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历史教学总结

第1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一、高一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可以通过摸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知识。可利用上半学期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系统。要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回答;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多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

二、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任何一条规律。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任何一条规律。于是我改变“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三、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老师说:“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howareyoutoday?”星期一上课问:

“didyouhaveagoodtimeinthe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第2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一 融洽师生关系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对学生应该倾注全部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热情、诚恳和信任的思想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这就是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教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教师所任学科便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倘若一位学生受到教师的青睐和表扬,那么他必定会因为喜欢这位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在平时要发挥民主、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才能使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中,由喜欢地理教师而喜欢高中地理,从而对高中地理产生兴趣,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 运用地图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等内容所涉及的面广、量大,且较枯燥。在教学中引入地图直观教学,可使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动觉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讲中国政区时,运用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观察每一个地区,描绘他的形状,如黑龙江像天鹅,台湾像香蕉等,学生在积极的联想中就记住了相关地区的位置、特征等有关内容。

三 运用易记教学法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容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如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又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分界,以及注入的海洋等,可以编成顺口溜记忆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另外,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14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效果较好:“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初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纠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系。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教师对于那些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亲自讲解,而应把它们交给学生去讨论争辩,发动学生互帮互学,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问题学生通过讨论都能解决;对于以学生的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则要及时参与讨论、点拨,引领学生去想,拓宽学生的思路;若仍不能解决,再有的放矢地去讲解。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学习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细心观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未知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 在学生活动中得到发展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各种各样的地理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目标。要想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营造新的课堂,构建互动教学的新模式,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交往,形成教学互动、互联、互助、互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者和主人。

六 坚持教学反思

第3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19

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达到新的水平和高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必要继续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做教学研究。在新思想、新理念的引导下创新教学,不断优化教学,实现历史教学高效长足发展,是所有高中历史课教师共同的期许。笔者基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归纳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教学策略。

一、扎实教师的专业功底、强化其教学技能,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础保证

“新课程”形势下,专家、学者和教师对于“教与学”都做了极为科学而准确的解释,明确指出了教学是学习的基础,由此看来,教师的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影响重大,而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由教师自身的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水平决定的。因此,要想有效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要从扎实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强化教师教学技能入手,这样才能确保对教师的教学起着积极地引导、促进作用,才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搭桥铺路,让其乐学、会学并且学好。

不少学生心中理想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是口若悬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课生动有趣的,从学生心中的“理想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期许很高,学生希望教师知识面广,既能教学有趣,又要能教得好。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好坏,所以教师不该认为是学生要求太高,而应该将其化为动力,不断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高中历史教师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不断拓新的精神,从而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想要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胸有成竹”,必须要在课前准备中要做到“尽可能考虑周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预设和规划,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研究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关系到一堂历史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和教学的好坏。另外课前准备工作要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相应的v史思维品质。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切入点,并精心选择或者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笔者在课前会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与教学法相关的书籍等以及阅读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期刊,还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然后分析教材,抓住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材变化,并且比较不同教材之间的异同,同时关注高考新变化,分析命题方向,梳理出教学思路;接着,准备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文字资料等;最后结合新课程理念对整个专题进行系统的备课。当然,对整个专题备课,可能会出现把握不准确、不充分的情况出现,所以在开始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后面的教学设计作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实现教学的优化。

三、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无疑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彰显了教师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让高中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使其充分展现个体的风采和能力。通过对高考趋势的分析,发现会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归纳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较好地实现以上种种目标。此外,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中能够切身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陶冶。而小组学习探究同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这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以《》为例,笔者先提供有关列强侵略、的图片、影视资料,激起学生心理上的波动;顺势抛出如下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其主要领导者为何人,具有怎样的思想?维新思想内容是什么,其特点又如何?对后世有何影响?如何认识《》?之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观点看法;课堂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学习方法技巧;让学生通过上网阅读相关资料,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四、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实现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其具有传统教学没有的优势,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高效学习。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多媒体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将声、图、像、文结合,可以更直观、生动,大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所以,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其次,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使用教学课件可以将教学线索、知识和问题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抓住学习主线,掌握重难点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相关资料信息,能够较好地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再次,教师还应该将多媒体教育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结合,总结出既适用于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发挥二者的最大效力,共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第4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第5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高中那个阶段的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替身以及学生认知水皮的提升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的角度讲,历史是高中和高考的一门不可或缺的科目,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历史成绩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从高中教学整体的角度出发,做好历史教学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探究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综合的改革,使学生历史成绩提高的同时,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二、新课标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措施

