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患者健康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
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其发病率有逐浙上升的趋势,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严重的危及生命。高血压也是社区人群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心身疾病之一。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院自2000年10月起在社区开展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并同时进行12个月的对照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社区选择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的Ⅰ、Ⅱ期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但无心、脑、肾等器官性疾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8±6.3);病程0.6~15.5年,平均(10.5±7.9)年。对照组32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方面具有均衡可比性。
1.2方法
1.2.1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对入选的两组高血压患者进行摸底调查,全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饮食、睡眠、生活习惯、活动度及工作性质,个性特征,服药情况及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欠缺,对该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觉症状不明显时,对药物治疗放松,抱无所谓的态度;在高血压患者的个性特征中以A型性格行为多见,如好胜心强,易激动,时间紧迫感强,过分的抱负、急燥等,容易出现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不耐烦(Impatience),被称为“AIAI”反应[1]。
1.2.2对照组
按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不予其它指导。
1.2.3干预组
在指导常规服药的同时,采取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对身心不利的行为习惯,改变不健康的心理状况等,以达到降低血压,减少高血 压伴随的其它的危险因素等。具体措施如下:
合理膳食:①减少钠盐,补充钾和钙;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建议食用低钠高钾盐(含氯化钠约70%,氯化钾约25%)[2]。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含钾多的蔬果,如:油菜、苋菜、木耳、香菇、香蕉、柑桔等。补充含钙高的食品,如:牛奶及豆类制品。②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即少吃瘦红肉(牛肉、猪肉、羊肉等),改吃瘦白肉(鸡肉、鸭肉、鱼肉等)。③戒烟、限制饮酒:戒烟是高血压防治最有效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之一,饮酒增加降压药物的抗性,建议不饮高度酒,少饮低度酒。
增加体力活动:经常运动或体力活动,可以降低高血压,降低休息时的血压,减少运动时血压和心率上升的幅度。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脂等。但必须告知患者运动的禁忌症(如头晕、头痛等),及自已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以确保安全。运动方式较多,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3],如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依运动时心率而定。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每2次运动间隔时间不超过2天。洪昭光用“三、五、七”来总结运动量[4]。“三”指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运动才能有效;“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身体素质好,可到190左右,身体差的到150左右即可)。
控制体重:肥胖和超重是高血压发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体重超重、膳食高盐,中度以上饮酒)之一。减肥措施包括改变膳食结构(主要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改善生活习惯的观念,必要时可使用药物减肥。减肥的目标是:体重减轻5%到10%,维持减轻后的体重,防止反弹非常重要。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有计划的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采取集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集体学习通过集中上课,观看录象,分发健康教育资料,强调遵医服药的重要性等,增加社交集会等。个别指导根据患者个性特点、家庭社会生活背景等情况,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分析与高血压相关的易患行为、心理社会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制定肌肉放松训练计划[5],教会患者具体步骤,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坚持数月以达到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意放松、自如的程度。
2结果
护理干预组实施上述一系列非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心理状况均发生了变化,体重也得到了控制,各项指标(吸烟除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干预前两组平均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12个月的对比探讨显示,单纯的药物治疗虽能降低血压,但从平稳降压和改善病人生活方式的效果上均不及护理干预组。早有学者指出护理干预组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6]。其以健康都育为基础,利用心理学、行为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患者实施药物与非药物(即行为、生活、心理、精神)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明显提高,不良行为生活习惯有所改善,对服药的顺从性增强,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显示非药物护理干预措施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发挥其降压作用。故社区护理人员应积极长期的协助跟踪指导患者坚持上述非药物治疗措施,以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贤菊.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2(5):297-299.
[2] [3] [6] 高长斌 编著.高血压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3,491.
[4] 洪昭光. 高血压的一级预防,99中国高血压世纪行专题报告文集,1999,3-7.
[5] 谢德利 主编.现代康复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90-191.
