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社交媒体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的现状

第1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精准营销;社交媒体;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65-02

近几年,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交媒体除了其简单的交流、沟通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已经将社交媒体视为企业在营销中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企业、品牌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上的优势并通过社交媒体来收集不同受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更好地确立自己的目标受众,进而确立自身品牌的精准营销目标和策略。本文立足于社交媒体发展的大背景,对商家、品牌如何进行精准营销进行简要剖析,同时学习与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展开分析研究。

一、精准营销的兴起

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当今营销的关键,如何做到精准,这是系统化流程,有的企业会通过品牌联播等营销做好相应企业营销分析,市场营销状况分析,人群定位分析,最主要的是需要充分挖掘企业产品所具有的诉求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营销。精准营销是时下非常时髦的一个营销术语,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可量化的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突破传统营销定位只能定性的局限;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等技术手段保持与顾客长期沟通等措施,建立企业的忠实受众群。企业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作为营销工具,将营销信息推送到潜在受众群体和市场中,使企业用最小的成本来达到利益最大化,完成企业的既定营销目标。

1.网络精准营销的兴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全面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移,然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极速发展的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爆炸的问题。在互联网里,我们面临的、可获取的信息(如商品、资讯等)成指数式增长,如何在这些巨大的信息数据中快速挖掘出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网络精准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

2.网络精准营销的手段。运用个性化技术的手段(如网站站内推荐系统),帮助用户从这些网络过量的信息里面筛出他所需要的信息,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电子商务网站、媒体资讯类网站、社区都逐渐引进站内个性化推荐这种手段,进行精准营销了。

二、社交媒体营销发展格局

1.社交媒体营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社交媒体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让受众有更多机会去参与双向沟通与互动,社交媒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极大的调动了受众的参与性,使更多的普通人、平凡人成为传播者,成为信息的者,许多受众满足于传受两者角色之间的转换,参与性极强。社交媒体以其开放性、连通性和交流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社交媒体除了沟通交流功能之外,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交媒体渐渐成为了诸多企业、商家作为自身营销手段的首要选择。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来进行营销、销售,维护公共关系,开拓客户服务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兴起的口碑营销、品牌营销等概都基本以社交媒体为主要载体进行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交媒体更多的是注重受众的使用效果,目标受众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主动分享对品牌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与自己相关的社交媒体圈里的用户,众多企业也正是利用社交媒体这一传播优势来进行品牌的推销,形成自己的品牌口碑,达到营销的目的。

2.社交媒体的营销现状。随着社交媒体营销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并且受制于环境和发展期较短等条件的影响,其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前我们所处的营销现状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广告主的试探性。各种各样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给予了广告主新的尝试机会,广告主们开始对社交媒体加大投资,探索新的广告形式以适应社交媒体环境,并且不断扩张自身的广告辐射范围,做到营销最大化。(2)在线模式不够成熟。对于社交媒体不断涌现的当前社会里,其也有着自身的不足,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我们可以看到同质化的社交媒体数不胜数,大多数新的社媒往往都是效仿,并未有创新;其次,社交媒体的板块设置混乱,导致很多功能没有发挥特有的作用,板块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3)效果不佳。这对于商家来说是最致命的,也是影响较为明显的。由于传播目标的不明确,造成了传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这要求传播者要对市场进行细化,收集正确的客户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到自身的潜在受众市场进行精准营销。(4)方式单一。商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的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一味去以营销为中心,缺乏整合意识,出现了混乱、碎片化的现象,应该集中力量将去利用有价值的社交平台,着力与受众构建稳定的往来关系,并且努力维系与受众建立起来的关系,让受众感觉到重视,培养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社交媒体的精准营销优势

社交媒体是一种在用户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的综合渠道。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则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用户量身打造各种营销策略,精准营销主要体现在“精准”两个字上,真正了解和分析用户的真实的行为以及真实需求,利用社交媒体来进行精准营销,其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

1.高介入度。社交媒体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媒体由传统的意识形态媒体变为了行为媒体,拉近了与消费者行为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了广告的转化率,使得受众在精准营销过程中的介入度由低到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让受众切身感受了参与营销的过程,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意识。

2.受众定位清晰。便于实现精准营销,基于数据、cookies、路由器等对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商家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针对受众不同的喜好,生产能够满足受众喜好的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营销计划,明确不同受众的定位,进行归类整合,有助于精准营销的正确施。

3.免费分享。免费分享在社交媒体精准营销过程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其主体大部分是用户自身,他们在使用过之后,在社交工具中主动分享用过之后感受和印象,对品牌产品加以评价,并为其他用户创造分享点,让更多的潜在用户去了解和关注,久而久之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口碑传播,而口碑传播的效果对于潜在用户的影响是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符合营销发展趋势。在这个充满营销的时代里,商家应该准确分析市场形势,制定适合市场的战略战术,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改变过去只以商家自身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以4C理论为出发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市场,考虑消费者接触产品的便利性。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受众的体验效果尤为关键,社交媒体带给受众的便利性已经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商家而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利用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减少受众接触产品的困难度,迎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社交媒体精准营销建议

