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

第1篇: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

关键词:旧城更新,空间重塑,空间嵌入,景观,城市设计

Abstract: the old city update of city construc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hot, among them with old residential area, old industrial zone, villag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ree old" area it is to become the object of priority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OuHua continent avenue in hangzhou south block ca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ublic space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update embedded two design strategy. Public space embedded emphasizes that public space for clues, restructuring the original space order; At the same time, suggest renewal transformation can not be limited in the material update level, and to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from environment, build natural space system. Finall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update unit" for the operation mea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update of the old city's orderly.

Key words: the old city update, space remodeling, embedded space, landscape and urb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向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城市的内生生长。因此早期建设的旧城区因为空间质量较低、城市功能与未来发展目标不符等原因,面临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压力。特别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三旧”地区――旧居住区、旧工业区、旧村――更是成了优先改造对象。在利益日趋多元化的城市语境中,旧城更新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将以杭州藕花洲大道南区块项目作为切入点,以具体的案例研究,从空间设计层面探讨我国旧城区更新改造的方法与路径。

空间现实―― 城市核心中的边缘区

本次研究的规划区正处于城市发展各个功能组团的交汇中心,是未来城市发展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同时,城市主干道及轨道交通不断建设完善,更是一股推进其功能提升的强大动力。但是规划区的空间现实却无法满足其未来的功能需求。均质的工业仓储用地与极差的人行步行体验,在南北方向的300m的区域内,很难找到可通行的城市支路。而同样大的地块,临平老城区可以形成多种尺度的小尺度街区划分、密集的街道网络、方便步行的街区环境、热闹非凡的街道生活。而规划区内不能互相通达的支路与缺乏吸引力的城市功能使这里成了城市生活的死角和荒漠,虽然地块紧邻城市的核心区,但却更像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区。

2 设计策略

2.1 公共空间的嵌入

孙施文教授在对上海新天地改造的分析中认为,空间嵌入的改造方式为中国的旧城更新探寻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中国旧城改造中盛行的完整保留和拆除的两个极端中,有选择的保留与功能再造成为一种中间方式。这样一种改造方式不仅可以去粗存精,留下了原有的物质实体,更重要的是将一种新的文化与对空间的使用方法注入其中,甚至成为鼓动消费的一种媒介。

本文的空间嵌入可以理解为在相对封闭与均质的地区引入公共性要素,在私有空间为主的环境中引入公共性的城市功能。藕花洲大道南区块中间大部分地区被厂房、仓储和铁路站场占据和分割。由于城市的生活与商业功能必然要建立在人流可达的地区。因此,引入能被市民共享和消费的公共空间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基于地块的长条状特征,利用东侧沃尔玛商业中心的商业带动效应,规划建议利用藕花洲广场的开敞处,打开进入地块的入口,形成一条以步行为主导的公共活动的纽带。

这条公共性纽带将融合水乡记忆与工业文明,并且和周围临平山、东来阁、上塘古运河,水景公园等自然人文景点串联。利用原有铁路站场设施,保留铁轨作为进入地块内部的通道。地块东侧是延续工业记忆的文化创意工坊;中部结合轨道站点和原有的水系,营造现代与传统、自然与人文融合的临平特色的综合体。公共轴线的西侧结合现状自然村落,复原传统水乡肌理,布置小型商住街市,延续活力水乡生活。通过3个重要节点的打造,将公共空间有机的嵌入到场地内。

在具体的空间设计中,通过延续路径,统筹多维度的空间体验,将废旧铁路串联零碎的开发空间,创造多维度的富于变化的景观路径。地块中的铁路、吊车、仓库等设施,在现在追求时尚,寻求个性的语境中已成为标榜消费和身份识别的工具。同时将斑块状的绿地渗透到地块内部,形成半私密的交往空间,承担社区层面的公共活动。最后利用不同体量建筑的有机组合,以界定出张弛有度的室外空间,提供更好的步行体验。

通过发掘基地原有亮点,公共空间的嵌入打开了原本封闭均质的空间,并建立有效的步行联系。可以看到,这种空间设计方法并没有以一种颠覆性设计的手法来博取眼球。而是寻求以较小的空间改造成本来换取公共空间价值的提升。在尊重现有资源要素、土地产权等基础上,通过营造改造的节点性的触媒以激发地块进行自我更新的可能。

2.2 引山理水搭建景观骨架

临平山下的规划区具备良好的生态本底。然而早期城市建设对环境与生态资源考虑不足,造成原本水网密布的地区已难以体验到江南水乡的气氛与韵味。更为严重的是,工业用地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水网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藕花洲大道南侧的旧城更新中,笔者认为需要更新的不仅仅是建成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的更新也是一种更新范畴。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揭示,景观的历史演变提供了过去自然过程改变的线索与轨迹,它可为生态恢复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向。在台湾高雄洲仔湿地的已经建成的案例中,我们发现高密度的城市中心的湿地,因为人类的合理介入行为,正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湿地的生态恢复,大量的鸟类回到城市中,土地上的各种生态流动以及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重新再生,使得该地区达到一定的生态质量。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经验,水体、地形以及植被的空间布局都对城市的景观格局造成影响,这就意味着在一块区域中的微观环境并不是均等化的。某些生态要素在一个地区中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藕花洲大道南区块的河流因为早期的城市开发,而致使整个网络被严重截断。河网连接点成为景观恢复与提升的关键性区位。这也是在本次规划中,不断寻求恢复山水格局,提高水系的连接度的理论基础。

在具体的空间设计上,首先应谨慎的选择水系可能联系的空间点。在原本相对独立的三条南北向水系中间,结合地块内的公共空间轴线,恢复原有景观水系的横向联系。这条横向联系不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水系中生态流动的可能。其次,呼应北侧的临平山景,扩大水系交汇处水面,结合藕花满汀洲的意向,形成模拟瓣瓣荷花形态的水岛景观。通过微地形的变化,建设亲水湿地等空间,提供一定的生态缓冲空间。最后,在河溪之间,轨道站点之上,营造一个水与建筑交融的现代商业建筑。临岸侧,水上巴士码头、滨水栈道、莲花状小岛与造型自由的建筑交织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休闲购物中心;离岸侧,商业中心、酒店式公寓、办公大厦等围合出开放式溪水庭院,构筑成地铁上盖功能完备的商业综合体。

这里的设计希望将城市景观环境的更新与城市功能与建筑的更新予以结合,城市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依赖于片区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个片区将作为一个刺激协调更新的触媒,带动周边协同发展,并与临平山的优质景观相辅相成,共筑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互融合协调的城市综合体。

