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教学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就业;改革
学生管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撑与保障,在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上就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以学生管理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强化管理工作的就业服务功能等建议,以期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多样性给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逐步推进,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规模得到扩大,学生多样性的特征也变得更加明显。部分学生在社会、网络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吸烟喝酒、旷课迟到、不尊重老师,各种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因个体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很多学生加入了老乡会”、网络游戏中的“战队”、各类兴趣小组等各种非正式组织,而这种非正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需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起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部分学生经济困难,思想压力很大,如不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很容易产生压抑、抵触程序,轻者产生悲观失望、散漫厌学的思想,有些甚至产生厌恶人生、仇视社会的不健康心理;由于考试手段对人的能力评价的片面性,也使得高职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比较大,学生发展不平衡等。学生的多样性特征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日益繁重,且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这是管理者们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手机、互联网等信息化的普及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当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学生管理方面,一方面,随着信息及技术的日益普及,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均能够非常方便地过手机、互联网等通信方式上网,强化了他们的信息面和知识面,改善了他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语言习惯。但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不健康、不稳定信息更容易渗透到学生群体当中,一些学生年轻气盛,难以辨别和抵御,部分学生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校园环境的复杂化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冲击。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得到不断扩大。为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一些学校建立了分校区,出现了一个系的学生在不懂得小区上课、生活的现象。此外,随着高校宿舍公寓化管理的实施,不同专业、不公院系的学生混住在同一个宿舍。这些校园环境的变化,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量的大量增加校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冲击。
(四)管理制度制约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长期以来,面对高校扩招,随着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出现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弱化现象。学生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整,有时甚至无章可循,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五)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约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从目前高职教育办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不足的情况,难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量大、压力大,没有时间学习新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技巧。有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甚至为外聘的教师,管理队伍稳定性差。管理者的这些状况都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增加了学生管理难度。
二、搞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高职院校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新生入学之初加强学生管理制度教育,明确告诉学生在校期间他们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强化制度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维护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把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高职院校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方针,把就业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要位置,积极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此,需要再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收集学生就业岗位信息,并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实际,具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就业岗位素质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为学生就业服务。
1.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职业性、地方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也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应以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强化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瞄准地方经济、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强化专业的职业属性,使所设置的专业及培养的毕业生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变化趋势一致。
2.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全方位展开。在新生入学伊始,高等职业院校就应该加强新生就业指导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向学生介绍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介绍,积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进入大学二年级,可适当增开一些“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应重点加强就业政策和就业方针的宣传,开展就业技能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使其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定期组织人才交流会,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双选”活动,及时择业,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3.提升就业指导者工作素质。就业指导者是学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需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采集就业信息,并给学生合理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由此可见,就业工作是一门学问,需要集成各方面的知识。就业工作指导者除了要精通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要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等有足够的认识和判断,才能给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因此,就业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考取国家的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质;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者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这同时也是考核高职教育工作是否成功,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
