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教育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内容,其中,阅读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可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那么,在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教育者应采取如何改进课堂组织和教学方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现代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有翻译法、听说法、直接法、沉默法、功能法、交际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翻译法、听说法、直接法等几种教学方式,其他方式很少涉及。而翻译法、听说法、直接法这几种方式都是教师主导的,这反映了我国现代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中心主义。
在英语阅读课程中,主要采取以下课堂组织模式:教师安排阅读内容――学生阅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在这课堂组织模式中,教师占有主导地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基本上处于“被填灌式”的被动学习状态。
二、现代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和学校教育工作者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改进教育模式,这些措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其次,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阅读内容以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为主,内容比较陈旧,时效性和趣味性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多以自己单方面的讲解为主,较少提供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机会,师生双方缺乏沟通。
再次,英语阅读课程中较少提供研究性的学习内容,不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环节缺少师生互动和讨论的环节,老师布置的题目多为单一答案的练习和考试,这种阅读教学和训练方式虽然可以再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教育者对英语阅读教学认识不足。多数教育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英语阅读就是让学生读读课文和资料就好,把教学局限于“文本课堂”之中。教育者的理解偏差导致其教学活动循规蹈矩,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接受和学习体验。1 这种培养方式不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对于知识的运用,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三、改进课堂组织和教学方式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享有“自”和“话语权”,而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的权力。因此,教育者应学会“让位”,尝试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阅读资料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比较简单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再由学生进行讲解和点评或是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对于较难的文章,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辩论,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果和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丰富阅读内容
在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不应局限于教材和教参,英语报纸和小说中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的阅读内容。在选取阅读内容时,应兼顾各类内容,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内容的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此外,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教师可以从同学中征集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充当阅读内容,也可以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在阅读内容的安排中,应该难以结合,既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易于理解的内容,也有内涵深、层次高、有意义的文章。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课堂是视为一个话语群体,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师生间和同学间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仅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应多提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自主性,同时教师也应与学生进行对话和讨论,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此外,由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问题可能形成多种不同的看法,因此,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的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鼓励学生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改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技术上,教育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提供的教学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扩展性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而课堂中所阅读和讨论的内容是剥离社会情境之后的产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资料、图片等信息,为学生的英语阅读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增强阅读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此外,网络也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教师可以确立阅读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自己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共享,同时发表自己对于资料的理解和看法。
四、结语
现代英语阅读的教学课堂组织和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填鸭式”的被动接受地位。这种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缺少阅读兴趣、教学中自主研究环节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英语阅读教学陷入困境。英语阅读教学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必须改进教学模式。笔者在文中提出了改进教育模式的建议: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丰富阅读内容、加强师生交流和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制度;实践
从古至今,我国的幼儿教育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幼儿教育在我国古代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近代以来,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受西方各方面元素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学前教育在思想、制度以及实践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与西方学前教育的区别
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大。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对家庭责任、尊老爱幼等的教育,而西方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倡教育要符合幼儿的天性,儿童教育进程相对我国来说是比较缓慢的,并且提倡对儿童的教育要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此外,西方学前教育较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来说更加强调模仿与教育,对教师的标准也有明确的要求,这样的教育并不只是单边教育,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当然,西方学前教育与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但是,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是以家庭教育为主,且家庭教育的方法单一,而西方的学前教育对家庭教育以外的因素也较为重视。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其受西方元素的影响
1.思想上的变化
学前教育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西方元素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近代许多人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之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传统的家庭教育受封建观念的影响较大,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大都会将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幼儿,而没有注意幼儿的天性。但是,受西方元素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也开始注重对幼儿的天性进行培养,而不是单单由父母主导幼儿的教育。其次,我国的学前教育也开始效仿西方,通过模仿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幼儿教育。最后,我国的传统教育仅仅是对受教育者有要求,而对于教育者几乎没有要求,整个教育为单边教育。但是,受到西方双边教育的影响,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也开始注重对教育者的要求,逐渐向双边教育发展。
2.制度方面的变化
