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旅游经济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经济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经济概念

第1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资本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10-0115-05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对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企业竞争力的归纳总结,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概念界定与构成要素首先必须符合基本原理,其次要切合旅游产业与企业的实际。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服务性产业,旅游企业具有地点固着的区域性和服务的不可移动性等特点,这些独特的产业和企业属性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构成。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文献综述

1990年,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研究主题。他们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集合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之后,Prahalad和Hamel又进一步阐释:核心竞争力不仅包括技术成分,也包括跨越业务的组织管理以及跨越组织边界和层次的集合性学识;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与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这种集合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的总和与各项组织知识的总和。Barton(1992)以知识基础的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Marino(1996)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具有技术或知识基础的成分,通常是科技和生产技术混合的结果,并根植于企业程序和法则之中,涉及到个体和结构交互作用的复杂现象,难以被仿效。同样,Coyne等(1997)也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往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然而,许多企业在表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却陷入了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的困境。这里存在概念定义太宽泛,以致无法操作的问题。Hamel和Prahalad(1994)认为,要实际管理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最高经理层必须能够把核心竞争力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Collis和Montgomery(1995)也指出,应将核心竞争力细化到具体的、可以付诸实施和操作的程度,从而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为此,Barton(1992)从知识组合的角度将核心竞争力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物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以及价值与规范。Meyer和Utterback(1993)则把核心竞争力分解为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分销渠道能力和制造能力四个维度。而Eriksen和Mikkelsen(1996)认为,核心竞争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从其产生开始就带有知识的意涵,学者们对于核心竞争力定义的共同之处是对企业具有的独特技术、技能、经验和行为程序等作出了界定,而这些都属于企业知识资本的范畴。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企业所拥有的单一的资源或某一方面的能力,因为这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几乎是必然能被模仿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凸显出其知识本质与特征,只有基于知识资本竞争力,才能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二、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核心竞争力的“树状”观点:多元化的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位,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而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树根则是核心竞争力。如果将他们的“树状”观点移植到旅游企业,则可以构建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模型(如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在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模型中,由上至下的四个层次显示了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推导逻辑。旅游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的起点是顾客对于旅游整体消费体验的需求,满足需求的供给则来自于旅游企业各个战略业务单元所提供的不同的旅游服务,而各项旅游服务在员工与顾客的交互过程这一服务运营活动的平台上展现,最后使服务运营活动得以完成、顾客优异体验得以实现的基础是由独特知识与技能组合而成的核心竞争力。

(一)最终产品:顾客综合性旅游消费体验

作为最终产品,顾客综合性旅游消费体验是顾客购买旅游产品所追求的价值所在。旅游是饮食、住宿、旅行、游览、购物和娱乐的组合产品,而体验是旅游的内核。旅游活动是一种经历,为旅游者创造独特、美好的旅游体验是旅游企业的价值源泉。在体验经济时代,传统的单一的旅游产品仅仅是旅游体验舞台上的道具,当旅游者购买旅游体验时,他是花时间享受某一旅游企业提供的一系列值得回忆的事件,就像迪士尼乐园使客人们流连忘返的不仅是消遣,而且是参与一系列尚未展开的故事中。

顾客的旅游消费体验是多方面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有机融合体,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从整体角度分析旅游业和旅游产品。旅游业通过把食、宿、行、游、购、娱等单一旅游产品组合成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组合旅游产品,以带给顾客旅游全过程的精神与物质享受,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因此,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最终表现,其水平高低反映了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二)战略业务单元:旅游及相关业务领域

顾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综合性消费体验是由众多的战略业务单元,如饭店、餐饮、娱乐、会展、旅行社、航空、车船、景区等提供的服务组合而成的。饭店、旅行社、交通、景区等分别满足顾客各方面的需求,在业务类别上各不相同,在经营运作上的要求也不相同,但在满足顾客旅游消费需求这一共同目标下组合在一起。此外,还有房地产、商贸、物流、金融、教育、咨询、出版、网络媒体、信息服务等业务领域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旅游企业相关多元化的经营领域,各项业务之间能够产生在管理、品牌、采购、销售等各方面的协同效应,从而共同构成了旅游产业的价值网络。例如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其业务涉及到旅行社、航空和饭店,此外还拥有电视频道和网站。当然,企业的战略业务单元不一定都是业务各不相同的经营单位。当企业跨越地理区域建立相同业务的分支机构时,这些分支机构也是可以共享资源与能力的战略业务单元。

在这样一个交错复杂的旅游产业网络中,各个业务单元之间必须紧密协作,才能保证旅游者得到一个满意的旅游经历。这样,分布于不同战略业务单位的资源必须有效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和谐的体验链呈现给顾客。因此,如何通过协同与合作提高旅游服务能力,成为决定旅游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核心产品:旅游服务交互过程

核心产品对于服务企业来说就是核心平台。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决定了顾客参与其中并与服务提供者直接接触,旅游产品的生产由员工(服务主体)与顾客(体验主体)通过共同参与、现场互动才能完成。所以,旅游企业的核心平台是其服务运营活动的平台,即服务交互过程。顾客的旅游消费体验是由众多“关键时刻”(Moment of Truth)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体验经历,顾客旅游体验的获得与旅游体验服务的提供都是在服务交互中实现的。旅游企业的各个战略业务单元通过其内部价值链以及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各项活动的无缝联结打造出顺畅的服务流程,与游客综合性消费体验价值链实现了完美的契合。

