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

第1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 电力市场;电网规划;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4-006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电力市场发展迅速,电力的安全、稳定和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电网规划不仅是所在供电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电网经营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电网规划的目标就是保证电网满足供电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要求,对电网的建设、运行和供电提供保障。本文通过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若干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从而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1 电网规划

1.1 电网规划内容

电网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它主要完成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确定电网未来安装设备规格(如导线电压等级及型号、变压器规格等)和确定电网中增加新设备的时间和地点。编制规划的通常方式是:首先进行负荷预测来确定负荷需求的规模和方向,然后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来确定规划期需要补充的容量的规模和分布,从而进一步来确定降压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我们可以根据容量和负荷分布的需求来进行网架结构设计优化,按照负荷发展和网架方案确定建设项目及顺序;进行方案综合评价。编制规划的基本解决方式是在确定电源和规划负荷条件下,对变电站的最佳位置、最优容量和线路的最佳路径、最优截面的求解。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其实质是利用以往的数据资料找出负荷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出电力负荷未来时期的变化趋势及状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规划方案的质量,负荷预测流程如图1所示。

1.2 电网规划原则

电网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企业发展规划应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2)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要把长期发展战略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保持企业内各项工作的延续性和统一性,从而确保公司目标的分步分层实现;3)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相统一的原则。企业要按照建设现代化企业的总体目标,逐步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企业内各业务和职能部门的规划目标要与本公司总体发展目标协调统一;4)实物量规划与价值量规划协调并重的原则。电网规划应能实现企业建设和运营的物理量目标及公司经营的价值量目标的协调运行;5)和谐发展与整体优化原则。加快推进企业各项工作合理、协调和稳定有序发展,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3 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特点

在市场机制环境下,电网规划将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电网规划的注意特点如下:1)未来电源规划的不确定性。电力行业进入市场化后,把发电和电网分隔开来。由于电网的建设周期相对于电厂的建设周期来说相对比较长,因此我们很难估计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系统电源及市场的变化,这样就增加了电网建设的投资风险;2)未来负荷变化的不确定性。因为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向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所以当用户根据自身的考虑出发改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时,将会导致系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重新分配,这样就增加了负荷特性的不确定性;3)系统潮流的不确定性。在电力市场环境中,电网调度的原则是根据电厂机组的报价和用户需求来决定成交量、成交价格和优化调度次序。市场中各电厂生产都是追求其最大利润来不断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按照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投入机组台数及生产规模;4)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在电力市场进行改革前,一体化电力企业通常是输电网的唯一投资者,电力企业传统机制可以保证企业能安全地实现投资回收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电网投资不存在任何风险。然而,改革后的电力市场,电网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投资回收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减小项目投资资金风险和保证获得最大投资回报,对电网规划方案进行经济评估是非常必要的;5)电价的不确定性。在市场环境下,电价会受负荷、地点和可靠性因素的影响,由于负荷的不确定性、地点的不确定性、可靠性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拥挤情况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得电价变化频繁,从而使得电价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6)规划目标的不确定性。在我国的传统体制下,电力部门肩负行业监管的职能,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网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其本身具有逐利性,但是出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电网公司包括电网规划都将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二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也将造成电网规划上存在目标以及最优方案的选择上的不确定性;7)投融资体制的不确定性。与我国传统的国家投资体制相比,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建设的融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这就意味着电网建设上容易受金融市场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4 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步骤

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未来的电源规划和负荷变化趋势;2)对我国现在的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和将来的电源和负荷进行相关预测,进而来预测未来的电力市场情况和电价水平;3)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筛选;4)提出候选备用的规划方案;5)估算可能受益的情况并对它们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分析。其中前两步是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第三步和第四步是根据优化方法按电力市场环境条件下的要求和所建立的新的规划模型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第五步是对所得方案的经济性进行验证。

3 结论

因为电力市场在我国还处在初始阶段,所以基于我国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规划制度并未完全建立起来,本文通过对电网规划中若干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可以对建立基于市场环境的电网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6.

[2]高赐威,程浩忠.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华东电力,2005,33(3):5.

[3]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4]金华征,程浩忠.电力市场下的电网灵活规划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2).

第2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医药零售市场,作为满足消费购买的交易平台,在此大环境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这也无形中吸引了更多的竞争者加入,使得医药零售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格局,同时整个行业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场所租赁成本、信贷成本、等)不断增高,经营效益却每况愈下,企业在此好坏参半的经营环境下,为了更好的生存、发展,在整体战略的驱动下,连锁化战略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工业企业必须重视与零售药店的战略合作

面对医药零售市场的变化趋势,医药工商业企业应该从意识、战略、战术、组织、资源等方面予以应对,必须系统、全面、长期的思考、规划实践与零售药店的战略合作。

(一)全员连锁意识:

1:企业决策层,通过市场专业数据公司、政府网站、行业协会、药交会,的信息、数据,时刻关注零售业态市场、区划市场结构变化趋势、份额占比,结合企业资源、能力,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战略愿景

2:企业管理层,深入市场,了解连锁业态组织架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指标,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品类管理、客类管理、运营管理,同时了解连锁与企业合作模式,组织形式 、资源配置结构,为企业开展连锁业务作策略智库准备

3:企业执行层 ,企业可选择全国样板连锁,并由专人、专项资金,进行实践操作,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思路,实现连锁系统运营模式,培养连锁运营专业人才,为后续全国启动连锁市场作模式准备

(二)战略规划:

1、组织建立,战略要落地,首当其冲是组织结构中设置连锁业务部,建立完整的运营平台,独立于企业现有业态销售体系,并建立独立财务预算、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管理链条,

