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

第1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 DIM法 高校 企业 成果转化

一、导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和构建创新型经济模式有重要意义。美国经济学家埃冈・纽伯格和威廉・达菲提出了DIM法,即决策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决策结构:决策权是能够做出为自己目的服务的决策性决定的可能性;信息结构:是由信息流的方向、信息的集中和决策的协调三部分构成;动力结构:实质是当事人能够借以贯彻自己决策的机制,即能使其他当事人服从自己愿望的方法。只有这三个部分协调运行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地位和其良好的运行需要各方面有机协调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经济体制的比较分析决策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借用DIM方法对我国高校成果转化能力进行分析。

二、DIM分析

1.决策结构分析。在成果转化决策结构中高校和企业是两个最主要的决策者,共同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能否顺利实现和转化效果。首先,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不到十分之一。科研成果的审查、立项局限于理论性的探讨与现实应用脱节严重。在管理工作上也没有独立的机构协调运作。第二,企业方面,许多中小型企业科学技术需求强烈,又苦于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大型企业的决策者对技术开发风险估计过高,研究投入不足,导致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竞争力贫弱。从产权角度来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两种途径:科技成果转移和校办企业。第一,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是最为普遍的形式。但科研成果产生于小单位的实验室理想状态,与产业化仍有很大距离。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开发、小规模试产等才能实现产业化。虽然开发决策过程中可根据未来期望收益和成本进行风险决策,但这种理性风险决策更多受企业家的知识结构、人格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影响。第二,高校自办企业。优势在于学校可以利用高校优势为市场推广打下基础,在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也有先天优势,还能节约交易成本。但企业经营需要企业家,这类人却极少存在于学校当中。学校在管理、运营和营销等方面会变得捉襟见肘。学校官僚作风容易转播到企业让新生企业未老先衰。

2.信息结构分析。信息结构是由信息流的方向、信息的集中和协调三部分构成。包括收集、传导、处理、储存、取出和分析经济数据的机制和渠道。决策者不可能完全了解面临的行动选择。因些,信息结构就要最大限度给各方决策者提供信息。校企双方在科技成果转化所需信息上存在着不对称。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需求不了解,选择科技研究项目时并不能和企业的真实需求接轨。一些学校寻找合作企业时也多是通过关系与企业接洽,很难完全匹配。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的东西不能反映到高校课题研究中去。当科技成果存在转化的可能性时,转化的复杂过程中校企业双方的共同知识很少,这样的博弈过程中极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失败。

校企双方信息缺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起着协调的作用。这类中介机构主要从事收集、处理、传导科技成果的供求信息,为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便利。与国外相比,我国中介机构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首先,中介机构数量有限、功能单调,在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不能有效地协调。而且没有足够的动力机制促进中介机构有效运作。纠纷发生时,中介服务机构的权益也无法保证。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

3.动力结构分析。高校成果转化动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激励部分。成果转化过程中个人在贡献的同时也要有自身需求的满足;学校希望成果转化能够换回利益;而企业追求的是技术成果产业化后获得的利润。当激励机制对三方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保证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实现。研发阶段,企业急需的项目在高校没有生存空间。企业也很少资助高校的项目研究,这与西方国家企业大力资助高校科研对比鲜明。其中项目审查立项与市场结合的激励机制缺位是主要原因。转化阶段,风险投资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等是资金的主要来源。转化的风险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其不敢轻易提供担保或资金。同时高校和企业不履约、专利被侵权和利益分配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双方获得的收益。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在法律体系、科技转化模式、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仍不完善。最近我国修改了《专利法》,显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但积习已久要与西方国家接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成果转化后,利益分配问题也是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专利和成果转移的所得归校方或国家所有。如果不考虑研究人员等各方面利益,很难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三、提高成果转化能力的对策

对高校而言,第一,要加快科研项目选择体系的改革,充分了解企业需要,使项目选择与产业化应用紧密结合。第二,“酒香也怕巷子深”,高校应给企业提供帮助解决技术难道,向企业推销自己的科学技术成果。第三,大学自建的科技园模式是一条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的途径。第四,高校要考虑到有关人员对成果转化的贡献,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切实地推动激励机制的建设。第五,科技成果转化有许多路子可走如:高校用技术入股,高校也可自建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成果转化速度。

企业方面,第一,大型科技企业要转变思想,重视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中小科技企业没有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力,应积极拓宽科学技术来源渠道。第二,有实力的企业要加大对高校研究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研究到产业化各阶段与高校展开合作,提升企业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埃岗・纽伯格威廉・达菲:比较经济体制[M].商务印书馆,1984

[2]雷云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

第2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正是由于拜师学艺的形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校企合作是必然的趋势。校企合作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企业选拔自己所需的人才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有:

(1)校企合作内动力不足目前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的现象比较普遍。

(2)工学交替存在季节性问题企业的用工有季节性,当企业出现工人短缺的时候是非常欢迎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顶岗实习的。但反过来,如果学校需要送一批学生下企业实习,企业就不一定会乐于接纳,特别是在不缺工人的情况下,企业很难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甚至会导致校企合作的不欢而散。

