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

第1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向母亲表达爱的节日,出于自身的不善表达,很多同学也往往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再加上现在社会的母亲早已被快捷的生活节奏打乱,也就不会在特意的注重什么母亲节不母亲节一说,因为在他们心中关系自己的儿女早已成理所当然。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作为儿女的我们必须以一种独特的,用心的方式去感恩自己的母亲之爱!

二、活动主题:

母爱之大无以回报——(只需一点点)

三、 活动时间:校内 5月13日以前

四、 活动地点:各校区发动

五、活动对象:本校小学1—4年级学生

六、活动目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母爱的含义、了解母亲的点滴付出是多麽的不容易和多麽的无私!

七、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分为六个环节进行:

1、(任务前准备工作)学校发动

(算算亲情账):

(1) 让学生自己算一算每天花父母多少钱,每周、每月、每年直到现在的(十几年)并记录于“母亲节贺卡”内容中

(2) 观察母亲每天从起床到晚上睡觉前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同样录于“母亲节贺卡”内容中

2、任务进行时:

(1)各班级教师组织学生和学生朋友(老带新)一起算第一笔账:金钱账(如何算参考上边即可)

(2)(默默奉献账):收集第一条学生通过观察母亲给他们所做事情,并作为秘密任务安排下去,如:给母亲悄悄叠被子、洗袜子、整理卧室等等。

3、观看专题影片:大爱无疆

(注:影片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以班或以校区为单位组织观看主题电影

《暖春》:

建议4年级以上学员观看电影并书写观后感国外片

《母性》:

均可选择,本校学生邀请伙伴一起参加达到老带新的效果;(也可以要求孩子在家观看并书写感想)

4、活动最后环节(秘密任务_心跳加快);

(执行时间参考活动流程时间安排)

6、撰写任务感想。(征文:关于伟大母爱的文章均可,题目不限)并进行作文评比。获奖作文可与报社、学校报刊、网站等公布宣传

征文对象:山月学员和前来我校参加此活动学院均可参加征文活动

征文方式:以班为单位收集(有朋友的可把文章交予山月同班教师处)

筛选方式:把文章收齐后个班教师从中选出3份不错文章交予学校再进行评分筛选打分

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三名 三等奖五名 优等奖若干

八、活动流程:

1、(1)五?一假期第一次在我校上课时运作(活动内容第一条);

(2)(准备物品):告知学生购买活动所需材料(参考第九项目“物品准备”安排学生即可)

活动前发动活动:告知学生此次活动属绝密活动不得和任何人说

要求:(我的每分钱)1、购买任务材料费(任务所需材料也可通过本校团体购买)用必须从自己零花钱中节省,(语言修饰教师自己发挥,但必须达到神秘感)

(我们的秘密)2同时书写活动绝对保密保证书,并寻找担保人(如同桌)主要表明保密时间是1号到14号(保证书各班教室组织个设计即可)以增加神秘感和任务感;

2、(最好五?一假期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上课间安排)如果有条件建议看完活动内容第三条专题电影后紧接着安排活动内容第二条;(多提问和引导学生自我发现母亲的伟大和多么不容易与无私)

3、活动发起至5月13日:

(任务开始)秘密任务执行时间倒计时(在每班教室挂倒计时牌牌即可,全校通用。以增加气氛)

4、(任务进行时)完成活动内容第二条,在任务布置下去开始到5月13日之间属于任务第二条第二项(默默奉献账)执行任务阶段;

(此任务可分块执行以增加任务感)

5、5月13日:

(心跳加快)母亲节当天在学生出门前悄悄放于母亲卧室床头并标明送给亲爱的母亲和爱您的某某字样

活动后续:客服回访此次活动家长感想及感受并告知此次活动是我们发起,因活动时间原因同时送上迟到的祝福。

九:物品准备:1、(爱的初体现):

2、(爱的表达):

比如自己购买X束康乃馨或山月帮助学生团购,让后让学生买即可;

3、学生给母亲物品也可用其他;

十、人员安排:

1、组建策划协调组:企划部

2、各校区教学部进行安排

3、各校区课程顾问进行活动监督并配合,每天记录活动进展情况;

