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范文

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第1篇: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范文

PBL教学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MeMaster大学首创,其核心理念强调由问题为基础,从临床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学习过程不再被动接受,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选择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层次学生,因我校理论课教学采用大班制教学,所以选择1大班为实验班,学生人数为86人;对照班则选择2大班,人数为90人。两组学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选择与临床联系紧密的一类病原体作为教学内容,如肠道杆菌等,进而搜集临床病案整理形成问题。学时数安排为6学时,实验班的教学我们应用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结合的方法,先行传统教学1-2学时,主要讲授基本概念及原理,随后采用PBL教学。对照班则沿用传统教学法。

2.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分组及小组学习

实验班所辖3个班随机组合分为3~4小组,每小组人数约为10人,每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由负责人组织组员开展小组学习、讨论及汇报等。相关课程开始前1-2周,由教师将问题交给各小组负责人,各小组得到问题后先由组员自主搜集资料、文献查阅、整理及分析资料等。

2.2. 小组讨论

课程开始前各组负责人组织组员汇总各自材料;此外,还需在小组内进行问题集体分析及讨论,讨论内容应包括所给问题及病例的发病机制、疾病类型、诊疗及防治等;讨论中要求做好详尽记录。

2.3. 总结与汇报

小组讨论后,负责人总结自己小组讨论结果,并形成汇报PPT,在教学的第5个学时时进行大班汇报,汇报过程由负责人回答其他小组提问。课程结束后,由教师点评及总结各组问题,同时综合各组团队协作情况及综合素质表现等给予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

相关章节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学生进行病例分析题考核,两班为统一试题,分析成绩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同时就学生接受度、学习兴趣及能力等方面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

4. 结果

4.1 考核成绩

两班所有学生参加课后考核。实验班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6.36 vs 73.19±6.22,p

4.2 调查问卷结果

课后考核结束对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86份,回收86份,统计调查问卷结果(见表一),发现95.5%学生认可PBL教学且94.3%学生希望今后继续开展,93.1%学生认为PBL教学有助于其学习兴趣提高及理论知识巩固;90.8%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培养方面表示赞同。

5. 讨论

近年大量同行的PBL教学研究发现,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学生更喜欢开放式的PBL教学,与我们的实践结果一致[3]。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学生由以往的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由于PBL强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由于需要进行分组讨论与总结等,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资料归纳分析能力等;在分析病例、解决问题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知识与临床病例综合的素养,提高了其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PBL教学的引入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等。教师在PBL教学过程中,其角色由以往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因此,在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时,在把控整体教学进程及方向时,均需要教师有更广的知识面以及整体协调能力,此外,还对其教学思路及综合业务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为了顺利且完整地完成PBL教学,教师需努力完善自身业务能力,这就促使“教”与“学”的相互增长,促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地沟通与交流。

第2篇: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范文

作者简介:黄镇德(1955―),男,云南富宁人,大学普通班,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

摘 要: 循问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医学上的应用首先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PBL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带着问题学习,本人通过所教医学检验专业班级的实践教学案例,总结PBL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PBL;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循问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随后,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也陆续引入这种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PBL,这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循问教学模式是一种带着问题出发,采用一定手段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教学目标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性思维等。生物化学教学中通常将4~6人分为一个活动小组,教师为他们事先设定一个或多个带有比较典型和重要问题及知识点的临床医学案例,学生通过围绕这些医学案例以及一系列与临床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研究,通过不断地组织在一起反复地讨论来解决此问题。为了较好地完成此项任务,学生首先要对自己分配到的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分析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查找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的作用更加突出,素质更加全面,思维更加活跃。

二、PBL在医学检验专业 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PBL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最大意义在于为生物化学理论与医学检验专业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一种有效而合理的解决方案,它使医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融为一体,并为其他一系列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的办法。

PBL模式克服了传统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灌输,而实际理论应用到实践又比较困难的现状。PBL创造性地提供了合作性的学习,坚持学生自主为第一位的教学策略。

另外,学生普遍认为生物化学这门课不好学,教师反映不好教授,历年的教学评估和学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教师通过PBL模式教学,能够大大改观医学检验专业中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效果。

