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教学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代会;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我国高校制度建设是高等教育研究重点之一。建立完善的高校制度,对于高校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与教职工利益息息相关。教代会肩负着维护着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任,对于推动高校民主管理同样具有深远影响。以教代会为依托,推动高校制度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正确的教学方面和政治路线的实施。当前我国高校教代会建设面临诸多问题,这些困境影响了教代会应有功能的发挥。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完善教代会工作机制,发挥教代会民主协商的功效。
一、教代会在高校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教职工民利
教代会拥有广泛的群众性,依托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于高校管理发展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通常为校长负责制,教职工是高校管理主体,其主人翁地位是由我国国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建立完善的教职工民利行使渠道,就要建立完备的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以法律为依托,切实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维护教职工民利。现代教代会的功能主要是用于维护教职工权力,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应当树立以教职工为本的工作理念,维护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保证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实现高校民主管理。
(二)建设现代一流大学
当今时代,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知识爆炸式增长、竞争日趋激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现代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着众多问题。与高校扩张相对应的是,一流高校建设任重而道远。当前高校管理权限不断提升,决策失误则有可能影响大学发展。高校管理层通过教代会形式,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学校各项政策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把决策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一流大学倡导一流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主要体现为一种民主性的兼容并包。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思路与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息息相关。
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教职工共同努力。只有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才能群策群力,使高校决策与发展相适应,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因此说建立教代会制度是建设现代一流大学的前提和保证。
二、教代会制度建设存在的困境
(一)教代会的行政色彩强烈
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对教代会运行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我国高校民主管理状况来看,行政管理体制依然是我国高校管理的主要方式。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管理层普遍与行政级别相挂钩,以行政次序来进行高校管理工作;
第二,高校管理方式普遍采用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这样不利于发挥民主功能。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长此以往,教代会成为了高校管理层管理的工具,从而起不到民主监督功能,也无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使得教代会成为了一种摆设。
(二)教代会形式化主义严重
我国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教代会形式主义问题。这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①部分高校管理者民主意识单薄,对教代会功能和影响认识不到位,往往利用教代会这个渠道来表达自身意图,使得教代会成为了传音筒;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针对教代会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因此教代会地位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造成了教代会流于形式。
(三)教代会功能发挥不到位
教代会承载着为教职工争取利益的功能,但是在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教代会这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教代会主题确定上存在的问题,教代会主题理应是为教职工谋求利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代会主题往往由高校管理层确定,不利于这一主题的实施。
第二,教代会民主管理被忽略。在我国部分高校管理过程中,教代会往往成为了一种听取报告会,教职工民主管理高校的功能尚未充分实现。
第三,教职工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权力,忽略教代会整体功能,忽略了自身权益,这对于教职工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完善教代会制度举措
(一)推进教代会法制进程
教代会高校管理离不开法制化进程。当前教代会在高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法律体系不健全。因此加强教代会建设在我国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完备的教代会法制,从立法、执法到法律监管多个方面予以规范。目前我国没有一部成型的学校管理法律,只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才能发挥教代会最大的功能,通过教代会法制化进程来提升教代会整体影响力,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树立教代会整体权威,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教代会整体影响提升。
(二)提升管理层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教代会管理流于形式、无法维护教职工权益,这与管理层综合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发挥教代会民主功能,提升高校管理层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有助于发挥教代会整体民主管理功效。一方面选举高素质人员来参与教代会管理工作,通过民主选举等方式,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来进行管理和操作。另一方面对高校管理层进行培训,使之树立民主管理的工作理念,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代会建设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教代会建设一方面可以维护教职工权益,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高校高效、民主发展,因此完善教代会制度,推动教代会发展,对于我国高校管理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涛,段文美.高校教代会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2)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教育制度;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03-03