4.强化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教育。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非常严峻,部分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较大而引起了了一些心理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心理教育辅导。针对一般性的心理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板报、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对于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要开展个体心理咨询,针对个案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辅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毕业生的成熟度和心理抵抗能力。
5.要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将学生融入企业,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学生与企业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培养了学生实际就业工作能力,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培养品格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高职学生的社会阅历、职业阅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职院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当中,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积极开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强化学生参与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为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和建设。为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宽松的环境,释放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五)强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同志说学生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学生接触、沟通、交流最多的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均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同时,为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要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学生管理者,调动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适当安排他们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提升他们对学生的引导和服务能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74-03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现实状况
1. 制度的制定形成程序有待规范
笔者通过对南京某高校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近8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而在实际制定过程中,近三成的学生认为从来不征求,两成的学生认为有时会征求,三成以上的学生不清楚学校的规章制定的过程(见表1)。由此可见,当前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不够规范,忽视学生的民主参与。
2. 制度的推动与执行程序尚需完善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共管理学思考
1.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与参考
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政府财政危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使得西方公共行政领域主流思想理论遭受严峻的挑战,应运而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1]。公共管理可以理解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2]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根本利益,本质在于为学生提供服务,同时实施过程应体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 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合法性依据和制度上的支持,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和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与提供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制度基础,从而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和执行程序,建立学生教育管理的配套机制;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诸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新闻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等。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现实路径
1. 规范制度的制定程序
公共政策学认为,“政策制定过程微观层次的起点是政策问题,第一个环节就是政策问题诊断和政策问题的界定与确认。接着是确立政策目标。然后在政策目标的基础上拟定政策方案即准备出尽可能完整的政策被选方案系统。再下来就是政策决定,即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一个方案。最后要经过一定的程序采纳并公布最终确定下来的政策方案。从诊断问题、确立目标、拟定方案、优选方案、采纳方案、政策合法化,其中每一个环节与前一个环节之间都有一次或多次小的循环,即都会在反馈回去”[3]。而上述电脑使用规章的形成和推动理应借鉴公共政策的程序来完成。
笔者认为,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制定应遵循以下程序:一是问题界定,就是学生管理实际当中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确实需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解决。二是明确制度的目标,学校制定任何与学生利益相关规章制度,首先要求坚持制度服务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这一原则。三是调查研究,在制度草拟与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发动有关人员及学生广泛参与,统一认识,使规章制度有可靠的思想基础。四是制度的草案形成与论证,将规章制度的草案下发讨论,不能由个别领导或部门闭门造车,要走群众路线,要发动有关人员和学生民主讨论,集思广益,听取教师与学生意见,使规章制度建立在群众自觉遵守的基础上,增强规章制度的认可度。
2. 完善制度的执行程序
一是要广泛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学生进行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讲明规章制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使学生增强是非观念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形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通过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自觉维护规章制度的责任感,形成学生相互监督、共同遵守的氛围。二是严格地检查督促落实,规章制度有它的严肃性、权威性及普适性,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出现制度例外。三是制度执行的意见和结果反馈,通过了解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和评价,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对模范执行规章制度的人和事,要及时表扬激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要给予批评与警示,对于执行中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纠正,维护学生的正当权利。
3. 公共管理相关制度的借鉴与运用
(1)听证制度: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听证是“现代程序法的核心内容,是行政相对人参与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形式,它的本质就是听取意见。狭义的行政听证特指行政主体以举行由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形式广泛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它是一种正式的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形式,与美国的正式听证类似”[4]。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各级部门可以考虑试用狭义的正式听证。学校各级教育管理主体在制定规章制度或做出直接对学生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决定之前,要举行正式的听证会,以给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机会,然后根据听证记录和充分考证,最终做出决定。举行听证的作用就是监督学校各级管理服务部门运行的合法化和合理化,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和减少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的矛盾和梗阻,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随着学生教育消费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将会对涉及到自身的利益行为予以特别的关注,并会采取一些谋求自身权利的行为,有的时候会缺乏理性乃至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这样既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对学校不利,因此通过听证制度的实行,在制定和实施相关规章制度之前,能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具有了客观性、针对性及有效性。听证制度可以在诸如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个别学生管理项目的收费、后勤服务的价格调整等方面实行。在实行听证制度的过程中,需注意听证代表的代表性及其陈述内容的客观公正性、听证内容的公开、听证程序的合法和规范、听证结果的评估和采纳等等。
