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入门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0 引言
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将自动化学科专业分为“研究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工程研究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和“技术技能型”专科自动化专业。而“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分布在地方非重点院校和新升本院校,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应用技术主导型”本科自动化专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来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高校要发展,必须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影响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突出的环节。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院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块构建、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等。
近年来,我校在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明显。本文结合我校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阐述。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环节作精心梳理和研究,使各个实践环节和相应的理论教学密切衔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遵循实践教学先基础后应用、四年实践连成线的原则,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集中实践周数,构建各个环节优化组合的新体系,实现实践教学的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1入门层。入门层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电工电子实训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在学生还没有学习专业技术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前进行。通过有趣的且贴近生活的“电工电子实训”项目,如家用电器安装;简易电子产品焊接、制作及安装调试;计算机组装(DIY);继电控制柜装配等项目,建立对电工、电子元器件、工艺流程、电器设备、电子仪器等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电路工作原理、设计技巧的热情,热爱所学的专业,对后续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2基础层。基础层以独立设课的教学形式学习电路和电子技术,完成系列电工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该层次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严格的电工、电子实验技能训练。该层次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的比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后续拓展层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基础层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拓展层。拓展层是学生试验和小型设计环节的核心层。学生要完成严格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技能训练和设计能力锻炼。
本层实验系列主要包括:过程控制系统系列实验、、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实验。
过程控制系统系列实验完成《自动检测与仪表》、《过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自动控制系统》、《工业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综合实训》等主干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基本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
控制技术系列实验完成电机与拖动实验、电气控制实验、电力电子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交流变频调速实验、检测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实验完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EDA实验、DSP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程序设计实验等等。
各课程的实验内容可分为基本型、设计型、综合型三种类型的实验,可以有机组合,满足实验学时增加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比例增加的要求。
本层课程设计系列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小型电子系统、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PLC综合设计、自动化技术综合实训、微机控制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过程控制课程设计等。
拓展层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扎实的专业实验技能,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应用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自主学习、自主实验。
1.4提高层。提高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开发、技术应用研究的高层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开放性设计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也包括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参赛科技制作的实验研究等。
提高层基本要求:自主设计、设计实验、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综合应用素质。
2、结语
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也在逐步前进。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一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且获奖,多位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电子技术协会获“全国高校甲等A级优秀社团”、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社团”荣誉称号。虽然我们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和我们制定的建设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圆满完成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祖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6月,第26卷第3期
[2] 谢克明.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
[3]吴万荥.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察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07年2月1日,总第260期
关键词:电子电工;教学效果;改善途径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125
1 引言
长期以来,电子电工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程教学辅之以实验课程,课堂的理论教学以及课后的实验实践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想提升电子电工的教学效果,必须同时加强课堂教学和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于电子电工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的把知识以及学习的规律性传授给学生,并且,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强加知识,更是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结合起来,并在课堂上设置新的实验方案,这样才能提升课堂的效率。
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电路基本实验方法掌握,学生需要对各种的电子仪器都能熟练掌握,要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教师在实验课上应该根据实验内容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实验中创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 提升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建议
2.1 精心设计新颖的课程和有趣的实验入门课程
老话都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新课程的教学开展来说也是如此,必须在新课程的教学开端就吸引起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而对于某一样事物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和激情去探索,通过设计有趣的课程教学吸引同学的兴趣,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有动力去更好的学习这门课,提升教学质量,因此第一节的绪论课就对后面的教学质量显得相当重要了。有时候在课堂上,学生并不喜欢听老师在那滔滔不绝的将,如果此时设计一些同学动手的环节,那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2.2 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2.1 注重演示实验
课堂的理论教学会十分枯燥,而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如果加入演示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在演示实验中,不仅可以脱离教材的安排,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课中让学生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思考,通过实验纠正原先错误的思想,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
2.2.2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课件
电子电工基础是电能研究的基础性课程,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东西往往是学生光凭想象很难理解的,更何况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并且有些在学校中的实验又无法进行,而不能进行实验的部分对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来说更是一大困难。不仅如此,有时候虽然可以进行某些有些实验演示,但具体的过程却无法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课件的制作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学习中的障碍,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极为重要。
2.2.3 强化实验课的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用型的、全能型的人才,是一个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相对更为重要,这是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必经之路,因此必须重视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提升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有:
(1)首先学生要克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敬畏心理,这是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大胆进行动手操作的基础,特别是在电子电工的实验课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电,从小就会有害怕的心理,因此做起实验来畏手畏脚,不敢放开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因此在实验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告诉学生关于用点的安全规范,防止学生实验中出现意外;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亲自进行实验,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能够在实验中大胆的操作;
(2)加强实验操作规范的培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实验中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规范,以及实验中的相关注意点,要想实验很好的展现其效果,必须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提升实验的成功性,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实习,由于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层次都有差别,因此对学生应该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否则对于一些基本素质较差的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而造成心理的压力,缺乏自信,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理的培养,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会更轻松,更能全身心的投入。
3 结论
电子电工课程是一门非常复杂综合性的课程,对于某些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并且电子电工课程内容有较多十分的抽象,不利于学生进行想象,但就目前而言,电子电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度较大。在高职院校的培养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提升电子电工教学效果的探索也应该被纳入高职院校的研究中,这样才能培养素质更高的学生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守成.理工科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03):114-117.
