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道路养护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养护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路养护管理方案

第1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防范性养护;造价;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在中国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市政道路交通和大家的生活紧密联系,因而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维护的造价研讨和影响要素与操控对策的分析对工程费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市政道路路面养护一般分为日常养护、矫正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等。通常意义上的养护都是指被动式的矫正性养护,即哪里路面出现破损,就优先进行维修。而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实质就是早期预防性养护,一般是全面的、整体的。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实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及时养护已有路网,对于保持道路完好率、防治早期破坏、控制养护成本尤为关键。

预防性养护实际上是对道路的又一次成本投资,成本属于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一部分,成本发生的时间段为整个运营期。我们应该在道路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综合分析道路使用各阶段的成本投入,合理投资,获取最大收益,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长时间的使用功能。

三、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1、市政道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未形成科学体系,造价动态管理严重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把养路费定位为事业费,实行养护工程拨款制,养护工作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而对养护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和价格管理研究不多,缺乏对市政道路养护投资性质和价格形成的深入研究,也未能根据养护工程类别,有选择地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预算、清单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竣工决算,形成从投资计划、设计概算、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合同价)、计量支付(工程结算)到竣工决算全过程完整的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导致养护投资效益不高、养护资金紧张、造价控制不利、价格高于价值等问题发生。

2、轻视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前期造价管理工作,对养护工程概预算管理缺乏深入

养护概预算编制体系里的项、目、节不按照不同市政道路的性质来划分,无论是高速道路,还是普通市政道路的大修工程的项、目、节体系都一样是不符合现实的。由于我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市场还极其不完备,养护定额的指导性对规范养护市场行为会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国养护工作定额是宏观定额,按“年公里”或“千平方米”为单位测定消耗量,不是针对具体养护工程的,无法确定具体养护工程工、料、机消耗量。目前有些省市修订的养护定额中工、料、机消耗量的测定与实际差距也很大,对不同性质市政道路的差别考虑较少,不利于定额养护。养护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历史资料积累,未形成企业定额。

3、不重视市政道路养护工程设计,割断了市政道路养护工程设计与投资计划、造价管理之间的联系。

虽然交通部要求大、中修工程要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确定设计工程量,编制预算,但实际上由于市政道路养护工程比较琐碎、零散,而且缺乏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养护工程设计一直做得很少(除桥梁养护工程会考虑一些设计外)。没有设计,也就不能为概、预算和工程量清单提供较为准确的工程量,更不能在设计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影响设计、优化设计,而仅凭经验粗估工程量进行概预算,是不能有效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

4、没有统一的养护工程量清单体系,不利于养护市场价格的形成,也不利于计量支付

各省市由于市政道路管理模式多样化,造成不同的养护业主有不同的养护工程量清单体系,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细目划分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利于公开、公正的社会化招投标。

5、对耗费大的养护工程缺乏必要的工程可行性分析

有些省市市政道路养护注重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养护决策、费用计划、技术经济分析和费用控制都依赖于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但由于我国高速市政道路网络体系不够完整,路况和车流量都不稳定,而且缺乏丰富的历史数据,养护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少、更新慢,养护方案选择范围小且不能自适应,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对路用性能和养护费用预测精度很差,常常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养护决策。因此,对一些耗费巨大的大修工程及改建工程还应通过实地调查勘测进行养护方案比选,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工程可行性分析,并在方案设计、测算工程量的基础上作投资估算。

四、加强市政道路维修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维修工程之前,首先要完成市政道路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申报工作,它是由财政拨款,相关的管理部门会通过评定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定一年的造价总资金。只有确保市政道路维修养护资金能够足额到位,才能保障市政道路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故需做好施工前的造价管理准备工作。

(一)估算维修工程的造价投入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资金一般比较匮乏,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许多城市中,制约其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作为控制维修工程造价的前提,维修养护工程造价的估算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在投资与决策阶段,及时、准确地估算工程的造价,如此,方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的投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才得以提高。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需严格遵循《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中的规定,具体要做好以下3点内容。统计好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设施量,将道路等级、数量、结构类型、修或改建年限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施工材料、机器设备与人工成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最新的市场价将单位实物量的指标单价计算出来。计算单位实物量指标单价与各类型道路数量的乘积,经汇总得到的就是直接的工程费用,然后根据规定计取维修工程的管理费、税金与利润等,最后得到一年的道路维修养护资金费用。

(二)拟定合理的维修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较为复杂,制定一份合理的维修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所以,在养护维修方案中,需明确各类资源的分配,如人力资源,还要选择好施工的机械。拟定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施工要求与维修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需将维修养护计划、施工的规章制度纳入其中,因为维修养护的工期与质量的控制会受其影响。

2、维修过程的造价管理

道路的损坏是无法预见的,在实际中只能依靠日常的巡查对维修养护的工程量进行估算,修补工作也是根据巡查发现的路面破损程度进行。故需根据中标单价计算出工程造价,并要合理使用维修资金。此过程的造价管理,应做到以下工作熟悉路况,日常巡查任务要到位。发现道路破损应及时修补,根据原本的道路结构、施工面积、维修养护方案进行预算的编制。进行造价比对工作,针对经常性维修的路段,应找出其受损原因,同时提出维修养护的方案,并进行维修养护方案的造价比对。记录现场维修养护的情况,因施工过程无维修设计图,故可通过拍照记录下维修的现场。

3、维修后的造价管理

此阶段属于“竣工验收” 的阶段,需完成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结算审核工作,该工作应以道路维护工程的完成量为依据。维修后的造价管理工作包括:核实工程量,尤其要核查隐蔽的工程量,同时采取内业资料计算的方式与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核查。检查维修质量,对使用砼的标号、道路铺砖的强度、砂浆的轻度、维修后路面的平整度等进行现场查看,观察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与标准。根据现场维修的记录照片,对维修工序进行审核,审核施工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做到文明施工等。以上面的审核情况为依据,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应将旧料的回收价值扣除)

五、结束语

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得到不断的发展,路况是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注重路面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维护的造价能够有效控制路面施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胜.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

[2]夏春晖.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造价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第2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裂缝;外荷载;现场管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19

0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地存在大量的在建、规划道路桥梁工程,鉴于道路桥梁等设施在社会生活、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保证其质量非常重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存在一定问题,其中以混凝土裂缝问题最为常见,裂缝的出现会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而且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结合各地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相对固定的,可以分为施工环境因素、养护不到位、外力因素三个基本方面。

1.1施工环境因素

道路桥梁施工通常为户外工程,如果施工地点环境较为特殊,可能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比如高温天气。在混凝土干凝的过程中,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这种热量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被蒸发,生成很多小气孔,高度天气下,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会持续增加,导致小气孔被拉大,与其他气孔合成一体,裂缝由此产生。此外其他极端环境下的施工也可能导致裂缝,如大风天气、低温天气等,低温天气不利于混凝土的正常干凝,大风天气则导致混凝土水分的非自然流失,都会导致裂缝。