2017年我站工作在区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版)》,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开展基本医疗护理工作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人员配置,优化组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现将我站2017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心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995份,其中高血压管理档案210份;糖尿病管理档案100份;儿童保健管理档案565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18份;老年人管理档案199份。
(二)健康教育我站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以及预防、保健、慢性病人管理为重点。服务站门前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栏,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及不同季节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并将健康知识讲堂深入到社区,截止目前累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6次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9次。发放各种健康知识宣传单2千余份。
(三)儿童健康管理
加强了对辖区内0—6岁儿童管理工作,对565名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按照2017版服务规范要求共对565名儿童进行免费体检工作工作,并及时将随访情况进行电子档案信息及纸质档案的录入工作。
(四)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99人,截至目前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99人次。
(五)慢性病管理
对辖区内35岁以的人群的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筛查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共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7人,并先后进行了随访管理,管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并进行面对面随访工作,共随访417次。高血压患者免费体检210人次,糖尿病患者免费体检100人次。
(六)重性精神病管理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要求,将重型精神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档案,并对已发现的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共随访12人。
(七)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我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条例》,,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制度。并积极配合区疾控加强死因调查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八)卫生监督协管
建立各项基本资料,认真按要求开展巡查工作和信息上报工作。
(九)死因肿瘤病例
认真收集死因和肿瘤的病例并及时上报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站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从总体上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从考核、督导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职责分工不明细,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
二是措施不够扎实。虽然都积极地开展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督导发现工作流于形式,在档案建立、儿保管理、妇保管理、慢性病随访等方面工作滞后。
三是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柜宣传资料混乱、不全,质量较差。
四是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规范。慢性病人管理有的随访不及时;有的在随访的同时未做随机血糖检测;有的未对辖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及实施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
三、2018年工作计划
全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我站认真对照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力争在年内完成各项公共卫生服务指标。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医务人员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词:血压监测;物联网;智能医疗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673-02
1 概述
物联网,是指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里面包含了两层含义[1]:一是物联网的基础还是互联网,物联网只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二是物联网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间的信息交流和通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领域的第三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在进行物联网的战略布局,如欧洲的“物联网行动计划”,美国的“智慧地球”计划等,我国也把物联网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2009年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提出“感知中国”的理念,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总理将物联网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的问世,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在之前的传统思维中,我们常把“物”同“信息技术”隔离开,而物联网是把“信息相关技术”整合在“物”中,二者融为一体。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2],如精细农牧业,环境监测,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国防工程等领域。
血压是临床上监测最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通过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有无疾病。人体自身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维持血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波动范围,收缩压正常范围为90―120mmHg, 舒张压正常范围为60--90 mmHg。超出这个范围就应关注,临床上有低血压和高血压两种状态。低血压多见于失血性休克和严重性心血管障碍性疾病,而高血压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其患病率高,诱发的并发症严重,是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得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群突破了两个亿,并且呈现增加的趋势。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常见的有诊室测量和患者自测。但这两种测量方式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诊室测量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易错过隐匿性高血压[3]和诱发白大衣性高血压[4],而自行测量的可能会出现测量不准的情况。同时血压变异[5]也是人类血压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昼夜间也存在着波动,所以动态血压监测对于了解患者血压的变化是非常有价值的。
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血压监控系统研究的前提条件
