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在金融助推全州“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担当;如何“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如何在服务“三农”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践和探索,给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乡,是黔西南农信社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三进村寨”
美丽乡村并不遥远
金融服务进村寨。金融服务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促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银监部门要求各金融机构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便利度,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创新“三大工程”。省联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制订了《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支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在黔西南州,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稀少,ATM、POS机等现代金融机具匮乏,当地农民办理存取款业务往往要花半天甚至更长时间,跑几十里路到县城或乡镇银行网点,这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针对这一现状,黔西南农信社按照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省联社要求,积极延伸金融服务渠道,大力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寨”工程,以州委州政府确定的“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快网点战略规划和布局,积极推进网点转型,通过新设网点、增加支农联络员和布放“农信银”机具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
截至目前,全州农信社在行政村、自然村、特色村加快ATM机和“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建设,营业网点达到174个,今年5月实现“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分步推广网上银行业务,延伸服务渠道,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信贷资金进村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规范中,“村容整洁环境美”是重要的指标,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石漠化地区的黔西南州,农村旧房、危房占很大比例,仅靠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整治要求。对此,黔西南农信社根据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加大对农村旧房、危房改造和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扶持,在人民银行增加信贷规模和支农再贷款的支持下,已投放89.63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农户生产生活,其中投放9.48亿元支持农户旧房、危房改造及新房建设;集中资金支持了一批真正的富有产业、学有条件、乐有场所、美有品位、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比有规模的精品示范新村。贞丰县长田乡细汆村,在上级拨款和农信社信贷支持下,共完成村组道路硬化、绿化、太阳能路灯等19个项目,包括交通类7个,水利类1个,环境类7个,文体类2个,其他类2个,受益农户368户1560人,为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进一步为细汆村的“四在农家”发展吹响了号角。
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支柱。美丽乡村要发展经济,信贷支持无疑是重要的“助推器”。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黔西南农信社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金融创新,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等项目,在确保支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结合各地自然资源和市场多样化需求,大力促进产业链发展,以综合配套小额贷款、农户贷款,支持农户开展蔬菜、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完善“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增收。普安联社投放2015万元贷款,支持龙吟镇北盘江村228户农户发展种植蜜柚、板栗以及养羊、乡村旅游等产业,助力北盘江村全面建成库区移民小康示范村。
黔西南的万峰林、双乳峰享誉全国,在饱览美景的同时,行走在沿途乡村,一家家农家乐餐馆、小旅馆鳞次栉比,玲琅满目的旅游商品让人眼花缭乱。近年来,依托旅游业的兴旺和崛起,全州农信社投入旅游产业贷款1.02亿元,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点的升级改造,以旅游业推动“农家乐”、“农家旅馆”等服务行业发展,对接乡村旅游市场。兴义农商行主动对接乡村旅游市场,积极探索信贷资金营销方式,出台《信贷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支持农户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为加强乡村旅游贷款的管理,制定了《乡村旅游贷款管理办法》,对乡村旅游贷款品牌进行重新完善,从评级授信、贷款发放、风险防控、管理收回等方面进行了措施细化。兴义市纳灰村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在国家拨款和农信社金融支持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观光旅游、避暑旅游,逐步形成“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干农家活、购农家货、享农家乐”等一系列极具黔西南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走出一条独具兴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富民之路。
信用工程进村寨。为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全州农信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力推进信用工程建设,进村入户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评定,并对信用农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简便手续的政策,有效调动了乡(镇)、村、户珍惜信用、参与信用评定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目前,全州已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一个、信用乡(镇)56个、信用村587个、信用组4549个。通过信用工程创建,大力营造守诚信、讲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在全州凸显“乡风文明身心美”。
深耕细作
美丽乡村收获更多
在促进乡村更美、农户更富、信用更好、产业更强的同时,黔西南农信社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中收获良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实现。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促进了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帮助了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州农信社将农户的信用情况与贷款的可得性和利率优惠结合起来,农民以低门槛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建设中,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农村信用社是农民的银行、自己的银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通过“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行社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持续推进
美丽乡村有大作为
为促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黔西南州政府制定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力争用5~8年时间,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同时提出将加大项目资源整合力度,优先向“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倾斜,资金要集中投放沼气建设、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的各类项目。
如何抓住政策机遇,积极通过机制和服务创新,金融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黔西南农信社将从以下几方面积极作为:
在形成合力上求突破。进一步增强与全州各级党政、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实施好建设美丽乡村的相关项目,力求“形成合力,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格局。
注重美化环境与提升品质相结合,不断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整洁是基础,提升品质是根本。各地坚持一手抓中心村建设和农房改造建设,促进农村环境整洁和美化;一手抓历史文化村落建设和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抓好中心村建设,促进环境优美整洁。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把重点培育与连线成片相结合,持续推进“六化”工程建设,有效地引导人口向中心村、中心点集聚,通过人口的集聚效应带动产业、资源等发展要素的同步集聚,推动农村各类资源的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了一批诸如龙游城东小区、开化东晨小区、衢江后山小区等生态优美、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新型社区。全市累计启动中心村培育建设84个,已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60个,其中省重点示范中心村25个。2012年完成了中心村培育建设30个,其中省重点示范中心村7个。
抓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促进环境整洁有序。农房改造建设,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衢州市按照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积极推进以农民公寓、拆旧建新、集中联建等方式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农房改造建设内涵。2012年,全市共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29106户,其中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6480户。在全省农房改造建设现场会上,衢州市作了典型发言。衢江区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让农民愿意搬,搬得出。江山市坚持因村制宜,民主决策,分类指导,多类型多模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根据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建设模式,涌现出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如贺村镇狮峰村的集镇集聚模式、大桥镇店边村的中心村集聚模式、新塘边镇卅六都村的整治空心村模式、四都镇上峰村的撤并自然村模式等。