教学思想统一,教学内容唯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整齐划一;全国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一种教参,一样的教学方法,一致的评价标准;有人戏称,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大江两岸,长城南北,一路走去,我们的课堂,学的是一样的内容,用的是一样的套路,问的是一样的问题,听到的是一样的声音,得到的是一样的答案。为适应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世纪之交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个性化教学。但积重难返,虽然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变,但教学目中无人、千课一律、千人一面、单调低效等程式化和单一化的弊端仍根深蒂固。学科教学与个性和创造绝缘,长期陷入僵化刻板、整齐划一的泥沼不能自拔,把本来应该富有灵性和变化的教学异化成了类似现代生产流水线的程序复制,其深层原因何在?几十年的教学扼杀了学生个性,忽视教师差异,无视学科特点,其历史渊源又在哪里?本文试从社会学、文化学和思维方式等角度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以期吸取教训,促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早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思想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它构成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等并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和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我国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构成了现代学科教学的基础,其中,有很多与时代思想合拍的成分,但也存在与当代教育理念相悖的东西,成为当代教学发展的严重障碍。学科教学的刻板僵化、整齐划一、缺少个性等与我国的一些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1.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由于古代中国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也深深根植于数千年的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烙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宗族和宗法关系在我国长期存在,导致“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和中国文化伦理性范式的形成。梁启超曾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中国人的姓名,先是宗姓,其次是辈分,最后才是自己的名字。这里突出的是家族整体而非个人。在家庭结构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构成最基本的结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制约下活动。所谓伦,就是服从,服从便是孝悌。孔子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孝是无条件的,是诚惶诚恐和毕恭毕敬的。所谓“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之行也”(《礼记?曲礼上》)。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在仁爱的面纱掩盖下的,实际上是子对父、臣对君、妇对夫的无条件服从。这种无条件的服从说白了,正是儒家‘忠孝’观的根本内含。而建立在‘忠孝’观念之上的社会伦理制度,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自上而下的严格的等级控制机制”[1]。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产生了服从长者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必然对中国人的思维价值取向产生深刻的影响。个人的自由被忽视,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对此危害,梁漱溟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2]。反应到教育教学上,就是特别强调师道尊严,漠视学生的个性,要求学生无条件臣服教材,迷信老师,盲从权威,放弃自我,放弃个人意志,养成服从和依赖的心理。
2.重群体轻个体的整体主义
与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和家族本位的社会观相联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一种重群体取向而非个人取向的文化,素来强调群体和共性,忽视个体和个性。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必须以团体群居的形式生活,而一个群居的团体,当然应该有一定的规则和等级维持这个系统的和谐和整体性。“群而不能无分” , “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只有通过一定的秩序规则,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荀子?富国》),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和谐整体。问题是如果过分强调群体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过于强调集体的规则与秩序,那么,势必会限制个体的自由,扼杀个人的自主,整个集体也会因此失去活力。
重群体轻个体的整体主义对个性化教学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它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强调个体对群体的统一趋同,以整体的势力,将标准化、统一化、同样性强加给个人,于是“野蛮的集体使个人成为微不足道”,人的发展走向“平均化、机械化、大众化”,“个别的人已消失于类型之中”,“个人不成其为个人”[3]。在群体强大的共性和同一性的挤压之下,个性化的教与个性化的学事实上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3.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何谓中庸,宋学家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可见,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事上思想和行为的适度和守常,做到孔子倡导的“五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此达到和睦相守的完美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就是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中和思维。早在《易经》中就已具有对“中”的认识,有“中正”、 “得中”、“中行” 、“中直”、“中心”、“位中”等近三十种说法。这种“执中”和“尚中”的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发展和深化,并逐渐演化成汉民族的中和思维方式。
从思维科学和哲学的角度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思维的一种特殊体现,它强调了度的重要性,有助于克服非此即彼的片面思维,不走极端。但是,过于强调执中和守常,把这种“度”变成了一种束缚,一种惯习,无疑会让人过于四平八稳,小心翼翼,畏首畏尾,囿于成见,不思改革,停滞不前。这种思维方式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不敢大胆质疑,不敢挑战,不能旗帜鲜明,不能张扬个性,否则就是异端邪说,就是偏执极端,就是剑走偏锋,甚至就是大逆不道。而个性、自由、探索和发现总是与异想天开、求新求异、批判怀疑、另辟蹊径联系在一起的,是大胆创新、不走寻常路的结晶,是追求特色、彰显个性的成果。
4.安于现状的社会心理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 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对意识形态方面有着久远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4]347。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从事周而复始的简单劳动,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和祈求恒久与循环等观念。他们崇尚实际,做事踏实;他们与世隔绝,自给自足;他们安土重迁,图稳求安。