[2]王艳新.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01).
[3]杨小献,严国萍,赵云娣等.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07):97-99.
关键字:中职毕业生;就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11-01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优惠政策,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有利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职教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实践教学能力弱,“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课程开发缓慢,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等。在此,笔者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就电类专课课程设置与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一下探讨。
一、当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经过调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70%左右的学生接受学校推荐就业,30%左右的学生自己找工作。在学校推荐就业的学生中,部分毕业生到了电子工厂工作,有的从事电子产品的检测,包括电路板、电子器件和模块;有的从事电子元件的焊接工作;还有的从事简单的分拣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到平板电视机组装工厂工作,在工作的分工中,有的从事电子元件的焊接;有的从事元件的组装;有的从事简单的成品或零件的搬运。部分毕业生从事家电维修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没有关系。从就业周期来看,中职毕业生的工作周期不长,有的干了三四个月就辞职了,或另找工作,或在家无事。还有一部分人中途换了工作或自己创业,只有少部分人在其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二、当前职业中专电类专业课设置的特点
职业中专电类专业课包括,《电工基础》、维修电工》、《电子线路》等等。《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涉及到的许多知识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理论性和系统性比较强。对中职学生来说,有些内容学起来有难度,但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维修电工》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安装、操作、维修电工等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技能需求为根据,参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实践教学项目,更新实践内容。整个实训内容分为:基础技能实训、应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和生产技能实训。在实际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子线路》是电子专业入门的基础课,其理论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知识点繁杂,虽课程经过一再简化,但对于中职生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
三、职业中专电雷专业课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情况的比对
从这些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来看,都没有涉及到过多的理论性的东西,这些毕业生能做的工作,工厂从社会上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一样可以做到。那么,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在哪里呢?经过调查分析,我觉得中职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必要的理论既基础,这也是中职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其中,理论是必要的理论,不需要高深的,多余的,只要浅显的、必要的,要与实践相结合,为实践服务。在简单必要的理论基础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我校所用《电工基础》这本教材,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书中有实践课,但是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的,是为理论服务的,我认为实践教学中应该侧重于实践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讲浅显的、必要的基础的理论。例如:第二章 简单的直流电路 第六节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对原理部分,有的同学学起来就比较困难。学生学习万用表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万用表,毕业后在工作中也主要是使用万用表测量数据或检测电路的通断,因此,在讲这一节时只探讨如何使用万用表,训练时也主要针对如何测量来进行。这样既避免了枯燥的理论,有学以致用。甚至,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放弃纯粹理论性的东西,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以实践为主,有实践带动理论的学习,能被学生接受的则接受,不能接受的则放弃,有时候,教师会高估我们的学生,不是他们学不会,而是他们大多数人没有耐心接受这些枯燥的理论。
对《电子线路》亦是如此,少理论多实践,另外,《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发展迅速,教材远落后与实际,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不能按部就班,除了少量的理论,教师应多搜集一些新的资料,以扩充学生的视野,以便以后参加工作,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必须降低教材的理论深度,突出概念,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比如:放大器图解分析法,放大器的功率特性分析等内容都可以舍去不讲。根据就业生反馈的意见,他们在工厂里接触的都是集成电路,对产品的检测有别于过去技术人员的传统方法,因此,诸多内容,如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放大器微变等效电路都可以压缩,负反馈放大器、公路放大器等内容可以用集成电路进行讨论。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通过技能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本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技巧。毕业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与所学的内容不相关,但学生在训练的时候体验过了以“知”到“会”,再到“熟”的过程所以应重视基础的训练项目,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但是也要看到时效性。目前,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训练的时候也可以加入这些新知识。