十一、附加活动:

(喜讯):活动发起日开始凡本校学员老生带新生的一名或一名以上的学员,无论新生还是老生均可享受学费优惠或获得相应礼品;

十二、成本预计:

如果学生选择学校团购,我校可由总部一起批发购买以低价给学生即可;

奖状若干张、礼品根据经济情况而定。

补充方案:

2012年母亲节观看专题影片活动运作参考案;此项目也可作为老带新宣传方案运作,其优势显而易见,劣势是上午两场无法完成计划,最好的4场进行,也就是两个上午进行;

1、 此活动可根据校区实际情况自由组织,内容参考见母亲节活动方案即可;

2、 学校发动组织统一到长治市潞州剧院观看:

第2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一次,我在无意中阅读到《妈妈,你辛苦了》、《亲爱的妈妈》作文。阅读后,我被两位小作者的懂事、善良和孝顺感动。是啊,现在的很多孩子,由于父母给予他们太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和爱心,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甚至觉得父母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不辞辛劳是天经地义的,在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很难找到“感恩”这个字眼了。

5月12日就是母亲节了,这不是一个“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吗?5月7日的班会课,我组织召开了“感恩母亲”的主题班会。

活动过程如下:

一、教师讲述母爱系列故事

1.一只老鹿和小鹿被一群凶猛的猎豹追逐到了一个峡谷前,那峡谷的宽度太大,超越了鹿的跳跃极限,但老鹿毫不畏惧地跳了。结果大峡谷前出现了这样一幅壮烈场面:老鹿起跳后小鹿也飞身起跳了,到了峡谷中间,就在老鹿即将坠落谷底的刹那间,小鹿落在了老鹿的背上,并以老鹿的背为支点,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起跳……老鹿牺牲了,小鹿跃上了峡谷彼岸,存活下来。

2.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中惟一的幸存者!

学生动情地谈体会:

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当初,老鹿如果停蹄不跳,它和小鹿毫无疑问都会成为猎豹们的战利品。关键时刻,老鹿选择了做小鹿的跳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小鹿的生命。而盲人父母舍己救女的壮举更是爱的力量的最好诠释。

二、学生朗诵关于母爱的诗歌、名人名言

如:《游子吟》、《妈妈的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三、自编自演“母爱”情景剧

四、演唱《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五、演讲:我眼中的妈妈

六、特邀佳宾(母亲代表)谈感受

七、拓展:写给妈妈的话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5月8日,我阅读了班上孩子写给自己妈妈的话。这些话语朴实、真挚,感动了我,也让孩子父母感动。我摘录部分话语如下:

张云霞同学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你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在乡下的时候,家里没有钱,是你卖了粮食供我上学……(妈妈的话:读了这篇我女儿写给我的信,我真想哭,因为我知道我的女儿懂事了,所以我很高兴。)

李忝浩同学的妈妈这样写道:看到你健康快乐地成长,妈妈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彭玲玲同学的母亲写道:看了女儿写给我的信后,心里无比激动,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女儿真的懂事了,谢谢老师、学校的培养。

罗俊杰同学的母亲给儿子回了这样的信:儿子,妈妈每天都叮嘱你上课一定要听老师讲课,千万不要在下面搞小动作,老师讲时认真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妈妈知道,你很顽皮,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认真做了,你肯定会成功的,努力吧,孩子!(课上,我读了妈妈的回信,罗俊杰同学哭了。)

姚敏同学在信中说: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同学,可是我真的不想听到别人说“姚敏是一个样样都不好的同学”。家长会就要到了,妈妈,你就让爸爸去给我开这个家长会吧!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调皮了。

张尧同学说:妈妈,虽然您没有给我荣华富贵,但是您给了我平凡而又踏实的生活……母亲节就要到了,女儿没有给你准备什么礼物,您不会怪我吧?我爱您,我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妈妈感言:谢谢女儿送的这份简单而又不寻常的礼物,爸妈永远爱你。)

谢如新的妈妈写道:能够体会妈妈的辛苦,就是妈妈最大的安慰,希望你在学习上多用功,努力,加油!

