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1篇: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

游艇在滚滚江水上遨游,外滩两岸的霓虹灯或许让庞升东有些感慨,他望向游艇上“30而立,起航”的旗帜,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向往。

10年间,这个出生于浙江天台普通家庭的年轻人,通过做网页、创建网站和投资房地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24岁的百万富翁,28岁的千万富翁,他创造了一个速度传奇。最重要的是,他几乎没有失败的经历,似乎成功就是一个个站点,等待着他的到来。

优等生的创业基因

庞升东考进大学前就没有走出过小小的天台县城。1977年,他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母亲是一个乐观、善良的农村妇女,“升东”这个名字是母亲取的,含辛茹苦的父母希冀儿子的未来如日东升。

若干年后,庞升东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宁波大学经济学系,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其他人相比,他的大学生活五彩斑斓。学的是经济学,他却时常到图书馆看文史哲的书,还认真写读书笔记。在今天他的办公室里,还放着他写的半人高的读书笔记。

大学时代的庞升东就崭露了自己的商业天赋。喜爱话剧的他异常活跃,是大学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在课余时常会写点剧本,串个角色。为了给话剧队搞装备,他对学校附近的企业动起了脑筋,准备拉点赞助。

一般的学生总是以拉横幅、贴海报的形式去拉赞助,这样没吸引力的点子很难让企业掏腰包。庞升东则策划了一个荒诞剧,中间会有人跳出来念点跟话剧没多大关系的广告词,由于反差甚大,反而有了搞笑的效果。一家做近视治疗眼镜的厂家十分看好他的点子,慷慨地给了他2500元,并承诺长期合作。

“事实上,后来他们的眼镜卖得很不错,不少学生觉得蛮好玩的,就去买了。”庞升东显得有点得意地说。

1997年,读大学的他在读书笔记里预测了未来10年最有前途的生意模式:民营医院、民营学校、房地产、国退民进风潮、互联网。那年的6月,他和其他6个人一起参加Netscape浏览器的使用,E-mail收发的考试,拿到了劳动部Internet操作员资格证书――他是唯一一个不是计算机系的学生。

在2007年回头看这些预言和他的行为,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大学的他还为自己未来进入房地产写了长达几十页的商业策划书《安家集团》,在写毕业留言册的时候,还多处署名:安家集团董事长。虽然后来的他并没有选择房地产业,却也在房地产上赚到了很多钱。

和时间赛跑的年轻人

庞升东说,自己最看好这样3个行业:互联网、房地产和广告业。

1998年3月,他加入马云的中国黄页公司,做兼职业务员。9个月的底层员工生活,他和马云没有机会打一次照面,“当时就在公司的宣传册上看到总经理是马云,我还想,这个人怎么看上去这么小个。”

当时他的生活状态,就是给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做网站,一个没有什么内涵的网站,几个简单的网页,就能赚不少钱。这也更激发了他的想法。

1998年底,庞升东调入宁波市计划经济委员会,负责从网上找财经信息,期间参与宁波信息网的建设。他说,“那个时候很空闲,一天工作半小时就可以了。”

悠闲的工作,对于没有理想的人来说是一种幸福,而对于珍惜时间的他,却是个痛苦的经历。每天,他都会花不少时间去看书学习,并从那时起,开始做自己的网站。

“我有个中学同学,在上海东华大学读暖气流通专业,读这个冷门专业,他却在业余时间考了建筑审计、会计师等好多证书,和他一比我就受了刺激,绝对不能浪费自己的青春!”庞升东说。那几年里,他做了好几个个人网站,并在一个自己建立的游戏网站失败后,迅速总结出经验:做事业,一定要战略制定好,队伍建设好,执行能力好。

这几条经验,让他日后的事业再也没走过什么弯路。

1999年前后,一些国外广告公司为开发中国市场,纷纷找国内一些网站做广告宣传,广告是按照cpm计费(单位曝光次数所付费用),一般千次曝光获利1-2美元。由于不擅长技术,庞升东找来了几个朋友做技术支持,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终于在1999年5月“捣鼓”出了一个个人网站,并联系上一家美国广告公司,从那里赚了1万多美元。这是他赚得的人生第一桶金。

此后,庞升东先后建了必赢证券网(后改为至诚证券)和“站长之家”。由于向广大股民提供免费资讯,至诚证券网赢得了良好口碑,访问量在逐步增大。“为何不增加个付费栏目,给一些职业股民提供VIP服务,赚他们的钱呢?”庞升东灵机一动,决定尝试做一下。经过2个月统计,他发现这种模式可行。

于是,他将“站长之家”客户群和以前做邮件列表的几万忠诚免费客户全部累加到至诚证券网上,结果该网访问量马上“飞涨”。由于股市行情好,市场没有竞争对手,加上合作的咨询机构提供的优良产品,至诚证券网收费当天就有上万元的收入,并成为庞升东的“摇钱树”,短短3年时间,他通过该网站赚了几百万元人民币。