虽然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教育资源作为其发展基础,但是,西方元素的传入对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在短期内被动地创办起来,但是这却为我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确立奠定了非常有利的基础。我国逐渐开始模仿西方的制度进行学前教育制度的建设,湖北幼稚园的建立就是我国近代模仿西方学前教育制度建设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表现之一。作为近代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公立幼稚园,在当时园长特地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对入学幼儿的年龄、受教育科目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之后,在1904年9月,其又改名为武昌初等小学堂附设幼稚园,各方面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工作起步的重要标志。
此外,我国于1904年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步创立了以蒙养院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制,之后的发展中也注重对其体制的完善工作,到1922年,我国颁布了新学制,确立了《壬子癸丑学制》。总之,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受西方元素的影响,在制度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学前教育体制在不断完善。
3.实践方面的变化
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较大,较为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有的甚至只注重道德伦理的教育,而没有意识到培养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西方的学前教育就注意到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中付诸实践。在西方教育制度的影响下,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在幼儿各方面知识、语言的培养上付诸行动,并且也注重通过模仿教育来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与西方学前教育的区别,从制度、时间以及思想等方面研究了西方元素对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西方元素对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我国近代的学前教育从体制上、实践上以及思想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基础差,且与西方国情存在很大的差异,将西方元素直接引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我国近代学前教育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原因浅析
古代中国科技的成就极其辉煌,在数学、地理、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却止步不前了,并全面落后于西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制度等方面来简要分析一下。
一、腐朽的封建制度束缚科技的发展
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2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完成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型的国家。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也曾求助于科学技术,从而使得我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他们并不倡导发展科技,相反还极力压抑和阻碍,封建专制统治对人们思想进行了钳制,对科学技术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阻碍。统治者们不仅在思想上禁锢人们,把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知识看做“奇技巧”,还对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家、发明家进行打击。中国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直接限制和否定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和技艺收到贬斥,严重抑制了近代中国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同时,闭关锁国政策加速了中国近代科技的衰落,从雍正时起到时止,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几乎完全停顿。清王朝以天朝大国自居,对正在兴起的西方科技掩耳不闻、闭目不视,科学技术受不到国家的重视,极大地限制和阻碍了科学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二、落后的社会经济阻碍科技的进步
中国的封建经济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统治者实行“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政策,经济结构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即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近代科学赖以发展的经济条件,虽在明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发展很不充分,而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传统的“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业、手工业进行掠夺、压制和摧残,严重阻碍了商业资本的正常发展和向手工制造业的转化。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及其缓慢,最终未能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使是到了清末,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出现了一些新式工业,但大多数都是封建统治者掌握的买办企业,民族资产阶级所办的实业力量非常薄弱。如此一来,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末,只能瞒珊而行。同时,长期的小农业经济和封建狭隘意识扼制了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落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不可能像欧洲工业革命一样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支持,缺乏强大的推动力量和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就难以起飞。
三、传统文化的固有缺陷不利于近代科技的产生
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哲学是儒家哲学,儒家伦理思想渗透于全民族的心理、意识之中,“家天下”的儒家文化观念占据统治地位,很多科技成果是根据经验总结得来的,只要能达到使用效果就没有进行更深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重经验而轻理论,过分强调实用性,忽视了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由于过分重视科学的实用性,一旦现实没有直接要求,科学技术就失去了发展动力。例如,希腊人充分显示了理论的力量,其数学和自然科学在1000年以后依然能推动欧洲科学的发展。而我国的数学是从计算技术发展起来的,曾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是却很少提出完整的公理化系统。同时,中国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发展,科学精神与学术自由丧失导致科学信息匮乏。“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思想束缚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客观世界的探求,“尊孔读经、八股取仕”的精神枷锁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求同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体系上的自我封闭、自我完满和极端的排他性,否认了科学探索的独立价值和主体意识。
四、教育制度的落后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
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是以儒学为主,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的内容很少,落后的教育与继续推行的科举制度使科技人才空前缺乏,严重地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近代欧洲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建立起各种普通学校和大学,开设大量的许多自然科学课程,培养各类科学技术人才。但是近代中国依然继续推行封建主义的奴化教育,跟以往的教育方式几乎无任何变化,大量的知识分子不是潜心于科学研究,而是热衷于‘学而优则仕’的官僚仕道,继续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加剧了科技人才的匮乏。
另外,外国列强和国内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也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无法延续下去,频繁的战乱导致国家根本无暇顾及发展科学技术,这就使得本来就落后的科技水平愈发落后了。
总之,造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单一而论,只要我们认清了其症结之所在,扬长避短,中国科技一定会重新走在世界的前列,为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邹祖斌《评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之原因》[J];兵团党校学报;2005年3期
[2]王简辞《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浅析》[J];理论月刊;2002年05期
[3]《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肖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王文强《论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J];船山学报;2003年1期
关键词:早期师范音乐教育 教育制度 音乐观念 学堂乐歌 西方音乐理论
众所周知,我国早期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几件标志性事件:1897年盛宣怀创办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1904年清政府颁布两级《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清政府《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出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随后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尽管上述教育事件是我国早期师范音乐教育发展的基础,但笔者注意到音乐教育新观念、学堂乐歌和音乐新知识等亦对师范音乐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遗憾的是,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通过综合性的考察来理解早期的师范音乐教育。本文拟从教育制度、音乐观念、学堂乐歌和西方音乐理论等角度展开考察,试图揭示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点,并探寻其形成与发展的深层原因。
