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初中生学习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学习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学习汇报

第1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情境

从教材设计上对实验模块的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实验探究在初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呢?我认为一方面要确保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这需要教师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趣味的探究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控制好探究的过程,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实验后的拓展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总结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在实验探究上取得好的成绩。只有这样对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进行把控,才能做好生物的实验教学。

一、创设趣味的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孩子探究兴趣

一个趣味性强的实验探究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实验探究的状态中,发挥“一两拨千斤”的效果。那么,如何创设趣味的实验探究情境呢?首先,在备课时,生物老师们要花费时间精心地去准备和发掘情境,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就处于实验的情境之中。老师们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先根据实验要求去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例如:在检测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前,我先让学生去超市购买一个马铃薯,再上网查阅可以检测淀粉的试剂。让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之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提早进入探究实验的状态。其次,在收集和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信息源过多,收集起来的材料杂乱无章。倘若教师没有进行合理筛选,势必会对学生的探究实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所以,本人通常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探究材料,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直观、生动地让学生进入到实验探究的情境中。除此之外,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我还会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我会联系之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知识,对学生说:“上一次我们观察了口腔上层的表皮细胞,对它的结构已经有所了解,那么这一次我们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后谁能告诉老师它和动物细胞有什么不同吗?”从而引导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去观察、思考,更快地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

二、对实验探究过程严格把控,确保实验顺利开展

众所周知,一节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使学生在这短短的45分钟里对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又要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是很困难的事情。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把控探究过程的方法。首先,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就要确保整节实验探究课始终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控制好实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进行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探究中,许多学生在利用显微镜看到小肠绒毛的时候,都表现得异常兴奋,可是兴奋过后就没有继续观察。这时,我通常会问学生:“看到小肠绒毛的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小肠绒毛都有哪些特点吗?”从而推动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其次,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差异。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的效率,本人采取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科成绩进行小组分配的方法。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学困生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帮助学困生们在实验探究中能够有所收获。

三、开展实验结果的汇报工作,提升学生的探究总结能力

在本人多次旁听其他初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后发现,许多教师都完成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严格把控。可是在学生操作实验之后,却没有引导他们去总结实验结论,找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锻炼到学生的实验思维,不利于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验探究课程结束后,要留足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实验过程,再进行汇报总结,使实验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和总结能力。例如: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探究之后,我组织学生去总结这次实验,总结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用黑纸去遮光?为什么未遮光的部分用碘液测试会变蓝,它发生了什么反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之后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将实验过程、现象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我发现,在汇报结束之后,每一个学生对该模块的实验都理解的更加透彻,令我很是欣慰。总而言之,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从探究前的准备,探求过程的监控,探究结果的提升全方面地控制初中生物探究过程,就一定可以让生物实验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交际法 初中英语 口语能力 交际水平

一、情境引导,创设交际环境

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才能够说好一门语言,但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起步晚,再加上没有合适的练习环境,导致大部分的初中生羞于说英语,因此在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合理的环境中能够轻松说英语。同时合理的环境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与其他同学或者是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内能够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语上的自信心,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

比如说在进行《Getting to Know You》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Welcome to China》中的内容设计一个合理的交际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中国的著名风景,教师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风景的评价以及自己所去过的美丽的地方,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同学进行分享。在进行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的内容围绕“what do you like the place?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people living in the place?”。

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直观的看到不曾见过的中国形象,都会不由自主的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许多同学还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用英语进行风景的讨论,这样使教学活动更容易进行,再加上初中生根据自己寒暑假的旅游,就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还会在教学活动中会与我进行讨论,这样促进学生在口语上的自信心。

二、突出主体,引导合理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进行交际,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的进行探究与讨论,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实际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缩短讲课的时间,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究、进行讨论。

比如说在进行《Having fun》一文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课文中的第三部分部分中《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我们平常会见到的动物,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等进行讨论,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动物的特征,最后由小组成员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尽量用到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句型。

通过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都具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而且有些志同道合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显兴奋。学生讨论的越为激烈,越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用英语去沟通、去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丰富活动,鼓励语言创造

英语口语教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教学过程就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创造。而且初中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在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表达形式,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创造,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比如说在进行《Fashions》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Task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进行语言创造。Fashion一文主要讲述的就是“时尚”的话题,而初中生正是热爱时尚、喜欢打扮的一个年纪,教师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举办一个“Fashion poster show”的口语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时尚的海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海报用英语进行汇报。

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在初中举办类似的活动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锻炼的平台,这样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内进行英语总结汇报,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胆量。再加上在汇报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还能够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潜力。

四、结语

交际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当前的英语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视听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合适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在交际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语言创造,让学生多多联系,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云霞.试论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15(6):27-27.

