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生态恢复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恢复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恢复的措施

第1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煤矿;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生态恢复

长期以来,煤炭都占据我国能源结构最主要的部分。虽然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但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下,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仍居高不下。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比如煤矿在生产营运期间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开采作业对地形地貌的破坏、采空区的地表沉陷、水土流失的加剧和矸石等废弃物的持续生态破坏等方面的影响[1]。因此,科学合理的对煤矿及相关作业区域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1 煤矿的生态影响评价

一般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三个过程[2]:(1)煤矿的开采活动会对土壤造成直接的破坏,如破坏地表土层和自然植被等;(2)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矸石、表土等)堆弃需要占用大量的堆置场地,从而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3)煤矿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持续逸散,对周围的土地、河流和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开采废弃物矸石的堆放等对生态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影响,如局部的地表岩移和沉陷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地表岩土的侵蚀速度,并增加边坡泻溜、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1.1 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将使井田范围内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发生一定的改变。在地表坡度较大的山坡、沟谷一带,受沉陷影响出现裂缝、滑塌造成基岩、表土松动,可能导致土壤流失,植被立地条件丧失,造成植被死亡,主要对深根系植物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沉陷造成的地表裂缝、台阶状下沉等使得表层土壤松动,地表径流系数增大,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1.2 煤矿开采对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会对土地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造成破坏,地表扰动形成的面会增加土壤侵蚀量。矸石的运输、卸载、推平、压实等过程中可能扰动地表,引起水土流失;煤矿开采、工业场地建设及道路修筑等会造成区域内植被的破坏,从而改变土壤的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矿井采用的黄泥灌浆取土过程也会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加剧矿区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

1.3 煤矿开采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煤矿开采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矸石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粉尘等污染物都会对周围的植被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甚至某一物种的消失。煤矿开采对于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貌和植被的破坏使野生动物失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将野生动物驱逐出原有区域,引发野生动物的局部迁移,进而对群落组成和种群数量产生一定影响。

1.4 煤矿开采对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煤矿开采改变了地表原有地貌和自然景观,破坏了土地的完整性和原有动植物结构,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进而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在煤矿建设、营运期间,自然生态系统将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该区域原有生物的生产力下降,加之人类活动大幅度增加,自然生态功能受到人为扰动、生物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遭到破坏。

2 矿区生态恢复的探讨

煤矿的开采、人类活动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因此,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保护和恢复该区域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工作十分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保护和恢复措施相结合,以植被恢复为主,综合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实现矿区生态恢复的目标。

2.1 加强矿井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保护的管理,尽量少占、少破坏林木和土地,并对矿区周边的植被做出一定的防护措施。施工营地、料场临时占地及弃渣等的堆放场地也会破坏地表植被,在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另外,施工区域要及时进行洒水抑尘,防止扬尘对周围动植物和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危害。

2.2 地表沉陷防治措施

煤矿井工开采将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并引发地表沉陷,增设安全煤柱是确保安全生产和防止地表沉陷的有效手段。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和设计规范要求在井田开采范围内留设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工业场地煤柱和大巷煤柱。在采空区范围内和将来出现的沉陷区范围内设置地表移动观测柱,定期记录各沉陷敏感点的沉陷现状,便于确定沉陷出现的具置、强度和时间,作为沉陷治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项目采矿沉陷危害降至最低,减小沉陷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2.3 加强固体废弃物的重点治理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矸石山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地表植被,在其长期堆存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无组织扬尘及有害气体的产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治理。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矸石应尽量综合利用,或采取土地复垦、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2.4 加大工业场地的绿化美化工程

由于矿井工业场地既是开采作业基地,又是工作人员的生活场所,所以更要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绿化美化工程,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根据工业场地布局特点,可以按功能分区进行绿化。生活区域可以栽植观赏性较强的树木、花卉等并辅以绿地,在场区围墙内外两侧种植防护林带,树种宜选择耐贫瘠、抗污染、吸尘、抗逆性强、生长快的当地适生树种。

2.5 积极开展植被和生态恢复工程

由于煤矿开采而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使得该区域水源和土壤发生变化,地表植被也会因此衰退或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恢复。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耐旱、耐贫瘠且生长速度快的作物或牧草,以便获得持久的植被。在土地得到改善后,可以采用混播混种的方法使植被迅速覆盖废弃地,或以轮作、套作的方式使“种地、养地相结合”[3]。生态恢复工作还可以按原有乔、灌木的种类和疏密程度重新种植并进行封育,使植被数量和种类接近原有水平。煤矿的生态恢复工作应提早进行,不要等到矿井服务期满才进行,进行生态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要接近开采前的水平,且植被的搭配合理协调,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煤矿在制定开采计划时应同时制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恢复计划。煤矿在服务期满后,必须落实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计划,采取复垦土地、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措施,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将矿井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华.煤矿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科技资讯,2013(14).