1.受众分析(People)。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对于商家来说,对受众进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商家可以通过受众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习惯来逐渐确立品牌的目标对象,依据目标对象和媒体受众之间的黏度,决定营销推广中较为恰当的内容,澄清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与受众建立联系,不间断地对受众进行科学合理分析,逐步细分、确立准确的受众群体,第一时间掌握满足受众的需求。

2.营销目标分析(Objectives)。营销目标对于每个品牌而言都各有不同,这不仅取决于品牌自身的产品属性,也和受众市场的不同有关,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也影响了受众的品牌选择。商家在确立自身营销目标时候,应该先确立自己的受众群体,了解受众使用社交平台的特点,不同社交平台适合不同的营销目标,商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是面对不同市场采用同样的营销目标,那这样下去,商家定会丧失对原有市场的掌控权,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交平台的不同意味着受众的需求就会有所差异,商家要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受众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进行营销目标的确立。

3.技术分析(Technology)。技术层面的分析重点是对社交媒体技术进行分析,要求商家不仅要注重对受众和营销目标分析,也要对所用到的社交媒体进行足够的技术分析,并不是简单的只对使用社交媒体的人进行基数统计,充分了解社交媒体的技术特点,并将自身品牌与其特点相融合,定期更新社交媒体工具,制定适合媒介技术的精准营销战略。

4.营销战略分析(Strategy)。营销战略对于一个商家品牌而言至关重要,营销是否成功取决于商家实施的战略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恰当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是否符合发展的趋势。当然,商家应当注意到尽管社交媒体普及面很广,但社交媒体的受众也是部分受众,商家切记不能孤注一掷,放弃了传统的市场平台;社交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当前依然是以大众媒体为主导,商家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来进行精准营销,仔细剖析精准营销的准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恰当战略,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战略调整。

在当前社交媒体盛行的大背景下,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都是基于社交媒体进行拓展,而精准营销战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整个营销框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恰当利用社交媒体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使得营销的精准性、目的性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纵性。实现精准营销的基础是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分析的核心是要充分了解客户关键行为和态度,对受众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定位,进而创造更具关联性营销内容,对客户的行为、倾向、意图和喜好越了解,就越容易有效传递关联性信息。同时,作为品牌的传播者也应该明白,和一般的大众营销不同,精准营销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客户关系的学问,其核心不是品牌的打造,而是着力打造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沟通向客户提供中肯的建议以及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潘洪亮.数字传播时代精准传播研究初探[J].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3.

[2] 张丽.社会化媒体营销背景下微信的精准营销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第2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摘要:文章以社交媒体的特点和社交媒体下阅读特点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基于微博和微信这两种主流社交媒体开展阅读推广的现状,并针对微博阅读推广、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社交媒体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沟通方式,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经历、感悟成长、聆听声音,并将其逐渐固化成一种自主行动。当前基于移动平台的数字阅读正逐步兴起,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阅读的一个重要媒介,高校图书馆在工作重心转变过程中,把阅读推广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这归功于阅读推广的开展。鉴于社交媒体对用户阅读习惯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其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将社交媒体应用于阅读推广工作成为诸多图书馆的共识。

1.社交媒体下阅读推广

1.1为什么要进行阅读推广

1.1.1回归图书馆基本属性的需要。文献载体形态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阅读在启迪个体心智、开拓个体事业、推动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图书馆文化功能的具体体现,而文化功能是图书馆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传统“重藏轻用”的观念束缚了图书馆管理者的手脚,图书馆营销更是一件“稀罕事”,更不用说去发掘图书馆的文化属性。在面临最为严峻的生存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图书馆举办了“读书节”“微书评大赛”等阅读推广活动,以期重新获得读者的青睐,这些活动不论内容、形式如何,实现了纯信息输出到文化传承的转变,是对图书馆文化基本属性的回归和重视。

1.1.2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在组织架构、服务范围、人力资源等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这对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最好诠释。图书馆的物理形态、人员构成、功能、使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当前图书馆存在的主要价值已不再是其拥有的海量文献,而在于依托文献提供的各类服务,特别是在文化建设领域有所作为。

1.1.3社交媒体等技术不断出现所带来的生存压力。社交媒体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发展的速度却超乎想象。纸质媒体时代,读者习惯于通过直接阅读纸质文献的方式来满足阅读需求,所以图书馆的入馆人数及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成为一种主流,图书馆为了应对这种冲击推出了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人馆人数虽然没有减少,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却持续降低。此外,网络的出现使图书馆传统的信息垄断地位土崩瓦解,强大的搜索引擎以及网络百科全书已经取代了图书馆在信息来源中的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不得不面临存在和发展的危机。