“农业社会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 和静定的。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4]358。
安于现状的社会心理,鼓励平庸及枪打出头鸟的社会风气,不思进取的消极惰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等等,都意味着对个体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忽视,意味着个人意识的淡薄和个性的压抑,意味着对定式思维的默认,这些都对个性化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钳制
“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其运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工业机器大生产运行规模的模仿和迁移。而机器大生产是一种机械化的生产,为了追求生产的高效率,它要求抛弃‘完整的人’和‘有个性的人’,把所有的人都‘扯平’”[5]。为适应现代机器大生产对大批的千遍一律的“标准化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强调目标的统一趋同、方式的整齐划一及管理的严格规范。于是,工具性的教育价值取向、高度统一的教学制度、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方式、忽视差异的教学评价让学科教学与机械化、程式化攀亲,与个性化和差异性绝缘。
1.工具性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心他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6]。 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7]。
工具性教育将满足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生命的成长对立起来,把个人看成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这部大机器上的零件,片面强调标准、一致,排斥个性、自由,不给学生自主成长的时间,不给学生天性发挥的空间。“听话”“守规矩”是工具性教育对学生的唯一要求,“高效率”“标准化”是工具性教育的唯一追求。在工具性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引之下,学科教学越来越模式化、工具化,越来越失去艺术性、个别性,越来越背离教育的初衷。
2.高度统一的教学制度
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我国实施的是高度统一的教育制度。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是单一的国家课程,全国学大纲,科书,地方、学校、教师基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没有补充拓展的空间,他们只是课程内容的忠实执行者,只须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制度也是标准化的,班级固定、教室固定、教师固定、学生固定,教学计划一致、课程一致、作息时间一致、考试一致,一切齐步走、一刀切。
在这种教学制度下,教师和学生毫无主体性、创造性可言。如何用程式化、标准化的教学手段高效率地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主体地位被弃之一边,僵化刻板的教学成了师生别无选择的归宿。有人曾经对这种高度统一的教学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独特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个模式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被迫、或自认是被迫地按别人给他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8]。
3.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以满足学生独特的兴趣和需求,使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机。以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为例,个性化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必然追求,课文内容包罗万象,写作风格异彩纷呈,体裁功用各有不同,教学方法自然应该因文而异;学科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显然需要因人而异;不同教师,其气质禀性、才情学识、文化背景等是不同的,由他们实施的阅读教学必然闪烁五彩斑斓的个性光芒。然而,实际情形却与理想大相径庭,无论教什么课文,无论面对什么学生,教学程序都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审题解题―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目中无人,目中无文,教学单调死板,缺少变化,缺乏特色,激不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智慧潜能,激不起老师探求阅读教学艺术的激情和自觉意识[9]。
不只教学方法乏味,教学活动方式也很单调。教学割断了与生活、与大自然的联系,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志自由行动的时间与空间,他们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过着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的枯燥生活,整天在教室里倾听老师教诲,遨游在无边题海中,潜能无从发展,个性无从展现。
4.忽视差异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发展、鉴定水平、甄别选拔的功能。其中,促进发展是其最为本质的功能,因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水平,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放弃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忽视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只看重教学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和鉴定水平的证明功能。分数至上,学历至上,大搞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一张试卷定终生,实施横向评价,无视学生的原有水平、优势领域和智慧潜能,用同一个标准,按同样的方法来评价不同发展类型、不同成长速度的学生。而且评价以笔试形式出现,偏重知识维度,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很少也很难涉及。运用这种忽视差异的评价机制,大量的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被淘汰的对象,信心遭重创,潜能遭扼杀,个性被泯灭。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重视。个性化教学要想冲出围城,取得成就,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创造力的人才,除了要在宏观层面进行理念的更新及标准的制定外,在微观层面还要进行策略的调整和手段的创新,还必须正视和克服传统文化中与时代不相适应的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必须突破现代教育制度中这些不合理成分的钳制,否则,探索与改革仍然会阻碍重重,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陈炎. 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M]. 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12:106.
[2]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1999:157.
[3]孙建军. 当代主体教育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6.
[4]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4.
[5]曾继耘. 差异发展教学研究[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23.
[6]冯建军. 生命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7]王坤庆. 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述评[J]. 教育研究,2002(9).
[8]陈友松. 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119.
[9]胡海舟. 小学阅读教学的个性化[J]. 中国教育学刊,2006(7).
