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旅游; 科学计量学; 知识图谱
收稿日期: 2011-09-23; 修订日期: 2012-06-01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调节匹配动机理论的低碳消费政策研究”(10BJGJ05);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11WG12)。
作者简介: 于伟(1981-),男,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管理。张鹏(1980-),男,博士,济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张彦(1979-),女,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1引言
生态旅游是伴随着环境运动兴起和旅游市场成熟化等趋势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其研究伊始就表现出系统化的倾向。综观先前学者的归纳,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包括自然环境和社区社会两大维度,体现着对自然的妥善保护和谨慎利用以及积极促进当地社区发展等基本内容。具体而言,生态旅游的概念架构包括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等具体标准规则(卢小丽,等,2006),涉及旅游者、居民和政府等多利益主体。生态旅游应当是也必须是环境友好、负责任、低影响和可持续的(Sirakaya,Sasidharan,1999;张广瑞,2004)。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生态旅游的探讨也逐步从“是什么”向“做什么”和“怎么做”过渡,研究对象涵盖了生态旅游的供给、需求、机构、影响和外部环境等诸多领域(Weaver,2006;钟永德,等,2008),综述性文章也开始大量涌现。本研究则尝试使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捕捉和探究国际生态旅游的研究前沿,为深入研究生态旅游和发展国内生态旅游提供借鉴。
科学知识图谱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是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图形。科学知识图谱研究以科学学为研究范式,以引文分析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为基础,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陈悦,刘则渊,2005)。知识图谱能够显示知识元和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和演化等诸多互动关系,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频率分析、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其中,频率分析能够得到热点词汇和高产作者等方面的信息,共现分析则表明作者、词汇、引文和期刊等要素内部的关联度或相似性,聚类分析能够得到关键词和文献的亲疏关系,社会网络分析则有助于识别作者团队等方面信息。应用这些研究方法,一是可以以特定数据库为数据源,依据特定检索条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侯海燕,2008),二是通过对关键词、作者和来源刊等文献要素的分析获取研究进展信息,避免阅读海量文献造成的低效率和信息漏损。随着Bibexcel、NetDraw、Pajek等一系列软件的开发,知识图谱分析得到了广泛应用。
2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限定引文数据库为SSCI。具体检索条件为主题(topic)含ecotourism且出版年(Year Published)为2005~2011(其中2011年文献截至8月份),共得到322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在处理软件中,排序和筛选等基本数据处理采用Excel;词频分析、共现分析以及聚类分析采用瑞典科学计量学家Persson开发Bibexcel;知识图谱绘制采用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Borgatti开发的NetDraw。Bibexcel和NetDraw目前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表1列出了SSCI数据库中各年度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献数量。从分布情况看,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这表明生态旅游是国际旅游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3频率分析
相对集中的关键词、稳定的来源期刊、经典文献和高产作者都是一个研究领域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性要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解读,既能够发现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协助判定研究领域内的发展方向。本部分将借助Bibexcel和NetDraw软件对生态旅游研究领域内的这些要素做出分析。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田园诗般的婺源四季风光迷人。春天,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绿意盎然的茶园交相辉映,清新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甜润的清泉中流淌着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夏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蜿蜒的清石板古道忽而与清澈的溪流并肩前行,忽而穿过廊桥亭阁伸入山隐没于密林中,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掩映在山麓水畔,远离了喧嚣与燥热,这显得那么恬静、闲适;秋天,金黄的稻田,如火的红枫,挂满枝头的野果,碧波中色彩红艳、背高腹宽的荷包红鱼,与挑筐提篮满脸笑靥的人们构成一幅绚丽的丰收图;冬天,成群成片的鸳鸯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于山塘湖泊,或嬉戏觅食,或比翼蓝天,或“咕咕”私语,充满温馨。更有那传统傩舞、徽剧、灯彩、地戏在青山绿水间生辉,犹如一幅热闹的迎春图。
婺源,是一首隽永的田园诗,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婺源的秀美,源自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婺源人对生态的精心呵护。几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5,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科普示范县等称号,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婺源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__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18亿元,财政收入1268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2元。现就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上下协调全民参与
一是我县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原则议程,多次召开县委、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创建”涉及的具体问题。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创建工作一开始,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并安排相应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三是上下协调“创建”工作涉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在县科技局的统筹下,各有关部门各自负责相应的项目,形成“创建”的合力。
二、宣传发动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了增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学习活动。一是从娃娃抓起,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中小学教育范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护家园、爱护母亲河、远离“白色”污染等相关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亲近自然意识。二是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可持续发展知识,使农民掌握相关技能,自觉在生产、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三是深入旅游景区进行科普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旅游。四是利用婺源日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报导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五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有关重要文件,县委中心组将《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列入学习议题。全县干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三、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
几年来,我们扎扎实实际地组织了一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为我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工业污染,结合县情,突出我县经济特色,对于有工业污染的企业,外商来投资也一律拒绝,重点发展环保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二是推广沼气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为根本改变农村粗放型、消耗型生产方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全县农村大力推广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茶”的沼气技术,不仅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双赢”目的,使畜禽养殖、植物种植和能源利用形成生态链,实现良性循环。
Abstract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n tourism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m are discussed.By taking Xunya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the scheme of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ourism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is put forward.
