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教育信息化战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信息化战略

第1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战略规划重点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本文深入剖析、解读了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及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各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路、特点、整体发展目标及后续发展任务上的异同.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成功举措将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64-03

基金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等教育及战略研究)(30409501)

1 引言

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过程中充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1].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世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战略规划重点内容,是提高全民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通过各自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相关教育改革实施项目在数字教学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政策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将“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纳入国家规划.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因为某些现实因素的制约与影响而存在诸多差距及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剖析与研究尤为重要,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成功举措将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借鉴与启示的作用.

2 国际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教育信息化问题首次提出于1993年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报告中,在此之后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与突破方向.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演变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NETP 1996即帮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其发展任务包括全国所有教师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培训和支持,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因特网;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拥有配备现代化计算机的教室;所有的教室都连接上信息高速公路;优质的学习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成为学校课程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第二阶段NETP 2000指数字化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触手可及的世界课堂,其发展任务包括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室、学校、家里和社区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运用技术来促进学生的高水平学习;所有的学生都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技能;通过研究和评估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利用数字化的学习内容和网络应用程序改变教学.第三阶段NETP 2004迎来美国教育的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学生如何变革教育期望,其发展任务包括提升领导能力、考虑革新预算、改进教师培训、支持在线学习和虚拟学校、鼓励使用宽带网、迈向数字内容、整合数据系统.第四阶段NETP 2010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要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并提出了“技术支持下的21世纪学习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这五个重要要素[2].

新加坡教育部分别于1997年、2003年、2008年了教育信息化一期(Master Plan 1)、二期(Master Plan 2)、三期(Master Plan 3)发展规划,简称MP1、MP2、MP3.MP1(1997~2002)注重拓展丰富开放的学习环境,加强校内外联系;鼓励创新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教育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3].以此为基础,MP2(2003~2007)侧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的关系;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保障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有效使用[4].MP3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者、教师、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确立四个目标,分别为学习者充分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及协作学习能力,成为有远见及责任感的信息技术应用者;学校引导在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师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创条件;教师帮助学生丰富信息化环境的学习体验,促进其自主及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能支持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5].

英国自上世纪末开始充分发挥其优势综合国力,增加经费支持和科研开发,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简称JISC)于2009年的《JISC2010-2012战略》(以下简称《JISC战略》)是面向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一份战略规划文件[6].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搜索功能强大,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英国通过法律敦促教育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保障.英国政府借助信息技术运作的“产业大学”,把学习者的需求和各类教育资源的供给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

韩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过四个阶段,在启动与基础阶段(1996年~2000年)政府斥资资助所有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国性教育门户网站EDUNET、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等;ICT应用阶段(2001年~2003年)的发展重点是教育内容开发与传递的标准化、教育资源共享(ERS)、教育管理信息化——建立国家教育信息系统等;电子化学习阶段(2004年~2005年)旨在基础教育方面建立网络家庭学习系统将教师、学生和家长紧密联系起来,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则主要表现在对电子化学习的应用与研究方面;普适学习(u-learning)阶段(2006年至今)侧重未来教育研究与开发,探索新的技术和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普适学习、进行ICT整合于课程的深入研究、继续支持和建立大学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等[7].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大亮点是地区性电子化学习支持中心的建立以及信息技术对大学教学、学习和管理、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等方面的促进和支持.

日本通过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及学校信息教育推进等多种措施有效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政策推进方面,日本从1992到2002十年期间5次制定并出台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大幅度提升了日本大中小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进程.日本为实现已定教育信息化目标,从1994年开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加快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建设进程,目前已实现每个家庭享有高速高效的信息互联网络.在日本2010年的《教育信息化指南》中,从信息技术教育等九方面详细阐述了今后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与方向.

3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8]于2012年,预计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及任务,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十年规划》发展任务部分对我国各个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做出了统一部署,在第六章专门介绍了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重点:首先,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其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提升个性化及互动教学水平,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再次,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最后,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即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

4 比较研究与分析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2010)《变革美国教育:技术助力学习》强调应用信息技术与手段促进美国教育的全面变革,大力提高教育生产力.美国高校在管理、教育及图书资源等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了突出成绩,具备了丰富经验.我国高校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学信息化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进步,但与美国高校信息化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比较得到的启示为:第一,在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不足,在基础设施联网率及网络传输能力等方面也相对落后些[9];第二,在校园信息化管理、规划和政策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方面应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开发、应用和传播电子资源的积极性;第三,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缺乏统一的评估制度,此外,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地区差异明显增加了评估的复染性,教育信息化测评研究应加强.

新加坡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存在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其相似点是都提出在保证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人人享用.新加坡重视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生自主、协助学习,我国强调在信息化条件下促进高校大学生自主与个性化学习、自主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韩国预计于2015年全部取消纸质课本,推广普及电子教材,在学习服务方面,有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云平台,这对我国构建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方面提供帮助与促进.

英国的全国学习网络搜索功能强大,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它是一个可以满足每个人学习需求并向所有学习者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新型方式,这个学习网是由遍布在全国、分布合理的各个学习中心组成的,在终身学习环境构建方面值得我国学习.

