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花艺培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花艺培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花艺培训方案

第1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2018年,XX派出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及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在XX镇全体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突出抓好社会化安全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杜绝了重大刑事案件、火灾事故的发生,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在全市消防安全评比中我所获得先进单位,Xx镇也是全区满意度最高、幸福度最强的乡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离不开各位警务助理的密切配合。借此机会,我代表XX派出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镇安全防范工作开展还不够平衡,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各村居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各村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还不够到位;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火灾隐患仍大量存在;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自防自救能力还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全镇的公共消防安全,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当前已进入冬季火灾高发期,希望各位警务助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地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接下来我们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完善执法程序,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下达法律文书督促改正。隐患到期要及时复查,复查不合格的要坚决依法立案查处。尤其是对那些有法不依、我行我素,长期存在火灾隐患拒不整改的单位,要坚决给予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坚决防止养患成灾。

进入冬季,天气严寒,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普遍增多,火灾风险大幅度增加。今天就如何做好今冬明春安全防范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各村要高度重视今冬明春安全防范工作,要组织本村巡逻队继续加大巡逻防控力度,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二是要加强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村治保组织与责任区民警联勤联动,深入村组加强安全检查和防范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盗、防火、防骗等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张贴“宣传资料”、预警信息、警情通报、当场提醒等手段,告知群众做好自防、邻里守护等防范措施,提高防范效能。三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开展矛盾纠纷的预防,通过“警信通”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及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要在冬季治安防范中加油干, 在“平安陈疃”建没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下面请党委副书记XX同志传达安全防范有关。

刚才,王书记向大家传达学习了XXX,希望与会的同志按要求抓好落实。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春节临近,烟花爆竹如期而至,是最大的火灾安全隐患,要严盯紧防;二是及时将隐患整改。发现隐患问题要求及做出反应,迅速整改,并及时作出处理;现在请大家移步XX学习培训消防器材使用。

第2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1.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结合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花卉技术方向)插花艺术专业课的定位,在理论体系上应突出“深”和“新”,使学生在掌握插花艺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了解插花艺术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能灵活运用东西方插花技艺和现代花艺创作技术,能解决现代花艺师职业范围内的一般实际问题;而针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设计技术方向)对插花艺术专业基础课的定位,内容上只是重点讲解插花艺术概述;插花的基本原理、方法;东西方插花艺术和现代礼仪插花,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为后续园林设计、植物造景等专业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在教学组织上以专题讲座为主,主要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插花艺术课程是园林专业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体现课程特色,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笔者所在的专业教研室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制定了不同的实训方案。如插花艺术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总学时100,实践学时占70%)分为3个环节进行。一是一体化的基本技能操作,占总实践学时的40%(购买鲜花耗材20%,学校的植物材料80%);二是阶段性的综合展示,占实践学时的20%(购买鲜花耗材20%,学校的植物材料80%);三是到花店企业进行的生产性实训,占实践学时的20%。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插花技能,有效实现了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针对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则主要是进行集中的项目实训教学(总学时32,实践教学占50%),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为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针对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总学时28,实践学时占10%),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结合校内植物材料进行趣味性创作。

二、教学方法的选取

高职教育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该课程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对口生,对插花艺术的历史特点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审美意识和绘画设计能力。但面临的问题是:①在学习上缺乏奋斗的目标和动力;②较高的求知欲与较低的学习能力产生矛盾。针对此类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建立完整系统的插花艺术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案、文献资料、优秀案例和相关视频等,让学生将插花花材、操作过程等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以上电子资料通过学院的网络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性地学习,对于专业课的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大量案例,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把理论知识情景化,更好地联系实际。对于选修课的学生,可以开阔视野,根据兴趣和能力提高技能水平。

2.互动式教学理论教学中适当增加由花店经营者、花艺师及往届优秀的从业者参加的座谈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提出对该门课程的困惑,一线工作者以身说法为学生解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训课程的组织则是由教师先演示,学生先模仿后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之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园林工程技术(花卉技术方向)的学生还成立了课余兴趣小组,学生站在组织者的角度上,向其他同学传递知识,无形中巩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3.项目教学针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给定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结合插花员的技能标准,把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场景。笔者所授专业的插花艺术专业课根据课程性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主要划分为15个工作场景,如插花耗材的选购对应的知识技能为花材种类的识别、基本的整理加工;某一馈赠花篮的插制,对应的知识技能为插花艺术基本原理、礼仪插花的步骤、技巧与方法;婚礼现场的花艺布置则在此基础上对应着东西方插花艺术和现代花艺设计等。结合专业基础课则根据教学目的设置了8个工作场景,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主。选修课则主要介绍常见的艺术插花和礼仪插花。

三、考核方式的选取

插花艺术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以实践性内容为主的课程,采用文化课或基础课的理论考试或期末考试的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作水平,因此,应以能力考核为目标,实行过程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表现30%、作品创作70%。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5%、学习态度5%、阶段性插花成果展示20%;课程结束后的作品创作,主要是充分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件综合性的花艺作品,写出详实的立意构思,并以班为单位举办展览。学生自行设计陈设场景,评定时邀请相关的专业教师、非专业教师及学生共同参加,通过他们的综合评定来衡量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针对花卉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特点,再加入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一是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对于选修课的学生,可以通过撰写相关论文,来了解学生对插花这门艺术的领悟。

四、建议与讨论

第3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话题背景

作为室内硬装的另一面,软装设计自室内设计发轫以来,經历着不被重视,再至“轻装修、重装饰”的观点“反拨”;从稍懂色彩搭配的室内设计师凭直觉感受就可进行软装布置,再至软装行业建立了严格的考级认证,要迈入其间,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它俨然与硬装设计一起构成并影响着整体设计项目的品质。然而,这看似顺遂的设计发展之路却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近期,我们发现:很多培训机构都办起了软装设计的培训课程,诸多业内的知名设计师被邀请为导师,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为期不到一周的授课,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软装设计的分解及细化。它的发起,也反证了软装设计师对资格审核及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上的重视。我们暂且不论这样的短期培训是否能收到极大的成效,即便它是一次商业上的运作噱头,但它直指了一个事实——软装设计培训的缺失,特别在分门别类进行课程解析及实践辅导上,软装设计还“百废待兴”,亟待获取更多的关注,同时,它也对短期培训机制及学科建立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位软装设计师曾言及,当你把房子倒过来,会掉下来的东西都属于软装设计的范畴。通俗的比喻却让人们更充分地认识到软装设计原来囊括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家具、摆件、挂饰、布艺、灯具、植物等等;对它们的选择与搭配,除了需遵循项目主题统一的考量外,也受到色彩美学、风水、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制约及影响。这张經由设计师之手,变幻出家居空间各种表情的“利器”,在当下应该如何大胆本文由收集整理地去探索?在这期间,碰到过哪些迷思和困惑?对业内人士而言,构建哪些提升平台才最有成效?针对以上诸问题,本期我们将邀请那些关注过、思考过软装设计的专业人士,从自身角度出发,与我们一起分享认识。

软装不是越多越好!

现代装饰杂志社:今天很高兴邀请几位专业人士从软装设计的角度来谈各自的认识。简单介绍下你们公司在软装设计这块的大体情况?

王本立:从原来的后期选购、提升到现在完成设计图后配软装方案表,在正常情况下,甲方会委托我们代购,付相应的服务费。但是在采购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分方案。但目前,郑州的软装市场相对封闭,很多好的产品信息也流通不进来。软装基本上都是小作坊式,缺少规模。我们大都是从设计师中抽调人员,做设计、出方案的同时也做软装,且每个项目都跟踪到底,相对地考虑的东西要更统一。

张万军:现在在郑州,设计公司成立软装部的还比较少。我们公司主营酒店类工程,都是自己跟着客户去跑,不收服务费。因为在当地,收取软装费比较困难,除非是一些高端客户。

王本立:在我看来,目前所成立的软装部无非是给主设计师们提供方便,待东西收集后,最后还是要汇总到总设计师,由他做决策。虽然,我们做设计图纸、方案及辅材表时已經将软装考虑进去,但图纸与现实还是有差异的。甲方出代购费,适当加点利润给设计师,由设计师帮忙代购,并负责后期的搭配和摆放。甲方如果自己有精力,会针对几个大项,指定品牌,或直接找厂商洽谈;而床上用品等配饰类的,就基本由设计师解决。

郑雁冰:我们公司大多数是在深圳艺展中心集中采购,跟我们合作的一些厂商会定期传送图片,若有意向就可下单。我们曾给一个酒店项目做过方案,预算300来万,整个方案给到甲方后,因为中间还存有利润差,甲方权衡之后还是决定自行采购。

从目前来看,高端软装还是集中在顶级的会所、别墅、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大多数甲方都觉得装修要放到主要部分,对软装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很多时候由于价格高而不得不向市场妥协,找一些相近的来替代。之前我们接过一个中国银行的项目,大厅一个雕塑的定制预算就要一两百万,当时试图找北京比较有名的工作室来做,但光是概念设计的费用就高达50万,最后只好放弃了。

现代装饰杂志社:整个项目的风格基调决定了软装设计的色彩搭配、家居用品的选择等等,依据大家的理解,硬装与软装设计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张万军:在高端市场譬如投资商、地产商,他们对软装还是有要求的,但在整个河南的中端市场,人们对软装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普通酒店、茶楼,大都是从省钱的角度去考虑设计,要求不是特别高。我做过调查,很多客户认为所谓的软装是自己对审美要求的体现,不需要设计师的设计,也不希望搞成一个艺术品展示区。

王本立:这属于整体关系,色彩的搭配、家居颜色的选择,的确与软装有直接关系。但软装还是从属于硬装,当硬装格调确定下来,服务硬装的软装也随之确定。

郑雁冰:硬装与软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打个比方,一个人要满足最基础的着装,穿套西装,穿双鞋就差不多了,而会打扮的人还会配领带、墨镜,手表,这个部分就类似于软装。随着人的生活品位的提高,它自然而然地产生。我有一个客户说得非常精准,一个人长的好看怎么化妆都好看,前提是把硬装做好。

现代装饰杂志社:软装设计作为室内硬装修的重要补充,现在越来越受到甲方的重视,在各位看来,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难题,比如说目前软装设计队伍的素质情况?