第3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一、“合作学习法”的概念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合作学习法”是美国教育家B・S・布卢姆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提出的,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学生之间合作互助、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生物实验课程在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增强合作能力,针对这一课程特性,提出以“合作学习法”构建课堂,分组完成实验项目,取得实验结果.“合作学习法”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发挥,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做两方面的处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感受力,对于生物实验结果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记忆.

二、以“合作学习法”构建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提高初中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动手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实验操作也是中考考试的考察内容之一.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法”构建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实施以下有效策略来完成.

1.通过“合作学习法” 激发学习兴趣和营造学习气氛以加快学习状态的进入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开展实验课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换,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客观性认识,增强合作互助意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正确认识生物实验中合作的重要性,明确实验目的,重视合作内容.教师在抓住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设计教学过程,积极的创设实验情境.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实验的意义和乐趣,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向,让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氛围中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例如,学习“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实验主题.如向学生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夏季和冬季买回来的活鲫鱼放在水中养活时间不同,后者时间较长,这是为什么呢?你们能共同用实验证明看法吗?”保证使学生之间达到兴趣的同步性,以兴趣来驱动之间的自主合作以实现教学目的.

2.用“合作学习法”的理念科学的分组与分工来强化学生的实验合作意识

根据实验室与班级规模大小,依据学生个人能力水平、学业水平、性格特征或者是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为每组4-6人不等的同质或异质学习小组.在各组成员确定之后还需要进行角色的设定,将组员大致分为组长、操作员、记录员与发言员等.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尽可能的让每个成员对自己的角色以及所承担的任务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既能让组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实现组员的积极合作与互动.

例如,在学习《生物体有相同的的基本结构》(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细胞.在实验开始之前由组长分配任务并协调工作,组员讨论实验步骤设计方案后开始实验工作.操作员在自主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显微镜的操作事项及了解实验过程所用到的实验原理;最后各组交流实验经验时由汇报员进行汇报交流实验结论,并改进实验操作.在这种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亲手操作,记忆就会更深刻,并提高相互间的合作意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3.根据“合作学习法”的概念合理性的引导及评价完善实验课堂

在实验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把控课堂操作过程中时间与课堂节奏,提高各小组的合作效率.在实验结束后,教师需要用不同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其原则要坚持以小组为单位,避免个体间的相互比较,以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加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教师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以此促进组员共同提高.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寻找问题之所在,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一课时,教师就要先给几个小组长做操作演示,采取以兵带兵的教学形式,避免出现操作上的不足,以及确保组员之间的合作性.在“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之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擦滴取展盖染观察”的实验步骤,并且要保证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与合作.完成实验课程目的后,还能让各组员更加熟悉实验步骤,增强对仪器设备的认识.

“合作学习法”适应了生物实验课堂的需求,运用科学的教育观构建初中生物课堂,充分发挥生物实验优势的同时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互助合作过程中完成科学实践课.

结构;学完植物的分类后,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植物;学完动物的分类后,带领学生参观动物标本馆等等.生物学本身是一个形象化、具体化的科目,实践性很强,在各种实践机会中,教师都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印证理论知识,在能够主动利用理论知识取得成果时,给以适当的表扬,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这些对巩固和保持兴趣都很有利.