2、产品规划,随着宏观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竞争环境的变化,连锁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经营模式经历,平价、高毛利、贴牌、品类管理、多元化经营等多种模式,相对应的,为了实现连锁企业经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医药工业企业与连锁合作产品特性也会有所区别,不同于其他市场业态,为此,医药工业企业应根据连锁经营需求,结合企业现有产品资源,形成双方共赢的产品集群。

3、平台战略,医药零售连锁组织体系健全,管理规范,运营有序,流程高效,职业素养高,依托工业企业一线人员能力素质,无法与其对接,所以要想快速启动连锁市场,必须借助企业总部各职能部门、各层级的力量,搭建一个多元化、多种形式级的沟通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战略合作平台,和和谐人际环境氛围,总部搭台,一线唱戏,是开展连锁业务的重要战略举措

4、运营系统,为了实现连锁业务在企业内部快速、高效的运营,提高企业市场一线响应速度,提高连锁服务水平,重建运营流程,重建管理体系,重设流程关键环节标准,是必须之举,

5、资源战略,连锁业务是医药企业的战略型业务,不少企业对连锁的资源投入力度相当,但却未实现预想的产出效果,究其原因,关键是并未了解连锁的价值资源是什么,结合企业的产品属性、资源状况,以哪一种合作模式最为有效,目前医药企业与连锁合作基本模式有两种,资源换平台,终端营销换销量的营销型合作;资源换首荐,合同包销量,选择何种合作,还需企业结合自身资源、进行系统思考,方能决定

二、工商战略合作模式

(一)、战略合作两种模式示意图

(二)、资源换平台战略合作模式

基于品牌企业、连锁营销运营体系健全的企业,资源配置重点是消费者

1:货柜陈列;解决消费者买得到的问题,企业可通过陈列位的闪牌、柜托、柜贴等使产品生动化,提升消费者关注度,产品卖点传播度

2:店内、店外POP,通过POP的陈列,条消费者店内、店外关注度、兴趣度、吸引度

3:通过试用装的终端派发,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疗效的体验认知,形成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公信力。

4:通过参与连锁的社区推广、主体性促销、企业自主开展的消费者促销活动,提高销售到成率,提高销售份额

注:资源换平台的具体含义,企业在连锁实现销量目标,必须通过陈列,POP,店员首荐,消费者终端体验,促销实现,这些资源是药店的有偿性资源,连锁通过有偿性的提供,实现连锁非盈利性收入,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实现产品在终端的流转,经营目标的实现。

总之,通过目标顾客在药店购买决策过程认知、认同、认购,来决定所购买资源,进而确保销售形成,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三)、资源换首荐战略合作模式

合同包销量,资源换首荐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合同包销量,基于企业现有品牌不具竞争力、影响力,无法形成集客能力,企业连锁运营平台尚未建立,为了实现连锁市场份额,企业可以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加成定价,在确保企业微利、并达到连锁首产品毛利空间情况下,进行包量、首荐合作,该模式资源配置关键环节  连锁店员

1:店员产品知识培训,通过对店员一对一式、集中式,信息平台有奖问答式、神秘使者、市调表等形式、公关式,对店员进行产品知识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达到对产品组方、药理、概念、卖点、推销技巧、推销话术的掌握,及对产品品质、疗效的认同,同时也提高了店员推荐达成率

2:店员客情建立,国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讲就关系的社会,关系是第一生产率,通过组织多种店员联谊活动、节假短信问候、协助店员完成任务等手段,让店员对企业,对接代表产生情感,爱屋及乌,无形中提升了对公司产品的关注、关爱,进而提高了产品推荐的频度、提高了产品销售份额

3:物质激励,马斯洛五项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是递进式的,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在

满足搞成次的需求,连锁店员消费意识超前,收入相对较低,数典型的月光族,最紧迫的需求,是收入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多种与企业产品关联的竞赛形式,设定一定的奖金,提高店员的参与度,同时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销售份额,常规形式,销售竞赛、陈列竞赛、推荐技巧竞技、等

4:联合用药、疗程用药,连锁对首荐产品有层次之分,出首推保量外,二推、三推等不保量,店员也无任务考核,店员因此会选择规格大的,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进行优先推荐,企业基于此前规则,可通过联合用药、疗程用药概念,提升客单价,解决店员销量选择推荐取向;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竞赛形式,设立奖金,提高店推荐位次,进而提高销售可能。

5:阶段性提供资源,在连锁店开展消费者促销活动,通过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可降低店员推荐难度、、,提高销售份额

注:资源换首荐的具体方法,企业根据自身运营资源,,结合连锁首荐管理制度所明确的首荐条件,所要求的综合毛利率,通过合约的规定实现资源换首荐的目的。

第3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 公路货运;市场预测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66-02

0 引言

市场预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这种增加不仅反映在数量上的不断增长,而且在品种、规格及性能方面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组织社会化生产、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城乡人民的各种交往,对公路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和广大运输经营者,就不仅需要对运输市场的现状有深刻地了解,还要对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质的和量的分析和预测。

1 概念

所谓公路运输市场预测,实际上就是研究预测运输市场的潜在需求,是在市场调查所取得的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运输市场供需的未来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测算,并做出预见和判断,从而为运输经营者、生产部门及流通部门确定经营计划和目标,为管理部门制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发展生产、满足需求、繁荣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2 意义

1)首先,运输市场预测是制订和调整行业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搞好市场预测,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使之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2)运输市场预测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搞好市场预测。有利于加强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控制,自觉地把运输行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轨道;

