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工程提升改造施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虚拟现实,建筑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变革对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针对建筑施工这一领域,如何加快施工生产的信息化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建筑业、促使施工生产进步与发展的方向。研究和开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数字化和集成化,可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造和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水平。特别是虚拟现实所衍生的虚拟建筑技术的诞生,促使建筑业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
二、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所谓虚拟现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 口技术、传感器技术、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及人的行为学研究等多项关键信息技术, 是这些技术高层次的集成和渗透, 并以模拟方式为用户创造了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世界, 给用户以视、听、触、嗅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 为人们探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由于种种原因而不便直接观察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动态性、系统性、分布性、交互性、实时性、一致性、可信性、直观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1、在培训中的应用
在虚拟环境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能有效地保证复杂结构施工安全高效.另外,现代新型的结构形式,结构的最终受力状态和结构的施工安装过程有密切关系,建筑结构施工中前往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受力状态复核,如在预应力空间结构中,索的张拉次序及张拉力对结构最终成形的受力状态及使用状态都影响巨大,施工阶段的内力复核非常必要,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过程计算中,可以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边界条件,适时的修改结构的内力计算条件,动态的跟踪观察复杂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内力及变形状态,为结构的成形安装和最终使用状态下结构的受力安全提供保障,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内茶长厅钢结构设计及钢构件的安装均是钢结构施工中在虚拟施工上的一个成功尝试,另外园中超过24米跨度的2摊拱桥施工,更是验证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在工程施工中其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
首先,钢结构施工方案及其优化。
其次,桅杆起重机和钢构件内力及焊接变形分析。
最后,建筑外观与公园景观的虚拟漫游。即在建筑物建成之前,虚拟显现建筑物建成后周围的环境,获得直观的视觉效果.该项目的开发研究为虚拟施工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经验,在大跨度结构施工中,由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虚拟施工环境,可以虚拟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该虚拟施工环境对施工方案进行验证,在茶餐厅钢构架的建设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真实地反映了这座六边形,室内空间超过30米的宝塔形钢结构在各施工阶段中各结构节点的内力情况,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施工流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己基本应用到建筑产业链的全过程,从规划构思、方案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管理和施工方案制定等全过程,虚拟现实技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高尖端技术,它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改变人们的传统理念,带给工程界一个崭新的天地。
2、在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施工方案设计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一个虚拟施工环境, 在此虚拟环境中 , 建立围场景、结构构件及机械设备等的三维CAD 模型和有限元模型, 形成基于计算机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仿真系统, 让系统中的模型具有动态性能, 并对系统中的模型进行虚拟装配, 根据虚拟装配的结果, 在人机交互的可视化环境中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沉浸性和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系统关键的两个特性, 这两个特性充分反映了建筑施工方案设计在人机关系上的基本特征, 它们充分反映了设计者的主导作用: 从过去只能在计算结束后查看计算结果, 到能沉浸到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参与整个计算过程; 由过去的经验、静态和类比设计转向动态优化设计。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进行建筑施工方案的分析和设计时,设计人员能对可视化的虚拟模型进行适时修改, 从而优化施工方案。
(一)搭建用户与设计者的交流平台
当设计者根据用户最初提供的需求确定设计方案时,设计者往往确定一个方案与用户进行交流、确认。通过传统的介绍虽然也能使用户了解到,但由于设计者的表达能力和客户最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同,交流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然而设计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给用户一个虚拟的施工方案进行过程,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将呈现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现象来告诉给设计者方案与自己的需求之间是否吻合,哪里需要改进。这样,通过虚拟建造技术给用户和设计者搭建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交流,省去了其中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使得用户能更好的提出设计需求,设计者能够更加明确用户需求而建立其需要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者的方案的自我修正
在实际的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设计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施工方案,然而,对于一些高难度的或者从未涉及的领域来说,经验往往会付出很高的代价。有些设计者根据自身自己能够估计到的问题进行考虑,然而往往现实总是与设计者所估计的有偏差,而这其中的偏差大小取决于设计者的水平。为此,设计者往往考虑到所有可能的问题,根据经验和运算来使自己的设计能够和实际更加接近。但是,正是由于建筑施工中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使得很多方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施工人员将问题反馈给设计者,设计者此时根据施工的现状对方案进行调整。虽然大多都能完成施工任务,但在此过程中所浪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等问题确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通过虚拟建造技术,设计者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施工方案进行考察,从而使得设计者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自我修正,达到设计者能够更好的确定施工方案的目的。
3、虚拟现实在建筑施工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1)首先可以用在评价施工安全价值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隐患和组织管理不力等。可以根据这四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各个方面的安全价值分析,指定不同的安全方案。可以达到资金与安全程度的最大优化。
(2)各种施工设备的操作训练。尤其是某些重要工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特种设备,而这些设备是不允许出现失误且需要不断反复的操作训练。即使一般的起重机、挖掘机、塔吊也需要熟练的操作,还有混凝土搅拌站等等。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相应的设备模型用户通过各种传感及输入装置与虚拟场景的交互,使之通过虚拟的设备得到“真实”地训练。还可以观察操作过程中存在那些不规范的操作,可以提前改正,还可以观察~些设备的操作隐患。以此好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加强。
(3)可以进行按事故过程模拟。有经验的工程师了解工程当中那些部位容易出现隐患,那些部位容易发生事故。比如爆炸、坍塌、坠落、交通事故等。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协助建立安全事故发生过程三维动态仿真模型,为以后类似的事故的分析、职工安全教育停工有力的工具支撑。
四、结束语
以上就是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作用做的浅要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玉.虚拟现实技术在复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6(18):85-87.