在传统的有形产品4P营销组合的基础上,Booms和Bitner(1981)提出对服务营销还要加上3P:人(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和过程(process)。其中过程是指服务提供的实际程序、机制和作业流,即服务的提供和运作系统;人是指参与服务提供的所有人员,他们对服务购买者的感知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不仅仅指企业员工,还包括顾客本人及其他顾客。由此可见,员工与顾客的服务交互过程是旅游企业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核心平台。依靠这一平台,旅游企业可以不断扩大其经营规模和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四)核心竞争力:独特知识与技能的集合

完成旅游企业服务交互过程中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各种资源与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支持。知识经济时代,商业信息、企业文化、商誉、品牌、员工技能与经验、技术诀窍、组织管理模式、社会关系等知识资源构成的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顾客优异旅游体验的独特知识与技能的集合。例如,卡尔森饭店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由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起来的长期顾客关系上,这是专业化员工、顾客信息系统、企业文化、服务流程与规范、品牌管理、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知识与技能共同造就的卓越服务能力。

旅游企业间竞争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为顾客创造旅游体验价值过程中企业吸收、创造、整合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旅游企业的服务实践中,分布于各个业务单元的多项知识与技能必须在服务交互过程中完美地组合,并内化为旅游企业经营所需的知识体系,才不易被模仿,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前述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企业通过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和学习,对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而形成的,相比竞争对手更能实现优异的顾客旅游体验,并且可以引导企业跨行业(多元化)或者跨地域(多地化)发展,从而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独特能力。例如,迪斯尼公司作为一个综合性娱乐巨头,其成功归因于它有效利用动画片制作的能力以及品牌、版权等知识资源整合而成的在家庭娱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这引导它进入了电影公司、电视频道、主题公园、酒店、度假村、消费品和媒体网络等多个业务领域。

三、基于知识资本的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维度

从知识资本的角度分析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人力资本与员工能力、技术资本与信息能力、组织资本与管理能力、顾客资本与营销能力以及社会资本与合作能力五个维度。

(一)人力资本与员工能力

旅游产业是以人为服务主体的产业,旅游企业的服务产品需要员工面对面地向客人提供,它依赖于旅游企业员工的教育素养、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等诸多方面。另外,核心竞争力属于知识的范畴,其实质是企业组织中累积形成的特殊知识,而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人是其重要载体,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获得。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旅游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既是旅游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旅游企业潜在能力高低的具体反映。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可以带来财富增值的资本形式。人力资本的核心是知识与技能,包括管理者与员工的洞察能力与执行能力。世界著名饭店管理集团多数有自己的教育基地,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培育人力资本,从而为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技术资本与信息能力

技术资本是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规范组成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有机系统。与大部分服务企业类似,旅游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并不明显,通常不会像制造业企业一样在技术研发方面大量投资,并以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方式获得技术创新的产出。然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旅游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比如收益管理、预订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对于假日、希尔顿等著名饭店集团早期的成功扩张贡献颇多。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普及,众多旅游企业在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科技,通过国际互联网以电子手段进行销售,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电子邮件进行生产和经营,并且引进、开发管理软件。当然,电子商务、预订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旅游业中的信息技术可以轻易从市场购买,其差异主要通过旅游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来体现。因此,信息化水平与信息管理能力成为旅游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能否及时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迅速准确地传递和处理,是旅游企业形成与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条件和保障。

(三)组织资本与管理能力

企业的组织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对一系列其他企业资源(如技术、设备、信息、人员等)的运用,把企业资源转化为企业最终产品的协调配置能力。或者说,企业组织能力是通过企业组织过程促进组织效率提高的能力。因此,组织能力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旅游企业来说,通过对未来市场环境的把握,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及对企业发展进行规划、组织、管理与控制的能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服务系统所包括的传递系统、设施设计、地点、能力规划四种结构要素以及服务接触、质量、能力与需求的管理、信息四种管理要素,我们认为,旅游企业的组织资本与管理能力涉及到选址布局、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各项要素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影响构成了旅游企业的组织体制。精简的组织结构、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独特的企业文化等所构成的组织资本,对于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极为重要。

(四)顾客资本与营销能力

旅游服务的过程就是顾客与服务提供者广泛接触的过程,其产品质量是由服务人员与顾客共同决定的。因此,顾客被看作是企业的一种投入,它通过服务过程被转化为具有一定满意程度的产出,从而成为企业经营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为顾客带来长期超值利益是旅游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着眼点,顾客资本与营销能力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顾客资本指同顾客关系的价值,包括组织以外的与顾客的联系,如顾客忠诚、品牌、商誉、订单、销售渠道等。营销能力反映企业与顾客建立、维持关系的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包括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营销组合管理能力以及利用和促进高质量声誉的能力等。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是在市场上通过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得以体现的。在今天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顾客资本的多寡和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经营的成败。我国旅游企业与世界著名饭店、旅游批发商以及娱乐公司的差距,直接表现为顾客资本的匮乏和营销能力的欠缺。

(五)社会资本与合作能力

社会资本一般是指进入经营过程中,对企业价值发生影响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功能是指作为资源提供给行为人,用来获取收益的那部分社会结构价值。外部因素对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相同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中,由于不同的旅游企业对外部因素的利用效率不同,可能导致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会有很大的差异。

第2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本质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0亿年,有一位学者提出将漫长的数亿年地质年代压缩成百年的设想。在虚拟的地球百年中,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不到1天,大约开始于5分钟前的工业革命,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个人和社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们的旅游意识开始觉醒,旅游类型呈现多样化,由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渐发展为度假、公务、专项旅游等。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球产生了前所未有、不可恢复的破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世界各地接连发生种种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1930年的马斯河谷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四日市哮喘事件,近年来北京雾霾事件等。噪音、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不是最佳活动区域。越来越多的人们逃离城市,选择去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去放松心情。这样大型的社会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有害影响。旅游资源受到破坏,旅游质量下降。在传统旅游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相驰的时候,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生态旅游的提出立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响应。但是,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很模糊,旅游供应商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推出各种生态旅游活动,但多数结果都是“非生态化”。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呢?