3)搞好公路运输市场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管理,提高运输市场管理水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搞好市场预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当前,在我国公路运输市场中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通过市场预测,能够预先掌握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运输市场,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5)搞好运输市场预测,可以引导运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寻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积极的经营策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现在我国的公路运输市场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市场预测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输市场的科学管理水平。

3 原则

市场预测是根据已掌拥的资料预计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由于经济运行过程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局限性,预测误差在所难免,为增加公路运输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预测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连续性原则

运输市场的发展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描述这一变化过程,也不是仅仅靠一两次预测就可以一劳永逸,所以应该把市场预测作为市场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只有连续不断开展市场预测工作,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加深对运输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系统性原则

公路运输市场联系着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又受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对公路运输市场预测,不能仅仅局限于公路运输市场本身孤立地进行,而应该综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各因素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可以有效地避免预测偏差。

3)客观性原则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凭个人主观愿望办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只有充分揭示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趋利避害,争取较好的市场管理效果。

4)大样本原则

由于公路运输市场需求多样化,在进行预测时,选用的样本应该尽量多一些,样本越多越全,越具有代表性。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样本数目不应少于30个。

5)测不准原则

任何一种预测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公路运输市场管理不同于企业经营,在进行市场预测时相对期限可能长-些。因此,一是不必要追求过高的精确性;二是要在不影响预测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预侧期限和预侧范围,三是要注意对预测结果的跟踪检验和调整。

4 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明确的工作方向,预测目标就是预测的主题。因此,进行公路运输市场预测,首先就要确定预测什么,为什么预测,预测的期限及范围。

确定预测目标要力求准确、明了、具体。市场预测中包括的因素很多,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

2)收集整理资料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必须占有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由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访问、调查从市场上获得的未经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第二手资料是对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简化而获得的资料以及从统计部门、科研单位直接取得统计数字、科研成果等。原始资料必须经过整理才能应用。对资料的整理,要注意按时间序列区分其变化形态,找出变化规律,如线性变化、周期变化、随机变化等。

3)分析判断

获得充分的资料后,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要求,认真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据此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

分析判断是预测的关键环节,能够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就能够确定较好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就准确可靠。否则,预测模型不能正确反映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预测就没有意义。

4)做出预测并分析预测结果

建立起预测模型之后,根根占有的数据和确定出的模型参数进行运算求解,求得预测值得出预测结果后要加以分析和检验,分析预测误差和可信程度。

5 结论

公路运输中的市场预测问题多种多样,需要根据相应的情况进行合理判断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和处理方法,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第4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策略

1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企业内部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意义的认识与管理力度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中,新型的管理观念及先进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理念尚未完全成熟,在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实际状况中,受传统造价工作观念与手段的束缚性较大,对具备现代化创新性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机制缺乏充分的了解。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理念在建筑企业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较少。在当前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意义的重要性认识,促进建筑行业平稳度过转型发展的“阵痛期”,提高企业发展效益[1]。

1.2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动态管理与控制体系

在现阶段的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动态化管理与控制工作体系尚处在建立、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对于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所伴随出现的动态化造价工作形势尚不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因此,加强当前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对建立完善的建筑宫咸亨动态管理与控制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建筑企业自身对造价动态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加大,促进了建筑行业内部对上述工作步骤重要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深度,进而有效促进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相关理论与指导经验体系的充足与完善,为建筑企业的造价工作程序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2]。

1.3有利于企业把握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要点

建筑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面临着的除了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复杂市场形势下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来自社会、市场变化、企业发展内部等诸多方面,在现阶段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因此,不断加强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有利于企业内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复杂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时刻保持对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相关问题的认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把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中的发展要点和难点,最大程度地维护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竞争地位和经济效益。

2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2.1认识动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动态管理各项措施的实施

不断强化对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力度,是不断推进动态管理各项措施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比如,从建筑企业内部领导与管理阶层的角度来看,必须时刻保持对市场发展与建筑工程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并对其关系的变化趋势保持客观、清醒的判断,从而促进企业内部能够有效处理市场经济变化趋势下工程造价的动态化问题,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3]。

2.2强化工程造价动态变化应对机制,做好工程预算工作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预算工作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步骤。因此,强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变化监督与应对机制,是提高工程造价动态化问题解决效率,做好工程预算工作的重要手段。主要可表现为处理好施工环节的造价预算地位。在完整的建筑工程中,施工环节作为耗时最长、花费最高的一项工程环节,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动态化造价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有效提高对施工环节造价工作的重视力度,在施工环节的进行过程中紧跟市场发展形势,准确评估、预测市场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工程预算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另一方面,要紧跟工程招标文件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了解文件中所要求的诸项工程造价标准[4]。同时,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与生活现实要求,深入分析所进行的建筑工程中环境、硬件设施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保证在造价动态化管理与控制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功能,同时将动态化管理与控制工作理念有机融入进去,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应对机制建设与工程预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供极为有效的发展条件。

第5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一、第三产业劳动收入占比①的行业结构特征

(一)1991—2011年间各行业增加值的描述性统计②1.1991—2003年。从表1可看出,从各行业增加值的绝对量上来看,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均保持良好的上涨态势,但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各行业增加值的历年增长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就此间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而言,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增长最快,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增长最慢,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在内的生产行业的增长率均不高。从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相关分析来看,除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行业之外,其他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都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正相关。除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外,其他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产业贡献度较高。以各行业增加值占比变化反映的行业结构变化显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增加值占比居历年第一,金融、保险业次之,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则居历年倒数第一。从标准差反应的变化趋势来看,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占比下降最为剧烈,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行业增加值占比的下降趋势也较为明显,其他行业的增加值占比变动比较稳定,下降幅度较小。2.2004—2011年。从表2可看出,2004—2011年间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持续增长,从年增长率的纵向对比来看,相较于1991—2003年间,多数行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呈上涨趋势。就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而言,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其年均增长率都在19%以上,均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从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相关分析来看,除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之外,其他各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都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正相关,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是第三产业增长的中坚力量。以各行业增加值占比变化反映的行业结构变化显示,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依然位居第一,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所占比重则居历年倒数第一。从标准差反应的变化趋势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的增加值占比变动较为剧烈,其他大多数行业的增加值占比变动比较稳定,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趋于均衡。

