刚刚起步,许多中职院校在办学体制上,往往只看到了物流人才数量上的需求,而忽视了物流人才质量上的要求,盲目效仿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大举兴办物流专业,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严重阻碍了中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大多倾向于第一、二层次中高端人才的培养,中职院校则应倾向于培养物流执行型和操作型的第三层次人才。由于专业开设时间短、软硬件条件匮乏,在教学方式上,许多中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无自身特色,往往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2)师资匮乏,教学条件参差不齐
2008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全国中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师资学历结构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13.29%,有高达61.9%的非物流专业师资。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士大多是其他相关专业发展而来的,真正的物流专业高校毕业生比较少,从事中职物流专业教育的专门人才更少。中职物流专业教育的师资大部分是由相关或相近的专业中途转行而来的。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其物流专业的设置也随需求的大量增加而出现膨胀式增长,软硬件条件远不能满足招生规模的增长,且各中职院校物流相关专业之间的教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3)缺乏调查研究,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实际办学中,很多中职院校没有认真研究中职类院校物流教育的规律,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体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与高等院校没有显著的区别,课程变成了物流所有涉及知识的罗列,不能相融互通,什么都有,什么都学,无一精透,很难形成优势。
2 物流岗位群分析及中职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可以有以下5个方向:运输业务方向、仓储业务方向、配送方向、物流营销方向和物流信息处理方向,各典型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中职物流教育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中低层次,主要培养综合性和节点性操作管理人才,即运输、仓储、配送、营销、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物流技能人才。这种人才应具有物流从业人员的精神以及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商务交流、人际沟通和合作协调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了解物流企业的基本活动过程并具有初步的工作经验,能够解决本专业的简单技术问题,制定初步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评估,进行物流信息的处理,并取得本专业1~2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技能证书。
3 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陶经辉,张晓萍等对美、日等国的物流产业增加值和产业人才状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人才数量的增加互为因果关系,物流产业增加值与物流人才需求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关系;并结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情况,预测出2011年我国物流人才需求量达2581万人,到2025年达3044万人。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与职业需求差距很大,不适应物流职业朝多元复合型方向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计划,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整合,加快构建新时期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及与职业需求相符合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3.1 推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
主动深入各行业、企业,了解其最新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状况,邀请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主要企业人员与学校相关人员,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顶岗实习等领域的新模式、新方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使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更加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培养出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需求,真正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共同建设模拟性、生产性、开放性的“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培养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
3.2 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物流职业岗位基本素质要求和专业应用能力要求的分析,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把复杂、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分成若干个基本课程模块,把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组成系列知识模块,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分别设置基本素质、岗位通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模块,通过各模块的优化结合,使教学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目标需求,以达到岗位能力培养的目的。
3.3 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构建,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试要全面实现教学、训练和考核评价一体化。通过物流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了解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相关标准,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可尝试采用口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调查报告、证书考试等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参加各类物流考试,并纳入考评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3.4 创新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把项目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对物流专业领域的有关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借助实训场地、器材和模拟软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与人才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中等职业院校较大地填补了我国技术人口的缺口,为经济增长添加动力,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是目前职业教育的趋势,双方合作平台的建立,不但可以检验学生的专业质量,强化学校办学能力,且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性人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201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未来要支持建立1000所中等职业示范院校,突出职业院校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各示范性院校要结合专业特性,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培养方式的转变。2012年,十则进一步强调新时期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职业院校技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可见,中职院校的发展要不断地进行培养模式变革,发挥政府、学校和企业的联动作用。本文将结合南昌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同类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技工学校(简称“技校”)、职业高中(简称“职高”)等对所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实施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全日制职业教育实体所实施的教育。校企合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现代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现代科技与文化为内容,以校企合作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满足企业人才方面的需求,以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转换单纯培养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工作需要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校企双方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和互利共赢。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实施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实践中学习等,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发展,主要由以下几种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形式、“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二、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了解护理专业订单培养的现状,我们对南昌市卫生学校进行抽拥鞑椋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与分析,找出了中职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人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
1.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订单式要求学生更具有实践能力,学生实践技能不足将导致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但学校当前的课程设置并不能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要求。从专业设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第一,学科体系与其他学校基本上如出一辙,课程都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这样的课程体系并不能充分体现出中职院校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特点;第二,公共基础课在全部课程安排中的所占比重较高,一般与专业基础课的比例为1:1或4:6,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第三,专业设计过度偏重于理论,缺乏实践教学的机会,难以在实质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此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一味地强调知识灌输,认为知识对就业的帮助最大,设置一系列理论课程,而忽略了学生年纪偏小,无法全部理解并接受纯理论知识,也无法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中的特性,轻视实践环节在课程设计中的地位以及技能环节教学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不高