3 旧城更新改造的空间策略

由于现状的用地权属情况极为复杂,同时铁路货运站场的搬迁时间也无法明确,一个弹性的实施策略就显得极为关键。另一方面,传统的片区更新改造因为需要面对不同的发展业主,经常造成过高强度的开发强度以及不合理的强度增量分配,进而公共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提出通过划分城市更新单元为基本单位分配空间增量。“城市更新单元”的划分可以不为具体的行政单位或地块所限,而是通过对零散土地进行整合,予以综合考虑,以此获取更多的“腾挪”余地,保障更新改造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完整性;其次,成片开发有利于整体环境的塑造也有利于开发建设的管理,在单元内进行开发量的协调。最后依序市场规律,进行多因子评价以合理地分配空间容量的研究,引导适宜的空间密度分区。将地铁、山水景观、地块条件作为考量标准,建立科学的增量分配机制。

4 小结

当前,我国的旧城更新成为了城市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却面临很多矛盾与困境。本文从城市的空间设计出发,提出了公共空间嵌入以破解封闭均质的旧城空间,物质更新与生态环境更新并重的更新策略。从生态环境、社会活动与可实施性多角度予以研究和思考,最终以城市空间的质量提升为诉求,这也是城市设计建构城市空间形态最核心的目标。研究的区块是一般性的旧居住区与旧工业区的混合区,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希望能对现在的旧城更新实践的规划设计方法有所贡献。

注释:

Steven Tiesdell,Taner Oc.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孙施文. 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翻转――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评论[J]. 城市规划,2007(8),81.

同②

参考文献:

Forman.R.T.T. Land Mosaics-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Steven Tiesdell,Taner Oc.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孙施文. 公共空间的嵌入与空间模式的翻转――上海“新天地”的规划评论[J]. 城市规划,2007(8)

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与等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杨沛儒.生态城市主义――尺度、流动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2篇: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

【关键词】 城市地铁;车站;周边空间;设计

1 车站空间及其衍生空间的类型及特点

1.1 以其依托的城轨空间基础不同划分

主要包括车站、区间衍生的城市空间以及车辆段衍生的空间,前者包括沿线交通空间衍生的所有地上、地下空间及与其他城市功能的联系界面,主要表现为一些具有特定功能内涵的地上、地下单体空间,承载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联系沟通是其基本特征;本文以车站衍生的城市空间研究为主。

1.2 以其自身的功能不同划分

包括交通联系、过渡空间(可视其空间尺度复合进商业零售等其他功能)、地下商业空间、城市公共空间、交通枢纽、地面综合体。

第一种主要是为定向或不定向人流提供城市功能的转换界面,一般规模不大,甚至只是一个连通口或过厅,但也有一些具备零售商业的空间条件,当然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流量,可以提供较好的客源条件。

当第一种空间具备一定规模时,其主体功能可能会逐渐向商业转换,单纯与地铁车站连接或不连接的地下商业空间并不具备较好的吸引力,它必须同时提供一种过渡功能而非行程目的才会发挥其全部商业价值,因为受规模、形态和技术、规范条件的限定,这样的空间不可能具有成为商业行为目的的条件,于是,第二种类型单独出现的可能不大,他必然会也必须要兼容第一种功能。

同样,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一种联系的副产品,它也不太可能单独成为人流动线的终点;交通枢纽是对不同交通形式和同一形式不同系统的人流集散组织场所,发散式中央空间是达成这种人流交换的核心,由于具备一定规模,它也同时提供了功能复合的条件。

在获得一定规模地表用地的情况下,轨道交通节点(主要是车站)的价值和效率都会因该用地适度功能和规模的开发建设而大幅提高,反之也会为该地块的城市功能提供便捷交通条件从而带来一定的人流,如果用地位于一个较具规模的城市功能区内,则在此地块上的综合体可以作为该功能区的门户成为交通人流的终点,因此必要的开发强度和适当的功能定位是该种空间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1.3 以其空间位置划分

可分为地上和地下空间两类,上一分类中的地面综合体属于前者,其他的属于后者。这种分类的主要意义在于其所受限定条件不同,前者在管理上受规划限定较多,在技术上取决于工艺布置和结构体系;后者主要应考虑规范条件限制和工法及设备支持。这种不同的侧重主要对设计策划的技术阶段和考虑起作用。

1.4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的城市空间的特点

如上文所述,可以归纳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的城市空间开发具有以下特点:

1.空间形态、规模和功能决定于其所依托的城轨设施的工艺、技术、工法条件。

2.建设策划决定于其所依托的城轨项目的建设计划和周期。

3.空间质量代表城市形象,直接影响乘客出行感受。

4.建设成本较高,开发强度有限,直接收益回报不理想,且短期内难以预期。

5.与城轨的建设运营存在相互干扰,环境质量有缺陷。

2 地铁车站与周边空间的设计方式

作为与城市客流发生直接关系的空间节点,城市交通站点具有位于城市空间中心、人流量大等优势,具有节点带动区域,区域促进城市更新的作用,现对常用设计策略论述如下:

2.1 通道连接

由于轨道交通多建于城市已建成区,城市空间基本建成,但地铁的大客流对周边城市功能形成巨大吸引,对地铁的接入具有较强需求,为周边城市空间提供地铁通道接口,可有效解决地铁与城市空间建设不同步的问题。

图1 通道连接示意图

2.2 地下空间一体化

此种开发策略类似通道连接,但是连接效果较通道连接更优。

图2 地下空间一体化示意图

2.3 下沉广场

当轨道交通站点位于城市空间节点时,将其结合建设,将地上、地下空间有机连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实现站点建设对地区空间的提升作用。

图3 下沉广场示意图

2.4 综合体

相对于地铁与建筑的联系,综合体将地铁车站转化为整个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车站与建筑的关系已转化成为建筑内部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此种策略下的一体化开发要求一体化建设,对建设时序要求较高,但一体化效果最好。

3 地下车站与周边建筑结合典型形式

3.1 地下车站结合周边建筑建设地下交通空间

地下交通空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像地下停车场需要一定体量空间的交通转换空间,典型形式见图4,如上海南站动力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另一种是交通联系空间(如与周边建筑、城市区域的地下通道),典型形式见图5,如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站1号出口的地下过街通道(见图6)

图4 地下停车场

图5 地下交通联系空间

第3篇: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滨水空间;地域特色;生态设计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blooming throughout our country ,but many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bandoned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and lost their own individualities ,which caused the convergence of urban landscape.At the same tim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makes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become the main stream, because only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can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is paper takes the city of wu li duo area in Kunming as an example, discussing how to reflec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theme of the old areas which integ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culture, industrial site , waterfront space and so on as a whole by using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generation.