1.2社交媒体下高校读者的阅读特点

1.2.1社交媒体的特点。社交媒体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和平台,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个体之间的一种有机链接,充分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个体的个性化社交需求。社交媒体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给它带来了十分庞大的用户群体,微博、微信的用户群体都以数亿计。社交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具有及时和精准的特点,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充分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包括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内的社交媒体,能够起到富媒体传播的功效。此外,社交媒体如微信本身具备十分强大的可扩展性,为机构和组织使用社交媒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2社交媒体下读者的阅读特点。社交媒体的涌现深刻改变了读者的阅读特点:①阅读趋于碎片化。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内容篇幅都比较短少,如:微博在早期是一个只允许用户不超过140个字符的文字,后期在字数上有所扩展但总体依然比较短少,微信同样也是如此。篇幅的短少性决定了社交媒体上的阅读内容较为浅显、零碎,阅读总体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特点。②阅读的主动性和分享性增强。社交媒体是熟人、陌生人社交而组成的一个虚拟平台,平台上的内容以读者感兴趣的领域为主;在阅读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复制、收藏、转发到朋友圈来实现对内容的分享和赞赏。③阅读的移动性和浅显性。各个社交媒体的使用更多地依附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读者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实现移动式阅读。社交媒体的阅读内容层次比较浅显,主要是以“心灵鸡汤”以及读者喜闻乐见的一些领域为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无须进行过多的思考,内容上讲究趣味性,而学术类研究的文章很少。

1.2.3社交媒体与当代大学生。高校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体以大学生为主,他们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社交媒体承载内容的浅显、短少及对个体心灵的慰藉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社交媒体中的内容采用了图片、声音等形式来进行表达,其语言风格较为活泼,更容易激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社交媒体也具有分享、及时传递的功能,可实现内容的快速分享、传播。

1.2.4社交媒体对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将社交媒体运用于阅读推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契合了读者的使用习惯。读者只要进人社交媒体就可以看到图书馆举办的活动,更容易使x者关注和接受,同时通过精细设计内容的推送可以弥补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问题。②扩大了阅读推广的受众面,完善宣传效果。社交媒体的用户群体十分庞大,宣传内容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更易于实现宣传目标。③改善了图书馆的形象,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问的距离。新技术的采用能够更加贴近读者,使图书馆更具时代感和亲近感。

2.社交媒体与高校阅读推广的结合

2.1社交媒体下的阅读推广现状

微博和微信作为社交媒体,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二者受众面广、用户使用率高、信息接收度高,并且具有即时同步性及信息的到达率达100%的特点,且都是作为用户信息沟通、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不同点是微博起源于传统的博客,而微信则是中国人创造的一款社交媒体且具有更为强大的朋友圈。当前利用微博微信进行阅读推广的活动包括以下几类:①资源介绍及利用。主要以微资源、微书评、微分享、微图片、微话题为主。②微宣传。包括业界新闻、活动公告、日程安排等。③微服务。具体包括好书推荐、微电影分享、读书节、读书沙龙、微讲座等。

社交媒体出现后,一些高校图书馆积极地将其应用于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堪忧。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为例,截至2016年3月23日,其官方微博拥有粉丝48,542人,微博条数6,538条,关注微博的有387人,图书馆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淮海工学院图书馆开放的微信公众号将社交媒体应用于“读书节”活动的宣传中,通过后台统计,2016年2月20日至2016年3月20日期间总的点击次数为17次,同期消息发送次数为7次,发送消息次数为10次。尽管从数字上看各个图书馆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较差,但由于社交媒体在高校阅读推广中应用的时间不长以及社交媒体对读者生活、学习的逐步渗透,社交媒体应用于高校阅读推广工作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2社交媒体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开办了官方微博和微信的图书馆较多,同时开设的大学亦不在少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12所“211工程”大学中同时开通微博、微信的有52所,其占比为46%。基于社交媒体进行的阅读推广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喜忧参半,存在着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①缺少主题化的“微语录”、一体化的“微体系”,这是很多高校微博阅读推广共同存在的问题。主题化标语的缺失使图书馆的定位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很难明白图书馆微博、微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②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平台,都涉及平台内容以及相应平台的设计问题。现有的微博、微信推广平台更多的是把图书馆网站搬到了社交媒体上,没有实现对社交媒体特点的有效挖掘。③宣传推广问题。很多高校图书馆建立官方微博、微信以后,虽然在平台的宣传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实际的效果却不甚理想。④微信、微博的管理问题。现阶段很多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建立起与社交媒体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其中一些高校图书馆还面临着微博、微信这两种社交媒体如何融合的问题。

