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科学现象及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遥测雨量站;常见故障;故障维修
1.引言
云南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所辖100余个遥测雨量站自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实现了雨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以最快的速度对雨情信息作出准确分析,充分发挥雨情信息在防洪救灾中的作用,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遥测雨量站的稳定运行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现结合昆明分局遥测雨量站维护、维修的经验,详细介绍遥测雨量站工作原理、维修原则和典型故障现象的判断及维修方法。
2.故障分析和判断的基本原则
在熟练掌握遥测雨量站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依据电路原理分析的原则,把雨量站分成几个有独立功能的小系统,进一步缩小范围检查分析,增强故障分析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其次就是用好的元器件“替换”故障元器件,若故障现象排除,表明分析判断正确,显示“替换”成功。最后,认真分析,逐点排查,将每次故障现象、故障判别和维修过程、结果记录在案,这对维修积累经验非常有用。同时,将收集的具代表性故障反馈给制造商,能从硬件角度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3.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从维护维修的角度将常见的故障分为:雨量传感、通讯模块、电源等几类问题处理。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因此,“温度计”这一节课在本章的地位可见一斑。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力争做出一些努力,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净胜、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不断发展。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工作原理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有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
摄氏温度的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被困火焰山》,提问:视频中师徒四人到达火焰山之后,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热)接着追问他们为什么感到热?引出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冷热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温度
(二)自学
学生自制体温计;观察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回顾长度测量的方法,自学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三)精讲
1、温度
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让学生举例哪些物体温度高,哪些物体温度低
提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物理温度的高低的?(凭感觉)
反问凭感觉是否可靠,用实验验证
2、温度计
感觉不可靠,用什么测量温度?引出温度计
介绍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的由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展示自制温度计,了解自制温度计的结构原理
观察实验室温度计结构,对比自制温度计
3、摄氏温度
介绍讲解摄氏度的规定原则、标准。
练习读温度计读数
让学生练习一些自然界中的温度的读数
4、温度计的使用
回顾对比长度测量,直尺的使用,学习温度计的使用
让学生动手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体温计
与实验室温度计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提问: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
因为体温计有一个缩口
为什么用体温计之前要甩一下?
为了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
关键词 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科技传播;电视娱乐节目;明星效应
中图分类号 G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19-02
《快乐大本营》作为湖南卫视最具代表性的综艺节目,其收视率、关注度自1997年开播以来始终位居大陆电视娱乐节目前列。2012年4月21日,在快乐大本营开播15周年之际,栏目组推出了新版块“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将科学实验和娱乐脱口秀有机结合,引发了又一轮收视。
1“啊啊啊啊(āáǎà)科学实验站”的节目
形式
“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的面世与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有关。该文件中明确限制了娱乐节目的时长与尺度,为一些科技类节目比重的增加提供了有利条件。经统计,“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大多放在《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最后一个板块,时长为18-25分钟不等。
