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线教育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在线教育;产业链;盈利模式;建议
自2012年起,资本市场对在线教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逐步提升。BAT巨头加速了对在线教育行业布局,传统线下教育机构新东方、好未来也加快了在线教育业务的发展,同时,各种在线教育领域的新项目也层出不穷,使在线教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更多的企业则面临着倒闭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网民和学龄人口巨大,教育消费比重大,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超过万亿,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也达到了1000亿以上。根据《2015年互联网教育产业蓝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在线教育领域企业数量约有9500家,包括学前教育、K12教育、职业教育、出国留学教育、高等教育和语言培训类教育领域。但就整个在线教育领域而言,真正可行的盈利模式还没有被找到。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在线教育的产业链和现有盈利模式特点。
1 在线教育行业产业链分析
在线教育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按照产业链架构进行划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提供方
内容提供方的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企业包括传统教育机构和在线教育机构;个人是指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等。提供的内容包括四种:一是教学视频,主要是传统的教育机构或个人将线下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内容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因此一般缺少针对性。二是文档资料,一般提供给用户无偿或有偿使用,比如百度文库、知乎等。三是教育工具,主要是指以多种形式存在的辅助类学习工具,包括背单词型产品、题库型产品、笔记型产品、早教类产品、评测与资讯工具。
(二)平台提供方
平台提供方是为在线教育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提供的中介平台。在线教育的提供者主要包括机构和个人,所以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一是B2C模式,指在线教育企业向用户提供服务;二是C2C模式,指个人向用户提供服务;三是C2C+O2O模式,指个人通过“线上+线下”向用户提供服务;四是B2C+020模式,指在线教育机构通过“线上+线下” 向用户提供服务[1]
(三)技术提供方
技术提供方的主要职能是为在线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华平股份为远程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立思辰、天喻息在政府或学校搭建教育云平台等。[2]技术提供方不提供教育内容,而是为在线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
(四)电信运营方
宽带是实施在线教育的技术基础,而这一切技术基础恰恰是电信运营方提供的。电信运营方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在4G时代下推广移动端在线教育产品具有极大优势,信运营方也可以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在线教育类产品。
(五)渠道提供方
渠道提供方是指帮助在线教育机构或从事在线教育的个人将产品和服务推广、销售给最终用户。渠道提供方一般分为三种:一是以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网络推广服务商;二是在线教育企业独立建立的推广和销售渠道[3];三是商和加盟商,专门为在线教育机构的产品做。
(六)最终用户
最终用户是指购买在线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相关群体,包括企业、家长、学生和老师等。这里指的企业,主要是入驻在线教育平台的企业,这些企业会付给平台一定的佣金费,然后利用在线平台上的客户资源,销售自己的教育产品。家长和老师作为最终用户,主要是在学前教育和K12教育领域。家长是为子女选择最合适的在线教育产品,老师主要是利用在线教育产品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2 在线教育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我国在线教育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一方面,其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寻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提升在线教育行业的变现能力,在线教育行业将无法持续发展。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现有的在线教育盈利模式。
(一)内容收费模式
是指针对用户购买的教学课程和资料收费。代表性的企业有梯子网、第九课堂等。采用内容收费模式的在线教育机构,往往在同行业和领域内有良好的口碑和大量的用户,收费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具有知识产权的高价值内容,一般具有原创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在线教育机构和企业通过建立网站,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给有需求的用户。
内容收费是在线教育各细分领域的重要收益来源,内容主要以下几种来源:一是部分在线教育机构独自创作的内容,尤其是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转战线上后,将原有的具有知识产权的课程和资料上传,针对部分核心内容有偿提供给用户;二是一些在线教育机构购买线下教育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加工、再造和整合,将其上传至网络进行销售;三是一些在线教育机构购买线上个人教育内容的版权,然后在在线教育平台上销售。
从目前来看,在线教育机构和企业要想采用内容收费模式,必须保证课程和资料的质量,因为用户只会对高质量的课程和资料买单。但从在线教育领域来看,盗版以成为影响该盈利模式的重要问题,盗版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和机构的收益。
(二)增值服务模式
是指用户在享受免费学习资源后,产生了免费资源无法解决的进一步需求,在线教育机构针对用户的这些需求提供进一步的服务,但要收取一定费用。比如一些在线教育机构首先会提供给用户一些免费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用户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时一些机构会推出网络咨询服务,针对用户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盈利模式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能有效避免盗版问题,所以在在线教育的各细分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从事职业教育培训的中公教育推出的线上申论批改,就是针对参加申论笔试的考生希望有老师能够对其申论写作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和指导,而提出的一项增值服务。
(三)佣金费模式
佣金费模式是指一些具有大量用户资源或流量优势的在线教育机构通过开发软件或搭建平台,对入驻的教育机构或个人收取一定的费用。采用佣金费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淘宝同学、沪江网和YY教育。淘宝同学和沪江网搭建在线平台,通过收取教育机构的入驻费来实现盈利。因为淘宝同学和沪江网等这类在线教育平台具有流量优势和大量的客户群,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教育机构入驻,保障收益。YY教育搭建平台后,主要是吸引教师入驻。入驻的教师只要能够保证授课的质量,并且平台有足够多的用户,就能实现比较可观的收益。这些收益只需少部分提供给平台做佣金费用,剩余的收入基本上归教师自己所有。
(四)会员收费模式
会员收费模式,是指用户通过缴纳会员费,能够学习平台内部分或所有的课程和资料。这种模式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华图网校,用户只要交固定额度的包月费,就能观看网校内的所有视频。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用户不可能需要网校内所有的课程,这样就会使用户感觉机构收取的会员费太贵以及内容的针对性不足。
(五)广告收费模式
广告收费模式,是指向在线教育平台上或教育工具上投放的广告进行收费。鉴于在线教育行业各细分领域用户的特点,学前教育和K12教育领域采用广告收费模式比较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语言培训类教育领域采用广告收费模式比较常见。从收费方式来看,广告收费模式主要包括定额收费、按业绩收费和按流量收费。比较受欢迎的是按流量(点击次数)收费,但这需要在线教育机构必须具备品牌优势、流量优势、用户数量优势和点击量优势。然而,具备这些优势的在线教育机构很少,因此,广告收入只能作为在线教育机构收入结构上的一个补充,而不能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六)软件收费模式
软件收费模式,是指向教育的移动终端或PC终端收费[4]。比如一些在线教育 APP 软件,当用户安装使用时,有一些必须先付费购买。
3 在线教育企业发展建议
在线教育企业应该选择价值链中的哪一环,选择何种盈利模式,取决于在线教育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能力、技g水平和资金状况。目前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的企业大部分属于新创企业,资金有限,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所以应结合自身最大的优势,做成小而优的企业,而非大而全的企业。比如一个企业要想进入在线教育领域,首先就要对在线教育的各个细分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评估,预测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透彻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在线教育产业链中的一环或几环,确定市场定位。
如果选择K12教育产业链中的内容提供方,接下来就要分析同类企业市场情况,确认目标人群和产品定位。K12教育可以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家长的需求,因为学生家长是最终的买单者,详细分析不同阶段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后,最终确定产品的定位,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同时,产品也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习惯,增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吸引家长购买。最终通过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形成较强的产品壁垒,增强用户粘性,进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在线教育的产业链已经比较清晰和完整,但是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而且每种盈利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从总体情况看,内容收费、佣金费和增值服务是主要盈利模式,其他模式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在线教育领域仍需探索和发展新的盈利模式。本人认为,在线教育可以多借鉴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因为在线教育与电子商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在线教育企业在借鉴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一定可以找到更多适合的盈利模式,为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叶玲莉. 在线教育重塑未来学习模式――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J].计算机世界,2015,(22)
