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管理学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管理学也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指导现实中的实践,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管理学还是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但从这门课程的课程内容来看,一般学校还在沿用传统管理学教材的理论框架,偏重于理论讲授,而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很少或是没有;从教学方法来看,多仍然以口授加板书为主,基本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从考核方法来看,目前,大部分院校教师课程考核方法主要是较大比例的考试成绩加上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主要是出勤、听课态度加上作业或笔记。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为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对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展开研究。
1.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管理学课程虽然是一门和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但一般学校的教学内容都偏重于理论教学,很少涉及到运用部分。为了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1)通过课堂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能力
如在每一节教学内容前,先导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然后通过所选案例的关键词或中心思想引出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最后让学生再根据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案例。这种在课堂上用鲜活具体的实际案例把管理的理论形象化地表示出来的授课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感受到管理的实践环境。
(2)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
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和一些大企业搞联谊活动,并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等实践活动,或到各类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进行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查、企业咨询实践,或者邀请企业家来校举办管理学讲座,并面对面和学生交谈。
(3)构建实验体系,模拟管理实践情景
管理学课程是一门和实践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管理学很难通过真正的企业管理实践去体会。因此,探讨管理学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改进管理教育的模式。如用友公司的ERP沙盘模拟电子化与手工结合的训练软件,以及最早产生在国外的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中国赛区的竞赛应用的软件等等都是专供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模拟管理实践和实战演练。通过模拟演练使管理学基础这门课更具有生动性、启发性、趣味性、可操作性。
(4)开展创新实践教学,动员学生充分参与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
如借助学生会的“经济管理学会”等学术团体,组织学生参加优秀管理学小论文和案例的评选活动;指定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全国大学生沙盘大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2.以综合运用能力为考核内容,按照过程重于结果的原则,构建过程考核体系
为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在改革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改期末突击并一次考试定终身带来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不扎实的弊端,改革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可按照平时作业(习题、案例分析)、单元模块、实习报告和学期综合进行考核,并分块加总确定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在实训中或实习前,首先确定好实习企业,教师将实践课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在实习前通过网络资源对该企业及企业所处的行业做深入的了解,以便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的撰写,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培养,提升教师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其理论,还要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因此,管理学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的学术性,而且要求教师的工程实践性。
高校的管理学任课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存在着社会实践经验缺乏、专业实践技能薄弱、知识与技术能力相脱离的现象。因此,教师亲自参与了管理实践,就能克服远离实践、“纸上谈兵”的弊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贴近现实。如教师到企业中兼任相应管理工作职务,通过参与生产实践与企业管理,就会对现代生产管理模式、企业理念,团队协作意识等管理学的理论有比较具体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学术特长,参与企业的一些研究项目,为企业进行咨询服务,这样既能够较全面地熟悉整个行业的运作,把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也在贡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参与生产管理咨询服务,可以紧密跟踪行业的发展,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因此,只有深入企业,参与生产、参与管理,才能深刻体会管理的精髓,这对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把实际生产中的案例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去教学,突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了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于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也有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菁.挂职锻炼是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2011(5).
关键词: 管理学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管理学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管理学的必要途径。如何保证管理学课程教学,既重视理论传授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值得管理学课程教学工作者们深入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笔者从管理学课程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就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问题作探讨。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限制;因此,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索改革现有课程教材中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更新完善教学内容。第一,注意将近三年左右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动态;第二,注意将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保证学生能够结合实践管理问题开展学习。
2.重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笔者依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开展,应当从管理者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管理过程的思路重新安排课程结构与内容体系。
(1)基本知识讲授。管理学基本知识,如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职能、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方法,以及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学生对管理学形成最基本认识的基础。
(2)管理思想讲授。管理源于管理思想的产生,掌握必要的管理思想是管理顺利实施的基础,对管理思想的学习,主要是对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与新古典管理理论及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讲授、学习与讨论,目的在于将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3)管理职能的讲授。管理职能的讲授是管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其主要涉及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需要对其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有所了解,并清楚掌握各职能之间的关系,是培养学生成为成功职业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管理技能。
上述部分内容形式上是相互分离的,实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是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思想,核心则是管理职能。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灌输”、学生单纯“接收”的教学方法;新形势下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管理运用实践能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
1.案例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将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适当处理后引入到课堂中,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案例背景资料讨论、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在日后管理中予以运用和改进。教师要根据教材章节、内容需要,选择客观、真实、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2.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1)角色演练法。角色演练法的运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管理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从而成为“管理者”,在管理者角色中体会管理。
(2)模拟练习法。模拟练习法是通过不同程度的模仿、再造真实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会知识、学到方法。该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时间,真正做到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鼓励学生放飞思维、提出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运用该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方法则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和主动权,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相应得到了提高。