[2]张茂军.虚拟现实系统[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张利,张希黔,陶全军等.虚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建筑技术,2003,5: 334- 337.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具有交通运输功能,同时还具有美化景观作用。想要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优势,施工团队在正式施工建设之前,就必须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条件,保证植物品种选择合理,加强施工前期管理及后期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市政道路绿化功能可以有效发挥。现阶段,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速度在不断提升中,施工团队也应该加强绿化设计规范性,提升景观设计效果,提升绿化工程养护质量。
关键词:
工程管理;市政道路;绿化景观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中,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市政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发展建设基础性工程,并且也是衡量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主要指标。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市政工程绿化景观水平,就必须提升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并且和工程当地自然环境因素,保证景观植物选择的科学合理,推动城市生态化建设水平,提升居民对城市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满意度。
1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施工概况
城市化快速发展建设中,城市绿化工程也取得了良好发展成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开展中,绿化工程作为辅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市政道路工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减少施工噪音,有效减少市政道路温度,间接性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为前期规划、工程施工及后期管理[1]。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并且复杂项目,应该和城市化发展历程相吻合,保证绿化景观规划科学合理,在符合项目施工技术要求情况下,提升道路绿化景观美观性及艺术性。一旦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缺乏和当地情况结合,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安全性能及稳定性能会造成直接性影响,绿化植被无法有效净化空气,起到装饰城市效果。植被种植数量在增加之后,绿化景观后期维护成本也会增加。
2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管理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施工建设中,应该根据工程管理实际要求,开展预算、规划设计、植被、管理等方面工作,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发挥出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净化空气及美化环境方面的实际功能。
2.1施工前设计规划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在正式开展施工建设之前,应该选择具有良好工作经验设计人员,提升绿化景观工程设计艺术性及创新性,和社会大众审美相吻合。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阶段中,应该有效考虑机动车及行人安全,严禁绿化植被遮挡人们视线。设计人员在选择植被类别时,必须到实际施工地点去考察,结合城市自身和特点和社会因素,尊重植物发展流程,保证植被可以适应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的发展,有效发挥出植被在噪音、防沙、净化空气方面作用。在人流较为繁荣地区内,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应该减少树木数量,增加草皮种植面积,提升绿化景观整体观赏价值,保证繁荣地段绿化设置的科学合理性,进而提升绿化景资源利用率[2]。在人口相对疏散地区,应适当增加市政道路绿化面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居民提供优质环境。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该提升对施工阶段及细节关注度,加强工程造价科学合理,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2施工技术管理
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开展中,招标工作可以有效将设计工作及施工工作相结合,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所以,提升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招标环节管理水平,标书在编写中,应明确绿化苗木类别,防止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招投标阶段内出现偏差,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最终效果,减少工程出现变更可能性,加强项目施工安排的科学合理性[3]。除此之外,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质量提升方面,不但要提升绿化景观工程管理水平,还应该提升对绿化景观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在植物苗木选择阶段,相关采购人员应该提升对供应商监管强度,聘请专业的生态环境专家,全方位评估苗木生存环境及实际生长状况,保证绿化景观工程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和当地气候环境相吻合。与此同时,工程施工方还应该开展苗木检测工作,合理调整苗木栽种之间的距离,保证苗木生长环境,充分发挥绿化景观工程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作用。
2.3后期绿化管理
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环节及栽种环节质量在得到有效保证情况下,绿化景观工程还应该得到有效控制及监管,保证绿化景观工程在竣工完毕之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具有良好管理水平。
3市政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3.1加强施工规划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正式开展施工建设之前,应该提升准备工作完善性,有效规范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科学合理,提升技术可靠性,保证绿化景观工程顺利完成施工建设[4]。其一,绿化景观工程施工阶段内,应该构建专门生态环保小组,全方位分析评估绿化景观工程植物生长情况及生态效果,并且采取有效施工措施,监理专门绿化景观管理团队,全方位评估市政道路工程周围施工环境。工程专家勘察工作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分别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现场土壤质量、生态环境。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施工建设内,减少对原有市政道路及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二,生态环保小组在实际运行中,应该对市政道路周围环境全方位评估,调整优化相关道路绿化施工方案。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方案在制定时,应该结合管理人员、施工物料、施工技术等方面开展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科学合理性,并且按照工程工程实际情况优化完善施工结构,有效推动市政工程道路绿化景观工程稳定顺利落实。
3.2提升土方质量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在开展施工建设时,必须提升对土方质量的重视度,进而提升工程绿化景观效率。土方工程是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顺利开展施工建设基础条件,工程施工质量与市政道路填埋安全性和植被生产状况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可以有效提升绿化景观工程最终施工效果。因此,施工团队应该按照市政道路前期准备阶段勘察工作结果,在施工现场内特殊位置上做出安全标识,最大程度保证土方工程顺利开展施工建设,防止工程对传统基础设施造成影响,提升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安全性能[5]。除此之外,土方工程在挖掘阶段内,必须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土方挖掘工作,严禁出现过度挖掘的现象,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及经济成本。
4结论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施工质量,和人们生活品质及幸福感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对城市化发展建设具有直接性影响。为了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绿化植物美观效果实际要求,绿化景观工程在正式开展施工建设内,施工团队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重视度,迎合社会大众审美,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环境,保证绿化植被及施工技术选择科学合理,提升绿化景观工程美化效果。
参考文献
[1]暴长珽.谈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J].价值工程,2012(14):59-60.
[2]许雪莹.浅谈天津地区市政道路绿化的提升改造———以津塘公路街景绿地提升改造工程为例[J].现代园艺,2016(13):115-116.
[3]于娟.市政道路景观绿化施工要点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54-55.
[4]卞真平.小议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建设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4(02):49.
