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高中教育教学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教育教学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教育教学制度

第1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价值观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语文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这就需要在成长教育的阶段对个体进行有意识的培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汇集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宝库,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

高中语文阅读文本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其所体现的开放和多元的特点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多元化的影响。

(三)有利于突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充满知识性、情感性和价值性的教育,在其中渗透价值观的教育使得情感和态度成为语文教学育人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的熏陶和影响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应试化教育弱化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提高学生的分数放在第一位,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按照阅读的考试方式来教学,把焦点聚集在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方面,而对于价值观的教育与渗透几乎没有给予考虑。这就使得语文的阅读教学离文学的本质越走越远,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都非常不利。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文本的价值观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需要取材于阅读文本,在文本中不仅拥有着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情坏和文化素养,是进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良好素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许多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往往重“意”轻“文”,常常以自己的经验为起点,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看重的是对文本作品意义层面的解读,忽略了文本内在的人文特性和价值观教育,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精神的内核。

(三)对于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判断过于绝对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不足,即教师首先自身对文本的价值判断有一个预想,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没有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导致了全班学生价值观判断的唯一和绝对化,不符合价值观形成的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将教学目标锁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思维之中,那么将会导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唯一和固定的指向,长期下去,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影响其价值判断力的发展。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育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其言行举止会受到学生的热切关注和模仿,只有教师具备了优秀的教育素养,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折服。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更新观念,不仅要具备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技巧,还要拥有高尚的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教师要提升自身教育素养,首先就是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在高中阅读教学的价值观教育中,教师也要学会转变思维和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多增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活力,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宽容和信任之心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的成效。

(二)善于创设情境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人的情感会受到情境和氛围的影响,通常积极的情境能够促进正面情感的产生,使人们的身心愉悦,能够提高个体的行为效率;而消极的情境则会导致负面的情感产生,使人们陷入痛苦和悲观,从而降低个体的行为效率。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教学文本的内容思想相同或者相近的课堂情境和氛围,促使学生真真地走进文本的世界,获得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领他们对文本价值观的追求。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体现学生个体价值特征

第2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背景知识渗透;探讨

阅读理解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解。扫除文章中的阅读障碍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词汇,而是应该在文字的层次上提升到更加深层次的理解。高层次的理解则需要有较好的背景文化作为铺垫,这样才能使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的通顺和流利,从而更好的做好阅读理解。作者写文章时,有些信息他认为是不言而喻的,就不再花费笔墨了,有的内容用间接手段表达,有时作者文字的背后有隐含意义等等。这些现象无疑给阅读理解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利用背景知识进行推断是排除这些障碍的有效手段。在英语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加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认为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做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二、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首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不仅在语言知识方面存在不同,而且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大相径庭。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故而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把自己熟悉的母语语用知识想当然地运用在英语阅读中,以免导致错解,误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低年级阶段要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高年级阶段,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三、注重历史文化差异与阅读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同。在两中文化语言阅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和歧义。例如,阅读理解文章中曾出现这样一个句子:At a science museum in Ontario Canada, you can feel your hair stand on end as harmless electricity passes through your body.该句出自COLLEGE CORE ENGLISH 一书的MUSEUM IN THE WORLD,其叙述的是世界博物馆的神奇、怪异和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此句划线部分your hair stand on end是一个成语典故,来自一个犯人的表情:1825年英国一个名叫Robert的偷马贼被判处死刑,上绞刑架时犯人由于极度恐惧而毛发竖立。由此英语one’s hair stand on end 喻指的是恐惧。作者用这一典故旨在强调博物馆的怪诞,形象生动。但由于学生不了解这一典故,再加上推理能力的欠缺,很多学生都因此影响了阅读理解。

四、认真研究教材,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阅读材料。课文题材多样,体裁各异,内容涉及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饮食文化等。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通过介绍,提问等方式激活学生原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提供他们所缺乏的文化背景信息。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保证其理解和交际的有效性。而且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材内容中出现的语言现象,针对学生常有的语言错误,进行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比,以此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多看一些以文化为导向的书籍