抓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各地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并重,进一步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等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古村落文化游和农家乐体验游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柯城区积极开展“油菜花文化观光节”、“葡萄文化节”等农业观光活动。衢江区初步形成了黄坛口—药王山—天脊龙门的黄金旅游线、廿里—湖南—乌溪江的生态旅游线、云溪—莲花的现代农业观光线和樟潭—全旺—大洲的历史文化生态线。江山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作为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5个具备现代服务功能的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集聚区。如今,现代农业产业和乡村休闲游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
抓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农民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在精神生活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更高追求,从而使自身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历史文化村落充分体现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而且有着良好的经济价值。在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推进会之后,我市纷纷启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目前,我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班子组成、项目确定、规划编制、部门协调、要素保障、政策处理等相关工作已相继到位,全市5个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保护利用工作已全面启动,被省确认的116个一般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也渐显成效。龙游县注重挖掘开发历史文化项目,开发了社阳乡大公村“清明祭祖灯会”、溪口镇寺下村“状元文化节”、横山镇天池村“草龙文化节”等项目,拉近历史,延伸风景。江山市按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先后实施了清漾毛氏文化村、廿八都古镇、大陈特色文化村等历史文化村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让新村建设项目尽量与古建筑保持协调统一,形成乡村观光旅游新亮点,既增彩,又生财,让农民在保护保全古建筑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品质。
注重突出重点与面上推进相结合,不断显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效果
各地以示范乡镇、精品村为支点,以美丽乡村风景线为骨架,以“村庄整治”为基本面,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学的示范点,亮点纷呈,从整体上改变了衢州的农村风貌。
点上抓“示范”。一方面,培育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示范乡镇、精品村。各地按照“生态优美、底蕴深厚、环境美好、特色鲜明”的要求,从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乃至饮食、特产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掘乡镇、村的个性和特色,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和“一村一韵”的建设主题,努力打造支撑美丽乡村地域品牌的示范乡镇、精品村。2012年全市已有12个乡镇和40个行政村分别通过衢州市第一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和精品村的验收。衢江区以“环境美、经济强、生活优、民风好”为目标,建成了“畲乡风情”洋坑村、“绿色神奇”茶坪村、“精致华丽”华家村、“三江集汇”乌溪桥村等一批具有个性魅力的特色精品村。开化县列出25个村进行重点打造,组织规划、建设、文化等部门进行专家会诊,按照“一村一景、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村庄规划设计,从多方面进行提升,努力把村庄建设成旅游景点。另一方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沿线景观带。各地以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沿人文古迹等为区域重点,以沿线绿化、干净整洁、小品塑造、立面改造等为建设重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造了若干条各具特色的景观带,并以此来示范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如龙游县突出抓好“一线一环”风情旅游线,即“北部十里荷花万亩富硒生态农业观光线、南部环灵山生态经济圈”,使之成为该县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布局最具特色、生态环境最为优美、农民增收最具潜力、历史文化最为深厚的示范区。常山县以“中国观赏石艺术长廊、乡村休闲旅游长廊、花卉苗木博览大道”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国省道等交通要道沿线的洁化、绿化、美化工作。
面上抓“两化”。各地按照“广泛覆盖、全面惠及、提升水平”的要求,深入实施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2012年重点抓好201个待整治村的洁化、绿化两项工作,把连片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加快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积极开展保洁创建活动,如龙游县开展清洁家庭创建活动,组织万名妇女进党校学习贺田经验,增强农村妇女洁化、美化家庭的意识。加大农村清洁工程督查力度,市里每个季度对各县(市、区)开展一次卫生检查,不定期开展暗访,检查结果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开化县规定县领导下基层必须检查农村环境卫生情况。大力鼓励农民种树,广泛开展“见缝插绿”、“花开百户”、“美化庭院”等活动。
注重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不断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工作中突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各地以规划为龙头,加强指导、精心策划、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形成了一系列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规划体系。全市已完成了14条美丽乡村沿线创建规划,完成了中心村规划编制288个。衢江区从实际出发,以建设“秀美衢江、幸福家园”为总定位,以“二圈三走廊”为主线,编制了各项规划。常山县按照“一线一特色”要求,完善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规划,着力打造“青石花石文化长廊”、“乡村休闲旅游长廊”、“花卉苗木博览大道”。开化县立足“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生态优势,以“建生态乡村、享品质生活”为基本要求,以“一线两环”沿线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六美”乡村建设。二是坚持持续投入。各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城市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2012年市财政追加了107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如柯城区明确区财政每年安排“美丽乡村、幸福柯城”建设专项资金3500万元,其中2000万元专门用于景观带和节点村建设,1500万元用于“十百工程”建设;江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6050万元,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坚持项目整合。各有关部门积极整合项目,按照“来源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将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312绿化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良好氛围。常山县由规划建设局、农办、农业局、民政局和县委宣传部分别牵头抓好规划编制、环境整治、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和乡土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工程建设,将农村公路连网线、农家乐休闲旅游、来料加工业培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系列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创建村,在项目、资金和技术指导服务上予以重点倾斜,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局面前所未有。四是坚持农民主体。农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管理者与维护者。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各地始终把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农民参与度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参与建设和“幸福家庭”、“五美家庭”等评比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激活农民主体。柯城区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村集体不统包统揽,对一些农户直接受益的项目,诸如饮用水入户、宅间道硬化、赤膊墙粉刷、户厕改造等,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来完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创建“幸福家庭”、“五美家庭”、“和睦家庭”、“爱心家庭”、“五美家庭”等“五美农户”27596户。
注重政策激励与舆论引导相结合,不断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力
关键词:传统村落 文化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K878 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56-02
传统村落,通常情况下是指形成时间较早(民国以前),拥有较为丰富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聚落形态。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民族文化的家园、中华儿女的乡愁、多彩贵州的靓丽名片。因此,对贵州传统村落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能够传承乡土文化和保存历史记忆,更是有助于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实生活需求。
一、贵州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贵州省共有426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的16.7%,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云南。2016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国1602个村落列入,贵州省又有120个村落入选。同时,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资料显示,贵州省民族村寨较多,50户以上的民族村寨约有1万余个。在国家民委2014年的首批340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中,贵州省有62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入选,数量全国最多。