4.讲座、报告,给学生提供与成功人士交流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成果和发展变化趋势,应该鼓励学校积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和做报告,通过讲座、报告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管理学知识、管理技能和管理学理论动态变化;聘请成功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现身说法,以自身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从成功人士人身上体会职业管理者身上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5.商务演讲,提高学生管理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商务演讲,是指学生在对某一单位进入深入调查后,针对调查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做的演讲。对于商务演讲的实施,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所选单位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第二,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对尚不清楚或不能确定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调研。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对于管理学课程教学来说只是一些辅方法,应该以讲授为基础,保证上述方法实施占教学总时数的30%,最适宜;尝试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必须紧紧抓住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特性,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的传授,又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的目标。基于这种考虑,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有关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内容改革
合理安排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搞好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根据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与否将决定教学效果的优劣。总体而言,课程教学内容应符合:体系的完整性、主体的明确性、特点的鲜明性以及反映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的及时性几个基本要求。
1.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首先,要将近年来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当中来,让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研究动态;其次,要将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吸收到教学内容当中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一些实际问题;第三,要在教材内容的每一章中增加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案例,选择的案例要典型化,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要有中国的,也要有外国的,以便学生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应当从管理者出发,通过管理职能系统研究管理过程这样一个思路来安排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
(1)管理学基本知识的讲授。主要介绍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者、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基本职能、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等,目的是让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2)管理思想的讲授。主要是对管理思想的萌芽、古典管理理论、新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讨论,目的在于向学生全面展示管理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3)管理职能的讲授。重点讲授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同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四大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是培养学生作为职业管理者的基本管理技能。
上述三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管理基本知识和管理思想是学习管理学的基础,而四大职能则是管理学学习的核心。
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课堂,这是不符合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要求的,必须加以改革。
当然作为任何专业的学生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然而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将全部教学时间的9/10用于课堂教学,其余的1/10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或分小组进入企业学习,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在开课1~2周内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参观;学生有组织地带着老师布置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学习;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企业挂职锻炼等。
三、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1.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把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学教学案例是根据管理实例加工而成,案例本身无疑是向学生提供和介绍管理工作人员的宝贵经验,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经验,接受了教训,掌握了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案例教学法要结合教材内容,选好教学案例,拟定研讨目标。教师要根据教材章节,按教学需要,选择具有客观真实性、思考性、实效性、针对性和典型的案例,构思并拟定案例教学的组织方案。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的内容,通过直观、生动、典型的事例,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入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向互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充分调动起来,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真正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因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
(1)角色演练
角色演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角色演练有两种做法:一是有计划有安排,在演练之前进行讲解、准备,在一种逼真的气氛和环境中,让学生开始实地角色演练。二是即兴的角色演练。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全凭一时的即兴发挥,做一件或几件事情。比如说,在电梯口遇见你的领导,在短短的20秒中,你如何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这种即兴的角色演练除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外,还能检验他们的感觉和应变能力。角色演练既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成组进行。演练的内容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全然假想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求学生一定要进入角色。
(2)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
模拟练习方法是程度不等地模仿,再造出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和基本原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学用转化过程。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类似于在岗培训的最佳学习环境。游戏法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游戏中,游戏者全身心沉浸于游戏之中,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撇开,又相互接纳,从而不断实现领域融合和精神拓展。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想和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3)敏感性训练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因而,这种培训方法强调的是涉入技巧。敏感训练可以培养受训者团队意识,改进涉足人事活动的质量。在训练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参与、观察、反应、测试、咨询和鼓励。
3.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并提出种种观点、看法,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判断,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提倡讨论式教学法,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缺乏兴趣和创新,学习效率很低,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赋予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为积极的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自然都会得到提高。为了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更好地反映认识的规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工厂企业调查参观、劳动;让管理者走进校门,走进课堂,讲授他们的实践经验,体会,这就是社会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出“象牙塔”,体味真正的企业管理,起到了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与奉献精神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格力量,达到育人的目的。
4.采用“讲座”和“报告”形式,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学院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从其它知名学府聘请专家、学者来我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及“报告”,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管理学理论的动态变化。从知名企业或实习基地请来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另外,也便于教师与社会各界进行适时沟通,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授课积累大量的素材和信息。
5.引入商务演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商务演讲是指学生就其在深入调查某一单位后针对该单位存在的管理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所作的演讲。商务演讲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入所选定的单位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第二,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第三,对尚未搞清楚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研;第四,组织讨论调研单位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五,将讨论的结果撰写成商务报告;第六,将商务报告制作成幻灯片,并进行预演。
通过商务报告的撰写与演讲,可以培养学生与人打交道的技能、调研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方法只是一些辅方法,所占比重一般控制在课堂教学总时数的30%左右为宜,而且在使用时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四、考核方式改革
在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同时,必须改进现行的考试考核办法,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最大弊端就是导致学生为考而学,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主动的创造能力。因此,必须对现行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思路是:
1.成绩评定总则