鼓励学生多看有关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书籍,这样能使他们加深对一些文化现象的了解。例如:英国人见面时总喜欢谈论“气候”这个话题,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不解。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英国的地理知识,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开谜团:英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气候不稳定、变化无穷的国家,因此“气候”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也就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中心话题。另外,阅读文学作品、报刊等也是积累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如《中国日报》、《21世纪报》等,不仅可以明白怎样在不同的环境里使用特定的语法现象,掌握大量的惯用法,而且还可以借文学作品涉及面广这一优势了解英语国家民族与本民族的不同特点,了解外国文化,以此克服因为文化差异给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困难,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获取所需信息。教师在这方面也要加以引导。

六、通过专题讲座,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第3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一、实施情境教学

长期以来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趣味不浓,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真实的、虚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且它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塑造完美人格,培育人文精神。而通过情境教学的音乐渲染可以改善这一问题。

对于一些重想象的文章,不妨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音乐引入课堂。因为音乐是最能调动人的情感、触动人的心灵的一门艺术。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要考虑到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情感应与课文相符。上课时恰当地利用音乐对人的心灵的感召力,可以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景中去,可以愉悦学生心情,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渲染教学情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现代人谱了曲,通过歌后王菲的演绎,在课堂上播放,以增加课堂的现代气息。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张开想象的翅膀,甚至有些学生在课上已经会唱《水调歌头》了,自然词也记住了。

二、情趣化阅读的实施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投入真挚的情感去了解作者的情感,更要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引导学生去感悟作品中所包含的真情。情感会诱导出一个人的特定的感受状态,人的感受的深浅丰吝取决于他所倾注的情感的浓淡多寡,你投入的多,你的感受也必然深。所以在文本解读中,师生都应一往情深的投入,尤其是教师,更要以情激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去体验文中刻骨铭心的痛苦、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热血奔涌的愤怒、手舞足蹈的欢欣和掷地有声的识见;去辨别文中真挚、深沉与健康的情感;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情感的对话,当作为读者的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感受与自身的心境一致时,必然就会引起情感的波动,以此达到与文本对象的形神交汇、物笔者合一。此时的学生在读到《琵琶行》时,自己就是政治上一再遭贬、感到“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泪湿衣衫的白居易;读到《离骚》时,自己就是满腔报国热肠而无处报、满腔悲愤无处诉而被放逐边疆、行吟泽畔的屈原。只有经过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产生与文中人物同悲喜、共患难的深切感受,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极大震撼,产生神骇目夺的奇异的美感效应,进而感染其情感、熏陶其灵魂。

(二)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语文源自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所以也离不开生活。阅读教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非常庞杂,有的看似与笔者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但终归是生活的反映,与生活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联系因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挂起钩来,这样能很大程度的增加学习的情趣。参与生活,贴近生活是笔者们情趣化阅读教学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比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一下秋天的原野,必然能加深学生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那种对秋的辽阔的描写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必然能加强学生对一些书中提到的社会世事的理解。这样,在情趣的孕育之下,书本世界的博大与深邃已经转化成内心世界的灵动与真诚。学生们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释放着个性,培养着情趣、熏陶着情感,完善着人格。

三、方法的总结

第4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一、高中阅读教学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阅读的文章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多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是作者人生经历的体现,也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对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文化的不断冲击,学生很容易在多元化的精神世界里受到冲击,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的同时,深入地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分析。通过文章的阅读理解进行陶冶情操,实现语文素养和价值观念的有效提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塑造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施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教学中来,对学生采用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的空间,由于引导的方式不正确,没有把阅读理解教育与价值观念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第二,还有一些教师,由于长时间从事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方法中还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学观念,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价值观念的导向性作用,不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况,导致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不能够深入地理解,并且不能进行很好地运用,缺乏对学生价值观念教育的建设,而且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价值观念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价值观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培养方法,教师在进行价值观念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防止学生因为教师的错误引导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挑选一些引导性较强的文章进行价值观的渗透。由于阅读的文章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要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通过文中的主要思想进行价值观念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学生,应该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引导的过程中进行自身价值观念的树立。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要想使学生对阅读进行深入的理解,必须要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思想上受到学习环境的熏陶,才能在价值观念上产生启发的作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来,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结合文章中的主旨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行自我价值观念的锻炼和情感的提升。教师通过积极的阅读环境的营造,自身要成为积极阅读的榜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阅读。

(三)为价值观念的养成搭建平台

第5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一、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加强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要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这种阅读方法的弊端在于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综合能力的培养

