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春天的儿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晨诵是什么
晨诵是什么?或许一线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丝疑惑。小学生有晨读课,还可以开展晨诵活动。可是幼儿园的早晨,可不可以户外活动为主线,进行合适的时间进行晨诵?晨诵类似于儿歌表演,诗歌欣赏,一清早就和孩子进行诵读,他们会喜欢吗?我带着这些疑惑,摸索,尝试。
利用周边条件,我们走进附近的东洲小学教室去观摩取经,把所见所思融入幼儿园课程,撰写实施方案,边开展、边反思、边调整,经过学校“绿叶班”的实践,晨诵到底会留给孩子什么样的效果?利用一次区域游戏时间,我给记者站的孩子提供了采访的话题:你喜欢晨诵活动吗?为什么呢?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游戏的前提下,我一路尾随,边听边记录,得到了“绿叶班”宝贝们肯定的回答。
在孩子们的眼中,晨诵,是兴趣的感动,是浪漫的感受。在老师们的眼中,晨诵,不是临时拿来,随意拼凑,它应该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每一个阶段的主题都是要精心整合的。
当绿叶印染上诗情与画意
当我们把同一主题不同的诗歌编织进我们的生活,共同玩味美好的诗词,共享一段旅程,就会收获不同的美好心境。
随着每月“一事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各类诵读教材中找寻与此相关的适合本年段孩子诵读的诗歌,通过筛选、重组、研发,为孩子精心呈上主题晨诵“菜单”。9月,结合每月一事“大手牵小手”,在新学期第一天的清晨,为弟弟妹妹诵读儿歌,欢迎他们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大家一起诵读《玉米公公》《拉拉勾》《我们都是好孩子》等,两天一变换,有现代诗,有绕口令,也有古诗词;在诵读中学会交往,懂得互助合作,感受成长的快乐。10月,结合每月一事“感恩在行动”,通过儿歌诵读、诗歌欣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样的重整,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让经典与孩子们的生命完美对接,与诗歌为伴,放飞心灵,每一个清晨,每一片绿叶,似乎都印染上了诗情画意。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当代作家叶嘉莹也说:“孩子天性是喜爱诗歌的。”在寻找适合幼儿吟诵的诗歌内容时,发现有许多是与中国的节气有关,于是我们尝试着根据节气文化整合晨b主题。中秋节,进行各种各样关于月亮的诗诵;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佳句;春节,我们收集、朗读《新年好》《春联》等符合儿童口味的作品。
“绿叶班”有属于自己班级的特色课程――“科学探索融入语言元素”的综合实践。在“寻找春天”活动中,我们去文化广场、东洲公园观赏花卉,寻找植物在春天的变化。一段时间的每个清晨,我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与春天有关、与花卉有关的诗词。我们还进行《爱在春天里》亲子诗歌创编,在“有趣的豆宝宝”活动中,孩子们剥毛豆,并将豆子分类,制作豆浆。于是乎,我们的晨诵课程里有了许多童趣十足的儿歌:“绿豆豆,黄豆豆,姥姥教我数豆豆;一粒豆,两粒豆,豆豆数得乐悠悠。”“黄豆荚,真可爱,里面住满豆乖乖。”“炒蚕豆,炒豌豆,咕噜咕噜翻跟头。”“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绿叶班”的约定
晨诵的时光是快乐、动情的,也是诗意、灵动的,更是积极、明朗的!我们的“绿叶班”有一个美好的约定:亲子邂逅童诗,润泽生活;鼓励家长在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共同诵读,与诗歌交融相汇,沉浸其中,玩味其间,享受着经典诗作的色彩与教育功能。
对于这个美丽的约定,家长们从一开始的观望,到浅浅的尝试,终于形成了一种习惯。有的家长说:一开始觉得有点麻烦,现在已成为一种习惯了。有的说:这样的亲子诵读真不错,我家女儿从胆怯不敢说,到现在能大大方方表演,进步不小啊!还有的说:我家宝贝儿歌背多了,有时一起出去玩,冷不丁就冒出几句押韵的句子,就像是一位小诗人。
大家知道,晨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它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亲情关系,在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好中丰富孩子的心灵。应该让孩子们在诗歌中找到自己,实现“诗中有我,我中有诗”的境界。如此说来,“编织”就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大班孩子诵读诗歌《梦》,这首诗与孩子心灵的交集点在哪里呢?