第4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营造氛围;分组赏析

在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翻译语法的方式进行传授,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还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下降。本文针对这些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的乐趣

英语教师需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感到教师具有亲切感,感受上课是一种享受。尤其是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课程时,要让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带领学生走入最佳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氛围。另外,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积极乐观的评价,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言语激励学生,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也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语言,要维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懂得相互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提问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联想,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对于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师采用质疑、引起疑问等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一系列流程,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组阅读赏析

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还很差,因此十分适合采用分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构建主义理论得出结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通过借助他人的帮助获得知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共同协商、研究,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汇报、交流,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完成任务,互相帮助、配合,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阅读理解内容的教授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英语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教学新思路、新模式,找到多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学生学习的氛围,进而完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

第5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生成 活用 预设 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48-01

众所周知,生成这一过程比较的复杂且多变,所呈现出的是非线性序列,就生存的过程来讲,英语老师时刻都将可能会面临因初中生自主顿悟、思索而赋予的挑战,或者是碰到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产生全新而复杂的课堂现象。身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在这个大力宣扬生成性教学的大环境下,落实好生成的高效性,就变成了极为重大的课题。

1 教材活用,丰富生成的内涵

1.1 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英语课程内容直接地决定了英语课堂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因此,应该妥善的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适当的控制好课堂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避免盲目的追新求异,要以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作基本入手点;第二,调节好新手段和旧经验二者间的内在关系。尽管新手段很新颖,有优势,但也不一定就能够适宜运用在各种教学当中;而旧经验虽老套,可也有它的闪光之处。因此,二者都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唯有科学地处理好二者间的内在关系,方能真正地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做好铺垫。

1.2 积累知识,让教材更具体

在英语课本当中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但是生活则是无限的,初中生在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这一过程中,逐渐地习惯了用英语语言思维,这就使他们在对于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事情,喜欢借助英语来进行表达。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有益于初中生进行思考的语言情境,慢慢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思考问题,并处理问题。譬如,在对动物一系列的单词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T:Let’s go to the zoo.S:OK,Let’s go.这样来构建起一个在动物园里参观的虚拟性的情境。然后教师可以呈现出各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

2 课堂预设,让生成更加有效

实际上,预设和生成并非为一对天敌,从某个角度来说,预设可以促进更有效的进行生成。

2.1 预设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第一,从新课标当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来明确英语生成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当编制目标的时候,教师应该考虑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方法目标等。

第二,设置有序化以及差异性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应该同时顾虑到各个阶层发展水平的初中生的内在需要,让各个阶层的初中生能够采用适宜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

第三,建立开放性与生成性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变化,相应的生成全新的英语语言目标,时刻预备着融入新型的信息、教学内容与要求。

2.2 设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英语新课改召唤着生成性的教学,由于受到了以往传统课程教学的一些影响,大家往往喜欢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注重环环相扣,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线性序列”,如此势必要致使初中英语课堂的捆绑、刻板化以及初中生主体之地位的缺失。建立一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调整的框架,或者是可以进行取舍的学习渠道,让初中生具有足够进行学习与思考的空间。

3 适时调整,生成教学资源

3.1 在错误中找到新的亮点

在新课改当中所提倡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那么这就需要英语老师有效挖掘一些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有益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错误”便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挖掘且得当运用所出现的“错误”可以为课堂活动添加活力。善于留意初中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错误,警觉错误当中所潜藏的教学之价值,这也是英语老师教学素养的一种体现。养成初中生的纠错习惯更的是一门独到的教学之艺术。比如,对于牛津英语7A当中的“一般现在时”这一知识点的进行学习时,里边第三人称的用法,当英语老师进行讲解的时候,大多数的初中生都能很好的进行理解。可是在现实运用的过程中,非常多的初中生依然未能顾虑到第三人称在这一类句型中的用法,比如,在对“He go to school late everyday.”等进行学习时,为促使更为多的初中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把全体同学划分为6个大组,引导每一个成员进行汇报,争做小老师,督促、帮助同学纠正错误。这样初中生在纠错的时候,还能够给予合理的分析和纠正,确实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知其然且知所以然”。

3.2 在无意中,捕捉新的“兴奋点”

通常在教学活动中,不免会产生一些始料不及的状况,倘若教师可以做到及时的进行扑捉与灵活的运用课堂中所出现的偶发状况,那么它便有可能变为高效性的课程教学资源,给初中生营造出真实高效的语言环境,使初中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学习英语,促使教学获得未曾预设的光芒。比如,有一天,班上有几个男同学迟到了,我灵机一动特意说道:Oh,you’re late.What should you say?他们马上回答:Sorry,we’re late.May I come in,Mr.Chen?接着我微笑的说道:Come in,please. Don’t be late next time.这看起来好像是一段随意性的简单英语对话,实则却把握了一个应用英语语言的绝佳机会,能够使初中生自主地在真实的语言环境当中运用已经学习了的语句展开交流。并且,还抓住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适时地对初中生实施文明教育。

总而言之,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要适应于生成的内在需要,如此,方能够使英语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的真实,促使学生更自然有效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 徐永芳.浅析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10(9):127.