关键词:市政工程;成品保护;道路工程
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对道路交通建设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些年个人对车辆购买力逐年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建设面临愈发严峻的挑战,市政道路建设主要针对道路的改造以及养护。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已经不仅仅决定着道路通车后的使用寿命,还决定着道路对车辆的承载能力。而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大量专业性较高的交叉作业,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明确施工顺序,并且使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做好成品保护,以此保障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
1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概述
某市政道路工程位于南部地区一线城市,工程类型为市政道路改造,主要工程内容有:范围内主干道及交通性的道路沥青路面、街区道路机动车道石材铺装、人行道铺装、路缘石、护栏、雨水篦子、井盖、树池篦、景观改造、园林绿化、管线预埋等,旨在打造国际一流、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街道示范区、独具特色的中央活力区,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因该工程位于一线城市中心区,具有人员密集、道路交通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造成允许的临时占道施工时间短、安全文明施工与工程质量要求高、各专业工序交叉施工、道路面层改造完成后即开放交通的施工难点,同时还受不利的气候条件影响,在各种不利因素下,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以避免返工,保证工程一次验收通过,显得尤为重要。
2 市政施工的特点
2.1 地域性
由于城市经济以及文化的差异化,不同城市之间的车流量以及车辆型号都不同,甚至于城市内部的各个区段都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差异[1]。因此,市政工程具备一定的地域性。一般情况下,市政工程施工之前都需要对施工路段所在地区进行市场经济以及通车规律进行考察,通过定期考察的方式得到该地区的施工标准,并且将施工标准落实于施工现场。目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都针对道路的拓宽以及养护工作,市内交通网络已经基本确定,不会再出现大变化,解决道路拥堵的重担就落在了道路拓宽以及养护工作。对于市政工程而言,道路建设应当考虑到施工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连带问题,例如原有线路的拥堵、对周遭居民的影响等等。这就要求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候,考虑到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并且合理安排所有施工环节,确保道路工程施工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作业。
2.2 专业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交叉工序,同专业不同工序的交叉施工,这些施工都要考虑到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才能决定最终的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案。不同的施工环节都需要专业水平过硬的施工人员作为主导完成,施工队伍内部也需要有总工程师岗位作为整个道路工程施工的主导。根据工程的需要,要合理的为每个施工环节以及施工工序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只有做到每个环节每个工序的合理,才能让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2.3 制约性
所谓的制约性,就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也要考虑到地方以及国家政策要求[2]。在国家以及地方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顺序。例如,某一城市的大气扬尘要求过高,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施工可能带来的大气扬尘问题,要尽量避免跨越国家政策要求的规定范围,采取多台雾炮机联合降尘、湿法作业、粉尘收集处理。
3 市政工程成品保护的全过程原则
3.1 事前保护
在道路工程施工开展的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要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且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序[3]。在明确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方案后,找出施工工序中可能存在的交叉施工工序以及交叉施工,并且为交叉施工工序以及交叉施工拟定相应的成品保护模式与方法。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周边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且加强每个施工工序中岗位的配合,划分施工段,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工序顺序错乱或者配合不当等问题导致施工成品遭到破坏。对于不同时期、不同专业的施工时,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划分好施工范围以及施工周期,做好施工作业面移交记录。尽量减少可能存在的交叉施工工序。
3.2 事中保护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制定成品保护责任制,将成品保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4]。并且根据不同施工工序的质量需求,制定相应的成品管理模式,组织相应的监管部门,专门针对成品保护开展工作。在展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将该次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交叉施工工序以及交叉施工共享给所有施工人员。依据该次道路工程施工的要求,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讲解不同施工环节以及施工工序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方式,让所有施工人员都参与到成品保护工作当中。项目领导需要组织相应的监管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巡检,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为施工人员建立保护台账。施工单位也要为基层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并非应用于成品保护出现问题后,而是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指正并惩罚。单一的惩罚并不能激发基层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甚至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流动,因此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奖赏机制,为施工态度严谨,操作规范的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薪资奖励,以此促进施工人员规范自身的施工操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在已完成的成品或者半成品上挂上相应的标识,让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有意展开成品保护工作。
3.3 事后保护
在道路工程施工完工后,可以通过铺设模板、土工布、胶马围护为路面提供保护[5]。另外,也要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对路面进行巡查,尽量避免有路人或者车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施工地段,影响施工质量。在路面养护的期间,也要禁止行人以及车辆通过,在路面强度达到要求标准后,才能允许行人以及小型客车通过。
4 市政道路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4.1 级配碎石层成品保护
在施工的过程中,封闭施工现场,并且在施工道路两端放置明显的禁行标志,严谨行人以及车辆通过,并且设专人在施工路段两端维护交通。严谨车辆以及施工机械进入成活路段,不能图便捷,即便绕路也应当走压实作业与养护作业完成后的路段。级配碎石成活后,如果没有进行连续施工,就必须要通过定期浇水湿润的方式,对路面进行养护。
4.2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为了防止分段施工过程中每段道路的衔接出现凸起或裂缝,在碾压时候应当预留5m~10m,直到下个路段的施工竣工后,才可以一同碾压。对于纵缝,则只需要预留300mm即可。施工过程中,自卸汽车的倾倒应当尽量控制在一个较慢的速率下进行,确保拌合料能够缓缓落下。
4.3 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在施工现场,存放油料时必须要考虑都库房是否存在漏油的情况,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油料渗漏污染周边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施工路段周遭的居民情况,尽量降低施工噪音,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污染。施工临时使用的道路也要做好维护工作,尽量减少临时道路可能发生的烟尘。
4.4 石材路面成品保护
石材路面在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当禁止车辆通行,即便是材料运输也要通过人工运输的方式,将材料运输到指定地点。只有在强度到达预计强度的四成左右,才可以行人通行。对刚完成铺砌的路面,必须设置全封闭的围挡以防止行人误入踩踏,造成石材面层塌陷。分幅施工时,如果遇到雨季,可采取搭设雨棚,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水排水工作。
5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做好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可以有效降低因为成品受到破坏导致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影响施工效率。想要提高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就必须要深度挖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成品破坏可能,并加以防护,以此提高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童葆华.YLX土地一级开发大市政工程项目流程改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2]孙国坤.浅谈市政工程项目的劳务分包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130-131.