2.3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改进策略

为更好地发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在高校阅读推广中的作用,笔者针对当前微博、微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①瞄准社交媒体在阅读推广中的定位构建推广规划。高校图书馆需要对阅读推广工作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的主题,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微语录”与之相对应;在高校线下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开展有人文关怀的主题,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的“泡图书馆才是正事儿”,就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读者注意,产生心理层面的共鸣。因此,在社交媒体阅读推广活动中要喊出口号,点亮特色。②“内容为王、颜值担当”,社交媒体将“眼球经济”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极致。社交媒体中的内容及版式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图书馆在具体的阅读推广过程中注意微博、微信内容的搭配、构思,能够紧密契合当代读者的阅读特点,如:图书馆可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用较为诙谐的语言尝试对热播剧进行点评;在具体的版式设计上要体现出浓浓的地域风、文化风,打造属于图书馆的个性风采。③加强考核,实施病毒式营销。高校社交媒体应用于阅读推广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活跃用户数量的增加和保持,通过忠实粉丝的口碑、朋友圈进行病毒式的营销,也可以通过“校园快闪”“二维码扫码有奖”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激起广大师生的好奇心,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推送,实现病毒式营销。④构建社交媒体阅读推广的科学管理制度及运转体系。微博、微信平台初期建设的难度不大,热莸陌才乓约昂笮日常管理才是确保其建设有所成效的重要环节。现阶段诸多高校的微博、微信管理是一种不规范管理,其表现为内容随机、更新缓慢、对读者留言回复过慢等,直接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通过科学管理制度以及运转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依托专人负责、科学、有序管理实现对读者阅读习惯的渗透与变革,从而利用社交媒体的特点将读者重新纳入图书馆的影响范围内,最终实现高效阅读推广的目标。

第3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上图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主流的社会化媒体Facebook,Twitter之外,51%的Top100国际企业在使用Pinterest,40%的企业在使用Instagram。

上图是品牌使用Instgram的排名,从关注者总数,分享的照片总数,被喜欢的照片数,评论,与最常使用的滤镜。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奢侈品牌在Instagram非常活跃,Burverry,Gucci,Tiffany&Co. ,Hermes等都排在前面。

SocialBeta点评 品牌入驻社交媒体,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等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顶尖品牌把注意力放到了其他的受欢迎的社会化媒体,如图片分享,视频分享等的趋势。不同的社交媒体的功效不同,如简约的文字为主的Twitter,品牌会通过它相关信息,与粉丝进行互动。但是读图时代,如Instagram,Youtube这类的社交网络,漂亮的图片,动态的视频产生的内容更容易受粉丝的关注与喜欢。

第4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1、90%的受访者称,理解社交媒体可能对自己的组织机构带来的影响,但仅有32%的企业通过监测社交媒体来检测他们的业务活动。

2、只有24%的高级管理人员和8%的董事收到的报告中,含有来自社交媒体的总结信息和指标。大约有一半的公司根本就没有收集这些信息。

3、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有使用社交媒体,只是用于个人用途。这表明,高管和董事会成员是熟悉社交媒体的。

4、在调查中,有59%的公司使用社交媒体与客户进行互动,有49%的公司使用社交媒体做广告,有35%的公司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客户研究。有大约30%的公司使用社交媒体是了为研究竞争对手,新产品和新服务,或与员工进行沟通。

被调查公司看好社交媒体的潜力,并且也认为社交媒体可以改造其业务的各个方面,这些公司也意识到了,社交媒体可能会给其业务带来的严重威胁,但是他们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去应对。应该看到的是,社交媒体的出现,绝非偶然,企业必须学会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收集商业情报,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之举。

社交媒体概述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社交媒体由WEB2.0系统和技术发展而来,包含一系列基于网络的应用;它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平台技术,使组织机构、社区和个人之间实现对话互动,使用户自己创造、交换和消费内容成为可能。在中国,视频分享网站如优酷、社交网站如开心和人人网、微博等共同构成了当下社交媒体版图。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用户已经可以通过多平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保持在线。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社交媒体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访问便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

原来的互动以文字、图片为主,受访问设备、带宽等限制,用户所创建、浏览的信息类型较少。而今天,视频、音频、图像、文字多种格式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轻松获取。社交媒体用户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比以往轻松便捷得多。

2、一点对多点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由以往的点对点模式转为了一点对多点。一个微博用户的一条信息会被他的关注者看到,而关注者每转发一次又会被其关注者看到。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呈几何倍数扩散出去。

3、信息碎片化

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往往是利用零散时间浏览信息。比如在地铁里、公交车站、餐厅点餐时,因而没有大量时间完整浏览长篇信息。想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所分享的信息需要简短鲜明,力图在最短时间内传达最准确信息。

4、用户数量发展惊人

传统的广播媒体历经38年发展了5000万用户。而Facebook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就获得了同等规模的用户。

5、信息真实度难以考量

当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分享者和消费者,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把关人"缺失的情况下,所信息的真实度难以考察,真实和虚假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二、中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及特点

那么中国的社交媒体发展现状如何,同时又具有哪些特点呢?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在中国这个新兴互联网大国,其发展势头更加迅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用户数量庞大

截止到2012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5.38亿人,其中,约2.5亿集中于三线及三线以上城市。而这些用户中,社交媒体注册率高达95%。

2、用户黏度高

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为46分钟,高于美国的37分钟,更是远远超过日本的7分钟。同时,在内容获取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有36%通过社交媒体获得,已经非常接近通过门户网站的40%这一数字。

3、社交媒体信息对用户购买决策影响更大

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熟识的普通用户推荐的产品。通过社交媒体所获得的产品信息更有可能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此外,不同类型的中国的社交媒体用户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开心网的用户多为办公室上班族,QQ空间的大部分使用者为在校学生,大学生和刚刚毕业不久的用户则更多地使用人人网。

