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

第1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 电教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把前沿先进的科技信息带入课堂进行辅助教学,对声、文、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创建逼真的教学环境,以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也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那么如何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对数学有好奇心,不满足现有知识,敢于冒险尝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是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之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应抓住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步增强。学生求知的整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增强的过程,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增强创造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闪烁剥离,培养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创新能力。

人要具备创新能力必须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征。创新精神是指人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探究发现的情绪状态。

在揭示“认识物体”中的数学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摸一摸实物,大体感知物体的形状,但若想让学生想象出实物图形是有困难的,而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得多了。如在揭示长方体的概念时:首先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是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对的两条边、相对的面,连续闪烁,并伴有声响。再让学生说特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猜测出长方体的框架。最后,从鞋盒想象出长方体的形状,使学生的猜测得到验证。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显示事物变化过程,促使学生创造性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因为学生不理解“速度和”,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受时空限制,很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模拟运动的过程,学生就很容易总结出:两地距离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再如,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的动态显示,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四、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在这种愉快的情绪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逐层剥离,学生突破掌握。

如:教学“十几减九”时,学生一时对退位减法转不过弯来,怎样让学生掌握呢?利用多媒体先出示一位阿姨卖气球的动画场景,让学生观察阿姨两只手中的气球各几个(10个、5个),接着一个同学来买9个气球,出示问题:阿姨手中还剩几个气球,她是如何将气球给小同学的?动画将15分成了10和5为学生解决难点,为创新思考创造了条件,学生讨论后得出了创造性的结论:

(1)点数结果:一个一个数出还剩6个。

(2)从左手中的10个拿出9个给他,还剩1个,再加上右手的5个,还剩6个。

(3)想加算减:因为9+6=15,所以15―9=6。

(4)把右手的5个给他,还差4个,再从左手中拿4个,还剩下6个。其中第4种是教科书、教参都没有的,是学生创新的杰作。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

第2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编辑;创新意识;本质;特点;途径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参与整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精神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辑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编辑在参与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研究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对于深化编辑学理论、加强编辑人员素养、提高期刊编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特点和培养途径。

一、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生产中“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明,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运用。创新落实到期刊编辑活动中,一是对期刊既存文化氛围的突破和对新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二是对编辑活动中固有模式的突破与重组。这种创新,编辑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期刊编辑过程的创意中体现出来,称之为创新意识,表现为编辑行为的独特性。创新意识是编辑主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编辑主体发动和维持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助推剂,它能推动和促使编辑主体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新奇的、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物;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因素,有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促使创新成功;创造意志是期刊编辑主体创新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

编辑创新意识是编辑工作者正确运用和发挥专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一种自觉的、能动的、熟练的、创造性的编辑心理现象,是人们不断揭示和认识编辑规律、正确驾驭编辑工作的对象和自身的一种编辑创造能力。

编辑创新意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编辑心理活动,它是以编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科学思维方法,以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项学科专业为知识基础,以作者、读者为社会对象的感知反映、思维、判断、谋划、决策的心理整合和能力的体现。期刊创新意识的实质是期刊编辑在策划选题、组织选题、编发选题上要有主导性和原创性。主导性就是编辑发挥自身的主导意识和创造性,不在家坐等稿件,不是作者写什么编辑就发什么,而是在读者调查的基础上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去组织、编发给读者以心理动力的稿子。原创性要求与时俱进。它是在综观总结历史上的相关选题和审视现实问题过程中捕捉适合自家刊物选题的能力。要求编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反省性和自觉性。

现代编辑意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从封闭保守向现代开放意识的转换。编辑的现代开放意识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保守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二是吸收和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书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稿源、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发行、广告、人员配备、条件配备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这个系统的创新元素,应寻找最佳的创新结合点。第二是从自在向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的转换。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在编辑全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它不仅包括能力的策划意识,还要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及自觉的市场意识。第三是从文化传播向文化建构意识的转换。在当前的社会转轨和文化转型中,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编辑活动中的策划,体现了现代编辑参与高层文化建构的特点。编辑主体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于择优劣汰,而是进行初始化控制以引导作者的选题方向。因此,现代编辑必须树立起明确的先进文化建构意识。第四是由知识仓库型向知识创新型转换。意识创新并不是凭空地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必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现有的以创新知识产品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更应不断吸收、处理外界各种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第五是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的转换。创新型思维意味着对现有事物的超越。一方面缩短与先进的差距,这是跨越时空的,这一跨越就意味着对时间无限量的节约,具有可投入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是与原有事物拉开档次,必须树立出版物的精品意识、名牌意识。编辑主体具有了这种创新型思维,就善于在事前作出创新决断,要能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内外环境,发现和抓住时机,对编辑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以新制胜,以奇制胜。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已成为编辑主体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二、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