二、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一个人们口中的时尚名词、市场营销的法宝、投资商的生财利器。而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多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家园建设与文化生态保护失去话语权。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使得它从理想的云端跌落下来。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要了解它的概念,首先要理解清楚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

(一)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如今,生态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用其修饰美好、健康的事物。生态即指自然生态,也指文化生态。

(二)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出现,旅游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目前,旅游已融入到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中,融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旅游可以拉动目的地的经济增长,促进社会消费,推动就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对任何一种类型的旅游研究都不能偏离经济本质。

(三)中外生态旅游的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思路的提出距今有40余年,一些国际性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使得生态旅游广为推崇。经过多年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将生态旅游在中国推向。

国际、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各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的核心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资源的保护,这类观点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背道而驰;有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概念核心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旅游是一个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均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这类概念使得生态旅游无异于大众化旅游,不利于专项研究。有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这类观点将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给旅游者及市场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

生态旅游概念繁杂主要原因就是生态旅游概念标准的多样性。有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分析,提取了8个指标规则反映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这8个指标分别为:遵循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做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与体验、文化。

三、生态旅游概念研究的方向

第3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业

旅游界的一大部分学者对旅游学的基本概念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相互混淆,并有把两者等同起来[旅游吸

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是国外旅游界通用语,其意义相当于我国旅游界常用术语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把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的相关的服务设施等统称为旅游吸引物,所以文中所用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旅游资源更为广泛的概念]的观点存在,并对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对旅游研究的顺利开展十分不利。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等的综合的旅游吸引物系统框架,通过来整合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力求使这些关系更加明晰,促进旅游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

陈才,王海利,贾鸿通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之间构建了关系分析体系,把旅游吸引物进行细分,可以派生出旅游对象、旅游媒介物、旅游标识物3个子概念,构成一个概念体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对象的解释为:名词,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是事物,如革命的对象,研究对象;特指恋爱的对方。这里我们谈论的是解释前者。对象(object)是一件事、一个实体、一个名词,可以获得的东西,可以想象有自己的标识的任何东西。对象是的实例化。一些对象是活的,一些对象不是。如这辆汽车、这个人、这间房子。概括来说就是:万物皆对象。把旅游吸引物细分为一种广泛的旅游对象概念,在逻辑上似乎有点欠妥。陈才等认为,旅游标识物是指各种提示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旅游信息,如各种广告、旅游宣传品等,甚至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此时,旅游者起到了某种示范作用),这些信息的功能主要是唤起人们去某地旅游的欲望。既然旅游标识物是一种信息,那它是否属于一种旅游媒介物?旅游信息的提供是否为旅游业的一部分?这值得我们思考。

鉴于此,笔者一方面考虑到涉及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体)的3要素理论,另一方面考虑到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旅游资源更为宽泛的概念,提出了各个概念的关系的分析框架(见图1)。其具体的要点有:旅游吸引物是一种能吸引旅游者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了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以及以此为中心开发出来的核心旅游产品,还包括了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以及与核心旅游产品一起构成的组合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可以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形成(旅游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或是不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直接在某一地域上形成(旅游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并由旅游业这一媒介提供给旅游市场,用于满足旅游需求或是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从构成上来看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而形成的核心旅游产品;二是围绕核心旅游产品进行利益追加以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形成的组合旅游产品。

保继刚、楚义芳认为“旅游吸引物通常指促进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还包括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与之相对立的概念被称为旅游排斥物,即对旅游者去某地旅游决策起消极作用的因素,并且认为旅游吸引物通常情况下是旅游资源的代名词。”可以说,这一旅游吸引物概念体系已经基本涵盖了旅游吸引物的所有的系统要素,至于“旅游吸引物通常情况下是旅游资源的代名词”这一观点,是从狭义的角度说明了旅游资源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以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作用。为了加深对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深度,有必要对旅游吸引物进行分解,同时要加以整合各个要素,便于理清各个要素的关系。鉴于此,笔者按旅游吸引力的来源及其作用把旅游吸引物划分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业3大部分。

二、旅游资源

杨桂华从狭义的角度,把旅游资源的定义为: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4大效益的客体。所谓的狭义的角度是从旅游者的角度,这种定义方式已经基本涵盖了旅游资源的要点:吸引功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综合效益。至于产生旅游效益问题,从旅游的起源来看,旅游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现代的大众旅游和旅游业角度来看,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旅游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经济条件只是其外部支持条件,旅游产生的效益已经包括在经济效益或是社会效益的范畴之内。谢颜君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能满足旅游者愉悦的目的,而不包括为了达到目的所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所以类似饭店等媒介性因素,就不构成旅游资源)。笔者比较认同上面的两种较狭义的定义,这样更容易区分旅游资源和旅游业资源的概念,否则许多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不断泛化的趋向,如朱孔山(1998)认为:凡能吸引旅游者,满足旅游需求,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一切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总和,统称为旅游资源;它可分为旅游对象资源、旅游设施资源、旅游购物品资源和旅游业人力资源4类。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一切可用于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业的资源,包括通常所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旅游景观资源、旅游管理资源、旅游人力和市场因素,当然也包括旅游资源在内。