“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 每期阐释一个科学原理,将原本晦涩、教条的原理用现场实验的形式演示,期间由“快乐家族”(节目主持人)和明星嘉宾进行参与和解释,现场感强、可信度高,令人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据观众在不同实验环节对科学知识的不同感知,栏目组形象地将节目取名为“啊啊啊啊āáǎà科学实验站”。在这档节目中,“快乐家族”主持人进行了明确分工:何炅 “何主任”,实验站核心人物,负责解决实验问题;谢娜出演美丽的“谢站长”,是个什么都不懂却争强好胜的典型“女汉子”;李维嘉扮演的“李博士”,总是语出惊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动手达人,负责操作实验;杜海涛“杜迷糊”是任劳任怨的实验者,吴昕“吴小妹”则是典型的学院派,负责阐释原理。整个环节由“现场实验+原理讲解+延伸游戏”几部分组成,节目会根据每期到场嘉宾的个人特征量身打造实验环节, 同时结合时下流行元素进行相关游戏,吸引观众眼球。
2 “啊啊啊啊(āáǎà)科学实验站”中娱乐元素与科技传播的融合
2.1 节目中的科技传播内容
从2012年4月21日至2014年6月20日,《快乐大本营》共播出123期节目,其中含有“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的节目共46期,每期节目阐释的科学原理及相关数据统计如下:
科学原理 节目期数统计 所占百分比
物理学 经典力学 16 34.8%
非牛顿流体力学 2 4%
大气压强 8 17.4%
电学 5 10.9%
光学 1 2.2%
视觉偏差 2 4.3%
化学 化学反应、化学属性 12 26.1%
合计 46 100%
节目善于结合时下流行元素安排和设计实验环节。比如,为庆祝“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开播,快乐家族邀请当期艺人黄晓明、张歆艺和张译一起动手制作了“干冰蛋糕”。同一期节目中,他们利用同一原理又完成了“干冰手套”、“液氮大炮”等科学实验。这一实验所体现的原理是将热水与干冰放到一起,二氧化碳开始升华,干冰就从固态直接变成液态,舞台上制造效果的常见气体就是用干冰制作的;又如,电影《101次求婚》剧组来《快乐大本营》作宣传时,节目组根据当期爱情主题,结合柠檬汁导电原理,为现场观众展示了如何通过柠檬使没电池的钟表重新走动。还通过柠檬汁形成闭合电路,并使得印有101的爱心LED灯牌发光,在游戏和实验中阐释了相关科学原理,甚至抽象出了“浪漫”原理――“柠檬含有5%的酸和0.5%的糖,这预示着爱情不经历那十分的酸,怎么体会这一分的甜。”
总的来说,在科技传播内容方面,“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紧紧依托《快乐大本营》老牌娱乐节目的平台,以轻松易懂、贴近生活的科学原理为主要阐释对象, 坚持每期只讲一个科学原理,达到了叫好又叫座的科技传播效果。
2.2 节目中娱乐元素与科技传播的融合特色
2.2.1实验现场直观,视觉冲击力强
电视作为传统的主流传播媒介,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画面直观、视觉冲击力强。基于这一点,“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更倾向于选择实验现象明显、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如凡是涉及到化学反应的选题,实验过程中都会出现明显的体积变化、颜色变化、形态变化等。例如,将用镓(熔点极低的一种金属)制成的勺子在水中溶解,将打成泡沫状的蛋清覆盖在嘉宾手上用火烤,两种液体通过化学聚变反应快速膨胀生成固体等。特斯拉电圈制造闪电、“液氮大炮”、“卫生纸秋千”、“蛋上起舞”、“跳动的火焰(通过声音的震动控制可燃性气体甲烷的释放,在唱歌时火焰高低跳动变化)”等吊足了观众胃口。
2.2.2原理简单易懂,大多贴近生活
《快乐大本营》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其定位就决定了在节目中增设科普板块时必须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的实验内容大都十分贴近生活,揭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2012年6月16日的节目中,在可乐中加入泡腾片产生“井喷”现象;6月23日的节目中,以童年的游戏――比赛折纸飞机引入,随后用推板形成的上升气流带动只有机翼的纸飞机飞行,以及柠檬皮破气球、橡皮筋的弹性形变能够承受的重量极限等。相对于复杂科学原理的探析,“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更接近于科普节目――实验道具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阐释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和简单的化学反应,简单易懂。
2.2.3利用明星效应,实现科普效果
“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在科学原理的支撑下,请明星完成整个游戏环节,从而实现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例如,2013年1月19日的节目中,游戏的设定都依赖于摩擦力原理。两本书页相互交叉的书因为摩擦力的存在无法轻易扯开。之后以书本秋千的形式,依靠摩擦力来承受人体的重量进行游戏,摩擦力这个概念贯穿了游戏的始终,这离不开科学原理的妙用。快乐家族主持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再加上当红明星嘉宾的影响力,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可看性。在节目中以做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实验,引导明星们深度参与,使得整个科普过程充满了亮点和吸引力;主持人负责讲解和呈现科学原理,配以惩罚环节,为节目植入了特有的刺激感和紧张感。整个过程紧张有趣,寓教于乐,无形之中增强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果。
3 “啊啊啊啊(āáǎà)科学实验站”中科技传播的创新
3.1 电视娱乐节目具有科技传播的创新前提