护理专业是比较讲究实际操作的专业,单纯依靠传统讲解的方法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但中职院校的教师讲学一般都以讲授教学为主,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动手能力较差。同时,在职教师具有较少的医院实践经验,教学知识过于老化,致使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直线下降,培养出的人才较难符合社会需求。双师型教学能帮助学校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是订单式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从目前来看,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偏少,占比较低,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按订单式培养的中职院校虽外聘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但数量较少,学校的师资队伍仍以学校教师为主,而且,学校教师只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相关岗位的实践经验却少之又少。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无法体现订单式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订单”教学效果的优化性,无法培养出让学生和企业共同满意的成果。
3.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发展
校企的合作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应过分依赖于某种形式,但该校以订单式培养为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校企互动都较少。单一培养模式容易将学生暴露在危险的状态,学生权益受到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一旦企业遭遇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校企合作中的实习学生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订单式培养也存在以下4个问题:第一,与同专业非订单班相比,订单班虽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且开设针对性的课程较少,并未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质量无法统一,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订单”;第二,学生一般在刚入学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此时的学生和企业对未来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订单”的不确定性为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增加了较大难度;第三,与特定企业的订单培养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单一的知识也会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第四,“订单式”培养模式下企业教学参与度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
4.实践教学时间短,实践操作少
虽然学校秉持以就业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教学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实践时间往往较短,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养出在校德才兼备,在岗操作娴熟的技术人才是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实践时间过少容易出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其次,以见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并未将学生真正纳入并参与到实践中,同时较少的专业指导老师和较少的实习机会都会促使学校出现“僧多肉少”的局面,致使学校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习而安排较短的实践教学时间以及较少的实践过程操作。另外,学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医疗机构支持意愿小、经费保障不足等都是困扰中职学校实践学习环节的问题。
5.校企合作中缺乏有效沟通机制
由于进行校企合作的双方在需求、理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合作内容也仅是建立在双方的短期需求之上,二者均为意识到双方沟通的重要性,交流会、研讨会等举办的次数均较少,完善的沟通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彼此间的有效信息不能进行及时传递,从而不能及时纠正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在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双方缺乏沟通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很多实践环节的问题不能得到反映和解决,这严重阻碍了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如果双方合作只是形式上做大做强,并未让学生真正受益,不仅无益于学生培养,还不利于双方的持续合作。因此,双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案并真正加以执行,那么联合培养效果将逐渐显现,培养人才的素质会真正提高,双方的合作将持续下去。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1.构建有效沟通机制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效的沟通机制,合理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双方能够有效地沟通、交流学生的培养信息,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效率。
沟通机制一般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形式。对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而言,首先,双方之间应建立起正式的沟通机制及渠道,建立各自的领导机构,定期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活动,使得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双方的协商加以解决。沟通渠道的畅通是双方得到并反馈各种培养情况的基础,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并提高效率。同时,及时沟通是保障双方合作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其次,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正式沟通渠道中的不足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来弥补,提升沟通效率。构建非正式渠道主要是依赖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渠道进行沟通。
2.提高教学质量,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变得尤为重要。综上分析,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改善课程结构,注重实践教学
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赖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革新,以学生未来职业为核心,岗位需求为教学标准,依据行业特征等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并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论,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间,锻炼并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以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2)优化专业课设置,突出个性化学习
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发展要求重新修订课程内容,以解决课程脱离实际需求、学生难以理解和学习等问题;第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人才需求来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剔除与培养实践技能无关的课程;第三,增设专业选修课,扩大学生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范围,使学生能依据个人兴趣选择更多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第四,设立与职业资格考试互通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未来就业能力。
3.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对于当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通过设立教师准入制度,优先考虑拥有双证的应聘者,建立并完善薪酬福利制度,鼓励在校教师考取双证,并定期开展双师型队伍培训活动,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重点建设双师型队伍;其次,通过增加教职人员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在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弥补自身知识在教学上的不足,建立并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继续教育效果的评价,以考察教师继续教育结果,对相应的体系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加强教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最后,通过提高薪酬待遇等给予教师物质激励和授予荣誉称号等给予教师精神激励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4.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专业技能要求、教育特色导向、培养学生具有一专多能的技能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过程应始终立足于企业技能要求,坚持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导向,通过了解企业职位需求和市场情况,分析岗位胜任力模型,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借助课程设置及人才评价体系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自身技能,从而让培养出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的职位需求。面对院校间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应通过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并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创造差异化、独具特色的培养方式,依据企业需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突出职业教育多技能、高素质、高能力的特色。同时,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学校应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渗入到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增设其他专业选修课,注重学生其他专业技能的拓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多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适用多岗位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四、结束语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培养模式的创新应以订单模式为基本框架,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制度保障,以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为重要前提,学校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积极主动配合企业开展培养工作。但一枝独秀的培养模式,严重阻碍了其他模式在校企合作中的l展与创新,不利于校企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滞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应以订单式为主,多种培养模式为辅,培养针对性、技术型、多岗位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受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 教育部.必由之路一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3] 陈露露.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 (3).