Keywords:urban landscape;nature landscape;humanities landscape;waterfront space;regional characteristics;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114-03

1 引言

地域特色,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综合,它包括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两个方面[1]。吴良镛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界,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此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充分理解和尊重景观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个性化景观。现代景观设计也应突出生态主题,即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达到最小,以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系统健康运行[2]。目前,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中,生态问题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昆明市五里多片区是中国快速走向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空间冲突、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缩影,因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应将生态问题的考虑放在首位。

2 昆明市五里多片区概况

昆明市五里多片区位于昆明主城官渡区,因距离昆明市原南大门五华里多而得名。规划区东临城市二环东路,南临主干路民航路和贵昆铁路,西临环城南路,北临东郊路,总规划用地面积为75.81hm2。

地块内现有城中村四个,分别为五里多村、村、新草房南村、新草房北村; 昆明市重要的建材市场:四零三建材市场;文物保护单位:咸阳王瞻思丁墓;因工业外迁后留下的大量厂房、仓库(云南建筑机械厂);正在拆除的汽配市场和已停用的东菊汽车客运站、公交公司停车场以及部分单位宿舍、菊华小区等。地块周边以办公、商业和居住用地为主,公共建筑沿各主干道两侧分布(见图1)。

该项目是昆明市官渡区旧城更新的重要项目,改造时应在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和市中心城市面貌的同时,采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段,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发挥生态环境价值。

3 现状景观资源分析

3.1滨水生态景观资源

片区滨水生态景观资源包括绿地和河流,绿地主要为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分布较为零散,无大面积的可供居民观赏或游憩的开放性绿地。金汁河流经该片区,但现状并未对其加以保护和利用,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滨水区景观建设的地域特色主要走“尊重历史文脉”和“尊重自然生态”两条主线,集中体现在:历史建筑和景观的保护改造;功能的转换,新的娱乐设施及休闲空间的引入等[3]。

3.2历史人文景观资源

片区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以塞典赤・瞻思丁衣冠冢为核心。这座陵墓,是为纪念元代初年云南最高行政长官赛典赤・瞻思丁而修的纪念冢,但现状仅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留。

塞典赤・瞻思丁,云南省第一任省长,他在水利方面的突出贡献为:兴修水利,筑松花坝,疏浚海口,修治六河(包括金汁河),创建了云南历史上第一个“民到于今受其赐”的系统水利工程,解除了千百年来水患对昆明的侵害,造福于广大人民。

历史景观是地域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是延续地域历史文脉、解读地域文化、推进社会文明、构建新的地域景观的重要要素,对继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4]。

3.3.工业遗产景观资源

工业不断转型或外迁,遗留下许多工厂大空间,成为该片区极具特色的工业遗产景观资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成为片区景观设计的重点。

工业废弃地是富含既往时代历史文化与物质资源的场地,其中遗留的工业景观不仅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需要挖掘研究,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改造再利用的现实价值,用景观的途径对城市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是工业景观再生的良径之一[5]。

4 景观设计探析

4.1设计理念

4.1.1彰显地域特色

在景观设计时应把地域元素加进去,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以及技术与材料三方面入手,创造反映“此时此地此景”的地域景观设计作品,尤其应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使历史记忆得以再生[6]。

4.1.2突出生态主题

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最小干预、最大促进,以科学技术为指导,营造既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又兼备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生态景观,通过现代景观设计手段,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现代都市中最为理想的人居环境[7]。

4.2设计原则

4.2.1特色保护原则。挖掘地方特色自然人文资源,继承地方历史文化传统,赋其新意,增添地域文化氛围,将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文化高度有机结合。

4.2.2生态原则。尊重基地的自然风貌和条件,高度重视片区内的自然滨水资源和各种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地貌,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开发相结合。

4.2.3人性化设计原则。现代景观设计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还应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和温馨的感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关系,享受城市生活的场所。

4.2.4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的,因此规划应为持续发展留有余地,既能配合近期的形象要求,又能为今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3设计策略

4.3.1彰显地域特色的个性化景观

①再现历史文化。在纪念公园内设置景观雕塑、浮雕墙、文化景观柱等,向人们展示赛典赤・瞻思丁的卓越贡献,激发世人对先人的追忆,再现历史文化。

②创新工业遗产。利用基地遗留的工业厂房大空间,发展特色会展和创意产业,同时凸显汽配和建材两大主题区,融工业文明和艺术气息于一体。

③重塑滨水空间。保护并整治金汁河,“以水为魂”,利用其丰富的水体资源,建立富有特色的滨水步行景观体系,重塑宜人的城市滨水空间。

4.3.2可持续循环的生态链(见图2)

①绿色建筑的应用及水回收。采用绿色建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回收生活污水以及雨水,对水体进行净化以达到景观用水的需求。

②生态广场。广场设置中水处理系统,并组织风塔和太阳能光板,兼具景观和生态功能。

③水体过滤充氧系统。通过卵石沉淀、水生植物的阻滤、沉降、吸附等物理作用以及植物体的吸收、积累等生物过程,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④活水公园。结合生态景观特色,通过喷泉叠泉等对水体进行物理充氧以及植物体的生物充氧,实现水体净化,向人们演示水体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4.4重点地段景观详细设计

4.4.1城市综合体区景观设计(见图3)

①赛典赤纪念中心:以赛点赤衣冠冢为起点,结合屋顶设置有绿化景观的坡地建筑,将空间引入时代广场,广场和历史古迹形成对景,坡地建筑成为一座纵横古今的桥梁。

②生态地景广场:通过微地形处理进行设计,广场上的风车等再现其原生态风貌。周围为绿色生态建筑,在建筑底层结合广场设置中水处理系统,使净化后的水体成为景观水。

4.4.2工业遗存区景观设计(见图4)

①厂房大空间:保留现状厂房并对其进行改造,成为特色娱乐休闲空间。

②景观墙:采用规则形式装饰厂房立面,使之成为可变的招贴牌。按需要组织其排布或者作为单体供公众及艺术家进行创作展示。

③生态能源筒:从老厂房的生产设备中拆离部分构件,搭建成新的景观小品。顶部的太阳能光板,桶壁上的植物墙,形成一个可遮荫的生态亭,供人观赏及休憩。

④工业吊塔:将工地建设的吊塔保留,既可提供小范围货物运送服务,也可作为景观塔供人观赏。

⑤集装箱塔: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构建既具有生态性能,又具有艺术气息的景观性集装箱塔。

⑥立体PUB:通过不同的场地标高设计,结合区域内的水流,营造滨水娱乐休闲空间。

⑦自由广场:提供公众参与的公共空间,营造弹性的可变空间。艺术家以及市民可申请或租用期望的空间进行自由展示等活动。

4.4.3中心公园景观设计(见图5)

①过滤公园:通过不同主题的花园及公园过滤,提高水的溶氧量,由此塑造水生动植物生态区。

②树屋:运用玻璃纤维,将植物装入透明管,形成一种创新的景观体验,向公众展现最新的绿色生态技术,并为公众提供休憩空间,生态与创意结合。

③雨水园:在雨季收集雨水,并通过循环设备形成天然水帘。结合雨伞等元素,象征水的收集过程,唤起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④创意广场:与创意产业结合,通过回收利用废旧物品创造它们的新景观价值,例如旧鞋花盆,废油桶花园。

⑤呼吸乐园:邀请人们在这个多样起伏的花园上参与景观的构成。多样起伏的表面让人联想起山谷的景观,由多样树种组合而构成的矮树篱,蔬菜园圃及开花草地唤醒人们的各种感官感知。

⑥沁土森林:将受人忽视的土壤提取出来作为正面景观元素,陈列在玻璃盒子中进行摆布,通过所呈现出来的丰富视觉效果和土质多样性特征,使人们重新认识土壤的重要意义。

5 结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现代城市景观的发展更应注重现代观念与本民族的地域文化相结合,注重生态可持续的景观实践、注重人性化的景观应用。但这也不能盲目的模仿和照搬,如何让设计既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又能给人以精神的寄托是景观设计的关键。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国逐渐步入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景观设计师更应该通过对生态理念的理解,遵循生态原则,使得人居环境逐步走向生态化,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华浩.地域特色景观设计探析[J]. 防护林科技, 2007(6):75-76.