社交媒体环境下企业商业情报系统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社交媒体拥有可观的用户群、可以根据客户信息精准细分、在线推广的成本低于传统媒体,鉴于诸多优势及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利用其进行市场营销。即使是目前尚未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也已经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

2012年初,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对北美地区收入在十亿美元以上的200家企业高管进行的调查中,有65%的高管认同社交媒体在与顾客、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而仅有17%的高管认为其作用“不太重要"或"完全不重要”。

但是,正如我们常说,任何技术都是把双刃剑。企业在享受种种新机遇的同时,还要应对与之相伴的各项挑战。

1、对信息技术的挑战

如前文中谈到,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同时可能不够精准成熟。企业想充分利用这些数据,需要将其和已有的数据结合,对信息技术部门是个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企业将资金、人力投向正确的地方。

管理者需要把以往相对独立的市场活动串连起来,与企业的社交媒体技术平台整合,实现数据的统一。

2、对企业管理者思想意识的挑战

一些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传统行业的管理者,依然认为社交媒体上由用户自行创造的内容,不过是"没有营养"的热点而已,来得快,去得也快。另有一些管理者,不愿轻易尝试把企业开放,由用户自由评价。

企业管理者需要意识到,企业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垄断信息、控制其传播。不论企业是否主动参与,都会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讨论、评价。与其被动地参与其中,不如积极尝试。

3、对企业结构的挑战

旧的组织结构可能已经无法应对社交媒体提出的新要求。以客户服务为例,原来客户的投诉、意见往往是集中于客户服务部门的。而现在,客户可以避开企业的官方渠道,与其他顾客或媒体联系,直接将问题公开。

这就要求企业对自己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客户服务部门不再是唯一与顾客接口的渠道,市场部、公关部都要参与其中,严密监测企业的官方及其他社交媒体的舆情,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响应机制,以适应社交媒体快速反应的要求。

4、对产品、服务质量的挑战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科技高度发达,媒体非常活跃的时代,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已经不仅仅是个别行政机构的任务。每一个消费者都在监督着企业的一举一动,同时他们手中拥有的"自媒体"影响力不容小觑。企业在各方的监督下,更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保证其产品、服务的优良品质。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商业情报系统应用

在信息社会与市场经济时代,情报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开展一切有关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等商业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及早发现企业的机会与挑战,减少市场反应时间。可以说,商业情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企业商业情报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社交媒体的崛起给商业情报工作带来了新趋势、新挑战。

结合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可以将网络技术对商业情报的影响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络技术为商业情报提供信息来源。

该阶段用户通过网络从内容提供商那里获取信息,搜索引擎就是这一代商业情报的利器,除了通用的如谷歌、百度以外,还有专门为企业情报工作设计的搜索工具。

第二阶段,网络技术为商业情报提供用户创造的内容。

从初期的讨论组到博客、论坛,都是企业了解用户对自身及竞争对手产品服务意见的渠道。不仅用户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连他们的行为也构成了用户创造的内容,他们在网络上的搜索痕迹的跟踪分析同样产生了商业价值。谷歌趋势就是其中一种工具,但作为企业商业情报应用工具,显得比较粗糙,不够精准。

第三阶段,网络技术搭建起社交媒体平台为新时期的商业情报工作创新了模式。

以往的企业商业情报工作重在跟踪行业"领头羊",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用户不仅仅创造内容,还改变着信息生成和传播的形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了社群的概念。因此,创新的商业情报工作就不仅仅局限于跟踪,还应关注讨论组,加入社群,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这将有助于新技术、行业新动态等企业商业情报的获取。

目前,第三代网络技术应用最热门的当属微博。微博的出现为商业情报搜集工作提供了新的信息源,开启了企业商业情报系统应用的新途径。据了解,国外很多公司通常雇专人监测商业情报,福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个受调查的公司中82%监测社交媒体的公司主要是为了寻找商业情报;麦肯锡(McKinsey)最近的一项调查证实当谈及社交媒体、网络和博客时,公司主要寻找的是新的想法,想看看竞争对手公司在做什么。基于微博独特的信息架构和信息传播模式,商业情报工作者可以通过关注竞争对手、TAG标签、App应用、内容搜索、内容订阅、人际情报网络等多种方法在微博环境下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商业情报系统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信息搜集,尤其是搜集原生态的、未被媒体误传的信息,全面满足内部工作人员对开源情报的阅读需求,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参考依据。