新课标下,为了更好的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学活动予以完善。第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高中历史使故事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教师为了更好的保证其教学效果,便要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使其从大量的历史材料中抓住核心内容。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细读。新课标下,教学实际使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而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为了保证该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并且结合教师的指导,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均能得以提升。此外,通过历史阅读的训练,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得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得以综合提升。在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适时的提问,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以及提问的适时性给学生更多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使其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多的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并且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其进行适时的总结思考,通过这一训练来锻炼学生的概况总结能力,并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新课标下,对于学生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度创新。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可以有多种理解和解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其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同一历史问题,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程度以及其思维能力等,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实现其思维的独创性,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识能力。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新课标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历史知识。通过高中历史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应给与学生及时的指导,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理念,使其独立学习和研究能力均能得以提升。第三,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点,为了更好的保证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便要从多方面出发来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的将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来完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对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完善,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此外,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其积极参与到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使其通过历史资料的阅读等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的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将社会调查等活动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使其更好的将历史与社会相联系。通过这种社会调研的开展,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历史的规律等相关内容,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最终实现其历史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第6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历史教学;利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74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作者简介]许明华(1972—),男,四川巴中人。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教研和教学管理工作。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为时已经有多年了,给其带来了诸多有利的方面和新气象。正如所有工具具有两面性一样,多媒体教育技术同时也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彰显了不同程度的主次颠倒状态或者越位的状况。鉴于此,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务必要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条件下积极克服克制其不必要的弊端,这样方能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技术自从进入到高中历史教育领域,促使其发生了诸多革命性的变化,带来很多有益的进展,比如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等带来极大的转变和进步,具体如下:

1.多媒体技术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将促使历史的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看到悦目、听到悦心、想到舒心的良好学习情境,打破和穿越了时空阻隔和界限,为学生再现每一个历史画卷和场景,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2.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大大方便了师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过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进入历史教学课堂后,使得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图文俱全、声音与图像俱佳、动静结合,让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起来投入到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理解,节省了很多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到历史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课件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展开思维的翅膀,促使学生积极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力、观察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空间无限拓展,这大大方便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和操作。

4.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方便师生设计和创造丰富多彩的德育情境,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目标。高中历史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德育是其素质教育的三大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尤其是在历史政治的这种学科教育中,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三观的树立和建构。过去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局限于空洞、无聊的说教,没有具体的、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载体和介体,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学生情感教育非常不成功。自从多媒体教育手段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后,其特殊的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等教学功能可以为学生学习历史制造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场景,反复再现当时的历史场面,大大增强学生对各种历史图像的真实感觉,让学生切实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到历史时代和历史场景发生历程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和认同其中蕴含的各种真理性教育。

5.多媒体技术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师生现代素质等等的改变和提高了带来了诸多的新变化新进展。

一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改变高中历史教育传统的教学理念与观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了过去高中历史教学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做法和观念,改变了仅仅将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工具,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复合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大大推进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变。

二是大大推动了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和进展。这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改变字过去那种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注入诸多新鲜的血液,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拓宽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和载体、空间,促使教学更加灵活、直观和现代化,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越来越朝着复合创新型方向发展。

三是大大提高了师生的素质和拓展了其知识面,促使高中历史教师的现代转型。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带来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真正实现有待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接受、认同和学习实用。这就对师生提出了掌握新的教学手段的挑战和诉求,由此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遍促使师生知识面大为拓展,进入了一个信息世界的海洋。

