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培养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度重视,切实把实施“素质升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
实际工作中,全区上下从实施“素质升级工程”是搞好农村人才开发、优化人才配置的重要举措,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区委和各乡镇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摆上日程,精心部署,搞好推进。区委和各乡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实施“素质升级工程”的有关工作,分别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升级工程”的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并认真按照方案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落实,形成了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党委和区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运作,分工负责,区乡村自上而下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制。
二、加大力度,切实在实施“素质升级工程”措施上下功夫
1、认真抓好经常性岗位素质培训工作。三年来,我们一直把乡镇领导干部纳入到全区处级干部培训范围,同时对其他乡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每年都利用农闲时节普遍进行轮训一遍,每次时间都在两周左右。为保证培训质量,再培训工作中我们做到“八有”,即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有健全的培训网络,有丰富的培训内容,有灵活的教学形式,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有过硬的培训典型,有切实的培训效果。特别是为更好地实施“素质升级工程”,我们在不断巩固乡镇党校培训阵地的基础上,在2000年5月份,成立了区委党校新发镇分校,将区委党校的培训阵地在农村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充分发挥党校的培训教育阵地作用,使区委党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直接为培训农村干部服务,产生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2、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区委和各乡镇党委积极鼓励、支持乡村干部参加成人教育,攻读上一层次的学历或第二专业学历。为此,我们协调区委党校和省委党校联合举办了农村干部大专班,全区共有42名乡村干部参加了学历培训,目前,该学历培训班已结束,42名学员都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大专学历证书。按照我区“素质升级工程”三年实施方案中的学历目标要求,现在,我区5个乡镇的主要领导都已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已达到44%;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干部已达到84%;45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有80%以上达到高中、中专以上学历,2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以上这些学历标准都已基本达到或超过了目标要求。
3、认真抓好村级主要领导的岗位资格培训和专项内容培训。三年来,我们先后分两批对年龄45岁以下,没有任职资格证书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任职资格培训,对培训合格者,统一颁发了岗位资格证书。对没有取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不作为下届村党支部书记的任职人选。到目前为止,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持证上岗率已达90%以上。此外,我们还通过支部党的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对乡镇、村党员干部进行十五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十六大等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文件进行专题学日培训辅导,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
4、认真抓好村级人才库的建设工作。我们指导各乡镇党委立足长远,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各乡镇党委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有关规定,每个村都按照1:1比例配备了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后备人选,并落实了三年培养计划和措施,建立了后备干部档案。特别是在村级后备干部的调整、选配中,我们为有效解决一些存在少数人中选后备干部和由少数人定后备干部的问题,组织各村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民主推荐村级后备干部,从而为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搞好了人才储备工作。
5、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契机,促进“素质升级工程”不断上水平。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在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开展的长达一年半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这个机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在农村基层干部受教育上下功夫,使素质升级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学教活动中,我们对全区600多名乡村干部先后采取正面灌输、集中辅导、自读自学、巡回演讲、开展竞赛活动和研讨活动等灵活实用的培训教育形式,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组织建设、十五规划、农业科技知识、WTO知识、农业致富本领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培训,受到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热烈欢迎,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干部搞调整、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致富本领,在保证学教活动质量的同时,促进了“素质升级工程”的不断深入。
三、注重实效,切实在实施“素质升级工程”质量上要成果
三年来,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全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持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新、方法上求活、效果上求实的原则,全面深入地实施“素质升级工程”,使全区农村基层干部达到了“五个增强,五个提高”。即增强了政治观念,提高了政策水平;增强了民主法制观念,提高了依法办事能力;增强了市场观念,提高了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增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提高了驾驭全局的能力;增强了群众观念,提高了正确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使“素质升级工程”切实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不足及打算:
县委党校首届村干部大专班今天正式开学了,在此,我代表省委党校函授学院辅导站向在座的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这次开学典礼的县委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这期农村基层干部大专学历班,全县共有100名学员参加学习,这100名学员参加完入学考试后已被省委党校函授学院录取,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我县历史上都还是第一次,标志着我县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对基层干部素质的稳步提高、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就搞好这次大专班的学历教育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学习的自觉性