丛林中的奔跑者

2005年3月,苦于人才不愿去宁波的庞升东,开始到上海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十几年在宁波的他,果断地带着家人搬到了上海。最初,他曾想做导航和分类网站,但在考察了一些知名Blog网站后,他把目光聚焦到福建的上,这是一家交友网站,有10多万注册会员,每天平均2000多人同时在线。

庞升东通过世界优秀网站排名,以及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发现未来交友网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市场,并很快决定投资。在经历长时间谈判后,庞升东如愿以偿地以高价买下该网站,并以98万元的大手笔从朋友那里购买了“”这个域名,他认为,短而好记的域名更易推广。

他表现得义无反顾,在早期流动资金紧张时,他让老婆卖掉手上的房产,一套套房子出手的资金都成了倾力打造的筹码。“那时候卖房子卖到手软,我太太是我初中就认识的,多年来一直相信我的眼光,为了支持我的事业,她没有任何意见。因为按揭办理慢,我们只卖给现金买房的人,所以有时候只能便宜卖。不过我太太还是找了点理由留了两套房子,可能是为我留的后路吧。”庞升东笑着说,除了表现出妻子支持自己的幸福感外,丝毫没有流露当时受到的巨大压力。

事实上,当时做交友网站,面临的是腾讯等很多巨头的竞争,这个领域并不是没有巨头的蓝海。

“草原上已经有好几头狮子,腾讯这头狮子长得非常凶悍,拥有的版图非常大,51网刚是小豹子,在角落里拼命吃,保持低调但全速成长。千万不要说我这个草地多肥沃,过两年我就把狮子全灭了,有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狮子或许过两个月就发现了小豹子,我们必须争分夺妙地奔跑。”庞升东这样比喻当时的51网。

侥幸的是,QQ虽然推出交友业务的时间很早,但是该业务一直不受重视,而正是这段时间抓住了用户的心。

当时的51网,以建立人际网络为目标。2006年,庞升东把网站的形象标志改成了一只红色的蝙蝠。“从中国文化上说,蝙蝠是福气的象征,红色的更是‘洪福’,另外蝙蝠是群居动物,样子很酷,晚上活动,跟我们网站的用户很吻合。”庞升东这样解释自己网站上的红色蝙蝠。

事实证明,他眼光的独到和执行的速度,再一次为他带来了好运。2007年5月9日,获得来自英特尔、红杉中国等风险基金共计1200万美金投资。至今,51网已经拥有8500多万用户,一跃成为中国排名前列的交友网站。广告也纷至沓来,百事、慧聪等公司都把51网作为重点投放对象。

“如果要总结成功经验的话,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我们的团队建设得非常好,人员流失率很低,从2006年到现在200人的公司,主动离职的只有两个人,我们对所有互联网公司的人才都很有吸引力。”庞升东笑着说。

他四处寻找优秀人才,比如,他挖来的COO王兴华,1991年毕业于中科大,曾在中科院、外资传媒公司、国内知名IT企业担任中高层,从优秀程序员到高级管理人员,拥有15年IT企业运营经验。

第2篇: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财务成本;基础;人力资源会计;观念

会计是生产的衍生物,伴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成本不再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唯一因素,人力资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能够及时、客观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是会计人员的职责本分。21世纪会计学中的一大重要难题即人力资源会计,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会计长期局限在财务会计中。笔者认为,只有劳动才可以创造价值,要打造良好的商誉,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所有者和物质资源所有者。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应该以财务成本为基础,实现非货币计量、货币计量的有机结合。

一、人力资源、财务成本和财务会计概述

(一)财务成本

物质资源在企业中实际上即指投资者投入成本,也被称为财务成本。成本一般可分为未消耗成本和已经消耗的成本两大部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指出,资产主要是指以往形成的事项、交易,同时这些已经成为企业控制或者拥有的资源,并且可以在预期内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其实,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只是代表资产价值的转移,在价值转移的过程中必须由人的操作才可以实现,这样的话也是人力劳动才带来经济利益,但需要借助资产这一载体。因此,物质资源只要投资者投入,无论消耗与否、价值实现与否,都只能算是一种成本。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从狭义层面上分析,主要是指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使用、控制的人员,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要素。而广义层面上分析,主要是指某一范围内人口具有的所有劳动力。本文讨论的人力资源主要指狭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例。人力资源和人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人力资源并不等同于人,人主要是作为人力资源的载体,而人力资源则是价值创造及实现的主体。人力资源不仅有质的指标,也有量的指标,其中质指标包括智能、技能、体能等,常常采用工龄、职称、学位、学历等进行评价、衡量。而人数则主要指人力资源量指标。人力资源在“质”“量”方面的作用会根据生产力水平的改变而改变,“质”的作用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呈正比关系,而“量”的作用则恰好相反,会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而减弱,呈反比关系。根据是否实现价值可将人力资源分为未实现价值和已经实现价值的人力资源,尚未实现价值的人力资源是还没有实现价值的部分,而已经实现价值的人力资源是指人们已经通过自己劳动,通过市场交换从而体现出来的那一部分,比如利润、工资等。人力资源的不确定性较强,因为它是一种“活”资源,相对于物质资源而言,人力资源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再生性及无限性等特征。