(3)学生顶岗实习收获不多浙江省平湖市某职业学校的一个数控班级到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情况分析,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些问题。企业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岗位,岗位涵盖了车间内的大部分岗位。看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在岗位上干一些辅助工作的有12人,在一边观摩学习的有45人,岗位轮换的1人次,打扫卫生的20人次。如果实习的时间是一周可能这个情况也正常,但对于为期30天的实习来说,学生一直不能真正参与到生产活动中,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很大。觉得实习期间无聊的占了实人数的87%,觉得无所谓的占1%,觉得有意义的有占0.2%,想再次参加类似实习的占0.4%。造成这样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那个时间段这家企业不缺工人,无法将一个班的同学安排在生产岗位上,只能安排学生在一边观摩学习,做一些辅的如打扫卫生、搬运产品、擦机床等工作。当然这些辅的工作同样是值得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对于最主要的关于学生本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没有涉及到,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这次所谓的顶岗实习并不满意。那是不是企业缺人的时候学生去顶岗实习收获就大了呢?实际上也不尽然。每逢春节的时候正是企业用工荒的时候,企业非常欢迎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进行顶岗实习,而且不惜发放高工资。学生也乐于参加寒假期间的顶岗实习,但学生最主要的收获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是自己通过劳动所换取的报酬。这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企业和学生各取所需,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只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回到学生数控机床还是不会做。总的来说,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学到一些专业技能。但对于机械加工制造业来讲,当前主要的设备就是数控机床。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只要求操作者能够具备进行更换零件、对刀、检验的能力就可以,最重要的编程技能学生却得不到锻炼。所以,学生往往是在顶岗实习期间扮演的角色就是“机器人”,不断的进行重复劳动,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这并不是校企合作的初衷。

2在准生产模式下培养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工人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既不能做到深入的校企合作,又不能够完全借鉴国外的做法,那我们必须要寻求一条新的道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工人有着自身的独特特点,目前机械加工制造业主要数控加工为主,就要求我们的技术工人一定要掌握数控加工技术。这包括简单工艺的制定、加工程序的编写、机床的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等知识。准生产模式下培养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工人,是介于职业学校教学与校企合作之间的一种教学模式。鉴于准生产模式并非是真正生产的特殊性,教学场所只能放在职业学校内,因为在企业中不可能让车间停产来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所以,准生产模式是在职业学校的实训场所内模拟出企业生产的环境,教师和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从事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准生产模式并不是真正的加工产品,而是将之前的训练课题产品化,训练过程工厂化,教学评价企业化的“三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并没有增加教学成本,也不会受到真正的校企合作所受到的种种限制,是一种纯粹的,在学校内的教学活动。课堂的成员组成依然是老师和学生,只不过老师变成了车间主管,学生变成了机床操作工、班长、检验员、调机员等。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体验到企业的环境和氛围,熟悉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增强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下面就准生产模式下培养机械加工技术工人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企业调研

为了在职业学校中能够创建准生产的情景,必须要下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工作,了解企业车间内的生产过程、组织管理、品质监控等内容。

(1)企业文化方面

通过对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开发区三家不同企业的调研发现,目前企业中都采用一种3Q7S或5S、6S的管理制度和理念。所谓3Q7S,3Q是指好员工、好公司、好产品,7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行为、素养、安全。3Q7S将作为企业文化培养的一个重点内容。具体实施将从场地的环境布置和规章制度着手。

(2)生产过程方面

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特别注重工艺的控制,而当前数控加工方式比例的不断增加,也使得传统的加工制造工艺有所改进。接下来以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开发区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为参照,作为建立培养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工人模型的依据。汽车零部件厂球笼的生产组织结构、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的基本情况,培养模型的建立将依据该企业的这条生产线。由于职业学校的设备与企业无论是机床的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建立培养模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但必须把准生产放在首位。

2.1.2硬件设施分析

以浙江省平湖市某职业学校为例,该校金工实习工厂有普通车床20台,数控车床20台,数控铣床2台,这与上述企业中的设备明显不同。但就是要利用现有的条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经过修改和调整来建立培养模型。

2.1.3建立培养模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培养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企业的生产过程,要结合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只不过要将企业生产的思想和理念贯穿的培养模型当中去,体现准生产的本质。

(1)“产品”的设计

培养模型中“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这项工作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师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依据调研情况设计出符合学校硬件条件的“产品”。“产品”的加工需利用到学校的相关设备,但不能超出现有设备,这样才有可行性。加工工艺的制定要考虑到设备的数量和学生的人数合理安排。

(2)岗位轮换制度的制定

工作岗位之间的轮换是必需的,这也正是准生产式培养模型的优势。它不受限与企业生产的制约,每个工作岗位可以定期轮换,使学生能够得到各个工作岗位的锻炼,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与技能。

(3)评价机制的建立

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产品质量意识不正确的现象,使得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具体现象是这样的:传统的实训课教学模式中,实习指导教师是通过考试的手段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包括技能鉴定考试),一个零件如果满分是100分,学生能得到60分以上就是合格,90分以上就是优秀,而真正的产品不是这样的,一个零件满分是100分,最终就要把它做到100分,差一分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学生长期在校内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就形成了不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这对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是很不利的。所以,建立企业化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以每个岗位出现的不良品数量为依据进行考核,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此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2.1.4调整教学计划

由于准生产模式培养模型需要对实训场所的设备和利用进行统筹安排,所以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需要适当调整,各个阶段的实训要统筹坚固。每个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2.2实施过程

2.2.1营造氛围

教师通过宣传发动向学生介绍准生产模式培养模型的情况,也可以先带学生到企业参观,面对面的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此外,校内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也非常的重要,一些标语和制度要上墙,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称呼要改变,对话的方式也要改变,一切都要企业化。

