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第1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自2009年5月,路明先后在大连为包括大连沙河口区太阳能LED道路照明、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LED道路照明、大连庄河市城市道路太阳能LED照明等项目在内的重要LED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中向用户提供优质LED照明产品,同时,也在LED道路照明领域、太阳能LED道路照明应用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目前,LED道路照明应用仍然遵循国家统一的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在规范的指引下,路明照明在散热、配光、眩光控制方面对产品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号路,路明成功实施了LED照明产品在主干路等级道路的照明应用。大连高新区一号路项目路全长3公里,宽21米,双向6车道,使用路明LM-DL1015大功率LED路灯,经现场测试,符合CJJ45-2006规范对城市主干路要求的各项标准。

值得说明的是,项目前段1.5KM及后段1.5KM分别使用HID传统高压钠照明和LED照明,使得行人可以深切的感受到LED照明在显色性、均匀度、节能降耗等方面在道路照明领域应用的巨大优势。

在大连高新区一号路项目中,LED照明发挥了重要的节能降耗优势,使用165W路明LED道路照明灯具,成功对2×250W传统高压钠道路照明灯具进行替换,节约了大量的电能,减少了碳排放。节能减排效果见表1:

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特点,结合LED技术本身的优势,路明整合了太阳能光伏控制系统、光伏电力采集模块、LED光源各个分支产品为太阳能LED道路照明灯具,成功应用于大连沙河口区太阳能道路照明项目。

与传统照明项目,太阳能LED道路照明节省了大量辅助设备见表2:

第2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小区景观照明;配电系统;光源;节能;照明自动控制;线路电压降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档住宅小区纷纷面世。伴随着住宅小区品质的提高,配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开发商和业主的重视,通过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景观工程可以为小区住户营造一个高品味的生活环境,提升整个小区的档次。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照明的好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好的景观照明设计可以使景观协调有序、层次错落丰富、光影兼备、动静结合。景观照明一般以营造舒适的照明视觉效果为出发点,与正常的功能性照明相比,它更多的是以营造舒适的夜间休闲娱乐环境为目的,在设计中一般遵循经济实用、节约用电、实现绿色照明的原则,并且需要跟小区建筑的整体规划相统一,并充分考虑景观照明系统对居住环境的影响,保证安全,防止光污染。

目前的景观照明工程设计越来越规范化,一般设计中须考虑的内容包括灯具的选型、安装位置及数量、光源的选定、照明控制箱的数量及安装位置、照明回路的控制方式、电源引入点的总用电负荷的确定、配电系统的接地及控制柜和灯具外壳的可靠接地等。但在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下,如何减少建筑能源消耗消耗和污染排放,贯彻绿色照明的理念,在建筑工程中实现景观照明更美观、更节能,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在设计中实现。

一、高效型灯具和节能型光源的选择

景观照明灯具种类繁多,庭院灯、草坪灯、点射灯、壁灯、特色灯、暗藏楼梯灯、车行地藏灯等等,灯具的样式选择非常重要,应当尽量做到灯具与小区整体景观设计协调一致,做到见光不见灯,实现照明灯具的亮度、光色及光影效果与所在区域整体光环境相协调。

在灯具产品选择上应最大程度的选用采用绿色照明条件的技术、材料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灯具的位置、采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选用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反射式灯具。

在光源选择上小区景观照明应优先选用节能型光源,常用的照明光源有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中显色高压钠灯、LED、光纤等,这些光源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和要求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光源。小区景观照明对照度要求不高,从采购成本和后期维护等综合考虑可多采用LED灯、紧凑型荧光灯等寿命长、能效高、稳定性好的节能光源,从源头上达到节约能源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方法如电子镇流器等提高照明系统的效率。

二、景观照明节能控制方式的选择

景观照明控制柜的设置应根据小区面积大小合理选择,通常供电半径在200米以内考虑设置一台照明控制柜,宜布置在景观中心或偏向大负荷方向,以减少压降;如小区面积太大时应分区域对照明进行控制,电源宜就近取自各区域变配电所。

景观照明的控制方式有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化电脑控制等多种方式,小区景观照明从实际应用出发可采用时间程序控制器对小区景观照明系统实现自动控制。时间程序控制器是一个以单片微处理器为核心配合电子电路等组成一个电源开关控制装置,能以天或星期循环且多时段的控制照明回路的开断。例如可以根据小区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设置不同的照明模式,夜间24点以前将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等均设置成点亮状态,24点以后则只保留基本的道路照明,关闭草坪灯、射灯等景观照明灯具,既满足了小区照明使用,又最大程度的节约了电能。

三、景观照明配电系统的优化

实现景观照明的节能设计,配电系统的合理设置尤为重要。

小区景观照明涉及灯具类型较多,小区道路照明通常采用庭院灯、柱灯等,灯高3~4米,照射范围10-15米,属于基本照明;草坪灯、投光灯、特色灯、泛光灯等则更多是用来体现小区景观、提升小区档次的装饰性辅助照明,照明配电设计时应考虑到不同种类、不同高度及用途的照明灯具启用时间不同,将基本照明和装饰性辅助照明在配电线路上分路连接,以便根据需要控制各种照明灯具的开关、亮暗。

根据住宅小区的特点,夜间小区道路上的人流和车流都较少,点亮全部庭院灯十分浪费,可以在照明配电线路上采用隔相间隔控制方式实现间隔点亮灯具,满足基本的道路照明即可。即每一配电回路编号对应两根火线且两根火线为不同相序,第一根火线接1、3、5……灯具,第二根火线接2、4、6……灯具,零线分开,接地线共用。隔相间隔控制方式配电系统图见图1。

小区景观照明的特点是线路较长,线路电流通过线路阻抗所引起的电压损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线路的电压降过大时,将导致电压损失率及线损率上升,照明质量下降,灯具使用寿命缩短,并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工程设计中在选择电缆截面时必须校验线路电压降大小。首先根据配电回路用电负荷的大小,计算出线路的载流量,然后按照载流量来选择线路的电缆截面,景观照明负荷可按长期工作制负荷考虑。即IN=Kt•Ial>Ic 式中 Ial―导线长期允许工作电流值,AIN―径校正后导线长期额定电流,AIC―计算电流,AKt―校正系数。再根据配电线路的总长度和所选电缆截面对应的阻抗值,计算出末端线路的电压降,并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8中规定的“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道路照明末端处电压允许偏差为 5%-10%”的规定,效验所选电缆截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通常情况当线路压降过大时解决办法就是适当加大电缆截面,这样既满足电压降减少的问题,也为未来回路增加灯具数量或功率留有余量。

景观照明工程在采用高效节能灯具等采用新技术的节能产品时,还需要考虑投资的经济性,不能一味追求新产品和新技术,须对前期投资成本、后期维护成本和新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比较选择,达到经济性与技术性的统一;另外在灯具布置、线路敷设和灯具安装等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安全、防盗及检修方便,