第6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分组的方式为学生分配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跟组员团结合作中开展探索学习,并且还在课后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补充式总结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该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和督促的作用,该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主动的探索,进而提升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初中数学教学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体现.新课标指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初中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产生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还能够增强组员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并且还可以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型人才.

二、数学教学内的合作学习模式

(一)小组划分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注意小组划分策略,研究显示,合作学习模式的一个小组最好设置为4~6人.我国多数初中班级的学生人数约为40人,因此,初中班级一般可以分出10个小组,为加强组内交流的效果,两个小组的间距最好保持得远一些.教师在划分小组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的不同,并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划分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好、中等和差的学生,以此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但是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每个小组的实力和水平都相当,很难避免有的小组实力较强,有的小组实力较弱的情况,因此,教师还要依据小组实力差异,实现强弱小组之间的合作.

为了更好实现小组的学习和管理,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十分明确自己的任务,如,组长、汇报员、检查员,学生一旦具有了职责,将会更具责任感,促进小组成员形成良好合作关系[2].

(二)合作学习的运用

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要注重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教师还要重视强化小组间良性竞争.初中生有着较强的争强好胜心理,并且小组间的竞争能更好地刺激学生的竞争欲和参与欲望.如,教师在教授解方程组中,可通过小组竞争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这就要确保在分组中要结合成绩分组,确保小组间实力差异不会过大,并且人数基本一致,然后,教师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于白纸上作答,每个小组成员一次可解答出一道题,解答完后立刻向下一个人传递解答下一个题,这样直到解答完所有的题目[3].最后,教师依据小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评比出最优秀小组.此外,教??可以很明显地获知哪些学生解题能力不强,从而给予其有效的帮助.

(三)积极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的优势和缺陷展开观察,进而实现教师对学生实行更好的针对性评价.此外,为了激励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和更好的进步,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若小组进步明显,便可以获得荣誉证书或是登上班级的光荣榜.合作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之间的了解会更深入,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更能够反映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小组之间有竞争关系,因此组间评价也要得到重视,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有的小组会进步明显,有的小组会停滞不前.最后,还要注重学生的自评,学生必须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书面形式、小组会议等.

第7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改良;实验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笔者在对湛江市(以下简称“我市”)的中学的初中部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开展率普遍较低,甚至出现空白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校本实际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优点,架起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桥梁,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等,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现状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那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内容在我市实际开展情况如何?为此,笔者对市区四所中学的七、八年级开设生物实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一所公立重点中学,一所私立重点中学,两所普通中学)。它们的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如下表。

新课程要求对初中学生进行恰当的生物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初中生物日常教学,达到生物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初中生物分组实验开设情况不理想,原因如下。

(一)教学观念陈旧

新北师大版生物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还是以应试为出发点。我市虽已把初中生物列为中考科目,但学生学习时间短(两年,四册书)、课务重、考试分值低(占部分25%),未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重视。此外,很多地区的中考仍未加入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仅仅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致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结论即可,实验教学只是一种形式。

(二)学生认知制约实验教学开展

初中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不丰富,学生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十分欠缺。因此,许多学生虽把生物实验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喜欢生物学理论学习,看完做完实验不能对现象感兴趣,对过程、结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对分析问题厌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对生物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于培养。实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实验教学课沦为活动课。

(三)大班分组实验教学的尴尬

生物实验教学课主要是培训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级有6个平行班,每班人数50~56人。由于是大班教学,学生被动的状态和难以控制的课堂纪律,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不能对他们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评价。一方面,实验教学课一般采取的是分组实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不同,甚至出现小部分学生会游离在实验活动之外。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一般先是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这会花掉大部分时间,教师只能匆匆几句就被迫结束课堂教学任务。一堂看似热火朝天的实验课,但学生收获并不大,实验教学课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二、初中生物演示实验现状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他们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帮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但是,传统模式的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一次“重复”实验,其结果是忽视了探究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毫无悬念的结果,使学生失去了通过深层探究完成自主学习的机会。实验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三、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优势结合