今年,白山市的节能降耗指标是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上半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积极推进重点节能项目改造。白山热电厂2×30万千瓦新建机组热电联产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今年计划完成12.4亿元。浑江发电公司总投资2700万元的6号机组汽轮机三缸通流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现已进入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改造完成后,可降低煤耗10g/kwh。总投资5000万元的锅炉脱硫改造项目招投标已完成。另外,金刚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和临江东锋镁业皮江法炼镁还原炉改造及余热利用工程已经列入2007年国家节能备选项目。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白山市根据今年的节能降耗目标,加大了对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根据国家火电行业“上大压小”的政策,今年7月6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浑江发电公司一号冷却塔在定向爆破中轰然倒地,至此,浑江发电公司的2台25MW机组,2台100MW小火电机组正式关停。同时,还对产能在15万吨,年以下的洗精煤、50万吨,年以下的焦炭行业进行清理,逐年关闭。对高耗能、高耗电企业取消优惠电价,对高耗能行业新建项目,严把土地、信贷关,提高准入门槛,实行项目审批问责制,加强节能评估和审查,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发展。
三、开展能源平衡测试。为了掌握企业在耗能、耗水方面的情况,找出在耗能、耗水方面的漏洞,降低耗能标准。自山市下发了《关于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水平衡、电平衡测试工作的通知》,由白山市节能监察中心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检测,目前已完成对浑江发电公司等3户企业的电平衡测试工作。
四、培训企业能源管理人员。4月,举办了“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培训班,以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根据节能降耗工作情况,将定期由各主管部门对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五、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按照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分步渐进的思路,重点在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深度开发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做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申报工作。金刚集团的废弃煤矸石利用、吉林邦田木塑料产业化等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二是做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证工作,为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创造有利条件。今年对全市9户企业10个产品进行了初审,并由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终审认定,首批认证工作已于今年6月末结束,9月份开始开展下一次认证工作。
百万千瓦风电项目落户吉林洮南
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与吉林省洮南市政府合作,投资逾百亿元、装机总容量百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日前落户洮南。风电场内筑路、定位埋桩、供电线路等基础工程设计全面展开。这是目前我国规划装机总容量最大的单个风电场之一。
该项目首期工程40万千瓦,计划“十一五”期间完成。今年建设5万千瓦的风电场,投资4.8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
Abstract Knowled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s quite difficult and it is not easy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so it influence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Starting from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lass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combining th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discussing how to gener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motivate them to learn during the teaching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Teaching practice of several years proves we have achieved very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电工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子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学生在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会感到难以入门。加之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等原因,会造成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从而也就导致电工基础课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如何上好电工基础这样的原理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一直都是高职教师研究的焦点问题。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电工基础课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原理性很强、内容也非常抽象,要求学生有数学和物理的基础,否则课听起来会很吃力,枯燥乏味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再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一般不高,专业底子薄、学习理论的能力较差,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方面。目前很多高职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沿袭传统教育思想,授课形式单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导致学生普遍感觉电工课程难,不想学,甚至放弃学习,最终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听课效果。