第3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照度 亮度 隧道基本段 入口段 过渡段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及背景

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隧道开始出现,特别是城市中将现有车流量大的路口改建为下穿式的短交通隧道开始大量出现。这些跨线式交通隧道长度普遍较短,大部分的隧道下穿部分长度多在200米以内,加上两侧引道全长也不过4、5百米。

虽然城市内的这种交通隧道长度很短,但大多数隧道下穿段的长度还是超过100米,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超过100米的公路隧道应设置隧道照明;另外,城市交通隧道因为位于城市内及周边,一般车流、人流量都比较大,也很有必要设置隧道照明。

本文所介绍的成都双流环港路东段下穿隧道就属于这种情况。隧道总长430m,南北走向,共分衡重式路基挡墙段、U 型挡墙段及明挖框架隧道段三种结构形式。其中下穿段长121m,北侧引道总长151m,南侧引道总长158m。隧道下穿段机动车道内净高5.5m,净宽13.45m,非机动车道最小内净高3.0m,人行道最小内净高2.85m,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净宽5.45m。本文主要介绍该隧道下穿段的照明设计。

2 照度确定

由于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城市交通隧道照明的相关规范,因此现在有关公路隧道照明的设计规范仍然采用《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隧道照明和道路照明的不同之处在于,道路照明主要在夜晚及环境光线不足时提供对路面的照明;而隧道照明除了在夜晚提供照明外,其主要的功能是在白天提供隧道内的加强照明,用以抵消机动车驶入黑暗的隧道内时,人的眼睛因为无法适应环境亮度快速变化产生的类似短时间丧失视觉的“黑洞”效应而发生危险。因此洞外亮度越高,洞内就需要越高的加强照明以消除这种现象带来的危险。

根据相关设计资料,本工程隧道设计时速为60km/h,机动车道单向3车道,双向共6车道,另外两侧各有一条非机动车、人行混行道。

2 .1中间段亮度

本工程设计时速60km/h,每侧三车道单向通行。但根据JTJ026.1-1999表4.2.1,表中没有三车道相关隧道的数据,因此本工程按该表中设计时速60km/h的最高亮度值确定中间段亮度标准为2.5 cd/m²,但由于本工程为城市交通隧道,车流量较普通公路隧道大,且可能出现车辆因为交通拥堵而阻塞在隧道内的情况。经过分析、考虑,本次设计适当提高基本照度标准至4 cd/m²。隧道内路面亮度总均匀度不小于0.4,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不小于0.6。以下设计时当规范中相关表格内没有相对应的三车道隧道数据时均按60km/h设计时速时设计标准的最高值选取。

2 .2入口段亮度

由于缺乏洞外亮度实测资料,根据JTJ026.1-1999表4.3.2-1,由于本工程隧道长度较短,为方便计算,南北洞口洞外亮度均按高值取L20=4000cd/m²;根据表4.3.1,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k=0.022,入口段亮度Lth=k•L20=4000 cd/m²•0.022=88 cd/m²。

本工程路面为沥青路面,根据JTJ026.1-1999 4.1.5,本工程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的折算关系取18lx/ cd•mˉ²

因此,入口段亮度Lth= 88 cd/m²=1584lx。

2 .3过渡段亮度

根据JTJ026.1-1999 4.4,过渡段分为TR1,TR2,TR3三个照明段,各段所需亮度如下:

TR1=Ltr1=0.3Lth=26.4 cd/m²=475lx;

TR2=Ltr2=0.1Lth=8.8 cd/m²=158lx;

TR3=Ltr3=0.035Lth=3.1 cd/m²=565lx;

2 .4出口段亮度

在隧道出口,为了避免因为车辆从较暗的隧道突然进入到亮度很高的外界环境中而致使人的视觉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而产生“白洞”现象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对隧道出口段的照明进行加强,以帮助司机眼镜提前适应洞外环境。

规范中规定,在单向交通隧道中,出口段亮度应取中间段亮度的5倍,本工程中,出口段亮度值取5Lin=12.5cd/m²=225lx。

3 各段照明长度计算

3.1入口段长度

本工程机动车道北侧入口段引道纵坡坡度较大,达到4.286%;机动车道南侧引道纵坡为3.205%,为方便计算,南北侧隧道入口段长度计算均按4%纵坡来进行。

根据JTJ026.1-1999表4.3.2-2照明停车视距Ds表,在设计时速60km/h的车速下,照明停车视距Ds=62m,入口段长度根据式4.3.3:

Dth=1.154Ds-(h-1.5)/tan10°

式中Dth――入口段长度(m);

Ds――照明停车视距(m);

h――洞内净空高度(m);

将本工程数据代入得:

Dth=1.154•62-(5-1.5)/tan10°=51.7m

3.2过渡段、出口长度

根据JTJ026.1-1999表4.4.2,过渡段各段长度取值为:

Dtr1=44m,Dtr2=67m,Dtr3=100m;

出口段长度为60m。

4各照明段长度确定

根据相关规范计算出各段长度后发现,仅入口段和过渡段1的总长就超过100米了,而本工程隧道下穿部分总长近121米,没有足够的长度完整的布置规范要求的各段照明。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同时结合计算数据,计划将本工程隧道下穿部分照明分为入口段及出口段两部分。

入口段的照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亮度及照度取值Lth= 88 cd/m²=1584lx。入口段长度定为50m左右;入口段加强照明从距离下穿隧道洞口10米左右开始布置。

出口段的照明兼顾过渡段1和出口段照明,因此本工程出口段照度取值按过渡段1的照度值TR1=Ltr1=0.3Lth=26.4 cd/m²=475lx,出口段从入口段加强照明结束处开始布置,一直延伸至隧道出口。

5灯具布置

根据JTJ026.1-1999中给出的利用系数法照度计算公式

Eav=η•Φ•M•N/(W•S) (4.11.2-4)

式中,N―灯具布置系数;

Φ―灯具额定光通量;

η―灯具利用系数;

M―灯具维护系数;

W―隧道路面宽度(m)

S―灯具间距(m)

机动车道隧道照明灯具计划采用隧道专用高压钠灯,人行、非机动车道的灯具采用防水防尘荧光灯。高压钠灯隧道灯和防水防尘节能型荧光灯均吸顶安装于隧道顶部装饰板下。经查阅相关资料、样本各种功率高压钠灯隧道灯及荧光灯通量的额定光通量为:

Φ(400W)=48000lm 高压钠灯

Φ(250W)=28000lm 高压钠灯

Φ(150W)=15000lm 高压钠灯

Φ(100W)=9000lm高压钠灯

Φ(36W)=3000lm T8荧光灯

由于本工程机动车道较宽,单侧隧道就有三条车道,为了使隧道内的照度尽量均匀,隧道灯具计划纵向布置三列,灯具布置系数N=3;维护系数M=0.7;灯具利用系数经查相关资料取η=0.6。