[3]隋艺.浅析市政旧路改造工程容易忽视的几个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25.
[4]金全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关键词:BIM;房地产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BIM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BIM技术实现了计算机仿真、辅助设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完成了对实际施工过程的三维建模,从而能够通过三维施工模型达到事前控制和动态管理具体施工过程以及优化施工方案的目的。BIM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一、BIM概述
BIM技术核心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例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富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设计,还可以用于结构设计、设备管理、工程量统计、成本计算、物业管理等,可以在整个建筑业中发挥作用,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
利用BIM技术可以在一个电子模型中存储完整的建筑信息,这种方法被称赞为一种最新的变革。在BIM应用系统中,建筑构件被对象化,数字化的对象通过编码去描述和代表真实的建筑构件。一个对象需要有一系列参数来描述其属性。这个对象的代码必须包含这些参数。参数通常是预先定义好的,或者遵守某些制定好的规则。这些参数信息就构成了建筑的属性。例如,一个墙对象是一个具有墙的所有属性的对象,不仅包括几何尺寸信息如长、宽、高,还包含了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表面处理、墙体规格、造价等等。而在一般的CAD绘图软件中,墙体是通过两条平行线的二维方式来表达,线条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二、BIM在全建筑生命周期的应用
1、BIM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
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来说,是否能够帮助开发商把握好产品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项目规划阶段至关重要的一点,BIM则恰好能够为项目各方在项目策划阶段能够做出使市场收益最大化的工作。同时在规划阶段,BIM技术对于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帮助,提高了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项目规划阶段,业主需要确定出建设项目方案是否既具有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又能满足类型、质量、功能等要求。但是,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才能得到可靠性高的论证结果。BIM技术可以为广大业主提供概要模型,针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分析、模拟,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建设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提高质量。
2、设计阶段
与传统CAD时代相比,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诸如2D图纸冗繁、错误率高、变更频繁、协作沟通困难等缺点都将被BIM所解决,BIM所带来的价值优势是巨大的。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让建筑设计从二维真正走向三维的正是BIM技术,对于建筑设计方法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次重大变革。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建筑师们不在困惑于如何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表达复杂的三维形态这一难题,深刻的对复杂三维形态的可实施性进行了拓展。而BIM的重要特性之一――可视化,使得设计师对于自己的设计思想既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而且能够让业主捅破技术壁垒的“窗户纸”,随时了解到自己的投资可以收获什么样的成果。
3、施工阶段
正是由于BIM模型将反映完整的项目设计情况,因此BIM模型中构件模型可以与施工现场中的真实构件一一对应。我们可以通过BIM模型发现项目在施工现场中出现的错、漏、碰、缺的设计失误,从而达到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施工现场的变更,最终缩短工期、降低项目成本的预期目标。
对于传统CAD时代存在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2D图纸可施工性低、施工质量不能保证、工期进度拖延、工作效率低等劣势,BIM技术针对这些缺陷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优势:施工前改正设计错误与漏洞;4D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使精益化施工成为可能。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通过对BIM建模和进度计划的数据集成,实现了BIM在时间维度基础上的4D应用。正因为BIM技术4D应用的实施,施工单位既能按天、周、月看到项目的施工进度,又可以根据现场实时状况进行实时调整,在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劣对比分析后得到最优的施工方案;同时也可以对项目的重难点部分按时、分,甚至精确到秒进行可建性模拟,例如对土建工程的施工顺序、材料的运输堆放安排、建筑机械的行进路线和操作空间、设备管线的安装顺序等施工安装方案的优化。
4、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BIM应用
由于BIM技术从项目立项开始就介入工程造价控制,因此,结算阶段的工作相对就显得“轻松”。此阶段要做的咨询服务工作主要有:审核竣工图纸;清理、统计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计算造价;审核承发包等合同规定允许调整的其他事项;审核承包方提交的工程竣工结算书;经多方对账后最终出具结算审核报告。
项目后评价阶段:此阶段由于项目所有数据都已经输入BIM模型,所以各项经济指标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计算机输出,制成表格清晰明了,实现无纸化办公。利用已有的数据模型总结该工程是否达到了原设计概算要求的各项经济指标,为今后的工程项目积累数据与操作经验。
纵观整个项目生命周期,BIM技术都能贯穿其中,并起到关键的作用。BIM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的工作和思考模式,把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进行综合考量,通过BIM工具的应用特点,改造我们传统的工作模式,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它能提供:(1)控制建筑质量、进度、成本的信息;(2)项目模拟建设,可视化管理;(3)提高文档质量、节约过程管理的成本;(4)做到无纸化办公、信息共享。
三、BIM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应用
1、工程变更概念
工程变更指的是针对已经正式投入施工的工程进行的变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工程变更主要是工程设计变更,但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等也会引起工程变更。
2、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
工程变更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环节,其对建设项目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往往导致建设项目工期延误、投资失控、返工增加以及劳动力和机械降效损失。对每一个项目而言,工程变更控制和管理的目标在于防止或减少工程变更的数量,在工程变更发生时减少其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
3、BIM在工程变更中的应用
(1)BIM在决策阶段工程变更控制中的应用。BIM在决策阶段主要是为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提供可行性论证,提高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BIM为建设单位提供的概要模型能够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分析、模拟,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建设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提高质量。(2)BIM在设计阶段工程变更控制中的应用。BIM技术将以往“隔断式”设计方式、依赖人工协调项目内容和分段交流的合作模式变成平行交互的方式。一个工程设计涉及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动力,此外还包括许多专业分包如幕墙、网架、钢结构、智能化、景观绿化等,用BIM进行综合协调,会使设计变更大大减少。项目中进行BIM技术应用,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从建模算量,造价数据BIM模型建造;项目管理全过程BIM维护更新与数据提供;钢筋下料翻料;碰撞检查;结算审计;工程资料录入,建立基于BIM的工程档案;现场数据服务等方面提供基于BIM的工程技术数据服务。(3)BIM在施工阶段工程变更控制中的应用。在施工阶段,即使发生变更,如果是共享BIM模型,用BIM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管理和动态控制。BIM技术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是一个包含了建筑所有信息的数据库,将3D建筑模型和时间、成本结合起来,就可以建造4D的虚拟施工过程模拟,在工程施工之前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此外,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深层次的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案要求,减少因信息传达错误而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问题,消除信息传递障碍,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模型随工程变更而即时更新,实现对工程变更的动态控制和有效管理。
