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安全文明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文明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文明实训报告

第1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铣工;实训教学;课程设计

1课程设置

1.1课程的性质。《普通铣床加工》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是在学习《机械图纸的识读与绘制》、《机械工程基础》、《普通车床加工》等课程,具备了单一的或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技能训练和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机械加工操作实践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装调岗位群,培养通用机械设备-普通铣床操作、零件加工和工艺设计能力,为《机械系统制造》、《将组件和部件组装成机械和系统》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1.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机械制造加工工作岗位设置的,其总体思路是,参照德国的职业标准,以中德合作项目工业机械工AHK考试平台为基础,以机械零件加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锁定通用机械设备-普通铣床操作、维护和维修能力培养,培养机械设备操作、维护和维修、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人员。紧贴产业需求,选取典型机械零件的铣削加工为载体,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机械设备操作、安全文明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

2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完成以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①能力目标;②知识目标;③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设计每一个阶段融入目标。

3课程内容及要求

课程具体内容及教育教学要求如表2所示。

4课程实施建议

4.1对象分析。铣工教学是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对象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学生学习了《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识读与绘制》、《普通车削加工实训》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机械识图、零件的公差与测量等知识的储备。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从理论知识的转变。4.2教学引导。本课程从职业角度和岗位特点来看主要涉及机械制造与设备管理方面,岗位特点角度来看分析涉及零件图纸分析、加工、测量、“6S”等方面,从实施过程来看有“分析、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环节,实践性强,针对不同知识面、任务、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工作任务。4.3教学方法应用。本课程根据职业特点,我们以任务书的形式,把加工元素置放在模块中,授课时示范讲解和理论分析相结合,边学边做。把“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实际的任务场景进行角色的转换。时而是管理者(厂长),时而是“工程师”,时而是“师傅”。用真实的工作场景来引导学生进入职业环境。用真实的案例来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判断和解决加工问题的能力。4.4教学实施与设计。结合课程内容,突出岗位特点,涉及岗位要求(安全文明生产、图纸分析、工艺制定、加工、测量、移交)的个个方面。学生在实训前由老师下达工作任务单,学生在资讯、计划、工艺制定(以小组为单位)阶段,利用课本、网络和多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做好安全文明教育。引入企业文化,为学生创造企业环境。加工(实施)阶段,基础训练中教师以师傅的角色传授动作要领。理论知识的穿插在动作要领中。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演示反思自己的计划和工艺制定中存在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测量训练是加工中的重要环节。在这时教师以“检验员”的角色。学生进行自测和互测,从而提高检测能力。教师可通过此环节对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诚信力进行锻炼。同时针对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做重复讲解,使学生收获更大。移交环节形式有很多,选取典型的企业产品移交的形式。注重学生对产品的认可度培养,用比较法让学生对自己产品的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5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学生对这门课知识点、技能点掌握情况的反馈,在这环节我们采用素质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过程,学生在实训期间不仅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对个人能力、社会能力进行评价。①重过程评估。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如资料检索、小组讨论、制定工艺、加工过程、报告编写。②学生的产品是学生能力的表现,展示学生的产品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课程考核采用等级,同时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汇报。③强调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对评价标准及任务进行讨论和决定(小组和班级的形式),教师起引导作用,考察学生的素质能力。

6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

机械制造技术中心实训基地:配备X5030立式数显铣床及相关的机床附件,多媒体教室1间,同时可以容纳30名学生进行铣削加工实训,可以满足了本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该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使实训教学与企业产品生产相互融合,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增强了责任意识。

7结束语

好的铣工课程是,决定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训已经能掌握较多的机械加工技能。能胜任机械加工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拓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就业的岗位能力来看,课程是比较成功的,为后续的提升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李茹明主编.金工实训[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熊承刚,朱金鑫主编.机械加工实训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路分析;实践教学;基础实验;技能实训;考核

作者简介:徐晓莹(1964-),女,江苏南京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吉祥(1981-),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实验师。(辽宁?沈阳?11012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77-02

“电路分析”课程是电类有关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的实践环节体现对学生实践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学生从事职业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因而实践内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应立足于服务多个从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和共有技能;第二,应能很好地服务各后续课程,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能力基础;第三,应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结合教师资源、学生情况以及校内外的实训场所、实训器材等具体情况进行操作;第四,应具有弹性,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其为指导思想,笔者所在学校将“电路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四个训练层次,以此来促进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使其成为具有创新应用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电路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电路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1]