隧道基本照明除入口段外采用100W高压钠灯隧道灯,间隔10m布置。

Eav(基本)=η•Φ•M•N/(W•S) =0.6×9000×0.7×3/(13.45×10) =84.3lx=4.68 cd/m²≥4 cd/m²,满足基本段照明照度要求。

隧道入口段加强照明计划采用400W高压钠灯,间隔2.5米布置;

Eav(入口)= Eav =0.6×48000×0.7×3/(13.45×2.5) =1799lx=100 cd/m²≥88 cd/m²,满足入口段加强照明照度要求。

隧道出口段加强照明计划采用400W高压钠灯,在每组10米间隔的基本照明100W高压钠灯中布置1组,各组灯具间隔为5米。

Eav(出口)= Eav(基本)+ Eav(出口加强)=η•Φ•M•N/(W•S) =0.6×48000×0.7×3/(13.45×10) +0.6×9000×0.7×3/(13.45×10) =449.7lx+84.3lx=534lx=29 cd/m²≥26.4cd/m²,满足出口段加强照明照度要求。

隧道内基本照明灯具间隔10米通长布置,其中入口段基本照明灯具使用每10米间隔的一组400W灯具,其余区段的基本照明灯具全部为100W。

人行、非机动车混行道灯具采用36W T8节能型防水防尘荧光灯每间隔10米布置一组灯具,每组灯具2盏。

Eav(人行)=η•Φ•M•N/(W•S) =0.6×3000×0.7×2/(5.45×10) =46.2lx=2.6 cd/m²≥2.5 cd/m²,满足人行、非机动车道照明照度要求。

高压钠灯隧道灯及防水防尘荧光灯的防护等级均要求达到IP65;照明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灯具外壳均要求与PE线可靠连接。

6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5.3:隧道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其高度不宜大于1.5m。

根据计算,在隧道机动车道两侧和人行、非机动车道靠近人行道一侧的墙壁上每隔10米间隔设置一盏23W应急照明壁灯和一盏8W疏散指示灯。应急照明壁灯和疏散指示灯均采用自带蓄电池型,要应急工作时间不小于90分钟。应急照明壁灯能在断电后自动点亮;疏散指示保持常亮。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的设置高度均为距离隧道地面1.5米。

7照明控制

隧道照明主要分为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其中基本照明为24小时工作,为隧道夜间及白天提供最基本的照明;而加强照明仅在白天工作,为防止机动车驾驶员进出隧道时视觉出现“黑洞”和“白洞”现象而发生危险。

基于以上用途,隧道基本照明不设控制回路,保持常亮,仅在检修及故障时断开电源。

8结语

尽管此类城市交通隧道长度较短,但由于隧道照明涉及行车安全及人身安全,其设计一样不能马虎。由于较短的隧道长度,在根据规范设计各段照明时就需要灵活处理,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具体分析,按规范合理确定和布置各段照明的照度及长度等。

参考文献:

第4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加宽值,锯齿形偏沟,平面交叉等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述:

米易城南市政道路一期道路,位于米易县城城南,G5和S214之间,中间有安宁河穿过。

本人有幸负责南部新城市政道路一期的设计工作,其中主干道有:西环路、北桥路、景观大道、南桥路、新四街。次干道有:新一街、新五东路、新五街。下面谈一下自己在景观大道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吧。

米易城南市政道路一期平面图

二、路线设计

大家都知道,已规划的城市道路,道路设计应尊重规划,但往往有很多规划道路,特别是道路横向,往往没有考虑道路设计规范中要求的加宽值,米易城南一期市政道路就存在这种情况,城市土地有限,寸土寸金,此时往往就给设计带来不少麻烦,要么突破规划用地范围,此时往往业主或政府那里不易被批准,要么违反设计规范要求,不设加宽值,这样给后期安全营运带来很多隐患或车速达不到设计要求,降低道路等级,这也是不小的浪费。

1、路线平面设计

景观大道路线起点(我设计的范围)位于拟建的水电路中段,南端终点与西环路交界,道路全长2419.24米。

该路与规划中的十二条道路平交,该路最小半径60米(左线),最大半径160米(主线),原道路规划未考虑小于250米半径的曲线加宽问题,在征得业主意见后,同意我们按规范设计,即主线和左线各有三处弯道有加宽,加宽宽度是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137-2012计算得来。即:

Bw=agc2/2R+0.05V2/√R

式中:agc―为设计车型轴距加前悬的距离

V―设计行车速度

R―平曲线半径

左线半径为60米、65米和85米的分别加宽0.87米、0.83米和0.7米(两车道);主线半径为85米、160米分别加宽0.7米和0.9米(两车道);半径105米的加宽1.2米(四车道)。

2、路线纵断面

规划道路的纵面设计,因道路详规已经考虑到地块标高以及地块中的排水要求,设计时要充分理解规划的意图,不能擅自调整规划道路纵坡和道路标高。景观大道全线最大纵坡为0.313%,最小纵坡0.15%,最短坡长为269.24米,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R=13000米,凸曲线最小半径R=54000米。

在纵坡设计上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力求最大限度的控制道路各节点标高与与规划相适应,缓坡(纵坡小于0.3%)段不利于路面排水,在该段路面排水设计中设置了锯齿形偏沟(景观大道),以便排出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同时充分考虑到平面交叉行车的舒适、安全以及交叉范围内竖向过度均匀。

景观大道锯齿形偏沟设置图

3、平、纵组合设计

在进行平纵面组合设计时,力求使线形与地形、景观与视觉相协调,以保证舒适安全的使用功能。在保证平纵面各自线形平顺、流畅(即满足“平包竖”)的前提下,保证二者的技术指标保持均衡协调。同时在空间位置上,按照规范的要求精心设计,避免出现各种不良的线形组合和搭配,以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4、路线横断面设计

(1)路基断面形式

景观大道分整体式路基段和分离式路基段,整体式路基断面形式同南桥路、北桥路相同,即:路基宽度为7.5m(人行道)+1.5m(非机动车道)+14m(行车道) +1.5m(非机动车道)+7.5(人行道)=32米。

分离式路基中间为北湖区,其左线断面形式为:7.5m(人行道)+1.5m(非机动车道)+7m(行车道) +1.0m(路肩)=17米;其右线(又称主线)断面形式为:1.0m(路肩) +7m(行车道) +1.5m(非机动车道)+7.5m(人行道) =17米

(2)路基横坡:

行车道横坡: 1.5%,在景观大道分离式路基段,原规划为双向横坡,但考虑到该段路左线和正线之间为北湖,保护北湖水质,以及雨污管的布设,本次设计在该段采用单向横坡设置。