四、BIM在物业方面的应用
物业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物业可以一次性出售,也可以通过出租的方式零星出售,边流通边消费;其价值可以一次性收回,也可以在较长的时期中多次收回。BIM能够让客户充分了解到物业的具体情况,看是否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BIM在客户不到现场的时候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场景模拟,即在建筑建成之后,客户从网络就可以获悉从不同的路进入到模拟的建筑物里面,并且能够看到这个建筑空间的各个位置以及墙体内的设备系统。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技术在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BIM技术而言,因其具备三维立体、信息丰富、可视性强、便于整合等优势,能够弥补传统施工图可视化程度低的缺陷,实现工程建设中不同参建方的有效沟通,以及不同应用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从而使其成为了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造价管理的新工具,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
[2]关培.我国BIM发展战略和模式探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整治;应用研究
城市街道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设施,是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公共场所之一。城市街道景观包含的元素有街道两边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绿植等等。这里给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的场地,为人们出行提供载体,增加城市景观魅力,等等。因此,维护并美化城市街道,不断加以和升级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这其中,要对建筑物进行,要对绿化进行形象建设,要对街道设施进行合理配置。所以提高形象建设工作水平和设施合理配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以南山区茶光村建筑立面景观改造工程为例,谈一谈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具体规划和建设工作。
1 南山区茶光村建筑立面改造工程概况
南山区茶光村建筑立面景观改造工程的背景是为了迎接2010年特区成立30周年和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契机,结合打造优美城区理念,美化南山区临街建筑外立面,打造欧式风格的特色精品建筑景观,营造良好的商业和居住环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区环境品质与品位,改善人居环境。项目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全面美化茶光路和沙河西路一侧茶光村临街建筑外立面,打造欧式风格的特色建筑立面景观效果。改造工程主要包括20栋临街楼房的外立面改造,包括外墙涂料和外墙腰线、外窗窗套铁艺窗花百叶等铝型材饰面以及增加彩钢瓦坡屋面等内容。工期要求为40天。
2 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1)本工程共20栋建筑立面改造工程,除外墙涂料外,本工程外墙铝合金装饰挂件较多,包括外窗窗套、窗花、铁艺、腰线,此外还有彩钢瓦坡屋面等,施工内容多且繁杂。并且图纸的很多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外挂铝合金构件和屋面钢构龙骨尺寸均要进行现场实测,然后根据现况对建设方案进行修改。针对街道建筑外立面杂物过多,凸出物严重影响视觉的问题,在改造上采用了点式和构架式的方法对凸出物,如空调外挂机等进行了遮挡。包括构架式或者整装包裹形式的遮雨阳棚等,同时要求外立面装饰的材质、色彩、样式等等要做到美观大方,整体协调。
(2)针对老旧建筑,采用了不触及结构的简易方法,如重新粉刷或者涂抹,更换贴面。由于工期特别紧张,20栋全面开工,改造工程周边人流密集,各栋楼之间间距很小,除搭设外脚手架外还需要采用吊篮、吊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极其繁重。除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外,提交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外,在第一次工程会议上就明确了安全注意事项,制定了安全奖罚制度。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架体搭设、吊船安装、吊绳固定等的验收及时进行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用电管理等均是安全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3)对街道的整体风格,注重把握定位,通过建筑、规划调控眼界建筑里面改造。例如对建筑立面上的广告、店招等,在改造时要结合建筑形象、采光等进行风格、照明、规格、位置的改造。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的外立面的整体风格进行广告、店招的项目建设,将沿街广告灵活纳入到建筑里面整体形象思路的秩序中,同时利用广告丰富沿街建筑立面的整体特色。
3 沿街景观改造工程实施要点
沿街建筑是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由于建筑物的建成年代、建筑材料、建筑风格都不同。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就对沿街建筑物的材料、色彩、风格进行了统一规划。包括灯箱广告、招牌等的色彩规格进行统一部署和规划。为了追求景观的协调和连续性,对沿街建筑进行改造时要求:一是拆除占压道路控制线建筑红线内的建筑,二是对沿街可视建筑、立面效果好的建筑原样保留、三是规划街景里面要求高低错落、形式多样、凹凸虚实结合,给人视觉上的立体感,创造舒适和美观的建筑特色街道。四是遵循建筑重点进行亮化工程。
同时,协调的多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工作:
第一,与西丽街道办、茶光村村委等的协调。在工程施工前的几天时间内,充分与西丽街道办、茶光村村委、楼房业主积极联系,做好工程宣传思想工作,同时把效果图及有关注意事项等通知张贴到每栋楼。由于西丽街道办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工程施工争取到了茶光村居民的最大支持,为工程顺利施工创造了有力条件。
第二,与参建各方的协调工作。本工程开工之时,设计图纸尚未出来,通过与设计单位的联系了解的设计概况,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全面开始搭设外脚手架、同时联系钢构件加工厂家及彩钢瓦生产厂家,为主材采购做好准备。
第三,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安全保障。由于工期特别紧张,20栋全面开工,改造工程周边人流密集,各栋楼之间间距很小,除搭设外脚手架外还需要采用吊篮、吊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极其繁重。除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外,提交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外,在第一次工程会议上就明确了安全注意事项,制定了安全奖罚制度。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架体搭设、吊船安装、吊绳固定等的验收及时进行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用电管理等均是安全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4 实施管理细节或实施管理策略
(1)本次工程的特点是工期短,任务重、不确定性:施工内容多且繁杂。并且图纸的很多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外挂铝合金构件和屋面钢构龙骨尺寸均要进行现场实测,然后根据现况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
(2)项目监理部对应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工计划等进行研讨,综
合考虑工期要求,考虑对保证工程质量有利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调整性批复,针对完成计划所需要的合理人工、材料、机械投入,对承包商的保证计划完成的施工方案、保证完成计划的质量保障等,经监理工程师详细的审阅后进行合理的调整性批复。
(3)根据进度要求,项目监理部在建设、监理、施工等各个阶段,针对屋面钢构、窗套、铁艺、腰线以及屋面瓦的采购情况,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材料采购计划;在安装过程中,组织了各施工班组,包括外架施工组、涂料施工组及构件施工组等,召开协调会议,对各班组施工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落实,并要求施工单位所有管理人员参加。根据进度要求,对于材料的采购、制作、安装等只有短短的15天,至于屋面瓦、窗套等的颜色还需进行喷漆处理,所以在工程第一次例会上,项目监理部就提出建设、监理、施工等必须有专人进行跟踪屋面钢构、窗套、铁艺、腰线以及屋面瓦的采购情况,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提供材料采购计划,项目监理部进行跟踪落实。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与外墙涂料的交叉作业,施工单位项目部缺乏管理力度,项目监理部还组织了各施工班组,包括外架施工组、涂料施工组及构件施工组等,召开协调会议,对各班组施工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落实。
(4)由于外挂铝合金装饰构件种类繁多,楼体四周均有,而本次改造任务主要是保证沿街面的改造效果,春节前必须将外架拆除完,故只保留了沿街面装饰构件施工,其余立面在本次改造任务中取消了铝合金装饰构件的施工,使得本次改造工程按照要求在春节前如期完成。
(5)项目监理部督促施工单位完善和健全了自检体系建设工
作,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落实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考核制度。
5 结束语
在南山区茶树村街道景观整治过程中,通过对街道建筑物的,绿化建设以及街道设施的合理布设,加上施工和施工后的管理,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情味兼具的街道生活空间。