一、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师范音乐教育
现代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制度建设是其重要的保障。我国早期师范教育,尽管兴学先于制度,但就实质讲,制度的建立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
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颁布第一个系统性学制文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该文件无师范教育。次年,管学大臣张百熙等重修该“章程”,后定名《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含《学务纲要》等17个文件),于1904年1月13日颁布。该章程新增《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两部。这两部“章程”便成为师范教育制度化建设正式启动的标志。关于兴办师范的意义,《学务纲要》指出:“意在使全国中小学堂各有师资。此为各项学堂之本源,兴学人手之第一义。”直隶总督亦在所进《奏办直隶师范学堂折》中申言:“育人才莫先于兴学,兴学莫重于得师。”明确了“兴学得师”的宗旨。可见,当时社会对兴办师范已有共识。不过,此时两级《师范学堂章程》仍不见音乐课程。这里须指出的是,不设音乐课程,并非受限于制度,根本原因是音乐资源问题,即所谓因“古乐雅音失传”,而“暂从缓设”。终因社会需求.急切,一年之后像龙门师范学校(1905)、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学校(1906)即已陆续开设“乐歌”课。当然,虽说师范学堂此时已见音乐课程,但仍不能说音乐教育的地位已在师范学校确立。
1907年《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出台。至此,音乐课首次作为正式课程被确定下来。从制度层面讲,音乐教育在师范教育中具有了合法地位,同时还意味着其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确立,尽管此时还仅施用于女校(而非男校),但就其法律地位讲已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并首开音乐教育进入普通教育之先河。1908年,两江师范学堂即在优级本科理化数学部、优级本科公共科、优级选科预科和初级本科中全面设置了音乐课程,1909年随着《学部奏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和《学部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的颁布,不仅男校开设“乐歌”课的坚冰被打破,而且还拉开了“乐歌”课全面进入普通学校的序幕。
1912年,年初教育部即《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及课程表。该《标准》进一步细定师范学校的学习科目及周音乐授课时数,确保了音乐课程在师范学堂中的地位。事实证明,这些规定为后来师范音乐的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令》,包括男女师范学校的实施大纲。12月出台《师范学校规程》,明确规定“乐歌”为男、女师范学校本科、预科必修科目之一,并对乐歌要旨、内容等作有明确的规定。
《师范学校规程》规定,师范学校的预科必修9门课程,学制1年,乐歌一门周2学时;本科第一部必修18门课程,学制4年。而乐歌一门开设4年:第1学年每周2学时,后三年,每周1学时。整个师范学程,本科4年各科课程总课时平均数,音乐为1.25节,教育、历史、地理、博物等各科目也只有1.75节。在女子师范学校,4年课时总量各科更为接近:乐歌课为1.5节,历史、地理、博物等课程仍为1.75节。
总课时的接近,表明师范教育中音乐教学的地位。1913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师范学校课程标准》,音乐课程又有增加,并规定了新的教学领域。如:预科,教授基本练习和歌曲;本科,第1学年教授基本练习、乐典;第2学年教授基本练习、乐器;第3学年,教授基本练习、教授法;第4学年,教授乐典、歌曲、乐器。尽管该课程标准仍很简略,但与过去相比,不仅扩展了教学领域和音乐知识领域,而且也对课程质量提供了课时保证,同时还对师范学校的音乐课程规格和培养目标规格提供了依据。
以上情形表明,教育的制度化,是音乐教育进入师范学校的依据和保障,也是师范学校乐歌课的保证。整个制度化过程,从清末到民初是逐步推进和落实的。可以说,没有清末民初教育制度化的连续进程,就难以出现基本健全的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魏源的进步思想、《》编写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严复其人、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内容和影响、清末教育制度变革的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清末爱国思想出现的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候,严复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并译著《天演论》,宣传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引导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在封建末世,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魏源、严复等人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向西方学习,这种励志图强,勇于探索、革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是“清朝的文化”中关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封建末世中国文化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变化很有帮助。清朝末年,社会腐朽、落后,国家不断沦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爱国的思想家们不甘落后,勇于革新进取,使得在封建末世社会黑暗之时,在我国思想文化界呈现出一些鲜活进步的现象。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是其中的积极倡导者,他编写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启导着中国知识界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新动向。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严复正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著名思想家,他所宣传的社会进步理论,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去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寻找救国之路。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严复译著《天演论》及其作用。本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天演论》是什么样的著作并不了解,严复翻译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什么?在当时为何能产生巨大影响?这都需要把严复的思想同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考虑,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魏源和《》:这是本课重点之一。结合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魏源等人开明思想出现的原因。然后,教师简介魏源的生平,引导学生看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主要围绕魏源思想产生的背景、《》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要让学生领会魏源思想的爱国性。
难点突破方案
严复和《天演论》: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引导回忆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的情况,指出严复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结合小字,对严复的生平作一简单介绍。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严复的思想形成的背景: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严复力主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关于《天演论》及其进化论的观点,教师可以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小字部分,着重指出严复翻译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宣传“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为19世纪末期的维新变法运动摇旗呐喊。最后,点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上节课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末年,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就,但中国依然落后挨打,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于是一些爱国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寻找救国之路。由此导入新课。
《四库全书》:引导学生掌握该书的性质、分类以及对中国文化典籍的保存即可。书中插图和小字部分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
难点:严复译著《天演论》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清朝末年,我国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不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一些进步思想家们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从而引出新课。
二、《四库全书》:
性质:这是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大丛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分类和意义: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共收录各类书籍3000多种,近8万卷,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删改、销毁了大量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也是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
三、魏源和《》
1.简介魏源的生平。
2.《》: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后,教师指出:《》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一部专著,也是介绍和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著作。这部书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魏源思想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魏源的思想有什么进步性?产生了什么影响?