二、“电路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1.课程基础实验

电路基础实验包含三项核心任务: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基本理论的验证。以完成核心任务为目的,确定电路实验内容。在教学安排上,可先讲解理论知识再实践,或先实践再讲解理论知识,或随讲随练,讲练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1)基础训练层。以电路课程实验为主,学生在理论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电路实验指导书明确指导学生如何科学、规范地完成一个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分析与结论、实验报告等)。通过基础训练,让学生领会电路实验的基本方法中所蕴含的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同时,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操作方法、测试方法、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以及撰写报告等技能),培养学生职业实践中德行规范的基础意识、习惯和能力。

(2)基础—提高层。以电路课程实验为主,学生从课内依赖性实验转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实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创设学习机会以及解决问题的参与者、组织者和互助者。具体安排如下:

1)确定实验任务。教师提供信息资料,按教学目标下达实验任务书;学生根据信息资料,明确自己“应做什么”。

2)制定实验方案。学生针对任务,分组进行讨论,借助资料并运用已掌握知识分析,解决“应该怎样做”的问题;教师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机制运转,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索、讨论,逐渐理清思路,设计出切合实际的实验方案。

3)实施实验方案。学生以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按照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有计划地实施任务,记录实施过程,根据所得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工作并进行安全及质量监控,保证方案顺利进行。

4)总结评估。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经验,评价实验方案的特点,撰写实验报告。通过此层次的实验环节,训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维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3]

2.综合训练层: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在理论课及课程实验结束后集中两周进行。重点针对电工方面的工程训练,设计了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景,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场所完成。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包括照明电路和电气控制电路两大核心项目,其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实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如下:

(1)作业前准备。领会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填写作业申请报告,内容有:项目名称和任务、工具和材料清单、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完成本项目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本项目后可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

(2)作业程序。履行作业许可手续后开始作业,完成一个作业步骤的内容并满足作业标准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的作业,直至完成所有作业步骤,履行作业终结手续。

(3)作业情况评估。材料选择及使用情况评估,工具及仪器仪表使用情况评估,安装、接线情况评估,电器工作情况评估,电路运转情况评估,安全文明操作情况评估。

(4)作业总结。总结作业标准执行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或改进措施。

采用作业指导书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完成训练任务,并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由于引入了实训操作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接轨,有利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实施,体现校内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4,5]

3.综合—创新层:电工技术综合性实践

第3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汽车营销;实训教学;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00-01

近年来,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尤其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训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特别对于汽车营销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的安排是整个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开设汽车营销实训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实训设备不完善。对于汽车营销专业而言,主要就业岗位包括销售顾问、售后服务接待、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汽车配件、汽车金融等。以岗位能力为目标的实训教学,势必要针对这些岗位设备进行投入,包括汽车相关构造的拆装设备、整车设备、零部件以及配套的相关教学用品,不仅在实训场地有较大要求,而且在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上也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现有的职业院校,大多数学校在资金链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足,自然导致学校在专业建设中设备投入不到位。特别是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化的职业院校,一次性投入完善的而且能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相关设备,一般是不可能的。设备的不完善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技能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

2.实训教师专而不精。由于汽车营销相关专业本身是近几年开设的专业,通过大多数专业教师走访调查,教师就读专业一般为汽车专业较多,一部分所学专业为营销相关专业,还有少部分是企业一线人员招聘进校。在这三方面的教师都存在的一定的不足之处,相关大学院校毕业的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而企业一线人员招聘的教师,一般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理论知识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在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由于自身不足也会导致授课不精,教学能力不强等现象。

3.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在现有的汽车营销实训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讲―听―读―记―练”这种模式,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表演独角戏,生硬的填鸭式教学,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比如在汽车销售实训过程中,对展车进行“六方位”介绍,很多教师就会对某个方位进行讲解介绍,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模式进行介绍,毫无创新可言,自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特别是自学创新能力上有很大的问题,也导致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没有竞争优势。

4.缺少专用实训教材。现有的教材主要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因而它适合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而不适合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在现有汽车营销相关教材中,很难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在教师授课的同时,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学生本身缺乏专业实用的实训教材,只有相关的理论教材,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二、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改进措施

1.完善实训设备、增强职场氛围。设备是学生进行实训教学的基础,充足的实训设备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体现以“技能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实训设备的完善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为做到与企业、行业接轨,强化学生的文明职业道德意识,也应注重实训室软环境的建设,完成实训室的企业标准、实训质量体系认证、安全文明生产、教师及学生实训着装要求等看板制作,加强对校内实训基地和生产性教学工厂职场氛围建设,真正达到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2.增进校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教而研之,日进其功。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每年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根据学校对本专业建设需要,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使教师在对企业的技术服务方面应有更大的作为,同时企业的专家在实训教学方法提供宝贵的意见及建议。通过“走访联谊制度”的实施,加深学校与企业间的情感,使之更好的良性合作。

