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第1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工作目标和原则要求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批高起点、高品位的宣传窗口和宣传阵地,带动新型生育文化特色村(居)、示范户等建设,进一步优化计划生育社会宣传,传播新型生育文化的理念,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坚持用新型生育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不断消除婚育领域里存在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愚昧、落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形成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思想舆论氛围和新型生育文化环境。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原则: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必须贯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与党委政府部署的当地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建设相吻合,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与宣传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学知识相结合。具体要求:

(一)突出主题。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要突出以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为主题,使新型生育文化的宣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二)合理规划。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与城区建设和集镇建设规划统一起来,尤其在生育文化园建设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逐步创造条件,按规划稳定推进。

(三)特色鲜明。既要展示新型生育文化的特色,又要体现当地区域文化建设的特色。

第2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二、工作目标

新学期工作主要突出“一个中心”,明确“一个目标”,落实“五个加强”。

一个目标:举全校之力,争创省示范高中。全力以赴,做好创建迎检的硬、软件准备工作,为2011年申报迎检打好基础。

五个加强:

(一)扎实推进新一轮课改工作。加强学习、培训,大胆探索课程建设、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和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新的起跑线上力争起好步,迈大步。(二)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养,促进专业成长。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培养和成长的有效途径,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下大功夫、真功夫,做好培养工作。

(三)深化和拓展办学特色,扩大影响力。认真总结,深刻理解其内涵,与时展潮流紧密联系,创新活动载体,做好品牌的宣传打造工作,扩大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学校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提高的奖励,争取更多的高级别科研课题得到立项,出成果,发表交流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

(五)拓宽资金渠道,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继续拓宽资金渠道,利用社会资金,争取社会捐助,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为创

建省示范高中在硬件设施方面奠定基础,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突出学习新课程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健全学习规章制度,抓好学习考评工作。利用全校教工大会、教研组会、备课组会,进行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学习。

(二)落实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突出“三红”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到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举办第十二届文化艺术节。加大德育队伍建设的力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全员参与德育工作,抓好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改进校园公益劳动,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争创国家“绿色学校”。用好用活德育校本课程《长汀一中学生德育读本》。改革学生评价办法,完善班级考评工作。加强对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坚持办好“业余党校”,坚持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青年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开展“三助”(助老、助残、助困)活动。

(三)打造名师队伍,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向各级模范教师学习的教育活动。继续实行导师制,发挥名教师、骨干教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认真落实对青年教师“传帮带”的结对子四项要求,突出双向互动。实施《长汀一中教师继续教育五年规划》。实施《长汀一*中优秀专业人才管理若干规定》、《长汀一中各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梯度管理暂行规定》和《长汀一中选拔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实施细则》,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长汀一中教师工作绩效综合评价试行方案》,继续优化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加强对各级优秀专业人才的管理,发挥名师示范、辐射作用。(四)强化常规管理,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学分管理,构建新课程体系。落实《长汀一中教研组、备课组常规管理制度》,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推动教研组工作和备课组工作创优争先。完善高三终结性考评和高一、高二过程性管理制度,制订高一、高二教师踏步培养、高三教师任用的实施办法。教研教改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立足校本科研*,完善国家、省、市、校多层次的教研教改网络体系,加强对各级教研教改课题的管理,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学科竞赛辅导力度,总结经验,争取更好成绩。进一步推动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和整合水平。抓好体育、艺术、卫生、图书馆、实验室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尖子生”与“特长生”管理培养模式并取得成效。

(五)其他工作

第3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职特色发展“四校”“五化”

一、“四校”同建,协调共进,促进科学发展

1.特色立校,塑造品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主要包含学校的管理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色。管理有特色产生号召力,专业有特色产生发展力,文化有特色产生吸引力,教师有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有特色产生竞争力。依托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全力构建特色专业体系,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教学团队,培育特色学生管理体制,走特色立校之路。

2.开放强校,内引外联,扩大学校影响力。

开放办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开放式办学,不断完善和改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开放办学也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坚持工学有机结合,校企深度融合,注重与行业企业的横向联系,行业企业在学院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和教师考核评价等方面全程参与;二是学院建设与发展要面向社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等要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三是逐步形成多层次开放式办学格局,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四是多与同类院校沟通,扩大交流平台,不断增强学校的外向度;五是经常邀请一些大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讲学,将学校与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

3.文化活校,培育素质,增强学校软实力。

文化是学校的根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院成立社团组织,每年定期举办如护士节、校园艺术节、体育节、技能比武周等活动。我们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展示自身才华提供舞台,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

4.和谐兴校,发扬民主,注入学院发展动力。

自然和谐则美,生命和谐则康,学校和谐则兴。校园和谐要做到“三个始终追求”:始终追求民主治校、诚信友爱,始终追求人才强校、能力为本,始终追求公平公正、群策群力,和谐兴校将极大地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人心和人气,成为推动学院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五化”并重,统筹兼顾,谱写特色华章

1.全面发展,拓宽平台,注重办学形式多样化。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的要求,努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体系,逐步形成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兼办短期培训和成人教育,形成“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一主两翼多点支撑”的办学形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由与一国一个专业合作向与多国多个专业合作转变,注重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2.真枪实战,无缝对接,注重人才培养职业化。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工作中心。在深入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迅速掀起新一轮的课程建设,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学习情境,课程标准和职业资格认定标准融通,教学情境体现真实的工作过程,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学生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生产合一。

3.立足本土,服务地方,注重专业布局区域化。

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吸纳行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和监督工作,制定适合高职发展的专业建设规划,在专业设置上要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改造老专业,做到“三个同步”:专业开发与市场同步,专业改造与知识更新同步,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并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布局。

4.深度融合,互利互惠,注重产学训一体化。

坚持产学深度融合,开放开门办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新途径,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中外合作、校校合作。制定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每学期从行业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和实训实习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等,较好地将行业需求、企业文化、岗位职业规范等行业企业元素引入学院,实现信息互通,人才平台共建。依托行业企业,在省内外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过硬的师资力量,为社会从业人员提供培训。

