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健康范文

幼儿健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健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健康

第1篇:幼儿健康范文

关键词:分离焦虑 心理准备 幼儿健康

一、正确应对幼儿的分离焦虑

新入园幼儿情绪波动突出,特别是接送的时候更为突出。分离焦虑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自身保护的一种能力,所以我们提到分离焦虑的时候不用太过于紧张和焦虑。分离焦虑是如何产生的呢?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的最初即幼儿出生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和妈妈分离,当幼儿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会本能地产生这样的恐惧,所以幼儿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其实都是在和母亲去表达他的恐惧和他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幼儿的这种情绪变化,特别是哭闹特别厉害而哭闹时间长的幼儿,更应该用足够的耐心应对,而不是吓唬或惩罚。

二、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

幼儿入园后家长要调整心态 ,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让孩子坚信上幼儿园是他必须经历的事。家长要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了,在那里你会认识很多小朋友,交到很多新朋友。”再告诉孩子上幼儿园的其它好处,要讲得绘声绘色、充满诱惑,使孩子充满向往之情,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目标是让孩子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自豪,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儿园了!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 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当孩子在家哭闹、不想上幼儿园时,如果您确信这只是孩子不适应的反应时,可以淡然处之。入园期间,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一些身体接触和抚慰,但一定不要随便哄孩子说:“好好好,我们明天不上幼儿园。”家长可以简单地向孩子说明:“孩子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家长上班一样。”然后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再讨论,也不再深究。这种处理方式反而能缩短孩子哭闹的时间,减少大人孩子的痛苦。

三、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然后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要干什么。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和游戏设施,这样,孩子入园后就不会因为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紧张情绪。幼儿园中的滑梯、秋千、积木等游戏设施以及老师教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游戏等等活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如果可能,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下幼儿园里的老师,并且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这样孩子再入幼儿园后,就不会因为不认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而感到陌生和紧张。 四、要有科学的教育措施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措施,维护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1)在平等和关爱中教育幼儿

教师要用爱心、耐心温暖每位幼儿。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句关怀的话语对幼儿来说都是一股暖流。当我们用关爱和宽容的目光去审视孩子时,你会发觉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材。孩子的依赖感强烈,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需求,当他发现教师也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爱自己,他们才能放下戒备。教师此时的教育方法是用爱与宽容来做前提,所以幼儿能更快地转变他的心理倾向,愉快地融入幼儿园的教育生活。

(2)对幼儿进行良好情绪的引导

焦虑、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是孩子的正常表现,教师要正确对待,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是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上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次断奶,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用我们的爱心去引导,家园携手,一起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很快地露出他们灿烂的笑脸,适应幼儿园生活,健康快乐地在他们的乐园里成长。

参考文献

第2篇:幼儿健康范文

一、聆听心声,多些宽容

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我认为要了解幼儿就必须要走近幼儿。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幼儿,因为幼儿的心地是十分纯真的。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都会写在他们的小脸上。若教师拥有一份爱心,肯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就不难发现幼儿的各种心情。在他们快乐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在他们不高兴时,努力寻找原因,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关怀、安慰,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心情愉悦地生活。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尊重幼儿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是让教师放弃长者的身份,改变幼儿听命于教师的理念,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位幼儿。当幼儿屡教不改、言而无信时,我们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急风骤雨”地加予批评、当众揭短,应给他们多一些宽容,让他们稚嫩的自尊心得到保护。教师的尊重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幼儿,静观其变,打破幼儿“一犯错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让幼儿从自卑、恐惧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感受“老师原谅我了”。

二、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幼儿健康教育就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培养,对于这些片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防范。我们尽量多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还重视到幼儿园课程的潜在影响,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不仅应重视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而且应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在身体发展方面: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对于小班年龄的孩子,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本学期我们也将多制定些自我服务方面的要求,让幼儿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小组活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

三、养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未必与客观情况相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之间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当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其次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受认识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及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四、积极培养与防治

第3篇:幼儿健康范文

一、从环境、材料入手,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1.善于合理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进行锻炼。合宜的环境会对幼儿的身心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会激发起幼儿对晨间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应充分考虑一切因素,利用户外活动场地立体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教科书”,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如幼儿园内铺设的适合运动的塑胶场地,造型多样的大型玩具,墙壁上建构的攀爬的攀沿墙,场地上悬挂高低不同的触摸物发展幼儿的弹跳力,水池内设置独木桥发展幼儿平衡,花坛的路砌石练习一定高度的平衡,路面上的砖块练习跳跃,爬楼梯练习等。幼儿进入这样的体育环境,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大大增强幼儿主动参与晨间体育锻炼的兴趣。