人行道横坡: 1.0%

道路超高横坡: 2.0%

超高旋转轴: 道路设计中线

道路加宽位置: 曲线内侧加宽

三、路基、路面设计

(一) 路基设计

1、路堤设计

因该路段填方居多,路线经过地段多为农田、鱼塘,耕植土较厚,下卧层多为砂砾石,含水量较大,填筑前均需放(抽)水晒干,清除淤泥或进行抛石挤淤并回填透水性材料,在地表水不易疏干、地表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丰富,应设置排水盲沟;在地下水出露集中且水量较大时,需设置渗沟,将地下水引出路基影响范围。因道路经过地带,低洼地段在做场坪期间需要填筑起来,中间为北湖湿地公园,有专门的设计,从节约投资上考虑,该道路填筑边坡未做绿化及防护。本段设计中建议采用安宁河里的砂砾石填筑路基。

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其压实度应符合下表(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每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50cm,当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为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路堤填筑时应通过适当加宽台阶保证填筑体厚度满足施工压实机械的需要,并不得小于3.0m。

2、路堑设计

该段挖方边坡不超过5m高度,在K0+300附近处,由于该段路侧地块已规划为办公和住宅用地,标高与景观大道差不多,故未在此考虑边坡排水和支挡。

(二)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业主的要求,并考虑到城市道路的特点,该道路按中等交通考虑,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结构形式,并根据沿线填挖情况对路面基层进行调整:

其结构形式如下:

填方路段: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19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土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垫层。

挖方路段: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19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四、给排水设计

(一)涵洞设计

米易南部新城市政道路一期设计,因道路要先于其他建筑建设,规划片区内除农田外,还有几条天然沟壑,且长期有水流,遇雨季水流更大,在该片区道路设计时,若不做充分考虑道路实施的先后顺序,只是一味按规划设计,该道路最终是无法实施的,或者在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变更设计,这样就会造成项目实施时业主投资失控,或在后期实施时根本就无法实施,比如出口无法实施等。本次设计对天然水道和灌溉渠在设计时均保留了现有水道或改沟处理。

原规划中的红旗堰需要穿过景观大道K0+150处,由于道路设计标高比其流水面标高都低,后段水无法排入原有红旗堰,影响下游段农田灌溉,此次设计建议业主在上游段适当位置将沟改在西环路外侧,接入下游段,此方案不影响下游段农田灌溉,经与业主沟通,请相关专家论证后,采用了我们的方案。在道路设计中,天然水道不可忽略,比如:景观大道的K0+420、K0+820、K1+380、K1+490、K1+905、左线K0+650、K0+920等处,天然水道需要穿过道路,流入安宁河,城市规划中的排水是进入主排水管,道路分期实施过程往往主排水管没有形成,道路施工也不能阻断天然水道,我们根据水道具体排水情况,设置了不同跨径的涵洞,灌溉主要以管涵为主,天然水道以盖板涵为主。

给水管道接市政管网,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人行道下,污水管道接入米易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道路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后经道路管网排至安宁河或就近接入已有市政雨水管网。

五、燃气工程

本道路按业主方要求设置燃气,道路范围内的的燃气沿道路敷设,中压管道现运行压力0.2~0.3MPa,设计压力04MPa,输送介质为净化天然气。

六、平面交叉口设计

米易南部新城市政道路一期设计共有44处平面交叉口,在这些平交口设计中,最有感触的是新一街、北桥路和迷阳湖大桥头平交口的设计,新一街与迷阳湖大桥交角仅370,这样的平交口现有规范是不允许设置的了,若设置立交,桥头用地也不够,还有就是安宁河边标高限制,也不可能设置立交。迷阳湖大桥已经在建设中,我采取了在新一街桥头段加宽现有道路,同业主商量,在今后的交通组织上采取禁左措施。

七、交通工程设计

(一)标志、标线

为了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沿线必须设置标志和标线。标志分为视线诱导标志、指路标志、警告标志、限制和指示标志,以及其他标志。路面标线有路面标志线、道牙标志线及障碍物立面标志线三种,其中路面标线又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人行横道线、导流标线、停车位标线、停靠站标线、出入口标线、导向箭头及路面文字或图形标记等。各种标志和标线要按夜间反光要求进行设置。

八、照明工程

该道路按灯杆30米间距对称布置普通照明灯, 主干路要求平均照度20-30Lx。

九、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景观大道是南部新城的重要主干路,由于与北湖湿地公园紧连,其景观风格应与北湖的景观和谐统一,我们在设计时,不断要注重较强的节奏感,同时还应与公园景观相协调,设计过程中经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格局上我们设计以112米为一个标准循环段,人行道11.2米为一个变化段,不设计路缘石,以求铺装与绿化无界线连接,强调生态自然。32米路段绿化带行道树为攀西地区最常见的芒果树和龙眼,分别列植34米和22米交替排列,其中芒果树单排列植,间距为4米;龙眼为双排空位列植,垂直间距为2米。芒果树下层为紫薇、龙牙花、垂榕柱等,再下层就是剪形灌木和球形灌木,三个层次形成上、中、下的立体绿化效果,龙眼下则不种植其它灌木花乔,只有清爽的缓坡草坪。这样就形成芒果树段与龙眼段密与疏的景观搭配组合,赋予道路强烈的节奏感,同时高大的芒果树和通直的龙眼加上亮丽整齐的灌木丛,这些充分展示出米易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宜人整洁的现代化城市风貌。

人行道铺装,以花岗石为主,铺装现代,简洁,明朗,选用石材的色彩与质感均与临近景观保持统一。拟用主要石材有:西昌黑、芝麻白、芝麻灰、黄锈石。绿化带拟用主要植物有:芒果树、龙眼、紫薇、龙牙花、垂榕柱、金叶假连翘、花叶假连翘、红继木、小叶女贞、海桐、鸭脚木、苏铁等。

市政道路的设计,谈一下自己的经验,以免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更好的满足城市规划和功能要求。

1、设计前应首先详读规划图,了解道路通过地块的性质、用途、功能要求。

2、野外实地测量和调查,熟悉道路通过区的地形、地物、地表建筑、水系、给排水及用电设施。多观察道路通过区周围建筑物,比如:附近道路桥梁等。

3、收集相关资料,如交通量、水文、地质、附近建筑的与此次设计有关的资料。

4、详细了解业主对此次道路设计的具体要求,比如:道路等级、景观要求、路灯要求、公交停靠站设置、道路设计的其他相关要求。

5、对规划中的道路,可能有些道路规划时未对符合道路设计规范的设计参数予以充分考虑,此时必须认真细读规划图,规划时有无预留空间(城区道路用地紧张,规划往往对道路没有预留空间),看有可能调整路线达到满足规范要求,如果不行,就需要立即与业主沟通,看是否可以调整,调整包括规划红线或道路等级。

第5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电气设计,问题评析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市政工程电气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建立良好的电气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卓有成效地提高市政工程电气工程的进行。