由于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还考虑到本科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基础理论学习的特点,所以管理学课程考核既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又要考察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平时学习表现。鉴于此,管理学原理的考核应当采用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成绩由三个部分构成:出勤及参与程度占15%(如有中期考试,则平时占10%,中期考试占20%);商务报告与商务演讲占25%;期末闭卷考试占60%(如有中期考试,则期末闭卷考试占45%)。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在综合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基础上,依据课堂记录评定分数。平时成绩的评定,关键是要做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项记录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使平时成绩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关键词:能力本位;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91-02
《管理学原理》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对象大多是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普遍缺乏对《管理学原理》的理性认识,更缺乏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为了尽快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凸显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优化《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管理学原理》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提出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办学定位,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既具有应用能力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并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主要特色在于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承担《管理学原理》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创新,也收到了积极效果。但从《管理学原理》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并辅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组织教学。案例教学已获得工商管理界普遍认可,具有理论与实践整合的优势。但在传统教学中,面对缺乏基本管理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又对企业实际运作知之甚少的学生,案例教学往往变成了事例教学,老师满足于事例介绍,学生追寻着最佳答案。这种教师”一言堂”式的独白和学生被动地“听故事”,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产生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中缺乏一种能力本位的教学引导,使理想的教学模式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管理学原理》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结合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要使案例教学等这些理想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效果。实行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一个教学主体平等、互相尊重、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一种以教材为基本线索,以培养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学模式。
二、《管理学原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虽是专业基础理论课,但要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有课内实践环节。但目前《管理学原理》课内实践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主要表现在:
1.教学观念与培养目标错位。前面提到,应用型本科尤其是三本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就是“掌握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应用能力”,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专业应用能力,适应企业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适应市场的创新发展能力。但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注重管理理论的诠释,缺乏能力本位的引导,学生为了考试而学,教师为了传授而教。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成了绝对权威,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成了被动接受。这样,教学的重心必然偏向于学生学到了什么,记住了多少,而忽略了学生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
2.“教材中心论”仍占主导地位。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其本身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管理学原理》的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教材的知识结构,过于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状况无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也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3.教学手段相对单一。《管理学原理》的课堂教学因受上述观念的制约,在教学手段上仍然比较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或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等形式,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一方面,由于《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对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学生尚未对这一学习领域产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企业管理案例的讨论,容易出现学生参与意识不强,课后拓展学习兴趣不够,自学能力得不到提高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缺乏层次性和时效性,要么远离学生熟悉的领域,要么把过时的案例当作经典,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全面理解出现偏误。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训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这种训练和培养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真情实景的体验,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融会贯通,提高升华,最终得“道”。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现行的《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显得十分薄弱,甚至出现课堂很热闹,课下很迷茫的现象。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中,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则成为每一个《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管理学原理》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设计的若干思考
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能力为本,坚持能力导向。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既要考虑其必要性,更要注重其可行性,需要认真探索、实践。
1.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牵引下,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包括案例研讨、情景参与、角色扮演、管理模拟等。为此,要注重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2.优化《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作为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对教学模式的设计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管理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必须把握住根本和关键,这一根本和关键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企业管理思维能力。著名管理学家西蒙告诉我们,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者的决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相对的和实用的思维方式,从对知识的学习转为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能力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教育的重心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在重点培养学生管理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说服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充分运用和发挥《管理学原理》人文精神的熏陶作用。在管理者取得成功的要素中,管理者本身的因素往往超过技术的因素和专业能力的因素。管理者只有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独立而健康的人格,才能把握管理的本质,按照管理的规律进行科学的思维。因此,《管理学原理》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管理类经典名著、观摩相关电影电视、聆听企业家的报告讲座等,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完善教学方案的设计。按照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和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展开。其一是知识的迁移和传递,这是基础。它主要是通过集体参与式或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由教师直接讲授,其内容为《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其二是知识的转化,这是核心和关键。知识转化是实现《管理学原理》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它是将存量的知识转化为流量的知识。根据这一要求,教学中要对准备好的案例或专题进行认真的调研,充分的讨论,让学生在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过程中,切实了解和掌握《管理学原理》的精神内核和思维模式,进而要求学生分别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撰写案例分析或专题报告,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或交流。其三是知识的创新,这是目的。根据其要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从社会实践中搜集相关信息,组织编写相关案例,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提高其创新能力。
《管理系原理》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创造一个畅所欲言、敢于质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质疑和思考中,产生创新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实现头脑风暴。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专题研讨,或是课堂讨论、辩论,教师都应围绕主题引导分析思路,给出逻辑框架,及时画龙点睛,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辉华,王军.《管理学原理》参与式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梁士伦.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2).