[2]风凰教育.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盈利模式分析[R].北京:风凰网,2013.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到6659.4亿元,较2015年增长42.7%,由于市场刚需拉动,即使在资本遇冷的环境下,2017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达8343.2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O2O市场领域不断拓宽,用户需求逐渐被放大,随着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伪需求”泡沫被戳破,不同行业O2O模式推进过程略显艰难,造成大量O2O创业公司由于企业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行业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以下为报告的详细内容:
2016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6659.4亿元
艾媒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O2O市场规模达到6659.4亿元,较2015年增长42.7%,由于市场刚需拉动,即使在资本遇冷的环境下,2017年中国O2O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达8343.2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O2O市场领域不断拓宽,用户需求逐渐被放大,随着用户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伪需求”泡沫被戳破,不同行业O2O模式推进过程略显艰难,造成大量O2O创业公司由于企业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行业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潜在O2O市场催生创业潮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下,O2O服务已经拓展为以本地生活服务O2O为中心,垂直细分成餐饮外卖、在线教育、房产服务、在线医疗等多行业领域,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来解决人们生活需求,已经成为人们新型消费体验方式。
教育O2O代替餐饮外卖获资本青睐
据公开资料整理,在2016年206笔获融资O2O创业项目中,本地生活O2O项目为122笔,占比高达59.2%。其中,教育、医疗、餐饮外卖项目最受投资者青睐,教育O2O项目由2015年9笔增长到24笔,医疗健康O2O项目波动较为稳定,2015年获融资次数最高的餐饮O2O项目由23笔降到17笔,逐步将资本市场让给教育、医疗、汽车O2O项目。
O2O上门服务受到网民欢迎
艾媒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民更加期望O2O市场在餐饮外卖、上门教育、洗浴休闲领域布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O2O行业市场领域逐渐完善,促进人们改变传统工作生活习惯,未来企业在O2O上门服务方面有较大市场空间。
价格优惠成为O2O用户选择首因
价格优惠、节省时间、丰富选择已经成为网民选择O2O生活方式三大主要考虑因素。艾媒数据显示,61.5%网民会因为商品价格优惠选择O2O服务,53.9%网民因为O2O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其节省时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市面上大多数O2O创业公司在企业推广初期靠“价格战”获取用户,为用户节省购买时间、提供丰富商品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使用度。
O2O创业公司失败原因分析
1、生鲜电商―用户需求掌握不准确
生鲜行业创业公司大量倒闭,O2O用户在购买商品时,首要考虑商品新鲜程度与送达及时性,这对于生鲜电商产品质量及物流配送都具有较高要求,持续烧钱补贴并不足以形成用户消费习惯,另外,物流成本昂贵、商品损耗难以控制等原因,使得大量生鲜电商在资本寒冬时期难以维持长期运营。
2、汽车服务―盈利门槛高 用户黏性低
在互联网模式下,大面积推广上门洗车、养车、维修等汽车服务成为汽车O2O创业公司主打方向。但目前看恚行业盈利模式尚不明确,线上服务种类单一,线下服务覆盖范围窄,造成产业链不明晰,此外,洗车养车等服务不足以形成较高用户使用粘性,最终造成大量汽车服务O2O创业公司倒闭。
3、 餐饮外卖―行业竞争激烈 用户难以沉淀
餐饮外卖包含食品设计、线上运营、线下推广等一系列服务内容,目前以学生及上班族为主要用户群体,商品质量、配送速度均会影响到用户体验。此外,餐饮行业入门门槛低,市场竞争激烈,大量补贴获取用户基础上,推陈出新成餐饮外卖行业发展瓶颈。
4、 跨境电商―行业巨头挤压下节节败退
代购、导购逐渐成为跨境电商主要服务领域,产品质量保真、售后服务完善是考验跨境电商主要因素之一。与天猫、京东等行业巨头相比,创业电商用户积累量不足,用户评价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低价补贴成为占领市场唯一手段。长期烧钱使得创业公司紧紧依赖外界融资,不能与已有电商行业巨头相抗衡。
5、 在线租房―用户权益与企业盈利难共存
巨大房地产库存与互联网新兴模式,催生大量房源交易平台崛起。企业依靠持续低廉佣金维持用户消费市场,难以实现盈利,平台租房支付金额陆续提升,驱动平台用户回到传统买卖租房渠道,O2O模式推广受阻。如何提升用户使用频率、改善盈利模式单一、拓展盈利空间成为在线租房买房创业公司转型新方向。
6、 在线教育―企业品牌推广成发展瓶颈
在线教育行业对于企业品牌认知度要求较高。在传统教育巨头占领市场、用户使用较为低频、教育产品缺乏评价标准等原因影响下,即使通过用户补贴方式获取用户,也难以提升用户粘性,导致教育O2O创业公司难以生存。
O2O创业公司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资本寒冬下O2O创业公司融资难
据公开资料整理,2016年中国O2O创业项目获融资数量为122笔,对比2015年明显下降,随着近3年O2O创业公司大规模倒闭,投资方在考察创业项目时更为谨慎,仅仅依靠融资来大面积烧钱圈地的盲目创业不再是融资法宝,投资方将更加看重创业公司产品与布局,未来新三板上市或成为O2O创业公司融资新渠道。
2、 各行业O2O产品服务多元化布局
目前大多数O2O创业公司盈利模式单一,例如线上医药O2O多集中于送药服务,汽车O2O大多为洗车、维修服务,整体O2O创业公司均处于上下游产业链模糊状态。初创公司与资深巨头抱团作战、或创业公司之间产品合作,完善产品多元化布局,将辅助O2O创业公司打通线上与线下服务闭环模式。
家校互动市场远未饱和
在线教育方兴未艾
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家校互动信息服务总体市场渗透率仅为30.5%,市场远未饱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各个区域来看,市场发展前三的区域分别是:华北、华中和华南,其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了50.2%,36.0%,34.3%。但东北、西北及西南的渗透率还很低。此外隐形用户规模相当可观,真实的用户群体规模实际上有成倍的扩展空间。
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行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27.4亿元,有关研究机构预测2016年底将可能达到13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97%。
全通教育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主要业务包括系统开发运维、业务推广运营、阅读信息服务和家庭教育网站服务。通过高质量的服务,目前公司家校互动信息服务已覆盖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云南、浙江、福建、贵州等10个省区28个地市。截至2013年11月末,系统开发运维覆盖用户超过2500万,覆盖学校超过44000所;业务推广运营覆盖用户近570万,覆盖学校近7900所。根据CCWResearch2012研究报告调研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家校互动信息服务运营商市场规模排名中,公司的市场规模及场份额均居首位。
先发制胜服务全国
独特模式双乘效应
得益于公司业务的迅猛发展,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高。2009年至2011年,公司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5%、6.6%、7.3%,处于领先地位。这直接带动了公司的业绩快速发展。201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026.63万元,2012年达到了15659.73万元,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97%。相对应的营业利润也从3110.63万元增至4596.13万元。另外,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一直稳定在52%以上的高位,体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强大。
公司亮丽业绩的背后,是公司的核心优势在支撑。目前公司直接服务的学校近7,900所,这些众多且优质的学校资源与不断积累的用户资源,是新进入者短时间内无法复制。而优质学校形成的良好示范效果又使公司的业务发展更容易获得新客户的认可,使公司的业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公司商业模式上的优势也促进了公司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T模式及与基础运营商的良好合作上面。通过多年经营,公司逐渐形成了“海量用户+服务叠加”的“T”形商业模式。这种双轮驱动的“T”模式的运作,推动了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也保障公司具备了可持续化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育孕新生 引领行业发展未来
【关键词】 社交临场;交互距离;在线学习;学习临场;教学临场;探究社区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5—0051—08
导读:保罗·川内(Paul Kawachi)博士曾在英国剑桥大学以及中国和日本几所重点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也曾在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工作,是国际教与学学术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创会成员。川内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第三代在线教学设计(e-ID3)以及该理论对终身学习的促进作用、教师专业发展、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终身学习和成人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学习技术(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学习技术应用),著述甚丰。川内教授应本刊邀请撰写这篇文章,我们在此谨表衷心感谢!