传播过程由传者、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受者四大要素组成。在“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中,由快乐家族的五名主持人和明星嘉宾担任传者。虽然没有学术上的优势,但他们有着能与受者(观众)互动的优势。主持人能言善道,可以将枯燥难懂的科学原理阐释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受众理解;明星嘉宾会吸引台下观众们目不转睛地注意着偶像的一言一行,粉丝们会格外专心地观察明星所展示的科学现象。明星嘉宾在参与过程中展示了个人魅力也感受到科学的美丽,成为潜在的科普传播者。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成为潜在的科普爱好者。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手段,其特点就是形象、鲜活、直观,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对于观众来说,即便不识字,也基本上可以理解电视媒体中所传达的信息。“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倾向于选择现象明显、视觉冲击力强的实验,如多期中用到液氮制作“一飞冲天”、“烟雾弥漫”等效果生动逼真的。直观形象、活泼有趣的表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传播内容方面,电视能够将科技信息进行动态演示,用忠实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中,大都通过“原理姐”吴昕的解说与字幕共同完成实验原理的解释。46期节目中,只有2013年7月27日的节目用到了Flas还原实验操作过程,以及2013年9月21日节目中验证乐器能否在水下发声,是通过后期黑衣人拍摄短片的方式完成。
受者作为科技信息的接收者,是科技传播活动中的另一主体。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主力军,仍然在媒体竞争上占有绝对优势,优秀的电视节目拥有数量庞大且忠实的固定粉丝,它有广覆盖、低成本、节奏快等特点。快乐大本营的观众基础十分广泛,特别是青少年观众较多。在这类电视节目中进行科技知识传播,不仅知识普及率高,还能实现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完成媒体的社会使命。
3.2 电视娱乐节目实现科技传播创新的优化路径
3.2.1 避免喧宾夺主
为了突出视觉效果,节目选择的实验都是比较醒目的。《快乐大本营》节目的舞台很大,如果实验很小就会显得舞台很空。因此在编排上,会选择实验效果大的(烟雾)或者实验器具大的(如好几台制作冰激凌的机器),这样在彩排时对现场的要求就更高了,剪辑之后的节目,有时候看起来也很冗余,造成科技信息凌乱分散,削弱了传播效果。科学实验的原理本身可能只是一句话,但是庞大的“实验团队”会分散观众注意力,实验结束之后,大家可能只记得某个明星摔了一跤,而非科学原理。
3.2.2 提高主持人科学素养
“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节目现场操作完由主持人、嘉宾甚至观众完成,部分实验具有一定危险性,没有专业人士把控风险。而且主持人非科班出身,对于科学原理的解释,主持人的解读像是在背书,说服力和传播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3.2.3充分发挥明星效应
由于某些明星不熟悉实验项目,造成明星未能发挥预期作用,节目中有时甚至出现明星被“晾”在一边的现象,契合度不高,明星的科普效应大打折扣。
果。在已经播出的节目中,除了钢琴王子李云迪弹奏“人体钢琴”与实验项目关联度较高,
其他实验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关联度不明显的问题。如何增强明星与实验项目的关联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明星效应实现有效科技传播,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3.2.4加强科普环节制作
科技信息的传播、科普节目的创作有别于一般电视节目的创作,需要一大批专业科技工作者的付出。据了解,《快乐大本营》的“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环节仍为大本营导演团队兼职参与创作,并没有独立的团队负责这一环节,因此对于周播综艺节目,每期要为观众带来不同感受的刺激实验,压力很大,常常出现制作不精的尴尬局面。电视台或节目组应积极组建专业的科普节目的创作团队,提高科普节目和科普作品的创作、制作质量。也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发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创作、制作、提供优秀科普作品。
3.2.5运用新媒体造势
“āáǎà科学实验站”没有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与观众互动。在其官方微博上,多是转载一些对于《快乐大本营》节目的预告,其实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免费平台,将每期“āáǎà科学实验站”的实验部分上传至微博,与没能收看直播的观众一同回顾;同时也可以将一些精彩的实验剪辑成宣传片,反复播放,通过网友的自发转载,在提高节目知名度的同时,也达到科技传播的目的。同时,微博建设者也可将每期节目的科学原理在微博上进行深度剖析与拓展,毕竟在电视节目中受时长的影响,有很多精彩的知识也不能一一与观众分享,而在微博上,可以将这些原理的来龙去脉进行更加详细的补充,同时可以开展与网友互动环节,如有奖竞猜,趣味猜题等,一起普及科技知识,形成全民爱科普的潮流。
4 结论
“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是全国首创的明星科学实验娱乐节目形式,它将科学和娱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明星嘉宾们参与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得到了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第十六条还指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科普节目对公众科技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视娱乐节目应承担一部分科技传播重任,这也应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未来,电视娱乐节目在节目安排和制作上要有大手笔、新突破,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科普环节的创作和制作,以期获得更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解辰巽.娱乐节目添益智类:有“智”才不俗[N].北京晨报,2012-11-12.