2、本企业信息及观点,树立企业形象,引导行业舆论导向。

3、标杆企业研究,通过关注行业内竞争对手的微博,了解竞争企业动态,取长补短。

4、决策支持,企业在做重大决策前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5、“微情绪”处理与危机公关,以往消费者若有何意见,往往到了情况严重的地步才会采取打电话、写信投诉或写博客等方式来发泄,如今由于微博的便利性,消费者一旦对产品或服务有任何意见或情绪,都可能第一时间呈现在微博平台上,而这些"微情绪"正是企业可以利用的有效信息,或用于警觉自己的不足,或用于发现对手的短板。同时,微博也是企业积极回应的有效平台,遇不实信息可第一时间通过微博真实情况公开辟谣,这无疑有助于将负面舆论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企业形象。相反,失误的危机公关会给对企业带来的不可估量损失。2011年9月间,中国一位知名微博博主无意中发微博抱怨某国际知名家电品牌质量不佳。原本一条无意的消息,短时间内引来数百条回复,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家的该品牌电器也有各种问题。在随后的时间里,该家品牌没能及时做出令消费者满意的答复,而其不当的官方微博声明再次引来网友的讨伐。该事件在微博上层层扩散,事件不断升级,博主针对该产品质量的微博,每条的转发都在几千条,事件影响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根据市场监测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该品牌的冰箱的零售量份额较去年同期下滑1.63%,而同类某国内品牌的销售额是其3倍之多。负面效应却未止于此,已经波及到该品牌下的烟机、灶具等其他产品。

结束语

第5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 美国9所高校摄影特色课程 赴东北五所高校考察调研报告 陕西省五所高校共建“长安联盟” 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天津市五所高校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现状调查研究 首批六所高校章程内容的比较研究 西安市五所高校大学生礼仪现状调查与分析 重庆:今秋五所高校将定向培养免费师范全科生 北京五所高校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调查与分析 对北京市五所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广东五所高校的调查 中美两国四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西部12所高校产出竞争力比较研究 新西兰三所高校成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 大学生兼职权益维护研究:基于武汉四所高校的调查 18岁“学霸”被哈佛录取 共收美国8所高校录取通知书 13所高校今年更名等6则 全国5所高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 陕三所高校实现联合办学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西雅图大学《社交媒体准则》地址:http://seattleu.edu/marcom/Inner.aspx?id=53083

休斯敦大学《社交媒体准则》地址:http://uh.edu/policies/social-media/index.php

②2012年8月15日克里斯·波德里克斯(Chris Boudreaux)回复邮件中的表述.

参考文献:

[1]Stacy Elizabeth Stevenson & Lee Anne Peck,I Am Eating a Sandwich Now:Intent and Foresight in the Twitter Age,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Volume 26,Issue 1,2011,pages 56-65.

第6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传统广告和销售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弱,根据一项调研,在2010年,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前会查询5个信息源,而在201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个。同时,购买产品之后的体验和评分对于品牌来说也越来越重要。这些正是社交媒体最重要的角色,即在购买前和购买后传递体验。

观察现在的社交媒体营销实践,我们会关注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现阶段的社会化营销反而退化到用传统的手段去增加粉丝数量和互动反馈数量——比如用户只要转发和评论就能够参与抽奖,用传统促销的方式来吸引人们参加社会化对话。

事实是,回归到消费者心理洞察,了解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需求,才能吸引用户自发参与品牌内容互动,而这才是衡量社会化标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社交网络上,用户一个重要的需求是被关注与认可。因此品牌需要做的不是推广品牌本身,而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理由,让他们因为和品牌的互动而能够在自己的社交圈中展现自己,甚至把品牌作为自己的标签,帮助他们在社交网络中树立自己的个人形象,这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价值。

因此,不是让用户帮你宣传你自己的品牌,而是帮助用户宣传自己。

《Vogue》杂志的一个社会化营销案例,通过对其目标群体——年轻女性的调研发现,很多人喜欢照大头贴贴到自己手机或者钱包上,因此以封面女郎为创意点,设计了《Vogue》杂志封面的大头贴模板,甚至可以自主修改封面上的文章标题。结果是,消费者踊跃参与,并且将自己的“封面女郎”照片和大家分享。

与之类似的是一个新概念,即过去总是说品牌挑选“代言人”,而现在我们更多的是说品牌“被代言”。比如凡客的黄晓明“闹太套”营销案例,也是社交化媒体营销为用户提供价值的典型。黄晓明在品牌代言过程中,并没有直接讲到凡客的产品,而是通过讲述自己亲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帮助消费者,为之提供价值,也为凡客这一品牌带来独特的精神感召力。

但是社会化营销中,我们依然面临两大问题:第一个是社交媒体营销效果衡量。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衡量方式依然是“活跃粉丝数”、“被评论和转发的数量”,以及在营销活动举行一段时间后,关于品牌的讨论中“正面”、“负面”以及“中性”各自所占比例是否有变化。

另一个问题是机构的整合问题。在传统的结构中,每个品牌常常有多个公司负责不同领域的信息传播,如何在一个整合的传播过程中,让营销团队发出整体一致的声音,包括公关、数字媒体、传统媒体、户外,甚至专卖店,这是广告主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公司的角色在不断转变,更倾向于成为整合性的营销服务公司;另一方面,如今广告主整合活动的策划中,应该在所有的机构中选择一个牵头机构,负责品牌声音的整体控制。(来源:《成功营销》)

第7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3月20日,腾讯推出QQ圈子功能,智能帮助用户梳理QQ平台上的社交关系,帮助用户智能分圈,方便用户找回失去联络的老友,并实现向同一交际圈但仍属陌生人的对象发起会话,方便用户建立新的社交关系。此外,QQ圈子还提供智能备注功能,方便用户管理好友关系。