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表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启迪人们通过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四、严复和《天演论》
1.简介严复:引导学生回忆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就在天津主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的史实。结合本目小字第一段,指出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地介绍。
2.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提问:严复生活的时代和魏源生活的时代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严复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是与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变法思想高涨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他的思想比魏源更全面、更深入,是“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化的结果。
3.《天演论》及其影响:为了介绍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严复一生翻译了大量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以《天演论》的影响最大。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小字第二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看书讨论《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真实目的在于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合理性,通过变法使社会由落后变为先进是自然之理,抨击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错误观点。很显然,严复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对封建保守思想进行了有利的抨击,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师指导,以学生自学为主)
1.背景:传统科举制度的弊端在于脱离社会实际,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以后,受西方的影响,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时代的要求。
2.新教育制度建立:1903年,张之洞等奏准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制度。1905年,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小结: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的落后,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抵御外侮、变革社会,实现国家的富强这种进步的思想引导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找救国的道路。这种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爱国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设计
清朝的文化——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一、《四库全书》——世界最大的丛书
二、进步思想家——“与时俱进”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严复的思想:效仿西方,变法救国
(2)《天演论》及其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三、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旧教育制度的弊端
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和废除科举制
探究活动
关键词:大学自治;历史;改革;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234-01
一、大学自治的特征
(一)大学自治的分层性
大学自治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的法人地位及其所享有的学术控制权,而这些大学自治权在分布上呈现层次性。一是个人层次的自治权,二是学系、学部或学院层次的自治权,三是学院或大学层次的自治权,四是大学系统层次的自治权。
(二)大学自治的相对性
大学自治是和外部权威的限制相对而言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自治加强,外部权威限制就减弱;大学自治减弱,那么外部权威的限制就加强。大学自治不是绝对的自治而是相对的自治,大学从来就不曾成为独立的王国,从来就没有完全的自治。大学自治和外部控制从大学诞生起就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
(三)大学自治模式的多样性
根据掌握大学自治权的主导团体的属性不同或大学与政府及其他法人实体之间的权力关系不同形成不同的大学自治模式,如历史上出现过博罗尼亚模式、巴黎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等。①
二、大学自治的历史演变
(一)中世纪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是与中世纪学者行会的性质以及组织管理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中世纪早期的大学是在学者共同体自由组成的行会性社团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按管理主体的不同,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学生自治体管理的大学;二是学者行会管理的大学。中世纪后期,教会垄断了大学。大学开始它的衰落历程,被教育史学家称之为大学的“冰河期”。中世纪后期大学自治的权力几乎丧失殆尽,大学也开始了远离社会和尘世,步入了“象牙塔”的生存历程。②
(二)近代大学自治
近代大学自治与洪堡创建的柏林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也可以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所形成的近代大学制度,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集中体现出近代大学自治的内涵和特征。
从表面上看,近代大学自治与中世纪早中期的大学自治,都是在追求大学的独立、自主以及大学拥有自主地确定和规划自身发展的权力等。但其仍有差别,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诠释近代大学自治的内涵及自身特征:1、虽强调大学独立于国家政府,但主张大学隶属于国家政府,而且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大学服务于国家民族的振兴和发展需要。2、在这一原则性框架内,大学享有自主决策和处理大学内部事务的自治权力。③
(三)现代大学自治
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逐步走出了封闭自守的象牙塔,融入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政治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大学从游离于社会的边缘逐步发展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大学不仅要遵循大学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而且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以决定自身发展的结构和规模。大学需要充足的办学经费,以支撑学校事业的发展;大学需要和社会方方面面联系,以进行人、财、事、物、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大学必须时时关注社会,时时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大学不仅要有学术的视野,还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的视野。
三、我国大学自治的困境
(一)外部困境——政府与高校关系定位困难
我国的教育制度变迁不论是在制度变迁的安排上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都需要一个职能更大、更复杂的政府,但在计划经济惯性作用下,又存在着诱发政府以计划方式行使其职能,使得教育制度变迁陷入“政府主导型”的陷阱。教育制度的变迁加强了对政府的需要,反过来政府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育制度变迁的障碍。
政府是制度主要供给者,政府为高等学校的产权结构和利益分配制定规则,因此,政府的权力就构成学校产权制度有效安排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政府权力干预高等学校又往往不是中性的,在利益驱动下,会导致学校管理的低效率。
(二)内部困境——官本位思想严重
大学是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的场所,应该以办学质量的好坏作为衡量学校管理成效的标准。但由于大学的管理干部有着跟党政机关干部一样的级别,造成了官本位思想在大学泛滥成灾,出现了许多令人疑惑不解的现象。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很多高校比照党政级别来制定福利政策。比如,在分房时,讲师相当于正科,副教授相当于副处,教授相当于正处等。这种福利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官本位思想,造成了学术人员心性迷乱。部分教师在大学官僚化的过程看到了行政职务的利益,对行政岗位趋之若鹜。官本位思想还导致大学机构臃肿、官满为患。大学内部本应是按需设岗,但由于官本位思想作祟,变成因人设岗。④
四、维护学术权力的主体地位,满足大学自治的诉求
(一)坚持大学自治——衡平理论:制度设计对自治诉求的回应
大学和政府共同遵循制度确立的各种规则行为,就可望在保证政府规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大学的自治,从而使政府与大学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实现共同的高等教育目标。问题在于,这样的制度无法一蹴而就,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在制度建成之前等待的理由。如今正处于制度逐步形成的过程之中,如何加快这一进程,促进这一进程中大学自治空间的良性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在很多领域通过衡平来实现。⑤
衡平概念源于普通法系,是普通法系重要的法律渊源之一。衡平对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实践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方法。能否将衡平的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得以体现,关系到大学自治的诉求能否得到有效的回应。
(二)加快我国高校内部体制改革进程
构建遏制高校腐败的纠防体系——建立高校办学自主下的自律机制。自律与自主是矛盾的统一体,相克却又相依存,没有自的办学是一种无活力的办学,仅有自主而没有自律的办学则是一种无序混乱的办学。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应负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自我约束主要指的是高校内部对办学自的自律。一方面,从主观上形成“不想腐败”的道德条件和从善如流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健全机制,合理分权,强化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运行。⑥
注释:
①陈文干.“大学自治”内涵新探[J].江苏高教,2006(5),4-5.
②李海莉,马凤岐.大学自治的演变及其有限性[J].理工高教研究,2010(2),25-26.
③韩延伦,孙承毅.大学自治的历史解读及其文化价值探析[J].内蒙古示范大学学报,2006(7),46-47.
④夏民,耿华昌.大学自治中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23.
