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艺术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方言;文学作品;地域文化;传播价值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文化悠久,全国各地民俗风情各不相同,通用语言也不尽相同。且不论少数民族的各类语言,全国仅汉语的方言种类都难以计数。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之后,为了便于新时期文化更好地交流和传承,全国持续深入推广普通话,对普通话的积极使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时展过程中,因地域文化的局限性,方言受到挤压,不断萎缩,方言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正视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也失去了传统地域文化的自信。方言不只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乡音包含着人们的乡情和文化认同。文学作品是对时代和历史最好的诠释和记录,不论从艺术还是社会传承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方言都是极有传播价值的。
一、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1.语言与方言
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为语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一种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广义的方言包括地方方言和社会方言,狭义的方言只指地域方言。本文所说的方言就是指狭义的方言。方言与文学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早的《楚辞》和《诗经》就很有代表性。现当代也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成功运用了方言,实的《白鹿原》,金宇澄《繁花》,以及莫言的《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一系列代表作品,作者都是用方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来衬托时代背景和展现地域文化的。方言使得语言更加有特点,使作品更有文学语言之美。
2.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林华东教授曾指出:“人们一般都是首先认同自己生存的空间。学会父母教给的语言(母语),认同父辈绵延下来的文化历史习俗,从自己的宗族文化到族群的区域文化,进而认同民族主流文化。汉民族内部的各民系族群,无论他们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边,其内部认同首先都是以母语为依据,只有透过母语才能进入文化层面,才能唤起历史记忆,获得习俗认同。”方言是一个区域的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的呈现。文学作品的作者进行作品的创作,与他紧密联系的地域影响极大,在创作过程中选用方言,可以保持生活的原生态,保持语言的鲜活状态。在很多时候,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展现出比普通话更加形象、生动、贴切、鲜活的一面。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文化堡垒,让不同地域的人了解另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生存环境,为记载、保存和传播地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言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方言带有地域特色,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是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言的差异性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差异,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是文学发展的珍贵财富。
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现状
(一)提倡普通话,文学语言少了特色
纵观目前众多文学作品,方言的运用越来越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少了些许特色。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大众媒体等的外部推力,语言也经历着变革和调整。普通话成为主流语言正走向世界,同时普通话也成为文学作品中绝对的主流语言。大部分文学作品不论遣词用句还是表述方式都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普通话,或者是运用变异了的方言,可以说削弱了语言本身饱满的意义,不能体现方言里所蕴藏的精髓,作品不能体现方言背后所承载的个人生活轨迹、种群共同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人文风貌,也无法获得亲近感、归属感。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也是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普通话为了适应现展,成为国人最重要的交际语言,这种趋势影响到当今的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
1.普通话的价值取向与方言的情感取向
普通话写作可以移除语言障碍,去掉暴露自己籍贯的方言,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作者是从实际价值方面考虑,文学作品是以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的。方言是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的一个标志,方言作为情感纽带,唤起人们深深的乡情,唤起人们内心的思乡情结。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有利于表达个人思想感情和传播地方文化,引起地域认同,作品认同,所以在这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是作者个人对语言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反映了作品的情感取向。
2.普通话语言的强势渗入与方言的弱势退位
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萎缩,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同样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任何一种方言承载的是一种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语言资源和文化遗产。普通话的使用率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和使用价值,普通话使用领域的拓展等因素都影响着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呈同质化趋势,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越来越少。
三、方言对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
方言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具有浓厚的乡情,刻录了民系的精神,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其显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在汉语方言这么复杂的国度,迄今为止,90%以上的汉人其母语仍是从父母那儿继承过来的方言。丢失方言将丢失一个地域的传统优秀文化,失去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所以人们热爱家乡话,爱护和认同母语方言,完全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
1.方言的本土化特质成就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
方言带着特定地域文化的烙印,展示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展现人物丰富的感情,以及独特的人物性格特点。方言有时候比普通话更加有趣、生动、活泼,并取得更强烈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共鸣并带来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2.方言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情表达
方言具有地域特色、表现力强,带有强烈的感彩,能充分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方言在情感用语、事物的性状描绘方面都更加具体、幽默、有趣。方言是感情表达的语言手段。
3.方言表达亲近感,给作品增添地方色彩
地域文化是文学作品中的灵魂,方言彰显魅力。语言可以用来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中留住了方言,就留住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和历史。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一种,更是一种文化自信,方言的出现让人找到一种亲切感,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带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四、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传播价值
