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城市文化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文化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文化体系

第1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 城市文化 文化营销 核心竞争力

城市之间的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又是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旗帜所在。无论是塑造城市灵魂,培植城市竞争力,培育城市的个性,还是塑造城市形象,都需要先进的城市文化做指导。城市营销,不仅要以战略的眼光凝练出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还需要适应时展的特征,以深邃的观念赋予城市文化生生不息的哲学内涵。

城市文化体系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的载体来看,城市文化体系构成如下:

(一)人脑和文字为载体的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城市精神、城市本质内涵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所谓主流理念文化,就是在一个城市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被城市政府倡导的文化。由于理念文化的载体是文字和人的大脑,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城市的文件、主要媒体的标语、口号中发现这个城市的主流文化。非主流的文化在常态下往往表现为一个具有这个城市特色的民间文化。在现代多元文化中,非主流与主流的文化,并不一定是对抗的关系,往往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二)以组织制度为载体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也可称为制度文化,是城市理念文化的社会表现。因为人的行为必须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和特定的制度约束中才能表现出来,所以组织制度是行为文化的载体。一个城市的行为文化具体地表现为城市的市民的素质、品位、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城市的民风、诚信、私人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由于组织制度存在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行为文化的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这些组织通常是以正式制度形式存在,其中同时又存在非正式制度。由此决定了行为文化既有以政府组织为载体的具有政治色彩的行为文化,以企业为载体的商业文化和以民间组织为载体的民间文化,又有隐藏在这些组织背后的非正式组织的生活行为文化。

(三)产业和产品为载体的商业文化

由于商业文化是文化与物质产品的结合,所以在不同的产业中不仅携带着不同文化,而且携带的文化含量也不同。由于各产业在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城市文化含量也不同,由此决定城市文化的经营空间也不同。

(四)建筑为载体的人文景观文化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在展现城市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城市经营中,城市经营者应懂得如何利用城市建筑语言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个性和独有的魅力。

(五)环境为载体的自然景观文化

由特定自然环境形成城市自然景观文化,对一个城市的文化风格具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影响。所谓直接的影响是指由特定的地貌、地理、气候形成独特自然景观文化资源对整个城市文化资源存量和文化风格的影响。

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一)城市文化对人才具有吸引力

当今,人力资源正在逐步取代自然资源而成为影响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一个在文化上开放、兼容、重视效率、提倡良性竞争的城市,无疑在大环境上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先进的城市文化通过对人才的吸引,能对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城市文化具有促进创新的作用

创新是差异化优势的来源,创新的主体虽然是企业,但是影响创新能力的观念、思维习惯和教育水平都是和城市文化分不开的,事实上创新精神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一个内容。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城市形成无形的约束与支柱。一个好的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从而带来城市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三)城市文化影响投资

城市文化是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跨国公司本地化的压力,节省跨国公司的管理成本。吸引投资的多少决定城市资本力的高低,从而影响城市在竞争中的地位。

(四)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无形资本

城市的内部资源往往分为实物资源、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其中无形资源包括城市政府的信誉、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公众的认同等等。城市的竞争对手可以很快拥有实物和人力资源,但长期形成的无形资源优势,却是难以超越。

(五)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从经济价值来看,城市文化及文化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城市文化是促进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文明城市的内部动力;从生态效益来看,城市文化和城市观念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深刻的影响。

城市文化经营的设计

(一)打造具有个性的城市文化理念

以理念创新,打造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具有有竞争力的文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经营的发展,中国城市经营者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的文化理念定位和创新在城市经营中的作用。山水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商贸城市、文化城市等以理念创新塑造城市品牌的概念层出不穷。城市经营中,必须在城市产业、城市文化特征、城市风格类型等问题上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在未来的世界城市之林中,城市将以什么形象出现,这是城市文化经营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城市理念文化的具体设计中应把握以下两点:

一是要做到把城市核心理念当成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来看待。目前中国城市经营中,往往把城市的理念文化当作赶时髦的城市名称来看待,在这种认识下,提出的城市文化理念缺乏深度和内涵,缺乏创新和个性,没有真正表达出城市内在的特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提出要建山水城、花园城。创新的和有价值的理念文化,它既包含着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更是这个城市经济、社会与自然等多方位文化信息的浓缩和提升。