5.高标定位,系统规划,注重校园文化特色化。

学院按照“高标准、高规格、系统化”的原则,集思广益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将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纳入到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专家命名楼房、名人冠名道路。每个系部、专业都要有自己特有的专业文化,增强校园文化活力,提升学院的软实力。

加强内涵建设给高职发展带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互利共赢,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努力为高职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第4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自从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卫生局、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我校进一步确立了“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标准,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知难而上,认真贯彻《临夏市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和《健康促进学校评价参考标准》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检查评比为动力,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现将学校的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做起。学校领导班子的各项决策都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进行,从运动面积的确定、活动场所的设置、健身运动器材的配备、营养餐室的管理、饮水卫生到学生在校时间、作息时间的规定、课程的设置、活动课程的比例、安排、健康知识技能的培训、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等,做到以师生的健康为本,把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让校园充满着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心中。

二、制定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

1.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序、全面地推进,学校成立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实施小组”。制订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规划,研究具体措施、明确人员职责、健全规章制度、检查实施情况等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做到健康促进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在学校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中对“健康教育”都有明确的表述或具体的工作安排,学校以创建和谐校园和健康校园等作为校园建设及学校其他工作的目标指向。

3.充分利用例会、班会和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健康促进学校评价参考标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文件,力求全体师生对“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耳熟能详;制定并完善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加大检查制度落实的力度,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以及“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的评比之中。

三、提高思想认识,承担对学生健康的责任。每一位教职员工无论从事管理工作、教学工作还是服务工作,都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因地制宜地参与创建工作。

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按每双周1课时的标准,将健康教育排入课表。

2.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和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3.加强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导处规定每一位任课教师不管担任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上必须有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且在教案上有所体现,特别是科学学科的教案。

四.细化学校物质管理,全面优化校园。  

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给师生创设了一个优美、整洁、高雅的物质环境,教室、图书室、办公室、营养餐室、校门、操场等布局合理、赏心悦目;学校局域网的建设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创设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1.力争硬件设施达标。教室人均面积、采光照明、厕所蹲位、卫生安全等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

2.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保洁中的主体作用。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少先大队部组织了环境卫生、安全监督员,自觉担负起检查卫生、检查纪律、维护校内安全的责任,进一步动员全校学生不乱丢果皮、纸屑,人人做好个人卫生,人人参与清洁卫生。

五、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

1.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现象。学校坚决把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一项教师职业“高压线”;对家长及学生反映的教师违规违纪现象,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了分层作业,做好培优补差。开展“对口帮教”、“感受关怀、学会感恩”等活动。

六、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解决学生中的主要健康问题。

1.落实学生体检和教师体检制度。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全体师生的常规体检一年一次,健全了师生健康档案。

2.重视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在常见病多发季节,学校及时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学生及家长介绍一些常见病的预防方法。我校成立预防传染病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消毒预防工作,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预防意识。

3.切实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课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七、促进学生和教师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个人保健技能。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手抄报、黑板报等,宣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意义。

2.开设专题讲座。外聘健康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健康技能专题讲座,现场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用眼卫生和急救方法等。

3.加强体育锻炼。学校重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按常规上好每两周一节健康教育课,坚持每班每周上三节体育课,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要有课外活动课,坚持学生在校每天做一次眼保健操和广播操。

4.规范师生各种安全行为。组织全校师生接受安全、法制、消防等教育,播放“传染病”的宣传碟片等。

八、学校与所在社区建立持久的健康互动关系

学校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健康信息交流与沟通,形成共建、共管、共育的社会大环境。

1.学校与社区。学校积极争取公安、城管、社区等单位的支持,积极维护学校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学校还不定期的安排学生到社区去参加劳动和卫生教育,受到家长的认可。

第5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育人;特色办学

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办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等方面,更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色上。新时期,积极挖掘地方优秀文化精髓,结合自身办学传统,凝练独具特色的全新大学文化,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以特色大学文化培育特色人才,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发展方略。

一、创新文化育人办学理念,构建大学文化“研发创新”体系

1.固本强基,争创“特”字,传承创新地方特色文化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的重要讲话明确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重要使命,是新时期高教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因此,地方高校要依托地方丰厚的人文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以特色文化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并使之成为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的独特资源。

南阳楚汉文化底蕴丰厚。南阳师院成立了汉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汉文化研究,建成了一批具有南阳特色的汉文化博物馆和学术窗口。汉文化研究中心传承并创新了南阳地方文化,为此建立的研究基地及其研究成果也成为师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南阳出产的独山玉为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学校成立玉文化研究中心,从文化角度研究玉石,丰富其文化内涵,进而开设了玉雕艺术本科专业,为发展玉产业、弘扬玉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南阳是“曲艺之乡”,民间曲艺种类和曲目繁多、影响深远,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学校以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 “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先后落户学校。

2.自育育人,争创“优”字,挖掘凝练学校办学传统

大学的发展史是大学文化生成、积淀、传承的过程,也是大学文化不断优化、实现自育育人的过程。现代大学都高度重视教育思想的先导作用和办学理念的培育,专门挖掘整理校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并将其凝练发展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在解放前4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先后提出“敬业乐群”的校训和“自育育人”的教育思想,“大仁、大智、大勇”的校园精神,“公诚朴实,耐苦勤学”的学风,“训练自己,教育大众”的教育理念,“以身施教”的教学原则,“信仰教育神圣,从事神圣教育,为大时代青年之神圣任务”的教育目标等,致力于培养能够开启智慧、教育大众、救国图强的教育人才。解放后,学校坚持育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开放后,学校确立了“实现三个转变,培养四强师资”的教育思想。新时期,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和谐向上;教学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特色教育”三大人才观,不断优化大学文化内涵。