(三)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的根本要素也即是财务成本,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以资产的形态存在。资产可以转化成成本费用,但是可以被人作为劳动载体创造价值,再通过市场交换产生收入。因此,费用、收入其实是资产转化的一种形态,收入和费用之间的落差也即是利润,属于衍生要素。②偿付权益。若向债权人偿付则被称为债权人权益,在财务会计中被称为负债。而财务成本的投资者也即是偿付给所有者是所有者权益。通过统计学、数学等相关方法利用货币计量核算、控制财务成本从而使财务会计构成完整的体系,其中核算的信息也会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这种以财务成本为主体的知识体系并没有考虑一个根本问题,也就是财务成本原本应该算是一种“死”资源,并不具备创造、衍生能力,比如利润、收入等,而且财务成本的价值转化也并不是其本性。很多学者认为在财务会计中纳入人力资源会计是一种可行之策,其实这过分高估了财务会计的容量以及能量。其实,财务会计也仅仅只能算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一种“活”资源,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因此和财务成本的本质截然不同。而且,人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自己可以分析,因此无法用货币这种“死”的评价指标完整、充分的体现人力资源的价值。

二、人力资源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力资源会计主要以人力资源作为主要主体,以财务会计作为物质基础,相对于以财务成本作为主要主体的财务会计而言,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也具有一定的区别。①根据范围分析,财务会计的范围相对较小,而人力资源会计的范围相对较大;②根据内容分析,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尚未实现和已经实现的人力资源会计,其中尚未实现的人力资源会计需要借助各种独特的理论、新颖的方法来实现,而已经实现的人力资源会计中有财务会计内容,但是需要大幅度调整原有的财务会计体系。③根据性质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主体是一种可变资本,而财务会计主体是不可变资本;④根据信息时效分析,人力资源会计不仅可以提供以往的信息,也可以提供未来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则主要负责提供以往的已经发生的信息。

三、以财务成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会计要点分析

(一)人力资源会计概念及理论基础分析

1.人力资源会计概念。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劳动者以法律形式(协议、合同等)进入企业,成为企业可以使用、控制的劳动力资源,并且可以创造预期经济利益。人力资源会计以财务成本为基础,并且通过非货币计量手段、货币计量手段反映、控制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人力资源的相关变动情况以及变动结果。

2.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人的能力是人力资源的基本本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生产技能及劳动素质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知识可以用来创造价值以及剩余价值,而人是实现知识创造功能的关键。人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每个人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动机、智力以及工作经验等都需要社会、国家、家庭及财务成本投入者等一起教育、培养,也需要个人努力。当然,环境条件、时期的不同,也有可能会导致人的表现结果有所差异。对于会计学而言,经济学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经济学理论是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价值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非自然资源价值以及自然资源价值,人力资源对于非自然资源价值而言,是创造者,但是对于自然资源价值而言,则是实现者。人力资源有机结合了两种资源,因此其价值也需要通过自身才可得以实现,同时利用非自然资源价值和自然资源价值通过市场交换、货币的形式来表现。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生产的过程,实现人力资源的过程也即是销售的过程。人力资源价值集合了非自然资源价值、自然资源价值,但是非自然资源价值、自然资源价值只可以转移,并不能增值,因此企业增值都只能通过人力资源创造,这也是已经实现人力资源部分。

(二)应合理规划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立足于自身发展战略,科学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合理调整企业人员供需,企业应在满足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企业资源浪费,实现企业人力、物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同时,企业领导者应以大局为重,建立长远的眼光,科学、合理规划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完善聘用、培训、调配、升职及薪酬等人力资源计划,应使员工发展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同时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薪酬分配制度,选择合理的薪酬分配方式,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于企业,和企业一起成长、奋斗,为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企业应合理规划岗位设置,对于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任职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从一开始就选择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从根本上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会计具有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应能够真实、全面反映人力资源、财务成本的实际状况,同时应能够将人力资源实现价值结果情况反映出来,其次应明确反映出每一个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人力资源会计假设与要素。人力资源会计不仅与财务会计一样,遵循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假设等,同时也遵循“非货币计量和货币计量有机结合”“会计不固定分期和会计固定分期有机结合”的假设。以财务成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会计主要表现出人力资源、财务成本两大要素。

1.人力资源会计要素。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人力资产及商誉等是用于反映人力资源的几大主要会计要素。人力资源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人力资产,其可分为I级、II级、III级等。而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主要是指投入企业的所有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增值具有的求偿权,归人力资源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源所有者具体包括董事会成员、经理等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包括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人力资源所有者权益。商誉主要包括未实现商誉、已实现商誉两种,其中未实现商誉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在将来可能创造的价值。而已实现商誉是指已实现人力资源价值,已经通过奖金、工资等形式向人力资源所有者偿付。