1.2养护不到位

混凝土裂缝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屡见不鲜,除去施工环境的影响外,养护不到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上文所说,混凝土内外较大温差会导致拉应力快速增加,为求控制拉应力裂缝,通常要求人员对干凝前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对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进行阴干处理,如果相关工作不到位,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如混凝土箱梁,一般要求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并通过洒水进行养护,如果人员工作懈怠,混凝土箱梁被置于阳光直射下,裂缝很可能快速产生。

1.3外力因素

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外力破坏,在混凝土刚度达到标准要求前,如果有较大的外荷载作用于混凝土表面或者局部位置,混凝土表面以及对应位置可能出现小范围、小幅度形变,未能完全干凝的部位完整度遭受破坏,裂缝即可能产生,在后续持续干凝过程中,混凝土的干缩特质会使小裂缝不断扩大,最终造成大裂缝。此外,如果外荷载导致钢筋出现位移、影响骨料排布也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应注意与问题的相对性,目前来看,主要包括完善施工方案、加强现场管理等等。

2.1拟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各类工程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括组织机构方案、人员组成方案、技术方案、安全方案、材料供应方案、现场保卫方案等等,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针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拟定完备的分计划,并组织人员对相关事务具体负责。假定某地进行道路施工,当地气候较为炎热,平均气温为27℃,這一温度条件很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施工时,应针对温度条件做好准备,确保水源充足,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混凝土裂缝控制监管,如果条件允许,也应适当调整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建设等作业,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1]。

2.2加强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之一,部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人员疏忽大意、经验不足、人员工作压力大、人手紧张等一系列情况,导致混凝土裂缝控制工作被忽视,通过现场管理可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具体而言,首先要求企业进行责任落实,选定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对现场管理工作负责,在该员进行工作前,应再三强调各类工作的要点,并拟定管理计划,如以一小时为间隔进行总体巡查、两小时为间隔进行洒水管理等,使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2.3做好养护工作

养护工作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核心手段,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方式,上文阐释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基本原因,养护工作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包括洒水养护和辅助养护两个方面。洒水养护主要用于应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基本物理原因,也有助于降低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2]。一般的路桥梁工程中,洒水养护间隔不宜超过3个小时,洒水要做到均匀、仔细,确保混凝土构件完全被浸润。如果施工地点温度较高,洒水间隔应控制在1-2个小时之内,反复进行洒水以避免裂缝产生。如果裂缝已经出现,还可以通过灌浆法、填充法进行应急处理,避免重复施工导致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灌浆法是指通过灌注浆料的方式使构件整体性得到保持,一般以环氧树脂作为主要材料,树脂可以灌入到0.05mm的裂缝,也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效果较为良好。除上述方法外,还应注意混凝土构件干凝前的保护,如果施工地点存在较大的交通压力,应在附近设立警示牌,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看护,避免人员、车辆误入导致的外荷载破坏。

3总结

通过分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总体来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是相对固定、有迹可循的,包括施工环境因素、养护不到位以及外力因素三个方面。对裂缝的防治需要针对其成因进行,可行方式包括拟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养护工作等。深入了解上述理论有助于在后续工作中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禹华彬.试论市政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3):99-100. 

第3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干线公路 路面管理系统 构成与功能养护决策应用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和发展,路面养护和管理的问题日益突显。作为公路管理部门,建立和应用公路路面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系统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手段,可为公路路面管理、养护和改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有助于节约资源,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1路面管理系统概述

公路路面管理系统PMS(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集路面基础属性数据、路面检测指标评估、路面技术状况评定、GIS(地理信息)专题图、养护决策模块为一体的复杂管理系统,它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路面养护评价、预测、分析和决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涉及了道路工程、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及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与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检测与评价等多种因素相集合,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路面信息决策系统,包含了路面信息,检测数据、路网评价、路况分析、养护资金需求分析及资金优化分配等多项功能。

路面管理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改善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养护管理水平,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路养护科学化管理。路面管理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各级公路管理部门路面大中修工程进行技术决策时提供对策,以选择费用-效果最佳的方案。

2路面管理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路面管理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公路基础属性数据库管理、路面检测数据管理、路面病害采集终端数据管理、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决策、GIS线路专题图、多媒体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在公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全省路面管理系统,实现多用户、多级别、多权限的网络化管理方式,涵盖了全省公路管理的各个层面和所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

2.1系统的构成

路面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路面基础属性数据库、路面检测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路面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划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检测数据采集系统

通常情况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平整度、路面损坏、车辙深度、道路强度和抗滑能力等,它们是公路路面养护和改建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由路网参照系统、数据文件和数据管理等几部分组成。

(3)路网管理系统

它涉及整个路网、用于指定路网养护政策,确定路网养护需求和养护费用优化分配的宏观分析系统。

(4)项目级管理系统

根据网级系统的决策,以路段为对象,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养护方案的系统。

2.2 系统主要功能

(1)基础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了基础属性数据库、路面病害数据库、平整度数据库、路面弯沉数据库、路面抗滑数据库、GIS及道路景观数据库、交通量数据库、养护决策模型参数数据库等。

(2)路面动态检测数据管理

检测数据管理是用来导入来自大型公路检测设备输出的原始检测结果数据和CS转化后的标准模板检测数据,实现与公路检测设备的对接。路面病害、平整度、弯沉、抗滑等动态原始数据采取现场采集,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入系统路面病害库,实现系统软件与检测设备的对接和检测数据导入,提供了对路面管理数据的归类、统计、查询、分析、汇总和图表等功能。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路面状况评价是利用路面检测数据对路面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提供路面破损(PCI)、平整度(RQI)、车辙深度(RDI)、横向力(SRI)、弯沉(PSSI)和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六项指标的评价功能,可提供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明细表、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汇总表及沥青路面损坏调查表和路面状况明细表等各类统计图表。同时评价结果可以饼状图和折线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

(4)公路养护辅助决策功能

辅助决策作为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是根据道路基础数据、检测数据及相关的模型参数提供道路的技术状况指标评价、养护对策方案建立及预测分析功能。为养护管理及养护技术人员提供公路路面状况评价、路面状况预测、养护决策的辅助工具,用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建议和计划,从而为公路养护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5)道路景观播放

景观播放提供了景观图片的播放功能,可以直观地查看路面和沿线设施情况,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路实景分析工具。

(6)系统管理

实现整个系统单位管理、用户管理、路线管理、更改密码、系统设置和系统帮助功能。

3路面管理系统的应用

3.1管理系统主要作用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通过对路网使用性能评价,分析现有路网内路面状况及今后路面状况变化,全面掌握路网的基本状况。2)利用相应的预测模型,针对路网中不同的道路和交通条件,分析预测各路段的道路通行能力,进行路网养护、新建、改建项目的规划;3)根据路面技术状况,初步确定各级道路的养护标准,估计路网的养护需求,并对新建、改建项目进行优先排序;4)利用优化决策模型对不同等级道路或养护、新建、改建项目的资金进行优化分配,分析不同投资水平对路网使用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和合理的投资水平。