三、PBL在医学检验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过程

1 实施方案准备

为了能够很好地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中对生物化学科目组织实施PBL模式教学,笔者计划用一堂课给学生讲解什么是PBL,以及今后的生物化学这门课我们将怎么结合PBL学习,作为教师今后扮演的角色,提供哪些帮助,对学生会有什么要求,并通过一个应用比较成熟的课堂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后,将本人负责教授的一个班级总共48人按照实际情况分成8个小组,每组6个人,分组过程先考虑学生自主选择,采用自我组队的方式,并且每个组内部推荐一名组长。这样使学生之间更加信任,自我管理本身也符合PBL的教学理念。

本人根据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一共准备了12个临床医学案例,按照进度,能够实施8个左右,另外4个作为备选,以便及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学过程

下面以其中一个教学案例讲解本人在应用PBL模式的教学过程。所选的案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①理解引起血脂增高的外因和内因。

②理解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③掌握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按照教学目标,从易向难进行分解,给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引起血脂增高的外因和内因,要求各小组首先调查身边的亲友有没有血脂高的人,然后针对血脂高的人做调查,主要调查其生活习惯(外因),家族遗传史、自身身体状况(内因)。

各小组进行汇总报告,最后得出结论:

血脂增高的外因:①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高血脂,如:暴饮暴食、嗜酒、偏食、饮食不规律;②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避孕药、激素类药物等。

血脂增高的内因:①遗传因素;②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肾移植、胆道阻塞等因素;③精神因素导致,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

了解了高血脂的内外因后,进一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这就涉及医学的原理了。考虑到学生接触PBL模式教学时间不长,本人作了一些引导,对原理进行了简单讲解,并且给出了四个方面的探究方向:①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②脂蛋白脂肪酶与动脉粥样硬化;③过氧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④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各组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图书馆书籍等从第一个方面:细胞自身因素,常见的有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以及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等;第二方面:代谢物因素,比如作用在平滑肌的增殖因子、游走因子、脂蛋白受体、凝血纤溶因子等;第三方面:物理学因素,如剪切应力(shear stress)等,与AS有关的脂蛋白因素有HDL(高密度脂蛋白)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CM(乳糜微粒)、LDL(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PL(脂蛋白脂酶)、LP(a)(血清脂蛋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医学原理分析。虽然是理论性的东西,但是也看得出来,学生深入查阅了资料,每组基本都达到了效果。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本人在引导方面就减少了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性。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生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①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AS的最主要危险因素。②吸烟。大量吸烟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内一氧化碳(CO)浓度升高,碳氧血红蛋白增多。血中CO的升高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促使中膜SMC向内膜迁入、增生,参与AS的发生。③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是与继发性高脂血症有关的疾病。糖尿病患者血中TG、VLDL水平明显升高,而HDL水平降低,与AS和CHD关系极为密切。④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等患者A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遗传因素是AS的危险因素。⑤年龄、性别、体重超重或肥胖、感染等几个方面的原因。本人在听取学生的讨论后,对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时的表现进行记录,并且要适当地点评,表扬其态度和认可其劳动,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学生的平时成绩也因此而提高。

四、总结

通过在学生中的调查研究发现,PBL提高了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增强 了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喜爱。实践表明,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性教学,在期 末的检验考试中统计得知: 学生成绩平均分提高1065%,不及格率下降1334%。 同时期末的课堂调查反馈明显好于往年学生对此门课的评价。因此,可以认为PBL在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成功,应该继续总结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 .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 现实意义[J] .现代医院,2005(11): 4―6.

第3篇:微生物学知识点汇总范文

【关键词】 CBL教学模式;口腔内科学;临床病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R3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61-01

当前,世界各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就是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国内外的实践证明CBL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尤其体现在医护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在口腔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CBL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应病例,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临床气息,体会该课程与临床工作的重要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此举对教师而言,也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1 CBL教学模式介绍

CBL教学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C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1]。该教学模式以典型病例讨论为内容,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具体病例时,如何收集、了解病情,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病情中准确地分析、归纳、鉴别、判断,从而抓住主要问题,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口腔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用CBL教学模式可拉近口腔内科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口腔临床的距离,提高学生临床诊断能力。通过结合口腔临床病例开展的小组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成效。