2.财务成本的会计要素。物质资产、费用、负债、收入及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等是反映财务成本的几大会计要素,其中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两者的负债、物质资产要素基本相同。费用主要体现了物质资产转移的价值,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主要是指一种求偿权,物质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资本的通货膨胀贴水、资本时间价值、资本机会成本及资本风险价值等都应有相应的求偿权。收入主要包括物质资产、已经实现的人力资源价值两大部分,不仅反映了财务成本,也充分反映人力资源情况。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可变资本,以不可变资本为主体的财务会计显然不适用于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应该在财务会计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以人力资源为主体的一系列会计核算指标,更好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分配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充分发挥会计职能。

参考文献

[1]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J].经济研究,2003(2).

[2]黎莹.刍探人力资源价值计量[J].财会月刊,2003(7).

第3篇: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供给侧改革; 研究方法; 变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8-0119-06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会计属于社会学科,或者称之为人文社会学科。管理会计研究欲达到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理论上创新;二是实践中有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收益的巨幅波动成为一种“常态”(如近期我国股市持续的千股跌停现象等),西方学者针对财政混乱和经济不景气状况下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率先开展了管理会计变迁的研究[1]。早期的管理会计变迁主要是结合管理会计实践需求对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并由此开发或提炼出作业成本(ABC/ABM)和平衡计分卡(BSC)等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然而,这种需求导向的变迁效果往往不具有可持续性,以美国开发的作业成本工具(ABC/ABM)为例,它在实践中的相关性呈快速下降趋势[2]。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管理会计变迁不能仅偏向于应用工具或方法的改革,还需要有管理会计理论的充实和完善;二是管理会计变迁不能仅仅从需求端发力,还需要结合供给端加以管理,如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等[3]。

一般而言,管理会计研究可以采用“由下而上”的研究路径(Bottom-up Approach),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Top-down Approach)。从理论上讲,“由下而上”的管理会计研究路径是针对企业中某个问题或某一细小而具体的事项展开的研究,是一种市场自主性的研究行为。“自上而下”的管理会计研究路径通常是围绕政府或宏观经济的规划政策背景,如国有企业改革等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境而展开的研究,它强调政府的导向性。从理论上讲,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政府导向性与市场自主性的结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两者的“度”往往难以有效地把握。譬如,政府产业政策中的“腾笼换鸟”政策在一些地方或企业的具体实施中容易出现应用的偏差等[4]。因此,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二、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归集

就社会学而言,其研究方法大致有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两个类别。实证研究是从经验得出推论,即通过提出假设、收集数据、建模,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具有数量特征的研究结论;而规范研究是利用演绎的方法,由普遍性原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这两种方法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案例研究和实地研究等方法在具体的管理会计研究活动中应该归属于实证研究还是规范研究存在困难;二是许多分析性理论研究往往处于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边缘地带,若没有清晰的归属将不利于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现阶段,有人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将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分为经验性研究方法与非经验性研究方法两大类[5]。笔者认为,这有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归集体系,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譬如,它有助于扩展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种类,提高研究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方法本身的延展性和包容性等。以下,针对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这两大类方法体系作归纳与总结。

(一)经验研究方法

经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结合管理会计实践中的经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直接的企业实践资料,也可以是间接的资本市场数据等),采用一定的方法(如建模等)对管理会计现象存在的规律进行挖掘与归纳,进而形成相关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提炼与升华)。这类研究方法往往表现为一种需求端的管理特征,即对管理会计事项所产生的事后数据资料或具体经验的分析与总结,通常是借助于统计计量方法等对数据进行加工与整理,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的过程。这类方法一般包括以下五种具体方法:

1.档案法。这种方法是学院派应用较多的一种研究形式,其特点是“秀才不出门、知道天下事”,深受大学或研究机构学者的喜欢。即利用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这类数据通常是公开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基于假设进行检验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客观现象(已经发生了,是客观存在的),其不足是主观性比较强,如研究过程中的变量具有随意性和可替代性。以薪酬激励为例,对于高管的相关资料可以利用上市公司披露的实际薪酬数据,也可以采用全面预算中的预测数据来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对于辅助管理当局的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帮助,但与未来实践的发展和经营活动的决策效率及效益往往相关性比较弱。这也是政府的导向性与市场的自主性有时出现矛盾的根源,欲提高管理会计的决策相关性与有效性,必须结合其他方法加以研究,即从研究方法的供给端加以优化和完善。