第2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3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1 关于“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的理解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环境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目前学术上用的比较多的是“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的称谓主要应用在欧美国家,在我国也有应用。而生态修复的叫法主要应用在日本和我国。关于“生态修复”一词,近年来也不时见诸文献报道,它和“生态恢复”一词十分相近,有时互相通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修复”一词,带有修理、整治、补偿使之回归原来状态的意思,带有更强的人为措施促进的含义。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水利部提出治水新思路,把“生态修复”概念引进水土流失治理领域,表明了人们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的认识逐渐从保水保土的层次提高到了生态学层次。

在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生态改建(Ecological Renewal)、生态改良(Ecological Reclamation)等。虽然在涵义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使原来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使其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持续利用。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根据生态学原理,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或辅以人工调控能力的作用,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标志着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理念有了重大突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界定应符合中国的土壤侵蚀面积广、类型多、强度大,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等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和丧失很严重的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等,已严重威胁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如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等,但总体上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相当严峻。水土流失治理的对象是水土流失区,也就是生态系统的退化区。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应该从满足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恢复和改善并使之能自我维持的三方面要求上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创造条件促进群落进展演替;采取措施加快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等,才能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

3.1 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耕地面积1.33 亿hm2,其中有坡耕地4667 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5%。在山区丘陵区,坡耕地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场所。

退化坡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篱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a 以上、5~8a、3~5a。一般坡度小于20°的坡地可修建成水平梯田;坡度小于10°的也可通过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达到控制土壤侵蚀的目的。另外,对于坡度更大的坡地(>20°),就需建立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就是在同一地块上相间种植农作物和林木(含经济林木和草),包括配置在缓坡耕地上的水流调节林带、生物地埂(生物坝、生物篱),配置在梯田地埂的梯田地坎防护林及坡地农林(草)复合工程。水流调节林带能够分散、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渗透,变地表径流为土内径流,阻截从坡地上部带来的降雨径流。多条林带可以做到层层拦蓄径流,达到减流沉沙,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3.2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鱼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要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此外,还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法:①减少河流人工直线化的程度,增加河流弯曲度,以增加河流生境的多样性,进而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②在河流两岸种植生物隔离带(种类和宽度应因地制宜),一方面防治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为河流水生生物增加营养源。

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 左右。

3.3 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植被恢复对于矿山生态恢复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但这种生物措施必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早日见效。开采前严格规划弃土场、尾矿坝。根据矿场范围内地形特点以及矿种、蕴藏量、开采方式等规划弃土场。弃土场必须先设置拦沙坝(挡土墙),以控制植被恢复前水土流失。拦砂坝应根据弃土场地形以及每年弃土量而逐年加固加高。同时弃土场周围要修防洪沟。尾矿坝必须纳入整个工程预算之内,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以减少对下游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危害。护坡护岸工程。矿区采场台阶、边坡以及公路等附属工程的边坡,应全部规划护坡工程,以防止采场及公路等出现滑坡、崩塌。同时矿区下游河道也要对河坝、河堤等加固、加高,经常清理河床淤积的泥沙石,以防洪水冲毁堤坝、农田、公路、桥梁、房屋等。

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途径

4.1 “封禁”法―――生态自然修复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轻的生态系统。如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还草、调整用地结构,以电代燃料、发展沼气、生态移民等,这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4.2 “封禁+补种”法―――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复

通常选择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先锋物种,它有较强的抗逆性、较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如南方的马尾松、杨梅、沿海风沙区的木麻黄等,以此迅速形成利于植被进展演替的小气候和生物环境。该方法适用于受损程度较重的生态系统。

4.3 “果―牧―沼、草―牧―沼”法―――人工强化促进

第4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矿山;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43-02

前言:水土是国家各方面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不容乐观。而在矿山这一重要生态中,由于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情况尤为严重。水土流失这一现象已经成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所以在矿山的挖掘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当地的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去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1.目前水土流失的特点

1.1人为因素居多

人们生态意识淡薄导致人为因素是造成矿山水土流失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植被被不断的破坏,矿山的石头、泥土都在外,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使矿山出现土壤疏松、岩石碎裂、地表土层稀薄等问题,再加上雨水的冲刷,使泥土更加松散,增加泥土流失速度。而且我国在矿山开采初期开采方法落后,对水土的保护措施实施不完善,从矿石开采、加工到运输都进一步加重了对水土流失的加快起到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开采区、排土场、尾矿库、工业场地及办公区、矿区道路等都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场所。

1.2危害性大

矿山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改变自然景观,采矿作业及修筑矿山道路对地形地貌、地表组成物植被、土壤及岩层造成强烈破坏,大面积山体失去植被保护而引发水土流失,甚至出现裸岩砾石地带,植被恢复困难,翠绿的山林“伤痕累累”,大面积的土地生态结构遭到破坏,生态失衡难以恢复。水土不断不流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土壤营养流失,矿山水土流失带走了肥力强、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使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流失。同时矿山水土流失向下游溪河输送大量泥沙,造成溪河淤积、抬高河床、河道变窄、排灌水渠和蓄水塘坝等水利设施遭受淤塞和毁坏,影响到局部区域的调蓄、灌溉和行洪能力,而泥沙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氮、磷元素,会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造成重金属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2.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

2.1提高群众生态意识

人民群众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保护生态,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若要消除矿山水土流失对生态安全的威胁,首先要加大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各级领导干部对此的不重视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之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特别是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增强其忧患意识使各级领导做重大决策或从事某种生产建设活动时自觉遵守水土保持法以确保生态效益不受损害和生态环境长治久安。从这两方面一起下手才能真正让水土流失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进而这一问题才能被更好地解决。