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相继推出“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信息化发展战略,使得日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日本政府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十分重视、支持力度大、教育信息化新策略更新比较频繁.我国也应顺势而上,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将政策实施与财政支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此外,日本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是注重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养,日本教师需要接受信息技术方面的考核,在教师资格证更新时还需选择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进行学习.信息化人才是我国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应全力支持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5 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对比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措施及异同有助于总结北航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下一步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以及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各学院、专业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动;通过“百链云服务”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的校际与网络共享;智能教室等信息设备的配置与使用对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支撑;合作成立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同时,部分学院正在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师生、生生跨校区远程实验指导与交流等信息化建设;师生积极使用诸如课程中心、课程申报系统等信息化资源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不同学院针对不同的专业课程也在积极建立专业的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平台,比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波学堂”网络社区凝练了包括微波技术、电磁场理论、高等电磁场、电波传播与天线等多门电磁场与微波领域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网络共享与互动讨论.此外,学校主张不断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然,北航特色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还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加强:第一,持续加强绿色、文明、安全的数字校园建设,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第二,北航应积极与科研院所、对口企业共建共享科技教育资源,完善巩固科研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资源与数据、科学文献的共享,支持跨专业、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第三,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优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北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6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标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借鉴吸收国外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力争通过十年时间将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过渡至教育与技术的全面融合创新阶段,从而加入教育信息化大国行列,实现教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6.

〔2〕〔5〕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Master Plan 1.[DB/OL]. ictconnection.edumall.sg/cos/o.x?c=/ictconnection/pagetree&func=view&rid=715.

〔4〕Master Plan 2.[DB/OL]. ictconnection.edumall.sg/cos/o.x?c=/ictconnection/pagetree&func=view&rid=721.

〔6〕吴砥,尉小荣,卢春.中英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对比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2):21-28.

〔7〕韩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近况及启示[DB/OL].edu.cn/cio_6540/20120331/t20120331_761165.shtml.

第2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城乡差异;均衡发展;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0080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祁玉娟(1976-),女,硕士,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 城乡教育信息化差异背景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教育信息化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中国义务教育中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差异,这种地区差异不仅存在于东西部学校之间,还存在于城乡学校之间和同一地区的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间[2]。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差异没有消除,反而随着数字鸿沟的出现而呈现出愈来愈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学校之间硬件环境设施建设的差异上,更体现在优秀教师资源配置、信息资源建设等软件环境方面。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教育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产生重大威胁。

教育财政投入差异是中国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最重要原因。虽然有专家指出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偏低所造成的[3],但是相对而言,笔者认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投入方式才是义务教育学校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中承担的财政责任太小,导致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难以得到保证[4]。龙舟[5]发现我国2003-2005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的绝对差异一直在增大。栗玉香[6]的调查显示校际间教育财政差异明显高于区县间差异,校际间教育财政资源存量差异高于增量差异,而公众对校际间财政均衡的满意度较低。

近年来国家着力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了农村和落后地区学校的教育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为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资金。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但是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教育差异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

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笔者认为在现有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上仅仅通过经济手段难以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在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变革传统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学校之间教育发展的协调和均衡,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差异。

2 城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分析

2.1 国外相关经验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接入了Internet。1996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教育技术行动纲领”(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itiative),指出到2000年,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 IH),让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文化方面受到教育。美国教育联合会等几家著名的教育组织联合建立“21世纪教师”网络服务,鼓励、组织和支持使用新技术对学生进行革新教育的教师,培训了10万名美国教师,并为参与该项服务的教师提供了交流经验的场所。日本不仅加大设备投入,还积极地借助Internet进行教育革新。1995年5月,日本文部省和通产省联合实施了 “100所中小学校联网试验研究”,让111所试验学校师生了解和学会使用Internet,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英国从198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高等学习中实施一项称为“计算机用于教学创新”(Computers in Teaching Initiative, CTI)的宠大项目,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与远程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高等院校所有学科(包括文科、理科、医学、环境等各个领域)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的彻底变革。并将1998年定为该国的“网上教育年”。

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各国政府采用了相应的策略来解决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来看,在保证学校教育投资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各国还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避免不同学校教学发展的差异。例如,美国不仅采取优惠政策吸收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还通过网络虚拟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网络课程[7]。英国政府也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来加强校长培训工作[8]。在日本,由于教师属于公务员,教师流动属于公务员人事流动的范畴,因此日本政府制定“教师定期流动制”来解决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类似的还有韩国的“教师互换制度”。

2.2 国内相关经验

我国基础教育投入是在国务院领导下, 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9],由于农村经济基础比城市薄弱得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采取“城市辐射农村”的方式,即教育信息化首先在大中型城市试点,然后再推广渗透到小城市,最后是农村中小学校,这个模式本身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为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边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边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UNDP403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这些项目对支持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对于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差异的控制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人员调配上,即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等方式,由城市向农村短期派遣教师帮助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二是在财政支持上,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绩效工资制度[10]、建立省级统筹的教育投入保障政策[4]或者以中央为主、省市为辅的教育投入[11]保障政策来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吴琼[12]认为上述策略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研究者持反对意见,例如冯文全[13]认为,教师轮岗忽视了教师的情感,没有充分尊重教师意愿,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改变,教师的流动仍然是单向的。