(2)新闻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定点、定人的新闻方式及时地向新闻媒体披露最新的政务信息,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因而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健全的新闻制度有利于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助于公共管理部门建立起贴近群众的有效沟通渠道,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中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时管理部门会采取封锁消息的方法来避免学生的议论和混乱,但这往往导致学生中间的小道消息频传、谣言满天飞,甚至可以扭曲事实制造混乱,反而破坏了校园的安全稳定秩序,有损学校的权威并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危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和网络平台使得谣言的传播更远更坏,甚至在社会上也造成不良影响。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学生中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近7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向学生通报(见表3)。
表3 学生对学校的事件通报制度的认识 (百分比 %)
学生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学校是否有必要向学生通报有必要没必要无所谓78.4010.4910.49 (3)领导接待日制度:一是提高服务效能的推进器。领导接待日制度在群众部门的工作中应用较多,对于一般工作人员无法答复的事,由相关部门的领导来接待,提高政府的行政服务效率。二是以强化服务意识为重点,探索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提倡领导干部亲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了解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切身利益经常涉及到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学校应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体现学校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其主要包括:接待广大学生来访,听取他们对学校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处置或协调解决广大学生提出的涉及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解释来访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做好疏导工作。对于无法当面答复的问题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明解释工作,需集体研究决定的应及时研究解决,需向上级领导汇报的要及时汇报,并给定大概的期限,确保领导接待日制度的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民主评议制度:学生参与管理的根本途径。民主评议制度,是教育管理民主化所倡导的一项措施,作为体现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的有效手段。在公共管理实践方面,部分政府管理门在本部门和本地区开展了政风行风的评议活动,鼓励人民群众对机关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议,对评议结果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从而达到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服务职能、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目的。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各级管理组织和人员包括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广大教师以及各级管理人员,他们是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载体,而广大学生就是服务对象,学生可以对学校各级部门和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以及是否能够自觉维护学生的利益来进行评议、打分、排名,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从而使得各级组织与人员主动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将维护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聂鑫,林建华.公民本位:构建服务型政府之本――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论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7-40.
[2] 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29.
[3] 严强,王强.公共政策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8-239.
[4] 温晋锋.行政法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57-260.
(Department of Gradua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政教处在学校领导带领下,本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建设校园文化,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付出了积极的努力。
学生管理,制度先行。为严肃校纪、校风,加强学生组织纪律,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政教处特制定和修订了相关制度,制定了新的八不准制度:
1、学生在校期间(包括周六周天)必须穿着整套校服,佩戴胸卡。
2、严禁携带手机进校园。
3、严禁无假条随意进出校园。
4、严禁上课期间外出和上厕所,特殊情况必须要有班主任假条。
5、严禁化妆、戴耳坠、烫发、染发及其他怪发型。
6、严禁抽烟、喝酒、打牌及变相赌博。
7、严禁将管制刀具及其它有危害的器械带入学校。
8、严禁住校生在宿舍里烧煮食物,乱接电源,烧电炉及使用其它电器、熄灯后点蜡烛。
违反以上规定:
第一次给予警告处分,扣班级量化管理分5分。
第二次给予记过处分,回家反省一个周,扣班级量化管理分5分。
第三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回家反省两个周,扣班级量化管理分10分。
第四次给予劝退或勒令退学处分。扣班级量化管理分10分。
不服从管理、态度蛮横者加倍处罚。
此制度制定以后,学校分别召开了班主任和学生及家长会议,学习该制度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惩罚规定,并要求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签字,保证按照制度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其中关于穿着校服的规定,学校要求学生只要进入校园就必须穿校服,并给今年高一新生定制了冬季校服,真正做到全年全级部着装统一。针对禁止携带手机的规定,学校专门设有话吧,并且要求班主任及宿舍舍管员随时为学生打电话提供服务,解除学生通话不方便的后顾之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思维培养
信息时代,简单的记忆是不能满足学习的要求的,学生必须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从人的思维能力而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将做如下探索。
1.激发求知欲,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多年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进行的,自主思维的空间很少,有许多学生误认为学英语就是死记硬背,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老师讲的就是考试要考的,把语言看成一种可以按公式推理的学科,无需动脑筋去思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英语学习也需要动脑筋思考。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工具,若想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先思考,怎么讲得出?进行英语会话、做英语练习、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都需要动脑筋。在学习中一个学生愿不愿意动脑筋、喜不喜欢积极思考,是他思维能力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完成时态和被动语态时都要用到动词的过去分词,而过去分词的构成形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按照规则比较好记忆,而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比较难记,也容易记错,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把那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按一些规律进行归类记忆,如“AAA”式、“ABA”式、“ABB”式、“ABC”式等。学生要背A、B级词汇,把单词或词组孤立地去记,往往比较乏味、难记,若教师在讲授一些词或词组时启发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单词或词组进行造句,适当造出一些幽默甚至荒诞的句子来,则更容易记忆。