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跨校修读学分教学过程,是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利用纳入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建立以教学课件共享型、教学资料共享型、学习经验共享型和主讲教师讲课视频共享型为主要系统的基本框架,创建精品资源开放课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综合测验试题库、作业练习题库、案例分析资料库为优质资源,逐步打造和建设满足学生发现式学习、反馈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试题库系统、答疑系统、同(异)步学习交流、素材资源库、情景模拟实践、管理技能实训、管理实务仿真的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和运行机制,以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来设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其教学考评体系,使之成为指导高等学校利用精品资源开放课资源完成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机制。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开放课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充分依靠管理学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平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创新性地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精品资源开放课的教学过程与特点
(一)突出专业特色,实现育人模式创新
构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创新研究和校企互动教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效果、改革培养方式增加实践教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升管理创新能力。进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过程体现到培养方案之中,为有效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奠定制度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确定学生能力结构
将管理学科全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优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关系,将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为基础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块、综合创新知识模块,建立以管理理念熏陶、管理技术运用与综合管理能力养成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案。
(三)完善教学资源条件,满足应用能力培养要求
由于管理学科实践性很强,且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知识的相互渗透。因此,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实务实训中心(ERP实训平台、情景模拟平台、沙盘模拟实训平台)、会计综合实训中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现代管理与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建立教师资格+注册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考取注册职业资格机制。由此,强化实践操作技术培养,实现管理实践领域相关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有效结合。
(四)根据管理学科学生实践能力构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根据管理学科学生综合管理能力构成,使课程设计、实验实训、毕业设计更加密切结合企业管理实际,通过管理实务仿真教学,丰富管理实践教学内容,指导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同时,要构建科技创新教学模块,包括创业和创新讲座、商业计划书和创业方案设计、营销方案策划、企业管理沙盘模拟、ERP模拟实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等等。由此,来启发学生创新灵感和创业思维,培养学生的管理方案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和协作能力,实现团队学习。
三、精品资源开放课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利用开放课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性学习
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来设计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将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利用均纳入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大系统中进行总体研究,建立起以教学课件共享型、教学资料共享型、学习经验共享型和主讲教师讲课视频共享型为主要子系统的基本框架,创建以网络通讯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以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综合测验试题库、作业练习题库、案例分析资料库为优质资源,逐步建设满足学生发现式学习、反馈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录像、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试题库系统、答疑系统、同(异)步学习交流、素材资源库、情景模拟实践、管理技能实训、管理实务仿真的精品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站。
(二)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从教师的单向讲课,转变为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式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在讲解现代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引路、用案例佐证,以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把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进而启迪和开阔学生管理思维和管理理念,使深奥的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通俗化、简单化,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使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活泼,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知识集成,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创新研究和校企互动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综合实验、专业成组课、课程设计、创新项目研究、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过程中,由知识积累式教学模式转化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即针对企业实际和管理过程,由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和使用方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的可行方案。在大学生研究型学习和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机制下,本方法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教师科研实践、企业实践、综合实训、科技创新竞赛过程,将专业知识集成升华为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四)倡导亲验性学习,应用现场研究教学方法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包括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危机管理等主要内容,为了使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将广泛运用现场研究的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通过亲验性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根据情景模拟实践教学过程进入管理者角色,参与到管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因素,缩短课堂教学与管理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培养协作能力,应用团队学习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培养合作精神和协同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运行机制,吸纳年级专业排名前20%的学生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结成创新团队,打造更高级的创新性学习平台,开展团队学习教学方法。以创新实验计划或者创新项目研究为载体,由本科生及硕士生组成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项目或实验方法设计与论证,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数据分析、平台设计开发、撰写研究报告的工作过程。学生跟随导师进行研究型学习和创新性实践,尽快进入实验室或者企业感受科技创新和企业实践氛围,通过完成导师科研项目、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积累科学研究和企业管理经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改革考试方法,突出指挥棒的杠杆作用
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考核过程在学习方法运用、专业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杠杆作用,将对本课程进行考试方式改革。考试方法改革具体形式可以考虑采用:笔试+课程论文(商业策划书写作)方式、口试+笔试的方式。使学生把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从死记硬背转移到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操作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考试指挥棒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进而实现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七)注重知识集成,实现管理方案设计