[2]黄智凯,沈守云,张素娟. 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探索[J]. 广西园艺,2008,19(2):26-28.

[3]郎小霞,李晓红,宋秀华.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地域特色塑造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4):612-615.

[4]韩炳越. 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2005.

[5]章超,李赓,张燕青等. 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发展浅析[J]. 台湾农业探索, 2010(5):52-56.

第4篇:城市更新的设计策略范文

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建筑如何使城市更美好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之后城市建筑创作价值取向的思辨”。会上作为主题性发言的内容有(按发言顺序):“后(期)城市化与城市设计――后世博的城市思考”(卢济威)、“世博会感悟――通过亲历世博之体会探讨重大事件背后建筑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关系”(汪孝安)、“城市历史保护与建筑设计”(王景慧)、“城市建筑的诠释与设计”(韩冬青)、“建筑创作提升城市空间价值”(戴志中)、“建筑的个性与表情化”(江兵)、“建筑设计的理性框架”(孙一民)、“建筑对位”(钱方)、“健康城市与健康建筑”(曹晓昕)、“建筑师的‘个体追求’与时代意义”(罗隽)。在自由论坛发言时,老、中、青委员和代表,结合实际,就美好城市、美好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及在建筑创作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城市更美好而创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议和交流。

出席本次年会的还有全国各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学院的院长、总建筑师、建筑师、专家学者:王小东、顾奇伟、赵万民、景泉、李秉奇、何锦超、陶郅、范欣、周定友、余英、王晓东、王陕生、董明、徐全胜、杨洲、褚平、黄春风、刘海波、项志峰、吴雪岭、唐文胜、纪伟东、刘玉龙、邬志刚、夏健、余海、胡东祥、黎明、王舒展、杨明、张学锋、孙守东等200多位委员和代表。与会人员还对重庆市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考察:江北嘴cBD、重庆大剧院(GMP}华东院)、重庆科技馆(法国ASI重庆市设计院)、江北城基督教堂、天主教堂(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国泰艺术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洪崖洞、解放碑GBD、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磁器口古镇。

2010年3月5日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的学术年会探讨了世博建筑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在上海世博会前夕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2010年11月27日广州亚运会闭幕。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大城市相继成功举办了系列重大活动,国际性的活动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加大城市关注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建筑创作的活力。2011年5月7目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主题定为“建筑如何使城市更美好――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之后城市建筑创作价值取向的思辨”。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一如既往的保持了高度的敏锐性,持续将建筑创作与城市问题结合在一起,建筑的创作伴随着城市的生长,一年一度的学组年会通过一次次的学术研讨也见证了城市与建筑历史的进程。

对建筑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探讨由来以久,城市中建筑创作的质量已成为热点问题中的焦点。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也都分别提出了对于城市的美好愿景。城市的品质、特色都离不开建筑创作的质量。近年来城市大型活动带来了对“建筑个性”的过度追求和盲目跟风,在很多地方给城市的历史文脉、空间格局、整体风貌乃至市民生活都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究其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作为在“城市画面”上动笔的建筑师来说,最为缺少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恐怕还是对城市这个复杂有机体及其相关理论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深刻体察。本文摘选几位嘉宾的发言,按照现象一理论一实践的框架与读者分享与会嘉宾的观点。

现象

1.孙一民:建筑设计的理性框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经过奥运、世博、亚运之后,大型盛会遗产很多,建筑方面的遗产我们也应该反过来想想,哪些东西在影响着我们,在怎样影响着我们。

我最熟悉的是体育建筑,第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场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最早的启示,它几乎就是一个构筑物,主体是运动员、观众,建筑是退后的。1960年奥运会的罗马场馆是建筑史里面的经典之作,那时候感觉建筑不过分,很经典。到了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西方基本上把现代奥运走到了死胡同,最奢华的奥运其实是从西方世界开始的,奥运建筑是在奥运会结束将近20年后才完成的,蒙特利尔为了奥运会背负的负税也是一、二十年才还清的,这其中还不包括年轻人的流失。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美国人吸取西方关于大型活动的社会经验之后,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办法。新闻媒体非常轻蔑当时的主场,因为它的样子歪歪扭扭的,一直像没完工的样子。在当时来看大部分观众还是露天的,按照现在体育场的要求,屋盖覆盖率远远达不到。更令人惊讶的是,奥运会之后一年主场建筑的半壁江山就消失了。这是因为从最初就将它未来的功能定位在棒球场的格局,主场很大部分都是装配的,奥运会结束后的柱子留下来,拆卸一部分就成为一个棒球主场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西方社会对大型盛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几年连续大型事件驱动,我感觉到更多的是沉重,从这里发现很多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盲目性。很多核心城市举办完大型活动,其他城市跟着以同样的方式拷贝这样的建设模式,决策、策划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越来越主观了,建设初期的论证也非常缺乏,直接导致最后标准不当。大家参与评标时经常会发现,尤其大型公共建筑,所有参赛单位没有一个贴近标书要求的,即使超标了都还要继续评,明明是二级城市体育中心,却做出一套豪华设施。现在体育建筑为主的大型设计里面,越来越不谈结构本身,越来越忽略功能,大家谈的是表皮和概念。

说到建设标准,1999年广州九运会体育场的规模是8万座,2001年正式公布的投资在15亿左右,当时已经是天价体育场了。两年之后“鸟巢”招标,规模同样是8万座,标准是40亿。我一直没机会看到关于造价40亿的8万座体育场的可行性研究和策划报告。从奥运会开始前到现在,每年到8,9月份看到“鸟巢”、“水立方”的使用情况,2008年前后是最好的。去年“鸟巢”BOT单位已经转换成政府作为主体了,赛后使用还需要继续投入,到目前为止收入主要靠活动门票,很难经营下去。最近有学生做论文去北京也做了调研,北京奥运投资新建的12个场馆里最好用,最平稳转入赛后运营的还是那四所高校馆,当时造价最低,平均起来