社交临场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76年出版的《电信的社会心理学》一书(Short, J., Williams, E., &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 John Wiley & Sons),该书主要阐述了通信媒介对人们交流方式的影响。后来,随着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即CMC)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探索运用社交临场弥补CMC的不足。在远程教育领域,尤其是受到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开放大学)几位学者所提出的“探究社区”模型的影响(Rourke, L., Anderson, T., Garrison, D. R., & Archer, W. [2001].Assessing social presence in asynchronous text-based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4 [2]),该模型认为教育体验由社交临场、认知临场和教学临场组成,因此,社交临场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但是,时至今日,学界对于何谓社交临场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各种定义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差别。这是我们在阅读相关文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
本文作者川内教授把社交临场定义为涵括教师临场(而非教学临场)、学习者临场和某种程度的认知临场等的集合体。作者在2003年提出了“交互距离”模型,根据这一模型,社交临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六种临场之一(另外五种临场是机构临场、学习者临场、认知临场、交互临场和教学临场)。但是,作者认为社交临场在促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应该夸大社交临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作者认为,当学习从“交互距离”模型的第1阶段(思想交流方面的合作)过渡到第2阶段(意义协商方面的协作)之后,如果继续强调社交临场,那么不但无助于学习进步,反而有可能影响第3阶段(选言推理方面的协作)和第4阶段(验证个人意义的合作)的学习效果。作者的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探究社区”模型而提出来的,后者认为社交临场是学习不可或缺的。
这两种模型对社交临场的作用持不同的观点,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对社交临场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交互距离”模型似乎更加侧重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性”,而“探究社区”模型则认为社交临场有三种形式:情感型(表达情感、显示幽默、袒露自我)、交互型(参加主题讨论、引用他人帖子、公开表明参考他人帖子、提问、表达称赞、欣赏或同意他人观点)和衔接型(称呼名字、用包容性代词指称小组成员、寒暄、打招呼),由此可见,这一模型认为认知性的交互是社交临场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认知互对于学习有益无害。
这篇文章理论性比较强,但不乏实证研究结果的佐证。文中的不少观点对于远程在线教学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制作和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都富有启发意义。(肖俊洪)
一、引言
社交媒介是界面交流空间,在这里用户可以发帖、编辑、创制和分享他们个性化的内容。社交媒介具有互动性,可以对其他用户做出反应,通过共享的远程临场(telepresence)运作。所谓临场(presence)就是有意识地存在于某个外部世界,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就在线教育而言,假设我们认为存在着与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体一起建构以后可共享的意义的可能性,又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这就是临场。换言之,临场指的是在分享意义的前提下连结或交融的感觉。因此,社交媒介被看作主要是经由社交临场(social presence)运作的互动工具。远程临场的概念对于理解教与学,特别是远程的教与学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对于临场的意义的理解,由于远程教育文献中该术语有多达23种表述而变得更加困难。本文的研究方法部分意在简略地讨论目前文献中的23种有关临场的表述,然后界定社交临场的概念。这一部分还将阐述如何把交互距离模型(the Transactional Distance Model)作为实践框架。有关这一模型的构念(construct)效度和信度的实证研究为数不少,本文的研究结果部分将重点讨论其中一些研究结果。在讨论部分,我们将列举评估社交临场的方法,并讨论相关的研究结果。最后,我们将就社交媒介的使用和社交临场的作用提出建议并为读者提供较为完整的相关文献目录。
二、研究方法
在目前已经出版的、与在线远程教育相关的文献中,共有多达23种表述使用了临场这个术语。现将这些表述列举如下:社交临场(笔者本人的概念)、机构临场(institutional presence)、教师临场(teacher or instructor presence)、教学临场(teaching presence)、学生或学习者临场(student or learner presence)(Bouras, 2009),共现临场(co-presence)(Garau, Slater, Pertaub & Razzaque, 2005),学习临场(learning presence)(Shea & Bidjerano, 2010)、认知临场(cognitive presence)(Garrison, Anderson & Archer, 2001)、交互临场(transactional presence)(Shin, 2002)、虚拟临场(virtual presence)、在线临场(online presence)、互联网临场(internet presence)、远程临场、网络临场(web presence)、逆向临场(inverse presence)(Timmins & Lombard, 2005)、物理临场(physical presence)(Lee, Yates, Clark & Sawy, 2010)、基于媒介的临场(mediated presence)(Sood & Nevejan, 2012)、情感临场(emotional presence)(Campbell & Cleveland-Innes, 2005)、证人临场(witnessed presence)、自然临场(natural presence)(Sood & Nevejan, 2012)、自我临场(self presence)(Lee, Yates, Clark & Sawy, 2010 ; Jin, 2011)、缺席临场(absent presence)(Gergen, 2002 ; Rosen, 2004)等。然而,多数作者并未对这些术语做出区分,而仅是泛泛使用了临场这个概念(具体例证详见Waterworth & Waterworth, 2006)。上面这些术语中,笔者曾对其中一半以上进行过分析,并发现有六种临场对学习过程至关紧要(Kawachi, 2011),即机构临场、学习者临场、社交临场、认知临场、交互临场和教学临场。这六种临场在基于交互距离模型的学习过程脚手架框架中的出现顺序见图1和图2,它们的定义如表1所示。
交互距离模型是理解远程临场和教育临场的必要基础。已有研究对该模型(见图1)进行验证和讨论(Kawachi, 2003 ; Feng & Zhang, 2008)。如图1所示,总的说来,从第1阶段发展到第4阶段意味着从不知到已知之间的心理鸿沟(交互距离)逐渐缩小。这一过程涵盖第1阶段思想交流方面的合作,第2阶段意义协商方面的协作,第3阶段选言推理方面的协作以及第4阶段验证个人意义的合作。第2阶段和第3阶段增加了“结构”要求(即教学机构对学生学习的控制/规定),而第3阶段和第4阶段则是增加了“对话”(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性对话)。
图1 交互距离模型的四阶段
图2呈现了建立在由四个阶段组成的交互距离模型基础上的叙事学习过程。该图强调了在第1阶段向第2阶段发展时所增加的“结构”(从S-到S+);而作为第3阶段和第4阶段特征的“对话”则把第3和第4阶段与第1和第2阶段区分开来。
三、研究结果
交互距离模型已经得到诸多公开发表的实证研究的验证(详见Kawachi [2005]的综述)。与这一线性叙事模型的成功形成对照的是Lipman(1988)探究社区(Community of Inquiry,简称CoI)模型的失败。Lipman模型是一个静态模型,其问题主要在于没有体现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协作(第2阶段和第3阶段)这一核心内容。
Anderson(2001, 2002, and 2007)以非线性图的形式提出将社交临场、认知临场和教学临场组合构成教育体验(educational experience)。这种非线性图与Lipman(1988, p.67)早先用以呈现探究社区模型的维恩图(Venn diagram)相同。在这一图形中,教育体验发生在社交临场、认知临场和教学临场的交叉区域。这一提法出现在Rourke、Anderson、Garrison和Archer(2001)的论文中,而这篇论文则是根据后三位作者Garrison、Anderson和 Archer(2000)自行发表的手稿修改而成的。图3便是根据该模型重新绘制而成的。但是相关研究表明该模型与实际学习过程并不一致。Anderson(2007)认为学习仅在全部三种临场都同时出现时才发生。显然,从上文对各类型临场的阐述来看,这三种临场实际上分属于学习过程不同的阶段,而非同时出现。Annand(2011)在有关社交临场和探究社区模型研究的评述中指出:“研究结果表明,社交临场并未对认知临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p.3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Rourke和Kanuka(2009)的研究表明,“回顾近乎十年有关探究社区模型的研究可知,深度和有意义的学习并未如该模型框架所描述的那样发生,因为学生并未参与该模型框架所提出的三种临场过程”(p.40)。Annand(2011)、Rourke和Kanuka (2009)都在阿萨巴斯卡(Athabasca)大学工作,而正是该校的Anderson等人采用了Lipman(1988)的探究社区模型。我们可以推断,如果他们所说的教育体验与实际的学习相关,那么,学生必定通过了交互距离模型的第3阶段,到达了第4阶段的某个位置。然而,许多研究认为,仅有相对少数学生能有效地完成第3阶段的协作学习。Anderson本人的研究也得出了这样的结果,两门研究生课程的数据显示,仅有13%的学生能做到第3阶段的协作学习。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交互距离模型的观点——学习是以叙事结构形式发生的。
有人认为社交临场阻碍协作学习,对此,交互距离模型明白无误地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选择性地使用合适的媒介以避免社交临场妨碍协作学习的开展,比如第1阶段选用同步工具,第2阶段使用异步工具。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交临场在帮助学生从第1阶段的初步合作过渡到第3阶段更为复杂的协作方面能发挥应有作用。
Kawachi(2005)详尽地报告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和不同规模的学习小组在第3阶段所面临的困难。虽然第3阶段对某些学生而言有困难,但是最大的障碍出现在从异步协作的第2阶段过渡到异步协作的第3阶段。学生在第3阶段遇到的困难不仅出现在按照既定进度进行的课程学习中(Gunawardena et al, 1997 ; 2001),也出现在没有既定学习进度的课程学习中(McKinnon, 1976; Piaget, 1977; Renner 1976a ; 1976b)。这些研究表明,学生仅能到达第2阶段中间至第3阶段中间的位置。这里有必要详细讨论一下。第3阶段的任务要求学生向他人提出质疑,质疑教师和教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这种见解与公认的权威观点相抵触。学生无法进入第3阶段的一个原因是本阶段活动与他们的生活或世界文化观不一致、不相称(比如某些文化背景的学生不善于质疑他人,尤其是他们的老师)(参见Brigurlio [2000]对Jones[1999]未发表的研究报告的讨论)。这些质疑技能或许是成熟的成人特征。Halpern(1984)提出这样的观点:所有成人学生都应该学会在习得知识之前质疑他们正在学习的东西(他在研究报告中将其描述成“内容”效应),这项研究佐证了交互距离模型所提出的学生在第3阶段的学习必须掌握质疑技能的理论。“当我们在推理的时候,我们并非自动地认为所给的前提是真实的。我们会利用有关话题(内容)知识来判断这些前提的真实性,并补充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结论可靠性的判断”(Halpern, 1984, p.359)。一般来说,相对于青少年而言,成人学生具有更多的经验,他们可以据此补充额外信息,因此,可以预料他们在跟随教师学习或学习其他资源时更具质疑能力。年轻或阅历不足的成人尚未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以参加第3阶段所要求的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学习活动。尽管年轻或阅历不足的成人在第3阶段的学习中可能仍然需要社交临场,但是,还是要尽量避免,因为社交临场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社交临场持续到第3阶段的协作学习中,就会阻碍学习的进展。