如在教“deal with”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Yesterday morning you were late,your teacher asked you to copy the new words,this morning your teacher was late,you asked him to copy the new words.That means:“Deal with him as he deals with you.”(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说求知欲与好奇心密切相关,可以说,求知欲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学生学英语,对英语的特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等都有种好奇心,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之火。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单元的重点语法内容,课文中的难句、长句,与汉语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人文心理大相径庭的特殊英语语言现象,学生容易混淆、弄错的语言现象。教师还可以自己搜集一些中西文化中的差异来吸引学生,如美国的火警911、查号台411等,这些小的文化差异都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自觉性就会大大增强,就会自觉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深厚的知识底蕴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我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钻研教材。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初可以先由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接着就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表扬,当学生能够提出各种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要求提高问题的难度,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语言知识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例如,在讲授高职英语(《走出牛津》,第一册)Unit 4 Close to Nature时,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出问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Huangshan Mountain?When you are in it,do you notice the something specia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ountains?Do you know the founder of the chain-restaurant?”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教材内容,找出答案,从而达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材内容的目的。掌握本课内容之后,启发学生去思考“our Chinese cultural symbol”(名胜与文化,我们中国的文化象征),让学生就着这一问题开展讨论,进行“会话练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拓展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好下一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他认为,学生和科学家的智力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无论掌握一个概念还是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发现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他大力提倡发现法学习。所谓发现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问题,掌握原理、原则。要尽可能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思想者。可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十分重要。例如,一般的英语教学,学生多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识记单词、语法规则、句型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教法改革。在讲英语课文的时候,我把参考书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结合实际情况把这课需要掌握的词与固定搭配借助字典及参考书写出例句。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在教高职英语第二册(《走出牛津》,第一册)Unit 4 Close to Nature时,我先让学生查阅他们所看到过的一些我国的大好河山的资料,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讲述他们所查到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听录音,默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讲解一下语言点和句型,教师再进行概括性总结。这样的教学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兴趣,使所学的知识牢固,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 要:当前我国大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独立学院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不过由于发展时间短,在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是独立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学院;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当前我国大学生虽然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但是总体上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自尊、自主、自强的,并且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由于受到多种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处在大变革历史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在价值观领域也出现了多种观念的同时并存。这样复杂的局面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钱似乎成为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影响很大,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
2. 价值目标以个人为中心。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了价值主体自我化的趋势。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崇尚独立自主,在工作和学习中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价值目标以个人为中心,有时甚至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3.社会责任感缺乏。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上,存在着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很多大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感淡化,以个人为中心,诚信缺失,对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的界限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只关注结果的成功而不关注达到成功的手段和过程。团结协作意识差、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较脆弱。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分析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根据相应的教育原则,采用相应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使大学生学会认识、辨析各种价值观,摒弃各种不良价值观,自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大学生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需要科学的价值观的引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社会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也还缺乏必要的认同,因此独立学院比较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毕业生就业率,重视课程的实用性,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都影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文化为载体,以精神建设为根本目的,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满足引导、教育学生的需要,还要满足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都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建设形成体现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独立学院校园文化。许多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比较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强调美化校园环境,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忽略了精神文化的核心内涵,从而也影响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作用