【关键词】 化学 原电池 教学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75-02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它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学完了高中化学内容,却不能很好的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或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去进行社会科学实践。
如高中教材中原电池的内容,尽管学生能根据题目准确的判断某一个所给电池的正负极,也能计算电子的流向和电子转移的数目,但在生活中却不会正确合理地选购电池,也不会正确合理地使用电池。
这正是科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实例。据此,笔者教学原电池一节内容时,“牵手”生活,在教学中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一、始于生活需要,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生活实际中产生应用需要时,人们会努力的寻求知识来解决应用需要。刚接触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并不乐意去接受知识,因为他们认为原电池的原理与他们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为此,在第一堂课中,笔者并不急于向学生介绍原电池的原理,而是首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方面会涉及到电池?
2. 在你使用电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3. 你在购买电池时会关注哪些方面呢?
4. 你知道现在的电池污染现状吗?
5. 你知道电池的发展史及现在的发展状况吗?
这些问题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积极踊跃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非常多,如:随身听、电子表、照相机、手机等等。笔者随之发问:这些器件分别用哪些电池合适呢?答案却少得可怜,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也有不少答案,如:电池容量不够、漏液等等,笔者随之提问,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回答者也是寥寥无几。对于后面的几个问题,笔者发现学生几乎不能回答。
对于这样的结果,笔者觉得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关注不够,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表现出极浓的兴趣。因此本人顺势简单对这几个问题作了总结并向同学介绍了有关电池的一些知识如:
1. 一粒钮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使之无法饮用,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它的溶出物可使1平方米的土壤丧失农用价值。
2. 电池使用不当能够使人受伤。
3. 现今的电池的发展状况等等。
在本节课中,虽然并未介绍电池的原理,但笔者发现学生对电池的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都提出电池到底是如何工作的这样的问题。
于是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课后任务:
1. 自己学习课本并查阅资料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
2. 购买一节五号电池(各种品牌都可以)记录下它的价格,并用一只指定型号的灯泡对其进行放电实验,记录下灯泡从通电开始到灯泡完全不亮所消耗的时间,同时观察电池有何变化。放完电的电池可进行解剖并带到课堂上来。
3.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电池发展现状、各类电池的构成及电池污染的状况。
二、学于积极实践,寻求科学真知
实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因此笔者把第二堂课搬到了实验室,计划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常见电池的基本构造。
首先笔者检查了第一堂课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令笔者感到惊讶的是学生对第一堂课的课后任务多数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完成。对于第二项任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真的去做了,并且还有并不算规范的实验报告。对于第一项任务,很多同学也似懂非懂地写上了电池的电极方程式,并表明了电子的流向,第三项任务也有不少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这样的作业完成情况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同时也说明了第一堂课的成功。有了这样自学的基础,在第二堂课上笔者就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独立的完成了Zn-Cu原电池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原电池的基本构成,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的分析,电子的流向等等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虽然同样是书本的理论知识教学,但学生似乎更认真。
其次,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剖了他们实验后的电池,让他们通过实验了解实际中电池的基本构造,并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常见的Zn-Mn干电池的结构、原理、及其常见的规格、使用注意点和它的放电特性。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电池的电压为什么大多是1.5伏,短路后或长时间放电后的电池为何会漏液,不同的电池价格为何有很大的悬殊等一些问题,笔者发现这些问题更贴近实际,对学生来说更有使用价值。
最后,笔者设计了以下2个简单的课题:
1. 收集各位同学的实验报告,统计各类电池的放电时间与其价格比。
2. 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目前电池的污染状况。
三、练于研究过程,培养科研能力
对于上堂课的两个课题,笔者检查了两个小组的研究情况,发现,虽然时间仓促,但学生却非常认真的完成了任务,而且每个小组都有详细的研究结果。笔者对他们课前作了简单的指导后分别让他们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作了研究报告。