二是要做到把城市的理念文化当成价值高度浓缩的原价值来看待。高度浓缩价值的理念文化来自高密度创新型的精神劳动。理念文化的这种特性,是理念文化设计成为文化体系设计中所需要创新性最强、知识密度和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设计。城市文化理念的设计必须在经过广泛的深入调查和充分认证的基础上进行,此任务可以由专业化著名的咨询公司承担,应避免仅仅成了领导的设计或常委会讨论式的设计。

(二)进行充满创新活力的制度设计

独特的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但是如果理念文化不能转化为充满活力的行为文化,理念创新不能变成行动的创新,理念文化也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要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就有一个在理念文化的指导下,如何进行城市行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可否认,文化艺术、教育宣传确实是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然而,推动行为文化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杠杆是制度的设计和建设。

新制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存在就是在特定组织制度约束下的存在。当我们发现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有损社会文化和精神健康发展的不良行为时,决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个体的认识问题,或是教育失败的问题。从制度理论来看,这是一个制度缺陷问题。要从根本上纠正这种不良的行为文化,就应当从解决制度的缺陷着手。在城市文化经营中,不仅要利用传统的教育、文化活动这只有形之手,更要利用制度这只无形之手来推动行为文化的创新设计,以形成城市文化竞争力源头之水。

(三)在系统整合中塑造城市魅力

从城市文化内涵中,可以发现城市文化是系统整合的存在。成功的城市文化设计,应当是在充分展现城市文化内容多样性的同时,又不失文化整体中所要表达的传神的内在魅力和无形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为这个城市所增添的内涵的魅力和吸引力。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魅力和吸引力,不仅会使生活在这个城市人爱这个城市,为城市的发展而努力,而且吸引更多的人来这个城市。这样文化的魅力就会变成吸引经济发展要素的生产力,变成这个城市财富的一部分。

但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不仅要有一个具有内在魅力的城市理念的设计,更需要有一个如何充分利用多样性文化载体将这种理念内涵变成人们容易接受的传神的信息的设计。城市经营中,要使城市文化得到传神的表现,文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实现行为文化、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三个系统文化的统一。三者之间要在相互辉映中实现所要表达内容的聚焦,在聚焦中实现文化理念传神的表现。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就必须走出传统的城市规划的路子,使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既不能成为表现领导偏好的设计,也不能成为单纯的设计者个人技术和艺术才能展现的设计,而应当是在市民参与的基础上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综合设计。城市的建筑语言不能成为简单的建筑美学的符号,而应当是展现城市特有理念的符号。第二,物质与精神两元相统一。就是要在城市文化设计中,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形成的外溢资产与产业文化系统产出的私人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城市文化设计在考虑如何利用公共文化的魅力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推动产业文化的发展,实现城市文化产品的输出,提高城市的辐射力。

(四)形成城市文化品牌的聚焦经营

如何在城市文化设计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进行城市文化增值经营,是城市经营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文化经营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城市文化经营,将城市像品牌产品一样营销出去。城市文化经营归根到底是如何将城市文化的传神魅力变成城市品牌和城市竞争力。

所谓城市文化聚焦经营,就是选定最能表示城市内涵和传神魅力的文化标识作为核心,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和多种媒体手段,使整个城市最有效的文化信息不断在城市文化标识上积聚,使城市文化标识在高度聚焦中闪光发亮,成为看得见、感受到的城市魅力和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的聚焦经营,要求找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涵,以文化创新设计为手段,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经营;在城市的文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求保持在空间上聚焦、在时间上连续;城市的文化经营要求在明确的城市文化标识的前提下进行,以形成城市文化经营的聚焦效应。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商务印书馆,1999

2.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第2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建设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十一五”时期,必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和文化规划发展纲要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本文立足于广州这一特定区域,对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人逐步增加,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等等。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距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还有相当差距,必须按照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要求,扎扎实实推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一、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市场各要素发展不够协调,产业链街接不够强。文化要素市场是由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产权、文化管理、文化人才、文化劳动力等组成,并表现为隐形产品或无形产品的生成要素之间的交换与流通构成的市场。以广州市为例,从已掌握统计数据看,2004年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有10244家,在核心文化产业中,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业高歌猛进,广播、电视、电影、新闻、文化艺术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高级人才亦不足400人,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产权相对其他产业明显薄弱二‘〕“卜川。同时,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建设目前存在着“头轻脚重”的现象:即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不足,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完善,而由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较大,消费能力强,文化产品的流通体系较为健全,营销能力较强。如广州作为岭南特色文化的发源地,其资源开发利用仍有不足,忽视甚至破坏文物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文化资源的占有意识和创新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行业与产业化开发及市场化运作的联系仍不紧密。同一产业链条在不同部门间游离发展,各种文化资源的产品链接和营销整合仍存在障碍,难以完全转化成产业资源优势。