2.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管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某种复杂和具体的现象进行深入和全面考察的研究方法,它需要对案例对象的经验性数据或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研究对象上看,管理会计案例研究不依赖于抽象原理,通常选择一个或多个事例(可以是一家企业,也可以是多家企业)加以分析与解说,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事例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得出研究的结论或建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其研究的事例具体、翔实,通过这种深入的研究便于发现新问题;不足是选择对象难度大,有些个案研究可能不具有典型性。因此,管理会计案例研究要考虑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其对象的选择要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际、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研究时要注意的是,“管理会计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案例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必须以动态的眼光观察和认识事物。”[6]

3.实地研究。它是一种现场研究,即管理会计学者深入到管理会计调查对象的所在地(如企业)直接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初由社会人类学家采用,并普遍应用于社区和群体的研究活动之中。20世纪中后叶以来,链式管理会计已经从传统的价值链向供应链,以及进一步向虚拟价值链的方向延伸,近年的“互联网+”又使网式管理会计得到迅速发展,许多TMT公司以轻资产方式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并使传统的某个企业或某一区域的管理会计研究向多个企业或不同区域的企业集群管理会计方向转变,使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发展,进而带动了实地研究的蓬勃兴起。与案例研究一样,实地研究必须结合现场管理展开,区别点在于:实地研究往往不带有理论假设而是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访问等方法自由地收集企业或企业群的管理会计信息,从而获得相关的第一手材料;然后,根据管理会计学者(研究者)的理解进行抽象、总结与提炼;最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是一种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方法。即管理会计学者(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事先确定的对象(企业等)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这种书面形式的表单应当简明扼要,要求被调查者填写对有关问题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从形式上看,它可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填式问卷调查,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等。管理会计研究中应用问卷调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验证实践中的某些理论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二是扩展某些局部性研究(如实验法或实地研究)的结论,以观察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

5.实验法。这是一种从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向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延展的研究方法。即研究者通过有意改变或精心设计管理会计的事项或某种活动,并据此了解和掌握研究对象(企业)外显行为的一种方法。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活动中现象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的因果关系,是将客观世界的场景浓缩到一个特定的实验室中,运用实验的结果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管理会计中的作业成本管理等工具可以通过实验法加以推演,并结合企业管理人员的心理现象,通过相关条件的控制来加以细化研究,如作业成本中的结构性动因与执行性动因等。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应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会计研究的特征是,选择一批学生(主要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如在职研究生或企业研修班等学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学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并结合某种变量来考查其对其他变量的影响等。实验法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客观世界的逻辑复制到特定的实验场景之中;二是将实验结果推广应用到外部的客观世界中去。

(二)非经验研究方法

如果说经验研究方法具有收敛性特征的话,那么非经验研究方法更多体现出的是发散性思维,它侧重于思想的传承性、预测的前端性,强调从供给侧视角研究管理会计问题,强调对管理会计问题观察的细致性,以及对相关现象解释的启发性。传统的非经验性研究,是建立在某种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围绕对政府政策或经济行为后果的预测,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进行逻辑推理,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的过程。或者说,它是一种传统的规范性理论研究,是国内管理会计研究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许多分析性理论研究进入了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之中[7]。经常应用到的方法主要有:

1.计量结构的研究方法。为了提高管理会计学科的精密性,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管理会计领域开始大量引入数学方法,并将数学模型应用于管理会计研究之中,尤其是运筹学的应用更为普遍,使这种计量结构的研究方法达到。尽管这种倾向在后续有所减弱,但以数学为基础的计量方法仍然占据一定的学术地位。在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研究中,许多成果仍然是以计量方法的合理设定及其模型化为重要手段的,这类课题有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作业成本法(ABC)的应用情况等。譬如,对作业成本法(ABC)进行增值与否的作业划分,调整作业的动因结构,如在原有的资源动因与成本动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结构性与执行性动因等,并对不同情况下的作业成本采用不同的计量手段加以核算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体现。

2.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依据信息经济学、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开展的研究。管理会计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可以归纳为:(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包括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反对国家干预,实行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经济自由化等);(2)强调人的经济学假设;(3)重视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等。近年来,针对新古典经济学市场自主性至上的观点,经济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学派。从我国来看,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8]。林毅夫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市场都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机制,然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经历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多元化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的改进。这一升级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与巨大的公司交易成本外部性及资本投资回报相协调。因此,除了有效的市场机制,政府应该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经济学理论强调政府的导向性与市场化条件下企业的自主性的融合,并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导向与企业自主相结合”。依据这一理论开展管理会计研究,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

3.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行为科学是企业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与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有关的各种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应用实验、观察、社会调查等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9]。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程序的公开性、收集资料的客观性、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所得结论的再现性,以及对未来的预见性等。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被管理会计研究者广泛应用,尤其是预算管理与责任会计等领域最具代表性。从管理会计内部来看,在责任会计的责任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用行为科学理论要求每一个责任中心都根据企业的总预算编制责任预算。即在编制预算时,让职工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等,这些具体的研究活动就是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现。