王本立:软装队伍基本上是从设计师人员抽调来完成的,开始的时候經验少、资源少,信息也不对称,再加上成本的问题,确实迫切需要相关的厂家提供配套的新产品以及新产品的应用方式。

郑雁冰:过去大家比较注重硬装,后来有一些厂家做了集成化,开发了很多衍生产品,避免了室内设计前期的弊端,产生了软装。他们越来越系统化了,已經能够深化室内设计的图纸,而我们设计公司还没达到和厂家的结合,就急需从设计师队伍里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软装设计,他们必须兼顾好室内设计和软装的高度;具备很高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丰富的见识。

张万军:好的软装设计师,凭借他的阅历,他对历史、文化、音乐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的了解,会把空间软装做得很好。目前以设计公司而言,要配软装设计师,必须跟主创设计师的心灵体会能相融,出来的配套才会好。

郑雁冰:要知道原创设计师的目的、客人的目的、消费者的目的,然后才能呈现一种很好的空间气质。

王本立:其实真正好的设计,软装配的很少。除非是在样板间,但太多的软装,每天打扫,一样会觉得不方便。在我看来,软装并不完全是空间展示,还要实用。软装配得多,一般是很多东西做坏了,需利用大量软装来掩饰设计不足。

郑雁冰:软装是建立在空间功能基础上的。现在市场上的软装基本上是拿来给客户炫耀的,真正懂它的不多。像茶几上摆满了一些东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只能是放在特定的样板房里。譬如不锈钢摆件,得拿麂皮绒去擦才会亮。

王本立:艺术与实用也要结合。就像时装一样,其实舞台上的东西能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运用,那才是真正好的。包括酒店也是这样,因为酒店管理肯定也是越方便越好,要是在不方便的情况下,投入的成本肯定很大。

郑雁冰:商业项目你可以张扬一点,像居家这种还是平和一点的好。

张万军:越是家庭化的东西,不但要符合主案设计师的审美要求,还要符合业主的审美和使用要求。两方面要达到一致,就比较困难了。我给平顶山的一个煤矿业主做家装,他说要很时尚。硬装做完后,业主从广东买了140多万的红木家具,跟我的硬装格调差距很大。

灯光、香氛与花艺

现代装饰杂志社:像米兰、巴黎每年都会潮流趋势,大家如何看待潮流趋势对中国软装市场的影响?一般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取这些最新的资讯?

郑雁冰:我去过一次,印象比较深。它每年的涵盖了服装、家具,包括当代艺术等大文化层面的东西。我最早学的是服装设计专业,这与室内设计有些相近。服装讲究的款式、面料、色彩这三大块,在做室内设计时就是造型、色彩、材料,其中材料的选择把色彩这一块儿也涵盖进去了。

王本立:潮流趋势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室内设计有它本身的特殊性,主要受材料、设计、业主需求等要素的影响。软装方面像家具、面料、窗帘、壁纸也会受到潮流趋势的影响,但肯定还是设计自身对其的影响更大。

时尚潮流变化很快,它对室内设计来说,可以起到启示,但绝对不是主流。真正的室内设计,追求的应该是永恒的东西。所以说软装设计必须建立在室内设计的基础之上,它需要长久性、持续性;而不是赶时髦,不然方案永远都做不完,也根本没办法实施。

张万军:软装只能是充当点缀,一切的陈设还是要配合装修的大环境,起到趣味点缀的作用,不是说随随便便,我认为哪个东西好就可以放在哪。

郑雁冰:空间气质决定软装呈现的气质,你是中式的,有意境的,软装也是同样有意境的。若你是雍容华贵的,它也是雍容华贵的,空间气质跟软装气质是相媲美的。

现代装饰杂志社:灯光运用作为气氛烘托的有力补充,各位是如何理解灯光运用设计与家居室内设计的关系?分享一下灯光运用的心得。

王本立:我理解灯光的最初作用是照明,但是随着室内设计的发展,灯光运用也在变化。现在灯光主要是强调重点部分的照明,比如说工艺品、壁画机理部分光感的变化,增加它的趣味性、神秘性;利用灯光把明暗、虚实给划分出来。

张万军:灯光运用主要是起到光影的变化。比如你去做spa,灯光就需要暗一点,才能达到一种气氛。餐厅的餐桌肯定是最亮的,这样才能引起人的食欲。每一个不同的场景,都是靠光感来营造不同的心情,而这与照明是息息相关的。

郑雁冰:我对光的理解,分为两类,一是文教类项目,它用光最好的境界是用自然光,把室内营造成跟白天一样。二、光实际上最终的目的是感染人。欧洲的酒店基本上在外观都有几盏壁灯,很弱,却能把室内大厅的灯光烘托得很温馨,这是一种商业设计的手段。刚才万军提到餐厅的灯光设计,它的目的也是商业,光在色温或照度达不到的时候,那菜品就出不来那种味觉。特定的环境灯光的运用都不一样。

张万军:由于科技含量比重的加大,光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原来一个设计师就可以完成的,以后可能需要更多人参与。像随着天光变化而变化的智能灯,当自然光线暗淡下来时,光线会随着色温的变化而变化,不需要人去控制开关。

王本立:现在灯光运用比以前进步很多了。以前几乎顶上通通是一米间隔一个,均匀分布。现在基本上已經打破了,其实有些地方不需要很强的光。

张万军:国外的灯光是走到哪儿亮到哪儿,是温控;没人走动的时候,走廊该亮的地方还是亮的,只不过亮度不同。一个五星级酒店,光弱电这一项就能够花费1400多万,内地根本投不了那么多。

王本立:国外公司的品牌知名度高,愿意投入。再一个,不是说我们作品做不好,而是配套的各方面新信息、新材料对接不对称。像灯光设计,周围配合的也就三四家专门做灯光的。不像国外设计师底下配套的很多,哪怕只需一幅挂画,也会有专门懂画的人拿个十来幅供他挑选。现在我们需要自己出去找,精力和时间都有限,最终就只能凑合了。

郑雁冰:软装比如说窗帘、壁纸、画、家具,你得找好几家才能配好。配套的少,另外是有能力的公司少。像卖窗帘的,我就找过很多家,到最后实际上都变成卖布了。为什么不值钱?因为没有提高到艺术高度的层面。

现在国内的市场,很多设计师不愿意去做这一块,实际上做这一块确实累,再加上行业不认可。实际上软装收的费用跟室内设计师是对等的,当市场形成以后,他们起来的会非常快。同样是工作五六年的设计师,你让他现在转行做软装,他会觉得没有做室内有成就感。

现代装饰杂志社:花艺、香氛、植物等这类调动视觉、嗅觉的软装部分,也广泛运用于家居空间及样板空间,它能从细节处着眼,装点及美化生活。贵司在这个部分是否有所关注?一般是寻找合作公司协作还是独立操作?

郑雁冰:你给客户做方案,直接反映的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五觉”,然后才能展示出第六感官。

王本立:我觉得植物、香氛等因存放时间短,不好打理,好多客户在室内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一嫌费事,二怕养死了不吉利,反而会去找花艺公司,园林公司,定期摆放。像插花,我们很想用,但在郑州不知道谁插得好,没办法,只好自己解决,用的最多就是拿个剪子绞两枝树枝往那儿一插;或者弄荷叶、荷花插上。从根本来说,还是行业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假如说配套的花艺设计师都非常专业,我认为几乎每一个设计师都能出来好作品。完善的配套,专业的素养,他能提醒设计师哪些东西应该怎么做,毕竟设计师也不是万能的。

郑雁冰:对,实际上好的花艺师表现的主题不外乎春夏秋冬,然后根据每个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上海的柏悦酒店,每一盆绿色植物都是有故事,有根源的,不是平白无故拿盆花或者绿色植物就行。中国有评判法则,西方也有,评价空间跟我们评价艺术品是一样的,中国的意、妙、神、能是四个阶段,西方则是优美、崇高放到第一位。室内设计或者软装没有对错之分,存在就有价值,只是高低不同罢了。

软装前景与提升

现代装饰杂志社:随着定制时代的到来,大家如何看待软装定制设计的前景?

