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相关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加坡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工程项目的多样性、工程周期的紧迫性、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施工工艺的粗放性、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和劳动力的密集性,决定了当前建筑行业仍然是一个高风险、多事故的行业。尤其在国内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大发展时期尤为突显。最近几年,虽然本市安全生产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基本受控,生产安全事故逐年呈下降态势,但是随着城市基本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不断的承接施工。如何从根本上把握安全生产,控制或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杜绝重大的或有严重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如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等等,就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这次有幸组团赴新加坡建设工程市区线一期902标及二期920标施工现场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考察的内容涵盖了新加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相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基本做法及经验等。通过考察学习,受益匪浅,感触深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加坡安全生产管理力量
每个标段均有1名安全经理、3名安全官、6名以上的安全员及2名环境监督保护人员,分包的安全员还不包含在其中,这样总包与分包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在一起将可能超过20名。现场有了如此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势必要做到每个作业区域,甚至每个作业点均有安全管理人员旁站监督。当我们走进施工现场,均可以看到带有明显标识的安全员在现场不停的实施监督,同时,项经部在管理方面,要求凡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均要佩戴蓝颜色的安全帽,这样但凡是业主或是公司检查,进入施工现场,只要看见有人穿戴蓝颜色的安全帽,便可以知晓现场是否有安全员,反之则相反,如果没有,便可以马上通知现场的安全经理,要求加强现场安全人员监控。
1.每日生产安全碰头会
每天下午1点钟,项经部要组织召开一个小型的安全生产碰头会、参加的人员主要为项经部生产经理、安全经理及各分包现场负责人,主要内容为对当日的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布置及汇总,同时对现场的安全工作进行讲评,不足的地方及时整改。
2.外部安全技能培训
新加坡人口大约有468万,人口较少,国土面积狭小,为一个城市国家,因此在工程建设方面暴露出来的一个显著问题便为劳动力不足,本国的工人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大多从事管理工作,因此新加坡的主要劳动力均来自邻国,诸如泰国、印尼、孟加拉等国,这些国家均为劳动力输出国家,而这些外来工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一目了然,大多为文化知识不足、岗位技能相对匮乏,为此政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有一套严格的准入制度,凡是想在新加坡从事工作的务工人员,均要通过培训,获得相应技能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经考试合格后签发合格证书,培训的单位也是由政府出资办理的,由政府出资,参加的人员一律免费,由此可见新加坡政府是多么的重视安全技能培训;同时各企业单位在招收这些人员前,也要严格审查这些相关技能岗位证书,诸如急救员、电焊工、吊车督工、司索工等,没有证书一律不得录用上岗。
3.内部安全培训
外来人员经企业录用后依旧不得马上上岗工作,首先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及现场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培训完毕后项经部会每人发放一个小的彩色标签,张贴在安全帽一侧,以示通过内部安全培训,具备上岗资格。项经部在每个礼拜二和礼拜四共设两次内部安全培训,也就是说,如果工人是礼拜五进场的,他也必须等到下个礼拜二进行了安全培训、获得了标签才能上岗。这就好比是在驾校学车,驾校考试通过获得驾驶证只是初步具备了合法开车上路的资格,但是要真正掌握开车技巧、积累开车经验还是要在日常的开车过程中慢慢逐步积累,因此内部安全培训相当重要。
4.P.P.E个人
安全防护用品制度所谓”P.P.E”翻译过来便是个人防护用品,具体分为安全帽、反光背心、安全鞋,即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均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方能进入施工现场,无论是在新加坡、香港还是印度(集团在建项目),项目安全管理均贯彻执行了PPE(个人防护用品)制度,无论是业主、监理、管理人员或是工人、无论施工人员是在地上还是在地下;白天还是夜间;是本单位人员、外来驾驶员或是访客外来检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穿戴PPE。同样在安全帽的颜色上也有所区分,不同的颜色代表不用的工作岗位,在新加坡,白色代表的是业主和访客、紫色代表管理人员、蓝色代表安全员、红色代表电工、黄色代表工人等,这样施工现场的工种、人员布置情况一目了然,究竟现场有没有安全员监督、有多少特殊工种、有多少普工在从事工作、是否普工在违章从事特种作业,我们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5.班组讲评制度
每日班组讲评制度,每日共安排了三次的班组讲评,时间分别为早上8点、下午1点及下午7点,参加的人员主要为现场项目经理、安全员及一线工作人员,讲评的内容主要为基本的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知识或是对当日发现的安全违章、文明施工等现象进行当日讲评,通过日复一日、循环式、填鸭式的安全教育,逐步加强民工的安全意识。每日在讲评前首先召集工人进行热身运动,之后再进行讲评会,这样一来可以振奋工人精神,同样也可以很好地热身,避免受伤。