观季节变化,感生命律动
有幼儿园做过这样一个练习:让孩子们在画册中找出“春天开放的花”。许多孩子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些花开在春天,哪些花开在夏天。又如何辨认得出呢?
在明媚的春天,带孩子到自然中去,通过观察季节的变化,来培养孩子的季节感。如春天,就可带孩子去观察小草变绿了,柳树抽枝了,冰雪融化了。这不仅可丰富孩子对大自然周期性变化的知识,而且促使孩子将各种现象加以联系,由此认识到大自然变化的因果关系,这对孩子逻辑思维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带孩子到户外收集并谈论和春天相关联的物品。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风筝,谈谈燕子、蚯蚓,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等等,让孩子们认识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播种植物,播种希望
“这是什么花呀?”“那种花什么时候开呢?”大都市的孩子常常会饶有趣味地问这些问题。喜爱植物的孩子,大都富有好奇心,而好奇心,则是获取知识最宝贵的内在驱动力。建议家长有条件的话可带孩子到郊外农庄开辟一块土地,种点向日葵、西红柿等植物。播种时,先让孩子看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出芽、长叶后,引导孩子继续观察,给他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空气、水、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还可以收集关于植物、花卉的儿歌、童谣,和孩子一起吟唱。在播种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去干些浇水、拔草的工作,可以借此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让他们学会初步的劳动技能。
养只小宠物,成就健康人格
幼儿园立冬节气活动策划1
活动目标
1.拓宽幼儿知识面,使幼儿了解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冬季温度不同,景象也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他们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过,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么样的,收集一些照片。
2.教师了解幼儿在哪些地方过冬天,有些什么经验。
3.幼儿用书画面“冰雕”、“春城的冬天”。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论各地不同的冬天。
“我们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时刮冷风、有时结冰、有时下雪,树叶落了,小草枯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样的呢?你听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吗?请大家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冬天,那是什么样的,你还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冬天吗?说给大家听听,带照片的就讲讲照片上的情景。”让幼儿充分发言,注意强化那些重要的描述。
2.介绍北方的冬季特征。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冰雕”。
“这里的冬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冰雕”(因为这里冬季气温特别低,冰层很厚,几个月不化)
3.介绍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征。
引导
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春城的冬天”,介绍昆明实际上一年到头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样,植物繁茂。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从不下雪,不结冰。人们穿着单薄。“这里有冬天吗?”
4.小结。
活动延伸
观看世界各地冬天的录象。
幼儿园立冬节气活动策划2
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大雪纷飞,打雪仗,堆雪人,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户外活动,会引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我们正是利用这神奇的自然现象作为引球,开展以冬天为主题的活动。用各种形式激发幼儿从动脑,动口,动手,使其在丰富自然科学的同时培养其对物的分类,及对艺术的表现能力,并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感受、观察、锻炼、听故事及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冬天明显特征。
2、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
3、了解动物,植物过冬的方式
4、教育幼儿冬天不怕冷,坚持上幼儿园,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与集动活动,体验锻炼的乐趣,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冬天的特征,了解雪的特征,体验冬天的特别之处。
活动准备
大幅冬天背景图一张,有关动物,植物过冬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冬天来了
1、音乐表演《雪花姑娘》导入主题——冬天来了。
2、请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说一说冬天的感受(天气冷,手冻僵了......)。
3、出示画面,激发幼儿寻找冬天的乐趣,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较连贯描述观察的`结果,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
二、寻找冬天
1、把幼儿带到户外找冬天,并进行提问、谈话。
2、你站在这里感到怎么样?(很冷)
3、冬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幼儿自由谈论)
三、动物过冬办法多
听故事《小松鼠找朋友》,请幼儿讲述动物过冬的办法,并将相应的动物图
片贴入背景图中,帮小动物安家。
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动物过冬的办法(有换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储存粮食的.有飞往南方的)强调动物有适应季节变化保护自己的能力。
四、植物过冬办法多
1.引导幼儿思考:人和动物都有办法度过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过冬呢?
