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教育观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观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观的核心

第1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表现;出路

一、高等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的价值特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高级形态,是教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样式。高等教育集中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对教育模式的转型和改革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所谓的“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是指以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人的利益和人的幸福作为一切生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则是指充分认识并尊重人在一切活动中的基础作用,“在把人看做是有情感、有思想、有价值和有潜能的个体的前提下,强调关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由此来有效地激发人所具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人本身所蕴涵的无限潜能,最终达到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培养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始终追求人的全面价值的发挥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始终谋求人为了能够达到自我的全面发展而需要的各种社会条件和机遇,在实现充分的人性化的基础上,表现出民主化和自由化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价值特质。

二、高等教育管理现状的再分析

一方面,既然以人为本是充分认识并尊重人的发展、自由、利益以及幸福等诸多方面的实现为己任,那么这些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等法制性的强力规范和保护,必将受到损害。目前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法制化建设薄弱的现状,这对维护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教育对象等的根本利益都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不可否认,目前商校存在教育管理者在处理高校教育i作和事务时存在权力上的独断性,教育者也就是教师因为考评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及时评优惩恶,而作为教育对象的高校学生也在自我事务的管理上被高校的职能部门收编,丧失了独立管理自身事务的机会和权力。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虽然已成为共识性的管理思路,但是往往存在无法彻底落实的情况,尤其是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意识不仅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还存在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过分干预甚至是暗箱操作的嫌疑。学生会作为高校学生参与和管理自身事务的主要组织形式,本身是成为高校党政部门对学生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学生会工作行政管理的色彩较重,学生会组织的自治性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这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基本的自主性,使得学生会组织变相地成为高校党政部门的隶属机构,进而导致学生会充当起学校领导来管理学生的一种便捷工具,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初衷严重背离。同时,出于各种原因所致,在学生会干部选拔和任命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校、学院党委、团委操纵的现象,导致了学生会干部并不是直接通过选举的形式产生出来,造成了学生会运作过程中标榜的民主成为虚设。

三、高等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出路的思考

首先,要加快高校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进程,完善管理机制中的考评和奖惩制度,以及从源头上明晰管理理念,推动教育管理的民主化与自由化的融合。从其外部要求来看,“建立合理的权益诉求渠道和民主监督机制,不仅能使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得以展现,真正实现高校校园民主,而且能够切实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从其内部要求来看,为了进一步激发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只有对组织成员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及时激励能力突出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秀干部,及时淘汰以公谋私、、考试成绩不及格的不合格干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造力,使得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第2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论文摘要: 文章首先从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展开论述,阐述了当代图书馆特别是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得出了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对目前体育院校如何利用图书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0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等学校特别是体育院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原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提供专业教育服务向现代的素质教育过渡,原有的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亟待于提高。

1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体育院校学生基本素质问题体育院校的学生多数是从体校、运动队特招而来,与综合性院校学生相比,文化素质偏低,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注重本专业体育技术学习,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因此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有待加强和改变,应将原来僵硬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变为主动多样的服务模式,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正确应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特点体育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限制,开设课程注重专项体育技能的学习,缺乏系统深入学习自然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的时间和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教学实践重复性强,体力消耗大,休息和娱乐时间较多,学生性格好动难静,静心下来读书相对比较困难,系统地学习阅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与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相悖逆。

1.3 体育院校的培养现状传统观念认为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就算合格,这种观念早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单一的知识结构、狭窄的能力范围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本身已经不再是单纯技能竞赛,体育本身愈来愈多地渗透文化因素,体育正在成为一种文化事业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这种趋势客观上要求体育院校大学生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科学知识,这也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说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是人类的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

2体育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为体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机构,其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体育学院图书馆教育的核心价值为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是课堂教育所不可能完成的。它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而人文知识的学习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些对体育院校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人文知识相对比较薄弱,而自主学习能力又比较差,因此图书馆在引导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提高责无旁贷。

2.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体育院校图书馆通过推荐新书、宣传优秀图书,开展书评,组织专题读书等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良好的书籍来了解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所包含的智慧。通过一些生动有效、健康活泼的教育可以引导体育院校大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科学认识事物、理性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正确面对社会中流行的各种思潮和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

2.3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体育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料和文献,教师通过图书馆的参考文献,可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通过阅览专业书刊资料,既可消化和充实课堂学习内容,又可开阔视野,加深对其主修专业的理解;图书馆还通过对知识的挖掘、整合与揭示,促进知识传播,提高图书馆的阅读利用率;同时促使教练员的教学观念转变及创新,为培养新型人才发挥作用。

2.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知识广博、富有创造力的更高要求,因此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智力的提升和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宣传,使学生及时了解馆藏文献,并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等方式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文献资源的使用方法,具备检索利用文献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使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具备搜集处理文献和信息的能力,并掌握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方法,打好终身自我教育的基础。

2.5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等体育院校是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院校,其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专业突出、知识全面、有较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一方面优化馆藏资源,不仅向读者提供体育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文献资料,还提供与之相邻的非专业知识、文史知识及科技情报信息等,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图书馆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如跟踪形势及当前社会热点,在馆内或校内适当地方设置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专题周刊栏目,扩大知识渗透面和力度,使学生通过一系列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打下良好基础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而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它通过向读者提供服务,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实现自身综合素质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2]张树中.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8).