2亿,相当于“水立方”1/5的价格,“水立方”现在做无限期关闭改造,数据拿不出来,也不知道再投入多少才能再使用。广州市1987年全运会建设天河体育场(6万座),2001年建奥林匹克体育场(8万座),越秀山体育场(2万座),黄埔区体育场(2万座),再加上广州的10所大学平均每个大学还有两个体育场,也就是说在这个岛上有接近30多个体育场。亚运会的时候,又继续在上面建设自行车比赛馆,所有决策过程中。不能一句话全推给行政领导,专业人士有没有推波助澜7我相信是有的。

最近这几年体育馆建筑发展为1.8万~2万座的规模,经常谈到NBA1.8万座的标准,NBA是什么概念7几乎大部分NBA的老板都是同时有冰球队的,据说NBA的创始是因为冰球老板觉得自己的场馆到了夏天的时候没用,所以大家联合起来搞成职业篮球赛,这是最早的起源。这几年我国建这种标准的场馆,原来只有2个,首都体育馆和上海大舞台,奥运的时候新建了五棵松体育馆和国家体育馆,同样也是1.8万座的,这样一来北京市有三个体育馆是1.8万座。活动从哪里来?美国洛杉矶湖人队主场所在的体育馆是2万座的,同时作为快船队的主场,两个队的主场,一个馆一年开250场比赛。对于美国来说1.8万座的场馆一天转换两个功能,下午打篮球,比赛结束马上把活动地板拆掉换成冰球馆,晚上就可以用了。现在中国NBA标准的场馆各个城市都有,重庆、大连、沈阳等等,不知道比赛从哪里来?NBA季前赛在中国举办两场,广州、上海、北京都举行过,但是没有谁家能年年办的。CBA北京只有一个首钢队,从来不去这种场馆比赛,CBA平时比赛超不过3000名观众,而国内最集中CBA球队的地区是东莞,有两支球队,主场是4000座的体育馆。因此我不知道现在类似建NBA标准体育馆这样的决策到底从哪里来?

广州这次亚运会在水边举行,大家在电视屏幕上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城市关系。但实际上这个设施同样是一个问题,最初这个方案就是临建设施,但是最后做来做去从临建转向固定化,投入相当大,这套设施加上舞美,总投入接近“鸟巢”的造价,拆与不拆都难。

建筑师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是很古老的话题。我们一直习惯于做设计,但这几年从策划、可行性研究到决策,尤其对大型公共建筑来说又多了设计咨询,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过程,建筑师是否可以改变一下只谈设计的习惯?创作谈多了,在有些领域会受到影响。比如我们在学校谈到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时,只谈创作,认为和文学院和艺术学院是一样的,这代表国家科技投入到建筑专业少了,事实上这两年这个问题很严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里,建筑设计方向题目越来越小,建筑学科在萎缩。相比之下,土木工程已经变成大的学组,可以做十年一个阶段重大课题学科群的研究。而我们连重点课题建筑设计都没有,这样的学科状况长久下去是很危险的。我想建筑师一是要关心自身所在学科的发展,二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其实在做策划和决策时,建筑师的角色在过程中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作用很重要,我们大部分人关注的只是设计层面,对推波助澜的作用关心得少。对于相当多的大型公共建筑来说,每个阶段都能感受到很多资源浪费,这往往是监理不够、咨询不够。现在的建筑师有机会做大尺度的建筑,如果再没有基本的理性框架的话,会是怎样的状态?尤其在今天非常浮躁的社会大背景下,能否坚持一点科学理性对每个建筑师的工作影响是很大的,说得直白一点,过分盲目对形态的控制,过分依赖所谓计算机参数化、各种程序,有一天肯定要吃亏的,最重要的是,无论多少,坚持一点理性精神。

2.曹晓昕:健康城市与健康建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院副总建筑师)

现在谈健康建筑都是要低碳、减排,今天我想谈谈衡量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从一个故事谈起。前些日子因为工作原因去宋庄,艺术家杨梦圆有一套宅子,自己有地,会种菜,用最好的土。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菜,上午浇一次下午浇一次,精心栽培。但是这种真正意义上健康的菜种出来的结果和他想象的有非常大的差异。他所认为健康的圆白菜或者我以前认为健康的圆白菜应该像菜市场里那种长得很圆,包裹得非常紧。如果没有这次谈话,大家去菜市场买菜一定挑选这样的圆白菜。但实际按照很好的肥料、很好的水、很好浇灌出来的圆白菜并不是那么圆,并不是那么紧,而是非常疏松的。根据每天阳光的不同,圆白菜有可能长成歪的。结果他跑去问附近真正的职业农民,你们的圆白菜怎么种成这么圆、这么紧?农民告诉他我们做了技术处理,喷了一些相对的药,药是否对莱和人有害,我也没有时间详细论证。至少来讲,真正健康自然生长的圆白菜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的形式的圆白菜。另一个菜农告诉他,我自己吃的菜都不是紧的,都不是圆的,都是自然生长的,是从视觉判断来讲相对不好的菜。这件事给我特别大的振动,我们认为的健康,我们认为的好的形式,是不是对于事物是非常好、非常健康的形式呢?那次和艺术家的谈话,让我终身难忘。

农民说市场需要紧的圆的圆白菜,才喷药和做技术处理,我就联想到建筑设计。我们有很多非常时尚、流行,包括扎哈,哈迪德这样的国际明星建筑师做得非常好卖的形式,是否在做建筑设计时给建筑“喷药”做了一些技术处理呢?我从圆白菜身上联想到非常深刻的问题。我承认视觉是认知城市和建筑非常主要的方式,这种认识成为建筑的标准是否健康呢?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

未来的城市可能是五彩斑斓甚至于向高空发展,各种各样想象中的未来科技,像飞碟一样,流线、参数化设计的楼,会充满整个城市。参数化设计我自己是肯定的,它为建筑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否提供这种可能性的同时,建筑趋势就一定要往这方面发展呢?我持有特别否定的态度。这对中国面临大面积城市建设来说是有害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在欧洲或者西方所面临的建筑问题,它只是一个点的问题,最后是修补的过程。因为整个城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它只是做一些点的补充。在中国面临大量的居住、就业以及大面积城市化的问题,是面的建筑和点的建设规模,我们想的手段或者面对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在大量居住的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谈所谓参数化设计,甚至于作为一种潮流,每次投标都有大量的人模仿这样的事情,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不一定有好处。在这里请建筑师们能够更为清醒看待中国的建设问题。各个领域的实践都证明了,包括核能等其他方面高技术都是双刃剑,控制不好的话,往往会因为对技术狂热的追求伤及自身。现在有了科技的手段,建筑可以做一些更强的视觉模仿,或者把人的想象、象征性延展到最大,这是否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呢?所有的建筑师都会在做项目时面临这样的问题。真正

的建筑师应该深入到社会生活,用建筑表达社会和支撑社会。

刚才孙一民老师说得特别好,一个项目当不为人或者为事情活动服务的话,这样的建筑是不健康的,1.8万座的体育馆实际上脱离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建筑有理由判断是不健康的建筑,任何主义应当使人成为事件的中心而不是建筑本身。