3.2路面管理系统运用

(1)路况预测分析

路况预测分析是进行路面中长期养护分析和养护规划的基础,系统采用双参数自跟踪修正模型,提供未来两年的指标路面状况预测结果,预测模型参数随着历史检测数据的累积而不断修正,预测结果会更加的精确。

(2)大中修养护对策

大中修养护对策是根据用户自定义添加到对策方案库中的方案,结合养护决策约束条件,进行基于路面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提出那些路段、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大中修或者日常养护,统计每公里路段的养护费用。

(3)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包括了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的各类报表处理、统计汇总,可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表并可将报表导出到EXCEL中进行存储和打印。

(4)评价与检测结果沿程图

评价结果沿程图

检测结果沿程图

检测结果沿程图

检测结果沿程图

路面损害统计

(5)路面技术状况的规划和预决策

对于全省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可根据各市的GMS系统提供的路面养护信息,对国省干线路面状况进行认真的检测核查.并采取各种养护方式,对路面进行维护,提高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技术状况,从而提高国省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减少堵车现象的发生。

(6)编制养护维修计划

根据管理系统提供的各市局管养道路里程和道路路面完好程度,制定道路的养护维修计划,并下达给各市局执行,使有限的道路养护资金使用得更加合理。

(7)提供多种道路维修和养护方案

路面管理系统备有多种路面维修、养护和加固方案,在进行必要的维修费用分析后,管理部门可从中选出最经济可行的实施方案。

(8) 提供各种辅助服务

1)数据统计处理功能 可以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输等处理工作,提供各种需要的统计报表服务。

2)预测功能 可以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工作;

3)计划功能 则可对各种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

4)控制功能 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系统和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辅助决策功能 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最佳的决策依据。

4 GIS技术应用

4.1 GIS系统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充分应用了GIS的可视化管理,整个系统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有利于用户信息和系统资料的传递和交流,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4.2基本地图管理

借助于地图辅助功能进行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地图除包括行政区划、城市、村庄、铁路及水系等信息外,还包括与公路有关的特有信息如:公路名称、走向、等级、里程等。应用GIS独具特色的地图表现能力,实现公路及相关信息的可视化。

4.3数据查询

在路面管理系统中,使用者可以设定与地图要素相关的查询条件,选定的数据就会在地图上显示出来,这是GIS中最具代表性的数据可视化功能。根据基本属性数据和路面的评价结果,使用者可以便捷地查找到具有该属性数据或评价等级的路段在路网中的确切位置。

4.4空间查询

与数据查询相反,空间查询是通过对空间范围的选择查询在此范围之内所选相关信息的属性数据。由于系统存储了有关路段的大量原始资料和调查资料,使用者通过多种查询方式实现对路段多方面属性信息的查询,显示路段高程、维修损坏状况及PCI等属性信息,这些属性数据都是养管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

4.5专题图层显示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路面的概况位置和路况评价结果,可以将路面按照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评价结果进行显示,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等级,操作者可以将其保存成图片格式或直接发送到打印机。

5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路况评定是依据最新的《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结合各类损坏调查表数据及大型公路检测设备检测的平整度等指标数据对公路技术状况总指标MQI按照路线或单位进行分类统计的功能。路况评定包含了两类报表路面状况汇总表和路面状况明细表。通过调查表导出模块还可以将调查报表导出到EXCEL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系统根据设定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的计算模型,利用数据库中的属性数据,分别就路面平整度、弯沉、抗滑系数、路面破损、质量评定、路面综合指标等项目进行评价和综合评价,并自动生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6结语

路面管理系统是为适应大规模、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公路养护管理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综合管理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公路管理模式,使公路管理决策更加客观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尽管目前路面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最终必将促进路面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识别与检测技术、GIS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使用,路面管理系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第4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辖区内四级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切实解决本镇乡村道路路况差的问题,真正发挥四级公路的功能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订我镇四级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我镇辖区内的7条乡村四级公路,即城区至龙登村、城区至古塘村、城区至山心村部、上奇至黄沙村、外瓮至大锦村、高一明铺儿至岑华拱桥、六凡至六田村等7条乡村四级公路。

二、养护目标:

1、确保道路睛雨通车率在90%以上,好路率50%以上,消灭差等路。

2、确保路面平整,不能出现有坑洼;

3、保持公路两边排水沟畅通,保持水沟上宽不小于60厘米,下宽不小于40厘米,深50厘米;

4、保证路面、桥梁、涵洞以及经过道路的水利设施不受破坏;

5、养护工要负责公路两旁的路树栽种和护理,严禁砍伐公路两边路树。

三、公路沿途的村(居)委会职责:

1、公路沿途的村(居)委会要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的领导,严禁把镇政府下拨的养路经费挪作他用,实行专款专用。

2、公路沿途的村(社区)要物色责任心强、任劳任怨的人员担任专职养护工,对养护工实行严格管理,实行上班制,并在养护经费中适当配置铲、锄和手推车。

3、对公路养护责任村实行风险抵押机制。每个村(社区)要交纳公路养护风险金400元(签责任状后十日内交到镇财会处),在一年内达到养护目标,通过镇政府公路考核小组验收的,年底返还风险金,并按风险金1:1的比例实行奖励。否则,风险金由镇政府留作养路经费,并要向镇政府作检讨。

4、村(社区)干部要对辖区内的四级公路实行分段包干,落实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对所辖路段进行养护和检查。

5、由于公路养护资金较少,村(居)委会要按“一事一议”制度,制定落实本村负责路段的《道路养护公约》,发动群众义务投工和受益营运车辆积极参与。

6、确保路产不受侵占和道路车辆安全营运,积极协助上级交通部门查处各种破坏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

7、公路两边5米范围内不准批地建房,不准设置障碍物,影响视线,切实维护交通道路安全。

8、制止村民在公路边种植作物、影响道路通行的行为。

四、养路工职责:

1、养路工实行上班制,按分段包干的办法做好养护工作。

2、必须保证路面平整,不能有大坑,出现有坑洼的路段要及时拉沙及碎石填平;保证排水沟畅通,保持公路路面宽度,如有群众侵占路面及种作物现象要及时制止。如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公路交通阻断,养路工要组织人员及时抢修,尽快恢复交通。如塌方超过20立方米的,或水毁工程较大的,由镇政府负责适当经费,养路工作清理。

3、养护经费划拨:养护路段经费的划拨,由镇政府按平时考勤考核检查养护情况,按每公里800元/年支付给养路工作养护经费(包括购置锄、铲、手拖车等工具)。养护费划拨办法分季度凭出勤考核表,并有责任人、村党支部、村委、镇包村领导及镇考核领导小组签加意见,符合道路养护责任要求后,镇财会才可拨付。在年初时按每公里扣出100元,年终经评议确认做好养护,并按养护职责做好养路工作的,全部兑现所暂扣的每公里100元。如养护村群众投诉的,且公路养护确实差的,所扣出的每公里100元不予支付,作为奖励其它养护好路段的奖励经费。