(一)改良初探

近年来,随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学生实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分量越来越重。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实验安排情况如下表。

在减负的浪潮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为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并轨”作了多次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1.ABC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验效率

在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短、实验器材设备缺乏、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验中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合作小组,每组6人,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动手能力强的为实验操作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各个岗位定期轮换,每人的各项技能都得到锻炼。

2.将演示的舞台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达

在实验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做,学生跟着做,探究活动课只能算是模仿实验课。教师总是担心学生犯错,不能很好地按照规定的步骤实验,不能记住要注意的事项,忍不住再三打断学生实验。于是,学生高涨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便在老师的关怀之中渐渐熄灭。

学生最有兴趣之时,便是学生“出错”之时;学生最易出错之时,便是学生最富创造力之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大放异彩。

3.下面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的《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活动为例谈谈实验教学过程

(1)共同确定目标。教师根据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训练目标、重难点,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探究活动时,我们将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①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各结构的具体生理位置(鼓励方法创新);②解剖和观察大豆、花生、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③用一种最简易的方法区分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教师适当的解释说明,既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可以了解到本次实验操作的重点安排,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2)教给学习方法。这是从定训练目标过渡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重在提出问题,教给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例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学生进行观察解剖活动前,教师提出问题:采用怎样的解剖角度才能更全面地呈现种子的基本结构?通过让学生在大脑中猜测、推断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学生真正动手之前就已经将各个方案进行了类比,这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也提高了正确率。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学习前提出要求:①在实验操作之前,每人先独立思考、自学(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②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并在组内进行初步汇总。整个流程下来,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负责的内容,更能站在总体的高度把握整个实验流程,使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4)成果展示。这一阶段主要是采取擂台竞技的形式,让两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和汇报成果(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全班师生对他们的展演进行评比,评出优胜奖,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的实验过程不要求与课本一致,有创新的应适当加分。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界限,将两者并轨,在有限的时间内成为课堂实验操作的主人,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5)知识梳理。实验完成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不全面的、零散的,师生小结显得尤为重要。实验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适当记录,将学生探究得到的零散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准确,又系统化。

(二)思考与对策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和定位,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互相配合的课程,是推进生物素养养成的关键措施。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切实感受生物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唐新明.开启学生的心智:中学生物教育艺术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黄南平.初中生物学生实验的现状与思考[J].宜春师专学报,1996(05).

[3]叶春茂,冯淑辉.初中生物学科演示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生物学通报,2001(08).

第8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顺利实现教师高质量教学、学生高效率学习,也就是实现师生双方的完美配合。因此,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手段,更需要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双管齐下,两手抓,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构建,高质量地完成生物教学任务。

一、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

充分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时,教师只有充分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才能有效地根据具体需要去选择、整合教学资源,围绕自己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在制订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切勿盲目地依赖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要认真地根据新课标对课程目标的理解、研究,以及对生物学科知识、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全面分析来制订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另外,教师在充分研究课本,全面整合,明确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俗话说,知己知彼,方得百战不殆。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对课堂的教育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进一步制订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初中生物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跟上教师生物教学进度的同时保证能完全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初中生物知识要点,实现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完美配合。

二、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标的普遍实施与推广,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变教学活动的主讲者、灌溉者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充分尊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比如,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跳出枯燥、乏味的生物教材,更多地组织一些活动、实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在大自然和生活中感悟到生物的无穷魅力,体验到生物知识的美妙。

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要转变“教师是权威”的迂腐思想,构建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去,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真心热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顺利实现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教学观念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多重角色,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尊重,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生物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去,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极大提高,高效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才会得以顺利实现。

三、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要想实现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创设初中生物学习情境,以此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课题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死讲”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积极帮助学生通过显微镜来观察不同温度下霉菌的不同生活状况。这样,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讨论不同温度下霉菌的不同生活,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热烈的探讨、争辩、分析、思考还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效地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同时,教师也要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动静结合、声效俱佳的效果,把枯燥、乏味、深奥的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动态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进而激发他们的生物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种子发芽的相关知识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和课件播放效果,把种子发芽的过程及相关的生物知识要点生动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一个全方位、清晰、深刻的理解。同时动画、声音、图片的巧妙运用更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巧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外,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要懂得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拨动学生的心弦,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在问题的一步步引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