收稿日期:2012-11-23
关键词:诗歌教学;指导;拓展;全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08-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诗歌的课程目标有: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中,《标准》未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做出明确表述。根据以上要求和现代诗歌的文体特点,朗读应是现代诗歌教学的核心。在朗读中感知、欣赏、积累,因此设计了贯穿朗读的课堂环节。
一、诵读,感音韵
这一环节,学生先自由尝试读,能读懂字音、感知节奏,然后再听读。用播放朗诵录音或教师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达到朗读的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出音律、节奏和重音。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可自由读、试读、范读、听读、指导读,也可以分小组朗读,男女分读、齐读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二、研读,明主旨
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诗句,让学生通过联想或想象,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用“诗美在哪里?”“诗人想表达什么?”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思考、表达为主,教师适当补充。培养学生的思考、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知精妙
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知精妙。让学生能尝试指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说出其表达的意境;能指出诗歌使用的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说出它的好处;能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品味关键词语的精妙;并能了解诗歌结构上的主要特点。这是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难点。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品味,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背读,广积累
在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带着欣赏背诵诗歌或优美片段。不能为了背诵而背诵,可以闭着眼睛一边想象一边背诵,也可以听着背景音乐背诵。能够当堂背诵最好,背诵始终要站在欣赏的角度。教师可以适当给予背诵方法的指导。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积累更丰富。
1.认知取向教育理论
认知取向教育理论是基于认知心理学发展起来的,该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以及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认知取向教育理论强调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其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著名教育家奥苏贝尔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安排教学内容的两大教学原则:一是逐渐分化原则,将教学内容由一般概念的讲授逐步过渡到细节、分化内容的讲授;二是综合贯通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观念和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设计。将认知取向教育理论引入到钢琴教学中,能够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的逻辑顺序,阐明学习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对钢琴知识与技能的认知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典型代表之一,该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与建构,既重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又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定位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通过利用情境、讨论、合作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钢琴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够赋予学生自我认知和体验实践的自主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音乐综合素养。
3.“主体―主导”教育理论
在认知取向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提出“主体―主导”教育理论,该理论同时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教”与“学”统一在一起,重视教师与学生双方面主动性的调动。“主体―主导”教育理论不仅吸收了奥苏贝尔教学理论中对教师主导作用的理论性建议,而且还结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模式,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在钢琴教学中运用“主体―主导”教育理论,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促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求,调动起师生双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积极性。
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钢琴教学方式
1.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演奏状态和音乐意境当中,它是钢琴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方法之一。由于钢琴演奏对学生的自我状态有着较高的要求,有的学生从生活场景进入钢琴教学场景时,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情绪和思路上的转换,这样会导致弹奏出来的声音虚浮、飘散,从而影响其正常水平的发挥。教师作为钢琴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可以通过适当情境的创设,消除生活情境对学生情绪和思路的影响。例如,教师可在正式开课前,用简洁的语言帮助学生回顾乐曲的风格、背景、结构特征等,借助语言情境将学生从生活情境当中拉回到教学情境;又如,教师可在学生开始弹奏乐曲前,播放一首与之曲风相近似的乐曲,帮助学生找到乐曲的意境,激发出其表达与演奏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加以利用,如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或是图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与乐曲有关的内容。通过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教学场景当中,有助于确保钢琴教学的顺利开展。
2.分层次式教学
为了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式教学法,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学大纲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具体设计时,教师应当了解并掌握所有学生的钢琴水平及其对钢琴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为依据,对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进行明确,并在大纲中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曲目,并在教学大纲中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借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措施,如偏重实践型的学生对钢琴的演奏技巧比较感兴趣,偏重理论研究的学生,则对与钢琴有关的知识比较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教学措施,如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对比教学等等,在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教师可按照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用与学生学习情况最相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整个钢琴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阶梯式教学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认知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在钢琴教学中应采用阶梯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课程成绩和接受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一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试卷的设计上,可以日常教学中的钢琴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并在课堂上对全体学生进行摸底考试,然后由教师统一对试卷进行评定,从而获得学生的成绩,并按照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找出成绩较低的学生在钢琴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改进和调整,加强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薄弱知识点的教学,提高所有学生的钢琴基础知识水平。二是通过接受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有所差别,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或是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学生对钢琴知识的接受程度,据此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由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收集本组组员对钢琴知识的接受情况交给教师,由此教师便可掌握各个小组内学生对钢琴知识的接受程度。若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则应对调查问卷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对钢琴知识的接受程度。