动态血压不间断监测需借助于智能血压计,智能血压计是依赖于现代电子技术和血压间接测量原理,以数值的形式显示并通过网络自动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倍益智能血压计是经过美国FDA权威认证和欧洲ESH临床检验认证的一款智能血压计,它把物联网技术整合进检测仪器,实现了将测量数据智能传输至Boumi Heart倍益健康管理平台的功能。这即是物联网技术用于智能血压监控的一个范例,但如何实现智能血压计的微型化,发展类似手表样的新产品是研究的方向。另外我们应该尝试在区域医疗内实现智能血压监控,有效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血压监控系统的构建和架构
如图1所示,智能血压控制系统通过智能血压计监测院外患者的动态血压,智能血压计会依据需要设定每隔一段时间测定患者血压,这些监测的数据借助于手机网络传输至上级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作出指导意见,如药物调整,是否来医院就诊等信息再经网络反馈至病人手机上。由于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多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日常的治疗,上级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的互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的信息也会经网络传输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其具体实行其治疗方案。这样可以做到依据病情及时的做出治疗方案调整,达到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同时当高血压出现危重情况时,及时发出提示和求助信息,医生及医疗机构做好抢救预案,有效提高抢救的成功性。
物联网有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底层是感知层,通过RFID移动终端、M2M终端等技术获得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再通过网络层实现长距离的传输,应用层即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定,为客户进行服务。依据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设计智能血压监控系统。
感知层主要是依赖于智能血压计等设备,通于蓝牙,3G/4G网络等通信传播手段实验监测数据上传至医院的血压监控中心。在医院的血压监控中心实现病人信息查询,数据分析,作出决策。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治疗方案调整,应急救援等。应用技撑平台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服务管理,中间件技术和工具箱等。应用服务子层除了监控血压和紧急救援外,通过这个智能平台可以实现医患间的互动,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与医生交流,熟悉疾病治疗的要点。另外依靠这个智能血压监测系统,医生也可以进行一些如问卷调查,大样本病例分析,病例对照研究等科学研究。
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血压监控系统的面临的问题和展望
基于物联网技术和生物感应器技术开发智能血压监控系统,做到血压的动态监测,帮助患者及时准确的了解病情,调整用药,必要时预警抢救。智能血压监控系统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首要问题是网络安全[6],物联网的实现依赖于互联网,互联网上病毒横行,网络安全显得尤其重要。另外保护患者的隐私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就是以物与物,人与物间的识别和感知,经过数据分折做出决策。在医学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都将面临着保护患者隐私的问题,做到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确保数据安全是重要的两个方面。其次是数据处理能力亟待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开展将产生海量的数据,做到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数据也是一大挑战。技术方面IP地址缺乏与兼容也是一个挑战。除技术外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还涉及一些法律,伦理及合作等方面的困难。(下转第1681页)
(上接第1674页)
尽管有上述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物联网技术自应用以来,已经在医疗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7],如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废品管理,医疗信息化和远程医疗等方面。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会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大而更加的广泛,必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有改善我们现在的医疗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群良. 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J]. 学术研究, 2011(09) : 83-88.
[2] 付宏海. 物联网的应用与发展[J]. 考试周刊, 2012(12): 195-196.
[3] 杜乃立,杜瑞芝. 隐匿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 29(6): 892-894.
[4] 米宏文, 刘兆英. 动态血压24 h 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心脏杂志, 2012,12(2): 140.
[5] 莫怡浩, 胡雪松, 张新霞. 血压变异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 18(2): 244-246.
[关键词]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a)-0152-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ealth status of residents in 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JIN Jin1 XU Yan1 LI Hongbo2 LI Mingxia1 LIN Yongbo1 WANG Hanqiao1 XIONG Shuhui1 QIN Binsen3 XIAO Juhua3 WANG Mei1 HOU Min1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xihu District i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40, China;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40, China; 3.General Practitioners, Wujiashan Community Center of Dongxihu District in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4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alth status of residents in 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in order to provide measures for community intervention. Method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mong inhabitants over 18 years old, and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and partial health examination was taken among six residents committees in Wujiashang street, 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from October 2008 to July 2009.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19.52% in inhabitants over 18 years old in 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The prevalence rat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diabetic state was 8.3% and 13.8%. The dyslipdemia was 43.1%. The ECG abnormal was 38.9%.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related to life style in 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is higher. The health status of residents should be improved b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which related to the life style.