2.提供合适的运动材料,提高运动的质量。游戏更是他们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生活。因此,在晨间体育锻炼上我们尽量选择可变性强的材料,如一物多玩既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又可调动幼儿的兴趣。如圈可以放在地上跳,也可以竖起来钻,还可以拿在手上当方向盘玩红绿灯的游戏;饮料瓶可当往返跳的标志或曲线跑的障碍物,也可以并排摆放练习跨跳;大纸箱可以练习钻爬,也可以练习投准的目标,还可以倒着放练习翻滚。

二、将晨间体育锻炼内容科学化,情境游戏化

1.开展晨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幼儿园 楼旭萍间体育锻炼活动的科学性体现在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上。首先,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晨间锻炼要根据幼儿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条件,科学地选择和安排。九月份开学时,可以安排玩大型玩具或自带脚踏车进行晨间体育锻炼,既锻炼了大肌肉、脚力、平衡等方面的发展,又使幼儿爱上幼儿园,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中后期,通过游戏化的练习,掌握、巩固走、跑、钻、投、双脚跳、单脚站、单脚跳、拍球等基本动作要领。各基本动作的练习穿插着,循序渐进。如拍球的练习,可以先尝试用玩几种简单的玩法,看谁抛得高、比谁扔得远、看谁踢得多、比谁转得快等;然后练习单手连续拍球,看谁拍得多、谁的进步大;最后尝试左右手轮换拍球、花样拍球。

其次,运动量、运动的强度安排也要科学、合理,同时注意动静交替,以免幼儿因过度疲劳而影响健康。锻炼前可做一些准备活动,锻炼中运动量逐渐增加,减少外伤的发生,锻炼结束时做好整理活动,逐渐减轻运动量,做些散步、放松操,使身体恢复安静状态。在组织活动时,要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对体质较弱的幼儿要格外关心,降低要求,如发现异常,要分析原因,并作适当调整。

2.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小班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思维具体形象,胜负意识不强、对游戏结果不太重视、喜欢玩游戏。因此,可以组织情节简单、角色少、动作简单、规则少且易于遵守、幼儿可以独立活动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到晨间体育锻炼的兴趣,又使幼儿的情绪、动作、规则意识得到发展。

走、跑:小班幼儿的走、跑已经比较协调,因此要把重点放在有听信号、按规则或绕障碍走、跑。如,红绿灯(手持小圈当方向盘),小羊吃青草(绕过水坑),老鹰捉小鸡(四散躲闪跑),小风车(手持风车跑)、猫捉老鼠等。

爬:在幼儿的背上放置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抱枕、小沙包、塑料水果玩具等,幼儿扮演小乌龟旅行、小蚂蚁搬豆、小刺猬运水果、小海豹顶球、鳄鱼爬山坡等。

跳:小兔拔萝卜、采蘑菇,小青蛙跳荷叶(绿色的呼啦圈当荷叶),小袋鼠跳跳 跳(双脚套进布袋或环保袋里),松鼠摘松果,摘果子,夹着小球跳跳,从高处往下跳等。

投掷:打大灰狼(沙包),小鸟飞得高(小软球上粘贴一根皱纹纸当尾巴),红飞镖、绿飞镖(材料同上),看谁投得远,小飞机飞上天(纸飞机),炸碉堡等。

平衡:可以在走、跑、跳的情境中,加入过河这一情境。如兔宝宝过河,小猫过桥去捉鱼,等。也可利用花坛边的高度路砌石创设挑战、刺激的情境。

小班幼儿喜欢情节单一且具有呼应性的活动,因此以趣味性的游戏替代单一的机械练习,既能吸引幼儿全身心参与并投入晨间锻炼中,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指导过程从易到难

激发和维持幼儿对晨间锻炼活动的兴趣,是活动关键。幼儿在晨间锻炼中的兴趣来源与活动本身,来源于教师的指导。幼儿掌握并熟悉某一动作,必定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之间还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把握幼儿内心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同时也能让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幼儿各有选择,从而最终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在指导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做到眼中有每个孩子,用鼓励赞赏的眼光去促进孩子的运动,由衷地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激励幼儿积极地大胆地投入活动;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而对于能力较弱、需要帮助的幼儿,则重点在于方法的指导。