首先,开展这次学历教育,是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研究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现状,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对我们村干部来说,还有许多新理念要确立、许多新知识要学习、许多新能力要培养。通过参加大专学历教育,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发展思路,培养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其次,开展这次学历教育,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举办这次大专学历教育班,广泛开展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学历层次的深化型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再次,开展这次学历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要适应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我们的村干部要有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更要具备较强的执行政策的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应该是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这次大专学历班开设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既有经济管理知识,又有政策法律知识,还有其它专业技术知识,给大家提高和锻炼这四种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二、把握特点、按需施教,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开展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我们要把握农村干部的特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因人施教,按需施教,真正把这期大专班办实、办好、办出特色。党校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必须保证学时、保证质量,不会因为学习对象是村干部,文化基础较低,就降低标准、降低要求;我们将精选师资队伍,选聘那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辅导;将建立健全考勤、考核、考试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纪律,对学员做到严格管理。希望今天参加入学考试的100名同志都能够圆满完成学业,领到毕业证。
三、端正学风、刻苦钻研,确保学历教育的实效性
为了办好这次农村干部大专班,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倾注了很大心血,县财政和县委组织部专门拿出经费补助村干部的学习费用,大家一定要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做善于思考的模范,切实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一要集中精力,专心学习。这次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各位学员们要珍惜机会,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克服困难,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切切实实学习一些东西,同时要持之以恒。要知道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次大专班要持续两年时间,时间较长,大家要安下心来,长期坚持,绝不能半途而废。
二要讲究方法,确保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学而知之,不如好而知之,好而知之,不如乐而知之”,如果学习成为一种乐趣的话,就会主动去学,学习的效果就好;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痛苦,学习时间、学习效果都难以保证。所以,培养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它能使我们终身受益。其次要把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结合起来。这次农村干部大专班,属于函授教育,主要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课后,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消化、理解、吸收外,还要自觉学习相关课程,做好读书笔记,认真完成各科作业,确保学习效果。
三要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我们党具有旺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如何联系实际?我觉得应当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要与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二是与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实践;三是与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解决。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干好工作的强大武器,转化为提升个人素质的深厚积淀,转化为服务基层群众强大动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我再强调几点要求:今天在坐的100名学员都是各乡镇推荐上来的优秀村干部,是村干部中的佼佼者,因此,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完成学业。一是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特别是安排的集中时间、面授时间必须保证,否则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出现断档,好多事情就难以衔接,对同志们的毕业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要随叫随到,不得缺席。二是要完成好作业,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三是要认真听讲、认真记好笔记,在上课期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喧哗,不吸烟,要关闭手机,遵守课堂纪律。四是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在学习期间不要喝酒,做到团结互助,爱护公物,学习优秀,安全第一。
一、培训目标
以提高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为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理论为基础,开展综合教育、班子建设、组织协调、党风党纪、自身素养等培训,更新全镇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建设一支政策理论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模范作用好,作风正派、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培训类型和方式
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和岗位职责,有计划的分类别、分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全镇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领导能力。
(一)培训类型及对象
1、基础培训:主要对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
2、任职培训:对于新任职的村(社区)干部、新聘用的大学生村官、新聘用的事业人员和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任职培训。
3、提高培训:对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包括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以及镇、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训。
4、专题培训:对全体工作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社区)三职干部进行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任务进行相应的专题辅导和培训,如十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培训等。
(二)培训方式
1、理论培训:主要通过组织领导讲课、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个人自学等形式进行。
2、实践培训:主要通过拓展训练、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双向交流任职等为干部持续职业发展和工作经验交流搭建平台。
三、培训内容
1、基础培训。着眼于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能力、重品德的基层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村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实施基础培训主要以学习中省市县文件精神,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公共危机应对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时间定于每季度一次。
2、任职培训。着眼于增强团结意识、配合意识,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和执行力。主要以思想政治、执行力建设、机关礼仪、管理技能、公共危机应对、拒腐防变和组织协调技巧等为主要内容。时间定于每年两次。
3、提高培训。加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实施干部队伍战略储备工程,备用结合。通过培训、重要岗位挂职、轮岗锻炼等提升后备干部能力素质。实施基层后备干部培训主要以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明礼仪、能力素质和中省市县文件等成长成才规律为主要内容。对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时间定于每周一次。对镇、村级后备干部每半年一次。