4.新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诺思[10]在经济史的研究中引入了制度因素,从中发现制度及其制度变迁在长期经济增长与停滞中所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构建了一套“制度―选择―经济和社会结果”的新制度主义理论。从规范角度讲,制度的经济涵义体现为企业中的“价值增值”,制度变迁来源于“价值的冲突”[11],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体系建设来进行“变迁管理”。即当制度中的规则与路径反映的企业价值与市场中的价格等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制度能够通过“学习和适应”逐渐调整。从管理会计角度讲,当“价值增值”的目标出现冲击或挑战时,可以通过制度的变迁,如强化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系统来加以应对、适应,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坚持政府导向与企业自主性结合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在管理会计制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明确界定产权、保护产权、执行合同、执行法律、维护竞争、部分地规制市场、当好裁判等。在全球化时代,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加模糊,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日益融合。以新制度主义的研究引导管理会计研究有助于提高对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理解与认识。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主要有三个,即制度、路径与规则。考察制度变迁必须明确制度进化中的规则与路径。新制度主义对管理会计的变迁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路径不变,改变规则;二是规则不变,改变路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就是要确立一种客观的衡量标准,使管理会计变迁的成本效益实现最佳配比。

三、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与管理

通过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归集可以发现,现阶段管理会计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反映出模仿自然科学路径的研究特征。无疑,这些研究是重要的,但是仅仅将自然科学的研究路径应用于遵循社会规范的人类学术活动,而忽视来自管理会计实践的内容,有可能产生研究对象片面化的后果。因此,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从其形成的源头加以规范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趋势

管理会计研究致力于实务的解释和理论的验证,其目的在于获得对管理会计事项或未来发展前景的更深层次和更丰富的认知。管理会计是一种权变性的企业管理活动,其研究主体在时空与主题范围上经常会发生变动。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变迁趋势的把握至关重要。具体的变迁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

1.事项主义与结构主义。事项主义是一种单元主义观,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进而降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创新功能价值。譬如,用单元主义思想研究环境污染,认为将各种废弃物转移到农村等偏远地区,可以化解城市污染的矛盾。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相当错误的,城乡之间唇齿相依,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城市。就管理会计而言,应用这种方法的研究事例主要有:对企业单一产品成本的研究,即降低成本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增加销售收入问题的研究、寻求提高利润的途径等;对管理会计“时间价值”“风险价值”的研究等。结构主义是一种多元的研究方法,譬如,对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关联性研究、执行性与结构性动因的协同性研究,以及各种决策过程中的关系研究(如产品结构、生产结构、敏感性分析,以及资本结构的安排研究等)。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是建立在恰当的管理会计结构和企业经济关系以及丰富的经验资料基础上,而这需要研究者有扎实的会计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者能收集到足够的企业第一手材料。这也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所在,即难以客观地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尽管从事项主义向结构主义的转变已成为现阶段的一种趋势,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会计研究过程中必须对两种“主义”有清醒的认识,并在利弊得失中进行正确的权衡。

2.个体主义与总体主义。在方法论上,个体主义强调社会的所有行为都是个人或个体的行为,强调从个体的内在属性或内在驱动力上解释个体行为。在管理会计实践中,纯粹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个体或多或少会有利他行为的表现[12],即往往是双重属性的,是利己与利他、讲究道德的结合体,必须重视管理会计制度与企业文化等建设。总体主义强调社会系统理论的应用,具体包括集体主义与集团主义等,它强调管理会计活动的社会属性。即,管理会计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限定性与结构嵌入性特征,同时需要考虑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要将组织文化、社会心理学等理论应用于管理会计的具体活动之中,通过设置“满意情境”,调动企业或员工的内在动机以及正确发挥外在动机的正面引导效应。随着企业的发展,集团化、全球化等正转变为一种新的潮流。在管理会计研究过程中,一种趋势是:个体主义向总体主义转变。作为总体主义的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平衡思想。管理会计中的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等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体现。总体主义的缺点是:因果关系有时不足,存在无视行为主体,并使不同企业之间加剧苦乐不均,等等。因此,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应用需要借助于变迁管理加以引导。

3.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主观主义是“局部的、个别的”的路径,是社会原有状况的记述。主观主义研究方法往往采用小题大做的方式;然而,由于资料的局限性,需要作出人为的判断与分析。如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章中,通过借鉴国外研究得出“……启示”等的论述,或者对国内某种方法或观点产生的“启示”等就是这种研究方法的典型代表。主观主义存在的问题是:时间跨度或空间范围过于狭小,对问题的认识一知半解,进而导致管理会计成果的适用性难以把握。与主观主义相对应,客观主义则认为:可以将社会世界犹如自然世界那样加以处理,并将由此产生的社会现象采用类似于物理现象那样的操作方法加以客观的考察。这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模拟法等。客观主义的局限性在于,若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存在造假现象(数据不真实、形式主义等),其研究成果可能失去信度和效度。目前的一种趋势是:主观主义向客观主义转变。即以“客观主义”为中心带有自然科学特征的管理会计路径的研究占据主导。管理会计研究应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等加以“变迁管理”,积极寻求创新的方法路径。