QQ圈子引发的新型社交网络服务迅速引发网民的广泛关注,微博上网友议论纷纷,而截至目前,短短几天时间,参与QQ圈子内测的人数更是迅速突破50万。微博平台上与QQ圈子相关的微博话题也对此给予高度期许,我们摘录了其中的十大热门微博,方便大家进一步了解业界观点。

TOP1:热腾:QQ圈子打破社交顿巴数魔咒

【QQ圈子颠覆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QQ圈子至少颠覆了三件事:1、社交的顿巴数魔咒,让好友关系扩充到千人;2、通常保持紧密关系的只有30~50人,圈子可以有效扩充相对紧密的好友层;3、生活地点流动造成好友流失,借助圈子保持粘度。

TOP2:迮钧权-互联网分析师:QQ圈子借助好友关系链使弱关系变成强关系

姜奇平认为,未来在本质上是湿的,人们在组织之外凭借魅力、感情、缘分、兴趣相互吸引组合,成组通讯的社会性软件(电邮、博客、IM、微博等)是人人联结的工具。工具的进步将加强这种联系,QQ圈子借助好友关系链使弱关系变成强关系,极大地提升了圈子湿度。

TOP3:互联网那点事:QQ圈子改变社交沟通方式

QQ圈子测试用户已经超40万并刚更新了产品,相比前几天,QQ圈子模糊了分类及命名,强调了用户真实姓名的来源于本圈多数好友对用户的备注。会借助腾讯可能QQ圈改变社交的沟通方式。

TOP4:互联网的一些事:QQ圈子勇于创新

如果没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就不会出现Facebook、Google,更不会有iPhone。QQ圈子尝试对互联网、对社交进行重新定义,何不多给点时间观察下?果断抛弃螃蟹思维,为QQ圈子的勇气叫好。

TOP5:康斯坦丁:QQ圈子敏捷优化功能,火爆体验破33万

QQ圈子神速改进,腾讯果然视用户为上帝呀!相比前几天,QQ圈子模糊了分类及命名,强调了用户真实姓名的来源(来自于本圈多数好友对用户的备注)。测试用户超33万,这产品真不是盖的!

TOP6:金错刀:QQ圈子:"强社交关系"管理

【QQ圈子因何霸气侧露?】坊间都在传QQ圈子逆天了,屌爆了:1.真正的杀手级是人脉拓展,以及智能备注。腾讯在"强关系"上又迈进了战略性的一步。2.对于隐私暴露什么的有点妖魔化,它是把空间、微博、好友等进行了整合,是真实关系拓展利器。3.牵涉隐私的是备注,圈里好友大多叫我XXX,这个应升级调整。

TOP7:叶开:QQ圈子:社会化网络信任模型

社会化网络的信任模型则要基于关系和互动的信任程度进行分级,比如互动类型、时间、频率、内容、评价和情绪。进一步,对内容的文本分析和情绪的定量分析实现分级。而这个时候,很是羡慕QQ圈子的数据强大性了,不是么?

TOP8:上海商报:QQ圈子有效扩大用户社交圈

QQ圈子在有效扩大用户社交圈的同时,带来“一加一减”两个效应,展示出更为智能高效的社交平台潜力。加法,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信任的迭加和递延。减法,则是大大缩短了传统人际关系链,让用户可以更为快捷高效接触到潜在好友。

TOP9:小刀马:QQ圈子:全新的社交网络

QQ圈子不单是一个技术型的产品,它的价值观和理念突破人类几千年的社交文化。QQ圈子所产生的全新社交网络,将给它的使用者带来不可想象的、丰富的社会机会和作用力。

TOP10:翟菲菲:QQ圈子:创新智能社交平台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会被激烈争论,麦哲伦说地球是圆的,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当初也饱受争议。QQ圈子的创新智能社交平台引起的波澜可见一般。 (来源:驱动中国)

第8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周静(1991-)

>>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与学习、社交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手机网络依赖与网络社交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和研究生手机依赖倾向问卷的编制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与焦虑情绪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相关研究 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研究 90后大学生手机媒体依赖心理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措施研究 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课堂表现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成因的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者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3] 袁潇,风笑天.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青年研究,2011,(04):78-81.

[4] 黄海,周春燕,余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74-1076.

第9篇:社交媒体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现状;分类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广告的含义

“新媒体”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含义涵盖范围很大,总的来说,只要是新出现的媒体,较之前出现的媒体,都是新媒体。一般认为,新媒体是相较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新媒体。具体来说,新媒体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网、数字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并以电脑、手机等为媒体终端设备,最终实现互动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1]。如手机通信、数字广播、数字电视、互联网等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媒体,均属于新媒体范畴。

二、新媒体广告的现状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此份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更是高达到5.57亿,用户规模十分庞大。在网民的上网设备中,手机作为第一大网络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使用率高达85.8%。报告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广告载体。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网络广告行业年度检测报告》2013年分析,我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1100亿元,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新媒体广告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三、新媒体广告的分类