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洞悉信息的敏感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编辑必须主动把握社会信息,特别是文化信息。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发现新题材,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新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发现新成果,从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发现新趋势。

2.认知鉴赏的敏锐性。对于编辑的认知鉴赏作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社长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这样形容:编辑好像电子装置中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的滤波器。这个比喻形象揭示了编辑工作者沙里淘金、璞石琢玉的认知鉴赏本质。因此,编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鉴赏能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使自己不仅能用最基本的是非标准判断哪些稿件可以选用,哪些稿件必须淘汰,更要准确把握图书时展的脉搏,增强认识优秀作品的敏锐性。

3.思维进程的超前性。即在思维进程上,不断用未来的模式来调整和规范现在的思维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认知对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编辑活动中,既尊重客观事物(原稿),又能创造出高于或优于原稿的价值,其成果别开生面、见解独到,体现着人类科技文化的无限上升性,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需求。

转贴于

4.批判怀疑的挑战性。在出版界,大多数书稿的作者都是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编辑,为了出好刊,出精品,就要敢于以批判怀疑的态度对专家学者提出挑战,有时甚至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批判怀疑主要体现在对文稿的严格审查上,既要衡量稿件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要衡量稿件是否具有创新性,其考辨的重心是稿件的新与旧的关系。稿件要有新的思想体系或新的论证方式,或提出了补充性的观点,或提供了新的论述思路,或拓展了对原有问题的论述,或析出了原有问题的弊端,用新材料予以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性的识别,既要求编辑具有批评怀疑的精神,又要求编辑多了解出版物的信息,对学术研究动态能了然于心,同时还要了解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代表作的情况。

5.优化提升的创造性。期刊编辑的优化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优化选题结构,优化提升文稿内容,优化作者队伍等,这里重点谈对文稿内容的优化提升。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原型作品具有原始文化价值,编辑必须对它进行优化、提升。因此,对于编辑人员来讲,优化是一种职责,是编辑活动本质属性的表现。编辑的优化提升能增加原型作品的价值。开发、优化原型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收集处理信息选题到生成原型作品,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原型作品,优化主要表现为优选。二是将原型作品转化为传播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传播稿,优化主要表现为稿件的加工和完善。

三、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期刊编辑创新意识,是创造性编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编辑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优秀的期刊编辑应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成了人们的终身需要。期刊编辑更是如此。因为创新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意识的形成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培养的过程。尤其是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因此作为期刊编辑首先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一个知识面狭窄的编辑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历史上一切成果卓著的创新者无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是要协调好智力结构。人的智力包括人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获取材料的手段,记忆力是创新思维提取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努力开发各种智力,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其三是要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有其独特的规律,培养创新意识也要有独特的原理和方法。

2.牢固树立现代信息意识。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将分析、接受、传播和创造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已成为时代对期刊的要求。获得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掌握高科技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是期刊编辑的基本功。期刊编辑工作者如果不搜集、存储、占有大量的信息,就无法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编辑获取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求编辑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其次,要求编辑要有“新闻鼻”,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不放过摄取信息的每一个渠道,在博览群书中获取,在学术会议上获取,从与作者的接触中获取,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从读者反馈中获取,从其他刊物中获取,从不经意的种种渠道中获取,使自己成为期刊的“耳目”和“触角”。再次是要求期刊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代社会电子收稿、网上组稿、在机编辑和网上出版变成了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信息处理节奏明显加快,手工加工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量与越来越快的节奏。信息只有通过现代化工具的传输才能得到共享。因此,对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要求,上了一个高的层次。

3.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创新意识不同于因循守旧,它要求人们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敢于和善于寻求各种新机会,赢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树立不懈追求的创新品格,一要勇于否定自我,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去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从而创出自己的新优势。二要勇于否定前人,不盲目迷信书本,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或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新的萌芽。而勇于尝试,多思路地回答和解决问题,正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第3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1.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先进性不足