……

第3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一、在阅读中体味亲情

1.品读课文,感知亲情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表现人间最真、最美的亲情的,语文课上,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品读这些课文,品味作品的语言,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课文里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就自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老师应自然地恰如其分地予以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亲情的基础上,可抓细节潜心研读揣摩亲情。本文可抓住父亲疼爱儿子这一中心,重点品读分析“望父买橘”这一细节,并联系文章前面交代的背景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通过这些描述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要诉诸情感,通过形象感染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像一条长长的河,一直流淌在儿女的生命中,浸润着他们每一个成长的足迹,以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父母趋真挚情感。

2.联系生活,回味亲情

语文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进行着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建构起自我意义,从而完成对自身的改造和转换,优化自我主体品质,完善自我。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适时拨动学生的亲情之弦,与文中的主人公作对比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正确的认识,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正如王元骧所说:“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绝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1]我们应该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最能感动学生的那些因素,用以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身心受到感染,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在感动中受到感化。如,亚米契斯的《小抄写员》写了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深夜等父亲睡下后偷偷起床帮助父亲抄便条的事,甚是感人。一个九岁的孩子就能如此理解父母的艰辛,能主动分担家庭责任,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以启迪,为我们树立榜样吗?我们今天条件好了,很多同学不理解父母的艰辛,处处依靠父母,甚至连举手之劳也要父母代劳,稍有不如意就与父母吵闹,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人人为我”的自私自利习惯,不知道关心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造成亲情观念弱化。和叙利奥相比,我们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觉得亲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亲人付出自己的爱,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的爱回报亲人,逐渐丧失一颗敏锐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培养孩子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丰富学生个性、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3.阅读延伸,加深体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感情,阅读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外,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朱自清的散文充满真挚醇厚的亲情,材料平淡无奇,语言朴实无华,但在平淡中流露出至诚的感情。朱自清是“博爱意识的终极关怀者”[2],是个上孝下悌、慈妻爱子的人,他笔下多是关于家庭、亲人的琐事,但却充满真情,他笔下的亲情像酒一样浓厚,像水一样晶莹。讲完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儿女》,体会作者在至诚至真地解剖自己,在沉痛的自谴自责中表现出对儿女之爱的至情深厚;读《冬天》体会一家人之间浓浓亲情。这些课外延伸阅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让学生加深了对亲情的体悟。

二、在写作中抒写亲情

作文课上,一提到写关于父母的文章,同学们总说没东西写。于是几十篇作文如出一辙——自己夜里生了病,母亲背着去医院,悉心照顾。多少年的此类作文都是如此模式,对亲情的抒写显得空洞甚至虚假。“情者,文之经也。”亲情是天地间的至情,是心灵的绿洲,不应该也不需要去编造,而应该透过小事用心去体会去发现。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最熟悉的人,如果写这样的文章没东西可写,什么样的题目有内容可写呢?没东西可写是因为孩子们从没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观察父母如何辛苦地包揽了家中的一切,没能感受到其中的殷殷亲情,更没有用心去体会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自己省吃俭用,不惜用重金为孩子择校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天经地义的,是应该做的。因此,他们天天面对着父母为自己日夜操劳和忙碌的背影,却表现得很麻木、很平静,完全无动于衷,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感动。世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情,很多时候是因缺少点化和激发。此时,我们要适时点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一点小恩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之所以“感激不尽”是因为那点恩惠是出乎意料的,之所以“视而不见”是认为那些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平时把父母所做的一切,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把亲人的疼爱视作习以为常的事,我们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父母和社会,怎能从这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感悟到亲人的关爱呢?怎能找到令人感动的事呢?人类的高贵未必迸发于惊天动地的壮举之中,人类的真情却必闪烁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爱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每一细微之处都可见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经历中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像朱自清先生那样,细细地用心地去体验和重温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那一份关爱和至情。通过类比联想和情感激发,使学生消除经验上的陌生感和感觉上的盲点,增强他们情感的敏锐性。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亲情