第3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JING Yang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ichuan, Chengdu, Sichuan 610101)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not only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but also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ow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by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thoughts, ideas, etc.,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 by a certain influence, relevant to the needs of educators attention.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analyzes its importance and urgency, and proposed an effective mean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1.1 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人们从自身需求以及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对各种物质、精神现象以及主体行为对于个人、社会等的意义,进行考察和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政府和人们共同为之努力的价值取向,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形态下,政府和人们的共同理想。

1.2 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3 基本特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形势下,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1)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最为本质的体现,是对所有价值判断的支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2)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努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崇高性。核心价值观所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类长远利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目标,在本质上,不仅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环节,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指向。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实现了与世界的全面接轨,在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交流,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形态的差异性,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腐朽思想也开始对我国进行侵蚀,这一点在大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1)理想弱化,缺乏坚定信仰。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尚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等思想观念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大学生自身缺乏坚定的信仰和稳定的价值取向,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导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缺乏。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沉重的学业负担也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掌握相应的知识。而进入大学之后,由于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样忽视了人文教育,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于道德情操的陶冶,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缺乏自信和态度,最终碌碌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3)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和资源。实际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当前社会下的许多事例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受自身观念的限制,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挖掘和利用,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资源无法得到共享,使得教学中使用的资源大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部分大学教师沿用传统的(下转第31页)(上接第24页)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缺乏兴趣。

3 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1 原则

首先,必须切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学生角度来分析问题,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育的说服力和有效性;然后,要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3.2 方法

(1)对比分析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可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用和意义,为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正确的指导。同时,要认清各种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要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对错误和腐朽的思想进行批判,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得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创新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提升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进行创新,确保其可以得到真正落实。其次,要注重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使得学生在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修养,促进大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确保其可以吸引大学生的目光,为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保证。在当前形势下,要确保教学内容与时政、社会以及学生实际相互融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其次,要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出社会实践的作用。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可以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时展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24.

第4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与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仅是一般的德育认知教育,更是涵盖了理想与信念的信仰教育。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体现于基本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建构与重塑。这要求教育路径不能仅仅依靠冰冷的文字与课堂多媒体,而要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思考感悟、甄别发现,在课堂上思考,去生活中体验自身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点与契合点。这就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定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不仅如此,要重视课堂教育,创新多种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实践内涵,对于学校大学生,认知教育是基础,要更加重视公共理论课程在学生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但是作为授业主体的教师要更加注重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机制。树立现代价值观念,正视现代社会中的多元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与多元性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式、情景式等多种互动方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甄别,深化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这要求教师更加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转变班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化学生“被动式上课”为“主动式学习”,活跃公共课程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主张公共课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轻松的“政治课”学习环境,这样“无压力沟通”的教育效果对学生可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遵循大学生心理接受机制,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大学生群体的亚文化结合。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知晓我国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容,更让学生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能够从心理认同主流价值观并能亲身实践于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价值观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终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接受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是知情意行互相作用的结合过程。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循序渐进,除了基本的讲授灌输理论知识外,更多地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实践体验,如采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和感悟,在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性关怀式的情感性渗透,和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产生共情体验,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信念,让学生在自我感触和交流体验中不断地内化学习。

从文化视角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导向,被政府社会所倡导,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大学生群体因其本身年龄、所处时代背景等因素,具有鲜明的青年群体文化特质。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想法,更有旺盛的精力与激情,但同时看问题不够全面,缺乏一定的细致与深度,容易走极端和片面化,容易被煽动。这些决定了核心价值观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有效传播,应该尽量避免太过于死板、书面化以及与现实脱离的长篇大论,语言上尽量地生活化,有力量同时也要够温暖;在对核心价值观进行逻辑梳理时要贴近大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热点案例或是学生关心的话题、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了解学生的现实要求与精神诉求,如就业问题情感问题等,深入浅出,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可以通过红色网站、微博、QQ等多种现代传播手段进行生活化教育,将主渠道教学与全方位的生活化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感受价值观文化与自身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契合性,引导学生感悟,启发学生思考,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①相结合。

第三,拓宽核心价值观体系传播的教育渠道,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大环境的建设中,创新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途径。