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即着手开展村寨调查并进行保护试点工作,建立了一批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进入国际化视域。“1995年,中国和挪威学者组成的课题组对贵州省民族村寨进行实地考察,拟筹建一种新型的文化机构――生态博物馆。至2005年,相继建成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和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形成了独特的贵州生态博物馆群。”[1]但由于历史发展,贵州传统村落的分布极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东南部分地区[2],同时省内很多市州并不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很多市州在美丽乡村建设时只注重形象工程,追求片面发展,对很多村落进行统一“穿衣戴帽”,造成了村庄原始风貌的破坏。
因此,从总体而言,由于观念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无针对性的管理保护模式等诸多方面原因,贵州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多数的传统村落仍然面临消亡的危险,进一步加强其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贵州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及文化保护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民族的多样性,使古村落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文化特征。吴正光在《领略贵州古村落古韵》[3]一文中从自然环境、历史流年、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美丽外观、鲜明个性、丰富的内涵等方面对贵州省的古村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吴正光认为,形成于元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尤其是少数民族村寨,如花溪青岩镇、开阳马头寨、松桃寨英、雷山西江镇、锦屏隆里、黎平肇兴村等,是贵州最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古村落。李晓兰在《新时期贵州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地方历史文化的结晶与积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意蕴”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贵州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贵州传统的古村落深刻体现了贵州各族人民的乡愁与记忆。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来,在贵州省传统村落文化方面的研究当中,主要包括村落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两方面。李松在《多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思考――以贵州荔波水族村寨研究项目为例》一文指出,研究者应以文化整体性的视角进入社区,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能力和传统监督机制,在长期深入的调查基础上与村民共同谋划社区的文化发展和保护。刘晓晓等在《基于文化集体记忆的贵州雷山控拜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指出贵州雷山控拜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以重建村落文化集体记忆为核心,开展村落文化记录、村落文化交流学习、鼓藏文化凝聚力调查和文化传习等保护活动,实现了民族村落“活态”遗产的动态保护,保持了村落文化遗产的生命力。罗德启在《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一文中提供了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实践的一些具体有效的办法,认为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政策,特别要注重民族村镇整体风貌的保护,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相结合。燕海鸣,杜骞在《社会学视野下的传统村落以贵州塘都为例》一文中认为传统村落保护本身并不是终点,而是为解决更广义上的三农问题提供一种途径,保护传统村落不仅要面向文化的保护,更是为维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基本秩序。蒋盈盈、王红在《浅谈贵州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以花溪镇山布依族村寨为案例》中提出综合性保护村落文化景观,理顺体制,形成合力,推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袁承蔚等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屯堡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一文中指出贵州屯堡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需要坚持“以自组织为基础,他组织为引导,保护与开发并举,人文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总路径”,特别要注意屯堡村落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另外,针对传统村落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和遗产保护等,都有专门的研究资料。
三、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的概念虽然最早源于浙江省安吉县,但从2004年起,贵州省就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着力推广起源于遵义市余庆县的“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创建活动,特别是2013年以来全面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打造了“四在农家”这一张亮丽的名片,唱响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这一享誉全国的品牌。
据《贵州省推进美丽乡村小康寨建设两年综述》显示,“十二五”时期,仅仅是贵州的小康寨行动计划就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75.19亿元,项目建设覆盖近2.6万个自然村寨。[4]李克明在《贵州毕节: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实践与目标思考》[5]一文中总结,近几年毕节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2007至2008年起步试点、扩点村庄整治,2008至2009年持续抓了农村危房改造,2009至2010年重点推行了黔西北民居改造和建设,2010至2011年重点推行了“五园新村”建设,2011至2012年重点推进了特色小城镇建设,2013至2014年重点推进了农村“两个硬化”建设,2014年以来重点推进了通村水泥路(油)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美丽乡村公(户)厕和垃圾池的建设试点。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发源地,遵义市通过多年努力创建,全市农民受益率达90%以上。2014年,市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工作,新增创建点322个。其中,按照全景域理念、4A级旅游景区标准推进33个市级精品工程建设;完成6条高速公路沿线林业绿化美化景观通道建设,覆盖120个重要景观节点、面积为10481亩,种植花草点37个、面积达3528亩。因此,按照农业部的美丽乡村创建的“十大模式”,贵州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侧重于生态保护、环境整治、休闲旅游、文化传承这四大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被湮没在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贵州省自然也不例外。为此,贵州省接连出台有关指导意见,专门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进行部署安排。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保护与发展初见成效。其中,通过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帮助民族村寨、传统村落改善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扶持发展绿色有机种养等传统产业和传统手工业,让当地群众过上有尊严的富裕生活,自觉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因此,夏月华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一文中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问的矛盾,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做到规划有序、措施得当,将保护的理念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能使传统村落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但文红《美丽乡村建设与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利用》一文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背景,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贵州省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法及开发模式,认为只要在技术和管理模式上创新,村落文化景观就完全可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陶波则在《六盘水“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一文中从六盘水当年“传统村落”零记录的现状反思,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日程,在小城镇和乡村建设过程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既留住“乡愁”,又留下文化。
综上所述,对于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思路,目前的研究已有较为清晰的的认识,但仍存在着研究区域不平衡、研究角度不全面等各种问题,如对贵州省传统村落在微观方面的研究,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州地区,以侗寨、苗寨的研究占据了大多数,而其他集聚地研究较少[6],特别是对于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等地的传统村落研究较为匮乏。另外,针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法规不完善、保护与发展体系缺失、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影响、人居环境改善与传统村落原始风貌变迁等问题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传统村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与村民的内在关联,协调好保护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因地制宜,解决好传承和发展问题,真正在下一步美丽乡村建设升级改造过程中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宋江.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贵州实践《中国文物报》2015-12-10
[2]佟玉权,龙花楼.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因素 《经济地理》 第35卷第3期 2015年3月
[3]吴正光.《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P23-28
[4]《贵州日报》2015-11-28
面向未来,郫县的发展无疑已站上一个新的更高起点。要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郫县则必须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制约,清晰、准确地破解以下问号: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如何利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如何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的生态发展之路?