至于社交临场、在线社区和学生满意度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化(socialization)的作用。在开始阶段,学生希望尽快融入学习社区,成为社区一员,这种发自内心的社交动机就是融合型动机,而内在职业动机、内在学术动机和内在个人动机则构成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合型动机可以通过因子分析识别,而且会导致学习质量下降。相比之下,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更加注重培养深度学习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特别是成人远程学习者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型动机,因为与青少年不同,成人学生较少具有融合型动机。
成人学生通常是在业余时间学习,而且既要照顾家庭也要工作,他们选择远程学习不是出于社交或寻求归属的目的。但是,远程学习者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研究开始显示,新生通常会在第一年的基础课程阶段表示出对虚拟“咖啡馆”或聊天室的渴求(有时候他们想使用这种新技术手段讨论他们的焦虑和忧虑——这样的活动与具体的课程学习无关,但偶尔也会分享各自对如何建立学习社区以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关切和见解——这样的活动针对的是具体的课程学习)。在面对面的环境中,学生完全处在社交氛围当中。但进入在线环境后,如果我们坚持保留这样的社交临场,那么,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比如促进思维而不是认识面孔)就会被削弱,从而降低了其对学习的潜在促进作用。Carr-Chellman和Duchastel (2000)就认为,由于简单地把课堂活动搬到线上,在线教育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社交临场的确在在线教育中发挥作用,但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和理解它的作用。
建构主义的理论(Harel & Papert, 1991)认为,学习仅仅是对大脑里面的知识重新编排;至于这些知识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大脑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脑中的这些知识可以被用来建构学习。社交临场在学习的初期阶段至多只起到安抚性的、非学术的支持作用,以降低学生的焦虑,帮助他们顺利进入思想交流的学术领域。的确,社交层面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可能有负面影响(Cunningham, Corprew & Becker, 2009)。再则,Herrington 和 Oliver(1999)发现,在多媒体的在线环境中,低阶的(lower-order)讨论越少、社交聊天越少,学习质量越高。在一项对照研究中,Boling和Robinson (1999, p.170)发现,远程学生对课程的社交层面的满意度和实际取得的学习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相抵关系(逆相关)。这也说明,融合型内在社交动机或许并不适合高等教育所强调的优质的深度学习和抽象学习。
远程教育的新生还会出现学习表现焦虑(即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因此,有必要通过轻松愉悦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社交动机,这一点对于成人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通常并不将这种融合型动机带入课程的学习,并且容易产生孤独感。轻松愉悦活动的唯一教育用途就在于降低学习焦虑,并促使学习社区的形成。降低学习焦虑会直接促进学习进步(无论学习进步是多么小或速度多么缓慢)。激发学习进步动机(尽管这种动机是外在的)有助于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中坚持不懈。在这一阶段,辅导教师需要如实评价学生的不足,以纠正误解和防止出现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负面评价会降低和消除(目前虽然有用但并不是必要的)融合型内在社交动机——这其实就是社交临场的本质,因此使得学生能作为独立的学习者或协作小组成员去发展更加深度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工具性动机。
社交临场的实证研究为数不少。从这些研究的结果看,我们可以把社交临场更为准确地表述为是教师临场(而非教学临场)、学习者临场和某种程度的认知临场的合理结合。
社交临场涉及学生本人、其他同学以及教师或辅导教师,所有这些参与者置身其中(如图5所示)。认知临场则是他们进入第2阶段开展协作学习的桥梁,如图4所示,机构临场涵盖参与者们大部分的活动,但非全部活动。当认知临场将学生带入学习论坛后,交互临场便出现了。在第3阶段,辅导教师提供了教学临场(不再是第1阶段的教师临场)。
四、讨论
本文把社交临场定义为教师临场(而非教学临场)、学习者临场和认知临场的结合体。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评估临场。许多研究者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对诸如“我感觉到像是真的跟其他人同处一室”这样用于里克特(Linkert)问卷调查量表的调查项目进行打分。Towel和Towel(1997)的研究结果很有意思:学生报告说临场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并非是静态的,而是随着在线同学的不同而变化。这进一步证明静态的探究社区模型的不足,同时也进一步支持交互距离学习过程模型的理论。
社交临场基本上局限于初期创建工作空间的阶段。此时,学生完成了注册手续,拆开电脑包装,插上电源,获取电子邮件账户,测试系统以检查其是否能正常运行,与辅导教师和其他人员(尤其是未来将在同一小组学习的同学)互致问候。学生发送电子邮件,分享社交媒体通讯录,将附有个人照片的自我简介上传至共享论坛:社交临场涉及的是“面孔”,而不是思想或思维过程。社交临场所涉及的参与者如下面图5所示。
五、启示
辅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清楚社交临场在促进学习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也应该知道社交临场出现在学习过程的初期。社交临场将局外人融入了目标社区,因而起到降低焦虑的作用。Young(2012)调查了545所学院的3,600门课程,结果表明,在要求学生发帖自我介绍之后,论坛发帖数为人均25帖/每学期,而如果没有要求自我介绍,发帖数仅为9.5帖/每学期。虽然即使本人不发帖也有可能出现交互,即“替代交互”( vicarious interaction),但是,诚如Kawachi(2003)这一项精心设计的对照研究所表明的,主动参与会更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Herrington、Reeves 和Oliver(2006)认为,学生在学习在线课程过程中参与不足,是因为在线学习的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sation)。他们主张,从根本上讲,在线课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并尽早形成社交临场,这样,大家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就能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应对协作学习任务。
社交媒介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感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始在线学习的时候,大家可以集中在一间教室里见面,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介上传清晰显示自己脸庞的照片而彼此“见面”。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建立参与者之间的信任感,如同证人亲自出现在法庭上,宣誓并提供证词一样。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交网站没有照片,或者虽有照片但却面孔模糊,这都可能不利于建立相互信任感。人们通常相信照片,因为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照片是本人亲自到现场拍摄的,虽然目前的摄影技术多少会影响人们的这种信任感。比如,证人可以亲自出现在异地的法庭上,以电话或视频技术为媒介,从此地至彼地向指定的法庭作证,这样的证言同样是可信的。
社交媒介是传递社交临场和建构社交临场的工具。害羞内向的学生可以浏览其他学生的网页,而后试探性地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照片、个人喜好以及最喜欢的音乐。个人资料可以一点一点上传,以试探其他人对这些资料的接受程度如何(因此,如果感觉到与社区的社交规范相悖的话,可以立刻撤下相关资料)。通过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策略,内向者便能因此建立起符合社交规范的在线形象,并以此在线身份与他人进行在线互动。这样,胆怯的局外人可以通过社交网站而成为在线社区的一员。一旦建立了在线社区,大家今后便可以一起完成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在线学习的辅导教师和学生应当把社交临场限制在学习过程的第1阶段。从第2阶段起,协作学习论坛应该尽量杜绝社交帖子。社交帖可以移至在线咖啡馆或其他更为适当的在线空间。社交临场可以评估,其变化可以跟踪。社交临场指的应该是社交活动参与者而非学习或教学活动,也就是说,社交临场包括教师临场(而非教学临场)、学习者临场(而非学习临场),以及其他学生临场。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认知临场,以帮助学生从初始阶段过渡到进入协作学习论坛阶段。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T. (2007).Social and cognitive presence in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Keynote lecture to the Chais Conference, at the Open University of Israel, 20 February. Retrieved November 6, 2011, from .
[5] Briguglio, C. (2000). Self-directed learning is fine - If you know the destination! In A. Herrmann, & M.M. Kulski (Eds.), Flexible futures in tertiary teaching : Proceedings of the 9th Annual Teaching Learning Forum, 2-4 February 2000,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rth, Australia. Retrieved November 6, 2011, from .
[6] Campbell, P., & Cleveland-Innes, M. (2005). Affect as presence in online communitiesof inquiry. Proceedings of the 21st Annual Conference of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dison, WI. Carr-Chellman, A., & Duchastel, P. (2000).The ideal online cours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 (3), 229-241.
[7] Cunningham, M., Corprew, C. S., & Becker, J. E. (2009).Associations of future expectations, negative friend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high-achievi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Urban Education, 44 (3), 259-279. Retrieved April 15, 2009, from http:///cgi/reprint/44/3/280 available November 6, 2011, from http:///content/44/3/280.full.pdf+html.