健康建筑需要健康的价值观,这是建筑的伦理问题,因为提到伦理问题,就会有社会伦理作为某种介入点介入。在我看来,什么是更为健康的价值观呢?无论是城市还是建筑,应该充满了包容、宽容以及体现个体的尊严,这实际上是更为健康的价值观。

理论

1.卢济威:后期城市化与城市设计(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1)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流动的过程,是城市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从工业革命开始全球的城市化发展不断加速。到现今,全球城市化已近50%,就是说整个地球已有一半人住在城市,所以学术界认为21世纪是城市世纪。

虽然各国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不一致,但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美国学者诺瑟姆(Rav M.Northam)提出“城市化过程曲线理论”。城市化过程呈现早期发展慢,中期快,晚期又缓慢,甚至停止的特点。当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到达50~60%时发展就会减速。

发展的规律显示,城市化水平处在50%~60%的前后,不仅发展速度变化,而且发展特征也变了。城市化50%以前,以城市扩张和新城建设为主,以后以城市更新和新城建设并重,且随时间推移,旧城更新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城市化50%以前,城市发展是粗放型的,以后以环境品质优化为主。由于城市发展的特征变化,也会引起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的变化。我们可以将城市化水平进入50%或50%~60%之后称为后期城市化阶段。

北美和欧洲等西方先进国家率先进入后期城市化阶段,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城市化水平就达到60%,20世纪80年代达到70%,世纪末普遍达到80%,德、英、澳等国甚至到85%。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但1980年以后开始加速,城市数目从1980年的223个到1998年的640个,18年城市数增加了近二倍:20世纪90年代开发区成为这时期城镇化的主要形式,仅1992年到1993年,全国一年间县级以上开发区就达6000个,占地面积超过当时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面积。1998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4%,2010年达47%,预计2013年达50%,2020年达60%,很快就会进入后期城市化阶段。

(2)西方后期城市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和设计理念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经历了治理战争创伤以后,经济空前发展,在进行城市郊区化和新城建设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城市更新、市中心复兴、贫民区改造等,同时以提升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步行区、城市广场和滨水区建设等也不断发展。

西方后期城市化是建立在以下两个背景发展起来的:其一:是西方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变的过程,工业时代的机械决定论哲学观向后工业时代的系统论、复杂系统哲学观转化。机械决定论反映在城市发展模式上的是功能分区、汽车交通至上,反映在规划理论上就是现代主义规划。其二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发生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相继于1972年出版了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有关生态问题的著作,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1981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e Development)理念,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引起城市发展和规划对生态问题、抑制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强烈关注。

西方国家为了适应后期城市化的发展,在半个世纪中,城市环境建设和规划设计理念也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和变化。

①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城市建设方面经历了三大运动

旧城更新运动。历史保护运动和步行化运动,都是适应后期城市化的需要,对全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②美国战后为了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居住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复兴城市中心,包括对贫民区改造等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建设,更新过程碰到很多问题,规划、设计师们习惯地运用现代主义、适合在新城建设的方法,进行大拆大建。追求清晰的功能分区、严重破坏原有的城市肌理,从而伤害了城市的活力,在社会界和专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论,1962年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Jare Jacobs)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克里斯多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发表了《城市并非树形》等著作,对现代主义规划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相继在规划界形成了建立在对现代主义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规划思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在北美出现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期望从批判中寻求新的理念,从破转向立,具有代表意义,而且影响到世界范围。新城市主义针对城市社会发展过程暴露的问题,系统地调整和建立城市建设和设计理念,提出:从郊区化转向区域城市,从城市蔓延转向紧凑发展;从社会隔离转向邻里回归;从功能分区转向功能空间混合,从依靠私人汽车转向TOD模式等。

③这时期的欧洲,在城市的人性化、步行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同时,提出从“城市更新”向“城市复兴”转变的理念,以延续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④为了适应后期城市化城市建设模式发展的转变,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美国哈佛大学于1960年开设了城市设计学位课程,并于1967年由乔纳森・巴奈特(JonathenBarnett)创建了全美第一个城市设计机构――城市设计工作小组。日本,横滨规划局于1968年由田村明提出“城市创造”理论,1971年成立日本第一个城市设计专门的城市设计组织,1980年发表了“城市设计宣言”。英国,1979年由皇家规划师协会组织了一个拥有40余名规划师,建筑师的“城市设计小组”(UDG),并于1987年发表了“城市设计议程”。现代城市设计是后期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3)转变中的我国城市建设模式和设计理念

我国即将进入后期城市化发展阶段,其城市建设和设计理念也应跟随着转变,归纳起来主要向生态城市、人性化城市和活力城市发展。生态城市是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追求:人性化城市是城市以人为本的追求:活力城市是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追求。

①生态城市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紧凑城市转变,由平面型向立体基面的立体化城市转变,由孤立运用地下空间向地下城市化转变:由匀质城市向公交枢纽集聚化转变;由硬质城市向绿色城市转变。

②人性化城市由静态历史文化保护向新旧共生动态历史文化延续转变:由汽车主导向机动化背景下的步行城市转变;由适应汽车视觉大尺度城市向适应体验和交往的亲和城市转变。

③活力城市:由简单的功能分区向空间交混的活力城市转变;由单纯景观城市向景观与活力共生的行为城市转变;由城市要素分离向要素整合的有机城市转变。

我国有城市设计发展的土壤因为我国土地公有制,现在还在高速建设过程;再有政府对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当前我国的城市设计还存在着若干误区,包括形态模式化,认为城市设计是控规加景观设计;理念与城市形态不对应等。城市发展理念世界各国有共同性,但因为时空的差异不会完全一致,我们应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和设计理念,在实践中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2.韩冬青:城市建筑的形态诠释与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秩序依然是中国当代城市环境建构的基本目标。建筑师作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有必要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达成科学的整体的理解,并进而探索能积极融入健康的城市环境秩序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物质空间形态分析包括三种取向,即形态描述、形态成因和形态诠释。形态描述以环境形态的局部和整体关系及其历史演变的客观呈现为目的。结构分析、要素分析、认知分析和历时演变构成描述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形态成因从建成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联性揭示现实形态现象背后的复杂动因,它以“人――社会――环境”组成的复合认识标准为架构。形态诠释是对物质空间形态的主观理解和推断。它以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作为理性基础,具有明显的主观投射特征。形态的专业化描述和诠释必须借助于图示或图解。形态诠释是形态设计的重要基础。以下10组词中,前7者主要用于理解和诠释环境秩序的形态特征,后3者则是对设计思维的策略提示。

(1)梯级:“建筑――地块――街区――地段――城市”自下而上构成了认识和把握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不同梯级。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判断其设计对不同环境梯级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尤其要建立地块、街区层面上的城市公共空间意识。

(2)结构:结构是把握环境总体内部秩序关系的重要线索。城市环境形态的基本结构具有多重复合的特征,自然结构、路径结构和人工斑块结构相互作用,构成了物质空间形态的基本架构。