五、检查、考核

为确保养护工作顺利进行,做到职责分明,镇政府对各路段养护工作责任人和养护工实行立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镇政府定期对各村所辖的四级公路进行养护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四级公路的养护工作列入年终政绩考核的内容。对养护工作做得好的村,年终由镇政府按上述规定予以奖励;对养护工作较差的村,群众有投诉的,达不到道路养护考核要求,养护经费不给予划拨,并给予通报批评。

六、加强领导,确保公路养护管理出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四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镇四级公路养护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第5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前言

目前,我国的公路路面设计规范中采用的是设计年限内当量轴次作为路面结构设计的依据,而当量轴次的确定仅仅靠一个简单的增长率累加公式确定,其中的增长率往往不易确定。可以想象,当我们以这样一个单一指标(增长率)确定又没有任何可靠度保证的交通量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的时候,所设计出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相差甚远。可以说,目前的路面设计方法基本上是根据经验确定的路面结构组合形式与每层厚度。另一方面,公路投资估算时基本上只重视初期投资,而没有关心整个道路使用年限内的整体投资情况,因而有些时候虽然节省初期投资,但后期的养护维修成本是很大的,造成在整个寿命期内的成本较大。因此全寿命设计方法的提出不仅使路面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而且还考虑到整个寿命期的总投资额,为决策提供依据。

1全寿命设计方法产生和发展

“全寿命”(Totalhf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军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是应用于解决武器从采办直到退役整个周期内的费用问题。由于主要解决的是费用问题,因此通常被称为“全寿命周期费用”(TotalLife-cydecost,一般简称LCC)。它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所需要的费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个概念从军事领域开始外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研究和应用,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LCC方法逐渐应用到道路收稿日期:2007一01一11交通行业。在原来人们仅仅考虑对基础设施的一次性投资,当工程竣工以后,往往不会再考虑以后花费在基础设施维修保养上的费用。随着路面养护成本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仅仅通过在道路维修时的技术是不能根本上解决降低养护维修造价的问题,要从在道路初期进行规划时开始考虑,以“全寿命”的视角审视道路交通的设计。于是美国等国率先针对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提出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也称为“全寿命经济分析”价talufeCycleCostAnalyze,简称LCCA)。分析时,确定道路从开始规划设计直至宣布报废时的总费用,也有人称其为WLCA(Whole一lifeCostingAnalysis)。在20世纪90年代,LCCA方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产生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美国政府在1995年签署的国家公路系统设计法案(NationalHighwaySystemDesignAetof1995)提出道路设计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Life一CyeleCostAnalysis,LCCA),其中所涉及到的部门包括交通部(DepartmentofTrans即rtation)、当地政府、城市规划机构(MetroPolitanPI~ingorgani-zations)等。到1998年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又颁布了“道路设计中的全寿命费用分析”(Ufe一CydeCostAnalysisinPavementDesi,InterimTeehniealBulletin,FHWA一SA一98一079,Septelnber09,1998.)。英国也有类似的法案,如BD36(1992)和BA28(1992)等。此后,关于全寿命的设计理论和原理陆续写人了各国路桥设计的有关规范和手册。我国的全寿命设计方法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不断的摸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就道路交通行业来说,全寿命设计方法已经涉及了道路、铁路、航空等众多领域但是由于在全寿命期内众多不确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因此对于全寿命设计方法,目前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体系,现有的许多计算方法和模型又有着其各自的局限性,所以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2LCCA方法在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美国联邦公路局1998版的“道路设计中的全寿命费用分析”主要目的是在进行路面全寿命设计时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并同时引人风险分析考虑在整个周期内的不确定因素。其实质是,在全寿命周期内,众多方案中找出能满足预计服务水平的、花费最小的方案。所有方案在全寿命期内的投资额通过净现值(NetPre-sentvalue)折合成目前的投资额进行比较。也就是费用/效益比(eost一effeetiveratio)最小的那个方案。在使用LCCA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即,必须在某一确定分析期内对所有可行方案进行比较;所有方案的收益必须等量化(即折合成现值);仅仅分析寿命期内的费用问题,并不涉及方案是实施方法。路面设计的LCCA分析的内容包括4部分:(1)分析期限(一般不少于35年);(2)路面结构方案选择;(3)长期路面性能预测;(4)路面养护周期分析。文献中的LCCA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1为分析期建立路面设计的比选方案路面设计方案包括初期的路面设计方案和此后必要的养护重建支持方案。分析期应包括路面设计方案所涉及的时间节点。图l可以明显地看出该路面设计方案中的路面重建(Rehabilitation)时间节点在分析期(Analy:ePeriod)内。(图略)分析期一般应该长于路面的设计基准期,最少要包括一个路面重建计划。FHWA建议一个分析期最少要大于35年,包括在这期间内路面的养护、罩面以及重建等工程

2.2确定路面性能周期根据路面管理系统的有关资料,确定在性能期内路面性能的衰变状况,包括路面状况指数(邢乃、交通量。进一步确定路面的养护方案。FHWA提出的路面长期性能(LTPP)方案,就是SHRP计划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这部分就是重点解决路面长期性能预测问题。该部分是整个全寿命路面设计的一种难点。同济大学的孙立军教授也给出了性能预测方程。

2.3费用评估(分别针对业主和用户)评估费用一项包括评估业主和用户的费用。业主费用主要包括:初级工程费、合同管理费、初期建设费、建设监理费、养护费用、重建费用、管理费用、废料价值;用户费用包括:常规运营费、工作区费(WorkZoneUserCosts)、用户费用类型(车辆运营费、用户延误、事故)等。计算模型分别借鉴了NCHRP,officeofthe朴ansportation(05乃等机构研究成果和HighwayEeonomiCRequirement(HERS)模型。

2.4绘制费用流图表根据上述费用评估得到的结果,对每阶段的费用流情况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见图2、图3。净现值州尸F)的概念是全寿命设计方法中一个核心概念,简单地说,它在“当前价值”和“今后价值”之间架起了一个有机的桥梁。回答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某种道路的设计方案,在其整个寿命期过程内要使用多少“今天的钱”。刃尸F的计算方法在本步骤里十分重要,FHWA给出了计算公式。(公式略)