3.与时俱进,争创“新”字,吸纳创新现代大学精神

南阳师范学院长期在南阳卧龙岗上办学,始终把传承南阳先贤伟业和卧龙岗文明作为育人要旨。学校通过挖掘整理办学各阶段的教育理念、校风、校训,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大学精神,形成了“勤学、求真、自信”的学风、“勤勉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训。通过挖掘南阳地方特色文化精髓,尤其是以“南阳四圣”为代表的文化名人精神内涵,即“智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科圣”张衡“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博学创新精神,“医圣”张仲景“造福人类,关爱苍生”的仁爱情怀,“商圣”范蠡“广智务实,为富行善”的高贵品质,凝练出了“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打造了底蕴丰厚、主题清晰、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二、突出文化育人实践特色,构建大学文化“活性传承”体系

1.加强整体规划,突出“全”字,全面启动文化育人系统工程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而“文化育人”则是当前高校提高育人质量的长期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工程。围绕建设以地方特色、师范特色闻名全国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明确了“实施文化育人工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思路。这为学校在特色办学语境下,进一步开展大学文化建设、全面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把文化育人工程纳入“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子规划,构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增强了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实效性。

2.修订培养方案,突出“实”字,提高师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开发、教师文化素质养成、文化课堂教学实践、文化育人目标检测、育人工作考评机制为模式的大学文化育人工作链条,把大学文化贯穿课堂教学、融入师生身心,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格导向、品质激励、价值认同、情感陶冶的育人功能,培育出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优秀人才,切实把文化育人这个“虚”功做“实”。一是创新育人理念,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扎实做好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人文素养。对教职工集中开展校情教育、师德教育、学风教育,重点引导和强化新进教师对大学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新育人观念,增强教职工的文化育人意识。

3.拓宽育人途径,突出“活”字,积极开展系列大学文化活动

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德育工作,在育人上突出“活”字。以实施德育工作“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一是挖掘一方文化资源,依托南阳文化举办文化讲座、博士论坛,邀请国内汉文化专家及南阳籍著名作家来校作报告,让学生在与文化名人、经典的对话中陶冶情操、砥砺品质。二是建设一批文化场馆,建设汉代雕刻艺术馆、恐龙蛋博物馆、独山玉文化馆、校史馆等特色馆藏,定期向学生开放,形成一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三是建立一所文化学院,成立卧龙书院,继承古代书院的传统,以明经诵典为主要手段,传承文化,敦厚学风。四是打造一块文化热土,充分利用南阳生物多样性优势打造生态园林化校园;突出南阳文化内涵,建设校内人文景观,把大学校园建设成为南阳自然资源和文化精华的景观缩影,实现环境育人。五是开展一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如开展卧龙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节、“张衡杯”科技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营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围,构建大学文化“人文化成”体系

1.以人为本,推进制度文化创新,创建大学文化育人友好生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学生的德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学校修订完善《德育工作实施细则》《“三育人”工作条例》《和谐校园建设规划》等规章制度,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定和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为依据,坚持“四个抓手促提高”:抓目标引导、抓行为养成、抓实践创新、抓能力提升。实施“三育人”工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同时,修订完善德育目标考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章程,探索建立文化育人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和工作体系,形成政治上引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疏导、心理上开导、就业上指导为主要方式的优质服务体系,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标并富有人文关怀和创新活力的育人制度文化体系。

2.营造氛围,倡导和谐文化观念,铸造特色大学人的精神标识

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人、自育育人”的辩证统一。“以文化人”就是用文化来教化人,强调优秀文化和良好风尚对人的重要影响。“自育育人”是指作为深受大学文化浸濡感染的人本身就是文化的生动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实践中,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也成为影响、感染、教育别人的文化。以特色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生,每个大学生身上都有学校独特的文化烙印和精神标识,都承载和履行着自育育人的功能。学校倾力打造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实施“和谐兴校”工程,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倡导“学校和则学校兴、学校兴则师生荣”的观念,注重和谐氛围营造和正确舆论引导,注重发扬“人和”优势,以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为载体教育引导师生,与人为善、以邻为伴,讲情操、重气节,人人都为和谐校园增砖添瓦,为文明家园增光添彩,进而形成近者悦、远者来、人气旺、事业兴的良好发展环境和育人氛围。

3.文化引领,发挥浸濡感染功能,打造地方高校文化育人品牌

坚持特色办学之路,实施“特色名校”发展战略,把打造地方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方略和工作重点,融入地方乃至全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使学校办学特色从地方走向全国、创出品牌。学校立足南阳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区域优势,重点打造伏牛山昆虫生物学、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等特色研究,精心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学科品牌,在大学文化的地方特色建设上做到三个结合:地方传统优秀文化与校园主流价值取向相结合,夯实特色文化建设基础;陶熔鼓铸的文化功能与人文精神的标识凝练相结合,丰富特色文化建设内涵;教育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培育人才的目标任务相结合,实现特色文化育人,打造育人品牌。一是大打文化品牌。通过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挖掘办学传统中鲜活的文化因子,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大学精神,凝练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建立地方特色文化、学校办学传统、现代大学理念、社会主流文化彼此融合、良性互动、相互生发的大学文化“研发创新”体系,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校本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使其成为地方优秀文化的集中地和辐射源,引领、影响社会文化。二是彰显育人品牌。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大学文化的本体育人功能,即“人文化成”——“文化者,用人文去化成天下也;文化者,人化也。文化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突出育人工作的实践特性和文化特色,注重大学文化的熏陶浸染和潜移默化,培育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有明显南阳文化烙印的独具特色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卧龙学子”品牌。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3]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

第6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规划;编制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意义

实践科学发展职业院校的生命力取决于办学的质量与效益。它涉及的不仅是教学资源的竞争问题,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的科学发展问题。唯有科学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履行学校使命职业院校的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要预测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环境变化,并对多种变化引发的问题提出预先的解决方案,以采取积极的措施。