郑雁冰:前景一片光明。有些特殊的案例,家具都是定制的,譬如门口要做东南亚风格,跑去东南亚当地采购是很麻烦的。但定制的远没有当地的来得纯正,主要是我们在模仿家具时,只看到外在相貌,没有吃透它的本质。

王本立:定制这一块儿,除了艺术品,我感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它牵涉到成本、数量,厂家的生产等诸多因素。个人定制,质量不太稳定;真正的大品牌也不给定制或价格昂贵,但是以后肯定会有市场,并能慢慢形成规范。

郑雁冰:定制还是在设计公司的范畴存在,老百姓买东西肯定不会定制。定制现在一般只在高级会所、样板房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因为他们也是出于商业目的。

王本立:我们所谓的定制无非就是灯、家具之类的。像窗帘,你要定制是很不容易的,除非像五星级酒店,有一定的量来支撑,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规模不大的设计单位,还没有这个规模去承载。真正的定制应该说图案什么的都是自己原创的,跟别人的基本上不重复,那才是真正的定制。但是除了艺术品,其他的东西不好办。

郑雁冰:我们叫半定制,窗帘买回来以后,再加工。每个人理解的定制不一样,像画,你选个画芯,再装裱,那也属于定制。买一套家具,沙发不改,茶几改改,也叫定制,看你怎样给客户去解释了。像东南亚那些度假村,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的资源做当地的项目,反而做得很好,成本也不高。

现代装饰杂志社:现在好多机构都在办软装设计培训班,大家会组织公司员工去学习吗?对这些培训机构的资质,有没有什么要求?希望设计人员在哪些方面能够获得有效的提升?

郑雁冰:我也去听了很多课,包括意大利的、清华的,或者社会上的一些软装机构,跟他们交流过。意大利的那种软装机构离我们的设计很遥远,因为他们走的都是定制的路子,另外国际语言也有一定的障碍,当然它的成本非常高。目前一个中型的设计公司要拿一部分人去学,还是很有困难的。当然在国内培训的话就没有必要了,我觉得层次不高,他们也是请一些有經验的人在授课,没有一个很系统的理论体系去支撑。包括我们的室内设计,不像建筑,理论体系也不是太完整。

第4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服务创新;花卉产业;全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9.008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trategy of Whole Industry Chain Service Innovation of Flower Industry in Beijing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Flower Port

LEI Shu-xia1,2, LI Yong-jin3

(1. Beijing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Systems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89, China; 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3. 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overview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flower industry in Beij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flower activity. Then it analyzed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flower industry in Beijing including technology, form, organization and circulation. Moreover, as shown in the cas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flower port i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the paper built service innovation links based on view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flower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accelerating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service innovation; flower industry; whole industry chain

据史料记载,早在3 000年以前,古埃及和叙利亚已经开始栽培鲜花,而花卉真正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由于二战以后,世界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加上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增长,花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在全球逐渐崛起,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花卉业在部分国家与地区开始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工厂化及现代化,并在新品种选育、采后处理、技术处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北京市的花卉产业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虽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花卉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值产量的大幅提升、品种的日渐丰富、营销网络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花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成为北京农业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在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的北京国际鲜花港,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专业花卉产业园区,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项目一城多园的重要先行试点,花卉产业作为高端高效农业,对推进北京市都市型农业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国际鲜花港的建成,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发展,国际鲜花港与科教机构和研发企业紧密结合,探索出花卉产业链上下游良好合作基础和合作机制,形成了以花卉种业、生产、研发、展示等产业链服务为内容的现代服务业基础,对指导花卉全产业链服务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北京市花卉产业现状

1.1 北京市花卉生产概况

北京花卉生产设施水平、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生产规模相对较大。2010年,全市花卉生产面积0.45万hm2,产值12.2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1.7%和73%。其中,花卉保护地种植面积0.1万hm2,是2006年的2.3倍;保护地中现代智能温室面积114万m2,是2006年的2.3倍,效益27万元·hm-2,比2006年增长43%。用于花卉生产的现代化温室面积约占全国现代化温室总面积的25%;花卉生产企业306家,是2006年的2.2倍,花卉消费额达到100亿元,比2006年的51.9亿元增长了92.7%,花卉年需求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北京市建有20个花卉科技园区,高档盆花生产示范基地153 hm2,组培室面积达l万m2,是全国组培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地区。北京市花卉产业的科研部门与企业合作,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逐步总结出适宜北京地区特点的生产技术。现代化设施花卉栽培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引进品种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己经掌握了安祖花、蝴蝶兰、大花蕙兰、仙客来、凤梨、一品红、丽格海棠、矮牵牛等盆花和月季、、百合、安祖花等切花的栽培技术,产品质量普遍提高,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生产出的优质盆花和切花不仅在北京供不应求,现在已经开始出口。

1.2 北京市花卉流通情况

作为全国花卉信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北方最大的花卉流通中心,北京花卉市场流通比较发达,全市现有大型花卉交易市场38家,花卉营销网点达到1 500多个,花卉营销形式呈现多样化,现已建成2家集花卉销售、园艺资材、花艺布置、文化宣传等为一体的花卉园艺中心。花卉市场是花卉消费的重要渠道,其经营总面积、摊位数量、年交易额、销售网点增加很快,经营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更加规范。

北京市花卉的贸易形式多样,一些新兴的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正在形成,如网上交易、拍卖、鲜花速递等现代交易方式进入花卉流通领域,艺术花屋、花卉园艺中心、超市花卉销售店等零售业态正在形成,因周边花市和超市对花卉的需求,物流配送公司应运而生,既活跃了北京的花卉贸易,又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交易辐射能力。

北京市花卉流通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国际贸易异常活跃。据了解,在北京专业从事进出口贸易和的公司多达30多家,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花卉国际贸易中心。北京市花卉进口主要为种球、种苗和鲜切花,2010年上半年分别达到206.9万美元、155.1万美元和217.2万美元,出口的花卉主要是盆栽植物和鲜切花,同期分别达到91.6万美元和28.3万美元。

1.3 北京市花事活动情况

北京市举办的花事活动形式多样,由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于2009年9月26日—10月5日在顺义区和山东省潍坊市同时举办;受北京奥组委的委托,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承担了奥运会及残奥会颁奖花束的设计制作等工作,制作配送颁奖用花6 000余束。奥运会期间,在奥运主新闻中心组织开展了15场中国花艺表演,宣传花卉文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园艺花卉博览会,北京市参展的室外园林景点同和园获得组委会室外展园大奖,同时还获得设计奖、施工奖、园林建筑小品等3个单项奖;北京市打造“三节一会一展”工程,即每年举办一届月季节、节和郁金香节,每年春节前举办一届迎春年宵花展,每三年举办一届北京自己品牌的花博会,从而拉动产业发展,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积极参加或承办国内外大型花卉展览,促进产业发展。

1.4 北京市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北京市的花卉产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花卉业还比较落后,制约着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花卉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北京花卉业的设施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花卉业的科技水平,尤其是育种水平滞后,缺乏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花卉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组织体系[3];花卉企业融资和保险困难,缺乏现代化的投融资体系和保险体系;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不够发达,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配套产业体系。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导致花卉产品质量和效益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端、高效、高辐射特征,也没有充分发挥产业的多功能、多效益潜力,更好地为农民就业、农村致富服务,为城市绿化美化、市民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服务。

2 北京市花卉产业的创新服务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创新引起的科技进步已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研究与开发活动(简称研发)又为持续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创新科技与企业研发引起了新产品与新的生产流程的出现,由此带动了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即服务创新,简单说来服务创新是指理念和手段有变化的服务的商业化, 以满足消费者或客户的需求[4]。服务创新一般分为根本创新和附加创新,根本创新是指那些以前的顾客无法获得的或已经存在服务的新的传递系统;附加创新是对已经存在的服务的改变,是有价值的、渐进式的改变[5]。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服务创新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特征[4]。对于北京花卉产业来说,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包括根本创新和附加创新在内的创新服务成为增强花卉产品竞争力与全面提升花卉服务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通过创新,可以全面提高花卉产品的质量,更新产业经营形式,完善产业链,为花卉产业结构的优化及服务业的升级奠定基础。

2.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都特别重视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花卉生产技术、花卉新品种的研发创新,针对北京花卉产业发展特点从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3个层面全面着力并递进式展开工作,努力提高花卉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2 形式创新