2.城市内部区域文化市场发展不够平衡,义祀市场的集约化程度不够高。从广州市来看,文化产业主要分布在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等区,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越秀区(4106个)、天河区(2843个)、海珠区(1685个),分别占全市的31. 19 0 o . 21. 60%和12. 80 0 o,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5. 59 0 o,而南沙、萝岗、增城、从化4个区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合计不足5%。营业收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越秀区425. 80亿元、天河区204. 93亿元、番禺区125. 6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8. 48 0 o . 18. 52%和11. 35 0 o,合计占全市总数的68. 35 0 o,而黄埔、花都、南沙、增城四个区的文化产业营业收人合计不足10000从业人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番禺区11. 10万人、越秀区6. 67万人、白云区4. 36万人,分别占全市的29. 35写、17. 63%和11. 53,合计占全市总数的58. 51。由此可见各区文化产业单位的规模也存在差异。其次,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营业收入看,全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法人单位占文化产业总数的60. 84 0 o,平均每单位营业收入仅为10. 21万元,从业人员只有7人。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看,从业人员数在10人以下的单位占总体的68. 88%仁’},4s。从广州市文化市场目前现状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虽然众多,但小规模单位占较大比重,经济效益和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与促进大型企业集团“改制重组”、“做大做强”的社会主流趋势难以协调,资源分散,不易形成合力,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3.城市郊区文化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镇,文化站、文化室功能较齐全,文化活动开展比较活跃,而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的镇、村,文化站、文化室功能较弱甚至没有文化室,极少组织文化活动。部分农民反映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够规范,求神拜佛、聚众赌博、无证网吧等现象时有存在,有管理不力、执法不严、查处不死的问题。

4.文化市场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文化市场管理权下放到区一级后,新的矛盾开始出现,管理标准逐渐提高,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后续的指导、监督、检查等配套的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改进;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执法人员熟悉实体法的运用但不熟悉程序法的执行,执法监督和约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执法手段落后,经费不足,人手不足,影响了执法工作的反应能力、威慑力和执法效果;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机制仍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仍不完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仍需加强。

二、我国大中城市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

1.完善文化要素市场。(1)文化资金市场。完善文化资金市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要制定有利于文化投资者的各项政策。二是建立文化资金市场的协调性机构,承办和畅通文化市场的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金投入文化市场建设。还可以利用集资入股方式,把企业储蓄和个人储蓄资金吸引到文化资金市场上来。(2)文化劳务、人才市场。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制定有关政策和设立相应的协调组织机构,逐步建立文化劳动、人才市场,疏通人才渠道,让劳务和人才根据市场需要较为合理地分配、流动,建立健全反映文化市场特殊规律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劳动报酬制度,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竞争心,激发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文化生产力。(3)文化信息市场。通过一定的信息工作机构和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消费者的现状,研究不同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消费方式的差异性,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对文化市场供需变化作出预测和判断,迅速准确地向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文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反馈,为文化市场的生产、营销活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4)文化设施市场。通过文化设施市场的建立,可以用一定的经济关系和市场机制来推动文化市场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文化设施少、旧、差和陈旧化、单一化、功能退化等毛病,高效率地为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2.发展文化中介机构。(1)建设文化经纪体制,逐步、有序、适时地开放文化经纪市场。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市场现状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在一些较为成熟的市场领域培育和引入文化中介机构。(2)发展专业教育,完善资格评审制度,造就一支现代文化经纪人队伍。(3)建立健全现代文化经纪企业制度,确立文化经纪人保证金制度,规范文化经纪方式,增强文化中介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度。(4)由试点到推广,营造一种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自律互为整合的管理网络体系。(5>建立文化经纪的统计指标体系。

3.强化文化信用体系。(1)进一步加强契约制度建设。采取广播、出墙报、听报告、开现场会、表彰先进、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信用教育,营造诚信环境,强调市场主体必须重合同、守信用,以契约的方式具体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交易主体依法守约、互相信赖,降低交易风险,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2)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建立文化产业、市场从业人员个人信用档案,主要包括个人从业经历、资信与守法情况等,进行增值与减值记录。进行文化产业企业信用分等、分级,按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激励措施,提升守信企业美誉度。(3)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管理部门应建立信用公示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在公共媒体、协会简报、市场公告披露行业组织信用情况,加强社会与舆论监督。管理部门在统筹信用体系建设全局工作的同时,应结合行业规则、协会规章,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构信用责任制。