明确发展目标 职业院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必须用基于现实、切实可行、条理清晰、陈述简明的文本规划进行说明,成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蓝本。

认清发展要素 职业院校由于历史根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背景、发展目标等原因,形成各自不同的发展要素和特色。认清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研究、实训能力培养等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要素,方能成就未来的规划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理念

编制有质量的学校发展规划,应有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立足社会需求 审视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状况和学校在其中的位置,定位自身的发展空间,使学校能够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重视和谐发展 处理好各类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整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衔接。依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统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营造适宜师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

彰显自身特色 明确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专业品牌和学科体系。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策略

发展适应需求 职业院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自身发展规划要符合经济建设需要。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学校所处的发展环境作出科学的判断,找准自身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学校的比较优势,编制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划方案。

顶层结合基层 注重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基层愿望相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顶层规划能传递至基层部门规划,基层愿望能反映到顶层规划。

规划考虑执行 规划要留有充分余地,保障切实可行。规划要求保证能够实现,不是尝试科学试验。历史经验表明:最大的失误就是规划失误,最大的浪费就是规划浪费。

重在实施过程 编制学校发展规划,待论证表决通过后即进入规划实施阶段。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即表明实施行动开始,实施绩效评估随即跟上。务必防止束之高阁的档案型学校发展规划。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应逐年滚动修订、有序调整。

重视宣讲普及 规划文本需要解读、贯彻、宣讲、执行,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知晓,让每一项工作都与规划任务挂钩,让每一步行动都创造预期成效。全体员工都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指导性,围绕规划,同心协力,有效实施。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特点

简洁明了 由学校愿景、发展使命、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简明的规划内容不包括学校现状和内外环境分析。特征是简明扼要,文字不多,语言生动,容易记忆,节省阅读时间,修订方便,具有极强的感召力,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标准规范 由现状分析、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现状分析是对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分析,明确现有资源状况,认清发展形势,评估总体实力,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和思路;主要任务涉及人才培养规模、专业(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设施、党政工团、德育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保障措施是确保发展规划目标实现所需要的人、财、物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包括加强领导、制度创新、科学管理、经费保障、规划监控等方面。特征是综合全面,系统规范,信息量大,论证严谨,具体明确,具有极强的学术性,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系统全面 有总体规划(也称战略规划)为顶层、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总体规划着眼于从战略高度和宏观层面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总体设计;专项规划是对总体规划中主要任务的分解,涉及学校各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专业发展规划、队伍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等;部门规划包括各部门规划和直附属单位规划。特征是系统全面,规模宏大,分类管理,具有极强的竞争性。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分层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可分三层:一是战略层;二是实施层;三是执行层。规划编制分层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分层管理和分类指导,上下联动和滚动修订,各司其职和落实责任,文献检索和稽查督察。

战略层规划战略层规划属中长期(大于五年)可持续发展规划。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学校提供纲领性方向指引。它系统分析学校内外环境、需求变化、地位作用和主要任务,规划学校发展的战略,包括学校中上层干部的培养策略。战略层规划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是发展内外环境分析;二是愿景、使命和目标导向;三是实现目标的战略选择;四是规划发展的主要任务。战略层规划重在解决决策认识的科学性。战略层规划可8~15年编制1次。

实施层规划 实施层规划(五年规划)从战略层规划(顶层规划)中延伸而来。它以战略规划为依据,为学校制定发展的总体实施方案。它系统规划学校发展任务的实现方法和手段。实施层规划由以下六部分组成:一是实施任务的有利或不利因素;二是具体任务的简明陈述;三是分项任务的逻辑排列;四是任务的实施战术;五是实施部门的责任分配;六是实施任务的资源安排。实施层规划以其实践性、方法性、事业性及灵活性为特性。其内容可按主要任务分解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实训基地、素质教育、质量管理、学术科研、职业道德、校园环境、社会服务等篇章来进行阐述。实施层规划重在保障实施任务的可行性。实施层规划每4~5年编制1次。

执行层规划 执行层规划即实施层规划(五年规划)指导下的年度工作计划。它详细规划年内(两学期)的具体工作任务、执行时间、预期成效和落实措施。执行层规划由以下五部分组成:一是年度任务分项陈述;二是任务执行时间安排;三是执行任务质量要求;四是执行人员职责分工;五是执行任务保障措施。执行层规划以其部门性、灵活性、差异性、考核性为特点。其内容可因工作性质而分解成教学、科研、服务、师资、学生、党务等工作部门进行描述。执行层规划重在解决执行任务的绩效性。执行层规划每0.5~1年编制1次。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步骤

现状与背景分析 涉及内外环境评估、学校现状评估和价值观念评估。价值评估指学校服务对象的价值取向及希望,学校自身服务社会民众的理念与责任。

规划和战略选择 涉及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及发展战略。它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编制周期长,理论概括力强,覆盖范围广。

实施方案编制 涉及分解排列目标任务,制定实施行动方案。五年发展规划细化到具体年度,包括实施策略,保障实施目标任务的明确可行,便于各部门制定年度执行计划。

文本初稿拟定 涉及按照规范要求写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文本初稿,供征求意见和讨论修改。一般需要几上、几下的过程。

论证审定通过 涉及对规划内容进行论证修订,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党委行政审核,学校教代会、职代会表决通过。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的方法

流程控制法 编制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流程。合理地分解任务,明确各阶段、各环节、各部门的目标任务,有步骤地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以保证编制工作能在特定时间内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完成。

统计图表法 编制学校现状调查和发展规划图表。图表的指标项可分定量数据、定性数据和模糊数据。定量的用数据表示;定性的用符号表示;难定的用文字表示。数据、符号、文字可转化成直观的图形表示。

量表调查法 利用有关调查量表,如英国政府在制定学校管理规划时常用的scot量表。尽管该量表来源于民间,属于“草根研究模式”,但学校师生员工容易接受,易于得出调查结果,有利提出学校发展对策。