2.5分析结果贴现率的不同,会造成路面建设方案的不同选择结果。因此本步骤主要研究贴现率和用户费用、业主费用、路面性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为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邓e)。这些敏感性分析的对象又对路面建设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2.6重新评估每种设计方案根据结果重新进行方案设计,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方案。2.7风险分析由于相当一些因素在进行考虑时进行了假设,因此风险分析十分必要。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采用了概率分析方法。通过以上路面设计步骤的分析,可以看出全寿命设计路面设计理念的核心思想及大致步骤,下面对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说明。首先,全寿命路面设计方法是以凡Z作为设计指标的,当尸口下降到一定值时需要对原路面进行养护维修。它直接决定了路面养护维修方案影响着全寿命期内的造价,因此咫了是全寿命路面设计的核心指标。其次,不同路面结构性能衰变方程应是不同的,因此造成不同的路面结构所采用的不同养护维修方案。但这需要大量的基础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性能衰变方程,是全寿命路面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另外,对该方法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用户费用是否有必要加人费用评估中?路面寿命期内费用评估中包含有业主与用户的费用,FHWA法案中所指的路面用户一般就是指道路使用者,并通过常规运营费、工作区费(WorkZoneUserCosts)、用户费用类型(车辆运营费、用户延误、事故)等计算用户费用,因此用户费用就是道路使用者所需支付的费用。笔者认为由于用户费用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且包含因素较复杂,而实际上它与真正的路面设计关系不大,因此在设计中可以不用考虑,或者仅作为参考

3路面全寿命设计方法步骤

运用LCCA进行路面设计就是全寿命路面设计方法。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l)路面寿命期和服务水平确定。主要确定分析期,以及分析期内需要达到的路面状况指数尸口,并根据分析期和民了提出路面投资方案。(2)根据路面性能预测方程,•预测路面的衰变情况,确定路面的养护维修方案及周期。(3)道路投资经济分析。根据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估算路面维修方案的造价,并评估维持道路设施运营的投资。这里提到的投资只限于业主。(4)各方案经济性分析比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净现值,计算每种方案在寿命期内的总造价,提供决策支持。(5)方案比选。选出所有方案中比较符合要求的几个,并进行新一轮筛选。(图略)

第6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做好道路绿化:

首先,需要道路改扩建建设单位从源头抓起,系统管理,综合考虑,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市政管线设施和规划路树位置冲突;协调各市政管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同步完成各类管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其次,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落实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协调树木产权单位、道路绿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改扩建施工的全过程,落实设计方案,联系市政施工单位做好上水管线套管预埋,了解道路绿地原貌、绿地内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期养护提供借鉴。

再次,需要政府部门确定投资主体,规范投资渠道,确保投资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制定各级城市道路的投资标准和建设规范,消除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扩建,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城市道路绿化是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窗口;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海淀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也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改扩建给道路绿化景观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条件,使得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和品质不断提升,整体景观效果逐步凸现出来,城市道路绿化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如:中关村大街、学院路、北清路);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效果好,不仅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为广大市民提供艺术的享受。

过去的十年是海淀区城市建设飞快发展的十年,也是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相互促进的十年,通过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也给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提供了条件,各级园林主管部门已经将一批精品大街和景观大道呈现到了广大市民面前。

回首过去的十年,结合道路改扩建进行道路绿化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这给城市道路绿地的后期管护带来了一些麻烦。近七年来,本人通过参与和负责海淀区主要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前期施工配合,城市新、改扩建道路的绿化、改造和节水设施安装工程,城市道路绿地的后期养护管理和执法监督等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发现在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和道路绿化工程的配合协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了一些症结所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法,希望为指导今后城市道路改扩建与道路绿化的配合工作提供借鉴。

一、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配合协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城市道路改扩建施工中缺乏对原地保留树木的保护意识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保护现场树木的意识,施工现场没能对原地保留的高大乔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市政施工势必造成保留树木的主根系受损、生长空间狭小、生长衰弱,使其逐步出现枯死、折枝,甚至倒伏伤人、毁物等安全事故。如:2002年在圆明园东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隔离带大白蜡因市政施工断根造成倒伏,伤及路人、致人死亡的恶性安全事故。

2、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不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进行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建设单位缺乏对各种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建设的系统管理,由于各种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的投资主体不一,相关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进行,这样就会随后出现“道路拉锁”现象,在破坏市政道路的同时,许多也会涉及占用绿地和破坏园林景观。如:中关村东路、北清路公交站台、港湾及过街天桥、人行横道都是道路建成后再不断完善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直接加大了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

3、城市道路的施工规范和园林绿化的建设标准相互矛盾

在城市道路改扩建过程中,相关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线的建设标准(如:基础、背灰和管线的埋深)和园林绿化的施工规范存在相互冲突,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市政道路和绿化施工两者的标准规范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如:道路隔离带路牙护肩基础和背灰的规范要求:路牙外基础为30cm,护肩为混凝土斜八字,这样沿路牙30cm部分绿地的覆土都只有0-30cm,根本无法实现绿地内“黄土不露天、绿化到边缘”的要求,如果破除路牙外侧基础或背灰则会危及道路设施的牢固和安全。

4、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很不统一,建设标准有待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道路改扩建的一部分,他的投资主体很不统一,投资渠道较多,有的是负责道路改扩建的建设单位,这其中包括市交委、路政局、公联公司、首发公司或区市政管委、区建委,有的是市、区两级政府或园林主管部门,也有很多是街、乡绿化管理部门投资建设或改造,建设标准和设计风格各不相同,后期养护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造成了“当年看效果,次年没效果”重建轻管的局面。如:学院南路两侧绿地,知春路、海淀南路北侧绿地等街道改造后的养护管理不够规范,人为破坏和侵占比较严重,给城市主干道的园林景观品质要求不相协调。

5、道路绿化前期的初步设计方案有待完善

城市道路绿化前期的设计方案很少考虑树木和各种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对道路绿地内和路树沿线地下管线的具置掌握不够清楚,初步设计方案不够完善,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树线矛盾,致使许多设计方案不能实现,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还会造成工期延误。如:西外大街西延隔离带设计栽植的玉兰路树因为与现状自来水管线冲突而不能实现。

6、道路绿化的投资不能一步到位,绿化设施建设滞后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时投资不能一步到位,节水设施、桥下立体绿化设施和绿地围护设施的建设不能与绿化同步,造成重复建设和对道路景观的二次破坏。如:北清路、永丰路、学院路等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和绿化时,由于投资或其他原因,没有考虑安装或完善节水设施或绿地护栏,造成在后期养护管理中水车浇水费用巨大,部分相邻村庄或商业网点的绿地没有安装防护设施,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增加了后期养护管理的投入,如果后期完善相关设施,势必会破坏现有道路绿化景观,造成二次破坏,增加建设成本。

7、道路绿化时缺乏对绿地地下条件的了解

城市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会在道路隔离带、绿地边缘、步道树池等绿化区域内遗留很多渣石和无机料基础,路树和隔离带苗木生长空间狭小,不透水、不透气,苗木生长衰弱,成活率低,年年都需要补植。如:圆明园东路公交车道两侧隔离带的大叶黄杨绿篱,在排除融雪剂和雨季积水的影响的情况下,每年都大面积死亡就是因为隔离带太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道路基础是连成片一起施工、碾压的,即使隔离带大部分的无机料垫层都拆除了,但底层土壤密实度很高,不透水、不透气,俗话说就是没接到“地气”,出现“水多就涝、水少就旱”的现象。