关键词:园林;景观建设;问题;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对精神层面的享受,尤其是小区的综合性园林景观的设计,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特点
1、施工范围广,工艺复杂
城市园林景观包括广场、公园、住宅、街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园林景观施工的主要内容有地形地貌的探究和整理、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的建设、电气照明设备的安装与使用、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养护;喷泉、假山、道路、道路周围的绿化等工程的巧妙设计和施工、建设工程中的材料使用、工程地址的选取、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涵盖的范围很广、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2、工期紧,各种景观施工交叉进行
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园、广场、街道等园林进行建设施工时,社会的影响比较大,领导和市民的期望值比较高,对即将建好的园林景观怀有迫不及待的心情。且由于施工的范围比较大,必须尽量做到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因此对于这类工程建设预定的工期往往比较短;和正常的工期相比要少很多,这就迫使施工单位调整施工计划,增加日施工的强度,组织多种施工交叉进行。
3、资金的大投入,运转的大困难
园林景观施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施工方案和计划进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根据我国的审计原则,变更的单价或是总价要等到审计部门和建设部门确认后,才能按照合同按比例支付多余的费用,而两个部门的审计工作往往都是在工程竣工后才能完成,这无疑给施工单位工程资金的运转带来严重的困难,不但拖延了工期而且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二、园林景观建设中设计环节尤为重要,但尚有不足之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逐步增加,很多城市着力打造生态城、宜居城,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有着很多的现实经验和教训。目前设计方面有着以下几个问题:
1、忽视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化太阳辐射能,起到降温增湿、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减弱温室效应作用。城市绿化植物的冠层、根系、枯枝落叶层能涵养水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轻干旱、洪涝和其它自然灾害,起到平衡城市空气中的碳氧关系的作用。而现在许多景观未能充分考虑绿化对于城市景观中发挥生态环境效应的功能,对植物的配置追求新品种,不能适地适树的选择绿化树种,成为高代价、低产出的“娇宝贝”。
2、忽视景观建设对人民生活需要的功能
城市景观应成为美化生活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游览、文化、休息、科普的场所,满足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并能成为科研教育甚至成为社会劳动就业的场所,目前很多城市广场建设规模很大,但功能单一、重复,不能充分提供居民所需要的功能,成为简单观赏性的景观、广场或绿化。
3、忽视城市景观建设的科技性
城市景观工程的建设要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各类科研技术,将一些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园林景观的设计应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充分使用新的科研成果,创造出更加智能化、节约化的新型园林景观。而目前科研成果在景观设计建设中应用不足。
过于形式主义,缺乏实用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对园林风格、手法和形式的设计,而在功能方面的重视程度则有所减弱。园林景区内的设施建设过于注重形式上的美感,而忽略了作为基本便民设施的功能,只中看不中用,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切实需要,失去了其效用价值。
风格没有新意,设计简单受多种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欧式浪漫情怀充满了憧憬。这引发了一阵大量效仿西方简约、浪漫情调的热潮。然而由于对其文化本身的内涵缺乏了解,设计仍只停留在不断简单复制的层次上。使得许多园林的建筑风格趋于雷同,设计简单粗糙、缺乏实质内容,从根本上就未能体现出文化意义。
三、做好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策略
1、充分结合现场,贯彻设计理念
一个好的城市绿地景观项目建设要有一个好的设计理念,然而因为绿化景观建设现场的复杂性,对于设计方案的实施,现场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严格落实例会制度和现场管理制度,适时调整,保证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后,最终贯彻设计理念。
2、合理进行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设备
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在景观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首先要按照园林总体规划、竖向规划和道路广场规划,进行以平面地形为主的地形再造或改造施工,总平面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子项目工程的施工也相继展开。当地形、水体、园路、场地、建筑等工程子项目基本完成后,进行绿化施工。施工中为提高质量,满足进度要求,需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并能够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3、提高城市景观专业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以及管理的过程中,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施工地区的环境、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者不但要有过硬的设计功底,还要有综合分析和整体思维的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施工项目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意外情况的发生比较普遍,这就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及时分析原因,及时排除故障,能合理贯彻施工;此外,园林工程在建成之后,也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派遣具有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最终保证整体项目的成果。
4、把握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尺度为更好地提升园林景观的特色性,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设计者以一个科学的比例,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大致安排和构思。通过合适的比例设计出符合审美观和当地特点的园林。比例尺的使用是设计者的一种能力,如果,使用了错误的比例尺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大尺寸的景观会给人恐惧的感觉,过小的景观会影响人们的自身感觉,所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才能更为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
5、强调园林景观连续性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连续性的氛围,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以园林的地形为基础,通过植物和景观的使用,创设出更为符合人们视觉效果的基本景观,以雅致、连续的景观植物设计,借助于植物的转换,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园林不同的区域中去。
四、园林景观后期的保养维护园林景观工程后期的养护是绿化植物良好生长的重点,若景观工程建设优秀,而忽略绿化养护,对整体的视觉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工程后期的绿化植物进行养护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措施:在对工程进行移交的同时,向绿化维护人员提供具体的养护时间周期及方案;养护人员要遵守养护方案,按照具体的养护方式,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不定期的抽查,对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出综合性评价,出现问题及时调整。
五、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园林景观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施工规模大、工艺复杂、工期短、任务重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对园林景观工程要从设计、施工、竣工后的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探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做到精益求精,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生态景观。而无数的园林绿化工作者正是为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生态环境而努力。公园、街区园林绿化的改造,小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等,构造了一个个隐匿于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近几年,园林绿化行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与此同时,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却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园林绿化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状况。