长时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均过度依赖应试教育,无法有效地从应试教育的旋涡中挣脱出来,未足够重视强化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使得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单一。

2.高中化学教学结构明确性不足

目前,化学教师倚仗的教学结构通常为课堂上对化学知识理论、元素反应等展开灌输式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然后教师就学生获取的学习成果予以评价。这种化学教学结构讲究使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知识,却未重视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感悟及化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在化学课堂所收获的化学知识与自身现实生活相脱节。

二、养成教育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推动作用

1.养成教育满足新课改推行要求

现阶段,在我国新课改逐步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一系列教学活动均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根据近些年国内、国外课程改革的成果经验可得知,课程改革推行有效与否受教学领域一系列问题所影响。新课改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养成教育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平台,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创新,满足新课改的要求。由此可见,必须将养成教育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展开运用,达到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有机融合的目的,切实做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工作。

2.养成教育改善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现状

现阶段,即便一些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仍旧不尽如人意,高中化学教学面临低效现状。高中化学教学低效可体现在多个不同的方面,分别有教学方法先进性不足、教学结构明确性不足以及教学目标针对性不足等。在高中化学教学期间,如何改善低效的教学现状是新课改所关注的内容,也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必须将养成教育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展开运用,达到改善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现状的目的,切实做好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工作。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养成教育结合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主动地思考问题,创造出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养成教育中理解、掌握知识。比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以竞争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养成教育有效地释放了学生的天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强化养成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运用的有效策略

1.依托养成教育,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依托养成教育,高中化学教学任务不仅是要给传授学生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悟及化学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养成教育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化学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关的化学教学情境,在自由发问下,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化学课堂中,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化学知识。

2.依托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依托养成教育,促使高中化学教学环节系统化,要求教师关注与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沟通,结合组织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沟通中彼此学习,一并进步。比如,化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化学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交流讨论,表述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属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依托养成教育,明确、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结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给讲授学生相应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第4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新能力;历史与现状

艺术教育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说是美育的核心,主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包含了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表现和发挥是基于鉴赏、认知和感知程度、想象思维模式等,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对学校教育做了相应的改革,新课改对学校课程设置的结构包含了强化艺术教育,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包括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目前,不少学校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过来,创新能力也可以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艺术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

1.艺术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历史

艺术教育属于教育范畴中的一种,国家注重教育,重点扶持学校的教育办学是由于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或创新性人才,有利于促进国家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1]。创新能力的表现和发挥是基于鉴赏、认知和感知程度、想象思维模式等,从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味着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纵观世界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进步发展、工业发展,皆是人类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对事物有着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有新发明产生而推动的,概括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就是一部创新史。例如: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因斯塔发明了相对论和分子理论等,这些发明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文化等取得了飞跃的进步[2]。

2.艺术教育及创新能力的现状

目前,艺术教育与创新能力的紧密联系关系已被认可,不少学者也发表了许多关于艺术教育与创新能力的理论与见解,但是缺乏实际运用的理论案例或指导方法。艺术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影视教育、美术教育等,涵盖范围较为宽广,学校教育者或学术研究者一般指针对某一方面的教育进行研究,缺乏对整体艺术教育领域的研究,导致教师难以系统地把握艺术教育的关键,使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效益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具备较为强烈的情感特征,一些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中却忽略了情感教育,导致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的作用。

二、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注重通过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大部分教师侧重于对学生的智与德发展,忽略了对学生美的培养,艺术教育发挥的效益作用不大。教师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时,教师给出一个涵盖内容广的题目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选择角度进而创作,不给学生拟定标准或设置条框,只要学生的创作内容符合题目意思即可。教师完成课时教学后,可带学生参观相似主题的画展,或参观艺术博物馆,让学生自主进行感知,教师在旁进行指导,或引导学生进入某种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感知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参观相关主题画展或欣赏博物馆艺术的氛围中容易得到关于创新性的启发。