(二)1992—2011年间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描述性统计④1.1992—2002年间⑤。1992—2002年间,第三产业职工工资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6%,高于此间我国劳动者报酬16.4%的增长率。然而第三产业职工工资总额的历年增长率以及其他各行业工资总额的历年增长率均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从分行业的年均数据(见表3)来看,房地产业年均增长率最高,地质勘查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年均增长率较低,均不足10%。从标准差数据来看,职工工资总额历年增长率变动最为剧烈的是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其下降趋势十分明显。从工资总额占比的⑥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变化较为明显:其一,从各年度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绝对数据来分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传统优势行业下降趋势明显,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后兴行业的工资总额占比则逐年上涨。其二,从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相对增长率上来看,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年均增长率最高,而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传统优势行业则呈负增长,尤其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其工资总额占比的年均增长率甚至为负。从标准差数据反映的年增长率变动幅度来看,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行业变动最为剧烈,非盈利性行业(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变动相对较为平稳,而传统的主导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变动幅度最小。其三,从行业工资总额占比与第三产业工资总额占比的相关关系来看,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在内的多数行业与第三产业的工资总额占比负相关,其中,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负相关系数最高。由此可得,与第三产业工资总额占比趋于下降的趋势相比,这些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上涨成为阻止第三产业工资总额占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动力。2.2003—2011年间。此间第三产业职工工资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3%,增长幅度明显高于1992—2002年。从分行业数据(见表4)来看,金融业年均增长率最高,而最慢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年均增长率也在14%以上,各行业间工资总额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要明显的小于1992—2002年间,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收入增长日趋均衡。其一,从绝对数据上来看,不同行业的变化态势明显不同。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工资总额占比呈直线下降趋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行业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走势。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则保持平稳发展,只有小幅上涨或下降。其二,从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相对增长率上来看,作为新兴行业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占比的增长率最高,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的年均增长率则为负值。从标准差数据反映的增长率变动幅度来看,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年增长率变化较为剧烈,其上涨或下降的幅度较大,呈“W”走势,其他行业的变动相对平稳。其三,从行业工资总额占比与第三产业工资总额占比的相关关系来看,金融业的负相关系数最高,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正相关系数最高。另外,从历年各行业与第三产业工资总额占比的变动趋势来看,推动第三产业工资总额占比上升的动力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发展上。

二、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及其收入结构的发展态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1991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及其收入结构的发展做如下判断:第一,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呈现出非均衡—均衡的发展态势。尽管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较高,但其占比却在不断下降,水利管理业占比尽管依然很低,但却呈现出明显的上涨态势。而且,数据显示,2004—2011年间各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的标准差为0.03,要远远小于1991—2003年间的0.27。第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呈动态转化。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逐步被弱化,新兴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推动着第三产业发展,甚至超越了传统行业。但是,新兴行业尤其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还十分欠缺,一方面,其行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较低,另一方面,其增加值占比也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第三,与行业结构日趋均衡的发展态势相比,行业间的收入结构也日趋均衡。历年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极差值逐渐缩小,从原来的年均55%左右缩减到年均50%左右,历年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的标准差也从1992—2002年间的最高1.39下降至2004—2011年间的最高0.16。第四,分要素使用偏向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总额占比较低,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总额占比较高,而且前者明显下降或上升有限,而后者显著上升。如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年均工资总额占比均不高,最低的仅有2.8%,而且增长速度也较慢。相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工资总额占比却一直保持较快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越传统服务行业。第五,分行业性质来看,行业之间的收入结构明显不均衡,典型的国有行业的工资总额占比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例如,1992—2002年间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行业的工资总额占比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30%以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工资总额占比也一直保持在35%左右,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的工资总额占比甚至曾高达65%。第六,行业增长与劳动者权益不对等。金融业、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力并没有体现在工资的提升上,尤其是房地产业,其增加值一直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长率,但是其工资总额占比却从8%降至不足4%,行业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从业者报酬的提高。而行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下降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工资总额占比却逐年攀升,劳动者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三、各行业收入结构变动的中间机制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各行业增加值占比,由于不同行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的工资水平差异引致劳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行业间的调整,导致各行业要素禀赋配置差异,最终势必影响行业间收入结构的变化。而合理的收入结构应与其行业发展速度以及规模相对应,应与要素的使用偏向相对应,应充分体现市场化倾向,避免行业性质差异。然而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尽管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及其收入结构分别呈现出均等化趋势,但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与其收入结构并不匹配。一方面,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行业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部分行业规模的增长效益并没有惠及普通的劳动者,再者,密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行业其工资水平却较低,与要素贡献程度不成比例,最后,不同性质间的行业收入差距较大,没能充分体现市场化改革成效。我们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机制主要包括:

1.就业结构的变动。从总体上看,1991—2002年间,第三产业的内部行业结构相对固化,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三个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然而,此间的就业结构与行业结构并不一致,增加值占比近20%的金融行业,其就业人数占比尚不足2%,而增加值占比仅有6%左右的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却容纳了第三产业近15%的劳动力。正是就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等导致了行业间较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以及工资差异,致使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转移和转出,进而影响各行业收入结构的变动。以部分行业为例,1991—2002年间,金融保险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因此吸引了大量劳动力,2003—2012年间其总从业人数增加近200万人,增加比例近70%,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但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其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导致2003—2012年间其工资总额占比并不高,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2.要素禀赋结构。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资本要素。由于资本要素的相对稀缺、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力要素的价值补偿对资本要素的依赖程度较高,特别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结构中。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实背景下,资本的稀缺性、高组织化以及偏向资本的制度安排使得资本的权利不断扩张,导致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其工资总额占比却相对较低。就如同房地产行业一样,其行业增长的同时,劳动者权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行业发展的成果主要被资本占取。而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进一步导致劳动力价格的上升速度明显滞后于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劳动和资本要素之间较高的可替代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导致资本的不断深化,资本存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总额占比不可避免的下降。但是,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开放,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的转移势必导致行业间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均等化,届时吸引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一旦消失,劳动力价格势必上涨,这一剧烈的成本变化将会冲击行业发展。

3.行业间技术水平的差异。技术要素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从前文的分析来看,技术相对集中的行业其工资总额占比不断攀升,技术在推动劳动者报酬增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源于我国技术创新方式的改变,带动更多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劳动力,从而促进了技术型人才工资水平的上涨。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的都是引进技术的发展方式,而且更多采用的是资本增强型的技术引进。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引进式的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掣肘,因此,我国加大了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道路,这条发展路径首先提高了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从以资本增强型为主开始向劳动增强型转变,尽管这一过程相对缓慢,但发展实践证明,劳动增强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报酬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但分析同样表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技术相对集中的行业还没有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其行业增加值甚至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我国自主式的技术创新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加大力度推进。

4.市场化程度。数据分析发现,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工资总额占比较高,而且,其工资总额的上涨与行业产值规模并没有多大关联,最为典型的是电信业、金融保险、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尽管其行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下降,但是其工资总额占比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行业以政府投资和政府管理为主的经营发展模式,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及经营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经营成本高,行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但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发展模式却保证了这些行业较高的工资总额占比,这也正是其他行业工资总额占比偏低的主要原因。在社会资本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行业之间的发展表现为零和博弈状态,一方资本存量的增加意味着另一方资本存量的减少,各行业之间在资本要素的供给上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关系。当资本要素的供给偏向国有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时,其他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抑制,其劳动者报酬水平自然增长缓慢。

四、结论与建议

第6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就业指导 医学院校 专业教师

就业指导课作为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毕业生掌握正确的求职方法和技巧,顺利就业、保护自身权益提供了一定帮助sub[1]。医学类院校专业技能性较强,就业指导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医学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素质特点和行业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条件,理清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实施符合医疗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量体裁衣式的就业指导,才能使不同专业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更加细致周到、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成效的实施。

1 目前我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情况

1.1就业指导教师非专业化

我校就业指导课大多是由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文化教研室教师担任授课任务,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长期工作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缺乏对不断变化的医疗行业人才市场的了解,职业技能不足,不能满足医学生对实用案例的需求;就业指导缺乏专业背景,针对性弱,削弱了对医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指导的有效性。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诸多可利用的积极因素中,专业教师的积极因素得不到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主动或被动进行就业指导的不多,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专业教师的指导关系是最为密切的sub[2]。

1.2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

我校就业指导课多以单纯课堂教学为主,教材内容侧重于告诉学生与就业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提供的是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等应急性和支招性的就业指导,缺乏贴近医学生实际的案例和与专业有关的医疗行业就业方面的专题,不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就是听老师“神侃”,在课堂上感觉就业知识有用,但在求职过程中感觉无用或根本不会用。就业实践课具有随意性,可被一场模拟招聘会或就业指导讲座而取代,而现代社会,医学专科生所面临的是竞争高度激烈、情况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缺乏专业背景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能满足医学生就业需要的学科专业性的辅导要求,缺乏对医疗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诠释,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培育,而对医学生就业最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培育是与专业课教师密不可分的。

1.3就业指导实践课课时分配不合理

教师自行分配实践课课时,随意性较大。

2 对策

就业指导教育是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主渠道,旨在帮助医学生做好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了解和适应医疗行业就业市场变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顺利融入社会。许多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医学生的教育因其专业和就业的特殊性,仍然是“精英化”教育。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过程中,重要的是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其就业竞争意识,使其能根据医疗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个人专业技能特点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

2.1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和基础课程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又因医学类专业不同学制的多样性,使就业指导教学组织安排比较复杂,同时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选择的内容与医学生现实生活要密切,和医疗行业相关的教学案例多而且鲜活,素质拓展必须灵活、互动。前期着重指导职业生涯认知、基本能力的培养,中期是就业前的准备期(诚信就业与维权、就业市场分析等),后期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联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增设就业指导内容,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专业增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等内容,药学专业增加药品行业发展现状等,会大大提高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7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一、宏观分析确定财务分析重点

宏观分析就是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基本面的分析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公司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的主营业务、竞争优势、经营能力、经营战略、公司组织结构等。分析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判断行业将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辨别上市公司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通过比较同行业的财务指标、主营产品结构、经营策略等,判断不同公司的竞争实力、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基本面分析主要对相关行业资料和公司审计报告、财务报表附注等进行分析,尤其要对报表附注的内容逐项阅读,找出公司经营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或风险信号,确定分析重点项目,比如:关注公司主营业务分析主营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市场空间和竞争力;关注公司是否有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辩别其是否利用变更调节利润;关注公司承诺事项或有事项和日后事项的内容,关注公司合并分立情况,结合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了解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关系和交易状况,寻找可能出现虚假信息的范围,确定微观分析重点。