资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这种解释似乎有些过时,因为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如“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已超越了传统资源的天然性。旅游资源要针对旅游者,也要针对旅游经营者或是开发者,是旅游活动的客体,这就要求必须强调为旅游业所用,其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根据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认识和开发程度,可以对旅游资源分为潜在的旅游资源、现实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有吸引力,但旅游业还未认识其吸引价值的,成为潜在的旅游资源,可以说潜在旅游资源只是一种资源,一种准旅游资源;有吸引力、其吸引价值已经被认识、但还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是现实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则是已经开发、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本文提及的旅游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部分,旅游资源基本可以表述为“客观地存在于某一地域空间,吸引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活得愉悦价值,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部分”。旅游资源本体存在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决定这种资源何时作为或视为旅游资源。

三、旅游产品及旅游业

林南枝、陶汉军在其合著《旅游经济学》一书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和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分别定义了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段经历”。谢彦君认为:此种定义方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视角,也意味着旅游产品是一个行业产物,而不是一个企业产物,并从狭义而且单一的视角,其定义为: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物品,如农产品、畜产品等,是一种劳动创造物,而商品则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产品和商品两个概念是有所差别的,商品包括在产品之内,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所有的产品的生产都出于交换的目的,产品就是商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没有实质性的差异,而在我国旅游学界通常把实际中的旅游购物品作为我们的旅游商品值得商榷。

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旅游产品从构成上来看,可以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最为原始的状态,是具有能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的效用和价值;组合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终极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而做的多重价值的追加。此追加可以发生在生产领域也可以发生在流通领域,通过追加,旅游产品甚至具有满足旅游者旅游期间一切需要的效用与价值。通过这样一个构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核心旅游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品,因为它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满足愉悦的根本动力之所在,而组合旅游产品是在以核心旅游产品为内核,追加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等的利益,形成了一种大旅游产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产品。

通过对旅游产品从构成上进行分类,与之对应的旅游业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进行分类,狭义上旅游业,即按核心旅游产品来定义,就是由各个提供核心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旅游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广义上的旅游业,即按组合旅游产品来定义,就是一种十分综合的产业,是由各种提供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在我们的通常的操作中,我们更趋向与把旅游业视为广义的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部分,它满足了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中一切的效用和价值,包括了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活动的6大要素,其中游和娱是核心之所在。

综上所述,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缺乏相关的经济学上的规定性,在语言或逻辑上也缺少相关的界定,而旅游资源是具有自在性的概念,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旅游企业只能对其开发利用,而不能生产;旅游产品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换;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通过旅游产品把旅游者(主体)和旅游资源(客体)充分连接起来。总体概括起来,包括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旅游吸引物,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一起构成了旅游吸引物系统。

参考文献:

1、陈才,王海利,贾鸿.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关系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第4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旅游”一词于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首次在文献中使用,其原意是指在强调某种教育目的基础上到那些相对受到较少干扰和污染的区域进行的自然旅行,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态方式的旅游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此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时至今日,“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仍没有统一。纵观林林总总的生态旅游概念,不难发现,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深化过程。

二、对目前生态旅游概念的新思考

综合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认识生态旅游,才能更加科学、完整地把握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生态旅游应着力解决传统旅游无法解决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衰退问题,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惜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需要和获取利益,忽视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以环境效益为前提目标,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界定,从宏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系统论思想为基础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微观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通过开发、保护和消费等活动实现政府、开发商、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等相关主体行为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概念的动态发展性,从发展的角度看,现阶段生态旅游概念正处于以旅游产品开发为其主要形式,并向生态管理系统过渡的时期,追求生态管理系统的整体发展是未来生态旅游概念的实质性发展方向。

在实践中,应将二者统一起来,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业规划,科学设计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监控体系,保护生态旅游的资源环境基础,在取得环境效益的前提下,为旅游者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经历,取得旅游经济效益,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

三、生态旅游概念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由理论基础体系、相关主体行为体系、目标体系(见下页图1)三个基本体系构成。

(一)理论基础体系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对生态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对生态资源的管理首先要遵循生态原则和科学性;生态旅游的功能是要实现旅游地的持续协调发展,所以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生态旅游是一个生态管理系统,涉及到多个主体要素、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均衡,这就需要系统论贯穿于开发管理全过程,实现系统整体的稳定持续发展。这三个理论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生态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发展的全过程。

(二)相关主体行为体系

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的理解还要把握住其行为主体“人”的要素,它不仅要求有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也要求懂环保、懂旅游的开发经营管理者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府。在开发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在尽量减少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条件下,实现各行为主体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三)目标体系

生态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保护,取得生态效益;生态旅游虽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但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还通过对资源的保护和对居民生产、消费观念的转变来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旅游的根本目标在于整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生态旅游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原则,通过协调相关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最优化。理论基础体系是在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其中行为主体要素间的利益分配越合理,综合效益越优化;反过来,良好的效益的实现,会激励行为主体的开发管理分配方式朝着合理化方向迈步。在遵循相关理论的前提下,相关主体行为体系和目标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循环反复,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关于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综述分析

1.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

1.1 国外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1.2 有关期刊及书籍出版状况

1.3 研究成果及交流状况

近年来,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论文研究范围涉及全球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体育旅游资源与市场的开发利用;体育旅游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发展战略;体育旅游运作与管理方法、手段、制度;体育旅游管理人材的培养等问题,其中研究的热点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问题以及这一问题与人们旅游动机的巨大关系;体育和旅游在经理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对国家和地区层面上体育和旅游部门中关键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政府体育旅游政策变迁及运作等等。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识逐渐理性化,成为新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体育旅游的实际开发做出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不少国际会议开始关注体育旅游并将其作为会议主题。比如2000年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以“体育创造旅游:融合与发展”为主题的会议等。这些会议以体育旅游为主题,为体育旅游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1.4 体育旅游经济效应述评

