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

第1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适应能力 培养策略 引导媒介

小学生作为一个年龄小、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都不完整的群体,他们的基础性科目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而语文课外知识的学习,也要充分地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仅要使语文课外知识图文并茂,充满童趣,还要通过设置小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而且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阅读教学可说是小学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会透过此类途径灌输更多人文规范理念与创新知识细节,学生能够日常实践活动参与感知语文特殊潜能,积极领悟、欣赏与评价文本特殊宗旨内涵,最终达到道德情操与个性品质综合培养目标。这类结果需要教师全面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格式,并且从中树立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主动表现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侧重于课外阅读能力的强化。实际上,教师必须依据具体课题资料进行多元问题情境与实践单元设置,从中渗透多样化指导规则,引发学生质疑并激发个体长久阅读分析兴趣,最终自觉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依据既定文本内容制定科学阅读教学方案

毕竟实际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只有主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巧妙布置学生作业,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到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和一定的语文素养。依照客观层面审视,授人以渔才是王道,就是透过不同情境结构激发学生独特的阅读分析兴趣与认知方式。须知不同教材引导方式必定有所差异,教师可以考虑在新课传授阶段引导学生尽快掌握特殊题材渗透方式,确保日后面临类似题材文本时,学生能够借助提前预习克制实际阅读环节中一切障碍问题,包括作者背景与文章核心理念等。这深刻体现着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结构,教师任何教学方案设计活动都有必要遵照其个性特征做出适应性设计,必要时创造性地利用不同教材,做好文本系统整理工作,进而有效地提升课堂讲解与情感和谐交流效率。

二、灵活布置与批改作业流程

部分高段语文教师经常花费大量精力在生字词与基础训练题目批改细节之上,毕竟教师作为人精力有所限制。因此,其有必要主动结合课文问答题格式进行作业布置,尽量赋予学生深度思考权力,保证个体在认证预习或者认真听讲过后有效完成。习作教学当然不可能一成不变,应该依据不同地区人文情感特征与地貌形态组织一系列大型交流实践项目,杜绝学校检查过程中评语满布迹象,而是全面提供给学生单位学期二次面批面改机会,令个别后进生能够迅速做出悔悟并全身心地投入后阶段学习任务之中。

三、深入解读文本,开创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架构

评价流程是衔接师生思绪情感的纽带,其对于个体激励导向功效与行为习惯矫正功能显著,并且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之中一切心理活动现象。尤其小学阶段,教师客观评价结果显得异常重要,作为优秀语文教师通常都会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进行课堂氛围调节。实际上他们普遍掌握学生学习评价规则,能够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成果与阶段身心变化状况,在此期间更加不可忽视评价语言的亲切性、精准性以及人文关怀效应,尤其是针对中后进生评价活动。具体来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要全面关注单位学生任何细微变化现象,并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正向评价,这样才能牢固地掌握评价促发展的本质性特征。

另外,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不愿看书,须知个人阅读史就可顺势看作是其综合发展历程,不愿阅读的教师基本上是不可能科学贯彻阅读规范技术指标的。因为教师不仅仅主导着教学活动,还决定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因此教师的专业、学识和人格魅力等等都直接影响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时刻读书来完善自身职业与人文素质基础,今后课堂现场驾驭力度才会更加深刻,能够结合当下情境深入解读既定文本架构,杜绝一切照搬照抄形式,为学生独立思考与科学发展创造更多适应性条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拟定,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定或规范课堂师生行为的指南。教师只有在正确深入解读文本后,根据自己班上的学生实际来正确定位自己该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才是科学的、合理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单位文本材料必定存在点睛之笔来突出表现文章核心思想,教师今后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兴趣感知节点,能够抓住文本关键词提炼引导方式强化学生自行阅读分析经验,最终为日后小学语文课堂人文素质调整开创独特适应前景。

参考文献:

[1]陈燕.抓规范,重基础,显童趣――以《我要的是葫芦》为例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学月刊,2010,12(01):162-170.

[2]王雪英.精读,从文字走向生命――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阅读教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2(03):63-72.