郫县的铿锵回答是:紧紧围绕“水润蜀都、生态郫县”战略定位,努力建设“更加生态、更具品质、更为富庶的美丽郫县”。更加生态是美丽郫县的“貌”,更具品质是美丽郫县的“魂”,更为富庶是美丽郫县的“本”!
郫县上风上水、生态良好,但土地空间受制约明显。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奋力推进郫县新一轮发展,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做到“经济提质升位、城市转型升级”;坚持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
为此,郫县将坚持生态立县、科学发展;坚持以生态为统揽,协调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着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家园的实践中干得最主动,走在最前列,抓得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使郫县成为特色鲜明、切实担负起成都卫星城功能的一个重要区域,努力让全县人民过上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打牢生态田园本底 夯实美丽郫县内涵
发挥生态优势。把环境怡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竞争力,使幅员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整个郫县成为一座开敞的自然景区和生态公园,成为旅游消费的好去处、居家创业的首选地。
突出产业特色。让生态化、高端化成为郫县产业的鲜明特征,无污染、占地小、产值大、效益高,基本构建起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生态产业体系。
城乡发展同步。使统筹城乡的机制更加完备,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同步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城乡统筹的示范样板。
人文气息浓郁。要让郫县厚重而多样的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具有鲜明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个性,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生活富庶安康。使城乡居民收入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安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和安逸。
为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品质至上、民生为本、‘四化同步’”的发展思路,努力使“绿色GDP”成为各镇各部门的追求,“绿色政绩观”成为各级干部的追求,“绿色生产观”成为广大企业的追求,“绿色消费观”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紧盯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
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紧扣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大力实施“四大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四大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构建与美丽郫县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体系按照建“大公园、大景区”的要求,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保护好“川西田园”美丽风貌,努力构建“水润蜀都、绿满鹃城、花香郫县”的美丽图景。在强力治污及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必须做到亮水和增绿。
亮水:以境内八条河流为重点,全面实施清淤疏浚、污水截流、生态护岸、环河林带建设等工程,重塑河流朴实自然、水清岸绿的形象,让人可见、可近、可亲,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打理成为流动的风景和带状的公园。
增绿:坚持栽大树、大栽树,多栽树、栽好树,形成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四季有景的优美环境。并采取“见缝植绿”、“拆旧补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打造一批观赏型、游憩型的绿地公园和街头小品,形成“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的景观效果。
实施产业发展提升工程,构建与美丽郫县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立县的核心是生态经济立县,要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思路,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生态化、高端化发展,努力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走出一条综合效益最大化、单位消耗最小化的郫县特色“产业倍增”之路,壮大美丽郫县的产业支撑。在以发展特色优势服务业为突破口,面向成都大市场做“优”服务业的同时,还必须:
做“精”生态都市农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示范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科技总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确保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绿色有机农业面提高到60%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的附加值;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乡村酒店和休闲会所,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休闲度假示范区。
做“强”生态工业。坚持集中集群集约和“环保、低碳、科技、高端”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平面工业向楼宇工业转变,园区企业从传统加工制造型向科技型、总部型转变;围绕“双百亿”目标,提升发展川菜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豆瓣产业集团化发展,大力推动川菜产品创新发展,打造“研发、生产、流通,加工、配送、销售、体验观光”的完整产业链条,奋力构建引领全省川菜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实施城乡建设提升工程,构建与美丽郫县相适应的生态城镇体系
加快形成现代城市、农村有机融合的城镇体系,努力建好成都最具生态田园特色的卫星城。为此,既要高起点抓好规划设计,又要以快速融入主城区为主线,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努力建设自然美与人文美“两全其美”的美丽郫县;并高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一批美丽城镇、美丽村庄、美丽社区,力争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城乡统筹的示范样板。
【关键词】:柴湖 移民 美丽乡村
中图分类号: U1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认知中国第一大移民镇——钟祥市柴湖镇
“大柴湖”原名叫“水湖”,后来污水横流,沦为沼泽,芦苇丛生,一眼望不到边,故名“大柴湖”。它属于汉江分洪区,本不该安置移民,但柴湖移民还是以大局为重,在经历初迁青海省失败后,1966—1968年,河南省淅川县4.9万移民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分三批迁移至钟祥。大柴湖随后改为“新建区”, 1968年总理听取汇报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后,随后改为“大柴湖”,延续至今。
一、规划背景
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2013年7月11日在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柴湖现场办公会上提出:“把柴湖下一步开发搞好,是柴湖人民的期盼,是中央的托付,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职责”。2013年9月,湖北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获得省发改委批准筹建。目前,《湖北省柴湖镇镇域规划》、《前营村新农村社区与棚户区改造规划》、《大柴湖发展战略专题研究》和《柴湖镇城乡土地利用专题研究》等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开展。
二、用地现状与分析
曹寨村位于柴湖镇镇区北4.5公里,东部紧邻沪蓉高速连接线--216省道。本村共分5组,405户,1727人,耕地1427亩。现有宅基地面积540亩。现有住宅中,包含平房251户,二层以上住宅154户。
规划用地呈方形,四至范围为基地周边四条道路,规划用地面积191493平方米,其中南北向长约460米,东西向长约450米。
规划选址位于曹寨村东部,该选址有如下优势:
1.地缘优势明显:基地紧邻216省道西侧,处于钟祥市南大门端口,并与武荆高速毗邻,地缘优势十分突出。
2.基础设施较好:基地用地地势平坦,为四周道路环绕,其中东边紧邻216省道,北、南、西三侧道路为水泥路或碎石路,基础设施较完善。
3.用地方整,现状建筑少,工程投资省:基地呈方形,现状除东西道路两侧沿线布置部分建筑外,基地其它用地为闲置用地,会减少建筑拆迁量,降低工程造价。
三、规划原则与定位
3.1 规划原则
1) 集约节约用地、紧凑布局