4、专题培训。对新时期干部的培养,主要培训党的十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等。时间定于每半年一次。
5、外出参观学习。利用“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组织镇部分中层干部和领导干部在周边的市县进行参观学习,主要内容看党的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情况。
四、培训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镇党委非常重视基层干部的培养,分层、分类加强基层干部培训,也是镇党委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需要,加强干部素质教育,大力构筑干部队伍优势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参加培训班的每位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造就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战略任务,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脚踏实地,长期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农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农村干部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繁荣稳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
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未来五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干部。现在,有的农村干部仍然只重视经济建设特别是GDP经济指标,不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还有的农村干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仍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来赢得经济发展,缺乏依靠科技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也缺乏主动策应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前瞻意识和明晰思路。因此,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是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在农村贯彻落实的一件大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展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的素质大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维护自身合法经济利益、民主政治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已逐渐成长为适应新形势的新型农民。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可持续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这一切都要求农村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工作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目前,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有的虽然有献身农村事业的热情,但是受文化水平低的限制,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一筹莫展;有的干部思想观念陈旧,不能带领群众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的模式;有的思想作风不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欺上瞒下,无心带领群众致富,只想捞取政治资本往上抓,甚至,违法乱纪。农村干部素质低,思想作风不正,必然影响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农村干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干部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政治上强,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
这是高素质农村干部的最根本要求,理论是管方向、管全局也是管思想、管灵魂的。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精神上的高尚与亮节来源于理论的深刻和彻底,而理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为此,农村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和掌握党的一系列中国化的创新理论,用发展的指导工作,这样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2.事业心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不能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关键性的因素取决于农村干部队伍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因此,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农村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公仆意识强,具有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
农村基层干部是我们党的形象在农民群众中的直接反映,农村干部公仆意识强,能够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认真为群众办事,干部的形象就好,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望就高。因此,合格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增强群众观念,以良好工作作风,取信于民。
4.业务上强,具有农村经济管理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是关键,这就要求农村干部懂得发展现代农业的的科技知识,掌握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技之长,善经营、会管理、有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担负组织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重任。
三、突出工作重点,着力造就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能够胜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干部队伍,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1.加强理论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一要学好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二要学好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三要学好市场经济知识。
2.强化“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宗旨观念
一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自身修养,接受群众批评。要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及时公开信息;三要善于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四是坚持不与民争利,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五要注重自身的形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地实践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
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农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与管理机制
关键词:基层兽医部门;教育培训;对策与建议
干部队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兽医人才的教育与培训,直接关系到兽医工作的形象和效率。
1 当前基层兽医部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育培训思路滞后,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 基层兽医干部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复合型人才少,主要原因是日益提高的现代化管理需要与基层干部职工培训短缺的矛盾愈来愈明显。从实效上看,尽管制定了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但基层兽医工作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规划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有些指标脱离了实际,导致基层难操作,达不到培训的效果。