(3)学校方面。学校对电工基础实践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实验实习课程安排较少、实验经费投入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好的专业实习场所,安排学生参加电子电工的实习相对较少,理论研究和学生的实操能力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欠缺,带实习实验教师几乎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
2 激发学生兴趣,上好电工课之心得
2.1 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多数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比较欠缺,想要提高他们对学好电工知识的自信心,就要加强学生对电工常识的认识,来提高学生对电工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前提条件。上第一次课时老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实例来进行新课的导入,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各种家用电器,如果出现故障了就需要具备电工知识的人员来维修,如何检查线路,各种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如何使用,都是电工基础科所要涉及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将电阻、电容等各种电子元器件或万用表、简单的电路板带到课堂上展示,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
2.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实课堂
转变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再精彩生动,学生仍处于被动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底子薄的高职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将原来的“传授讲堂”变为真正的“交流课堂”,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课的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师生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拓展知识面,同时在这种交流式的课堂中也加强了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利用多媒体教学。电工基础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很多专业理论是学生很难运用想象来理解的,教师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其以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可以借助Flash来制作电动机旋转原理的动画,让学生从动画中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使电工中很多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更容易于接受,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利用仿真软件教学。课上所学的内容不可能全部用硬件实验的方式来完成,理论课上讲到有些难于理解的,随时都可以打开软件来进行仿真演示,如EWB、Proteus、Multisim等软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笔者课上习惯用Proteus,它比另几款软件更容易理解、更逼真,软件中的各种灯可以亮灭、马达可以按照需要正反转动、扬声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保险丝可以随着电流的增大颜色有所变化,甚至烧断等等,很生动形象,对于高职学习兴趣有待提高的学生来说很适用。
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其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教师可适当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或行为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到电压电流物理量时,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讲到三相异步电动机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前一次课结束时就可以先把任务下达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分组来设计完成,培养学生树立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自身潜能全面发挥出来。
2.3 利用恰当的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电工知识原理性较强,抽象思维是高职类学生的弱项,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也是很多电工基础课教师该深思的问题。课堂上利用生动的比喻,恰当的实例,既能让枯燥的知识有趣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讲“电容的充放电”时,就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蓄电池的充放电;讲“电动机”时,就可以联系生活中风扇、空调、电梯等设备,这些将学生不熟悉没见过的东西,联系到生活中实例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亲切感,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吸收。
2.4 重视实践教学,激发学习动力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实践类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学校也要加大对基础课投入力度,为基础课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授课和实践的场所。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在课程设置上要多动脑筋,设计有创意有趣的教学环节和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电工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循序渐进地激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操课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独立地思考,学生也可以不局限于教师的任务安排,根据理论课上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件,搭接线路,进行调试,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多肯定鼓励学生的劳动成果,师生共同商讨,利用理论课上的原理来分析对错,借助实验来协助学生对原理性知识的理解,也借自主实验的方式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5 学校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一般很少配有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师,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因此电工基础教师为了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必须加强自身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尤其要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多为基础课教师提供进修学习、企业工作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只有不断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要求。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来满足学校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求。