6.每月安全讲坛及安全奖励制度
每月项经部会邀请政府层面或是监理、施工单位的一些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举办安全讲座,采取的方式主要为PPT多媒体方式,通过播放图片、科教片、安全事故分析录像等形式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在安全奖励方面,项经部每月会从各分包中选举出一些当月安全工作表现优异、安全意识较好的工人,由项目经理为他们颁发奖状,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倘若一个月内现场无任何安全事故,项经部将会为现场所有工人免费提供一顿丰盛的午餐,工人们吃得开心,项经部办得也开心。通过这样的奖励手段,从个人逐步扩展到集体,令大家逐步意识到,只要自己安全工作做得好,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便有机会获得奖励。这样一来,对一线工人来说既获得了荣誉又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对项经部安全来说,整体的工人安全意识均有所提高,花一点小钱,何乐而不为呢?
7.安全宣传海报动漫化
在新加坡工地的施工现场,我们随处可见一些动漫化的安全宣传海报,无论是在上下通道口、扶梯口、办公室、食堂、会议室、走廊等地方均可以见到,在内容上也不同于国内的安全宣传栏,大多是通过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对工人进行基本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普及等,在色彩方面,图片也都是采用彩色海报形式;而这些安全海报,均是用政府统一印刷制作,免费提供给各工地,为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逐步提高工人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工地安全经理在此基础上,又自发地制作了一些现场安全违章告示牌,以图片的形式将本现场拍下来的一些安全违章照片布置在告示牌上,同时在错误的违章照片一旁张贴一些正确的做法,这样通过对比的方法,形象地告知工人们什么是错误的做法,什么是正确的做法,避免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8.颜色代码系统
新加坡工地在现场使用颜色代码系统,主要内容为用四种不同的颜色相应代表不同的月份,黄色代表(1、5、9)月、绿色代表(2、6、10)月、蓝色代表(3、7、11)月、橙色代表(4、8、12)月,每月工地会安排机械设备专管员对现场的大型机械、吊具、索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凡是经过现场检测合格的便要求在机械、吊具、索具、钢丝绳上刷上当月相对应的油漆色,这样便可以一目了然,使用者在使用前如果看见有相对应的油漆色,便可以知晓此设备用具经过检测,能够安全使用,反之则相反,应予以清退或者报销。9.设备管理及标签系统新加坡工地每周要求各分包对现场使用的起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求一定要将吊车起重臂放下进行全面检查,这在我们国内是很少见的,国内很少有将吊车大臂降下来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的。在日常设备及中小型机具检查管理方面,新加坡工地采用标签系统,自行设计制作具有粘性的彩色标签,标签的颜色也分红色与绿色两种,一旦设备及工具上被张贴了红色标签,则表明此设备不得使用,需要维修或是更换;如果被张贴了绿色标签,则表明已进行过安全检查,可以放心使用。10.环境保护首先新加坡工地在防噪音污染方面对现场的大型机械、发电机等均做到了隔音防护,在机械的四周加装隔离板,减少噪音污染;在夜间要求使用非金属的工具,诸如在榔头的两头加装橡胶等减低噪音;在土壤保护方面,新加坡政府对废水回收利用放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新加坡本身淡水资源匮乏,均要从邻国进口,因此淡水对于新加坡人民来说异常的珍贵,为此政府强制要求各工地一定要配备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用水一定要实现经过污水处理系统,经沉淀水质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循环利用,可以用来作为车辆冲洗、厕所用水,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城市管网,一经发现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二、与新加坡相比,目前国内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1.制度贯彻的执行力度不足
目前从我们国内的安全相关管理制度来说,大到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小到食堂、寝室卫生管理制度,可以说是很详细、全面的,但是这些大多只流于书面形式,在实际管理当中,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相当不足,我们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往往停留在口头上要求贯彻执行相关制度,但是我们缺少对制度贯彻执行的监管力度。我国自古便有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目前缺少的就是这种躬行精神!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匮乏
新加坡每个工地均有超过10名以上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做到安全生产全面监控,这与国内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及整日疲于应付外界检查、开会、内业资料整理等而无暇顾及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有着很大的差距。国内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是每个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项目成本考核有直接关系,每个项目人员数量配置子公司均有考核要求,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因为我们现场没有足够的专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巡视监督检查,当然也只能空喊口号咯!