第二课堂活动因其灵活丰富、自主性强、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等多种优点,一直都是学生活跃的活动聚集地,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中更可以多样化自主性地选择参加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实践,能动性和可引导性更强。可以探索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学分的量化,拓宽活动参与的学生群体。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有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活动任务,让每个同学在大学期间至少参与两次相关的第二课堂主题活动。对活动的设置更加合理,丰富各个类别,注重打造各类的精品活动。多质少量,更加注重从学生需求和实践意义思考各项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另外,要鼓励与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并争取给每个类型的社团按照社团的属性配备相应的可供联系与指导的教师,让社团活动可以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让主流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的思想,内化为自身三观、习惯,最后外化成为自然自发的行为。任何观念要转变为行动都需要将其生活化、在生活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生活中去体会、比较、甄别、接纳,从而用观念引导或是改变自身实际的行为,甚至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校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载体,在载体中活动的各个主体都可能成为彼此的对象化客体,对象间的互动都可能成为影响彼此思考价值观念的扰动因素。核心价值体系转变为学生实际行为的机制就是高校校园生活本身(这里将外部社会环境视作理想状态)。因此,要想在高校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实际有效的路径就是按照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进行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改善高校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从而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优质的教育-学习-生活模式。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不仅仅是学生,都可以有条件地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感受观念、启发思考、外化行为,让现实生活成为传播价值观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路径。如下图1,校园生活涵盖的教学工作、学生、后勤管理等几大主体之间的活动构成了学校的教育、学生与日程生活,通过对整个学校大环境的优化,主体之间的互动及多种校园媒介的传播,让生活成传播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信息化网络化生活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的诸如校报、宣传栏及校园网站、QQ群、微博、微信等新兴的媒介加强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强传播的时效性与广泛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极大地增强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可接受性。不仅如此,对于校园宿舍,现代学生生活最集中的聚居场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宿舍生活与管理制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以及宿舍长的带头作用,在宿舍可利用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宿舍文化活动,诸如最美宿管员的评选活动、我为宿舍出点力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现实化,让学生不仅在现实生活中理解理论学习知识,更是让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可以成为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励自我成长成才的得力助手。

最后,要培育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激励机制。

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活动就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可以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今后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和评比表彰活动的评比标准,进而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和认同。建立偶像激励机制。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发掘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故事,引导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生涯愿景激励机制。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形成共同愿景,激励学生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目标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川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支撑[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3] 张丁杰.曾贤贵.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 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

[5] 马鑫一,王婉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2(6).

第5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信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融合途径

一、引言

为了深化高等教育创业教育改革,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的文件,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双创”教育从高等学校新的历史使命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许多高校非常重视“双创”教育,开设了许多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与专业教育脱节,忽视了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称信管)专业由于发展较晚,且是由图书情报学、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几个专业合并形成,一直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其课程体系各个学校各不相同,遇到了各方面的评论和质疑,更遑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培养的向导。因此,明确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强化“双创”教育与专业的融合,对于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就业技能,提升就业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信管专业“双创”教育的现状

1、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该专业是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复合性专业。[1]由于本专业开办的历史较短,各高校对该专业理解的不同,使得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一直没有明确。各所学校按照原有的专业定位,有的注重情报管理,有的注重信息系统,有的注重管理,教师和学生缺乏对该专业的正确认识,感觉迷茫,“双创”教育不能与培养目标有机融合。

2、课程体系不健全

由于“双创”教育和信管专业教育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双创类课程,但是还没有建立较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双创”类课程主要还是选修课,特别是信管专业核心课程本身与“双创”类课程有重叠之处,专业课程和“双创”课程设置分离,缺乏有机融合。[2]

3、“双创”型师资力量薄弱

“双创”教育实践性强,要求教师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双创”意识和经验,但因为我国企业实现信息管理起步迟,受重视成都不够,教师缺乏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法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指导,能够两者兼备的教师较少,这也成为“双创”教育的软肋。

4、考核与评价方式落后

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中,无论哪一个专业还是那一门课程,基本还采用单一的考试方式。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对学生的“双创”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信管专业教育的融合途径

1、明确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双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信管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基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人才,这与企业的决策咨询管理需求一致,与企业CIO的目标培养一致。参考我国2011信管学科课程体系(CIS2011)和国际信管学科课程体系(IS2010)的培养目标,结合国内外本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认为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满足智能经济、智能管理、智能商务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在明确这一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把“双创”教育贯穿在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实践教育过程中,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与“双创”教育、科技创新等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科技活动等全方位融于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

2、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建立渗透“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

要实现培养“双创”复合型信管专业人才,课程体系设置尤为重要。在学时学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和“双创”教育课程相融合,如何科学合理地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学”、“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有机融合的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成为双创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与其它专业相比,信管专业课程与“双创”教育课程的融合有极大优势。“双创”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新企业创立》、《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成长管理》、《创造学》、《电子商务》、《就业指导》、商务谈判模拟、创业计划、企业家讲座等课程。和信管专业的管理学、经济学有很大重叠,因此与其它专业相比,可以适当增加IT战略、商务智能、移动平台开发技术等课程,这样可以实现专业知识和“双创”知识的有机结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入“双创”型导师

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保证。有较高创造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信管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要求教师教学中要能对几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教师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具备企业实践和创业意识。这样的队伍对所有学校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但是学校可以聘请高级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企业家、管理人才、工程师、创业成功人士、企业CIO等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上课或开展专题讲座,既传授专业知识也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为教师创造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加强同国内外信息管理教育同行的交流,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通过吸收新技术、新成果来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教学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直接从企业引入人才作为教师,不要总是从学校引进应届毕业生。