2.3 城乡教育差异的信息化解决策略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村和西部薄弱地区的教育投资,有利于这些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这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信息化教育设施后,对于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减少义务教育学校差异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加上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具有更加强烈的要求。对于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国家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和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则难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忽视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加大,并进一步加大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特别是信息化社会中对信息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信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提高,以及城乡之间家庭在信息设施和信息素养上的差异,使得数字鸿沟成为城乡学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信息技术以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信息素养密切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缺少可用的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将无从实施。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4],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则可以对教育均衡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减少义务教育学校差异,确保义务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3 城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策略

3.1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发展策略

现有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策略对于缓解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师资源配置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是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推动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二元化和农村教师待遇低下,城乡教师在收入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教师的巨大非财政性收入,城乡教师的收入差异难以通过财政支付的策略来完善。加上城乡教师在子女入学、就业以及生活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城市教育工作比农村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城乡优秀教师的流动依然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素养更差,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城乡教师流动的马太效应不可能通过政府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来完成。如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调动优秀教师向农村发展为培养农村教师为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教师,相信效果会更佳。

城乡教师差异除了教师学历和前期经验的差异外,被局限的视域是限制农村教师发展的重要原因。两位水平相当的师范生毕业后分别到不同学校去工作,在若干年后专业素养就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所在学校对教师的培养明显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的教师接受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机会明显少很多,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难以突破原有教育理念的限制,进而影响到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开放的视域显得更加重要。由于教师教研经费的限制,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与城市和发达地区教师交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严重受限的教师视域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进而影响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农村学校课堂的革新。

网络为教师的跨区域交流提供了便利,利用网络,不同区域的教师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交流可以扩大教师的视域。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以及教师与教育研究专家之间的交流,甚至可以实现教育研究者与教师的长期交流与合作。在建立联系后教师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在线交流,相互分享经验和教训。不认识的教师还可以通过虚拟社区进行教学反思与经验交流,在反思的过程中进行经验的分享和总结,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利用网络加强农村教师参与教研的机会,让城乡教师配对交流共同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相较于从城市学校调派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更加具有可行性,也更加人性化。农村学校教师获得了足够的培训后,也更加有利于农村学校教师改变自己的观念,并推动教育的信息化。

3.2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资源配置的多少会影响到教学的实施过程。单纯依靠教师来制作教学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不仅增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教师所制作的信息资源质量难以保证。如果依靠购买信息资源来充实学校的信息资源,巨大的经济压力对于农村学校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学校所能够获得的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是有限的,农村学校所能够获得的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更加少得可怜。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丰富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实施的重要保障。与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不同,以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为特点的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不再具有独占性,同一份资源可以多人同时共享使用而互不影响,多个学校共用一个教育信息资源库并不会造成不同学校之间资源配置的冲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突破传统的校校建资源库的策略,在购买和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的过程中所建立的信息资源库,不论是从企业购买的信息资源,还是学校教师自建的信息资源,都公开供所有的教师使用。那么在相同的投资下,学校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城乡学校由于投资差异所导致的学校信息资源环境差异也得到解决。这样,所有学校都可以获得相应的信息资源以供使用,农村学校在得到了充分的信息资源后,也有利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熊才平,方奇敏.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理论与构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7(4):1113.

[3] 岳昌君.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预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152166.

[4] 范先佐.构建“以省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113118.

[5] 龙舟,刘朝.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地区差异研究——基于统计学方法及基尼系数的测算[J].科学管理研究,2007(6):8184.

[6] 栗玉香.推进义务教育校际间财政均衡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9(12):1114.

[7] 何克抗,赵兴龙.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措施[J].基础教育参考,2010(4):2731.

[8] 姜利琼.中英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12):2930.

[9] 钟晓玲.我国教育投入的城乡及地区差异分析[J].价格月刊,2007(4):5962.

[10] 谢世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五条建议[J].新教育,2010(4).

[11] 张文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3638.

[12] 吴琼.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模式的多赢效应[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 8890.

第3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低成本;数字鸿沟;信息化战略

一、世界各国普遍推动信息化

(一)“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

信息化的发展表现为数字化,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的一场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人类实现一体化信息资源成为可能,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手段和途径的多寡,影响着他在社会中获得机会的多寡。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因此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形象的将当代信息领域中信息富有者与贫困者之间的差距称作“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为信息鸿沟。它是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二)世界各国对信息化的推动

世界各国普遍认为,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自己的战略任务,呈现出信息全球化的趋势。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着眼于总体和长期发展,制订统一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计划,引导和指导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组建高层次的信息化协调和管理机构,强化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同时调整原有的政策法规,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及时信息化的项目指南,对企业投资进行信息指导,并加大基础性、关键性、引导性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力度,为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围绕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美、日、欧共体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计划,如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SDI,含反卫星计划、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科学家预言,在21世纪,生物信息技术、激光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将快速发展,并会形成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世界各国都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出发,高度重视信息化,力争抓住信息化机遇,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实施低成本信息化战略的必然性

(一)我国消除“数字鸿沟”的紧迫性分析

分析国外信息化的发展形势,我们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紧迫的挑战和不利因素。如果我们能够牢牢地把握信息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随着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成果已经开始十分突出地显现出来。不仅发达城市的居民体会到信息化给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即使是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民,如今也能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但是,我国无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我国内部不同地区都存在这着显著的数字鸿沟进入知识经济阶段。在我国内部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数字化程度相对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各地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正在拉大,一条无形的“鸿沟”开始阻隔在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低成本信息化战略的选择