3.工人准入机制及安全培训教育
一、关于目前培养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法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体系化的旅游管理专业法规法律课程
旅游业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因此旅游业离不开娱乐、购物、游玩、出行以及吃住等多个行业的服务,这就需要根据《旅游法》以及等多个行业的相关法律的具体情况,科学编订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旅游法规》课程体系,也就是说需要建立完善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法规》课程体系,严格按照现行旅游法律法规来及时更新和编订教材,将废止的旧法剔除教材,不断的将新规填充进教材之内,但是当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法规》课程体系编订的教材内容和知识难度与现行的法律差距较大,其中最明显的缺陷表现在《合同法》之中,现行的《合同法》与之前编纂的《合同法》差距较大,但是中职院校的教材依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1]。
(二)目前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授课缺少实践训练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因此《旅游法规》教学必须要突出其专业本身的较强实践性。另外旅游业本质上属于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因此横向及纵向上涉及到很多法律主体,一旦组织序列内部发生了法律主体的纠纷,往往就会呈现出较强的复杂性特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积极参加旅游管理行业实践才能正确的处理纠纷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当前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法规》课程设置中几乎全是理论课程内容,关于《旅游法规》的实践课程例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安排少之又少,学生缺少有效的法律素养实践课程训练[2]。
(三)当前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法规课程建设缺少地方特色
当前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为了中职院校的旅游法规教学而设置,但是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地域内的旅游行业,由于中职院校的《旅游法规》课程缺少中职院校所在地域的地方特色,所以很多学生就职后并不能迅速地适应自身的岗位角色。当前各地的旅游产业已经朝着特色化、地方化以及民族性等综合方向发展,结合地方特点已经逐渐打造出各种历史文化旅游、绿色旅游、观光农业以及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因此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积极与地方立法相适应,但是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旅游法规》课程缺少有效的地方定位,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加强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法律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高度重视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法律思维及法治理念的培养
理性化的法治观念被称作法治理念,人们在法治实践中的价值追求、基本原则和思想基础都依靠法治理念进行指导。科学的法治理念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管理社会事务,在当前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下,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要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学会用法律全面武装自己,积极树立正当的程序意识、权利保障意识、合法性判断意识以及规则意识,并且要学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姜超按照法治思维考虑和解决问题,因此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积极开辟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树立学生的法治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看待旅游环节出现的各种纠纷与维权问题[3]。
(二)逐步完善旅游专业《旅游法规》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
旅游行业涉及吃住行娱乐等多个服务行业的法律主体,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彻底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法律、法规知识传授,通过对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把握,积极研究改革《旅游法规》教材体系。以《合同法》的旅游行业学习基础为例,应该选择适宜旅游行业学习的内容,不应采用深度过大的内容给学生教授,只需要坚持《合同法》的分则原则与总则保持一致,然后在《合同法》的讲解基础上重点教授《旅游法》中旅游服务的特殊合同问题。
(三)加强现代企业法律管理知识的学习
现代旅游业的法规很多情况下依托《公司法》实现最终的管理,因此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在公司制下有限责任模式、法人治理结构、劳动合同签订、旅游服务合同体系等法律责任的讲解。学生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法制意识学习后,才能积极思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旅游企业的法律管理重点,学生作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将自身的考核与效能放置在企业制度模式内接受考验[4]。
(四)加强中职院校学生对旅游纠纷事件的法律实践训练
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要想获得旅游企业以及行业的认可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和较高的劳动绩效,就要充分了解现代旅游行业法规及政策,通过法律思维充分思考旅游行业的纠纷维权事件,这就需要中职院校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训练,积极增设《旅游法规》实践课程的课时以及内容,同时密切结合学校所在的地方旅游特色,理清地方旅游企业的运行模式及管理程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积极有效地提升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5]。
三、结束语
总之,各地方的中职院校积极担负着为具有地域特点的地方旅游行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在目前的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法》、《公司法》以及与地方特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当前各地方的中职院校都面临着转型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与地方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着重强化地方法律、法规的意识,最终为地方旅游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蒋艳.全域旅游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0):227-228.