1.方言彰显纪实美学风格、构建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
社会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地域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能透露出当地人的内在性格,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呈现,使得人物形象真实生动,凸显的人物性格特征,乃至放大了改地域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纪实美学风格,使作品有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文学作品变成艺术,同时也是艺术的再现。方言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为读者带来欢乐及审美享受,而普通话表达则因为是主流文化的局限性而显得活力不足。
2.方言可以再现原始生活状态、塑造真实人物形象
方言保留了人们的原始生活状态,文学作品配以地道的方言会使方言中呈现的传统文化与作品完美交融,高度再现真实的生活形态。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对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再现人物生活、塑造真实人物形象、体现作品的真实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方言在制造幽默效果、真实呈现情境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幽默的原生态语言会使作品而显得生动活泼。方言也是地域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总结,从而彰显了幽默的效果,特别是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等最为典型,在作品中饱含着草根哀乐、民间诉求等。
3.方言可以体现文学追求、树立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靠方言得以凝聚,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可体现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发展轨迹。方言承载着文化的特征,体现民族的精神,具有浓厚的乡情,方言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优秀文化,让读者有一种精神归属和文化认同,负载着不可轻视的向心力、凝聚力,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如果文学作品中一味弃用方言,必将丢失一个地域的历史本源,它的传统优秀文化也会随之消失。所以,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体现文学追求,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拥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价值。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值得文学工作者借鉴的宝贵经验。
五、结语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深远的大众读物,对传承和发扬民族及地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中方言减少和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不希望在若干年后,方言已经彻底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出现在厚厚的典籍中用来查阅。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如何合理地使用方言,让语言既不生涩,不割裂,又能生动地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增加语言和文学美感,是值得文字工作者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文字工作者,应该正确看待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合理留存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借助方言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学图书编辑应发挥好方言的作用,为保持语言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华东.泉州方言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65-267.
[2]周瑞敏.自然选择与协同进化——生态语言学及语言生态认知探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彭,葛丽文.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J].江汉大学学报:会科学版,2016(2):28-34.
[4]郭燕飞,陈露.浅析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艺术[J].长治学院学报.2016.(6):66-69.
[5]胡茜.黄石矿冶文学作品方言现象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2):70-78.
关键词:外国文学;语言艺术;借鉴意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又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保存下来。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民族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主要方式,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既可以了解到作者所处国家的文化发展,也可以了解作品描述的时代背景,若想深入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千丝万缕,就不得不研究语言艺术。这既能满足我们的知识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一、外国文学作品善用意象
优秀的作品大多是写实的,至少我们认为它描述的是真实的事情,但是其实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不一定真有其事发生,主要是伟大的作家善于运用意象。优秀的作品描述的场景多能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意象是作者通过艺术手段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文学描述,往往描绘一个不曾发生过的理想世界,外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意象,外国作家也善于制造意象。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站内》,是运用意象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诗人在熙熙攘攘的地铁站中突然发现几张美丽的面孔时的愉悦的心情,呈现出一种平和、舒缓的意境。形式上采用自由诗体,使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将眼前的美好事物同湿湿的、黑亮的树枝上的花瓣联想在了一起。外国文学作品善用意象,意象的描绘是外国文学作品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
二、外国文学作品感情丰富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堆砌,更多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只有流露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只有感情丰富的作品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的感情不仅仅是作者对所描述事物的触景生情,更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感情寄托,体现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这些都是语言艺术的作用,质朴的语言可以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只有充满感情的语言才能使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流传广泛的语言让每一个读到他的人心头一震,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哈姆雷特,人们关注的是自身和主人公的对比,是拿这些问题来拷问自己的人生。例如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六便士不是指的货币价值,在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指的是什么,但是每一读过这本书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听到六便士,都会用心思考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追求是否有价值,生活是否只有眼前的苟且。