2.6 综合考评成绩
在电工基础课程的考核上,打破一张试卷定输赢的局面,学生成绩由50%平时成绩加上50%期末考核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作业、实验报告和平时任务的完成质量、学习的态度等等构成。期末考核也是分实验考核和笔试试卷两部分。实验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两人一组各尽其职,一人负责线路的搭接,一人负责数据的测量,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成绩考核。这种综合考评的方式,让学生更加重视课程学习的过程,重视动手操作,也符合了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更有效地克服了以往学生平时不上课,到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就可以通过考核的现象。
一、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的新认识
本次师资培训开阔了我的眼界,通过与其他兄弟院校老师的交流,我进一步认识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前景的广阔性。该专业就业涉及建筑、自动化生产、汽车生产、机加工、自动化控制、企业维修电工、精密加工、一体化生产系统、仓库存储系统等众多领域,就业前景广阔。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该专业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该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可以提高我院学生专业素质,进一步优化我院学生的分配。
二、知识的学习
我此次参加的是可编程控制器(PLC)新技术专业的学习,在此次培训中,我学习了西门子S7—200的基本编程思想、基本控制方法、基本编程等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基于一个立体仓储系统的设计来进行的,其中包含了以下内容:
任务一:多地自动往返控制
任务二:两轴位置控制
任务三:气动控制技术
任务四:立体仓储系统设计
另外在上一个总任务的基础上,基于“五站”系统还学习了:
任务五:WINCC上位机控制
任务六:MPI、PROFIBUS多机通信
任务七:直流调速系统(分三个子任务完成)
这些知识在我校机电专业学习中都还没有涉及到,此次入门学习,为我以后的自学打开了大门,为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以及设置技师班提供了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学习
在本次培训的开班典礼上,相关领导对本次培训做了说明,培训重点是体验新的教学方法。此次培训各位授课老师也充分展现了一体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一体化教学法配合其他教学法的优势。新教学法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离不开一体化的教学设备,本次培训协办的山东技师学院,各项一体化设备一应俱全,为老师的培训和学生的教学提供了优良的基础设施,也希望我院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设备配置的力度,审时度势建设同行业内领先的机电专业。
四、与其院校老师的交流
1.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道德(主要是牵涉到现场学习纪律、学习氛围)、理论基础水平达不到一定要求的话,一体化教学无疑就是形而上学、形式主义而已。目前以及2~3年前的一体化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全国各地的技师学院(并且主要的是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专生展开试点教学。
2.一体化教学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人社部每年委托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反馈学员所在院校,并作为聘任、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
3.职校一体化教学设施设备环境,是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的。作为事业单位的职业学校,没有国家足够的事业经费投入,如果单靠旁门左道去融资,就会有勉为其难的感觉。
4.一体化教学课程,对教材同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根据国家人社局一体化教学大纲编制的“1277”课程模式。而这个课程模式,也是一个大纲式的、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一般的普通职校是难以高攀的。以上几点就是一体化教学的时代性优势与我校实际教学环境的矛盾。
二、矛盾的化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场”
目前普通职校学生基础差,对专业理论课,学生一是学习兴趣不高,二是感觉较难入门,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由于受到理论基础差的牵制,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两年的理论学习,其中有半年还要补充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从事职业教育以来,学生生源素质一届比一届差,加上电子产品、手机的高速发展,学生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机,虽然学校进行了管控,但是无法完全改变“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文化基础普遍差、学生食堂伙食差(或者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而造成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智力、脑力素质)差的学生,要求他们都能像讲武学堂的学生一样专心上课,并且充分领会教师所讲授的专业知识,那真的是天方夜谭。摆在我们职校面前的就是如此的学生与环境,还有有待完善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待制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上企业所需求的适当素质的操作型技能人才,这就是客观条件、客观因素。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笔者认为,最佳的应对方案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市场。