态势分析法 如swot分析法,将与学校规划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反复论证法 初步形成的学校发展规划须经校内师生员工、校外资深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的反复论证,多方听取意见,逐步完善修改,确定正式文本,提交学术委员会审核和学校工会委员表决。

学校发展规划编制组织

编制组织的设立 由于编制有国家的相关规定,一般学校成立临时性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大的综合性院校可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委员会”,待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后过渡为“学校发展规划执行委员会”,继续行使职权。

编制组织的成员 应包括校内成员、校外专家和社会代表三部分。校内成员指学校的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和部分学生干部;校外专家指国家或省级专职督学和规划专家;社会代表指主管部门领导、学生家长、社区社团负责人等。编制组成员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可保证学校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编制组织的管理 编制组织内可分调查组、秘书组、咨询组、执行组等。调查组负责规划调查统计信息的采集整理;秘书组负责规划文本的形成;咨询组负责规划编制文本的质量控制;执行组负责编制工作统筹安排和实施评估。

参考文献:

[1]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87.

[2]张安富.澳、新大学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31(11):92-95.

[3]陈玉云.学校发展规划的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1):13-15.

[4]海存福.学校发展中的swot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 2008,24(5):113-115.

第7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 人文景观 专业特色 功能分区

现代大学校园,越来越注重人文景观的规划及影响。基斯特说“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是否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1]。本文从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类专业高职院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景观规划入手,探索研究新校园如何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传承柳铁人的精神,营造具有学院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升校园品质的人文景观环境空间。

1 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

新校区人文景观建设,就是将学校近60年的柳铁校园文化灵魂带到官塘校区,表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行业文化背景、办学理念和特色,构筑功能合理的空间,将人文理念规划贯穿整个校园,提升校园整体品质,形成标识化、个性化的校园景观文化系统,注重以人为本,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1.1 学院的历史与发展定位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956年成立,历经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广西铁道专科学校、柳州铁道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等阶段,2009年更名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柳州市柳东职教园区,占地面积66万多平方米。学院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努力建设“在广西区内有重要影响、专业建设在全国具有特色的高职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

1.2 学院的行业背景 学院在2006年划归柳州市之前都是铁路局直属的院校,学院的铁路行业背景是和其他高校的最大区别。新校区的规划要将铁路、轨道交通行业等元素融入进来,教学楼、宿舍楼等都采用铁路系统高级灰颜色,突出铁路行业文化背景。

1.3 突出学院专业特色 学院坚持“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人文景观的规划,要以体现学院的铁路、电子、机械、汽车等专业特色为根本,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

2 总体功能规划与布局

2.1 结构与功能分区 新校区规划整体从结构和功能来划分,可分为行政区及主景观轴、教学实训区、休闲生活区、运动区、校友文化区等五大区域。

2.1.1 行政区 行政楼前广场,也是整个校园的主轴线广场,要突出严谨、肃静、儒雅、庄重的氛围,体现学校校训校风、师德师风、治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在此设置学校最为醒目、突出主题的大型标志性雕塑,体现铁路文化行业特色。采用不锈钢材质,整体高6米左右,周边配以喷泉系统,作为学校的灯塔式航标建筑,指引师生发奋图强、积极向上。

2.1.2 教学实训区 教学实训区是学生日常上课、实训的场地,要营造浓厚的治学氛围。主要运用静态雕塑来表现,可用铁轨、火车头、行业伟人、金属质感等元素来表现。

①铁路文化展示区域: “柳铁职院号”火车头展示放在进校门右边的实训楼广场,火车头的旁边建立铁轨实训展览区,以供学生户外实训用。运用钢筋建成的铁轨蜿蜒曲折,也是一具静止凝固的特色雕塑。②教学楼和图文信息中心旁绿地:可做接发列车人员现场工作的场景塑像等,传扬铁路学子的模范事迹和敬业精神。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园和世界工业文明发展长廊,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展现工业文明发展史。③二级学院实训楼前绿地:周边的大块绿地可作为展示校企合作、行业背景的文化区。如表现校企合作的柳州汽车企业宝骏实训基地,用一组人物雕塑群,表现学生在一线实训的场景;树立本行业的历史名人、伟人雕塑,营造出高尚典雅的治学氛围。动力技术学院可树立“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塑像;建筑技术学院可树立“木匠开山鼻祖”鲁班塑像。

2.1.3 休闲生活区 ①学生宿舍生活区及食堂餐饮区:食堂前小广场,设置文化景墙或花架,周边配以体现生活与美德、寓言故事等小雕塑,创造温馨和谐、洁净规范的生活休闲区[2]。②校园山丘坡地:校园内的小山丘坐落在教学区以南,山坡上建有凉亭、长椅,供师生乘凉小憩,也是学生课间自习的好去处。③景观湖周边绿地:景观湖作为联系整个校园的水体系统,自北向南,贯穿整个校园,湖中心正围绕着周围的小山丘,形成有山有水的山水园林景观系统。

2.1.4 运动区 体育场馆和操场:采用能体现奥运精神和运动之美的名人及名言,阐明文明体育和全民健身的意义和重要性。户外空间可设立展现体育运动之美的小型人物雕塑,创造健康朝气、青春绚丽、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2.1.5 校友文化区 学校正门大道上的绿地系统用来做校友文化广场。校友区用大型景观石突出主题,并刻上主题名称,比如:桃李园。树木采用班级领养的形式,旁边立以树碑。校园长廊和活动展示区来展现学校的风雨历程。可采用老校区的砖瓦堆砌,并移植老校区的树木花草装饰打扮,让老校友们睹物思人,回想起曾经年轻的美好时光。