目前大城市旅游已经发展的比较好,但是中小城市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小城市将成为旅游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要中小城市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关系,因而研究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旅游规划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 。
1. 1 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开发,旅游规划主要依据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旅游资源的评价主要从资源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景观美学价值和环境生态价值的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当然要对一个区域进行旅游开发除了考虑旅游资源本身以外,还需考虑开发条件,主要是可进入性评价、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等。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对旅游区的旅游现状进行评价,分析现有资源的利用状况,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现状等。
1. 2 旅游系统规划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根据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和旅游活动行为特征,从各旅游区的旅游性质、功能、管理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景区的游览系统。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是根据旅游区的实际状况,依据中心地理论和旅游行为特征,从保护资源、方便游客和旅游效益等方面出发,制定旅游区的服务系统。
1. 3 旅游活动组织规划和资源保护规划
根据旅游区的游客旅游活动行为特征,组织旅游区内各景区的旅游组织活动,突出各景区的特色,发挥景区的最大效益,为社会经济服务。资源保护规划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旅游区内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以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一般可以根据资源的重要程度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要保护区和景观保育区。
2 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就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的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深度要求,可以分为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详细规划的任务总体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要求[2 ]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九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指标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流、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3 ] 。
3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协调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旅游业将成为西部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很多旅游资源都是依托小城镇存在的,在进行旅游规划时都会涉及到城市,因此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关系的研究对西部旅游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 1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异同
3. 1. 1 地域差别
旅游规划主要是围绕旅游资源展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城市规划主要是围绕在城市的周围,在空间上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有重合的区域。另外区域的中小城市又是游客旅游的集散地。
3. 1. 2 内容、目标不同
在内容上城市规划主要明确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规模、建设标准、用地布局、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各专项规划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旅游规划主要是明确旅游区的功能、项目设计、功能分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如在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特色建筑等方面,城市规划主要是对其进行保护性规划,而旅游规划不仅要对其进行保护,更加注重其旅游开发方面的价值。在土地利用的规模和使用上具有较大的不同,旅游的发展可能会要求改变原有城市规划中的对应地块的建设用地类型,如新建主题公园或其他休闲娱乐设施[4 ] 。
3. 1. 3 功能上的差别
旅游规划的功能是对区域旅游发展提供发展蓝图,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城市规划则是政府对城市建设活动的协调,从长远的发展来对城市进行调控。城市规划主要是依据城市人口规模来进行,如基础设施规划,而不考虑游客人数。在旅游旺季就会导致交通拥挤,电力不足、饭店爆满等现象。而旅游规划不但要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同时会考虑游客数量,采取不同的方式满足游客需求,同时能够考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能够使区域资源、人口和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2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相互关系
小城市的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地域上有交叉或包含的关系,有时城市只是作为旅游节点城市,为游客提供交通等旅游服务;有时城市作为旅游区的组成部分,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项目都是在城市内进行的;有的城市只是旅游区的中心服务区所在,下面具体介绍。
西部的小城市大部分历史悠久,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独具特色的民风民情,都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将城市既可作为单独的旅游地一部分进行开发,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服务。以前进行的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旅游开发,因而在城市规划中没有有关旅游的项目,此时城市规划势必会影响旅游规划的实施。
由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部很多省区都开始进行旅游开发,这时小城市开始接待游客,作为游客的集散地。大部分的景区,尤其是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大部分位于比较偏僻的地方,游客是以中心城市或节点城市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城市的基础设施为旅游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这时小城市作为旅游中心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如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
3. 3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协调
在考虑两者的关系时,城市规划是城市这个特定空间内实体性控制与建设规划,要考虑它的延续性和权威性,因为它是指导城市发展的蓝图和纲领性文件,但是又要考虑城市规划的时效性。旅游规划是特定经济部门内的发展规划。因此它们是区域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二者并不冲突,它们都是为繁荣城市经济和发展服务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城市规划是要依据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全局性,对于涉及整个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进行充分的肯定并执行。同时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也应本着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在进行城市规划的修订和修改时,应充分考虑时展的要求,全面考虑各个产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4 实证研究
4. 1 研究区域概况