一是以干花和花饰品为载体的花卉加工业。近年来,国内外对干花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也为干花与饰品加工提供了新的契机,发展高档花卉艺术品已是当务之急。北京市干花和花饰品等相关产业在提高制作工艺和花艺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包装质量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营销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生产厂家通过国内、国际展销会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增强了消费者的关注,扩大企业影响力。他们采取灵活的营销渠道,壮大经营队伍,方便消费者购买干花产品。同时探索购销、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制度,扩大销路。生产厂家还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进行电子商务,积极参加各种贸易洽谈会,获取国内外信息,跟随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丰富的物力、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形式灵活的花卉租摆业。北京花卉产业中涉足花卉租摆业的有花卉公司、苗圃、花店、园林绿化公司、花卉市场、花卉批零摊位、礼品花卉网及物业公司等,还有相关行业的单位和个体户。年经营额从几千元到几千万元不等。近年来,花卉租摆业己进入提高阶段,只有通过细分客户、及时更新、丰富品种等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细化服务内容才能解决花卉租摆行业市场化程度低、规模化与专业化经营少、行业层次低与恶性竞争的问题,实现新的发展。

2.3 组织创新

从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同样,花卉产业化也是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市花卉产业取得新的发展,与在生产组织上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从市场需求出发,立足资源条件,通过创新“公司+农户”、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深化结构调整,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组建和打造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龙头企业、示范企业、标准化企业、生产基地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比较典型的有:“公司+农户”花卉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从北京花卉业的发展实际来看,“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大兴等区县的“基地带农户”模式既通过组织花农培训,弥补了技术不足,又通过品种指导,解决了种植品种的盲目问题。从国内先进地区的都市农业发展来看,“公司+农户”也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4 流通创新

花卉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花卉产业是一个涵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其发展涉及多个环节,这些环节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主要依靠花卉流通来完成。花卉流通在保持花卉质量、减低费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花卉流通专业化程度的高低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花卉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于花卉来说,保鲜、保质是花卉销售的命脉,随着我国鲜花在储运中保质,保鲜技术的不断改进,冷链运输水平的提高,正逐渐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比如鲜切花运输对温控要求很高,目前已有一些货主将鲜花装在专门的卡车上运输,不但保证了花卉的质量,也大大降低了鲜花在流通环节上造成的损失。

目前北京市花卉销售路径主要是“生产者—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在这种销售路径中,“批发”和“零售”环节的销售方式比较灵活,不仅有传统的“实地选花、自行运送”,还伴随着网上花市、订单生产、花卉配送等先进的花卉销售和服务方式。

3 鲜花港花卉全产业链服务创新分析

全产业链是中粮集团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模式,是在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升级、农产品产业升级、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的中粮“全产业链”,是指以消费者为导向,控制“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有效控制,为消费者奉献安全放心、营养健康的食品,最终在产业与市场上获得关键的话语权、定价权和销售主导权[5]。

通过全产业链的培育,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计划反映到生产环节,国际鲜花港借鉴全产业链服务理念,通过对花卉生产的有机组织和对流通与加工的规模化运作,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有效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可以借助缜密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对花卉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强化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花卉产业链中的企业和农户提供更多支持,使花卉产品的使用更有效率,更加科学。

3.1 研发服务

研发服务是指利用自然、工程、社会及人文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能,提业技术创新所需的研究开发服务,是具备高度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或技术提供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实验、检测等[6]。鲜花港产业链中的研发服务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中农业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中心的建设相关。北京国际鲜花港为打造花卉服务全产业链,开发利用20 hm2用地建设研发服务区,其中包括5 hm2的科研办公楼和14 hm2的温室花卉区,主要用于高档花卉的研发等配套服务设施。

北京鲜花港积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研发体系,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攻关。仅在2010年,园区共向市科委、市外专局、市文委、区财政等部门申报14个项目,意向争取资金1.386亿元,涉及“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种业孵化器”、百合引种及繁育基地建设、火龙果农业产业化示范、花卉交易市场、观赏苗木智能化温室建设等多个项目。另外,“花卉服务产业科技促进工程”项目、“顺义区精品花卉展示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引入,为园区拓展平台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8月,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就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项目已正式签约,顺义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一城多园”之中的“一园”,与昌平区共同列为先行试点,将整合全区花卉产业资源,以科技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发展花卉产业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北京市优秀的科技资源和项目经费投入成为鲜花港研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花艺服务

花艺是花卉艺术的简称,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法,使花材的排列组合让花变得更加赏心悦目,能够体现自然与人的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让欣赏者解读与感悟。狭义的花艺就是插花,即用剪切下来的各种花材和其他装饰性材料进行艺术造型的创作活动,也可称为切花艺术造型。我国插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曾经是东方插花艺术的先驱, 对日本、韩国等东方插花艺术及其流派的形成有着奠基作用, 并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7]。花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花艺培训、色彩顾问、环境设计、花艺摄影、婚庆服务等。鲜花港具有丰富的花卉资源,但是由于体制不健全,市场经济整体现状不稳定、产业间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制约,其花艺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区域优势。

3.3 花卉咨询服务

花卉咨询服务是针对花卉业的一种顾问及相应的客户服务活动,其内容是为客户提供花卉的咨询服务,这种服务的性质和范围通过与客户协商确定,客户(请教方或咨询方)提出对花卉花艺的问题或疑难,相应地服务主体(答疑方或服务人)给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双方通过协议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约定。鲜花港发展花卉咨询服务具有网路渠道全、行业覆盖面广的资源优势,但是缺乏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需要积极拓展全产业链服务的功能,与各地区的咨询中心建立广泛的联系。

3.4 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8]。物流的核心是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花卉产业物流服务主要包括花卉的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花卉产业流通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等的建设。北京国际鲜花港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园区花卉产业链建设与提升,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条件,拓展花卉物流功能,现已与北京海关、北京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荷兰花卉企业等相关机构进行实质性接触,将通过申报项目及招商引资,争取各职能部门支持,从球根花卉入手,通过建设海关监管库、进出口检验检疫待检库,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形成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打造我国北方花卉物流平台。

3.5 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开发、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科学管理决策服务支持、农业信息化高新技术应用等。国际鲜花港的信息服务与科技城的农业科技网络服务中心相对应,结合春秋两季主题花卉文化节,进一步加强与荷兰、以色列、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涉农企业联系,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不仅引进花卉新品种新技术,丰富园区春秋两季主题花卉文化节的展示资源,而且还吸纳国外花卉企业在设施建设、经营管理、会展交流、物流交易等各方面的先进理念,结合园区经营发展情况,运用到实际运营之中,从而逐步缩小与国外花卉企业的发展距离。

3.6 会展服务

会展服务是指因举办展览会而将众多的人群集中在一起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一切均以提升展会宣传和展示水准为目的的活动,以及为参展商和参展观众更好的参展提供一系列服务活动,同时还包括由于展会的举办而衍生的涉及交通、住宿、商业、餐饮、购物、观光、媒体宣传等一系列经济贸易活动的总称。

鲜花港于2009年9月19日园区正式开园,成功策划实施“2009北京文化节开幕式暨北京国际鲜花港开园仪式”、花卉产业营销发展论坛、花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等大型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近30万人。郁金香、两次文化节共接待游客24万人;2010年12月,管委会与北京花卉展览交易中心共同主办以“让美好走进生活”为主题“首届(北京·顺义)精品年宵花展销会”,展示茶花、国兰、大花蕙兰等近100个优秀品种年宵花卉,总展示面积达1万 m2,为广大市民的家居环境增添更加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开幕式当天同期举办“北京花卉物流产业规划”研讨会、花卉企业贸易洽谈会,为丰富今后的年宵花市场以及如何推进年宵花产业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园区通过举办花卉文化节,展示花卉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国内外花卉产业的交流,实现花卉展示、文化创意、餐饮、休闲、购物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7 销售服务

销售服务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活动过程中,为顾客提供的各种劳务的总称。北京鲜花港强化与团购网、超市、商城的长期合作,建立虚拟和实体草莓、花卉销售专区,丰富了商品销售渠道,深化与酒店、度假村的战略合作,互为补充,共同开发高端消费群体;成功运营花艺中心,为建设品牌连锁花店积累运营及管理经验;整合园区花卉资源开展租摆业务,发挥花卉生产平台优势,放大品牌价值。园区还与旅行社合作,拓宽门票销售渠道并借助其销售平台宣传鲜花港,召开“魅力新顺义精品旅游” 推介会,强化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引入餐饮、娱乐、婚纱、观光车等项目,完善配套服务。

4 加快北京市花卉产业创新服务对策

4.1 提高花卉产业组织化程度

探索花卉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强化花卉产业联合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各级花协的作用,提高花卉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和发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协调、引导职能。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协会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花卉行业管理的职能。比如,可以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将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组成各种松散型的集团,使其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同作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尤其是要强化协会的信息服务功能。信息将是今后花卉业发展的需求热点,各级花协,应大力发展会员单位,采取有偿服务方式,编发各级市场行情,并做品种销售预测、市场趋势分析等,通过交流市场信息,消除产销之间的盲目性。协会还应加强花农的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花农的技术水平,建立花农技术水平等级制度。