[8] Feng, Xiaoying, & Zhang, Weiyuan (2008).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distance education : Interview with Dr Paul Kawachi. Open Education Research, 14 (1), 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 Garau, M., Slater, M., Pertaub, D-P., & Razzaque, S. (2005). The responses of people to virtual humans in an immersive virtual environment.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6 (4), 104-116. Retrieved April 3, 2012, from http:///citation.cfm?id=1149816.
[10] Garrison, D. R., Anderson, T., & Archer, W. (2000).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 :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 87-105. Retrieved April 7, 2012, from http:///sites//files/Critical_Inquiry_model.pdf and September 13, 2012, from http:///model.
[11] Gergen, K. J. (2002). The challenge of absent presence. In J. E. Katz, & M.A. Aakhus (Eds.), Perpetual contact :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vate talk, public performance (pp. 227-241).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Gunawardena, C. N., Lowe, C. A., & Anderson, T. (1997). Analysis of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7 (4), 397-431.
[13] Gunawardena, C. N., Plass, J., & Salisbury, M. (2001). Do we really need an online discussion group? In D. Murphy, R. Walker, & G. Webb (Eds.),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 Case studie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pp. 36-43). London : Kogan Page.
[14] Halpern, D. F. (1984). Thought and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Hillsdale,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5] Harel, I., & Papert, S. (1991). Constructionism. Norwood, NJ :Ablex.
[16] Herrington, J., & Oliver, R. (1999). Using situated learning and multimedia to investigate higher-order thin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8 (4), 401-422. Retrieved December 6, 2010, from http:///9172 and available November 6, 2011, from http:///pubs/jemh/v8n4.htm.
[17] Herrington, J., Reeves, T. C., & Oliver, R. (2006).A model of authentic activities for online learning. In C. Juwah (Ed.), Interactions in online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 practice (pp. 91-103). London :Routledge.
[18] Jin, S-A. A. (2011). The effects of regulatory fit and the mediating roles of social presence and self-presence in avatar-based 3d virtual environments.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20 (2), 105-116. Retrieved April 3, 2012, fromhttp:///citation.cfm?id=2000646&CFID=75668593&CFTOKEN=99274206.
[19] Kawachi, P. (2003). Vicarious interaction and the achieved quality of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2 (4), 39-45.
[20] Kawachi, P. (2005).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 multimedia construct for learning. In S. Mishra, & R. Sharma (Eds.), Interactive Multimedia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p. 158-183). Hershey, PA : IDEA Group.
[21] Kawachi, P. (2011). Unwrapping presence : Exploring the terms used for virtual presence in online education. Distance et savoirs, 9 (4), 591-609.
[22] Lee, K. M., Yates, D., Clark, J., &Sawy, O. E. (2010). Value creation of mobile services through presence: Designing mobile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pplications with presence in mind.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9 (3), 265-279. Retrieved April 3, 2012, from http:///citation.cfm?id=1821979.
[23] Lipman, M. (1988).Philosophy goes to school. Philadelphia, PA :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4] McKinnon, J. W. (1976). The college student and formal operations. pp. 110-129 In J. W. Renner, D. G. Stafford, A. E. Lawson, J. W. McKinnon, F. E. Friot, & D. H. Kellogg (Eds.), Resear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Piaget model, (pp. 110-129). Norman, OK :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25] Piaget, J. (1977) Intellectual evolution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In P. N. Johnson-Laird, & P. C. Wason (Eds.), Thinking: Readings in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 Renner, J. S. (1976a). Formal operational thought and its identification. pp. 64-78 In J. W. Renner, D. G. Stafford, A. E. Lawson, J. W. McKinnon, F. E. Friot, & D. H. Kellogg (Eds.), Resear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Piaget model (pp. 68-78). Norman, OK :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27] Renner, J. S. (1976b). What this research says to schools. In J. W. Renner, D. G. Stafford, A. E. Lawson, J. W. McKinnon, F. E. Friot, & D. H. Kellogg (Eds.), Resear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e Piaget model (pp. 174-191). Norman, OK: Oklahoma University Press.
[28] Rosen, C. (2004). Our cell phones, ourselves. The New Atlantis, 6, 26-45.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7, from http:///archive/6/TNA06-CRosen.pdf.
[29] Rourke, L., Anderson, T., Garrison, D. R., & Archer, W. (2001).Assessing social presence in asynchronous text-based computer conferencing.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4 (2). Retrieved November 6, 2011, from http://auspace.athabascau.ca:8080/dspace/bitstream/2149/732/1/Assessing%20Social%20Presence%20In%20Asynchronous%20Text-based%20Computer%20Conferencing.pdf.
[30] Rourke, L., & Kanuka, H. (2009). Learning in communities of inquir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3 (1), 19-48.
[31] Shea, P., & Bidjerano, T. (2010). Learning presence: Towards a theory of self-efficacy, self-regul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ty of inquiry in online and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Computers & Education, 55 (4), 1721-1731.
[32] Shin, N. (2002). Beyond interaction: The relational construct of ‘transactional presence’. Open Learning, 17 (2), 121-137.
[33] Timmins, L. R., & Lombard, M. (2005). When "Real" seems mediated: Inverse presence.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4 (4), 249-276. Retrieved April 3, 2012, from http:///citation.cfm?id=1149694.
[34] Towell, J., & Towell, E. (1997).Presence in text-based networked virtual environments or ‘MUDS’. Presence, 6 (5), 590-595. Retrieved May 6, 2011, from http://fragment.nl/mirror/various/Towell_et_al.1997.Presence_in_MUDs.htm.
“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从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而且每两年就会翻一番。不难看出,“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入每个领域。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情地歌颂“大数据”,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将其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在台湾的一次演讲中也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数据科技,可见“大数据”已经举足轻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微软史密斯曾言:“给我提供一些数据,我就能做一些改变。如果给我提供所有数据,我就能拯救世界。”“大数据”的这种力量已被众多领域看中,教育领域也包括在内。“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于2015年正式启动,发展教育大数据已成为推动教育领域改革与创新的战略选择。
二、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的思维和理念可以为优化教育政策、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教育测量与评价方法等。大数据为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更好地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
1.“大数据资源”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早在2010年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五年以后,你将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世界上最好的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大学提供的课程都要好。”而在这之前的2009年,一位孟加拉籍美国人创办了一家非盈利性教育组织,他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包括数理化、天文、历史等众多科目的授课,这种形式在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之后类似在线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进而形成“慕课”这一热词,目前全国40多所大学联合组建了慕课联盟。依靠网络技术的微课、慕课等新型的教育教学形态的出现,也因此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在日益变成共享资源。网上教研系统、网络备课系统、教师学习中心系统、教师评价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实现了一站式教学信息平台。而学生在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上,通过网络课堂、自主学习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等实现远程学习、移动学习。