1.2 教育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培训缺乏活力 一是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健全,一些基层单位对教育培训工作没有进行跟踪问效,直接影响了培训质量的提高;二是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健全,没有很好地把教育培训与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个人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不够浓郁,形成“学与不学、学好与学差一个样”的现象。1.3 教育培训形式单一,培训缺乏针对性 教育培训的形式比较呆板、方法简单,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导致参训人员产生厌学心理,既有悖于教育规律,也难以适应干部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不利于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1.4 工学矛盾没有解决,造成培训资源浪费 基层的工作任务多,任务重,部分重要岗位上的业务骨干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存在“人离不开岗,岗离不开人”的问题,结果造成岗位人员没时间培训,参训人员没有在培训岗位上工作,使培训资源大量浪费。
1.5 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基层兽医部门教育培训需求与培训师资特别是高水平的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不能满足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缺乏科学、实用、高效培训教材,难以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2 加强基层兽医部门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2.1 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上求突破
2.1.1 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 基层兽医部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为人民服务”工作宗旨的高度来谋划,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2.1.2 树立“兽医要发展,培训需先行”理念 一个单位事业的成败,工作效率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员素质的高低,干部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个人在工作中钻研探索,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训。为此,要进一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把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真正摆上重要位置。
2.2 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上下功夫
2.2.1 要区别不同的岗位的干部 不同内容培训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中层领导干部的培训以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重点,做到既会做事,又会管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则要以集中、短期、专题培训为主,着重提高实践能力;对年轻后备干部要加大实用知识培训,丰富工作经验,增加阅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训 在做好业务培训的同时,着力从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出发,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培训,帮助干部掌握科学规律,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拓宽干部的知识视野,培养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实际应用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上见成效
2.3.1 集中式培训和开放式培训相结合 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互动,采用案例式教学、会诊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因势利导、因人施教,推行差别化、个性化教学,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2 实行分层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 针对一般干部工作需要,认真组织好全员的基础知识培训,使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职业素质,确保能够胜任各自岗位工作;针对领导干部,则重点培训管理方面的理论性、概念性、前瞻性的知识,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艺术;针对基层干部,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对中层干部重点进行“应用型知识”、“提高型知识”的培训。
2.4 在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上求质量。
2.4.1 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实施培训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策划、申报、审定和实施程序,加强日常监督,提高工作绩效,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党校 特色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19-01
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县级党校,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特色路子。
一、县级党校特色分析
县级党校下联乡村,上接省市,是党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1.基层特色 县级党校位于基层,直接服务于基层党员干部,对基层有着浓厚的情结和熟悉的了解,对基层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和基层党校教育规律有着准确的把握。
2.县域特色 县级党校必然要立足于县域县情,每个县域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民俗民风,有着独特的县域经济社会面貌和人文地理景观,这些都给县级党校融入了发展特色。
3.自身特色 每一所县级党校都会有自身的特色,有着自身的教风学风校风,有着自身的校园文化,有着特色课程和培训模式。
二、建设特色县级党校面临的问题
1.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校系统纵向的管理没有建设好。二是党委对本县党校的工作机制建立还不够健全。党委办好党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培训资源与办学渠道存在的问题 培训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办学渠道又过于狭窄,基层党校发展即步入困境。一是普遍存在培训资源"瓶颈"制约,县级不仅培训资源非常有限,而且培训对象层次较低,办学规模太小。二是函授学历教育资源枯竭。
3.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基层党校教师及干部队伍流动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等年轻人很难安排到党校去工作,即使有培养前途的去了也很难流下来;另一方面,现有的教职工因为编制等多方面原因又很难交流出去,时间一长便滋生惰性而不思进取。
4.现有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 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许多县级党校的办班经费无法保障,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够及时添置,难以保证教学的适应程度和吸引力,硬件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三、建设特色县级党校的对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县级党校应该立足校情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办学理念,紧抓中心,突出特色,努力走党校特色发展之路,实现新提升,展现新风貌,迈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轨道。
1.抓体制机制, 突出党校教育的主导性特色
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一是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中央、省、市、县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仅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提升和扩大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地方办的职能,对县级党校的领导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职能。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做到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上下级党校之间,应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二是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党委要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