第2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53―01

初中语文教学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又糅合了语言的积累、理解、运用和情感的熏陶,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字词句段篇,切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基于文本,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基于文本的认知性阅读教学策略

1. 字词语境理解教学策略。字词的理解离不开所在的句子和语言环境,结合语境理解字词意思又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了解老王的性格,从而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对于“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的理解,就应抓住关键字“攥”,结合语言环境分析――老王在当时的处境下还能给杨绛一家送东西,杨绛反而给钱,“善良”误解了“善良”,致使几年过去以后,渐渐有了“愧怍”之情。

2. 字词溯源理解教学策略。对于有些篇目的阅读教学而言,追溯字词的本义,有利于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和体验。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闲人”的含义时,不妨对“闲”字溯源。当学生了解“闲”字的意义后,再结合苏轼的生平处境,让学生理解此文主题就会更容易。

3. 诵写强化教学策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定要建立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背诵有规范语言、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篇章、积淀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意义,加强背诵是语文学习走向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从多读多背入手,对那些要读要背的文章,要诵写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夯实的语文基础,真正解决语文教学的积弊。

二、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

文本意义的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对文本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因此,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有:

1. 深钻教材,精研文本。教师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和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前教师务必深钻教材,精研文本。如,《斑羚飞渡》虽然入选到动物单元,并且编者也在诱导师生树立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但从《斑羚飞渡》文本本身出发审视文章的主题,应该达不到编者的这些意图,或者要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深钻教材,精研文本。

2. 依文究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基于文本的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依托文本,真正找回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其中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在阅读中理解,在引导中理解,在朴实的教学中理解,不超越文本理解。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关于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时,可以把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和《儒林外史》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中刻画严监生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场景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析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语言、动作和外形,充分依托文本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三、基于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应提倡对文本的创造性理解,重视有创意的阅读。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就是要创新文本,即创设新意境,创建新材料,创写新语言。

1. 模仿迁移策略。学生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模仿,因此,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模仿。如,在教学《理想》一诗时,让学生模仿续写诗歌,收效甚好。

2. 共因迁移策略。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会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而这种知识经验和技能又会迁移到对其他文本的解读中。所以只要能寻找到已有知识经验、技能和受迁移文本间的共因成分,就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3. 情境迁移策略。在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创设适合文本意义场的情境,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才能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使创新文本不偏离符合事物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轨道。例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愁思,学生感受自会独特新颖。

第3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目前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还存在有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阻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语文阅读能力也属于一种交流、沟通方式,主要指处理文字的能力以及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想要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比如看杂志时、和其他人签合约时都会要求当事人阅读、分析,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因此,为了使初中生能够尽早适应社会,更快适应工作环境,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后,对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普遍存在低效现象,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积极探究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观念。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积极营造良好的自主阅读氛围,让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进而喜欢阅读,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2)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自主阅读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全面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问题和疑问仅靠学生自己很难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更科学合理,同时,教师采用积极灵活的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使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2.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实行探究性阅。

读教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阅读教学方式以学生认知为教学目的,违背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要以小组合作为基础,不断改变阅读教学的方式,实行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去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W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进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在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实现了阅读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了团队意识。

3.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改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性。当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新策略。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在符合阅读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充分体现语文阅读教学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阅读教学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4.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目前,虽然初中语文教材中广泛涉猎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相比于我国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只能成为九牛一毛。这就要求初中生的阅读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之上,而是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全面拓展阅读视野。从小说到诗歌,从散文到戏曲,要尽量多地涉猎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如小说《项链》,诗歌《再别康桥》等,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在这其中,教师要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并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知道什么该读不该读,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能够加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为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创造良好条件。

知识在于不断地积累,阅读需要不断地坚持。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实施灵活、科学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再加之教师民主的教学观念,就可以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阅读;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加强对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分析

1.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是在正确教学理念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达到阅读教学课堂的优化。在有效教学的策略应用下,对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是对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对学生处理语文知识信息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而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就有着积极作用。

2.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有着很大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老师在阅读教学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对整体的阅读教学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课堂营造有着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初中语文阅读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对阅读教学的内容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是很清楚,这就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教学中就比较盲目,学生的阅读学习也是漫无目的。

另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学生的指导阅读比较缺乏。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简单的对阅读内容进行讲解,阅读教学也仅仅是局限在课堂方面,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不重视。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由于缺少老师的指导,所以常常会存在疑问而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这样在长期发展下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就逐渐的失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三维目标割裂的问题。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以及教材没有得到有机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也没有针对性,阅读教学的形式化比较严重。这些方面的问题对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就形成了障碍,也不能达到有效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要能从多方面得到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的目标上要能科学化的制定。只有制定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才能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才能将阅读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阅读教学的目标确立,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结合,以及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阅读教学中善于和生活实际缺德联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在阅读教学的目标上得到了确立,才有助于有效阅读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观念要及时的改善和优化,创设性的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有着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实施,要能体现出时代特征,从教学的思想观念层面及时的进行转变。要能将阅读教学的方式多样化的展现,例如通过对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及合作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应用要能灵活化的呈现,对阅读的环节要充分加强,只有在这一层面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才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对阅读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应用,促进学生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通过动态化的阅读课堂,让学生感受阅读的精神享受。同时要能够注重弹性的留白,在自由驰骋的想象力方面要充分给予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水平层面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也能真正的对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打下基础,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此次主要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实施层面进行的理论研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的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桂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故事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3)