二、多媒体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多媒体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的方便,比如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促使教学过程更直观形象吸引人、大大方便师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推动了学习交流更加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是也带了一些新问题和不足急需要科学及时处理和解决。

1.在对多媒体教学功能的认识上,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存在两个极端的想法与做法。就目前而言,一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技术是没有必要,两者风马六不相及,因为历史包含的是过去几千年的东西,多媒体是现代新生事物;一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多媒体是一本万能的,高中历史教学完全可以用它来取代所有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两种观念各持两个极端,均表现出了对待多媒体功能与地位的认识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观念还处于艰难转型和整合的关键阶段。

2.在历史教材处理和历史素材的选择使用上,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个误区是一些历史教师完全撇开历史教科书,一门心思追求课外的新史料、新素材和新观点,展现出了大有喧宾夺主之态势;另一个误区是一些历史教师上课时偏离历史教学本身的重难点内容,过分强调和重视课堂的大容量,导致历史教学课堂的内容显现出超载和超负荷运转的尴尬现象。这些误区都非常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轻松行进,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明确规定。

3.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高中教师在教授历史教学内容时还存在只重形式、忽视教学内容的误区。一是部分老师把历史课堂变成单一的课件展示和播放,导致师生直接沟通的过程大为缺乏、学生学而不实,达不到历史新课标的很多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积极发挥,更不要说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培养了。二是历史教学课件制作非常花哨,太过艺术化,模糊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课件的主次关系和地位,导致学生真正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注意与教学内容本身不大相关的内容。这些均展现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在处理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关系还存在一些错位与越位的地方。

4.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上,高中历史教学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一些历史教师看重多媒体对历史知识形象直观的展现和演示,轻视或者说忽略对历史知识、历史想象和历史事件等的抽象概括和归纳总结提升;二是重视课件的反复简单演示,对学生在历史思维方面的点拨和启发引导不够,这就导致了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思维训练方面还做得非常不够。这些均反映了高中历史教师在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关系中还存在一些不成熟和不理性的地方,需要教师们正确对待。

5.在教学过程上,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有演变为多媒体灌输的不良势头。利用多媒体手段后,有的高中历史老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教学方面的工作和事务,从头到尾地单一使用多媒体“唱戏”,忽视自己应该起到的导向作用和发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致使教师个人应该展现的教学风格无法体现、课堂气氛拘谨而不灵活生动,最终导致由原来的“人灌”演变为目前常见的“机灌”,导致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较以前疏远,交流不多。这种现象彰显了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急需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发展多媒体的教育模式。

三、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发展的对策与举措:如何实现教学与多媒体最佳整合

1.科学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摆正它们的主次关系,防止多媒体教学技术发生错位与越位情况的出现,力求科学归位这些教学要素。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积极处理好自己的主导性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促使多媒体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师主导性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多媒体的辅助情况下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各种主导功能。

其次,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学习交互进行,力求良性互动。由于使用电教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知识是双向传递和多向反馈的,教师务必要用电教手段分步提示讲解和启发式阐释,积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推动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行进和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开展师生互动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去。

2.科学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历史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力求围绕教学目标适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任何学科的所有教学手段都务必为教学目的服务,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另外,必须服从服务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所有目标和目的。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务必要紧紧围绕历史教学目的来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必须要有利于并且符合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时才选择使用,否则就不一定都得非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科学处理多媒体和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坚持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来选择性使用和开展,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教学课堂不会偏离历史教学本身。

一是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和细节,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常规来说,比较直观形象性的历史知识,比如各种历史图表、历史地图、历史影片、历史图片和历史知识结构图等资料,可以选择使用多媒体工具,以便增强这些历史知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的历史教学活动,就可以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即可。

二是坚持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和历史教材紧密结合和有机整合,彻底改变那种忽视钻研与运用教材和只管课堂多媒体展示的现状。在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中,无论怎样采用多媒体也不可能代替高中历史教材,制作的历史教学课件和展示讲解这些课件都务必要与同步的历史教材紧紧相连,这样才会使得整个教学内容不会偏离国家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各项要求和指导,促使教师和学生完整把握历史教学的所有内容。