语文界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强调营造健康、健全的社会语言环境,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广泛开发社会与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生活包含了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如旅游胜地、纪念馆等,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特别适合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其中有很多节日与亲情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西方文化的渗入,近年来,母亲节、父亲节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定将有助于学生亲情教育的实施。如春节,在合家欢度佳节喜庆气氛中培养学生“勤俭、孝亲”的精神;元宵节在做元宵吃元宵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做到与家人互亲互爱;利用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让学生在插柳挂纸的过程中缅怀去世的亲人,珍惜现有的亲情,对健在的父母多一份孝敬,以免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利用中秋节在品月饼、赏明月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利用重阳节让学生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国人民的好传统,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孝”的教育,举行感恩活动。

语文课还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进行亲情教育,如:开展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从中感受被无数文人墨客赞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了解母亲养育子女的酸甜苦辣及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从中体会父母的辛苦;讲述倾注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为母亲写小传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生儿育女的甘苦,望子成龙的焦虑,体验到爱与被爱的甜蜜,感受到一份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语文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它的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外,在家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一张贺卡,一杯清茶,一封信……都能让父母得到慰藉,在关爱和回报中感受浓浓的亲情。

四、在培育人才中升华亲情

亲情是孩子的源头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怎会爱他人、进而爱国家呢?只有抓好了源头教育,推己及人,才能让亲情教育进一步延伸升华,进而爱师、爱友、爱国家。每个人如果能真正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第4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之源;家庭;自然;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53-01

学生在平时的习作过程中,常常因为无内容可写,或虽有可写的内容但却不知道怎么去写而倍加苦恼。其中,无内容可写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平时生活的积累,缺少写作的“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要解决“写不出”的问题,根本的途径在于为学生引入现实生活这一习作的“源头活水”,使他们有材料可写,有情感可抒,从而做到“易于动笔,乐于动笔”。

一、引家庭生活之源,导学生习作之流

家庭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第一站。学生在所有的生活环境中,对家庭生活环境最为熟悉。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培养学生感情的温床,是学生感情世界的摇篮,也是学生习作的丰富源泉。因此,可动员学生家长丰富家庭生活,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主动与家庭成员亲情互动,观察家庭成员在家庭活动中的某些细微动作和对话,于细微中感悟亲情。例如,寒假期间,可建议家长“因家制宜”开展各种家庭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亲情、奉献亲情。建议家长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和学生一起采购年货、整洁家庭环境、浓郁过年氛围;除夕之夜趁全家团圆之际开展“除夕家庭大团圆”活动,让学生当好活动主持人,精心演绎好事先准备的串词;新春佳节,让学生奉献上为父母长辈制作的写有体现浓浓亲情的贺年卡和为家庭书写的表达美好祝福的春联。学生在这些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既获得了家庭小主人的体验,又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成员忙碌的意义和乐趣。

在母亲节来临前夕,布置学生对妈妈进行细心观察、详细了解,全方位感受妈妈每天操持家务的辛苦、辛勤上班的劳累。节日当天,在对妈妈亲切慰问的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尝试着将妈妈一日内所要干的家务活进行亲身体验。学生经历观察和亲身体验后,就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位学生这样写道:“通过今天的体验,我才知道:妈妈,您为了我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每天都是这样起早贪黑,家里家外拚命干活,含辛茹苦地将我养育长大。您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您辛苦了!我为有您这样伟大的母亲而感到自豪!”没有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

二、引自然生活之源,导学生习作之流

对学生来说,大自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学生家庭生活的拓展延伸,它对学生的好奇之心和探索的欲望,对学生写作中的联想、想象或幻想等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美好情感的产生和学生写作欲望的唤起,都能起到有效的激发作用。因此,可根据大自然中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特点精心安排平时的作文教学,“因季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以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对树木花草、日出日落、山河田野、蔬菜瓜果等大自然景物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直接观察,全面认识、立体体验、加深感悟。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例如,在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春天里,教师和学生走向大自然欣赏春景。在如诗如画般的大自然里,学生聆听着啾啾鸟语,欣赏着桃红柳绿,感受着拂面而来的和煦春风,陶醉于沁人心脾的小草芳香,脑海中自然浮想联翩,倾吐的欲望就会越发强烈。在此基础上,学生写关于“春”的文章就会自然流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也会流淌在字里行间。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春天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妙:阳光轻轻地抚摸着我,像妈妈那轻柔、温暖的手;小溪潺潺,鸟语啾啾,那是大自然欢迎我们来到的亲切絮语……”