[Key words] Community residents; Health status; Investigate
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点在加强和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建设[1]。因此,我区科技局特意拨出专项资金,由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和社区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故我院在2008年10月~2009年7月期间对本地区常住成年居民进行了健康状况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3],使用统一设计的武汉市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由经过严格技术培训的医务工作人员通过入户方式调查,以本地区6个居委会为主,以辖区内18岁以上(包括18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以整楼栋为基本单位抽样,共调查居民6 200名,其中,男2 920名,女3 280名。据统计,本地区总人口共49.9万,18~24岁4.55万,25~29岁3.27万,30~34岁4.25万,35~39岁4.86万,40~44岁4.34万,45~49岁3.38万,50~54岁3.64万,55~59岁3.64万,60~64岁1.96万,65~69岁1.66万,70~74岁1.34万,75岁及以上1.35万。
1.2 调查内容及测量指标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居住环境、家族史及个人史、既往疾病病史;测量指标包括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糖;其中一个社区居民还进行了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电图检查。
1.3 测量方法
1.3.1 血压检测方法 血压测量均使用同一品牌的常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用前经严格校正。测压时,受检者取坐位,双足平放于地面,测压前静坐5 min(刚吸过烟者静坐15 min)。测右肱动脉血压,若怀疑有外周血管疾病则应测量四肢血压,特殊情况可以取卧位或立位,先确定最高充气压(POP+30 mm Hg),待袖带放完气30 s后再测1次血压,用快速连续的速度充气,达充气顶点,放气维持约2 mm Hg/s,记录好各次Korotkof音,精确到2 mm Hg,取第1音为收缩压(SBP),第2音为舒张压(DBP),质控测量差值不超过±5 mm Hg。取两次平均值记录,若两次收缩压或舒张压相差5 mm Hg以上,则再次测量,取3次平均值(1 mm Hg=0.133 kPa)。
1.3.2 血糖测量方法 所有调查对象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稳豪快速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值≥5.6 mmol/L者均择日行简易OGTT检查。OGTT为测定空腹及服82.5 g含1分子结晶水的葡萄糖粉后2 h的静脉血糖。所有静脉血糖均用同一生化分析仪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血糖。
1.3.3 其他 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检测均为空腹采静脉血,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采用日本光电ECG-9130P十二导联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做12导静息心电图。
1.4 判断标准
高血压以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为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超重与肥胖判断标准: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吸烟:指每天吸烟10支以上,时间超过1年;饮酒:指每月饮白酒10次以上,时间超过1年。糖尿病根据《中国2007年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对象若有糖尿病病史,则归为已诊断糖尿病组,无糖尿病病史但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则归纳为新诊断糖尿病组;无糖尿病病史、无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5.6 mmol/L者一律行OGTT检查,并根据OGTT结果归为新诊断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血糖正常组。肝功能、肾功能则根据检测结果判断为正常和不正常。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判断血脂边缘升高:胆固醇为200~239 mg/dL、低密度脂蛋白为130~159mg/dL、三酰甘油为150~159mg/dL;血脂升高:胆固醇≥240 mg/dL、低密度脂蛋白≥160 mg/dL、甘油三酯≥200 mg/dL。心电图则由心血管内科两名主治医师同时读图判断正常或不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病率=总患病人数/总的调查人数×100%,标化率根据本区2009年人口数为标准人数进行标化。
2 结果
2.1 高血压调查情况
本研究共有6个小区常驻居民6 200名参与调查,结果检测出高血压1 210例,总患病率为19.52%。根据本区2009年人口结构标化后,总患病率为14.71%。随年龄增长,各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见表1。调查显示,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8.09%、46.57%、27.18%。
2.2 血糖调查情况
通过对所调查的6 200名居民进行血糖测定及问卷调查得出,本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3%,而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9%,高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病率(3.4%)(P < 0.01)。见表2。
2.3 血脂调查情况
通过对某小区1 940名成年居民(男829名,女1 111名)进行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本地区平均总胆固醇浓度为4.9 mmol/L,平均总三酰甘油浓度为1.6 mmol/L,平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为2.5 mmol/L;血脂异常率为43.1%,男、女分别为50.2%、37.8%,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血脂异常患病率和血脂浓度均逐渐上升,在女性中尤其明显。表3为本组调查人群中血脂边缘性升高具体情况。由表3可见,血脂边缘性升高主要以胆固醇为主,男、女均达到18%以上,而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达10%以上。表4表示本组调查人群中各年龄段血脂升高具体情况。由表4可见,血脂异常升高组主要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总患病率达到16.5%,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分别为4.6%和1.8%。
2.4 心电图调查情况
对该小区某栋楼的642名成年居民(男270名,女372名)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检出异常心电图250例,检出率为38.9%,依次为ST-T改变占8.8%,左室高电压占7.1%,心肌复极异常占5.7%,右束支阻滞占3.8%,窦性心动过缓占3.6%,左室肥大占2.8%,室性早搏占2.5%,房颤占2.4%,左束支阻滞占1.7%,低电压占0.9%;出现2种及以上异常心电图表现的有51例,占7.94%。各年龄段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随年龄增加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逐渐升高,70岁以后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达到56.3%。各年龄段总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 0.01)。
3 讨论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报告称,慢性病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问题,报告呼吁各国重视防治各种慢性疾病,争取2015年前每年使慢性病患者减少2%[4]。报告还指出,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是由日常可以避免的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如不良饮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等。现有资料分析,估计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4%左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期未来10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将继续增加,患病率超过30%,高血压患者达到3亿[5]。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预计我国目前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9 24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已达1亿4 820万[6]。