4、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和精神

课堂教学是“双创”教育的又一主战场,经验丰富的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能力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能将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最终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式、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使其思维具有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创业岗位做好准备。最后,教师还应主动提高自身知识,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创客、O2O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思维引入课程教学,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凭借知识、智慧和胆识去开创能发挥个人所长的事业。

5、加强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增强学生“双创”能力

“双创”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在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上,实验室是基地,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摇篮。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达到创造新成果、提出新方法、推出新观念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对“双创”人才培养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包括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实训(含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主要是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包括科技立项、专业竞赛和创业竞赛)、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项专业和职业认证。为学生创造出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通过参加如“挑战杯”等大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改革现有考核方式,适应“双创”型人才的评价要求

积极探索和推行大学生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教学考核体系,改变传统试卷考核形式,不再仅仅注重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能力分”。毕业不再是简单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还应该有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证明,企事业单位将其作为招聘人才的重要依据,从而反促学校教育考核的改革。

四、结语

培养“双创”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方针。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片面地强调“双创”教育,忽视和弱化专业教育,则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双创”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3]明确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才能更好地将“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实现创新性复合型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梁莹,戴经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2015(4)73-77.

[2]黄林楠,韩增芳.对创新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4)87-88.

第6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10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师生关系呈现单边化、教学内容形式化、与社会需求相背离、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差距较远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合时宜。在理论思想与实践方面,在素质教育提出了数十年,现在体育界中又出现了以“健康第一”为准则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等,这些所谓的新理念反而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渐行渐远,流于形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思想认识较低,表现为缺乏民主的单边性,中小学体育文明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一再被质疑;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凸显出来的是学生缺少自由发展的平台,更不能体现平等、公正的因材施教原则;与教育部近期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相辅相成,着重提升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敬业精神、学生的诚信态度、师生集体的友善氛围。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以及各方面影响要素,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健康第一为准则,明确为何教、教什么、怎样教的体育教学方法论问题。

1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了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完善优良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为培养现代化优秀知识青年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著名教育家先生在体育教育方面曾有过深刻的论断,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思想,他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公民的道德和修养。那么在当前形势下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对体育的追求是怎样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基本包含:个人对身体运动的价值追求,对生命安全的价值追求,对集体归属的价值追求以及对满足生活兴趣的价值追求;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和支配业余活动时间的能力和信心,来更好的为社会建设服务的价值观念;国家对体育教学的期望则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就是要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为基础,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能,满足人生最高价值的追求,完全学生的人格,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高质量的后备人才。从教学价值取向到身体教育,进而发展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各个层面主体的价值追求。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就是着力培养人,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2.1 体育教学主体

依据教育学的理论,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关系中首先要体现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单边性主要体现:(一)体育教师的教是一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教与学没有实现相互依存的发展形式。缺乏积极的创新理念,教学方法相对保守,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相背离,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二)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体育教师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以及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兴趣、动机、知识水平缺少一致性,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工作态度与学生的期望和需求相背离。

2.2 教学环境及教学组织形式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主要由体育教学的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环境组成,一方面表现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经济环境涵盖了体育教学的设施、器材设备、相关教材的购置、场地设施的修缮与维修,均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教育资源环境涵盖了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活动(过程、内容、形式、评价)、天气、学科重视程度、资源支持的力度。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受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制约或影响。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以及教育观念的影响。

曾强调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结合,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我国中小学的经济环境,比如中小学教育的经费大部分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针对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往往被其他项目占据,很大程度上倾向于所谓的“文化学科”。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经费只能依靠市场化的运作,例如:吸引企事业单位来中小学举办运动会、招商引进体育经营项目、与大型公司合作以提供赞助的方式开展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对于以上诸多市场化运行机制,经费的问题解决了,但青少年丧失了足够的运动场地甚至体育教学的基本场地设施的使用权利。所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矛盾又转化为场地设施缺乏与青少年对体育运动需求之间的矛盾。

3 中小学体育教学彰显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3.1 以人为本,传承创新育人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第一,“民主”,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的追溯,一方面是在近代西方育人思想体系中,其主张用“人性取代神性,用人权取代神权”,核心思想就是把人的价值或地位放到首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中国人本主义思想流传千年,道家思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重要性。可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是体现在人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第二,“公正”,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体系。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系统中,主导者体育教师及其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主体学生及其学习的行为方式与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体育教学体系。例如:体育教学中对于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技术的教学,同属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找寻其中的共同点,,另外还要结合动画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既提升了教学环境的娱乐氛围,又完善了体育教学体系建设。第三,“自由、平等”,教学关系由“单向”转向“双向”甚至“多向”互动发展。具体表现在以“教师中心型”发展为以自我教育为主的“环境实用型”,由于教育关系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由权威式教授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化、自主化、终生化、和谐化。为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的理念,健康第一的原则奠定基础。