二、微观分析甄别虚假信息

微观分析是指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报表进行逐项分析,从利润表入手找出公司的盈利方向,然后分析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判别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找出公司财务信息有可能的虚假问题和风险线索。

(一)利润表分析 根据分析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趋势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是将各年利润表数据列示在同一张报表中构成比较分析报表,分析各项数据的变化趋势;或以第一年为基期,将该期各项目数据均设为基数1或100,将以后各年数据与基期相比得出一个百分比,以这些百分比构成的报表就是定比报表。通过比较报表和定比报表很容易看出各项目历年的变动趋势和变动速度。观察净利润是否曾稳步增长趋势,如曾稳步增长,且这种增长来源于主营业务的真实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公司正处在健康发展的阶段,投资价值较大;如果曾连年下滑趋势,公司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投资者可弃之不理;如某年份大幅盈利,且盈利主要来源于营业外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则公司利润质量不高,投资时应谨慎;若某年份大幅亏损且是前期舞蔽隐藏亏损所致,投资者应对公司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财务信息真实性进行全面质疑。

结构分析最简单的方法是构建各年共同比利润表,具体做法是将历年利润表中每个项目均与当年的营业收入相比计算其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值,将各比值列示成表,即构成共同比利润表。该表可以分析公司利润的产生过程和各种利润来源的结构。对表中比值较小的项目可以忽略不计,对比值较大的项目应重点关注。如成本费用比值较大且逐年大幅降低,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则考虑公司是否有虚构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或少转不转甚至拖延结转成本费用的行为;如资产减值损失比值较大且逐年大幅降低,则应怀疑公司是否利用减值准备的提取和转回调节利润;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比值较大,应结合附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明细表”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明细表”具体进行分析变动损益的正确性;如对投资收益比值较大,应结合资产负债表长期投资项目以及附注中关于长期投资的重要项目说明进行分析,应收集被投资公司的相关投资资料及公告,分析该项投资所包括的行业风险、发展前景以及市场平均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问题,计算报表中投资收益率与同行业和市场平均报酬率比较是否正常。若投资收益率大大高出市场平均报酬率,或者还不到回收期就有大额收益列示,则表明公司有可能利用投资收益在粉饰报表;如营业外收支项目比值过高,则该公司的利润质量不高,经营稳定性不强,还应结合附注的明细表认真分析是否存在虚构收支的行为。对所得税项目如果不考虑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条件下,应当与企业的利润总额成正比例关系。若不呈正比例关系,排除地方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外,则应考虑公司是否通过时间性差异来调整所得费费用从而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进一步证实利润表中净利润的真实性以及利润质量的高低。其分析方法除像利润表分析一样构建历年比较报表、定比报表、共同比报表进行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还可以列示杜邦分析体系,计算权益报酬率进行综合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趋势分析。投资者应根据比较报表和定比报表观察最近五年资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如资产规模较大并围绕一个较大值上下波动或在达到一个较大值后不断缩小,说明公司正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已衰退阶段,对这种公司如果缺乏有力的战略调整或较好的投资项目,其发展前景会受到严重阻碍,建议投资者不介入。如果资产规模曾历年稳步增长,则说明公司正处于健康成长阶段,投资者应进一步分析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规模的变化趋势,找出公司资产增长的来源。一般正常稳定健康发展的公司是通过销售业务的扩大带利润的增长从而获得资产规模的增长。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为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增长。

(2)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分析。投资者应在比较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比资产负债表来分析各个重要项目,判断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的优劣。具体做法是将历年资产总额作为总体指标,把其他各项目与当年的资产总额相比计算其在总资产中所占比值,把各比值列示成表,即构成共同比资产负债表。该表可以分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金额之间的相互关系。

货币资金项目应与资产规模相适应,如资产规模持续稳定增长,货币资金规模也应相应增长。该项目比值应变化不大,若存在异常变化,则应怀疑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关联关系将资金在“其他货币资金”账户下进行操纵作假。

应收账款项目是上市公司藏污纳垢的场所,投资者应细心分析。该项目应与收入、利润、资产及存货等项目相匹配。如果共同比报表中显示该项目比值不断增加,或者突然膨胀,投资者应结合附注中应收账款的账龄和客户分析其质量的好坏,如应收款项大量账较长应怀疑其有利益相关主体长期挂账,或虚构收入现象或未核销坏账等;如果该项目中大股东挂账数额较大,该公司有可能已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需进一步核心大客户和大股东挂账的真实性。另外还应关注公司的坏账政策是否变更,以防通过政策变更调节利润的情况。

其他应收款净额一般应小于应收账款净额。如果两者数据相当或前者大于后者,需核实是否有大股东和关联企业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这些资产难以收回形成虚增资产。该项目就像一顶可以掏出小白兔的大黑帽,上市公司可先把资金通过该项目划转给关联方或虚拟客户,再让其将资金划回来作为虚构的货款确认收入,这种虚构收入的做法还可能在预付账款中进行操作。投资者需要进一步核实其交易的真实性。

存货规模应与应付账款、营业收入以及营业成本有内在的联系,结合共同比利润表观察存货的增长速度,如果增长速度超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应付账款的增长速度,则可能存在减少或拖延结转营业成本的情况,其操作方法有三种:一是人为减少产品单位成本,相应降低库存商品和主营业务成本的数额,导致存货数额相对增长;二是已确认收入的业务未结转成本;三是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定额成本借方差异,导致存货数额巨大。当然也不排除虚列存货增加资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虚增利润的行为。对存货项目的分析还应结合报表附注,根据其行业性质分析其披露的存货存放地点,如存货存放地点纵多,存在操纵的可能性较大。另外查阅报表附注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变更,检查是否利用方法变更来虚增或者虚减资产和费用。