三、引社会生活之源,导学生习作之流

社会是个大熔炉,引导学生在走向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社会生活、热爱社会生活、在直接的生活体验中捕捉新印象,挖掘出蕴藏着的丰富作文素材,增强情感体验。这些素材都是建立在学生感同身受的基础上,因而,写出来的文章既能自由发挥,又富有创造性,表达的情感也都是他们的主体意识的自然流露。例如,在每年的“三・一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期间,学生在通过各种渠道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及如何治理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他们有的以记叙文的形式,结合了解到的具体事例,控诉了假冒伪劣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有的写成调查报告寄给工商局长,提出了“作为监管者,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的最好办法,应该是源头上抓起,从正规生产企业抓起,同时,要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地下制假窝点……”这样可培养学生从小自觉运用习作这个武器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服务于社会,尽一份责任。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只要广开生活之源,从各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多看、多走、多动手,在实践中丰富写作之源、激发写作欲望、学会有序表达,就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平时的习作过程中遇到的无内容可写和虽有内容可写却无法进行表达的困难。

参考文献:

第5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一、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兴趣大增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应以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为基本追求。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语文基础薄弱、视野不开阔、知识储备不够的情况。这也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障碍,特别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较弱,在学习一些他们不熟悉的内容时,根本无法理解掌握。这时,如果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现状制作适合的多媒体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丝绸之路》一课时,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情况比较陌生,于是我出示一段解说丝绸之路的纪录片,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

二、多媒体的运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把传统教学惯用的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可闻的、形象逼真的视听觉境界,变陌生为熟悉,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所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在课堂的练习中,如果将题目的答案设计成如同游戏一样,当学生答对的时候,他们听到的是“答对了,你真棒!”的表扬,答错时,听到的是“没关系,再想想”的鼓励,相信这样的题目一定会让学生跃跃欲试,做后意犹未尽,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的运用,创设课堂情境

语文教学与生活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文课向学生展示出S富的生活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塑造其人文精神,使之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既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又为语文教育指引方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再现生活画面,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我在教学《妈妈的账单》这一课时,发现学生都能理解母爱的伟大,可是要他们说说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和《Family》,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父母的爱。恰逢母亲节,反馈到的信息是每个同学都送出了对自己父母的祝福。

四、多媒体的运用,有助于作文教学

作文一直是学生感觉最苦恼的,写成的文字往往内容简单,不够生动,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没有留心观察生活。比如写最平常的作文――掏鸟窝,这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应该很好写,可是很多学生却是寥寥几句:“一天,吃完饭,找几个小伙伴玩,我们在树下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鸟窝,我就先爬到树上去,一看,鸟窝里有两个蛋,我赶紧掏出鸟蛋,迅速下来,然后我们就一起回家了。”从这样的作文中明显看出,学生没有留心观察、感受生活,也没有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这时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弥补学生的这一缺陷,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视觉、听觉形象,使学生简捷、直观地去感受生活,让他们进到多媒体由形象、色彩、声音等全方位构成的氛围。比如,我在这一环节,播放一段一群孩子掏鸟窝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让学生来讲视频中的情景,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掏鸟窝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多媒体的运用,扩展了课堂容量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联系现实,思考社会现状,更深层次地思考社会、理解社会。比如,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这个村庄消失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它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特别大的警示作用。我适时插入一些关于环境受损的图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说说如何做环境的保护者,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总之,多媒体教学对于我们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我们课堂的展开,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多学习,努力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快、学得透,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6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关 键 词】 习作;体验;素材;情境

“体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或自身感受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即亲身经历,“验”即自身感受;所谓“言为心声”“情动辞发”都与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写道:“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学生习作的灵感来自于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悟。近两年,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体验活动,适机进行习作指导,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习作。