3.2 着重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和谐”,传授知识的价值。身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面对的是素质较高的青少年,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知识、运动技能传授时简洁明了,切合主题,以便青少年有效掌握和运用,其中还应侧重方法性的知识和观念的详细解说。第二,“民主”,指导的价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第三,“公正”,组织的价值。因为大部分体育教学的场地是在室外开阔的地方进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限定在一范围内,队列整齐,便于讲授新知识,传授新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敬业”,转化的价值。表现为教师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追求和认知转化为学生对教学价值的认知和追求。依据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优势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一定价值观念上,教师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映射出其对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组织与判断。

3.3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第一,“自由”,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是要经过学生自身思维的转化,在价值观的指引下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加工改造,从而转化为自我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即是体育运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第二,“敬业”,只有学生亲身积极性的参与学习、练习、思考来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不断发展,才会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才会尊重体育运动,产生体育健身兴趣。第三,健康营养的价值观。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有关提高自身健康素质与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方法的同时,选择合理的营养膳食并保持良好的习惯。只有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在体育运动中找寻乐趣,成功体验运动的快乐,也是实现“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最基本的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践行核心价值观,锻炼道德情操,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养成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季浏.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J].体育教学,2006,(2):4~6.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18.

[3]牛森.体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塑[J].教学与管理,2013,9:122~124.

第7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教育;艺术管理人才;优势;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01―07

一、产学研教育及其意义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肇始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1906年推行的世界上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据资料记载,赫尔曼・施奈德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只靠大学教学和实验室是不够的,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于是,他提出“学工交替”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并受到广泛关注。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学习-工作-学习”――“学校-企业-学校”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也能促进学生个性、身心、能力和人格和谐发展。这一做法首次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纯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合作教育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而且把它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正式将合作教育定义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196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为这种独特的培养教育模式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此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和企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和任务;德国倡导大学教育的第,就是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英国大学则实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部门工作一年或两年,这已经成了制度。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在《学术的秩序》中论述了面向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大学必须“走出其象牙之墙”。它必须走进街道、车间和办公室。必须把街道和车间带进大学。必须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大学必须承认,学习不能仅仅在、甚至主要不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演讲厅和讨论班上完成”。必须对学生的“校外经历”赋予学分。“挡在挣钱与学习之间的墙”必须拆除。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合作教育。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会,也即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组成,遍布全国20几个省市,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民间组织的试验,走上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阶段。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行和加强,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产学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科研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获取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为主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多向参与实施的工读结合方式,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从高校角度,它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实现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际技能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从企业角度,在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选择企业合适的人才;从科研单位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联合,同时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从社会层面,能够节约社会资源。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面向市场,面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现实。高等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内的实验室模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具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是内部强化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外部紧扣社会发展步伐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优势

(一)“艺术管理人才”的相关思考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行为的发出者,即艺术的管理者。要搞清这一内涵,首先要明白的是“艺术管理”活动内涵及属性。“艺术管理”绝不是“艺术+管理”那样简单,“艺术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体系”。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做了多方的探讨和努力,在关于“艺术管理”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了艺术种类维度,于是产生了诸如美术管理、音乐管理、设计管理、影视管理、舞台表演管理等。另一种通行的做法强调艺术管理的非盈利性与盈利性,非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产业管理。这两个维度虽然被人们普遍接受,但从学理上讲均非管理学的核心维度,前者从艺术门类角度切入,后者从艺术管理的社会价值属性出发,并没有反映出艺术管理本身质的规定性。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乔明博士的观点很有见地,他从管理学视角出发,将艺术管理划分为主体维、客体维和方法维三维。主体维即艺术管理的职业化管理者,包括个人,如艺术企业中高、中、基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组织,如政府、行会、中介和团体等。政府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政管理;行会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业管理;中介为主导的管理,可以称之为艺术中介管理。客体维是管理的对象,根据管理学研究体系,从客体维出发将艺术管理分为艺术人力资源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活动(艺术生产、传播、消费)管理等。方法维即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依据管理学学理,艺术管理从方法维分成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和教育管理四大种类。成博士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艺术管理活动的多维性、多层面性。基于成博士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管理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首先,艺术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分支,它必然有管理活动普遍具有的共性,无论是艺术家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品牌管理等等,必然以管理学的共性原理和基础理论为指导。第二,作为人类行为层面的艺术活动,其过程的各个阶段普遍需要管理的参与,艺术管理的普遍性决定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人类艺术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需要管理的介入和参与,它与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