第4篇:幼儿健康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健康 身心发展一、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萌发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想妈妈而哭,有的孩子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上的问题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在活动区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玩的玩具,幼儿之间通过玩玩具,学习交往、学习合作,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迎春花吹喇叭”、“柳姑娘的长辫子”、“欢迎小燕子回家”的快乐中学习“小草醒”、“花儿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词句。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愉悦情绪,在愉悦中健康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游戏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性格内向的某小朋友想当“售货员”,但是他不好意思说卖东西的话。经过几次玩《开商店》的游戏之后,他的感性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当“售货员”的过程中,他不仅会卖东西,而且会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和基本价格,不仅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锻炼他的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满足他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

幼儿的积极性是需要成人激励和保护的,一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出来,孩子们的情绪就会饱满,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吃苦”的滋味,磨炼耐劳的意志,感受学本领的快乐,鼓励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劳动)、“我帮椅子洗洗脸”(擦椅子的劳动)等趣味劳动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一双小手的价值,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爱惜物品的情感增强了,自私、懒惰的坏习惯改掉了……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品尝了经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做事的坚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向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源泉。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及儿童歌曲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幼儿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来了》(自编)讲完之后,孩子们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孩子都对不爱劳动的嘟嘟进行批评,都赞扬波波是一个聪明、勤劳、爱劳动的好孩子。他们表示要学习波波,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学做自己能做的事,做有独立性的好孩子。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儿童歌曲,能使幼儿摒弃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更为幼儿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平台。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讲好听的故事和唱好听的儿童歌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增强自信,学会交往,磨炼意志,健康心理,规范行为。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击很强。他经常欺负小朋友,经常对同伴搞“恶作剧”,许多小朋友都害怕他。为了教育他改掉身上的缺点,能与同伴们一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创编故事“没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编),让他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该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认为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过,后来我们又创编一首儿童歌曲“小兔子的红雨靴”,让该小朋友在“没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红雨靴”这两个不同角色中明辨是非,懂得道理。经过不断教育和培养,他发生很大的变化,脾气不再暴躁,不再搞“恶作剧”欺负小朋友了。

四、家园携手共育幼儿

第5篇:幼儿健康范文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62-02

一、培养幼儿的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关于安全的基础信息,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技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安全的责任要逐步从成人的手中转交到孩子自己手中,我们再细心也无法预见到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而且即使预见到危险,也并不意味着能代替孩子避开危险,所以安全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

二、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著名教育家罗菲、古德和内德勒为幼儿园环境设计提出了11个目标,其中有“能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等。因此,我们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我们担负起幼儿安全的责任,告诉他们“当心!这样做危险!”久而久之,孩子们有了依赖,自己从不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把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平时多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引导幼儿找出身边的安全隐患

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可能保证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遵从教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安全教育之中。像在我园开展的“人人争当安全小卫士”活动中,让幼儿亲自找一找身边(室内、室外)哪些地方易出危险,怎样想办法消除这些危险隐患。我们师生商定:一起来设计安全标志,并把它们贴到适当的位置上:“小心触电”的标志贴在了活动室的电源插座旁;“当心滑倒”的标志挂在了易摔跟头的卫生间台阶旁;“注意安全”的标志我们做了块大牌子放在了幼儿园大门的醒目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安全”两个字已深深印在幼儿的心里,无须老师再过多提醒。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调动幼儿的兴趣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对户外活动不安全因素认识不足,加之现在的家庭对幼儿溺爱有余、培养不足,往往幼儿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手足无措,造成意外伤害。其实,幼儿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但一味的说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而且幼儿年龄小,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情感支配。如何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呢?我园教师利用photoshop/powerpoint软件为幼儿制作了课件,并将幼儿熟悉的一些动画形象,如:奥特曼、天线宝宝、虹猫等设计到课件中去。让幼儿知道户外活动时不应将手放在口袋内,如果摔倒了,就会像“拉拉”一样摔伤脸,摔倒了像“迪西”一样用手撑住地,就不会摔伤脸。并利用课件制作了正确滑滑梯等户外活动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连贯的、动态的、音效化的课件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意的刺激,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性。