二、市政工程电气设计的必要性

市政电气设计的合理度直接影响到市政及建筑物用电的安全性及城市对通信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中的照明设计又关系着城市景观。市政电气的强弱电设计包括配电、照明、接地、防雷、通信及其管道等设计,而电气消防设计目的在于实现市政电气设计的安全防护,必须符合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求,以防因设计不当而造成安全事故。市政工程电气设计涉及城市中建筑的高压供电系统及其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照明及其配电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等,应将系统设置与市政景观、环境形象等相结合,以实现电气的本身功能,并使城市更加美化。因此,在设计时应遵循市政电气设计功能性和整体美观性的原则,针对本地域的市政实际进行电信电缆通道、弱电、电缆沟、照明等各方面的设计。

三、市政工程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在安全性、可信性方面没有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绝大多数为单相负荷, 三相负荷不平衡必然导致中线通过不平衡电流; 随着电脑及各种家用电器设备的发展与普及, 低压电网高次谐波污染日益加剧, 3 次及其奇倍数谐波均构成中性电流。中线过电流并由此引发电气火灾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为此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干线, 支干线及支线的导线截面原则上均应选择 N 或 PEN 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然而监理审图发现有的民用建筑配电设计中仍套用过去的作法, 选用的 N 或 PEN 线截面仍为相线的 1/2 甚至 1/4~1/3。再如,关于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 相关设计规范都明确提出应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 这是保证可用性及维修性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负责监理的不少高层建筑工程项目, 其设置在地下层的变配电所及柴油发电机房的配置多违背了这个要求。

2、设计深度不够

目前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 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 将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也可能导致可用性的欠缺。由于不按规定的深度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标注、也往往造成设计文件本身出现原则错误而难于及时发现, 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然而近年来电气设计文件中普遍习惯于只在系统图的设备符号旁标注该设备的型号或厂家产品编号, 使设备订货无所适从, 并往往造成错误。又如许多电气施工图中对电缆沟只标注尺寸及走向, 对电缆支架及盖板不作任何规定,实际上国标图集中对任一种尺寸的电缆沟, 其电缆支架及盖板的作法都提供了多个方案供设计时选择, 设计不选定则施工方难于抉择, 常按最低价方案施工。往往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甚至可能引起结算纠纷。再如电气照明图中按规定主要房间及场所应标注照度标准值, 当然也就要求设计者进行照度计算并按计算进行灯具配置。然而当前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能标注照度标准值并进行照度计算的极为罕见, 绝大多数是按房屋开间及功能凭经验灯。大多偏离了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 影响使用功能。

3、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衔接不清, 不按规定协调配合的问题

各专业管道、线路相互碰撞、相互矛盾的问题已成了施工图多发病。我们负责监理的好几栋大楼的地下层施工图, 审图时都发现,给排水管道及通、排风管道与照明灯具及电气管道多处相碰; 多个火灾探测器被通风、排烟管道遮挡; 只得修改设计后再行施工安装。

四、市政工程电气设计措施

1、电力电缆通道

在实际使用中,电缆沟作为电力电缆的通道,也作为电力电缆最外层、最基本的保护,其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因为施工场地、道路设计等方面的原因,电缆沟有时候往往没有放置的平面空间,或者是人行道的宽度放不下电缆沟,但是电力部门又恰好有一回110kV的电缆通过,这就是如何保证在狭窄的空间也能让电缆顺利通过的问题。为了保证电缆沟的两面墙能承受外侧土压力,我们在电缆敷设施工完成后在电缆沟的薄弱段填沙,以强化局部电缆沟的12墙的抗侧压力的能力。这样就解决了这个施工难题。

2、电信电缆通道

电信管道作为通信线路的通道一般采用全线埋管的方式进行设计,在施工图设计中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电信管道纵断面的绘制。在建立模型方面,电信管的埋深按照规范有一个量值,另外电信管束的厚度也就是电信管的排数变化并不频繁,而路面高程又可以在道路主业提供的图纸上找到特点,绘制纵断面图的程序框架基本就有了。在程序实现方面,因为CAD有很多的对外程序接口方式,我选择了DXF文件作为接口。用FORTRAN语言编一个可执行文件,对一个含有路面高程、电信井编号、电信管埋深、电信管束厚度、管长、井间距等绘制纵断面图的信息的文本文件进行操作,最后生成一个DXF文件。再在CAD中导入该DXF文件即可生成电信管线的纵断面图。使用含有绘制纵断面图的信息的文本文件的好处就是如果道路专业的图纸有修改,只要在一个文本文件上改动局部的几个值,再重新运行可执行文件对该文本进行操作,自动生成DXF文件即可,效率非常高。

3、市政照明工程

照明工程在市政工程中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一门设计。不仅包括供配电设计,还包括照度计算、亮度、均匀度等指标的均衡以及景观方面的考虑。结合目前供电紧张现状突出,感到市政照明工作有一点值得重点关注,就是路灯的节能问题。道路照明的节能,采用高效光源。白炽灯过去用得最广泛,因为它便宜,安装维护简单,它致命的弱点是发光率太低,因此目前常被各种发光率高、光色好、显色性能优异的新光源取代。市政照明以及一些建筑的泛光照明用电的最大负荷的出现时间与电力系统的夜间负荷曲线峰值的出现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想解决供电紧张的问题应该是优先选用单位光功率高的、易于维护的光源,并在供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关闭景观照明的电源。

五、结束语

工程电气设计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电气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能否达到要求,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因此,工程电气设计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我们只有加强设计管理,才能实现工程电气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丘汉鸿.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2

[2]唐观莲.现代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

第6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系统性;复杂性;设计思路;交通分析;设计的新思路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理想的道路在满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增大,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 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系统性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城市道路项目的前期从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规划、业主、设计部门的共同参与;后期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2)复杂性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多,各专业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排水、管线、照明、信号、绿化等,各专业分工不同,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侧重点有区别。

(3)设计人员的主观性

城市道路项目从方案到实施阶段的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前面的一个环节,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是围绕着设计方案进行,各个部门对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最终的方案由设计人员确定,设计人员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图纸,主观性体现了设计人员在项目中的作用与职责,成功的设计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使工程顺利展开。

二 城市道路设计的问题

(1)设计思路的问题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不注重路网的合理规划,不从全市路网均衡的角度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结构、密度及宽度标准,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担心将来发展后道路不够宽,将单条干路拓宽到80m~150m,机动车道双向条数达到8条~10条,横断面形式多以三块板、四块板为主,表面上看,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 提高了交通安全性,但实际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同一条道路上的同时优先意味着大家都不优先,尤以穿越中心区、核心商业区的干路为甚。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集中资金建设干路、立交,忽视支路尤其是贯通性支路的规划建设,支路不成网络、不成系统,自行车、行人均汇集到几条贯通性干路上,不仅加重交叉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而且行人过街很不安全,大大降低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将支路设计成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路及不注重快速路辅路建设等手法的合理性。