2.通过看图片,观察实物知道树木有落叶树和常青树几种,了解他们的过冬方式。
3.出示黄瓜西红柿,鲜花,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讨论: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鲜花,为什么冬天也有呢?(让幼儿了解大棚养殖,玻璃暖房种植,给树捆草绳等人们帮助植物过冬的方式。
五、美丽的雪景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留住冬天吗?(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轮回的)。
2.讨论留住冬天的办法。
3.分组活动(折剪雪花.画雪人,帮小动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丽的冬景图,把冬天留在我们的教室里。
活动延伸
暖和我们的身体。带幼儿到户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动作的游戏,使幼儿知道冬天的天气寒冷,多活动能使身体暖和,教育幼儿不要怕冷,积极参与集动活动,体验锻炼的乐趣,培养幼儿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幼儿园立冬节气活动策划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
2、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身体,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
3、观察体验冬季的季节特点,并运用相应的词进行描绘
活动范围:
中班全体幼儿家长工作:请家长协主班内,教育幼儿冬季御寒常识,教育幼儿冬季不怕冷。
环境创设:
布置主题墙饰《冬天的……》包括冬天的服装、雪花等一系列关于冬季的场景,结合圣诞节布置各种小挂饰,并请幼儿积极参与,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下雪啦》《认识今天、昨天、明天》《冬天的运动》
艺术活动《制作雪人》歌曲《雪花与雨滴》
社会活动《学做不怕冷的坚强人》《寒冷的冬季》
语言活动看图讲述《雪人不见了》故事《雪孩子》儿歌《数雪花瓣》
健康活动《寒冷我不怕》《北风吹》
附:
儿歌《数雪花瓣》
小雪花、小雪花,你有几个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让我数数看。
一、二、三、四、五、六
一、借助原规范句式进行配对仿编
《躲猫猫》是一首朗朗上口,句式固定,富有强烈节奏感的儿歌。内容如下:
藏猫猫,藏猫猫,白云后面藏什么?白云后面藏小鸟。
藏猫猫,藏猫猫,小草后面藏什么?小草后面藏小兔。
藏猫猫,藏猫猫,荷叶下面藏什么?荷叶下面藏小鱼。
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于这首儿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将在区域活动中创编儿歌的环节放到了中班开学初。然而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中有不完整性和不规范性的特点,我们借助这首儿歌规范又简单的句式,将废旧垫板作为一个平台,引导幼儿在熟悉的基础上仿编或创编,让幼儿逐渐学会改变自身语言的随意性。
首先,我们在语言区“会说话的地毯”上,三三两两地贴上白云、小草和荷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想象:白云和小草的后面还可能躲着什么?荷叶的下面又会躲着什么?然后请小朋友拿着各种图片去配对寻找。例如荷叶的下面还会躲着青蛙,孩子先将青蛙图片藏在附有荷叶图片的垫板下面,然后一边操作一边创编儿歌:藏猫猫,藏猫猫,荷叶下面藏什么?荷叶下面藏青蛙。
又如儿歌《谁和谁好》,内容如下:
谁和谁好?藤儿和瓜好,
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
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我和小朋友好,
大家来唱歌,一起上学校。
这首儿歌句式规范,里面提及的蜜蜂和花儿等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景物,属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迁移运用。在创编儿歌之前,需要我们教师帮助幼儿梳理来自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谁要和谁好?通过这一关键问题来帮助幼儿获得关于创编的核心经验。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语言区设计了一起来铺地毯的游戏情节,事先在废旧垫板上贴上了各种图片,如花、太阳、飞机、牛奶、电话等,引导幼儿将是好朋友的地毯配对铺在一起。有些事物间的联系很明确,如花和太阳,孩子很快能配对铺好地毯,并能仿编出:谁和谁好?太阳和花好,太阳照着花,花儿眯眯笑。而越到后面地毯越难铺,因为有些事物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如汽车和牛奶,当最后还剩下这两块垫板时,孩子们很疑惑,于是教师顺势引导:他们可以成为朋友铺在一起吗?汽车和牛奶会有什么联系呢?孩子们马上想起来,汽车里面可以放牛奶。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创编:谁和谁好?牛奶和汽车好,牛奶坐在汽车上,一起去旅行。教师运用地毯配对游戏,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创编,同时让孩子明白,事物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隐性或显性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二、采用图谱结合的形式进行创编
四五岁的幼儿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特征,运用直观的图示很有必要。我们把诗歌的内容在地毯上用简单形象的图谱呈现出来,以减少幼儿记忆负担,从而协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儿歌《虫虫虫虫爬》就是个很受启发的案例,内容如下: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青蛙青蛙跳,跳到鱼儿家。
鱼儿鱼儿游,游到谁的家?