本次调查显示,武汉市西湖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9.52%,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3%,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3.8%,血脂异常率为43.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38.9%,可以看出,该区慢性病患病率没有达到上述文献[5]的标准,这可能与本地区属于远城区,人口结构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有关。虽然本社区各种慢性病发生率低于文献[5]水平,但患病率仍相对较高。此外本研究显示,本社区居民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血脂异常发生率及血脂浓度均逐渐升高,提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各慢性病发生的危险性也逐渐加大,这给本地区居民及政府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所以应发展和健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疾病的初级预防,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利国利民。
本调查比较粗糙,主要的目的是初步掌握本区的疾病的基本情况,为今后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疗建设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为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相关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J].中国全科医学,2006,9(05):349-350.
[2] 世界卫生组织.防治慢性病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投资[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2):49.
[3]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64-75
[4] 谭西顺.生活方式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8,(12):4-5.
[5] 王文.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和策略[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6(1):5-7.
社会公共服务“民进公退”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央组织部就已经率先在扶贫改革上发力,取消对贫困地区领导干部GDP考核。看似松绑,但转为对扶贫成效的考核更能考验地方主政领导过日子的能力。
钱如何花,各地都有自己的盘算,但扶贫开发仍旧是很多扶贫任务繁重省份的财政支出大头。在很多国家级贫困县,甚至只能依靠转移支付给公务员、老师等发工资。因此,财政资金在那里或多或少都能和扶贫扯上关系。
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很大程度是向百姓提供公共服务。但长期以来,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供给渠道也造成了一些现实的问题:医院诊疗水平低下、公立养老院人满为患,等等,凡是能和“公”字扯上关系的机构,都或多或少地背离着市场规律,无法提供完全令民众满意的服务。而贫困地区花钱,政府则有更大的决定权,上述情况更为普遍。
2013年7月31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会议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各地要在准确把握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
10月29日,财政部印发调整后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当中涵盖包括医疗卫生和社会服务、农林牧副渔服务在内的24大项政府采购服务的内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内容为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这些服务集中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其实从2012年开始,财政部就提出了每年通过民政部门向社会购买一定金额的公共服务,并拿出了包含一些服务的目录,但更多的是针对中西部或贫困地区推出的。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对于农民而言颇为陌生,但很多人已经享受到了它的实惠。
69岁的陈树梅20多年前就时常头晕,不知是啥毛病,经过乡卫生院的一次体检,才知道是得了高血压。
说起那次体检,老人记忆犹新。当时,村里的大喇叭通知,让村民到乡卫生院免费体检,车接车送,65岁以上的管饭,吃饭的时候还给老人们讲课,告诉大家如何预防、治疗疾病,当时村里的人差不多都去了。体检后,卫生院给每人发了一条围裙和一个挂历,老人拿出围裙给记者看,上面的话很温馨:“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健康伴您一生!”下面是乡卫生院的联系电话。
从2009年12月到现在,老人一年两次免费体检,都是乡卫生院组织的。陈树梅的经历,是河南省武陟县开展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该县探索出以“合同管理+绩效支付”为核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模式,让当地的老百姓受益良多。
2009年1月,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十一项目”)在武陟县开始实施。这一项目是我国政府利用世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从当年9月起,武陟县利用这一项目平台,将9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为10个服务包,打包购买,先在圪店乡、乔庙乡等乡镇试点,2010年10月推向全县。
该县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先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出每个服务项目的操作指南,明确服务的内容、流程、规范,让服务机构有据可依。然后,以项目流程测算法为主要方法,以整个服务流程发生的实际费用来测算服务包成本,以确定服务的价格。
根据项目实施第二年得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报告,10个服务包总成本是人均20.38元,其中服务成本人均18元,监督成本人均0.53元,管理成本人均1.85元。服务成本是指向乡村两级服务机构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资金;监督成本是指县级对乡镇卫生院(包括对抽取的村级)进行绩效评价和第三方监督,以及不定期督导发生的费用;管理成本包括县卫生局进行方案设计、培训、资料印刷等所需费用。
服务成本测算表列出了每个服务项目的权重、乡村两级服务机构的成本及所占比重。例如,高血压健康管理项目,分项权重为14%,服务成本是人均2.5元,其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占40%和60%,分别为1元和1.5元。10个服务包合计,乡村两级分配比例为6∶4。
在试点阶段,县卫生局卫十一项目办与试点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合同,约定双方的职责与权利、服务包内容、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等;试点乡镇卫生院再与村级服务机构签服务合同。在全县推开后,改为由县卫生局直接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合同。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村两级服务机构需要密切协作,利益捆在了一起。”当地的一名村医说。
武陟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取以乡为中心的总负责制,乡村两级共同承担,每个项目都根据乡村两级的服务能力划分各自的职责,并在服务合同中进行确定。乡镇卫生院要对村卫生室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监督评价,并支付服务报酬。
实施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后,乡村服务机构的服务理念开始转变,变被动提供为主动参与。因为利益有保证,很多卫生院的业务骨干主动要求搞公共卫生服务,从侧面也保证了服务的质量。
同时,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变被动医疗为主动保健。例如,高血压患者在村卫生室就诊率提高了40%,村民有了疾病不再扛着。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也都明显上升。
该试点实施的两年多时间,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万户,占总户数的50%;为2.1万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管理率达到95%;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由2009年12月的42.3%提高到66%;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达到70%;孕妇、儿童的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6.5%、90%。