当今是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多元的价值观念的交错碰撞,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维化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社会需要一种共同价值的引导。“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1]核心价值观是对一个社会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它是国家、社会、民众的基本价值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结晶,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正确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的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代中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是独立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然要求。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理论教学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独立学院应将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大学生的理论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导,开设各种选修课,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党的十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独立学院培养各种专业人才都应当具备的基本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也是整个学院和全体教师的应尽职责。独立学院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并在教学目标、过程组织和评价指标中体现出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2. 实践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和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在现实价值追求和判断上存在相同的一些问题: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以个人为中心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同时由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较短,多属于三本院校,因此独立学院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包含价值判断,它体现为人生的追求目标、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要促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修养,体现为处理与他人或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约束。独立学院的价值观教育应该要与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实际结合,要将价值观教育的主题与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紧密配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以高校人为主体的文化。高校的文化内容,取决于这所高校的文化主体关注和理解的对象,即只有属于这所高校的人所关注的对象,属于高校人活动范围内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这所高校的校园文化。独立学院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校园文化建设还存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道德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独立学院高校应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导师考核制度;自主学习能力
一、导师考核制度下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可行课程的预设
针对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为宗旨,每个课题大致可以做如下四种设置。
1.明确课堂目标
即要摸清考核的标准,当然,高一至高三年级的目标设置肯定存在着区别,但是处理的授课流程还是大致相似的。基本上如此:通读全文了解相关课标―抓住关键词句―简单、明了地概括中心思想―多角度重新分析全文―制作考核表反馈学习情况(便于统计和评价)。
2.引导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起督导作用,全程由学生根据课标自主学习,全员参与。例如,上文言文课时,可以选出该课专长的学生,作为临时领导,在其的带领下进行分组学习,完成考量表,教师只在关键时候进行提示指导,考量表完成后还需要学生踊跃提出疑问,进行探讨解决,最终总结出最好的答案,进一步提出更好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3.成果交流分享
在分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在临时领导的带领下,各个小组可以推荐文言文通译较弱的学生上台试讲,各小组分别给出评论与建议,最后评出成绩相对较好的小组,然后教师再总结表现相对较好的小组的学习方法。
4.最终考量反馈
首先由各小组进行总结评价,然后交给临时领导评价,最后再交由教师进行最终成绩的估量与评价,并反馈。
二、导师考核制度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上的相关措施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的职能应得到充分展现,具体措施如下。
1.课目分类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学生在学习一个课程时会耗费相当长的时间,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授课前做好准备,将课程先行进行拆解,简化之后抓住重点,并根据之前所述的课程流程的设置进行分块,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教学前的准备。
2.课前引导
教师要负责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准备与评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住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考量保准,完成课时要求。
3.课中辅助
教师在课堂上督促学生根据预设目标完成课时任务,明确告知其该学科的考试要素,综合考量标准,并抓住重点,然后推进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告知学生目标时,同时自己也要明确,课时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课时,或者一个学期,又或者一个年度,而是要明确高中时期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不可分割,所以目标应该设定得更加完整、全面,才能得到阶梯式的成长。
4.课后分享
每个课题的结束,都是总结学习经验与规律的开始,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充分的交流空间给学生,能够充分彰显出他们的参与感,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质疑,善于总结,多多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在探讨中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5.能力培养
在探讨学习中,整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开发与锻炼的过程。学习语文,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表达能力的一个培养过程,只是从以前的教师灌输教学到学生自主开发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成了锻炼的主要方法,教师在一旁监督、引导、保驾护航,是学生学习时的坚强后盾,帮助他们解决疑虑,对培养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推进考核
新的制度对导师的考核,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在对导师的考核下,衍生出针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必然性,而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也是新的教师考核制度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教师的考核会促进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带动教师考核,二者相辅相成。
7.共同发展
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一堂课几乎全是教师讲学生记和听的古板模式,尽管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变长,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不容忽视,应引导学生完成考量评价目标,总结更好的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其实也是教师的考核标准,在这同时,学生也能够顺利地达到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之路,本就是漫长而曲折的,哪些是适合时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要花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的。在现今的考核制度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怎样科学地、系统地安排授课流程,让学生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全面地提升自己,让教师更高效地教学,
让学生自主学习,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马寿华.有关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5):33.