2.注重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能够主导行为,因此,教师应当注重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情感感知能力,注重让学生多方面理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著名交响曲,在不告知学生是何曲名,来自哪位音乐家的作品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表达内容与表达情感,学生根据自身感悟的内容与情感进行画面想象,音乐欣赏完成后,让学生用舞蹈或情境方式还原自己想象的画面。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从本质上讲,创新也源于对事物存在不同的见解,创新者通过将独特的见解艺术相结合而使创新具备独创性。艺术教育不但是技能知识的传播教育,更是引领学生体验艺术中饱含的情感,带领学生欣赏美,指导学生理解创造美的含义,因此,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例如:教师在进行影视教育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舞蹈视频,教师让学生通过视觉体验的感受讨论艺术语言的种类与艺术表达的手段,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表的观点与视频内容不符合或者联系不大,教师不立刻做否决,而是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思考,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错误。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潜能。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创新性人才始终是社会人才需求的首要。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艺术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方能使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佳.高校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4):50-51.

第5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人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内在含义和本质特征。”创新精神是指人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探究发现的情绪状态。

在揭示“认识物体”中的数学概念时,先让学生摸一摸实物,大体感知物体的形状,但若想让学生抽象出实物图形是有困难的,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容易多了。如在揭示长方体的概念时:首先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是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特征,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对的两条边、相对的面,连续闪烁,并伴有声响。再让学生说特征,学生的创新再次得到激发,猜测出长方体的框架。最后,从鞋盒抽象出长方体的形状。学生的猜测得到了验证。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人的心理需要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地的内在原因。对数学有好奇心,不满足现有知识,敢于冒险尝试,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是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之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孕育而生。

例如在教学“填未知加数”一课时,先用电脑出示一段小动画,配乐播放:卡通的数字7和3一起玩,组成了算式:7+3=10,3有事情跑掉了,出现了算式:7+()=10,7+(?)=10,学生的创新潜意识被一下调动起来了。接着出示6面小旗,后面划一横线,问题:再画几面就是7面了?算式6+()=7,学生一下就领会了:再画上1面就可以了。电脑出示第7面小旗,学生自然的在括号里填上了1。学生掌握的轻松自然,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接下来解决新课开始时的问题,学生的求知劲头更足了。电脑出示“木板上挂水壶图”,已经挂上了7个,其他都空着,让学生自己来列式,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7+(1)+(1)+(1)=10,7+(1)+(2)=10,7+(3)=10当问学生认为那种对时,却各有拥护者,我没有对这些做法作出反应,而是又出示了一道题:盒子里放小球,要放9个,已经放了2个,2+()=9。学生自然的把没有放进去的,全数了数是7个填在了括号里,这时我趁学生思考时对图进行了修改,在空位置下面划一个大括号,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要将所有的空都数一数填上一个总数,之后学生又讨论了刚开始那样填的弊端。学生求知的整个过程就是创新意识发展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制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知识不知不觉也被掌握了,创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培养。

三、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显示,创造性的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有的知识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这样,让学生观察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学生一直对“速度和”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很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而运用多媒体模拟运动过程,学生就很容易总结求出两地距离就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这一规律。再如,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四、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在这种愉快的情绪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让难点逐层剥离,学生突破掌握。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并创设了按题配置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再如:教学“十几减九”时,学生一时对退位减法转不过弯来,怎样让学生创新的掌握呢?利用多媒体先出示一位阿姨卖气球的动画场景,让学生观察阿姨两只手中的气球各几个(10个、5个),接着一个同学来买9个气球,出示问题:阿姨手中还剩几个气球,她是如何将气球给小同学的?动画将15分成了10和5为学生解决难点,创新思考创造了条件。学生讨论得出了创造性的结论:

(1)点数结果:一个一个数出还剩6个。

(2)从左手中的10个拿出9个给他,还剩1个,再加上右手的5个,还剩6个。

(3)想加算减:因为9+6=15,所以15—9=6。

(4)把右手的5个给他,还差4个,再从左手中拿4个,还剩下6个。

其中第4种是教科书、教参都没有的,是学生创新的杰作。

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的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第6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关 键 词】幼儿教育;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40-03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未来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未来文明的发展水平。基于此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当前的幼儿教育正如有人描绘的:“如今,我们的教师仍然不遗余力地告诉你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因此儿童只能拥有最单一的知识、最单一的观念,把受教育者的精神变得非常单一,这实际上就是精神。一个人从走进幼儿园开始就遭受这样无情的,精神生命哪里还有发展的余地。”[1]因此,从探讨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入手,寻找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无疑是为幼儿创新精神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使学前儿童成为创造型人才的现实途径。