[2]赵丽琴.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4):200-201.
关键词 休闲农业;现状;对策;陕西陇县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5-02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新途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1-2]。
1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较其他县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大体经历了2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1996—2005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开展了以关山草原和龙门洞等为主的观光旅游活动;第2阶段:2006—2012年,为迅速发展阶段,大力开发了以秋菊山庄、八渡民乐园、温溪度假村等模式的集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建设。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建设休闲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陇县休闲农业的规模及整体档次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满足游客游玩、吃住的基础上,陇县休闲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休闲方式、农家生活与农事体验等休闲游乐活动。
2 陇县休闲农业主要模式
2.1 农家乐模式
以东南镇演峪山、东兴村、温水镇团结村、天城镇马曲村新农村独家小院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农家乐休闲农业模式,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唱农家曲、赏民间工艺等内容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可使游客真实体会农家乐休闲农业带来的快乐。
2.2 民乐园模式
以温水镇温溪度假村、八渡镇高楼民居园、秦岭西鳞鲑渔乐园等为代表的民乐园模式,集垂钓、餐饮、娱乐、住宿、赏景等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旅游,可使游客享受民乐园带来的欢乐。
2.3 草原模式
以关山草原、关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农业模式。住蒙古包、吃烤全羊、跳集体舞、篝火晚会、骑马、射箭、滑草以及看蓝天白云和风吹草地见牛羊等内容的旅游休闲活动,可使游客尽情体验广袤草原和茂密森林带来的生活乐趣。
2.4 自然景观模式
以龙门洞、药王洞、香山寺、磬口寺、老龙殿等旅游圣地开发的自然景观休闲农业模式。最具出名的是陇县龙门洞、药王洞,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山水亭榭相互辉映,琼楼玉宇高悬崖壁,山间飞禽鸣声不绝,林涛树影舞姿婆娑,溪流清澈见底,鱼儿嬉戏打闹,山水秀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招惹游客。景点游人以赏景、烧香、祈福、游玩等内容的休闲度假活动,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世外桃源之感。
2.5 园区示范模式
以县城北坡千亩油桃园为主的现代农业观光园、高楞晨辉现代农业科技园、温水坪头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等高科技含量的休闲农业模式。为游人展示设施蔬菜、设施瓜果、名特优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以及旅游无公害农产品的研发等内容的生产情况,让人们在休闲游玩中通过观光、互动、采摘、品尝、营销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陶冶情趣,亲身体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陇县休闲农业投入总资金8 6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综合经营收入达5 580多万元,极大地推进了陇县向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最佳人居环境”为一体的宝天平城市圈中心生态花园城市迈进步伐。
3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陇县的休闲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度假山庄、民乐园、旅游景点等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新格局,吸引了县内外大批游人前来休闲度假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陇县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规划不科学、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3.1 思想认识不深入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措施,根本目的在于搞活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3]。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深刻认识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一味地发展旅游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实际上形成了娱乐休闲产业在城郊的延伸。一些地方依托农村自然景观,单纯地搞旅游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毫不相关,没有形成特色,这其实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还有一些地方盲目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办“农家乐”,致使“农家乐”成规模增长,加之缺乏有序管理,导致经营效益较差,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3.2 从业人员素质过低