2.2 内涵丰富的道路建筑系统

2.2.1 道路系统 可采用柳铁校训“明德励志、求知笃行”、校风“严谨、求实、勤奋、文明”来命名,如“明德大道”、“求知大道”、“严谨路”、“勤奋路”等。

2.2.2 楼宇系统 ①教学楼:可用“厚德楼”、“弘毅楼”、“博学楼”等激励学生思想、道德、奋发图强的词语命名,恢弘大气且富有文化底蕴。②实训楼: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充分体现学科内涵。如运输管理学院可用“毓秀楼”来命名,意为“钟灵毓秀”。运输管理学院女生居多,用“毓秀”一词冠以教学楼名显得高雅、有诗意。“毓”又与“运”谐音,体现专业特色。动力技术学院三栋实训楼可用“力行楼”、“敦行楼”、“知行楼”三个“行”字系列的词语来命名,体现努力实践、竭力而行、知行合一的学院精神。“力”与动力学院的“力”字双关,体现学校工科类的办学特色。“力行”激励师生注重实践、竭力而行,与学校“火车头”的铁路文化特色精神相辅相成。“敦行”勉励师生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知识与品格、抱负与才能,并在行动中勇于开拓创新。“力行”、“敦行”、“知行”三栋实训楼组成“行”字系列,体现勇往直前、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铁路文化精神。③学生宿舍楼:男生宿舍可用“宇轩楼”、“鹏举楼”、“志远楼”等具有内涵,志向高远的词语,显得豪迈大气、刚性十足。女生宿舍可用“蕙兰楼”、“玉洁楼”、“秀慧楼”等表现女生秀外慧中、冰清玉洁的词语,显得美丽高雅、富有品位。

2.2.3 广场、绿地系统 ①广场:校园中心下沉广场可用“润泽广场”来命名,润泽有滋养、恩泽之意。比喻学校环境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食堂前小广场,可取名“怡然广场”,有安适、愉快、满足之意,师生到此都是高兴愉快的心情,怡然自得。②绿地:图文信息中心旁的绿地可用“博雅园”命名,寓意学识渊博,品行端正,意在激励师生博学正己,做通识达雅之人才[3]。行政区与教学区之间的绿地可取名为“善下园”,译为善于下问,虚怀若谷。激励学生虚心学习,善于下问,做人要虚怀若谷,学会包容,是老子和谐思想的体现。

2.2.4 景观湖、观景亭系统 ①景观湖:景观湖水体贯穿整个校园,连接着运动区、教学区、行政区及生活区,用“清源”一词冠以校园湖名,意在水引自学校所在的柳州市母亲河“柳江”而来,水质清莹透澈,源源不断。二是表明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②湖中心的小亭可用“荷风亭”来命名,引自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因校园湖中种植荷花,引用“荷风”二字,师生来此欣赏荷花,亭亭玉立,阵阵清风袭来,芳香四溢,极富诗情画意。

2.2.5 体育场馆 ①体育场馆:体育场馆可用“卓尔馆”、“卓拔馆”、“卓立馆”、“卓捷馆”、“卓越馆”等“卓”字系列词语来命名,激励健儿们超越自我,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展现超越寻常、与众不同、卓越超群的精神意境。②户外体育场:可用“行健体育场”、“风雨体育场”来命名,表现体院健儿们刚强劲健,自强不息,风雨无阻的体育运动精神。

2.3 多元化的绿化景观设计 植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活体,是构成校园环境景观的重要因素。在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构建中,植物是体现校园风格特色、创造深远意境的重要元素。校园人文景观要注重园林植物的配置,体现“一花一草见精神”,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

2.3.1 因地制宜,打造园林式学府 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绿树长青,植物品种繁多。柳铁职院以建设园林式学府为目标,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品种,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姿态、色彩及味道,创造自然风景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校园。

2.3.2 传承文化,突出主题 校园中休闲绿地要展现特色,传承历史,创造风格迥异、主题鲜明的植物绿化休闲园区。

①桃园:桃树是老运校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学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校以来,校园里就种植了许多桃树,每到阳春三月,粉色的桃花竞相开放,淡雅芳香,娇艳动人。老一辈的柳铁人,见到桃花就回忆学校几经变迁的时光,也寓意学校培养的学生们“桃李满天下”。②桂花园:桂花树是柳铁职院老校区的又一代表树种之一。广西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桂花树。八月桂叶茂而常绿,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四季桂四季开花,四季飘香,都是观姿美和闻色香的绝佳树种。广西又称为“八桂”,栽种桂花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③茶花园: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老校区思进园的那株茶花树,是留给师生们最美的记忆。在新校园里栽种茶花,寒冷的冬天,看到那一团团似火焰般艳丽的花朵,带给人们内心一股暖暖的感动。④松园:象征坚强不屈、高洁傲岸的品格。北方皇家园林以松柏长青体现其统治阶级的稳固和经久不衰,种植到南方还是比较稀有的,所以是塔松是老运校里特有的一种树种。塔松坚韧挺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柳铁人精神文化的传承。⑤竹园:竹子中空外直,节节高升,象征品格虚心能自持,生而有节,视为气节的象征。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体现了一种淡泊、清高、自持、正直的中国古代文人思想[4],也为校园增添几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内涵意境。

2.3.3 色彩丰富,四季不同 大学校园不仅要绿化,而且要彩化。利用各种植物的色彩搭配,开花时节等,构置出一幅四时不同、四季芳香的园林空间。陆游曾有“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诗句,如春季的桃花,夏日的荷花,秋季的桂树,冬日的茶花等,随着各色花木的盛开或凋谢,不期而然地反映出季节和时令的变化,也让整个校园成为色彩斑斓、万紫千红的优美境地。

3 结语

本校园人文景观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宗旨及专业特色,通过合理的功能划分,利用景观雕塑、人文命名、植物配置等多种手法,构建传承学院历史、具有浓郁铁路文化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园人文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编著.人性场

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第二版.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2001:165-166.

[2]叶瑞龙.温州大学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规划探讨[J].科技信息,2007(11):177-178.