第3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成本;城市化;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01

一、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而劳动力、资本这些资源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向城市的现代部门的过程正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从另一角度来说,工业化可以促进劳动分工的地域分化和集中,对城市化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中国现在存在“滞后城市化”的现象,即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若能通过合理的政策使城市真正容纳更多的人口,就能使资源更加优化,从而推动经济整体增长。

现阶段我国协调城乡关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农民市民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十分重要的举措。同时,农村人口市民化对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发展有促进作用。农村人口市民化可以提高农民素质水平,也是农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障碍与成因

尽管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但是仍存在着制约城市化的因素,本文讨论的是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障碍,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制度成本提高这一角度,分析了制度成本升高阻碍农村人口市民化所表现出来的三个方面并分析障碍的成因。

(一)农村人口收入低,难以承担城市生活的高成本

城市生活的高成本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总成本提高,城市的高成本一方面表现为维持在城市的正常生活而必需的水、电、气、住房、交通、食物等方面的支出较高,但这一部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农村人口市民化都要接受的成本。另一方面表现在由于农村人口没有城市当地户籍,因而在城市就业时受到歧视待遇,加之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影响了自己的收入水平,使得难以支付城市生活的高成本,难以在城市立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文化素质的差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选择工作的范围,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处于较低的水平,更加难以应对城市生活的高成本。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居民权利存在差异

当下,仅仅赋予农村进入城镇的人口以城市居民身份并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而重点首先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可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并且减少户籍制度改革的阻力。城乡之间不同的就业制度为农村人口市民化带来负面影响,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缺乏人身权利保障,在找工作时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他们为了弥补本人及其子女与城镇居民素质的差异,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会增加用于培训和教育的支出,这也增加了农村人口市民化的制度成本。

(三)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会成本提高

近些年,农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制度上的关怀,这使得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会成本加大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巩固提高农户的经营收入,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农村服务业,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使农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丰富。

同时,拉动内需的政策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较好机遇。包括“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政策丰富了农户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这一举措缩短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加大了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会成本,从而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积极性。

三、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城镇体系,拓宽市民化的空间

要重视中小城镇在城市群中发挥的过渡作用。在农村地区,中小城镇承担了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任务,成为城乡联系的节点,在城乡联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对推进城镇化起到重要作用,应发挥区域政策对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和政府在城市群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适应市民化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

一是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普及,切实保障农村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同时抓好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和支持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农村职业培训任务,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活动。二是增加对城市化村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支出,增加就业培训的次数,尽可能多的提供让农民工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三是帮助农民工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文体设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水平。

(三)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建立城市化村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涵盖城市化村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二是对暂时还没有满足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对他们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对他们的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9:1025-1034.

[2]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22):82-85.

[3]宋仁登.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民市民化问题研究[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2,16.

第4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措施;问题

根据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计划,更加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与管理城市的依据。随着我国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与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方面,我们必须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方面问题,并且还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与任务

1、概述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是指导城市空间和谐发展,有效地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劳动环境,去实现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需要达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

2、任务;城市规划的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空间环境,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预定目标,以及实现城市建设工程技术,城市环境,文化传统建筑艺术,空间美学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概述。

二、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没有科学合理的有远见的规划与设计,城市与社区就不能有效地运行,甚至阻碍与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建设。不科学的城市规划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后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管部门的混乱

目前,我国的规划主要涉及空间布局和空间管制两个方面,一个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抓的城乡规划,另一个是国土资源部主抓的土地利用规划;由于规划理念、规划期限、规划方法、规划思路和规划主管部门不同,在实际操作中时常发生摩擦,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进行两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2、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城市规划服从于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忽视了城市自身发展的真正需要这些都是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城市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受土地财力和权力利益的驱动,不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而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引发干群矛盾冲突,甚至演变为群体恶性事件。在有些地方,城市规划甚至成了官商游戏,在开发商利益的主导下,城市建设存在诸多隐患,包括建筑安全、环境保护、城市风貌等方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加生活成本

3、资源的浪费

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尊重当地经济发展现状,无序发展,盲目扩张,使城市建设成本不断提高。因为规划短视、设计缺陷、偷工减料,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不及国标规定最低使用年限的60%。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很显然,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盲目拆迁和国内房屋自身的建筑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建筑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所以提高建筑质量,提高建筑平均寿命是当务之急所要解决的问题。