摘 要: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
>> 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浅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8]吴海燕,张耀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科教导刊,2014,(4).
[9]李亚莉.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以西安某独立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1):12-14.
[10]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5-23.
关键词:学生;管理;制度;感化;自我管理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高效管理,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前面的新的课题,也是难题。魏书生先生的“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建立强有力的班级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春风化雨的说服关爱,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教育目的。
一、用制度管人,制度育人
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大的是非曲直基本明了,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是有基础条件的。制度管理能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制度育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制度宜细不宜粗
要制定出每天常规(学习、两操、纪律、卫生、出勤、文体活动、校园安全等)检查、督导、评比制度,尽量做到详细、周密,便于检查、督导、评比。
2.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解决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
3.检查评比公正公开、反馈及时
对学生的检查评比要做到持心公正,结果透明,及时公布,注意反馈。
4.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协调
实施新课程后,出现了一些变化,工作需要共同协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质量监控这块,学生的评价包含有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综合表现等方面,不仅要学科教师的评价,又要班主任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既要教务处成绩考核,又要政教处的综合评定,这就出现了评价的多元性。这就需要各方面协作。
二、用情感管人,情感育人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要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学生,必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老师用情感来感化学生,用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需要班主任做好以下工作:
1.既注重集体,更注重个体
对学生的个别引导特别重要。重视每一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用个别谈话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最能达到目的。现在的绝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个性突出,自尊心强,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所以,我始终坚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尽力的用“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学生个体身上的优点,对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在学生心情舒畅的时候对其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给以适时的指导。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一般都乐于接受。
2.工作要有预见性、连贯性和针对性
一定要预见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要开展什么教育内容和活动项目、该采取什么措施,及时地针对这些问题、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耐心细致的教育,说服学生,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3.民主,突出尊重与平等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点滴进步。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成为学生学习合作伙伴和学生生活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的平等的交流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利于教育好他们。
4.老师要有一颗真爱的心
许多教育家都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亲近、感化、转化的过程都要以爱为前提。班主任必须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爱护学生,并跟学生交朋友,积极与学生沟通感情,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爱护他,你教育他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他才会亲近你,接受你的教育。