小朋友跑呀跑,跑回自己的家。
这首儿歌简单、有趣,陆续出场的角色将儿歌内容一波一波地推进。采用了循环儿歌的形式,有很强的节奏感,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呼应,清楚地展示了小动物之间的行进路线。
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我和周老师根据儿歌的节奏框架,在垫板上设计了小动物的行进路线图谱,每个动物之间用箭头串联。在引导幼儿创编时,我们保留了飞、爬、跳、游等标记符号,让幼儿根据符号来拓展想象,还有哪些会飞的、会爬的、会跳的、会游的动物?小朋友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并画下来贴在地毯的相应处,看着图谱能迅速地仿编出一首新的儿歌。其次,由于地毯是铺在地上的,方便孩子们可站、可蹲、可坐、可趴、可躺,因此更适合孩子们在地毯上进行表演。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一边念儿歌一边进行表演,每个孩子除了记住自己的角色以外,还必须记住同伴所扮演的角色,这对孩子的表演表现、倾听以及合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地毯上这张多功能的图谱使得很多障碍轻松地得到解决,可见,小地毯发挥了大作用。
三、借用符号留白激励幼儿自主创编
儿歌《夏天爱什么》是适合在中班开展的语言活动,在仿编的时候我们一度出现了瓶颈,不知道该抓住哪个重点用什么形式来引导幼儿进行仿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征,我们将儿歌进行了适度的删减,最后试教的儿歌内容是这样的:
秋天喜爱,把树上的黄叶抖掉;
冬天喜爱,给小河贴上冰的封条;
春天喜爱,撒处处花花草草;
夏天爱什么?只有我知道,
我知道:夏天爱吹口哨,你听,
“知了、知了”吹得多么热闹!
在活动初期,我们把创编夏天的重点放在了你还听到什么?可是幼儿的思维一下子被固定了,创编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孩子在夏天能听到的动物叫声并不丰富,因此,我们重新作了调整,在地毯上分别出示了“鼻子”“耳朵”“眼睛”三张标志图片。教师顺势引导:孩子们,夏天到了,你还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呢?在老师有针对性地启发下,孩子们豁然开朗,仿编的美文让人回味,如:
夏天爱什么?只有我知道,
夏天爱唱歌,你听,
“呱呱、呱呱”唱得多么欢畅!
夏天爱什么?只有我知道,
我知道:夏天爱跳舞,你看,
荷花在池塘里迎着风儿,
像个仙女翩翩起舞!
夏天爱什么?只有我知道,
我知道:夏天香味飘,你闻,
栀子花开,芳香扑鼻来!
……
在地毯上贴上了不同的标志,激发了幼儿自主创编的欲望,带着这样的收获与思考,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再次进行了尝试,这次选择的内容是中班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内容如下:
猜猜看!花园里,
看得到的是什么?
看不到的是什么?