4、破坏历史文化的遗存

大部分城市实施的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着贪大求洋的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导致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不时出现破坏历史文化遗存的现象发生更为突出的是,一些地方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规划的名义下,大搞开发性保护,破坏众多(镇村)城市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造成成难以弥补的损害。

5、不尊重自然规律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而破坏生态环境,必然导致城市后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终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6、自身特色不突出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这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它不仅包含城市的形体环境形态,而且包括城市居民的行为活动,当地风俗民情反映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现代城市更注重其自身独有的特色。

三、规划措施

1、城市规划要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坚持走土地节约集约开发之路。其关键点在于:A、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方面着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加大各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的处理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B、从开发城市土地的用途方面着手,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总之,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突出城市规划的特色。不要因为城市的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历史文化古迹,最终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同时,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城市建筑的快速建造,这时候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规划为了求快速度,难免会重复和复制。这样的结果便是城市之间规划的重复性、单一性,城市之间便失去了应有的特色。更有甚者,有些建筑沦为了城市垃圾,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城市规划应将特色放到首位,先求特色,再求速度。没有特色的规划再快也是徒劳的。

3、打造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如果城市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只有具备长远的战略性眼光和决策,才能将城市发展引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便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阶段性目标,也是城市实行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必经之道。顾名思义,基于环境生态学的原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理论与决策便产生了。从规划和管理城市人手,大力提倡兴建城市绿地系统来防治和减少城市污染和水土流失,从而达到绿色环保和绿色生态的目的。因为一个城市的绿化与否,对保护该城市自然生态、改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带动城市里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得生态环境更加自然、环保和舒适。

4、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它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因此,要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体制,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要探索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听证等制度,作为城市主人的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管理是一个非常很复杂的系统课题。必须要加强一步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建设。应该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问题,须加强规划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从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整体素质方面,并且落实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这样以来才能使城市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

第5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原则;措施

一、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虽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仅仅流于形式却难以得到落实。

2、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3、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首先,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次,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再有,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

二、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2)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

2、经济原则.(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对城币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原则。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1)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2)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4、整合原则。(1)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 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2)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3)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5、安全原则.(1)编制城市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设计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有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改进措施

1、正确的规划设计理论。城市规划不能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还要注重务实,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1)人性化的规划理念。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所以说,不管怎样规划,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规划不是从人的思路出发,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微不足道的。应该把城市的规划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规划体现人文关怀。(2)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2、合理的规划设计实施。(1)在规划目标和规模确定上要实事求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很弱,经济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学技术的含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调控和管理城市的经验不足。因此,把握好城市建设节奏,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合理确定城市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防止随意占用土地资源,防止任意调整行政区划,防止人为刺激投资扩张至关重要。(2)在规划布局和利益分配上要合理。我们说城市规划是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并不等于说规划是个绝对真理,可以谋求城市发展方方面面都获得利益分配上的最大化和用地布局上的最高理想,其功能是通过规划手段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使各项建设布局得当、利益适量、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对合理、追求的是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尤其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利益。加强住宅及交通、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措施、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城市的各项建设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规划设计城市安全、环境、建设等方面,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第6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95-02

一、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城市化过程不仅在客观上带来了环境问题、资源开发问题、人口问题和犯罪问题等等,而且作为城市化的主体之――农民也面临着自身身份认同的问题。城市化使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陌生的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活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自己是“农民”还是“城里人”他们自己也看不明白,笔者认为关于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问题必须站在失地农民的角度,从心理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二、失地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界定

身份认同是建立在“自我”主体性基础上生成自我概念,通过个体自我与他人的相似性与相异性进行比较,旨在表达自己是哪类社会成员和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回答“我是谁”、“我属于哪个群体”等问题,而这种身份认同是通过个体自我心理认知来完成的。换言之,身份认同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处理彼此关系的充分条件,没有身份认同,个体很难如意地展开正常的社会生活。

失地农民群体是国家因城市化需要而征用其土地使其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在国家制度规定的身份上他们拥有城市居民户口,属于“城里人”,但是突然的身份转变使很多农民感到不适应,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身份认同问题。因此,身份认同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现代性现象,是关于个体群体归属感、现代性获得、关于自我现状认识和自我身份判断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要站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将其置于主体性建构和逻辑性解释的框架之中,要借助农民自身的话语体系和策略,将身份认同视为逻辑性二重性结构的动态过程。

三、失地农民身份认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失地农民“社会记忆”断裂带来身份认同问题,认同过程缺乏策略和技巧