3.借鉴先进经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汽车营销实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师的作用也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通过教学方法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4.整合教学资源、符合自身情况。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教师队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结合各工作岗位要求,旨在适合现有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整合教学资源的重要条件也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照搬型”转变为“创新型”,在编写实训教材过程中,应以项目化课程体系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型为主,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汽车营销实训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汽车营销基本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汽车营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训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必须要求学校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不仅要建立专门的汽车营销实训基地,而且要大量与汽车相关企业合作。在培养过程别要注重教师素质、教学模式、教学资源上进行改进、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数控加工;实训;模式;体系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制造业基础,龙头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强化,同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制造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实训车间接受实训。我校模具数控专业特开设了《钳工》 《车工加工工艺学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 《CAD》《UG》《Mastercam》等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编程理论及有关方面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每周六进行全天的实训操作,掌握数控加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每个学期要进行三个月的实训,为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做准备,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企业输送“血液”,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为了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本人将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也做实训五步教学法。

1 钳工实训课:基础性技能

随着我国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位的凸显,机械制造领域中技能型人才愈显紧缺,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我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各职业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19世纪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虽然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

钳工的主要任务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木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等工作。钳工主要用在机械加工方法不适宜或难以解决的场合。其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工件的加工质量。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装配、调式、安装、维修、工具 制造等都离开钳。

钳工基本内容划线、錾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并能部件机械进行配调试等。

钳工实训课的开设使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了解钳工安全操作技术及所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车间(实训室)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定。熟悉钳工的基本知识,了解钳工工艺范围,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工具的结构、用途及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方法。熟悉钳工常用量具的基本知识,掌握钳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掌握钳工常用刃具的使用和刃磨方法。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按图样独立加工工件,达到中级钳工考核标准。培养勤学苦练精神,养成遵纪守规、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并能使学生合理选择主轴转速切削用量、刀具的装夹方式等,能够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通过钳工 的实训使学生理解尺寸连接的概念,常用尺寸连接的基本方法,掌握尺寸定位、装夹的概念方法,和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并懂得机床的维修常识。

2 普车实训课:苦练基本功

普车加工是模具数控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只有苦练好车工技术,才能为将来的数控车加工扫平困难。

磨刀是车工基础当中的基础,只要刀具能够磨对磨好,加工就能很顺畅的进行,如果刀具磨不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外圆车削不光滑,车削不动铁,并出现很大的响声;切断刀磨不好,就会出现崩刀和车不了槽的现象等等。

一个合格的车工必须学会磨刀,装刀,熟练操作机床,他们掌握工件的端面车削、内外外圆车削、槽车削、内外螺纹车削,以及更加复杂的细长轴车削、蜗杆蜗轮车削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摸索出各种切削用量的最佳选择,并且制定出最好的机械加工工艺,为后面的数控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从各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3 数控仿真课:模拟数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普通加工设备难以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多元化的要求,而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现在制造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制造技术是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 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于一身的多学科高新制造技术。数 控技术水平的高低、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 标 志。

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实践,就谈不上素质,实践是知识转化并升华为素质的根本条件。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仅在课堂上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但是大部分农村中职学校设备不足,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机床跟着教师操作练习很困难,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既能解决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实习时间少的问题,又能加强学生对数控系统操作及控制面板的熟悉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及对加工工艺安排的能力。

数控仿真是对数控加工零件的走刀路线的模拟,通过计算机仿真练习,可以验证程序 编写的准确程度,防止试加工时撞刀,及时对加工程序给予修正。仿真练习中使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掌握建立工件坐标系,选择刀具集合度,设置刀偏、刀位的方法。正确灵活地选用切削指令,制定加工程序加工出符合要求 的零件。

4 数控实训课:增强综合素质

近年来,数控机床以其加工精度高、柔性好、适应中批量生产而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数 控机床是通过数控程序完成加工循环的,无需人工操作,调试方便,适应灵活多变的产品,使得中小批生产自动化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市场需要大批数控人才,急需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护的一线工人,所以中职学校加强数控实训,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 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基予数控仿真的练习,同学把仿真后的程 序输 数控机床上进行实操练习。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按键功能,车削的方法,刀具的 选择等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学生短时间内可以熟练操作机床。数控机床练习时,除了严格按操作规执行外,遇到具体问题,能够正确解决,具体在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选择刀具及切削参数,工件的材质不同,所用的刀具几何角度不同。

(2)数控加工之前,要根据工件的图形编制好程序。模拟加工,确认无误后把程序传送到数控机床上。

(3)进行数控机床的对刀工作,这一项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工件的好坏。

(4)精加工前使用MO0指令使机床暂停测量后,重新检查是否需要调整刀补,再继续精车,要保质保量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5)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进行加工。加工之前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确定装夹方法、切削用量等,做到万无一失,从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6)认真填写好实验报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加工出来的零件互评、自评。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选出优秀的零件放到展柜里展览,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中职学校 实训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掌握加工常用工件的工艺分析方法,编程方法和机床的实际操 作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一行业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5 探究提高:优化实训效果“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习,相互总结提高,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数控实训的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明确实训目的,安排数控实训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