2.2采用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一般从两个方面出发,只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极大程度上预防水土流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在矿山开采时,对开矿区和生活区建设相应的挡土墙,根据矿山工程的位置和周围的地形,设置不同的拦挡工程,如果是在采矿场和排土场,或者是尾矿库等关键性的矿山区域,应该设置挡土墙并且排土场的角度应该通过严格的设计来确定,有效的保证排土场堆放角度不大于安息角,保证堆放的安全性。对部分坡度较大山体不稳定的地段进行工程护坡,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放坡、建立分级马道、清破等措施。另一方面是要注意排水设施的建设,完善矿区内的排水系统,也能减少矿区内的水土流失。根据矿山区水资源情况,完善其排水系统,避免坡面的径流冲刷地面,减缓矿山区水土的流失’影响矿山较大的坡面,应该设计相应的排水沟和截流沟,跟据集水面积、最大降雨量等来考虑水沟的断面尺寸,同时充分考虑水沟的沟底坡度,以使水流能够在不冲不淤的同时全部排走。在地表迳流上游修建永久性的排水沟,在平台出水处设置永久性滞洪沉砂池,使其中产生的泥砂及时的沉淀,并且在水经处理达标之后方可排放。对影响矿山安全的坡面,根据坡长分段布设截流沟、排洪渠等工程。如果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山体不稳的现象解决效果不理想,就要结合山体的受力情况,就要相应的建混凝土框格,抗滑桩等工程措施。

2.3 利用植被

绿化矿山是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以矿区为单元的植树造林,陡坡山地退耕还林,营造水平梯田,修筑蓄水塘库,覆盖草被等综合措施进行土地整治,选择当地适宜矿山种植的乔、灌、草品种,如类芦、葛藤、胡枝子、马尾松等再造植被,修复生态景观。对开采区,排土场,尾矿库的恢复在群落结构配置上以乔灌,乔草或以乔灌草结合为主。在遵循矿山植被选种原则的前提下,分别按生态恢复、景观生态恢复模式,生态经济林营建模式和公路景观配置模式来复垦植被,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矿坑进行复田与绿化,在矿山结束后或生产矿山的某一地段、某一台阶结束后,必须对采矿区采取复田、复土、绿化、蓄水等综合措施,促进生态进化。采取植物措施后,必须制定有效的养护措施,养护内容主要有盖遮阳网、揭遮阳网、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苗木支护和补植等。其中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是养护的关键。绿色矿山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个新举措,只有依据治理和防护相结合,将矿山地质环境与植被恢复相结合,有效改善、恢复项目区生态环境,基本实现绿色矿山的治理目标。同时要注意的是矿业废弃地植被重建后的生态系统是很脆弱的,任何对系统的自然和人为的干扰,都会对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所以要严格避免人为的干扰,同时让自然的干扰达到最小,尽量保护好重建后的生态系统。

3.结语

矿山的水土保持是现在矿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只有在开矿的同时保持水土不流失,我们才能大力开发矿产。我们现在应该根据不同矿山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治与治理相结合有效地改善矿山水土流失严重问题。缓解由于资源严重缺乏带来的抑制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建设绿色矿山生态,有.效改善、恢复项目区生态环境,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路线。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技术体系

中图分类号 S1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34-03

石漠化(Rock Desertification)原名“石山化”,指石灰岩山区植被强烈退化后岩石的现象。在我国南方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伴随而来的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于地表,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1]。同时,石灰岩地区在较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诱发下,土壤不断侵蚀,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2]。

在我国四大地质生态灾难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最难整治、最难摆脱贫困的地区。我国是一个岩溶大国,型、埋藏型,以及覆盖型岩溶的面积总和达344万km2,岩溶区的分布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四大岩溶集中分布片区之一[3]。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程度已经相当严重[4-5],其型岩溶区是全球三大碳酸盐岩连续分布区之一,石漠化问题已严重制约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西南岩溶山区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6]。

从地质构造上而言,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沿,位于大巴山断褶带、川东断褶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地势崎岖、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峰峦叠嶂,生态系统异常敏感与脆弱,是我国重要的石灰岩分布地区,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万km2,占区域幅员面积的38.9%。重庆市境内40个区县中有37个区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主要集中于渝东北和渝东南各区县市,其中碳酸盐岩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的区县有万盛区、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巫溪和城口[7]。另一方面,重庆石漠化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特征,如生境基岩、土体浅薄、土壤渗透严重、保水性差、土壤生态脆弱,加之石灰岩地区的岩溶生态系统具有环境因子的利弊兼容性、生境的多样性和严酷性、水分亏缺的异质性和派生性、环境的脆弱性和改造的艰难性[8-9]等,重庆地区石漠化问题已日益突出。同时,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局部区域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总体趋势仍在加剧。全市所有16个贫困县和366万贫困人口的95%均集中在岩溶石漠化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下,来自人口和资源利用的双重压力使得重庆市石灰岩地区面对严重的石漠化现状。因此,石漠化治理已成为重庆岩溶地区当前生态与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有效治理重庆岩溶石漠化、恢复其生态植被至关重要。

本文立足于重庆,在综述国内外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石漠化治理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3套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及模式,并针对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提供参考。

1 国内外石漠化治理进展情况

由于岩溶区的生态脆弱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岩溶地区的石漠化研究治理工作。例如,从20世纪30年代起,加拿大政府开始在其东南部的布鲁斯(Bruce)半岛实行退耕还林制度[10];日本在秩父地区采取了工程措施恢复石灰岩植被;澳大利亚用桉树治理岩溶地区盐碱化;法国以岩溶区建畜牧业基地;美国对田纳西河流域石漠化开展综合治理与开发;瑞士则充分利用岩溶山区的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等[11]。纵观各国,欧洲偏重岩溶区的矿地恢复,北美偏重岩溶区的水体和林地恢复,而新西兰和澳洲则以岩溶区的草原管理为主。总体而言,国外对岩溶区石漠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已总结出一批较为成熟的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