专业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是根本保障与支撑。陇县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多为农民,高素质、高科技型的管理人才很少。调查发现,陇县关山草原、秋菊山庄、温溪度假村等地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40岁以上的占76%,高中文化水平以下占85%,足见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十分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事休闲农业设计与规划的人才尤其缺乏,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该县从事休闲农业发展人员的通病。正是由于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高居不下,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运作。
3.3 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向往生态、绿色、休闲、娱乐、健康需求的回归,投资人普遍看到了发展休闲农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没有很好结合当地区位、交通、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等特点以及未能彻底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分析和合理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一味地模仿,急于上项目、做规划,盲目发展休闲农业,没有形成特色,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不强。如东兴的农家乐、八渡高楼村的民乐园等,刚开始人气很旺、生意火爆,效益可观,现在生意冷淡,效益下滑,经营不景气。
3.4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陇县是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脆弱,当地政府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上力度很小,造成休闲农业配套服务跟不上,如关山森林公园的高尔夫球场建设、秋菊山庄的水上乐园和跑马场建设等项目,因资金限制,不能如期修建,一些服务配套设施更是无从谈起,限制了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
3.5 对外知名度不大
陇县的休闲农业景点给人总的印象是除过关山草原、龙门洞这2个大的旅游景点外,其他休闲农业景点名气不大,知名度不高,外来人员参观旅游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县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4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4.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为保障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认识到休闲农业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4]。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就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向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部门应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把发展休闲农业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4.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强化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技能、服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加快陇县休闲农业发展步伐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大从事休闲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休闲农业技术、管理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从而使服务上水平、效益上台阶。
4.3 周密分析,科学规划
首先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分析后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先发展,有优势的快发展。在休闲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下,结合当地自然、文化、农业产品的特性,发展定位、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坚持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上,产品雷同,效益不佳。
4.4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在认真调查分析陇县的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等情况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熏陶,重点是将文化特色与农业产业特色相结合,形成特色亮点。一是要突出资源特色。如温水镇利用独有的水资源特色,做足水文章,在休闲度假村建成有规模的垂钓中心,让人们体验到江南水乡的味道。二是突出农业特色。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西瓜、草莓、蔬菜等,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三是文化特色。主要是挖掘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如陇县的皮影、马勺脸谱、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打造陇县休闲农业特色品牌。
4.5 拓宽渠道,加大投资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区域性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各银行和信合要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减少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资金,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发。
4.6 加大宣传,促进营销
为扩大游客市场,增加营销收入,在抓好内在质量建设的同时,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陇县休闲农业景点的知名度。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二是每年举办陇县休闲农业参观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三是加强与县内外旅游公司的密切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招揽更多的游客。