2.2.2“生产”过程管理

由于“生产”过程是依据加工工艺的,所以不同于传统的实训课,每个学生练习的内容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一道工序的内容可能需要一台或几台机床完成,每台机床都有相应的操作工,工序不同,机床的加工内容就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是机床操作工、班长、检验员、调机员等,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车间主管。教师根据3Q7S等规章制度管理约束学生,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畅。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由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加工效率可能差别较大,有可能会造成产品工序之间的不连贯问题。所以,教师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2.2.3评价与考核

评价与考核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动纪律,一方面是工作绩效。对于劳动纪律方面的考核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无论任何单位和企业都不能容纳一个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员工,所以这方面的素养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作绩效方面体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水平。教师依据质量奖罚条例对学生进行考核,最终折合成分数的形式反馈给学生,这里所说的分数就相当于企业中的工资了。2.3效果分析

2.3.1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准生产模式中“生产”的过程是流水线,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产品”加工的全部工作的,必须合作完成,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2.3.2增强了学生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

学生养成不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是传统的评价方式造成的,所以对学生评价方式一定要改变,不能把“产品”的本身作为评价主体,应将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平,直接有效。正是因为准生产模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

2.3.3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训练在流水线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某一技能进行多次的重复操作,使专业技能的训练得到了强化,这样孰能生巧,学生技能的学习更扎实。

2.3.4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系统的训练

由于学生工作岗位定期轮换,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学到不同的专业技能,一轮下来可以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专业技能进行学习,学生受到了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同时在实践中会涉及到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这对于学生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实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5与企业紧密接轨

第3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高师;英语专业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英语教育教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新《大纲》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强调,这对于高师英语教育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必须把培养创新能摆在在重要的位置。

一、目前高师英语教育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课程没置缺乏合理性

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至今仍然遵循着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的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老三门结构,教材体系僵化,教学内容陈旧,偏重原理阐释,与中学教育实际脱节,教学方式不灵活,使得师范生的教育素养未得到必要的培养和发展。在师范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培养语言基本功为主,而专业知识课的比例则偏低,与实践性和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教育类课程课时更是严重偏少,不知不觉中陷入单纯的“工具”性教学的怪圈,导致许多学生只是学了英语的皮毛,思维能力却没有提高,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的能力,而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素质。

2.缺少和基础教育教学必要联系

众所周知,师范英语教学是培养中小小学英语教师的摇篮,要为基础教育服务。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其深度、广度都随着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所使用的教材早已更新换代,各种新式教学法层出不穷,如果紧守传统的教学法,停留在录音机、幻灯片等陈旧的教学手段上,上课时只是重复使用“填鸭式”、“应试式”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必然失去了与基础教育密切联系,所培养的人才在一定意义上难以所突破和创新。

3.缺乏综合能力素质锻炼

创新型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目前的应试教育难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据调查,师范学校英语专业班级人数普遍在30―50人,课上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任务,很难给所有学生均等机会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等,课堂情景、交际教学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无法积累各种综合能力和教学技能。另外,部分师范学校为确保生源,降低录取分数线,导致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

二、高师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更新教育理念

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必须将人才创新作为衡量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一个手段。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发展。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使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引导他们自己去钻研问题,这是对人的潜能智慧的信任,能够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高师英语专业主要是通过学习语言、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核心的门类丰富、体系完善、贴近基础教育实际需要的学科群。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或专业知识课,重点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探讨在外语专业进行复语教学。

在高师英语教学中,必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比重。在课程评估中,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命题时偏重应用、分析、综合、评鉴等高层次的题目,并利用多种方式评价。

3.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外语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理论修养,还要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都应在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问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自学、自练的最佳模式。

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鼓励者和合作者,是学生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课堂教学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改变过去那种课堂教学“讲得多,练得少”的现象,突出教材重点,优化训练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训练、实践,独立地去获取知识,从而受到教育,得到发展。教师的讲课要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去质疑,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辩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从而能更主动地去进行学习和探索。也许教师上课传授的知识会少一些,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会获得比课堂上多得多的知识。

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一贯强调学生的思想、行为统一,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创新活动是个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个性品质,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进取心,百折不挠的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面对困难解决问题,锻炼意志和品质的机会。创新是开拓性的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供参照,创新的道路是曲折的,需要坚强的意志,需要对事业有执著的追求让学生学会通过努力和奋斗,去开发自己的能力和强化自己的意志,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综上,时代对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新挑战。我们应积极抓住机遇,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正如德国作家、理论家卢多尔夫―维思巴尔格所说的那样,纯粹的知识不该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不该是人生的任务,创造是教育的最高范畴,应超越吸收知识的层面,呼唤学生深处的创造潜能。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和人类进步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第4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俄罗斯:从小培养艺术鉴赏力

在俄罗斯,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进行艺术兴趣的培养,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周末或节假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剧院。在那里,经常能看到年轻的父母拖儿带女,兴致勃勃地前来观赏,而且每个人都打扮得漂亮整洁。有的孩子还手捧一束鲜花,那是家长准备让孩子在演出结束之后送给自己喜欢的演员的。所以,一般在演出结束后,观众并不是匆匆离去,他们仿佛还陶醉在优美的艺术境界中。而演员谢幕、小观众献花有时要持续半个小时。孩子在大庭广众下,手捧鲜花走上舞台,丝亳不羞怯。

音乐厅同样是俄罗斯人带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经常演奏俄罗斯及世界各国的著名交响乐曲。孩子们听音乐时聚精会神,肃静庄严,俨然一个成年听众。那种认真的神态,使人觉得他们一点也不是在凑热闹,而是津津有味地欣赏。他们拍出的掌声,并不是模仿,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不管他们能听懂多少(那远不是最主要的),至少他们的投入是真诚的。他们听音乐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这种投入,而投入则是家长平常循循善诱与熏陶的结果。