1.1初建时期
日本近代医学的引进始于18世纪后期,而近代教育的建立则是以1872年(民治5年)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规《学制》为起点,此后于1873年(明治6年)4月文部省颁布了《学制二编追加》,首次对医学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按照这个规定,把全国分为8大学区,每个学区都设有大学、中学和小学,同时还设有专门学校,该学校相当于大学水平的教育。日本将专门学校定义为由外国教师教授专门学科的高级学校,这些专门学校包括法律、医学、天文学、数学、物理、化学、工业等,所以医学校属于专门学校之列。专门学校直接由文部省管辖[1],对入学者先进行3年预科教育,然后进行2-4年专门教育,这也是近代日本学制中对医学教育的最早规定。日本近代医学教育是走在其他各学科前列的,医学校算是起步早且教育水平高的一类学校。明治政府在颁布“学制”的时候,在东京、京都、大阪3个大学区,均设置了医学校,后又设置了长崎医学校。1873年对三地的医学校颁布了医学教育方面详细规定的《医制》。1877年4月,东京开成学校、东京医学校和其他几所学校合并成为东京大学,该大学拥有法律、理工、文学、医学4个学部[2]。伴随着近代化发展,日本社会需要大量的医疗人才,所以这一时期又发展起了短期速成医学教育,加快了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速度。医学专门学校学程短、教育费用低廉、以培养一般实用医师为目的。因此,医学专门学校在日本得到了快速发展。据记载,截止到1879年(明治12年),日本有医学校46所,占专门学校总数的38﹪,学生人数达2933人,占专门学校学生总数的48﹪[1]。
1.2发展时期
1879年(明治12年),明治政府颁布《教育令》,对早前“学制”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通过这次改革使教育办学更为民主化、自由化。在该学制中明确规定,大学是教授法学、理学、医学、文学等各类专业的学校,并将医学校归为大学之列。但是,日本于1885年再次修订为“专门学校是教授法学、理学、医学、文学、农业、商业和工业等各科学问的学校”,又将医学重新归入专门学校教育之列。这一时期政府政令多变。加之,财政困难,专门学校雇用外国教师费用高,学生人数少,学时长,每个学生的平圴教育费用极高。因此,政府将专门学校合并。由于专门学校中的大部分是医学校,所以很多医学校在这一时期被取消。另外,出于对急需人才的需求,这一时期的专门学校培养模式也向简易速成教育转变,如1880年4月东京大学医学部设立了为期3年的别科医学(短期医学)。为了促进专门学校制度的完善,明治政府建立了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1879年2月公布了《新医师考试规则》,以提高职业资格考试水平。1882年(明治15年)5月,制定了《医学校通则》规定,医学校分为甲、乙两类,甲种医学校学生必须修业年限在4年以上,设置了“可以临床实践的医院”,配备“至少3名在东京大学学习并取得医学学士学位”的教员。乙种学校是“不具备设置甲类医学校能力”的学校,要求教员中至少有1名医学士,学生修业年限为3年[3],凡毕业于甲种医学校的毕业生均可免试获得开业执照。这些规定,其目的是使医学校的学生摆脱沉重的应试包袄,专心于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医学研究能力。截止1883年(明治16年),日本共有公私立医学校31所,其中有15所公立医学校被认定为甲种,而未得到甲种认定的公立医学校有一部分自行取消,还有一些成为乙种医学校,私立医学校大部分规模小,无法获得认定则自行取消。借此契机,日本近代医学医学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改观,其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1.3成熟时期
1886年初(明治19年),日本颁布了《诸学校令》,这是《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的统称。由此,日本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即推行国家主义教育方针,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天皇的效忠,在学校中推行军事训练。此次改革充斥着忠君爱国的印迹,这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发端。1890年(明治23年)10月,日本天皇签发了《教育敕语》,突出强调了国家主义思想和日本传统道德在教育中的地位,日本近代教育体制最终确立。1887年(明治20年)公布的《第48号敕令》规定:“从1888年以后,禁止将地方税用于各府县立医学校的经费”,各公立医学校的财政基础受到威胁,当时的23所公立医学校大部分自行取消了,只有大阪、京都、爱知3所公立医学校保留下来。这一时期奉行官学中心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向官立学校倾斜,医学教育也不例外,1896年(明治29年)日本政府决定在千叶、宫城、冈山、石川、长崎5所官立中学开设医学部,促进了以官学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体制的建立。1903年3月(明治26年)颁布《专门学校令》,随后又颁布了《实业学校令》,第一次出现了以专门学校为对象的独立教育法规。该法规的颁布,使部分以应对国家考试为目的的医学校转变为正式的高等教育机构。1918年(大正7年)制定了《大学令》,主要任务是专门学校向大学的升级,专门学校为了得到政府的认可积极的开展了升级运动,医学专门学校也随之向医科大学升级。截止1935年,官立、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全部升级为医科大学,而私立医学专门学校只有个别获得升级。纵观日本近代以来医学教育,其发展呈现几个特点。首先,从最初混乱逐渐走向正规化,教育法规对医学教育的规定也日渐清晰完善。其次,教育程度由中等教育逐渐步入大学教育,层次不断升级,医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二级人才培养模式并存,以培养医学精英人才为主的大学和以培养一般实用人才为主的专门学校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了日本近代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第四,公立、官办教育居于主流,为国家主义教育政策奠定了基础,也为军国主义教育埋下了伏笔,军国主义教育思想不断强化,使医学教育最终沦为战争的服务工具。