2.大数据让独立个体显现出来
较之其他领域的数据,教育数据有一些不同特征,教育数据是分层的。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在《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增进教与学》中写道:“教育数据是……分层的。有键击层、回答层、学期层、学生层、教室层、教师层和学校层,数据就寓居在这些不同的层之中。”挖掘这些层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
例如,两个学生在语文考试中得分都是80分,是否意味着二者的能力一样呢?传统教学模式中,成绩相同的学生其能力也大致相同。但是在大数据分析面前,二者的差异性就会表现得很明显。他们可能一个依靠出色的逻辑能力得分,一个则依靠强大的记忆力得分,二者各有所长。所以,大数据可以反映成绩反映不了的学生的差别,为老师开展差异教学提供依据。
再如,老师在出考题时,那些正确率低的题目就是好题目吗?一个学生在答题时,第一部分耗时太多,是否就意味着剩下的题目就胡乱地对待呢?一道考题的答题顺序、具体过程、结果,都带来很多数据,这对相关研究者而言是异常宝贵的原始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以揭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找到那些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因素。这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教指导。美国标准化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出现了一个新趋势,那就是考试题目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能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这便是利用了每个学生“如何”学习的方式不同,出题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问题。
三、“大数据”引领教育进步
“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界一直提倡的教育方式,意在关注学生的个性,这一诉求可依靠运用大数据来实现,进而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态度及其学习模式,进而打造一个与其相匹配的课程。因此,有识之士预言,未来的学习将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实现“改善?W习成果,促进自主学习”。
当老师和学生在教育平台上进行教学时,大数据技术会对其过程进行追踪,老师的课堂表现、学生课下行为等等都被予以记录,通过这些教学过程中微观行为的捕捉,为教育机构、家长等提供客观、准确的教育结果评价。
关键词:影视教育;互联网+;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130-02
一、信息革命时代背景下的影视教育亟待改革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我们正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一个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时代,现代新技术以其极快的速度、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各个领域。
以往各种人类新技术的突破性变化首先应用在教育领域,目的是榱巳酶多的人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在教育领域发生的改革都是顺应当时的新科技、新技术的。印刷术的发明使教育实现普及化,而当今的主流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正是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兴盛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标准化课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标准化答案。而我们当前所处的以数字化制造及应用为代表的崭新的信息革命的新时代,则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需要大批能够追踪尖端科学和最新发展的人才,我们如果仍使用以前的传统教育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求了。更多尖端技术应被被引入教学环节,推动者教学工具与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
影视艺术作为当今人们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从前期拍摄、编辑,到后期发行、播放等环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景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从陌生的名称到当今的热词,使得我们从事影视教育的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思考影视教育与现代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有研究报告表明,多年来我国传统的影视教育模式基本保持不变,而这种传统方法更适合培养的是类似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僵化而缺乏创新。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要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并且具有创新与合作精神,教育者要在传统媒体与各种新媒体环境中科学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充满科技感的未来。
我国传媒类院校的影视教育大都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基本模式,即以教师讲解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演示,学生统一集中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统一考试……,这种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高,学生课程完成率高。但缺点也很明显:过分依赖老师的个人水平及经验;过分强调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特征;学习内容仅限于指定教材;学习评价过于单一;师生间、学生间的协同学习、探索学习、互助分享空间明显不足。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我们常说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有自身的特点,教育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的“互联网+”新科技时代,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利用最新的技术与机制,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规模、更新的模式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不远的未来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影视教育者要具有互联网思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网络,将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转化为可以通约的比特(Bit),由此实现任何事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互联”成为这个时代思考和研究问题的基本认知范式[1]。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新的教育模式转变,首先应该在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做出革新。传统的影视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模式,传统教育模式过度重视标准,重视考试成绩和就业率。当然这些标准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未来的改变性与未知性,我们教育者应该更多的加入互联网思维方式,开放和共享是其最明显的时代特征,开放的特点打破了教育者垄断知识的特点,正如乔纳森・哈伯的《慕课》一书中写道:慕课的出现,促使高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解禁了其全部的知识储备库,改变了高等教育资源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被特定机构垄断的局面,使得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被平等分享[2]。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现代信息传播渠道获得知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已然发生改变,教育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演变为相关知识的合理架构者,并提供能够提供引发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探索及创新的动力。共享的特点让我们能够更容易地拥有先进的现代新技术,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怎样才能运用新技术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内容,运用更适合互联网原住民学生的交流方式,以更加有趣而不是呆板单调的教学方法去讲授知识,能够更精准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知识关联,深度和难度层级递进,在学习中培养洞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互动合作的能力,能将各种所学融汇贯通,进而真正掌握这门学科,增强他们的内在自信心,并能够真正享受学习的整个过程。这些都是教育者在新时代需要认真思考的。
如何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技术,对于教育者来说首先要快速提高数字素养,对应从事影视教育的高等院校教师来说,主要包括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和信息素养。
面对层出不穷的现代新技术,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状态做转换,如何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深度设计教学模式,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制作基于互联网传播形式的教学资源,掌握现代新技术是前提条件。
影视生产与消费方式在这个新时代也不断快速地发生着改变,影响着影视的内容、制作、编码等,提高教育者的信息素养可以使我们不迷失在海量数据中,可以使身处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的影视教育者能够在海量课程资源中搜索、分析、归纳、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优化课程结构,以最佳的方式制作、组合各类教学资源,适配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与学界、业界需求对接。
三、现代影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6年《地平线报告》中认为高等教育的短期趋势是混合学习设计的应用与日俱增,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教育模式的竞争与个性化学习。怎样善于利用新技术,利用潜在的学习模式的动态转换,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寻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联系互动方式,让他们能够更加适应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新世界,运用新技术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者要深度思考和实践的。
在传统影视教育中,按照影视制作流程分类,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影视摄影、影视后期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课程仍然大都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听老师讲授、老师采用讲授、演示课堂案例等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现代数字信息时代,已深刻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和被动关系,积极适应新时代师生关系,其核心便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可汗学院、微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s)等,真正体现了现代信息时代的开放、共享、免费、个性化等数字“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各种团体、个人上传了大量的收费、免费网络教育内容,包括视音频教程、各种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
把握影视教育本身的特点,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把传统教育模式和各种多元的在线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教学过程包括面对面的线下教学与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的线上教学,并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这就是在运用现代新技术的基础上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是一致的[3]。
线下学习模式与线上学习模式相结合。影视教育的某些课程,如影视制作相关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课程特点可将基础理论知识录制视频课件制作成微课等短视频形式,收集整合按照影视制作流程及功能模块制作一些优秀网络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课下在线自主学习。课堂上则根据情况集中或个别答疑,并开展综合性的项目教学模式。基于影视创作实践课实践性强、技能性强的特点,可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综合性的项目,通过让学生独立或合作的方式,结合基础知识共同探讨实践完成。以充满活力、互动积极的方式探究运用知识,以逐渐达到深度学习的模式。