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知识集成能力的学习过程,综合性地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从实际工作和管理需要的角度启发生学寻找解决管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布置组织结构设计、企业家素质测试方案、管理人员配备方案、经营战略制定、企业文化结构设计、人才激励机制设计、企业筹资方案设计、企业管理流程设计、供应链管理模式设计、市场营销策略设计、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设计等方面的题目,让学生根据企业背景和素材运用所学管理理论与方法来设计出相应方案,并通过答辩方式来解释和说明方案设计的依据及其实施过程。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是按着每个学生做出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方案或者管理模拟实训方案的设计依据、实施过程的可行性、资源配置优化程度、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等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或者管理模拟实训方案的每个环节的完善程度进行分项打分,并依此给出课程设计和管理模拟实训课程的成绩。
四、精品资源开放课的实施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重在应用能力培养
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时作为课程重点和对学生进行考查的重点,确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课程教学大纲,选定和编写教材,更新教学方法,以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目的。
(二)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五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从老师的单向讲课,转变为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企业现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用;从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发展成为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教学和课程设计五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实现强理论、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的育人方式。
(三)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增设管理前沿与专题内容
注意吸收国内外教育教学先进成果,并不断创新,部分章节融入管理前沿与专题内容。这种教学过程可使学生更多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感悟西方人的管理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密切结合企业管理实践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要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进行选题和写作。学生通过广泛收集与社会、经济紧密相关资料来增加知识面度,提高学生科技论文的创新能力和写作水平,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五)全面利用课程资源,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团队制定了现代企业管理资源共享课程各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运用试题库系统和答疑系统来强化教学重点,运用同(异)步学习交流和素材资源库资源来突破教学难点,运用在线学习、团队学习、网络答疑等方式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课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六)调动积极因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运用师生互动式教学过程,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在资源共享平台上为学生提供课程知识点、试题库、案例库、扩展性学习、资源下载、课程实践,特别是教师讲课视频将会更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和提高学生将管理理论运用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建设开放平台,实现模块化教学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内容构成,构思和创建主讲教师视频讲授模块、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教学模块、课程论坛和网络学习社区教学模块、管理技能实训与管理实训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教学要求,编写出相应教学课件。
(八)依托精品资源系统,提升学习工作效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管理学课程;应用研究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主要研究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适应现代医学管理人才的培养而。研究如何合理且有序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提高生产力水平是管理学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很好的掌握管理学的理论,了解管理学的规律和方法,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定制出解决的方案,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和具体的了解所学习的理论,通过基础理论和案例的结合,能够掌握更多的应用技巧和知识。
1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及必要性
1.1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是教师对讲述的知识通过枚举一些案例并对其解释分析来使学生深刻的明白其中的含义,由于是通过案例来讲述,所以使得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概念更加生动形象的被学生所接受。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与大家的讨论来加深印象,进而达到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前备课后在课堂上将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简要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并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结论,所以多数情况下,学生并没有很好的理解教师所讲的问题,甚至还会产生不喜欢思考的态度,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出现。那么怎么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堂,对知识产生兴趣呢?我们知道,只有一个人学习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且会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通过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1.2 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管理学来说,由于其本身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管理学时,由于经历和实践的不足,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就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法,选择国内外经典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加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案例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加深所学的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拓宽学生的知识,培养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人才是学习管理学的最终目标,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是满足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条件。对于大多数的高校来讲,由于时间的机会很少,能够加强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很难的,所以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其能力,积累经验。
案例教学法能够丰富知识面。学生们毕业后的道路大部分为实体企业,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案例来说明和讲解各个机构、组织的情况和发展,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丰富其知识面。
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师的素质。从寻找一个合理的案例开始到课堂上对案例的讲解,无疑可以检验出教师的水平和教学的能力。教师应该从实际案例出发,在课堂上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故,教师的素质也因此提高。
2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众多的课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合适案例缺乏。很多教师会选择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但其并不适用于高校的学生,另外一些国内企业的案例由于内容部分不详细或者案例不够真实,也不可盲目的选择。
教学体制的限制。由于学校和国家对课程都有严格的要求,使得很多教师只是为了任务而教学,只看重分数而忽略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不充分、缺乏总结。教师在上课前应该认真备课,准备好需要的案例,并且能够对其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否则会严重影响课堂的讲课效果。在案例教学结束后,应对本次教学有一个完整的总结,积极创新,使效果更加明显。
3 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成果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学生能够更好的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至于最终的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培养师生关系也存在着优势。