1.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整合、调整,向一体化教学要求过渡。目前,我校正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设备场地的硬件及软件建设,由于经费问题,虽然不可能达到一次性到位,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讲,远远够用。另外,学校构建一体化教学的设备场地,主要是要定位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学员。所以就要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整合、适当增补调整教学的设施设备。一方面,面对我们职校目前素质的学生,设计适用于本校的一体化教案、学材,从传统的理论与实操分离教学逐步过渡到理实一体化教学上来。
2.因材施教、分类教育是中国自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来充满智慧的传统教育思想。在现代职业教育更应充分体现这一思想,使每个学生受到最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受到最可能的发展,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学习的领域自然是面向先进的环境而设计的。而有些用人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能一般性操作而非设计或者精通维修。所以,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课程改革有定规而无定法。方法比较灵活,需擎其要领而实现地方化、行业化、校本化。“校本教材”是以国家的相关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为指导,针对本地区、本学校所作出的教材,是实用、相对有效的。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开展多种课程形态,如在一体化教学工作岛学习,到工矿企业参观,调研学习,请企业专家来指导讲课等。校本教材的编制关键是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最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收获、学以致用,不断改善其学习品质。根据实践岗位应知应会的要求,编写实践活动相符合的学习手册或培训手册,即符合素质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易学易懂、易于识记。按照职业教育的现行有关规定,必须通过一本职业技能证书鉴定才能获得中职毕业资格,因此将物流员或销售员职业鉴定证书课程列为学生必修课程。职业资格或技能鉴定证书多样化。
3.面向市场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周边地区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尽量以校企挂钩为定位,确定优化后的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直接向电工电子用人企业提供高技能操作人才,建立起直接与企业挂钩、企业下订单式的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三、结束语
1)车辆准入门槛低,流动性大,形成前期事故高发期。水电工程建设设备主要以大型工程挖掘、装载、运输设备组成,其中,工程运输车所占比例近70%。由于中标单位自身无法组织众多的工程运输车辆,临时招募社会车辆参与施工是常用的方式。这些车辆除具备装载能力外,各项安全技术性能、车辆来历、保险等条件均无法深究。进入施工后,多者干上几年,少则1~2周就离开,来来往往,完全受营运盈亏调节,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如向家坝水电站在正式开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施工区有近90%以上的车辆、机械属于无牌无证,安全技术性能根本无法保证,形成事故高发期。
2)道路通行条件差,车辆行驶困难,碰撞、挂擦、翻车3种形态事故多。尤其是工程前期的“四通一平”准备阶段,也是车辆进入施工区的高峰期,工地四处开挖,无明确的通行道路与工程工作面之分。道路的形成,靠的是多台车辆不断碾压留下的痕迹;今天的道路,明天就可能是工作面,变成断头路、无头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需要不停地观察、判断道路的走向和方位,犹如大海行舟。事故形态多数为两车碰撞、挂擦或者翻车事故。从2006年受理的133起交通事故中统计,三种形态事故占全年事故的67%。
3)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人为因素造成事故后果严重。来自五湖四海的驾驶员,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也有刚走出驾校校门的新手;有多年安全行车的单位驾驶员标兵,也有经常出事的“马路杀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经济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对他们而言,所谓安全可以讲、可以说,但那是老板的事情,每天能跑多少车,才是他们驾驶员关心的事。2007年度,向家坝施工区曾经连续发生多起利用货车货厢载人,致人重伤的交通事故。事故调查中发现,把货厢载人视为正常行为的驾驶员不在少数,而车主和工程负责人也认为在建设工地此种行为是正常现象,不足为奇,可见他们安全意识的淡薄。
4)单位重视不够,管理空缺,造成事故处理难度大。安全工作向来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工程建设单位却不够重视。究其原因:①车辆多,非本单位的车辆,车主多为个体老板;②交通安全同工程建设安全相比,显得不是很重要,交通安全方面出了问题,由交警部门处理;而工程建设方面出了事,则涉及施工单位的安全考核,将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年终考核甚至要扣发经费;③建设者在安全管理方面,没有将交通安全纳入大安全的管理防范体系,造成交通安全在管理上的缺失。特别是部分车辆因脱保、漏报后造成事故,车主无力赔偿或有意拒赔,而建设单位因管理缺失,又无法追溯到施工单位,受交通事故处理职权的局限性,受害人的损害赔偿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5)安全隐患多,整改周期长,事故频发。工程建设中的交通安全隐患包括:车辆安全隐患、道路安全隐患、管理缺失隐患、环境安全隐患,等等。安全隐患的整改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往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向家坝的3号路和9号路,在一期开挖时,是工程弃土运输通行的唯一通道;重车装载上行爬坡,空车返回连续下坡,道路全长1.3km,弯道4处,坡度较大,两路北端与五号路相连呈十字交叉至新田湾料场,南端与进厂路相连呈Y形交叉至围堰基坑。该路段在2007年6-7月发生交通事故9起,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元。
2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
1)建设单位普遍存在重生产建设,轻视安全工作的思想。作为建设者,完成工程建设量、保证工程进度是第一要务。施工中,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各个部门围绕工程建设提供有效服务和保障。当安全管理工作与工程建设发生冲突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是安全管理措施让路,或者管理措施推后,从而忽视安全工作预防的重要性,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2007年初,交警部门对向家坝某施工局的5台“三无”车辆实施暂扣时,当即就引起施工单位的强烈异议以及项目部的说情,其理由就是“影响工程建设”。
2)整改措施无法及时到位。工程建设中,涉及安全隐患的整改本应该由职能部门提出,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但当建设单位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情况下,这项整改的监督可以说无法进行,也不知由谁来监督。