5 参考文献
[1] 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68-270.
[2] 屠国君,江杭燕.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09(23):5-7.
关键词:滨海道路 景观绿化 景观大道 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道路绿化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对道路绿化就已经十分重视,不但树种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并且有严格的养护管理制度,成就显著。如秦始皇定都咸阳时,就有“路宽五十步,两旁每隔三丈载一青松”的做法。汉代都城长安(今西安)“道宽平列十二辙,路面全用土筑,且用铜锤夯实,两旁种树木”,因此城市出现了林荫路。之后,随着历史的演变,朝代的更替,城市建设随之大力发展起来,这些城市的道路宽阔平坦,道路两旁广种树木。
近年来,随着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等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的强化,城市绿化倍受人们的关注,城市道路的绿化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重大。
滨海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路。它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且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干道,需要充分的结合其他自然环境、海岸线的现状、用地宽窄和交通特点等进行布置。此外,道路设计还应同时结合滨海绿带进行,完善城市生态绿廊的生态效益、审美效益和游憩效益。
一、概述篇
(一)项目背景
东山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南端,隶属福建省漳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对外开放沿海县份,享有“东海明珠”、“东海绿洲”之美称。东山自然环境优越,亚热带海岛风光旖旎多姿,天蓝水碧沙滩美,沙白林绿岛礁奇。屿南湾、马銮湾、东沈湾、乌礁湾等七个月牙形海湾首尾相接,绵延数十公里,均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滨浴场;岛上人文蔚盛,文物古迹众多,其中武庙是台湾各地关帝庙的祖庙,被国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戚继光、郑成功扎寨练兵的遗地,明朝大学士黄道周先生、读书、讲学故地;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铜山风动石景区是福建省十大旅游区之一,东门屿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赤山林场被林业部确定为“国家海滨森林公园”。 近年来,东山县为了争创优秀旅游县城,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加紧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国际旅游岛的基础建设,决定将西铜公路建设成为集景观、旅游和城市道路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大道,并延伸到国家4A级旅游区风动石景区。
东山县西铜公路总长12.2公里,是东山县城西埔通往东山港口岸、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临港经济工业园区、国家4A级风景区的主干道,途经西埔、樟塘、康美、铜陵4个镇,涉及全县四分之三以上人口,被称为东山县发展的“大动脉”。
(二)现状分析
东山县西铜路西埔至铜陵段全长约10公里,全线按二级公路(结合城市道路)技术标准设计,该路线在福建省沿海地带,地势平坦。地处亚热带,雨量丰富,气象属中亚热带性季风气候,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整条道路两侧现状有以下几种情况:城区道路,园地、
旱地填方路段,池塘路段,挖方路段。如图(1)
各个路段的特点:
A段 城区道路:
靠近城市中心,建筑较多且较为规整统一,人流量较大,易受城市人为因素
的影响,土壤的酸度大,密实度大,含水量不稳定,土层薄,土壤的肥力低,存
在旧路基和城市垃圾土回填土。道路两侧现有的大王椰子等行道树属疏于管理,参差不齐,许多灌木已被人为破坏或者枯死。
B段 园地、旱地填方路段:
道路两侧大部分为田地或者旱地,土壤经过客土调节,原本保留下来的肥沃土壤,土体疏松,土壤富营养化,含水量较大,有机质的积累较多,土层较厚。视野空旷,植被稀少,几乎没有任何乔灌木。
C段 池塘路段:
部分道路穿过池塘,含水量较为丰富,土壤的肥力高,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含量高,受污染的程度低。道路单侧保留早期的引水渠,形成一道特殊的道路景观。道路两侧无大型乔木,灌木长势凌乱,没有层次。
D段 挖方路段:
该路段处于挖方阶段,原有土壤的大量流失,导致路面坑坑洼洼,凌乱不平整,原有的路面结构被破坏,同时它临近海岸线,是衔接海滨度假区和铜钵村的重要路段。在接近海滨度假区的路段保留了原有长势良好的盆架子,整条道路绿化已有一个基本雏形。
二、理论篇
(一)规划依据与性质定位
东山县西铜公路是县城西埔通往铜陵镇和东山港口岸、渔港、风景区的主干道,被称为东山县的经济大动脉,但由于是1O多年前铺设的柏油路面,坑坑洼洼,且道路窄,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融入海西建设,畅通经济大动脉,东山县委、县政府多方筹资,全面进行西铜公路改扩建。该工程将建成为融城间和城区功能及连接旅游景区快速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交通干道。因此,西铜公路在道路景观绿化的环节上,应将其定位于集景观、滨海度假旅游和城市道路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大道。
(二)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1.指导思想
本案道路景观绿化美化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在海西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依据东山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需要,改善行车条件的同时,按规划性质定位,以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理念及复合设计的手法实现集景观、滨海度假旅游和城市道路于一体的旅游景观大道之设计思想。使景观大道更具东山海滨城市的地域特色。2.设计原则