实践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大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增长阶段,结构调整也在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城市管理正在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产生较大的需要。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发展信息化的成本代价课题。信息化成本有硬性成本与软性成本之分。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把更多的眼光聚焦在硬性成本上,对软性成本却视而不见,结果导致实际收益远远小于信息化总成本。因此,对信息化成本的全面认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软性成本很难量化测算,这就给信息化成本的预算带来了不便,这也是我们今后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正处在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三、我国低成本信息化战略框架构建

(一)建设以IP为核心的融合网络,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融合网络是以IP为核心,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因特网、移动通讯网络和固定电话通讯网络的“三网合一”的技术。融合网络要求在同一城市的数字化分组交换网络中同时支持上百套电视节目、数千套点播节目、上百万话路服务和传统数据传输服务。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这一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网络技术发展尚不充分,无论网络用户规模、网络应用、网络技术或网络产品都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局着眼,应不失时机地开展中国下一代网络体系的研究、应用试验、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以最低成本填平数字鸿沟,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二)以EPC技术应用为契机,引领企业成本节约

任何信息系统都离不开数据,没有数据的流动和对数据的处理,就没有信息化。众所周知,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按一定的规则被处理成信息化系统,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目的。人们往往用手工作业方式将这些数据信息录入到自己的信息系统中,但这种方式速度慢、易出错。与这种方式相比,应用EPC(electronic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EPC完全由机器来自动识别读写,比手工录入快千倍,并且出现EPC扫描错误的可能性也非常低。据统计,人工键盘录入的差错率为三百分之一,而EPC技术录入的差错率仅为三十万分之一。

(三)开发中小企业适用的价格便宜的软件,消除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信息化差距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还相对较差,还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MIS),大量关于客户、合作伙伴、产品、交易记录和商业机会的信息资料分散于各部门及员工的私人邮件、传真件、文本文档、工作簿中,现在要求他们像大企业一样,进行复杂的业务流程重组,将销售业务的运作和人员活动强行细分管理,分析客户、分析销售、通过客户关怀实现二次销售等,这只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不可承受之重。中小企业在组织机构方面往往轻型简洁,业务分工不十分明确,具体业务运作上具有弹性。

(四)以电信为突破口,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信息化

虽然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全新物质和精神生活,但绝大部分农民手中没有计算机,也没有条件上网,常规的信息传播有时也存在困难,由于“数字鸿沟”的阻隔,造成电脑、网络、信息服务与农民的距离还在拉大。最近,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推出了一套未来20年我国信息化方案,着力解决较为突出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加快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数字鸿沟成为电信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要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农业发展,开拓农村市场,就必须进一步改善农村与外界的沟通环境,加快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村电信为突破口使农民能够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家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司林胜.“企业e化转型的‘能力陷阱’”[J].经济管理,2004,(15).

第4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运行机制

1EDUCAUSE的创生背景与框架

作为21世纪最为强劲的生产动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长驱直入引发的信息化教育浪潮不仅为新世纪的大学发展营造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时空环境,同时还成为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性变革的强力杠杆,推动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持续走向纵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完成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美国教育部门成立了EDU-CAUSE这一专门致力于探索大学信息化发展的非营利机构,旨在将高等院校、基金组织与信息企业等社会各方机构联合起来,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数字化变革力量与创新思想,协助国家相关教育单位制定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与政策,共同应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过程中的各种现实挑战[1]。通过引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研究框架,开展大规模地调查统计与实证探索,EDUCAUSE已然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探究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专业组织,其每年调研发表的年鉴报告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指南导航[2]。EDUCAUSE每年依托核心数据服务(CDS)项目实施全球性的问卷调查研究,针对过去一年中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展开调研,并根据获得的海量数据编纂出版“核心数据服务年鉴”,同时定期题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的系列研究报告;主要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中每一IT范畴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推进信息化发展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基准,充分展现了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方面的预测和评估价值。在EDUCAUSE历年公布的年度十大关键议题总结报告中,信息技术投资管理(FundingIT)的研究议题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事项之一。EDUCAUSE每年对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资管理相关的财政年度、每一IT范畴上的资金支出、转换和增长等从不同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的大型基础信息数据库。通过查询分析EDUCAUSE数据库中各项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参考基准,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预算规划与投资决策,充分利用其他大学信息化投入、管理和研究的优秀经验。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进一步探究EDU-CAUSE关于信息技术投资方面的调研信息,能够有效把握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管理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启示。

2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管理的创新成功之道

EDUCAUSE一直关注大学信息化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的实际状况,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运行机制研究方面处于领导地位[3]。纵览历年来EDUCAUSE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与管理运行方面的调研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以统筹整合的投资战略为思想指南,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发展的有的放矢;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开展基于服务传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加强信息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转变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路径是长期以来美国大学能够在高校信息化投入管理研究层面取得成功的三大核心支柱。