整体学习模式与碎片学习模式相结合。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可以⒂笆咏萄内容扩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一些理论性强和难的内容设置为整体课堂讲授,而一些具体的影视制作模块性、操作性、技巧性的内容让学生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设备在零散的时间根据喜好去选择自学,教师主要收集并整理一些优秀的、相关的、有趣的网上教育资源,合理顺序组合,推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设计个人和小组实践作业,通过作业完成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灵活采用课堂答疑或学生互相帮助的方式来解决,充分运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程完成率高等优点;而现代教学模式不受场所限制,不论学生身处何处,只要网络畅通,都可以独自进行学习活动,可以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
现代信息技术时代带来的影视教育变化是飞速的,影视教育者要依据教学大纲,但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新的影视制作技术与传播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过程,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动态与社会需求,并能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更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教师更多的责任是教会学生怎样构建知识和怎样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未来的影视教育发展趋势应该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自主的学习主体。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变化的新时代,一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新时代,一个互联互通、分享合作的信息化新时代,师生关系,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学生和教师都要学会互相成就,互相进步,我们教学的目的早已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 2015(20):10.
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
人们的生活如何互联网化,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CNNIC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网民数0.79亿,互联网普及率4.6%,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50.3%,网民拥有量全球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6.20亿,渗透率近9 0%,高于全球30个百分点。从早期的通过互联网发送邮件、及查询信息,逐渐发展到运用QQ、微信等进行社交聊天,运用网络购物、网络地图导航等,互联网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占网民的22.1%;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为9664万人,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2165万人。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社会化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
互联网已成为各工作部门的标配,从政府部门到企业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处理文件及各种交流与交易。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95.2%,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9.0%,通过固定宽带接入方式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为86.3%、移动宽带为23.9%。此外,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32.6%和31.5%,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33.8%。企业广泛使用多种互联网工具开展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与、内部管理、商务服务等活动,且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系统化、集成化的互联网工具应用于生产研发、采购销售、财务管理、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全业务流程中,将互联网从单一的辅助工具,转变为企业管理方法、转型思路,助力供应链改革。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早期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先锋和主力军,后来又出现了奇虎、新浪、京东、人人等互联网企业,目前的BAT(百度、阿里、腾讯)已成为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巨头企业。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及京东、苏宁等电子商务企业及其相关的各类物流配送、仓储、网络设计等服务企业组成了新型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引领构筑了互联网消费的大平台和大通道,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消费。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20.6万亿,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3.88万亿元,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8%,应用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达到4.13亿,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预计到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5万亿人民币。而跨境电子商务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1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超过5万亿元,交易规模占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达到18%,初步实现了通过互联网“买全球、卖全球”,中国居民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世界各国的产品。
互联网催生产业发展新模式
早在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就提到:中国政府和人民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从本质上来说,是赋予传统产业更多的属性,将传统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产业协同的质的飞跃,即原有的非互联网业务,在与互联网连接后产生跨界融合的质变,并且这种质变不仅在于提升效率,而是体现在产业的重构上。
互联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通过互联网与工业制造业的融合,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都是利用互联网优势,提升工业的价值创造力。“中国制造2025”,其实质也是通过互联网与工业的聚合裂变,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迈进。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经济中约有46%的全球产量受益于工业互联网, 到2020年,全球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支出将达到5000亿美元,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将为全球GDP贡献15万亿美元。海尔的数字化互联工厂就是典型的案例。从2012年开始,海尔便规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目前,海尔已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等4个全球领先的示范互联工厂。《经济日报》在报道中指出,海尔探索互联工厂就是为充分满足全球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新华社给出的评价则是,“海尔背后是‘互联网+家电’的率先落地。经过十年探索,一个脱胎换骨、‘互联味’十足的海尔呼之欲出。”
互联网助力农业现代化,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 深入到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即智能农业模式、农业电商模式和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其功能不仅使互联网技术改造农业生产环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而且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甚至还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产品营销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农业的全程可追溯、全产业链智能化、网络化运营。互联网带来新的数据、信息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有了更多的工具、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创新。如物联网在种植业、畜牧业领域的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在草原、渔业领域的应用,RFID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GPS技术在农机领域的应用。此外还现出了几种明显的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如:农资电商、土地流转电商化、城乡流通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等。
互联网改变服务业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传输和大数据等,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催生了众多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和O2O等新兴服务业模式,仅阿里巴巴,其业务范围已涉及电商、社交网络、物流、金融、旅游、导航、视频娱乐、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众多服务业领域。而围绕移动社交、O2O、LBS等,服务业企业也开发和推出各类应用,包括网络购物、团购、美食、生活资讯、地图、旅行、天气、导航、健康、电影等。“互联网+通信”,出现了QQ、微信、陌陌等;“互联网+交通”出现了滴滴快滴等打车软件;“互联网+物流”的智慧流通,利用信息化网络管理、注入智能的数据分析,让物流调度智能化、物流节奏控制智能化、分仓存储智能化。互联网医疗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健康教育、原料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网上挂号、网上处方等。互联网教育打造出了诸如一起作业网等各类P2P互动和智慧教育平台。此外还有互联网旅游、互联网餐饮等各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模式。
互联网催生了普惠金融和银行服务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支付技术,将金融机构与企业或个人直接对接,推动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提高金融机构在渠道、数据和技术上的竞争力,也使互联网企业可以参与金融服务,丰富了传统金融体系和产品,推动了普惠金融,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率,促进金融生态的丰富化。目前出现的具体模式包括:互联网金融,网络支付,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银行,众筹融资平台等。其实质就是将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因素结合起来,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目前,中国的各大银行都推出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银行服务模式。如平安银行专门设立了网络金融事业部,构建了橙E网、口袋银行、橙子银行、行E通、金橙俱乐部等四大客户群体的互联网门户。在橙E网上,用户可以联合起上下游的交易伙伴,完成在线定单、在线收发货、在线结算和消单业务,可以进行线上融资、线上保险、投资理财、资金增值等多种财务管理。整个平台向客户免费开放,大幅减少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
互联网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阿里研究院的《互联网+研究报告》指出,互联网与零售业的结合促进了电子商务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释放了庞大的内需消费潜力,并推动中国流通业在覆盖地理范围、覆盖人群上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得益于交易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命,互联网使得流通业的效率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互联网通过“距离无关”的天然属性,将全国不同区域间的制度与政策落差抹平,构筑了统一的准入条件、交易规则、信用制度、IT服务、金融及物流体系等,形成了事实上的全国统一大市场。阿里研究院测算,网络零售的交易效率是实体零售的4倍,同样1元的投入成本,实体零售完成的商品交易额是10.9元,而网络零售完成的商品交易额是49.6元。互联网与流通业的结合,大大释放了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消费。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部地区电商与快递物流发展迅速崛起,河南、安徽两地同比增幅甚至超过70%。