我国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围绕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石漠化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努力开发岩溶山地退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技术,具体包括表层岩溶水调蓄与开发技术、土壤改良与生物培肥技术、造林技术、栽培技术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整治模式的采用获得了局部区域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如节水农业型、林业先导型、异地移土型、上保中治下开发型、流域单元治理型、坡面生态工程型、环境移民型等[12]。但是,这些研究大多规模小、不系统,缺乏持续性,因而尚未形成地方群众能普遍接受的综合技术体系,石漠化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科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 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的石漠化治理措施

大量研究认为,岩溶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石漠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植被恢复和重建[13]。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常用的主要途径有2种:一是人工造林,即在破坏彻底、深度退化、土壤较少、自然恢复潜力较小的地段进行客土造林;二是封山育林,即对不能采取人工造林的地段,如石面、石缝、石沟等各种小生态环境,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恢复植被[14]。目前,石漠化治理的方式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生物措施主要是通过人为方式恢复地表植被,是恢复和重建岩溶石漠化地区的主要措施;工程措施主要用于防止岩溶石漠化地区的水土流失。对严重退化的岩溶石漠化区域,辅以工程措施、改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山地石漠化的生态工程大体可分为调节型与修复型2类。

目前,我国较为成功的针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生境的植被恢复模式主要有如下3类。

2.1 岩溶石漠化山地封山育林的植被恢复模式

岩石率在70%以上的石山地区,土壤很少,土层极薄,地表水极度匮乏,立地条件极差,基本不具备人工造林的条件。针对如此区域,采取全面封禁的技术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利用周围地区的天然下种能力,先培育草类,进而培育灌木,通过较长时间的封育,最终发展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群落,提高乔灌草藤覆盖率,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在石漠化发生的初期,利用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恢复特性,采取封山育林的办法效果明显。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石灰岩溶区封山育林3年后,植被覆盖率提高10%~30%,6年可基本达到郁蔽[15]。一般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3~4年后,群落盖度将平均增长32.8%[16]。

2.2 岩溶石漠化山地乔灌混交防护林的植被恢复模式

岩石率为50%~70%的半石山及部分条件相对较好的石山,土层相对较厚,存在部分灌木或具有天然下种的条件。对这类地区采取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通过“栽针(叶)、留灌(丛)、补阔(叶)”或“栽阔、抚灌”的措施形成复层乔、灌、草混交林,人工造林的树种可兼顾当地有经济价值的用材树种、薪炭林,甚至油料林。此外,人工栽种适宜当地的乔、灌乡土树种可以明显加速植被的正向演替进程,有利于对岩溶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例如,金小麒[17]表明,在贵州省凯里、黄平等地的白云质石灰岩山地的恢复植被实践中,由草被演变为藤刺灌丛约8~10年,再演替为萌生灌丛约7年,再演替为疏林7~10年,进而演替为喀斯特森林又约9年,即由灌丛草被演替为喀斯特森林需要35年。

2.3 岩溶石漠化山地生态经济林的植被恢复模式

岩溶山地中下部地区坡度相对平缓,裸岩率一般在30%~50%,有一定的藤刺草灌甚至乔木树种分布,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因而在这种地区应以种植经济树种为主,通过以生态经济型林草为核心的植被恢复重构岩溶石漠化山地顶级植被群落,改善岩溶石漠化山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在贵州岩溶石漠化地区,建立以喜钙、耐旱、水土保持效果好的多年生植物——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gtanensis)为主,具有喀斯特峡谷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恢复与重建喀斯特峡谷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通过栽植高抗高效益型物种,如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桑树(Morusalba)、香椿(Toonasinensi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等石漠化地区优良适生植物种类,加快石漠化地区的治理进程和成效。

3 岩溶石漠化山地治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尽管社会各界对我国岩溶石漠化问题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及石漠化发育程度采取了相应的生态和工程治理措施,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并不明显,不少岩溶地区的石漠化仍在不断加剧。与之相反,国外的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却已相当明显。纵观多年来国内外的岩溶石漠化治理进程,不难发现,导致我国岩溶石漠化治理成效不显著的关键原因是缺乏真正实质性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Integrated Karst Ecosystem Management),是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地、水、生物资源和土著居民进行综合管理的策略,目的是采用一种公平的方法促进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持续利用[18]。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要求综合对待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包括土著居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包括环境、资源和生物等)的需要和价值,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的、市场的和社会的调整机制,来解决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达到创造和实现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多元惠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特别强调生态环境正义、生态环境公平(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种际公平和区际公平)与生态环境秩序(包括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生态基础制约与环境承载力有限;热爱自然、尊敬生命和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等原则和理念。因此,必须通过系统分析,界定和识别与特定喀斯特生态系统相关的多个利益相关体,采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充分吸纳各个不同层级的利益相关体最大程度地参与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同时,运用人与自然耦联系统(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CHANS)理论[19]来探明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人与喀斯特生态系统在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与组织层面上的耦联关系,着力提高当地群众的理解接受能力与运用环境友好型的持续性管理方式的能力,在充分考虑喀斯特生态系统自回复力(Ecosystem self-resilience)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适应性管理方式(Adaptive management),对喀斯特生态系统进行真正实质性的综合管理。

然而,尽管较多的“喀斯特山地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方面的项目工作已被或正在被实施,但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喀斯特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要求。就我国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切实解决好当地群众的替代性生计问题乃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重要前提。

4 展望

石漠化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社会及经济问题。在气候变化加剧、人口快速增长与社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岩溶石漠化治理将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尽管已有一些成熟的岩溶石漠化治理技术方法,但只有把喀斯特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科学地进行综合开发治理,方能最终达成石漠化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的目标[20-21]。

5 参考文献

[1] 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2002,21(2):101-105.