(3)类型:城市的物质空间环境由具体的物质元素经由系统的结构形成。这些物质元素(如建筑物)具有各自的类型特征。对类型品质的判断和类型整体特征的呈现是城市中大量的背景建筑的主要评价标准。类型方法提供了揭示建筑与历史记忆、地域特征和行为模式相关联的内涵特征的技术支持。类型与结构相互支持。

(4)几何几何特性是城市中不同斑块特性的重要表征,地块和街区的边界及其内部物质空间元素的方向秩序的建立是获取环境秩序的重要手段。

(5)密度:密度也是城市斑块特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密度与人的步行过程及城市体验相联系,是塑造宜人空间的关键策略。

(6)尺度:尺度总是基于人(人群)和运动速度而言,是城市斑块三维特性的重要表征。在当代,尺度的多层级特征日趋显著。

(7)范式与变形:范式经由历史经验的积淀而获得。范式的选择取决于与设计目标的对应性和与现实场地及背景的适应性。在范式转化为具体形态结构的过程中,现实条件、资源约束和开发意图等各种主客观因素成为结构调适的修正性因素,这一过程实质是一种拓扑变形过程。

(8)分层与叠合,复杂系统可以被理解为参与其建构的各单项子系统的空间复合现象。根据分类原则将各单项系统分解为层,用以观察其自身的量、形、质,进而通过相互叠加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影响及组织关系。

(9)镶嵌与缝补

如果把城市作为一种基底,那么建筑设计则可被视为一种镶嵌式的形态干预策略。这种设计策略以对既有环境秩序的总体价值的肯定为基本前提。

(10)隐匿与重塑如果将既有环境与新的添加物或自然与人工视作两元关系,那么在既有环境中添加新的元素,隐匿是一种以弱逞强的策略。而当代地形学理论支撑的景观都市主义理想则意在使人工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到一元。

3.王景慧:城市历史保护与建筑设计(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委员会主任)

城市中的建设活动应当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今天谈一谈建筑设计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律为《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他们共同构成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其中分为三个保护层次: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历史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从点到面扩大了保护范围,关键的意义是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

(1)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在修缮、保养、迁移以及使用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得损毁、改正、添建或者拆除。要原址,原状、原物保存全部历史信息。在这个层次上建筑师可能遇到的有文物复建和名胜重建。当前,对文物环境的破坏有高层建筑的遮挡,也有以保护为初衷的大广场,改变文物的尺度感,还有不恰当的美化,破坏了历史的环境风貌。《国际文物古迹保护及修复的》(威尼斯)规定: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还包括它们处的环境,一般不得迁移:修复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修补要和整体和谐又要有所区别,不可以假乱真:要保护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对遗址要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而不应重建。“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相同的性质,所不同的是出于更好处理保护利用的关系而采取两种保护方法。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原则上,历史建筑要按历史信息的含量来确定保护的部位和利用的强度,保存信息、延年益寿、科学利用。在保存外观的基础上,内部可以很好地改造利用,这方面建筑师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具体的方法可以设想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根据有价值历史信息存在的部位决定更新利用的部位,根据历史信息要素的保存程度决定干预的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另一种思路是分析归纳类型的共性,提出保存的要点。以部位分可以包括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结构。室内装修、室内设备等,以类型区别可以包括乡土

建筑、城市民居、近现代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名人故居等。

(2)历史街区:历史文化街区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制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维护风貌的完整性,维持功能的延续性。采取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国际上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二战以后经济复苏,大批人口拥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作法是拆毁旧区,拓宽道路,建设高楼。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城镇历史的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典型的历史街区,以显示城镇历史的印记。

最早立法保护历史街区的是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拆除,维修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并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

英国在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规定要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特征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其“群体价值”,包括户外空间、街道形式以至古树等。法令也规定保护区内的建筑不得拆除,新建,改建要有详细方案报批,还规定不鼓励在这类地区搞再开发。

日本在1975年修订《文化财保存法》,划定“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区内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及改变地形地貌、砍伐树木等活动要经过批准。城市规划部门要做保护规划,列出要保护的传统建筑和构成历史风貌其他要素的清单。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改善基础设施,作好消防安全、交通停车、旅游展示等方面工作。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了保护城镇的古老中心区和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地区的《华盛顿》。在这里,保护的内容与《威尼斯》不一样,重点关注的是地段空间格局、地段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还特别强调保持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文件要求居民积极参与,精心建设和改善地段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保护工作必须成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①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要保存真正的历史原物,对历史建筑进行抢救、维护、修整,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②维护风貌的完整性,不但要保护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包括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③维持生活的延续性,这里的居民要继续按自己的意愿生产、生活,要维持原有社会功能,促进地区经济活力。不可将原有居民大量外迁,成为专供参观的旅游景点。

当前的不当做法,一是企业操办,追求回报,拆平房建高楼,毁掉历史文化街区:二是“人房分离”,全部迁民,房屋再建,外观相似,物是人非:三是拆真造假,搞仿古一条街。《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保护。具体做法已属“文物保护单位”的,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保护、修缮,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外观形象,依原状维修,室内可以按现代生活的要求进行改建,增加必要的设施,不要拆除重建:外观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新建筑,可以保留或整饰;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新建筑,应该进行改造,有条件时减层或拆除:构成历史风貌的其他环境要素,保护与整治。

(3)历史古城: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①保存文物特别丰富,②历史建筑集中成片;③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④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实际工作中,应仔细地认定保护对象应属哪个层次,采取相应的方法十分重要。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要“原物保护”,保护全部历史信息: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要保护外观整体的风貌,不必强求所有建筑的“原汁原味”,可称“原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非文物古迹、非历史地段的大片地方,可以有新的建设,但要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可称“风貌保护”。所谓延续风貌不是一定要仿古,建筑师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中国的建筑师对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自20世纪以来做了不懈探索,经过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包括有外观仿建、部件提示、抽象造型,最后到追求一种民族建筑传统的精神印象,有许多成功的作品,现在的建筑师应该借鉴、发展,再有新的创造。

实践

1.汪孝安:建筑综合体与都市区域发展(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近些年来单一功能的建筑常常被大型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建筑综合体所取代,如办公、酒店和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型综合体、会展建筑综合体、文化娱乐综合体等等。这些建筑综合体其共同的特征就是建筑规模庞大,业态组合灵活,不但具有较强的自身发展活力,而且对于周边区域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在新的城市区域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格局的调整,交通系统的完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均促成了建筑综合体的发展,以上海地区为例,这些综合体已成为都市各区域的活力核心,带动了各自区域富有特色的发展。而世博会的选址和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及虹桥交通枢纽等的建设,则揭开了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序幕。