旬阳生态太极城旅游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经108°58’~109°48’,北纬32°29’~33°13’,东与白河县及湖北郧西县相接,南靠平利县和湖北竹溪县,西与安康市区相邻,北与镇安县接壤, 南北长82 km ,东西宽79 km ,总面积3 554 km2 ,该县北靠秦岭,南依巴山,长江最大的支流- 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县。这里北接西安古都文化旅游区,南连长江三峡、张家界风景名胜区,东有道教圣地武当山和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邻安康瀛湖、香溪洞和南宫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另外,西康铁路、襄渝铁路、316 国道、210 国道都从此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4. 2 解决方案
在解决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矛盾时,首先考虑大环境的变化,即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对西部生态环境的要求,结合国家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对于城市周围的土地进行重新的规划,对于符合政策要求必须还林的土地坚决还林,利用旅游美学的观点合理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既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又符合旅游开发的需要。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基础建设的双重功效,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一般市民的需求,能为游客所利用,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举措,例如建设各类宾馆、停车场等。对于城市游乐场地进行重新的规划,在现有的基础上,突出每个游乐场所的主题,游乐场所作为旅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旅游区中来,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又种类齐全的旅游区,对位于城市边的灵崖寺森林公园,汉江旬阳水库,县城旬河橡胶坝。提出旅游发展远景规划,在以后进行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城市旅游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纳入到城市规划中去,制定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
5 结语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都是为城市的发展服务,使城市能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的旅游功能,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进行规划。旅游规划应该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但是不应拘泥于城市规划,应该本着科学性、规范性的原则,对城市规划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城西部小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 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37 - 241.
[2 ] 金力. 对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协调关系的思考[J ] . 规划师,2000 ,16 (3) :17 - 19.
论文摘要森林旅游是我国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事业正在蓬勃发展,随着旅游规模的逐渐扩大,现阶段我国的森林旅游急需在文化上提升品位、深华内涵。森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指导方向,森林文化对于引导我国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码头是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由于人们对水的活动,最初的形成是为船舶提供码头泊位,为乘客提供港口的上下船舶,为货物提供装载和散居地区的储存随着经济发展对材料的大量需求,水运业逐渐发展起来,作为水陆交汇处的货运枢纽,码头对水运的成长也提供了一个长海岸线,不断丰富自身功能,拓展其领域范围。随着对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完美,不仅简单的运输处理和临时存储,而且开始有仓库,车间,码头,装卸设施和一些辅助结构。
码头文化的概念是由于在城市发展和人类活动过程中码?^空间和功能的发展和扩展的必然结果。码头的社会活动和形式的核心是基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是文化的物质形式、非物质形式的文化两个层次的意义。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促进码头文化的形成,这将深深地品牌化在当地文化之上的码头文化。由于城市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和历史环境,所以码头文化主要反映在地理特征上。这也是码头发展历史中的共同一面,其特点是:包容,开放,流动性,变化和复杂性。这些特征为研究码头的文化景观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二、生态旅游下码头文化的意义
(一)码头文化是城市系统重要的参与者
基于生态旅游知识的基础,城市景观系统中具有独特城市结构的码头占据了很高的位置。从生态旅游的角度来看,位于上层的下级系统景观,如码头景观,属于水景观。在整个大生态环境系统中。但是由于在滨海景观中体现的高水平的文化价值,它仍然是情感所在的城市。从特征的角度来看,码头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其在城市水边界区域中独特的主导因素,无论它是一种新形式的地方还是传统形式的旧地方在码头的发展中将是最重要的存在成为整个城市生态旅游。
(二)码头文化是城市人文内涵的组成部分
城市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美丽,这表明形成城市特征的关键在于文化特征。审美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在设计过程中遵循文化特征。塑造景观的美学价值只是一方面,城市人文精神的内涵的体现是其更深的表现。人文的内涵体现在不同的城市,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这是由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码头特点造成的。时代的精神和文化记忆的交流,相互吸收的融合,创造出更加独特的美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人文具有这种特殊的美。所以城市内涵的改善码头景观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无锡码头文化发展的不足
(一)缺乏特色
水流动给无锡市更多的开放性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兼容性。在这种工业发展,工业,仓储,运输等功能的码头区域集中布局,使空间生产以交通便利为主要目的,缺乏适合活动的场地和适宜的为人们感知空间尺度。近年来,无锡城市码头水域的土地开发已经更加注重土地开发和支出平衡的提高和商业效益,这使得无锡码头空间携带着城市人文精神和历史记忆越来越多的工程趋势。快速“复制”,而不是仔细“设计”出城市空间造成的码头滨水区“单调”的场景,失去了原墩城独特的美,失去了一个独特的城市形象,是新建筑物被覆盖并变得难以控制。
(二)活力衰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出现了不同的工业结构调整。许多码头城市经历了反工业过程。工业区从城市中心加速,港口逐渐下降,无锡也在其中。随着无锡城市产业升级和环境改造,老城区码头区的更新和重新开发对产业升级和环境转型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重新使用和重建对城市发展进程有直接影响。码头功能的改造使得一些原有的空间使用逐渐减少,成为城市缺乏流行的凄凉角落,即使在改造了水和海岸线敷设之后,即使在周围引进了大量的商业设施,许多码头仍然很难改变其荒废的现状,新的种植体功能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
(三)环境恶化
由于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土地的扩张,占用了大量的码头空间和天然水体,使水体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自然分水岭防洪和生态景观威胁。这体现了未处理的工业生产流出物进入河流的自净能力以及水生植物和植物的破坏。原始天然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被压倒了。自然环境破坏,景观混乱,空间拥挤,景观破碎,海岸线过渡发展屏蔽了地下水和河水功能的自然循环,以及自然景观和植被的破坏,使得码头区在大面积工业毁灭下的出口城市的失去的地区。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劳动力成本建立大量的人工水特征,难以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甚至成为影响周围景观效果和生活的停滞水池。
(四)功能的丧失
丰富和体验休闲生活空间,愉快的心情,舒展身心是码头景观存在的真正意义。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娱乐区域的需求伴随着人口的积极增长,但是由于建设问题或根本问题,今天的码头实践不能实现。例如,无锡的一个码头景观规划项目,由于无锡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无锡当地居民常常愿意选择出去凉爽或窗户冷却,夜间的温度会降低,江风变得非常酷,在没有任何阻塞的情况下,受凉河风的影响,城市将感受到凉风。但是新的景观规划项目,沿海超过10年种植树木阻碍了空气之间的直接流动。这打开了城市和码头海滨景观距离,使原来的水可能突然变成难以看到的水。不能满足海滨的要求,也不是盲目种植植物可以实现的。
四、生态旅游视角下无锡码头文化的规划与设计
(一)增强艺术设计理念
码头文化的经典表现是文化元素的艺术元素和创意设计方法的结合,以及在景观规划和设计中使用创意设计概念来表达设计的文化内涵。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码头文化设计的设计内容,如建筑风格设计,空间形态规划设计,景观节点和草图设计,将用于结合内容与文化元素 码头使设计元素更丰富。使用码头文化的特点,掌握整体环境的氛围,同时在某些节点位置通过码头文化的影响,装饰的细节完成码头文化在实际内容中的生态旅游。