8、结合道路改扩建进行的节水灌溉设施安装不到位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绿化用水,然而在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施工前,如下几个节水灌溉设施安装的环节最容易被忽视,导致节水灌溉设施安装不到位。其中包括:

(1)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缺乏保护意识

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缺乏保护意识,或不能为今后的使用及时改移,致使原有道路绿化水源在道路改造后不能使用,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如:西外大街西延道路改扩建后原有的绿化水源都不能使用或废止,只能报装新的绿化水表。

(2)道路绿地中新绿化水源的建设相对滞后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园林主管部门或道路绿化施工单位不能提前做好道路绿化所需水源的报装、设计,并结合市政施工进度安排上水水源井施工,致使部分道路绿化水表安装施工滞后,最终因道路施工已经完成而不能安装绿化水表,只能用水车浇水。如:首体南路南段绿化水源井没能在辅路铺沥青前完成施工,致使该路段道路绿地养护一直依靠租赁公共消火栓,用水车浇水。

(3)道路绿地节水灌溉设施的过路套管预埋滞后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忽视了道路两侧各条块绿地间过路套管和上水管线、绿地照明管线的预埋工作,给后期道路绿地喷灌、浇灌管线和绿地景观照明管线的铺设造化了很大的困难,也加大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如:北清路市政修路时和绿化前各条块隔离带绿地间没有过路管连接,现在要作节水喷灌设施需要掘路或非开挖顶管1000多米,增加投入数十万元,其他还有西外大街两侧各路口没过路管,学院路、车公庄西路在道路大修时没能借机埋设隔离带间过路套管等情况都增加了绿地改造中节水设施和绿地照明设施的建设成本,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二、针对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配合协作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方法

1、园林主管部门认真分析道路改扩建方案确定“保树方案”

园林主管部门在道路改扩建前须认真分析道路改造方案和市政管线设施的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保树方案”,避免出现本意想使大树在城市道路中展现“老树新绿”的风采,由于忽视了市政施工与保留树木的安全距离和现状树木的生长情况,使这些大树在狭小的空间内受尽折磨、奄奄一息,最终事与愿违,给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和道路绿地的养护管理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2、树木产权单位对道路改扩建时保留的树木采取保护措施

树木产权单位在市政道路改扩建施工前须配合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道路两侧原有树木的移伐,在施工中做好原地保留树木的保护、支撑和疏剪,在道路施工期间加强巡护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道路施工完成后要结合立地条件及时做好保留树木的树势的复壮等工作。

3、相互协调,确保各类公共设施同步建设、互不影响

城市道路改扩建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努力协调各市政管线和各类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单位,力争做到各类市政管线和公共设施都能随道路改扩建施工同步完成,避免出现二次建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另外,城市道路绿化作为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园林主管部门应协调市政道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道路树木产权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建设,找到各自施工标准规范的最佳结合点,在符合各自建设规范,互不影响的前提下营造清新、典雅的园林景观大道。

4、进一步整合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

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建设单位和投资主体需要进一步整合,避免出现投资渠道过多,各自为战,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逐步完善和落实各级城市道路改扩建和道路绿化的建设标准和养护规范,逐渐消灭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5、道路绿化的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现场、完善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绿地改造或新建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提前向市政施工单位了解道路绿地内和路树沿线的各类市政管线的具置和埋深,并到现场确认,在绿化设计前充分考虑树木与各种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和相关设计规范,使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盲目施工和设计变更造成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6、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投资要一步到位

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投资应一步到位,尤其是绿地内用于后期养护管理的节水灌溉设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对绿地的二次破坏;如果因为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也应该加大绿化施工中必须设施建设的投资比重,而不是将资金一味的用在表面的景观建设上,忽视了绿地内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将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增加了负担,当具备资金条件,再次完善绿地设施时,势必会对绿地造成二次破坏,加大绿地恢复的投资。

7、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应该延伸到道路改扩建施工中去

市政道路施工期间,园林主管部门或道路绿化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应全程参与和监督市政道路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了解每一条块规划道路绿地在道路建成前、建设中和建成后的特性,确认绿地内的地下设施和障碍物,从而在绿化施工时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原有路面因路面抬高没有破除干净就直接覆作绿地,最终使栽植的绿化植物无法成活,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温阳路北段中间隔离带是原有的道路路面,因路面基础没有破除干净,使2006年新栽植的二月兰次年“全军覆没”。

8、城市道路绿地中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要提前安排

道路改扩建过程中绿化施工单位要加强对道路绿地中现状绿化水源的保护,或改移到规划绿地内,如果道路沿线没有绿化水表,应提前做好新增绿化水源的报装、设计和施工安排,在道路施工完成前,完成绿化水源井的建设和验收,同时结合市政道路施工做好道路两侧各条块绿地间过路套管、上水管线和绿地照明管线套管的预埋工作,并标注在施工图纸中,为今后节水灌溉设施的安装施工提供依据。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绿化已经成为城市道路改扩建中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结合城市道路改扩建做好道路绿化:

首先,需要道路改扩建建设单位从源头抓起,系统管理,综合考虑,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市政管线设施和规划路树位置冲突;协调各市政管线及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同步完成各类管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

其次,需要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道路绿化的投资主体,落实投资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一步到位,建设一步到位;协调树木产权单位、道路绿化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管护单位全程参与道路改扩建施工的全过程,落实设计方案,联系市政施工单位做好上水管线套管预埋,了解道路绿地原貌、绿地内各类管线和设施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为今后的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后期养护提供借鉴。

再次,需要政府部门确定投资主体,规范投资渠道,确保投资到位,避免重复投资;制定各级城市道路的投资标准和建设规范,消除区域和管辖差异,为整体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韦俊良.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强健.倡导节约理念 进行可持续园林绿化建设.中国建设报

[3] 节水型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中国园林

[4] 王贞.以生态的观念关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装饰》2006年第8期

[5] 车生泉 郑丽蓉.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第7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诸多调查上来看,目前的农村道路建设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道路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很多,但是相关政府还是应将农村道路建设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从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

1农村道路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提上议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从农村道路建设开始。农村道路属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直接为农村造福,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设好农村道路可以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形成城乡一体化,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可以加强农民与外界的交流,扩大农民视野,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避免与社会脱节。

其次,建设好农村道路,有利于刺激农村非农业项目的发展,使农村趋于现代化建设,从而增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致富的机会,减少远距离打工的人群,有利于农村家庭的和谐发展。

最后,建设好农村道路,可以保证城乡物资的流通,增加农产品的保有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2农村道路建设的现状

2.1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的农村道路多,建设所需要的投入较大,国家的资金补助远远无法满足农村道路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道路的集资方式是:政府机构补助一部分,有钱人捐一部分,道路工程队占一部分,农民自己承担大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常住居民人口数目不多,导致农民筹措资金难度加大,使得道路工程队面临破产的危险。