3)管理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四处碰壁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常的履职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被否决,久而久之,作为安全管理者也就会对一些看似严重的违法行为习以为常了。
4)无完整的事故预防体系。造成交通事故的四大要素是:人、车、路,环境也是交通事故预防的对象,四者缺一不可。这就要求自工程开工建设伊始,就需要建立对诸要素的管理制度以及日常防范措施,用长效机制来预防交通事故。
3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1)将建章立制、规范化管理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目标。针对施工区特点,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先后出台了《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路政管理规定》、《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区大件运输管理规定》等十多项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在指导和规范坝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坝区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夯实事故防范基础。面对施工区车辆类型复杂、车辆安全性能参差不齐的状况,坝区管理部把车辆安全隐患排查作为首要工作,不定期组织车辆临时性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参建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对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车辆,责成单位停止使用。通过对车辆开展临时检查,进一步掌握了施工区9个单位的51台通勤车的安全状况,为预防客车引发群死群伤的事故打好基础。
3)用上门服务的方式,建立详实可靠的车辆、驾驶员信息台账。参与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多而混杂,单位基本情况依靠上报资料根本无法掌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着“上门服务”的旗号,深入单位驻地,了解由谁负责交通安全工作?单位有多少车辆?以及具体的车型、用途、保险、维修、驾驶员的情况。通过逐一走访建立的车辆、驾驶员信息台账是最详实可靠的,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今后“对症下药”。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掌握相关情况,可将车辆、驾驶员进行网上比对,查违法记录和肇事记录,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育和专项整治打下基础。
4)从整治车辆入手,掌控车辆进出关。大量无牌车辆在工程建设区域行驶,有损工程建设的整体形象,同时在管理上有三项弊病:①车型相似、外观相近,无法准确辨认,管理困难;②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查缉难度大;③车辆来历不明,车辆保险不齐,施工场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黑车”聚集地。因此,减少无牌车辆上路就从根本上抓住了肇事车辆这个源头。向家坝施工区从2006年底开始进行无牌车辆的整治和规范上牌,制定了《向家坝施工区车辆标志牌管理办法》、《施工区车辆退场申报程序》等制度和规定,将施工区车辆的申请进场、号牌申领、资料审核、车辆检验、保险限额、退场申报等纳入规范管理。通过半年的持续整治,到2007年6月底施工车辆申报标志牌达到280多台,大大地减少了无牌车辆上路行驶,施工区整体形象也大大提升。
5)以教育培训的办法,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易懂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以及用典型案例、宣传挂图、警示光碟开展宣传教育,是提高广大驾驶员遵章、增强安全意识的有效办法,也是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从2007年开始,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坝区管理部、交警部门每年对施工区的所有参建单位驾驶员进行广泛地宣传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除涉及法律法规外,重点是施工区有关交通管理的规定和要求,每年培训、讲座达到10多场次,受训驾驶员1500人次,培训面达到90%。期间,还定期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播放交通安全警示片,在广大驾驶员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氛围。
6)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专项治理,压制事故苗头。随着向家坝对外专用公路的开通,施工区交通事故由施工车辆肇事多,逐步转为专用公路和借道通行车辆事故多,肇事主要原因集中在车辆超速和摩托车事故上。为有效遏制交通事故上升势头,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坝区管理部组织交警部门会同交通武警等单位,定期在专用公路、进场公路等车流量大的路段进行超速检查,仅2011年就查获超速车辆585台次,进入施工区车辆速度明显下降。施工区周边移民生活水平提高后,购买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人大大增加,摩托车不按规定时间上路、无证驾驶、车辆无牌现象较普遍,摩托车事故也大幅度上升。为此,交警部门通过与各武警岗亭配合,长期严控摩托车进入施工区,摩托车事故大幅下降,事故防控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应用 教学 技能培养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技校现状
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现代工业控制的基础部件,是工厂自动化的支柱之一。它通过运行存储在其内存中的程序,把输入电路的物理过程得到的输入信息,变换为所要求的输出信息,进而再通过输出电路的物理过程去实现控制。它是自动控制技术与通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品,既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编程特点,又具有继电器控制系统优良的抗电噪能力,还具有很强的联网能力和很高的可靠性,可以单机使用,也可以与计算机结合组成集散式控制系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国外PLC,其中以西门子、三菱及OMRON的PLC居多。在众多品牌的PLC中,西门子以“博大精深”著称;三菱以“丰富多彩”为其特色;OMRON则以“精巧实用”为典范。从功率及应用角度看,各厂商生产的PLC都是相通的。
PLC软件简单易学,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最常用的是梯形图和指令语句表。梯形图语言易学易懂,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构成人们惯用的继电器模型,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在了解PLC简要工作原理和它的编程技术之后,就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应用设计,进而将PLC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生产钢丝、钢绳的国有大型企业,近十多年来,PLC已占公司电气控制设备的70%,少数专业人员掌握PLC技术的现状已不能满足企业控制技术发展的要求。作为维修电工,基本技术要扎实,要懂得PLC技术、变频技术及微机技术的原理和故障鉴别等。且生产线上的普通操作者也应懂得PLC、变频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既便于生产操作,又可对维修有很多帮助。这正好符合PLC的设计初衷,即:操作人员使用方便,不存在计算机与传统电气控制间的专业“鸿沟”。