虹桥交通枢纽的建成,已经带动了虹桥地区的整体发展,依托虹桥枢纽交通强大的辐射效应,位于一侧的虹桥商务区的商务组团和商业组团的建设也已经启动。

世博园区选址对于上海城市总体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5.28km2范围,270多家企业以及18000户居民搬迁,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区的南向发展。世博核心区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世博轴的建筑面积达到28万m2,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文化中心建筑面积也均在13万m2~16m2左右,就其建设规模和影响力而言,已具有城市综合体的显著特征。世博轴作为世博期间园区八个出入口中最主要的出入口,承担了23%的进园人流,极端高峰日通过世博轴的入园人数达到16万人次,而世博后则将作为后世博区域开发的中心商业轴线,带动周边地区的商业发展:世博中心其国际会议中心的定位,全方位服务于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世博期间用作为新闻中心,各个国家馆日活动和演出的礼仪场所,并为会后的使用打下

了良好的基础。世博中心2 600会堂,1000mm2大型国际会议厅,4800m2宴会厅,7200m2多功能大厅等等复合型的功能配置使本区域的国际高端会议的定位得以充分体现;世博文化中心在方案推进的决策过程中功能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场馆由4000座调整为18000座,并从单一的剧场重新定位为多功能的综合体业态,逐步形成了“文化娱乐集聚区”的全新建设理念。一座基于世博会中及会后长远的使用需求,凸显文化内涵,融观演、体育、娱乐、商业和观光于一体的面向大众的复合型文化建筑综合体。立足长远的务实的功能定位原则,成为本届世博会永久性场馆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建筑师参与了功能调整策划的全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为文化娱乐综合体,国际上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如1999年建成的美国洛杉矶的史泰博中心,将洛杉矶市中心由商业和工业中心转变为娱乐中心,其地产价值在5年间增长了300%,并持续增长,全面运营后创造了3100个工作岗位;又如英国伦敦的The O2,利用原来的千年穹顶进行综合改造。其在2007年开张伊始,就创下了多个演艺史上的纪录,吸引了世界一流演艺活动造访伦敦,推动了伦敦东部格林尼洽半岛的开发,同时也是成功申办2012夏季奥运会的关键所在,全面运营后创造了3430个工作岗位。

世博永久性场馆满足世博会功能的建设目标应当已很明确并已付诸实施,但从这些场馆的规划、建筑功能定位的角度去观察,还是能明显地感受到规划者和决策者对于园区后续利用与都市区域整体发展的理性思考和长远的目光,比如总体规划的“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的园区定位、大规模滨江公园绿带的建设;中国馆、主题馆未来的展会功能,世博轴的交通商业综合体、世博中心的多功能会议中心定位等,都体现了立足长远的功能定位和决策的原则。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引入未来管理运营方参与场馆的定位决策和功能细化或直接主持工程的建设,也是本届世博会永久性场馆建设的一大特点。如世博文化中心,早在方案调整阶段,就已经开始酝酿成立场馆的管理公司,并确立了“文化娱乐集聚区”的定位原则,这种具有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潜力的文化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已经为后世博期间的区域发展埋下了伏笔,是场馆在世博会后平稳过渡到常态管理并发挥都市区域核心功能以带动园区的整体开发,实现都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后世博规划中显示,未来世博园区将规划形成“五区一带”,包括文化博览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滩拓展区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世博会效应所带来的浦西滨江从南外滩至徐汇岸线区域开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半年以后的世博园区――重新开门迎客的中国馆依旧观者如云;世博文化中心更名为梅赛德斯一奔驰文化中心,并在世博会后实现了无缝过渡,直接进入商业演出和运营:原非永久性场馆部分保留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世博期间受到观众欢迎的场馆如沙特馆等,据说准备重新开门迎客,世博核心区功能完善的前期程序也已经开始启动……

尽管世博会后的园区从表面看仍显得有点萧条,但却似乎能从中感受到管理者对于黄浦江沿线有限资源开发的谨慎态度,相信经过深思熟虑的后世博有着值得期待的未来。

2.钱方:建筑对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北京、上海、广州几个大的建筑事件对中国建筑发展影响很大,我是来自西南院的建筑师,成都与这些大事件都不相关,西南院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中处于冷静客观的态度中,我想提供给大家一点不同的视野。过去城市化的发展从总体看,其形成过程是历时性的。以上海浦西为例,在发展过程中它是以市场因素来决定,慢慢逐渐形成的。它所反映出来的很强烈的特征是市场的活力与城市的聚集效应比较充分。近现代,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其形成过程更多地体现了共时性特征。“共时性”城市化的进程多为政府主导行为的建设,体现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要求中。这种发展特征获得的结果,从上海浦东来看,GDP拉动比较显著,但从城市聚集效应和生活活力来看,相对则较弱。所以我们提倡城市设计应“上承下行”,上承即通过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结合,让规划思想落地:下行为建筑设计很好地执行与延续城市设计的理念。

这其中涉及到上对下的限制约束,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关系是弹性与动态的:城市设计约束、不引导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成果也是对城市设计的响应不验证;而建筑设计通过在内部优化形成独树一帜的商业空间,将多个城市片段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建筑设计响应了城市设计的限定,同时又强化了建筑的个性,实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对位”,更增强了该区域的活力。成都的生活是慢生活,成都被网友评为最悠闲的城市,他的这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即以无需对自然资源的过多索取而获得较高精神满足的生活方式,它是符合生态学原则的生活理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作为一个建筑师,真正好的设计是贴近生活的,能够理解生活的设计。

下面通过在成都市南部新区建设内的两个实践来谈谈体会和反思。成都市高新区核心的定位是商务科技和软件园,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城市设计为主导进行开发和推动,城市设计是动态的控制过程。第一个案例是高新区内的金融城总部商务区,原先是成都市的行政中心,现在转换为金融机构的办公中心,我们对原来地块进行局部的调整,通过插入两个超高层修正原有的业态。这个区域的城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有一个U型的通道,大尺度的城市界面、车行道在外。内部主要活动区域以block(区块/街区)的形态进行小尺度建设。原来的U型通道只有12m宽,现根据业态和容积率的控制将空间界面退让调整为120m。这个区域的定位是不应当都建成城市标志建筑,而应当是有背景建筑和突出的建筑,为了避免城市钟摆式运动,我们向规划局建议引入多元的业态。第二个案例是天府软件园,处于高新区南区,是一个软件孵化园。成都高新区在全国虽然不是走在最靠前的,但是经过我们大家这些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排到了全国第四的位置。一期的城市设计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来完成的,后期我们参与建设,整体的建筑造价并不高,但却是不缺乏个性的背景建设。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得到一些反思,一是以个人或少数人价值为标准的设计有上升的趋势;二是重形态、轻业态与交通问题;三是某些区域空间尺度人性化不足;四是配套市场化不足,日常生活活力不足。这些问题仅靠建筑师来控制、实现还是有难度的,与市场和政府主导的政策方向做好结合是很重要的环节。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理想:一个好的建筑设计,不是以个人喜好标准为目的的设计,应该是对城市生活有深刻感悟而求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