(二)实践“体验、活力、生态”结构
基于无锡码头区发展现状的思考,提出了无锡码头景观规划实践目标和理论框架,即“经验,活力,生态”为主题, 其内涵的实际分析“经验,活力,生态”是对当代码头发展的一种反应,形成了整体思维。 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图像空间、功能使用。 “经验,活力,生态”在景观规划实践中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相应的三个设计目标,“经验”代表个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生命力”是社会文化发展 “生态”的泛化反映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
五、结论
关键词:经济地理 人文素质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一、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是时展的需要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经济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活动与生产布局,研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国经济地理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各高职院校商贸、财经类专业开设,从其教学内容看,主要包括我国地理位置、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布局、商业、交通运输、旅游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这就决定了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想社会,成为全社会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政治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人文素质水平不高,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在高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爱国主义情操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之一。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品质,党的十也号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经济地理课的许多章节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我国生产布局的区域差异和对国土整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使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全面认识,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目的。如在讲到我国农业生产布局时,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清楚,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多么重要。而我们国家在20世纪末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让世界各国都为之惊叹的奇迹。另外,由于我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我国种植农作物的界限是最靠北的。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讲授轻工业地理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手工艺品生产的精湛技艺和悠久的历史,四大名绣、四大名锦、文房四宝、三大特种手工艺的生产早已名扬四海,它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通过上述内容的讲授,教师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环保意识教育
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提高地理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现代工业由城市到乡镇遍地开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较晚,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经济时因缺少基本人文地理知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往往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加速经济发展,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当前,环境、资源、人口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建立生态、低碳、环保经济才是我们正确的发展之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点介绍我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布局,这些部门与环境关系密切,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典型环保案例的讲解,指导学生重点分析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状态及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能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地区性;关注全球命运,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
3.可持续发展观念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经济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际环境教育的要求。而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内容与中国经济地理的主要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定、人口政策、环保政策,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三、经济地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方法
1.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于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经济地理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素质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结合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我国许多煤炭生产地利用塌陷地建起了湿地公园,这样既合理地利用了空间,净化了水质,也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业。在讲农业地理时可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桑基鱼塘发展生态农业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循环经济教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学习、注重积累,及时捕捉新的知识、信息,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在经济地理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选择课程资源,如教材、电影、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能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经济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许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教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联系,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国内、国际时事的热点、焦点联系。如:通过社会实践、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在新旧道德观的碰撞中,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使学生感悟人口剧增、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地理伦理道德观。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地理问题的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参与社区环境与发展的考察、植树造林、清除污染等各种环境保护活动,使学生受到实际参与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密切结合,要把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时引入课堂教学当中。