不用猜,我知道。
花园里
看得到的是
丁香花、
酢浆草、
金盏菊,
以及小小的椰子树;
还有……
还有……
哎呀!太多了,
我f不完啦!
花园里
看不到的是
花草的清香,
凉凉的微风。
还有呢?
还有……
还有……
哎呀!我不知道啦!
我没看见,怎么会知道呢?
翻开土地来看一看!
里头有什么东西?
哇!
这是树的根,
这是草的根,
这是蚯蚓挖的隧道,
这是小蚂蚁的蛋。
中班幼儿有自主表达的需要和能力,通过几个细节的预设,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达。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散文诗所创设的意境中,能够用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以及地下看不到的,确确实实存在的,孩子们都能逐步地感知、体验、理解、表达表现。
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来发现春天的秘密、春天的美,同时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激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我们在地毯上投放了两种截然不同意义的标志符号,分别表示肯定和否定,一组依然是眼睛、耳朵、鼻子的标记,另一组否定标记表示看不到的有哪些、听不到的有哪些、闻不到的又有哪些。首先,我们结合小朋友的已有经验,提供空白操作卡片,让孩子根据表示肯定意义的标记,添画各种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景物,并分类摆放在相应的标记处,看着地毯上的标记和相应的图片尝试仿编。然后我们请小朋友拓展想象花园里还有哪些是看不到的、听不到的、闻不到的。但是由于受知识面的局限,幼儿创编的景物非常有限,因此我们事先在这一表示否定的标记下分别藏了相应的图片,如蚂蚁的家、还在睡觉的小蝉等等,以便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自主地翻开地毯去发现花园里更多的秘密。通过这一寻找、发现和讲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拓展幼儿知识面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创编能力。
(1)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来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2)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①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②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例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引导幼儿“讲述”,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这样引导:①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②教师要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4)用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识字;方法探讨;游戏教学;环境创设;集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68-0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通过丰富刺激幼儿的直观感觉,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游戏、环境、贴商标、特种方式等识字能使孩子提前进入书面阅读世界,丰富词汇,扩大视野,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充分发展幼儿学习的能力。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是完全能够使幼儿掌握大量字词的。教幼儿识字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识字的"量",更要关注幼儿识字的"质"。遵循幼儿学习识字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使孩子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汉字,让识字能像学习说话那样轻松、自然。
1.在语言文字环境中识字
单个字的认识既不利于幼儿记忆,也不利于幼儿理解字意,放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幼儿更易理解接受。因为成篇阅读比单独认字更有趣味,通过阅读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识字带给他的乐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对读书的内在需求,反过来又会促进他对识字的兴趣。
幼儿识字和朗读两环节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幼儿对朗读活动兴趣的浓厚,直接影响幼儿对汉字认读的兴趣,所以朗读游戏的选择,教师也应多动脑,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游戏中,从而提高幼儿认读汉字的速度。儿歌浅显易懂,充满童趣,朗朗上口,尤为幼儿喜爱,利用幼儿熟背的儿歌教幼儿识字更易于记忆,如:小班儿歌《红气球绿气球》,红气球,绿气球,长长尾巴圆圆头,好像只只花蝌蚪,跟着个个小朋友,小朋友,一松手,蝌蚪就向天空走。首先教师出示文字儿歌时,把"红"字写成红色,"绿"字写成绿色,幼儿背诵儿歌时教师根据幼儿所读指出所读字,让幼儿直接接触字,接着教师出示红、绿气球实物和"红"、"绿"、"气球"字大卡片,让幼儿反复读,最后教师出示红、绿气球实物请幼儿找出"红"、"绿""气球"字小卡片。通过背诵儿歌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会汉字"红"、"绿""气球"等。
2.巧用贴商标方式进行识字
本游戏适用于拼音复习、课后词语复习或单元阶段性复习。如人教版第一册中《自选商场》和《菜场里》这两篇课文的复习巩固便可采用该游戏。适用内容包括音节词和词语。游戏准备:各种实物以及相对应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实物可以按照类别来进行准备。比如:
2.1 文具类:铅笔、尺子、橡皮、卷笔刀、字典、铅笔盒、练习本…
2.2 水果类:苹果、香蕉、梨、橘子、桃子…
2.3 蔬菜类:茄子、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
教师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已有的实物。比如:粉笔、黑板擦、花盆、金鱼缸、饮水机、电脑、电视机等等进行游戏准备。
游戏操作过程:(准备:在讲台上摆放各种实物,黑板粘贴好打乱的音节词或词语卡片。)导语:小朋友你们瞧,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麻烦你们暂时担当一下超市管理员,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我们一起来"贴商标"。生齐:"找找找,贴贴贴,一一对应妙妙妙!"(拍手)
(1)请一位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一张音节词或词语卡片,接着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上。
(2)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全班同学作评委。
(3)如果该生认读粘贴都正确生齐:"棒棒棒!")学生再跟读一遍。如果该生认读或粘贴出错生齐:"错错错!再想想!")【摆摆手】会念的小朋友立即作出反应:(各自举手)"我来帮!"然后,该生带读,其余学生跟读。
3.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适宜的识字环境,教师应精心布置活动室,定期更换内容优化识字环境,拓宽识字空间。发挥墙饰的功能进行识字教学。比如:在进行"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时,把各个主题活动的名称通过不同的形式显示在墙面上,幼儿随时都可以进行认读。为丰富幼儿的识字量,还增加关于春天的其它汉字、词语。还有在墙面上布置字宝宝乐园,把所学字都展示在墙面上,把所学儿歌、故事也都展示在墙面上,幼儿随时都可以进行认读学习。另在幼儿园里,幼儿每天的生活都是很有规律性的。对于幼儿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内容,如每天早晨幼儿来园后就参加晨间活动。如:搭积木、跳绳、滑滑梯、攀梯、转车、拍球、扔沙袋等等。每个玩区,老师在玩具旁边都标有字牌,教师一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这些字。今天活动这个内容,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这些字,明天活动那些内容,就引导幼儿认识那些字。经过几次循环,幼儿就全部认识了这些字。同时,教师每天把吃早点、吃午饭、睡午觉、吃午点、讲故事、扫地、抹桌椅、做游戏等都按时把字卡挂在黑板上。这样做,不仅教幼儿认识了字,同时,培养了幼儿从小就具有工作责任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关键、最活跃的时期,教幼儿识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注意幼儿的兴趣,也应遵循教育的原则: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只要我们从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出发,在幼儿识字阅读的指导方法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会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幼儿识字阅读教学方法,为现代幼儿教育描绘一片靓丽的风景。综上所述,幼儿识字教育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固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幼儿毕竟和成人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内部结构及其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图形"来识记的,当这一组汉字拆开分散到其它陌生的字中他们全然不知。相当一部分识字来自于幼儿对图形字体的无意记忆,如何正确加以引导,让幼儿识字教育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使其最终为幼儿早期阅读进行有益引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乔宗梅.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听读游戏识字[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2] 高燕.如何对学前幼儿进行识字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7期
[3] 马祥信.也谈幼儿期识字教育[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年12期
[4] 王西.浅谈幼儿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1年14期
[5] 朱月萍.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相整合的有效方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一、激发幼儿兴趣,诱发创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幼儿乐于学习、乐于创新的动力。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使幼儿产生兴趣,包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创造的兴趣。