2.抓教学布局,突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特色
要不断强化开放意识,创新教学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实效,凸显干部培训的主渠道特色。一是探索开放式教学布局。要立县级党校发展新起点,围绕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按照"强化中心、扩展知识、研究问题、提高能力、增强党性"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布局,塑造教学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县级特色的培训体系,帮助学员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在党校获得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二是探索开放式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合不同培训对象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两段式"培训、菜单式选学等教学方法。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办好"流动党校",把党校办到农村去、办到工厂去、办到学校去。三是探索开放式信息化平台。建立干部网络学习培训机制,进一步发挥远程教学系统和 "网络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3.抓教学内容,突出教育培训的县域特色
为了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县级党校更要注重特色课程安排。一是要把县域经济文化纳入县级党校课程内容;二是要把县情作为学习培训的内容;三是要注重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
4.抓队伍建设,突出人才循环的精干特色
一是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和引进教学科研骨干,切实加强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增强队伍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选聘县级领导、专家教授、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形成理论型、实践型、管理型和专家型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实队伍建设。二是切实提高队伍能力。大力实施师资培训工程,将党校教师进修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保证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积极开展内部练兵,扩大校内学术交流,每年选择重大主题,召开理论研讨会、举行评课赛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按照"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要求,认真落实"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的规定,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支持他们潜心搞好教学科研工作。
5.以科研为中心,突出良性互动的服务型特色
县级党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无职无权无为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扣学员所思、所想、所惑、所需,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进入课堂的相关制度。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促进科研,努力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缺少什么就培训什么,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实际,适应干部教育改革要求的教育培训体系。
本次培训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和**市关于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的要求以及“万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的实施意见,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业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更好地发挥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下面,我就如何办好本期培训班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珍惜机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指出,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由此可见,在新的形势下,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加强转载请务必注明来自范文中心:/科技素质和创业培训,对于推动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开展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新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业科技成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第二,开展培训是党员永葆先进性的有效载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出现了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有的同志政治敏感性不强,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践上下功夫不够;有的同志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科技素质不够高,在飞跃发展的时代面前跟不上节拍;有的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创业能力不够强。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广大农村党员的自身发展和党在农村基层的形象。因此,我们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都要通过学习来提高本领,增强素质,发展能力,在建设新农村的征程中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第三,开展培训是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举措。推动全民创业,是富民强市、建设新农村的总抓手和突破口,它不仅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个人价值,而且还能拓宽劳动者的就业门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目前,尽管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财政比较紧张,开展免费培训的条件不太好,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创业培训和科技素质培训工作,把创业培训和科技素质培训工作纳入到全市培训计划,为培训埋单,所以,希望各位学员珍惜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学有所悟,学有所为,通过学习,努力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希望参与这次培训的相关部门和教职人员,突出重点,注重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这次培训办成互相学习、传授技能、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富民培训班。
二、端正态度,刻苦学习,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集中培训虽然时间短,但任务重、要求严,各位学员要端正态度,集中精力,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一,要端正态度。目前,在不少培训班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不正之风,那就是对于培训学习马虎应付,不认真对待。“书非借不能读”,有的同志对于不花自己钱的培训往往敷衍了事,有的同志强调,自己的事情多,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学习。这些都是思想态度问题。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既然来参加了,再忙也要安心搞好这两天的学习。所以,希望大家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按照规定的作息时间表认真学习,服从培训班老师的管理,完成两天的学业。