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1、 把握施工对象的生物性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对象大部分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将不同季节、形态特征,不同色泽的花卉、草皮、乔灌木等进行搭配栽植,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特有功能来实现净化空气、滞尘调温、美化环境的作用,最终达到营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目的。另外,苗木的种植讲究季节性和土壤条件,自然条件对施工管理有较大影响,施工质量的控制有一定难度。
2、 创造工程建设的艺术性
园林绿化工程通过植物配植、建筑设计、小品点缀等艺术手段,以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施工管理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设计意图有较深的领悟,在建设过程中以创造性的劳动,实现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与艺术效果。
3、对施工管理有较高的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占地面积大,有足够的工作面,利于赶工。但是,施工作业点较分散,涉及专业多。因而,在施工的组织管理上,要求协调好各专业的互相搭接,准确安排插入工序的时间,而且要保证所涉及的不同专业的施工团队能流水作业,连续施工,减少窝工、误工等情况,这也施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在实际施工中,要牢牢紧扣,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手,保证工程建设高质、高效和低耗。
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良状况
1、园林绿化工程在一些建设范畴被定性为“简易工程” 所谓简易工程,是指那些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没有特殊要求,专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建设工程。然而,园林绿化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植树造林、绿地复绿,而是一个要求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包含园林建筑、结构、水电、绿化等多个专业的综合景观工程。工程建设涉及建筑学、环境学、生物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对工程的施工管理有较高的要求。而在“简易工程”的定性下,投标以价低者得,造成恶性竞争,势必难出园林精品,也不利于园林绿化企业自身品牌效益的建立和园林绿化行业的长远发展。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不善
目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仍然较为落后,施工组织混乱、计划性不强,甚至于施工操作违反规范,施工中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有些工程人员为了追求利益,采用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苗木,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
3、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人才短缺
在当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综合能力不强,高素质的园林绿化管理人员非常短缺。于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水平低,容易对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产生误解,以致操作上违规或者错误施工,造成返工、大修的频发,破坏环境形象和提升了建设成本。
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就是通过现场施工过程中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工程合同所规定的质量目标能够实现,以及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园林绿化工程的规范标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具体的施工作业计划和相应的质量计划,对材料、机具、工艺、人员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保证园林工程总体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1、施工工艺、工序的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是由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阿都符合质量标准。对施工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对操作人员、材料、环境条件等因 素进行分析和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做好验证记录,工序记录的主要内容为质量特性实测记录和验证、签证。
2、人员素质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绿化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均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项目经理部要定期对职工进行规程、规范、工序 、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开展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教育,提高项目部成员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操作者的操作水平,防止违纪、违章及错误行为产生,从而避免因人为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
3、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台帐应对材料质量、规格、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建部分投入了一定的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放材料的质量、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的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
4、成品的保护
成品保护可采取护、包、盖、封等4种措施,即采取覆盖塑料布、纸板、盖沙、培土、铺干锯末等措施,防止成品被损坏或污染,必要时可实施局部封闭,在达到强度或满足要求后再开放。
四、园林绿化工程行业的发展和展望
中国园林绿化作为朝阳行业,在近几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随着政府对环境绿化的日益重视、建设“生态文明,宜居环境”重要国策的实施、全国各地争创“园林城市”的风潮以及房地产、休闲度假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有力带动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势头。从长远来看,随着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行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均绿地占有率的提高,以及在房地产建设的带动下,城市周边的绿化施工将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而且随着乡镇!经济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今后园林施工项目的工程量将比以往大大增加,将为园林绿化行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城市绿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工程,但是城市绿化中由于管理和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采取相关的政策,提升城市园林建设的品位和质量。
二、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生态效能低下在城市绿化中,自然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重草轻树,苗木规格混杂,植物检疫环节问题频发。草坪有具休息和观赏功能于一身的优点,近几年来,草坪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使用率逐年增长,形成了多数园林设计重草轻树的局面。有些园林设计在偏爱草坪的同时甚至对原有的树木进行砍伐,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景观,而且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也带来了一定影响。苗木规格混杂也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苗木混杂的规格不同会给绿化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加上近年来,国内外植物间的交流逐渐频繁,使植物检疫难以跟上发展,植物检疫环节问题频发,新的虫病灾害给城市绿化中植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普遍存在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草坪多;乔灌木尤其是高大乔木少的现象;致使绿量不足;植物群落景观单调。
2、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城市绿地建设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养护管理体系不健全,养护不到位,导致虫病灾害严重,园林绿化的质量不高。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养护不到位,特别是在园林建设的工期结束之后,有些园林的养护工作的频率极为低下,盛夏久旱不浇水,虫病防护的欠缺和治理延迟的情况时有发生。养护管理不到位会使植物虫病灾害时常发生,让已有的虫病灾害更为严重,使植物长得不旺盛,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不能有效地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地下大量填埋的垃圾等状况,会导致土地贫乏。