一、幼儿创新精神的界定

通过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发现目前在理论界关于创新精神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宏观上把握,认为创新精神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一个人创新素质的一切因素,即指人的全面的创新素质。秦虹[2]等(2006)认为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的人而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另一种则从微观上来界定,认为创新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等。颜晓峰[3](2001)指出创新精神是指人类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包括自身)的关系中,不重复,不怕风险与失败,不拘泥于陈规,勇于开拓新的世界,表现出不受束缚,不断探索,奋发有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更有学者将创新精神具体化为包括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开拓精神、自主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的有机统一体。综观国内学者的绝大多数研究,持后一种看法的人较多。而贵州师范大学王洪礼教授对创新精神的看法是:“创新精神是指人在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的过程中,或者在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智能心理与非智能心理因素的优化整合并具有心理辐射功能的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与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或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问题意识、动机因素、情意因素、态度品德因素、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精神及其能力、善于反思的能力、求异求新求最佳的标新立异精神及其能力、灵活与变通能力、创造性想象、创造性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4]

二、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

幼儿的创新精神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幼儿创新精神是成人创新精神的基础,是动态的、发展的。成人的创新往往可以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去评价,更多地强调创新的结果即“产品”,强调创新产品的社会价值;幼儿创新精神更多地强调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价值。因此,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应更多地关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和依据这些特点:

1. 过程性。幼儿创造的过程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重在对过程的评价,在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兴趣,并萌发创新的热情,而不在于去关注和评价幼儿创造的结果。二是指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在注重过程的基础上自发而又积极、主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去做出一些形式化、功利化的表现,更不能搞短期的突击强化。

2. 经验性。幼儿创造的源泉是幼儿头脑中形成的记忆表象,而记忆表象又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产物。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眼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又由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知,表象的出现不需要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打破幼儿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加概括化,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对幼儿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丰富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表象,从而实现幼儿从具体感知到思维的良好过渡。

3. 愉悦性。学前儿童创新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玩”——孩子们应该如何“玩”?“玩”什么?怎样“玩”出新意?怎样在“玩”中创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在“玩”中萌发的。在游戏中,需要处理不确定的问题,并探求新的东西;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捏泥、剪贴、折纸、画意愿画、根据故事或歌曲的内容画想象画,体验创造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组词、看图讲述、仿编诗歌、续编故事等;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水、纸、磁铁、家用电器等,列举物品的用途和特征,做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善于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游戏、美工、口语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中借助想象和虚构,将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整合,加以创新性表达,这是潜在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表现。

4. 生动性。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可知,幼儿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培养不能太组织化、教条化和死板化,而应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生动、活泼与生活联系密切,为幼儿喜闻乐见,尽量避免太严肃、太深奥的主题,且活动中不能有太多的组织规则和太复杂的活动要求,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营造出一种放松、宽松的氛围,这样才能为幼儿所接受。

5. 外引性。幼儿在组成创新精神各维度的某些因素上具有内在的表现力,例如好奇心、求知欲、冒险性、挑战性等。由于限于知识水平和活动范围与能力,且幼儿的人格特征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其创新精神的发展具有外引性特点。就其中的人格因素而言,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人格品质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以此为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证。[5-6]

三、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

1. 根据幼儿创新精神具有过程性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个体行为重要、持久的推动力量,对创新行为具有激发、指引、维持作用。创新意识体系复杂,包括从创新需要到创新信念五个阶层,各阶层的创新意识都能指引人们去创新,越是高层级的创新意识其表现力及其自觉程度越高,表现出递进关系。因此,在培养创新意识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 根据幼儿创新精神具有经验性、愉悦性、生动性的特点,在游戏中提升创新能力。由幼儿创新精神具有经验性、愉悦性、生动性及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主要学习模式是在玩中学、玩中会、玩中悟、玩中创造。幼儿主要是在玩中、在游戏中,获得认知的发展。而游戏以观察、想象、创造性为基础,具有操作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地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建构千变万化的童心世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的奥秘……因此,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探究,重视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增加幼儿的记忆表象;并在游戏的组织、开展过程中营造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和提问题,并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游戏形式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求新求异求最佳的意识和能力、反思能力,使幼儿发现和获得新经验。