相对于流动农民工,失地农民与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务农,过去传统的农业生活只能够存在其记忆之中,不可能重现,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简单地讲就是这场剧烈的社会变迁使得“失地农民”告别其熟悉的乡土生活,而面向一个陌生的现代生活,其未来生活是一种自上而下制度安排的结果,是强迫性的;同时,这种非自愿性又为城市适应性和人的现代性所规定和约束。尽管在制度上,他们被认为是“城里人”,但是骨子里他们还未做好“成为城里人”的准备,很多人甚至对成为“城里人”存在抵触情绪。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失地农民对身份认同缺乏一整套成熟有效的策略和技巧。

(二)角色与身份不一致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具体内容体现,也是社会地位的外显形式。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其在职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上努力适应着从“农民”向“市民”角色转换的变化。在个体众多不同的角色中,职业角色是最主要的正式角色。失地农民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后不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活动,逐步接触非农职业包括清洁工、保安、服务员等工作,失地农民希望通过从事城市工作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脱去“乡下人”的标签,在“城里人”心里确立“自己也是市民”的形象并且永久性地固化自己这一身份。但是职业类型的变化便没有使失地农民“城里人”的身份得到社会认同,失地农民角色与身份的不一致进一步带来了失地农民对其自身角色的混淆进而导致角色认知出现错误,他们不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中“自己是谁”、“何时自己是城里人何时自己是农民”和如何表现出与之相称的行为,结果是角色表演呈现片段性和不贯性,对自己预期行为结果的预判也会不准。

(三)社会交往圈的局限性阻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

不同于农民工以自我组织的方式进行流动,失地农民一般是采取集中安置的办法,大多以原来村民小组或者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整体性的搬迁。这样做一方面加快了安置速度,减少了安置难度,降低安置成本,但是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失地农民交往的圈子,减少了其与外界交往的机会。社会交往的闭塞性和内向惯性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和交往壁垒,里面的人自得其乐,外面想了解里面的人却进不来;最后,来到城市的农民深深地感觉到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的巨大差异,尤其在与城里人打交道的时候,很多人体会到了城里人对他们的歧视和厌恶,使他们产生了受挫感,进而使身份认同成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受挫感反过来强化了失地农民与城市的群体界限,强化了“他们城里人”和“我们乡下人”的意识,更加抱成团拒绝承认自己是城里人,漠视自己身上的“城市符号”,对成为城里人产生“逆反心理”。

(四)现行社会制度不利于失地农民身份认同

社会制度对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社会制度建构着个体身份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制度为个体和他人识别自己的身份提供客观依据,并影响个体确认某一身份的选择和路径。笔者认为影响我国失地农民最大的制度障碍就是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及其配套制度。这种户籍制度的安排,使得农民的身份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农民被当作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1]。在这样的户籍制度之下,农民即使进入城市变为城市户口依然摆脱不了固有的“农民身份”仍不能取得与之相适应的“身份权利”,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仍将失地农民“拒之门外”。二元户籍制度带来的利益差别让一部分失地农民对成为城里人感到失望,更加怀念农村生活,在心理上更倾向于认同自己仍是农民。

(五)社会歧视、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

渴望成为城里人,渴望融入城市生活,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焦虑心态与城市漠视、歧视、防范他们的现实正是如今城市失地农民真实生活的写照。失地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因与城市格格不入带来了社会歧视,这种社会歧视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上。另外在制度层面上,“农村市民”与“城里市民”待遇的巨大差别,深刻影响着失地农民对自己身份的认同,特别是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先前失地农民与后来失地农民在补偿款等赔偿上存在差异,使他们有种“受骗”的感觉,进而影响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对成为“城里人”有种深深的厌恶和不满,加上与真正的城市居民相比,待遇却截然不同,更令其生出深深的受挫感与无力感,于是渴望“做回农民”。

(六)年龄、教育程度与征地时间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

一般来说,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教育程度会影响失地农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失地农民对城市的适应力和对城市生活的预期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年龄越小的失地农民越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越能适应城市生活。文化程度对失地农民身份判断和自我认同也有着显著影响,即文化程度越高,调查对象越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自我认同就越倾向于城市[2]。显然,年轻人对融入城市生活并不反感,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失地农民因为能在城市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相比于农事劳动,生活确实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在与周围生活较差的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比较中产生了心理优越感,于是对在城市生活有较大的信心和满足感。反过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失地农民往往缺乏职业技能,只能从事保安、清洁工等体力活,收入不高,职业声望很低,有些甚至都是临时工或者拿着城市低保,这一部分人受到城市居民歧视的可能性较大,因而对成为城市人心理抵触性较大。