对于第一个课题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点:
1. 由于不同的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分析上可能会有误差。
2. 对本地市场上的几种电池作比较后,发现放电时间与其价格比最高的是地摊上购买的0.2元一节的“白象”电池(可能是冒牌),放电时间与其价格比最低的是纽扣电池。
3. 地摊上购买的许多电池发现漏液严重,放电情况参差不齐。
4. 建议不要购买劣质电池,可能会对你的电器产生腐蚀,也可能污染严重。
1.审题不认真,基础不牢。例如一练实验题,部分学生没有注意“Na2S2O3与Na2SO4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而回答Na2S2O3的溶液pH大于7。
2.对常见离子的检验不清楚。例如一练实验题SO42-的检验方法掌握得不好。
3.试纸的使用方法掌握得不牢固。一练实验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回答了用pH试纸测而没有回答操作过程。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答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这一点。
4.没有把握好大局。二练实验题部分学生不清楚装置A的作用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要制取N2。
5.方程式记得不好。二练实验题CuO与C反应的方程式漏掉的较多。
6.语言表述能力差。二练实验题证明CuO中含有氧元素的实验现象表述不清楚,回答较乱。
总之,学生实验题答得不好。所以我认为,在后期复习中必须加强实验题的复习。现在正是二轮复习的时候,要切实过好实验专题关。在这里说一下我对实验题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明确考纲对化学实验要求。新课标背景下化学高考对实验能力作了如下规定:1、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4、能认识和绘制常见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5、根据实验题的思路,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二、应对好高考实验。纵观近几年高考实验题,从试题考查的内容来看,命题思路基本上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1、明确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及其组装顺序:要求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其功能,能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好化学实验装置;3、操作步骤:要求根据实验意图,灵活运用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4、会观察现象,要求能独立地和系统地进行化学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5、实验中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排除的方法;6、实验结果分析:要求能准确、清晰、全面地表述和概括实验的全部内容及其结果。
三、在第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抓好第一轮复习很重要。在高三化学复习的全过程,实验应一直持续,而第一轮要重点以课本的实验内容来开展复习。通过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应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操作必须让学生背会,利用早自习时间背。比如PH试纸的使用、如何洗涤沉淀等,这都是固定答案。
2.使学生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等。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在后面实验大题中经常考查到气体的制备、收集、干燥、检验、气体性质、尾气处理等问题。可见,这部分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高考热点。
四、训练猜想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仪器的新功能、新用途。近几年各省高考化学实验题都有猜想类题,所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很重要。多做这方面的题,这也符合新课改的方向和趋势。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于同一仪器或装置,通过不同的操作或改装,就可以实现仪器装置的新功能。
五、加强讲评课,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验题讲评中一定要重点突出,明确实验目的。一定要弄清楚这道题是让干什么的、思路和原理是什么。老师在最后要讲一下这道题好在什么地方、我们前面所做过的实验题和这道题有什么不同和相似之处,要彻底弄懂这道题。重点突出的讲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实验题的讲课效果。另外,和学生共同总结实验题解题方法,一般是:明确目的熟悉原理设计过程装置的选择规范操作精确描述现象。
六、合理引导学生解题及规范化答题。让学生掌握典型实验题的目的和解题方法、思路、技巧、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既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规范化训练,使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要指导学生规范化答题。洛阳市一练和二练中都反映出学生语言组织不利,不能详细叙述。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常见的题型是简答题,指导学生一定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让学生记住一般的简答顺序是“操作—现象—结论”。
除上述外,在高三后期阶段,还可以将近几年各省化学高考实验大题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通过强化训练要学生彻底明白高考实验题的精髓,这样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实施建议中这样提到:“要充分重视科学教学的实践性与生活性,把教室作为科学教学的主战场,把课外生活作为科学教学的延伸。”笔者认为,只有当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共同发展。那么,身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促进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呢?