2.国内体育旅游研究概况

2.1 国内学者对体育旅游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文献调研得知,目前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界定多达几十种,但尚未达成共识。这既说明了体育旅游研究正在深入,又表明这些概念的确还存在缺陷,或过于宽泛或没有把握住体育旅游的特殊属性。基于此,石岩(2007)等学者在遵循体育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并突出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前提下,认为体育旅游是以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内容而产生的一种短暂性的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游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与体育有关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2 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现状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活动起步相对较晚,对体育旅游研究的焦点目前还局限在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包括体育旅游的内涵、特征、分类和影响等。具体而言,关于体育旅游内涵,目前,在众多对体育旅游的阐述中,其共同之处都表明人们必须参与某种体育活动,而不同之处主要是对体育旅游参与者的内容、形式的概括与表述的差异;对于体育旅游特征研究,不少学者是根据旅游者的特征,进而给出旅游的特征。体育旅游分类研究是基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而确定的。大致可从旅游主体(参与程度和出游目的等)、旅游客体(资源特征、活动场所等)出发进行研究。关于体育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虽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都是积极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涉及其消极影响。

受我国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带动,近年来对体育与区域发展课题的研究受到了重视。研究主要聚焦于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付磊2002;刘淇2003;李伟伟、余际从2003;董杰2004;邹统钎、彭海静2005)。另外,对大型赛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唐东方2002;姚颂平等2004;肖锋2004;孙海燕200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题组《利用国际知名体育进行北京旅游营销的研究》也从产业经济学和旅游营销学的视角对体育产业对城市旅游营销进行了综合的研究。

总之,中国体育旅游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体育旅游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其基础理论体系仍有待于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资源整合方面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不够,尤其是把体育活动与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体育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体育旅游联动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3.国外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第6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海岛地区发展旅游有着潜在的优势,一方面海岛是复杂地质、构造运动的见证,具有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海岛所处海洋包围之中,与大陆生态系统相比,海岛生态环境更具有多层次性,为多样性生态类型提供了生态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生物生态种群,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有的海洋与渔业文化,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与地质资源,使海岛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然而海岛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 海洋与大陆相分割这种隔离必然限制了海岛与大陆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造成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海岛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我国近几十年来掀起了海岛旅游开发的热潮,先后有海南岛、厦门鼓浪屿、浙江普陀岛、山东长岛等海岛得到大力开发。与此同时,许多沿海一些小型岛屿也在积极进行海岛旅游的开发,由于受直接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区的海岛往往在缺乏相应的旅游开发论证和开发规划的前提下,粗放式进行海岛旅游的开发,这种盲目的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往往是对海岛旅游资源的过度性甚至是掠夺性开发,必然会对海岛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通过低碳的旅游发展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旅游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海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可持续循环,成为发展海岛旅游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

自 18 世纪以来,以碳氢化合物的发现和使用的工业文明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进步,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平,成为衡量人类物质社会和财富的重要的标准。但是另一方面,以碳氢化合物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正线性增长,并正在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随着人类意识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性,低碳概念就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作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经济这一理念衍生出来的,“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在 2009 年 5 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在我国最早以低碳旅游为题的文章,是 2009 年 5 月刘啸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的《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一文,刘啸认为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之后,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低碳旅游概念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黄文胜在《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一文中,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减少 CO2排放的方式,保护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包括保护植物、野生动物和其他资源; 尊重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 为当地的人文社区和自然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措施。蔡萌与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观念与发展、消费模式,它实质上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它要求旅游过程中,在不降低游客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和减少 CO2的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涉及到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生产过程与旅游消费过程。

第7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一、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基本的生活元素,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的获得。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成为各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

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它的这种环保的概念完全适用于蒸蒸日上发展的旅游业当中去。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

(一)古镇旅游的定义

古镇旅游是指在古镇地区开展的,以古镇文化景观、古镇自然环境及传统习俗等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其休闲、娱乐、求知、康体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是从地域出发进行概念界定,也就是说,所有发生在古镇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古镇旅游范畴。

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购、娱、游、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

(二)低碳经济与古镇旅游的关系

无论是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是在参与旅游的过程中,都会无形或是有形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游客们进出带进的尘土、排出的二氧化碳,都会破坏了古建筑文化的和谐而且对环境造成破坏。此外,垃圾也是古镇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初步统计数字,周庄游客人均留下垃圾0.8kg,那么260万人留下的垃圾就可想而知了。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给古镇造成了环境污染,还带来了精神污染,影响了古镇的旅游质量。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向低碳经济型转变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古镇旅游具有独特的‘自然性+生态性’,是旅游者走向和体验自然气息和感受原生态的旅游方式,其发展也必然要求最大的生态化、低碳化,以此达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经济和生态的三赢效益。

三、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一)低碳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大部分古镇旅游属于人口密集型的目的地旅游,与传统自然景区大相径庭的是古镇旅游更加注重人文历史、宗教文化的体验,比如,不同于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注重的是乡村的民俗、民风,但古镇旅游往往注重的是生态环境上。因此,古镇旅游在生态、绿化等方面做的往往还很不到位。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古镇发展低碳旅游是可以很好的“可持续发展”与真正意义的“获取经济利益”二者间的平衡点,国内古镇旅游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寻求古镇旅游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古镇旅游开发、发展与古镇保护的双赢目标。

(二)低碳旅游是新要求

在倡导低碳概念、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今天,现有古镇这种非低碳的旅游模式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和人们对于各行业的要求。以低碳概念做前提是对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同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低碳旅游是新途经