(2)不重视交通分析的问题

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流量、流向、车辆组成、车速、周边路网等的系统考虑,该环节应该在可研阶段进行认真调查和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道路等级的定位、规模的确定都依赖于交通分析,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项目筹备过程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业主往往不要求设计单位做可研报告,或者是先进行施工图设计然后再补充可研报告。即使是城市主要道路也不例外,缺乏必要的交通分析。没有正确的交通分析, 是很难做好与周边路网相协调的城市道路设计的。我国现在许多大中城市出现的拥堵现象很多与路网不够协调有关,所以,交通分析是城市道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设计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相关部门应大力支持,深入细致的做好方案、可研、初设等设计前期工作,以保证施工图的设计质量。

三 城市道路设计的新思路

(1)自主创新

业主单位往往对施工图的完成时间要求过紧,设计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论证,更没有时间去创新,只能“没有项目等项目,有了项目赶项目”,为了赶时间,设计人员免不了出现套规范、套图纸赶任务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设计院内部缺乏激励创新机制,项目设计科技含量不高,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不够重视。在当今环保、节能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设计单位、业主部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鼓励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在道路工程设计、建设中的运用, 是很有必要的。

(2)灵活设计

国内设计道路的标准是按全国的城市道路的设计规范或公路有关的设计规范,各省市区的设计单位、设计人员都得按规范设计,这在设计中不免出现雷同,特别是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东西地理特点多,若设计上一刀切,难免会出现后遗症,所以在使用规范时允许有一定范围的灵活性是值得探讨的。在美国,也有类似于我们的全国性的“规范”《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几何设计政策》,这一规范手册俗称“绿皮书”。它由美国各州公路及运输工作者协会。该“规范”实际上是道路设计的参考指南,在美国各个州甚至许多县、市都有符合各自特点的道路设计手册或者说设计规范,但它们都以绿皮书为基础,或多或少地参照了绿皮书。但绿皮书实际就是设计者推荐设计的参数或参数范围,它允许设计者发挥灵活性,特殊项目特殊设计,同样,各个州或县市的道路设计手册也允许或鼓励设计者发挥灵活性,若由于特殊情况要超出设计手册的标准进行,需要有充分的论证并获得认可。就如美国加州主要城市道路设计中,超标准设计须论证对道路安全、所在区域的要求、周围环境等等的影响,并在州交通厅所在地有关工作人员帮助下,向州交通厅申请批准。因此,美国设计标准在有规范的基础上能够有灵活性的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是一个道路设计新思维的亮点。

四 结束语

城市化发展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势头,道路设计的种种方案层出不穷。我们还需对当前道路设计做出新的思考和研究,尽量完善道路设计、重视交通分析,做出更加灵活的道路设计。

参考文献

[1] 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第7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 城市道路 设计 体会

1 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

1.1系统性

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城市道路项目的前期从规划到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规划、业主、设计部门的共同参与;后期从设计招标到竣工验收, 需要业主、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项目实施顺利。

1.2复杂性

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涉及专业多,各专业不是独立的, 是相互关联的,在项目负责的统一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城市道路设计涉及到的专业包括道路、交通、桥隧、测量钻探、排水、管线、照明、信号、绿化等, 各专业分工不同,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侧重点有区别, 如道路专业表达的是路线走向、平纵横、路基处理等内容,而交通专业重在表达标志标线、信号控制等内容。

2 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2.1协调沟通能力

城市道路建设是多部门、多专业共同参与的工作,设计人员协调的作用不容忽视, 任何一个环节的沟通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大局。设计人员对图纸质量负责,在各个部门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各个阶段都需要设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设计文件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工程跨越河的处理方案,需要与规划部门、水利部门沟通河道的规划位置、水下净空要求、跨径要求、标高等, 确定设计参数, 在实施中才具有可操作性。

2.2技术应用能力

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起到技术支持的作用,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各协调会议基本上都是以设计方案为中心,设计人员应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专业技术知识,保证设计文本具备实施的条件,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技术应用应着重培养对规范的理解能力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

2.3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

对设计阶段的认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清楚当前的设计阶段及工作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在同时进行多个工程设计任务时,这种能力的要求尤为重要, 要做忙而不乱,同时培养良好的资料整理习惯。

3 设计中的体会

3.1 总体设计

3.1.1 关于设计车速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各种指标的选择是以道路等级和设计车速为依据,道路等级、设计车速与规划及道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有关。设计车速在一个工程中一般是一个确定的值, 但在包含道路、桥梁、隧道的项目中取值要灵活,因为坡度、半径和行车条件不同, 如主线计算行车速度根据道路等级取值为60km/ h 时,桥梁隧道由于具有较大纵坡, 视距难以满足60km/ h 的标准,以及保证主线汇人段的交通安全,设计车速可以根据实际行车条件选择。

3.1.2关于平面设计指标

条件许可时,平面设计指标尽量采用大于规范要求的指标值,利于行车安全和保证视距。对于采用小半径的情况, 特别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半径时,应注意圆曲线内侧的半径应大于规范要求, 即平面设计指标应按照最不利位置进行选取。

3.1.3 交通组织设计

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有利于道路设计满通功能的需求, 内容包括人行过街间距、调头间距、公交车站间距、道路开口间距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人行横道的间距宜为250 ~300m。城市中的人流量大, 道路的建设阻断了两旁的人行通行,适当的人行道间距有利于行车且保证行人安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主干路上开口间距宜≥300m。城市道路两侧机动车交通需求大, 要正确引导, 盲目地开口不仅增加交通事故概率, 而且降低交通效率。公共交通是出行的首要选择,《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公交车停靠站间距一般为500~600m,合理的公交站间距为出行提供便利,使人车分离的交通设计更容易实现, 真正做到各行其道, 提高交通效率。调头车道间距一般为1km,与沿线的交叉口左转交通相辅相承,减少交叉口位置的交通压力和交叉口时间延误,提高路段的交通效率。

3.2 纵断面的设计

纵断面对工程质量、景观、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影响比较大。规范提出了平纵曲线的组合关系及各种设计指标, 设计中除了要满足组合关系、坡长、坡度、竖曲线半径等规范规定的指标之外, 还应考虑与现状道路标高的关系、地形要求、桥隧引道线形的要求等因素。

3.2.1交叉口纵坡

城市道路相交的现状和规划道路比较多, 规范要求交叉口范围的纵坡宜≤2%, 困难情况下应≤3%。现状道路交叉口应按规范设置纵坡, 规划路相交位置的纵断面应预留实施条件。以中线里程和长度确定的纵坡在交叉口的内外侧坡度是不一致的, 内侧会大一些, 内侧曲线长度小, 外侧大, 在采用极限纵坡时要保证不利位置的内侧的坡度在规范允许的范围。