2.1统筹整合的投资战略: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思想指南

仔细梳理EDUCAUSE历年来关于大学信息技术投资预算战略规划的调研报告能够发现,美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其原因除了每年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关键还在于充分把握了历史时局于各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并由此确立了加大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投入,推动“赛博基础设施”计划在高等教育中落地生根;调整大学信息化发展的投资模式与支出方向,尽可能地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提高教学创新的信息化投入,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双向深度融合这三大基本投资战略,进而以统筹整合的预算管理来灵活应对各种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信息化投资建设的价值与功能。历史地看,信息技术基础建设投入起初在美国大学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4]。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建立赛博基础设施、面向新世纪教育与学习的愿景、议程”之研究报告问世以来[5],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就敏锐嗅到这一重大时代机遇,大幅增加对赛博学习环境的资金预算,旨在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环节中创建一个数字化的资源共享空间,进而为高等教育的变革转型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时任EDUCAUSE核心调查员的CatherineSolheim才认为“随着大学信息技术投资力度的逐年增强,赛博学习空间已经营建了一种集教学研究、科研管理与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生态圈,成为21世纪推动高等教育范式变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催化工具[6]。”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遭遇巨大挑战,许多高校的资金预算与成本投入开始出现大幅降调的颓势,如何“以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成为彼时驱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7]。高校IT领导者纷纷开始尝试优化财务分配结构的研究行动,企图以转变筹资模式与投资策略来进行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规划。EDUCAUSE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高校信息技术投资在这一时期开展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合IT范畴支出、机构使命支出、信息安全与危机管理支出等几项具体的措施;试图通过发展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建立信息化发展资金管理的平衡稳态,以此应对日后可能突发的各种危机[8]。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持续深化,信息化投资的重心开始逐渐从基础设施投入与投资模式研究向教学创新的过程环节发生转移,推动学习实践的数字化改造、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此后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创新的主题战略。具体说来,依据EDUCAUSE近几年核心数据服务项目的调研结果来看,每年公布的十大议题中几乎至少都有三个主题与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创新直接相关,另外对于此项议题的资金投入数额已经占信息化总投入的40%之多,且这一比例仍然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经历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学习实践的创新应用与规模化普及,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变革的投入重点[9]。

2.2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基于服务传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时至今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能够在投入运行上持续执全球之牛耳,其缘由除去在战略规划上做到以上几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其一直坚持以服务创新带动大学信息化建设整体前进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长期以来,在立足高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通过合理地预算规划将长期的基础研究投入与短期的应用实践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的信息化投资运转理念。并且为了进一步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机构还特意对基于服务传递的投入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确立了IT服务范畴的类目基准(如表1所示)与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这两种发展模式,冀图以此来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提升信息型实践中的用户服务体验。在秉承绿色发展的投资理念下,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对上述IT服务范畴的管理投入,极力推行环保可持续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关高校信息技术研究机构投资研发了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组织框架,该框架以优化信息技术产品服务(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为信息化组织机构提供身份认同的服务组合,对大学信息化中的IT服务进行有效管理。根据EDUCAUSE公布的年度总结调研报告能够看出:在2011-2013年信息化投入年度财政支出细目中,美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使用ITIL服务组合的比例高达3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型的高校占比份额最高,几乎超过了总院校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之中使用上升势头最快的则属公立学士学位授予型院校,直接从原先的12%跃迁到现在的47%[11]。

2.3信息化教育浪潮下师资队伍建设: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的路径变更

EDUCAUSE主席DianaOblinger曾经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钱与人,高等教育信息化一直存在的一个议题就是如何争取到足够的信息技术建设资金和具有良好信息化操作技能的人才”。[12]的确,回顾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过去近20年里,各类高校的信息技术预算经费都曾在信息化的时代浪潮助推下出现过显著增长,大规模地进行IT设施建设、开发校园网络服务项目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学信息化变革的主旋律[13]。然而随着信息化教育不断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管理的重心开始逐渐转向培养能够在新世纪中轻松驾驭信息型实践的人身上来。要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关键还在于信息技术变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主体———教师。针对这一点,DonaldSpl-cer就曾在EDUCAUSE的年度报告中提出“要想在21世纪里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我们就不能仅仅把眼光局限于器物层面的信息化工具本身;另外还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通晓学科教学,同时还知道技术如何融入教学实践的专业人员为高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实践效度”[14]。基于这一立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增加了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将信息化的教师教育、专业培训与职业发展等事项纳入大学信息化投入管理的核心议程,“教师发展、支持与管理”也得以常年连续入选EDUCAUSE的十大战略议题。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从以往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信息化浪潮下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了高校信息化发展投资理念的重大范式转变。美国大学信息化投资管理从信息技术建设转向信息化教师发展投入,不仅仅是因其意识到随着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将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价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背后彰显的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投入指导思想的根本性变革:从技术中心向教育本位的转变。在未来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里,高等教育信息化投入运转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几乎都将来自教育本身,面对的都是有关人的问题。历经数十年的不懈探索,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管理终于突破了单纯走向技术建设的物化藩篱,转而走向“技术———教育———人”之间的整合发展,达成了“目的”与“手段”的协调统一。

3结语

第5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述评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14-03

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信息化效益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共识,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至今没有一套国际通用、比较权威的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估可以概括为:以达到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指标为目的的评估;以促进教育变革为目的的评估;以量化的经济学视角进行评估;以质性的教育评价进行评估;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为目的的评估;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效益进行评估。