3、注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形象工程一些园林绿化建设单位盲目追洋求新,草率引进外来植物品种,不仅适应异地环境的能力比较差,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而且养护成木高,除了正常的防病治虫、浇水、除草等日常养护外,往往还需特殊的护理。
4、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忽视城郊防护林的建设,并且设计质量和建设投资难以保证。以往的城郊防护林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而都忽略了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体闲、医疗保健等方而相统一。
5、旧城改造中绿地面积严重不足,旧城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纵观全国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相对偏低,改造后的环境质量不高,应当引起社会关注。此外,缺乏合理的系统园林配置,缺乏精美、高雅的艺术层次和文化氛围,缺乏真正能为人们提供体憩、使用、享受和置身于其中的园林环境,缺乏园林绿化与区内自然而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
6、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项长期的反复工作。园林绿地建成只有高质量的维护和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形成并日臻完美。
7、园林绿化设计理念缺少创新,特色树种少,景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单调和呆板。一份优秀的园林绿化设计对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十分重要,如同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规划对一座现代化城市十分重要一样。然而,当代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大多缺少创新,盲目地搬抄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一个优秀、成功的园林设计应当体现出该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园林绿化设计决不能缺少创新理念。现代城市园林绿化需要创新,要有特色,然而当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多使用一些普通、普遍的树种,而减少种植特色树种和本土树种来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创新的园林,使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单调和呆板。
三、提高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水平的主要对策
1、努力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设队伍整体素质和监管水平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是人的活动,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影响绿化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施工单位应当首先就整体施工队伍的素质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在施工实践中对苗木种植和施工方案的理解,注重苗木生长相关知识的灌输,以便在施工操作中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提高管理人员对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绿化改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他们不断更新栽培技术和生物学知识的补充,并注重加强设计环节、施工环节和后期养护环节的沟通和协调。另外,工程管理者应与相关部门一道,积极参与到规范市场、加强监督的制度建设中,细化和健全各种政策法规,为工程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节
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节的工作需要注重以下工作的处理:第一,苗木栽种土壤的处理。土壤处理涉及到土壤翻耕的深度、土壤中养分的适合度、土壤的紧实度、含水度等。第二,做好苗木种植的位置标识处理。苗木的标识处理主要是苗木种植穴的定点放线工作,定点放线工作要求位置必须准确,准确表明种植穴的重心位置和种植槽的边线。第三,苗木浇水处理。苗木应当在一天一夜之内进行浇定根水,在浇水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浇透,且注意后期的补水。第四,大树移植问题处理。对于大树移植工作,应当在移植前对其生长情况、立地条件、周围环境和交通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移植方案。
3、做好城市园林的养护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建设工程,其后期养护同样是工程施工的重点。后期养护工作是否到位是园林苗木城活动的关键,园林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会对园林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产生极大的影响。比如,园林苗木灌溉不及时将会导致苗木因为缺少水分而极易产生死亡率较高的情况,苗木固定支架不牢固,易产生苗木的歪斜;苗木用药不及时,会产生病虫危害等等。因而,园林苗木的养护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使得园林绿化生态优化目标得到切实的贯彻。
4、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
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因地制宜,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绿化应有自己的特色,让市民更有归属感和城市认同感。园林绿化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怎样体现当地的文化历史底蕴,怎样将城市精神和特性融入到园林绿化中。例如,享誉黄金玉米大国、黑土地之乡的吉林省,其政府在规划本省的城市园林绿化时,就将这显著特色融入其中,通过城市园林绿化充分地传达了吉林农业大省的独特优势,让吉林人在城市绿化中感受到了家乡魅力。
5、强化市民的生态绿化意识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市民也应该参与到维护城市绿化行动中。虽然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城市的观念已经在全社会普及,但是这种认识还没有深入人心,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所以,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市民的生态绿化意识,维护好绿化草木,不轻易破坏城市绿化,同时用群众的力量阻止侵占城市园林绿化用地的现象,保护好每一寸绿化土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水平,使城市的园林绿化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需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渗透数学思想教学,尤其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它可以使问题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丰富表象,引发学生联想,激活他们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运用数形结合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增强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二、巧用分组讨论,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去思考,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求知欲,并能推动他们求异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他们的学习特长.这就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和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探讨问题,让他们自由去争论,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还要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设疑、布疑、激疑、质疑,并指导他们科学地释疑、解疑,就能使学生对问题具有透彻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时,学生利用已有的制作材料和课本推导步骤进行自学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提问:你在自学时感到什么地方比较困惑?你有什么发现吗?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小组里认真研究.学生1在小组里说:由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来推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学生2在小组里指出: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连接各顶点构成n个三角形,即可推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学生3在小组里说:在多边形一边上任取一点,连接各顶点,同样可推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等等.这样,能有效把学生的知识储备、经验和方法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从多个层面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