一、在课堂中把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就必须依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新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中,并使教学目标的设置能够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实现的水平,这样学生才不会因为课堂过难或过易而产生厌烦情绪。比如,笔者在教学《植物的繁殖》这课时,大胆地剔除了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案例,比如,蒲公英、水稻、山药等,而是根据当地农业的发展,选取了学生比较常见的农作物作为教学案例,包括小麦、萝卜、白菜、红薯等。由于这些都是当地农村常种植的农作物,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下田帮父母劳作的经验,因此,他们对这些植物并不陌生。在学生充分熟悉教材的情况下,笔者设计了开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调查你身边的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学生在听到我介绍这种探究的教学模式后,都非常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希望在自己了解的领域里大展身手。在调查研究后,学生以有关“植物的繁殖”的报告会的形式,汇报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成功地对植物的繁殖方式进行了分类,包括利用种子繁殖和利用根、茎繁殖两种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还使课堂教学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挖掘丰富的生活资源,实施现场教学
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而观察能力的锻炼,需要直观的教学道具。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借助多媒体展示实物的图片,或者把标本带入课堂中。虽然这种教学道具,有利于学生快速总结实物的特点并进行高效率地教学,但教具并不等于真实的科学环境和观察实体,不能给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教师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实施现场教学,即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科学环境中,让学生边进行观察教师边引导。尤其是小学的科学教学大都是以揭示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为主,因此,把教学带入生活中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学研究场所。比如,一条河流里面的蝌蚪、青蛙、水草、鱼都是小学教材中重点教学的对象;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树木等也都是最生动的教学素材,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生物现象,更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达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蚂蚁的观察》这课时,就摒弃了一般的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大胆地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带学生们去蚂蚁的巢穴进行实地观察,并一边观察一边写报告,交流观察心得。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改进观察的方式并最终使得观察更加准确、全面,通过言语交流和概括促进思考,使观察更加深刻。通过这次现场教学的实施,学生们对科学教学更加感兴趣了,每个人都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和努力观察并有所收获的成就感,对科学教学的意义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使五彩缤纷的家庭生活作为科学探索的大舞台
/
该设计案例为苏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探究实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渗透的原理,对半透膜、渗透作用及渗透装置的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具有这样的知识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一起构成典型的渗透系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获得细胞吸水、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关系的感性认识,才能深入理解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以及影响细胞渗透吸水的内外条件。
学生先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探究实验的过程,然后再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
(1)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同一种植物材料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2)同一浓度的试剂对不同种植物材料吸水和失水的影响,比较出不同种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3)不同种试剂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影响;
(4)死亡的植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操作-观察结果-得出结论”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2.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例如: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变软,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泡菜制作时加入一些盐,水分就会渗出来;农作物施肥过多,就会造成“烧苗”的现象等。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并作出合理解释。
3.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1)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原理。
(2)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3.2能力目标
(1)通过实践,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实验的一般步骤;
(2)进一步熟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3)通过课本实验的学习,提出可行性的探究问题,并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尝试得出结论。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亲手实验,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分析生活中与渗透作用有关的现象;
(2)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学会合作分工,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
4.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的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确定实验的材料、试剂的种类与浓度,并进行应用创新。
教学策略: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探究实验的结果,用课件展示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分析其与渗透系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选择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和0.3g/mL的蔗糖溶液的原因,并且进一步分析浓度大小对质壁分离的影响。
创新之处:①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代替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重复该探究实验。
②用无色的洋葱表皮细胞代替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但在外界溶液中滴加胭脂红溶液对其染色,再观察实验的结果。
③用0.3g/mL的KN03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再观察结果。
(2)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教师示范制作临时装片,并强调制作时的注意点:材料要薄,不能有气泡等。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再由不同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过程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而让学生提出更多需要探究的问题。
5.课前准备
(1)教师要求学生复习渗透作用原理及其发生条件,并做好预习,理解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
(2)材料器具:洋葱,菠菜,质量浓度分别为0.1g/mL、0.3g/mL、0.5g/mL、0.7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KNO,溶液、胭脂红染液(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1mol/L的醋酸溶液,清水,显微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等。
6.教学过程
6.1导入
(1)复习渗透装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2)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出示一些常见现象: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变软,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植物细胞能否构成渗透装置?
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结构,并与渗透装置作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若将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到浓度高的溶液中,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将向细胞的哪一侧运动?如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将会出现什么有趣现象?