三、外国文学作品语言生动灵活
外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在国内收到广泛的欢迎,并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外国文学作品语言的生动灵活,外国作品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觉,通过语言的描述使读者感觉到仿佛置身于作品描绘的世界中,类似于我们观赏3D电影一样,引起读者视觉和精神的共鸣。文学作品大多数是作者运用语言艺术表达内心的真实的想法,每一步成功的小说都有一个原形在小说背后若隐若现,甚至有些小说的人物原形就是作者自己,这也使作者对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到位,使读者感觉更加真实。例如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雨果描述了一个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敲钟人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他敢爱不敢说,最后在心爱的人被送上绞刑架时终于触动了自己内心的底线,拼命救出了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不仅仅代表着自己,这个任务形象代表着许许多多法国下层民众,那些把自己的命运和贵族命运相联系从不敢于反抗的下层穷苦大众。读者可以从外国作品中真实触摸到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这些活灵活现的感情寄托。读者可以清晰的掌握人物形象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代表群体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语言艺术的魅力。
四、外国文学作品语言清晰形象
关键词:作家进校园;文化建设;文学知识普及;地方特色;传统文学作品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2-0044-04
文化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两个方面。自从有了大学以来,教育总是在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两端徘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教育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与文化教养为主要目的;现代社会,教育以培育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以及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为主要目的,而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要使素质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和谐体现。但是,由于受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教育其实很难做到这一点,有的时期素质教育多一些,有的时期技术技能教育多一些,而当下的高职教育似乎正处于技术技能教育的一端,而且有可能是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改变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是一个两难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强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大量的技术精英和高技能人才,需要强大的技术技能教育的支撑;另一方面,与人为善、谦恭有礼、精神奋发、社会和谐是全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是中国梦精神层面的主旨,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有可能使人误入崇拜技术技能的力量的迷途而难以自拔。那么高职院校应当开展怎样的文化育人途径,才能既保持强大的技术技能教育,又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修养呢?人们一直在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一种比较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教学科研设施、工作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在“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等行为文化建设,在“规章制度、学生行为准则,习惯、礼仪、校风、班风”等制度文化建设,在“精神氛围、理想追求”等精神文化建设上下功夫[1]。基于“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的理念,一种观点认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2]一种基于教育学思考的观点认为:“校园文化必须是‘书斋文化’的超越”,以社会化的视野,让师生基至社会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达到培育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的目的[3],等等。所有这些观点、做法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收效显然还不够大,尤其在高院校的收效更低,许多高职院校依然处于偏执的技术技能教育之中。为此,笔者提出作家进校园共同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这一议题。
二、作家参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优势
作家,作为一个时期的文化创作人群,他们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视野可以代表这个时期的文化内涵主体。让作家进高职院校校园,在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积累优秀文化知识等方面,有其必要性、合理性,甚至是不可替代性。
第一,作家进校园,开展文化知识普及,可以很好地弥补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不足。从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分析,无论是以知识的完整性来促成个体存在的完整性的育人方式[4],还是以对知识的追求与自我探索来达成个体德性的育人路径[5],都要求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作基础。如果以高考分数作为衡量标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因而更需要加强他们的知识积累。但是,由于学习能力不足已经影响了他们对自然科学高深知识与高深学问学习、探究的期望,因而只能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弥补,而那些只需要具有天性就可以较好地养成文化艺术素养,只需要喜爱就可以较好地获得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积累的文化知识,则应然地成为加强高职学生知识积累的首选。作家进校园正是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的有益举措。
第二,作家进校园,与学生开展文学交流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基于近二十年来高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就业导向育人方式的绝对强势,其带来的文化育人严重不足的负面影响已经突显,加强被边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补充贫瘠的文化育人内涵迫在眉睫。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一直在实施的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习惯礼仪建设等文化建设举措,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实施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学生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才能在更加理想的人文环境中更好地完善自我。也就是说,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越好,由外而内渗透的效果就越理想;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越薄,渗透效果就越差。显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些做法的效果,比之本科生、研究生要差许多。因而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方式,安排更加直白的内容,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作家进校园,让作家与高职学生进行长期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不但方式比较直接,内容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和选择,因而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是一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实文化育人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方式。