未来预期对失地农民自身身份认同同样重要,如果对在城市生活抱有较强的信心和期待,那么失地农民自身不会排斥成为城里人,反而会积极地融入城市。张海波等对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调查发现,征地时间是影响失地农民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征地时间越长的,失地农民自我认同越倾向于城市,越容易实现自我认同系统的转换[2]。因为,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不可能再回到农村,成为城市居民成了唯一的选择,在城市生活时间越长就越能适应新的生活,逐渐放弃以前的“社会记忆”,逐步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不仅是制度和社会层面的问题,而且也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失地农民是因为自身土地被政府征用而获得了城市户口的“城市特殊群体”,是属于“被动化的城市群体”,在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他们遭遇到了“身份尴尬”,而失地农民身份认同是一个自发、缓慢、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的过程,与其自身的社会记忆、角色与身份的关系、相对剥夺感、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失地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的解决要从制度和社会认同层面入手尽量消除失地农民心理上的自卑感和相对剥夺感,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尽快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第7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对策

[作者简介]刘长英,北海职业学院旅游商贸系,硕士,研究方向:文化旅游,广西北海,536000

[中图分类号] F59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090-0003

广西保存了许多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城市,先后有桂林、柳州、北海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或民族特色,映射出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人文理念,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和结晶。

一、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协调,区域性的横向联系薄弱,旅游热点没有导入腹地,旅游内容无法与名城的文化传统相融合,未能充分发挥名城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优势,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显著特色,名城的品牌优势无从发挥。与邻近的云南、湖南、四川等省市相比,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仍处于劣势。具体而言,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保护严重不足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通常包括城市周围及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特殊的物质形态、城市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以及诸如独特节日习俗等历史文化的人文表达方式。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名城旅游开发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没有充分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使名城的传统文化风貌特色正逐渐失去。例如北海的廉州府学,设置于唐、宋之间,是府一级的教育管理机构,内设崇圣殿、大成殿、名宦祠、七贤太守祠、三贤祠、乡贤祠等,岁时祭祀。可如今的千年廉州府学已败落成了一个杂货场,大成殿变成了军粮供应站,崇圣殿被租作仓库,其他部分也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卖彩票的,有卖米面的、有卖冰淇淋的、有卖钟表的,有修理铺,还有摆衣摊、开幼托的。

(二)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宣传开发的相对滞后,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与历史意义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譬如桂林,旅游者的首要形象感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而作为老牌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感知度较低,很少有旅游者会联想到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如北海,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湮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老城的骑楼、民的风情民俗等日益被城市化的趋同化所取代,其所承载的繁荣的近代中国沿海社会经济文化已经很难再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不光是维护几个街区,它涉及到认知、挖掘、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素质和品味。

(三)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定位不够明确

广西的历史文化名城虽然文物古迹众多,但比较分散零碎,未能形成整体的系列旅游产品,普遍缺乏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旅游主题,使旅游者对名城的印象只停留在“量”的丰富上,而未能升华到“质”的认识上,无法让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与情感上的共鸣。桂林具有完善的文化体系,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桂林名城旅游的主题形象并不是很明显,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表现不突出、文脉特色不鲜明,名城旅游形象不够明确。

二、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理念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弘扬广西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同时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广西应该以怎样的理念来指导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呢?

(一)有效的资源保护与适度的旅游开发相结合

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代表性城市,同时又是极为脆弱的历史文化载体,名城的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坏就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和复原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中,应将城市整体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地加以保护,尽力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相关历史环境,使其拥有的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不会减小或消失。

从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业的关系来看,历史文化名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只有有效地保护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使旅游开发有本可依;而唯有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通过努力挖掘名城自身的文化内涵,宣扬和展示其独特的城市精神、性格和气质,保护才有意义。

(二)以体验经济理论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创新基础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旅游者旅游心理和旅游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旅游者参与”和“旅游者与环境的关系”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体验”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旅游者在体验的同时又参与营造了体验的氛围,而旅游者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吸收”还是“沉浸”都极大地体现了旅游者的主体性和与旅游环境的互动性。个性化服务、人性化体验将逐渐占据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活动的主体。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更多地希望借助旅游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之中,追寻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色。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发挥最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商品为道具,将历史文化名城许多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旅游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为旅游者营造一种难忘的经历。