6.2开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
(1)实验原理:
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
①当细胞液的浓度
细胞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即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②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
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关键词:功能 电路故障 排除方法
一、功能及主要参数
1.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2.直流稳压电源部分
输入电压:交流220V。输出电压:直流3V、6V。最大输出电流:500mA。
3.电池充电器部分
E1、E2通道充电电流50~60mA,E3、E4通道充电电流110~130mA,两通道可同时使用,各可充5号或7号电池两节。
二、电路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电子线路装配完成后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装配完电子线路应先观察元器件和连线有无虚焊、短路、连错等问题,再借助万用表检查元器件、连线和接触不良等情况。若未发现问题,则可通电检查电路有无打火、冒烟、元器件过热、焦臭味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马上关断电源并记住故障点,并及时排除。若通电后未出现上述问题,但电路仍不成功,则应采用逐级推进法查找故障级。找出故障级后再采用参数测量法、电阻测量法、替代法等排除故障。
1.指示灯故障
(1)所有指示灯均不亮。接通电源,电流一路经VT2、R2、S2形成回路,一路经VT2、R2、R3、LED2形成回路,指示灯LED2被点亮,若不亮,应检查该指示灯的极性是否
接反。
(2)指示灯LED1、LED2、LED3(LED4)同时亮。此时测输出电压为2V/2.8V,而UCE2间电压为6.2V/6.6V,而正常情况下UCE2的电压为6V/3V,因此可推断出是VT2出现了故障。
(3)充电指示灯过亮。测量充电通道时,发现充电电流过大,且充电指示灯过亮,端电压超过1.6V,测通道电压为1V~2V之间,VT4基极电压过低,分析原理,整流输出电压经LED3和R8分压,而VT4基极电压过低,应当是R8阻值过小。
2.无电压输出
(1)检查线路板上的J点和J点连线是否接好。
(2)开关S1、S2焊接有无虚焊、假焊等现象。
(3)若无上述故障,可从前向后逐级推进查找故障,哪一级电路不通就查哪一级的具体元器件,直至查出故障点。
3.输出电压偏低
该稳压电源经滤波后输出电压大约9.2V,经稳压后电压为3.2V/6.2V。若输出电压过低,可先测量调整管VT2的c、e间电压是否正常,若测得该电压较大,则为三极管VT2管型(8050)接错。
4.6V挡电压输出过高
3V挡电压输出正常,6V挡输出电压为10V,测UCE1电压为1V左右。经分析可知,输出电压经R5、R6分压后取R5两端电压,若输出电压过大,应该是R5阻值过大所致。
同理,3V挡电压输出过高,是R4阻值过大所致。
【关键词】:工作原理,沥青拌和站,常见故障,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Q5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也与日俱增,使公路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就为沥青路面的养护及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沥青混凝土及其摊铺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路面质量的好坏情况。本文主要以LB-2000CN沥青拌和站为例,以其工作原理入手,详细分析了沥青拌和站产生故障的原因,并且对其预防具体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以期为沥青拌和站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间歇式拌和站的工作原理
LB-2000CN沥青拌和站工作原理为:(1)首先由中央控制室发出开机命令,冷料仓冷料接收到相关命令后,通过皮带输送机将相关材料(骨料、粉料)输送至干燥滚筒内进行烘干,烘干后通过热料提升机将其输送到振动筛,并进行筛分处理。(2)将筛分后的材料输送至不同的热料仓室,各自室门通过电子秤计量出相关重量值,随后放入拌缸内,随后称量热沥青,并将其喷入拌缸内。(3)充分搅拌拌缸内的各种混合料,最终形成成品料,将其运送到斗车里。斗车通过轨道进行输送,将成品料卸入储料罐内,并通过卸料闸门将其放到运输汽车上。
沥青拌和站工作流程中的输送、烘干、筛分等步骤是一气呵成进行的,中间不可稍作停歇,其中各种材料的搅拌、称量以及成品料的过程是周期性的。下面为LB-2000CN沥青拌和站工作原理图,
LB-2000CN沥青拌和站工作原理
间歇式拌和站的故障分析
本文根据相关实际经验,总结分析了该拌合站产生故障的相关原因,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引起设备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些比较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搅拌机故障
搅拌机瞬间超负荷就有可能导致驱动电机固定支座产生错位现象,进而使搅拌机发出的声音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同时固定轴损坏也可能会导致声音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轴承进行重新复位、固定或更换等措施进行解决。同时在运作过程中如果叶片、搅拌臂以及相关设备发生了严重磨损或脱落的情况,应当立即进行更换措施,否则就会造成搅拌不均后果,严重影响成品料的质量。如果发现了搅拌机出料出现温度异常现象,就需要对度传感器进行检查以及清洁,并验证其能否正常工作。