第三,作家进校园,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加精湛的技艺。文化培育解决的是提升人的文化品质与精神素质的问题,技术技能培育解决的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问题,两者各有所属,分工明确,似乎没有相关性,但实际上两者不但相互关联,而且相互依存。精神与物质同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是反映个体两种不同的生存要素。如果只有精神追求,人会饿死;如果只有物质享受,人与兽无异。只有将精神与物质高度融合,并能很好地统一在同一个人及其人格上,才能相辅相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武功最高的扫地僧,他的佛法同样高深,他认为,只有在修炼高深武功的同时修炼高深佛法,武功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同样道理,只有文化修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掌握更加精湛的技艺,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与文化积累,技艺水平的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作家进校园正是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掌握精湛技艺的有益举措。
三、作家进高职校园之前应做好的准备
(一)作家进高职校园之前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作家才能适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营造什么样的文学氛围才能更好地吸引高职学生主动参与;三是选择哪些文学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的文学需求。
这三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也是老生常谈,然而正是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并且科学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才造成了迄今为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没有大的突破。请几位文化名人到学校做讲座是普遍的做法,但是,这种方式已经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参加听讲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听讲座时玩手机、睡觉,真正听讲座的学生寥寥无几,讲座甚至越来越成为主讲人与组织者痛苦的事情。制作宣传栏、宣传画册宣传学校主流文化的方式也正在成为宣传栏与宣传画册制作者个别人的事情,不但制作的人越来越少,观看宣传作品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少,更无法细究观看的学生是否感同身受是否从中受益。运用校园网络媒体与自媒体进行文化普及方式的成效也越来越差,绝大多数学生用手机g览花边新闻、阅读庸俗文学作品、玩网络游戏,只有少数学生才从网络上获得文化知识;学校下大力气花大代价制作的课件放到校园网上,试图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教学,但是实施的效果其实很不理想,也只有少数学生通过网络课件学习,许多学生甚至没有主动上网学习过。基于这些现象,如果不在文化活动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文化活动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上下功夫,即使作家走进了校园,也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所以说,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或许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家进校园。学校在选择作家时应注重以下条件:作家从事的专业与创作的内容具有地方特色,作家的作品能够代表区域文化发展水平,作家所在的地域与学校相近。这些内容作为选择进校园的作家的条件有其合理性。首先,文化具有地域性,文学具有传统性,这是文化与文学固有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学作品具有美感的根源与动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类型的人群对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与文学作品层次的爱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与敏感性。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产业性、职业性特点,高职学生比较喜爱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因而在选择作家以及作家作品的过程中也应强调地方特色与传统特色。之所以选择所在地与学校距离较近的作家,源于开展活动的可操作性,地域相近,则开展活动的成本低、频率高,既便于与学生研讨喜爱的文学内容以及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又有利于积淀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形成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创新。
第二,尽可能多地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营造学校文学氛围。文学与爱好密不可分,虽然是先有文学作品,再有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而后才会产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似乎文学作品的质量比学生对文学作品是否爱好更加重要。其实不然,学生在欣赏了文学作品之后,由于对该种文学作品产生了共鸣,才会形成对文学的爱好,才会主动地辨别、分析、思考、选择作品,并且对作品的质量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引导挖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爱好比选择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更加重要,从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类型出发营造校园文学氛围,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挖掘学生喜爱的文学作品的过程,其实也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建立学生文学爱好者社团,让学生自行组织,与作家共同参与诸如春天读诗、夏日诵荷、中秋赏菊、踏雪寻梅等文学活动,与作家一起登高舒啸、临水俯吟,甚至沿着古代名人文化足迹重寻文学之路,这些对培育学生的文学兴趣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也是需要营造的学校文学氛围的内容。
第三,作家进校园开展文化活动的作品内容既要有通识性又要有雅趣。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学素养较薄,要引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首先要从相对感性的、容易理解的、大众化的文学作品开始,诸如武侠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传说典故、地方戏曲,这些虽是通俗文学作品,但是喜爱的人多,有群众基础,学生从小耳染目濡,容易产生心理共鸣;当大众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适当增加琴棋书画、诗词曲文,并与地方传统文化要素结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雅大学文化,形成大学文化的雅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要有专门从事引导工作的组织,这个组织应有教师参与、作家与艺术家参与、爱好文学艺术的学生参与,构建一个成员众多、分工明确的文学爱好者、文学传播者联盟,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文学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爱好与参与热情。
四、作家进高职校园发挥的作用
作家进高职校园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文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授,包括开设文学课程、做文学讲座、开设文学论坛等,这一功能的特点是以知识的单向传授为主,作家与学生的互动为辅。二是以文学艺术为主题,开展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包括读诗做诗、小说争鸣、戏曲舞蹈、游春踏青、赏菊寻梅等,这一功能的特点是以文学互动提高学生文学兴趣和鉴赏能力为主。三是以文学艺术的研究为主题,开展各种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研究,以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出版的文学研究专著等为主要成果形式,这一功能的特点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深化学校文学基础,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在发挥作家进校园作用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高职学生普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