发挥社会的服务能力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2012年和2013年中央财政先后安排共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累计包含847个项目,涉及十多个省市的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救助、受灾群众救助、教育培训等领域。
自2003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如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探索不断增多,形式多样,购买的领域涉及教育、公共卫生和艾滋病防治、扶贫、养老、残疾人服务、社区发展与矫正、环保、政策咨询等诸多方面,购买资金逐年增加。如2005年至2007年浦东新区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累计达1.24亿元;深圳市2006年至2009年共投入2.12亿元资助500多个社会组织实施“居家养老”等项目。2010年上海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补助等形式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37.89亿元,2011年更达到41.02亿元。上海、广东、无锡、宁波等地还陆续出台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规范性文件,探索相关的制度建设。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此外还明确了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两个领域也是基本公共服务重点任务,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行政村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邮政服务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等。
甘肃省在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方面做了探索。为了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甘肃省以提高贫困地区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后的扶贫开发中,甘肃省级财政力争每年对58个片区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幅高于全省对县转移支付水平3个百分点以上,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劳动力培训、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项目。省发改委将积极指导贫困县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资源,构建起规范化、标准化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就近就地入学,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甘肃将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在2016年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支持人口较多的建制村建设村级幼儿园。并将加快中小学校舍改造和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能力,力争贫困地区各级教育水平达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
公共卫生方面,甘肃将健全农村疫病防控体系,到2016年,使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完成空白村卫生室建设,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80%。到2020年,在一县一所标准化医院的基础上,再为每个县建设一所标准化医院。
另外,甘肃还将加强贫困村的基层文化和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使一半的建制村有标准文化活动室,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建制村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到2020年使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4区7县,全市总人口311.9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50.36万,占人口总数的48.5%。城区设有14个街道办事处,108个社区,人口58万;矿区设有24个街道办事处,102个社区,人口47万。目前,全市已批准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23个,其中设在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设在矿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按举办主体性质分:事业办的有13个,占57%;企业办的有7个,占30%;政府办的有2个,占8.7%;个人办的有1个,占4.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医师400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12人,占3%,主治医师166人,占41.5%,医师148人,占37%,医士74人,占18.5%。护理人员239人,护士100人,占41.8%,护师52人,占21.8%,主管护师45人,占18.8%,未取得职称者42人,占17.6%;已批准运行的服务中心房屋使用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服务站均达到100-150平方米;按照《山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要求,23家中心和站均配备了诊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和健康教育设备。
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从1997年起步以来,从试点到逐步推广,10年来经过不断努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1、加强领导,切实履行政府职责。首先是成立领导组。2007年2月16日,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世杰为组长,15个局、委、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同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社区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其次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3月15日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10年,全市将建成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规划的出台,为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是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市财政共安排811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健全规章,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市政府出台了《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市卫生行政部门也下发了《大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服务实施准入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做到统一标示、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同时还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社区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等十大项69条规章。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运行提供了保障。