(2)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实习教学。在零件车削的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训的教学内容,机床的种类,合理的安排加工工艺和准确的编写加工程序,实践中优化实训效果,在 数控专业的实训课中,钳工―― 普车加工―― 数控仿真―― 数控加工,充分的利用了教 学资源,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实训教学取得的成果实训是职业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动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在实训课程之后,绝大多数学基本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 兴趣,并且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学校一直进行“校企合作”,教学和生产相结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4)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①我校数控设备不足,影响学生的正常实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②大部分年轻专业教师实际操作水平较低,需要多进行培训和下厂实践,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能力。

③以后一定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胜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l]王锦亚.数控加工技术【M1.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

[2]孙建东,袁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枫,肖卫宁.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O 4 .

第5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标准

一、坚持实战导向,突出技能教学标准与岗位技能紧密对接

(一)技能教学标准目标紧跟岗位设置,突出实战方向

电子技能教学标准的起草制定,经过大量的省内调研,其调研主体涵盖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系统掌握了江苏省电子信息大类企业中电子专业岗位的分布、设置、需求和能力构成,而技能教学目标的设定兼顾素养培养、岗位培养和能力培养等,具体目标内容解读分析如下表。

(二)技能教学标准内容紧贴岗位技能,突出实战素养

电子技能教学标准内容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注重技能学习的通用性、专业性、发展性,紧贴岗位技能,将技能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岗位实践三个部分。其中通用技能和专项技能以岗位技能学习领域划分,包括电子产品的装配、电子产品的调试、电子线路的绘制、单片机技术简单程序设计与应用、表面组装技术和电子产品维修与维护,此项技能标准全面贴近电子企业生产、设计、售后、维修等工作岗位的实用技能,为学生顺利高质量就业打下基础。而岗位实践就是围绕学生上岗前的实战技能训练和储备,更加贴近工作岗位实际,充分突出实战素养。

(三)技能教学标准实施紧扣岗位要素,突出实战需要

1.标准实施的师资条件紧扣岗位要素。根据电子专业技能教学需要,联合电子行业企业力量,建立一支校企互聘、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以行业技术发展和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为依据,在技能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整合开发技能教学内容,并有效组织实施。技能教学专任教师应具备电子企业实践经验,至少保证每两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技能教学能紧密结合电子行业发展,更新电子类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具有较好的课程组织与研发能力,将企业典型生产项目或产品转化成专业技能教学案例,依据技能教学实际需求开发符合专业现状的信息化教学资源。2.标准实施的实训条件紧扣岗位设施。技能标准实施硬件条件建设始终贯彻职业素养为重、工匠精神为首、人本思想为基、发展理念为脉,营造出技术化、人性化、生态化的良好实训氛围,为实现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的高度融合提供环境支持。按照职业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校内实训场地进行系统化的统筹设计,按照电子企业岗位要求优化空间设计、环境布置、工位摆布,校内实训室面积及设备配置满足学生的技能教学需要,建设成资源共享的集教学、评价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实训平台,并配备集生产、教学、研究、鉴定、大赛、服务、评价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实训中心。

二、坚持实测为先,突出技能教学标准的可测、可评、可用

为了更加突出技能教学标准的实测性,主要在三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在评价体系建设上,引入多元的评价体系

专业技能教学标准制定采用多元主体、多元手段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评价过程真实性和评价结果科学性相结合,全面关注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和发展潜质,进行面向未来职业的特长性引导和发展性评价。

(二)在岗位能力培养上,制定可测的评分体系

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的生产现场岗位规范和技术标准,综合考虑职业素养、安全文明生产和5S管理作为重点,制作成科学标准的评分体系。工位记录表中的“安全生产”可包括穿戴规范、工具和仪器仪表摆放规范、设备维护、安全操作等,工位记录表中的“规范操作”可依据电子产品项目操作规范制定,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采用一票否决制。

(三)在技能标准应用上,强化可用的考核体系

开展技能教学结业综合评价考核,涵盖通用技能、专项技能、岗位实践,通过学业水平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综合性大作业、典型项目、岗位实践报告等方式,编制结业评价量化表,形成有行业人员参与的、具有鉴定意义的综合评价结果,并将综合评价结果应用于结业、学业水平考试等重要环节,以全面提升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标准的应用性。