高职学生大多来源于本省本地区,从小受本土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喜爱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本土特征。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缺少钻研精神和执着求是习惯,他们对本土文化与本土文学作品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一鳞半爪,既不系统也不丰富,作家进校园或许可以从系统的、完整的本土文学知识的普及着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积累本土文学知识,较详细地了解本地人文景观和文化历史,了解本地文化特色、文化形成过程以及文化发展趋势,将文化与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知识的形式进行普及、积累,这不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将专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创新文化经济,依托本土文化开展创业实践。作家不仅仅是学生文学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开展文化创新创业的咨询专家,是校园文化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
(二)与高职学生共同参与文学艺术活动
一种有效教育研究认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需要三方面的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6]。如果说,本土特色的文学知识普及需要学生付出认知投入,那么参与读诗、赏菊、重寻文化足迹等文学艺术活动需要学生付出情感投入与行为投入。由于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将较多时间用于网络游戏、聊天、看电影等虚拟活动,不太愿意从事现实生活中的文学艺术活动,因此,学校首先要将学生从网络上拉回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一方面网络娱乐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在较长时间养成的上网成瘾的习惯也不太容易改变。所以,学校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文学艺术活动的内容尽量新颖,方式尽量多样,能够让学生对文学艺术活动产生兴趣,能够自觉自愿地、全身心地参与;另一方面是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强迫学生参与文学实践活动。显然,后者是无奈之举,在开始组织文学艺术活动的时候,后者的做法虽然武断但可能是必须的而且是有效的措施,通过一段时间文学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对文学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才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行为投入上升到情感投入。
(三)与高职教师共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学作品研究
高职院校的文学积淀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身上,通过文化育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学积累,形成一定的文学素质,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身上,让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基础,包括自然科学类教师的身上也能深深地体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体现出读书人的文化与文明。从本质上讲,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首先要让全体教师都有良好的文学素质,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引导学生,所以说,培育教师的文学素质更加重要,这也是营造校园文学氛围的重要内容。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是提升教师文学素质的有益尝试。由于大多数教师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学作品了解得并不深入,也缺乏研究素材,因此,让作家与教师共同开展文学作品的研究,将作家深厚的地方文化知识积累和文学功底与高职院校教师娴熟的研究技巧相结合,不但能够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还能丰富学校文学积淀,提高文化育人水平,使高职院校从技术技能育人向文化素质育人与技术技能育人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9-62.
[2]何锐连.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6(6):82-85.
[3]冒s.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1(1):62-66.
[4]吴式颖,任钟印.外国教育思想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260.
一、创新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
外国文学作品相较于中国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特殊性,迥异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创作理念、源自其国家社会历史的题材等,使我国读者眼中的外国文学有一种无法避免的距离感。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依样画葫芦地照搬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只有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促进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以为电影人物配音的方式导入教学很多外国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其中不乏精品。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雨果的《悲惨世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等,都有很成功的影视改编作品,有些还被多次翻拍。在外国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尝试播放无声的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进行配音比赛,让学生以进入情节、体会角色的方式加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率地开展。2.组织学生根据个人理解排练舞台剧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解读文学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舞台剧进入故事、感受角色。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剧中人物个性饱满、立场鲜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以此使其更深入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又能提升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应强调对比阅读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是基本理论,其指导实践的范围和程度都很有限,教师需要关注他们课后的知识拓展和能力转化。外国文学作品与学生之间有一层隔膜,距离感很强。课堂教学只能起到科普的作用,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外国文学。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拉近学生与外国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以熟悉领域带动陌生领域,找到外国文学与本土文学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将两者并举,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1.对比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学生对于我国经典文学作品,普遍较外国文学作品更加熟悉,无论是阅读量还是了解程度都高于后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比中外文学作品,分析其差异,找出共通之处,在比较中提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美好团聚的结局,寄予了对天下有情人的真诚祝愿,歌颂了真挚而自由的爱情。外国文学中也有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爱情主题作品——《简•爱》,其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又在作品中寄托了什么情怀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这两部文学作品,思考中外文学作品的思想异同。学生在对比鉴赏之后,就会领悟《简•爱》歌颂了精神独立、敢于争取、热爱生活的新型女性形象,同时认识到中外文学的艺术特色和表达主旨各有千秋。