4.2 成立花卉产业创新服务联盟

利用鲜花港的政策和环境优势,牵头建立北京市花卉产业创新服务联盟,联合与花卉产业相关的科研院所,科技咨询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知识产权及、研发、开发机构,金融、财务机构,人才机构,科技培训机构等组成综合性产业服务组织。联盟作为整合平台,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但是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间接的支持,例如:提供信息、组织会议、加强交流、促进合作。联盟汇集各种创新活动,在了解联盟成员的需求、形成联盟内部成员间充分的信息共享、以及促进联盟成员与国际同行和国内外知识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使各种创新要素通过整合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联盟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资源等有关资源,通过合作研发、标准制定、市场拓展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联盟的品牌效应,既有助于联盟获取北京市以及国家的相关资源倾斜,又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4.3 培育健全花卉产业孵化基地

成功进驻北京国际鲜花港的“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种业孵化器”是我国第一个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具有孵化和展示两大服务功能。为了给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撑,需要协调好政府的引导、鲜花港的自主创新和众多花卉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完善花卉产业创业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延长服务链条,打造集环境营造、产业资源整合、行业集中会聚、配套服务完备、人才培养齐整的多位一体、实体基地与网络服务平台共进互动、互补融合的环境,利用多种信息技术为支撑,成为向花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孵化环境、成长条件、服务平台的综合全方位服务基地。

4.4 延长花卉服务产业链条

围绕花卉生产发展各类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各环节服务能力。从北京市花卉产业发展情况看,需要在种植业和销售业基础上,着重发展花卉休闲观光、国际贸易、花卉产品加工、花卉技术输出等产业形式。政府应发挥整合资源的功能,做好规划,完善花卉产业创新服务链条的衔接,加强服务功能的整合与集成,利用国家鲜花港信息咨询、公共技术、创业孵化等服务平台优势,结束各花卉服务机构之间各自为战的传统做法,向网络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形成覆盖全市的花卉全产业链创新服务的多元化局面。

参考文献:

[1] 全玉琴. 陕西省花卉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2] 赵晓丹. 北京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探索[J]. 北京农业, 2012(2): 1-5.

[3] 李繁, 贵红霞. 我国花卉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 373, 375.

[4] 张瑜东. 论信息产业服务创新[J]. 商业经济文荟, 2003(4): 16-18.

[5] 詹姆斯 A.菲茨西蒙斯,莫娜 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M].张金成,范秀成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 易军, 周艳春, 王其冬. 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过程模型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2(1): 126-131.

[7] 张雅楠, 马勇. 浅探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战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1): 52-53.

[8] 马春, 宋鸿. 国外研发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2): 69-71.

第5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参与嘉宾

高龙上海熠彩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上海汉星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桂甄嵘

G&K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项目总监

郭丽丽

2003年创建萧氏设计软装饰部门主管软装,任副总经理

简名敏

J&J简名敏室内装饰设计公司

简名敏设计师事物所

杨博仲

上海卓思百观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Jean .paul Pirson

上海J&J(J’s Inter Decor)软件设计公司任业务顾问\商业顾问

现场主持

王建军

现代装饰上海分公司

设计师的陈设情节

软装有一定风险,刚开始要自己垫付首付款,梁景华也曾做亏过

桂甄嵘:我最早是在梁景华公司工作,后来梁志天先生把我挖过去。我在香港读的是室内设计专业。踏入行业较早,开始时主要是做硬装设计,软装是后来才开始做的。从硬装到软装,我也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软装其实有一定风险,因为刚开始要自己垫付首付款,所以我们一般不对私人,目前来说我们只做诚信的发展商,收入还可以,基本上不会亏。亏一单,相当于几个月都白做了。

在以前,比如说梁景华开始也做过软装,但那时候市场还不成熟做亏了。所以后来他就不敢做这样的单子了,除非是一些比较高端的客户,费用给的充足他才找比较信任的软装设计师来做。再说梁志天,他的软装费用相比我们来说非常的高,他也是有选择的来做。

郭丽丽:首先,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上海萧氏设计,目前主要负责软装。另外,刚才大家谈到专业出身,可能我这个专业跟我们目前做的工作差距比较大。我是工民建专业,从室内设计开始,然后做到软装。在国外软装是跟室内设计一起的,只有在国内才分开,这都是由市场造就。首先是我们对行业的认知度,如果对这个行业的本身不了解,那么软装是做不起来的。当大家开始逐步认识软装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应运而生了,也就是说明市场有了这样的需求。

在2003年建立这样一个部门没有任何的信心,只是说希望有这样的一个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很缓慢一步一步到今天,现今才算是比较成熟。目前我们的客户方向是样板房和高端客户,目前来说,现今客户对软装还不是很接受,如果在沟通上有点困难的话,我们一般会放弃。

其实软装业平时交流比较少,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交流,把各个公司的现状以及这个行业的情况,深度的探讨,因为前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都是经历过来,实际上,真正希望有国外的先进方式或者成熟的方式给到一些好的建议,然后供大家借鉴,共同发展。

简名敏:我在1978年开始到1995年间,由花艺学生到老师慢慢积累成专业再到专家培训。从花艺转行到软装设计的过程,其实是中国市场造就了我,走到全世界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的软装设计的能力,所以我感谢中国给我这样的声誉和设计师的方向。

从花艺设计师转变成专业的软装设计师的过程我用了很长的时间。在1996年、1995年的时候,我想中国是零软装的状态,这个时候我开始进入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当中,我看到了中国软装市场的成长,这是我对专业的分享,怎么样循序渐进的创造中国软装的事业。

在我们简氏设计的软装专业里面,我们研究出四种方向。一是培训国内的软装设计师,比如说很多家具品牌的专业行业,他需要店面卖场的设计师如何展现给他的客人,这是我的培训方向,等于是一个教育事业的方向;二,帮一些品牌做他们的顾问建议;第三,小型样板的专项形象展示;第四,设计费和采购费分开收取。这样我们永远都可以收得到设计费,因为设计费是付给我们这个专业,他可能依样画葫芦买得到材料,但是,灵魂和精华会是无法得到的,所以,这是我们的四种定位。收费方式方面,我们曾经请财务做过比较,实际上,每一种换算每一个收费方式都不会差距太大,但是,一般坊间没有专业性质的小型的贩卖者,我们不要说他是设计师,他是一个工作者,对软装事业有兴趣的人,他不会马上把品牌的东西依样画葫芦搬到样板间里面,我想这当中也对我们专业的软装设计师设计概念是一个保护,所以,我们大概是这样分类。

我觉得,当设计师、当讲师的方式一直对我们都有利益。在未来的中国市场,我们要走向权威,可以向有限经营的模式发展软装市场和软装的事业,这是我对目前概况的目标。

高龙:早期我一直不太喜欢软装,总觉得是女孩干的事情,你看国外的室内设计师大都是女孩。在1999年时,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成立了一家软装公司,觉得做软装太繁琐就业绩也不大如意,做了半年就关掉了。真正做软装的时候是2005年,那时候有个样板房,要求很高,时间很紧,最早是找梁志天做,但因为开发商1个月内就要完成,他们觉得太赶。我们全力以赴做了这个项目之后,业内反应比较好,就一直做下来。实际上,我这个公司也是硬装和软装一起做的。一开始帮别人做软装,后来纯粹的软装前期协调比较难,软、硬统筹起来做更好操作一些。

软装的从业背景当中,室内设计师、艺术专业转过来的比较多,因为软装设计师要具有良好的整合能力,对空间、对色彩、对产品都要很熟悉。软、硬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整体,陈设是室内设计的一部分。我一直是在大学教室内设计、陈设设计,我觉得设计师个人修养很难培养,需要一个长时间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同时要对生活充满热情。

杨博仲:我做这个行业已经二十年了。我最初做室内设计的时候大概花了四年的时间做助理,因为这个助理过程中,我开始深入的学习室内设计、现场工地以及施工的过程,以及材料的认识。我花了比一般设计师去更多的时间去当设计助理,所以惯性的认为我不是一个设计师,一直保持学习的心态。从做助理的时候就觉得软装设计必须要和硬装同步进行,因为这关系到现场的工程、水电。

设计师大都对数字概念不强,对市场营销不擅长,必须要有一个团队,团队可以将很多公司和资源整合起来,完整的一条龙服务。软装工作真的很繁杂,而不是两、三个人做的起来。我们尽量往团队这个方向发展。

陈设计师的素养与室内设计之间的职能划分

桂甄嵘:硬装和软装是配合在一起的,包括对风格的应用和比例尺寸,我觉得很多东西要反过来,首先要有大的硬装,然后是软装。但是反过来软装会做得更多。因为有了小尺寸才有大尺寸,只有明确筷子的尺寸,才有盘子、桌子的尺寸。所以这样想的话会更全面。就现在来说,整个行业已经走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大家都更应该成熟。比如说高老师以及在座的其他老师都是做好软装以后才做陈设的东西。我认为要既懂硬装又懂软装,因为一个设计师要懂很多东西,要懂历史文化,要懂尺寸、家具,所以,他涵盖的量是非常丰富的,想要丰富必须去学习。软、硬之间还是要协商。现在海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给我们软装的时间不够,大都是很急迫。