第二,要集中精力。应该说,集中辅导的时间和内容都很有限,大量的内容要靠我们去自学、去思考、去领悟。两天的集中培训,要求我们思想要高度集中、精力要全部聚集、业余时间要全部用上。这对于离开校门多年的学员来说,确实是件苦事,对一些年转载请务必注明来自范文中心:/龄较大的同志来说,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大家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做到虚心、专心、耐心、恒心。学员的学习态度怎样,学习精力投入多少,学习效果如何,我们都要反馈给党委。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全身心地投入集中培训学习中来。
第三,要遵守纪律。我们的学员都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接受培训的,尽管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组织上既然已经决定你来了,那你就得下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安下心来,自始至终参加学习。要自觉遵守管理制度,服从管理;要尊重讲课老师的劳动成果,做到认真听课,认真记录,认真自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三、发挥作用,带民创业,增强培训的辐射性
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的政策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根据《**市2006-2010年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规划要点》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组织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6万人次,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受教育培训面要达到70%以上,人均必须接受3次以上的轮训。我们花这么大的精力和经费来办班培训,就是希望在座的学员培训后回到镇村,要发挥好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当好宣传员,当好播种机,当好领头羊,各尽所能,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全民创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一是要加强宣传,推动全民创业。学员们回去后,一方面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创业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你们的成功创业来扩大我市创业培训的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了解情况,加入到创业的队伍中来,让创业培训成为我市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难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成功创业既是大家的希望,也是政府的期望,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起跳板,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因此,你们创业成功不只是个人的事,同时也为政府解了难、分了忧。
二是要落实行动,带动群众致富。培训班的学习毕竟是短暂的,我们要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跟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素质,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洪流之中,勇于争先,多作贡献,再立新功。当前,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在思想解放上争先,而且还要注重科学[更多精彩文章来自“:/”]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掌握科学信息,开启心智,增强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根据自己的创业情况和工作需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过硬的理论学习,思想的率先解放,达到行动上的超人一拍,成效上的高人一筹,最终实现发展上的快人一步。
一、*市国土资源局基本情况
*市是常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江苏南部,东近上海,西偎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开放城市之一,人口54万,面积975平方公里。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0位。
*市国土资源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资源规划利用科、地籍管理科(测绘管理科)、耕地保护科、法规监察科、矿产资源管理科(地质环境科)等7个职能科室,下辖16个基层国土所。局机关领导职数为:局长1名,副局长4名;科长(主任)7名,副科长(主任)8名。局机关及国土所人员总数为200人。
近年来,*国土资源局积极顺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需要,结合实际,以规范化管理、目标考核、承诺服务、电子政务等为抓手,努力培育基层国土所建设“亮点”,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3年被评为*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20*年度*市机关千人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服务窗口连续8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在乡镇七所八站行风评议中,80%的国土资源所名列前三名,50%的国土资源所名列第一名;先后25次获省(部)级荣誉称号,46次获市(厅)级先进称号,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的建设工作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据了解,国土资源部计划下半年在*市召开基层国土所建设现场会,准备在全国范围推广*基层国土所创建的成功经验。
二、基层国土所建设的主要“亮点”
全国很多地区的国土资源局都在探索基层国土所建设经验,但受多种原因影响,基层国土所建设工作在不少地区流于形式或半途而废,*市国土资源局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沉下心来,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将“虚”的工作思路转化成“实”的工作业绩,达到了“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国土资源新形象”的目的,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向前发展。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鉴于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出发,把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国土资源所”活动。为了避免理论学习走过场,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学习制度,将理论学习开展情况纳入国土所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狠抓落实。局里逐月制定学习计划,定期邀请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来局里开设时事政治和国土资源业务讲座。局领导还不定期到国土所抽查学习情况。针对基层人员年龄、文化基础存在差异的实际,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的,采取“集中上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书本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考核与全员竞赛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学习搞的红红火火,全面提高了基层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3月6日,常州市召开建设学习型城市表彰大会,*市国土资源局被评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先进集体。
(二)以人为本,积极改善国土所办公条件
基层国土资源工作非常辛苦,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使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产生一种归宿感,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国土所建设,并把基层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20*年,在全市系统内开展了“四个一”建设活动,即提供一个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活动环境。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基层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此基础上,20*年10月,又开展了“六有”国土所创建活动,即有一流为民服务的明亮窗口,有一间设施完备的学习阅览室,有一套健全的学习管理制度,有一个整洁、舒适的职工宿舍,有一个卫生、洁净的食堂,有一个设施简便的健身娱乐室。
我们在薛埠国土所参观时发现该所工作人员和来客都在食堂就餐,这样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应酬,节省了招待费,而且还杜绝了下基层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可谓一举三得。据了解,建立职工食堂后,*市16个国土所全年共节省招待费20多万元。考虑到国土所所长异地任职和部分职工异地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职工工作和生活,薛埠国土所还修建了职工宿舍,受到干部职工的欢迎。