对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变现有案例教学往往针对某部分管理知识和管理实践环节进行教学带来系统性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来改革。医院管理学可以通过多条知识理论和案例分析来进行参观实践,最终进行总结与分析。管理W的实践问题首先进行问题剖析,进而通过现有的经验和创新的措施来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少实践的能力、不积极思考、对待事情不认真、不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去整理资料、不准备提纲、不积极讨论问题、不主动回答问题,不认真填写报告。而案例教学法打破常规,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教师水平。一些教师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虽然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实践能力较差,缺少对企业的了解和经验,而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对管理学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4 总结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思想,不仅仅可以在管理学中有很好的应用,在其他学科中也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为各大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激发潜能来提高创新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案例教学法是启发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应运用好和发扬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使其最终成为企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旭辉,王宇.管理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5):65-68.
[2]唐积运.论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31-32.
[3]张国平.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突破技巧[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5):90-93.
[4]张平.工商企业管理学的现代案例教学法研究[J].企业天地,2006(3):143-144.
1.1心理学应用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
企业管理早在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就开始了,最初的企业管理的重心在于管理企业的事务,而并非管理企业中的员工,这是由当时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资金、资源和市场决定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的生产要素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资源垄断的解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得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从固定的、有型的物质资源方面转移到了无形的、动态的人力资源方面,当前企业经营的主要要素是员工的能力、企业发展的动力以及企业管理的有效性。这意味着,企业管理的重心要从事务管理转移到员工精神管理方面,而心理学正是对人类心理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能够满足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
1.2心理学应用能帮助企业管理解决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对员工进行管理,以员工管理为主要途径,达成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然而,员工管理的基础仍旧是企业制度,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管理者、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例如员工不满绩效评定的方法或者对企业抱有过高的期待,这样的矛盾再通过企业制度去协调只会激化,如果管理者能够应用心理学方式,从员工认知特征以及心理需要满足角度去进行调节,那么,管理问题和矛盾就能够迎刃而解。可以说,心理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用来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发挥作用的辅工具。
2.企业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方向
2.1员工职业再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
企业按照经营需要和岗位设置进行员工招聘,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岗位工作模式的不断变化,企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以岗位需求的变化更换现有的员工,重新招聘新员工以满足企业需要,势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企业管理也必须从员工入职培训开始入手,管理制度推行也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员工职业再培训显得十分必要。员工职业再培训不仅包括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进行既定目标的再培训,还包括了对员工的职业心理培训。现代管理学认为,员工个人的职业愿景和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愿景与发展规划一致,这是保证员工与企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员工一旦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心理足够成熟,就能够主动地进行自我职业能力培养,减少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并有可能进行创意性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效力。进行职业心理培训,是企业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方向之一。
2.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是进行员工管理,这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头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最明显的是心理归因理论以及人格类型理论。归因实际上是人们用来解释自身行为的原因以及结果的一种方式,韦纳的控制点归因理论是最常应用到的归因理论,韦纳认为,不同控制点的人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方式不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也不同。归因理论对员工激励有帮助,常被应用在员工沟通的过程中。人格指的个体的性格、气质以及品格。人格类型理论最早被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在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企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A-B型人格划分,确定员工的工作压力、竞争能力以及胜任力。人格类型理论能够将企业中的员工进行基本的划分,为职位分配和团队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应用心理学理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企业管理中运用心理学的方向之一。
2.3企业领导者领导力提升中的心理学应用
在企业建立、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创立者、领导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企业领导的风格以及个人性格特征往往决定了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对员工要求高的、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领导爱好建立严格的企业制度;而平易近人的、宽松的领导则更喜欢使用人本主义的管理形式。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对企业管理风格的研究一致表明,企业领导的个人素质和领导力,是企业管理方法应用和企业管理效力发挥的关键。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发展的职责使他们必须重视发展自身的领导力,心理学在其中则扮演了协助者的角色,通过对领导个人性格进行分析,就能够总结出领导力中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企业领导力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开始重视自身心理学素养的提高,以便进行反思、对企业管理进行创造性的改善。因此,在寻求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提升过程中引用心理学,也成了企业管理学中运用心理学的主要方向。
3.企业管理中心理学应用的实例
3.1心理量表和职业心理教育方法的应用
在进行员工职业再教育时,管理者首先要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职业成熟度水平、职业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对个人职业规划的主动程度,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帮助。职业心理量表的应用,能够从客观角度使员工认识到自身职业发展的水平。普遍适用于大众职业心理成熟度测量的量表是Crites的职业成熟度量表,该量表被本土化之后,能够测量普通职业就业者对职业的认知程度以及自身的职业能力。企业管理者可以应用这一量表对员工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反馈给员工,并对本企业的全体员工职业成熟度水平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有必要进行再教育的关键点,例如员工对岗位的认知程度是否客观、员工的职业能力是否有待发展等。量表测评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将员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对其进行职业心理教育,例如,对员工进行职业成熟度的认知教育,可以请相关的心理学工作者参与到职业再教育当中,担任讲师,说明职业成熟度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使员工主动关注自身的职业成熟度发展;又如,对员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可以由人力资源部主导,请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对比目前职业量表评定的结果,使员工客观地认识到自己与目标职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再根据员工需要,主动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的心理学帮助。使用心理量表和进行职业心理教育,能够使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再教育活动更精确并且节省大量的资源。
3.2利用归因理论进行情绪激励和团队建设
内控型的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能力、努力程度以及身心状况作为工作绩效高低的决定因素,而外控型的员工则将任务难度、运气和同事以及上司对工作的影响作为工作绩效高低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在沟通过程中表达对内控型员工的肯定并进行鼓励;对外控型员工表示尊重并帮助他们保持自信。一旦对员工的肯定与其归因方式是相符合的,员工的心理负担就会有所减轻,员工会由于所受到的激励更加努力工作。如果管理者也赞同其他员工的评价,要求员工对别人的帮助感恩而不是肯定员工自身的优秀素质,员工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那样努力,真的只依靠其他同事的帮助,反而会降低工作的绩效。在企业团队建设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基本人格特征,通过人格问卷、无领导小组等方式,确定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基本角色。这个角色并非仅仅指代员工在团队中所做的工作,还包括员工在团队中所承担的责任。根据员工角色的不同分配给员工能够承担的责任,不仅能够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有助于团队的整体发展。