(2)多样性。作为一个综合体系,艺术管理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层面。按管理目标分为艺术事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按艺术种属分为美术管理(如博物馆管理、画廊管理等)、表演管理(如音乐管理、戏剧管理等)、文学管理(出版社管理、电子读物管理等)、影视管理(电影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等)、设计管理(设计组织管理、设计项目管理等);按管理主体分为艺术行政管理(法律、政策、文化宣传方面的管理等)、艺术行业管理(行业组织、地缘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等)、艺术中介管理(艺术企业、艺术公益组织的管理等,含艺术团队管理:一种松散的艺术中介的管理);按管理手段分为艺术法律管理、艺术政策管理、艺术教育管理、艺术经济管理等;按管理客体分为艺术家管理(培养、使用、养护、发展等管理)、艺术品管理(生产、流通、消费、保管、展示等管理)、艺术财务管理(投资、筹资、金融发展、贸易等管理)、艺术信息管理(搜集、整理、宣传、使用等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运用、应时、应景、国运、民生方面的管理等)、艺术品牌管理(构建、运营、维护、扩展等管理)等。艺术管理的林林总总,也带来了管理实践的细分性和复杂性。

(3)综合性。艺术管理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综合系统地广泛参与。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实现管理活动目标。这一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综合多样。搞好艺术管理,需要多学科多因素的交叉融合。

(4)创新性。艺术管理是主体维运用其拥有和能够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对艺术管理对象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主体维”中的“个人”,即具备管理人类“艺术”活动系统中人、财、物、时间、信息、品牌等各要素能力的人。是既需要理论积淀,又需要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1)个性的健康发展

创新人才成长的前提是个性的健康发展。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具备自由精神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有个性、会独立思考的人。

(2)复合的知识结构

艺术管理活动需要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参与,具有交叉、互渗、边缘的属性,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必定是复合型的。知识的多少,决定了文化艺术管理人才视野的宽窄和事业格局的大小。文化艺术管理是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从业者往往需要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知识储备和技能锻炼,“单一型”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要求,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社科、技术等各种知识的融合,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具有精深的文化艺术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和现代科技知识,具有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现代的实用技能,以适应文化艺术管理岗位上的各种要求。除了有知识的广度外,还必须有知识的深度,博中有专长,成为文化艺术某一领域的专家,二者相辅相成。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术业有专攻,这样,既有复合型知识的基础支撑,又有专业化知识的精准把握。

(3)综合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主要来自情商和智商两方面,艺术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需要综合各种能力,比如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鉴赏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等等。作为艺术管理人才,其核心能力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鉴赏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和学习能力。

(4)完善的人格结构

第一,政治人格,包括政治道德、品格、操守和政治技能。高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在政治层面上应具有高度热情和敏锐的政治观察能力,对国家前途和世界风云予以高度的关注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把自己的事业、命运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政治修养,能够把握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境界上表现为信念坚定、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在政治品质上,体现为胸怀远大、果敢践行、责任意识强。在价值理念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健康、富有魅力的政治人格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折服力,政治人格直接影响着管理力。

第二,经济人格。在文化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高素质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有经济意识,善于开发出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在文化市场上具有营销和资本运作等能力,以实现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文化人格。当代社会是高度知识的社会,也是高度文化的社会。它要求文化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能够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深邃的文化理解,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从而塑造自己理想的文化人格,即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并且,在当前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中,能抵制人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诱惑,避免文化的异化。坚守文化产品的高尚品质并将这一规则内化于自身心灵,形成完善的文化人格。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社会文化发展、艺术管理活动系统的性质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决定了高等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坚持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核心,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动手能力的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文化艺术活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但这一培养目标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实现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应用与技能型人才独具优势。学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形成合作共同体,学校根据文化事业与文化艺术产业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国家乃至世界文化发展融合在一起;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部门能为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提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资源,同时还可以参与高校的科研工作,双方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从人才属性看,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更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需要在未来错综复杂的艺术管理多重体系中能把他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艺术管理实践之中,最终能使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艺术管理人才的构成要素中,需要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素质”。素质与知识、能力关系密切,三者相辅相成,人才素质对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其中素质是更深层次的存在,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不仅与主体固有的品质有关,而且与其实践活动有关。一方面,实践活动对人的素质具有重塑功能;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和一定的条件下个体的素质才能实现并价值外现,没有社会实践和一定的条件,个体的素质不能得以外现。艺术管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实践的千锤百炼,培养创新意识、坚持创新精神、掌握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如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由教育的环境、资源、条件、方式和过程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表现在:

1.产学研合作教育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体系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普遍的优势,即规范、系统和高效。但它的短板在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条件――即知识到能力与素质的融合转换方面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艺术管理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本位,在艺术管理技术、技能的培养上,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技术与技能方面具有优势。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取和形成,是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和产业实践的深度配合的。产学研合作正是通过工读结合和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平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系统。

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体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培养力量分散、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化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产学研合作教育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素养的总和,外在表现为人的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教育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人的社会能力、个性素质是未来最重要的通用知识。人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心胸宽容度、责任感、思考和行为的逻辑缜密严谨性等等;个性素质则主要包括自觉性、条理性、独立性、意志力、自制力、情商水平以及求知欲、坦率度、批判性、反应力等个性化的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上述社会能力、个性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维”了,而是作为具有复合身份的能动的主体维而存在。这一转换对综合素质的形成,特别是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带来的复合身份、多角度视野和思维方式的碰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活跃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和文化企业的深度合作,使艺术管理人才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