3. 根据幼儿创新精神具有外引性的特点,重视提高幼儿教师的创新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中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对个体而言,其创造行为的实现,既依赖于认知过程的各种能力品质,也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形成创新精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保证。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的游戏、学习、生活都由教师指导。在幼儿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他们总是习惯于模仿教师的言行,并把自己的言行同教师的言行相比较,由此判断自己的言行。因此,幼儿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人格品质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外部导向作用。可见,在幼儿创新精神萌芽、形成和逐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人格始终是一种“无言之教”,制约着幼儿人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结语

要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就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儿童, 必须正视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这样,我们才会有更自觉的认识与行动,才不会埋下扼杀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天分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秦虹,张武升.创新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4(2):7-9.

[3]颜晓峰.论创新精神[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17.

[4]王洪礼.论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J].心理科学,2004,27(2):383.

第7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适时地开展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就地取材:教师先让学生分粉笔:有6支粉笔,每3支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粉笔盒?这个知识是学生早已掌握的,很容易得出答案是2。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7支粉笔,还是要求每3支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盒子?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分,分到最后还剩下1支粉笔。这时有的学生拿着剩下的1支粉笔,不知往哪里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笔盒里吧,可每盒只能放3支,再单放1个粉笔盒吧,又不够3支,怎么办?从而产生了问题。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1支粉笔叫什么数?”话音刚落,有的学生便喊道:“余数。”教师立即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新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了问题的提出,认识了余数,并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定要学好数学。

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通常都要经过“感知表象概念符号”的发展阶段,概念的形成要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尤其学习起始概念,更要靠亲身感受。在概念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让学生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有关形成概念的具体实在的材料,结合活动情境、生活情境进行具体到一般特征的分类,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正负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制作活动温度计、活动海洋图(潜艇活动)等学具。上课时让学生操作,理解零度、海平面作为基点的含义,理解零度以下温度是零度以上温度的相反方向、相反意义;海平面以上是海平面以下的相反方向、相反意义。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明确的正负数概念。这样操作与生活实际体验相结合,逐步舍弃非本质属性,使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极其深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动力。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实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可见,利用学具进行“操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教师操作的“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我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就出现了不同的折法,并问:“还有别的折法吗?”学生自己动手折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问:“老师,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了中心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话音刚落,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这根本不可能。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按他的方法试一试,结果恰好和那个同学的说法一样。这种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的“操作教学法”,既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富有创意地思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进行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需要及时巩固,这样才能防止遗忘,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深化。知识的巩固是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在实践中能灵活运用知识的先决条件。在巩固练习中运用学具,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避免单调地重复引起大脑神经细胞的抑制状态所产生的疲劳现象,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运用学具进行巩固练习,是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例如,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后,在练习时先让学生拿出8朵花,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多少,这样既巩固了平均分的方法,又加深了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接着让学生拿出12朵花,要求任意分成若干等份,看每份是多少,并列出算式。这样使学生在单纯模仿的基础上,发展成有一定思维价值的模仿,为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练习的形式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较长一段时间,但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这与学具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五、开展评价活动

学具的合理使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更是为了启迪和促进学生发展。为了提高学具操作的有效性,学生操作过后,教师应及时组织评价活动,让学生对照操作规则,反思操作目标的达成度,实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避免单纯的为操作而操作。

第8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创新工作;探析

一、要大力创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认知是基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幼儿动作的内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赖于儿童成长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幼儿的教育重点应放在环境的创设上,努力建多元化、多样式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良好发展与成长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认知。作为幼儿教师,应经常组织评选“好孩子”、“好宝宝”的教学活动,通过文明班级和优秀宝宝的评选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创建相应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明白浅显的道理,从而形成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二、要有效使用礼貌用语,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打破班级与年龄的界限,以混合活动的形式,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互交流、共同游戏,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懂得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交往和交流。在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对其他幼儿的观察与模仿,丰富自己的语言,拓展自身的行为。更主要的是幼儿在混合活动中,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变换,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差异。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从小就会是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教育孩子当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你帮我……”受到帮助后会说“谢谢”。要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到别人时,会主动道歉,而当别人影响到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不快不慢;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