1.在观察中培养兴趣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认真仔细的观察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在开展绘画活动“春天”时,我先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色,让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春天的特征:黄色的迎春花开了(让幼儿自己发现迎春花是先开花后长叶的这一特征);小草变绿了;草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在飞来飞去……并和孩子们一起演唱关于春天的歌曲。一起朗诵春天的儿歌等,幼儿通过观察,对春天的事物及特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则很好地激发了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兴趣。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旦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了,他就会积极地去探索、去思考,从而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事物,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如:Flas制作,用生动的画面来刺激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兴趣。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造活动的开展
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因此,想象力的培养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鼓励和赞扬是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
孩子虽然想象力丰富,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经验不足和操作技能不娴熟,其创新在成人眼里会显得稚拙、简单,但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多赞许、多包容,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和眼光来衡量孩子的创新,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2.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是幼儿求异创造的基础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而幼儿的求异创造也离不开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彩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因此,教师应选用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的材料,材料要富有变化性,能吸引幼儿更多直接地参与活动,像色彩鲜艳、体积小巧、容易操作、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就很受幼儿的欢迎,它们都是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
三、适时指导,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1.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
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有创造意义的想法,但是幼儿的这种创造火花是稍纵即逝的,因此,老师要细心观察,善于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图画课时,幼儿会用蜡笔画出七彩的太阳、小鸭在河里游泳,甚至把人画在屋顶上,这时,老师如果给予肯定的评价,表扬有创意的答案,夸奖孩子的求新求异,相信定会大大激发孩子的灵感,并及时捕捉到孩子创新的火花。
2.适时介入,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活动中,老师的适时介入可以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平时幼儿总会有许多的奇思妙想,但是更多时候还是要靠老师的暗示和引导才会产生的。如在添画活动“会变的手”中教师启发幼儿改变方向、换个角度来添画,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因此幼儿想尝试、想变化、想创新的欲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创作出了各种新奇有趣的形象。
四、多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1.在情境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把绘画活动以娓娓动听的故事形式展开,是孩子的一大爱好,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生动优美的语言,吸引着孩子。故事对孩子来说,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亲和力,它是幼儿绘画创造的源泉。
2.在游戏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应将游戏融入绘画教学中,如画《我们居住的小区》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张大纸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概括出小区的特征。然后,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在大纸上设计我们未来的小区。”交代完后,让幼儿自己分工,画住宅楼、画草坪、画汽车……孩子很快就分配好任务,愉快地画起来。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2.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1 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2 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3.2 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3.3 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4 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4.