笔者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以及评估指标的科学构建有所帮助。

一、国外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特别是美国自“信息高速公路”概念提出以来,教育信息化得到迅速发展,至今走在世界的前列。加拿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联网的中小学校已达到17000多所。欧盟各国也先后制定了各自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快速发展。亚洲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显示出赶超美欧的强劲势头。但无论在欧美还是亚洲,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均出现了投资过热的通病,效益评估自然而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评估指标体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各个国家与地区根据各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估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下列几种:

1.美国STaR (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量表

为了落实美国政府的教育行动计划,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时从教育行动计划中确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四大支柱(即从连通、硬件、数字内容、专业发展四个方面)展开,从而开发出了著名的STaR(School Technology and Readiness)评估量表,并根据评估状况每年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后来逐渐被一些州和学校采用,成为衡量该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标尺。

STaR评估量表是一个二维表格,评价要素包括: “硬件和网络连通性”、“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资源”以及“学生成就和考核”。并且每个评估要素下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同时, STaR评估量表按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将学校分为:低技术使用水平学校、中等技术使用水平学校、高技术使用水平学校、理想级技术使用水平学校四个等级。为了让所界定的学校确定自己的技术使用水平等级,STaR评估量表给出了学校各评估维度中每个评估指标的取值范围,供学校参考。

2.五层次训练成效评估量表

威斯康辛大学的凯乐派屈克(Donald.L.Kirkpatrick)提出柯氏四层次训练成效评估模型。该模型起初主要用于企业培训,后来人们对四层次评估进行了补充,在原来四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回报测量层,所以称之为“五层次训练成效评估量表”。随着五层次训练成效评估量表在企业培训测量中的影响扩大,一些地区和学校将它用于教师培训的测量,甚至将其应用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测量。

五级评估模型包括“学习者反应”、“知识迁移”、“行为迁移”、“组织影响”、“投资回报”。第一层学习者反应,主要测量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态度,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认可或者抵触会决定学习者的学习努力程度。第二层知识迁移,主要测量学习者通过材料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第三层行为迁移,主要测量通过学习,学习者在行为上的变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层组织影响,主要测量学习者对组织合理性的评估。第五层投资回报测量,主要测量学习者对学习的投入与效益的比例,即优化程度进行评价。

3.SRF的评估指标

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Technology,简称ICT)的有效应用,英国教育通讯与技术署于2006年3月了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The self-review framework,简称SRF)。目的是帮助学校评估应用ICT的效果,并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规划。

SRF的评估指标中涵盖八个要素:分别是“领导和管理”、“课程”、“学与教”、“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拓展学习的机会”、“资源”、“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SRF的每一条指标分为五个水平,分别为“没有发生”、“开始”、“发生策略”、“连贯”、“建立电子化信心”。学校根据五个水平的描述,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状况就可以选择具体所处的水平层次,这样就完成了具体指标的评估。

4.欧洲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评估体系

欧盟为了加强各成员国教育机构合作,促进相关教育信息共享,建立了欧洲教育信息网联(Eurydice)。欧洲教育信息网联相继提出针对高等教育的“苏格拉底”计划、针对职业教育的“达芬奇”计划、针对中小学教育的“电子结对”计划。欧洲教育信息网联对欧盟成员国各项计划的实施情况予以评价,其中“电子结对”计划的主要内容为: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生机比、网络连接的生机比、投资结构、课程整合、教师培训等若干具体指标。

5.亚洲各国、各地区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估

日本政府于2000年提出了“IT基本法” 并提出了“e-Japan战略”。随着信息化在日本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又提出了“u-Japan战略”,其目的是在日本能随时随地通过适合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教育信息化是 “u-Japan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项目投入(日本教育信息化主要以重大项目的实施驱动),基础设施(生机比、计算机联网),资源开发与共享,教师、学生的日常应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2001年制定了“教师ICT应用能力标准”。该标准根据职位将教师分为“教师”、“教育信息部长”、“校监”、“校长” 四个等级,再按照不同的等级来分别定义必要的ICT应用能力。

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与普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的学术研究、教学与学术信心数据库的建立等。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为:提高学习者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领导能力、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法、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推动社区的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围绕建设目标开展。

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评估体系概括为:四项远景、十项策略、七项指标。其中七项指标为:学生、老师时时处处能用电脑并能上网;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日常教学,并达到总课时的20%;教材全面联网,各学习领域均拥有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化学习态度,了解信息理论;建立600所教育信息化特色校;全面建构学校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缩小数字化差距;各县市教育行政工作均达到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

二、国内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综述

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但截至目前还未建立较成熟的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从文献资料来看,国内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评估进行了探讨:一是教育信息化指标的构建;二是教育信息化的测评方法。

1.“视角―发展―角色”三维评估模型

祝智庭、顾小清等在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教育信息化效益研究相关成果,借鉴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学校信息化评估模型STaR的评估思路,建立了“视角―发展―角色”三维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其中视角维包括了用户视角、财务视角、运营视角、变革视角;发展维包括起步阶段、应用阶段、融合阶段、 变革阶段;角色维包括了学生、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家长等。并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制定了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2.ISEI评估模型

王珠珠等建立了ISEI (Index Syste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简称ISEI)评测工具。该测量工具提出了设施、资源、素养、应用、管理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浙江东部地区、湖北中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评估。