3.3进行心理学学习提升企业领导个人能力并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考核 实战 现代企业管理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34
1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概况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它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高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就业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基于实战模拟的多维考核方式――以《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为例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力求改变传统课程考核单一笔试方式,变单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为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为考核目标,建立了基于实战的多维度考核方式,将理论知识考查与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将个人表现与团队合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将经营策划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等多个维度相结合,更全面更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以致用的宗旨。总体而言,本课程基于实战的考核设计如下:
图1 基于实战模拟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整体课程考核体系
2.1 平时基础成绩
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成绩主要分为出勤成绩和课堂表现。出勤成绩主要考核基本的上课情况,课题表现又体现在课堂测试和课堂发言两个层面。通过这些组合从基本层面管控学生的学习进程。
2.2 基于“沙盘实战模拟”的考核模式
以往的同类课程,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理论脱离实际。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既能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一个企业经营者直面市场竞争的精彩与残酷,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在此过程中体悟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了解企业管理的解决之道。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正是这样一种训练课程。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灌输授课方式,而是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出于以上考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课程引入了沙盘实战模拟环节。本部分成绩构成由平时出勤成绩和沙盘模拟成绩组成。沙盘模拟成绩依据最后的经营者权益评定,最终成绩由合格(10分)与不合格(0分)两级分制确定。
2.3 基于“创业实战模拟”的考核模式
课题组全体教师建立了较完备的基于“创业模拟”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考核考核方法及标准。课程考核以小组答辩方式进行。答辩评价组通常由任课教师、一名课程组其他教师、一名课程组之外的教师组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邀请一名企业界人士参加。在答辩过程中,由一名同学自述,组内其他同学补充,答辩组根据报告写作的内容,对每位同学提出问题,要求同学现场回答。根据答辩和报告撰写情况给出综合评定成绩(总分按70分计),为了给出比较合理的个人得分,70分中有60分为小组得分,10分为个人得分(根据在小组中承担工作的多少、讲评表现及完成任务情况等评出)。
具体而言,对计划书的要求是,能够系统、完整地从执行摘要、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竞争分析、企业战略、营销策略、财务分析等方面阐述该团队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获利性。同时,要求书写排版工整美观,每个学生要清晰地标注出自身在计划中的工作量。在团队整体答辩效果方面,对学生团队从整体语言表述、正确理解评委提问、及时流畅做出回答、回答内容准确可信、对评委感兴趣的方面能作充分阐述几方面评定成绩,要求学生对创业计划书掌握熟练,能够有效回答对应问题。在此部分,也对现场答辩的多媒体课件做出了要求。课件应该简洁、美观、系统,应该能够突出项目亮点。团队整体表现部分,允许团队成员互相补充,进而考核团队的默契配合程度,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此外,本部分实战模拟环节,还设置了10分的个人得分情况,进而有效体现表现优异的学生成绩。最终的本部分成绩,不同团队、同一团队的每个人均可以有效体现其个人得分,实现合理区分、高效评价的成绩评定效果。
3 结论
通过平时成绩、基于“沙盘模拟”考核模式和基于“创业模拟”考核模式的有效协同,良性组合,我们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考核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最终成绩结构分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很好地体现了公平性,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罗琴,张文凡.课程综合项目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8):29.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郭宇环.完善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对“分销渠道开发与维护”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68-69.
[4]夏晶晖.应用型本科教学中技能型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6):193-196.
1.只顾教师讲,不顾学生学。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注入教学方式讲课的教师,都把自己当成太阳,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淋漓尽致,对自己讲的内容自我陶醉,从不顾及学生的感受,生教硬灌,跟学生没有任何互动活动。不负责任的教师自负地认为,讲不讲是我教师的事,听不听是你学生的事,只要我努力讲了,就尽到职责了。
2.方式单一,照本宣科。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讲课,全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更谈不上创新。教师呆板地、照本宣科地读、念、写,学生一个劲地听、记、抄。在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教学以后,课堂围着教师预制的课件转,以课件代讲授,老师照着课件读标题、念概念,学生跟着老师记要点、听介绍。整节课下来,学生听得头大,记得手麻,一头雾水,不知其然更不知所以然。
3.教师教得了无生气,学生学得了无兴趣。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学方式的教师讲课,平铺直叙,从理论到理论,不举任何实例,更谈不上全面联系实际。教师讲课缺乏激情,教得没生气,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没有热情,学得了无兴趣,学习氛围令人窒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
二、教学方式变革中“教授”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必须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因人制宜,实施现代教学方式,使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的“教与学的共同体”,通过师生间心灵对接、思想碰撞、意见交流、合作探讨,实现知识互促共长和个性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从事大学教学工作后,笔者就把变革教学方式作为自己教学生涯的重要研究课题,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实践和完善。在30多年讲授本专科、函授、自考和企业培训的《管理学》、《企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等课程及硕士研究生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的过程中,笔者主要践行了以下5种现代教学方式。
1.启发式。
现代教学方式理念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强调转变“教”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为主动参与的方式。启发式教学,特别强调教师讲的艺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案例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案例分析,运用口头或多媒体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如笔者给企业管理干训班讲授“新产品开发原则”时,采用了三原则案例启发式讲法:第一项原则,利用资源开发原则。笔者举例新密企业利用当地优势矿藏资源进行水泥耐火材料新产品开发,创造经济效益。第二项原则,满足市场需求原则。笔者举例巩义企业克服原材料的困难,开发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蜂窝煤机。第三项原则,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原则。笔者举例长葛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出了烩面、刀削面、冷面等多功能生产机,畅销中原、西北和东北等地。笔者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主要有三种做法:一是先举实例后归纳理论;二是先介绍理论后举例加以说明;三是边讲授理论知识,边举例加以说明。启发式案例教学法使笔者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写得少、听得多,理解透、记得牢。
2.参与式。
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参与中做到脑动、心动、身动、人人动。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运用这种方式教学,笔者开始讲授每门课程时,都先开展“你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的讨论,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学习。如讲授《管理学》时请同学们讨论“你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讲授《企业管理》时请同学们讨论“你为什么要学习企业管理”;讲授《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时请同学们讨论“你为什么要学习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当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参与讨论后,笔者再引导他们统一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上来,并举一些学习运用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比较好的校友或成功人士的实例,为他们树立学习榜样,激发他们进入角色有目的学习的积极性。如笔者在总结点评“你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时明确指出,同学们学习《管理学》就是将来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有选择地当好行政、事业、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合格称职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动力充足,再苦再累心也甜。