2中国清末医学教育对日本的借鉴
中国清末的西医教育取法于日本,国人通过对日本教育的借鉴建立起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主要通过3种途径完成。
2.1考察日本教育
清末是中国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的关键时期,早在1866年清政府就派谴人员随同英国人赫德游历欧洲,旨在了解西方风土人情。此后,考察活动渐频,而清朝末期的教育考察则更注重对日本的考察。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述:“至于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费省,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哓;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另外,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教育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其成功经验受到各国关注,对于当时急需走出困境的清政府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范本,得到清廷上下的一致认可。所以,这也是近代日本教育成为清末教育改革的模板,政府派遣官吏以及民间人士相继赴日本考察学务的主要原因。1898年初,张之洞派遣姚锡光赴日本考察教育,这是中国近代首次赴日本教育考察。姚锡光考察归来后向张之洞呈送了详细的考察报告,这也是国人首次将日本医学教育制度介绍到中国。1901年清政府再次派罗振玉赴日本考察学校制度,1902年张百熙派吴汝纶赴日本进行长达4个月的教育考察,随行的还有京师大学堂提调及学生数名[3]。罗振玉、吴汝纶的考察正值清末“癸卯学制”制定之际,为这一学制提供了直接资料来源。1902年张百熙制定《钦定学堂章程》之时,吴汝纶正在日本考察,曾有6封书信寄给张百熙,及时将日本教育情况传递给张百熙[4],成为这一章程的参照。从《钦定学堂章程》到稍后的《奏定学堂章程》,都浓缩了日本教育的影子。《奏定学堂章程》与医学教育的联系甚为密切,其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医学教育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医科大学的学制年限、科目设置、课程开设、学时数。由此可见,“癸卯学制”中关于医学教育的规定是取法日本的成果。
2.2移植日本模式
清末学校教育直接移植了日本办学模式。日本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时政府官方办学中,也有个别国人私人办学采用日本医学教育模式。当时的政府办医学教育主要是以和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医学教育。此外,还有各地、各省创办的官办医校,这些学校均采用相同的办学规程。对日本模式大加学习始于京师大学堂开展医学教育之时,特别是张百熙任管学大臣之后,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之前时期开办的新式学堂借鉴欧美办学,并没有带来如期的成效,失败促使清廷官员反思而借鉴日本模式。所以1903年“癸卯学制”出台后,教育导向明显带有仿日倾向[4]。“癸卯学制”规定的学制体系完全照搬日本学校制度,从低到高,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共7级;而日本的学校是由幼儿园、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等学校、高等或大学预科学校、帝国大学、研究生院组成,也是7级,二者只是名称略有区别,体制则完全相同。清末高等教育也完全模仿日本设置了3级,京师大学堂包括大学院、大学分科、大学预备科3个层次,这是日本《学制》的翻版,预备教育这是欧美教育中所没有的。京师大学堂实行分科教育,医学列第7科。医术科目又分为医学和药学,与日本《学制》中对医学科目的划分完全相同。京师大学堂医学馆就读学生原定3年毕业,自1906年学部要求医学馆按日本学制改为5年毕业。课程内容及教材主要由大学堂日本教习拟定,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日语,京师大学堂毕业的医科学生几乎全部懂日语和英语。张百熙主持京师大学堂期间,主张开设“速成科”课程,旨在满足对通才的培养。这些主张完全源于日本教育理念,甚至房层建筑、学舍布置也参考日本式样。通过对日本学制的借鉴和办学模式的直接移置,清末医学教育与日本医学教育如出一辙。
2.3派遣人员互访
清末以来,为了学习日本先进的文化教育,政府加大了与日本的人员互通联络。1902年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后,官办学校中的日本教习的比例越来越大,京师大学堂将丁韪良及以往聘用的外国教习统统免职,在新聘的外国教习中以日本教习占了大多数。北洋医学堂、江西医学堂、杭州医学堂、广州医学堂都是采用日本模式办学,聘请日籍教习。据1909年日本学者吉野作造《在清国工作的日本教师》一文记载,当时在中国有500名日本教习,其中约有50名从事医学教育工作。1872,清政府开始外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派遣赴日学生始于1896年,首派13人,但这次赴日的人员中没有学习医学者。清政府下令各省派遣赴日留学生,赴日学习者才呈逐年增加。日本地近我国,政俗相同,成效最速,条理优洋,取而用之,大易措手。因此,清末年间大量中国学生纷纷赴日本学习,1903年出现了留日。同年,京师大学堂“选派学生出洋,分习专门,以备教习之选”,向日本派出了31名学生,其中医学生1人,为蒋履曾。据统计,1904年留日医学生达到23人,1905年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多,1907年达到高峰计95人,其中由于千叶医学专门学校与学部定有协议,所以接收的中国留学的医学生最多。近代医学史上很多有影响的人物都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对国内医学及教育做出了贡献。鲁迅1904年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虽然没有完成学业,1909年回国后,依然担任了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蒋履曾1910年回国后担任京师大学堂卫生教习。