3.基于DEA理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焦宝聪等将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中的CR模型应用到对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当中,在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DEA理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该模型将一所学校(也可以是同类的几所学校)信息化的投入分为若干类型,比如信息化投入有硬件设备的采购支出、教师培训支出、教育教学资源制作支出等。同时将教育信息化所产生的效益也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视野的开阔等。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演算过程,对教育信息化投入后的同类学校进行评比、再分类,从总体上反映该被评价的若干学校的效益状况;同时也能对被评价的学校进行检查,确定其与效益较好的学校的差距。

4.“水平―效益―竞争力”三维评估模型

王有远等建立了由“水平―效益―竞争力”三向量构成的教育信息化三维模型,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并与三维综合评价模型相对应,构建教育信息化水平、经济与社会效益、核心竞争力三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张豪锋、孔凡士、谢忠新等学者均在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通过分析上述国内外较有影响的信息化水平评估体系可以发现,尽管它们在推出时间、方案的制定和评估方法、评估机构、评估内容以及评估范围等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但都是用评估的方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与效益。这正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汪琼,陈瑞江等.STaR评估与教育信息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4):10-11.

[2]陈吉利.英国学校信息化自我评估指标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8(6):28-31.

[3]王会霞,刘志兵.日本教育信息化:从e-Japan战略迈向u-Japan战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62-64.

[4]王保中,黄松爱.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当前的举措与成果[J].外国教育研究,2006(5):46-51.

[5]崔英玉,孙启林.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6):48-54.

[6]崔英玉.解读韩国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战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67-69.

[7]唐科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及最新趋势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0):79-80.

[8]张永军.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8):30-33.

[9]王运武.我国香港和台湾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12):8-10.

[10]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7(5):23-27.

[11]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25-31.

[12]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 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9-29.

第6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教育信息化管理,是将学校的各种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人事考评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籍等管理方法采用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管理,以便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新的模式,达到新的学校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理想效果,从而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常规建设发展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教育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也把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发展的重要步骤。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管理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教育的信息化管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更具深远意义。

2006年5月,国务院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这是我国首次制定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应用体系分类,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意义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将对学校产生十分深刻的变革。学校教育中,教师、学生、教学设施是基本的构成要素,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展开,使教师的作用、学生的能力、教育设施的性能都有深刻变化。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使用信息化平台使学校管理的数据通过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学校的教育教学设计、教学设备管理、课程整合、学生学籍管理、学校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通过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发掘学校的一些潜在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支撑学校管理的决策,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教育信息化管理要求改变学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实现面向学生教师的集成化管理目标。它要求对学校管理进行重组和变革,重新设计和优化学校的业务流程,使学校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输更为便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管理者与教师、学生、各部门之间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直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教育信息化管理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和人事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课堂教学、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和人事管理的同步发展,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原来的管理金字塔体系打破,实现科学的流水线管理方式,通过这个信息化管理平台这个主线衔接,重建每个教职员工、每个课程资源、每个部门的信息化基础,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可随时调用课堂、评价、财务等部门所有数据,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可实现实时监控,同时防微杜渐。这样,在新的管理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数字化管理才能成为学校管理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坚实基础。学校教育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学校教育模式、教学方式、业务发展、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现代教育的内外部资源,才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率,增强学校竞争力。

二、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从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层面考虑,为了使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更为有效,必然需要在制度和技术上提供一定的保障,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力量的整合与参与,而且需要在管理上有高度的专业化,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知识的双料人才。但是,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领导要么偏重技术的运用,忽略了学校管理和教育;要么偏重管理,影响了教育和技术在管理中的运用,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手段的学校管理者可以说少之又少。在这种状况下,很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是战略规划失误,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更有甚者,将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同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需要政府及教育部门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经费。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平衡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尤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后,个别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存在不少问题,学校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否得到师生的认同及在教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其他信息化管理建设成功的地区学习,在制度及理念上积极作为。

三、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观念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沙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纲要相关要求,坚持“以节省实用为原则、以高效应用为目的、以学科整合为根本、以应用创新为动力、以惠及师生为方向”的建设方针,扎实高效地推动区域资源统筹建设的发展。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给教育乃至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的基础上,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融合上下足工夫,在应用上下足工夫,在适应信息社会生活上下足工夫。让教师迅速融合到信息环境之中,尽快掌握信息环境下教学、学习设计的方法并应用实践,站在新课改的高度指导学生在信息境下探究和协作学习。

第7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教育信息化近几年取得的成就令人欢欣鼓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2012年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创新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今年3月国务院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4月教育部召开《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可以说是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带领上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已经形成,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我们去调研,去思考,去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时代感,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和紧迫要求,在工作中认真、持续地探索研究,集思广益,明确推进思路,立足现实加大落实力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和省里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有序、有效地推进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目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继推出了一些政策和项目,形成了一些机制,各市(州)也根据本地实际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探索,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全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呈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也涌现出一些典型。

长春市和延边州的同志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可能各市州还有很多好的做法,通过这次会议的交流,大家能够进一步地推进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在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几项工作非常突出。