三、坚持实效原则,突出标准的引领作用

1.按照统分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据电子类专业公共基础技能的要求,合理安排课程进程,对技能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统筹考虑,科学编制贯通专业人才全过程、基础技能与专项技能递进提升的教学项目,嵌入到相关课程中实施。制定本专业的技能教学计划和系列化技能教学项目设计书,技能教学计划包括技能教学总体要求、技能教学方向、教学项目及任务、技能教学实施条件等,单个技能教学项目设计书包括教学项目名称、学习任务、教学要求、任务工作页、技能考核评分表及记录表等。2.技能教学标准要依照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目标,立足企业岗位要求,着力提升学生基础能力、专项技能和知识迁移能力,将行业企业的实际产品转化为技能项目,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对照企业标准、岗位规范,组织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技能教学内容,开发出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系列化技能教学项目,有序开展技能训练。依据教学实际需要,可借鉴职业学校技能大赛项目,设计教学案例,提高实训效果。对单一技能型教学项目可采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的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做到熟练。再逐步形成综合性技能教学项目,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呈递进式发展、螺旋式上升,并注意技能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及时总结反馈,形成良好的技能学习习惯和规范。3.注重新技术在电子专业技能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将电子仪器仪表、整机装配调试过程和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融合,构建虚拟测试环境,实现电子信号测量的虚拟仿真,从而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建设数字化技能教学资源,注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技能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行动导向型教学;数控加工实训;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07-02

行动导向型教学

行动导向型教学,又称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行动导向型教学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方案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行为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从而形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行动导向型教学可以通过如“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引导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体现,整个教学过程由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决定、实施、检查和评估等阶段组成。这种教学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能力、行动标准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目标

《数控加工实训》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数控编程和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树立“教学做”合一的核心理念,在完成具体职业岗位工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于行动导向的《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设计

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将《数控加工实训》课程设计为4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都环环紧扣,对应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知识、能力目标。整个实训教学共计120学时,共4周时间。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具体如表1所示。

(一)情境一:安全教育,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

由学生自行分组(教师可建议学生异质分组,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互相搭配),每4人一组,组长由学生自定。小组形成后,进行数控机床安全操作守则和文明规范操作教育,并播放相关教育影片。让学生扮演违规操作者,遇紧急情况时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通过角色扮演给其他学生提供生动的反面案例,训练学生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和感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

制定加工工艺时教师分发图纸,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从图中可获取到的信息,如零件的名称、材料、尺寸、基准、加工要求等。采用“头脑风暴”法,要求所有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积极参与到工艺制定的过程中。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应,从而获得大量信息,促进加工工艺的改进。

(二)情境二:机床面板操作与零件编程

在进行机床面板操作时,教师向学生提供自编教材和机床面板说明书,作为学生自学的支撑材料。由教师做演示:示范操作数控车床、铣床的对刀方法和简单零件工艺分析、制定加工方案。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给定的引导问题,例如,教师示范操作数控车、铣床对刀时只对一把刀,那么,第二把、第三把刀怎么对?如何输入对刀参数?引导学生运用对刀的原理解决问题。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从大量技术材料如专业手册、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说明中,独立获取所需要的专业信息,独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从而获得解决新的、未知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三:数控车、铣工件加工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学生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加工。为了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削和铣削加工,首先,要学生讨论制定工件的工艺卡、工序卡、刀具卡和数控程序,让小组的每个成员带着不同意见和想法展开辩论,阐述加工工艺的可操作性,直到拿出最优方案。接着制定分工表,各个组员分别进行加工前的准备,如准备毛坯、工、量、刀具、机床等。最后,按最优方案分工协作,共同进行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教师主要观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各个切削参数能否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文明操作。半成品加工完成后,监督学生对零件进行检测,如有尺寸偏差,建议修改操作系统的摩号,重新加工。零件加工这个阶段是学生技能实操的主要阶段,遇到困难和问题,只能通过讨论和请教等方式自主解决。正是这个重要阶段,提高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语言表达和团结协调能力。

(四)情境四:展示成果,自评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自评互评工作。首先,各组要展示产品,并上报检测结果,教师登记产品并给予评分。各组在展示自己的产品时,要进行比较,互相打分。然后,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自评互评报告进行综合打分。最后,评选出优秀小组,对产品的加工流程做详细说明,介绍经验,如何在规定工作时间内确保产品质量。通过此类评比,使学生树立竞争和创新意识,提升职业行为能力。

教学思考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每一个情境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参与从工艺制订到评价的完整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协调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养成。

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生产成品。从安全教育到独立加工零件的全过程,逐步使学生建立起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在行动导向型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个学习小组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教师要花更多精力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是设计师,首要任务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是咨询师,作用是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在考核评价阶段,教师是评价者,设计评价程序,主持评价活动。正确理解和认识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明确教师在教学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郭婺,周洪江.行动引导型教学法在电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0(3):144.