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既深入解读了两部文学作品,又提升了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文学教学由此延伸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之中。2.对比中外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外国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经典人物形象。例如吝啬鬼形象,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都有颇具个性的案例。严监生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塑造的经典吝啬鬼形象,他临死前还在因灯盏里有两根灯草太耗油而不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也有一个无比贪婪的吝啬鬼——夏洛克。他是高利贷者,贪婪自私,虽有万贯家财,却一毛不拔,终日想着盘剥、讹诈他人。俄国作家果戈理在作品《死魂灵》中塑造了另一个经典吝啬鬼——泼留希金,深刻地揭示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教师不妨通过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的对比,向学生介绍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相同之处,总结和归纳中外文学家写作手段的相似之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深入的文本研讨,走进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作品富含的意蕴以及作者寄托的丰富思想情感。对比阅读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鉴赏潜力,拉近学生与外国文学作品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等方面找到中外文学的联系点,让学生触类旁通,激发其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欲望。经过对比阅读学习,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学习能力得以提升,鉴赏技巧得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三、增加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
>> 浅谈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浅谈如何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谈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由鉴赏 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影响力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生对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大学生人格状况及对文学修养期待的调查 对文学作品中“空白”艺术的理解 音乐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试论对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方法 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及其教学思考 论舞蹈创作中对文学作品的改编 张艺谋对文学作品情节的再深化 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三要素 中学文学作品的多元阅读策略分析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尚烨.“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调查结果[DB/OL]. [2014-4-23]. .
[3]“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DB/OL].[2015-04-22].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t/st_whdgy/201504/t20150422_1596501.shtml.
[4]吴学安.传统阅读不能丢[N].中国文化报,2015-11-18(02).
[5] 江璇娥.电子阅读与纸本阅读交互使用―浅析当前读者最佳阅读方式之取向[J]. 研究与争鸣,2006,28(1):4-8.
[6]姚彤. 手机阅读的利弊及发展趋势[J]. 当代图书馆,2012,(02):38-40.
[7]郑惠生.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经典名著接触途径中有多重要――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81-89.
[8]李传华,张智刚.以十精神推进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三辑),2012:45-47.
作者简介: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 翻译 研究 策略
一、引言
文学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既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近年来,翻译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所以,文学翻译如何能做到忠于原作、保持原文的风采,又有所“创新”,成了人们经常研讨的话题。
二、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现状
不同的译家,虽然对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都无法回避文学翻译的语言、艺术审美以及文学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方面所面对的基本问题。诸如如何对待原作,是做到忠实于原作、保持原文的风采,还是有所“创造”?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是否应尽量再现原作风格?文学翻译语言应该带有“异国情调”,还是应该完全忠实于本国?翻译家如何处理协调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
文学翻译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理论建设工作,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学翻译活动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这里只对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一粗浅的探讨。
三、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问题及对策
1.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能脱轨原文
任何文章的翻译,忠实原文是翻译的立命之本。怎么翻译,都不应当变异内容。这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标准。当然,文学翻译的标准是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化,它肯定会不断更新。从最早的语音信息、语义信息、形式信息,再到美学信息、文化信息,是从音译、直译、意译,到“信、达、雅”,到“神似”“化境”等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更新,翻译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这一点是绝对不会变的,变的只是“内容”的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研究中首先要克服随意性意译的倾向,要以具体的翻译实践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翻译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译者水平的高低、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感受、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其次,取决于包括文字和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给其它人认识、了解、吸收,甚至运用。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的译文,读者要了解外国真正的文化背景。因此,译者不应该在翻译时只图汉语译文的流畅,更不应该随便将外国的人、事、内容等他国化,以致读者误认为外国社会和译者所在国社会没有什么两样,误认为外国的事物译者所在国古已有之,达不到了解外国的目的。
忠实原文,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可以使读者理解原文的语义内涵,也会丰富有关异国的文化知识。译者发挥创造性的前提,是忠实地传达原作。对于文学作品翻译来说,尤其要突出原作的美学信息。译者必须受原文的约束,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译者的选择仅仅限于原作的范围,反映真实的情况。译文内容超出原文或译文内容胜过原文的现象,确实存在,超之过多、超之过大,它不能算作是好的翻译,更不能算作是翻译的典范。
2. 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有创新性