一是完善评估、督导机制。开展“县(区)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全省现有32个县(区)级电教馆通过评估达标。特别是延边州,8个县级电教馆全部达标。从延边州教育信息化推进成效看,达标评估的作用非常好。这次会议还会下发下一批“县(区)级电教馆标准化建设”的通知,我们对标准做了重新修订,请各位在新的一批电教馆评估中和省电教馆一起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是构建支持服务体系。经过探索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系统合力、企业参与、高校联合、共建共享”的惠及全省城乡中小学的支持服务体系,并使之规范化、网络化。在“四室装备”项目实施、数字校园正常运转、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展演活动中,东北师范大学的专家、资源、技术支持发挥了极大作用。在这方面,电教馆与我省一些信息化机构及市州的协作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支持服务体系。

三是资源建设。加强了省教育资源网站建设,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免费节点,为我省教师使用国家免费资源、参加国家远程培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引进、整合、共建等多种渠道增加了省内教育数字资源总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长春的三个课堂,延边的朝鲜族资源建设,通化的课程视频建设,都做得非常好,而且在局部区域内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教学资源、教育信息互通互联,区域共享。这是近几年在资源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内容。

四是创新培训。我省电教系统在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学科远程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方面,成绩显著。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2年的五年时间里,完成近10万人次的培训任务。并且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为我省中小学教师搭建了接轨国家水平的培训平台。创新了“网状家校”模式,全面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益。

教育信息化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存在的困难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省在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方面同发达省份相比而言,还存在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信息技术管理维护力量不够,职责还需进一步地明确,面对这样的差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从教育信息化的规律和要求出发,科学谋划发展,做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一是更新理念,摆正位置,不断增强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服务意识。

在座的各位局长和馆长是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骨干力量,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大家的观念,直接影响着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强调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基本原则。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两个基本原则是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大家一定要站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增强计划的时代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要不断学习,紧跟发展,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第8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空间建设,必要性,可行性

一、相关理论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空间教学是指通过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平台,让网络空间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

二、具体分析思路。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以部分高职院校空间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案例,根据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结合我院目前教育教学的实际以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空间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空间建设与使用研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与学空间的互动功能,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实现教学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研究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以此推动学院以及带动重庆市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纵深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教育信息化空间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央把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书记强调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当前,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是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其中,“三通工程”中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师生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我国湖南不到两年建设了职业教育师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50多万个。现在,除了湖南以外,新疆、安徽、山东、河南等省市已陆续启动建设与应用。可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普遍应用、促进教与学变革的重要发展方向。2013年国家教育部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推进“三通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重庆市教委也将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三通两平台”列入2013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战略部署,深化学院内涵建设,强化软实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院于2012年11月参加了全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论坛,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代表、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公司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12月,应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邀请,学院到湖南省考察学习了湖南化工职业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基于云计算以用户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实践。目前,学院已成功加入教育部力推的深度支撑“三通工程”的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并在2013年3月开始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目前我院成为在重庆市率先开展“三通工程”建设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成功加入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的高校。同时,为做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特制定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工作方案》,并于4月举行了“三通工程”建设启动仪式,我院“三通工程”建设的正式启动,预示着重庆第一所高校踏上了迈向世界大学城的新征程。

在国家及学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空间建设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加快我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动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作为重庆市率先开展“三通工程”空间建设的高职院校,将通过研究为重庆市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最终对重庆市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对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进行研究,旨在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自主互动学习平台,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学习创新能力。丰富教、学资源,形成网络环境下教、学互助的教育新模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研究成果推进学院以及带动重庆市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纵深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鸿俊,论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的六大功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

[2]洪亚玲,基于网络空间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J],大观周刊,2012(9);

第9篇:教育信息化战略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各地积极探索,先后涌现出一些典型发展模式,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 资源配置不均普遍存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窄

资源不均衡突出表现为硬件配置不均、经费标准不均、师资水平不均,主要体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打破地域限制,难以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合理流动,难以发挥示范、共享、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义务教育呈现出的非均衡发展现象,还源于缺乏公共财政调控机制、行政监管机制、均衡发展的政策执行机制;缺乏区域间、城乡间和学校间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缺乏教育资源向困难地区、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动态机制;缺乏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督导制度,难以对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等进行评估检查,并将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教育信息化对解决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困境的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中提出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布局结构调整、办学条件改善、城乡师资流动等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科技进步赋予现代教育全新内涵的今天,信息技术以其“高效、便捷、共享”的优势,延伸和拓展了教育的时空,提供了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跨越式均衡发展的捷径。[1]因此,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一)可以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可概括为起点、过程和结果均等三个层次。远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之间的矛盾,只要达到基本的条件,就有可能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相对公平,它可以实现向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的受教育者提供补偿教育,使他们获得公平的教育效果,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把最优秀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送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薄弱学校,为实现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资源共享搭建平台,使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孩子,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提供条件,极大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教师素质偏低、教育资源匮乏是欠发达弱势地区教育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各层次和规格的教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则可以打破时空阻隔,为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行业联合搭建平台,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和效益;为具有不同实践经验和教学、学习风格的教师提供得以发挥潜力的空间,极大地减少教师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得到充分学习的机会。[2]

如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共享、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之一。同时,教育信息化又可能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教学资源短缺、专业技术人才不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会进一步扩大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扩大“数字鸿沟”,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等的教育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进而加剧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从机制角度研究如何突破县域的限制,从市甚至省的层面上科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效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信息化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

(一)健全教育信息化条件保障机制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而目前区域间、城乡间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不足、发展极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不济等资源配置失衡现象严重牵制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纵深化推进,制约了以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急需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1. 完善多渠道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