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即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二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对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三、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6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价值观

阅读是高中语文知识结构的重点内容,综合体现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通过阅读学习,学生可以完善自我知识结构,拓宽视野,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高中语文选读的作品,不但有优美的文风,还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道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体现其人文性的一面。因此,语文阅读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健康发展规律的要求。

一、价值观及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概念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观是指对整个世界的观点及看法,就通俗意义而言,“价值观是个体在以自身的内在需求基础上形成的、对外在客体的价值性做出判断需要时所持有的尺度,是独立的个体关于客体存在价值的看法和观点”[1]。对于个体而言,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有了需求,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就会有主动的认知和选择,进而形成一种倾向或者是信念,即树立对该客体的价值观。价值观指导着客体的思维和行为,是个性构成的重要部分,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它可能随着主体个性或者经历的变化有新的认知之后而发生改变,继而使主体对事物的认识有新的判断。

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观即为一种价值观教育,它是“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和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关注自己的灵魂,形成自己坚定的信仰,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养成自己的关爱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2]。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时,有选择性地潜在吸收有价值的内容,无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情怀的熏陶与培养,使其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生活的意义有正确的理解,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端正的态度,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树立相对稳定的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是将人的价值意识从人的内心深处唤醒,使个体以审慎的态度对自己存在的需要和人生的价值意义进行思考和审视,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灵魂的高度。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心理波动较大,容易被外界所诱。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对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阅读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而多元的文化及价值融合决定了培养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需要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和培养。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中要取得成功,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素养。每个主体的人格都有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即积极的主体意识和消极的主体意识,只有当积极的主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时,人才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主体行为。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语文阅读文章一般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质进行选择的,包含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资源,能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阅读教学资源。

2.在多元的引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流价值观。

各种思想激荡的现代社会,文化融合之下人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为个体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但是,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还处于初期养成阶段,必须在多元引导的基础上培养其主流价值观。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质,语文阅读的作品都是建立在主旋律基础上的,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下的主流价值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以多元、开放的视野全面灌输、重点培育。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范围中的适应能力和接受心理,在多元的选择中立足核心,唱响主旋律,为青少年学生的未来长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重视高中语文阅读训练,并且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以开放的阅读姿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作品熟读精析,真正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知识性、情感性,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加强训练;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45-0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阅读训练,寻求最佳的课堂教学程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二、教给学生方法,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要教给学生方法,把握阅读的规律,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阅读材料,让学生广泛阅读,在阅读中寻求规律,形成技巧,在精读理解中达到既快又准的目的。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首教给基本方法,还要教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选择参考书的方法,掌握解释字义、词义的方法,把握语境、理解词义的方法,分析语段、概括段义的方法,总结中心、归纳写作特点的方法,调动知识和生活经验,联想而丰富作品内涵,加强理解作品意义的方法等。

三、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 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四、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三四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二节阅读课。

五、借助电教媒体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第8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关键词】朗读教学;中职语文;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61-01

随着教育理念与教育体制的变革,语文教学已经处在变革和拓展等大的环境中,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但是不管是普通学校还是中职学校,研究学习方法,还是探寻教学方法,都必须注重老师的作用,虽然一直倡导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但是也必须注重老师的引导与带领作用。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过程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值得现代学习的地方,虽然不能生搬硬套,但是可以吸取精华,而朗读教学对现代文学而言,具有极大的作用力,所以老师必须注重引导作用,才能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一、中职语文开展朗读教学的作用

语文作为书面交流的工具,对传承历史、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也是促进人文发展的历史学科,只有拥有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专业课程。在中职语文教学环节中,朗读教学不仅能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兴趣,带着情感的学习。将文字转化成声音的学习方式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职教学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运用普通话能够帮助学生课外阅读,语言表达能力,保障朗读要求与准则,根据教学阶段和目标,不同的年级对于朗读也有对应的标准。从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水平来看,语文教学以下降趋势呈现,中职学校注重专业课,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为辅的教学观念。这也是很多中职教育教学人员忧虑和茫然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改善传统的时代背景介绍、写作方法分析、段落规划和中心思想总结,根据教学要求以及课程安排,抓住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只有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环境下,才能让语文教学不至于那样枯燥、乏味。