三、大力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简单地增设教学环节,更不是用心理教育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将教学活动中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切忌疏忽儿童的心理反应,忽视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幼儿的游戏活动或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戏本身就具有训练幼儿各种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功能,如果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当中,那么将如虎添翼。当然,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四、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通常会对外界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常常会将“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挂在嘴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所谓“产生疑问是创造的开始”,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并积极、热情地进行回应,用心引导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置之不理,否则不但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也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后,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比如在园外开发一块绿地,在里面种上各种花草或蔬菜,让幼儿一起帮忙锄草、浇水、翻土,他们在对植物的种植和护理中,不但学会了区分多种蔬菜,见证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他们对植物的关爱情感。当果实成熟时,还能使幼儿在亲手收获中感受到成就感,使他们明白劳动的意义。最后,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想象。

幼儿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猜想、分析、实验,促使他们在大胆想象中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自然界中存在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只有引导幼儿学会主动探索,拓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宽,总之,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们的实际出发,全面培养孩子,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双英.试论如何加强幼儿教育[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

[2]韩志红.新时期幼儿教育的新思考[J].吉林教育,2011

[3]朱凤玲.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C],2010

第9篇:创新意识的含义及特征范文

【关键词】:职专学校语文教学思考

中专学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公共学科,在实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据了解,不少中专学校语文并未发生其应有的作用。长期以来一些中专学校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对文学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语感的体验,过于强调对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视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此.笔者认为中专教育应当是以就业为出发点、落脚点,并且组织实施文化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活动。作为中专学校的语文课程,既要满足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教学要求,也要为中专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更要体现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原则。对此,中专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改革? 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能力。对于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语言能力,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区别,古人早就做出了非常清楚的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就是知识;渔就是能力。正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变灌输语文知识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在眉睫。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指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术鉴定中心主持开展的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将应试者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分解为运用语言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对于语言环境的适应能力、运用语言完成一定工作和学习的能力。针对上述语言能力的目标与要求,中专语文课程应该调整、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着力突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

首先,听是指聆听,聆听在某种程度上是听力理解的过程。教学内容应包括聆听的含义、聆听的作用、影响聆听的因素、如何提高聆听的水平等。

其次,说话是人际交流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教学内容包括说话艺术的重要性、说话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中专语文教学活动的艺术性、社会活动中的说话艺术、常见的说话技巧等。

再次,阅读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是生活中、工作上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教学内容包括阅读的作用和价值、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的方式、阅读能力的提高等。

最后,写作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特征及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充分调动中专学生学习与训练积极性,切实收到训练实效,还要认真改革语文课程的考核方式。这样,学生若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要做到平时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捕捉、整合信息,发言踊跃并善于表达自我观点、见解,阅读面广、阅读量大,人文知识面开阔,勤于思考、喜欢动笔,对语言文字敏感、运用熟练等,这样才可以获得好的考试成绩。而以往学生那种考前突击准备的复习方式对成绩的高低就会变得没有影响或者至少影响甚微。 在考核方式改革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要结合学习与训练的内容多阶段、多层次考核,从而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稳定的汉语交际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前短期突击训练。

2、改能力考核为主。不要让学生记忆孤立的文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完成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任务的能力。

3、改重写轻说考核为说、写并重考核。说话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引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较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否完整地叙述事情的过程,能否流利、自如地运用汉语进行学习活动和社会交际活动等。写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包括正确地书写汉字和语句、掌握句子连接的方式、掌握组成段的表述习惯、掌握书面表达的一般格式等。

最后,当前我国的外语学习热浪滚滚,且一浪高过一浪,而语文学习波澜不惊,不少国人的汉语水平正在退步,甚至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迹象。这种严峻的形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中专学校,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对语文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全面改革,帮助将要进入社会去直面激烈竞争的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切实提高他们的汉语能力,给予他们一张驰聘职场、打拼天下的“语文通行证”,自然就显得空前的重要。

三、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努力营造激发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语文活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让学生在十分熟悉课文的前提下,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情况下,分角色表演。让每个角色都在表演过程中说出与人物身份符合的话语,做出与人物身份吻合的动作,表现出与人物身份符合的心理。在宽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