五、利用生动的生活和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

幼儿总会遇到某些应急情况,缺乏社会生活锻炼的机会是幼儿不会正确应对危险的原因之一。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自我保护的学习内容融入游戏之中,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活技能。因此,我们经常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或实景演习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有些幼儿经常流鼻血,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惊慌失措地跑来向我求助,我抓住这绝好时机,向他们演示正确的处理方法:先把头向后仰,用干净的软纸或药棉堵住鼻孔,再用冷水敷脑门,安静待一会儿,不要乱动。孩子们围在我身边亲眼目睹了事情的处理经过,以后再有幼儿流鼻血时,他们自己便能处理得很好了。这样能生动地教育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可慌乱,要动脑筋,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把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六、开展安全讲座活动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但是走出了学校和家庭,孩子们就要步入社会,并在社会的舞台上演绎人生。为了让孩子们适应未来社会,我们邀请了警察叔叔对幼儿进行了相关讲座:“遇到陌生人纠缠怎么办?”“应当怎样注意交通安全?”等等,通过讲座,孩子们了解了不少自护自救知识,相信面对突发事件,他们会有更多的从容,也让孩子们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安全生存。

七、家园配合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第6篇:幼儿健康范文

【关键词】幼儿 活动形态 民间游戏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迅猛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邻里缺乏交往,孩子们只熟悉电动车、芭比娃娃、 机器人等玩具,有的小孩甚至整天与电脑为伴,沉迷于电子游戏虚拟的世界里。在这种电子游戏的世界里,幼儿获得了广泛的信息,但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一定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①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受到限制;②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③缺少了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环境,儿童游戏越来越少,而民间游戏逐渐被人们忽略并面临失传,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幼儿教育界专家的重视。

《纲要》中指出:幼儿运动课程必须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体运动的兴趣与需要,使他们在基本运动能力、体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方面得到发展,为其终身的健康体质奠定扎实的基础。其实在孩提时,从没有见过像现在的各式各样高级玩具,但我的童年时光却是在那种极富民间色彩的游戏中度过的,现在想起来,这些游戏还回味无穷。在民间流传着还有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幼儿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满足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需要。

1.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动需要

幼儿期,孩子身体的各个系统、各个动作的功能已基本完善,游戏时有些性格内向的幼儿常常会让我大跌眼睛,他们的活动量不比平时看似很灵活、很好动的幼儿差,有时我和幼儿交谈,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对我说:“我喜欢《抄黄豆》的游戏,那样可以翻进翻出、摇来摇去太好玩了。”有的说:“我喜欢《摸瞎子》的游戏,因为这时可以跑来跑去的。”还有的幼儿说“我想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由此可见幼儿是活泼好动并且精力过剩,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任意跑、跳、翻,满足幼儿生性好动的需要,释放幼儿身体中过剩的精力。让幼儿的一日生活动静交替,既有利于幼儿健康,又有利于幼儿有规律的生活,能充分释放过剩精力,幼儿的午睡一定会很香甜的。

2.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交往需要

当今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活动范围小了,而民间体育游戏能弥补独生子女缺少小伙伴的不足,有很多游戏是两三个人就能玩的,如《挑棒棒》、《石头、剪刀、布》等,这些游戏幼儿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游戏的过程也是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使幼儿在相互磨合中认识自己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一些合群的幼儿都是爱交往、心理健康的幼儿,有些轻松愉快的民间游戏为幼儿交往提供了机会。如《丢手绢》、《马兰花》等游戏,他们和老师、同伴一起游戏,可以把小手绢丢给朋友或老师,还能和自己的好朋友配合做马兰花的造型。这些游戏能满足他们的社会交往,所以他们喜欢。

3.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表现需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幼儿也是如此,有些幼儿其他方面表现平平,而对运动很感兴趣。在游戏《丢手绢》时,我发现赵安奇小朋友总是喜欢将手绢丢给同伴马思成,为了弄清原因我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将手绢丢给同伴马思成?”他说:“我喜欢《丢手绢》的游戏,因为我可以抓住张师洋,让他站在圈中表演节目。”原来如此。我又去问朵朵小朋友“你喜欢什么游戏?”她说:“我喜欢《木头人》的游戏,因为我的关节很灵活,老师会夸奖我,让全班小朋友都羡慕我。”由此可以说明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都很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满足,让他们在游戏中表现自己,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4.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放松需要

在幼儿的生活中,在家听父母的,在幼儿园听从老师的,自由和自主的机会少,而民间体育游戏是让幼儿情绪放松的良好方式。一些男孩子喜欢玩《扔风火轮》、《滚轮胎》、《打败蜘蛛精》的游戏,他们把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的事情“发泄”到游戏中去。如果你平时注意观察的话,就能发现,幼儿经过一系列游戏“发泄”之后,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满足和痛快的表情。记得有一次早锻炼,班上徐志涛小朋友对着“蜘蛛精”拼命的打,嘴里还叽里咕噜的说着话,过一会儿他做了一个大力选手的动作又去玩别的游戏了,自由活动时我问他早段时你边打“蜘蛛精”嘴里还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呀?他笑嘻嘻的对我说“我要哥哥早点来接我,他今天肯定会早来接我的”看见他轻松的表情,我明白平时要创造一定的条件,给幼儿创造“发泄”的机会,对于在“发泄”过程中的一些破坏行为应谅解和接纳。