3.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经济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经济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经济地理知识竞赛、举办经济地理墙报、举行地理演讲等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地理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日本政府对我国上演的购岛闹剧,以及我国在南海维护等问题,教师可以举行“爱我海洋国土,保卫我神圣海疆”主题报告会等,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举办低碳、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进行野外考查、旅游、社会调查等,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既增长地理知识,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院校;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课程设置
随着青岛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青岛高校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但是农户们是否感到学有所获?通过培训是否能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高校对乡村旅游农户的培训效果如何?特别是农户对高校培训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这些都是亟需分析和探讨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概括
对青岛四所高校乡村旅游培训部门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了解高校乡村旅游培训的课程设置情况。并对2018到2020年三年内参加过高校乡村旅游培训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90份,占比98%。500名农户经营范围涵盖农家宴、农家旅馆(民宿)、采摘园、休闲观光农业和民俗文化等。调查主要是围绕着农户对培训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进行。
二、青岛高校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乡村旅游培训的课程设置满意程度并不是太高。(一)培训内容不全面,不系统。64.5%农户认为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或有遗漏。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培训分管部门没有认真对各个讲师的讲课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全局的把控,讲课内容重复或者不全现象较严重;讲师之间讲课内容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时间先后安排和讲课内容上更多地受讲师个人专长和讲师个人空闲时间的影响,而不是精准地按照农户实际需要设置。(二)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高达84.9%的农户在培训过程中有过睡觉打瞌睡和心不在焉的情况,71.5%的农户认为一些农户亟需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主要原因是高校一套培训课程、一套培训教材和每个讲师的一套讲课课件几乎应对所有的参加旅游培训的农户,甚至一些讲师的课件内容几年内都没有任何更新。没有按照农户的经营特点和不同需求去量身定制培训内容。这其实是很多农户在听课过程中心不在焉,打盹睡觉,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培训内容可操作性不强。80.3%的农户认为所学的东西部分和自己的经营内容相符,也确实有所启发,但是真正应用是却很难操作。培训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是关系到对农民进行的乡村旅游培训是否产生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讲师的讲课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让农户带着期望而来,失望而归,逐渐的很多农户把乡村旅游培训当做搞形式,完任务的事情来看待,培训实效当然大打折扣。(四)课程之间先后顺序安排不合理。问卷调查显示,47.6%的农户觉得有些课程先后顺序不合理。一些本应该先期学习的课程有的是因为讲师个人的时间问题,被随意地安排在了后面,有的是因为高校培训部门对讲师讲课的具体内容不了解,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安排课程先后顺序,造成讲课内容衔接混乱,给农户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五)观摩和实地考察课程与课堂讲授课程内容相脱节。调查显示66.3%的农户认为观摩和实地考察收获不少,但与课堂讲授课程内容相脱节。课堂上讲解的很多思路和方法,听起来好像很容易掌握,但是农户真正应用时还是存在很多困难。而观摩和实地考察课程所选取的典型的乡村旅游地,往往也没有安排相关的环节去具体体现课堂的讲授内容,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三、青岛高校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设置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之所以产生以上几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高校培训部门对相关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既没有深入了解农户的需要,也没有就培训内容和相关专家进行细致的沟通,而是仅仅依靠过去的培训经验来进行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农户现实的情况以及发生了很多变化,相关专家的研究领域也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高校培训部门的实地调查,要解决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设置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课程内容设置要涵盖以下基本内容。1.环保意识教育。要使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本人,认识到只有环境优美,没有污染的乡村旅游地才能保证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2.卫生知识。环境卫生、用具卫生和食品卫生培训至关重要,因为卫生清洁往往和安全感相连,同时也是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对村民进行主要传染病类型、传染渠道、原因、餐具消毒、食品保存、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一方面要努力改变农民不讲卫生的陋习,在旅游经营中注重卫生习惯的培训,达到清洁卫生的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农民用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比如对餐具的消毒,不一定非要采用消毒柜的方式,因为用消毒柜进行消毒对很多小型农家宴来讲成本太高,其实完全可以采用最原始的用大锅烧沸水消毒的方式进行餐具的消毒工作。在院子里面支起一口大锅,把用下来的餐具清洗完后直接放到沸水中消毒,让游客看到农家宴的卫生,同时用木材烧的大锅也烘托出农家宴的乡村特性,让游客既放心又新奇。3.文化传承教育。以当地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文化教育;通过培训,要使农户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内涵,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于他们能否对自己本地区或者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能否成为自己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4.经营技巧培训。一是经营观念的形成,要让农户明白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因此城市居民的需求才是乡村旅游经营中一切活动的准绳。农家宴必须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进行装饰和装修,经营风格要尽量体现“农”和“土”的特色;二是农家宴经营农户要学习农家宴的自我形象营造和推广以及农家宴餐饮的基本流程的设计等技巧。采摘园经营农户则要学习园区的线路设计、接待区设计以及采摘园的形象设计和推广等方面的技巧。三是乡村旅游经营农户还要学习旅游小商品及延伸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货的思路和准则,旅游小商品摊位位置设计和选择及兜售等技巧。5.服务技能教育和游客心理培训。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户的服务技能往往存在很大欠缺,因此对农户进行服务技能培训非常必要。培训课程内容既要包括服务的基本礼仪和社交的基本知识,也要包括服务中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与游客发生冲突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因为游客本身最重视的是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心理体验。所以要提升农户服务技能,就必须先让农户能够学会洞察游客的心理,了解游客消费时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或者是每个瞬间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6.以诚信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法律、法规教育培训。近年来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地游客和乡村旅游业户之间屡屡出现各种矛盾和争端。在解决这些矛盾和争端时,农户们因为法律法规意识淡漠,不会利用法律和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时候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法规甚至法律,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对农户甚至整个乡村旅游地形象造成不可逆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在培训内容中非常有必要设置与乡村旅游地农户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教会农户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在经营中守法合规。