逛艺术博物馆也是俄罗斯人的嗜好。在博物馆的艺术品前,经常会看到年轻父母俯身对孩子指点和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开放的。

日本:家庭艺术氛围浓厚

我曾随团走访过一户日本工人家庭。主人相川45岁,妻子是家庭主妇,同住的还有25岁的女儿和3岁的小外孙,一家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走进客厅,我看到一台雅马哈三角钢琴和一台电子琴并肩置于墙角。四周墙上挂满了水彩画和装饰画。女主人和女儿为我们演唱了一首日本歌曲,优美的女声二重唱颇具水准。女主人向我介绍,墙上的水彩画都是她的作品。客厅里摆放的插花,都是他们自己从门口小花园里随手采来的,温馨之极;墙上的装饰画,更令我感到主人一家和谐的艺术氛围。

第5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合奏;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8―0073―01

近年来器乐教育发展迅速,学生对学习乐器的兴趣明显增加。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而器乐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当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音乐教育体系,大多都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而且按照他的构思制作的奥尔夫乐器也已被大家广泛认可。这种教学模式,最主要的是强调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激发和体验。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让学生不再照本宣科,而应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演奏中来,甚至于创造音乐,突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想象力的创造和个性的舒张。下面我就以圣桑的《单簧管降E大调奏鸣曲》为例来谈一些简单的认识。

一、音乐教师应避免过于理性的、直接的音乐教育法,而应采用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教学为辅的音乐教学模式。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的音乐实践中认识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意识到乐器就好比自己的嗓子,它是用来表达音乐情感的工具。例如,圣桑的《单簧管降E大调奏鸣曲》,它极具代表性地展现了法国音乐的高贵之美,所以在演奏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为显贵的世家大族,才能在演奏时展示出典雅的气质。如,第一乐章就带有圣桑早期的音乐风格,音乐表现出的是浪漫时期的典型特征――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乐曲一开始就是以钢琴左手降E大调的分解和弦开始,作曲家运用单簧管最优美的音区,意在表达一种大自然般的平静,没有矛盾、理想的境界。教师应先让学生初步欣赏这一乐章的音乐情愫,而不是仅仅苛求学生应该知道哪里强、哪里弱,学生在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之后,会更加熟悉乐曲的风格。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奏,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器乐教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主动分享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器乐教学常会进行合奏活动,这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合奏中不仅要表现自我,还要兼顾他人,与队友完美的协调才能使音乐流畅地进行。在《单簧管降E大调奏鸣曲》中,钢琴的地位就非常重要,失去了钢琴的演奏,整首乐曲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味道的,所以演奏者们就需要很好地配合。如,在第三乐章慢板中,乐曲一开始就以钢琴浓厚的降E调连续弹奏,为整首音乐奠定了曲风,这时单簧管可以用浓厚的低音与之呼应。再如,第二十六小节是一连串的琶音,钢琴只有快速弹完每组琶音,组与组之间稍有停顿感后,单簧管才能更好地衔接,将乐曲的情绪由沉重转为恬静,达到一种和谐的美妙状态。

第6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创新、交通的便捷以及英语的不断普及,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国际化”或者说“全球化”成为了全球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语。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则由来已久,早在15世纪,欧洲大学之间就存在着教师和学生的国际间流动。知识是在许多前人经验发现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类智慧的集中产物,而大学作为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场所,只有从世界各地的研究和发现中汲取经验,才能够真正推动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从一产生就具有着“国际化”的属性。

除了教师的国际化和研究与教学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的国际化。早期西方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的初衷是出于政治需要,后来随着各国经济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各国政府不断削减大学的办学经费,许多大学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这迫使大学招收大量的国际学生,以国际学生的学费来缓解学校的财政压力,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际学生基本都集中在这些西方大学所在地进行学习,90年代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和联合办学项目等途径,在本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完成西方大学的教育,获得西方大学授权颁发的学位。

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产品也不断呈现国际化趋势,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本国的需求,更倾向于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往往又被称为“跨国教育”,涵盖了境外教育机构为境内的学习者所提供的所有的高等教育课程和教育服务(包括远程教育)等。本文则继续沿用这个概念,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学生到境外教育机构主体所在地进行学习;第二则是学生在境外教育机构在本国或第三国所设立的分校中进行学习。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

上世纪70年代,由北欧经济学家提出的“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渐进的过程,由出口向授权生产再向合资生产最后向独资生产逐步进行转变,形成一个动态的发展体系。借鉴该模型理论,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和高校参与的程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可以分为四种形式。

2.1留学

表12000-2008年境外教育机构注册国际学生数统计表

在这一阶段,大学“出口”高等教育服务给外国学生,外国学生在大学所在地进行注册学习。目前,留学是最主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式。表1是2000至2008年在境外教育机构注册学习的国际学生数,从该表中反映出两个显著的现象:第一,在这8年时间中,全球国际学生的数量大幅增加,从2000年的190多万人增长至2008年的330多万人,增幅将近70%;第二,西方发达国家是国际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0%的留学生是在发达国家的大学进行学习。

表2反映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作为最主要的5个留学目的国,在国际留学市场占有主导地位,拥有着全球50%的留学市场份额,其中美国凭借其高等教育领域的绝对优势,吸引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国际学生前往留学深造。