[3]李华芳.行动导向教学在“机加工实习”中的应用[J].交通职业教育,2011(4):30-32.

[4]赵金波.浅析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8):127-128.

[5]魏新民,赵伟丽.行动导向教学下教师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13-16.

作者简介:

第7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如何更好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成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指标。在高职电工技术课程中,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课程考核改革已势在必行。职业院校的课程考核应该向着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转变。在电工技术课程中应实行“模块化、过程化”的教学与考核方法,根据课程特征,借鉴社会相关机构及行业组织的考试大纲,将考核标准与考证或行业标准接轨,把课程的考核与岗位的需求结合,采取过程化考核的形式。

2.电工技术课程传统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核偏离职业教育本质,传统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实践考核主要是根据提交实验实训报告给定成绩,这样的考试方法简单,重在教室考试;考试形式单一,常用“笔试”考试模式;考核内容依附教材,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在考核中处于被动地位。在传统考核中,教师是主宰者,学生总是被动地努力,试图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这会让学生感到考试只是一种过关,考核的目标仅仅是通过考试,很难激发学习热情。有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往往采取考前突击复习,甚至作弊等手段,实验实训报告抄袭现象严重。目前的课程考试方法无法公正地考核每一位学生,一些学生虽然考试通过,但并没有真正达到课程的学习要求,更谈不上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形成。

(3)重知识考核,轻技能考核。传统考核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对这些知识的实践应用考查不够。这种以理论成绩评定为主的考核模式,突出地表现为重教材、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既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又不符合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要求,并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3.电工技术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无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不适应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这种轻视能力、轻视创新、轻视动手的课程考核方式,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岗位要求,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因此,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课程考核改革的宗旨就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改善教与学的不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的目的。

4.电工技术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措施

(1)考核内容的改革。课程的考核内容直接引导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因此应面向工作岗位充分调研,开发本课程的学习项目和考核载体,使学生能力达到国家中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要求。根据维修电工初级工和中级工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在电工技术课程中设置职业岗位培训、电动车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家居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实施、车间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五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每一项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实施过程分为任务布置、任务准备、施工图设计、元件检测、电路装接、线路检查、故障排除和验收总结等环节,根据不同环节分别设置出勤、安全文明生产、团队协作、项目分析、任务分配与计划、负荷计算、导线与器件的选择、电气图的识读、施工图的设计与绘制、元器件的检测、线路敷设与器件装接、线路检查与测量、故障排除等考核项目。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表,按照每一项工作任务的作业标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填写工作任务单、工作计划单、工作记录单,在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同时接受同学、班组长和指导老师的全面考核。

(2)考核形式的改革。实行模块化、过程化的考核模式,将知识、技能分散到平时的学习型工作任务中,逐一加以落实。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环节,在学习的同时既完成工作任务,又接受班组长和指导老师的考核,每个模块的工作任务完成,相应的考核也随即完成,考核穿插于课程进程之中,实现学生在学习中考核,在考核中学习。每个模块按照百分制计分,期末课程成绩将每个模块分数按比例折合即可。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套职业能力考核测评表。下面是其中任务四车间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的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学生考核测评表,从出勤、项目分析、任务分配与计划、团队协作、安全文明生产、负荷计算、导线与器件选择、电气原理图识读、施工图设计、断路器的检测、指示灯的识别检测、按钮的检测、配电柜安装、三相动力线路敷设、车间照明电路敷设、三相电机的检测、线路检查与测量、故障排除、整体评价等十九个考核点对学生在完成工作型任务的同时给予全面的考核评价。

(3)考核方法的改革。电工技术课程在过程化的考核过程中分别运用了理论测验、现场操作考核、自我测试、小组考核、电路实做考核、报告撰写、口试汇报、答辩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为避免报告抄袭现象,要求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注意测试与记录自己的数据,指导老师现场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记录情况,同时提交数据分析等,因此报告内容不会有雷同现象,必要时要与学生的口试评价相结合。

(4)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本课程考核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代的教育评价观念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与参与,课程考核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而且是对教师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一种评估,课程考核评价应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展开,因此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应收集学生的反馈,教研室的教师要参与到该课程的考核过程中,对任课老师的教学作出合理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必须把课程考核与课程自身的建设结合起来,把课程考核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起来,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充分吸纳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