5.民间游戏能改善亲子关系

民间游戏是经过几代人不断传承下来的,给各个年代的幼儿带来了欢乐,许多家长小时侯都玩过。在民间游戏的收集与开展过程中,家长积极参与收集、记录、整理,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既唤起了家长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也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改善,更帮助家长了解了幼儿园的课程,民间游戏成为了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第7篇:幼儿健康范文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室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中有16%~25%的人有心理障碍,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中学生中反映出来。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如果不从小抓起,到了大学生和成人时期心理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就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虽然幼儿的心理障碍还不足以引起社会问题,在社会上也没有引起各界的重视,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据了解,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幼儿园和小学都设有心理咨询室。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没有这一设置。心理医生强调,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就是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家长应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力度。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通过我们对本园幼儿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从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咨询机制、缺乏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而,在幼儿园建立心理咨询室就显得十分迫切。

下面就建立幼儿心理咨询室的设想陈述如下。

一、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定义及要求

幼儿心理咨询室,即向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的场所,也是心理咨询教师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真诚相谈和辅导幼儿短程游戏心理治疗的地方。开展幼儿心理咨询首先要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感受和体验,对幼儿进行生动活泼、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便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化,尤其是人格的健全与社会适应力的提高。

二、幼儿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1.是幼儿生活辅导、游戏的活动室

开展心理咨询应了解心理评估的原则及必要的手段和技术,搞清幼儿心理与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把握幼儿心理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向幼儿提供游戏、情绪、生活、人际交往、幼儿园适应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同时,这里备有各种有关幼儿心理问题及辅导方案的资料,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具,心理咨询教师对幼儿现阶段的心理动向掌握的比较准确。因此,心理咨询室应成为幼儿生活辅导和短程游戏的活动室,利用心理咨询室的现有资源,设计辅导方案。

2.对幼儿个体进行辅导的研究室

采用对话、游戏等方法不仅要解除幼儿烦恼,还应进行各种测试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能力、兴趣、个性特长等,让其成为个体辅导的研究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按照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和咨询人员的现有能力,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力所能及的干预和治疗,以便帮助幼儿排除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实现自立自强。

3.建立幼儿健康咨询档案

心理咨询室每学期对全园幼儿进行普查,及时大量地收集个体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初查有问题的幼儿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进行跟踪、复查和治疗。详细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性,建立个人档案,并分类保管,以便于查阅、了解和追踪研究。

4.成为教研、培训一体化的基地

当前,我国幼教工作者知识、经验的不足,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无法提高。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有心理问题是幼儿发展中的自然现象,常常不予理会,有的则认为是思想品德问题或是个人行为习惯的问题,相当多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被简单地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并把幼儿的心理问题片面归为思想品德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理解幼儿,指导幼儿的能力,幼儿园应该有效利用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心理咨询室可定期给教师办讲座,提供典型案例分析,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辅导方案,研究咨询技巧及辅导艺术。平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种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同时通过园内局域网络建立相应的页面,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案例交流和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等。对幼儿进行心理咨询,既是幼儿园全体教师的职责,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每位幼儿教师,都应学习一点幼儿心理咨询的知识,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和日常生活的管理工作中,实现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的全员辅导,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总之,心理咨询室应该成为教师研讨、提高教育技能和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基地。

5.联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

第8篇:幼儿健康范文

一、影响幼儿健康思维的几个因素

1.家长的榜样作用。幼儿年龄尚小,容易模仿他人的言行。家长作为和幼儿关系最密切的人,无形中就会成为幼儿效仿的对象。但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因此,有时候家长随意的性格以及做事不严谨的风格就会转移到幼儿的身上。比如,我们幼儿园的丽丽,在幼儿园里性格活泼开朗,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很强,但是每次的家庭作业都完成不好。一次让幼儿准备一些家里的废旧瓶子和纸板,结果丽丽什么也没带,因为妈妈说家里没有。家长的这种不配合和无所谓的态度很可能使幼儿在将来面对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对任务要求产生漠视的心理,更不可能积极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非常重视自己的言行,树立好自己榜样的作用。