[2]冯卫.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2)

[3]高建芳.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求实”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2)

[4]田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6(04)

第5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68-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中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阅读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决定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阅读教学中,虽然其占用的时间通常是最多的,且耗费的精力也最大,但是受到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1 在文本互涉中完善备课是前提

首先,收集资料。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教师最需要完成的事情就是收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像是作家创作的其它文本、与写作背景相关的本文、其他作家创作的与之相似的文本作品等,其中,就对前两者的搜集而言,是^为简单的,但是对后一者而言,还需要教师仔细的研读文本,并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找出关键词,进而找到相关的文本篇目。这其中,对于关键词的寻找,应当成为教师在不断地自我解读的过程中获取的、最具有意义的空间。关键词并不是唯一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化的思考,教师还要尽可能的从多角度、多方面等去寻找关键词,点出阅读文本的之间的联系所在。其次,提纲挈领。在找到关键词之后,教师就可以以自己的解读为主要依据,参考相关的文本,进行教学设计,构建出一个能够统领全文的大纲。例如在进行《醉花阴》的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教师就可以将全面介绍李清照一生及诗词的《乱世中的美神》引入课堂,之后再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关键词。对于《醉花阴》这样的诗词来讲,意象可以说是诠释意义空间的最佳形式,为此,对于关键词的寻找,自然就离不开意象了。初读题目,能感受到“酒”和“花”这两种意象,细读文本,则不难发现“花”是最好的发散点与关键词。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备课的环节里,教师就可以着眼于词的下片中虽未言菊,却处处写菊的“菊”字,由小见大,联系相关关涉的文本,赏析菊在《醉花阴》中的内涵,将目标阅读文本置于有效教学之中。

2 在创新方法中开展阅读是保障

首先,融入其它文学,对话阅读文本。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借助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对话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思维、揭示文本内在意义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醉花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纵向阅读的角度出发,介绍《礼记・日令》,开始解释之所以被称为黄花的原因,将陶渊明的《饮酒》引入。因为对于高中生而言,《饮酒》是学过的一首诗,所以对于此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应当是非常熟悉的,那么陶渊明的这种闲适可以用在李清照的身上吗?当然不行,因为李清照的闲适只是表面的,词中有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次,联系日常生活,升华文本教学。从生活的角度去看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将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了文本教材的基础上,获取更具实际性的人生意义的启迪。这样,对于文本的阅读才能实现由“工具境界”向“审美境界”的升华。最后,作品背景互涉,反观文本内涵。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指教师通过结合文本的实际创作背景,反观文本内涵,并在表意合理的基础之上,将深层次的内涵呈现给学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 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兴趣是关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激发认知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首先,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产生兴趣,并能做到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活动才会真正的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提升。其次,创设具有生活性质的教学情境。教育学中的构建主义学说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的借助生活经验,形成一种认知预知结构。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依据和生长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从经验中衍生出新的感悟。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谈一谈质的梦想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很好地将教学氛围调动起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典型错误创设情境。在日常的作业、课堂回答或是考试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表达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见解,以这些错误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加语文阅读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还能通过自我评价等,使学生进行不断地反思和创新,进而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需故意创设一些错误的观点,供学生进行评述。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推动课堂快速发展,教师就要积极地从思维运用、语言积累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得以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孙美英.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6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与语感;双向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18-01

一 语感对阅读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对阅读的指向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阅读时,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良好的语感懂得文字的深层含义。其次,良好的语感能使学生在阅读时站在一个更高的点上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学生通过感知文章的形象,体会文章的节奏韵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产生无穷的美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对阅读的深刻性和审美性具有指向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语感对阅读发挥指向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从故事入手,激发阅读兴趣。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教师可以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再到看故事,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了汉语拼音之后,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阅读。为了降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难度,激发其阅读兴趣,教师首先绘声绘色地讲一个学生爱听的相关小故事。然后,学生在良好口语语感的指向下阅读教师推荐的各种注音类童话故事读物等。这样即培养学生默读的好习惯,又能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第二步,以朗读为主,加深阅读体验。朗读是把文字符号转变成有声言语的活动。朗读使文章中的人、景、物跃出纸面。学生可以通过朗读个性化地体味、感受文章,如品味文章内容及表达这些内容的优美语句和篇章结构方式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多样,通常有引读、齐读、互读、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比赛读等。比如,师生在阅读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中的“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这一句时,教师对学生们说:“现在你们就是文中看花入迷的:‘我’变成的荷花了”。教师故意把“一阵微风吹来”几个字读得很慢,很轻,孩子们就心领神会地随“风”起舞。在学生入情入境后,当教师朗读到“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时,教室里一下子静悄悄的。当学生独自再读这段话时,自然也声情并茂了。