2 CBL教学模式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口腔医学教学方式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传统教学中往往理论授课多而实践机会少,学生主要表现为不能将书本中讲解的基础、临床理论等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养成缜密的临床思维。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学生虽然能死记硬背住相应的知识点,但在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复杂多变的,病人会出现具体而又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这就需要医务人员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通过疾病症状和体征发现疾病的本质,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作为一名口腔医生更主要的是能把复杂的口腔内科学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解决口腔临床上遇到的各种疾病,并作出正确的诊断。这就需要口腔教师在口腔临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讲述牙髓病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症状--牙齿剧烈疼痛,针对牙齿疼痛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牙齿疼痛的性质,并引入临床上能引起牙齿疼痛的相关病例。临床上能引起牙齿疼痛的原因很多,首先分为牙源性疼痛与非牙源性疼痛,其中牙源性疼痛的原因有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及牙外伤等,通过列举临床的病例,并分析汇总,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再如讲到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临床病例上的根管形式各种各样,单根管,双或多根管,还有很多变异的如U型、H型根管等,如何才能用根管充填材料对根管进行严密的充填是一个主要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查找相关资料,一方面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或到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密切与口腔临床的联系。

此外,应用CBL教学模式,提出典型病例,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学习,能擦出思维的火花,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病例:某一病人因“右上后牙疼痛2个月”来院治疗,自发性疼痛,咬合痛,无冷热刺激痛,检查:右上颌第一双尖牙邻面有缺损,色黑,无探痛,质软,扣痛(++),冷热刺激无反应,X线显示:右上颌第一双尖牙单根管,根尖1/3弯曲,根尖有一不规则阴影,初步诊断为:右上颌第一双尖牙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诊断并不难,可是针对这弯曲的根管,采用根管治疗,经历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三个步骤,常规的根管充填方法是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充填,可是对于弯曲的根管没办法根充到根管的狭窄处。这就要求学生围绕病例开展小组讨论,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查找资料,可达成共识,知道如何应用先进的根充材料,配合先进的镍钛根管治疗器械和技术来解决该问题,从而可获取更多前沿的临床知识。

3 教学效果反馈

学生对CBL教学模式认可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50名学生中,有45 名(占90%)认为CBL教学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独立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3名(占6%)学生对CBL教学的不足和改进之处提出建议,只有2名学生(占4% )表示不喜欢或不愿意参加这种教学活动。总体的反馈情况如下:学生对口腔内科学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性提高,他们认为CBL教学模式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口腔临床紧密结合,并且与教师的交流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使他们学习的主体性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更为投入。

4 CBL教学模式应用的难点

4.1 需构建高水平的病例和问题:口腔医学的实际病例比较复杂,学生初次接触真实病例往往会无从下手。因此,怎样构建高水平的病例和问题是CBL教学模式在口腔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高水平并不是要求病例和问题难度很高,以至于学生无法分析,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兴趣,病例和问题要能够整合基础和临床的学科知识、体现设计者的思路和预期的教学目标。Barrows确定了四个CBL的教育目标:用于临床环境的知识的组织、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的发展、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动力的增加[2]。要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就要注意所选择的病例和问题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问题要有恰当的广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2 对老师及学生的要求高:CBL教学模式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好课,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CBL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该方法在口腔医学大专基础好的学生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而在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中应用效果不理想。CBL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小班或小组教学,以学生的讨论、分析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或主持人的作用[3]。

总之, C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学习当成一个“设问-质疑-释疑”的过程。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精力集中,教学效果显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4]。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模式更能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对学生的教学调查,进一步表明了CBL教学模式在口腔临床课程教学中的成效。虽然CBL教学模式的应用有一定的难度和要求,但为了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CBL教学模式仍值得我们去作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Jane Jackson. Case2based learning and reticence in a bilingualcontext: percep tions of business students in Hong Kong [ J ].System, 2003 (31) : 457 - 469

[2] Neill PAO, Morris J , Baxter Chloe - Maryse. Evaluation of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using p roblem - based learning in a clini2cal environment: the Manchester experience [ J ]. Med Educ.2000 (34) : 222 - 2301

[3] 赵卫,曹红,何小艳. 病例导入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 ] .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06 ,26 (1) :6226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