文学作品翻译的创新性问题,一直都是译者争论的话题。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用活动。翻译时不可能只在文字表面形式上进行词句的机械翻译,需要译者根据读者所用语言的实际发挥创新性。译者的创新性和作者的创新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作者的创造性表现为:他是如何反映客观现实的。译者的创新性则表现为:他是如何用另外一种语言再现作者所反应的客观现实。忠实于原作决不等于字面上的忠实,决不等于逐词、逐句、顺序等的忠实,决不等于形式上的忠实。由于文学翻译不只是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封闭过程,译者要进一步打开思路,扩展视野,从社会、时代、译者、读者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在翻译深奥词句时,需要译者有“再创作”的才能,译者除了通晓两国文字、两种文化和不同的时代背景之外,还应当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的心态、写作背景、社会地位等。只有自己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进行创作,才能有所领悟,才能分辨出当时的语境,才能创新,也才能译出较高质量的译文。
3.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有艺术性
“文学翻译就是要使译文的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读原作同样的感受。”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特殊性,译者要充分体会原文、意境,提炼字、词、句、段,才能译得传神且又符合读者的审美观。在对作品进行翻译时,人们总是强调,翻译是文字上的变异,是把某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传达出来。但语言文字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翻译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语义信息,而且应当包含文化信息。这一点却经常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忘掉。
翻译的作品,其实是一门艺术的再现。文学作品翻译尤其强调要传达原文的美学信息,往往需要真实反应原文在用词及其他表达方式方面的特色,从而丰富本国语言。但是有一条原则是不能打破的:丰富本国语言决不能违反本国语言的本色,在表情达意之时,给人美的享受,当作艺术的再现。翻译就是一门艺术,包括要不断为本国语言的丰富和纯洁而努力,既不能让本国语言“闭关自守”,又不能让本国语言完全服从于原语。输入新的表现方式,应是符合本国的语言规范。通过翻译在人们的心中架起一座大桥,沟通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译作必须是艺术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翻译,要以艺术的魅力吸引读者,打动人心。
四、结论: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文学翻译既要考虑原文本的信息、句法、修辞、语言模糊性、亲属词关系等问题,又要考虑文化层面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差异等问题,同时还要注重事实的艺术性、创新性。只有注重了以上几方面的情况,所译作品才会准确传递形象信息、情感信息和审美信息。
参考文献:
[1]刘宓庆. 论翻译者的技能意识[J]. 中国翻译, 2003( 5) .
[2]郭士香.关于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02(1).
[3]虞建华:《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特征与误区》,《外国语》,2008年。
[4]王佐良.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 翻译通讯,2005( 1) .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着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着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教学 文学作品 电影 互动
一、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英美文学系统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英美国家的基本情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其他的专业基础课。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对英美两国文学史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点;通过阅读、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发散思维,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英美文学课教学缺乏趣味性。
由于历史跨度大,英美文学流派众多,作家风格纷繁多样,以及不同时期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加之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单一的“教材+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这些较为单一的方式通常难以产生多种的感官刺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容量的知识,往往感觉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常因此而事倍功半。
(二)数字化影像教学虽然激发了学生兴趣,但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革,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之前,学生往往不能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积极进行深入有效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得到了一定改进。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电影提供了直观的艺术形象,使文本变得形象、具体、生动,从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改善了课堂气氛。通过观看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学生可以直接感性地了解相关作品,提高自身对作品的感受力及英语听力。因此,电影教学具有可行性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作为形象文化的影视与作为文本文化的文学毕竟是有差距的,若只停留在看电影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影视只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不应成为教授文学作品的“快餐”。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重其实效性,只有正确借鉴电影这一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将电影与文学作品、欣赏电影与欣赏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并使其互动,才能使学生成功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到经典文学的美妙。
三、实现电影与文学的结合,兴趣与内容的统一
虽然电影和文学作品都属于艺术,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它们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差异。文学的传达媒介是文字和语言,它们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而电影的传达媒介则是直观运动着的影像。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素材,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电影的成功又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绝不能用电影去代替文学作品。
(一)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一定要把好选片关,尽量选择那些忠于原著的影片,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原著精神,从语言、情节到主题都对原著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对一些经典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反复观看。