第三步,以背诵为辅,扩大阅读积累。背诵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在背诵过程中,学生把一些优美词语、精彩的段落,乃至优秀的篇章等深深印入脑海,纳入到自己的语感图式中固定下来。学生读得越多,背得越多,语感图式就越丰富,包容性就越强,“同化”、“顺应”的速度就越快,语感就越强,积累阅读知识就越多。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激趣、读中体验、背中积累”三步走的步骤来促使语感对阅读的深刻性和审美性发挥指向作用。

二 阅读对语感的导向作用及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语感的导向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阅读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种种假设,对文章充满了阅读期待,这种期待会促使学生主动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和段落,并形成相应的语感。其次,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语感的感悟性。我们认为,在这里,语感的感悟性是指主体对言语内容的是非真伪和言语形式的美丑的情感共鸣。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多数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经典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感悟,使课文中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在阅读中,学生即能理解字词句篇,又能产生心灵的共鸣。

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对语感的个人性和感悟性具有导向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搜集并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可见,每个学段的阅读目标都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以获取各种信息和处理信息,培养语感。

我们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阅读对语感发挥导向作用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读报激趣法:这电指教师通过指导小学生阅读报刊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参与语感培育活动的方法。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版面新颖,内容丰富,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以广东省内为例,如《现代小学生报》《岭南少年报》等。学生可从报中获取大量的社会知识和各种信息,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后,渐渐地,这种阅读的乐趣转化成一种需要,而需要又是学生再次进行阅读活动和语感培育活动的原动力。

交流经验法:这里指教师通过向小学生补充阅读背景材料,组织口头或书面阅读收获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感水平的方法。人往往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揭示现实。在阅读时,学生往往难以达到与作者或文中人物的共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风格,在静态的文本世界与学生丰富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口头交流阅读收获,如读摘录、讲故事、说心得、推介新书、辩论赛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书面交流阅读收获,如办手抄报、出校刊校报、作文比赛等。学生语感水平的提高,是学生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迁移内化法:这里指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通过迁移让学生的语感得以内化的方法。在这里,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将获得的语一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语言情境中去的活动。迁移过程,就是学生将从阅读中得来的语感,运用到自己的书面或口语的言语表达之中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小学生阅读报刊,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展开激烈地交流讨论,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学习迁移,即教师采用读报激趣法、交流经验法、迁移内化法等方法促使阅读对语感的个人性和感悟性发挥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一、提问要以文本为出发点,紧扣教材内容。

一堂阅读课总有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文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考虑能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起直接作用,紧扣教材重难点,贯穿整课学习始终的提纲挈领的问题,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可以从提示文章线索,总结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提示文章中心思想等方面提问。

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草塘的可爱,具体表现在哪里?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的提问主要是针对课文主要内容来提出的,学生带问阅读,目标明确,效率自然很高。

又如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觉得小珊迪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是针对人物形象提问。学生在阅读时针对表现人物品质的几个方面去探究学习,自然会有的放矢。

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可针对中心思想提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书,达到感悟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

二、提问要以年段训练重点为标准,紧扣训练重点。

义务教育各年段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教师的提问设计应紧扣“新课标”中的年段训练重点设计自己的课堂提问。

第一段(1—2年级)阅读教学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关心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同时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在第一段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要从1—2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提问内容不能空泛。

第二段(3—4年级)阅读教学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第二段主要针对课文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提问。

第三段(5—6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提出文章的线索结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

第四段(7—9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这一阶段,主张学生针对文章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提问,教师的提问就应有一定的深度了。