一、角色体验,积累素材

角色体验就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实感受。一个人感受到的生活越多,经历的生活越精彩,其生活和积累越丰富,写作素材就越丰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画自然神韵,感四季美景;涉足社会尝人间真情,悟世事真谛;留心校园,观校园风情,绘五彩世界;体察家庭,看家庭变化,品家庭杂味,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生活中,可让孩子参与体验的方式很多,如:

1. 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家庭是学生体验最多的场所,把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紧张,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2. 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同的活动孩子们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如开展“今天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学生当老师的助理,体验老师一天工作的繁忙;开展“消防抗震逃生演练”活动,让孩子们在演练中体验危险来临时应该怎么做;开展“亲子互动――学包饺子”,让家长手把手交孩子包饺子,让孩子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增进亲情;孩子们体验参加各项比赛(唱歌、写字、演讲、运动会等)后的感受。

3. 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真实感受。如“我为社区洗洗脸”“我与武警叔叔手牵手”“走进消防大队”等活动。

4. 在大自然中体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大自然,如踏春、秋游、参观均溪河、县污水处理厂等活动,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在学科活动中体验。在各学科教学中,也有许多可供学生体验的活动。如科学课上做实验的成功与失败的感受、劳动课后第一次煮饭的感受、美术课上学会了剪窗花的成功体会、体育课中参与游戏的快乐等等。

为了让学生积极观察体验生活,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生活随笔”,把每天体验到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几句话,实践证明,学生有了体验与积累,再也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如贴膏药游戏后,日记中出现了这样生动有趣的句子:“我的脸红红的,头上还长雾了。”“我都汗流浃背了!”“是呀!我流了好多汗,衣服都印花了。”“张小华跑得好快,我使出全身的力追呀,追呀,腿发软了,一点力都没了,还是没追上。”“李梅的连衣裙飘起来了,像只花蝴蝶,真漂亮。”“今天贴膏药,我只玩了三次,每次他们跑到我面前,我大声喊‘贴到我面前,贴到我面前’,可是他们又跑过去了。”“眼看就要抓到他,他机灵地向右一转,又逃脱了”……这就是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在享受生活后真实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二、再现情境,指导方法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静态的事物可以让你慢慢研究,慢慢体会,进行多角度的立体观察;而动态的事物却不容你准备,不容你琢磨,一闪而过,转瞬间即逝,以至于没有观察的时间和机会。尽管在活动前,对观察的要点、观察的要求交代得具体再具体,可活动一开始,这些要点不是忘记了,就是没来得及看清,事情就过去了。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同学只记得大概的过程,根本记不住形象的动作、生动的神态、具体的心理。因此,再现情境,成了观察的重要倚仗。

所谓再现情境,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录音笔、照相机、录像机等,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堂上逼真再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深入思考。学生只有细心地、有目的地感知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大量的写话素材。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是孩子充分展示体育风采的重要舞台,我拍下不同项目的比赛场景后,把相片制作成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为学生再次情感体验创造条件。当然,此时要适机进行方法的指导,如写活动、比赛场景的作文,要注意点面结合、要注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还要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等。因为过程的回放,让活动充满了情趣;因为充满情趣,让观察不断地深入;因为观察的深入,总会有新的东西发现。有了深入的观察和具体的指导,自然而然就有孩子们的妙笔生花。参加跳绳比赛的曾桂蓉写道:拿着跳绳,心扑腾扑腾跳个不停。洪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别紧张,你平时怎么跳,现在就怎么跳。”听了洪老师的话,我不那么紧张了。哨子一响,我两手熟练地挥舞着绳子,两个脚尖富有弹性地一起一落……一分钟到了,我跳了206个,得了第一名,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一年里有很多节日让孩子们难以忘怀,如植树节、母亲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等。而对孩子而言,最开心的是六一节,每到这个节日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充分展示孩子的才华,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节日。每一次的六一节,我都会拍下了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精彩表演镜头,并让孩子们回忆参加演出或观看演出时的情境,此时,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的内容也就生动了。