(二)培训前要先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经营内容的农户需求。调查显示,高达91.6%农户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的帮助程度越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在培训前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经营内容的农户通过访谈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了解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就非常必要了。当然,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农民对培训对自己是否有帮助的认定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是否能马上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这就决定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的认知是极为狭窄和短视的,对于自己所缺乏的知识、技能等缺乏正确认识。因此青岛高校在培训内容的设置就不能仅仅针对农民的需求去设置,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上述的六种基本培训内容在权重上进行斟酌。对于农户们有可能认为是无用的,但实际上是非常必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讲师们非常有必要在开课前向农户说明这些内容对农户有什么帮助,以提高农户的听课热情和兴趣。(三)对讲师课件内容和上课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对讲师的讲课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才能避免讲师之间讲课内容出现重复或者遗漏的现象。同时对各个讲师的上课时间进行统筹安排,才能避免关联性比较强的课程内容,在先后顺序上出现混乱,影响农户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高校培训部门在培训之前就要认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座谈和研讨,就上课内容进行分享交流,重复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删减,遗漏内容安排相关专家进行补充。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要通过座谈和研讨,分析清楚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再结合讲师的个人时间,合理安排好课程体系。(四)观摩和实地调研课程要与课堂讲授内容紧密衔接。要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和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观摩和实地调研基地,在观摩和实地调研过程中,不仅向农户介绍基地的发展经验和思路,还应该把基地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和犯过的错误介绍给农户。同时要在观摩和实地调研基地精心设置相关环节,把课堂讲授的一些技能和方法,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进一步传授给农户,增强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此外,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在编制课程课件和教材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使用图片等直观的素材。这样有利于农户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磊,姜艳文,侯明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从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445~446
[2]谷玉芬.乡村旅游服务培训的主导形式[J].社会科学家,2016,2
[3]薛群慧.论民族文化旅游村村民的培训[J].昆明大学学报,2007,3
[4]颜泽钰,孙俊花,杨胭茹.邢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1,5
[5]张文洁,赵健辉.文旅融合下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创新研究[J].乡村科技,2021,9
[6]毕志超.烟台长岛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5
[7]李雪芬.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19,7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管理,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服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应当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五条国家旅游局负责全国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旅游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
第六条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的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第七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八条旅游发展规划一般为期限五年以上的中长期规划。
第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按照范围划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方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条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的旅游发展规划应当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第三章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第十一条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与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第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区域规划相协调,应当遵守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宗教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四条国家旅游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局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第十五条国家旅游局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并予以公告。
第十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市场前景、资源条件、环境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从市场需求出发,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延续,积极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与技术手段。
第十七条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应当遵守国家关于旅游规划技术标准的要求。
第十八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与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九条旅游发展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表和附件。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第四章旅游发展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二十条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制定和审批。
全国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组织有关地方旅游局编制,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后,由国家旅游局审批。
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由地方各级旅游局编制,在征求上一级旅游局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征求国家旅游局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意见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
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线路、旅游区发展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征求地方旅游局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二十二条旅游发展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经济、社会、环境可行性论证,由各级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二十三条地方各级旅游局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备案,但涉及旅游产业地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产品格局的重大变更,须报原批复单位审批。