韩清泉、厉家福是1902年浙江省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进入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学习。韩清泉回国后担任浙江高等学堂校医。厉家福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校医。此2人也是1912年成立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的筹资创建人。汤尔和留日学医期间翻译了多部医学著作,回国后于1912年创办了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民国建立后,在汤尔和的推动下,出台了中国最早的《解剖条例》。留日医学生还积极组建学术团体,倡导学术研究。1907年留日学生伍晟、赵燏黄、王焕文等在日本发起组织了“东京留日中华药学会”。此外,还创办刊物,译著医书,向中国民众宣传医药卫生知识。他们回国后除直接投身于医学和教育领域,他们还学习日本近代文明,介绍日本学校教育制度,推动了清末明初的医学教育改革。还有一部分人进入医药卫生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并承担重要领导职务。
3日本医学教育引发了中国清末中西医教育的争论
日本引进西方医学之前的本土医学称为“汉方医”,是公元513年由中国传入的中医,成为日本主流医学。18世纪中期以后,西洋医学的引入使日本实施了一系列废止汉医的措施[5],1906年汉医在日本已基本被废除,汉医教育也彻底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体制之外,日本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引发清末中西医教育的争论,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
3.1导致了中医西化的倾向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思想。1900年,中国医界出现了对阴阳五行论的质疑,此后中医愚昧落后之声日渐高涨,并诱发西医同中医公开决裂,形成了中西医对峙的局面。毕业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的余云岫,深受明治维新废止汉医的影响,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全面批判,对于阴阳五行之理,与占卜星相鼓巫为伍,故古今多以巫医并称。将阴阳五行论视作占卜算卦迷信巫术,很多受到过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都对中医大加批判。严复、梁启超等人对日本废止汉医的做法极为认同,否定中医,推崇西医。梁启超被西医误诊,病危之际依然在为西医辩护。吴汝纶早年奉旨考察日本教育,对西医有所了解,非常认可西医,而极端鄙视中医。清末与吴汝纶持类似观点的官员不在少数,所以清末颁布的学制中对医学教育的规定已明显倾向于西医,中医日渐势微。
3.2加剧了中西医文化的对峙
1912年民国建立,医学教育制度作为新学制讨论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医学教育的法令,但这些法令却没有涉及中医教育的内容,中医被排除出了学制之外。1912年的学制则完全以日本教育为蓝本制定的,引起了全国中医界的强烈反对,也引发了中西医的激烈论争。当时,医界和政界很多有影响的要人都参加到这场论争,汪卫、余云岫、汪企张等人极力主张废除中医,进而有了之后的“废止中医案”。这场争论延续了20多年,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改革的主题和走向,重新划定了中国医界格局。这种影响表现在医学教育领域中,便是对中医纳入学校体制的合理性的质疑。
3.3形成了派系对立
日本近代医学并不是本土医学的沿升,日本近代教育是通过对西方教育体系的吸收借鉴而逐步确立的。汉方医被废除后,日本的医学体制引进的是德国模式。日本1872年《学制》是借鉴法国教育制度制定的,《教育令》则采纳了美国式教育,而《学校令》及之后的《教育敕语》最终主要确定了学习内容是对德国教育精神的借鉴。而中国西医教育最初是由外国教会医学校开办的,以英美教育模式为主。所以,日本医学教育模式引入后,西医教育就形成了“德日派”和“英美派”,西医界也呈现出学派纷争的局面。另外,日本国内学界历来存在“京大系”和“东大系”之争,即京都帝大系和东京帝大系,这种势力之争同样延伸到了中国医学界和医学教育领域,特别是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之后,中国医界和医学教育明显呈现出了各系控制下不同的特征。
3.4奠定了我国医学教育的基础
作者杨晓轩
我回想了一会,这题材老师和我们说过,一步与一生主要套路就是写某某因为走了某一步就决定了一生,而且是决定了一个辉煌的人生,想到了这里我不禁笑了,走一步等同决定一生,我认为这个言论可以说是比较愚蠢的,比较荒唐的,我不禁摇了摇头,连我下意识的告诉我,一步怎么可能决定我的一生呢?
在当今人人观念都是认为只要走好应试教育这关,就能走出辉煌灿烂的人生,好象没走过去应试教育的人,就是自己连房都买不起,自己孩子饭都吃不起,自己老母生病都看不起等,沦落为社会的最低层,成为社会的蛀虫,脱累整个社会。我要告诉他们的是走过应试教育的一样是这个下场,就象现在我考上大学和没考上大学结果都是一个样的,这不是错不错一步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调控不合理的结果,就算现在考的就只是高考模拟,但我也知道明年结果一样。
可有许多人还是很迷信通过应试教育就可以“升天”的观念,我想了想现在的考试真是可悲,人们对于过高考这关,还是红着眼向道德发起冲击,让社会道德迅速败坏,大家都不择手段了,教育机构也按耐不住了,彻底向卑鄙靠拢,什么《高考全程过关录》《高考10年大纲透彻分析》等孕育而生了,每年向各位考生源源输送知识,我很郁闷为什么现在一个作家只能卖几万本,而普通的应付应试考试的书籍却能高出人家几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国真不愧为“文化大国。”同时有的比这些更上一层楼,直接买试题、买通考官、工具作弊等,为社会创造GDP的项目,我不由得感叹到这些迷信应试教育的人为了过关真是至极呐!中国本来就落后的的教育制度又被为了想踏过这一步的人,彻底整容了,而且现在容光焕发,充满活力。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啊!
老师可能你会骂我,课本上都是写咱们的教育制度是最先进的,连近代英国的考试都是仿照,咱们隋唐的科举制,而且历史书上在封建末落时,被打醒的中国人都称为“先进的中国人”,能说咱不先进吗?