4.科学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从整个教学过程上,力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整合,良性互动多赢共进。在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时,高中历史教师务必要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专题的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力求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各尽其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力为高中历史教学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

〔参 考 文 献〕

第7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发散式教学,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求异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对同一问题表达的不同的、独特的想法要给予适当鼓励和认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比如: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针对爆发的原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在学生对爆发的原因和过程中有透彻的了解和分析后,再引导每位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不同问题情境中大胆想象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事件的研究当中,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说取得了伟大的功绩却又说其失败了”等问题去观看的视频,使学生在更加真实形象的情境中多维度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出轻松自由的历史课堂,使学生能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分析新知识,不断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引导其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转换。另外,教师也要将学生的思想进行适当总结,对学生的想象力给予一定的认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性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才能够充分体现。

高中历史是一门较丰富的学科。发散式教学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将其灵活地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育的不断发展。

第8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39-02

一、生本教育理念的概述

生本教学发展观念出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多是在教学中采用“师本”的教学发展观,在“师本”错误的教育发展理念下,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主要的教学职责,是整堂历史教学课堂的中心。教师在讲课时一切都是从学科的教学大纲出发,本着将学科知识一股脑传递给学生的观念实施课堂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和利用情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教学行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了。由此,在教育领域开始兴起“生本”的教育观念。据有关调查表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一些知识难点苦教无果,而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只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适时转变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采用“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在教案设计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学习中惯用的学习方法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自己燃起学习的兴趣以及知识探索的热情,便可收到不俗的教育效果。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价值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强调在历史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观意图,更要强调教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生为本”的教育伦理观就是本着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创造者,拥有无限的潜能;在教师进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先做后学”,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为教学而教学,使学生们真正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到对生活、个人发展有益的知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发高中学生在课堂上对他们的历史学习知识的探索的热情和激情,使学生真正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致力于所用,并有所获。

二、高中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历史课堂的特点

1.生本教育理念下平等性的教育特点。生本教育理念下平等性的教育的特点主要指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关系的平等。一方面,师生之间的平等指的是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地位与学生的学习地位对等;另一方面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不存在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差别待遇。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要致力于打造一个师生、生生关系平等的历史交流课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这个平台中能够拥有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平等的教学模式下打造出一个沟通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以此,不断激发出高中生历史学习的内在动力。

2.生本教育理念下开放性的教育特点。高中历史课堂生本教育理念开放性的教育特点指的是高中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在讨论以及交流上的开放。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开放性主要针对历史教学、学习内容的开放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历史问题的开放性。首先,历史教学、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这一点指的是在历史学习内容上的开放性,这种历史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还强调主体之间的有效讨论,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研讨,针对历史教科书以及历史课外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被赋予了提问的权利,并且问题不设限,这又是“生本教育”理念下针对问题见解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有助于解放学生们的天性,有助于提高其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效果。

3.生本教育理念下自主性的教育特点。生本教育理念下自主性的教育特点指的就是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强调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情境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们在历史课堂的参与过程中点燃内心历史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这种自主性的教W模式与当前时兴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历史学习的潜力以及自主积极性。

4.生本教育理念下合作性的教育特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合作性的教育特点指的就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只要进行正常的历史授课还要引导高中历史课堂的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讨论学习,使学生们能够在小组的合作、讨论的模式下学习到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高中历史课堂生本理念下的合作性的学习特点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5.生本教育理念下生成性的教育特点。高中历史课堂生本教育理念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生成性的特点。生成性特点乍一听比较陌生,实则指的是学生在生本理念下的高中历史学习是一种问题生成式的学习方式。由于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在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衍生出诸多的问题,此外,有的学生很有可能对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答存在一定的错误倾向,这些生成性的观点、问题解答方式、错误都可以算作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1.加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段衔接。高中历史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生本教育前要在一定调研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明确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段衔接问题,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来完善高中历史生本教学理念下的学段衔接问题。第一,就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并且引导学生们做好相应的历史课前预习,使学生们在课堂开始前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历史教学便可以使学生们在有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开展历史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次,就是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适合他们自身学习特点的历史学习进程计划书以及学习记录卡;最后完善高中历史学段衔接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强小组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式交流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也是高中历史课堂生本教学理念下完善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在进行情境设计时,高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情境中道具以及情景的设计要蕴含着一定的教学过程的构思,使高中历史教学情景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其次,就是教师要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历史实践教学,例如当地的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等都是极好的历史教学资源;最后,历史情景的设计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知识的“美”的一面。