郭丽丽:现在大家比较常见的软装我概括为三大类:第一大类,就是我们提到的设计是涵盖着一个整体,就是说你委托给我,我就从设计到软装一个系列做下来,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完美的;第二类,就是说我们做的软装是全装修房,就是说只是给空壳,卫生间和厨房做了,没有明显的个性化;第三类,属于修补类,就是说有一些已经做坏掉了,这个时候,有点像医生面对病人的感觉或者像个裁缝,一件衣服裁坏了,然后再用我的专业知识以及现有的经验把它改好。这是我们这个行业要做的东西。这也是我目前做得比较多的东西。在很多年前,有一些杂志让我给软装做一个定义或者概念性的东西,其实,当时我也没有定义和概念。大都根据工作经验来讲,软装和我们所说的硬装,它是一个相辅相成为一个互补的关系。要成为一个好的软装设计师要求是比较高的。在这个要求上,得涵盖的主要几点:一是我们自身的艺术涵养;另一个就是专业的知识,软装是无法脱离室内设计。当涉及到固定物品甚至有时候还要增加壁纸,就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还有很多家具需要定制,然而定制里面又包含这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对设计师一个挑战。还有一个是设计情趣,要有非常好的感受力,最起码要感受到生活状态,你要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是高品质,怎么样引导没有生活概念的客户,我觉得都是专业设计师要做的事情。

简名敏:我想软装设计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客户花钱。相信在以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以及花艺设计师在学校都没有接触到软装的专业学习,所以主要工作任务是要我们把自己当做一本书,把自己当做一个字典去了解、解释软装的工作流程。我们在赋予一个空间或现场良好氛围的时候,更要关注产品流程的细节,

比方一个杯子从怎么使用到它从哪里来。延伸到发展商是什么样的人和心态,怎样才可以让房子卖得好价钱等等,这都是我们软装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

在2002年时,我的客户源是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一开始我们都经历着很痛苦的过程,比如说高老师说的做暴发户,在建筑或是室内设计师眼睛里他们是垃圾,在我们眼来都是宝贝。所以我就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助理,当你把自己降一级去和他沟通时候,就会理解这个设计师的意图。我们就可以不用去得罪设计师和客户,这个建筑师还有可能变成你的软装客户。所以这是我们挑选客户以及初始的时候与室内设计师产生的反感。

我在给建筑师做软装培训的时候,刚开始我会紧张到手脚发软。感觉他们都是很专业、很骄傲。因为建筑师做的都是那么大的建筑,我们只是里面的小配角,当我开始讲解专业问题的时候,赫然发现原来这只是心理作用,我也有我擅长的专业知识。所以,我觉得这是可以让建筑、室内设计、软装的设计师更多的互动,让大家相互了解,减少彼此之间的排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品牌和一个工作做得更好。

郭丽丽:我把硬装看做是一个人的整体,而软装是我们给她的化妆。在署名方面,如果只是负责软装方面,我会强调“软装设计郭丽丽”,而不是“设计郭丽丽”。自己公司的不会太强调,如果是跟其他公司合作会强调一下,不管里面出了多大的力,我想给到各自的一个名分吧。

软装设计师和硬装设计师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在项目前期软装就要加入进去的,我会与负责这个案子的室内设计师先沟通。在软装之前先选一些家具给他,给他一些参考意见,大家进行讨论和定位,后期软装进入时就不会很茫然。

简名敏:署名我不强调名分,当小的都没有关系,能收到设计费就可以。客户对象我们只选择开发商,现在很多人对软装有点误解,比方陪客户买东西,实际上这些都不是软装的,而是某个老板太太的事情。我不介意当私人的免费顾问,但这只有局限在私人时间里面。

高龙: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不够专业,有很多空间是做得不好,完全软装设计师再创造的。关于是谁的创作或谁的创意应该尊重每个设计师的劳动。

杨博仲:署名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有一个广告或者市场宣传的作用。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设计师,更多的是关乎于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否有名还是其次。跟非常有名而且优秀的设计师做配合,让我们有东西可以学习,但作品中永远不会出现我们的名字,这个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平衡。 但是,有些一定要争,比如和志愿者团队合作,这个企业体一定要去争名。中国的设计师很厉害能够跑工地能够敲砖,但是这也局限了我们思维能力。所以我希望能够面向国际,应该把这个市场进行整合,大家进行合作壮大体制。这样专业就更完整,也就不会涉及到个人的署名。

紊乱的市场

高龙:最早软装面对私人客户的时候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大,根本没有办法做下去。因为这个涉及到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审美冲突,在实际案例中你会发现,不管你尝试从何种角度去理解业主的生活品味,那只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因为软装关注的是业主真真内心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就藏在房间里的各个细微处。所以当前软装的主要市场还是面对开发商。

但在做开发商项目的时候也会面临种种问题。比如说一个杯子,买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设计的服务。有很多开发商,他把这个拆开来看。作为软装公司,价格上永远不会有优势,因为我们不是生产商,我们是服务,是把东西整合起来,不是帮他生产一个。客户需要引导但目前软装市场还是很混乱的

郭丽丽:软装如果仅仅用价格衡量或者把它量化,是不公平的。比如说有开发商说这个东西本身多少钱,你们去买多少钱。觉得作为一个项目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价格,如果只是买东西,这只是贸易而不是设计。这对我们设计师来说相当的不公平,但就是因为这种不公平才会造就软装市场的恶性循环。

简名敏:谈到盈利,我觉得还是要明确设计费的收取,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在这一块都无法明确,软装更是难以收取。我觉得以前我们做软装是孤儿,钱用完了就去找开发商。单超标的部分钱很难收所以一般都会多做预算。

桂甄嵘:以前有一个朋友告诉我,“真的要感谢中国的发展我们才有饭吃”。不管将来中国发展成什么样,只要我们可以给人带来一些感动就可以了,我们真的要感谢中国市场给我们饭吃。对于我将来,开一个很小的店,也许我不需要太大,有一些可以感动客户的项目。彼此间互相尊重就行了。

交流与展望

Jean .paul Pirson:欧洲和中国的不同在于中国的实际功能更多,对欧洲来讲更关注精神领域。目前我觉得看到的中国是很多装饰性,因为有很多的人第一次有这么多的房子,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拥有,然后他们才是去经营。因为欧洲是经营相比而言中国市场显得浮躁。如果用蚕茧来定义国外人的方式就是东西都珍藏在家里,而中国就是很多东西都可以看到,近来我们发觉中国人穿衣服时候LOGO越来越少了,以前从上到下的LOGO都已经看不到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认知的进步。

郭丽丽:我觉得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其实,发达国家走到这个也有一个历程,中国也是这样,我们需要时间去沉淀,需要过程去学习。一个是引导的过程,还有一个是体会到过程,回归自己才能把生活品位提升上去。对于设计师来说提升的必要更强。

Jean .paul Pirson:前面的问题把中国说得比较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欧洲可以看到很多体现中国元素的家具,其实,这是欧洲社会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国长远历史的追求,因为他们把追求中国文化的这些家具的特征变成是他们的一种时尚,这是在欧洲现行的欧洲品位的流行风格。

桂甄嵘:深层次的说设计师如果真正要吃这个饭,还是要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不应该复制国外的,把中国的东西拿到国外去,这才是中国的。我们不去复制其他的东西,让他们来拷贝我们中国的家具。

简名敏:我这里有一个建议是针对软装市场或者软装前景的。在美国有很多社区杂志、讲席是免费的,包括家庭主妇烹饪或者摆饰。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设计师,以不收费的方式,让很多追求生活方式的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可以分类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案推荐给大家。在国内很少有这样的讲座,现在很多的讲座或者教室都是要收费的,很多学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上了几堂课之后他们就认为自己是软装设计师。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杂志,不定期的来做这样的讲座。媒体也应该加入进来。

郭丽丽:我觉得这个行业最终的归结点还是归于生活,虽然现在我们是做样板房是做会所,可以赚钱,可以盈利,可以完成自己的作品,我觉得最终还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这一块儿,一直以来我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很多的客户,结束之后我还可以和他交朋友,我还可以拉动更多的人,帮助他,也就是说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些新的观点可以给他们。

简名敏:我成功的转型为软装设计师,要感谢学习了25年的花艺,我有日本、欧洲的花艺资格证,我可以不断去国外上课或者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软装设计师,基本的设计原则在花艺学校里面都学到。有时候去插日本的花道,天、地、人,老师讲了三个钟头,一个钟头插花,再等一个钟头老师改到你这里。所以设计的原理有一个设计的程度和尊重的程度,在改花的时候,你永远都要站在旁边,他说日本话不管你是否听得懂,都要说“是”,这就是锻炼你接受任何事情的挑战。我之后在做软装设计师的时候,我要上餐具的课程,就去买什么书,我要去听什么音乐,就把所有的古典音乐集合起来,我把这个变成了基础,基础学了之后就变成一个支点,所以得感谢软装,感谢这个市场让我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一路走过来,也吃过很多苦,我们都经历过黄牛车装货,如果我们吃不了过去的苦,也就看不到这个市场的远景,你也无法了解中国市场过去的境地。