第8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模具测绘实训是高职院校中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模具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一个重要的模具结构认知教学环节。模具测绘实训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配合、工程材料等课程之后,以对生产中使用的真实模具的拆装及主要结构认知为主线,完整测出模具零部件尺寸,画出零件草图,然后经过整理,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配有全面的认识。模具测绘不仅是模具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手段,更是模具制造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技能。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认识典型模具结构,了解模具工作原理、模具零部件的功用、零件相互间的装配形式和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能正确使用模具拆装常用的工具和辅具,掌握模具拆装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产品测绘能力;学会模具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能熟练使用CAD软件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培养制图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掌握模具拆装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具备产品测绘能力;掌握对测量尺寸进行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熟悉模具行业常用相关标准、资料和手册,会正确选用并查阅;能正确选定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具备一定的识读、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制图能力。2.方法能力。具有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计划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能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分析、评价和总结;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及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3.社会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具有创新精神。

二、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不管在什么领域,所有职业的工作过程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简要地划分为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和结果记录等这几个阶段。针对模具企业工作过程,将工作内容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融合,结合模具测绘实训要求,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决策、实施工作计划、反馈信息、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估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一)资讯

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师生共同解读“任务背景”、“工作任务书”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1.基本知识技能回顾。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制图、公差、材料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钳工工具使用、检测量具使用等技能进行回顾。2.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每个小组思考讨论该项目的关键信息,领会任务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对“模具的分类、模具结构及其组成、模具的基本工作原理等模具原理性知识;模具拆装工具与使用技巧、模具测量工具与使用技巧等技能性知识;模具拆装步骤和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信息查阅、收集、学习理解并研讨、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书籍,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并对学生收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领会到复杂的项目需要进行分解处理,同时通过分工、协作,其自学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交流协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二)计划

小组内每一个学生根据在资讯阶段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以报告的形式制订模具拆装、测绘工作计划,初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和干涉,只给出启发性建议和引导,并记录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出现的问题。此环节培养学生综合提炼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工程知识应用、技术方案写作等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决策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和比较,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具拆装和测绘工作计划,经与教师充分交流后形成小组最终工作方案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如谁负责拆装模具、谁负责测量尺寸、谁负责画零件草图并记录尺寸等。通过此环节,学生能提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正确判断和制订工程方案的能力。

(四)实施

各小组按照确定的最佳工作步骤和计划开展工作。根据小组分工,做好模具拆卸、尺寸测量、草图绘制、模具装配复原、试模等工作,并单独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CAD图纸。做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和要点记录,并完成工作总结报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控制场面和观察细节,对各小组所画结构简图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学生的钳工基本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指导和评价记录;对学生测量工具的使用、草图绘制质量等作评价记录;对模具装配质量作评价记录。此环节培养学生利用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

(五)检查

1.小组自查。学生对装配复原的模具进行人工合模验证,并在成型设备上试模,验证模具工作是否正常,模具间隙是否调整均匀;检查图纸中视图表达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完整、形位公差是否正确、表面精度是否合理等。2.教师检查。教师主要确认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记录问题情况。通过此环节,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上实现了提炼升华,通过参与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智力潜能;同时,老师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组织教学。