4.本土主义与全球主义。本土主义是指在管理会计研究过程中结合本国的国情,努力拓展本国已有的理论甚至借此建立新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3]。本土主义的特征是指,在这些研究中,情境因素无论作为自变量还是调节变量已经明显成为理论构建的因素之一。如果我们不能将中国的情境(现实经验数据的分析)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可能就不会得到表述我们发现的机会,也无法对学术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优化与升级,已经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种趋势是:从本土主义向全球主义转变。全球主义体现在管理会计情境研究中,要求能够为形成全球化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作出贡献,而不是对西方理论或发现作简单的复制与验证。要对全球管理会计知识作出贡献,并促进全球的学术对话,研究者要确保针对具体情境的研究。(1)通过明显的情境化与现有知识积累联系起来;(2)在理论构建和研究过程中仔细考虑如何进行情境化设计[14]。实践表明,经济全球化中的全球主义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如全球化无法消除各国或地区经济存在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公平性和效率性;全球化加深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的发展,但并没有能够改变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贸易冲突增多的趋势;资本和劳动的不对称流动,导致全世界不平等加剧,等等。因此,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需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本土主义与全球主义的关系。事实上,这两者之间有时是联系在一起的,譬如,建立在某种情境中的本土理论,只要是高水平的研究产物,就应该能为全球管理会计知识作出贡献。

5.激进主义与渐进主义。现在的趋势是:由激进主义向渐进主义转变,这与当前改革难度增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激进主义强调依赖于政府指令或者法律引入等实现制度变迁,其方式主要是:(1)在有前期需求诱导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按明确的方向进行制度变革。如开展股票沪港通交易,取消行政审批权,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等等。(2)在没有需求诱导与经验积累的前提下超前进行制度安排。如用5―10年的时间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即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激进主义的体现);而企业借助于市场经济原则,自愿、主动地采用管理会计工具或方法的行为,又往往表现为渐进型。因此,针对当前“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15],使政府的行政手段与市场的无形之手有机融合,共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渐进主义是指人们为争取获利机会自发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革或替代行为,是一种自发性的制度变革。如管理会计中管理边界的扩展,以及自制还是外包,兼并与重组等的行为选择。渐进主义强调内生变量的影响,强调制度变迁过程中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的一致。渐进主义体现为基层推动;从结果上来看,这种方式导致的变迁则体现为通过局部制度的变革来带动整个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要为人们正确认识这两种方式的特点提供支撑。譬如,当前中国的管理会计采用激进基础上的渐进,可能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6.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的选择曾是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论战的重要议题。形式主义经济学将经济行为视为一种与市场和价格相关联的最优化的选择过程,往往不注重规则,且以结果来衡量一切,不重视过程[16]。在具体的管理会计研究过程中,它的形式也很多,一种理想化的管理过程,是通过理想目标值的设定等将某种或某类管理会计问题设定为一种理想状态,并据此加以分析;另一种超现实的管理过程,如过度的利润管理,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等等。无论是上述哪种管理活动,其得出结论均无法为管理会计的“价值增值”及其可持续性成功提供支撑。换言之,形式主义有时体现为一种机会主义,其最大的问题是将自身局限在框架之内,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譬如,一个占地10公顷的污染企业每年可能给政府带来上千万元税收,但这些土地被污染,则要花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去治理。当前的一种趋势是:从形式主义向实体主义转变。实体主义要求管理会计过程中将企业价值管理行为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充分考虑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的效率与效果,使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设更加符合现实,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供给侧管理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管理会计作为微观经济的基础,适应和促进国家宏观层面的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充分利用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时机,将这一改革思想嵌入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之中,必将大大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功能作用的发挥,并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提供实践素材。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供给侧改革。

1.从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变迁的影响因素入手加以考察。影响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因素属于供给端的“变迁管理”,这些因素主要有:

(1)制度因素。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全球化经济的推进是影响管理会计的“供给端”。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必须从供给侧结构入手,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战略与文化,以及外部的政治体制、环境因素入手加以研究引导。管理会计变迁(包括研究方法变迁)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均衡各方面利弊后的选择,相关因素的变化(诱因)最终引起管理会计制度安排的变迁。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使传统的跨国经营公司向全球化的组织结构转变,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使低碳环保的产业得到扩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向新能源、新经济的产业领域集聚。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在内的变迁管理,改革现行的管理会计体制,消化制度变迁给管理会计机制产生的压力,是实现管理会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技术因素。在会计研究的方法体系中,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与其独立于会计准则的属性相适应的,大都表现为多种形式并存,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并用等。结合供给端管理的考量,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应注意适用性的研究。这是因为管理会计问题本身是动态、多变的,传统以节约为中心的管理会计理念是建立在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之上的,在当前有形资产要素不变或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发挥品牌、技术标准与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供给侧改革需要。与此同时,通过将“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支付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嵌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法体系之中,将进一步增强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因此,重视技术因素的变化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3)环境因素。当前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单纯的管理会计研究往往不能在实际中发挥效用。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观察,全球经济竞争已从较低层次的产品营销型竞争发展到较高层次的全球性战略竞争,竞争战略上的得失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要重视这种变迁。譬如,在讨论组织变迁对管理会计的影响过程中,面对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的纵向业务分部与横向地区总部,应从实体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结合的视角加以考察。它是一种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络管理模式,这种网式价值链管理模式有利于全球公司对全球范围经营环境的变化作出更迅速的反应,更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17]。它对于企业边界扩张与成本协同等的管理会计研究将带来重要的启示。