三、自主作文,个性表达

对于同一个活动,要杜绝学生从文章内容、结构乃至语言都趋于一致,出现大量的雷同文章,而是要少一些规定,多些自主作文,才有孩子们的个性表达。记得有这样一首诗:学生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文,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和说话的方式……我们不要一种颜色,我们需要万紫千红;我们不要统一声音,我们需要唧唧喳喳;我们呼唤个性的舒张,呼唤心灵的坦白。因此,同一个活动,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感悟点入手,用手中的笔发出真实的、自我的声音,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抒写的空间。只有在自由的空间里,孩子才能用自己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话语来描写自己的生活。正如管建钢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提出,“解决学生作文上的温饱,老师最不需要做的,是给学生做饭,饭已经有了,老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拿喜欢的饭。

如同样的接力赛,有的同学是以《第一次参加比赛》,重点写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前后心理变化;有的同学是以《接力棒“掉”了》为题,重点写接力棒掉棒前后运动员的表现;有的同学是以《伤心的时刻》为题,重点写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比赛失败等等。总之,孩子们写的是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内容。孩子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写出的作文也因之赏心悦目,富有个性。

国际教育界流行的那三句话:“你看了,你忘了。你听了,你知道了。你做了,你记住了。”做,即实践、体验。体验生活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且为学生习作创建了源泉地。学生在体验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也诱发了孩子写作热情,对于他们来讲,写作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有血有肉、有激情、有灵气,有个性。

【参考文献】

[1] 解蕊蕊. 生活中写作,写作中的生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2).

第7篇:关于写母亲节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特色校园;依据;构想;实施;成果;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2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49

桦甸市临江小学地处群峰竞秀的红石林区,是一所不断奋进中的企并学校。近几年来,新一任校领导班子,深虑远思,放眼学校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积极寻求一条挖掘内涵,凸显优势,特色育人,和谐发展之路。

一、理念决定特色

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学理念决定办学特色。

临江小学办学理念是:“为和谐社会育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有了这样宏观的明确的办学理念,临江小学从实际出发,度量了自身的优势,以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切入点,打造农林文化校园,提升特色办学品位,确定了我校的特色主题是“构建特色校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二、特色选择与定位

特色是文化,特色学校的主旨是文化育人。临江小学的特色主题确定为“构建特色校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主要是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特色办学,给学生适合的教育,是今后发展教育的一个新的指导思想。

(二)现实依据

1.环境优势

临江小学地处林区,春华秋实,夏采冬藏,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认识自然,走入自然,体验农林生活的平台。

2.人文优势

临江小学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周边的农村或林区,教师也有着一定的农林方面的知识,红石林业局的林产加工企业也是我们参观实践的基地。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特色定位于创建农林文化校园。

三、特色的构建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文化育人。关注学生发展,创建农林文化校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推进学生在农林文化中,在综合实践中,对“森林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森林与环境发展的关系,森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森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实现学生价值观层面的和谐与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回归学校教育功能,使临江小学走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轨道。

2.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五个发展。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交流方法与技巧的发展;信息收集处理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学习与自我管理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合作的方法与技巧的发展。

3.打造优秀特色教师队伍,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突破性提升。

四、特色的实施

(一)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1.以综合实践课程与科学生活课程为龙头,以点带面,拉动农林文化特色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我们开足开齐综合实践课,科学课,生活课,语言艺术课,让能力强,技术好,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此教程。比如,在劳动课上,腌酸菜,腌鸡蛋,凉拌拼盘等,从食材的准备,到操刀主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全程实践,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把林区相关的生活常识及山野菜的食用、药用价值,寓教于“吃”中。

2.学科整合,深化特色内涵。各学科教师立足特色教学的高度,充分挖掘本学科农林文化素材,调整教学思路,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感受农林文化,实践文化特色。例如,四年级下册安排的综合学习活动“感受家乡”,可以组织学生去收集林业工人的故事,像感动中国绿色人物赵希海老人的事迹等都是感受家乡人文情怀的良好素材,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林区,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树立建设林区,发展林区的思想。