低碳旅游的行为直接表现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消除二氧化碳对人类环境的巨大危害,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这也是旅游业向低碳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它不仅仅使该行业发展逐步绿色和可持续化,也对其上下游产业向低碳产业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四、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一)古镇旅游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性

大部分古镇中仍使用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使用现代化上,不是采用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这样的清洁能源。更多的使用传统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排放能源。古镇中的某些燃煤商家和店铺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经过任何有效处理。然而,处理技术引进的巨大成本使低碳技术要想在古镇旅游发展甚至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十分困难,而在古镇旅游中要实现低碳化,除了要求游客低碳消费以外,更多的需要依赖古镇旅游开发中对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古镇旅游的人群低碳意识薄弱

在不少古镇旅游中,各种群体对于低碳概念的认识不强,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和环保意识“掠夺性的开发”,而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忽视自然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长远利益。并且,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低碳意识也相对薄弱,更重要的是,某些古镇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中就很少积极考虑低碳发展和采用低碳措施。为此,在古镇旅游发展的同时,普及旅游中的低碳旅游是相当必要的。

(三)古镇资金的缺乏和低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国内古镇旅游当中,部分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当地经济水平有限;旅游营运商追求高利润的同时,都不重视投入资金对旅游资源实施有效保护,致使低碳旅游设施投入明显缺少。主要体现在低碳交通、低碳服务设施不完善、低碳旅游综合接待水平低等。

五、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模式

以下,简述了低碳旅游与社会发展和古镇旅游的发展的模式。(见图1)

六、古镇旅游发展低碳旅游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碳理念

从宏观角度来讲,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合理利用新媒体科技的各种形式,制作古镇低碳旅游推广宣传内容,制定符合当地古镇文化的低碳旅游宣传口号。从微观角度而言,古镇当地主动介绍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的益处的义务,在服务过程中不断传播有关低碳旅游的知识,在古镇各个景点全景图、游览图中增加有关古镇的低碳信息,通过这样的多种方式表现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决心和力度。例如:旅游者对古镇活动、交通方式、旅游购物、住宿餐饮等等上的选择,实现通过合理引导,减少旅游者在旅游行为发生中的旅游碳足迹。

(二)推广低碳技术,改善古镇能源结构

发展古镇低碳旅游,首要就是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是关键。由于当前低碳技术的运用成本过高,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从中抽取一部分,采用政府补贴或者奖励等手段推广运用,对古镇和当地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等污染物采用技术处理,有效发挥低碳先进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以达到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三)建立低碳旅游相关法律法规

在发展低碳旅游当中,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指导和引领旅游企业、古镇游客、古镇居民的行动方向。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环境的程度让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合理的政策引导,确保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加快低碳旅游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步伐,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使低碳节能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第8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 建立 问题 创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准确测量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种新型、权威、有效的衡量工具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选的国际标准,并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

一、旅游卫星账户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

1、旅游卫星账户的涵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旅游卫星账户核算方法一经出现就受到了世界有关经济学家和统计学界的推崇。2000年3月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世界旅游组织提交的《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简称“框架”),使旅游业成为第一个拥有获得联合国首肯的国际性标准来测量和计量的产业。旅游卫星账户(TSA,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又称为旅游附属账户,是一种宏观统计计量方法。它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统计基础,按照国际统一的国民账户的概念和分类标准,在国民经济核算总账户下所单独设立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编制这一账户可以把由于旅游消费而引发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直接和间接的旅游产出,从相关行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核算,从而达到在国际统一的统计框架下对旅游经济进行全面测量和分析比较的目的。旅游卫星账户区别于传统的旅游统计体系,为各旅游发展国家提供了一个国际统一标准的计量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旅游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区域间的可比性,还能够准确全面地测度旅游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国际间的可比和对旅游业经济影响的量化分析。

2、世界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情况

2001年5月,由加拿大旅游委员会、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和世界经合组织(OECD)主办,在温哥华举行了“旅游卫星账户(TSA)――为良好决策提供可靠数据”的国际会议。温哥华会议确认了TSA作为一种国际标准,用以测量一个经济体系之内旅游对其他产业和其他经济体系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承认以往开发和实施 TSA的努力遵循了多样化的方法;承认各国可以根据各国自己的情况,在TSA标准之内对分类进行调整。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法国、新西兰、瑞士、美国等国相继进行了旅游卫星账户编制的实践。他们以“框架”为基础,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许多发达国家通过旅游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在对旅游卫星账户的界限与分析中,许多国家从中受益。

二、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

1、创建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有利条件

由于TSA是由一些逻辑严密、协调一致的账户表式组成,所以在其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创建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大致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国际TSA理论和实践的丰富经验。国际成功的TSA理论与实践,显示了旅游统计与旅游核算国际化和科学化的最高水平。TSA为进行旅游经济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建立以国际化标准为基点的旅游统计与核算体系,不仅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效规划和管理旅游业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跻身国际旅游产业的重要前提。二是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多次参与世界旅游组织会议之后,国家旅游局在我国部分省市进行了研究编制旅游卫星账户的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研究商定,于2006年正式开展了“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研究编制工作。三是我国旅游统计国际化初见成效。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体系的框架和参照点。TSA提供了建立科学的旅游统计体系的规范:在TSA框架下选取指标、定义概念和构建指标体系,统计过程应覆盖更宽的信息范围,提供具有国际可比性、高可信度和一致性的数据。1991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颁布了《关于旅游统计的建议草案》,并以《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关于旅游统计的建议草案》形式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2、我国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偿试