2.1满足滨海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和生态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降温、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适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而对于东山这样依山傍海的滨海旅游城市,它的道路,在达到城市道路绿化功能的同时又应兼具防风、防海啸等功能。
根据滨海城市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特点,在选择乡土树种的同时,注意多挑选防风抗风树种;根据城市道路景观绿化的特点应进行注重多层次配置,分隔竖向的空间,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样落,运用节省能耗的材料等,提高环境的“绿视率”。
滨海城市的生态化道路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注重与自然因素的结合,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尤其应注意滨海城市海风大、土壤偏碱等特点,提倡把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及乡土植物和建材的合理使用起来,并从采集民风、尊重乡土知识中汲取营养并获得设计灵感。
2.2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美好感觉。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2.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体现地方风情原则。
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尽量以乡上树种为主,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的植物景观。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相结合,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相结合,以适于本地的地带性乡上树种和景观观赏价值高及抗性强的树种为主。注重植物品种多样性,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采取乔木为主,乔、灌、草(地被)相结合的复层式栽植方式。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关注文化立意和人文特色,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特点,深挖城市内涵突出主题,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适路景观空间。通过有特色的道路景观,突出独特的个性文化主题,立体多元化地展现海滨城市的文化精神,从而树立改革开放后的海滨新城市风貌。
2.4 可持续性原则。
坚持长远的发展观点,维护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在道路绿地环境设计中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意加强自然景观要素的调整、运用和恢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资源的再生能力。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最大保护。
2.5 兼顾效益原则。
道路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所以,在此次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既有利于交通安全、道路保护、环境保护、降低工程造价,发挥改善路域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详细设计分析篇
(一)景观绿化的空间布局
对于滨海城市而言,海洋、河流是形成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基本要素。因此海滨城市的城区绿化系统布局,宜以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的海洋或河流为滨海城市的景观轴线。根据历史文化、城市区位、四周情况、交通情况以及该道路地位作用和今后的发展对道路景观绿化进行定位设计。突出各自的风格,使之具有不同的绿地性质。
东山县道路景观绿化反映的是东山县的时代特色,同时要求突出其依山傍海的地域特色和地方风情。利用借景、扩景等设计手法,使线状的道路绿地网络遇点而扩充为面。通过景观大道,带动起海河景观带及沿线的海滨度假区、关帝庙、风动石等各个旅游景点,遇点扩展外延而成面,形成了斑斓跳动的各色景观节点,如同镶嵌在海河中的一粒粒绿色珍珠,璀璨夺目。
总之,景观大道的设计要求在注重道路本身、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观点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长远的发展,纵观全局,形成优化绿化系统格局。以道路绿地为纽带,充分的利用“点”、“块”“园”、“景”、“环”“脉”等各种绿地形式,串联起周围的各类型绿地和景观节点,形成点、线、面合理分布,有机结合的绿化系统。
(二)主要景观要素
城市道路的景观绿化设计通常由两个景观要素组成,即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在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应结合海滨城市的地理条件,巧妙借用各种软硬质景观要素,充分构思合理布局。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构图规律。既要使景物合理变化,又要互相联系各有风趣,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空间组织上,开朗与闭锁综合应用,以戏剧性的安排和音乐般的节奏,使起景、、结景空间和过渡空间主次分明,开、闭、聚适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者共存相得益彰;植物种类上,多选用在姿态、体形、芳香、声响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树种;色相上,适当点缀观花观果植物、色叶树种,以丰富植物景观的组合。
1.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包括:植物、水体、和风、细雨、阳光、气象等。尤其是植物景观,是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最主要的构成元素。
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需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意境的营造。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多以乡土树种和速生树种为主要基调树种,春花树种、夏花树种、色叶树种等丰富植物景观组合,达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景观效果。
为满足植物景观造景要求,实现植物的合理配置,又体现滨海城市的地域特色,根据规划中道路的断面划分(即机动车道