我国文化教育高度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有数百所高校、数千个企业和千余所科研单位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其中,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合作教育是一项广泛实践的重要内容,取得的明显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实践的效果不仅在体制上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促进了人才培养的转型。通过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效合作不断创造出教育的各种有利条件,更使教育和教学的整个体系发生着质的变革,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动机、目标冲动和意志品质等,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对创新的主观投入强度。实践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及创造、具体方式与方法的运用等实际本领,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决定创新的成效和价值水平。缺乏创新精神就不存在引发、持续创新行为与过程的必然性,不具备实践能力就不能引发创新活动和取得创新成果。创新精神是以知识为基础构成的高度形而上层面,是创新思维与深入实践的有机结合直至升华和内化才能形成的。而高校教育情境、教育资源方面,躬亲实践中这种亲身体验的条件局限性严重,所以高校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践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与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囿于学校教育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型,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传授、继承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并得到相关条件的支持。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集中高新技术的)一旦与高校合作,那么培养创新能力就进入理想境界了。

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在于打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紧密联系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社会实际,是真正的多方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与开放式办学,可以保证所设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技能训练等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物质条件和教学实践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可以保证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产学研合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策略。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缩短理论知识向文化管理能力转化的过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塑造、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当前文化发展繁荣、现代教育和个人三者共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实质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这一基本特征的多样化体现。从教育观念上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符合“生态化教育观”的。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道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起新型人才实训与创新的实践体系,推动艺术管理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当今高等艺术管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有所区别,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项目教学式

结合学校、教师申请或承揽到的真实科研课题或政府、企业的实际文化艺术项目,在学校老师和企事业专家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由学生自己负责,最后由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检验效果。学生通过完成真实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人员组织、调查研究、项目策划、项目实施以及解决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经历社会的检验。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导师工作室式

导师工作室――组建师生工作室或与文化企业联合,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文化企业的具体业务为载体,教师与学生以双向选择方式形成团队,进入工作室或文化公司进行实习。建立校内外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走教学、科研、产业化开发一条龙道路,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导师工作室这一形式脱胎于最早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它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他们以这种形式从事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培养接班人,后来逐渐衍变为一种更加适合潜心创作和研究、将艺术创作与技艺传授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形式。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工作室”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典范模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鲜明的特色。

第一,工作室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情境教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人类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主要有两个取向: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了从学校课堂到社会实践跨越式联通。以这种方式展开的工作室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同伴到成熟实践示范者的轨迹前进,即提供了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合理参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

第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具备专业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第三,“工作室”作为教育平台,由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教育家、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与受教育者组成“双师型”教育团队,将文化项目的策划、管理、运营、成果推广与开展学术交流、职业素养、技能等教育培训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多功能复合结构,使产、学、研结合的多项度联合教育向立体纵深模式发展。

第四,工作室的情景氛围倡导的是自由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多元互补、和谐发展的教育情景环境,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以及独立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训实践基地式

高等艺术管理教育应该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文化繁荣发展、具有从事文化艺术项目的策划、项目运营、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等专业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促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

第一,创造高校师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使教师掌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形成,推进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躬亲体验中,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有利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基地的实训过程,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与学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老师教有所用,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和建设有助于高校与文化企业的深层对接沟通,文化企业和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各自的特点,共同开发文化项目,完成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参加校外基地企业的实习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通过实习使双方增进了解、双向选择达到双赢。这种做法既缩短工作适应期,也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学校和社会真正实现了零过渡。

(四)文化产业园式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正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近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措施中最具代表性的路径选择,同时它也是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的孵化、培养的有效模式。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创意产业园区,大都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文化产业行业培训、人才培养、产业研究的重要途径。它是以大学科研能力为发展动力,依据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文化艺术产业,融产学研于一体,促进文化艺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学、研转化中心,它是集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由“消耗型”实训转化为“经营型”实训,文化管理人才的实训建设由原来单纯的消耗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学校可以利用师资、设备优势和学生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的特点,依据产业园区的综合优势主动为社会、为文化企业承担一定的文化艺术项目。既可直接创造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减轻人才实践成本,促使实训基地的运转步入良性循环,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云.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义与路径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2]汤阅弦,柯春媛.国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设[J].民营科技,2012(01).

[3]郭毅夫,匡令芝.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5).

[4]李贵敏.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2).

[5]张炼.关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04).

[6]余冠仕.产学研扩展为政产学研用结合[N].中国教育报,2011-03-05.

[7]朱浩.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02).