长期投资项目比值的大小,可以观察公司资金的裕余水平和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能力。如比值较大应结合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以及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析投资收益率的合理程度,分析投资项目与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和经营方针是否一致;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应分析其投资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因利息收入而收到的现金”是否有差异,判断其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

固定资产作为公司盈利性较强的长期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分析其规模大小和其质量的优劣。观察固定资产和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否匹配,如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总资产或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固定资产的增加没有明显的经营计划,则这种增长可能是虚假的或没有盈利性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关联方之间的资产置换,将劣质资产换取优质资产或从关联方低价购买优质资产以粉饰上市公司报表。如果资产和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超出现有固定资产的最大生产能力,投资者则可确信该公司存在虚增收入的行为。

递延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归集的是一些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暂时挂账的虚拟资产。若其比值较大,应结合附注判断挂账时间的合理性。

对负债项目,除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应采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分析,计算观察负债比率的高低和变化趋势。如负债比率高于同行业并持续增长,应质疑公司经营的安全性,如负债中短期负债大幅增长,应结合流动、速动比率分析公司资金流转情况,进一步核实放款银行的情况,判断公司高杠杆操作会不会出现财务危机。对于长期应付款应结合固定资产规模考虑是否存在混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以调节利润的行为。

所有者权益项目的稳定性较强,除未分配利润随公司利润变动而变动外,其他项目一般变动不大,如有变动投资者应先查阅报表附注寻找变动原因,着重注意公司是否通过关联交易以劣质股权换取优质股权以及通过资产评估来虚增资本公积的粉饰行为。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一段时间内现金流动的状况。分析方法类似前述报表,构建比较现金流量表和定比现金流量表和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报表,从整体上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公司的主营利润和投资收益以及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判断公司资金流的充裕程度和公司利润质量的好坏。比较现金净流量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如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则确认为利润的一些资产是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说明有关利润项目可能存在长期挂账或虚拟的情况;如现金净流量的增长突然低于净利润增长,则有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现象;如现金净流量长期高于净利润说明公司现金充裕,分配现金股利的连续性较大。

观察主表中现金流入流出结构,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大于1,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应小于1,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随着企业资金余缺的程度围绕1上下波动。

三、现场调查确定风险程度

投资者在做完上述基本面和报表分析后,应就分析中总结的可能出现的虚假问题拟出提纲,着手进行调查。现场调查是判断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真实程度的核心环节。根据基本面分析和财务分析提供的线索,事先准备现场调查提纲,这是现场调查的关键环节。可见现场调查的目的在于根据分析找到的存在虚假问题的线索,亲自确定这些问题的真实性和风险程度,判断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现场调查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上网搜索、亲临现场观察、与公司相关人员面谈等。现场调查的内容包括:主营业务生产销售的真实性;应收应付往来账中大客户的真实性;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回收情况;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公司大额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公司将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等。通过现场调查和了解逐一核实前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判断对该公司投资风险的大小,最后根据投资者个人的风险偏好做出投资决策。

第8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创业;项目;选择

创业最忌讳盲目跟风,准确选择项目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如果项目不可行,即使付出再大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那么,如何选择项目?笔者根据近些年来培训和指导创业的实践体会,就创业项目的选择做些探讨。

一、项目选择前的市场调查

市场是生产经营的前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没有市场,创业就是一句空话。选择项目要注意市场调研,指导项目的选择要依靠数据的理性分析而不能仅凭感性的主观意识。市场调查的目的在于发现可开发的市场空间,可选择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寻找机会,寻找项目。只有通过市场调查,才能搞清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有一位创业者在南方打工十来年,决定回乡创业,准备投资开办一家高档卫生洁具店,那么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在他所处的这个地区有没有消费市场,市场容量有多大,市场饱和程度及可否进入等。项目选择取决于三个要素,即需求+专长+资源,专长是创业者主观方面的因素,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评价,而需求和资源,则需要通过市场调查。选择项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调查:

1.供求状况调查。这是对市场主体的调查,包括对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级的调查。首先是需求量的调查,包括实物需求量和购买力的调查,目的在于了解所选项目是否有需求,有没有能力实现需求;其次是供应量的调查,即目前市场上某种产品生产者投放市场出售的商品量,目的在于了解市场饱和程度,进入市场后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了解作为生产经营者可从市场上获得的原材料或货源量,这是制约企业发展规模的重要因素。

2.商品变动调查。这是对市场客体的调查,包括供求变化、产品更新换代变化、替代品的变化、价格的变化等。商品变动情况调查,实质上是对商品生命周期进行的调查,通过调查以了解所选择的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处在哪一个阶段,如果处在萌芽期或成长期,那么进入的价值就大。同时,与其相关的可替代品有什么变化,对所选择的项目有什么影响等等。

3.消费者行为调查。这里主要是指消费者购买行为,包括消费者购买动机、购买行为趋势及购买行为特性,目前及未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变化以及影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同一产品或服务,会因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消费行为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在甲地区可行但在乙地区不一定可行,消费者行为调查的目的,就在于确保项目选择能遵循消费行为的变化规律。

4.竞争者调查。这是对即将进入行业的调查,竞争者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和个人。企业的生产营销活动总会受到一群竞争对手的包围和影响,企业要想进入到某一领域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了解竞争对手。选择创业项目,必须是建立在对同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是否可以进去,是否有发展空间,是否有能力参与竞争,是否有发展前途等,这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否则,进去后再退出来损失就大了。