表22008年国际学生留学主要目的地国家国际学生数统计表

表3反映了在这5个主要留学目的国学习的国际学生的生源分布,亚洲是最主要的国际学生来源地,而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起飞,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成为世界留学市场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澳大利亚,该国2008年接收的国际学生中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表32008年五大国际学生留学目的地国家生源地分布

占比一览表

2.2合作办学项目

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类似于企业的一种“特许经营”,指国外的大学,往往是发达国家的大学与国内的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与国内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双方学校的文凭。在这种合作办学项目中,4年的本科教育往往被分为“2+2”或者“3+1”的形式,前面2年或3年在国内大学学习,后面2年或1年前往国外的合作学校进行学习,双方学分互认,为学生颁发两所学校的文凭。根据教育部2011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批准设立和举办的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为533个,相比2002年的143个项目增长了3倍多。合作办学项目的迅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学生对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因为一些国外大学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往往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松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影响了合作办学项目的整体教育质量和声誉,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2.3联合办学机构

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指出企业国际化的第三个阶段则是与东道国的企业进行合作,入资于当地企业,合资兴建生产基地,在东道国当地为消费者提品。在高等教育产业中,由于受到东道国当地教育法律法规的限制,外资进入教育领域往往需要东道国当地的教育机构参与,所以双方教育机构共同出资在东道国联合创立一种新型的办学机构,为东道国当地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颁发双方学校文凭。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属于最早允许设立联合办学机构的国家,它们制订了相关联合办学的政策鼓励西方知名大学入资国内的教育机构。通过这种方式,东道国可以迅速提升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一方面满足国内学生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周边其它发展中国家学生前来留学,获取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

中国于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和机构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新条例下经教育部批准的首家中外合作大学,由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在2004年合作创办。截至2011年5月,我国批准设立和举办的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中外联合办学机构为36所。

2.4独资办学机构

独资办学机构指由国外教育机构在东道国独资设立的分校或教育机构,例如在伦敦和巴黎,都有国外大学独资设立的分校。由于政策的限制,在发展中国家独资设立的办学机构为数不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新加坡亚洲新南威尔士大学,该校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全资在新加坡设立的分校,于2007年初开始招生,开办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但由于招生数远达不到预期导致巨额财政亏损,不得不在当年5月份宣布关闭。

3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业动因

3.1一般性产业

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普通企业来说,其实施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跨国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或扩大市场份额以实现长期的利润增长。而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英语的广泛普及、各国文化的融合、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以及跨国资本的自由流动等,都促使企业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邓宁(Dunning)在过去FDI理论的基础上于1977年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选择进行海外投资或海外生产活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跨国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特的所有权优势,这种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包括先进的组织管理结构、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技术知识产权、商誉等等。

2)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跨国企业更倾向于将资产和生产环节加以内部化,以继续保持其所拥有的各项优势,这种企业行为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内部化优势。

3)东道国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跨国投资生产能够为企业带来高于国内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这种区位优势包括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市场规模、成本因素等等。

3.2高等教育产业

东道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成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外高校的运营成本,但这并不是国外教育机构选择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原因。大量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开展和设立,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对东道国市场需求的考虑。国外大学的国际化从单纯吸收留学生逐步向联合办学、独立办学转变,就是为了满足东道国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迎合了一部分想接受国外高等教育但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负担出国留学费用的学生或者不愿意离开东道国出国求学的学生的需求。

发达国家大学所具有的一些所有权优势是其进行国际化的基础保证,包括深厚的研究基础、悠久的学校历史、知名的教师、先进的知识理念等,这些优势被很好地应用在国际化办学和市场开发中,为大学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全部或部分课程往往是由国外大学的教师讲授,由国外的教育机构来监督和评估学生的表现情况,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方法。同时,由合作办学项目向联合办学或独立办学转变,能够更好地克服合作办学项目中所产生的委托问题,有效地保障了国外大学所具有的这些优势,避免了国内项目合作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降低入学标准或毕业标准,影响国外大学国际声誉的情况。

4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动因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似乎高等教育与其他行业国际化动因有相似之处。但因为高等教育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着“公共产品”的特性,其办学经费很大部分来自于国家,以行政拨款、学费补贴或者以研究经费等形式来获得,因此高等教育产业受国家政策的干预性较强,国家往往根据公共政策目标来调整高等教育政策。这就要求除了从产业角度分析经济动因之外,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出发,进一步分析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影响,揭示国家政策是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的。

4.1供给因素

西方大学的教授学者往往把学术重心放在科研工作上,相比本国学生,教育国际学生需要花费他们更多的精力,如果在国外分校授课的话,来回奔波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科研安排,同时由于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存在的委托问题,这都使得西方大学学术委员会不赞同大学的国际化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招收外国学生的原因不在于大学本身,而在于政府对本国高等教育的政治态度。早期,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公共产品”,能够对社会带来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此西方国家基本上都通过免学费、学费补贴、助学金、奖学金等形式鼓励国民接受高等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的入学率,以取得最优社会效益。这种情况下,许多西方高校并没有积极性去招收国际学生,招收国际学生往往只是出于政治的需要。然而,随着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根据最新OECD数据,2010年OECD国家平均入学率达到了56%,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完全提供免费或低廉的高等教育成为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因此,考虑到国外学生对本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的有限性,许多发达国家都逐步放松了对留学生学费的管制,允许大学对国际学生征收高额学费以弥补教育成本的缺口。西方大学开始热衷于招收大量的国际学生,尤其是在一些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例如商业和管理等专业。国际学生的学费成为大学行政和科研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近些年,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招收国际学生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纷纷出台吸引国际学生的政策,鼓励本国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中国自2000年颁布《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以来,招收的国际留学生数量连年递增,截止至2010年在中国的国际学生总数已经超过26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之一。