科学技术创新带动着新媒体广告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广告的呈现方式主要有手机通信广告、户外新媒体广告、门户广告、互动广告四大类。

(一)手机通信广告。手机通信广告都是由移动运营商的,广告商需先向手机通信运营商购买渠道后广告,所以移动运营商对手机通信广告起决定作用。手机媒体用户最多、覆盖范围最广、具有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手机通信广告的主要形式有短信广告、彩信广告、推送广告等。

(二)户外新媒体广告。把设置在户外的各种广告形式统称为户外广告。户外广告具有投放时间长、视觉感强、广告面积相对较大等特点。目前户外的新媒体广告主要包括建立在新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户外视频、LED显示屏、户外触摸等包含一些互动因素的媒体形式。这些户外新媒体广告具有画面大、远视感强、滚动性频繁等特点。

(三)门户广告。门户广告专指门户网站上的广告,如搜狐网、腾讯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上的各种广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的广告形式有:文字链接广告、界面广告、富媒体广告、悬浮广告、弹窗广告等等。

(四)互动广告。互动广告专指一种新型的网络广告。它具有互动性、艺术性、冲击性等特征。并有关键字搜索广告、网站广告、展示广告、社交网络平台广告等形式。互动广告应用新的互动传播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提高了用户接收广告信息的便捷性、低成本性和时效性。互动广告通常利用广告市场的需求,采用适当的互动传播理念和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用户更快捷的浏览广告信息。

四、新媒体广告的硬广告和软广告

从广告的呈现性质上看,还可将新媒体广告分为硬广告和软广告[2]。

(一)新媒体硬广告。首先,硬广告是一种传统形式的广告,它通过强制性的宣传,直接向受众介绍商品和服务内容。它的特点是目地单一、直接传播和强制宣传。硬广告传播速度快,但内容单一且乏味,受众信任度低。依据硬广告的特性,又可将新媒体硬广告分成几类:品牌产品网站广告(如唯品会、以纯等品牌网站)、网页产品宣传广告、社交网络平台硬广告、视频播放前广告等。

1. 品牌产品网站广告:品牌官方网站、产品购物网站,如耐克中国官方网站、京东商城购物网站、苏宁易购、聚美优品等。

2. 网页产品宣传广告:它是指打开某一网页,网页页面上除网页主要信息外的广告。有Banner广告、悬浮广告、弹窗式广告、视频广告等形式。如打开新浪首页,就有一则横幅式证券广告,便是明显的Banner广告。

3. 社交网络平台硬广告:是指在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上投放的硬广告,视觉冲击力强。如新浪微博,主要有登录页面广告、微博首页上方广告、微博首页底端广告等形式,此外还包括微信朋友圈广告、QQ空间广告等形式。

4. 视频播放前广告:在播放网页或视频播放器的视频时,有时在视频播放前会有硬广告出现,时长在15s、30s、60s不等。广告形式有视频广告、图片广告、富媒体广告等形式。

(二)新媒体软广告。软广告是指相较于硬广告通过更巧妙的、更容易接受的、不直接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的广告方式。它将广告信息融入到如新闻稿件、社会或公益赞助活动、影视节目、娱乐节目、网络游戏等形式的传播活动中,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商业信息。软广告有视频植入广告、公益模式广告(非公益广告)、游戏植入广告、新媒体软文字广告、“名人效应”广告等形式。

1. 视频植入广告:即在视频中有目的的加入商品实物、商品名称或LOGO等商业元素。道具植入是最常见的视频植入广告。例如在湖南卫视热播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在剧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演员们喝的香飘飘奶茶。除了常见的道具植入,视频植入广告还有场景植入、台词植入等方式。

2. 公益模式广告:公益模式广告是依照公益广告的内容模式,以亲情、友情、爱情为基本内容,带有社会性、通俗性和很强的情感性,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台湾大众银行曾有一则名叫《母亲的勇气》广告,讲诉一位来自台湾的年近六旬的母亲,为去看望在国外生产的女儿和外孙,最后却因携带疑似违禁品的中药而被捕,广告最后出现台湾大众银行广告语和商标。这是典型的借助亲情的话题而制作的公益模式的广告。

3. 游戏植入广告:具体方式有品牌植入广告、品牌广告游戏、场景植入等。近几年随着综艺节目的大火,综艺节目同名手机游戏也纷纷出现,如《两天一夜》推出跑酷手游。

4. “名人效应”广告:这种广告宣传方式在微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某个明星发微博说“又熬夜了,敷个面膜,明天美美哒,补水又美白”并附带照片,当然还会“一不小心”露出面膜Logo。除此在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软广告宣传,明星大腕还自带全身光环,身上穿的衣服裤子、鞋子还有各种配饰(由某个品牌资助),都是软广告。

五、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广告业也随之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广告因其互动性、跨时空和灵活性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新媒体广告从呈现方式上看,主要有手机通信广告、户外新媒体广告、门户广告、互动广告四大类,从呈现性质上看,还可分为新媒体硬广告和软广告。此外,随着手机APP的发展,以美拍、唱吧等新媒介形式为依托出现的广告也将逐渐出现在大众面前。(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