2.强加的罪名。很多家长在和我们沟通时说孩子学会了说谎,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根本分不清事实和想象,当他们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告诉父母时,父母就认为是孩子学会了说谎。如果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对孩子责备或者惩罚,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意和家长交流了,甚至有的孩子就会说出家长希望听到的事情,那就是真正地学会说谎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静下心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再去解决问题,不能给孩子强加说谎的罪名。

3.成人的眼光看问题。当两个幼儿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如果有一方道歉则双方握手言好,但是有些家长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不仅不教给孩子正确防范这种事情发生的方法,而是告诉孩子一定要以牙还牙等,家长的这些反而使孩子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正确地于他人交往,而且还很容易使孩子养成斤斤计较、惹是生非的习性。因此,当事件发生时,希望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

二、 对幼儿健康思维进行引导所采取的方法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扮演好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给幼儿正确的判断是非的观点,引导幼儿积极、健康地思考问题。当幼儿出现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的时候,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给幼儿做出正确的指导,当幼儿产生一些奇思妙想的时候,教师要弯下腰来欣赏和关注幼儿的思想,当幼儿在是与非之间徘徊不前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明确的引导。对幼儿健康思维进行引导的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让幼儿在活动中树立健康思维

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因此所有的教育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的时候要非常注重对幼儿健康思维教育的渗透。通过游戏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本身所具有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能发现幼儿身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深度挖潜还能看到幼儿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修炼自己的一双慧眼,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适时地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树立健康的思维。

活动育人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中一天的生活,并且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渗透健康思维的教育。要想幼儿思维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首先就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民主的氛围,让幼儿尽情地展现自己。幼儿纯真可爱,一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当教师发现幼儿情绪异常时,要及时地和幼儿进行沟通,了解情绪异常的原因,并帮助幼儿改变情绪,让幼儿能够开心快乐地生活。

(二)联合家长一起积极地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现在的家长大多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这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长往往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这样就造成了家长逼迫孩子逆反的情形,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极其不利。宽松与严格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论,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只有适合幼儿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幼儿园也经常举行一些讲座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把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适宜的教育方法传达给家长,让家长掌握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促使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完成无论是仅仅依靠学校还是仅仅依靠家庭都是不行的。家庭和学校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地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思维的发展。教师对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建立幼儿档案,对幼儿的成长做追踪和记录,教师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家访将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告诉家长,并且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通过合作交流,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特征,以便于找到最适合幼儿健康发展的方式和方法。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等活动,家校共同参与对幼儿的教育活动,一起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建正确的思维空间。

第9篇:幼儿健康范文

正文:

绘画,是孩子们创造天性的显露。我们也许只看到了美妙的幼儿画外在的形、色、图案,却不知这里面蕴含着的重要意义。孩子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进行涂鸦。为什么他们有如此强烈的内在表现需求呢?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画?为了游戏?为了成长?为了艺术?拟或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

毫无疑问,艺术对幼儿是有价值的,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他们成长和自娱的重要实践活动。那么,我们的艺术教育将为幼儿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艺术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何在?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艺术这个媒介,帮助孩子的心智成长,让孩子从绘画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的和美感。艺术也是一种个性的表达。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以一种玩的心态来尝试和体会自我表达的快乐。

我们在开展美术活动时,应注重发挥每个幼儿的能力和创造热情,引导孩子去发现美,并形成对这个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培养幼儿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幼儿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在于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性,引导幼儿审美观的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孩子的心。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幼儿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幼儿来说是很快乐的。

2使幼儿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幼儿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利用现有的课程,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幼儿的这一权利,并给予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肯定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将来的社会是个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所有独具个性的美的艺术和文化将在这里获得展示,达到融合。因此,美术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幼儿拥有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正如罗恩菲尔德所倡导的:“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

3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

艺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职业艺术家,而在于利用这一手段启迪幼儿成为他人艺术的欣赏者和自己艺术的创造者。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创造,21世纪更需要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促进科技的日益进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为美好。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搓弄着泥巴,堆砌着沙堆,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是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创造性逐渐丰富。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导、要求幼儿。急于让幼儿学会写实地表现和掌握技能是不可取的,而应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美术活动对

他们来说,是一种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一切教育的概念都应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之上。

因此,无论孩子的天赋差异有多大,如何利用不拘一格的教育,使所有幼儿从中受益并获得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宗旨。

4完善幼儿的人格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世界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教育应面向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幼儿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