桂甄嵘:现在软装大部分都是女人在做,其实很辛苦,真的不是女人做的。要很好的沟通,要很快的速度,去承受市场的冲击;要有很好的心态去承受甲方挑剔的眼光,所以你赚50%的利润都不过分。你还需要有一种男士的霸气去和客户谈价钱,为了长期的利润,获得长期的合作,真的感谢十几年市场给我们的这些机会,希望以后不要那么辛苦了,要推掉一些差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案子,积累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可以跟客户说“不”。和广东、东莞的设计师来比,我们还是有一点点文化,知道什么是意大利的花,什么是法国的花,怎么样收一些老的东西可以把老的东西区别。

第6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一、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

新组建的人社局党委提出了“组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培训中心,整合培训职能和机构,健全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一个门类齐全、专业化程度较高、法定培训、公共培训和市场化培训并举的具有镇江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培训体系”的总体目标。针对当前人社培训工作的实际以及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紧紧围绕致力于民生幸福、服务转型升级的总要求,按照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坚持“整合职能,促进发展;优化资源,统筹运行;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同类归并,优势集中”的基本原则。法定培训当标兵,公共培训创规模,市场培训塑品牌,助推人社培训事业科学发展,将“大培训”进行到底。

二、现状与问题

随着整个培训市场大需求、重品牌、强技能、高价值、多变化等特点开始显现,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深化整合发展的攻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已经开始束缚和制约人社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

1.“大培训”格局初步形成,但职责未能全部到位

领导重视、分级管理、分类负责、政策指导、整体推进、项目化运作的大培训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培训机制方面的原因,不能确保职责完全落实到位。

2.“三大培训”快速发展,但尚未实现做大做强

2011年,培训中心共计开办各类培训班逾70个,培训4.8万余人次。法定培训(各类在职公务员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公共培训(创业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市场化培训(各类人事应试培训、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历学位教育、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企业内训及公开课、户外拓展训练、出国境专题培训等)“三大培训”快速发展,但是培训规模较之苏南发达地区仍然偏小,全省、全国范围内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品牌项目很少,尤其是市场化培训规模小、品种少,缺乏竞争力。

3.培训工作得到认可,但上下联动缺乏机制

“大培训”工作作为镇江市人社局党委精心布局、整合实施的“五大建设”之一,得到了局系统和外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市人社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牵头13个相关职能处室、单位,组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大培训工作协调小组,为高效解决大培训各项工作组织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促进局机关职能处室和局属单位与培训中心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良好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大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培训中心的管理机制只限于市直一级,自上而下没有建立起整合培训资源的人社部门分级管理的大培训纵向体系。

三、推动培训工作科学发展的举措

1.发挥职能优势,推进法定培训纵深发展

在法定培训日益成熟的今天,只有继续发挥职能优势,真正做“优”培训,才能保障社会事业科学发展。一是不断创新培训内容。2012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确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读本》和《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两门必修课;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确定了以“低碳经济”为主题,培训内容设置紧跟形势,同时又通过提供上百门选修课程来满足不同学员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二是不断拓展培训对象。根据公务员的职务和岗位,分层次分类别组织实施全员普训、岗位专项技能培训、专题培训、干部初任和任职培训、对流培训等各类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领域由原先的机关、事业单位向医疗、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全方位拓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医疗系统全覆盖,教育系统基本覆盖。三是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推广网络培训,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率和服务水平,获得国家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的高度赞许;定期举办“人才讲坛”等专题讲座,传播知识、集聚人才、提升素质;新增户外拓展训练,磨砺个人意志,提升团队协作。四是不断规范培训管理。公务员培训坚持分级分类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将公务员培训情况与其上岗、任职、晋升、考核等紧密联系。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则通过不断总结完善、规范工作流程,及时调整配套服务,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验证管理为契机,督促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内容与学时任务。

2.整合培训资源,全力拓展公共培训的规模和效果

以促进就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2011年培训中心紧扣镇江市商贸业发展的契机,主动开拓市场,重点做好了综合百货类公司、大型连锁超市以及生产制造型企业新聘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效果,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在培训专业上适应就业需求,对原有的15个培训专业(工种)进行扩展,增设经纪人、物业管理员、保安员、月嫂、家政服务员等专业。二是与企业、社区、机关、学校联合开展培训工作,继续做好插花艺术、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收银员、营业员等培训工作。三是针对企业用工需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为镇江市打造创新创业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3.运用市场机制,突出抓好市场化培训品牌效应

第7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按照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区委统一部署,xx路街道成立了创建先进学习型社区的领导小组,工委书记负总责,分管书记抓落实,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依托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和科普中心等教育阵地,建立起了健康教育学校、人口学校、老年艺术学校、家长学校、法制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网络学校等21所社区学校,有条件的居委会还设立了社区教育分校。

街道工委多次讨论研究学习计划和组织方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街道中心组成员坚持每月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记好读书笔记,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带好头。同时,每月向机关干部布置学习内容,逐步帮助实施,不断更新和充实培训内容,并定期组织检查,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满足不同类型人员的需要,从而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群体的学习意识。

二、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开展多样的学习活动

1、利用集中授课、分组讨论、自学等形式组织机关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化权力观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树立立党为公、用权为民的意识。面对入世挑战,组织干部学习文化知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2002年,我们聘请专职教师,坚持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南京市民英语100句》,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机关干部的英语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今年又组织机关干部进行计算机、普通话的学习,保证到2005年,全体机关干部通过英语、计算机和普通话考试,解决新形势下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本领危机和知识更新的问题,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2、利用爱心驿站开办了“爱心班”,帮助困难家庭的子女完成基本学业。我们专门招收特殊家庭子女,每周六由大学生志愿者在爱心驿站集中辅导半天,对少数特殊困难的,还上门辅导。先后共有40余名中小学生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帮教,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如残疾人员刘华军,其妻患有精神病,全家仅靠80岁的老母每月500元退休工资生活,一子一女在接受了“爱心班”两年的学习辅导后,成绩上升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他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

为扩展孩子们的视野,爱心驿站还积极组织社区40余名特困家庭的孩子到科学宫参观,为孩子们无偿提供了一批教学课外书,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3、针对社区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居民的特点,制定创建学习计划,开展了“学习的家、快乐的家”活动。着重围绕“五种类型”展开,引导社区居民通过学习掌握技能,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品位,拓展知识面。

(1)技能型。为解决下岗失业、家庭困难的一部分年龄较轻的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修理、裁剪、烹调、编织、插花、电脑等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的技能。

(2)服务型。对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一部分女性就业群体进行家政培训,帮助她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艺术型。广泛利用社区资源,将不同类型的文艺爱好者组成戏曲、舞蹈、歌唱、书法、绘画等艺术团队,聘请一批来自社区各有专长的离退休、在职专家、教师进行辅导,在社区中形成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4)知识型。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求知欲望,社区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方式举办了法律知识、网络知识、科普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讲座、培训和广场咨询,使社区居民拥有更加便利的学习途径。

(5)品位型。追求生活品位已成为一种时尚。社区开展了时装表演、家居装饰、英文歌曲、健身美容、插花艺术、陶艺设计等培训活动,充实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三、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

在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中,我们始终注重学习实效,抓阵地建设、抓典型引路、抓载体构筑,推动学习活动向纵深发展。版权所有

1、抓阵地建设。发挥基层党政校教学点的作用,加大党员教育主阵地规范化建设力度。我们经常邀请专家、教授及街道领导进行专题辅导,上党课,组织开展十六大、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生育、法律等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党政校的特色教育,改进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社区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社区居民素质。街道党政校先后荣获南京市红旗党校和江苏省先进基层党校荣誉称号。

第8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的经济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对于当前酒店行业的发展,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可以说现在是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酒店管理是酒店日常发展的行为,需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帮助来进行,是酒店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现如今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较少,影响我国酒店行业的整体大环境发展,需要进行专业的知识人才培养。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不断培养大批专业化的酒店管理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需要大力扶持,对高职院校现存的问题要及时遏制与改正,保证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为我国酒店行业持续提供专业人才[1]。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培养方案制定不科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国酒店业发展日新月异,对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要求也正不断变化提升,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些高职学校未能及时转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连续两三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动,对环境变化缺乏敏感性,那么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必定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导致高职教育与酒店人才需求的严重脱节。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都是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而没有开展行业企业、毕业生等方面的调研,课程与实际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技能等结构未能完全对应,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不能胜任相应的岗位[2]。

2.实训设施设备落后,实践体系不够完善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实训条件直接影响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校内实训基地仍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主体,承担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条件不理想,存在着设备陈旧、设施缺乏和利用率低等问题,实训室无法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只能进行简单的技能操作训练,无法深入实践,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校外顶岗实习重视不够。在顶岗实习中实习过程中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专业指导,学生抱怨很多,他们把这种情绪传递给没有实习的同学,使得部分即将学生对顶岗实习形成偏见,进一步影响实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3.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理论成绩较差,也存在着学习情绪的倦怠感,学习效率低下的困惑感强烈,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往往存在更多的情意障碍,自信心不足,表现为学习行为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比较差,自律性相对较弱等问题。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做到很好的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学情来因材施教,专业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教学内容实践性、趣味性不足,教学方法陈旧,依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要方式。这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性不高,学习抵触性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得不到有效的引导[3]。