3、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从2003年起,市政府就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和《山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及时出台了《大同市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大同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了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功能,对预防保健地段进行了调整。近期,根据《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职人员对批准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回头看,要求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目前已检查了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4、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2003年和2005年市卫生局委托市医学会先后举办了两期全科医师培训班,共培训全科医师147人。市卫生局还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选派了一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教学并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参加了在太原市举办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项目培训班”,作为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师资人员。同时,根据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重点工作项目总体方案的要求,将北关、北街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阳里齿欣、南关友谊、北关安益园、北关铁牛里、南关兴国寺、平泉街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适宜技术有效推广应用试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防治技术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完成1000多例高血压和500多例糖尿病病例的规范管理,使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分别提高了20%和80%左右。
5、完善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依托社区,完善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电建医院转型为新建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不仅面向原公司职工,而且覆盖周边10个社区居委会,辐射人口9494户,3.5万人;城区医院下派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东西南北20多个居委会,服务人口近8万人。煤峪口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该矿中心,服务半径2.5公里,居民6600户,服务人口3万多人。这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融为一体,积极开展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医药咨询、免费体检、慢五病防治等,普遍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实行上门服务,对慢性病人定期检查、跟踪服务,构建起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初创阶段,服务领域、服务内涵、服务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虽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少问题仍然困扰着社区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有:
1、全社会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识不足。一方面政府各相关部门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足,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重视不够,未能积极地去研究、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关的政策,而是在被动地等待上级的“红头文件”或“硬性指标”出台。另一方面是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概念和内涵认识不清,参与意识不强,“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大医院看“小病”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不够。我市宣传普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只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孤军奋战,缺乏全社会参与的大张旗鼓的宣传和报道,影响力相对较弱,群众的认知度不高。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知之甚少,当医务人员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人进行随访时,居民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许多居民不给开门,拒绝调查。
3、政府投入不足。近几年来,市级财政虽然安排了一些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城矿两区也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给予投入。但是这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其职能所形成的需求相比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目前,资金紧缺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首先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自负盈亏的,在自主经营的情况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越多的卫生机构,经营就越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如新建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电建医院)2005年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慢五病防治、计划免疫等多项工作,同时为居民普遍建立了健康档案。虽然当年完成门诊工作量达2.3万人次,电建公司为其拨付了三分之一的经费,仍亏损31万元。为了生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靠自身医疗业务创收来维持运转,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服务现象就比较严重。其次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来说,工资待遇低,政府补助工资比例也不等。如城区医院下属的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全民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政府负担90%,集体人员负担30%;而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拨付基本工资的60%—70%,其余的靠自己筹集。由于担心工资待遇得不到保证,医务人员往往重治轻防,诱导需求,甚至过度医疗。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功能的发挥,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第三从医疗设备来说,多数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简陋,缺少心电、B超等康复理疗、健康教育所必需的小型医疗仪器和设备。第四从业务用房来说,多年来,我市在城市建设规划审批时,在小区建设中,没有按照“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的要求预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现有的卫生机构多数靠借租房屋自行解决。以城区为例,已建成的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17家是靠租房开展工作的,而租房费用往往都在万元以上,如铁牛里社区服务站光租赁房一项每年就需3万元;兴国寺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房租费是1.8万元;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租赁的是公产房,年租金也有1.3万元,沉重的房租负担一方面刺激了盈利性目的,另一方面无形中弱化了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缺乏前瞻性。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的设置,许多是由原有的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通过转型、功能转换举办的,这样导致个别地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与当地的人口情况及服务半径相比,形成过剩或缺位。另外,我市近年新建小区较多,而多数小区都没有设置或预留出卫生服务机构,使当地居民无法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5、全科医师短缺。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目前我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多为专科大夫,以城区为例现有医务人员225人,接受过省、市级全科医师短期培训的人数为36人,只占16%。从全市来看,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每个社区服务中心至少配备6名全科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站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师。根据我市社区设置规划,应有全科医师526名,而目前只有147名医生接受过全科培训。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护人员,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知度也较低。