我国之所以先后在厦门、秦皇岛、桂林、江苏等地区,开始建立区域旅游卫星账户进行试点,这主要是因为我国TSA在建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成本高昂,搜集旅游相关的详细数据任务艰巨。尤其是在数据收集方面存在数据不够全面和数据落后等问题,极度影响我国TSA的建立和账户数据的准确性。二是TSA所依赖的统计数据并不能经常更新,原因也在于成本高昂。三是TSA所采用的一些定义和结论形式与旅游传统上所采用的并不一致,这就可能造成一些误用和无用,或者无法理解和无法使用。四是我国在旅游卫星账户的建立上面虽然有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我国TSA的建立也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2002年9月江苏省旅游卫星账户编制试点工作组完成了《江苏旅游卫星账户体系构建》,较系统的提出了江苏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构想。2006年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成工作组,正式启动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研究编制工作。2007年3月1日“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项目工作组召开的汇报鉴定会,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工作,以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的《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为基本原则,利用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相关资料,初步编制完成“中国国家级旅游卫星账户”的部分账户表。

三、我国的旅游卫星账户的优缺点及创新

1、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优点

我国TSA的建立大大拓展了旅游统计与核算的范围,强调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及理论框架的一致性、统计指标与数据收集的同一性、旅游经济活动与其它行业经济活动的可比性以及国际间、地区间的可比性。TSA允许应用不同经济理论和方法建立模型,揭示国民核算的主要经济指标与TSA特有指标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原有的旅游统计与国民核算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功能。同时TSA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它所确定的核算主体范围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它关于基本核算单位的界定及其部门划分的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单位的独立性特征。我国的TSA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统一性,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下,其概念与理论、统计指标与数据的搜集都具有统一性,澄清了过去许多存在模糊的区域。二是可比性,在旅游卫星账户下的旅游统计与分析数据和其他行业一样,统一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此,在我国内部,旅游行业可以和其他行业比较,同时世界各国采用规范的旅游卫星账户,也使旅游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比较。三是综合性,我国旅游卫星账户能够全面地衡量旅游的产出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等,这为今后旅游的宏观规划及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四是灵活性,我国一旦建立起了旅游卫星账户,研究者就可根据需要计算旅游对某个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就业、收入等。

2、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不足

我国旅游卫星账户虽然已完成了初步编制,但是它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复杂性和滞后性是旅游卫星账户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旅游卫星账户相对于其他旅游经济效应分析方法来说,要复杂的多。对于我国或者一个大的城市来说,也许创建一个卫星账户是有益处,而对于一个较小的地区来说,旅游卫星账户可能过于复杂,其花费往往要大于收益。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常常几年才编制一次,采用过去的投入一产出表,毫无疑问,数据是具有滞后性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产业间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等都会产生变化,这会影响旅游卫星账户的效果。不过从短期来看,问题不大,如果用于长期的预测,肯定有相当程度的偏差。

3、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建立的障碍

一是旅游前后的支出难以全部涵盖到账户中。目前,我国旅游卫星账户侧重于旅游期间的支出。然而,旅游前后往往也会发生与旅行相关的花费。二是耐用消费品往往被忽视。主要是单用车辆和购买第二住宅或别墅。如何处理个人资本或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三是术语和概念有时难以掌握。TSA本身是一份面向技术人员阅读的报告,报告本身的写作无懈可击。然而,对一般读者而言,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则难以理解。四是TSA中的一些数据之大出乎意料。这主要包括某些行业或就业人数的相对数量水平往往招致异议。五是TSA不提供有关特定市场的数据。尽管TSA包括需求和供应两方的数据,但是它并不提供任何有关具体市场或消费者群体的规模或其它特征的信息,六是数据往往过于概括难以应用。TSA表格中的数据往往局限于国家级的水平和总量。产业分析者认为他们需要分解到省级或更小地区的信息,但是这种分解水平,超出了我国旅游相关的现有商业调查的能力。

4、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的创新

为了充分地交流已有成果,将TSA的影响扩展至我国整个旅游业,我国旅游卫星账户在与各国交流中应采取新的措施。首先,要求参与开发TSA的国家旅游办公室,应使用非技术语言编写一系列有关行业具体事实的表式,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汇总的统计数据。其次,每一个事实数据表示的内容和格式可以与相关行业的代表协商确定,通过协会自己的邮件列表分发给相关人员。同时未来版本的卫星账户应当包括更细致的行业分类,尤其是对景点。

我国现有的旅游卫星账户中的基本框架,应当与时俱进,把一些新发展的旅游消费信息也加入到TSA账户中。另一方面,针对TSA的信息滞后性缺点,应对TSA中的数据及时更新与。

【参考文献】

[l] 郭鲁芳:旅游经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Stephen ・J・ Smith:Tourism Economic[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0).

[3] 吴珍:测量旅游经济效应的新工具一旅游卫星账户[J].统计与决策,2002(8).

[4] 高书军:海洋旅游理论解析与方法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

[5] 任佳燕、张海燕:旅游活动测量与TSA方法[J].中国统计,2001(8).