二、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设想

基于以上对酒店从业人员开展的调查分析,提出未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以三年共六个学期的培养期为基础,构建“一条主线、三大主题”的课程设置模式。

1.“一条主线”。即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即以“宽厚的知识基础、高尚的精神品质、高雅的心智情趣、娴熟的业务技能、良好的协调能力”为一条主线。

2.“三大主题”。指的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块和结构。

第一学期设立“专业认知与兴趣培养主题”。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设立各类公共课与通识类课程,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建议只设立一门课程,即“酒店管理认知”,学校可与星级酒店展开合作教学,形式可多样化。法律类课程也可采取以案例探讨为主的研讨会形式。此外,可利用周末或晚上的时问开展如艺术欣赏、舞蹈瑜伽、影视欣赏、音乐鉴赏、插花艺术等公选课程,公选课程应贯穿学生三年学习生涯,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体系。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采取撰写论文、面试等形式。

第二至第四学期设立“专业素质培养主题”。这一阶段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和公选类课程。酒店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可分模块设置。如三个学期可分别开设前厅管理实务、客房管理实务和餐饮管理实务类课程,每一学期对应不同的实训项目。在假期也可让学生经常参与企业实习,使学生充分掌握酒店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流程、标准和技能要求等。课程的考核评价采取“理论测评十技能考核”的形式[4]。在这一阶段,还应引入职业技能考证课程,使学生通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五和第六学期设立“就业实战主题”,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专业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在酒店进行为期近一年的专业实习,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逐步适应工作环境,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应注意的是,学校还应做好学生实习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充分做到学生、家长、企业、学校的四方联动。在这一学习阶段,还应预留出足够的就业预备期,开设相关的就业教育与创业指导类等课程[5]。

三、结语

综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当前酒店行业发展形势的专业人才。理论教学有效融入实践性教学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知识的教学与培养,促进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应对不同酒店的管理方式,培养不同的酒店管理型人才。当然,这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需要高职学院进行专业教学设施的配备,以及正式的酒店管理实习与锻炼,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真正的培训,从而更好地培养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为酒店行业提供高质量服务,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华. 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究[J]. 教育与职业,2014,20:157-158.

[2]宋梅,王笑一.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7:153.

[3]倪小丽. 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4,10:278.

第9篇:花艺培训方案范文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经济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与多家旅游、酒店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校企合作。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及专业特点,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大专三年制学生是2+1的学习模式,在学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就到酒店实习就业。为了给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分别在大一和大二的每一学期末都安排了两个星期或者四个星期的专周实训(大一的学生每学期是两个星期,大二的学生每学期是四个星期)。

对于最后一年的实顶岗实习,学生到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多家用人单位表示出强烈的聘用意愿。那是因为一年的时间对于酒店业来说算是比较满意的时间了。因为现阶段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的主要矛盾是:招聘难、留人难。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部分星级酒店的调查统计,近5年来,饭店业员工流动率最低在22.56%,最高达到25.64%。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饭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饭店甚至高达45%。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主要是酒店行业一线员工工作量大、工资低、差距小。对于餐饮、客房岗位来说,员工需求量大,工作辛苦,大学生能做的事情,小学生同样在做,工资同样都很低,也没有差距。对于酒店来说,即将毕业的实习生,不仅薪酬相对较低,而且又有活力,同一批次的人数又多,当然倍受青睐。

尽管我院现在酒店专业学生人数很少,而且专业老师也很少,作为主要负责酒店专业的老师,我们却一心想把这个专业办好,于是到处招兵买马,尽可能让学生学有所获。理论上的课,只要是跟旅游、酒店专业沾边的老师,我都往酒店专业拉;即使是不沾边的老师,只要老师本人喜欢,我也往酒店专业拉,因为学校里的老师实操能力不强,我们就到酒店企业去请一些主管及以上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上课。就这样,东一个、西一个,酒店管理教研室现在也有10个人左右的团队。即使很多老师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同一门课上的次数多了也就很专业了。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我们每学期都有安排学生到酒店去实习。由于酒店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要想走出校门后能很快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不得不在上学的时候去实习。近几年,我们学校和达州宾馆、渠县的万兴大酒店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的关系。上一学期特安排了大一的学生在达州市的华夏大酒店、凯悦宾馆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周实训,大二的学生在重庆的圣荷大酒店进行了为期四周的专周实训。我们原本以为以前合作过的酒店会一如既往地接收我们短时间的实习生,但是去年的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要么以前合作过的酒店换老板了,要么酒店就要收每周2000元的实习费,要么根本就不愿意接短期实习生。对于以前安排好的教学专周实训突然没地方开展了,怎么办呢?达州市的酒店也就这么几个,学生又不能回家,按计划的专周实训又该停课了。后来我们通过努力还是为学生找到了免费实习的酒店。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我基本上每天都在跟酒店沟通,解决问题。学生在酒店的吃、住、分工部门、岗位、上下班时间、来回路费的报销等等,我都要跟酒店谈得妥妥帖帖。本来以为好不容易为学生免去了实习费,好不容易找到了实习的酒店,大家就会给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结果在重庆实习的大二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三天两头地叫苦、抱怨、迟到、早退、要工资、旷工等等问题频频出现。为什么以前一直安排得很好的专周实训现在出现了这么多问题呢?由此,我引发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校内实训室实训

这种方式是针对有好的校内实训条件的学校。虽然有实训场地,如果不应用好,实训过程难免存在实训内容枯燥、实训操作单调的问题。其实学校可以拿出一定的经费请企业的一线骨干到学校实训室为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由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校内老师负责定量实训,如:课时安排、实训项目的计划制定等,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定性实训,如:实训项目的标准、技能、操作等。毕竟每天在企业一线的老师们在实操方便要比校内指导老师强很多。但是他们又仅限于实操,要充分地理论联系实际还要靠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一起完成。每天的实训项目由校内、外老师共同探讨,并且每天都要给学生实训任务并进行考核。

二、学生免费到酒店实训

针对一个月以内的短期实训,学校不给酒店实训费,酒店也不给学生工资。这也是我们酒店专业这么多年一直采用的方式。但是通过历届学生反映,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去年在重庆实训的学生。学生抱怨:工作量大、没有工资、免费劳动力等等。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就要提前和酒店沟通好,因为学生在酒店是不拿工资的,他们在酒店实习更多的是感受酒店的氛围、实习业务流程、提供工作技能,以实现身份的尽早转变。当然因为双向都是免费的,酒店也就没有义务手把手地教学生们的各项技能,如果学生聪明,在对客服务的时候边看边学、边学边做。那么酒店也就不能硬性地要求学生必须的工作量,加班时间。酒店为学生免费提供了吃、住条件,而学生在酒店忙的时候也充当了免费劳动力,各取所得。

三、学校付费到酒店实训

这种方式也是针对学生一个月以内的短期酒店实训。学校拿出一定的经费给酒店作为培训指导费。酒店方既然是收了培训费,就要制定一个培训方案,包括每天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谁负责,培训项目、岗位分工等等。还要和校内指导老师一起负责培训学生每年参加市级以上的酒店专业的技能大赛,如:中、西式铺床、中、西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等等。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在酒店就不能充当劳动力,没有工作量,没有上、下班时间,只有上、下课时间,完全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酒店可不免费提供餐食和住宿。校内指导老师可和学生一起在酒店参与指导实训,边学边教。

四、酒店方付工资的实训

此种方式的实训时间应该是一个月以上,这样就要求我们要改进实习计划,延长实习时间。学校安排实训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在酒店比较忙的时候,如:节假日、过年前后等等。这种实训是最有效的实训,学生完全按照酒店员工的要求标准进行实训,没有学生的任何特殊要求和待遇,有一定的工作量,加班、轮休等等。酒店方可以按照普通员工试用期的标准对待学生,免费提供餐食、住宿,享受和其它普通员工在试用期的福利,如保险等。这样,学生在酒店只有一个身份D实习员工。因为有工资,就会有奔头,也就不会有辛苦的怨言。酒店在繁忙的时候,对于一批充满活力的酒店专业的学生,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的实习员工,肯定也是雪中送炭。而学生也只有在忙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酒店工作的各种随机应变。

五、实训周可以用作课程的技能竞赛周。

学院领导一直倡导我们:“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竞赛是促进学生进步很好的一个方式,只要有专周实训的课程都可以通过技能大赛来开展,先是班内竞赛、再是校内竞赛、再到参加全省竞赛、全国竞赛。当然既然是参赛,所有的项目就要求很标准,如酒店的“中餐宴会主题大赛”涉及到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英语口语、插花艺术、礼仪指导等等。所以我们也可以请外援,这种方式也需要学校支援一定的经费。学校内的比赛可以是一个专业或者是一门课程的事情,但是涉及到省赛或者国家比赛,是需要很多部门合作的。而且参赛用品也很重要,既然是实训,就是实际操作,相关的实训耗材是需要学校购买的,否则任何的努力都是纸上谈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