5.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对待学生,应该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批评。学生有了进步,老师要善于发现,及时给予肯定他们,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去发现他们,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及时表扬他们,通过赞美培养他们的自尊。
6.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班集体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情景力场。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班集体开始。
7.班主任要身体力行,做好楷模
关键词: 管理机制 大学生作弊 防控措施
考试诚信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尽管高校对于学生素质的综合评测指标及方法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考试仍是对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考核的最直接手段及依据[1-2]。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由来已久,虽然各高校在《学籍管理规定》、《学生管理规定》、《考试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中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界定、处理、处罚等都有详细的规定,但是作弊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尤其是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国家级考试中,越发猖獗的考试作弊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高校校风、考风、学风造成恶劣的影响,也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极大冲击[3-4]。因此客观分析当前防控大学生作弊的行为,从管理机制角度下,提出防控大学生作弊的有效措施并付诸实践,对于端正高校考风、学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防控大学生作弊的主要问题
1.1考试诚信教育与学生错误思想观念的矛盾
考试诚信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政工作和教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加,尤其是到了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学生中关于考试作弊的错误思想观念开始涌动,主要包括:无视考风考纪主动作弊的纪律淡漠心理;受其他同学怂恿而共同作弊的从众心理;受高年级同学违纪作弊思想影响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上述错误思想观念一旦在学生班级、宿舍等群体中形成,就会造成互相传染,造成大批学生考试作弊情况的发生。
1.2学生作弊新趋势对传统管理思维的挑战
“防患于未然”是防控大学生作弊的基本原则。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务部门通过日常监督检查、管理条例宣讲、考前教育动员等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督促及正面引导,力求尽可能遏制考试作弊的发生。以传统观念来看,实施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多为学习成绩及平时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但近年来,作弊学生的类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部分平时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班干部也成为考试作弊的实施者甚至是组织者。一些班干部出于朋友义气,在考试时向同窗或舍友发送考试答案;另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级别奖学金或者为了保送研究生或出国需要,以作弊方式来获取高分。这类学生因平时表现优秀,在考风考纪教育时易被辅导员所忽略,其作弊行为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成为管理上的难点。
1.3不同级别考试防控力度存在差异
国家级考试,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因为其社会影响力大、关注度高,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众多高校无论从标准化考场建设、技防监控设备安装等硬件方面还是考生考试纪律宣讲动员、监考教师培训、考试违纪处理措施制定等软件方面都制订了严格详细的方案,使国家级考试从政策、手段、过程上对考生形成了诚信高压态势[5]。而高校日常课程考试,因考试时间及考场随机性大、监考教师和学生出自同一学院、缺乏作弊工具检测设备、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等原因,使学生作弊现象较国家级考试更严重,对学生也造成了考试监考力度松紧不一的误区。
2.管理机制角度防控大学生作弊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常态化教育警示机制
高校通过各类教育警示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考风考纪及诚信教育与动员,是防控考试作弊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学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要避免随机性、随意性、跟风性。辅导员、教学秘书、班导师等要充分联动,紧密配合,通过多种形式讲座、班会或主题活动对学生开展集中宣讲教育。例如:每学年均由教学秘书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关于《学生管理规定》及《考试违规违纪处理办法规定》的专题讲座,并组织进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考试,使学生明晰各类作弊行为的处分结果;辅导员和班导师在每学期临近考试周时,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召开考风考纪动员会,并与学生订立《考风考纪诚信协议书》,在协议书中重点阐明作弊所受处分的后果及对班级及个人荣誉的影响;学生管理部门也要结合三好班集体、优良学风班等先进集体的评选,将考试违纪作弊列为“一票否决”指标,使各班级学生内部树立“维护优良班风、杜绝考试作弊”的自律守则。