3.2.2纵坡限值的理解

设计纵坡一般采用小于规范规定的推荐值, 除非特殊地形的要求, 如避免大量拆迁、挖方和满足道路横向连接等情况, 一般不要达到极限坡度。

3.2.3关于上、下线错台

为了减少山体开挖或有利于路侧道口横向连接, 可采用上、下线错台设计形式, 即横断面为处于不同标高的双幅路, 两幅路的设计标高分别通过各自的中心线控制, 纵断面在上、下线起终点与原设计标高接顺, 中央利用放坡绿化过渡高差或采用支挡构造物, 如海口市滨江西路位于南渡江西岸,道路沿南渡江走向,文明东路口至琼洲大桥段需起到防洪要求,但此段地势低,为了减少土方回填和与周边道路连接,又能达到防洪设计要求,因此道路纵面采用上、下线错台设计形式。

3.3 横断面的设计

3.3.1 关于路幅的分析

城市道路横断面分幅应视具体情况而异, 旧路比较常见的是一幅路和三幅路, 而新建道路中又以两幅路多, 现在红线宽度大的道路逐渐倾向于向四幅路发展。

新建城市道路更加注意景观, 城市道路建设中引入了彩色沥青和较宽的中央绿化带; 采用两幅路的形式,横断面布置应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需求, 自行车道可采用彩色沥青铺装, 既保证了行人的安全, 也满足了非机动车的通行需要。最外侧的一条机动车道因地制宜地

设置公交车专用道, 满足公共交通通行要求。工程注重景观, 根据规划宽度和交通需求, 设置中央绿化带, 机动车道两侧设置绿化带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行道树分隔, 人行道外侧至红线边设置绿化带。

3.3.2人性化考虑

规划红线范围内的横断面设计在满足机动车的交通需求之外, 应注重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在保证人行道宽度的同时, 全线行人通道保持连续, 满足行人的需求, 人行道宽度最小为3m, 同时还应考虑设置人行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在受拆迁限制的交叉口, 转弯半径尽量取规范低限值。主线行车速度为60km/ h, 交叉口右转弯采用30km/ h, 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当右转弯行车速度为30km/ h 时, 转弯半径为33~38m,为了保证人行道的宽度, 转弯半径可取低限值33m。

第8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施工

一. 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包含的项目较多,它包括土建结构、建筑电气安装、通风与空调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只考虑单一专业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等,而不考虑其他专业,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他专业的施工甚至影响整个工程。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在施工过程中更为复杂,其与结构施工的关系更为密切,如建筑电气的各类管线越来越多,对防雷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建筑电气与结构之间的配合应该得到相应重视。

二.建筑电气定义

现代建筑趋于多元化的风格,高度大、面积大、功能复杂,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项目繁多。建筑电气设计从狭义上仅指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计,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工业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等户外工程。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将供电、照明、防雷归类在强电,而其余部分,如电话、电视、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强调了电气设计中所增加的消防、电讯和自控内容与传统电气设计内容完全不同,容易理解,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电气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是进度、质量、成本。我国多数施工项目管理中对三大目标的管理存在着片面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现实,我们要综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优化,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的特点、有关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因素。建立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模型,它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编制质量、进度、费用计划的基础,也是确定施工顺序和过程控制的基础。通过以工时为基础的综合进度计划曲线和以费用为基础的综合进度计划曲线的编制方法、编制过程及优化问题,它是指导施工的具体依据。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控制执行效果测量评估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执行效果评估曲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预测值的求取方法和进度纠偏调节措施。针对施工阶段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目标的综合优化问题,在分析了进度、质量、成本三者之间逻辑关系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假定提出了在质量、成本约束下的进度优化模型。

在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在工程设计中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建筑电气专业在建筑物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所涉及到的管线管径小、敷设简单,以及防雷接地措施要求不高等,所以电气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往往被忽视,其实不然。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基于以上原因:这就要求电气工程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计划与控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气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同时,建筑电气设计要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进行融洽的协调及配合,从而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

三. 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违背或偏离设计规范的规定,设计深度不够

某些设计完全违背了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按图施工必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相关设计规范都明确提出应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这是保证可用性及维修性的基本要求。另外还存在着设计中未作电气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结设计;错误地采用TN - C 低压配电系统;建筑低压配电线路截面的选择等问题。

2、与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衔接不清,不按规定协调配合

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按规定应在电气施工图中标出联接点、预埋件,说明敷设方式及技术措施 ,在土建施工图中有相关的预埋件详图及相关的标注与说明;土建施工图中则常无任何相关的说明与标注。

3、电气施工单位资质不高,电气设备和材料质量不合格,达不到规定的指标。

部分工程(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工程) 不按建设程序办事,私雇资质等级不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及施工单位(或个体户)设计或承包工程。由于设计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

四、建筑电气的设计与施工

1、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监理人员、采购人员要严把材料的质量关。

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部门应协助建筑单位认真审查承包和分包单位的资质,提出审查意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好施工单位。在材料上,可通过考查,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保管员协同监理工程师,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对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

2、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类建筑中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的构造柱,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剪力墙等,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Φ12 ,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 以上螺纹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在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形式有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均属于对头碰焊) ,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3、利用基础地梁作为接地装置。

建筑物地基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箱形基础、桩基础以及复合地基。建筑物基础埋深通常由基础自身高度、地面下预埋管线高度及防冻防腐蚀深度等因素决定,一般均大于0. 5m。

五. 结语

合格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七个质量特性规定的要求,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及时间性。设计单位应将通过了设计评审的合格的设计文件交付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各工作人员要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紧密协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不断加强监理工作,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电气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电气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设计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性、可信性及可实施性的缺失或偏离,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 92) .

第9篇:道路照明工程设计规范范文

试论“贯标”的有效性许峻(3)

e—Home数字家园:科技创造新生活陈萍(7)

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城市规划(上):兼论上海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简逢敏(10)

楼宇自控系统现场控制站软件系统:控制技术系列文章之二顾锦瑜窦晖(18)

LonMark互可操作性:Lonworks控制网络技术系列讲座(3)张晓燕(22)

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孙兰(26)

网络房屋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刘叶冰(32)

斜拉桥损伤识别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设计刘效尧(35)

布线系统中的屏蔽与屏蔽(38)

注塑模具参数化设计孔凡国(40)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集成系统技术黄如福符岚(43)

智能住宅的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朱立彤(47)

芳村小区的综合布线设计(52)

凤山桥装饰工程结构设计张小明韦爱凤(55)

螺旋面亭顶的实体造型技术罗康贤李健(57)

AutoCAD环境下桥涵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徐庆元唐进峰(60)

AutoCAD环境下提高绘图效率命令的应用周传辉(62)

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平台在智能化住宅小区中的实现:HG2000A…李俊红蔡晟(66)

巡视光栅矢量化软件(上)Bytnes,D(70)

2008年度智能建筑品牌精彩绽放(1)

智能建筑真的智能了吗?——三大典型建筑智能化建设专项调查初步分析(12)

面对面——酒店建筑的智能化建设路小北(被采访人)(17)

面对面——医院建筑的智能化建设王健(被采访人)(21)

面对面——机场建筑的智能化建设吴文芳(被采访人)(24)

建筑节能坐标——能源计量(34)

行业扫描

光纤布线技术风暴(6)