第8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设;少年宫;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是中央和省市文明办领导,为切实优化学校和社区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心小学,现有教师25人,学生402人。去年六月,我校根据县文明办、县教育局关于实施少年宫项目的要求,利用闲置的三间教室进行改造和装修,购置了相应的设备。目前,少年宫设有舞蹈室、音乐室、棋艺室、美术书法室、手工制作室、图书室和室外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场。各功能室设备和器材比较齐全,能够满足少年宫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的需求。八松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宗旨是:快乐、健康、成长。活动开展的原则是“三全”:一是全部学生自愿参加;二是全部是兼职辅导教师;三是教室以及所有功能教室、每一块空闲地全部是活动场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要办成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农村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平台、农村未成年人的科普活动场所。我们把“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个性信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愉快地习、快乐生活,形成个性鲜明、情趣高雅、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少年宫的活动目标,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

一、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根据我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功能室的设置,我校组建了舞蹈、手风琴、口风琴、电子琴、竖笛、中国象棋、少儿绘画、硬钢笔书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十二个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相应成立机构,制定活动方案计划,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本小组课外活动。

二、与学校的教学资源整合,开展课外文体活动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我们把少年宫的活动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一是把学校每周四下午第三节队会课与少年宫的活动联结起来,把少年宫课外活动作为校内教学的延续;二是利用学校的文体场所为少年宫开展活动,以填补少年宫活动场所的不足。三是合理安排教师资源,把教学活动安排为校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部分,把课外活动作为校内教学的补充。

三、合理安排各功能室活动时间,丰富住校生的课外生活

我校住校学生有73人,大多数是边远山区学生和留守儿童。为了解决住校生的课余生活的枯燥,让住校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们把每周一至四的下午5:20-6:00和周日下五4:00-6:00作为少年宫的活动时间。在活动时间里,由兴趣活动小组负责组织住校生开展活动。

四、由少年宫组织开展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展现少年宫的活动风采

今年五月底,我校由少年宫组织开展参加了全县的庆“六一”国学经典展演;六月少年宫又组织开展了《向雷锋学习,做阳光少年》――八松学区庆“六一”暨首届艺术节、儿童节画展等大型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向家长和社会展现少年宫的风采,让家长重视孩子的特长发展和品德养成,让学生品味少年宫活动的成果,体验特长发展的喜悦。

五、延伸“金种子”工程,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针对本乡七所村校,面对的都是农村孩子,活动场所少的现状,延伸和创新“金种子”工程。在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阵地、队伍、活动、制度等方面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克服了不少的困难,也有一些肤浅的感悟和体会:

(一)建立机制,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制度保证。我校乡村少年宫由校长直接担任主任,活动组织和后勤保障分别由学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和总务主任负责,承担少年宫建设的规划、统筹和指导。重点保证少年宫开展活动的物资供应和安全保卫工作。少年宫制订了长短期建设规划、活动开展规划和资金使用规划、《乡村少年宫工作管理制度》、《乡村少年宫主任、副主任工作职责》、《外聘教师工作职责》以及各活动室管理制度等16种制度,从机制上保障了乡村少年宫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序规划发展。为调动教师参与少年宫活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层层负责、全校参与”的工作局面,我校将少年宫工作情况纳入教师考评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以此鼓励教师全力参与少年宫的一切活动。

(二)目标明确,把握乡村校园少年宫建设的功能定位。我校乡村少年宫以“丰富住校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特长、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少年宫的建设目标,以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灵活性作为少年宫的活动目的,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功能,展现乡村少年宫教育多样性,为学生服务。一是把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作为校内教育的延续。少年宫充分利用放学后时间开展活动,保证学校教学内容与少年宫活动内容不相冲突。二是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学校利用家长会、开放日等时间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少年宫,参与少年宫活动,零距离接触少年宫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组织的“六一活动”、“班级广播操赛”、“艺术节”、“小画家作品展”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吸引了更多孩子参与少年宫活动。

(三)加强保障,保证少年宫建设取得成效。一是经费保障。学校按照中央文明办的文件精神,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渠道筹措乡村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学校对各级政府所拨付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基础设施设备维护和辅导员交通、生活补助等。二是场地保障。我校教室本很紧缺,为了实施少年宫建设,我校通过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挪出三间教室,投资装备了舞蹈室、美术书法室、棋艺室、音乐室、手工制作室等五个功能室,开设了乒乓球和羽毛球两项室外活动。同时,图书室做到一室多用,为少年宫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师资保障。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鼓励特长教师的兼课,努力实现的师资配置共享;另一方面,外聘教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为少年宫服务。学校外聘民间艺人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少年宫的师资队伍。

第9篇:文明校园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城;规划;设计

重庆“西部新城”主要由大学城、西永微电园、土主物流园等五大片区组成。大学城坐落两山之间,宽阔的街道、成片的绿植、迎面而来的学生,让人感受到校园的勃勃生机;宏伟的教学楼,无处不在的书香氛围、园林式的校园布局,湖桥相依的秀美庭院,让人体会到人文与生态的完美融合。历经六年的积累沉淀,2010年大学城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高调爆发,大学城浓厚的人文气息,优美的环境以及日益成熟的配套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率先启动的地产项目更是引动高端,成为这个城市里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片区域,山城华章,由此大成!