2.2严格规范各类考务机制
2.2.1灵活实施监考
监考教师是在考试进行中维护考场正常秩序、监督考生行为规范、制止查处违纪作弊行为的第一责任人。目前高校日常考试,多采用教师监考本学院甚至本专业学生的监考方式,这种监考方式虽便于组织,但容易出现监考教师警惕性不高、尺度松紧不一、甚至纵容学生作弊等弊端。高校在组织考务工作时,一是可实施同一院系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师混合监考,有条件的院校可实行不同院系之间的教师混合监考,从而避免出现监考教师与学生熟悉或认识而对学生作弊行为姑息纵容;二是发挥骨干教师和责任心强的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二级学院应结合以往教师监考情况,建立一支责任意识强烈、熟知监考规范、监考方法得当的骨干监考队伍;三是院系主要领导、系主任等应深入一线亲自参加监考,为基层教师做好表率作用,自上而下营造严谨、严肃、严格的高压氛围,使考生打消作弊念头。
2.2.2做好考场清理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越来越多依赖于手机、无线信号接收设备、微型缩印答案等“工具类型作弊”,监考教师如果责任心不强造成考场环境混乱,就会给考生以作弊可乘之机,这说明监考教师对考场内部及外部环境的清理与整治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这一方面要求学校教务部门和二级学院在平时加大对监考教师监考规则与注意事项的培训,强调对非考试用品的清查力度以及对新型作弊工具的识别,另一方面要求监考教师在开考前20分钟之内,要对考场整体环境及考生个人座位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与清理,坚决禁止考生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并在开考之后密切注意考生动向及书桌、桌面上出现的可疑纸条等;有条件的院校也可充分利用监控摄像头、金属探测器、无线信号屏蔽仪、中断网络等技防监控设备及手段协助监考教师做好考场监控工作。
2.2.3抓好考场巡视
高校充分发动校级及二级学院领导干部进行考场巡视,是保障考务工作有序进行,监督监考教师行为规范、防控查处学生作弊的有效手段。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目前已经形成“校级领导-中层领导-二级学院”三层次考试巡考制度,即保证国家级考试和考试周有校领导一线巡视,各类考试均有学院中层领导巡视,学院辅导员和教学秘书加强巡视。通过编织多层次考试巡视体系,做到考试每一楼层有专人巡视,考前、考中、考后全程巡视,同一教室多人次交叉巡视。巡考教师对监考教师形成监考力量补充,能及时应对考场中违纪作弊及其他突况,对考生起到震慑作用。
2.3加大对违纪作弊行为的处理力度
考试违纪作弊是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生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中所重点给予处分的行为之一。为严肃、严厉处理学生作弊行为,关于考试作弊的处理办法应做到严谨细化、不留死角、严格处理。对于实施替考、组织作弊、扰乱考场秩序以及使用通讯工具及高科技作弊工具等严重作弊行为的学生,应坚决给予开除学籍或留校察看处分。二级学院也应通过考试违纪作弊情况通报等适当方式,对学生作弊处分情况给予通报,并取消作弊学生各类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等资格,以及学生所在班级相应班风、学风类奖项评优资格。高校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也要严格依据对作弊学生的处分情况,写入学生诚信档案,对作弊学生在奖、助学金申请及发放、入党、推荐就业等相关事宜上给予惩戒。
2.4改革学籍及考核管理机制
大学生在考试中实施作弊,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因成绩低劣而受到学籍处理留级或退学的顾及。而部分学生在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上屡次重修考试不能通过,害怕影响毕业,也会采取作弊等极端行为[6]。高校在制定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和授予学位条款时,可引入平均学分成绩点等新型学业考评指标,适当增加学生参加重修考试的机会,逐步取消毕业生单独考试等特殊重修考试,改革授予学士学位英语要求,降低学生思想上对某些考试产生“一考定学位”、“一考定终身”的错误观念。任课教师也要改革优化考核方式,如:思政类课程适当加大开卷考试比例;通识教育类及部分专业选修课以提交作业等形式进行考试;适当加大课程平时成绩权重;增加考试主观题,以及综合论述型、设计型题目数量。
2.5建立违纪作弊学生后期关怀机制
“情感关怀、学习关心、制度关注”是对违纪作弊受学生受处分后的工作重点。辅导员、班导师、教学管理人员对已经受到作弊处分的学生,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给予更多关怀、教育和指导,不能因其作弊行为而放弃对其管理,平时多与这类学生谈心,并由班委或学习骨干牵头与这些学生建立互助对子,防止已经因作弊受到处分而失去学位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走入歧途。高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处分规定方面做一些灵活改革尝试,如对于因受留校察看处分而失去学位的学生,如其在后续学习中真心悔过,成绩特别优秀或在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可以在毕业之前申请撤销处分并重新申请学位,给这类学生以“将功补过”的机会。
综上所述,从管理机制角度防控大学生考试作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有效措施与方法。相信随着各高校对学生诚信教育和考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考场风气将会得到进一步净化,违纪作弊现象将会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王运花,李海明.大学生考试作弊动机和成因剖析[J].考试周刊,2009(41):5-6.
[2]戴云龙.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7):185-187.
[3]陈孜,卢溪,石健.大学生学习态度和考试作弊的现状调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78-81.
[4]王亦旻.管理视角下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考试,2012(4):58-62.
[5]张颢,褚庆军,刘一民等.考场作弊防控设备技术综述[J].中国考试,2012(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