2.2缺乏管理机制

农村道路建设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而是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除了少数乡镇设立有农村道路监理办公室,召集了数量足够的工作人员和保留有充足的资金外,其他乡镇都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在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执行者进行道路建设监管,难以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造成了资源浪费。有的农村道路虽然建成了,但是缺乏一定的养护措施,没有设立专门的养护经费,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3缺乏专业人才帮助

新农村建设需要将科学、进步的思想引入农村,这就需要更多的高学历年轻人才加入进来。一方面,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中缺乏对人才引入的重视,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运用的人员都是农村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对于政治、科学方面的正确认识,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严重影响了道路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人才怎样引入农村也存在着问题。农村以什么方式吸引人才、留下人才还需要深入研究。

3农村道路建设的改善方案

3.1建立完善的资金筹措方案

要进行农村道路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资金问题,只有解决了资金问题,才能保障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农村要建立专门的农民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联系政府和散户农民,保证政府的款项能够顺利交到农民的手中。国家政府对于农村建设的辅助资金远远大于农村收到的辅助资金,这是因为政府机构与农民基层之间缺乏联系,政府不能切实了解到农民的需要,并且农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或多或少的欺瞒现象,导致国家补贴的沉淀。于是,成立的农民组织要切实根据该地区的情况,拟定真实的资金申请方案,诚实地向政府机构申报。该机构的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诚信,不能对任意一方有欺瞒行为,否则追究其责任。这样,就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具有思想上的统一性和行动上的统一性。然后,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贷款力度。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农民进行贷款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农村道路建设的先期回报率低,并且农民的还款力度不足,使得银行失去投资信心。这时,政府需要对银行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鼓励银行贷款给农民,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银行的贷款力度。同时,农村内部要进行监督,保证自己的还款能力,定时定期地还款,对于不能及时还款的个人,农村内部应该进行帮助,先替其还清当期贷款,保证自身的借款信用度。只有存在一定限额的前期投入,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后期回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3.2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农村道路建设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其顺利进行。农村要建立专门的道路管理机构。机构中的管理人员要对道路的建设、养护、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首先,该机构要加强对于农村道路建设的监督管理。虽然农村道路的要求相对于国道等主干道路来说要低,但是其施工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给道路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监管部门需要对农村道路进行定期监管,避免在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或者偷工减料的行为,保证施工质量。其次,该机构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养护工作。这就要求该机构制定出一套专门的道路养护政策,建立专项经费,并且定期安排专人进行道路检测和养护,做到早发现、早改善,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实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该机构要对于道路建设资金进行专业的管理和合理的分配。资金问题是农村道路建设的核心问题,资金问题表现在资金筹集、资金分配、贷款还清等方面。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要保证资金的顺利筹集,保持与银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要合理进行资金分配,将资金分成道路建设、道路养护等多个方面。而且要监督农民还清银行贷款,保证再次贷款顺利。

第8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内业人员;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0—01

一、前言

近年来,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速度迅速加快,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众多高速公路相继开通。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31亿元,是前五年的11.6倍;新增通车里程1308公里,是“十五”前建成总量的2.4倍。规划到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45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这标志着我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进入高峰期。鉴于高速公路数量的飞速增加,以及对于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二、养护内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所谓养护内业是相对于养护外业而言,习惯上把对养护工作劳动力支出、物资消耗及机械台班使用等资料的整理与计算工作称为内业管理。高速公路养护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而养护内业又是养护工作成果的内在反映,这就决定了养护内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细致性。因此,养护内业人员须具备如下的职业素质,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如此复杂的养护内业工作。

(一)认真的工作态度

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日常维护工作,养护内业也随之具有任务量大、内容繁琐复杂等特点。如道路春季灌缝、植被养护、路产维修、路面维修、除雪防滑等工作的记录及资料的整理,文件的上传下达等都是繁琐细致的工作,因此需要内业人员具有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细致耐心地及时完成任务。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

内业工作是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内业人员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并应熟悉道路灌缝、路产维修、除雪防滑等日常养护内容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过程,以便准确地记录养护过程并预算材料耗费量。

(三)丰富的外业经验

作为内业工作的实践基础,外业经验的丰富与否直接决定了内业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因此,养护内业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外业经验,才能对内业工作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作出更为准确的记录和材料耗损量的计算,以此不断提高养护水平。

(四)熟练的分析能力

养护内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养护生产。科学准确的养护内业数据分析与预测,对养护工作计划的制定,养护资金的调配,养护效益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养护内业人员应具备熟练的分析统计能力,以制定经济高效的养护方案,节省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

三、提高养护内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措施

(一)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面对复杂繁琐的养护内业资料,内业人员难免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并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鉴于此,首先内业人员应具备“细(致)、全(面)、真(实)”的工作态度,树立强烈的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过程细致耐心。其次,应规范工作过程,通过制定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案,确定最佳数据采集时间,及时加工与整理第一手资料,对每一笔原始数据仔细核对,综合衡量,遇到疑问还要重新统计、核实,确保原始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与此同时,内业人员应加强对工作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对同一类问题应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避免重复劳动。

(二)加强专业知识,促进经验交流

内业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养护内业工作完成的情况,因此,提高养护内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至关重要。对于内业人员,管理部门应组织其参加道路工程和桥梁工程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并以开展主题报告和研讨会等形式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其授课,并促进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同时,内业人员应谦虚上进,工作中遇到疑点难点,及时记录并查阅资料或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切勿搪塞应付。此外,各分局的内业人员之间应加强联系,经常交流工作经验,共同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和疑难问题。

(三)深入养护实践,积累外业经验

养护内业与养护外业均是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外业工作是内业工作的基础,内业工作又为外业工作提供指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然而现实工作中,很多内业人员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只注重内业资料的整理,却忽视了外业工作的重要性。由此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导致养护内业工作脱离了实际的养护过程,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在日常的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内业人员应重视并积极参加道路养护实践,熟悉各项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熟练掌握机械台班使用数量、人工工时、材料消耗等基本数据,积累丰富养护操作经验,以此支撑内业工作,使工作成果在质量上得到提升。

(四)注重分析统计,提高总结能力

养护内业不仅是对养护资料的简单记录,而应进一步统计分析,寻找出更加省时省力的优化养护方案,这是养护内业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养护内业人员的工作还只停留在表层,只是如实记录高速公路养护过程及养护工作劳动力支出、物资消耗及机械台班使用等情况,缺少对以往养护资料数据的分析整理,不能对养护外业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如针对冬季雪情和路况等历史数据,提出除雪过程中撒盐量和防滑料量的优化组合方案,将为外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加有效地服务养护工作,以最小的资金投入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任务艰巨,内业管理工作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养护内业人员只有保持积极良好的工作态度,加强道路养护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深入到养护实践工作中去,积累丰富的外业经验,注重优化养护方案,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寻求解决对策,才能使养护内业管理水平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吕晶.谈公路养护内业的规范化管理[J].北方交通,2007,(1).