互联网便利百姓生活
随着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渗透,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有解决挂号问题的挂号网,有各种可穿戴设备的发明,有做慢病管理的APP,还有专家医生在线咨询等。2015年12月7号浙江乌镇率先出现了全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已经出现了以挂号网、“360良医搜索”为代表的工具类网站;以“春雨掌上医生”“寻医问药”“有问必答”为代表的咨询类网站;以好大夫在线为代表的重大疾病分诊转诊类网站。除此之外,还有以健康教育和信息为主的39健康网、以电子健康档案采集和应用为主120ehr网、以疾病风险评估为主的宜康网、以专业医师资讯为主的丁香园网站等。百姓可以在家看病,去医院看病可以事先网上预约,消除了“一号难求”的苦恼。
互联网对出行行业的渗透早期主要为传统的汽车租赁、专车、代驾等业务,后期逐渐出现了可以实现服务共享的拼车等业务,服务不断创新和升级。目前,大多数百姓都在手机上下载了滴滴、优步等出行软件,出门叫车既快捷也方便。2015年中国航空和铁路客运出行互联网订票占比分别约为78%和68%,通过网络预订的用户均超过了60%,且稳步攀升。公路方面,多家公路出行平台已将触角延伸到个性化客运业务。公开数据显示,12308全国汽车票是国内最大的公路跨城O2O出行平台,已拓展到目前国内26个省份、3000多个城市,6391个汽车客运站,运营线路规模达到300万条/天,每个售票周期(按5天计)可向市场投放逾7亿客座资源。此外,携程网、途牛网、驴妈妈等互联网旅游平台使得百姓在出行前便可以订好宾馆、旅行接站、公园门票等,百姓出行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到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互联网订餐模式给传统餐饮服务行业注入了新的商机和活力,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各类互联网订餐平台使各类不愿做饭的人群在家通过“美团”、“饿了么”等订餐平台即可以定制各种美味食物,一般1小时之内所订的饮食就可以送上门。尤其是在雨雪天气里,网络订餐使得百姓可以宅在家里,只动动手指就可以便捷地享受到温暖的美食,大大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品位和质量。2010年中国餐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17681亿元,201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28132亿元,进入2015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以及互联网餐饮模式的推动下,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34892亿元,预计2017餐饮整体市场规模年将达到48962亿。
平台普遍拿大头
传统秀场时代已经被全民移动直播所代替,直播娱乐化的兴起在今年催生了200多家直播平台。网红经济的热度直线上升,传说中的“不出家门就能挣大钱”成为现实。不过,数钱的不只是主播,直播平台更是坐收渔利。
记者选择了6款移动直播App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映客、花椒、一直播、哈你、易直播、ME直播。根据ASO100实时下载热度榜单显示,前5款App在社交板块依次名列1、9、14、26、189,ME直播在娱乐板块位列46。
在映客直播中,记者共收到了友人打赏的价值5元人民币的虚拟礼物,共计获得了50映票,可领取红包是1.56元。由此算出的主播收益分成比例是31.2%。
随后,记者在花椒直播上消费6元为友人打赏虚拟礼物,该名友人赚到了60花椒币,可兑换的收益是4.2元。主播收益分成比例是70%,花椒平台获得另外的30%。与该比例接近的还有易直播。记者在易直播上消费10元为友人打赏,该友人收入为7元,收益分成比例也是70%。
另外,记者在一直播上直播后收到了价值6元的礼物,总共收获钻石180个,现金账户余额显示为1.8元,主播收益分成比例为30%,平台参与分成约为70%。
而在哈你直播上,记者共收到了价值约为5.9元的礼物,获得星光590,共计获得可提现金额2.36元,收益分成比例约为40%。
ME直播平台中遇到的情况则不太一样,记者直播后收到打赏价值为6元的礼物,但是无法对收益进行提现,只是与赠送礼物的用户亲密度有所提升。
记者向几家直播平台进行确认,各个平台的分成比例基本与调查所呈现的一致,不过也涉及一些额外的费用。哈你直播方面人员对记者解释称,提现金额都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而分成比例也根据主播的级数不同而呈阶梯式变动。映客方面人员则表示,主播与平台获取的收益分成比例应该是32:68,具体是否涉及个人所得税等费用尚不清楚。另外,ME直播方面人员表示,平台上主播收益要超过10元才能够提现,而主播与平台的分成比例是3:7。
目前来看,30%-70%不等的分成并未对用户选择平台造成太多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几位直播玩家,大部分表示是通过口碑和社交工具的宣传来进行选择的,对这样的分成差距并不了解。
主播收入差异大
作为初级主播,收入水平有限也并非网红主播一样具有吸引力。不过,直播平台分成的主力并不是小玩家,经过调查发现,上述6个平台首页热推的网红主播的收益情况便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各个平台这些拥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粉丝的网红个人主页中,几乎都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虚拟财产在账内,如若按照比例兑现收入十分可观,同样,直播平台从中更是获得不少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网红主播与直播平台是签约关系,因此,分成与收益不一定会维持平台的普遍算法来分配。
陌陌方面人员表示,刚开始时,签约的主播会有保底工资,粉丝上去后就只靠分成的模式赚钱。不过主播分成多少与他们自身所在的公会资源好坏相关,公会资源好抽成会多一些。目前,直播平台都不会透露这部分主播的具体抽成比例。
“现在很多平台都在取消主播底薪,目前内容优秀的主播会存在底薪,但分成与普通主播一样,未来还是要靠主播自己优化个人播出的内容来拿到更好的收入”,ME直播方面人员说道。
映客方面人员则坦言,目前映客是不签主播的。
另有行业人士透露,签约的主播大部分来自于模特公司或者网红经纪公司,由自己的经纪人与专业管理团队等帮助培训这批专业网红,并协助他们做内容与推广乃至接一些商业宣传相关的直播工作。这些公司或者团队与直播平台合作提供主播输出,与平台谈妥分成比例。
公开数据显示,网红产业预计今年的产值将接近580亿元,可见直播平台还有更多盈利空间可开发。虽然大部分独立直播平台并不愿透露自身平台主播人数以及营收,但仍可以通过微博与陌陌的财报对直播业务这部分营收获知一二。
微博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平台上直播场次超1000万场,6月日均观看人次773万,日均观看时长38.7万小时。随财报披露的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产品(秒拍)和直播产品(一直播)正在推动新浪微博用户增长,预计月活跃用户数将在2018年达到4亿。
另外,陌陌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直播服务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便成长为陌陌最大营收来源,贡献了156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30.7%。
直播平台的造血能力不用怀疑,而网红便构成了为直播平台贡献收入的主要支撑者。
赚得不如烧得快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而在上半年,仅真人聊天秀直播网民比例就占到了19.2%。
“这部分红利不可能由几百家企业共同分割”,比达咨询分析师陈彪分析称,如前几年的“”一般,市场最终只能是几家平台的天下,尤其是在当前没有哪家平台盈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实际上,普遍意义上的全民直播门槛很低,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但是,真正要形成粉丝效应和长久黏性的内容并不容易,对平台这部分投入的要求也十分高。
“有靠山的平台可以通过持续流量和资金的供给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有能力的主播,甚至请明星、名人做宣传。然而,大部分的小平台却必须依靠网红主播的影响,因此命运由模特、网红经济公司主宰,如果还要通过较高的主播分成来吸引主播便很容易被洗牌出局”,上述行业人士直言。
陈彪分析称,网络直播的主要成本在带宽、主播、内容、营销几个方面,尤其带宽压力是一些融资不利的小平台难以承受的。因此,仅依靠虚拟礼物分成以及广告这几种有限的变现方式很难坚持。“直播平台内容比较同质化,监管逐渐严格等因素也将实现劣质平台的快速淘汰”,他补充道。
爱吃水果的焦岳,2014年10月和合伙人孙鹏在北京创立了水果电商“一米鲜”,出任公司 CEO。一米鲜最早主打高校水果市场。此后的两年,其目标消费者已经从学生群体扩展到写字楼白领和社区主妇。
回过头来看,一米鲜成立的2014年是国内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一年。根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的市场研究报告,其市场总规模从2013年的120亿元增至245亿元。这一年的年初,焦岳还在阿里巴巴负责友盟业务。在一次活动上,他结识了当时还在做在线教育项目创业、同样爱吃水果的孙鹏。
两人在日后的创业交流中有一个共识:水果属于大众高频消费品类,但经营这个品类对供应链能力要求很高,以致于平日里城市消费者能吃到的水果,无论品质还是价格,其实都不能算上乘。
做生鲜最棘手的问题是损耗率。相对来说,进口水果的供应链管理比国产水果更为成熟稳定,产品也相对更标准化,加之利润较高,所以整个电商渠道销售,大家几乎都是主打高端进口水果生意。即使有针对国产水果的售卖,大多也是原产地卖家推出的季节性单品。
不过,就在焦岳和孙鹏热烈讨论创业思路的同时,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2014年,褚橙、佳沃等国产水果品牌已经初步打响,国内专注生鲜干线运输和末端配送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配套服务已日臻完善,打破了过去想做生鲜电商“必须要自建物流”的门槛。
2014年下半年,从微店开始,一米鲜成为一家主营国内水果产品的电商。之所以最先看中“校园”市场,是因为这一区域人口密度高,且容易形成口碑传播,试错成本相对较低。这些学生用户需要提前一天下单,焦岳和孙鹏根据订单量,先跑去北京当地的批发市场采购,第二天再送到大学附近自提点的冷藏柜。
焦岳和孙鹏此前没有任何零售经验,创业初期注定要被北京新发地的水果批发供应商“坑得要死”。不过两人没有畏难,反而隔三岔五找新发地的老板喝茶聊天,一来试图弄清楚行业的规则,二来则为了刷脸,好尽快与供应商打成一片。
“做了这家公司我才觉得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挺扯淡的,因为你要花时间到上游产地与农户、合作社交流,中端与供应链保持沟通,一直到了末端还要跟批市供应商打交道……”焦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自己原本是不善交际的人,但现在做了水果电商,逼着他要跑产地、见供应商,一米鲜这场十分接地气的创业之旅,令他感觉更踏实,“干这行讲得更多的还是传统零售的一些东西”。
2015年初,原物美集团采购总监张旺波加入一米鲜,成为第三位合伙人,并迅速组建了一支采购团队,其成员来自物美、永辉、7-11等传统零售企业。此后花了一年时间,摸清了全国24个水果主产区40个核心品项的详细资料。由此,一米鲜深耕国产水果市场的底气更足了。
相比其他生鲜电商,一米鲜的SKU数量很少,每个城市同期上线的水果不超过40种。焦岳算了笔账发现,“做生鲜电商,单个品项每天卖不到30吨,根本谈不上效率”,所以他的销售思路是以“特卖”的方式打造爆款――单品订单量足够高时,就可以向上游议价,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高品质的水果。
目前一米鲜产地直采的比例为30%,这种直采模式更适合应季水果,对采购规模要求高,例如烟台“美早”樱桃一次的采购量至少要达到2吨,新疆库尔勒香梨则要二三十吨。当众多的生鲜电商喜欢用“产地直采”来凸显其供应链优势时,一米鲜也并不否认直采商品正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更是毛利的主要来源。但是基于以销定采的C2B模式反推,这家水果电商一直坚持更为多元化的渠道政策――或者产地直采,或者与主力品牌供应商和一级批发商合作,三种模式各取所长。以天为单位,针对每种水果产品,一米鲜会同时接受上述三种渠道供应商的报价,再根据当天订单量决定最终向谁采购。
接下来要解决更为头痛的问题,就是损耗率。张旺波透露,即使是那些已经实现农超对接的大型超市,生鲜的库存周转时间也需要3~7天,这期间损耗率通常会升至10%~20%之间。
以销定采的模式本身可以减少在库时间,但还远远不够。为了极力缩短周转时间,一米鲜在其已经进入的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每个城市设有一个配送大仓和多个小型分仓。商品由供应商送至配送中心进行抽检和分装工作,随后再送至城市各个区域的校园自提点和前置分仓,再下单给达达、美食送等第三方O2O配送车队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整个过程中,一米鲜商品的在仓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损耗率不到2%。
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显示,当前95%的生鲜电商深陷亏损泥沼,可以持平或收益的不到5%。即便是本来生活这样的先行者,目前也尚未盈利,更不用提一些小规模的创业项目的生存现状了。而焦岳带来的消息却是:一米鲜在商品交易上已经实现了盈利。
“我们能做到20%的商品交易毛利,履约成本(物流、仓配、包装和其中的人力成本)大概在15%左右,也就是说一米鲜的净利润率能达到5%。” 焦岳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2015年公司的年交易额约为3亿元。交易峰值出现在去年11月18日――一米鲜店庆当天单日共成交16.8万单,大约卖出700吨水果,90%的订单实现了一日内送达。2015年12月,一米鲜获得昆仑万维1500万美元的Pre-B轮融资。今年1月,又获得东方富海的B轮融资。
在焦岳看来,水果的消费场景包括了计划性场景和及时性场景。C2B模式满足的是计划性场景,而及时性场景则需要用O2O来满足。
2015年底,一米鲜曾尝试过与线下卖水果的“夫妻店”合作,基于一米鲜的手机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下单,再由这些店铺负责及时配送,但很快就发现这种模式在商品管理和服务质量上有很大缺陷。此后,一米鲜将线下合作伙伴的选择更多转向果多美、百果园等连锁水果店。
表面上看,线上线下渠道本是冤家。况且一米鲜还有自营商品,在某种程度上与入驻的商家是竞争关系。综合到家类O2O项目“京东到家”在启动时,为了重获零售商的信任,做出了“绝不碰商品”的承诺。
但事实上,一米鲜的确与果多美、百果园这些线下的连锁大佬成功结盟。2015年,几家线下连锁水果企业联合成立了致力于把国产水果做大做强的“优质果品联盟”,挂靠在农业部,还不忘拉上焦岳,理由是“你懂电商”。
让大家都能愉快地挣到钱,是促成合作的最大前提。去年一米鲜的总用户量是300万,交易次数超过200万,一米鲜会将用户资源全部开放给本地线下商家,并在前端展示其品牌。焦岳坦言,一米鲜的垂直水果 O2O业务虽然面临着综合性“到家”品牌的竞争,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一米鲜的单店订单量是所有O2O线上渠道中最好的。一米鲜的分佣比例要低于各类综合到家品牌,而且一个区域内只选择一家品牌合作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商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