[2] WAELE JD,PLAN L,AUDRA P.Recent development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karst geonmorphology:An introduction[J]. Geomorphology,2009(106):1-8.

[3] 袁道先.岩溶石漠化问题的全球视野和我国的治理对策与经验[J].草业科学,2008,25(9):19-25.

[4] WANG S J,LIU Q M,ZHANG D F.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geomorphology,landuse,impact and rehabilitation[J].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2004,15(2):115-121.

[5] HUANG Q H,CAI Y L. Spatial pattern of Karst rock desertification in the Middle of Guizhou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J].Environmental Geology,2007,52(7):1325-1330.

[6] 苏维词.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24-27.

[7] 李阳兵,王世杰,容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4,23(6):84-88.

[8] 喻理飞,朱守谦,叶镜中,等.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00,36(6):12-19.

[9] 彭建,蔡运龙,何钢,等.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猫跳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山地学报,2007,25(5):566-576.

[10] FRANCIS G,WHITELAW G. Biosphere reserves in Canada: Ideals and some experience[J].Environments: a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Revue,2004,32(3):1-26.

[11] 章程,袁道先.GCP448:岩溶生态系统全球对比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05,24(1):83-88.

[12] 李阳兵,高明,谢德体,等.重庆岩溶山地土地类型及其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6):750-754.

[13] 郭柯,刘长成,董鸣,等.我国西南喀斯特植物生态适应性与石漠化治理[J].植物生态学报,2011(10):991-999.

[14] 王荣,蔡运龙.西南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整治模式[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4):1070-1080.

[15] 卢立华,黎明,黄永标,等.广西马山县石灰岩溶区生态重建技术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2):88-90.

[16] 祝小科,朱守谦.喀斯特石质山地封山育林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2001,26(6):1-4.

[17] 金小麒.喀斯特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贵州环保科技,2000(1):42-45.

[18] 江泽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2-12,231-235.

[19] LIU J,DIETZ T,CARPENTER SR, et al.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J].AMBIO: A Journ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2007,36(8):639-649.

第6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1 前言

矿区废弃地是指在矿产开采过程中被开采活动所破坏、不通过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主要包括:露天矿的外排土场、煤矿的矸石山、尾矿库、井工矿形成的采空区和塌陷区,以及矿区辅助建筑占用后废弃的土地。

废弃地的产生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资源,尤其是宝贵的耕地资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水体和土壤;矸石山自燃污染大气环境。

2 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现状

1988年出台的《土地复垦规定》,使我国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作开始步入法制轨道,使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速度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型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率几乎为零。对我国389座乡镇矿区调查表明,乡镇小型矿区对土地破坏十分严重,且基本未对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恢复率几乎为零 [1]。(2)片面强调植被覆盖率。目前我国生态恢复工作只强调植被的覆盖率,把覆盖率作为评价生态恢复工作的唯一指标,而忽视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生态恢复后的环境效应、水土保持情况和经济的可持续性。(3)忽视生态系统对多样性的要求。目前我国人工建设的矿区生态系统往往物种单一、年龄结构大体相同、空间排列整齐有序,而天然的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包括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年龄结构以及资源利用上的多样性等,这样才能为多种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各种各样的生存条件[2]。(4)大量使用外来物种。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为追求高的植被覆盖率往往大量引进生命力强的外来物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排挤当地土著植物物种。

3 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措施

3.1 废弃地土壤改良

废弃地土壤由于采矿活动对地表的破坏,以及排土场、矸石山和尾矿库堆积造成的污染,使得废弃地土壤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给生态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土壤改良是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前提。目前可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有:

(1)客土覆盖。选择合适的取土场,在不破坏取土场土地的情况下,取适量土壤覆盖在需要恢复的废弃地上。该方法简单有效,但费用高,适用经济条件较好的矿区。(2)土壤增肥改良。大部分矿区废弃地土壤缺乏氮、磷等营养物质,需要向土壤中添加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土壤适合植物生长,加快生态恢复进程。土壤增肥改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添加肥料,一种是生物固氮。

添加肥料可以施加化肥,也可以施加有机肥,由于有机肥比化肥对植物能起到更好更持久的助长作用,因此添加有机肥能更好的起到改良土壤的效果。

生物固氮是利用对极端生境条件有耐性的固氮植物、固氮微生物、菌根真菌来改善矿区废弃地的土壤理化性质[1]。在毒性较低的废弃地,利用生物固氮可以很好的替代化肥和有机肥,具有较好的技术性和经济性。

3.2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治理

尾矿库和矸石山含有大量重金属,通过淋溶等途径造成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其中,生物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无害化,从而使被污染的土壤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4]。相比其他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生物法修复的效率高、成本低,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3 植被恢复