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坚持在课外下功夫,带领学生种好牵牛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为了给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平台,今年春天我带着学生在校园一角种下了牵牛花的花苗。挖坑、植苗、培土、浇水,看似简单,做好不易。坑挖浅了,花苗站不稳;坑挖深了,花苗出不了头;土培紧了,花苗压死了;土培松了,花苗又倒了……先让学生看着自己的花苗有多长,挖的坑的深度和它一样高。然后再给他们做示范:把花苗立在坑中间,左手扶苗,右手把土轻轻拨到坑里,让土填满了坑,再放开左手,然后松松地压一压土。学生仔细观察了我的示范,学着扶苗、拔土、压土。有些学生观察不到位,我就再示范.给他看,他再动手植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苗种好。
牵牛花长叶、抽蔓了,该给花搭架了。我给学生示范,每棵花苗边插一根竹竿,把花蔓轻轻绕到竹竿上.,这样花蔓就能顺着竹竿往上爬。大部分学生是按照我的方法搭架,有几个学生在观察了牵牛花花蔓的长势后,自己琢磨了一种搭法;因为花蔓弯弯曲曲,怎样绕也绕不到一根竹竿上,所以他们用三根竹竿措成三角形,这样不仅架子站得稳,而且牵牛花蔓无论倒向哪一边,都有竹竿可爬。还有几个学生的竹竿较短,他们就把竹竿稍稍歪向旁边的栏杆,这样花蔓能顺着竹竿爬向栏杆。看来,观察确实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这几个学生正是在仔细观察了牵牛花及周围的环境后,想出了这些好办法解决了实际问题。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牵牛花,学生培育出了美丽的牵牛花,对牵牛花的钟爱让他们流连忘返。他们观察蔓、叶、花的形态,就连叶子上细细的绒毛都观察到了,还能通过这些绒毛分辨出哪些是刚刚长出的嫩叶,哪些是长出几天的老叶。对自己喜爱的事物,学生的观察兴趣特浓,观察能力也尤为突出,这就为他们说写牵牛花奠定了基础。
二、坚持在搜集资料上下功夫,指导学生搜集牵牛花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深人理解、融汇贯通的过程,是开阔眼界、不断提高的过程。有了丰富的资料,就等于建立了一座知识的宝库。学生没有种花的经验,对牵牛花的生活环境及怎样种植都一无所知。有的学生还好奇地问我:“老师,这种花为什么叫牵牛花呢?”面对这些问题,我启发他们去搜集资料,学生不知道什么叫资料,如何去搜集资料。我指导他们:家里有电脑的让父母帮助上网找找有关牵牛花的资料;还可以到书店去找一找有关花卉栽培之类的书籍,寻找有关牵牛花的资料;也可以问问爱种花的亲友或邻居,向他们请教关于牵牛花种植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兴致很高,把家长都发动起来了,上网、跑书店、请教别人……过了一个星期,同学们找到了关于牵牛花的各种资料,有介绍牵牛花生长习性的、种植方法的、名称来历的、药用价值的,还有介绍牵牛花藤为什么能缠绕而生、牵牛花为什么朝开暮合等特征的,可以说,学生几乎把关于牵牛花的所有资料都找齐了。于是我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组成员把资料集中起来,分门别类地整理好。这个任务难度较大,我就分组指导他们按外形特征、种植方法、药用价值分类,把资料整理一番。
这一整理,学生从中学到了不少关于牵牛花的知识。他们能对照牵牛花找到什么是三裂叶片,什么是全缘叶片,什么尊片,知道牵牛花一天浇几次水,该给它施什么肥,什么时候给它搭架,它什么时候开花等等。于是我又给各小组布置了新任务:各组分工合作制作牵牛花叶子标本。同学们又兴奋又春急,不知该怎么办。我把制作标本的方法告诉他们,并且示范了一个标本的制作过程。各小组忙开了,同学们有的去选择又大又漂亮的叶子,有的负责带回家压平、吸干,有的准备标本签,还有的准备粘贴标本的标本纸,经过三、四天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拿出了一幅幅牵牛花叶子标本,虽说并不那么标准,但挺像那回事,学生着急自己的作品,喜不自禁。牵牛花开花了,同学们欣喜地观看,都舍不得伸手去摸一摸。在他们看来,那是天底下最美的花了。
过了几天,花凋谢了,同学们还有些心疼,我对他们说;“你们把盛开的牵牛花画下来,不就把它们永远留下来了吗?”这下提醒了他们,他们又忙开了。因为是实物临摹,又没有美术老师的指导,有些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一些有画画基础的学生充当了小老师,帮他们选定几种花的形态,告诉他们花的基本形状是喇叭形,叶子是桃形或三裂形,还告诉他们叶子是什么绿色,藤是什么绿色,有的颜色由外及内逐渐变淡等。看着学生你帮我,我教他,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了。画画好了,就是一朵朵牵牛花盛开在雪白的画纸上。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标本制作、描绘牵牛花这些学习过程。更为难得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稍作指导,真正的实施者是他们自己。他们互相商量、互相帮助、分工协调合作,解决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虽然结果不是那么完美,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很让人欣慰了。
三、坚持在课堂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说写牵牛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在种了牵牛花、观察了牵牛花之后,为说写牵牛花作好了充分准备。我先让他们回想写植物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都知道一般是抓住茎、叶、花这几方面,而写茎、叶、花又是从形状和颜色这两方面来写的。这时我就让他们想想自己观察到的牵牛花的茎(蔓)、叶、花是什么样的。让他们说自己的牵牛花,那是学生再高兴不过的事了。有的学生说牵牛花的苗苗“两片嫩绿的子叶就像两只小蝴蝶对抵着它们的触角”;有的学生说牵牛花绿绿的叶子“像一个个鸭掌在风中轻轻摆动”;有的学生说牵牛花的藤“像细铁丝一扭一扭的,弯弯曲曲顺着竹竿往上爬”;还有的学生说“我的牵牛花开了六朵,就像一朵朵紫红色的小喇叭在欢快地唱着歌”。这么一棵普普通通的植物,就因为学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竟然变得如此可爱。