三、提问要从学情出发,把握好问题梯度。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符合学情,不能只找发言踊跃的学生,也不能提问没无边际,随意性太大。教学中难度、要求过高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会失去作答的信心,过易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没劲。教师提问题时应找准学生“就近发展区”,提问质疑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难度较大一点的问题问优生,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复述;难度小一点的基础性问题问普通学生;综合性问题要分层次提问,避免教学出现“死角”,一问三不知。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同学,不搞“情绪定人”。提问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切忌让学生“仓促上阵”。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情,敏锐地发现、灵活地设计一些学生解答有难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解答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提问内容注重目标性,排除无关问题的干扰。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提问要带有目标性。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属无关提问,而过多的无关提问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显得主次不分,以致时间仓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从提问的内容角度看,要做到四问四忌: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重点问题点拨,忌不痛不痒;难点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散乱无序;巩固性知识提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五、提问要以一问带多问,突出问题教学。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的讲解占据了几乎整个课堂,教师采用逐段串讲串问、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出可供学生深读的一两个能够贯穿全文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自读自探,合作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理论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和手段。”宁鸿彬老师的观点也主张阅读教学要以“一问抵千问”的问题导引学生深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第8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虽然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语文教学理念和要求,但与一般阅读教学有所区别,比较注重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找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下面先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以阅读为核心,是在一定基本规律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产生和发展出的新概念。因此,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应围绕基本教学规律和阅读规律实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学生想怎么读就让他怎么读,想读哪部分就让他读哪部分,也不是学生想怎样理解就让他怎样理解,很多文章都需要通过整体感知掌握主要内容和主旨[1]。因此,应该有效平衡好教材特点和阅读规律同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间的关系,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学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解能力的掌握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时应重视基本解读,首先以正确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解读。

最后,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认识到教师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提高知识素养,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个人品格魅力,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二、高中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在阅读课之前对文本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准确掌握文本的内涵和主旨,预先设计出与文本个性一致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对本文进行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大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通常都是教师问什么,学生回答什么,既没有主动思考,又没有积极提问,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单调和模式化[2]。因此,教师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储备、基本素质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其能力水平的教育,尊重学生对文章中人物、事件和思想情感的有自己特点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会学生阅读基本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思维发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适当辅助学生解读文章,最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同时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适当采用课堂评价进行激励。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课堂评价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如果学生做和不做没有差别,那些缺少自信和惰性强的学生自然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3]。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寻找最佳时机,恰当运用激励式导向性评价,避免“一棒子打死”,挫伤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不应只注重结果评价,要综合各阶段的学习行为和取得的相应成效进行全面、综合、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评价语言要准确、简洁、幽默,并具有鼓励性。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阅读。

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大量阅读,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作用[4]。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针对与课内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展阅读,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文章,又有助于学生重拾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针对课堂教学延伸和文学体系两方面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内容,并鼓励学生扩宽阅读范围和领域,进行广泛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五)避免课堂交流形式化。

课堂教学中应一改以往将学生对话掌制在教师预设框架内的状态,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对话,明确教师只是比学生更早了解某一方面知识而已,同时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与教师一样享有表达自身情感、认知和态度的权力。

人们通常通过阅读获取知识,阅读在提高素质、熏陶心灵、健全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是学习高中语文的重要方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须以高中语文基本阅读规律和教学规律为基础,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延锋.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9):173-173.

[2]董林.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6):52-52.

第9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3-01

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偏好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学生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从逻辑上对学生进行培养,将主要的经历放在数学和语文课程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开始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对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积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初中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不断进行改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进行改进,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实行人性化教育、柔性教育,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要改变,才能使得语文阅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尽管相比于以前的语文阅读教育而言,教育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语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比较薄弱,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大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因此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高。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素材比较单一,大多数教材规定的阅读材料,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一般都只是利用一些比较常见的教材进行阅读教学,对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的应用比较少,很少有语文教师会将我们生活中的文学作品、新闻等素材当做阅读教学教材。比如语文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将教材中的诗歌、课文等当做阅读的素材,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力点,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另外语文教师要提升自己对各种新的教学资源的敏感度,从而能够在课堂上找到合适的时机运用新媒体资源材料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从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转移到现代化课堂教育中来,能够利用新媒体资源提高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在课后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并且不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从而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到更多的文学作品、新闻等,拓展自己的阅读量。

2、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教学素材作为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学生而言,单一的理论性教材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恶,为了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一些有趣的教材的应用,新媒体资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教材,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新媒体资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资源的内容,加深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且涉猎更多的知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全新的阅读材料的利用,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保证材料的充足性。所以,需要不断拓展语文阅读素材教材的范围。新媒体为各种新的阅读材料的搜集和整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在新课改环境下,要加强对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利用,比如语文学作品、新闻等,海量的信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对各种新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应该要改变传统的关系,学生与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形式,语文教师可以分享各种新媒体资源,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将一些初中语文阅读资源整合在一起,将其打包上传到网络上,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下载和学习,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对这些材料的阅读,并且也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将这些资料传递给其他的同学,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语文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教学的创新,一方面要把握住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得初中生能够爱上阅读,从而不断累积更多的文化知识。语文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如何挖掘出阅读材料中的信息。比如在阅读理解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而能够在各种阅读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另外,教师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点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阅读材料。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此,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丰富学生日常阅读的材料,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 敏.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03)

[2] 杜 莉.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