4.2需求因素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发达国家国际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张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巨大市场需求,而促使学生选择国外高等教育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

1)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富裕家庭,都希望送孩子去哈佛、牛津等这类世界知名学府进行深造,接受国外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知识理念,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2)部分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也是吸引国际学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在这些国家大学中的学习,可以比较容易取得技术移民资格和居留权,这使得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出于移民的考虑,前往这些国家求学。例如,由于人口密度小,澳大利亚对技术移民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每年都有大批的国外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的大学留学深造,学习澳大利亚急需的专业和技能,他们毕业后很容易在当地找到工作,能够很快地适应和融入澳大利亚的文化生活。

3)除了上述的两个传统原因外,对于国外高等教育的需求激增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加,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速快于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的扩张速度,使得国内高等教育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需求在国内无法满足时,一部分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势必会选择国外的高等教育。与此同时,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国外大学纷纷采取合作办学、独立办学等形式,抓住机遇,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因此,东道国对高等教育态度和政策影响着其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进而制约着国民对国外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

5政策建议

所有权优势是高等学校进行国际化行为的内在基础,而国家的教育政策则影响着该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趋势的持续性。中国作为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之一,应该不断提升本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海外学生,充分享受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优势,完成主要生源国向主要目的地国的转变。

1)合理利用资源,有重点地进行扶持。提高中国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扩大国内名校的国际影响力,加强所有者优势的建设,提升国内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2)逐步改革和完善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一方面,增强高校管理的自主权,拓宽大学的融资渠道,利用社会力量办校,扩大学校规模,提高大学吸收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监管,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借鉴国外合作院校的优势和资源,提升本国高校的办学水平。

第7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 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职业教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30-05

学徒制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习者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不但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12个试点省(区、市)各选择3~5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从实践反馈看,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试点企业获批数量远超通知要求。如山东省有40家大中型企业申报试点,最终有16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明确的合作培养院校)获批[2];重庆市10家企业与9所重点技工院校联合开展试点,首批培养人数为950名[3]。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刚刚推出,必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剖析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给予实践方案更多的科学指导。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背景

(一)制造业升级亟须补齐人才短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差距体现在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持续发展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短板造成的。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亟须培养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但要改革技能人才的培育方式,还要求企业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并投身生产制造一线,从根本上扭转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

(二)建设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制造业大国,就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重视技术工人,把失去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可见,现代学徒制正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相信其必将对培养“工匠精神”发挥积极作用。

(三)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陷

人类的职业认知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必须在具体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其最重要的成分是带有主观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4]。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采用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期间管理混乱等现象屡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是校企合作没有被纳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二是校企合作机制没有统一标准,也缺乏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指导与监督。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运行机制图中涉及到资金流动的用粗线箭头表示,主体之间有协议关系的用双向箭头表示。

图1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机制

(一)前提保障机制

政府部门对申请试点的企业进行资格审查,要求企业为大中型企业(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后文中的“企业”都指“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企业重视技能人才伍建设;建立较完善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技能劳动者占企业职工比例达60%以上。满足这四项前提条件的企业对技能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也具备一定的培训基础,所以更愿意参与学徒制试点。同时,这类企业的职工参与学徒制培训的积极性高,因为学徒期满后,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职业前景都有较好的预期。

(二)费用投入机制

学徒制培训的费用投入原则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主、政府为辅”。企业承担了学徒培训的主要费用,政府仅对学徒在培训学校发生的学费进行部分补贴(根据学徒期满考核情况,补贴学校学费的30%~60%)。从运行机制图中可以看到企业负担了三项直接费用:学徒工资、企业导师津贴和部分学校学费。培训学校从企业全额收取学徒在校期间的学费,并根据合作协议完成培训任务。企业需要先行垫付学徒的学校学费,然后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学徒培养计划、学徒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协议、学徒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向政府部门申请补贴。

(三)合作协调机制

在企业、学校和学徒三者之间有两项最主要的协议:一是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培养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考核办法等内容;二是企业与培训学校的合作协议,明确学校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费用、校企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学校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此外,还有三项联系也很重要,即企业与学徒的劳动合同关系、学校对学徒的学籍管理关系、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审查与指导关系。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

第8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关键词】棚户区 贫民区 国外社区治理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正在强力推进有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这是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按照这一规划,棚户区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城市棚户区,主要是指集中连片棚户区和城中村,2020年以前将基本完成改造任务;二是国有工矿棚户区,位于规划区内的国有工矿棚户区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三是国有林区棚户区;四是国有垦区危房区。在棚户区的四种类型中,城市棚户区是占比最高的类型。

大规模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涉及一亿人的居住环境,棚改新区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社区类型。虽然城市棚户区与国外的低收入居民住区的成因、社区居民群体的社会属性以及改造主体有所不同,但是改造治理的内容与途径有些共同之处,可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的棚户区治理机制。笔者选择日本横滨寿町贫民住区与英国格拉斯哥的贫民住区,是因为这两个案例比较具有代表性,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和民间团体治理能力的日本横滨市寿町贫民住区治理

为了消除社会不稳定的温床,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的城市都实施了对特定贫困地区的城市更新改造。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贫民窟治理一般是针对特定贫民住区的小规模改造,开发住宅以安置原有低收入居民,注重发掘地区产业资源,为居民提供雇佣机会。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开展了都心以及都心外缘的贫民窟的再开发工程。与以往的针对木质老旧住宅区安全隐患的城市再开发事业不同,这是一种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即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和民间团体治理能力的新型城市化更新。