2) 坚持科学发展观,规划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生活习性
3) 综合配套、服务一体
4) 布局科学合理、生产方便、生活舒适
5) 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布局、低碳运行
6) 政府引导、尊重民愿
3.2 规划定位
1) 建造城市文明下的现代田园生活
2) 打造柴湖镇美丽乡村示范区
3) 塑造柴湖镇北大门新形象
四、规划策略与特色创新
4.1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交往空间的缺失
乡土生态景观的消失
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忽视
对传统生活生产方式的忽视
大拆大建,破坏地方特色
4.2 规划策略: 三打破、三提高
1)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禁止在公路两侧夹道修建房屋。依法从严控制公路两侧农房建设。
2)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结合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
3)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农房设计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塑造农房建筑风貌和特色。
4.3 特色创新:尊重民俗文化、产业支撑、引导就地城镇化
柴湖镇大多数人来自河南淅川,以中原文化为核心,随着居住地和时代变迁,逐步与荆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豫风楚韵,规划结合河南移民风俗习惯,在用地布局与建筑细节设计上均予以充分考虑,如院落布置呈多样性,四合院、三合院,凸显河南民居特色。
其次,考虑村民集局后的生产与生活问题,结合大柴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将本社区作为产业发展配套用地,以解决村民就业,为农民变市民提供先决条件,同时引导就地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五、规划结构与布局
5.1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一心 一轴 五片
一心:由村委会、活动中心、超市、幼儿园等
组成综合服务中心。
一轴:沿216省道景观主入口形成空间对称轴。五片:规划道路将基地分成五个组团。
5.2布局方式研究
5.2.1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结构分析图
围绕中心,向内形成集中式布局
错落于地形之中,形成组团式布局
随地势或流水蜿蜒曲折,形成带形布局
受地理环境影响,围绕中心形成环形布局
不利地形地势下,形成离散型布局
模拟生活环境,形成象征性布局
5.2.2 传统乡村聚落对当代新农村规划的启示:
强调动态的发展与演替
强调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
强调聚落多中心,层层推进的自然肌理
强调曲轴处理,形成生动婉转的空间形态
强调隐喻和象征,阐释深厚的文化底蕴
5.2.3设计要素提炼
地域自然特征
乡村整体肌理
有地域风貌特点的居住空间
本规划提炼要素为道路、水体、建筑,并对其适当改造,如对南北两条道路分别拓宽升级和硬化拉通;基地内部南北向水渠在局部拓宽以造景,提升社区景观品质;其次对东西两侧现有建筑对其立面、屋顶等进行改造,以求风貌统一。
5.3总平面布局
5.3.1 出入口设置
充分考虑村民实际出行需求和新农村建设与一般城市社区建设的差异。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本规划充分利用216省道,作为本社区车行主出入口,并在中部开设一人行主出入口,作为人行交通引导和造景之用;其次在南北向道路上各设置一车行次出入口。
5.3.2 建筑布局
居住建筑分五个组团,以中部人行出入口轴线呈南北向对称式布局,组团内住宅以每两户组成一单元,每栋由2至4个单元拼接,并错落式布局,呈半围合空间;公共建筑群位于社区中间对称轴上,由村委会、活动中心、社区商业网点和医疗站及幼儿园三栋建筑围合而成;东西两侧部分居住与现状建筑在梳理内部交通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结合。空间序列上,住宅除在北部布置部分三层建筑外,以两层建筑为主,高8-12米;公共建筑为形成严明空间序列,对称轴中部村委会主楼由三层组成,两端副楼为两层,南北两侧其它公建为两层,高9-13米。
5.3.3交通组织分析
结合空间布局和农村生活特点,注重交通体系的整体性与适用性,加强各组团相互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社区道路分三级:社区主路车行道宽6米,支路宽4-5米,宅间路宽3米,区内道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能够杜绝穿越通。通过社区内部环状的曲线路网构成社区车行交通的主体,再通过宅间小路将车行交通引入各户。步行通过社区内部的步行轴线进入各住宅院落,居民沿“绿轴”可就近通达居住地,避免人车混行给居民带来的干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
5.3.4 绿化布局
社区绿地规划具体可分为三种形式:组团绿地、休闲生态步行绿化空间、小品及绿化。三者共同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社区绿地系统。
六、建设引导与建议。
1.注重产业支撑,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经济。
2.注重市场运作,着力增强美丽乡村发展活力。
3.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
4.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参考文献:
1.《国内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高立龙、邓平《农村经济》
2.《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 汪彩琼 《浙江农业科学》2012年第8期
这是巫山县通过打造农村集中安置点等方式,强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让高山村民享受新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3.5万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
生态立县 破解难题
按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战略部署,地处库区腹心的巫山,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抢抓机遇,破解瓶颈,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是关乎巫山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巫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旗帜鲜明地提出走“生态立县”之路。
“生态立县”突破口在哪?有哪些路子可走?县委书记何平表示,巫山根据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一条破解发展与生态矛盾的路子――对高寒山区村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
经过多年的人口梯度转移,巫山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有6万多人居住在深山峡谷、偏远高寒和地质灾害区,生活水平较低,脱贫致富难度大,而且他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生态搬迁规划,明确3年搬迁3.3万人,实施1个村6个社“整体搬迁”,建成66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减少人口载荷,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侵害,不断修复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弘扬生态文明进步,帮助村民走上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打造、小城镇建设,巫山县规划建设搬迁集中安置点,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选址,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核算,统筹安置,并注重贫困户搬迁承受力。
目前,全县已启动建设集中安置点46个,基本完工25个;已签订搬迁合同3650户12785人(含4种搬迁方式),占任务的100%,实施搬迁2956户10355人,占任务的81%,其中贫困户4722人,占搬迁户的45.6%,集中安置和相对集中安置比例达75%。基本完成“一村两社”整体搬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亮点纷呈,多次得到市领导和市督查组的高度肯定,万州、丰都、巴东等区县纷纷到巫山考察学习。
探索经验 全力推进
从2007年以来,巫山投入1.87亿元,采取农村集中安置、分散插花式安置、进城进镇安置、县外投亲靠友安置等多种方式,搬迁了3.5万人,实施了“一乡两村”的整体搬迁,庙堂整乡搬迁创全市乃至全国搬迁典范,效果十分明显。搬迁户中有70%以上的贫困户能脱贫,有50%以上找到了致富门路。
短短几年时间,巫山县就使深山村民斩断了“穷根”,具体举措是什么?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表示,巫山成功探索出四条经验,让深山村民搬家搬出了新生活。
第一是确立搬迁原则。巫山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安置、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县外投亲靠友安置、县内分散“插花”安置、县内农村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进城镇安置等模式,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引导、帮助和促进农民自愿搬迁、主动搬迁、多渠道搬迁。