(4)人文因素。经济全球化使管理会计面临的是多元文化的研究环境,管理会计需要从全球视角思考全球公司的管理会计责任理念,即从过去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提升到强化包括股东、社会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公司责任体系。同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管理会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从构成文化因素的结构入手,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众文化与社会习俗整合起来思考问题,是现阶段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变迁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2.从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变迁路径入手加以考察。一种设想是从现有期刊论文的特征入手加以描述与总结。以近两年《会计研究》上发表文章的研究方法来看,具体的形式有学术杂谈、逻辑推论、读书笔记、经验检验和案例研究等(本文暂不做文章篇数方面的统计分析)。第一,学术杂谈。学术杂谈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对于丰富人们的思维,提高学术兴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正如曲苑杂谈是戏剧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样,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学术杂谈。第二,逻辑推论。这种研究方法,一般是通过文章引言提出研究的框架与具体的思路。这种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用数据说话,一个用文字说话,如引经据典加以说明。但写不好容易变成“杂谈”。这种方式时效性、应景性强,能够较好地反映当时当地(某一阶段与某一时期的中国情境)。第三,读书笔记。以文献综述为代表,将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研究动态介绍给读者。它可以减少后人对相关研究的查询等的资料收集工作量,提高后人对此问题研究的效率。这种方法一般是某项研究的前提工作。第四,经验检验。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发表的相关论文,它也是当前主流的研究方法之一。已经形成的成果,大都是用国外的模型来说明中国的某种现象,它反映的也是某一特定阶段与时期的管理会计事例。因为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研究有时主观性较强。最后一种是案例研究。具体的形式有个案研究和众案研究等。研究成果大都以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为对象,以单一事例为主,并且注重行业特征(便于形成操作的“指南”或“指引”)等。由此可见,如果要将上述这些研究用路径加以概括的话,笔者认为大体上可以用概念导向与案例导向加以表述,前四种情况基本是概念导向,即围绕一个或多个概念进行推论、分析或检验;最后一种就是案例导向,它对于当前管理会计指南或指引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及变迁管理映射出的是一种需求端与供给端管理的情境特征,通过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以整合或归集的方式将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聚焦于经验性研究与非经验性研究的框架之中,可以看作是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自身的一种创新机制。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从共性原则的视角考察,可以体现在一系列“主义”的转变过程之中,比如,将形式主义传统修正为实体主义传统等,这些变迁管理促进了管理会计发展路径的创新与发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趋势,既体现了当前经济环境对需求端改革的内在要求,也反映了管理会计供给端结构改革对管理会计人才、资源等创新驱动的迫切期盼。

适应企业经营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管理会计实践发展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需要,需要引导并规范管理会计学科建设,主动地将社会结构及其所包含的制度、伦理、文化、非理性的情感等要素纳入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框架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嵌入性的各类管理会计新分支或新领域。从实务视角观察,传统的管理会计针对的大都是实体企业的情境特征,而在虚拟主体的情况下,价值流、信息流等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情况作为一种新常态可能会持续地存在并不断地加以扩散,为此加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管理,促进管理会计工具与方法体系的创新,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战略选择。同时,结合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变迁趋势,可以将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归集为两大路径,即概念导向路径与案例导向路径。

【参考文献】

[1] 许金叶,阿迈德.管理会计变迁:一个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09(19):9-11.

[2] 杨继良.成本会计的新方法――资源消耗会计概述[J].财会通讯,2005(4):21-26.

[3] 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探索[J].会计研究,2015(10):30-36.

[4] 刘志彪.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2):17-24.

[5] 潘飞,王悦,沈红波.管理会计经验研究方法述评――比较与借鉴[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7(2):112-162.

[6] 冯巧根.管理会计案例的研究[J].四川会计,2002(12):27-28.

[7] 冯巧根.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3):79-84.

[8]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 格雷维特尔.行为科学研究方法[M].邓铸,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1] B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M]. London and New York: Wellington House,1999.

[12] 李心合.论制度财务学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5(7):3-9.

[13] 冯巧根.论高水平管理会计的本土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4):130-136.

[14] 徐淑英,张志学.管理问题与理论建立: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策略[J].南大商学评论,2005(4):1-18.

[15]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A].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