第8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居民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许多成人来说,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新要求的人们来说,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到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是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应奉行终身教育思想,促使人们走向成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而担负成人教育使命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适应群众终身教育需求,创造条件开展各类培训,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魅力。

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总体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之间的社区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比较薄弱,这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广泛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居、学习型家庭等的创建工作,面向各类成人举办各类学历、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实施“教育富民工程”、“两后双百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新市民培训工程”等,在终身教育的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

当前农民的终身教育问题虽然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存在许多障碍:一是受广大居民自身主观意识的限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要以人为本,除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倡导,成人教育中心校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的努力外,还需要乡镇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由于农村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始进程中,村居一线的干部和广大公民还普遍存在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乡镇内的各类组织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支持度还不够,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不够高。二是受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制度的限制。乡镇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人治的成分大于法治,制度的不完善使终身教育、社区教育难以开展。三是受管理体制的限制。涉及社区教育的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都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工作,政出多门,比较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觉得应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深入村居、田头,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内涵,积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氛围。沉入基层,贴近农民,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农民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本地条件适合做什么。通过宣传发动和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为农村乡镇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主阵地。

二、以专业教师为骨干,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制约农民教育的关键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师资水平偏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无专职教师,大部分教师是从中小学校调进,他们年龄偏高,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又微乎其微,这些教师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无力去指导和培训农民,更谈不上为农民终身教育服务了。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吸引人才入手,引进新毕业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到成人校,并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晋级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实行同等待遇,使这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从而改变现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师队伍不合理的状况。另外,农村终身教育的教师队伍只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选拔和配备一支学科齐全、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够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农民终身教育现状,提升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质量的当务之急。成人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远程教育的优势,借助国内外名师的力量开展农民终身教育。

三、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活动

第9篇:教育观的核心范文

关 键 词 :审美教育 教育理念 音乐教师教育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着教师教育的改革,既是积极应对时展与学校发展的主动选择,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20世纪我国基础音乐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仅让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关爱,而且还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着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多种音乐体验,深化美感、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音乐审美鉴别能力,建立起适应基础音乐美育教育的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体系。

一、歌唱的审美

声乐是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在培养基础教育合格音乐师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声乐教学是以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艺术情操的教育活动。

歌唱审美就是歌者对美的感受,通过演唱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呈现给其他人,同时听者从中也得到美感的享受。声乐教学的过程是我们审美意识和情感追求的过程,在演唱时就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感情和情绪注入到歌声中去。通过气息和声音自然地结合,准确地吐字、咬字,语言的抑扬顿挫等使声音具有美感;情绪和情感越深,歌声的美感就越强、越鲜明。培养声音的美感,除了老师的指导外,主要是通过自己感觉的心理去深入体验和领会,不仅要寻找听觉上美的感受,还要寻找内心视觉的美的感觉,审美心理通过想象和联想,形成同欣赏五光十色一样的美感。除此之外,对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演唱者都应该对歌唱声音的音色进行专心研究,音色是演唱者心理上的审美思维反映,没有丰富多彩的音色就不能生动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特别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要在心理上建立良好音色的审美观念,以使其尽快获得优美动听的音色。

二、音乐感觉的审美

音乐感觉的美感是音乐审美的重要方面,是在演绎作品内容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直觉上的感受,是音乐审美愉快和审美情感的心理感觉;感觉得好与不好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之上的表达,是理解情感、通过技巧来准确再现情感,准确表达作品内容、风格的艺术化手法,是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

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音乐审美感觉的训练,除了刻苦进行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强弱等基础训练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不同人物和事件,体验不同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状态;多接触社会,增加丰富的阅历,拓宽知识面;还要深入细致地观察景色景物,体验大自然的美感;经常观摩、观看名家的演唱、演奏,多听和看录音、录像,从中领略声音、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这些都是丰富音乐感觉美感的必修课。音乐的审美教育不同于说教,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美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耳濡目染地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陶冶。

三、情感审美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一首歌(乐曲)能否达到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与演唱(奏)者的准确反映、深刻揭示作品的真实情感有很大的关系。演唱(奏)者既要传达感情,又要使别人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这就要求表演者本人首先被作品美的情感所震动,自身要具有良好的情感审美素质,这样的歌(音乐)才具有美的感染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各类音乐作品内涵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努力点燃内心的情感火花,让自己在热情、活泼、欢快、雄壮、豪迈等健康的音乐情感基调中,获得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陶冶审美情操。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和学会创设温馨、融洽的艺术气氛,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也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是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审美媒介就是交流审美的信息,在今后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自己所表露的任何趣味、喜好等情感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常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和全面自己的审美修养,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才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目的。

四、愉悦审美

审美愉悦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是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的心理感应过程。正是因为音乐具有愉悦性,人们才可能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音乐审美活动;良好心态以及音乐兴致的保持,来自于自身所获得的内在愉悦体验的强化和教师或其他人所给予的外在积极肯定的强化,这也是音乐审美教学的目的之一。

在音乐学习中,要有意识培养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共鸣,来形成同一音乐审美对象,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并相互给予尊重和欣赏。同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境,使自己充分感受音乐的愉悦,这是音乐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当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获得充分的美感满足,使“学习是一种艰苦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音乐学习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人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建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并使整个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不断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自身审美情操日趋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

[1]俞子正编著.声乐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