第9篇: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作业养护区;安全;控制区划分;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养护施工区存在的安全特性

公路养护区进行作业的期间,工作人员势必会不能完全的中断道路交通,占用部分的公路交通要道,正是这样的现象,公路养护区在施工期间较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有效的减少类似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公路养护区应当合理的分析公路养护的存在的安全特征,提高公路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技术的方法,使得公路养护施工区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安全技术的重要性,积极的开展安全技术工作,使得公路养护施工区的施工设备时刻处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状态,以期达到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目的。

公路养护施工区的安全技术保障指的就是在施工期间,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公路附近的安全事故的技术。为此,施工人员在公路用户区设置了安全标志、渠化设施、障碍物、路面标线,并设置了施工作业车俩在公路养护去开始部分进行监督,做到在第一时间警告车辆注意行驶安全。

公路养护去在进行养护工作的同时,对于占用的机动车道的正常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公路上过往车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养护区施工期间出现的交通堵塞的次数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也随之下降,车辆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量的增多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有其表现在车辆行驶的高峰阶段。由于公路养护工作是在不封闭车道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的交通流动量以及复杂的现场施工情况,使得公路养护区施工期间具备了高风险的特征,大型的养护设备以及作业车辆的移动等造成的交通拥堵的情况也变得十分的多。

公路养护区存在的安全特性还包括了逐年上升的交通事故率,在公路养护区,出现的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车辆追尾、车辆脱离规定车道、多个车辆以特定的角度发生碰撞以及养护区施工区内的车辆与施工器械发生碰撞事故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有很多,在公路养护区内发生的概率却有所提升,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进行公路养护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长,养护计划并不完善,施工现场的秩序得不到有效的维持,使得交通事故率上升。

二、养护施工作业的总体原则

1、保证安全

各类养护施工作业,除按时完成工程和保证工程质量外,还必须保障运营车辆的安全,同时也必须保障施工车辆和人员的安全,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

2、保障通行

施工期间,公路必须保证通行,确保施工过程中车辆能够以较低的速度通行,并同时保障被交路的通行,以减少因施工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区域路网的影响。

3、确保施工进度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施工顺利、如期、高质量完成;尽量减少施工周期,减少对路网通行的影响。

4.、效益最佳

养护维修成本取之于民,必然要求工程在达到质量、进度等各项要求的基础上,付出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交通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要选择经济效益最佳方案。

三、养护施工安全事故及车辆拥堵原因分析

因素一:养护施工大多选择不断交施工,边施工边通车考验巨大。鉴于公众对公路出行的依赖,如果断交通行,影响面会非常大。但是,边通车边施工,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在车流量巨大的公路上,一边是交通量大、行车速度高的道路交通,一边是紧张作业的路面施工,很容易形成相互干扰的现象,稍不小心,则会引发安全事故,道路拥堵更是无法避免。

因素二:道路基础条件有限。对于双向八车道、六车道的公路来讲,占道施工条件尚可,但是对于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占道施工困难较大,若改变交通流向,对行车速度和安全性都是挑战。

因素三: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一般来说道路养护施工黄金季节为4月至10月份,强降雨及大雾等恶劣天气是对道路施工的严竣考验,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与车辆拥堵。

四、防范养护施工安全事故及车辆拥堵对策和建议

1、提前做好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以中修罩面、桥梁养护等大型施工作业为例,交通组织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摸清周边路网基本情况,同时掌握周边路网养护施工作业内容,做好事前沟通,尽量避免同时作业,做好车辆分流准备工作。

(2)做好本路段交通流量调查。对近几年每个月车流量进行观察分析,总结施工期间所处的月份在以往年份中的车流量变化,对于车流量较大的月份予以提前关注,为施工计划的安排提供参考数据。

(3)做好道路易堵点及敏感路段分析。道路上的易堵点及敏感路段是路网上的交通瓶颈,整个系统的行车效率受到交通瓶颈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该项工作尤其重要。

(4)开好交通组织协调会。开会不是目的,沟通了解、加强交流、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大型施工作业前,应组织交警、路政、相邻公路管理处召开交通组织会议,共同讨论交通组织方案的可行性,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少走弯路,形成成熟、可行性高的交通组织方案,制定落实与监管措施,为保畅通、保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1)将安全生产内容列入合同,合同谈判时加强安全交底与部署,从合同方面加强对监理与施工方的制约。

(2)健全安全制度,加强项目工程师与施工方制度与技能培训,使参建人员熟悉掌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尤其增强安全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安全巡查,除项目工程师巡查外,业主还应指派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进行检查抽查,对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直接开出违约金通知单,并限期整改、跟踪复查,直至符合要求。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工程指挥部下设专职巡视员,负责每日施工作业现场及附近路况的巡查监督,施工单位在每一个作业面设一名专职安全保畅负责人,白天、夜间各配备一定数量的保畅安全员,负责指挥疏导交通,维护交通标志,监督规范施工。

(2)严格控制作业区距离,各施工单元作业长度应控制在5公里以内,所有施工作业均在封闭区内进行。交通高峰期发生拥堵现象时,必须停止施工,收缩施工作业面,待交通缓解后再进行施工。

(3)多方联动,紧密合作。业主单位必须建立应急保障系统,由养护、收费、监控、稽查以及交警、路政等多部门组成,建立联系机制,保证联络快速畅通。一旦全程监控系统发现车流不畅的位置,立即与各方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赶到可能造成堵车的部位进行疏通,将堵车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项目指挥部应派专人每天向监控指挥部门报告第二天施工计划,以便在可变情报板最新施工动态,提醒司乘注意行车速度,建议超宽车辆选择绕行。

(4)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压缩工期,减少施工对道路通行的长时间影响。一是对于大型施工,做到早组织、早招标、早开工,避免抢工期造成的不规范施工;二是增加人员设备投入,科学合理地设置作业面;三是错峰施工、延长作业时间,施工人员轮流上岗,人歇机不歇;四是从技术层面上,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提高施工速度。

当然,公路因地理位置、基础条件等不同,养护施工作业困难度各不相同,仅靠固有的措施无法完全保证安全与畅通,需要临时应对的困难与细节问题还很多,这就需要公路管理者持之以恒地重视养护施工,到现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最大程度确保安全与畅通。

结束语

近年来,公路养护区域出现施工区交通事故的概率呈现了逐步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状况下,社会大众对这件事的关注程度也正在上升,公路养护施工区的安全保措施应当得到进一步的确定,注意分析养护施工区交通特征,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类型,在养护区使用期间,工作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使用和布置交通安全设施,组织最优安全使用,提出养护施工安全对策和措施,力求减少养护施工队道路交通的影响,确保道路养护施工安全及通畅。

参考文献

[1]高桂彬,张猛,车畅.浅谈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A].武汉理工大学.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武汉理工大学:,2014:3.

[2]冯.基于DSRC下公路作业区安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