第9篇:旅游经济概念范文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虽然被逐渐提高,但是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几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第一,旅游需求的变化。在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多的停留在“表面经历”的阶段,追求的是“到此一游”的效果。随着旅游者阅历逐渐的丰富,旅游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到旅游景点观光的游客,而是已经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旅游者、休闲度假者、商务旅行者等各类消费群体。旅游活动也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而是进一步泛化涵盖了景点游览、城市旅行、文化体验、度假休闲等多元复合的各类消费形态。深度体验的旅游需求需要旅游目的地不仅仅只是展示自然人文景观,更加需要挖掘出旅游目的地的丰富文化底蕴,实现从提供单一观光产品到复合型休闲产品的转变。旅游需求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诉求的改变上,同时也体现了旅游方式的改变。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的逐步完善,信息、金融、通讯服务更加便利,自助旅行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热衷,传统的以旅行社制定线路的团体旅游显然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第二,旅游资源观的限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禀赋型产业发展模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传统的旅游资源二元结构论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催生了一批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直到现在,这种二元结构资源论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政府官员、开发商的思维,山水风光和历史名胜仍是开发商投资开发的首选。2003年颁布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主要是针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该标准是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中对资源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开发者对旅游资源的认识。第三、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预订、网上交易、微博及微信等新型营销模式正改变着旅游者的旅游方式、消费模式和获取旅游资源信息的途径。旅游企业应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原来的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方式及营销模式,实现与客源市场的无缝对接。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第一,针对目前旅游产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的解决途径。基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主题。

第二,理论基础及文献述评。首先对产业链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内涵、发展及与产业融合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上主要对产业融合理论本质进行剖析,同时对旅游产业与农业、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模式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基于理论研究的缺陷,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构建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型和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基于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的梳理和辨析,从产业融合的本质原因出发构建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基于概念模型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并对不同融合模式的融合机理进行分别阐述。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是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内涵的重要全释方式,能够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但是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来源于概念模型,因此需要应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

第四,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检验。为了进一步证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科学性,本文选取相关案例对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融合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发展。

以旅游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为例,对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理论关系,对旅游产业与农业间的投入率和融合度进行测量,从而辨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基于融合模式的确定对旅游产业改变农业产业链的过程和内涵进行阐释,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不同融合阶段下的新业态进行分别解析。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2.1理论基础

2.1.1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产业融合正是产业链优化整合的重要途径。产业链整合体现为产品整合、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三个层面。产业融合中新产品的产生体现了产业间不同要素整合成新产品的过程,产业融合中产业链的改变主要体现了主动融合产业通过核心价值要素的应用和推广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中各个组成部分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的过程。本文主要基于产业链理论对旅游产业不同融合模式下主动融合产业对被融合产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进行分析。

2.1.2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是基于产业间投入产出的量化考察国民经济各部分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从而实现了产业技术经济关联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的结合。

魁奈的经济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产业关联理论形成的基础。列昂惕夫是产业关联理论的最杰出贡献者,于1936年发表文章《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构建了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标志着产业关联理论的初步形成。1941年列昂惧夫的着作《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的出版标志着对产业关联研究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运筹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产业关联理论在二战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逐渐提出了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引入了最优化思想的投入产出分析及扩展了地区间的投入产出分析。

王琪延,徐玲提出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基础,具有一定关联性的产业才能寻求进一步的融合发展。产业关联虽然不是产业融合的充分条件,但是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体现了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本文对旅游产业与农业的实证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同时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对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度进行测算。

2.2研究述评

2.2.1产业融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散,部分信息技术产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并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这种现象早期发生在以媒体、电信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产业之间,后来扩散到其他服务业,并逐渐开始向农业和工业渗透发展。产业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产业创新,使原来基于产业分工的产业

经济理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到了政府及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已经幵始对数字融合及技术融合的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到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逐渐发展到对产业融合的深入研究。21世纪后我国学术界开始针对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并迅速扩展到对不同产业的融合现象进行分析,目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产 业融合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融合概念、模式、原因、过程及影响效应等方面。产业融合理论是本文的重要理论基础,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构建及融合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产业融合理论本质内涵的分析。由于产业融合理论目前尚不成熟,并不能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简单介绍,因此本文对涉及到产业融合理论内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述评,对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为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融合作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己经被讨论了三十多年,但是产业融合的概念表述及内涵界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了不同的内涵,甚至有学者将技术融合、三网融合和数字融合等同于产业融合。具体来讲,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将产业融合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几类:

第三章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及模式构建.........30

3.1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及问题辨析.......30

3.1.1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总结........30

第四章旅游产业主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农业融合...........50

4.1旅游产业对农业主动融合的实证研究........50

第五章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模式研究——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67

第七章三种模式下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建议

基于概念模型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应用到具体融合现象的分析证明了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理论的科学性。虽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具体的融合产业,但是研究结论也反映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一般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更好的指导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产业融合在微观上改变了融合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产业链构成,为旅游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创新发展,宏观上改变了融合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地区或国家的竞争力。在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新型的产业创新方式之下,我国应该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快速的发展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目前,政府在旅游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制定上,宏观发展上主要是大力提倡旅游产业与一、二和三产业的融合,而不同地区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确切产业对象选择上,一方面主张旅游产业与所有产业进行融合,另一方面主要是依据国内的相关成功经验,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和农业进行融合。这种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导向并没有体现旅游产业融合的特征,没有针对旅游产业与不同产业进行融合的不同特征及旅游产业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现状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政策指导。因此,本文基于旅游产业不同融合模式特征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进行研究。本研究的核心内容集中在3-7章,第三章主要是基于定性研究方法构建了旅游产业融合概念模型并提出了三种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研究内容主要基于实证分析方法将旅游产业的主动、互动和被动融合模式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融合现象进行检验,第七章是基于对不同融合模式特征的总结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主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基于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检验了旅游产业对农业的主动融合模式,分析了主动融合过程中旅游产业对农业产业链的改变过程和改变结果;互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基于产业间锅合与融合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模式进行验证,同时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产业间及产业内行业间的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被动融合模式研究中,主要是基于产业集聚度与融合度的理论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验证了信息产业对旅游产业的带动融合作用。本文的前章的研究内容己经解决了本文的研究问题,本章主要是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研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8.1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是对旅游产业融合概念理论问题及旅游产业在不同融合模式下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的过程和状态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总结主要结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