4.讨论式教学
为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钢琴演奏技巧,并对与钢琴有关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讨论式教学方法。鉴于钢琴教学的课时比较有限,教师很难做到对全体学生的逐一指导,因此,对于部分难度较小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集中讨论课,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讨论当中,给学生聪明才智的展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集中讨论的问题即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要具有普适性的特点,从问题的提出到讨论解决的过程,能够使所有的学生从中获益,并且还能积累更多的教学案例。在钢琴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之外,还能使教学效率和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
5.对话式教学
音乐体现着一种文化思想,所以钢琴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弹奏技能培养,又要重视学生音乐文化底蕴培养,使学生能够理解钢琴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演奏钢琴作品,增强钢琴演奏的艺术感染力和音乐表现力。为此,教师要针对钢琴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对话式教学,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对钢琴作品的认知进行重构。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层面入手,自主探究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通过查找与作品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以及相关的美术、文学作品资料,进而解读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对话。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开展对话式教学,既能够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眼界,又能够促使学生将关于文化内涵的审美体验融入的钢琴演奏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
6.启发式教学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为此钢琴教学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从传统的接受教师传授、模仿教师演奏,转变为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将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学会变通,打破“讲授”的枯燥教学模式。如,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与风格,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进行自主设计,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奏,之后师生共同讨论这种演奏方式,再让学生根据弹奏经验、演奏范本进行再创造。启发式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运用一切学习手段开展艺术创造活动,给予学生践行理论知识的表演机会,促使学生扎实掌握弹奏技能。
一、学校的实际价值取向
在实际运行中,大多数人怎样评价一所学校?初中、高中,以中考、高考成绩为主。当然,在教育系统内部,规范办学、教师队伍发展等也是重要指标之一。小学,处于一个多元评价的时代,考试成绩、老百姓满意度、规范办学、教师队伍发展等等,都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指标。有的地方更重视考试成绩,有的地方重视综合督导评估的结果,也有的地方更看重社会满意度与行风评议的结果等等。
如果我们深入学校内部,我们是怎样评价教师的?大体有以下三条标准:一是能否在规范化的要求下考出好成绩;二是能否成为行政主导的优秀教师,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三是能否成为家长满意或社区广泛认同的好教师。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学校没有形成明晰的合适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功利必然成为学校的实际价值取向。事实上,随着绩效工资的实施、职称评审与技术岗位聘任以及名目繁多的各类评优等,都导致了功利就是许多学校的实际价值取向,以至于某中学、已成为考试的明星“工厂”,还被人津津乐道,这与现代学校相去甚远。
二、现代学校的实践特征
现代学校之所以叫现代学校,是因为其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人本、民主、依法治校、自由、公正等都是现代学校的价值取向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必然要转换为实践,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句话——现代学校以实施现代教育为核心。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教育又是一个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但因其内在价值的共识,自然也有一些实践共识。个人以为,现代教育有三大关键特征:第一,从起点上讲,课程与教学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要组织起来的,而不是围绕学科与知识;第二,从教育过程的角度来说,公正地服务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课程与教学生成的基本原则,而不是让学生适应统一而又强制的课程与教学;第三,就目的而言,课程与教学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而不只是为了获取好看的成绩与荣誉。
社会主义公民,这个概念在中国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并不多见。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晰,学校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至少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一是培养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二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三是培养以“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价值教育、身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才是现代学校的教育重点。
若是,我们可套用美国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的一句话:游戏、体育运动和兴趣爱好是否流行,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游戏、体育运动和兴趣爱好的流行”,这是价值教育、身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自主发展能力培养最为合适的途径、载体或方式。
三、建构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通俗地讲,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组织中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体成员认同且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关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论述的非常清楚:“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学校目标(目的或使命)或学校目标的一部分,而是实现学校诸多目标时必须反复遵循的客观价值原则。”例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的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怎样的价值原则才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全体教职员工自主选择的结果,反映了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理想、教育追求与行动原则。教工队伍、生源与社区特性、学校传统是影响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例如有的学校,教师队伍素质较高,其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创造第一”;有的学校处于城郊结合部,相当于打工子弟学校,其核心价值观可能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的省重点高中把学校核心价值观表达为“和而不同,追求卓越”;也有的学校因其传统而倡导“仁爱”……
当学校的教工们自觉地不以获取什么成绩与荣誉,而是以“仁爱”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价值标准来评价教育教学行为时,我们说,这个学校真正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事实上,这样的学校很少。
面对普遍以功利为实际价值取向的现实,依据现代学校的实践特征,怎样建构核心价值观呢?
许多专家也给出了方案,例如学习并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制定现代学校制度,重建管理组织与教育教学行为,把核心价值观变成评价与改进的依据;再如从人类基本价值、社会主流价值、现代学校的内在价值取向、教工个体价值与学校传统价值取向中寻找最为积极的普遍共识,并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逐步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等等。
毋庸讳言,上述方案都很好,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当下强大的功利取向,要真正建构现代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可能更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妨“釜底抽薪”,直接从教育教学行为入手,变革课程与教学,通过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实现价值取向的转变。