3.多方面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据有关调查表明,拥有一定学科素养的学习者要比没有学科素养的学习者自学能力更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自主性,@就意味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传递书本中的历史知识,还要能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提升历史学科素养,使学生们在历史学科素养的帮助下自主地学习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历史思维,鼓励学生们多思考、多总结、勤提问,并且要鼓励学生们多读一些历史经典文献,并作总结,观察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并与当前的社会现象进行一定的对比。

4.有针对性地转化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学困生”。学困生一直是历史教学中的难点与痛点,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历史学困生总是无可奈何,尤其是理科生的历史学习更是举步维艰。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的历史学习作出指导,对高中的历史学习生进行广泛地调查,了解他们历史学习的困难所在,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黄若静.初中历史课升本教学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孙小军.以生本理念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学科建设,2012.

[3]顾凌云.“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D].宁波大学,2011.

第9篇:高中历史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均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使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创造力与想象力,随之出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本文以高中历史学科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渐深入,同时新课改明确指出,高中历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丰富其认识历史方法,使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高中历史教师应转变角色,为学生营造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氛围,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锻炼其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能力。为了满足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同时,历史学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神秘性与趣味性,其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如:社会知识、生活经验、理性思考等,而上述要求借助研究性学习方式均可获得。此外,经调查发现,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过于关注教材内容,课堂中师生互动较少,制约着学生竞争力、探究能力的培B,为了逆转这样的局面,教学中教师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必要的。

(二)可行性

在新课改指导下,高中历史教材重新编订,加入了课堂导入、历史纵横等,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增强了课本趣味性、丰富了历史信息,同时教材中的学史存疑、探究活动课等均降低了教学枯燥性,并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等均处于快速发展期,趋于成熟,其自主、独立意识日渐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客观性,此时,单纯的教师讲解难以满足其学习及需求,而研究性学习适应了其质疑与反思的成长需要。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切入点

1.立足学生现实生活

高中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联系实际。事实上,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从具体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现象。比如,在讲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地域的文化,是本土文化的载体,大部分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比如陕西的兵马俑,即墨的柳腔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当地文化遗产的研究活动,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收集资料、整体和总结资料等等,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应融入研究式学习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想象中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比如,在学习一些历史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以《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思考美国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

(二)把握研究性学习策略

教师要巧妙设置思维的展开点,方便所有高中学生都能参与到研究中来。要想顺利掌握知识的节点,教师最好站在过程或者方法的角度有效解决高中学生的各种问题。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构建和主动参与,如果没有这一基础,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最后只能是成为经验性的强制灌输,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且教师也要在其思维中巧妙地设置展开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维展开点主要具有实验中产生的研究点、论证时的冲突点、情景再现点、反思总结点等多部分内容。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地掌握这些节点,那么,学习方法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形成。同时,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他们运用自我总结来牢记知识、诱思交融。此外,教师还要鼓励高中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脑,发散思维,转换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找出最优化的方法。将多名学生集中到一块,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会议的方式,紧紧围绕某一历史问题和事件进行自由的联想、假设、思考,并且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解释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在大脑中反复咀嚼自身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探究,使其变得更加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最终实现思维的共振效应。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新课改需求,高中历史教学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相信,在各措施全面落实后,高中历史教学成效将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许益秀.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2,13(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