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中职语文课作为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对提高学习兴趣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现代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泛读与精读中情不自禁的跟随老师的节奏产生思想共鸣,从情感上得到感染,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能和文章作品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针对语文朗读能帮助学生锻炼语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效果,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和语言素材,记忆各种生僻的字词。

二、提高中职学生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钻研教材,选择适合朗读的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训练目标,让学生从感知语言开始领会到作者隐藏的意蕴,老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并且从中找出具有趣味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文字精美、趣味性强、精悍短小的作品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在专业课上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必须以基础课为条件,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匮乏,情感体验较少等原因,从多方面收集素材、资料,帮助学生体验、挖掘教材作品隐含的情感,让作品情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语文》中,适合阅读的素材有《雅舍》、《内蒙访古》、《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故都的秋》、《再别康桥》等,都是上好的文艺阅读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只要正确运用这类阅读材料,就能保障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充分展现教学意义,为继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我们可以从网上搜集的资料,或者朗读视频,提高学生诗歌或者文章作品朗读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做好朗读训练,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朗读的有效性,对于朗读训练,必须有计划的进行,在由简到难、从易到难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明确的语感、读音和感情训练,通过教会学生重音、连接与停顿技巧,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以教学周期、重点为突破口,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朗读、诗歌朗诵等评读活动。

(三)强化朗读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教学有效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在朗读教学中,必须正确看待朗读教学。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一部分学生虽然拥有悦耳的嗓音,但是不愿意开口;一部分学生虽然模仿能力很好,但是自尊心较强,缺乏朗读兴趣。针对这类问题,必须根据中职教学大纲要求与目标,做好学生普通话教学,在语音流畅的情况下,进行声音传神。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反复阅读《致橡树》、《我的空中楼阁》、《雨巷》等课文,帮助学生充分展现朗读天分,帮助学生锻炼胆量,进行分层次有效的朗读教学,这样就能在提高学生对文章情感与思想领悟能力的环境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增强朗读兴趣

从中职语文教学过程来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保障语文教学成果,必须拨开事物表层看本质,通过加深语文教学兴趣和学习热情,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知识交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教学内容,将僵化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更加深入领会事物本质与知识的美感。例如:在《我的母亲》这篇课文学习时,我们可以利用情感渲染,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在得到情感熏陶的过程中,感受朗读的快乐,使学生愿意读、主动读。

对于朗读训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与课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根据不同的媒介进行辅朗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基础教学的重要性,还必须充分利用语文知识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以及阅读欣赏,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阅读热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习。

三、结束语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形式,对就业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目标与要求,做好专业教学,在优化实践过程的同时,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9篇:高中教育教学制度范文

一、关注阅读材料本身

课本是阅读教学之本,而扩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扩展必须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以保证阅读教学的高质、高效。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扩展方式,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本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质量,让学生不仅要对文章内容理解透彻,而且要把握文章的语言表达,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章主题,结合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选择与阅读文章主题相关的切入点,扩展文章的知识,专题不宜过大,应选择素材丰富的具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小专题,让学生能通过阅读独立或合作完成。学生自主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相关信息。在收集了一定量的信息后,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分组讨论。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经过合作探究之后,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和完善,教师作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知识扩展的效果,对学生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对学生有失偏颇或偏激的观点进行适当纠正。当然,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探索和研究的快乐。另外,还应注意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效的扩展应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如果阅读教学仅仅注重了表面内容的扩展和延伸,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的内在,那么此种扩展训练只能是形式上的迁移,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扩展。教师要透彻地研究教材,挖掘和提炼阅读课文的精髓,精选扩展内容,设计循序渐进的任务;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能力需求、方法应用和意向兴趣等认知活动的要素,并进行有效的调控。

三、让学生成为扩展的主体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扩展,但并非每课必扩展,也并非只能把扩展放在后半节课。扩展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基于这一出发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扩展的切入点。课前可预习扩展,课中可引入扩展,课后亦可延伸扩展,关键是要选准扩展的切入点,使扩展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其表达欲望,促使其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课堂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扩展的内容和形式,过量或质差的扩展都会弱化文章价值。 扩展的主体应是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师生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角色。教师应是向导或协助者,为学生理解和应用文章营造氛围,并随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相关知识来扩展学习。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和谐统一。

四、机会均等,全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