四、建立高效的生物学习小组

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师把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生物课堂教学更多地变成了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因此,建立起高效的生物学习小组成为监督学生学习效果、督促学生相互配合、共同进步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物成绩、座位顺序、活跃程度等,按照全班的总人数分成若干生物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民主选出本组的组长来负责本组的生物学习情况。这样,在以后的课堂讨论、活动或者课下实验过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探究,小组长负责整理本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汇报给生物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比如,在探究种子萌芽的外部条件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根据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空气、水分、温度的不同情况给各个小组设置不同的任务和条件,然后在实验完毕后由各个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小组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更多的学生融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进而有效地促进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顺利实现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积极构建。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生学习汇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简称合作学习,是以合作互动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创新的教学理论与方略[1]。合作学习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系统利用生物课堂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促使学生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其最大特点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及课外活动中去,这对于枯燥乏味的应试教育有着变革性的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丰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开展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同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而当我们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有明确的小组讨论主题,或需解决的学习任务;(2)小组内各成员要面对面互动;(3)小组内要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如果能按上述原则落实到位,真正开展起来的话,对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应该会有很大的提高。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很多地方都是流于形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一般就显示为:分组的随意性大、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的合作意愿不强、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深、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明显等。根据实际显示,初中生物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很多学校的实施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见开花,不见结果”,到最后往往都会出现合作过程热热闹闹、气氛热烈,汇报过程冷冷清清,学生你眼看我眼,争着往后退,没人站出来发言。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要让它在初中生物的教学里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找到有效的实施策略,并使之落实到位。

3.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分析

3.1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班里几十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小学,自身的智力发育、潜力倾向各不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但传统教学模式是标准化、统一化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有着工作量小、易于管理等优点,但从长远来看,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脱离了教育实际。所以,尊重差异、面向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这就成为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的“必由之路”。科学分组为因材施教、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但科学的分组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通过家访、谈话、调查、课堂表现等综合观察为学生分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让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在小组内部获得合理的搭配。分组时应避免“就近原则”与“一成不变”的原则,即不能因为学生座位离得近就分成一组,也不能只分了一次组之后就再也不重新分组。而应该根据组内学生个体的变化,以及学习内容的变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的重新分组。

3.2明确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前提

在有了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就要合理并且明确地进行分工,职责到人。一般可以采用6人小组制,对每个合作小组,要设立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监督员和信息搜集员等不同职务。其中,组长负责本组的全面工作,主持组内讨论,分配发言任务,协调学习进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内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意见情况;报告员负责搜集组内意见,组织语言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学习结果;监督员负责检查本组成员的学习和纪律情况,做好登记;信息搜集员主要是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资料的采集整理,辅助记录员落实组内学习遇到问题的处理工作。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结合实际情况互换身份,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以达到全面共同发展的目的[2]。教师要定期对各个小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检查,并结合各种考核成绩,对进步程度不同的小组和人个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于考核出现下滑的小组,要及时总结差距,找出原因,制定解决措施,最终使全班成绩共同进步。

3.3引入竞争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一方面是要尊重各组之间的差异,努力促使各小组共同进步,但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要促使学生进步,又必须引入竞争。针对初中生的年龄,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要想取得 一定的成效,都应该建立在竞争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初中生物教学所建立的较为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以一定教学目标为导向,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基本形式,以教学过程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教学机制,并且要形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在组间开展有序且良性的竞争。这种竞争可以采取两组为一个搭档,互相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纪律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互相帮助、互相竞争。每月选出一组进步楷模,让各组学习。以此实现各小组你追我赶,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3.4恰当的引导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催化剂

在初中生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关注的是要学生起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与自我学习的能力,但教师在每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包括导学案的设计、活动内容的安排、考核模式的制定、竞争方式与途径的规划等等,都需要教师充分的前期工作和大量的准备[3]。一般来讲,在小组活动中,教师 的设问一般不宜提出太多的内容,最好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以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作为载体,以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使用现代科教等手段去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为途径,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为目的,最终形成每个学生的最大效率的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4.结语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地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方式,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虽然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进步的理念是显而易见的[4]。所以,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一定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 [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 郭凤云 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2B):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