1项目概况

盛豪·首港城项目用地位于西部新城中心区,大学城与西永微电园交界处,北临重庆科技学院。基地位于市中心区半小时生活圈中,距离大学城中心约10分钟车程,四面环路,交通便捷。用地现状为浅丘地貌,四至道路尚未建设,用地东南宽阔的城市绿带和滨河公园,将为项目提供优良的景观资源,(图1)。

2设计原则与依据

采用ATR DECO建筑风格打造一种尊尚、华丽的生活模式,别致的城市建筑、绿意盎然的周边景致,让东方文明与西式生活的相互碰撞,创造一个温馨的居家气氛。高尚、豪华、是这里共同的选择。

2.1 设计主要原则

第一,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人居的环境空间。

第二,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

第三,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第四,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人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2.2设计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重庆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目方案设计任务书》、《盛豪.港城项目方案设计任务书》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结构、电气、给排水、燃气专业设计说明及综合管网设计分别依据其他设计规范及相关法规。

3.方案总体设计研究

3.1规划目标

用地现状为浅丘地貌,四至道路尚未建设,项目用地分为四块,缺少呼应关系的现状,在设计中强调了规划布局的轴线结构关系、整体性及连续性,使四块地的建筑空间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统一的项目形象。用地东南宽阔的城市绿带和滨河公园,将为项目提供优良的景观资源,产品分布在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的同时,创造北高南低、适宜人居的内部环境,减少了空间压迫感,创造错落的天际线;合理的功能分区有效避免各功能的相互干扰,延展城市商业功能。项目通过有效的内部交通组织,生态的环境设计,高端的产品定位共同营造高标准人居环境。本案高度注重项目与城市空间、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

3.2规划结构

通过结合各个用地中心景观设计,形成“U”字型结构主轴线,将四个地块串联起来,统一规划手法,形成“一轴四心”的规划结构和完整连续的空间关系。A、B地块沿北向布置点式高层,南向顺应城市肌理布置多层洋房,减少高层对其影响;C、D地块最大化利用景观资源,将外部景观渗透至小区内部,利用建筑山墙面与高压线平行布置,形成较大间隔,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充分强调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尊重。由于运用多种高度的建筑组合,在平地上也营造出山地建筑组合错落有致、动人的天际线。在A、D区东侧沿城市主要道路界面,设计了大型商业和一栋25层的酒店式公寓,公建形象的建筑立面充分体现了大学城的高端定位和城市经营的崭新理念,借此统领周边区域,大幅提升了整个地段的城市形象,树立大学城门户标志,(图2)。

3.3功能分区

项目A、D两个地块为商住结合布局,B、C两个地块为纯住宅布局,商业建筑面积5.65万平方米,包括一层沿街街铺、3-4层集中商业以及25层的公寓式酒店,与规划中的城市商业街区交相辉映,强势收拢,完善了城市商业体系。合理规模的特色商业可以保障繁华的后续经营,能成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及大学城建设的给力助推器。另外设计中将场地适当挖填,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道路最大纵坡为10%,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

3.4 交通配套

根据对规划交通的分析与判断,A地块车辆出入口设置在用地北向与东向,西向设置人行主要出入口;B地块设置在西向与南向,C、D地块设置在北向与西向,合理清晰的交通流线有效地保证了消防疏散、商业活动、居住人流、车流的高效性、便捷性,在保障住宅私密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对项目配套设施的使用要求。本案地下车库面积达到7.25万平方米,通过大规模设置地下停车场与局部地面停车结合,实现小区内部人车分流、满足住户停车需求之外可为社会提供更多车位,有效减少停车压力给城市交通带来的负担,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结合商业和中心景观带布置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公共服务设施及体育健身设施,更易被人使用,增加了公共参与的机会。6班幼儿园放置于C地块西北角,同时为城市和小区服务。总体布局体现了以人为本,将建筑功能复合化,建筑空间生态与娱乐化,建筑形式个性化的构想构想。

3.5绿化设计

项注重外部景观资源利用及内部景观氛围打造,以简洁而有旋律的线条,富有趣味的小品、绿植,变化丰富的叠水、喷泉组成多层次的景观空间,描绘出一幅幅滨水而居的诗意画面。在沿街面提供足够的流通空间和商业外延空间,将内外大小空间有机的与商业相互渗透,利用喷泉,灯饰、铺装、广场、雕塑等烘托商业气氛打造出一个纯正的可居可游的生活氛围,而不是把建筑简单当成钢筋水泥的产物,使之更加突出现代文化人居的氛围,让建筑成为园林中的点缀,倡导内外景色呼应共生,真正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4.建筑设计

4.1 单体设计

在户型设计上我们参照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管理办法》规定的评定标准与评定体系进行设计,平面方正,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没有相互干扰,交通顺畅,起居室与餐厅、厨房空间配置紧密协调,并最大限度利用景观资源。高层“十字形”平面设计使得每户均有至少两个面接触景观,是全景观的空中洋房,所有房间都有直接采光,户户景观朝向良好,通风自然。在户型和面积的选择上,我们参照重庆的市场状况和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设置了大中小多种档次的户型,以满足各个层次的消费需求,并且符合90、70政策要求,(图3)。

4.2 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借鉴海派ART DECO建筑元素与本土文化结合,运用重庆“青砖灰瓦”的建筑特色与ARE DECO建筑风格的共性,采用坡屋面退台式设计,建筑形象挺拔,气质细腻,树立了尊贵典雅的气质与风范。在整体形态处理上避免以往花园洋房整齐排列式的机械呆板方式,通过对形体立面的重新整合组织,使多拼的洋房宛如一栋独立的大住宅——完整、典雅、庄重,并使其序列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真正使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和谐自然、精致细腻,散发出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体现重庆城市的国际性与包容性,创造出高品质的人居建筑典范,(图4)。

盛豪·首港城项目总体布置建筑尽量采用南北朝向,并选用合适的建筑体型系数和窗墙比,建筑物护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保温砂浆、塑钢窗。拟建一组具有完整的空间结构、丰富的城市空间和建筑天际线、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浓郁的文化内涵,与大学城整体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市综合建筑组群。

5.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思考

盛豪·首港城项目自身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结构,同时它处于校园及城市的更大的系统中,并且是处于动态和不断发展中的,因此要从城市的角度,以整体观和发展观的规划理念进行整体把握。盛豪·首港城项目规划设计是“西部新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西部新城”的合理开发还需要与其他环节的整体协调和配合,应通过加强规划的多方参与、建立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及加强市民的“全过程参与”和“社区建筑师”等方法加强开发过程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设计.城市规划,2002.

[2]游小容.绿色校园建设规划——以兰州大学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