11.75米,边分带3米,非机动车道5.25米,人行道3米,人行道外侧绿化带2米,如图(2)),将东山县西铜公路的景观绿化分为三个设计方向:第一,3米边分带乔木以较为抗风的棕榈科植物为主,以色彩丰富可修建型的灌木及灌木球为辅,体现滨海城市的地域特色;第二,人行道乔木以常绿的和观花的大乔木为主,使其兼具实用性及观赏性;第三,人行道外侧绿化带的设计上采用乔,灌,草相互结合的形式,使竖向设计层次丰富,结构优化,视觉饱满。以此同时,为实现四化即“美化,绿化,香花,彩化”,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道路的树种选择上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如在春季开花的树种有:洋紫荆,木棉树,桃花心木,黄槐,红花檵木,含笑,西洋杜鹃等;夏季开花的有:白兰花,凤凰木,桃花心木,大花紫薇,福建茶;花叶美人蕉;秋季开花的有:盆架子,扶桑,丝兰,花叶美人蕉;冬季开花:洋紫荆,扶桑。
总之,在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优美形态、绚丽色彩、自然声响、沁人芳香等天然优势,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巧妙因借,灵活组景,尽展其群体关与个体关、自然关与人工美,层次关与季相关,形成了“春花、夏叶、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象,构成丰富多彩的动感景观序列。
2.硬质景观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各种形形的硬质设施构成了园林硬质景观。如:铺地、雕塑小品、路灯、树池树穴、公交停靠站等等。
在西铜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中,就充分的运用了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结合的手法,使其紧密结合,相互映衬,相互因借,相互补充。
2.1雕塑小品的运用
本案在几个重要景点和三叉路口、十字路口的节点处添加了体现海洋文化特色的景观雕塑,并与其进行多层次植物的搭配,起到引导、控制人流车流、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等作用。
节点一:位于西埔村与环城路的交接地段,是一个三岔路口,该地段车流与人流量较大,因此在此设置一三角绿化区,利用腾飞的海鸟雕塑和丰富的多层次植物构成一安全岛,缓和车行速度,组织导向车流与人流,如图(3);
节点二:位于通往金銮湾大酒店的三岔口,此处主要是度假酒店的入口,对原有的三角绿化带进行改造,增加植物的颜色变化,运用风帆式的标志雕塑,为游客起到提示导向的作用,如图(4);
节点三:位于百亿新城入口处,也是通向海边度假村的主要入口之一,在此配植具有海滨特色的棕榈科植物如大王椰子、散尾葵等,并加入模拟海浪图样的石雕,构成一景观节点,吸引游客视线,减缓车流速度,如图(5);
2.2树穴的设计
本案以闽南传统的几何图案为元素,构成树穴形式,隐喻东山人民浓烈的乡土情怀以及在规则中创新的奋斗精神。如图(6)所示
2.3路灯的设计
在路灯的设计方案中,通过现代简练的手法来体现闽南特有的文化和习俗,充分体现东山地域文化的符号和特征。
如图(7):以闽南古建的屋脊“燕尾脊”造型为依托,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简约大方,使其整体感 飘逸又不失庄严,既传承历史又不失时代感。
总之,在道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将二者紧密结合,同时在设计中引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和风情民俗,使道路景观空间更加丰富和饱满,环境更加协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设计内容
东山县西铜公路属于沿海绿带,地势平坦,岸线整齐,道路全长约10公里,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现状条件,将其分为A、B、C、D四段进行设计。以下笔者将对西铜公路的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具体分析:
A段道路由西埔村与东环路交叉口到备战路交叉路口,全长约2000米。如图左图所示,3米边分带乔木以对称式种植的海藻为主,灌木层以修剪成平行四边形色块的花叶假连翘和红花继木相搭配,并点缀球形观赏灌木红桑球。在人行道上设计单排常绿遮阴效果的白兰花。人行道外侧绿化带上层乔木采用羊蹄甲,洋紫荆间植,下层则配以修剪平行四边形色块的福建茶与黄金榕,并点缀九里香球。
B段由备战路交叉路口到南埔村尾端,全长约2300米。如下图所示:B段道路适用于池塘路段,3米边分带乔木以对称式种植的油棕为主,灌木层采用修剪成色块(菱形及三角形)的龙船花和福建茶,并点缀球形观赏灌木黄金榕球,在人行道上设计单排常绿遮阴效果的桃花心木,人行道外侧绿化带上层乔木采用观花乔木大花紫薇,在灌木层上以花叶良姜,雀舌黄杨,丰花月季结合形成具有层次感的组合,其间点缀海桐球。
C段由南埔村尾端到康美镇入口,全长约2400米。如左图所示:3米边分带乔木以对称式种植的大王椰子为主,灌木层采用修剪成回形绿篱的雀舌黄杨,其间点缀花叶美人蕉及丝兰。在人行道树的选择上采用树形挺拔、四季常绿的盆架子(原有乔木移植)。人行道外侧绿化带上层乔木采用观花乔木凤凰木,在灌木层则采用修剪为三角形的九里香,其间点缀含笑球及马缨丹。
D段由康美镇入口到铜陵,全长约2700米。如右图所示:3米边分带乔木以对称式种植的蒲葵为主,灌木层则配以修剪成块的花叶假连翘和红花檵木,并点缀球形观赏灌木黄金榕球,在人行道上设计单排观花效果的木棉树(原有乔木移植),人行道外侧绿化带上层乔木采用观花乔木黄槐,配以修剪绿篱福建茶和黄金榕并点缀彩叶扶桑球。
在整条道路的景观绿化设计中均采用对称的规则式种植,同时兼具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竖向配植,在季相变化上,也考虑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树种搭配,做到层次丰富,结构优化、视觉饱满,塑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协调动感画面。
结束语
通过漳州市东山县西铜公路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笔者认为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过去几十年的造园理念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在当今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求以城市文化为大背景大环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发挥想象,用前瞻性创新性的思维来优化格局,营造新颖独特的道路景观,给人更多的自然体验和人文思索。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城市园林树种也不断丰富,新品种也不断选育,设计理念不断的更新,新笔者坚信在道路景观绿化设计领域,也必将随时代的进步而新的发展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尚志.主编城市环境绿化景观[M].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