[4] 陈美忠.抓准校企合作关键促进中职学校发展[J].交通职业教育,2010 (6).
[5] 黄怀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5 (2).
1.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
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定位模糊已是不争的事实,中职教育定位为“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为“高技能人才”,这种粗线条的划分方法,无法体现人才培养定位本质上的区分。高职教育究竟“高”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标准衡量没有明确规定。以化工类专业为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相关课程的设计能不能来支撑和体现这个“高”字呢?从研究已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的学校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化工类专业在定位方面都比较模糊,难以区分中高职的主要特点。
1.2中高职衔接的合作院校培养方案脱节、内容模糊
中高职衔接的合作院校培养方案应体现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进一步提升,使已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中职毕业生提升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但遗憾的是目前中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脱节,甚至出现相同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同时,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安排,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实际情况是中、高职的很多课程在名称、涵盖内容和教材上的区分度不大,甚至使用同一教材。例如:一些学校在安排五年制教学计划时,只是把过去中职的学制和教学内容做了延长和扩展,教学内容基本内涵无太大变化;有的学校课程内容设置中高职阶段部分重复,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1.3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未体现技能培养的递进性
目前大多数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和学校,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方面,只是根据课程的设置,单纯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2],或根据岗位能力设置相应的独立实践课程。未根据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定位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关实训和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安排,从而不能体现技能培养的递进性。因此,在探索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我院如能依据职业标准,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和证书制度,遵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对准职业岗位,分析中、高职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与对口自主招生中职院校开展教师活动,加强沟通,开发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技能标准,无疑能很好的实现“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
2对中高职三二分段有效衔接的几点建议
2.1多方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初设计实证调查问卷对中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实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需要能力;对我省部分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中、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对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省化工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情况及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现状等,与对口中职学校召开联席会议,讨论教学计划、学生现状及实践教学情况,根据以上掌握的资源,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应与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及化工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共同商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注重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并且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实施过程中,各参与学校对学生及行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调整培养方案[3]。
2.2加强专业及课程的标准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中职课程应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化工相关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高职课程设置应以化工产品生产及分析检测实践为导向,以培养生产操作及分析检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对一些典型产品的分析、设计,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目标衔接上,要将中职的实用性、操作性、工具性目标与高职的技术性、创造性目标优化整合。
2.3定期和对口学校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可联合申报三二分段衔接有关教学改革项目,为定期举办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关于课程衔接及有效研究三二分段衔接的教研活动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两校的专业教师一起以三二分段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规划教材、交流心得。组织所有参与三二教学的教师进行讨论,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选取和现实生活较为贴近的部分,设计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互动环节。
2.4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岗位随之变化,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也随之变化,这就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制度,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课程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
2.5中高职衔接需要规范管理
探索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中高职衔接涉及到高职和中职两类学校的组织和沟通,对口学校需提供政策、组织机构、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做到计划周密、过程规范、监督有力、反馈及时,保证衔接工作高质量完成均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管理。成立校领导为组长、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招就办、纪检监察、相关院系等部门领导,统筹协调指导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的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学院层面的三二分段分流方案、命题方案、考核方案、保密措施等制度。学院纪检监察处全程参与,确保监察工作到位,保证对口自主招生工作的规范有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院应和对口学校共同建立教学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教学检查,确保教学质量;中高职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有了基本保障和规范的管理,中高职衔接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