第二是进行科学选址。首先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避免政府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其次要向城镇建设拓展区倾斜,以此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再次要向重点产业发展区倾斜,以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最后要向文化旅游重点区域倾斜,使搬迁农户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
第三是部门通力协作。整合农业、建设、扶贫、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卫生等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主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巩固和改善人居环境,改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培育农民增收特色产业;组织开展安置地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并优先安排其就业。
第四是强化保障措施。出台《生态扶贫搬迁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将生态扶贫搬迁作为单项考核。县里统筹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解决生态搬迁资金问题,并由县财政配套200万元工作经费,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同时,简化搬迁手续办理程序,全程为搬迁户做好服务工作。
村民“下山” 自我发展
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由于区位的劣势,尽管高山地区群众十分勤劳,但仍然难以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即使解决了温饱,也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饱而复饥、温而复寒”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斩断“穷根”,必须走出新路。从2006年以来,巫山把生态扶贫搬迁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偏远高寒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帮助3.5万余人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
目前,在主要安置区,已开发整理土地3000多亩,修建公路30余公里,并大力发展了烤烟、柑橘、中药材、畜牧养殖、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同时新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高低压线路及学校、村级卫生室等,基本解决了搬迁户用电、饮水、上学、就医等问题。让村民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还能通过发展产业逐步致富。
“不光是居住有了新家,政府还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从金坪乡大红村搬迁至茶园村安置点的村民李宗天说。
“通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生态扶贫搬迁已初见成效。”县发改委主任陈恭福说,全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实行差异化分类补助标准,突出向困难群体倾斜支持。同时,有效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对原有的仙桥、乌龙、茶园集中安置点进行了升级改造,对新启动的杨坝、福坪、柳池、伍柏集中安置点强力推进,认真策划庙梁、龙溪、三合集中安置点建设相关工作。
整体扶贫开发 推进效果明显
2013年,巫山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实施项目400多个。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困难6500人,新建和改造乡村道路213公里,实施生态扶贫搬迁10355人,开展各类扶贫培训3892人,完成21个村整村扶贫并接受市级验收,新发展党参、金槐等中药材3万亩,集中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点3个,推进2个小片区扶贫综合开发。
在主打高山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巫山县的整体扶贫开发坚持规划符合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定位,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搞好“三个结合”,即:结合城乡统筹,鼓励小城镇发展;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将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景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生态扶贫安置区建成该县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区。
变与不变:从“二十字方针”到“四个好”
《新城乡》:“四好村”创建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
符刚:从本质上看,“四好村”既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村,因为它强调良好的生活基础和精神品质;又是以人为本的村,因为它强调人的生活、人的发展、人的素质。“好房子”可建、“好日子”易过,但“好习惯”“好风气”难成,因此“好习惯”“好风气”的养成往往更需要时间,是“四好村”创建的重点,也是关注的焦点。
李首成:“四好村”内部有一个很强的线索建构。它内涵在当下: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外延在未来: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其实有两个词语可以概括它的整体设计:安居乐业,风清气正。要过上好日子,就要安居乐业;好日子要长久,就要风清气正。
《新城乡》: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到“四个好”,期间差不多刚刚十年。对应四川省农村发展的十年,这意味着什么?
李首成:有一个说法,现在是新农村建设的4.0时代。1.0时代是指80年代农村;2.0时代是指新世纪初的“二十字方针”,四川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得到了广泛关注;3.0时代是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成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0时代是2013年美丽乡村的提出,四川也是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四好村”的创建。“四好村建设”的提出,说明四川在破解三农问题方面,始终拥有明确的重点和方向,而且始终走在前列。
符刚:这十年是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具体体现在:一是规划引领了社会健康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使村民住上好房子。二是产村相融改善了民生。住房建设让幸福美丽新村有了“魂”,产业发展则让幸福美丽新村有了“根”。基本实现了家家可创业、人人能就业的良好局面。三是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当前四川新农村建设已跨过了“量变堆积”的阶段,逐步转向“质变和涅”。
力与着力:“四川智造”的逻辑和关联
《新城乡》:“四好村”的创建,是四川首先提出来的。您是否认为这是一种“四川创造”?“四好村”的逻辑体系在具体实践中有什么样的体现?
符刚:“四好村”不仅在新的形势下的“四川创造”,更是“四川智造”,“四个好”不是心血来潮想出来的,是根据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实践中形成的。在具体实践中,“四好村”的创建尤其要注意四点:要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要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要与灾后重建无缝对接、要与农业供给侧改革高度耦合。具体来说,一是要强化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图书馆与文化室、建设农村文娱团体团队、加强农村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农村夜校建设;二是要不断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通达新产业新业态的带动,使农民收入更高;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和文化繁荣,推动农村生活环境更美、生存状态更好、精神品质更优。
李首成:我非常赞成符刚老师的观点。我联系的一个贫困村,它地处芦山大地震的极重灾区。经过认真研究,最终决定把脱贫任务和整村发展推进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科学编制包括山、水、田、林、路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农房改造、产业塑造、文化繁荣、村规民约贯穿到规划当中,统筹兼顾、并行实施,最终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这个还需要时间去验证和巩固,对此我们要有耐心。
《新城乡》:刚刚两位专家都提到了“四好村”与脱贫攻坚的关联。这也是目前社会都在广泛关注的问题。能否解读一下“四好”与“脱贫攻坚”之间关系呢?