目前全市16个国土所都建设了自己的办公楼,并按照要求配齐了全部设施。除了办公室外,还有服务窗口、档案室、阅览室、会议室、娱乐室和职工宿舍、食堂,使国土所真正成为职工之家,极大激发了基层国土资源队伍的工作热忱。
(三)树立群众观念,将便民利民落到实处
乡镇国土所是国土资源部门的第一扇窗。如果这个窗口不透明,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将直接影响国土资源系统整体形象。*市国土资源局以“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发挥市局“大窗口”带动国土所“小窗口”的作用,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则,在基层国土所服务窗口实行首问负责、一站式服务和时效承诺等制度。坚决做到任何事都在窗口办完,能办的事立即办,难办的事想法去办,不好办的事给予书面答复。办理时效和投诉电话对外公开,投诉一经查实,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窗口推行文明用语,严禁使用“不好办”、“明天办”、“找领导”等忌语。
为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市国土资源局还在市、镇两级服务窗口全面推行电子政务。
我们在金城国土所看到,群众到所里办事不需要上楼,全部在服务大厅办结,如果是急办事项,所里的流动服务队则上门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实施规范化管理,塑造国土资源新形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在基层国土所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提出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形象。在办公环境方面,规定:
1、服务窗口必须宽敞明亮,办事程序醒目,服务制度上墙,便民设施齐全,政务公开栏定期更换,人员集中使用电子政务办公。
2、学习阅览室必须专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报刊杂志和政策法规科普书籍。
3、学习制度必须张贴在学习阅览室的醒目位置,阅览室内要开辟单位(个人)学习目标、阶段学习计划、学习体会的“学习交流园地”,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有完整的书面记载。
4、宿舍窗净明亮,电视、卫生等设施齐全。
5、食堂有专人管理,环境清洁,餐具洁净。
6、活动室有乒乓桌、方桌等基本设施。
在强化办公环境规范化的同时,*市国土资源局还十分重视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规范化,他们从人员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作风纪律人手,制定了以公示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制、阳光操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40多项制度,并将其汇编成册,做到系统内人手一册。局里组织专人对国土所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定期进行督导考核,确保用制度统一思想,规范行为,增强素质、提高水平,塑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国土资源新形象。*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基层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增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20*年底,*国土资源局获得常州市级“文明标兵”称号。
三、几点启示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的创建工作并不是“制造新闻效应和沽名钓誉的噱头”,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通过与该局有关领导交流,我们认为该局基层国土所创建工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局各项工作非常支持。*国土资源局庄六孝局长兼任*市政协常务副主席,便于同各方面进行工作协调,这为国土资源系统的改革和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庄局长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多年来精心培养和大胆提拔重用系统内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国土资源局四位副局长全部来自于本系统,平均年龄不到40岁。庄局长还经常把年轻干部送到省厅和国土资源部进修,在开阔年轻干部眼界,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把外部的先进经验带回来,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进行消化吸收,为机关和基层国土所建设工作的开展积蓄了战斗力。庄局长对基层国土所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基层所建设列为全局重点工作,他认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不断加强基层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焕发生机的源泉。在基层所建设中,局里安排分管局长靠上抓,配齐工作班子配合分管局长工作。所里建立了由所长主管,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机制。局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用制度的刚性保障国土所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资金保障到位。资金是影响基层国土所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缺乏资金支持,再好的工作思路也只能停留在务虚的层面。*国土资源局的做法是以政策扶持代替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允许国土所按照*国土资源厅和*物价局核定的标准对临时用地征收2——3元/平方米的管理费;2、允许国土所同用地单位自愿签定用地手续全程代办协议,并按照征地补偿费的1%——3%收取服务费;3、国土所为辖区内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提供基础服务,土地出让后,财政局按照一定比例向土地所在乡镇返还土地经营收益,用于小城镇建设,乡镇将所得收益按照约定比例拨付给国土所。上述三项收入由局财务科监督管理,全部用于国土所建设和发展。国土资源局本着“穷补,富不收”的原则,为基层国土所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空间。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市基层国土所收入都比较可观,效益最好的国土所年收入近200万元,总资产达几百万元,为开展基层国土所创建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基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是国土所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把国土所创建工作放在心上,安心做好国土所工作,精心抓好国土所管理,悉心打造“人民满意国土所”,用心做好“人民满意土管员”,才能把基层国土所建设好。在调动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国土资源局一是通过抓学习,教育人,促进基层干部职工思想觉悟和责任意识的提高;二是通过抓制度建设,管住人,统一规范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三是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吸引人,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围绕人性化管理,局里一方面支持各基层国土所加大投入,为干部职工创造优越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环境;同时十分注意改善国土所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国土所所长除基本工资外,每月可享受1000元左右的月度奖金,年底根据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排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档次,良好、优秀档次的国土所所长可得到2——3万元的年终奖,合格档次的国土所所长的年终奖是1——1.5万元左右。国土所普通工作人员的奖金额度在不低于局机关普通工作人员平均奖金基数的前提下,按照“只上不下,只涨不降”的原则,根据所在国土所的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档次进行浮动。基层干部职工的待遇高了,四处化缘解决职工奖金福利的烦恼没了,心情好了,干劲更足了。扎实工作有甜头,温情服务有盼头,积极创建有奔头,成为*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干部职工的共识,国土所创建工作的根基进一步牢固。