其方向自然是:切切实实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需要组织课程与教学,这就需要课程统整与统整教学;面向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生成课程与教学,这意味着推进选择性课程与选择性学习;致力于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又强调了把各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标准作为评价的主要尺子。
什么是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弄明白“探究”的意思。顾名思义,在汉语中,探究是指“探索,研究”,而“探索”是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因此,从其本源意义上讲,“探究”是指探寻所需的信息,探寻目标物体,探寻对某种现象或对某一疑问的解释,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寻找符合要求的设计。追本溯源后,对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谨慎地作出如下定义: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自主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在群体情境中,共同讨论交流并自主建构意义、理解或信息的过程。
一、宏观教育视野层面的现代意义
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方式,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终极教育目标上,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相比,无疑具有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所需人才特质的现代意义。最根本一点就在于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学习是老师指路带你走,而现在的学习则是要学会自己去找路。也就是说,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相对来说,问题探究式学习更注重和强调个体知识的“自主建构”。就宏观教育视野层面而言,问题探究式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代意义。
1.在独立思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轻易地简单化地给出答案,而是告诉学生可以依据文本,调动自我的情感经历和体验,独立地对问题作出自主的思考和解释,并且在共同研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对旁人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意义阐述进行质疑与批判,辨别与选择,进而在日益纷繁的信息化社会中,学会自主选择获取信息的方式路径,从而得到所需要的信息。面对文本,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脚、眼睛、头脑去行动、观察、思考,去主动地提出问题,去自主思考,去主动表达,而不是做一个坐享其成的旁观者。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敢于质疑,乐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和定势,并在寻求答案和意义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自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表达自我个性化的理解。
2.在个性化解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被特定的社会观念,特别是被阶级论、社会性质论等束缚,使得教材、教参和专家等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堕入了单一化、概念化的框框,课堂教学中强行引领学生朝着所谓的“正确的预定目标”行进,从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留出联想想象和探究讨论的时空,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有自己的独道之见,欣赏鼓励发散性创造思维,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个性体验和成功感,同时在对比阅读和不同见解的碰撞交流以及对不同见解原因的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焕发独特的生命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因此,在这样一种新的探究和自主建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的学生能够超越书本的字面意思、维持现状的意识结构,以及它通过对现实的解释和产生某种意义而制造的不平等的权利关系。他们不仅能成为“好学生”,而且能成为“勇敢而充满智慧的现代公民”――有着健康和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质疑精神,敢于对世界做出自己的探索,并获得令人兴奋的发现。
3.在讨论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代表着正确的、至高无上的角色,教参书上的答案也永远是不可改变和动摇的唯一标准。过去在知识观的理解上,学校课程中的知识是绝对正确、绝对客观和绝对稳定不变的。这些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的头脑之外的一套信息体系,教师的责任和作用就是正确、准确、全面地领会和理解这些知识,认同、顺从、掌握并巩固这些知识,而不是成为自己个人知识的创造者和自主建构者。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习惯于聆听教师的讲解和动笔记下答案,不敢也丝毫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直至于奴性意识的不断强化,以至于陷入民主意识和能力完全丧失却不自知。而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对主流的、优势的、特权和专制的文化结构和支配他们生活的文本提出质疑和挑战,鼓励学生根据文本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促进和激励学生不苟同的态度和反知识霸权的实践行为。同时也在相互的倾听和探讨中,学会了互相欣赏和尊重,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预见,这种方式下所培养出来的现代公民,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必能不卑不亢地捍卫个体的权利并尊重他人的权利。
二、中观学科教学视野层面的创新价值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学环节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碰撞,教师常以自己固定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更别提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强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强调外部情景的支持与引导在学习探究中的作用,强调独立思考基础上自主能力的培养。简而言之,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聆听”能力,注重的是学习结果;而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思考”能力,注重的是学习过程。那么,围绕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科学有效的以问题探究为核心抓手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新模式,有着极高的创新价值和现代意义。
总体而言,这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目前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一种新方式,在目前主流盛行的“灌输式”“授受式”的课堂之外重新开辟一条道路。就中观学科教学视野层面而言,对比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价值。
1.改变了教学知识目标的确定方式,由一元走向多元
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不再是简单化地选择教参作为教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依据。首先是要在学生原生态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依据教参和自我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有机整合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最终形成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成为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学者文本之间的多级碰撞和交流的空间和舞台,教学知识目标的确定方式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单一化的教参定位走向多级建构。
2.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重心,探究过程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
在问题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重心不再是局限于课堂45分钟的表演和讲授,而变成课前的文本解读、学情推演、教学预设、问题整合,课堂教学中的平等讨论小结及课后的教学反思、引领拓展等。学生的课堂行为重心也不再是简单地回答问题和笔记教师的观点和知识定论,而是自主原生态阅读后进行圈点勾画,批注下自己的理解感悟,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对文本的质疑追问,同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交流辩驳,在群体情境脉络之中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关键词: 大学制度;学术权力;行政权力
中图分类号: G6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1-0013-03[HT〗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包括成功构建了完整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支撑起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新的历史时期,在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提高全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等方面,高等教育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应该看到,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HS2][HT4”H][JZ]一、 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意义[HT]