3.校本研发,丰满特色内容。为了充实我校的特色内容,我们加大了校本课程的研发。近几年来,我们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三套校本教材,一套是《可爱的家乡》,一套是《语言艺术》,第三套是《森艺表现》。

《可爱的家乡》是社会与科学学科教师主持编制的,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森林植被、矿产储量、人文情怀等方面,介绍了红石林区的整体风貌,为学校特色发展明确了方向,找准了切入点。

《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师主持编制的,分低中高三册,内容上力求语言艺术与经典国学有机结合,旨在训练学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积累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

《森艺表现》是美术及综合实践教师主编的,分低中高三册,编写遵循“三化”原则:教材格式应标准化;教材内容应规范化;内容的密度要科学化。低年段编写内容以“粘、拼”为基本创作技能。如:用树叶、树皮、种子、木块等为原料,粘贴、拼接出简单的主题森艺作品。中年段编写内容以“剪、编”为基本创作技能。如:反映森区文化的剪纸、简单的柳编及秸秆编、简单的动植物标本制作等。高年段编写内容以“雕、刻、烙”为基本创作技能。如:根雕、主题烙画、拓画等。

(二)走进校园

1.静态景观,润物无声。走廊墙壁展示的刺绣,剪纸,照片都无声地散发着农林主题文化的气息。

2.参与活动,表达情感。每学期举行的少儿书画大赛,摄影大赛,双写大赛等,学生用他们的笔,书写可爱的家乡,用他们的画,彩绘美丽的自然,用他们纯净的眼睛与镜头定格感动的人或事。

3.亲自躬耕,收获体验。在教学楼东侧,创建了学生综合活动实践活动园区,种植了高梁、玉米、丝瓜等几十种农作物,从春耕到秋收,在实验教师指导下都是学生全程亲自劳作,把实践中看到的,做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实践报告。

(三)走进家庭

家庭的实践也是建设农林文化特色拓展与延深。

1.鼓励学生观察鸡、鸭、鹅孵化过程和生长习性,记录有趣的故事写成作文。

2.在特殊的节日,比如母亲节、父亲节等,鼓励学生为父母亲手做一道小菜并讲解这道菜的合理配料及食用价值,把农林文化融入感恩教育。

(四)走进社会

1.参观鹿场。鹿场是林区农民发展第三产业的途径之一,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鹿场,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梅花鹿,了解了梅花鹿的生长周期,而且通过与养鹿人的谈话,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新思路。

2.小记者团在行动。我校2007年成立了小记者团,孩子们赤足弯腰在稻田里体验农耕,在杨靖宇密营探访先烈的足迹,小记者们用文字书写了林区的自然情怀和人文情怀。

(五)走进森林

1.春游英雄密营。在杨靖宇密营处,学生除了采集一些简单的动植物标本外,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家乡的人文资源丰富,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沿革,体会了代代家乡人为森林的繁茂,家乡的繁荣留下的血汗。

2.秋采松江红叶。白山湖,红石湖是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秋天层林尽染,学生采集五彩斑斓的树叶做成各式标本,创作各种主题的树叶画,认识各种植物种子,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特色反思与畅想

(一)初期成果

1.学校编写两本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语言艺术》分获吉林市校本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森艺表现》课程正在试运行中。

2.通过各方努力,构建农林文化特色学校的大框架已初现雏形。从教师的配备到课程研发到农林文化的氛围的营造都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3.语言特色的阶段成果――大课间快板说唱已普及校园。有两位教师的科研主题研究课获得优质奖。

4.三年来学生书法竞赛,摄影大赛,双写竞赛获奖人数达200多人次。

5.两年来教师发表关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方面论文获奖人数达20多人次。

(二)完善与提高

1.还需加强特色教师专业化的培训以更规范更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特色主题活动。

2.夯实并拓展学生活动基地建设。比如与东兴苗圃联谊成为学生新的实践基地。

3.实验室、标本室建设与管理,还应规范化、科学化、独特化。

4.努力创建学生木刻、根雕实践活动室,把特长的方法、技术层面升化为特色的文化、价值层面。

5.用三年时间筹建一个以农林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微景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