技校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一定要以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劳动者为突破口。我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紧缺已制约了中国经济快速向前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技校电类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的电气维修及操作人员分配的现状,我认为在技校电类教学中开展PLC等新技术的教学是势在必行。
二、目前技校教育的现状
技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上必然存在困难,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基本功要扎实,理论水平要高,因地制宜地安排好教学内容的顺序,才能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增强其信心,提高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从而由简到繁地掌握各个课题的控制原理和工艺要求。我校有自己的模式和特色,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学校引进了PLC等设备,只不过机型档次和数量不同,现阶段主要服务于“高级工”或“技师”等比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中。而对于中技层次的培训,由于以下三方面的顾虑,使学校不敢把这些设备投入到中技的教学中来。
首先,技校学生学习底子较差,理论学习中容易形成抵触情绪,造成理论知识贫乏的恶性循环,而PLC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电专业基础。基础太差会增加PLC教学的困难,影响教学质量,甚至造成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果 。
其次,技校学生基础本质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极易造成设备的损坏。而PLC等设备的单台价格均在2-3千元左右,一旦损坏必然要造成学校投入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浪费。
再次,现阶段技校按照劳动局的要求实施学制为三年,一般为理论课一年、实习课一年、第三年顶岗实习的模式。第二年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取得中级工的技术等级,在这一年里学生需要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照明、电动机、电力拖动及机床维修、电子技术的课题,需要引导学生从入门到具备中级技能,时间比较紧张,能够达到基本要求都已经很不容易。
三、解决方法
PLC等课程在中技教学中实施比较困难,但PLC等先进技术在社会中已广泛应用,社会需要具备此项技术的人才。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方法解决实施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一)注重实际训练,增加学生对PLC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理论与实际是有差距的,实训的目的就是在理论情况下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出的程序,输入PLC进行调试与检验,看其是否符合PLC程序运行的规范与要求。一来可使学生设计的程序更加规范化、正确化、实用化;二来可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白在设备、接线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原有的控制程序就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实现想要的控制效果,激发学生对PLC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二)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初期组织学生们到企业中进行参观活动,了解PLC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知道学习PLC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例如二年级的实习课程已涉及机床控制电路的学习,如何使学生领会控制原理,提高独立安装、维修操作的水平是电工专业实习教学的重点。只有利用控制原理去分析原因,确定、缩小故障可能出现的范围,才能快捷地查找出故障点,学生学习起来才能感觉知识内容既连贯又易于掌握和接受。PLC应用技术与继电器控制是紧密联系的,应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霓虹灯、交通信号灯、电梯控制等实际应用的课题,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PLC课程教学的规律,可针对PLC教学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学校可聘请PLC专业教师或相关实习教师担任PLC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PLC课程本身就是微机原理的一门应用学科,因此决定了理论教学与实训不可分割的特性,必须边学边练,才有利于PLC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
技校学生的教育关键是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大实训的分量,力争使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达到1∶1,甚至实践超过理论。同时在学习中注意鼓励每个学生都动手去做、动脑去想。
(五)鼓励学习的同时,严格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实践设备管理制度
在实训开始阶段就应帮助学生树立爱护设备的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设备使用习惯。严格要求学生,损坏东西应及时报告老师,老师可根据损坏情况帮助维修,否则予以严格处罚。
总之,经过我校教研组调研,一致认为PLC在未来一定会成为工业设备控制的主流,同时企业对PLC操作控制和基本编程的人员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从开发新课题、扩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来讲也是有利无害的。
如何在搞好学生的专业基础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水平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学中由浅入深的引入PLC应用技术充实教学,把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二者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是我们实习指导老师所面临的挑战。我将继续在今后的实训教学中进行实践,以上是我在实训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看法,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国海主编.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