关键词: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29-03
Review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LIAO Jun-hua1,2
(1.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iyang 55002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regulation in ethnic region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sperously developed; and research o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had been attached with great importance.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vided.
Key word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ment pa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1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有关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性理论、旅游影响、旅游市场和社区参与旅游等,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省区,研究运用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旅游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和民俗学等。
1.1民族村寨旅游基础性理论研究
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罗永常[1]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民族村寨旅游是将民族村寨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村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金颖若[2]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是民族文化村寨,民族村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钟洁[3]认为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有原生态文化村寨型和主题公园型两大类。罗永常[4]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状况为划分依据,得出民族村寨旅游有盛名热点型、新兴热点型、重点文物型和待开发型4种类型。虽然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性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层次还比较低,不够深入和成熟。
1.2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研究
在发展道路研究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倡走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为此,学者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民族生态旅游的价值。杨桂华[5]通过香格里拉霞给村案例,研究了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多维度价值,得出民族生态村对不同的客体具有相异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路径进行的研究。黄萍等[6]以四川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例,对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四川省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同时提出了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黄亮等[7]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研究案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1.3民族村寨旅游规划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规划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许多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黄惠琨[8]对西双版纳曼景兰新村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曼景兰新村旅游发展目标,对曼景兰新村的形象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村落的文化构成,认为策划应从传统与现代的高度面对新世纪,为西双版纳村寨建设和村寨旅游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模式。江晓云[9]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从多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1.4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鄢杰[10]提出“两会(村委会和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和“政府+公司+移民工程”等发展村寨旅游的3种经营管理模式。陈国兰[11]通过对泸沽湖落水村家庭旅馆的个案研究,提出民族村寨家庭旅馆的有效管理模式――“政府+行业协会+接待户”管理模式。吴忠军等[12]通过对广西龙胜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探寻了该景点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间与空间的分布和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行为,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钟洁[3]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和云南民族村为案例,对不同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体验度做了比较研究。
1.5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
社区参与能够有效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洁等[13]以云南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和大槟榔园花腰傣族村寨为例,研究了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黄华[14]通过对当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困境的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制度机制和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措施。罗永常[15]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该村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提出郎德村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建议:①借助外界力量,做好旅游发展规划;②成立相关组织促进旅游发展(如建立郎德村旅游发展基金、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③在“工分制”的基础上,切实调整收入分配方案,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④引入奖励制度和补偿制度;⑤扩大村寨居民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
1.6民族村寨旅游影响及感知研究
我国学者从多维度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维度。付保红等[16]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寨旅游开发为例,研究了该村村民由于受旅游开发的影响使社会角色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村寨旅游使居民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通过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传统产业中的变化、家庭消费观念的变化、村民人际关系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家庭劳动分工的变化等来体现。唐雪琼等[17]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从村寨经济状况、村民思想意识、村寨人际关系和村寨妇女地位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给村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仇学琴[18]以云南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对民族村寨的现代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李志飞[19]以湖北省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少见。