大学制度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的根本准则,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从体制上维护和发展了独立办学精神,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办学理念、办学价值与办学体制的和谐统一。因此,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大学制度,一方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对于推动大学多样化、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先明确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理顺大学内部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形成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配套和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应该是维护学术自由,崇尚教授治学,并由此形成一种学术自由的环境和体制,从而保持学术的原创性、多样性和高水平发展。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看,自高等教育的萌生一直到现代大学的发展,学术自由一直是大学永恒的主题,许多大学根据这一原则进行发展和创新,使得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指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新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1]。由此可见,学术自由是使大学保持独立,发展学术,永葆生机,不断发展的灵魂。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大学制度,才能使大学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历了百年风雨,其间一大批教育家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了不懈探索和深入改革,促使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范式,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质。
[HS2][HT4”H][JZ]二、 现代大学制度缺失的主要表现[HT]
(一) 大学的办学主体地位不够明确[HT]
大学应该是办学的主体,但在实践中,国家通过行政隶属关系以及对办学资源的绝对支配,牢牢掌握了对大学的管理权与控制权。由于政府集大学所有者、举办者与管理者三重角色于一体,享有绝对的产权、办学权和管理权,大学必须绝对服从国家的管理,以致改革开放多年,高校办学自仍然没有得到全部落实。特别是作为推进大学自主办学的标志性纲领——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相对滞后,许多高校仍然是单纯按照政府部门的文件办学,没有依据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特点进行建设和办学[2]。因此,应该加快制定步伐,尽快改变高等学校无章办学的不规范行为。
(二) 行政与学术权力存在一定冲突[HT]
中国大学与政府机构基本相似,按行政组织的方式对校、院、系进行权力分配,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级别,确立管理中的隶属关系。学校党委、校长、教授分别代表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参与学校的管理。所以,我国高校的管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构繁多、人浮于事、办事程序复杂、管理职责权不分明、管理成本较高、效益较低等弊端。在高等教育工具论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大学虽然也建立了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组织,但其作用不太明显。由于大学精神缺失,使得行政权力更为突出、学术权力相对弱化。随着行政权力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引发了人们对大学制度的质疑,对传统的大学制度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3]。
(三) 传统办学体制存在的束缚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特征更为显著,随着高校产学研工作的不断推进,大学不再始终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开始成为牵引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驱动器,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我国现行大学管理体制是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模式,与目前的经济运行一样,是行政与市场并行作用的必然现象。但是,由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束缚,使得大学的学术权力和学术事务依然受到重重制约,不仅办学自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落实,而且发展定位不清,千校一面,盲目攀比现象严重,追求表面的高、大、全,不能从学校自身的个性特征出发进行科学办学。这种体制下大学不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科研进展较为缓慢,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缺乏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不但无法完成其应有的使命,而且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危机[4]。为此,大学必须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信念,在更大程度上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供更多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HS2][HT4”H][JZ]三、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现代大学是一个巨型组织,学科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处于开放的、复杂的、多元的环境,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实践推动的现实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首先要处理好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关系。要通过治理结构的变革,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安排:行政系统辅助学术系统,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学术系统为大学发展提供动力,行政系统确保大学的良性运转。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入手,逐步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和与之相关的制度体系。按照“学术为上、重心下移、教授治学、分权管理”的原则,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功能为主导、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研究所。研究所集本科教学、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体现出研究型大学的特色,有利于在基层有效地消除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二元化倾向,有利于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教授治学有了必要的组织形式和体制上的保证。其次,从调整机关职能部门职责入手,变革大学行政组织。我们以加强整合、提高效能为着眼点,以事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为具体措施,形成机关工作管理模式上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并重,运行机制上决策、执行、监督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价值取向上由职能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的局面,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绩效显著的管理体系和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保障学术权力、实现教授治学是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为了探索保障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校在不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以研究所为主体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管理办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推荐聘任办法等学术制度,充分保证教授的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强化教授的学术责任,激发教授的创新活力,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学术创新的科学发展。