符刚:从内涵上看,“四好”与“脱贫攻坚”要求是一致的。“四好村”标准和贫困户“1超6有”、贫困村“1低5有”和贫困县“1低3有”的脱贫验收标准是有机结合的。“四好村”建设必须以高质量全面脱贫摘帽为保证、以提升农村群众素质为基础、以农村群众广泛参与为重点、以固化长效化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重要支撑、以深入常态化开展“四好村”建设为目标和要求,加快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新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农户+产业、生态、法治、文明”的共同发展模式,建设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力争当全面小康排头兵注入强大动力和新的内涵。
李首成:从实践层面来看也是如此。“四好村”创建比脱贫攻坚的要求更高。目前四川省命名了1481个“四好村”,“四好村”的名单与特色村、特色村寨的名单之间是有重叠的。在具体实践当中,应立叉点,注重指标的兼顾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有重点、有特色地推动四好村创建工作。
为与不为:“复兴乡村”的主要抓手
《新城乡》:“四好村”的后两个指标主要指向精神文明、乡村文明复兴,这是当下中国农村的痛点,在您看来,如何复兴乡村文明?抓手有哪些?政府如何作为?
符刚:复兴乡村文明,首先必须警惕“单向化”的陷阱,把城市化看作是唯一的方向。其次,复兴并非简单沿承。乡村文化要在自身突变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文化融合。再次,乡村文明建设需要重设“三农”新座标,培养出知行合一的新知识分子,促进包括人、财、物、价值、眼光等要素向农村回流。
7月17日,本刊记者邀约城市管理领域专家对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进行了深度采访。在考察过程中,王东书记谈到,巨各庄在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找到了平衡,坚持“环境先行”的巨各庄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精致巨各庄,绿色国际休闲梦”,他们在守护“绿水青山”掩映的精致乡村生活中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环境保障机制。
巨各庄镇位于密云县城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镇域总面积107.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95.13平方公里,平原面积12.67平方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京承高速在该镇蔡家洼村与金鼎湖分别设有出口。依托区位优势,巨各庄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建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城镇,吸引了一批优质产业入驻。在巨各庄,我们看到了环境建设带来的经济发展,也看到了经济发展推动环境提升的良性循环。“干净、整洁、路畅、村美”,简单的标准成就了巨各庄的精致乡村生活;“宜居、宜业、宜游”,朴素的愿望承载了巨各庄人的美丽“乡村梦”。王东书记用简练精到的话语,为大家回放了巨各庄镇的环境建设与提升之路。
种树栽花 环境先行
“乡村就是要像乡村,有花有树,年年种花栽树”,王东书记简练精到的话语道出了巨各庄镇“环境先行”的发展理念。
王东书记告诉我们,巨各庄镇是密云县的经济重镇、工业强镇、生态大镇,过去的砖厂矿厂等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环境怎能名列全县前茅?2013年,巨各庄镇组织全镇26个村支部书记、主任及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到怀柔区、延庆县等地实地学习考察,组织专题培训,全镇上下形成了“重视环境、建设环境、提升环境”的思想意识。有了这种观念,环境怎能好不了?巨各庄的科学定位首先体现在整治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上,其“环境先行”的第一步就是“绿化”,平原造林,沿京承高速造林3300亩,村庄绿化1万亩。种树选用适合本地的树种,做深层绿化。“美丽巨各庄,山水林田路”,巨各庄镇在坚持不懈种树栽花及美化环境的过程中,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城镇。
如果说绿化是巨各庄镇环境建设的基础,那么“精致乡村”的“精致”又如何体现?王东书记告诉我们,2013年以来,巨各庄镇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即:以无乱堆乱放、无私搭乱建、无漂浮物、无暴露积存垃圾和无非法小广告为主要内容的干净指数工程;以统筹推进村庄绿化、民居外立面油饰、主干街道提档升级、景观节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化提升工程;以完善保洁员管理机制、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制、环境建设奖惩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规范化工程。镇域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老百姓也积极响应。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能够积极响应呢?拆除农户的私搭乱建没有难度吗?王东书记告诉我们,镇里给农户进行民居外立面油饰也不是无条件的,只有积极配合拆除私搭乱建、不乱堆乱放的农户才能得到集体油饰其民居的机会,2013年就有4个村因为工作被动、不予配合拆违而没有进行集体油饰。先进带后进,这些村的村民看到其他村的民居都漂亮了,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不满意了,村里有了压力,也主动积极起来,镇里的工作就好推行下去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交换”思维,让巨各庄镇的村民们认同了“环境先行”的理念,让这里的村庄亮了起来、精致了起来。
在豆各庄村、蔡家洼村以及后焦家坞村,所到之处几乎都是花园式的景观节点、典雅的徽派建筑风格、美观整洁的文化墙以及两旁开满鲜艳的玫瑰和月季花的整洁舒适乡村小路。据王东书记介绍,村里栽种的玫瑰花和月季花,都是镇里自己培植的,平均每支只有1元钱,与购买相比节省了不少成本。
此时已是酷暑时节,而村里自行购置的洒水车却能为道路两旁绽放的花儿及时补充水分,为乡间小路降温。
机制引领 创新驱动
在巨各庄镇豆各庄村的中心小花园休闲走廊前,记者看到一位在亭子里纳凉、身着黄马褂的保洁员大姐,这位大姐告诉记者,她现在不叫保洁员了,今年镇里给她们改了新名字,叫“环境建设员”,而她所负责的区域就在自家门口。透过她爽朗的应答声与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记者感觉到了这位大姐对自己这份工作的满意。
王东书记告诉我们,2014年以来,巨各庄镇在继续坚持各村作为本村环境建设责任主体、各村主要负责人作为本村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前提下,改革完善了原有村级保洁员管理机制。
首先,村级“保洁员”统一更名为“环境建设员”。巨各庄将全镇范围总共划分为127个责任网格,对应127名村级环境建设员。过去,保洁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村内各类生活垃圾、白色垃圾的清扫捡拾。现在环境建设员的工作可远不止这些,在原有保洁员的工作基础上,还增加了以下主要职责:对村内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的清理、劝导和报告;对违法建设现象的发现和报告;对村内公园、文化体育器材、景观节点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定期管护和损坏报告;对村内绿化成果的日常管护、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对生活垃圾分类初选及就地无害化处理等。显然,环境建设员的职责相对保洁员的“保洁”工作更增加了“监管”的职责。
那为什么之前的保洁员甚至连单一的工作都不一定能做好,而现在的环境建设员却能一人多岗担负网格内的所有责任?王东书记告诉我们,村级环境建设员作为“全职化”的公益性岗位,实行每日7小时工作制,岗位补贴标准也由原来的每月8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月1300元,实现了村民在自家门口就业。此外,巨各庄镇政府还坚持“以奖代惩”原则,每月根据每名环境建设员的实际工作成效相应给予绩效奖励,年底再统一发放绩效考核奖金,部分优秀环境建设员甚至每月可以领到1700元的岗位补贴。环境建设员的责任重了,岗位补贴增加了,“高补贴”“全职化”与责任“全面化”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了解到环境建设员的职责之后,记者不禁发问,环境建设员发现问题后的报告渠道、方式是什么?谁来考核、监督他们的工作?