2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而且与此紧密联系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1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Martin[20]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乡村传统观念等方面,在结论中指出,由于规模小和季节性的限制,乡村旅游贡献不大,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Christopher[21]认为乡村旅游既能给乡村带来极大的商业机会,同时能够让村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意义,因此乡村旅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Per[22]指出乡村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旅游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态旅游。
2.2民族旅游研究
Yiping[23]以Wanuskewin遗产公园为案例地,指出体验异域文化并参与其中的亲身经历是民族旅游的内涵所在,民族旅游能给游客提供原真的体验,并分析了旅游发展困境,提出了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特别强调旅游规划与文化保护对发展民族旅游的重要性。Susan[24]以Wales为案例对民族旅游在民族迁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民族旅游可为民族迁移提供动力支撑。Robey[25]以 Shetland为案例,指出民族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同一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民族现象。
2.3乡村文化旅游研究
Robert等[26]以加拿大东部Acadian地区为例,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个基本原则,分析了促进乡村发展的3个基本因素(即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实现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旅游中各方的合作对实现社区目标意义重大),这对于指导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十分有益。Moya[27]对乡村文化旅游中村民参与旅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乡村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庸俗化。Jenny等[28]以南非为例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指出社区合作与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乡村旅游中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
Michael等[29]研究了美国4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状况,得出由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各异。有学者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地的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并增加了经济收入[30]。笔者认为妇女的工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Jeannie等[31]研究了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和旅游高度发展3类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得出女性旅游感知在不同发展状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旅游发展水平对其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不同性别居民的旅游感知在旅游收益方面体现出了差异。
3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成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与此联系密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由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研究内容有所差别。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比较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村寨旅游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并倡导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这些观点及论断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102-107.
[2] 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1):61-65.
[3] 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4] 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18-121.
[5]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4):76-79.
[6] 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8):177-180.
[7]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8] 黄惠琨.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J].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5):53-62.
[9]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4):564-567.
[10] 鄢杰.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探索,2003(6):120-122.
[11] 陈国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经营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宁蒗县泸沽湖景区落水村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12] 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39-143.
[13] 张洁,杨桂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生态旅游,2005(10):303-306.
[14] 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15]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108-110.
[16] 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
[17] 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2(3):79-82.
[18] 仇学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33-137.
[19]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
[20] MARTIN O.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6,23(1):86-102.
[21] CHRISTOPHER S. Thompson.host produced rural tourism towa′s Tokyo an-tenna shop[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2004,3:580-600.
[22] PER A N.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2002,1:7-24.
[23] YIPING L.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1:115-131.
[24] SUSAN R P.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1:35-52.
[25] ROBEY C. Ethnic politics and tourism a british case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4:818-836.
[26] ROBERT M D, LEE J. 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307-322.
[27] MOYA K. 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762-783.
[28] JENNY B, EUGENIA W. 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71-79.
[29] MICHAEL D, RICHARD S K. Tourism dependence and resident attitude[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8,4:78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