四、对加强我局基层国土所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前沿,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加强国土所建设是关系到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资源保护和保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上级是否放心,群众是否满意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我局基层国土所刚刚调整合并,机构和人员还处于磨合期,因此应抓住时机,全面加强国土所建设,创新思路,促进团结,提高素质,增强活力,适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变化的新要求和全市赶超发展的工作需要。根据我局实际情况,现对国土所建设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局基层国土所调整合并工作刚刚结束,由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局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作风纪律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建议由局分管领导牵头,配备专人,靠上去抓国土所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土所工作守则、服务守则、学习、财务管理、食堂管理、接待、卫生保洁、资产和办公环境管理、安全保卫等规章制度,根据国土所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明确的业务和精神文明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将国土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位次靠前的国土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以促进全市基层国土所工作平衡发展,再上档次。
(二)因地制宜,改善国土所工作生活环境。鉴于部分国土所调整合并后人员多,办公条件简陋的实际情况,建议借鉴*国土资源局“六有”模式,鼓励和扶持办公条件较差的国土所按照“勤俭节约、充分利用、因陋就简、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办公场所,逐步完善办公、生活、健身娱乐设施,改善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
选择1——2个条件较好的国土所作为试点,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国土所管理权限内政务一站式服务、时效承诺、温情服务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试点成熟后,将经验向全市国土所推广。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四)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因特网已经非常普及,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国土资源政务公开,建议围绕加强局机关网站建设,在全局和基层所推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不需要太多投入,目前全局各科室和基层所都配齐了电脑,只需将电脑并网,就可以实现网上通知和网上办文。有利于避免基层所工作人员在城区和驻地之间往来奔波,节约了时间,节省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给予政策支持,为国土所建设开辟资金渠道。
我局基层国土所建设的瓶颈在于资金短缺。各基层所没有收费权,仅依靠局里提供资金支持又不现实。从长远看,国土所要发展,就必须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新思路,开辟财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建议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1、推行征地服务。建设项目征地时,当地国土所可以同用地单位和个人自愿签定《征地服务协议》,代替用地单位办理各项用地手续,并按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2、推行土地经营基础服务。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前可由当地国土所代替市局协调同村集体或原土地使用者的关系,代为办理土地勘测、征用、清点等基础工作,土地出让后,市局协调财政通过相应方式向国土所拨付一定数额服务费。上述两项收入由市局代管,主要用于国土所建设和
改善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国土所使用经费,必须上报资金预算报告和资金使用申请,经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批后,据实拨付。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起了积极作用。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存在着突出问题的,总体仍然较为薄弱,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经过总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过分偏向于经济建设,认为文化建设没有经济效益可言,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和老百姓的经济收入,缺乏积极性。结果纵然使众多农民群众脱离了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日子,过上了相对宽裕的生活,但是文化和精神方面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了。因此,我们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也要抓好精神建设,也要把精神文化建设摆正到一定的位置,给与足够的重视力度。基层干部思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是造成一些地方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
二是农村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群众的多种需要。据财政部教科文司、华中师范大学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于2006年组织的全国农村文化调查中的部分数据我们可得知: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5种文娱活动分别是看电视(27.35%)、打牌(12.69%)、读书看报(11.15%)、下棋(7.25%)、听广播(7.11%)。在接受调查并作答的15770位农民中,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76小时。由此可见,农村文化活动贫乏是一个共性问题,长此下去,将会滋生和蔓延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和习惯,将会严重阻碍农村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薄弱。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投入力度不够、经费不足。尽管现阶段政府县乡两级财政在这方面有所倾斜,但力度还是不够,仍然无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集中于镇上,村级的文化建设相对缺乏,甚至就是在镇级的建设上面,有的也是流于形式,注重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或应付于上级检查,或闲置不用。正是由于缺乏投入力度、基础薄弱、经费不足,绝大多数都是只管“建设”,不管“运转”,没有健全的投入―产出机制,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是文化队伍建设不力,人才匮乏,素质偏低。基层文化工作开展的好坏,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农村的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提纲挈领性人才,对文化建设和发展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极少。同时,很多基层干部只是流于糊口性工作,占着位置却不能很好的发挥职位应有的作为,另外,许多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农村中出现大量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了农村的一些优秀文化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才匮乏是制约该镇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农民以农业为主,还要在农闲时想法赚钱养家糊口,这就使文化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重点解决好文化在农村中的认识和地位的问题。当前社会,我们已经进入经济促进社会、城市反哺农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应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新时期、新阶段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组织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重要议事日程,更要站在全局方向性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作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应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严重匮乏。一方面政府必须转变以往片面的思想观念,加大对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就是政府要对以前相对落后的或者闲置流于形式的文化设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造,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再者,政府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