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高速济增长,日本已经成为经济高度发达和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然而在今天的日本大城市中依然存在着贫民住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横滨市寿町的贫民窟。横滨市的寿町与东京都的山谷、大阪府的釜崎并称为日本的三大贫民窟,紧邻横滨港和国际会展中心所在的21世纪未来港都,与繁华的横滨中华街一街之隔,在步行范围中有山下公园和红砖仓库等著名景区。在面积仅为0.06平方千米的街区中,建有120个“简易住宅设施”,不足5平米的1居室日租费只需50元人民币。寿町居民现有6500人,其中80%为低保对象,居民半数以上为超过60岁的高龄者。

以往的城市再开发事业是政府行政机构认定,开发咨询师邀请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共同规划制定地区再开发规划,建设高层建筑群。而寿町再开发的特色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援下,NPO团体成为推进开发事业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的主体。社会团体中包括当地艺术家、学者和市民活动家在内的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深入发掘以往外来的开发主体难以发现的诸如砖瓦建筑以及其它历史文化保护对象,作为再开发的经济资源。这一新型的贫民住区再开发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街区的景观风貌更新,同时特别注重增强地区整体活力,培育地区产业新动力,以实现贫困住区与周边地区的融合发展。“修旧如旧”取代了“推倒重建”的开发方式,封闭的异界空间逐渐向周边地区开放。

正像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所指出的,贫困的根源不是人,而在于禁锢人的自由发展的体制,改变贫困首先要改变没有发挥良好作用的体制。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时代,横滨市作为东京圈的新都心把发展目标定位为聚集国际性的业务、商业、文化等多元城市功能,建设以电子信息港为核心的国际信息中心,建设国际会展中心。这一变化为紧邻的寿町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寿町实施了增强地区活力的两大改造工程。一是2005年前后,横滨市作为国际会议中心城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海外访客激增,其中包括大量偏好廉价旅社的各类游客,建设旅社街区的外部环境成熟。由建筑家组建的“横滨旅社村”(YOKOHAMA HOSTEL VILLAGE(YHV))将寿町空置的简易住宅改造成为便于交流、价位低廉的旅社(Hostel),成功吸引了背包客、参会大学生、艺术家、公务差旅者以及考生。观光旅游业的发展给寿町带来了新的人流,提高了街区活力,也给地区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实际上很多游客正是以住宿的形式来支援寿町的街区改造,改变寿町黯淡的街区形象。

另一项改造工程由2008年支援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民间组织“寿另类网络”(Kotobuki Alternative Network)推进。这一民间团体由公务员、艺术家、建筑师以及社会学者组成,把寿町南云二号楼宇改造为艺术家可以居住创作的生活与文化设施,举办各类艺术沙龙,以此鼓励艺术家融入街区生活,发掘当地特有的日工聚集地文化和简易住宅区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新动力。艺术家这一新群体的到来以及艺术节的举办有助于寿町打开对外封闭的大门,让人们体验过去难以接触的另类文化。寿町贫民窟治理的基本经验是,周边都市的国际化成为寿町变化的契机,而民间社团的成功介入使贫民住区向周边社会开放和融入,逐步改善和提升地区形象。横滨寿町作为新的观光旅游地区受到高度评价,成为日本贫民窟升级的成功案例。

注重精准就业指导的英国格拉斯哥贫民住区治理

在整个19世纪,位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直是英国发展最快的城市。20世纪初期,格拉斯哥市已经是英国第二大城市,也是最主要的工业城市。经济的强劲增长带来了城市人口猛增,城市住房规模得以迅速扩张,但是公寓楼设施简陋,环境质量也不高。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传统产业衰退,新兴的轻工产业集中于郊区,老城制造业岗位锐减,1961-1981年间整个城市失去了14.2万个就业岗位。市区人口持续外流,从1950年高峰期的110万人减少到60万人,旧城出现了大量空置、废弃和污染的土地。城市社区随之衰败,沦为贫民住区,是典型的经济衰败导致社会瓦解的案例。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格拉斯哥市制定了格拉斯哥东区复兴工程规划,开启了城市复兴之路。这是一个多元公共部门共同合作的工程,包括苏格兰开发署、市政府和两个全国性住房机构。通过针对人、地点和企业发展的改造,推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实施劳动力再培训,提升住房质量以改善居住环境,增强经济活力和交通效率,吸引国内投资。20世纪80-90年代,格拉斯哥公共机构投资改造旧仓储建筑、旧船厂、钢铁厂,代之以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金融中心、BBC以及大型会议中心等公共建筑,开发旅游资源,把城市公共空间形象改变为消费型城市,成功吸引了国内企业家的大量投资。

格拉斯哥旧区改造机制的最大特色是把“人”作为复兴的直接对象,叫响了“人民创造格拉斯哥”(PEOPLE MAKE GLASGOW)的标志性口号,尤为注重人的就业技能提升。人们发现,贫民窟住房更新相对容易实施,然而它只能改变居住条件,无助于人的就业状况改善,而创造获得收入的机会无疑是棚户区治理最困难、最重要的任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贫民窟改造重点转向社会和社区问题,针对贫困人群提供直接帮助。这意味着从宏观上将复兴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转变为劳动力供给侧改革,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建议与指导、技能再培训和就业指导,可以说是一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式,提供了贫民住区改造与治理的成功经验。