冷料进给装置故障
冷料进给装置故障有一下几个方面:(1)如果冷料斗内的存料太少,在装载机进行上料的过程中就会对皮带机产生直接严重性的冲击,进而致使其产生超负荷现象,迫使可变速皮带机停机,为了解决这一想想,就应当时刻保证每个冷料斗内都有足够的粒料以提供;(2)如果运作过程中变速皮带电机产生了故障现象也会致使变速皮带机停机,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哦检查电机的控制变频器,进而检查线路是否导通或断路,如若以上两个方面都没有故障发生,就应当检查皮带时候有打滑跑偏等现象,如果是皮带的问题,就应当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正常运转;(3)可变速皮带机功能异常也有可能是由于冷料皮带底下被碎石或异物卡死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当进行人工消障以保证皮带运转;(4)控制柜内对应的控制变频器故障也是可变速皮带机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应当予以检修或更换;(5)各皮带机异常停机也不能排除认为印度,通常可能是由于无意碰了急停拉线造成的,进行复位即可。
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不稳定
在进行生产沥青混凝土过程中,对于温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若果温度过高,很容易使沥青产生“烧焦”的现象,若温度过低就就会造成砂石料与沥青之间粘连不匀,出来的成品就没有使用价值,最后只能弃用,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传感器故障
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会产生各料仓加料不准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应当及时进行检查和更换。秤杆卡死会造成传感器故障,应清除异物。
矿料加热时出现燃烧器不能正常点火燃烧
如果出现矿料加热时燃烧器不能正常点火燃烧情况时,应当按一下步骤进行:(1)首先检查操作室内部的点火燃烧条件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包括鼓风机、皮带、电燃油泵、干燥滚筒、引风机等设备的电源开通以及通断的情况,对其的启动情况进行观察,进而检查点火位置是否有引风机风门以及冷风门的闭合情况,选择开关、干燥滚筒以及内部压力探测仪表是否处于手动位置以及手动状态。(2)如果上述因素没有影响到点火情况,就应当进行检查初次点火情况、燃油情况以及燃油通路阻塞情况,再检查燃烧器点火电机点火情况、高压包燃损情况,如果都为正常,在检查电极是否有油污过多或电极间的距离过大等异常现象。(3)如果以上全部正常,就应当检查燃油泵运转状况,同时查看泵出油的出口压力情况,检测其能否达到要求以及压缩空气阀门的闭合情况。
负压不正常
干燥滚筒内的大气压力就是负压,负压主要会受到来自鼓风机以及引风机的影响,鼓风机会使干燥滚筒内产生正压,干燥滚筒内的灰尘受到正压的影响就会从滚桶内飞出,并造成环境污染;引风机会使干燥滚筒内产生负压,过大的负压会使冷气进入滚筒,引起一定的热能,会大大提高燃料用料量,造成成本的增加。当干燥滚筒内形成正压的具体解决措施为:(1)检查引风机风门状态,扳转引风风门控制以及旋转风门使其扭转到手动和手轮,进而检查风门闭合状况。检查若风门轴承的损坏情况以及叶板卡死状况,如果能够手动打开,则可以确定故障在电动执行以及执行机构上,进行相关排除即可解决。(2)在引风机风门能够动作的情况下,需要检查除尘箱体上部的脉冲扳闭合情况、控制线路、电磁阀以及气路的运行状态,最后找出故障源并排除即可。
油石比不稳定
沥青混凝土中沥青质量与砂等填加料质量的比就是油石比,作为控制沥青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好坏。过小过大的又石比都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过小的油石比会使混凝土料发散,碾压不成形;过大的油石比会使摊铺碾压后路面起“油饼”。
结束语
针对间歇式拌合站常见故障的分析,以期实现其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的更为完善、有效、合理,在进行故障处理时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忽视,也不能有偏重现象,只有这样最后出来的成品质量才会是合理标准的。一个良好的拌和站的质量工作的运行,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以及施工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亚东,李慧贤.沥青拌合站燃烧系统的使用维护与改造[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06) .
[2]周辉来,唐双美.沥青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与常见故障分析[J]. 大众科技. 2006(07) .
[3]徐晓东,石玉洪,高山,刘鑫梅,高畅. 浅析沥青拌合站生产施工工法[J]. 辽宁建材. 2007(04) .
[4]杜建民,陈福连.以沥青为燃料的沥青拌合设备加热装置的研究[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08(10) .
[5]王立典,孙广立.浅谈田中3000沥青拌合站的加热系统[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9).
[6]杜建民,陈福连.以沥青为燃料的沥青拌合设备加热装置的研究[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7]曲俊英.TBA3000型沥青拌合机的使用及改进[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