王东书记告诉记者,巨各庄镇改革了管理模式,引入专业化市场监管力量。巨各庄镇选聘了专业保洁公司,将全镇127个责任网格划分为5个监管区域,由该公司派出5名监管专员根据镇政府制定的管理制度,全程参与所在区域环境建设员的“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辞退”等各环节的管理。同时,环境建设员采用竞聘上岗的办法选用。以往,巨各庄镇的保洁员是由村里推荐直接上岗。今年年初,镇里把村级保洁员升级为镇级环境建设员,并作为全职化的公益性岗位,严格按照任职条件,通过推荐、培训、面试等程序竞聘上岗,实现了公益性岗位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网格化、专业化、管理无缝隙化”的环境建设员管理机制与“镇、村、专业保洁公司、环境建设员”四方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为镇域环境提升提供了常态化保障,形成了镇域环境建设的责任“全覆盖”。自年初新举措实施以来,全镇各村在环境建设上形成了各个有干劲、村村争当样板村的良好氛围,全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那么,在“四方”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中,镇、村的作用与责任怎样体现?王东书记告诉我们,除了环境建设员管理制度,巨各庄镇同时还有环境建设定期督查评价机制及环境建设工作责任制为保障。
其一,巨各庄镇党委、政府在做好日常环境监管的基础上,坚持每季度组织各包片领导、包村组长和各村负责人共同参与全镇环境建设拉练检查,并把检查考核结果通过镇机关大屏幕滚动播放,通过镇有线广播“村村响”平台通报等形式向全镇公开,通过专题座谈会、上门主动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形式引导各类社会力量来监督评价,形成倒逼机制,增强了各村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二,巨各庄镇政府与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和各村书记、主任签订专项责任制,明确将各村开展环境建设的成效情况,与年底对各村的绩效考评、年内对各村的镇级财政资金及项目支持等重大事项挂钩;镇纪委对此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或效果不明显的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有责任、有监管、有落实,全环节保障了镇域内环境水平的提升与守护。而与责任相比,奖励似乎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巨各庄镇“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激励办法显然印证了这一点。王东书记告诉我们,巨各庄镇设定的“环境优秀奖”、“突出进步奖”及“优秀典型奖”,有效促进了“抓两头、带中间”的镇域环境建设工作思路落实。
三个奖项的设置也体现了镇党委、政府的良苦用心。其中,环境优秀奖,为基础性的绩效奖,以各村在全镇年度环境建设考评中的具体排名情况为依据,分等次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几乎覆盖全镇各村,保护了各村“共同建设”的积极性。而突出进步奖是用于奖励那些工作努力、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村。该奖项规定,考核排名较上年度进步5个名次的,奖励3万元;进步10个名次的,奖励10万元,调动了后进村“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优秀典型奖则用于奖励长期以来工作积极、成效显著并取得良好社会影响的村,维护了先进村“引领示范”的积极性。
务实管用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巨各庄人参与环境共建的积极性,他们在建设环境、守护环境的过程中得到了实惠,收获了快乐,更看到了美好未来的美丽蓝图。
依托产业 追逐梦想
途经巨各庄镇“北京特色沟域产业带”上蔚为壮观的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蔡家洼玫瑰情园以及连片的葡萄种植基地时,王东书记告诉我们,今年,巨各庄将加快推进葡萄基地标准化进程为依托,对天葡庄园、8号、酒韵河谷、润之都等6个规模葡萄种植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产品展示区、地下酒窖、接待服务大厅等,对已有的13个葡萄基地进行了绿色产品认证,成立镇产业发展办公室,对葡萄基地标准化建设规范进行服务指导,以确保实现“一个葡萄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点”的目标。
郑州市农委党委书记、主任周亚民带领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扩大)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会议,市委、市政府做了充分准备,融入了许多新的观点,提出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为主题,借鉴南京、苏州、杭州三地先进经验,推进“三大主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郑州都市区。
会议要求大家要充分认识市委指出的我们与上述三地在城乡承载承接能力、政府性资源配置能力、政府性要素平台建设、领导能力和水平、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距,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不断丰富我市都市生态农业内涵,提升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带动功能,要认识到都市观光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态势,同时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工作。
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抗旱保丰收,抓好三秋生产工作;二是做好都市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的调查摸底、改造提升工作;三是尽快建立“136工程”和政府投资项目库;四是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土地流转和家庭农场标准制定工作;六是继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明查暗访力度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七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干果纳入全市监测体系;八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申报项目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农业项目要按照工业项目来管理,做到精细化,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人员培训等。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谋划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谋划好2015年全市“三农”工作;二是要谋划好“十三五”期间具有前沿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农业项目;三是要谋划好新三年行动计划中新型城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