第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是治理结构变革的重点所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如何建立统筹兼顾、学术主导、资源共享、配置有效的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大学科学发展的重点所在。我们认为,科学的预算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从来不会自发地形成,学校各方面对预算和其他资源的渴求几乎是无止境的。为此,我们积极构建服务于学校战略目标的资源配置体系,以战略规划中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判据;改进预算体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对基本办学设施实行定额和调节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防止低效和无谓的浪费,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制定大学章程是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作为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的“根本大法”,是规范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其自身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基础。章程建设既要体现和巩固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又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以改革为章程建设提供动力与内容,以章程建设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集成的载体。我们以章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落实和扩大办学自,完善校院两级党政管理架构,巩固以校院两级教代会为主渠道的民主管理系统,发挥群众团体及派的监督作用,探索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学术委员会咨询评议、教代会民主监督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章程的制定,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规范大学内部权力的运作,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和程序,进而为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现代大学制度复旦大学贡献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在20世纪初叶,开创了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教育的先河。复旦大学的办学特色,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同时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启示。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定义
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大学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全面落实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管理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从宏观层面来说,主要指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微观层面来讲,现代大学制度是指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
二、复旦大学办学特点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1905年,震旦学院140余名学生因反对法人干预教育从震旦学院退学。震旦学院校董教育家马相伯支持学生的正义行为,宣布出资创办复旦公学。从此,复旦公学成立。从复旦公学的创建过程中可以看出,它是当时有识之士在反法帝国主义夺权中重建的爱国民主学校。1917年,复旦公学开始招生本科,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1941年,学校改为国立。复旦大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在当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
1.思想民主,学术自由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倡导教育独立、学术自由,是复旦大学所追寻的目标。马相伯主张学校应兼容并包,学术思想自由。他在复旦时明确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复旦校歌歌词中“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为复旦人对教育和学术领域的追求和理想。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对于新思想的引进, 也非常关心。所聘请教师中有思想极为先进的人物,对当时复旦发展有很多影响。1924 年,复旦设立行政院,实行教授治校,建立起一套民主制度。
复旦大学因是私立大学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可以保护激进学生,有按学术标准或他们选择的学术标准办校的可能性。相比国立大学来说,所受政府束缚较少。
2.学生自治管理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认为,大学应是学者自由问学的机构,认为大学应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想把复旦办成一微型民主社会。复旦大学成立学生自治会管理学校,设有评议部、执行部和司法部,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己管理。学生自治会除了安排食宿和同学们一般社会活动外,办了一所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合作银行和几个合作机构。复旦大学积极提倡独立自由和学生自治精神。学生自治制是由学生选举出几位代表,组成一个委员会来承担学校的所有管理工作,院内各部事务全部都由学生管理。学生代表直接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通过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分配学生担任行政职务是为了将来把民主价值观运用到社会。这一管理制度体现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这也形成复旦独特的治校风格。
3.中西会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重
复旦作为近代中国知名的私立大学,它的教学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教学要求非常严格。在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方面,复旦大学规定,学生凡国文、英文、算学有一科不及格者,不能升级,也不能毕业。复旦学生以基础扎实而著称。其次,非常注重外语教学。把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列入必修科目,规定除了本国的历史、地理、数学等课程须用汉文外,其他科目都用西文教授。目的是培养中、西会通的人才。除此之外,复旦大学提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的教育理念。复旦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 注重文艺, 不谈教理,容纳各种人文及自然科学知识。
设有中文、外文、历史、社会学、新闻、教育等系的复旦文学院在课程设置的广泛程度上,可以和美国文科学院相比拟,同时又注重职业训练。学生毕业之后,可能应付社会的挑战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成立于1917的复旦大学商学院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商业发展以及上海民族工商业的需求, 创立此学科。它设有银行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和理财贸易专家。
复旦大学的教学理念是中西会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从复旦课程设置来看,有两点是其突出的特点。一是学校对于课程设置有较多的自,因而有可能根据中国培养高等人材的需要,来决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二是注重实用知识的学习。当时的复旦课程设置,不仅向学生介绍了新知识,并且力求结合现实常发生的问题加以说明。
三、贡献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其核心是指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目前,中国大学制度存在很多欠缺,不管从对外关系上还是内部管理。中国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其主体地位缺失,大学存在严重行政性泛化现象,缺少学术独立与学术自由氛围。近代复旦大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为目前的中国大学制度创新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就大学与外部关系来说,复旦大学最初建立是因为反法帝国主义夺权所产生的,它是一所爱国主义民主学校。国外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倡导教育独立、学术自由,而且复旦大学一直到1942保持其私立大学的性质,政府对其干涉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在较独立的环境相对比较自由的发展。
复旦大学对现代大学制度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学校内部治理上。学生自治制度是复旦大学的一显著特色,其管理制度把学校管理权利交给学生体现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而其课程设置是其另一重要特色。其课程设置学校有较大的自,教授可以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其教学内容很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复旦教授和学生都重视学术自由,他们从中国教育传统中吸取知识来承担社会重任、关心实用研究的内在价值,来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需要。他们既不盲目追求西方学术标准,也不排斥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而是想树立起中国近代学术标准。
参考文献:
\[1\]刘献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2\]程沧波.国立复旦大学\[A\].中华民国大学志\[M\].
\[3\]薛明扬.复旦杂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赵少荃.复旦大学创立经过\[J\].上海高教研究,1984,(02).
\[5\]孙宏.复旦公学(学院)迁锡纪事\[J\].档案与史学,1999,(01).
\[6\]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03).
\[7\]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办学成功地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05).
\[8\]许美德.一个大学新传统的开创――复旦的早年\[J\].复旦学报,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