5.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环境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一定区域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一些大范围的社会约束力;微观环境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环境、供应商、中间商和服务商、顾客、竞争者等。此外,还有行业背景,包括行业发展规模、阶段、饱和程度,行业的区域分布、各类型所占份额等。

6.市场预测。经营的关键在决策,决策的关键在预测。调查的结果是要对未来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市场预测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为项目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市场预测包括市场潜量预测、市场销售水平预测、生产经营资源预测、产品竞争能力预测以及价格即成本预测等。

二、项目选择途径与方法

1.项目选择途径。项目选择一般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从消费需求变化趋势中寻找项目,如私家车消费发展、软件业发展等;二是从某个固定消费群体寻找,如企业集中的生活区、高校大学生群体等;三是从市场空隙寻找,初次创业最好是从干小事、求小利干起,做别人不做的事,当然,虽然是小事但一定是有发展前途的;四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寻找,如国家一定时期重大决策、地方政府发展规划。作为创业者,要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地方政府做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尤其是中央、国务院每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因为这些会议都是对新的一年所做的部署和安排。

2.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是生产经营服务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细分市场是根据顾客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产品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个顾客群体,每一个由需求特点相似的顾客组成的群体构成一个子市场,如服装市场可按年龄分为儿童市场、青年市场、中年市场、老年市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的技术力量、物质资源及管理能力等条件,在正确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找准适合自己的、有自身优势的项目,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要。选择目标市场,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避免“扎堆”,要符合自己的目标和能力,具有内在竞争力。

3.经营类型选择。选择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企业类型和规模,对资金有限的创业者建议考虑选择:(1)所需投资不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印刷包装、工艺品、电子仪器等;(2)为某些大企业进行零配件加工的行业;(3)维修、快递、家政、清洗、保健等便民、利民服务行业;(4)开餐厅、面店、小百货店等;(5)加盟连锁经营。在农村创业,还可考虑选择:(1)承包土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2)举办特种养殖和种植;(3)举办家庭副业,如开办农家乐;(4)从事生产经营服务,如农资销售服务、农机专业服务等;(5)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等。

三、项目评估

1.市场评估。在市场调查基础上,对所选项目的市场需求、市场发展前景、市场利益空间、市场可占有份额等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2.条件评估。主要是对创业项目所需人、财、物、技术等的可能性进行的论证,有需求、有钱赚,但不一定有能力做,如开办加工厂,包括场地、资源与原材料、燃料电力、交通通讯以及周边环境等,缺一不可。

3.经济规模评估。投资的直接目的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经济规模评估就是根据技术、资金、市场等条件,论证所选项目可能达到的规模,这一生产经营规模对投资效益目标的可实现程度。

4.投资概算与筹措。即资金需求、筹资方案(自有资金、借入资金)等。柳传志有一句名言:“没钱赚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但是投不起钱的事不能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是没有可靠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也不能干!”很是值得初创者借鉴。

5.效益分析。包括项目生命周期、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税收利润等,效益分析可建立在对两个项目对比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比,选择最优项目。

6.环境评估。从国家、地区、行业发展导向和趋势角度,对所选项目生产经营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以决定你的项目能够走多远。如政策与法律环境,创业项目应该是国家和法律允许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7.风险评估。创业意味着投资,投资就有风险。制约企业发展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自身风险和其他风险,一般情况下报酬率相同时人们会选择风险小的项目;风险概率相同时,人们会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

四、几点建议

经济学有一种理论叫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产生于任何一种选择行为,一个人将其既定的收入用于某项投资,就不能将这笔收入用于另一项投资。当一个人面对两种可能作出选择时,总是希望把机会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如何做到正确地选择,主要是靠数据的理性分析而不是主观意愿,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取舍。创业既要有激情,更要理性,对于项目而言,只有合适的,没有最好的;选择项目要量力而行,从干小事、求小利做起;从实际出发,不贪大求全;坚持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能跟风上;做自己想做、自己喜欢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江俊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但是“新产品的包装和价位还没有最后确定”,这就给看到这条消息的人留下一个悬念:未来,纳爱斯要怎么做呢?

实际上,作为有些营销经验的我们知道,纳爱斯对于收购的这几个品牌已经开始进行造势和传播了,至少这个新闻点让很多曾经把百年润发作为案例来分析的营销人获得了一个信息,百年润发有了买家,这个买家就是纳爱斯。

在整合营销的系统中,4P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广告之外的公关策划被当下很多企业运用,策划一个好的新闻点有的时候比投入若干广告的效果还要好,从公开发表的一些论述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分析:“1、投入成本低。只要能够真正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创造出合适的新闻,那么企业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让众多媒体围绕企业的新闻点进行免费的宣传和推广;2、传播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相对于广告而言,新闻所承载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覆盖面也广,消费者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产品,企业本身,甚至于企业的人和事,而且更加生动,具体和形象,记忆更为深刻;3、新闻的可信度大、接受程度高。新闻一般比较客观、中立,比起自吹自擂的广告,对消费者来说可信度大得多,权威性也高得多,另外相对于被动地接收广告信息,消费者阅读新闻一般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因此更容易接受和记住新闻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对企业、对产品的看法。”

由此可见,新闻策划不同于广告和公关传播的软性文章,虽然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传播企业的文化、思想,让更多的消费者和公众了解企业想要表述的内容。

当然,以上内容是叶茂中这厮对纳爱斯目前所做工作的分析,我想他们前期的这些铺垫正是为了下一步更好的进入市场做基础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对于新闻策划和新闻点的把握是比较擅长的。

至于,问我后市如何为“百年润发”做品牌,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在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后确定。我们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记得这个百年润发品牌的人还有多少?

其次,当年是什么人在购买这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