IB商务沙龙——用户需求:2008(北京)现代金融业建筑信息化、智能化建没商务沙龙成功举办(7)

国际先进布线阻燃技术——大金布线阻燃专题研讨会(7)

行业领跑者要努力成为标准制定者(8)

核心技术,推动中国建筑节能——同方Techcon控制产品与智能建筑专家交流会(9)

IB专栏

智能建筑正当时(10)

本期关注

酒店的建设需要软硬件一起抓——酒店建筑智能化建设初步分析(13)

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之路——医院建筑智能化建设初步分析(18)

为机场插上智能化的翅膀——机场建筑智能化建设初步分析(22)

面对面——集成商谈建筑智能化建设(29)

楼宇自动化

建筑节能坐标——能源计量(35)

大型公建能耗计量系统设计与应用王志蔡波钟衍(39)

能耗计量是建筑能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44)

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西门子基于网络的经济有效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陈昕昕(46)

江森自控的可持续能源管理(48)

布线全攻略

光纤跳线管理指南(50)

6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与安装曾光波(56)

数据中心预连接光缆布放技巧孙慧永(60)

网络数据传输铜缆结构之演变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 万志康(63)

如何在现场检测整箱线缆和跳线的质量尹岗(66)

如何解决Cat.6A成品线材和成品跳线测试黄定铖(70)

整箱线缆现场测试解决方案刘程吴建新(74)

布线系统屏蔽层与接地的检测任长宁(77)

数据中心里光纤连接方案的迷思(81)

综合布线问与答(82)

安全防范

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周界防范及视频监控系统实施方案宋松(84)

浅说数字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三种实现途径程丽敏(88)

绿色照明

基于模糊技术的智能照度控制系统研究张亚王大欣(91)

技术与工程

模拟和数字广播系统在浦东机场应用的分析和比较顾炜兢(95)

数字技术在奥运场馆中的应用刘宇辉(99)

高科技园区智能化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王福良(104)

楼宇自动化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王胜(107)

全面整合打造综合布线品牌旗舰——访泰科电子安普布线全球副总裁StephenMitchell先生张喜凤(6)

在线论坛

“IB中国行走近国标”杭州、哈尔滨站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暨智能建筑新标准新技术推广系列活动之七月盛况王洪涛(9)

本期关注

解读医院智能化建设(二)——推动医院智能化的手臂——访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研究员于冬赵晶宜(11)

医院智能化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国栋(15)

医院的弱电设计(一)苗地(19)

医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二)王健(26)

浅谈医院建筑的智能化系统魏燕文(33)

现代化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实践刘伟陈刚(38)

中控.SUPCON楼宇自控产品在医院建筑中的节能应用龚小斌龙孔荣(42)

楼宇自动化

智能大厦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陈明(51)

一种新型的新风机组数字式定风量风阀及其控制器赵晓军宋四海郭启辉王建平(58)

HoneywellEBI与Carrier冷水机组接口通信佘凤程(62)

“八一大楼”楼宇自控系统的改造宋志伟车盖伟(65)

布线全攻略

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体会曾松鸣(69)

在综合布线设计中如何选择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74)

百通公司优秀布线理念简介倪建华(76)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金海涛(79)HttP://

检验布线质量(81)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陈志新周渡海张少军(83)

技术与工程

浅议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二)——建设与管理模式篇柳长波沈晔(86)

建筑节能的设计技术、发展探讨陈硕黄宁海(90)

浅谈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操作黎安明(93)

绿色照明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简介李景色李铁楠(96)

城市道路灯具设计的景观性研究初探王健徐华(100)

城市景观照明的绿色与节能(一)——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与问题熊志强(106)

住宅科技

依山别墅的卓越音响(109)

产品与应用

智能流量平衡解决方案沈新荣郁辉球石磊(111)

企业风采

施耐德电气收购Pelco进一步拓展其楼宇自动化业务(116)

培训视界

2007年智能建筑专业技术系列培训课程(117)

“IB中国行走近国标”南京、福州、武汉站:推动智能建筑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暨智能建筑新标准新技术推广系列活动4月再掀热潮赵莹(6)

本期关注

智能建筑企业销售渠道(一)——不断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访比利时巴可有限公司大中国区市场总监唐朝晖比利时巴可有限公司中国区智能显示与虚拟仿真部门总经理苏晹苏慧萍(9)

力求“专注、专业、专一”的管理销售渠道——访美国康普公司SYSTIMAXSolutions大中国区总监黄海涛苏慧萍(13)

以客户为尊,充分了解客户需求——访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销售总监刘锋赵晶宜(16)

精心出精品专业铸卓越——访杭州立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林健苑晓蒙(18)

信息与双赢施耐德的制胜法宝——访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综合布线产品(中国区)销售经理温燕丹苑晓蒙(20)

保证高品质平衡价值链——访索特自控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鸿军苑晓蒙(22)

中控电子:坚持“产品+服务”的营销模式——访浙江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楼宇控制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龚小斌苏慧萍(25)

楼宇自动化

新一代BACnet控制器吴彬(27)

LonWorks智能节点及其Plug-in程序设计任晓强燕飞韩宁(32)

变风量变水温系统解耦控制实验研究徐小军翁文兵(37)

智能建筑电源技术均应用研究程敏珍缪希仁(41)

布线全攻略

综合布线施工的重要性——综合布线工程实施中问题杂谈(46)

综合布线施工中的穿线曾松鸣(51)

数据中心布线过程中机柜和机架问题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 张昊巍(55)

关于企业布线(58)

“安装型性能”布线方案梁俊(59)

数据中心即插即用新产品——光/铜转换模块(61)

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范围研究(62)

令人期待的视频、数据、语音测试设备CarolineChenDanPayerle庄焰(译(65)

浅谈双绞线在现代化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68)

TCL-罗格朗经典工程案例(70)

技术与工程

北京市东直门交通枢纽公交场站火灾探测器的选择邱勇(72)

北京大学体育馆扩声系统浅谈王苏颖(74)

门禁系统百家争鸣——大型智能IC卡网络门禁管理系统在广州地铁三号线中的实际应用苗健(76)

美国西屋门禁系统在电力行业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应用严斌(83)

智能卡在制衣厂的应用(88)

松下平移自动门门禁系统出入口解决方案(92)

跨区域、跨国大型企业组织出入口安全协同控制和管理技术:Digitalor2006SuperGroup超级组织网络门禁系统(95)

CCF指纹考勤门禁(98)

泰科安防门禁控制和管理(100)

办公室照明的现状与未来(二)袁樵(101)

走近标准

明确智能建筑的建设最终目标——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工程设计部电气室主任林海雄赵晶宜(105)

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的公告(106)

建设部关于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106)

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 IB中国行近国标:互动答疑(107)

产品与应用

精臻于专,尊显于惠——HP高性价比AMD双核处理器工作站xw3400(109)

沟槽式解决方案使“鸟巢”管道连接如期完工(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