选择合适的植物物种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因素。一般根据植被恢复的目标和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来确定植物物种,选定的植物应以乡土物种为主,同时要求所选物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具有固氮能力、根系发达、耐贫瘠、播种栽植较容易等特征的植物,比较适合作为植被恢复的先锋品种。

选择优良的植物品种只是植被恢复工作的一部分,植被恢复的目的是维持植被的覆盖度,建立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学原理,植物搭配要保持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合理配置乔、灌、草、藤,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比单物种或少物种的效果好[5]。因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合理配置草、灌和乔木种植比例,同时对植被空间进行优化配置,使人工恢复的植被最终形成一个接近自然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4 综合生态农业

在矿区废弃地发展复合生态农业,打破传统农业的单一种植模式,还可针对不同的废弃地特点,选择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在非积水稳定沉陷区,可以建设大棚或地膜覆盖栽培蔬菜等设施农业模式;在积水沉陷区,可以利用积水的优势,建设“农-渔-禽”农业模式;在复垦后土壤肥力较差、土地生产能力不强的废弃地,建设“林果-畜禽”农业模式。

对山西省王庄煤矿生态恢复模式的研究表明[6],综合生态农业用于矿区废弃地恢复有着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4 结论与建议

为有效的对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必须分析废弃地的立地条件,了解植被成长的限制性因素,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在选择先锋植物时应优先考虑当地物种,尽量满足生态系统对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年龄结构上的多样性以及资源利用上的多样性的要求。完善生态评价系统,以完整性、连续性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能自我维持状态为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目标,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植被覆盖率。

参考文献

[1] 刘国华,舒洪岚.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江西林业科技[J].2003,2:21-25.

[2] 李淑,王杰光,莫时雄.金属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山西建筑[J].2008,34(32):15-16.

[3] 张玉秀,于帅,文镇宋,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金属矿山[J].2009,4:146-149.

[4] 周启星,何金柱,刁春燕.污染土壤生态恢复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2):419-424.

第7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作者:吴万刚 何飞飞 邹冬生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土壤瘠薄,基岩,水土流失严重由紫色页岩为母基发育形成的紫色土土壤,土层浅薄,土壤层多为30cm以下,石砾含量大,母岩经常显露,有的区域几乎无土壤发育层。主要体现在:①紫色土的有效养分很低[3],有机质含量较低,一般在1.78%,全N含量低,缺P严重,全P仅0.028%,速效P仅4×10-6,但全K与速效K含量较高,全K为2.09%,速效K约为100×10-6mg/kg。②紫色页岩风化迅速,崩解强烈,母质侵蚀突出。其物理风化迅速,风化崩解形成的岩屑成为径流夹带泥沙的来源,雨季初期降雨径流将春季风化的岩屑冲刷流走后,新风化的岩屑又为下一次降雨径流所冲走,如此风化一层,侵蚀一层,循环往复交替,使其水土流失愈来愈严重。③表面径流系数高,侵蚀坡耕地,通透性较差。紫色土土层大多浅薄,富含母质碎屑,有机质含量少,结构水稳性弱,易分散悬浮,抗蚀力和抗冲力均弱,容蓄水量少,此地区常年雨量集中,暴雨较多,以致紫色丘岗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植被恢复是以恢复适宜的顶级植被为目的,而顶级群落又是在没有人类干扰,以及不同的气候、母岩、土壤和湿度条件造就的相应的植被群落[4]。因此,对荒坡地进行生态植被恢复时,应考虑到所恢复地带的自然顶极植被类型,“尊重自然”与“改造自然”同等重要的辨证关系,这样才能形成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笔者认为,应从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入手,采用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法,使紫色土土壤生态植被“短、平、快”地恢复。划分适宜的生态植被恢复区域由于衡阳地区内的紫色土土壤生态环境较脆弱,因此,应根据不同气候、水文条件和土地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地分区规划,按照乔、灌、草合理配置和农、林、牧相互结合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型地实施建立各生态植被恢复区。主要可分为:①退耕还林(草)区:即在25度以上坡地上,有计划有步骤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封山、造林、种草和荒坡禁牧,进行林草恢复建设;②防护林区:指已成形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区;③用材林区: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上用材林区;④经济林区: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区;⑤薪炭林区: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区;⑥特种用途林区:是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区。遵循原生演替规律,构建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原生演替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进行的演替,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5]: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木本。根据衡阳地区紫色土壤的山地生境,植被群落正处于“草本木本”的演替阶段。然而,有些地域是顺行演替,有些地域是逆行演替。故针对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四步骤植被恢复模式:一是种植先锋灌木、草。育灌适用于裸岩地及极端瘠薄的粗骨粒土地条件,在有土的地方,撒播生命力强的草本及灌木种子。严禁割草除灌、放火烧荒、开荒放牧等现象,实行全面封禁措施,使土壤立地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由于先锋树种具有发芽迅速、幼苗生长快、耐日灼、耐霜冻等特性,能较快地适应环境条件并且迅速生长成林。当灌木或草本生长到一定阶段,即覆盖度达到40%以上,土壤的立地条件得到改善后,再种植先锋树,一般多选用刺槐、芦竹等耐旱、耐瘠、繁殖能力强的树种,以此来改良紫色土土壤结构,并为下阶段的乔木适宜生境创造条件。二是栽种亚热带针叶林。当先锋树成林后,紫色土土壤立地条件相对会得到改善,在郁闭度达到0.3以上后,就具有了乔木良好生长的生境条件,适宜针叶树种的正常生长发育。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大面积栽种松柏、油松、松杉等耐旱、主根深且水分蒸发量较少的亚热带针叶树种,建立针叶林山体带,以此来改良紫色土土壤的结构和调节荒坡地的小气候条件。三是栽种水果型经济林木。水果型经济林木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当亚热带针叶树成林后,可在其行间栽种较耐庇荫的水果型经济林树种,如枣树、板栗、枇杷等,逐步形成针阔混交林。四是去除针叶树,留水果型经济林木。水果型经济林木树种与针叶林树种比较,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虫害能力强、自然枯损现象较小及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基于此,可通过择伐去除针叶林树木的措施,用以保证顶级生态群落的良好生境条件,促使水果型经济林木的早日形成。采用适宜的紫色土区生态植被恢复技术措施适宜的紫色土区生态植被恢复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施用土壤改良剂技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应对紫色土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陈萌[6]等人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和腐殖酸钠能改良紫色旱地土壤结构等物理性状。由于聚乙烯醇树脂可降低土壤的相对蒸发强度,聚丙烯酰胺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且在质地偏砂性土壤上的效果更好,蒸发量减少率达到34%左右。这三种聚合物混合使用后,能促使分散的土粒形成微团聚体,并进一步团聚成大团聚体,增加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和质量,致使土壤总孔隙度、传导孔隙度和有效水贮存孔隙度大大增加,无效孔隙减少,从而提高植被恢复效率。二是应用生根粉造林技术。生根粉能通过强化、调控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和重要酶的活性,促进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诱导植物不定根或不定芽的形成,调节植物代谢强度,达到提高育苗、造林成活率及作物产量、质量和抗性的目的。主要施用法为:①速蘸法:将幼苗浸于生根粉含量为500~200mg/kg溶液中30s后再移栽;②浸泡法:用3号生根粉,含量100mg/kg,浸泡24h,含量200mg/kg浸泡4~8h,再移栽;③粉剂处理法:移栽前先将幼苗基部蘸湿,再将生根粉涂于其基部,然后进行移栽;④叶面喷施法:将生根粉稀释成10mg/kg或40mg/kg药液后,直接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此法简便易行,在生产中使用十分广泛。三是采用固体水造林技术。固体水[7]是一种集微生物和化学技术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产品,为冻状胶体形式存在的束缚水,含水量为98%以上。当它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接触时,固体水就会以一定的速度分解为液体水,供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供水时间可长达3个月之久,被植物的吸收率达95%以上。由于固体水本身具有无毒、无味、不挥发、100℃不融化、0℃不结冰、分解后无残留、不污染土壤、对人畜没有任何危害等特性,故有利于植树造林。栽植方法:将固体水香肠式包装的一头切开,切口朝向树根,倾斜植入树木根部,然后将树根和固体水一起覆土,浇一次正常的启动水,水渗透后封穴。坡地植树要将固体水从上坡处植入,多风地段要将固体水从来风方向植入,效果较好。