6、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脱节。目前,我市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大同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8家纳入了城区或企业内部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医保的门槛比较高,与市级医保联网需要支付设施费、软件费、保证运转的维护费等上万元,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独自负担这笔费用比较困难,所以未向医保机构申办手续。加入医保的患者多流向大医院看病,客观上造成大医院看小病,基层卫生资源闲置,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医药负担。
7、双向转诊机制不健全。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国家提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之间的病人实行“双向转诊”,但从我市实际效果看,双向转诊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危、急、重症患者转往市级医院,往往是因为受医疗水平、诊断设备、就医条件限制被动转诊,而上层医疗机构受利益驱使或因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信任,很少甚至是没有将患者返回社区康复,双向转诊能上不能下,这一方面使得现有的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加大了大医院诊疗压力,也加重了群众看病就医的压力。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融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为一体的连续综合的全新服务模式。这种服务体制、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目的等与传统医疗有很大不同,可以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调研中我们深深地感到。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一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家职能部门和城、矿两区政府,需要市政府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其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载着大量社会公共卫生项目,其转型和发展需要政府大量的投入。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大型医疗机构的扶持。目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多为专科医生,而且素质相对较低,难以取得居民信任。因此,在近期充分利用大型医院人才资源的优势,发挥“大手拉小手”的作用,吸引居民走进社区享受医疗保健服务是非常必要的。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必须有创新意识。目前在外省、市就有许多好的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如上海市的长宁区和北京市的东城区,率先推出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切断了社区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处方临床检查、医疗收费的直接挂钩关系。我市矿区红光街煤峪口中心也创造性地提出了“片医”这一新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按照《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规定,到2010年,我市城区、矿区、开发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平安回社区”的总体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我们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工作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上议事日程,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同时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现有各项政策,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使我市居民尽快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
2、加强宣传,提升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意识。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能够为病人提供基本的医疗诊治服务,还针对健康或非健康状态人群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计生指导等服务。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推广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形成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氛围。
3、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投入和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福利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投入资金与提供补偿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将社区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确保中央、省、市、区(县)四级以服务人口为基数,按照3:2:2:3比例配套的补偿资金得到落实。同时要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稳定的多方筹资机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的作用。
4、科学规划,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第一要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应与住宅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第二要按照《大同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办法》规定的设置规划,组织专人实地查看,进行科学地论证。尽快编制并出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布局规划,实现“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1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要求。第三要加大对医疗市场整顿力度,进一步严格审批手续和行医资格,对不符合办医及私自挂牌的医疗点,坚决予以取缔。
5、创新理念,加快职能转变。首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提高服务意识,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创造出自己的优势,如开展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等服务,全方位开拓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第二要积极引导社区医务工作者转变观念,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大力宣传积极推广我市一些先进服务中心(站),如矿区红光街煤峪口中心的作法和经验,要在时机成熟时召开先进服务中心(站)先进经验现场会,以点带面,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6、强化素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的在职培训力度。要完善社区医务人员任职资格和聘用制度,在晋升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实行适当倾斜政策,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为居民服务。要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社区服务机构工作。
7、推进医保进社区,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保险机构要尽快制定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建立社区服务机构准入验收和医保定点初审同步联动审批机制,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按新标准验收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分批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同时,要适当拉开参保人员医保基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档次,调节居民就医流向,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