其次,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前,一定要让学生先读原著,这样可以避免先看电影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弊端。而且,电影作为改编后的艺术,存在忠实性的问题,即改编后的电影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背景、时间、空间等不一定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再看改编的影视作品。既可以对作品和影视艺术有双重了解,又能受到视听冲击力,从而激感,启迪想象和联想,增强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饶有情趣的状态下进入作品意境。影视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可以加深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播放影片前,教师应围绕作品的欣赏重点,将背景知识、剧情梗概和艺术特色、作家等相关内容简要介绍给学生,导人对该作品精彩片段的阅读与欣赏,并就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提出相关问题,供学生课下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并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布置思考题。这是正式进行课文教学前的必要铺垫。可以避免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一味追求故事情节而不加思考的被动状态。如在欣赏《飘》时,首先应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即美国南北战争,在此社会条件下,学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主题。
(二)教学中,情节与教案相结合。
观看影片时,可以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把光盘上的有关情节和教案相结合,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分析情讲解后再欣赏相关的电影剪辑,学生能更充分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师与学生的看、听、说、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强了英美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另外,除了从头到尾地为学生放映影片外,可以摘取一些精彩片段重点讲解,作为作品中最精彩内容的节选,它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的重点,这些经典的画面、语言和镜头,足以代表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准。对于这些精彩片段,教师可以把电影节选和文本选读结合起来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内心独自时就可以播放电影的相关片段,这比教师朗诵或让学生朗诵的效果要好得多,能收到声情并茂和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教学后,布置作业及其他教学活动。
观赏完影片之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影片,选取不同的切入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分析评论法,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展开探究和讨论。如在欣赏《阿甘正传》时,要让学生重点体验剧中人物的语言及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就阿甘成功的秘诀进行深入讨论。学生通过分析能得出,阿甘的傻,其实是一种保持孩童般的纯真及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电影通过阿甘的传奇经历,重新定义了愚钝与智慧,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宣扬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另外,通过将影视与原著欣赏相结合,可以使用比较法。首先要从主题方面比较。影片是否忠实于原著精神实质。比较的目的应是强化原著的主题,而不是喧宾夺主地突出电影的主题。其次要从语言上比较。一般而言,名著的语言都有精炼、个性化、生动等特点。改编成电影电视后,不仅具有原来的色彩,而且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处理,常常是更加精彩感人,富于魅力。通过比较,学生能更加了解语言的表现力,也更能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还可以对由同一作品改编成的不同电影版本进行比较。
一、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我国的文化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礼与积淀,融合了更多精华。其中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更加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重要手段。语言是了解汉语言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的重要门户,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及形式千变万化,在研究语言时对象及内容也更加广泛。汉语言的意境是一种比较微妙的感觉,这是一种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思想与灵魂的升华。我国的汉语言文化包罗万象,同样的事物,通过不同的描述方式,以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就会阐述出不同的意境。意境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在对客观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就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化成人生感悟,然后通过语言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欣赏者在品味其作品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化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作者的理想与抱负。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了解的重要方式,也是领悟汉语言文学内涵的重要手段。
二、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的作用
语言与意境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内容,语言与意境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质,同时还能对中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灵魂上得到净化。语言与意境的研究是进入汉语言文学的门户,是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作用进行阐述。
(一)可以提升文学素养
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语言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元素,也是后期对意境研究的一个载体。语言和意境相辅相成,语言的形式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所以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是研究意境的前提条件。通过不同形式的语言描述,能展现不同的语言意境,从而会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素养方面也会更加丰富,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提高文章鉴赏能力
我国的文学书籍中,文学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且意境幽深,都是通过语言和意境体现出来的。所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想更加深入,就需要提升在赏析语言与意境方面的能力。通过文学作品中作者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结合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就能品味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能从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作品中的内涵。意境的研究是一种境界上的升华,是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进行挖掘的重要途径。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只有通过对意境的体会,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义。
(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学科,是对我国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语言与意境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我国的历史文化久远,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每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能展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及政治色彩。在对语言与意境研究的过程中,能透过作品,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能通过作者的表述感受到当时的大环境,并从不同层面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更加客观而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