三、基于行动导向法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9篇:安全文明实训报告范文

各位同仁、同志们:大家好!2012年新春佳节正在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四方公司,向辛勤劳作了一年的各位同仁、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下面,我代表四方经营班子向大家报告公司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2012年进行工作展望与安排。一、过去一年重点工作简要回顾2009年,是四方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营总量大幅度提升的一年,也是公司内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一年。一年来,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艰苦奋战下,四方公司紧紧围绕年初董事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产品订货、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教育培训、节能降耗和6s管理为工作重点,超额完成了年初董事会决议确定的各项经营指标,将公司跳跃式发展的速度和高度推向了一个。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值得肯定的成绩主要有:2、产品订货业绩突出。2008年,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调整了主攻方向和营销策略,将新能源市场做为主攻方向,完善了经销信息网络体系。全年完成产品订货5.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3、产品研发成效显著。公司为了走差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08年初成立了新产品专项研发小组,对多晶硅成套设备的反应器进行了设计、制造。其中氯化氢反应器、三氯氢硅反应器已通过甘肃省科技厅2008年新产品立项及成果鉴定,并被多晶硅总包设计院列入其多晶硅项目的定型设备,成为国内1000-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的配套设备。它们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四方公司的研发能力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4、技术创新成绩突显。2008年,公司的各类技术创新繁星点缀,具有代表性的有:一是针对气化炉的生产制造难点进行技术攻关,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践,最终掌握了大型压力容器的内壁堆焊技术;二是从华东理工大学引进了塔内件设计技术,优化了公司的产品结构,扩大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引进四川大学的惠杰软件,使公司的设计制图效率提高了50%。技术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公司的发展鼓足了后劲。5、人才引进初具规模。公司2008年持续引进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0名,引进大专实训生65名,引进委培技校生111名。近几年累计引进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7.5%,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向着年轻化、知识化和高学历的层次迈进,保证了公司高速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6、教育培训新颖扎实。2008年,公司围绕“为需所学、为用所学”的指导思想,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如:组织28名科段长赴日本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参观学习、召开探伤经验交流会、自编《铆工讲义》对21名新招大专生进行培训、自编《电焊工讲义》对30名委培技校生进行培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科的培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半年技术科组织员工进行了理论学习,下半年全体员工亲身实践换热器生产制造的全过程。这种培训方式弥补了理论有余而实际经验不足的缺失,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学习。全年教育培训工作累计投资165万元,培训人次达354人次,共开办内、外培训班54期,有110员工分别取得了多项焊接资格证,有10人分别取得了一、二级探伤资格证,有1人取得了三级射线探伤资格证。7、产品质量稳步提升。2008年,公司为了提高生产车间的一次焊缝合格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因返修、返工等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等,特制定了《兰石四方公司焊接质量奖惩办法》。在对四个装配车间的焊接合格率统计中,装配一车间焊接合格率排在第一位,获得奖励16150元,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了各个装配车间焊接合格率的稳步提高。8、节能降耗再创佳绩。节能降耗是公司的一项长期工程。2008年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节约了资金,减少了材料浪费和动能的9、设备管理、定置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稳步推进。2008年在重新完善设备管理、定置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设备管理和6s管理,使公司的基础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2008年公司各项工作成绩凸显,有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比如:公司班组建设稳步推进,员工收入不断增长,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突出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员工的辛勤努力,都包含了大家的心血与汗水。在这里,我再次向公司每一位员工表示真挚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深深的敬意!2008年,虽然我们超额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我们在看到成绩和荣誉的同时,更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失,才能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之路。客观的讲,公司在长远发展方面,目前还只是一个具有一定实力和一定规模的企业,离我们追求卓越品质的企业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横向来看,按经济指标,公司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利润在同行业中尚处于中下游水平;按装备资源、技术工艺手段,虽然目前部分装备瓶颈有所改善,但设备、技术条件仍然偏下,特别是在研发设计方面与各先进公司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不容忽视。1、产品质量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如为四川瑞能、成达等公司生产的双管板换热器存在换热管弯曲变形、表面粗糙,酸洗不彻底,达不到技术要求等,既增加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又有损公司的形象。充分反映出公司员工产品质量意识淡薄,专业水平不高,以及质量目标管理停留在纸面上,质量检验追溯性、真实性、完整性存在较大缺失。2、节能降耗和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定置管理较为落后。全年累计发生工伤事故14起,生产车间时常出现长明灯、物品乱拿乱放等现象,主要是员工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中高层领导干部不善于驾驭各类复杂问题,或不具备处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3、设备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大三辊、刨边机、天车等大型设备维修周期较长,各类小设备经常停产维修,给生产制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除了设备的正常损耗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操作人员使用不当造成的,不会操作、违章操作的现象遍地皆是。4、易犯各类低级错误。如产品设计工作中垫片选择错误、工艺尺寸表错、不锈钢贴纸时贴住检查点等等,反映出员工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存在应付差事的思想。5、生产流程不通畅,产品生产中的上下工序之间的衔接不紧密,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沟通不够,相互扯皮、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6、员工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青年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与当前公司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在管理、员工品质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失和不足。为此,我们要正视困难、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公司更有生机活力,才能更加成熟强盛。

二、经营形势分析1、国内装备制造业现状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年均增长速度为17.6%左右。但我们可以看到,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等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且企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少。2008年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如煤化工行业以目前的石油价格计算,处于全线亏损状态,虽然属于新能源领域,但目前国家发改委仅批准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和宁煤间接液化项目,其余煤制油项目一律停止实施;炼化行业市场需求也急剧萎缩。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小,许多装备制造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利润空间缩小、货款回收难度加大等困难,甚至出现亏损、减产、裁员现象。但部分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多晶硅行业和核电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又属于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看好,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2、四方公司发展中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因素① 钢铁行业的不景气导致不锈钢材料的降价,有利于公司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利润空间;② 2008年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③ 2008年,公司投资1964万元购置、新建了一批小草[***]关键设备,已全部投入运行,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④ 引进了大量的人才,他们在技术、管理、生产岗位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⑤ 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能力突显,各项管理日益规范化。⑥ 已经为2009年储备了2.5亿元的订单。(2)劣势因素① 生产场地狭小,公司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限制;② 随着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减小以及部分企业转型等,将会导致产品订货形势严峻,甚至现有订单有遭遇暂缓、撤单的风险。③ 由于总量膨胀式的扩张,公司的资金链紧张、货款回收难度增大,资产负债率较高。④ 部分设备陈旧,使用年限过长,装备能力尚需加强。⑤ 公司基础管理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