格拉斯哥的经验表明,贫民住区的更新与治理创新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合作,既包括公共机构、私人机构,也包括社区组织。政府的角色是发挥指导作用,确保充足税收,制定区域振兴计划,建立优惠的金融鼓励机制。私营企业以PPP,即公私合作方式参与创造适合于当地居民参与的小型企业,而不是仅仅注重大型企业,其中金融企业以PFI,即私人融资启动方式参与融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小型扶持信贷,提供住房改善信贷。民间团体和社区提供再培训、就业指导,有效提高居民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地方政府扶贫援助基金信息。多元社会主体分担不同的角色与职责,是贫民住区复兴与治理的重要机制。

国外贫民住区治理的经启示

多中心治理是贫民住区改造的有效方式。多中心治理(Polycentric Governance)是一个不同于行政管理(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的新的社会治理思维范式。尊重多样性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多中心主体共同合作,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协商机制,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制度,逐步形成基于信任、互惠的自主合作的机制与网络。2000年以后,地方成为公共治理的关注焦点,“地方治理(Local Governance)”概念开始流行,主要用于环境治理、垃圾收集、儿童看护、老人照料、治安服务、移民社会融入等领域。这些具有很强的公共性、福利性的社会问题,单靠某个城市或乡村政府组织都无法应对。“地方治理”概念的产生、“地方治理”时代的来临表明政府与企业的作用趋于缩小,但是公共资源使用者的自主参与并不拒绝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相反,政府、企业与用户组织多中心的集合行为是实现地方治理不可或缺的,三者在地方公共事务治理中享有自由、独立和对等的权利与义务。

国外的贫民窟改造越来越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联合国人居署指出:“在过去的十年中,政府、国际组织、媒体对民间社会的态度转变了。现在人们认为,民间社会可以和国家一起,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民主化进程起到一个核心作用。”为保证合作的社会行为的有效性和实质性,通常会建立一个基础组织,这一地方性组织为自己的社区工作。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剧团、休闲团体、体育团体、居民协会、储蓄和信用社、儿童照料组织、少数族裔支持组织以及俱乐部等多种组织,这些组织均反映了贫民窟居民的利益和需要。它们可以以非正规形式存在,完全不受国家的管理,也可以是半官方的,大多数社区组织都是非盈利组织。这些社区组织通常由妇女建立并领导,以满足社区需求为目的,例如供水供电、卫生系统、道路交通、垃圾收集、学校教育、社区保健、社区警戒、犯罪控制等需求。

贫民住区的治理分为居住条件改善与就业能力提升两个不同阶段。来自棚户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系统和长久的,住房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仅仅是棚户区改造的第一步。棚户区居民的学历普遍偏低,成为再就业的障碍,棚户区居民重返城市经济主流的难度远远高于重返城市化生活的难度。棚户区居民的就业状况改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奖励金,重新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获得市场竞争力。在改造住房之后,最主要的任务将是帮助居民提高就业技能,重建生活基础,实现棚改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棚户区本质上是贫民住区,不仅是居住生活空间,同时也是经济生活据点,居民对社区共同体建设有着特殊的内在需求,社区面临着完善公共服务和培育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双重职责。然而公共事务治理不一定局限于政府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组织,公共资源的使用者自主治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民众自己的手是与政府看得见的手、市场看不见的手同等重要的公共资源治理主体。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探索棚户社区更新模式,将有助于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注: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ASH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人居署编:《贫民窟的挑战――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②[美]迈克・戴维斯著、潘纯林译:《布满贫民窟的星球》,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

第9篇:家校合作最主要的形式范文

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6—0018—01

学校网站是信息时代学校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枢纽。学校网站既是教育改革的窗口,也是学校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教育创新和成果展示的重要渠道。学校网络是教师交流工作、反馈信息、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小学学生获得信息、深入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校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而资源库建设是学校网站的后盾和基础。

一、中小学网站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实践证明,校园网的建设发展对中小学构建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探索青少年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及其资源开展学习,既符合时代的节拍,也符合当前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较之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且教育空间更加广阔,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生动,教育效果更加明显。但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中小学校园网资源匮乏,缺少互动,内容单一,不足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校网络教育仍然无法打破教育人一厢情愿、一面之词、单向输出的单一模式,这种缺少互动的、封闭的网络环境是造成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参与度低甚至活动兴趣低的重要原因。

第二,网络社会环境复杂,信息安全隐患多发,使中小学校利用网络的教育活动受限。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一些内容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为保障网络安全,根据网站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学校网站专题栏目信息传输都是专人管理,所有上传信息必须经教师推荐、管理员审核。大量学生注册或登录网站可能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需要实施监控。

二、建设高效能、低成本学校资源库的对策

网络资源库建设是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校园网站的管理,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适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网络资源库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阶段中小学校资金匮乏的情况下,网络资源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实用、易用、有效。主要工作策略是:

1.本校资源,鼓励原创。教师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库首先要把本校教师在工作中原创的教育教学课件、视频、班团队活动方案、国旗下的讲话、心理辅导案例和教育教学论文等积累起来。这些资源虽然不够系统,但它是本校教师创造性开展教育实践的结晶,大多经过千锤百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日积月累就是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对教师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下载资源,有的放矢。学校信息中心担负着资源库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分专题下载网络教育资源。如关于少先队的历史、党团队的知识、双百人物事迹、教育科研、全国安全教育第一课、知识百科、学习指南、安全健康常识等等。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下载资源的类别、数量、质量以及时效提出要求。信息中心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善于根据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发展的要求主动作为,及时捕捉和搜集、下载和整理、宣传和推荐教育教学工作最急需的资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