习俗在极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一个集合。我们可以在英国民俗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泰勒的著作《原始文化》中找到佐证,他对文化界定时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俗。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在中国,有着千年延续文明史的国度,传统习俗的沉积可谓是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但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文明)的吸收也势必冲击传统习俗的根基。布劳曾说:“制度的某些方面,被反映在他们人格之中,一种社会制度构成了社会的子宫,个体就在其中成长和社会化,其他的方面对于他们似乎就是人类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外在条件。”马克思认为:教育制度既是这一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体教育活动的前提。它的生成不仅是一个超越于个体性的社会过程,还是改变互动方式和个体行为模式的原因。因此,教育制度观念的指引着教育制度的生成,是人们推进的理性建构构成。教育习俗所规范的是每个人的全部具有重大社会效用的行为。从权利范畴来说:教育习俗则是非权力规范,教育制度是权利规范。沿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来看,似乎每一次大的历史性制度变革都是在外来势力压迫和威胁下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结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由于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习俗中存在着墨守陈规的保守倾向,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需要有强烈的外来冲击作为制度性变革的前奏。以教育思潮变革为例:从甲午战败教育改革被提到最重要的日程,废科举、兴学校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到“运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40)的颁布、五段式教学法的运用,20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从此打上赫尔巴特的烙印。从后的背景下杜威来华,到“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成为教育界的口语,作为标语写在中小学校的墙上,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开花结果。都映射了这一点。
二、阳光体育锻炼的教育习俗外环境探索
1教育制度执行惰性和教育观的外在压力迪韦尔曾说“一种集体文化或文化集体的文化体制建立起正式不平等关系意味着一种权利的存在,把统治他人的权利赋予某些人,并强迫被领导者必须服从后者。”教育习俗在教育过程中是通过舆论压力来实现的,教育习俗构成了一个地方的舆论压力,这种影响力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家庭的问题、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思想意识禁锢,缺乏自下而上改革的内在动力。因此,国家各类教育制度改革多来自于行政部门,这种改革看似稳妥。但多年来由于基层执行力的种种因素改革往往不能彻底,基层教师很难与改革同步,如新课标实施,从文件不达到教师理解,再从教师培训到实践接受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这本身着实对《新课标》学校体育教学的适应性提出了挑战。另外,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认为,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之下,我们的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或政治精英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学校为了培养更多人才和提高升学率,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挤占了学生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和精力。而当前我国大力宣传贯彻执行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应对体育教育改革,改变和转化我们落后的教育思想、习俗和不利于发展的教育制度,乃是当务之急,要完善教育制度、保证安全,对体育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并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伤害事件提供必要保证。2家庭教育习俗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隐规制中国教育选拔采用的是应试考试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崇静,“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这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在家庭教育中传输给子女,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各种体育活动会常常被视为是玩耍,对爱活动的学生则称为丧志,家庭上下全方位重视文理科应试科目,教师推销的是应试方法和选用的手段。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偏颇更加促使学生忽视体育锻炼。特别是高中毕业班学生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都成了文化补习课,体育用品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对10万名学生和5000名体育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为66%,其中每天基本不锻炼为28%。这一结果分析认为,家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与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升学考试中参加体育考试的地位,如将中考体育考试由3个项目增加到5个项目,将中考50m跑改为200m跑,参考的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又如将中考体育成绩由30分增至50分,把体育成绩作为普通高校录取条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最能有效地调动家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将部分中、小学生从网络、电子游戏机旁吸引到操场上,推动了学生走到阳光体育锻炼之中,增加学生体质健康。然而,这种考试手段也受到一些家长的质疑。3体育教育变迁表达的不确定性“一个人重复地一种不断的教育行为就往往会使这种行为模式固化为一种教育习惯,教育习惯向教育习俗的转化与推进,恰是一种自发教育秩序。”中、小学标准突出了课程的灵活性,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运用初期受到了各类教师理解、学生的接受。但是中、小学体育课标在内各级体育教育职能部门教学产生了误区。有些体育教育部门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不理解,完全偏离了体育课的正确改革的目的,使体育教学流行于愉乐玩耍的开心教学误区。又有许多体育课片面认为的改革就是标新立异,体育课纯粹成了闹剧,完全背离了体育教育的基本准则,误解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兴趣爱好的选择原理。因此,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同时,广泛采用的现代化体育电化学科教育手段,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课标理解力,改变体育教学效果。4社会舆论对教育习俗的负面强化有人说现代社会有两种钱最好挣:病人的买药钱和学生的教育钱。仔细一看,这买药钱和教育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望子成龙是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最普遍夙愿,而中小学正式他们夙愿投资的对像。这个投资,他们心甘情愿。但是,我们在培养什么学生,他们健康吗,他们是在成为完整的人吗?德国青年卢安克用他的行动改变着一些人的命运,感动中国:“如果让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是更多的标准或要求,而是对这个过程更多的了解,为了合作所需要的,小孩的身体健康、精神自由、心理和谐,我们就不能与他们天性的成长过程作对,而是需要与这个过程合作。”我们中小学经常会在中考、高考之后拉出横幅“xx考取了全省/市第几名”或是“升学率到达百分之几”。这就为一个学校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优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为一个学校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优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从教育经济角度来看,这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筹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绝不会拉出横幅说有多少学生体质监测合格。学校体育改革始终对中小学而言是美好的蓝图,当升学的问题泰山压顶之时,学校体育再“阳光”,也将被迫让路。这种户外一跑就是玩,玩则误学的观念由来已久,也深入人心。我们不能否认中小学教师以及管理层不深谙青少年教育需要什么,但作为一个机构,当它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矛盾时,就意味着要牺牲学生的部分需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