历史文化资源不能直接等同于旅游资源,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时,要注意调研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心理倾向,以及其对历史资源的体验深度的期望等等,开发出一些展示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将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成易识别、易感受、易参与的体验性旅游产品。

(三)坚持和谐理论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活动

和谐理论应用于旅游开发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和谐的开发目标、和谐的经营理念、和谐的旅游环境以及和谐的旅游意识。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旅游业,会给当地历史文化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影响,譬如增进文化交流、促进当地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复兴、促进文化遗迹的整理与保护、增强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也有消极影响,如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传统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庸俗化、文化遗迹遭到破坏甚至损毁等。和谐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将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辩证地统一在旅游业的规划蓝图中,在城市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寻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三、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不是单纯开发一种或几种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或几条历史文化旅游线路的问题,而是指如何立足于广西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结合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旅游者不仅能感受到广西山水之秀美,还能感受到真正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制定整体联合发展的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在人类历史上人文生态的聚集区,要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必须从整体层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在宣传促销、产品开发、线路设计、项目布局等方面从全局出发,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融入到广西旅游区的旅游整体开发当中,加强与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整合联动,强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整体联合推介营销。具体操作上,通过旅游线路和划定主题旅游功能区进行互补性整合优化开发。同时,加强与自然观光旅游整合,使得人文景观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有机结合,多元化互动和谐发展。此外,从发展广西区域旅游的视野当中加强与旅游目的地内相关旅游资源的互补开发,把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与开发生态旅游、城市旅游、工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强的旅游产品,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旅游开发与文化创新相融合

开发旅游,资源是基调,文化是灵魂。只有将静止的自然旅游资源与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提升广西旅游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使旅游者能够真正体会到广西不仅有甲天下的山水风光,天下第一滩的滨海胜景,更有可与其媲美的历史文化渊源。事实上,也只有把旅游产业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着力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努力在推进历史文化与旅游结合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打造像《印象・刘三姐》这样的文化旅游精品,才能为广西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带来质的提升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服务与市场营销

在旅游服务和市场营销方面,广西要选择以区域整合和深度合作为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名城营销模式,积极谋求区域内名城的联合行动,确立共同优惠政策和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完善组织体系,结成旅行社联盟等名城旅游合作组织。在此基础上,加强广西名城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完善个性化旅游服务体系,提高人性化旅游服务质量,形成强势的旅游软实力。同时,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外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旅游者数量和旅游者消费水平。

广西作为我国沿海沿边的西部旅游大省,在大众化旅游深化阶段,如何构建广西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广西特色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强势吸引力,已成为广西旅游业必须突破的瓶颈。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要求我们确立“大旅游”思想、大资源观念和大区域意识,在开发中不但要突出自己有异于其他地方的特色,又要照顾各个方面的整体提高,变景点式开发为区域性开发。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广西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潜力,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黎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目标模式研究[J].思想战线,2001,(1).

[2]程龙.中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0,(6).

[3]章牧,林芳.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初探[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第8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受上层建筑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

1.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球。我国的水体污染近期呈上升趋势,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以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在统计的138年城市河段中,有133个河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西安、北京等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供水危机。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2.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4.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 B(A),其中洛阳、大同、开封、海口和兰州五座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超过60d 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 B(A)。

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提出克服了以往城市发展的无序性、盲目性与随意性,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法律保障。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提高道路硬化率,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技术和行政的手段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是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第9篇:城市文化体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设计

1 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1 . 1水体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00亿元。

1.2大气质量恶化严重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

质量严重恶化。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

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1.3固体废物、垃圾成堆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的固体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1.4噪声扰民现象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2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2.1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

环境资料、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生态

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 .2大气污染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肖 4 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 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3水污染整治规划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

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

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 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最终达到有效保

护水资源的目的。

2.4固体废物整治规划

固体废物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者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2.5建设生态型园林

2.5.1生态园林的主要功能。

①调节小气候。城市的带状绿地,如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②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吸滞粉尘;杀菌作用:衰减噪声③美化景观、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生态园林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猎施,使建筑“ 锦上添花”,把城市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2.5 .2生态园林建设的类型。

①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生态园林中植物利用和配置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将景观、生态和人的心理、生理感受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美学原则,强调意与形的统一。②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以保护城乡环境,减灾防灾、促进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植物群落。③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是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从而利用植物的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体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④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指运用植物典型的特征建立起各种不同的科普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中获得知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⑤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效益。⑥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