根据衡阳紫色土区自然环境特点和原生演替规律,提出了植被生态恢复模式和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构建合理的植被恢复模式,提高紫色土区植被覆盖率、减轻水土流失、防止地力退化等措施,改良紫色土区植被生态恢复途径;通过选择先进的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改良土壤结构、增强植被生根能力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法,增强紫色土区植被生态恢复能力。该措施和方法简单易学、易行、易推广,且灵活多样可靠性强,利于南方紫色土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科技管理与规划。

第8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1、对湿地退化状况的调查及评价

对湿地的退化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以明确造成该湿地退化的原因、恢复潜力等

2、确定湿地恢复区域

要选择一个恢复区域,首先要确定该恢复区属于地方、省级还是国家级优先恢复区域要在一系列的恢复地点中选择最佳的恢复区域,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土壤条件、生物因素

3、湿地恢复区域的本底调查

在设计一个恢复项目之前,应该对恢复区域进行本底调查和评估,以便了解该区域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恢复区域在过去是否属于湿地范畴,如果属于湿地,确定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湿地的退化或者丧失,特别是恢复区域过去的水文要素、植被的分布格局、地形地貌、物种对栖息地的需求等?恢复区域现在的状况如何?

4、确定湿地恢复的目标

就是对湿地恢复项目预期的结果的陈述,它反映了开展湿地恢复项目的动机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要求,湿地恢复的目标也会不同有的目标是恢复到原来的湿地状态,有的目标是重新获得一个既包括原有特性,又包括对人类有益的新特性状态,还有的目标是完全改变湿地状态等

5、使用参照地点

即在该区域中能代表恢复湿地类型的受干扰最小的湿地,以此来替代恢复区域退化之前的湿地状态

6、选择恢复方法

湿地恢复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选用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因为越复杂的恢复方法,越容易在某个环节出现偏差采用破坏性最小、最为生态的方法最容易实现恢复目标在实施更多的人为干预之前应考虑采用自然恢复方法如果一些自然过程不能采用自然恢复方法,应更多地考虑采用生物工程,而不是传统的工程措施

7、实施湿地恢复工作

按照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原则,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设计、风险评价及恢复与重建指标体系等对策与方法进行全面规划和研究在湿地恢复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利用和发展新技术,把湿地的恢复范围从局部扩大到整个流域,最终实现景观水平上的恢复