3.互动式。
互动式教学,是指通过师生及媒体等多边的互动沟通,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师生、生生、多媒体及互联网等之间的互动形式表明,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交流,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之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之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四种互动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一是课堂显性互动。在前章讲完、后章开课前,给学生布置思考讨论题,下次上课前请学生先讲,然后笔者再点评,接着再开始讲课。这种使学生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听课,比不带问题无目的的听课,效果好得多。二是课堂隐性互动。隐性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思维活动的交流,如专注、共鸣甚至眼神等情感的交流。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笔者非常重视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来判断其理解掌握的程度。如学生眼神专注且频频点头,就表明他们理解掌握了;若学生眼神迷茫且不断摇头,就判定讲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笔者转换方式细讲,直到得到他们肯定的行为回应为止。三是课余互动。在每次课前、课后和课间,笔者与学生交流学习知识、做人道德和做事原则。四是通过多媒体、邮箱和手机电话互动。只要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有问题咨询,笔者都会通过多媒体、邮箱、电话、面对面答疑,帮学生排忧解难。
4.讨论式。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各自发表意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辨明是非真伪,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在每学期开学和每章开讲时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外,还在教学进程中,因材适时采用这种方式。如在讲到美国管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时,为了使学生对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层次需要有清晰准确的理解,笔者针对每层次需要都联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并特别在上课前请学生们阅读了马加爵临刑前写的一封信,联系马斯洛的尊重需要出了“你看了这封信后有哪些感受或得到哪些启示?”和“你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歧视或尊重你的人?”思考讨论题,上课时请学生们联系“尊重需要”谈感受和启示。通过师生、生生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马加爵买电脑和打扑克为的是迎合歧视他的人,丧失了自尊,4位同学因为歧视不尊重马加爵被杀。该事件给大家的启示是:一定要尊重别人,否则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每个人都要做一个自尊感恩的人;对待歧视你的人,你要拿出百倍劲头,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取得佳绩,使那些过去歧视过你的人对自己以往的不当行为感到愧疚。通过讨论,学生们既加深了对马斯洛尊重需要理论的认识,又坚定了做一个自尊和尊重别人的人的信念。
5.研究式。
研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通过自学、探究、研讨和实践,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内在联系,共同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创新”,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书本的局限,着力培养自己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和敢疑、敢闯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的研究式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每章课程讲授结束后给学生出一道研究性课题,供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的学生研究;二是请本科生或研究生结合学习内容撰写课程论文或研究性论文,笔者给予指导;三是结合教学进度,进行课程设计,撰写个人和团队课程设计报告。如在讲完人力资源管理后,笔者安排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自己大学、创业、维持、退休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及行动措施。又如在讲完计划职能后,笔者指导学生每班分成6个课题组,每组10人,进行6周的分工协作课程设计,结束时每个课题组交出一份完整的公司创业计划书。
三、教学方式变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学生角度看,现代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学习方法,获取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使学习方式由机械单一、僵化死板转变为多种多样、灵活高效的方式。在3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诱导学生逐渐形成了以下5种现代“学习”方式。
1.主动式学习。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这要求教师的引导要体现智慧性和艺术性,要把学生主观为自己学和客观为国家学有机结合起来。笔者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家长和老师,更不是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自己将来当好管理者,创造财富,振兴中华,实现自我价值。学生们学习目的明确了,主动性也就高涨了,内在动力就变成了外在表现。
2.能动式学习。
没有学习动机,就不会有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动机需要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去激发、去培养,使学生在师生交往情境中,受到积极刺激,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欲望,形成学习动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角色扮演学习法”和“情境模拟学习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在讲到“激励”问题时,笔者请同学们扮演总经理,请他们介绍如何采用“报酬奖励激励”、“需求目标激励”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又如笔者设置一种管理环境,请同学们扮演总经理来解决环境问题,在“集权式”、“民主式”等领导方式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变被动学习为能动学习。
3.快乐式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快乐学习的根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兴趣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乐意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笔者为了保持课堂“教”的趣味性和“学”的兴趣性,一是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使学生像听故事一样,在快快乐乐中增长知识。如讲授管理理论产生形成过程时,笔者给学生们讲了商界吴士宏奋斗成功的故事,同时阐述了他的经营理念就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又讲了“打工妹”的故事,同时指出故事中的计件工资制起源于美国泰罗的《计件工资制》。二是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从教学需要出发,制作课件,每一张幻灯片都载有与所讲内容相匹配的图片,在课堂上演示时,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形象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启智慧,陶冶性情,快乐学习,使他们像看电影一样,在愉悦中获取知识。
4.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料,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提高能力。诱导探究式学习,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内容,有计划地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去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留置研究性课题、鼓励撰写论文和进行课程设计等三种研究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启发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如个人课程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明确了人生各阶段奋斗目标及行动规划,对自己未来充满了坚定信心和美好憧憬,学习增添了无限激情。又如通过团队课程设计,各个实验团队都能分工合作,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分别撰写出诸如“远大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绿色地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等课程设计报告。这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课程设计,都具有非常强的探究性。
5.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是指师生资源共享,通过互相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方式下的教学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学生获取的知识,既可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又可是教师个人的知识,还可以是师生互动的知识,更可以是生生互动的知识。两人行必有我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可以通过看书、上课、实验、交谈、做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式学习。学生在完成合作探究式课程设计后都发出感叹:“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