8、湿地恢复的监测

在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各种方法策略中,特别在评价管理行为的成功性方面,监测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湿地恢复规划制定以后,恢复的监测方案便应同时完成,包括监测方法、监测指标、实施路线、采样频率和强度等通常情况下,湿地恢复前和恢复后的监测都是必要的

9、湿地恢复的长期管理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与周边环境发生响应,并随时发生演变和变化的生态系统湿地恢复措施完成后,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湿地恢复项目的开始,还需要对恢复湿地进行长期管理,以便使其发挥预期的生态功能,并使人为影响达到最小化长期管理通常需要维护现有的各种设施和设备,如水利设施、监测设施等,对生物群落和植被类型的长期管理,解决入侵物种或沉积物过量的问题,解决一些非预期的事件

第9篇:生态恢复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风电场;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恢复措施

风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能源,具有可再生和清洁的特点。在当前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环境下,风能以及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就风能而言,发电是其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尽管如此,但风能发电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干预,所以仍然会对周边的局部环境和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几年风力发电的迅速发展,风电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建设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业界的普遍关注,相关的研究也在深入。本文以我市某风电场为例,对风电场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联从如下两个方面的进行了具体讨论。

1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具体影响

1.1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建设风电场时,工程施工包括了很多内容,例如修建道路,做好塔架基础建设,铺设电缆沟等,都会涉及到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诸多施工行为,会增加风电场周围环境的大气问题,产生沙尘污染。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常使用机械设备,有很多器械排放的尾气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大气污染之外,风电场建设施工还会导致水体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中水体污染主要是建设期的施工废水,例如冲洗搅拌机和混凝土车辆,对相关施工的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等;当然也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车辆和机械是噪声污染产生的主要来源;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源于生活垃圾和废土。

1.2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从如下两方面:第一,对土壤植被的影响。这一影响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性的,例如草地、林地和耕地等,还有施工中的堆土场、道路和施工区域,都属于临时占地。在这些被占的徒弟区域内,植被等会因为施工活动遭到一定的破坏,施工器械的活动作业也会碾压地表植被,破坏其正常生长。还有一种就是永久性的侵占,这一类型主要包括发电机组、升压站、风电场内的道路维修、输电线的塔杆基础等,呈点状或者线状分布,损失的植被面积和总量相比,数量并不多。第二,对周边鸟类栖息和野生动物的影响。有的鸟类和野生动物可以慢慢适应周围环境的改变,但是也有一部分会选择放弃,迁移到风电场之外的区域,对周围环境的生物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有的风电场基塔的建设区域是鸟类密集区,导致基塔遭受鸟类撞击的风险增加。但是我市在建设该风电场时,经过调查发现,厂区内并没有珍稀鸟类的活动,所以这一影响并不突出。

1.3对水土保持造成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该风电场水土流失的预防范围大约有34公顷,包含了风电场的建设区域,约21公顷,还有就是直接影响区,即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约13公顷。其中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是道路施工区,约占总面积的60%。由此可知,要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关键就是要做好道路区施工的水土保持和监测。

2风电场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措施

2.1优化风电场选址,合理安排建设布局

在风电场开始建设之前,首先一定要深入现场,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集周边生态环境、水文特点以及人流分部等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地对选址进行优化,并对风电场的布局进行合理安排,控制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将对周围环境中动植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2.2合理设计施工计划,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风电场的建设时期最好选择在当地降水量较少的季节,避开雨季。从我市的气候类型来看,由于降水集中在春夏两季,所以风电场的建设应该安排在秋冬两季。这样安排施工可以明显降低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同时,在建设风电场时,应该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另外,在施工的同时可以洒水,减少沙尘污染;还可以减少装卸,或者增加施工帷幕的高度等方式,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为了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可以采用集中收集废水的方式,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对于施工人员制造的生活垃圾,可以在施工现场安排一个专门的堆放区域,定期清理,集体外运,控制风电场建设中的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3进行表土回填,占一个补一个

风电场在建设时如果遇到树木,应该尽量避让。对于需要临时占地的部分,应该做好表土的保存工作,以便在撤销时进行回填,让土壤的质量尽量恢复到被占领之前的水平。同时,在完成风电场建设后,表土的回填可以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地表植被的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虽然永久性占地区域的植被很难恢复,但是我们可以实施异地补偿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恢复植被覆盖,具体的做法就是占一个补一个,也就是统计被占地中植被的数量和质量,然后在其他区域种植同等量的植被。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减少风电场建设对植被造成的影响。

2.4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设置警示牌

我们需要对风机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样可以降低风管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有效控制机械设备运转异常导致的噪声升高。同时,还可以在主要的路口设置警示牌,减轻人为活动对鸟类和原有栖息野生动物的影响。除了上述恢复措施之外,为了减少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还可以采取很多其他方法,例如,做好斜坡的绿化工作,稳定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等。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水土流失等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风电场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认为可以从优化风电场选址,合理安排建设布局;合理设计施工计划,严格按照要求操作;进行表土回填和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恢复环境。

参考文献:

[1]桂青.陆上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缓解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2,04(15):57~59.

[2]史学峰,曹露,刘辉,等.景观生态学法在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某风电场工程为例[J].科技促进发展,2012,07(06):96~100.

[3]宋文玲,钱谊,苏晓星.大丰风电场建设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04(1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